對綠色建筑的認識范文
時間:2023-11-02 18:02: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綠色建筑的認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Abstract: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city of c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destroyed, the demand of water is greatly, land, energy resources, to create the nature, return to nature as the theme of the green ecological city,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ity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Thus, the thought of green building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green building has a more comprehensive standar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ity planning of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 to make a few shallow understanding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city planning;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index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這就要求我們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既要堅持“保護環境”與“節約資源”的方針又要在此基礎上創造出高質量、高效益的生活空間。
1 對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的認識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指標體系有以下六個方面:
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運營管理。
與城市規劃相關性較大的是節地與室外環境。節地與室外環境主要體現在項目的選址、用地指標、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室外環境(聲、光、熱)、出入口與公共交通、景觀綠化、透水地面、舊建筑利用、地下空間利用等方面。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 4.1.1、4.1.2、5.1.1、5.1.2項主要是對項目選址階段提出要求,正常情況下項目嚴格執行當地總體規劃及詳細規劃等應當可以滿足條款要求。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4.1.3是用地指標要求,是對節地的重要控制項。
4.1.4是對小區規劃合理性的要求,體現節地與健康、舒適的辯證關系。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4.1.5、4.1.6、4.1.7、4.1.11、4.1.12、4.1.12、4.1.13、4.1.14、5.1.3、5.1.6、5.1.7、5.1.8、5.1.9是對綠地及環境的要求,保證室外環境的健康與舒適。
4.1.9、4.1.15是對住區公共配套設施的要求。
標準中4.1.17、4.1.18、5.1.11、5.1.12是對節地措施的要求。
規劃設計的合理與否將直接影響綠色建筑的評價結果,也是評定綠色建筑的前提條件。
2 對綠色建筑評價標識評價標準的建議
(1)人均用地指標
呼倫貝爾市位于的東北部,中心城區現狀人口大約30萬人,屬于中小城市,土地資源比較豐富。對于我市來說,建筑層數基本是3層、6層、11層、18層以上,多層比例較大,高層建筑比例逐年增加,11層建筑從經濟合理性方面較好,近些年11層左右的建筑比較多。
從人均居住指標控制看,中高層與高層人均居住指標相差1.6倍,對于11層左右的建筑如果申報綠色建筑,比較難滿足指標要求。
建議能否對中高層與高層的界定上進行調整,可否將7-11作為中高層,12層以上為高層;或者人均用地指標體系再進行細化。
(2)綠化
對《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4.1.5與4.1.14項的評價:我市處于寒冷地區,地方樹種較少,僅滿足喬木種植數量要求基本可以達到,但是對于星級更高要求的建筑 ,綠化景觀難以達到更高要求。
在規劃局出設計條件時綠地率要求是大于30%,但是實際運行中對很多小區尤其是多層建筑群,綠地率往往都達不到要求,所以在評價此項時不能僅看設計條件,還應根據設計圖紙進行核算。
對《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5.1.8項,合理采用屋頂綠化、垂直綠化等方式,對我區東北部區域不適用。呼倫貝爾市地處嚴寒區域,采暖時間長,可綠化時間短,垂直綠化基本不可行;我市冬季降雪多,屋頂大多是坡屋頂,屋頂綠化也不容易實施。
建議對北方寒冷地區在綠化方面要求適當放寬。
(3)地下空間
對《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4.1.17與5.1.11 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項:
開發利用地下空間是節地的主要手段。住區建設中車庫、設備用房、文化體育設施等可以建在地下。公共建筑中的停車位、設備用房等也可以建在地下。
建議在對“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項審查時,第一加大安全性審查的力度。
第二關注地下空間與地上空間比例的合理性。在我市地下車庫的售價至少是住宅售價的兩倍,所以在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上開發商是非常積極的,這樣室外地上停車位就會非常少,小區居民為了方便經常占用道路和綠地停車,因此建議在審查4.1.17項時,關注一下地下停車與地面停車的比例關系,不僅僅因為有了地下空間的利用而導致地上空間利用的不合理。
(4)節地與節能、節材之間的關系
篇2
(河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焦作 454000)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454000,China)
摘要: 綠色建筑是當前我國建筑業發展的方向。本文主要介紹了綠色建筑的內涵及現狀,通過對綠色建筑目前主要問題的分析提出了改進和發展我國綠色建筑的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Abstract: Green building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green building,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green build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in China, for reference.
關鍵詞 : 綠色建筑;內涵;現狀;主要問題;建議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connotation;present situation;the main problem;suggestions
中圖分類號:TU20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5)19-0240-03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108161);河南省軟科學研究(092400440083)。
作者簡介:張春生(1974-),男,河南漯河人,副教授,主要從事結構工程研究;趙三欣(1982-),男,河南平頂山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房屋建筑項目管理。
0 引言
隨著工業革命的來臨,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社會在生產力不斷發展的同時,自然資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1]。人們在逐步認識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及可持續發展必要性的基礎上提出了綠色建筑的概念。綠色建筑作為一種嶄新的建筑領域,適應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為建筑業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對整個中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隨著綠色建筑的投資建設和使用,人們逐漸發現,我們無論對綠色建筑本身,還是其施工方面的認識都還存在著一些偏差。筆者想暫且以此來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中國的綠色建筑能夠更好地發揮出它本該有的潛力,在此基礎上有更大的改進。
1 綠色建筑現狀及分析
1.1 綠色建筑的含義 綠色建筑的“綠色”,代表的是一種概念或象征,指對環境無害,可以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一種建筑,也叫做回歸大自然建筑、生態建筑、可持續發展建筑、節能環保建筑等[2]。
建筑對于建設來說并不是最終的目的,而是獲取建筑所形成的空間。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也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改變,人們的生活理念也在不斷的更新,對建筑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追求,綠色建筑是在環保理念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人們在生活中環保意識不斷增強的具體體現,綠色建筑注重的是在建筑的整個生命周期內,盡可能地減少污染、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其目的是建造一個能夠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使人們的生活更加的健康、適用和高效。
1.2 綠色建筑的現狀 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迅速,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政府對綠色建筑的重視和影響也不斷改進。
第一,隨著全人類對環保的不斷重視,人們越來越追求綠色建筑、健康住宅,這也成為了目前各大開發商和建筑師一直追尋的目標。過去很多人都關注單體建筑的質量,但是僅僅靠單體建筑的質量已經滿足不了顧客的需求,人們對建筑越來越有自己的看法,要求和需求也與日俱增,不僅要求結構安全,也要求室內環境質量安全。再加上用戶自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對建筑所用材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求材料堅固耐久和價格低廉,還要求材料不對對環境造成污染,以致影響到人體健康,綠色建筑已經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第二,開發生產了一批綠色建材。通過不斷引進、消化、借鑒國外的先進產品和成功經驗,我國先后開發出很多環保型、健康型的裝飾建材,比如改變壁紙發展進程的“防霉壁紙”等。國外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用塑料金屬復合管代替傳統的金屬管材,塑料金屬復合管是一項高新技術產品,其中層為鋁,內外兩層為高密度聚氯乙烯,塑料與金屬鋁之間為兩層膠,同時具備金屬和塑料的不同優勢,現階段我國已經研制成功。乳膠漆裝飾材料不僅施工步驟簡單,而且由于其具有各種各樣的顏色,還能夠給家居環境帶來新的色彩。并且該漆裝飾材料不僅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涂刷后還會散發陣陣清香。另外使用該漆裝飾材料還便于清理,墻面陳舊后只需使用清潔劑清理或者復刷即可,還能夠有效遏制墻內霉菌的散發。隨著這種漆裝飾材料的不斷推廣,未來很有可能替代壁紙,具有廣泛的應用空間。未來石膏板裝飾環保材料的開發也潛力無限,通過技術攻關,研制出一種在沿海濕熱帶氣候下,受潮不發生霉變,衛生間漏水板面不變形的石膏板裝飾環保材料,從而在賓館和家庭裝飾中開創了新局面。
第三,重視施工過程中環境問題。建筑施工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環境問題,比如噪聲的排放(揚塵)、運輸的遺撒、大量建筑的廢棄、油漆、涂料以及化學品的泄漏、資源能源的消耗,生產生活水電的消耗,裝飾過程中引起投訴較多的油漆、涂料、膠及含膠材料甲苯、甲醛氣味的排放等,面對這種形勢,很多企業開始采取一些相應的對策,比如通過某些環境管理標準認證,以此來提升自身在建筑業的良好信譽。
第四,各級主管部門適時強制淘汰落后產品和工藝。對于那些落后產品和工藝的處理方法在相關的規章制度中曾有過明確規定,要求自2000年6月1日起的所有新建住宅中淘汰砂模鑄造鑄鐵排水管道和禁止使用冷鍍鋅鋼管,積極推廣應用硬聚乙烯(UPVC)塑殼排水管和符合《排水柔性接口鑄鐵管及管件》(GB/T2772-1999)的柔性接口機制鑄鐵排水管及推廣應用鋁塑復合管、交聯聚乙烯管等。另外,還應該積極推廣各種新型墻體材料和各項環保產品,建立新型建筑結構體系,逐步限時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
1.3 綠色建筑的問題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棄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由于建筑業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如果長此以往下去建筑業帶來的環境污染將可能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必須加強對建筑污染的治理。為此我們需要不斷健全環保法律法規,不斷完善行政管理措施,不斷提高施工技術,不斷加強人們的公眾環保意識,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改善我們的環境。隨著經濟全球化布局的加快,世界各國對可持續發展給予了高度的關注,我國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背景下,強調要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這就對我國建筑業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們在積極推動和發展綠色建筑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問題,無論是理解還是應用都需要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筆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簡單介紹:對綠色建筑認識的幾大誤區:
①過分單一地追求綠色。綠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設中,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與減少環境污染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3]。而有些企業為了追求綠色效應,不惜以犧牲質量,忽略安全為前提,片面理解綠色涵義,甚至把綠色曲解為復古。
②忽略適用性。發展綠色建筑的初衷是針對面大量廣的建筑,而不是高端建筑,所以綠色建筑強調的是適用技術、常規產品,造就的綠色建筑絕對不是高科技的堆砌,涉及的成本增量是有限的,我們建造的是價值工程、適用工程,僅僅依靠高科技、高成本的投入來實現綠色的理念是不可取的,也是違背綠色建筑初衷的,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涌現,市場上難免會出現一些唯利是圖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打著綠色建筑的幌子,把那些尚不成熟的高精尖產品用于建筑領域以獲取高額利潤,其結果只能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從本質上講,所建造的這些建筑是不符合適用性要求的,不但技術不適用,而且產品非常規,它雖然凝聚的是高科技,但是帶來的影響卻是負面的。
③沒有嚴格做到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綠色建筑的靈魂,也就是要求我們根據本土的氣候、環境、資源、經濟和文化五大要素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措施和選用產品,而有些建筑企業一味地追求市場占有率,在少水和缺水地區盲目建設雨水利用建筑,例如南水北調是緩解中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戰略性工程。我國南澇北旱,南水北調工程通過跨流域的水資源合理配置,來大大緩解我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然而在建設過程中才逐步發現了其前期論證的許多不合理之處,以至于后期出現工期滯后現象,因此,做到因地制宜是我們發展綠色建筑的關鍵,在我們投資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問題消化在初始階段。
1.4 我國綠色建筑存在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1.4.1 建筑市場發育不成熟 由于我國的綠色建筑是運作在逐步完善的市場經濟環境中,正處于發展中階段,與之相適應的的一些法規、制度還不夠健全,各級政府及主管部門在推行綠色建筑方面的經驗和力度不足,尤其是還沒有制定出一套具體、完善、可行的制度和措施來規范建筑市場主體[4]。同時也缺少切實可行的辦法來規范各建筑企業的經營運作行為,才使得建筑市場主體中出現不規范、不切實際的行為。
1.4.2 綠色建筑理念的誤區 很多人對綠色建筑的含義尚未明確,簡單地認為綠色建筑就是綠化率高的建筑,而且目前全社會還沒有充分認識到發展綠色建筑的重要意義,缺乏綠色建筑的基本認識和主動意識,尚未將節能與綠色建筑工作貫徹到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保證國家能源安全、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認識[5]。
1.4.3 綠色建筑成本高且構成復雜 首先,開發綠色建筑任重而道遠,綠色建筑如果想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斷開拓進取,需要不斷研制出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就需要投入相應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此外,接受和掌握新技術,需要對工程師、技術人員、生產工人進行培訓,則相應會增加成本[6]。其次,全壽命期的各階段中都產生了全壽命周期成本,每個階段的成本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各個階段的成本都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然而總成本又不是各個階段成本的簡單相加。再者,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成本主體具有多樣性,從業主到政府部門都參與其中,綠色建筑蘊含了復雜的成本投入結構,復雜而高額的成本給綠色建筑的發展帶來了困難。
2 改進和發展我國綠色建筑的建議
2.1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向全方位、全過程的發展綠色建筑 首先,要規范的是政府行為,要全面監督、規范綠色建筑材料及施工程序,打破地方封鎖和行業壟斷,徹底清除并廢除各地區各部門制定的帶有地方封鎖和行業壟斷內容的規章。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違反法律、法規,以任何形式阻撓外地綠色建筑企業進入本地市場,或者對阻撓外地綠色建筑企業進入本地市場的行為縱容、包庇,限制公平競爭。其次,規范建設各方主體的市場行為,實行建設項目法人、建設監理、施工單位對綠色建筑材料及施工的各級監督機制,對違法違規的市場建設主體和人員實行禁入制度。
2.2 提升全社會對綠色建筑的認識 要想促進綠色建筑的推廣應用,宣傳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需要建立宣傳綠色建筑的理論基礎、設計理念和技術策略的教育培訓基地,提升全社會對綠色建筑的認識;利用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普及綠色建筑知識,提高人們對綠色建筑的正確認識,樹立節約意識和正確的消費觀,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綠色建筑的理念不僅要作為一種制度、一種意識被人們所接受,而且要作為一種道德風尚深入人心。
2.3 政府部門要采取強制推廣與市場自主調節相結合的方法促進綠色建筑業的發展,在適當的時候要把政府這只無形的手伸出來加以宏觀調控,規范建筑市場,起到良好的領導示范作用,要求所有新開發的建筑都必須符合綠色建筑技術標準要求,在各級政府節能減排考核體系中加入發展綠色建筑因素,不斷完善供熱計量收費制度,促進供熱體制改革的加速,大力推進供熱計量收費制度,加快供熱體制改革,研究出綠色建筑財稅激勵政策,制定財政基金扶持鼓勵綠色生態小城鎮與綠色示范城區建設的實施方案,研究鼓勵綠色建筑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7]。進一步完善綠色建筑法制體系,提出推進綠色建筑的各項法律要求,建立符合綠色建筑標準要求的材料及設備的市場準入制度,促進建設行業綠色轉型,指導各地健全綠色建筑地方性法規,建立符合地方特點的推進綠色建筑的法規體系。
3 結語
總之,建筑活動對自然資源和能源的利用以及由此產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對環境的影響非常嚴重。因此,在建筑領域中發展綠色建筑對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綠色建筑的投資開發以及施工并非一帆風順,我們對綠色建筑內涵的理解以及認知的程度直接影響著它的施工乃至今后的使用。能否正視綠色建筑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是改進和發展我國綠色建筑的出發點。
參考文獻:
[1]胡世巖.淺議綠色建筑及其發展[J].科技風,2012,18:148.
[2]張慧萍.基于全壽命周期理論的綠色建筑成本研究[D].重慶大學,2012.
[3]丁玉龍.綠色建筑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風,2012,14:183.
[4]曹雪姣.山東科技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2012.
[5]張婷.試析綠色建筑設計未來的發展方向[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09:265.
篇3
關鍵詞:綠色建筑;發展現狀;未來趨勢
1.綠色建筑含義
綠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工程中,在保證安全以及質量等基本要求的基礎上,通過技術進步和科學管理的方式,在最大限度上減少資源浪費以及對環境污染的施工活動,實現節能、節水、節地、節材以及環境保護。它是實現建筑領域節能減排和資源節約的關鍵環節。綠色建筑,應該根據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貫徹落實國家和地方的相關技術經濟政策。綠色建筑,應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全面體現。綠色建筑,不僅是指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實施封閉施工,減少塵土和噪聲,而且,它涉及到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各個方面。例如資源與能源利用、生態與環境保護、社會經濟的發展等。
2.綠色建筑施工的發展現狀
建筑工程在建造過程中,既造成大量的自然資源的消耗,又增加了環境的負荷。據相關統計,建造各項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材料,消耗了人類從自然界獲取50%以上的原材料,建筑工程帶來的空氣、水電等污染,占環境總污染的34%。40%人類活動產生的垃圾是由建筑工程產生的,因此,做好建筑行業的節能減排工作,成為國家建設的中心任務,綠色建筑施工也被工程界廣泛研究。我國在2006年6月提出針對規劃設計階段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卻沒有對具體施工環節提出嚴格的要求。2007年建設部了《綠色施工導則》,其中提出了施工環節的四節一環保,僅僅是對實施綠色建筑施工提出有關建議和指導,并沒有強制要求執行。2010年,國家標準《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頒布,到此初步建立了綠色建筑施工的工作體系,為規范綠色建筑施工實施提供了組織保證。
2.1 缺少政策的激勵和法律的制約
由于我國的綠色建筑施工起步較晚,相關的的政策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我國的建設管理部門還沒有對綠色建筑施工形成一個科學合理的系統制度來進行規范。國家對綠色建筑施工的發展,缺少有效的引導以及政策扶植,缺少對節約能源進行相關的獎懲機制。我國現有的四部有關綠色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規:《綠色施工導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實施細則》、《關于加強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雖然體現了政府對節能環保的重視,但是卻沒有得到真正的貫穿落實,執行力度不足。因此,我國的綠色建筑施工缺少法律的有效制約。
2.2 綠色建筑施工意識不足
綠色建筑施工意識的建立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目前,許多人員,包括政策的制定者、施工設計者、施工技術人員及大眾在內,人們對環保的認識重視不夠,環保意識水平仍需提高。公眾認為保護環境僅僅是政府的責任,在觀念和行為上都不認為自己也是保護環境的主體,這也屬于綠色建筑施工意識不足。此外,對于綠色建筑施工的宣傳、教育不足,也是導致大眾對綠色建筑施工認識不足的主要原因。例如,許多承包商都認為采用綠色建筑施工技術將會造成費用的增加,但是在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 綠色建筑施工的應用,同樣也可以產生節約的效果。通過減少土石方的挖運、施工現場的破壞和人工系統的安裝,降低清理現場的費用等途徑都能起到節約的效果。
2.3 建筑單位缺少對綠色建筑施工的積極性
建筑單位施工的目的都是利益能夠最大化,許多施工單位出于對成本以及利益的考慮,不愿做與綠色建筑相關的工作。由于綠色建筑在節能環保方面的投資高,并且投資回報周期長,因此,施工方即使知道綠色建筑的潛在收益大,但出于對風險的考慮,建筑單位缺乏對綠色建筑施工的積極性。建筑單位沒有將綠色施工能力作為未來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沒能充分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采取實際的行動做到保護環境和節約能源。
3.綠色建筑施工的發展趨勢
3.1 健全綠色建筑施工制度體系
科學全面的的法規、完善的制度體系有利于推動綠色建筑施工及其技術的發展。我國政府已經頒布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綠色施工指導》、《綠色建筑技術導則》等標準和文件。有些地方也都出臺了適合本地區的地方施工標準,這標志著我國綠色建筑施工的評價和標識工作已經開始走向了規范化,這為綠色建筑的示范、推廣和獎勵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據。綠色建筑施工,其關系建筑產品的全過程,而法規體系的制定,較為復雜,需要多種行業以及多種學科的協商才能夠完成。要依靠政府部門的參與和引導,才能出臺科學實際的法律法規,才能形成一個自上而下的強大的推動力,才能引起公眾的積極響應,因此, 政府應努力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體系,在相關部門的不斷調研和持續努力下,不斷完善綠色建筑施工制度體系,為促進我國的綠色建筑施工的應用做出積極的貢獻。
3.2 提高綠色建筑施工意識
在我國,由于人們對綠色建筑施工沒有充分的認識,導致了綠色建筑施工推廣較為困難,其實,只有在工程建設的各個單位以及廣大人們群眾都提高了綠色建筑施工意識的前提下,綠色行為模式和綠色價值標準才能被廣泛的推廣,從各個方面促進人們意識的提高是勢在必行的,可以通過對人們進行深入廣泛的教育和宣傳,來提高人們綠色建筑施工的意識?,F今,人們對于綠色建筑的認識,仍然有不足的地方,在項目建設施工的全過程中,對于施工階段的可持續發展,更是缺乏重視。要想提高綠色建筑施工意識,就離不開生態環保意識的提高。政府應進一步提高公眾的綠色環保意識,使其充分認識綠色建筑的重要性,同時加強對建筑企業職工環保意識的提高,對建筑單位進行有利于可持續的行為方面的教育活動,使其從中受益。還應多建立示范性的綠色建筑施工項目以及綠色建筑施工企業,嚴格按照綠色建筑施工原則,建立示范性的綠色建筑施工項目和綠色建筑施工企業作為推廣示范單位。 應加強社會公眾和政府部門人員的綠色建筑意識以及相關知識,形成社會共識,保證綠色施工理念貫徹在建設過程中的每個環節。
3.3 開展綠色建筑施工技術和管理的創新
綠色建筑施工技術,是推行綠色建筑施工的關鍵環節。在傳統工程的情況下,施工目標只有工程質量、工期、施工安全和成本控制這四個方面的問題,大多不包含環境保護的目標。傳統的施工技術和方法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要想推進綠色建筑施工,就必須對傳統施工管理技術和工藝技術進行綠色改造,依據綠色建筑施工的理念,對其進行適當的改造,使其建立符合綠色建筑施工的技術規范和標準。
4.結論與建議:
目前,我國綠色建筑施工還處于起步階段,在發展的同時,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國家及相關部門應加強引導,努力完善綠色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提高公眾的綠色建筑施工意識,建立綠色建筑施工示范工程,使綠色建筑施工得到更好的推廣,有利于對資源的節約和環境的保護,為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霍建邦.淺談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與方向[J].山西建筑,2010(08);
篇4
關鍵詞:綠色建筑 產業經濟 激勵策略
一、我國綠色建筑產業經濟現狀與問題
(一)綠色建筑產業經濟的現狀
我國的能耗結構中,建筑占據了大約1/4;用電結構中,建筑用電也占據了約1/4。現有的430 億平方米建筑面積中,95%為高能耗建筑,每年新建建筑面積中80%仍為高耗能建筑。當前我國正處在城鎮化高速發展期,建筑能耗占社會能耗的比重快速增長,約每年增加一個百分點。目前我國的建筑能耗已占全社會總能耗約28%。在我國制定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在城鎮化領域里,“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已經成為了優先項目。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總體戰略目標是以實現國家“十一五”規劃約束性指標為契機,促進綠色建筑發展,大力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通過實現綠色建筑的“四節兩環保”推動中國可持續發展。
(二)綠色建筑發展的現狀和面臨的困難
1、政府相關機制有待完善,沒有得到廣泛參與重視
在當前的我國建筑行業中,綠色建筑的開發量相對較小,尚未形成規模,得不到人們的認同,如此的現狀使得開發商們都不愿意去做吃螃蟹的第一人,不僅耗資巨大,利潤空間還十分狹小。在近期,我國房地產行業的整體形勢雖然較為冷清,但還是保持著供不應求的事態。作為賣方的地產商更注重短期效應,在短時間內獲取更大的利潤,不愿意去花大價錢提高住宅的質量和品味,所以綠色建筑的源動力十分短缺。
2、產業相關技術標準不完善導致推行效果不佳
綜合性的節能減排體系尚未建立,不能使建筑行業的環保設施綜合運行,只是簡單地強調各部分的技術,卻缺乏對節能、節地、節材、節水等的綜合控制,這樣也會對市場和人民形成一定的意識上的干擾和誤導。
3、綠色建筑大范圍推廣難以得到保證
當今設計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但很多建筑師根本沒有充足的時間去構思和研究,很多設計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去趕任務,這就造成了工作成果質量低下。如果說設計師的設計激情不能被調動出來,那么,綠色建筑大范圍推廣的最重要保證就不存在了。
4、建筑改造投入欠缺
我國現階段民用建筑還處于“自由階段”,缺乏對節能方面的重視。政府部門對于民用建筑節能方面的投入和補貼力度不足,難以引起人們的重視和共鳴。
二、我國綠色建筑產業經濟發展的激勵策略
(一)政策手段——政府推動綠色建筑經濟發展
1、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與綠色建筑相關的法律法規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逐步完善,例如《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可再生能源法》等。實施有利于綠色建筑推廣的法律條款,加強專項審查和竣工驗收等相關措施及制度,以促進綠色建筑的推廣。
2、建立有關標準體系
對于綠色建筑相關的實施規范要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和修訂,例如《綠色建筑技術導則》等,從而使與施工相關的各個責任部門按照較為合理、標準的施工計劃進行施工。
3、制定有效的推廣政策,獎勵先進
要重視綠色建筑對于節能減排的重大作用,將其納入工作重心;制定更加有效的推廣措施,財政支持綠色建筑的大范圍推廣,興建新型生態村莊;對于有損于節能減排事業發展的建筑,增收有關稅務,以經濟制裁起到警告的作用;加強節能減排的環保思想教育,讓人們從根本上認識到綠色建筑的優點和重要意義。
4、對綠色建筑增強模范激勵
一是單體低能耗與綠色建筑的示范激勵,如“低能耗與綠色建筑”、“農村農房節能改造”等;二是單項應用技術的示范激勵,組織實施“太陽能屋頂計劃”、“新型節能材料與結構體系應用”等。
5、研究與完善綠色建筑產品技術支持體系
建立健全綠色建筑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機制,編寫《綠色建筑技術產品推廣目錄》,使科技成果迅速轉化。
6、加強社會各階層對綠色建筑的認知度
首先要加強人們對綠色建筑的認識,就要從人們的環保意識做起,加大對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和技術的宣傳力度,開展示范性教育,讓人們認識到綠色建筑對我們的重要性,使人們的消費觀逐漸向環保方向靠攏,形成良好氛圍。
(二)市場手段——經濟杠桿撬動綠色建筑
由于綠色建筑的設計和建造的高投入,特別在前期,地產商還沒獲得收益時,就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財力成本,所以雖然綠色建筑有很大優勢,長遠講對人類更有利,但前期的巨額投資還是給地產開發商很大壓力。將目光轉向消費者又會發現,綠色建筑高昂的價格,讓消費者望而卻步,同時由于各項環保措施使得各種費用負擔增加,降低的綠色稅收又不能抵消這些費用,使綠色建筑的市場十分有限?;谝陨蟽煞矫娴脑?,在綠色建筑發展的前期階段,一定要運用有效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
三、結語
總之,對于綠色建筑來說,要想取得穩步發展,有效激勵政策十分重要。當前我們建筑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城鎮化的大力推進是絕好的機遇,然而技術方面的不成熟卻是很大的挑戰。如何抓住機遇,迅速發展和強化綠色建筑產業,為資源節約、促進建筑節能減排做出努力,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做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吳志強,鄧雪.中國綠色建筑發展戰略規劃研究[J].建設科技,2008,(06)
[2]李慶.綠色建筑再認識[J].建筑創作,2008,(08)
[3]吳金升.綠色建筑需要經濟政策激勵[J].建筑節能,2008,(09)
篇5
關鍵詞:綠色建筑;推廣;發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TS958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建筑行業得到了高度的發展,但是生態環境惡化問題日益嚴重以及人們環境保護思想意識的日益覺醒對建筑行業提出了綠色、環保的要求。綠色建筑的提出和發展既符合了當今社會的發展潮流,也是建筑行業獲得更高層次發展的必然選擇。綠色建筑在我國的應用和發展既是創新建筑行業發展方向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
1、缺乏綠色建筑的意識和需求
人們往往認為有鮮花綠草、噴泉水池的樓盤就是“綠色建筑”,很少能夠注意到綠色建筑的材料用量少、能耗小、二氧化碳氣體的減排以及對室內環境的影響小等其他特征,并且誤認為綠色建筑就代表著前沿的科技和先進的技術,無形中直接將高成本、高價等與“綠色建筑”畫上了等號。由此造成了市場中對于綠色建筑的需求難以形成和擴大。而只有市場中有需求,才能在全社會廣泛地推廣應用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因此,推行綠色建筑不僅是政府的一項政治措施,更是人民的福利工程。
2、消費者對綠色建筑缺乏認識
目前只有少數專家、研究人員對綠色建筑有全面清晰的認識,大多數人對綠色建筑的認識還都停留在字面含義上,認為綠色建筑就是多點綠化,是開發商為使建筑增值炒作的砝碼,與傳統的建筑并沒有本質的區別。廣大消費者對綠色建筑的認識不足,不愿意增加投資去接受綠色建筑,已經成為阻礙綠色建筑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綠色建筑知識的普及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綠色建筑的投資回報、重要性和長遠利益得到全社會的認可,尤其是開發商、政府和民眾,發展綠色建筑才能更順利。
3、缺乏完善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
目前,我國雖然制訂了綠色建筑評價體系,但是現有的評價指標偏重于對設計和建設過程的引導,對建筑物后期的使用與管理階段考察不足,使得評估結果的權威性、科學性和可靠性降低;其中定性指標占大多數,定量指標數量較少,因此過分依靠主觀判斷進行評價,這使得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響;在設置標準時,評估體系的重點主要是放在建筑環境質量評價上,而沒有體現建筑自身經濟性和使用方面舒適性,這阻礙了包含開發商和建筑使用者利益的綠色效應最大化的實現,這也使綠色建筑的推廣和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同時,現有評價標準對技術應用過分看重,而評估在運行過程中的整體節能減排效果的寥寥無幾,使得市場和公眾也更看重建筑綠色的過程管理,而對最終的綠色效果的重視不夠,這其實是對市場和公眾的誤導。
二、如何做好綠色建筑的推廣工作
1、創建創新技術與共享激勵政策
技術原因是推廣綠色建筑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目前,很多企業以開發技術為重點,而交流共享技術則被忽視,因此,政府應制定相關激勵政策,促進一些先進的技術、先進的理念以及施工方法的交流。其中知識產權制度是以維護提業共性技術的人或組織的利益為出發點,推動共享產業共性技術。屬于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結合的綠色建筑共性技術,既可能形成“有形技術”,也可能形成“無形技術”。政府資助的“有形技術”通常都能形成知識產權,該技術的承擔單位擁有該知識產權,并負責技術轉移和擴散;“無形技術”一般不能形成知識產權,也就不能得到政策保護,對于這種情況,應該建立協議保證項目承擔單位擁有共性技術成果的所有權,并借助于技術市場來推動技術擴散。若項目能得到產業共性技術研究創新基金的支持,則由基金董事會擁有該成果的所有權,任何企業需付費給基金管理機構方能取得成果使用權,由基金組成單位分享所得收益。另外,可以通過可持續激勵機制的制定使產業共性技術需求方的積極性得到充分地調動。如“多用多優惠”等條款的加入。政府方面,可利用補貼、減免稅收等方式來提高企業共享共性技術的積極性,降低共享的交易成本,提高進行技術共享而得到的收益。
2、加大環保建筑材料的使用和研發
綠色建筑要建筑材料的環保性能要求很高,綠色建筑材料具有高科技性、節約資源性和可持續利用性,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綠色建筑在我國的發展應該會在建筑材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但是目前高科技含量的建筑材料建筑使用成本較高,應當加大相關研究力度,開發出低成本、高效能的綠色環保材料。另外,在建筑材料方面還要注意材料使用量的問題,要對建筑材料進行科學、合理、節約的使用,而且對產生的材料垃圾要進行科學的處理,如生物降解或者是再利用,避免材料浪費,對環境造成破壞。
3、綠色建筑理念將進一步深入發展
綠色建筑具有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優勢和特點,這一點與我國大力倡導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生態文明發展戰略相符合,隨著人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以及國家相關戰略的進一步推進,綠色建筑理念將得到進一步的宣傳和發展。一旦綠色建筑理念根植到人們心中,那么就可以在意識領域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這就為綠色建筑在我國的大力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意識基礎。
4、建立有效的經濟激勵機制
針對綠色建筑初期建設成本高,投資者投資積極性低,建議政府在政策引導的同時,結合市場機制,以專項的產業振興政策為依托支持“綠色建筑”的開發與消費,同時,運用經濟杠桿促進綠色生產消費環境以市場為導向。例如對“綠色建筑”的購買者予以優惠政策;對開發企業提供減稅免稅、貼息貸款等政策優惠,并設立專項的資金予以補貼支持等;引入綠色稅收政策,對非綠色建筑產品征收特定的稅費,促進綠色建筑的發展。
5、加強既有建筑的綠色改造
提倡綠色建筑并不只是建設新建筑物時所采用的模式,它還涵蓋了已有建筑和老建筑的綠色改造,使原建筑通過相應的節能環保改造措施達到綠色建筑的相關標準,從而達到保護生態環境,進行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就目前的形式來看,我國應建立綠色建筑評定體系,對于新推行供熱地區和城市,應采用新的供熱體質和綠色建筑評定體系;就我國耕地保護形式嚴峻的國情來看,應選取試點城市和住宅小區,率先在沿海地區推行緊湊型的城鎮、小區和建筑規劃設計模式,實施綠色建筑性能評定;因地制宜,加強本土建筑的綠色改造。
6、將綠色建筑納入各層規劃
在編制總規以及分區層面的方案或文本過程中,應該納入有利于進行綠色建筑推廣的內容,從而保障綠色建筑后期的實施建設?;诂F有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基礎上,加入綠色建筑的適應性評價,以便確定在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中確立的主要內容和一些規劃布局是否對綠色建筑的后期實施有利,同時將規劃審批環節加進來。在控規層面上,應結合地區特點和特征,有針對性地將在綠色建筑標準中涉及的節能與能源利用、節地與室外環境、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運營管理和室內環境質量6類指標中的控制項作為強制性指標加進控規文本,從而建立起聯系綠色建筑與控規的橋梁和紐帶,以便為后期的建設管理和土地出讓提供參考依據。更重要的是,以綠色建筑理念編制的各類專項規劃應在控規層面上嚴格落實,從而為實施綠色建筑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撐環境。
結束語
文中通過分析當代綠色建筑的概念,指出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進而提出發展綠色建筑的對策和建議。隨著科技的發展及社會節能環保經濟意識的提高,發展綠色建筑技術將是未來建筑業和房地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張建國,谷立靜.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挑戰及政策建議[J].中國能源,2012(12):19-24.
篇6
關鍵詞:綠色建筑;發展;節能;形勢;任務
前言
建筑是人們城市生活的重要載體,城市的重要標志之一即為大量的建筑群,但建筑更重要的作用是創造城市空間與組成環境,因此,建筑發展是一種動態發展,建筑形態的發展密切聯系著社會生活形態的發展,勢必會隨著社會生活形態的變化而變化。而目前能源危機和環境惡化等現實情況隨著工業、建筑業的不斷發展而日益嚴峻,因此,綠色建筑成為了世界建筑業的自然發展趨勢。綠色建筑不僅能為人們提供舒適健康的內部生活環境,還能為人們創造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外部環境,具有可持續性,以實現人、建筑、自然環境這三者的和諧統一[1]。而就目前的國情來看,綠色建筑業中還存在不少問題,文章則主要闡述在綠色建筑的發展趨勢下,綠色建筑業應該采取怎樣的活動才能有效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
1 我國綠色建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1 對綠色建筑的認識存在偏差
目前社會上對綠色建筑的認識存在誤區,認為綠色建筑就是高科技、高成本建筑,因此限制了綠色建筑的推廣和普及。很多建筑商甚至以“低碳”“綠色”等作為炒作熱點,實際建筑卻完全不能算得上是綠色建筑,另外一些地方政府沒有將推廣綠色建筑工作放到改變現代建設模式,改善民生經濟的戰略性高度來認識,因此缺乏主動性。還有一些建筑師、設計師對綠色建筑的內涵不夠熟悉,設計出的建筑嚴格上來說并不能算是綠色建筑。此外,建筑開發商也不清楚投資綠色建筑的市場回報預期,影響到建筑項目的決策,而消費者則對綠色建筑的效果體會不深刻,影響市場需求[2]。這些都是影響我國綠色建筑業發展的因素。
1.2 綠色建筑評價體系不完善
我國現有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并不完善,不但覆蓋面不足,而且評價體系中部分指標的設置不夠合理。首先,綠色建筑中涉及的環節和學科非常多,各專業學科都有各自的評價標準體系,相互之間難以有機協同;其次,我國綠色建筑的工程建設標準大多為效果評價標準,而設計、施工、驗收、運行維護等方面的評價標準與其技術標準并不完全相符;最后,相關工程標準中缺乏綠色建筑相關的工程標準,因此難以有效引導和約束綠色建筑的建筑工作。
1.3 綠色建筑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國現有的綠色建筑相關法律法規的系統性不足,尤其在建筑法、能源法、節約能源法等法規中沒有設置明確的綠色建筑定位。且綠色建筑的壽命周期建設管理制度也不夠健全,政府對綠色建筑的監管力度仍不夠,尤其是綠色建筑質量監管問題尚未解決。同時缺乏一些對綠色建筑發展的激勵政策,現行的與建筑節能節水、環保等相關的財稅激勵政策,并沒有針對綠色建筑的節能環保標準進行定義,缺少綠色建筑的相關方面的優惠政策。比如:給予房產開發商相應的開發綠色建筑在土地、審批、融資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鼓勵消費者購買綠色建筑的相關優惠政策,以拉動市場需求力[3]。此外,現有的綠色建筑設計收費標準普遍偏低,難以激發建筑設計者的積極性。
1.4 建筑技術和材料的市場支撐力度不夠
現在我國綠色建筑技術基礎的研究仍不夠,綠色建筑的重點和難點技術尚未突破,也沒有形成符合地理特色,以及相關建筑功能的技術體系。而且缺少綠色建筑的咨詢、規劃、設計、評估等相關人才和機構。此外,綠色建筑材料市場發展緩慢,難以跟上建筑業的發展速度,材料市場中各類建筑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影響到綠色建筑業的發展。
2 加快綠色建筑發展與建筑節能的主要措施
2.1 提高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的比例
首先,要加強城市規劃的管理力度,提高城市新區建設以及舊區更新中綠色建筑的比例,將生態環保、綠色交通、可再生能源循環利用等內容融入相關的城市總規劃中,并制定相關的專項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修建性詳細規劃,還可以將綠色建筑的相關標準作為土地使用權競拍的前提條件。另外應采取有針對性的激勵措施,比如:對不同星級的綠色建筑給予相應的不同獎勵;要求各大城市的新建保障房能夠達到綠色建筑的標準,以推進綠色建筑的發展。
2.2 加強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
隨著第三產業在我國國民生產總值中比例的加大,建筑能耗所占社會能源總消費量的比例也再持續增加,因此應該在各城鎮中加強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改變目前公共建筑能耗大的現狀。采取有效的節能改造措施,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充分考慮低成本以及居民適用性,并借鑒和總結國內外節能改造經驗的基礎上,進行采暖通風、供配電、節能照明以及監控系統等節能改造,一方面推廣人們對綠色節能建筑優勢的認識,另一方面也能有效降低公共建筑的單位面積的能耗,而改造費用完全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通過節能成本而完全回收,可見節能改造的前景廣闊[5]。只有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取得成效,全國建筑能耗才能大幅度降下來,從而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2.3 加快改造供暖計量的速度
在我國,民生方面是用能大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生建筑的能耗增長遠遠高于生產能耗的增長速度,尤其是北方供暖系統,每年消耗的能源成本非常高昂,若不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勢必會限制國家經濟的發展,因此,應該推行民用建筑供熱計量的改造工作,在保證室內散熱器整體數量和室溫質量的前提下,改造民生建筑中的采暖形式,以有效降低城市總耗能,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并在供熱計量節能改造中大力推廣應用新型綠色節能技術、材料、產品,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2.4 開展綠色建筑實驗點
開展綠色建筑重點實驗點要注意:第一,要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城市總規劃以及相應的管理機構,以管理綠色建筑與節能減排體系;第二,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污水廢品處理系統,以確保供給水系統、道路系統、綠化設施等都能實現綠色環保、低碳節能;第三,建立先進的三網合一通訊網絡,這在大城市較難以實現,但在人口較少的鄉村城鎮卻可以嘗試開展試點;第四,在試點內建立起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新型能源的供應系統,將能源體系向清潔環保的方向進行改造;第五,在試驗點內采取多種方法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擴大內需,比如建設連鎖超市等;第六,根據實驗點的實際風俗習慣等制定出相應的綠色建筑模式,以增強當地公共建筑的居住功能以及服務功能,提高人口的集聚程度,推動經濟發展。
2.5 推廣綠色建筑技術的研發和推行
首先,要成立綠色建筑相關技術發展的研究專項,以支持綠色建筑相關技術的突破;其次,要成立綠色建筑相關技術、標準的研究基金,支持研究發展;再次,中央要從財政、政策等方面支持綠色建筑的示范性建設,增強綠色建筑的推廣力度;最后,要重視高校、科研機構等方面的人才培養,加快綠色建筑節能、再生能源的循環利用等技術的研究和發展。
2.6 綠色建筑發展問題的解決方案
首先,明確綠色建筑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既要樹立理想的綠色建筑觀念,又要基于不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建筑特點設立切合實際的分階段目標,并向理想的綠色建筑方向邁進。其次,完善綠色建筑的標準體系和法規制度。加快制訂適合不同氣候區、不同類型建筑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完善綠色住宅、辦公樓、商場、賓館的細化評價標準。并對現有的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相關法律法規條款進行補充完善,在我國的建筑法、節約能源法等法律中統籌制定綠色建筑的有關規定。再次,加大政策激勵力度。建立綠色建筑的財政、稅收、金融優惠的激勵機制,引導消費者購買綠色住宅。最后,建設起嚴格的綠色建筑監管體制。在現有建設工程質量監管體系基礎上,逐步建立綠色建筑審查制度,加強各個施工環節的管理。
總之,我國綠色建筑業正面臨著一次巨大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應該抓住機遇,克服傳統傳統工程建筑模式,再輔以有力的激勵政策,來創造我國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的發展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劉玲,魏向輝,李明.綠色建筑項目管理綜合均衡優化研究[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4(19):185-187.
[2]劉文源.關于綠色建筑發展的思考[J].低碳世界,2014(11):247-249. [3]廖歡.綠色建筑主體博弈、市場約束及治理路徑[J].綠色科技,2014(5):328-329.
篇7
關鍵詞:節能技術 現狀分析 推廣 對策
一、綠色施工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綠色施工技術是用“可持續”的眼光對傳統施工技術的重新審視,是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施工技術。綠色施工應當是將“綠色方式”作為一個整體運用到施工中去,其最終目的是實現“四節一環?!薄?/p>
面對世界范圍內人口劇增、土地嚴重沙漠化等人類生存危機,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1992制定并通過了《全球21世紀議程》,為全球范圍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提供了行動綱領。“建筑施工”作為一個古老的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走“綠色施工”之路。
二、我國綠色施工現狀
我們國家經過積極探索,已向“綠色施工”這一目標邁了一大步。但和國外發達國家如英國、美國等相比較,我國綠色施工發展水平仍然比較落后,建筑節能技術、綠色施工標準以及強制性規范有待完善,經濟激勵政策也不健全,尚未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三、我國綠色施工發展滯后的原因分析以及解決辦法
通過多方采訪、調查、統計和比較與分析,我們研究后認為,當前推行綠色施工的障礙,主要是缺乏專業的綠色施工人才隊伍,人們的認識存在較大差距,法制規范、激勵機制不夠完善,行政監管存在薄弱環節,綠色施工的關鍵技術和設備也需要創新,綠色施工成果不能很好的共享,針對研究結果中顯示出來的我國綠色施工發展瓶頸,現將我們的研究成果闡述如下。
(一)認識不足及解決辦法
1、認識不足
綠色施工意識的加強與整個環保意識的加強是相輔相成的過程。據2012年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一項“全國公眾環境意識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公眾的環境意識尚處于較低水平,調查還表明,我國公眾的環保意識具有強烈的“依賴政府感”,認為保護環境主要是政府的責任,公眾(包括企業、社會團體,甚至地方政府)在觀念和行為上均不認為自己也是保護環境和生態的責任主體之一。
2、解決辦法
對于“認識不足”這個需要突破的瓶頸,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全社會的“綠色施工”意識。可通過以下幾種途徑:
(1)進行廣泛深入的教育、宣傳,加強培訓。
(2)設立“示范性綠色施工項目和企業獎”。
(3)注重綠色施工經濟性效果的比較,用活生生的例子展示在人們的面前,讓人們認識到綠色施工并不是面子工程,而是企業控制成本有效手段。
(4)建立和完善綠色施工的民眾參與制,挖掘民眾對綠色施工的積極性,形成一個自下而上的綠色推動機制。
(二)成本原因及解決辦法
成本投入也是建筑企業開展綠色施工積極性不高的一個原因。一些綠色施工技術的運用需要增加一定的設施或人員投入,或需要調整施工作業時間,從而導致建筑成本的增加,其解決辦法是:
1、加強財政稅收的經濟杠桿作用。例如得到更多的建設項目、減稅、獎勵等。
2、通過加快綠色施工技術的開發和運用,降低應用成本?!熬G色技術”并非“高新技術”,運用適當的“中等技術”。
3、通過科學管理讓綠色施工制度化、規范化,提高綠色施工的經濟性效果,增加承包商采用綠色施工的積極性。
4、應使企業認識到,綠色施工不僅僅是為了環境保護、社會公眾利益,還涉及到施工企業自身的發展。
(三)綠色施工人才隊伍薄弱、企業管理水平低及解決辦法
我國綠色施工起步較晚,專業管理人員缺乏使得我國綠色施工普遍存在一個現象:開始較好,但是不能堅持。必須培養專業的綠色建筑專業管理人員,保證各項綠色施工目標的完成。
企業管理水平低是導致當前我國綠色施工推行進度緩慢、綠色施工經濟性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企業采用綠色施工技術隨意性、依賴性強,從而形成了惡性循環,其解決辦法是:
1、推廣綠色項目管理。將綠色管理與技術創新相結合,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2、實施綠色施工,必須要實施科學管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從被動轉變為主動,使企業實施綠色施工制度化、規范化。
3、將“綠色施工”理念作為一種指導思想貫穿于企業管理全過程。
(四)制度措施不力及解決辦法
由于缺乏系統科學的制度體系,使得政府在宏觀調控上缺乏有效的手段,給企業執行帶來較大困難,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的發展缺乏有效激勵政策的引導和扶植,其解決方法是:
1、建立系統、科學的綠色施工法規和制度體系
例如:要求投資在一定數額以上時必須在招標條件中說明的有關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并在工程承包合同中予以覆蓋;可提出承包商應通過ISO14001環保認證的要求等。
2、建立“綠色施工”評價體系。
3、此外,還可建立制約機制為綠色施工創造良好的運行環境。
四、結束語
綠色施工是我國施工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體現了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和可持續發展的實質。綠色建筑,以人、建筑和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為目標,在利用天然條件和人工手段創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環境的同時,盡可能地控制和減少對自然環境的使用和破壞,充分體現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報之間的平衡。綠色施工在國外已經有了較長和迅速的發展,中國的綠色施工起步稍晚,但發展比較快。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大力推廣綠色施工對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周小林.綠色節能建筑施工技術應用分析[J].中外建筑,2010(10):62-63.
[2]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GB/T50640-2010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
[3]竹隰生,王冰松.我國綠色施工的是實現狀及推廣對策[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5(1):97-100.
[4]黃順江.環境意識影響環境政策[N].中國環境報,199-02-18(3).
篇8
從現在來看,全球變暖問題越來越嚴重,人們越來越期待低碳環保的生活,各個國家都追求低碳經濟,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對于任何一個城市來說,其建筑反映了城市的經濟和文化,影響著城市的未來發展。對于城市建筑來說,低碳經濟對其影響程度巨大,通過綠色建筑可以極大地轉化城市經濟發展模式,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有利于更好地發展低碳經濟。
關鍵詞:
低碳經濟;綠色建筑;發展
一、綠色建筑
對于綠色建筑來說,它并不是指綠色的建筑,而是人類與建筑間的一種良性關系,不管是在人類建筑時還是在使用建筑時,都要充分保護環境,在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同時節約資源。除此之外,在建筑設計時也可以體現綠色建筑的意義。綠色建筑和其他建筑不一樣,建筑的布局充分利用大自然,節約資源,其在室內設計上也不浪費空間,實現人與大自然的有機結合,使人類在居住時的舒適度提高。對于綠色建筑來說,它的理念和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相迎合,有利于發展低碳經濟,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二、發展綠色建筑的重要意義
綠色建筑發展對整個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主要有以下兩個角度:第一,通過綠色建筑可以更好地發展低碳經濟,第二,通過綠色建筑可以優化人們生存環境。具體闡述如下:
1.綠色建筑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基本相同,主張在節能環保的同時控制對能源的使用,所以綠色建筑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低碳經濟發展,其中可以通過控制空調的耗能來控制能源消耗。建筑是一種能源使用的載體,一旦在建筑中使用耗能較高的家電就會導致資源的浪費,如果使用一些風能太陽能就有利于保護資源。如果使自然資源提高利用率和社會影響力,那么傳統的家電就會逐漸淡出市場,利用綠色建筑推動低碳經濟發展就勢在必得了。另外,通過綠色建筑可以實現其連帶效應,發展與之有關的環保產業,這極大地提高了經濟發展效率。對于建筑產業來說,它的產業鏈較長,加上這一產業影響的相關產業較多,所以一旦綠色建筑發展起來,其他行業也會實現綠色發展,走低碳之路。這樣一來可以引導整個行業走向環保,極大地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
2.綠色建筑優化人類生存環境。通過綠色建筑可以極大地優化生存環境,同時也可以提高生活水平。綠色建筑中不僅包含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還涉及到人文關懷理念,注重人們的生活質量。對于綠色建筑來說,它和自然有一種密切聯系,為人們營造一種良好的環境。事實上,人類自身對大自然有較強的依賴性,因此如果以大自然為基礎建立良好的建筑可以幫助人們保持身心愉悅。除此之外,通過綠色建筑可以真正改變思維體系,影響人們的行為習慣,在適應綠色建筑后會影響人們的消費理念,進一步對人類的生存環境產生影響。
三、綠色建筑在我國的發展存在的問題
從整體的角度來說,低碳經濟在城市發展中具有良好的發展趨勢。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很多農村居民逐漸向城市遷移,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城市建設的發展。相應的,城市經濟也得到推動,形成了良性循環。在這一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相應的居住環境也必須實現發展,這就極大地推動建筑行業發展。另外,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低碳經濟發展態勢較好,所以消費者也會有環保意識,這激勵著建筑行業提高綠色建筑的水平。不管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還是未來發展趨勢來看,現在的建筑行業都要大力發展綠色建筑,這是在低碳經濟背景下的關鍵發展模式,盡管現在其發展趨勢是上升的,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較多。具體來看,主要從以下三個角度進行分析。
1.綠色建筑普及程度不高。在過去,我國的建筑行業沒有過多的關注環保問題,只是為了提高建筑面積,在裝修上追求奢侈。近些年來,盡管綠色建筑實現突破,取得了發展,但是大部分人依然使用傳統的裝修模式,在實踐中沒有充分應用綠色建筑理念。另外,很多普通人民沒有綠色建筑的意識,因此綠色建筑產業沒有得到普及,不利于綠色建筑行業的發展。
2.綠色建筑成本高,短期收益不高。綠色建筑的建筑成本比普通建筑高,但是其收益并沒有直接提高。綠色建筑是一種新發展的產業,它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同時也需要很多高超的技術,一些高素質的人才也是發展綠色建筑的必要條件。另外,綠色建筑使用的裝修材料是與普通建筑不同的,前期投入較大但是沒有直接獲得收益,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綠色建筑的起步。
3.綠色建筑施工難度較大。要想真正發展綠色建筑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為其施工上存在難題較多。要想建造綠色建筑,必須先分析當地的資源狀況和自然狀況,通過專業程度較高的設備利用資源,預先設計房屋的機體結構,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使自然資源可以和建筑相融合。這樣一來,施工建筑難度提高,不利于提高綠色建筑水平。在未來,綠色建筑必然會成為社會的大勢行業,盡管現在其發展水平并不高,但是只要努力探索、堅持不懈,必然會推動綠色建筑發展。
四、低碳經濟背景下綠色建筑發展的措施
通過分析上述綠色建筑存在的問題,筆者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幾個解決措施,優化建筑行業發展狀況,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具體分析如下:
1.政府必須出臺鼓勵政策引導綠色產業發展。一個國家的政策會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因此政府如果出臺一些鼓勵政策可以極大地推動綠色建筑行業發展,為其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對于有關部門來說,要完善綠色建筑有關的獎勵體系,對一些努力發展綠色建筑的行業提出鼓勵,使企業可以繼續投入到這一行業中。與此同時,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為綠色建筑行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消除企業的顧慮,推進綠色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
2.加大對綠色建筑的宣傳力度。通過加大宣傳力度,使更多人可以理解綠色建筑的有關內容。從現在來看,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綠色建筑的意義,因此要加強宣傳力度,使更多的人意識到綠色建筑對低碳經濟乃至其生存環境的重要意義,通過媒體和報紙等多種多樣的手段進行宣傳,幫助人們深層次地了解綠色建筑。另外,要進一步拓寬宣傳的范圍,不能局限于部分地區和部分群體,而是要針對全體人民進行宣傳,不斷豐富宣傳途徑,使人們可以更好地認識綠色建筑。
3.通過新興科技和高素質人才發展綠色建筑產業。要想發展好綠色建筑產業,離不開新興科技和高素質的人才,通過高科技發展綠色建筑是必然趨勢。技術手段可以更好地發展綠色建筑行業,一方面可以節能環保,另一方面也可以保障能源的使用,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高素質人才對綠色建筑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他們由于受過專業化的教育,可以獲得與之相關的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動綠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另外,高素質人才的創新意識較高,可以通過自己的創新性思維改變綠色建筑的發展形勢,幫助綠色建筑行業走出困境,實現綠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4.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1)盡可能地節約能源。在進行綠色建筑時,要安裝一些節能的通風、采暖和空調設備而非高能耗設備,這樣一來,綠色建筑可以通過自然優勢改變室內溫度和濕度。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當地的氣候狀況設計良好的布局結構,這樣一來可以減少通風、采暖和空調設備的使用時間。在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綠色建筑的成本問題和節能環保問題,提高綠色建筑的“綠色”水平。不管是設計環節還是建筑環節,都要充分意識到材料的使用狀況,盡可能地選擇一些天然材料和可再生材料,控制對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樹立節約能源意識,保護環境的同時還要控制二次污染,例如在進行設計和規劃時必須考慮到如何保護水資源,在住宅小區內設置中水收集處理系統,做到使水資源能合理循環利用。(2)推廣應用綠色能源。在進行設計時,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按照當時的地域狀況和用戶狀況,提高對太陽能、風能等利用率,利用好潮汐能、地熱和地冷等綠色可再生能源,防止過分依賴能源,大力推廣綠色能源的發展。(3)大力提倡回歸自然。對于綠色建筑來說,其外觀設計上要同其所在的環境相適應,不僅要充分考慮到其形態和色彩,還要考慮到其布局狀況,實現和環境的有機結合,通過動靜互補可以使人們有融入自然的意識。
5.突破對綠色建筑認識的誤區。對于綠色節能建筑來說,不能單純地把它定義成高端化的建筑和貴族化的建筑,這樣一來其推廣難度會增加。通過實踐可以得知,要想發展綠色建筑,就要與我國的國情相適應,使老百姓可以接受綠色建筑,提高綠色建筑的技術水平,實現我國的綠色建筑健康發展。在過去,智能建筑存在的問題較多,其發展局限于安保和音響方面,對于路線設計上存在著不合理現象,不僅如此,其工程造價比較高,投資需求大,但是后期收益并不明顯。因此,這種智能建筑不是我們需要發揚的綠色建筑。對于綠色建筑來說,要充分利用高科技,節約能源,為工作、生活提供舒適和便利。智能建筑才可稱為綠色智能建筑,才是符合新時代要求的綠色智能建筑。通過突破對綠色建筑認識的誤區,進一步發展綠色建筑。
五、結語
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環境日益惡化,全球變暖趨勢加劇,發展低碳經濟是大勢所趨。要想發展低碳經濟,就要充分發揮綠色建筑的作用,優化傳統的建筑模式,優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因此,社會各界都要充分重視綠色建筑,加快綠色建筑的發展速度,推動低碳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使人們可以早日過上低碳環保的舒適生活,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參考文獻:
[1]沈家學,段利民.淺談綠色建筑[J].中州建設,2007,(9):23-24.
[2]王有為.《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要點[J].建設科技,2006,(7):14-17.
篇9
Abstract: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he pursuit of the concept of energy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growing popular, green building comply with this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Wuhan as an example, the status of green building in Wuhan,that is proposed and analyz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issues, thesis focused on green building in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y, green construction and green building rating standards, with specific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 argument.
Key words: resource conservationgreen building energy-saving buildings
green construction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criteria.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引言
據住房城鄉建設部的相關規定,綠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包括二氧化碳排放),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1]。特別注意的是,這里的綠色建筑與傳統建筑不一樣,而且與節能建筑的概念也不同,綠色建筑是從建筑節能起步,其意義遠遠超過運行能耗的節約。實際上節能建筑是綠色建筑的一個部分,綠色建筑包括節能建筑這一概念。綠色建筑不僅注重能源的節約還有土地、水資源、建筑材料等各方面的控制。
1.1 綠色建筑國內外發展現狀
目前在世界范圍內,綠色建筑已成為通行的理念及廣泛使用的名詞[2]。一些發達國家根據自身特點,按照綠色建筑的理念進行了實踐示范。這些綠色建筑通過精妙的總體設計,結合自然通風、自然采光、太陽能利用、地熱利用、中水利用、綠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術,充分展示了綠色建筑的魅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在我國綠色建筑起步比歐美等發達國家稍晚。但我國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進行了建筑節能措施的推廣工作,在2006年6月1日,《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正式頒布實施[3],在全國進行了綠色建筑的倡導、評估評價等發展工作。但由于國內綠色建筑評價體系尚處于推廣應用的階段當中,然而比較成熟的美國LEED評價體系及英國的BREEAM評價標準在中國也有所應用 ,截止2008年底,國內有10個綠標項目,23個LEED項目。
1.2 區域概況、數據來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實例及數據來自武漢市。武漢城市面積大,人口眾多,地理氣候屬于亞熱帶氣候,氣候多變和高能耗的建筑業促進了武漢推廣綠色建筑。
武漢市近年來,建筑業總產值快速攀升,如圖1所示,顯示武漢建筑業總產值每年平穩遞增的良好趨勢。武漢建筑業總產值占全市總產值的比重逐步加大。2004年占30%,2005年占32.7%,2006年占35.4%,2007年占39.6%,平均占34.25%[4]。
武漢作為“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探索綠色建筑發展道路的重任在肩。房地產作為高耗能、高排放行業,既是節能減排的重要領域,更是綠色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武漢市從抓試點示范入手,發展綠色建筑。三年來,全市共建設綠色建筑試點示范創建項目33個,建筑面積約333萬平方米。其中,綠景苑小區獲“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是全國僅有的2個項目之一。
2 武漢市綠色建筑案例實例引述相關問題
2.1 案例1――靜安小區落地窗設計不佳
位于武昌靜安小區的一處復式樓。其設計新穎,造型美觀,落地式的大窗幾乎占去客廳的整面墻。夏天,太陽從早晨就透過窗戶直射客廳和樓上臥室,一直到正午。即便拉上了雙層厚厚的窗簾,熾熱的陽光還是烤得客廳內猶如蒸籠,室內溫度高達攝氏35度,因此經常開空調進行溫度調節。因此,電費居高不下,最高時一個月達到800元。據統計,武漢市類似的小區樓房還有很多。
2.2 案例2――分析綠景苑小區運用的綠色措施
武漢“綠景苑小區”是武漢市青山區城市建設綜合開發公司開發建設的國家級綠色住宅示范小區,湖北省首家國家康居示范工程。在綠色建筑的方面,綠景苑重點采用了建筑節能、節材、節水等方面作出了許多有益的實踐嘗試。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太陽能供熱水技術:綠景苑小區一期住宅和二期多層五層以上住宅全部采用太陽能熱水器,晴天可提供3~5人熱水沐浴,陰雨天可用電輔助加熱。太陽能熱水器具有結構簡單,布置方便,不影響住宅本身的布局、功能及結構等特點。統一安裝,管線預埋,外觀整齊協調。
2.外墻保溫材料:綠景苑小區外墻面保溫隔熱技術采用了聚苯顆粒保溫隔熱砂漿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外保溫兩種形式。住宅外墻面采用20mm厚聚苯顆粒保溫隔熱砂漿,外墻外保溫隔熱技術具有保溫隔熱性能好,且阻燃、隔聲、抗震防腐,其不空鼓、抗裂、防水技術尤其是適合武漢地區多雨、季節溫差大等特點,有效避免外墻開裂、滲水等質量問題。
3.節約水資源,循環利用:小區配置有50噸/天污水處理設施,在光合作用和生化作用下使污水得到處理,處理的水質完全達到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可以安全回用于景觀用水、綠化噴灌和道路沖洗。六個生化桶內的植物茂密,郁郁蔥蔥,鮮花點綴其間,不僅具有降解污染物的能力,而且具有很好的觀賞性,在小區形成了景點式人工生態濕地。每天處理回用中水50噸,年節約用水1.8萬噸。
3 綠色建筑發展中產生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武漢當下正是一個建筑工地密集的時期,目前有5000多個工地同時施工。據悉未來5年武漢市建設投資將超過2000億元,武漢在這個建筑迅猛發展的時期,綠色建筑這一概念更突顯出它的必要性。高速發展的城市,高能耗也是它面臨的一大問題,武漢市政府鼓勵推行綠色建筑,并就綠色建筑制訂了相應規范以及獎懲制度[5],經調查研究分析,武漢在具體的綠色建筑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下面就這些問題進行歸納說明并分析研究其原因。
3.1 設計不科學造成的“不綠色”
設計包括了建筑外觀、科技運用和材料選擇各方面的因素,三者共同作用才能建造出符合標準的綠色建筑。
上述案例1中,體現了設計不合理而對居住者產生的影響,大面落地窗設計固然美觀大氣,但設計方應就武漢地區氣候以及小區建筑朝向等因素進行協調,否則美觀的設計反而成為了不適居住的環境,消耗更多的能源。相比下,案例2使用太陽能這種無污染的綠色能源,既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又可以保護環境、節約能源,這樣的設計更符合綠色標準。
其次,在綠色建筑的材料選擇上也存在誤區,認為綠色建筑需要將所有的高精尖技術與產品集中應用在建筑中,總想將所有綠色節能的新技術不加區分地堆積在一個建筑里。很明顯,綠景苑小區采用外墻保溫材料、塑鋼中空雙層玻璃窗、屋面保溫材料,合理地選擇了材料,而且恰好地體現了綠色建筑全壽命期倡導節約的理念。
3.2 施工過程中措施處理不當造成的“不綠色”
建筑施工過程中的一些不當措施也會造成過多的能源消耗和成本的增加,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管理中[6],這也是違背了建筑綠色化的要求。這些現象都在武漢以及其他城市的實際施工過程中普遍存在。
例如工地用水無節制跑滴漏情況依然在目前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很差。施工生產實際用水成本大大超過施工定額用水量的160%,中小類工程甚至超過200%以上。有的作業人員在管網上隨意亂接臨時用水膠管,接口處綁扎密閉性差,膠管出水口不安控制開關,用水后隨意拆卡造成膠管裂縫、砂眼漏滴。特別是在淋磚、潤墻作業的工藝上由于對淋、灑、潤、澆的概念掌握不準,任由水管沖淌,造成多余水四處流淌。施工中機械使用方面,機械在施工周期內投入使用超時、超負荷運轉或閑置時橫臥露天,不遮擋、不養護、任由風吹雨打,日曬灰積,加快了陳舊、老化,造成傳動系統銹蝕變形,增大耗能。
施工過程中一些建筑通過采用新型材料或技術使得建筑綠色節能,這一舉措引發了成本的變化,增加的成本是開發商和消費者都關注的問題,如何進行成本控制也是綠色建筑普及的關鍵。在綠色建筑成本控制方面要目光長遠,與傳統建筑相比綠色建筑就是節省了各種能源消耗,在前期投入的成本可能綠色建筑會高于傳統建筑,但長久計算,綠色建筑不僅更加節約能源并且提供了更舒適的生存環境。
3.3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有待完善
隨著環保意識的日益普及,人們把建筑“綠色”與否也納入購買住宅的考察標準中。房地產商們推廣自己樓盤也或多或少打出“綠色”旗號吸引消費者目光,宣傳大于實效。針對綠色建筑發展中的種種認識誤區,隨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在住宅和公共建筑中的逐步推廣,我國正逐步推廣完善符合各地實際情況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體系。但由于全國標準未達成統一,綠色建筑市場還處于混亂當中,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完善統一十分必要。
2006年頒布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150378-2006(見附表)為國內第一步綠色建筑監督評價標準,但是經過市場調查,該標準的使用普及程度不高,有待推廣,部分企業習慣運用國外的例如LEED綠色評價標準,我國推廣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處于初步發展有待完善階段。
3.4 認識理念及現行政策法規的局限性
3.4.1 認識理念仍有局限
一是不少地方尚未將發展綠色建筑放到保證國家能源安全、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缺乏緊迫感,缺乏主動性,相關工作得不到開展。二是由于發展起步較晚,各界對綠色建筑理解上的差異和誤解仍然存在,對綠色建筑還缺乏真正的認識和了解,簡單片面地理解綠色建筑的含義。如認為綠色建筑需要大幅度增加投資,是高科技、高成本建筑,我國現階段難以推廣應用等等。關于綠色建筑真正內涵的普及工作仍然艱巨。
3.4.2 激勵政策相對滯后
盡管目前已經實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規?;瘧玫呢斦a貼政策,但支持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發展的財政稅收長效機制尚未建立,對綠色建筑缺乏補貼或稅收減免等有效的激勵,很難提高企業開發綠色建筑的積極性。制度與市場機制的結合度有待提高。
3.4.3 法規有待完善
綠色建筑在我國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相應的政策法規和評價體系還需進一步完善。國家對綠色建筑沒有法律層面的強制要求,缺乏強制各方利益主體必須積極參與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保護環境的法律法規,也缺乏可操作的獎懲辦法規范。
綠色建筑與區域氣候、經濟條件密切相關,我國各個地區氣候環境、經濟發展差異較大,目前的綠色建筑標準體系沒有充分考慮各地區差異,不同地區差別化的標準規范有待制定。因此,結合各地的氣候、資源、經濟及文化等特點建立針對性強、可行性高的綠色建筑標準體系和實施細則是當務之急。
4 小結與展望
發展綠色建筑在我國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目前,推動建筑節能、發展綠色建筑已成為社會共識,但綠色建筑的推廣仍存在很多困難。本文通過以武漢市的相關實例說明了綠色建筑發展的一些問題并研究分析了其四點原因。有利于發展綠色建筑實踐中對應查找問題,分析原因。并對明確的問題及其原因進行相應的處理解決。
[1]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GB/T50378―2006綠色建筑評價標準[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2]王有為.實施綠色建筑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J].浙江建筑,2008(9):88-92.[3]薛明.綠色建筑發展現狀及其在我國的應用探討[J].后勤工程學院學報,2009,1(5):167-181.
[4]顧國維.綠色技術及其應川[M].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9.
篇10
【關鍵詞】綠色;建筑技術;現狀;發展策略
當今我國的建筑行業迅速發展,建筑技術的環保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綠色建筑技術逐漸成為當今建筑技術的主流。綠色建筑技術的運用不論是對資源的節約還是在生態環境的保護方面都顯現出了巨大的優勢,它能夠使建筑充分融入到自然環境當中。所以,綠色建筑技術的發展必須得到建筑行業的充分認識,充分了解綠色建筑技術的現狀,針對當前發展中的問題提出改進策略,是我國的建筑技術走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
一、綠色建筑技術的現狀
1. 綠色建筑技術實施體系不完善
綠色建筑是多種技術的綜合運用,不是單純簡單的“綠色”而已。我國綠色技術的發展起步較晚,在實際建筑過程中的實施經驗相對不夠,綠色建筑需要的配置體系和評價機制等也不夠完善。再加上現在的綠色建筑在節能方面過分的強調,沒有考慮到其本身經濟適用的性能,這樣會嚴重阻礙綠色建筑實現其本身綠色效應的作用,這些都是綠色建筑技術實施體系不完善的表現。我國的建筑行業消耗的資源在全國資源消耗總量中占很大比例,發展綠色建筑技術是當今建筑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2. 設計能力和技術水平較低
我國的綠色建筑技術發展較晚,對其知識掌握的還不夠,再加上教育方面在建筑設計方面的欠缺,這就導致了難以掌握系統的建筑設計知識。我國的綠色建筑技術的主要還是靠借鑒國外的例子,不能夠親自實踐,因此缺乏實踐經驗。我國的建筑師雖然在設計方面的經驗有一定的基礎但是在具體的操作細節上還有一定的欠缺。綠色建筑技術是一種融合多學科知識的技術,它的跨度很大,主要內容包括法律、環境、市場運營、現代信息技術等方面,這就導致能夠掌握這種技術的建筑師比較少。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由于大多數施工人員對綠色節能環保方面的知識了解較少,不能很好的針對實際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整改?,F在,我國的各個建筑工種分配很明確,這使得綠色建筑的協調性較低,綠色節能設備往往都是在建筑后期才能夠安裝,不能真正的實現整體化的綠色建筑。
3. 經濟產業鏈不完善
雖然我國的綠色建筑技術的發展速度很快,而且在理論和創新方面有所突破,但是由于經濟產業鏈的不完善,造成了綠色建筑技術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分布不均,發達地區和貧困地區差距很大,尤其在民用建筑領域的應用更是少之又少。降低綠色建筑的建筑材料是當今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這是我國建筑走向綠色發展道路的基礎。綠色建筑的興起的同時,也帶動了一些與之相關的產業的產生,但是經濟產業鏈的不完善不能很好的與當今市場經濟相適應,阻礙了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規模。
二、綠色建筑技術的發展策略
1. 轉變綠色建筑技術的理念
積極響應國家的相關政策的號召,把科學發展觀滲入到綠色建筑技術的發展中,在施工過程中做到低碳、環保,本著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進行施工建筑。牢牢抓住國家發展的機遇,充分發展綠色建筑的優勢,建造一個環保的社會。在建設過程中,要較強綠色建筑技術的監管,加大對綠色建筑技術的技術支持,構造綠色建筑產業,形成一個完善的產業鏈。政府要加大對綠色建筑技術利用方面的扶持,充分發揮市場的引導作用,同時要加強立法,使綠色建筑技術的應用有法可依。在資金方面,要給予使用綠色建筑技術企業支持,建立綠色建筑的發展機制。從多方面支持綠色建筑事業的發展,是綠色建筑在研發、評價、管理等方面的發展水平的到提升,彌補我國綠色建筑發展起步慢的問題。不斷完善關于綠色建筑建造的標準,規范綠色建筑技術的應用。加大科研創新,提高我國的綠色建筑在創新領域的國際地位,對于國外的先進技術要積極借鑒,并且盡快轉化成自己的東西然后在此基礎上加以創新,努力使我國的綠色建筑及其相關產業向標準化、規?;l展。
2. 調整綠色建筑技術的發展路線
綠色建筑技術是一種融合多個方面的技術體系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綠色建筑具有單獨的功能配置,它是組成城市建設中的一個單體;綠色建筑在技術方面具有自己單獨的系統;綠色建設技術系統是從建筑物的設計、施工和使用層面進行構建的。綠色建筑技術要充分考慮其作為城市單體與城市整體的關系,還要考慮到其自己系統中的不同技術的融合,以及建造不同時間端上的協調。要把各種技術綜合優化,才可以最大化的發揮綠色建筑技術的效果,如若只是單單的發展體統的某個部分,非但不能提高整個體統的效率反而還會使適得其反,降低整個系統的效率。要對系統整體分清主次,技術優化注意成本,協調好技術優化和成本的關系,真正發揮綠色建筑技術優勢。
3. 拓寬綠色建筑技術的發展方向
國外在綠色技術的發展方面有很多可以值得借鑒,我國要充分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然后加以改進,使之能夠適合我國建筑發展的實際情況。改進后的技術要求能夠適應建筑當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使之充分融合。在某些特定環境和氣候條件下要把現代技術和傳統技術進行融合,使之適合當地條件。
三、結語
綠色建筑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建筑技術具有環保、高效等特點,其重要性必須得到建筑設計行業的充分認識,要加大對其的發展創新,使之適合我國的綠色建筑發展實際情況,大力推進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在提高人們居住水平的同時,保護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
參考文獻:
[1] 姜榮 . 我國綠色建筑技術現狀與發展策略 [J]. 建筑與文化 ,2014(2):129-130.
[2] 王俊勇 . 關于綠色建筑技術現狀與發展策略的探討 [J]. 硅谷 ,2014(8):11+8.
[3] 金水榮 . 關于綠色建筑技術現狀與發展策略的探討 [J]. 中國新技術新產
[4] 馬維娜 , 梅洪元 , 俞天琦 . 我國綠色建筑技術現狀與發展策略 [J]. 建筑技
[5] 周賽軍 . 探討我國綠色建筑技術的現狀及其發展對策 [J].中華民居 ( 下旬
[6] 甘玉鳳 , 陳銘心 . 談夏熱冬暖地區綠色建筑的發展與技術應用 [J]. 山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