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健康的表現范文

時間:2023-11-01 17:43: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兒童心理健康的表現,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兒童心理健康的表現

篇1

一、存在的問題

1、觀念落后,重視不夠。盡管國家和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文件,對兒童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作了明確的規劃(原國家教委頒布的《學前兒童園工作規程》中就明確提出過“學前兒童園必須切實做好學前兒童生理和學前兒童心理衛生保健工作”),但其被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在具體的實踐中,人們的認識還存在著較大的誤差,即主觀上有高度重視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但在客觀上只是部分地實現了學前兒童物質條件和生理健康需要的滿足。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托兒所、學前兒童園的教師及學前兒童家長缺乏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知識。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以分析和認識:(1)一些學前兒童教育工作者把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簡單地用德育工作來代替,他們常常把學前兒童的心理問題片面歸為思想品德問題。需要引起我們關注的是,更多的學前兒童心理健康問題被教育者認為是簡單的個人行為習慣,沒有從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發來分析和引導。(2)部分學前兒童教育工作者將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他們常常是借鑒中小學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經驗和模式來進行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教育。沒有根據學前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與引導。

2、沒有形成完整系統的理論體系。雖然我國的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與科研水平因為國家的重視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目前的狀況并不樂觀,從事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研究還很少。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現代學前兒童教育發展的歷史還非常短暫,尤其是專門針對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歷史,更為短暫,還不足以發展成為一個較為完善的理論和實踐體系。同時,我國傳統的學前兒童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充當了一種保姆的角色,這在客觀上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很好地接受一些先進的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這些原因直接影響到了我國學前兒童教育的現狀:無論是中等學前兒童教育學校,還是高等師范院校開設的有關學前教育的專業中,由于系統理論的缺乏而使我們培養出來的學前兒童教育工作者只能停留在一個較低層次的水平上。在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中,較高的理論要求與普遍的理論水平不高之間的矛盾就更加突出,具體體現為,各個學前兒童教育的專門機構(包括各種形式的學前兒童園、托兒所及相關的學前兒童教育實驗機構等)用于指導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都是一些內容分散、零亂、不能自成系統(大多穿插于其它內容中)的文章和書籍,甚至只是簡單地就近借鑒其它中小學或相鄰學科的經驗,其效果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3、學前兒童教育師資方面的問題。從事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多是學前兒童園教師,但是大多數學前兒童園教師的任職資格都不符合《教師資格條例》規定的學歷條件(幼師畢業以上)。由于缺乏扎實的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知識,他們常常對學前兒童心理表現出來的種種現象感到手足無措,不能對學前兒童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的矯治,也無法預見學前兒童心理可能出現的疾病并加以預防。

二、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1、樹立以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為目標的教育觀念

學前兒童教育應著眼于學前兒童生理素質、心理素質、社會文化素質的培養,達成學前兒童體、德、智、勞、美的全面和諧發展。學前兒童不僅要有健壯的體魄,著重才藝的學習,還要發展生存的能力,樂于與人交往,行為統一和協調,性格特征良好,形成一個能調整內在需要和外在壓力保持平衡狀態的健康心理。

2、形成一個有利于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人文環境系統

學前兒童的成長應該有一個有利于其發展的環境,學前兒童的心理發展環境,主要是指以人際文化為主的人文環境。由于人文環境以“人”為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期待性與現實性、相互性與應答性,因此,作為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實施者——學前兒童教師和父母,與學前兒童的接觸最多、關系最為密切,首先自身得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其次,學前兒童教師和父母要把握好對學前兒童的期待尺度。合理的期待有利于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成長;不合理的期待(過高或片面的要求)則會導致學前兒童心理畸形發展。而且,學前兒童教師和父母對學前兒童的各種心理現象應及時地采取豐富多樣的應答措施,以預防學前兒童心理問題的產生。另外,間接的社會環境有時雖然與學前兒童不直接發生關系,但是它對學前兒童的心理影響也不容忽視。

3、提高幼教工作者素質,加強學前兒童教師培訓工作

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學前兒童的成長,教師是否具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將嚴重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學前兒童期是人格形成一個重要時期,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可塑性也較大。因此,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會影響一批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在一個情緒不穩定教師所教的班級里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人數也較多。并且一個人在學前兒童期形成的性格特點將對他的一生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提高幼教工作者的素質,促使他們在具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掌握學前兒童的教育方法、技巧,努力提高自己心理衛生方面的有關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衛生、心理咨詢、心理診斷、心理治療等知識,并將所學心理知識積極地運用到學前兒童教育工作中去,是一項迫切而重要的艱巨工作。另外,還應對學前兒童教師進行多種形式的有關心理健康知識的培訓。這不僅有利于學前兒童教師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而且還使他們能針對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更好地促使學前兒童心理健康地成長。

4、搭建學前兒童園與高校合作的橋梁

篇2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 象

從江西省贛南、贛西、贛北、贛中4個地區各隨機抽取1個市,再從每個市中選擇外出務工現象較為典型的1個鄉鎮,從每個鄉鎮選1-2所學校,共抽取了6所農村中學和4所農村小學。調查學生被試共計1 000人,范圍從小學四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年齡5.5~18.5歲,平均年齡13.4歲。男女學生各半。收回有效問卷共813份,有效回收率為81.3%。被試的構成見表1。

1.2 方 法

1.2.1 父母養育方式評價量表(EMBU)

采用我國學者岳冬梅(1993)修訂版[5],量表共66個項目。其中父親教養方式共6個因子,分別為情感溫暖、理解,懲罰、嚴厲,過分干涉,偏愛被試,拒絕、否認,過度保護;母親教養方式共5個因子,它們為情感溫暖、理解,過度干涉、過度保護,拒絕、否認,懲罰、嚴厲,偏愛被試。看護人的教養方式也采用EMBU,將項目中的父親或者母親改為看護人,包括5個因子,分別為支持溫暖、拒絕懲罰、過保護溺愛、嚴厲懲罰和偏愛被試。各分量表的同質性信度為0.46~0.88,分半信度為0.50~0.91,重測信度為0.63~0.82。

1.2.2 心理健康診斷測驗量表(MHT)

本測驗量表由華東師范大學周步成1991年修訂[6],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越差。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各分量表折半信度為0.84~0.88,總量表的折半信度為0.91;全量表和分量表的重測信度為0.667~0.863。

1.2.3 施測方法、程序與數據處理

本調查主要在學生自習課時間進行,以班級為單位集體施測。將問卷回收后刪除無效問卷,最后將數據錄入SPSS 17.0進行處理。

2 結 果

2.1 3種類型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差異分析

為了解幾種兒童的心理健康差異情況,將留守兒童、曾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診斷測驗得分進行比較。3種類型兒童在孤獨傾向和自責傾向維度上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F=2.963,p>0.05;F=0.099,p>0.05),表2顯示,在焦慮總分和其他6個維度上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多重比較可以看出,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與非留守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曾經留守的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也不盡如人意,焦慮總分與非留守兒童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家庭教養方式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回歸分析

由于留守類型不同,有些留守兒童有看護人護養,而有些沒有,所以需要將各種不同留守類型兒童家庭教養方式對其心理健康影響分開來分析。總的分析結果見表3。將父母教養方式和看護人教養方式分別對4種留守兒童進行回歸分析。結果如下:父親溫暖、父親干涉、父親偏愛以及母親拒絕、看護人的支持溫暖、拒絕懲罰、保護溺愛等7種教養方式類型進入了對隔代看護留守兒童的回歸方程中,方程解釋率為0.473,其中父親溫暖、父親干涉與看護人支持溫暖3種教養方式對隔代看護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有著正性的影響,其他4種教養方式則不利于隔代看護兒童的心理成長;對父輩看護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回歸中,父親溫暖、父親懲罰、母親溫暖、母親偏愛以及看護人支持溫暖、拒絕懲罰、保護溺愛7種教養方式進入回歸方程,其中父親溫暖、懲罰以及母親溫暖、看護人的支持溫暖4種教養方式對父輩看護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有積極的回歸效應;對單親看護的回歸中,由于不存在父母親外的看護人,只有父親或者母親對其教育,結果發現父親溫暖、干涉、偏愛以及母親溫暖、干涉、拒絕、偏愛對該種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有顯著回歸效應,其中父親溫暖、母親溫暖、母親偏愛3種的標準回歸系數為負,表明他們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有積極地影響作用;最后,對同輩或者自我看護的留守兒童的回歸方程解釋率為0.246,為4個回歸方程中解釋率最低,只有父親溫暖和母親拒絕2種教養方式進入了回歸方程。

3 討 論

3.1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堪憂

留守兒童總的心理健康狀況相對曾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都要較差,表現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和沖動傾向方面。我們知道,處于中小學階段的兒童不管從心理還是行為上都沒有完全“斷乳”[7],這個階段父母的作用可是說是無法替代的,這種留守的現狀對他們顯然產生了負面影響。而且,對于看護人來說,要照顧好孩子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隔代看護,孩子的祖輩們對他們的照顧雖然說是盡心盡力,但是總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因為農村老年人畢竟文化水平較低,觀念也比較落后,容易產生“重養輕教”、“重滿足輕管束”的傾向。父輩看護人則是一種“物質+放任”的方式,甚至很多人都是一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來養護,這種養護方式容易讓孩子形成我行我素或者膽小怕事的心理特征。本研究發現,曾留守的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主要表現在對人焦慮、過敏傾向和沖動傾向3個方面。也就是說,曾經的留守經歷影響了兒童今后的心理健康。

3.2 家庭教養方式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篇3

論文摘要:以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為被試,考察人格類型與心理健康的關系,以及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之間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存在顯著差異。采用艾森克人格測驗和scL一9O對蕪湖一所中學160名學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與非留守兒童相比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對較低,不同人格類型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無顯著差異。

一、引言

留守兒童是指其父母一方或雙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鄉,并需要其他親人照顧,年齡在十六歲以下的兒童。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加人到經濟建設的隊伍中,這必然導致留守兒童數量的增加。因此,有關這一群體的教育與心理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關注。目前的大多數研究顯示留守兒童產生心理問題的幾率高于非留守兒童,并且,在學習成績、社會交往等方面與非留守兒童有顯著差異。桑標、范方的研究顯示,留守兒童由于其家庭環境的改變形成了以下一些人格特點:一是樂群性低,比較冷淡;二是情緒不穩定,易心煩意亂,自控能力不強;三是自卑拘謹,冷漠寡言;四是比較圓滑世故,少年老成;五是抑郁壓抑,憂慮不安;六是沖動任性,自制力差;七是緊張焦慮,心神不安[Ci]。黃艷蘋和李玲的研究表明留守兒童總的心理健康狀況比曾留守和非留守兒童均差,主要表現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和沖動傾向方面[z]。盧利亞指出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很高,具有輕度及其以上心理問題的3100,他們的SCL-90的得分率顯著高于全國常模,表現突出的是軀體化、抑郁、焦慮、敵對和恐懼[3]。目前,大多數有關留守兒童的研究都表明,這一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堪優,但對于人格對其心理健康究竟有何影響,不同人格類型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如何,等問題值得我們進一步加以思考和研究。因此,本研究以艾森克的人格理論為基礎,探討不同人格類型的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希望能通過人格教育來改變留守兒童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方法

(一)被試

采用整群取樣法,在蕪湖市某初中進行取樣,其中留守兒童80名,男生48名、女生32名。選取非留守兒童80名作為對照組,其中男生36名、女生44名。被試年齡在13一15歲。

(二)程序與工具

采用量表測驗法對留守兒童及對照組的人格因素和心理健康水平進行測試,用SPSS11.0進行數據處理。

人格因素用“艾森克人格問卷少年版(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簡稱EPQ)"實測,該量表是Eysenck于1975年制定的,它是一種自陳量表,包括4個量表:E—內外向;N—神經持質,又稱情緒性;P—精神質,又稱倔強、講求實際;L謊造或自身隱蔽。經艾森克等人的因素分析計算,前3個量表代表人格結構的3種維度,它們是彼此獨立的,L則是效度量表,代表假托的人格特質,也表現社會性樸實、幼稚的水平,該量表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中國的艾森克測驗由陳仲庚等于1981年修訂。

心理健康水平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SCL90最原始的版本是由Derogaitis,L.R.在他編制的Hopkins癥狀清單(HSCL1973)的基礎上,于1975年編制而成的。本測驗共90個自我評定項目。測驗的九個因子分別為: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及精神病性。此量表使用簡便,測查角度全面。它對有可能處于心理障礙邊緣的人有良好的區分能力,適用于測查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礙、有何種心理障礙及其嚴重程度如何。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統計

數據錄人完成后,用SPSS11.0進行方差分析、事后檢驗等。

三、結果

(一)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以及人格類型

根據癥狀自評量表以及艾森克人格問卷的測量結果,將SCL-90中10個因子分呈陽性的被試及EPQ中典型精神質和典型神經質的被試人數統計如下(見表1)a

(二)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比較按留守兒童以及非留守兒童分類,對其心理健康十個因素作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如表2:

研究發現,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之間的十個因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顯著差異。

(三)留守兒童的氣質類型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

對留守兒童的氣質類型(由艾森克人格問卷區分)以及心理健康之間作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發現,留守兒童的氣質類型與其心理健康的十個因素均不存在統計學顯著差異。

(四)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人格類型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

對留守兒童的人格類型(精神質、內外向以及神經質)以及心理健康之間作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發現,留守兒童的精神質、內外向與其心理健康的十個因素均不存在統計學顯著差異;神經質人格類型中,焦慮因子對其人格類型產生顯著差異(F=3.45,P=0.029)。

四、討論

本研究表明,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在SCL-90的十個因子上,留守兒童的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在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和偏執幾個因子差異尤為顯著。在對留守兒童的人格類型和心理健康的關系進行分析時,發現其人格類型與心理健康的關系不顯著,即人格類型不能影響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產生以上結果的原因有:一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影響了家庭功能的完整性,父親或母親角色的缺失,影響了留守兒童某些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研究表明,由于父母外出務工,導致家庭環境的改變,影響了留守兒童的學業成績及行為問題。另外,有些留守兒童被寄養在親屬或祖父母家里,家庭的環境和家長的態度也會影響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二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留守兒童人格類型和心理健康的關系不顯著,留守兒童是指其父母一方或雙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鄉,并需要其他親人照顧,年齡在十六歲以下的兒童。從該概念中可以看出,留守兒童是指十六歲以下的兒童。本研究的被試年齡在13-15歲,在這個年齡階段,兒童的人格還在繼續發展之中,這種不穩定的因素無法來預測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另外,人格包括性格和氣質兩個部分,以往的研究已表明,氣質沒有好、壞之分。因此,在本研究中沒有發現氣質類型和人格類型對心理健康的影響。該研究結果也說明了,任何氣質類型和人格類型的人群都有產生一定的心理問題的可能,因此,教師要全面的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和日常表現,應根據不同兒童的人格類型來因材施教。

五、結論

篇4

一、兒童心理問題調查

現如今家庭結構、養育方式的改變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緊張因素,這導致兒童的心理問題較以前明顯增多。據全國22個城市的調查發現:兒童行為問題的檢出率為12.97%,另據上海精神衛生中心對上海市3000名4~6歲的幼兒心理的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幼兒心理健康的現狀不容樂觀。

二、家庭中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

1.從家庭結構方面講。

其一,獨生子女家庭,如今大部分獨生子女家庭由于孩子缺少兄弟姐妹,在家中獨一無二的地位比非獨生子女更容易形成任性、孤獨、不合群等不良個性,故也容易養成嬌氣、以自我為中心等不良個性品質。

其二,單親家庭,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單親家庭中以離異家庭為最多,這些家庭中的孩子通常表現的孤僻、憤怒、自卑、缺乏安全感,身處單親家庭的孩子可能會覺得與父母有距離,逐漸出現不愿意與他人說話,疏遠周圍的親友的行為。

應為兒童在家庭中創造一個和睦的心理氣氛,家庭成員和睦相處,平等待人,互相關心,互相信任,互相體諒讓孩子置身于家中感到溫暖幸福愉快,能感到被愛被尊重,也學習到如何愛他人,如何尊敬他人,培養孩子在學習或社會生活中能與他人和睦相處,團結友愛。

2.從家庭經濟狀況方面講。現代家長尤其是城市家庭,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子女的物質達到了有求必應的狀況。有些收入較高的家庭,出入上下學都用車子接送孩子,從小為孩子買名牌衣服、玩具等,至使現在的孩子在幼兒園就開始懂得攀比。雖然想給孩子最好的是人之常情,但如何讓孩子樹立良好的金錢價值觀念至關重要。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父母工作繁忙,從小無法好好的照顧孩子,一味的將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或保姆,而為了彌補往往是給孩子更多的零用錢,只要孩子開口無論多貴都買,這樣就容易養成了孩子炫耀、奢侈、花錢如流水的習慣。

3.從家庭教育方面講。以前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一個國際夏令營活動由許多國家的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參加。中國的孩子進入夏令營,父母在所帶的背包中裝滿了零食,而背包都是由父母拿著,吃完的零食袋都幫孩子處理;而西方的父母在孩子背包中裝著移動帳篷、野營工具等,且一路上沉重的背包都由孩子自己背,只陪在孩子身邊鼓勵,從而我們可以看出中西方父母對孩子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不同。

目前中國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有:①過分溺愛,什么事情都幫孩子做好,這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積極的、自由發展的個性,養成孩子無法獨立、依賴性強。②過分干涉型,就是限制孩子的言行,用所謂的“我是為你好”的心態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認識和意志活動,使孩子缺乏認識錯誤、獨立思考的能力。③嚴厲型,這種一般很少但真實存在,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態度生硬對子女缺乏感情,強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等,如孩子不從就動手打,這種行為使孩子生活在暴力的陰影下,容易養成膽小、懦弱的性格。

西方國家的父母通常從小培養孩子獨立的生活能力,以家庭勞動或打工等方式得到零用錢,創造自我鍛煉的機會,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價值觀。如孩子犯了錯誤,家長對孩子的缺點、錯誤絕不聽之任之,更不袒護,也不嚴厲的指責,而是設法讓孩子自己認識、改正錯誤。

三、幼兒期兒童心理健康的培養

如今心理健康已成為健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到越來越多各階層人們的廣泛關注。成人應該時刻注意觀察幼兒的心理發展問題,而不僅僅只局限于幼兒的衣食方面。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在各種環境中都能保持一種持續的、積極的、良好的心理效能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身體能作良好的適應,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發其身心潛能。

1.要讓孩子擺正在家庭中的地位。珍愛子女是人之常情,但不少人往往把溺愛與珍愛混淆起來,把孩子擺在至高無尚的位置上,以孩子為核心,嬌生慣養、諸事依從。容易形成孩子自我中心、任性、自私、缺乏獨立性、怯懦等不良性格特征。將來一旦失去家人的保護,就會變得膽小畏縮、人際關系緊張,再加上他們心理承受能力低,勢必要在心理上造成更大更多的挫折。

2.讓孩子多多感受和睦家庭的溫暖。和諧而又溫暖的氣氛,是有利于幼兒心理健康的,對形成他終生的道德情操都有意義。相反,有的家庭不和睦,爭吵不休,常使孩子無所適從,恐懼不安。有人研究證明,這樣的孩子易患口吃、夜尿癥和胃病等。至于父母離婚,對子女的影響更壞,因為喪父母的孩子常受人同情,而離婚者的子女受人歧視,更有害于心理健康。

3.正確對待孩子的過失和錯誤。孩子小、知識經驗少、能力不強,許多是非不清,因而出現過失和犯錯誤都是不奇怪的。對于孩子的過失和錯誤要心平氣和,教育要耐心仔細,尤其要講道理,不要讓孩子心里感到委屈。打罵孩子,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不利于批評和教育,甚至形成不良的品德和人格。批評教育孩子時,父母口徑要一致。以免使孩子無所適從,不愿接受教育。

四、幼兒心理健康標準

兒童期是一個人性格、個性、思想行為方式、價值觀念、道德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心理健康的兒童往往身心發育的更加良好,也更能適應周圍的環境。

1.情緒積極穩定。保持持續的快樂與積極的心境,是第一個兒童心理健康標準。這樣的情緒有助于提高活動的效率,多會受到父母和鄰居的表揚與稱贊,而積極的情緒又得以強化,使孩子進入良性循環。兒童也有喜、怒、哀、樂,健康的孩子也會出現短時的消極情緒,但消極情緒表現得太過分,太頻繁,如焦慮、恐懼、強迫、抑郁等情緒反復出現,就難以稱得上是心理健康了。

2.智力正常。將智力納入兒童心理健康標準,這主要是由于孩子的智商與適應社會的能力有關。智力正常的孩子具有獨立的、獨創的、機敏的、充滿活力的人格特征,能夠快速適應周圍環境。而智力低下的兒童社會適應能力差,常常不能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與學習,心理壓力大,容易出現各種兒童心理問題,需要特殊的教育和護理。

3.性格。兒童心理健康標準的第三個方面,是考察孩子的性格和自我意識。性格是人的個性中最本質的表現,而自我意識在性格的形成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心理健康的兒童性格相對穩定,開朗、熱情、大方、勇敢。在自我意識上,開始正確認識與評價自己,自尊心在發展,尋求獨立性,對自己充滿了信心。而心理不健康的兒童性格發展不良,表現出膽怯、冷漠、孤僻、自卑,缺乏自尊心。

4.與人交往能力。兒童心理健康標準還體現在與孩子社交范圍相稱的人際交往和諧。兒童的人際關系主要是指他們與父母、教師以及同伴之間的關系,從這些人際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態。心理健康的孩子樂于與人交往,善于和同伴合作與共享,理解與尊敬他人,待人慷慨友善,也容易被別人理解和接受。心理不健康的孩子不能與人合作,對人漠不關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縮現象不能置身于集體,與人格格不入。

5.意志健全與行為協調。兒童心理健康標準的最后一個方面,是考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個人意志和行為的健全和協調。

心理健康的兒童3歲前就有意志的萌芽表現,能初步借助言語來支配自己的行動,出現獨立行動的愿望。3歲后,意志品質中的自覺性、堅持性和自制力得以發展,但總的說來,發展有限。然而意志不健全的孩子挫折容忍力差、怕困難,做事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控力;在行為表現上前后矛盾,思維混亂,行為反應變化無常,為一點小事可以大發脾氣,或是對強烈的刺激反應淡漠。

五、家園配合創造良好心理健康教育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僅僅由幼兒園單方面實施是不夠的,有效的操作主要還需依靠家庭,因為家庭才是幼兒的來源與歸屬。只有家庭與幼兒園的通力合作才能切實發揮幼兒園的“主導”和家庭的“主體”這兩方面的積極性。

1.家長必須注意交流但更要重視傾聽。注意交流、更重傾聽不但是心理咨詢與治療的起碼策略,而且也應成為家庭教育的原則之一。在幼兒園一個老師要面對幾十個孩子,主要是老師說,孩子說的機會相對較少,說心里話的機會更少。家長是孩子傾訴的首選對象,應該注意把說話機會留給孩子,特別是比較內向的孩子。不能因為工作繁忙而忽視與孩子的交流。由于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年齡特點,即使在餐桌上的輕松話題,只要有人傾聽、欣賞性地傾聽,那都會讓孩子深感家的溫馨,這對其言語能力的鍛煉乃至健康人格的發展都會產生十分積極的作用。

2.家庭教育應寬容與約束有機結合。寬與嚴的優劣比較時至今日仍然沒有一致的意見,而當代家庭教育的失策往往不是過寬就是過嚴,極端化已經造成了嚴重后果。家長應該很好地理解寬嚴的對立統一,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在平等對待和寬容孩子的同時,又要給予必需的限制。事實證明,可控的民主才是有效的民主,過分寬容容易陷于溺愛,過分嚴格容易導致寡愛。失度是失敗的根源。家長要領會幼兒園所倡導的表揚為主原則,在可控的條件下施加必要的鼓勵,以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3.家長應盡可能地與孩子一起活動。時間是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好禮物,可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使許多人難以抽出時間跟孩子在一起。客觀上無數的事情必須做,并不意味著一定要在工作與孩子之間做出絕然選擇。有的時候,孩子甚至可以協助大人完成某些任務。只要稍加想象,許多事情都可變為娛樂。我們可以邊玩邊做,比如“廚房游戲”并不耽誤做出豐盛的晚餐。每天都應抽出一段時間與孩子玩耍,哪怕只是20分鐘甚至10分鐘,重要的是“經常”,對于孩子來說,給予時間就是關愛。

篇5

關鍵詞:心理咨詢;兒童;大數據;心理健康

大數據(Big Data)是一種趨勢,已深入到社會各個領域中,心理健康是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礎,借助大數據技術對兒童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分析,實現快速統計、及時反饋和干預,在兒童心理咨詢方面發揮高效、便捷的作用,利用心理管理系統的構建來促進兒童的心理健康成長。

1 大數據時代與兒童心理問題

1.1 大數據時代

大數據是現階段主流軟件工具,以“太字節”為單位,所涉及的數據規模巨大,通過對海量數據的交換、整合和分析,為決策者提供有效的資訊、創造新的價值,這是采用一般軟件工具無法實現的。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大數據也開始融入人們的生活中,其在社會多個領域得到應用,很多決策行為越來越依賴于數據分析,毫無疑問,我們正在進入大數據這個嶄新的時代[1]。大數據時代反映出信息大爆炸所引發的一系列變革,世界充斥著越來越多的信息,處于數據信息大發展的時代,這主要得益于移動互聯、社交網絡、電子商務等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及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在社交、搜索、電商、微博、智慧地球、安全監控、金融、通信等諸多方面均應用到大數據技術,并以此促進各個領域數據的瘋狂增加,而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和解讀,即可創造極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可以想象,積極運用大數據技術服務心理工作,將會極大地提高心理健康工作效率。

1.2 兒童心理問題

著名心理學家丹尼斯曾說:“我們相信,每個兒童都是健康的,但我們同時更相信,每個兒童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殘病,包括生理的,心理的,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感覺。”兒童心理問題大多來自家庭,但又很容易被忽視,主要表現為神經、情緒、性格及生活習慣方面,其中神經主要由矛盾引起,包括神經性失聲、強迫行為、歇斯底里等,負性情緒與神經有關,過度焦慮引起神經式的敏感,兒童在生活中對家人和老師過度依賴,而與同齡孩子的關系較差,性格方面出現顯著偏執、性情反復無常、愛發脾氣等,生活習慣上出現厭食、吮吸手指、遺尿、失眠等情況,這類情況對兒童的健康成長造成很大影響,發現和解決兒童心理問題亟不可待[2]。

2 大數據技術在心理咨詢中的具體應用和實例分析

2.1 具體應用

以往在心理咨詢中采用的方法較為單一,主要是面對面的一對一咨詢、小型團體咨詢等,不僅耗費周期時間較長,而且效率低下,人力資源成本和時間成本較高,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心理咨詢中,可解決上述問題。目前,兒童心理咨詢所應用到的高科技設備有音樂放松系統、生物反饋系統、多參數生物反饋儀、監控系統等,手段多樣化,且效果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極大地推動了心理咨詢的發展[3]。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心理咨詢具備智能化的特點,借助相關技術采集大量的數據并對其進行分析,給心理咨詢師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以監控系統為例,監控系統與大數據結合,根據得到的各種數據模型和分析報告來對兒童的行為進行分析,從中便可找到解決兒童心理問題的最佳方法,即便對心理知識缺乏了解的家長,也可通過獲取的分析報告,發現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此外,心理測評系統與大數據結合可應用兒童心理普查中,將心理普查信息化,再借助大數據技術手段進行分析。

2.2 實例分析

借助大數據技術建立心理管理系統,不僅不會影響到系統的使用功能,還能更為便捷、高效地從海量數據中找出個體因素之間的關聯性,為心理咨詢工作提供更具參考價值的結果。在接受兒童心理問題咨詢中,常有家長反映孩子作業拖拉、不認真,對家長提出的要求表示認可,但無實際行為,且不會主動向家長表達自身的要求,通過在心理管理系統中應用數據挖掘技術,建立兒童心理檔案數據,逐步深入挖掘兒童存在的心理問題,在第一次咨詢中,先讓孩子填寫基本資料,在此過程中觀察期表現,確立以家庭治療為主的方案,邀請家長一同參與咨詢,在篩選的信息中含有孩子出生時家庭條件較差、由奶奶帶大、與父母長其分開等,孩子的學習較差,根據弗洛伊德的自我防衛機制理論,孩子在家庭中被嚴格要求,將會以學習失敗來回擊自己的父母;在接下來的咨詢中,陸續獲得父親不樂意陪同、孩子不積極配合咨詢、語言溝通效果不理想等信息,借助數據挖掘技術探測其心理特征,打破常規心理咨詢陷入的僵局,找到心理問題出現的原因,即與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成員關系緊張等有關,建議從環境入手,逐步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4]。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為心理咨詢帶來了二次騰飛的契機,給兒童心理咨詢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更多且高效的心理咨詢方法,這對于促進兒童的心理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張 銘,徐光興,林榕發.沙盤療法在兒童心理咨詢中的應用研究述評[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9):113-115.

[2]吳素梅,覃春望,付志高.繪畫療法在流浪兒童心理輔導中的作用[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1(4):552-556.

篇6

關鍵詞:兒童心理繪畫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健康的心理能為家校教育提供良好的平臺,幫助學生陽光地成長。近年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及巨大價值被逐漸認可,傳統的談話式心理輔導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常用模式。然而,小學生年齡較小,有時將話憋在心里不說或者想說卻不知如何表達,談話式心理輔導便無法開展后續疏導。兒童繪畫能極大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激發其繪畫的天性,在繪畫中表現內心的真實想法,從而真實地呈現心理問題。因此,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以兒童繪畫為載體,能夠更真切地把握孩子的心理狀況,根據象征意義的繪畫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運用兒童心理繪畫開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期準備

(1)營造安靜舒適的繪畫環境。安靜、舒適的繪畫環境是孩子進行兒童心理繪畫創作的前提,繪畫環境影響著孩子的繪畫內容及繪畫風格。在安靜舒適的環境中,能讓孩子感到安全,從而真實、大膽地釋放出內心的情緒。可以在寬敞的美術教室或音樂教室中開展兒童繪畫,讓孩子有足夠的空間走動,具有藝術氣息的教室布置能激發孩子描繪的天性和本能。在這般支持性的環境中,孩子能更加專注地投入心理繪畫,表達最真實的自我及內心訴求。

(2)提供多樣合適的繪畫材料。繪畫材料對兒童的藝術表現及創作興趣產生重要影響。豐富多樣而又適合小學生的繪畫材料能夠幫助其更真實、準確地表現內心情緒。色彩的選用、搭配及表現手法都暗含著孩子的心理情感。盡可能為孩子們提供水彩筆、彩色鉛筆、蠟筆、顏料、白色卡紙、彩色卡紙、鉛筆、橡皮、尺子等豐富的繪畫材料,保證繪畫材料的多樣性,適應小學生的自我認知、動作協調水平及特殊需要,為其創作真實、豐富的心理繪畫提供物質保證。

(3)建立信任接納的治療關系。教師與孩子之間的有效互動是一種強有力的保證,對孩子的創作過程產生重要影響,教師的適時指導與孩子的有效修正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恢復內心創傷,宣泄不良情緒,建立健康的心理情感。在學生創作兒童繪畫的過程中,教師應讓其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被接納、被信任的。在分析理解心理繪畫的過程中,教師應從孩子的立場出發,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繪畫,正確理解其繪畫所暗含的象征意義及心理空缺。

(4)保證充裕必要的繪畫時間。為使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開展,學生創作兒童心理繪畫的時間應當得以保證。在充裕的時間內,學生能夠完整地在繪畫中表達內心的情緒和感受,反之,其表現的情感將是不完整的。繪畫時間的充裕性并不等于時間可以無限期延長,否則會影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在開展兒童心理繪畫治療之前,教師應告知學生在多少時間內完成繪畫,表達內心真實的感受或宣泄情緒,一般繪畫時間控制在25-30分鐘。

二、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運用兒童心理繪畫的有效策略

兒童繪畫是折射學生心理的一面鏡子,他們樂于借助美術這一形式,來表達內心深處的故事。

(1)“繪”畫——播種積極自信的種子。在學生的心理繪畫過程中,教師應仔細觀察其動態,給予適時的引導。例如:學生在繪畫中使用單一的黑色來表達家庭圖,教師應讓其通過不斷地觀看畫面效果,并將五顏六色的生動畫面圖與該畫進行對比,幫助其認識到單一色的沉悶、壓抑,學會用多種色彩表達自我,尋找生活中的快樂,回憶家庭中的點滴幸福,用鮮艷的顏色表現美好的事物。教師在引導學生重新審視心理繪畫的同時,即是在幫助學生重新審視自我。情緒型學生往往將自我的不足和缺陷擴大,表現出自卑、抑郁,教師通過色彩的運用及圖形的重構指導學生學會面對現實,有勇氣和信心迎接挑戰、克服困難,做積極向上、充滿自信的孩子。

(2)“說”畫——沐浴開放樂觀的陽光。教師應樹立“問題就是問題,兒童不是問題”的心理輔導觀念,努力幫助學生將問題情緒與自身分離。例如:當學生創作完心理繪畫后,請學生說說自己的繪畫。教師可以提問:這幅畫中發生了什么事情?看著這樣的顏色和圖形你有什么感覺?畫中的這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感覺怎樣,他們會說什么話?通過類似的問題,逐漸引導學生表達內心的情感,將壓抑在心中的不良情緒安全宣泄。在傾聽學生“說”畫的故事中,了解其生活中可能經歷的事,通過與畫面中的人物對話,幫助其緩和心境,常回憶生活中幸福的時刻,遺忘不幸的苦難,引導學生做活潑開朗、樂觀向上的孩子,學會悅納自我。

(3)“同”畫——綻放安全溫暖的花朵。兒童心理繪畫是小學生樂于接受的有效心理療法,學生通過色彩、圖形、布局、大小等表現自身與學校、家庭、社會的關系,真實準確地表達內心的感受及情緒。作為教師,我們應準確地抓住兒童心理繪畫的突破口,及時了解學生的錯誤意識及不良情緒,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傾聽他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及真實渴求,真正走進學生的心中,建立安全、信賴、融洽的師生關系,幫助他們健康、快樂、陽光地成長。

參考文獻: 

[1]俞國良.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與發展[J].教育科學研究,2001(7) 

篇7

關鍵詞:學前教育;兒童;心理健康

一、前言

目前,由于計劃生育的實施以及人們對生活水平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現如今的兒童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她們從在媽媽肚子里到出生都備受關注,家長的溺愛加上不正確的教育方式,非常容易出現不健康的心理,包括自私、不關心別人、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及依賴性非常強等。由于這些不健康心理的存在,對學前教育工作者來說,研究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課堂。

二、影響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響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是家庭、學校和社會。家庭因素主要是父母的素質和生活態度對孩子的影響;學校因素主要包括師生關系、同伴關系以及教師的評價等,這些對幼兒的心理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社會因素中,電視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三、學前兒童的常見心理健康問題

學前兒童的常見心理健康問題主要包括攻擊、自卑及過度依賴。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在教育過程中,必須通過各種方式來改變這些問題。比如,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法、榜樣示范法、移情訓練法以及強化法等來解決這些問題。

四、培養學前兒童健康心理的重要措施

1.培養家長良好的教育方式

學前教育對于兒童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這是眾所周知的。同時,良好的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是至關重要的。培養兒童良好的健康心理,也要做好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正確的家庭教育是兒童健康成長的基礎環境。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進行正確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為此,學前教育的組織者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向家長講解正確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和相關知識;第二,幼兒教師要定期進行家訪,將孩子的情況和家長進行溝通,這樣通過雙方的交流來幫助孩子;第三,對于教師發現的個別孩子存在的嚴重心理問題,要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引起重視,多對孩子進行引導。

2.注重兒童生活習慣的養成

良好的生活規律和規范的生活習慣是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的有效方式。比如,早上到學校,教師可以先和孩子說:“小朋友早!”并讓小朋友養成和教師打招呼的習慣;要教育孩子吃完水果后,不要亂扔果皮;吃飯前要洗手……這些看起來很簡單的行為,對于小朋友來說,長期堅持下去,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此,幼兒教師要記得經常提醒,同時給他們講解這些好習慣的好處,這樣形成了良好的習慣,對健康心理的培養也是非常有效的。

3.通過游戲等活動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各種有趣的、具有實際意義和價值的游戲類活動對兒童健康心理的培養是非常有效的。在各種有趣的游戲中,兒童可以體驗到自由、愉悅等。同時,通過愉快的游戲可以緩解兒童遇到的心理緊張問題,避免抑郁心理。另外,游戲類活動還可以幫助兒童建立互動,參與性也會逐漸增強。因此,健康、積極的游戲不僅能發展兒童語言、動作、表達及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還能培養幼兒積極、樂觀、進取等優良品質,潛移默化中使兒童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

4.給單親兒童更多的關注

從目前我國對離婚率的統計來看,離婚率逐年增多,這樣單親家庭的兒童也變得越來越多。父母離異和不幸福的家庭勢必會給兒童帶來心理上的創傷。因此,相比較家庭美滿的兒童來說,單親兒童的心理更容易出現問題。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很多都表現出性格孤僻、情緒不穩定等。對于學前教育教師來說,對這些兒童必須要特別關注,必要時采取特殊的教育方式,給他們更多的愛,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一些困難,培養他們樂觀向上的精神,使身心得到和諧發展。

總之,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是影響他們發展的非常重要的問題,作為學前教育教師,必須高度重視,不僅要有過硬的業務本領,心理素質也要特別好,要做兒童的榜樣,使他們在社會、家庭和幼兒園的共同關心下健康、快樂地成長。只有這樣,學前兒童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蔡志華.家園互動,促進幼兒全面發展[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04).

篇8

我國目前正在經歷著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從改革開放初期至今,流動人口總量已從不足200萬人增加到2.21億。與此同時,學者們也注意到了,我國流動人口在結構發生了非常重要的變化,流動人口家庭化是最為顯著的結構變化之一,主要指某些家庭中由單個成員流動或變成夫妻雙方流動或變為整個家庭流動,學齡兒童跟隨著身為流動人口的父母流動,成為流動兒童。1988年,教育部和公安部聯合頒布了《流動兒童少年就學暫行辦法》,指出流動兒童是指6-14歲(或7-15歲)隨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在流入地暫時居住半年以上的兒童(流動兒童課題組,2006)。現在通常指的則是隨外出打工父母離開家鄉到城市生活的孩子。馬潤生(2008)認為流動兒童是指戶籍在農村,年齡在6-14周歲,在農村生活過一段時間后隨父母遷入城市并正在城市學校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尚未取得城市戶口的在城務工農民工子女[1]。不同的學者在關于流動兒童的研究中對流動兒童有不同的界定,盡管如此,流動兒童這一特殊群體已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他們的健康成長也關系到我國的社會和諧和持續發展。

2.我國流動兒童心理的研究現狀

2.1流動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國內很多研究證明,流動給兒童心理的許多方面帶來了多方面不利影響,具體可分為社會適應、歧視知覺、身份認同、消極與積極情緒這幾個方面。

2.1.1社會適應:胡韜(2007)從人際友好、活動參與、學習自主、生活獨立、環境滿意、社會認同、人際協調、社會活力這八個方面對流動兒童與城市兒童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發現,流動少年兒童的社會適應水平總體上低于城市本地少年兒童,但是在生活獨立因子上高于城市本地少年兒童;流動少年兒童的社會適應存在性別差異,女生的社會適應水平顯著高于男生;流動少年兒童的社會適應水平存在年級差異,總體上呈現隨年級升高社會適應水平提高的發展趨勢;流動少年兒童中的非獨生子女的生活獨立水平高于獨生子女[2]。胡韜(2012)在貴陽市流動兒童社會適應狀況分析中得到了一致的結論[3]。孫曉莉(2006)選取了南京市兩所學校三年級和五年級流動兒童學校適應的狀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與本地兒童相比,流動兒童適應性方面存在更大的問題[4]。另外,曾守錘(2010)調查了4所招收流動兒童的公辦學校一至九年級的學生,結果表明流動兒童比本地兒童表現出更多的行為問題。但也有研究證明,流動兒童并未出現適應不良現象[5]。郭良春等(2005)對北京一所打工子弟學校進行了個案調查,認為流動兒童很快適應自己的生活環境,具有積極的人生態度,能吃苦耐勞并體諒父母的家庭責任感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但他們同時也指出,流動兒童對于城市只是局部適應[6]。范興華等(2009)采用自尊、生活滿意度、孤獨感、抑郁、社交焦慮和問題行為問卷對流動兒童、留守兒童與一般兒童社會適應進行比較研究發現,流動對兒童社會適應無明顯不利影響[7]。再有,王中會等(2014)研究探討了流動兒童學校適應與積極心理品質的關系發現,積極心理品質高的兒童對學校適應狀況較好[8]。

2.1.2歧視知覺:流動兒童從農村來到城市,環境改變加上戶籍等不同于城市兒童,使得他們在城市感受到歧視。戴斌榮(2011)調查發現,流動兒童的歧視知覺比較強烈,有近1/4的流動兒童認為城里人歧視他們。流動兒童感受到的歧視是來自多方面的,包括學校同學、教師、城市居民以及制度。其中,來自同伴的歧視感受最強烈[9]。方曉義等(2008)的調查也發現,半數以上的流動兒童報告自己受到過歧視[10],曾守錘(2009)的調查也發現,有22.8%的流動兒童認為上海人本地人(尤為上海同學)對外地同學有歧視,他們體驗到了城市人對自己的歧視[11]。藺秀云等(2009)的研究發現,歧視知覺在性別的差異上不顯著,但在學校類型和流動性上表現出顯著差異。打工子弟學校的流動兒童對社會歧視的感知高于公立學校的流動兒童;所在城市、住房及學校經常變化等流動性高的學生歧視知覺比流動性低的學生明顯[12]。江琦等(2011)對流動兒童班級人際關系與歧視知覺關系的研究也發現,同伴關系與歧視知覺呈負相關,同伴關系、主觀支持可以負向預測歧視知覺,但在歧視知覺的性別差異上,男生感受到的歧視要高于女生[13]。

2.1.3身份認同:流動兒童大多在6-17歲年齡段,根據埃里克森的理論,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亂這一發展任務就在這個時期完成。戴斌榮(2011)認為當這一階段的孩子處于不和善、隨時可能受到歧視的環境當中,就容易產生身份認同危機[9]。迪麗娜爾(2011)對小學兒童心理健康研究的綜述中提出小學流動兒童認為自己是城市人,而城市兒童卻認為他們是農村人,這些孩子往往感受到自己的邊緣性,缺乏對城市及社會生活的認同[14]。唐詠(2008)的研究發現,在二元城鄉戶籍制度下,人一出生便被賦予了“農民”與“市民”身份上的差異。制度不完善很可能是導致流動兒童身份認同危機的根本原因[15]。

2.1.4消極與積極情緒:流動兒童的整體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具體表現在心理壓力過大,焦慮、孤獨、抑郁等不良情緒問題突出,問題行為突出,自我評價、自我發展和自尊水平都偏低,人格健康水平也偏低。廣州市的一項調查發現,22.9%的流動兒童認為自己在學校中幾乎處處不如別人;56.8%的流動兒童認為自己表現一般,沒有出色之處[16]。歐陽嵐(2008)研究還發現,流動兒童在進行某縣活動時會輕言放棄,有些則不敢再集體面前表現自己[17]。周皓(2012)的研究發現,打工子弟學校流動兒童社交焦慮、孤獨感、抑郁傾向顯著高于公立學校兒童。此外,社交焦慮、孤獨感、抑郁傾向在流動性上也存在差異,流動性高的兒童社交焦慮、孤獨感、抑郁傾向也顯著高于流動性低的兒童[18]。但徐曉(2008)、曾守錘(2008)、李玉英(2005)的一些研究也證明,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良好,自豪感得分高于自卑感,大多數認為自己是一個幸福的人,流動兒童的心理品質也處于理論的中等及以上水平[19-22]。申繼亮等(2008)研究還發現,由于流動帶來了家庭環境、教育環境和個體智力方面的變化,從而促進了流動兒童在創造性思維上的發展[23]。

2.2影響流動兒童適應和身心健康的因素。大量文獻研究顯示,影響流動兒童心理的因素主要包括個人、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四個方面。

在適應方面,研究者探討單個或多個因素對流動兒童對適應各方面的影響。胡韜(2013)研究發現,影響流動少年兒童社會適應的因素主要有個人志氣、學校因素、社會歧壓和家庭因素4個方面,并對流動少年兒童社會適應及其影響因素建立了結構模型[24]。有些研究則探究單個因素對流動兒童適應的影響,如研究父母教養方式對流動兒童學習適應性的影響,或學校環境對流動兒童學習適應性的影響。還有研究者對流動兒童的領悟社會支持進行心理干預,也有學者以典型的流動兒童學校適應不良個案為例,分析其在學校適應不良的表現及其成因,在此基礎上采用多種操作性強的心理教育和干預措施,逐步解決其適應不良問題。在前人研究綜述的基礎上,近兩年的研究新增加了6歲以下流動兒童的研究,孫倩倩(2011)針對沈陽市3-6歲的流動兒童進行了一項社會適應行為發展狀況調查,發現流動兒童與沈陽當地兒童的社會適應行為發展(表現在生活自立、運動、作業、交往、社會化)水平在年齡上存在顯著差異,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但在性別和自我管理上沒有存在顯著差異[25]。

在心理健康方面,研究者探討單個或多個因素對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劉正榮把影響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因素分為兩類: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客觀因素包括流動兒童生活空間場所的變動、所就讀學校的類型、父母職業及收入的狀況等,主觀因素包括對流動兒童對就讀學校的滿意度、學校生活的滿意度以及自我身份的認同情況等。鄒泓等(2008)發現,教育資源的享有情況、師生關系、學業行為影響流動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26]。申繼亮、劉霞等(2007)考察了家庭環境特點和家庭教養方式對流動兒童自尊水平的影響,發現庭經濟資本越高,流動兒童的整體自尊水平越高;家庭經濟資本、人力資本、家庭外社會資本高的流動兒童,其成就自尊也越高;家庭外社會資本較高的流動兒童,其社會自尊較高[27]。緊接著曾守錘(2009)、趙笑梅(2010)等人的研究也發現了,師生關系、學業成績、父子新人、家庭教養方式、家庭社會經濟地位、歧視知覺、社會比較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影響自尊水平[11][28]。另外,秦建(2012)在流動兒童家校處境、社會認同對自尊與學校適應的影響研究中發現,流動兒童對班級氣氛、自尊、學校適應均感受良好,但相比城市兒童,流動兒童仍處于劣勢[29]。但徐鳳嬌(2010)對長沙市流動兒童的調查發現長沙市流動兒童的自尊狀況發展良好,與城市兒童相比較,高于城市兒童;流動兒童學校適應狀況良好[30]。有研究還探討了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的其它方面,如劉霞、申繼亮(2010)探討環境因素對流動兒童歧視知覺的影響及態度研究中發現,家庭社會經濟地位、老師支持和同學支持對于個體和群體歧視知覺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31]。范興華、陳鋒菊(2012)考察應對方式和社會支持隊歧視知覺與抑郁關系的調節作用,發現積極應對對歧視知覺與抑郁關系有增強作用,積極應對、社會支持對流動兒童歧視知覺與抑郁關系有共同調節作用[32]。有些研究探討單個因素對心理方面的影響,卿再花(2009)考察初中生問題行為與家庭環境的關系研究中發現,流動初中生在學習適應不良、退縮、神經質及問題行為總分四個維度上顯著高于非流動初中生[33]。曾守錘(2008)研究發現社會關系、留守時間和轉學次數能有效預測流動兒童的幸福感[20]。王瑞敏等(2008)的研究發現大五人格、樂觀和掌控感對流動兒童主觀幸福感有影響作用[34]。張秀琴等(2013)在流動兒童主觀幸福感及影響因素研究中也證明了前人的研究,但同時也發現了兒童的幸福感與人格、家庭教養方式和學校因素有顯著相關[35]。近幾年,也有不少學者關注了流動兒童不良情緒、疏離感等的心理干預,如葉瑋琳(2008)研究的農民工子女小學生不良情緒特點及其干預研究[36]和雷鵬等(2011)關于流動兒童疏離感的現狀、成因及干預對策的研究[37]。

3.我國流動兒童心理研究所存在的問題

國內研究者對流動兒童的心理研究經歷了從表象分析,到調查研究,再到影響因素和影響機制探討,最后到干預措施的試驗,這是一個逐步進化的過程,至今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不足。

篇9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以河源市某普通小學學生為調查對象,采用兩次整群抽樣方法,先按年級分群,抽取三、四、五年級為樣本年級,再對此樣本按班別分群,隨機抽取10個班。共派發問卷700份,剔除無效問卷后,獲得有效問卷640份,有效回收率為91.4%。其中男生371人,女生269人(三年級237人,四年級203人,五年級200人),平均年齡10.97歲(SD =1.17)。

研究中采用于海琴修訂的Kerns依戀安全性量表[3]。這是一份兒童自評量表,共15個項目。該量表采用5點計分法,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別計1~5分,分數越高表示親子依戀水平越高。父、母問卷各自獨立,但問題內容相同,分別施測后得到兒童對父、母各自的依戀得分,簡稱之“父子依戀得分”和“母子依戀得分”。本研究中父子依戀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75、母子依戀量表為0.66。

本研究所用長處和困難問卷(學生版,由中文繁體轉換成中文簡體)是由SDQ官方網站的臺灣版本。

SDQ學生版共25個題目,每個題目按0~2三級計分。問卷分為困難部分和長處部分。困難部分包含4個分量表,分別是:情緒障礙、品行問題、注意障礙和同伴關系問題,長處部分則只有親社會行為分量表。本次測量中因為同伴關系分量表信度過低而將其刪除,困難總分由情緒障礙、品行問題和注意障礙構成。本研究中困難部分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70,親社會行為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65。

采用SPSS 16.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以p

二、研究結果

1. 兒童親子依戀的基本情況

量表結果表明,小學中高年級母子依戀與父子依戀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兒童對母親依戀的得分顯著高于對父親依戀的得分。獨生子女在父子依戀和母子依戀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獨生子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不同年級的親子依戀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事后比較顯示:三年級兒童的父子依戀和母子依戀得分均高于四、五年級。留守兒童的親子依戀得分高于非留守兒童,達到邊緣顯著水平。

2. 兒童心理健康的基本情況

男女生在情緒障礙上無顯著的性別差異,男生在品行問題、注意障礙和困難總分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女生,在親社會行為上的得分顯著低于女生,表明男生的心理健康程度顯著低于女生。獨生子女在SDQ各維度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獨生子女,但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留守兒童的困難總分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親社會行為得分則顯著低于非留守兒童。

3.親子依戀與兒童心理健康的相關分析

積差相關分析表明,父子依戀、母子依戀與SDQ各因子存在一定的相關。父子依戀、母子依戀與情緒障礙、品行問題、注意障礙和困難總分顯著負相關,與親社會行為顯著正相關。(見表1)

4. 親子依戀對SDQ各維度的回歸分析

分別以SDQ中的情緒障礙、品行問題、注意障礙、困難總分和親社會行為為因變量,以父子依戀、母子依戀為自變量進行簡單線性回歸分析。結果發現,父子依戀和母子依戀在各方程中的回歸系數都是非常顯著的,對SDQ各維度均具有良好的預測力。(見表2)

三、討論

本研究發現,兒童對母親依戀的得分顯著高于對父親依戀的得分,這與于海琴[3]的研究結果一致。大多數家庭中,兒童都是由母親來撫養教育,兒童和母親在一起的時間遠比和父親在一起的時間要多。對于兒童的身心狀況,母親給予了更多的關注,母親能夠更好地覺察和理解兒童。兒童也愿意將內心的想法告訴母親,樂意與母親進行交流溝通。兒童與父親在一起的時間本來就有限,交流不多,父愛往往又是內斂的,很少直接表達出對兒童的關心。因此,母子關系遠比父子關系更親密。本調查發現,獨生子女的親子依戀得分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女,這與現實生活也是相符的。相對于非獨生子女,獨生子女得到的是父母全部的愛和無微不至的照顧,獨生子女對父母的依賴性更強,更愿意向父母傾訴。對非獨生子女而言,由于有其他的兄弟姐妹,父母的精力難免分散,兒童不得不自己解決一些問題。這都使得獨生子女的親子依戀得分更高。本研究發現,小學中高年級兒童的親子依戀發展趨勢是:三到五年級呈遞減狀態,三年級要顯著高于四、五年級。隨著年齡增長,兒童的自我認識也在不斷發展,獨立意識不斷增強,社會生活范圍不斷外延,與同伴的交往逐漸增多,兒童對父母的依戀也隨之下降。留守兒童的親子依戀得分低于非留守兒童,達到邊緣顯著。父母一年中的多數時間都在外地,兒童很難與父母建立親密的關系,這使兒童的依戀對象可能不再是父母,而是其他的監護人,這點尚需作進一步的深入探討。

本調查發現,在SDQ 自評問卷的各個分量表得分上,男女生在情緒障礙上無顯著的差異,男生在品行問題、注意障礙和困難總分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女生,在親社會行為上的得分顯著低于女生。這與章晨晨等[4]有關10-14歲青少年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已有文獻也發現,女性的內化性問題發生率高于男性,而男性外化性問題發生率較高[5],即女生更容易出現情緒問題,男生則更多地表現為外在的品行和注意障礙等。本研究中女生的情緒障礙沒有顯著高于男生,這表明10-12歲的男女生在情緒處理方面的差異還未顯現出來。親社會行為得分差異,可以歸結為女生的移情能力高于男生,女生更愿意幫助他人。男女生在SDQ各維度上的得分差異表明,男生的困難總分顯著高于女生,親社會行為低于女生,男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如女生。這也提醒教師要給予男生更多的關注,幫助他們應對面臨的各種問題,促進心理健康。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是否獨生對于兒童心理健康水平并無顯著影響。留守兒童的困難總分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親社會行為則顯著低于非留守兒童,這與以往多數有關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研究結論是一致的,親子關系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學習、社會行為、情緒情感和自我認知等都產生了消極影響[6]。

相關分析顯示父子依戀、母子依戀與情緒障礙、品行問題、注意障礙和困難總分顯著負相關,與親社會行為顯著正相關。進一步的回歸分析表明,父子依戀和母子依戀在各方程中的回歸系數都是非常顯著的,對SDQ各維度均具有良好的預測力。基于本研究的結果,筆者認為,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應充分考慮到親子關系的重要性,重視親子依戀對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影響。就家長而言,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注、信任和支持,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身心狀況。另外,父母和孩子共同參加一些家庭活動(例如旅游和親子體驗)有助于培養和促進親子依戀。改善親子依戀也不單單是家長的事情,與父母溝通建立親子依戀也是人際溝通能力的一個方面,建議學校將溝通能力訓練納入教育任務中,開展班級人際互動活動(如團體輔導)。此外,應加強學校和家長的互動以形成教育合力。保持學校與家長的聯系,讓家長及時掌握兒童狀況,可以通過家長學校幫助家長了解兒童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從而與孩子建立親密的依戀關系,提高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楊宏飛.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顧[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1,15,(4):289.

[2]Lieberman M.,Doyle A.,Markiewicz D.Developmental patterns in security of attachment to mother and father in late childhood and early adolescence:associations with peers relations1Child Development,1999:70,202-213.

[3]于海琴.小學高年級兒童親子依戀及其與同伴交往的關系[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2(4):37-39.

[4]章晨晨,凌宇,肖晶,楊曉來,楊娟,姚樹橋.中文版長處和困難量表(自評版)在832例青少年中的試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2009,17(1):8-11.

[5]Leadbeater BJ.,Kupermin GP,Blatt SJ,et,al.A multivariate model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s'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Development Psychology,1999,35:1268-1282.

篇10

摘要:

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是目前我國存在的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也是中小學必需解決的主要問題。文章運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訪談等方法進行對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調查,查找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問題,進而提出運用校園體育文化改善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對策,旨在為解決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

農村中小學;校園體育文化;留守兒童;心理健康

一、前言

校園體育文化能夠給學生營造一種人文氣息和文化氛圍,是最能推進校園文化發展的催化劑,對促進學生的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據網上調查顯示,截止2014年,目前,全市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共有119425人,占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的25.1%,其中小學87066人,占全市小學生總數的25.7%,初中32359人,占全市小學生總數的23.4%。① 可想而知,兩年前就已經有這么多的留守兒童,隨著人口的快速增長,現在的留守兒童還會少嗎?面對這一數據我們是不是更應該關注和幫助這個弱勢群體呢?論文主要對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狀進行調查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問題,從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運用校園體育文化的優勢促進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以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為研究對象,以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為調查對象。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學院圖書館、中國期刊網、中國知網和維普網收集大量與本論文相關的文獻資料,這些文獻資料給本論文的完成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參考。

2.2 問卷調查法

對德保縣民族中學、泮水中學、德隆初中等幾所中小學的學生進行抽樣,抽取500名學生填寫調查問卷。根據研究內容親自制定學生調查問卷500份,并親自對調查問卷進行發放、回收、統計與分析。最后收回問卷494份,回收率為98.8%,其中有效問卷485份,有效率為98.2%。

2.3 數理統計法

對調查所收集到的全部有用數據進行數理統計。

2.4 邏輯分析法

將問卷統計處理的數據與文獻進行分類對比及分析綜合,并結合相關的體育文化理論,總結出觀點。2.5 訪談法對德保縣民族中學、泮水中學、德隆初中等幾所中小學的體育老師進行訪談,了解與本論文研究相關的情況,收集信息。

三、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狀調查

1.留守兒童在農村當地存在的普遍性情況

從表1可以得知農村的留守兒童是普遍存在的,一半以上的受調查學生選擇了“普遍存在”,達到56.3%,可見隨著外出打工人數的增多,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越來越龐大。由于缺失父母的關愛,容易造成這些留守兒童心理發育不健全,從而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同時也會給他們的家庭以及整個社會帶來許多問題。從調查結果來看,農村留守兒童普遍存在的現象已經成為一個常態,所以我們應該更加重視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

2.農村留守兒童學習成績的情況

由表2可知,通過對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學習成績情況的調查,期末考試的成績跟當學年期中考試成績對比有的上升,有的下降,其中有20.9%的學生成績上升,卻有79.2%的學生成績是下降的,占的比例較大。這也反映出了一個問題,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狀態令人擔憂,大多數留守兒童學生的成績都不是很理想,長期累積就會產生明顯的不自信和自卑心理。如果長期產生自卑心理就會嚴重影響到學習心態,從而導致他們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成績怎么可能提高呢?相對于成年人,留守兒童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加脆弱,更加需要別人的關心與關注,同時需要別人的認可,只有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他們的心才能全部放到學習上,不然他們的學習成績只會越來越差。

3.相關農村留守兒童專門工作機構的設置情況

由表3可知,有395人認為沒有為留守兒童設置專門的工作機構,占81.4%,而只有32人認為所在農村有專門為留守兒童設置工作機構,只占6.6%。如果專門為留守兒童設置的工作機構過少,則會使留守兒童難以得到社會的關心,總會覺得自己和別人格格不入。為留守兒童專門設置工作機構,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會使留守兒童覺得有家的感覺,覺得無時無刻能得到社會的幫助,每時每刻都有人在關注著他們。可見,農村留守兒童專門工作機構設置不健全,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關心不夠,直接影響著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

4.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的性格類型調查

從表4可以看出,在所調查的學生中,外向型性格的有78人,只占有16.1%,混合型性格的有118人,占24.3%,而內向型卻有289人,占59.6%。可見農村父母外出打工對留守兒童的性格影響是非常大的。外向型的人經常表現為活潑開朗,熱情大方,不拒小節,但是內向型的人感情比較深沉,辦事非常小心謹慎。可見內向型的人對于學習和工作都是很不利的,其他同學也會慢慢地疏遠這群內向型的留守兒童,長此以往,這些留守兒童的心理就會有很大的落差,嚴重的可能會封閉自己,不敢也不愿與人溝通。

5.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情況

由表5可知,對體育運動有興趣的只占17.1%,但是對體育運動根本沒興趣的就占了57.5%。可見現在農村中小學的留守兒童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不濃,在校園里缺少體育運動的氛圍,勤奮學生不能起到帶動懶惰學生的作用。所以我們需要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培養留守兒童養成終身體育理念。

6.對農村留守兒童自卑心理的調查

表6中可以看出,有63.1%的留守兒童在輸了比賽后會有自卑心理,而只有8.9%的留守兒童在輸了比賽后不會產生自卑心理。我們舉行比賽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團結同學們的友誼,輸贏不是比賽的最終目的,但是事與愿違,調查中發現,有相當數量的留守兒童在輸了比賽后會出現自卑心理,這就說明留守兒童的心理比較脆弱,絕大多數留守兒童在面對失敗時,心理的承受能力較弱。

7.影響留守兒童參加體育運動的主要因素

參加體育運動或集體活動首先能讓人快樂,不覺得孤獨,還能使人形成一個好的性格,更能提高留守兒童的觀察能力并且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也能提高他們的交往能力,還能提升他們的溝通能力。由表7可知,因為懶惰或者會編很多種理由不去運動,最后沒有毅力不能堅持運動的留守兒童占了51.2%,留守兒童一般都是與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自己的兄妹一起生活,爺爺奶奶一般年齡較大,與兒童交流的代溝更深,經常達不到對兒童的監管和教育要求,父母不在家,這些留守兒童容易養成懶散的生活習慣,缺乏自我約束的能力和毅力。調查發現,有70.1%的人討厭參加集體活動,這個比例也對應了上文調查中的大多數留守兒童的性格都孤僻內向的現狀。

8.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喜歡的運動項目情況調查

從表8中可知,在對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進行課外體育活動的運動項目的調查中,男生選擇的主要有籃球、乒乓球、跑步、羽毛球、足球,女生選擇的項目依次為:跳繩、跑步散步、乒乓球、羽毛球等。這主要是因為農村中小學場地器材的硬件設備不足,并且村級學校除了有少數的水泥籃球場以及幾張用磚砌成的乒乓球臺外,就沒有其他的體育運動場地了,更別說有標準的田徑場地。從表中可知,不需要專門場地的項目選擇的人較多,比如跑步。但是需要專門場地才能進行的運動選擇人數偏少,就連男生最喜愛的籃球也不例外。由此可見,如果沒有充足的場地會直接影響學生對運動項目的選擇。

四、校園體育文化對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作用

1.校園體育文化能有效調節中小學生的不良情緒、消除心理障礙

據調查,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在輸了比賽后有63.1%的人會產生自卑心理,所以需要通過合適的校園體育文化來調節他們的不良情緒。體育文化能夠充分發揮它的本體作用,留守兒童通過積極地參加體育運動能夠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同時也能讓他們正確認識自我、加強自信心及意志品質,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心理素質。體育運動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調節是最直接、最積極、最容易調控的,所以對于留守兒童更加需要引導和組織他們參加校園體育文化,使自己能夠把對父母的思念轉化為運動的動力,讓他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不是孤單的,而是生活在一個集體里,能夠找到歸屬感。

2.校園體育文化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目前,很多中小學的體育課都是 “放羊式”的教學,甚至有些學校為了升學率,都取消了高三的體育課,在這種形勢下,學校難以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學校可以以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為載體,著力營造人文、科學精神相融合的校園文化,使學校思想政治狀況、宣傳輿論氛圍、師生文明素質、校園綜合治理等方面均呈現出新的氣象,促進了教職員工的交流與溝通,增進師生員工的團結和深度融合,通過體育文化的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3.校園體育文化能減少孩子因長期獨處而產生的心理壓力

諸如開家長會父母不能到場參加、參加文體活動父母不能來現場加油、甚至有可能被同學們認為是沒有家教的孩子等原因都使得留守兒童產生一定地心理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學生不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眾所周知,體育運動可以促進人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全面提高,中小學生在不開心或者心理有壓力的時候可以選擇通過體育運動來進行緩解。

4.校園體育文化能讓學生在成績落后的情況下鼓起信心

體育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促進人樹立信心。體育運動過程本來就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過程,參與者可以從中體會競爭、合作、成功、失敗和自信,能夠使人在這一過程中體驗與感悟其中的奧妙。在調查中發現,大多數留守兒童覺得在比賽失敗之后會產生不自信的表現,而他們往往會以消極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失敗,因此,需要合理利用體育文化激起他們的自信心態,努力去提高自己,使下次比賽能夠做的更好,并將這種心態運用到自己的學習中。

五、有效發揮校園體育文化對中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促進作用的對策

1.加大招聘體育老師的比例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通過對部分中小學體育師資狀況的調查,有53.6%的學生認為自己所在的學校存在師資不足,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教師是教育之根本,體育老師水平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到體育教學水平。調查顯示,只有少數的中心小學配備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體育教師,大專及以上學歷的體育教師比例較小,再加上為了學校實際工作的需要,又有近半數的體育教師還要兼教地理、政治等科目,導致體育老師用于專業教學的時間不夠。因此,農村中小學應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引進高水平、高素質體育專業教師;對現有的體育教師加強專業培訓和增加他們進修的機會,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

2要加大支持力度,完善運動場地設施

通過對留守兒童喜歡參加的體育運動項目情況的調查,有78.5%的學生選擇參加對場地要求不高的我項目,如跑步等,可以看出,農村中小學的體育經費嚴重不足。體育場地、器材設施的不完善,必然影響體育活動的有序開展,針對這一問題,學校必須重視起來,加大資金投入,盡可能完善體育場地、器材設施;加強對現有場地器材的維修和更新;盡最大的努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體育活動環境。

3體育教師要加強學習和交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水平

通過對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體育興趣的調查,有57.5%的留守兒童對體育運動沒有興趣,有很多人都是覺得原有的上課模式陳舊,沒有新意,激發不起自身的學習興趣。因此,面對我國實施的新一輪體育教學改革,我們需要不斷加強學習,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和“快樂體育”方向,使體育課在學生的身心發展過程中真正發揮良好作用,將運動與健康有機結合,通過體育運動促進健康,提高留守兒童的心理承受能力。

4在課內外組織多樣化的體育類集體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協調發展

參加體育類集體活動能有效地促進同學們的身心發展,增加同學們的凝聚力,體現他們自身的存在價值。但是在調查中發現,有70.1%的同學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面對這樣的情景,我們應該思考如何為他們進行人際交流提供平臺。眾所周知,人際交流不僅是一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所以學校組織多樣化的體育類集體活動是非常必要的。當然,我們組織的集體活動難度不能太大,因為難度太大會傷到他們的自信心,我們需要因人而已。譬如喜歡籃球的就組織籃球比賽,喜歡排球的就組織排球比賽等。這樣既可以豐富學校校園文化生活,又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5.學校要加大對開展體育文化活動的支持,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活動項目

體育運動項目多種多樣。通過對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喜歡的運動項目情況的調查,有19.2%的學生喜歡打籃球,35%的學生喜歡打羽毛球,22.4%的學生喜歡打乒乓球,14.6%的人的人喜歡跑步等。所以在各類運動項目中,不同的學生對不同的體育項目興趣不一樣。有的喜歡打籃球,但是他的身材很瘦小;有的喜歡排球,但是身高不夠高;有的人喜歡跑步,但因身體的某些缺陷而跑不快等現象經常存在。如此以來,就會讓他們產生畏懼心理,失去信心,從而引發一系列的不良心理反應。那么學校就應該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加強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力度,構建體育項目體系。根據開發體育課程資源的需要,體育教師、學者等應共同努力對體育項目進行挖掘、整理和研究,針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興趣愛好,開發出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體育運動項目。

六、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