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美術教育階段范文

時間:2023-10-23 17:25: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兒童美術教育階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兒童美術教育階段

篇1

在素質教育中,小學生的美術教育是提升兒童的各種素質最有效的關鍵學科,美術教育對學生的審美以及創造性思維有很大的影響力。美術教育屬于一種開放性的教育學科,由教師的引導使學生自主去發現美、創造美、學會審美以及獨立審美。本文將對小學生美術教育與素質培養作出分析與研究。

一、小學兒童美術教育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世界充滿著無限的好奇,而這些好奇正是孩子最可提升創新力的重要來源,美術教育就是能夠引導學生有效提升創造為的一門學科。在學習初期,教師先教會學生臨摹。學會模仿是提升自主創造力的第一個階段,臨摹過程便是學生培養自主創造的一個有效過程,再輔以教師的引導教學與啟發。學生在臨摹中逐步學會創新,自主地表現出自己的想法與創造。教師也需要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提升創造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例如,在小學二年級的“烏龜滾下坡”課程中,教師在課前引導學生自主地去想象這一畫面的情景,然后通過想象自由地畫出來,這樣一個開放式的教學過程,便是激發學生創造力的一個途徑,日e月累便會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孩子自主創造的能力。

二、小學生美術教育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藝術源于生活,生活也離不開藝術。然而,不管是生活中的藝術還是藝術中的生活,都離不開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生活中美無處不在,發現美也是對世界萬物的一種認知能力。然而這種能力正是我們當前素質教育中最為需要但又最為缺少的,需要學生去提升和加強,而美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德、智、體、美、勞中的“美”的主要“承擔者”,正是學生需要認真學習和對待的一門課程。例如,在學習“烏龜滾下坡”的課程中,在學生自由想象畫出來之后,教師可讓學生們看一下屬于這一節課的配圖,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記憶和觀察,讓學生再次創造。這次創造便有臨摹和記憶的因素,同時也是一個引導學生對美的審讀和理解的過程。在自主創作中逐漸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是小學生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培養中的一個有效教學模式。

三、素質教育中小學生美術教育對其他學科的重要性

“數理化不分家,政史地走天下。”這是人們經常說起的一句話,也是闡述了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各個學科之間都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小學階段正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時期,美術教育有著激發學生提升創造力的重要作用,所以美術教育也有促進其他學科學習的積極影響。以“烏龜滾下坡”一課為例,學生自主想象也是在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非常關鍵的能力。“會學習”正是整個素質教育中所要培養和重視的一個有效的學習方法。

四、小學生美術教育要與素質教育與時俱進的融合

小學美術教育在這一階段的素質教育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時代飛速發展,要想使素質教育不斷保持更新,就必須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培養。不斷改革才能夠不斷進步,國家素質教育的真正進步才是學生高素質發展的基礎。無論怎樣改革素質教育,其中最關鍵、最重要的激發學生創造力的根本“靈魂”不可省略。素質教育在時代改革和創新的節奏下,也要符合我國當前的基本現狀和國情,切不可盲目改革學習,保持“以不變應萬變”的原則,視情況而改革,視發展而創新,才能使小學美術教育與其他各學科的素質教育相互融合,強化素質教育。

篇2

關鍵詞:色彩感覺 創造性 觀察表現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5)06-0186-01

新時期的素質教育的內容應是注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注重個性的發展,因材施教。而我校地處燕兒窩地區,這里少數民族(哈薩克族)的學生偏多,而加強民族學生自身特有的色彩感覺進行色彩造型的訓練優為關鍵。以培養其創造性地表現美的能力,就是不以統一的標準和模式來要求學生,而是讓學生充分顯示和發揮自己的個性,鼓勵學生創新,掌握不同于別人,不同于“前我”的新的思維方法。這是我們開展研究的一個目的。

孩子們喜歡色彩,因為它璀璨而又繽紛,能喚起兒童豐富的想象和表現的欲望。赤、橙、黃、綠、青、藍、紫,孩子們認知世界就從這繽紛的色彩開始,色彩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不同的色彩能帶給人不同的感覺,萬物的色彩是千變萬化的,并不是固定不變的。然而在孩子們的繪畫作業中,不難發現存在著概念化和模式化的色彩,如:太陽是紅色,小草是綠色,天空是藍色。孩子們的作品色彩單調,缺乏創造力。如何讓兒童創造性地使用色彩,大膽地畫出自己的主觀感受,下面我談談自己的教學體會。

一、觀察和感受大自然中的色彩

我們生活在五彩繽紛的色彩世界當中,讓孩子們分辨客觀世界之間的色彩差異,并注意它們在不同環境下所產生的變化,這是孩子們認知世界和感知世界的基礎,也是他們學習用色彩進行表現的前提。我經常有意識地引導兒童觀察生活中的色彩,如:春天淺綠的草地,到了夏天變成深綠,到了秋天又變成枯黃;天上的朝霞和晚霞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小朋友的臉色和大人的臉色是不同的,高興時候的臉色和生氣時候的臉色也是不同的。通過一段時間的引導觀察,孩子們對發現周圍生活中的色彩不僅非常感興趣,而且非常敏感,他們能夠捕捉事物之間很微妙的色彩變化。

二、欣賞優秀作品,豐富色彩語言

不同色彩給人不同的意象。我結合實物、圖片和名畫欣賞來提高兒童對色彩的感受能力。首先,選擇一些色彩鮮艷明快,與兒童生活較為接近,易懂的名畫、圖片、兒童較好的作品進行欣賞,告訴他們漂亮鮮艷的顏色需要用不漂亮灰暗的顏色來襯托、比較才能映襯出美麗的色彩效果。然后引導兒童對作品進行討論:這幅畫的主色是什么?是用什么顏色襯托的?看到畫中顏色你心里有什么感覺等,以此來豐富兒童的色彩語言,提高他們運用色彩的有意性。

三、鼓勵兒童用色彩來表現

孩子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他們對世界也有很多感受和幻想,引導兒童用色彩來表現自己的生活,表達對人、社會、自然的看法和愿望,畫出自己對生活中色彩的獨特感覺,這是對他們進行色彩訓練的一個目的,也是提高孩子素質,開發他們藝術潛能的需要。在實踐活動中,我們除了尊重兒童對色彩的選擇,還鼓勵兒童盡可能多的使用色彩,引導兒童發現新的色彩并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不斷提高他們造色、配色和運用色彩的能力。

當然,對兒童運用色彩的輔導,應多從兒童的年齡實際出發,教授一些兒童能夠感受和理解的內容,不要用成人對色彩的感覺要求禁錮他們。只有這樣,才會使兒童對色彩的認識感受和運用處于一種靈活變化的探索過程中,才會避免對色彩的機械運用,讓孩子在繪畫中不斷涂抹出他們心中的色彩。

孩子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他們對世界也有很多感受和幻想,引導兒童用色彩來表現自己的生活,表達對人、社會、自然的看法和愿望,畫出自己對生活中色彩的獨特感覺,這是對他們進行色彩訓練的一個目的,也是提高孩子素質,開發他們藝術潛能的需要,從而促進各方面的提高。

在推進課改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美術教育在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所具有的獨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針以后,美術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視,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進入了重要的發展時期。美術作為藝術的一個門類,在美術教育中美術素養是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素養是指學生將來從事社會生活、從事經濟生產、做出個人決策所必需的對美術科學概念和過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還要較好地理解藝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和藝術的本質,形成科學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美術教學具有人文性質,它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3

【關鍵詞】幼兒教育;藝術能力;培養

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藝術教育是通過審美教育,培養孩子們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陶冶幼兒情操,發展幼兒智力,促進其自身各種能力的有效平衡發展。幼兒藝術教育在發展幼兒的智力和幼兒的身體健美發育以及幼兒的成長,都起著獨特的作用。

幼兒教育是以音樂、美術和文學為手段的教育。幼兒美術、音樂、歌舞、幼兒表演、幼兒文學、幼兒影視等等都是它涉及的領域。它既是幼兒教育的組成部分,也是幼兒教育的啟蒙階段。其目的是:德、智、體、美全面育人。

1音樂使孩子們的身心得到快樂的發展

科學研究表明,音樂能使幼兒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作為藝術領域中的音樂教育,在幼兒的教育過程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音樂教育不僅僅是讓孩子們掌握一定的音樂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獲得身體、情感、個性等全方位的發展。可通過各種趣味性的游戲活動來培養孩子們的音樂知識。例如:小雞唱歌、造房子等,讓5線譜等基本樂理知識逐漸滲透到孩子們的日常游戲中。幼兒在2歲半到4歲的時候,是音樂啟蒙的最佳時間段。開展各種音樂游戲,讓他們感受音樂的節拍和旋律。同時伴隨音樂揮揮手、跺跺腳、自由節拍舞動等等,讓他們感受音樂所帶來的樂趣,同時也提高了孩子們的靈活性。

2繪畫提高孩子們的審美素質

最好的兒童畫是發自兒童本心的繪畫,是順其自然、天機自發的畫,是瀟灑自由、沒有任何條條框框的畫。家長讓兒童學畫的目的主要是通過涂涂畫畫來提高孩子的審美素質、審美心理和開發潛在智力,具體包括發展兒童個人情趣愛好,促進兒童身心情感發展,培養兒童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并開發智力潛能,養成創造性思維的良好習慣。

3-6歲的幼兒觀察力迅速發展。幼兒美術教育要教會幼兒學會繪畫,必先教育幼兒學會觀察,即什么時候觀察,到哪里進行觀察,觀察什么,怎樣觀察等等,可以訓練幼兒的觀察技能。 幼兒美術教育是個細致活,不僅觀察事物需要細心,而且畫面構思、定位布局、加工潤色都需要細心謹慎。可見,通過美術教育可以培養幼兒認真細致的品質。幼兒美術教育幫助幼兒學會觀察事物,發現生活中美的東西,會評價什么形狀、什么顏色、什么結構、什么布局的物體最美觀,欣賞優美的事物,并且學會表現美、創造美的技能技巧,比如構思、定位、繪圖與涂色的技巧,從而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3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兒健康成長

反對一切有針對性的舞蹈教育,幼兒舞蹈中不能過分要求舞蹈動作。兒童學習舞蹈時不必過于強調技巧,而應該讓孩子邊玩邊跳,享受舞蹈藝術中的快樂即可。通過舞蹈藝術的教育能夠讓孩子們具有心靈美、體態美,身心得以健康發展。

4注重孩子們的文學培養

篇4

教育作為人類最具特色的自覺行為,都是在一定觀念指導下進行的。教育科學發展觀不是空洞的,它深深地嵌入教育的體制、機制和教育發展的全過程;教育科學發展觀也不是主觀臆想的,它是根據歷史和時代所提出的主題,并圍繞這個主題、密切聯系當前中國教育的實踐,產生構建的理論體系。我國教育正處于體制改革和新舊體制轉軌的過程中,教育改革越是深化,實踐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就越需要科學的回答。由于教育的復雜性和周期性長的特點,只有樹立科學發展觀,才能促進教育的健康發展。

曾經有諾貝爾獎得主說過,他經歷的最重要的教育是在幼兒園,這一說法實在很深刻。因為,幼兒階段其實正是奠定基礎的啟蒙階段,民間亦有“三歲看大,七歲至老”之說。在幼兒教育階段,其實應該涵蓋“德智體美勞”諸多學科。提到兒童美術教育時,很多家長和老師最關心的是“怎樣教育”這一現實的問題,包括將孩子培養成什么樣的人,孩子怎樣才能提高畫畫水平等等。但是,誰都知道,不懂得心的教育就不能有好的教育主張和方法;不懂得兒童美術教育是什么,就不可能有突出的教學效果。豐子愷先生對人文精神的教育觀體現了他對美術、音樂、文學的全面精通和研究,他將人文精神的塑造貫穿于整個教育中:兒童美術教育不僅涉及到美術學、教育學、社會學、美學、歷史學,藝術門類等都有廣泛的涉及。以人文為主線的美術文化貫穿于美術學科中,我們傳達給兒童的視覺藝術應該具有一定的價值,兒童的潛在能力是通過人文文化的感召力來釋放的。

我們從來都是和孩子從同一方面看他們的畫,而且是從同一視角。我們往往忘了考慮,兒童美術教育是一個承接和釋放情感的載體,兒童繪畫和他的身心發展一樣,有一些早期的原生態凈土,在這片凈土上,每個孩子都在發展著自己的個性,按自己的規律成長。兒童美術教育在兒童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圣的位置,教師和家長應該給孩子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他們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一個孩子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兒童美術教育是在多元文化影響下以多樣性的面目出現的,是以多元文化思想滲透的、綜合的、全面的審美文化教育,“美是生活”,生活中到處有美的事物。傳統的美術課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繪畫及技能的培養上,使原本應當豐富、生動活潑的美術課,變成了機械的模仿和乏味的操作訓練。美術不應當局限于課堂中,課堂造成了兒童部分個性的缺失,束縛了他們的想象和創造。兒童美術教育的終點不是要兒童走向一個共同的點,這不是最終的目的,而應該注重過程,即在過程中提煉美術的精華,讓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受阻礙,自由發展。

大自然是每一位兒童向往的天地,兒童的生活源于自然的觀察和體驗。觀察是美術教育的教學核心,是兒童繪畫的源泉。孩子看的多,經歷的多,留于心中的印象就越多,畫畫時內容就會豐富,想象即無窮。觀察并不是讓兒童照實描繪他們的所見,而是通過觀察來培養他們對生活的一顆敏感、細嫩的心靈,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提高認知水平。教育者要善于抓住觀察的時機,根據兒童的興趣和適宜的環境,用積極的語言,提升兒童對繪畫的興趣。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將使我國的中小學教育發生歷史性的變化。每一位教師都將在這場變革面前實現新的蛻變,新的跨越。中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從全新的角度,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欣賞·評述,造型·表現,設計·應用,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從新課標劃分的四個學習領域中,我們可以看出,不論是外化能力、內化品質,還是探索未知,體驗成功與情感,新課標賦予了新教材很多體驗性學習的方式。新課程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從學生的經驗出發,教學要向少年兒童的生活世界回歸。教學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式轉向探究性學習、自主合作學習。

篇5

關鍵詞:欣賞;教學;探討;小學;美術;教育

1引言

小學美術作為一門藝術學科,對于培養小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表現力具有非常獨到的作用。研究表明,小學階段是小學生對于美的感知和領會能力最快的階段,因此在這個年齡階段,小學美術教育成為整個小學教育階段較為重要的一門課程。而所謂的欣賞教學,則是指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讓學生欣賞各種類型的藝術作品,比如繪畫、雕塑、建筑、剪紙等,在此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對這些作品進行細化的鑒賞和探究性教學,讓學生通過這樣的教學加深對于藝術美的感知能力和鑒賞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以便能夠更好地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素質教育下的全面發展。

2小學美術教育中欣賞教學的表現特點

2.1欣賞教學具有明顯的生活化傾向

在當前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欣賞教學的運用是在聯系日常生活情境的基礎上開展的,小學美術教師會把正在進行的藝術作品的鑒賞同學生日常能夠接觸到的一些事物進行某些特征的聯系,使學生通過聯系實物來對藝術作品進行比較鑒賞,從而能夠更加細致地把握藝術作品所要表達的意義與情感,達到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目的。例如,在進行建筑方面的藝術品展示時,對于某些部分的建筑風格及其特點講解時,教師可以把日常生活中學生能夠接觸到的一些建筑加入到小學美術課堂中,讓學生能夠獲得真真切切的感官體驗,對兩者進行比較理解,從而獲得不一樣的審美感受。

2.2欣賞教學注重以學生為本,圍繞學生的主觀體驗展開教學

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欣賞教學主要是圍繞學生的主觀感受,是學生通過欣賞不同的藝術佳作而產生的審美情感。小學美術教師在進行欣賞教學時,往往會把小學生分為幾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來欣賞同一件藝術作品,然后由小組代表來分別闡述對于這件作品的不同理解,以及他們對于這件作品作要表達的思想的不同見解,最后由教師來進行總結。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是以學生的交流討論為課堂的主教學,教師在一旁進行必要的輔指導,通過學生之間思想的碰撞,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鑒賞藝術作品,給與學生多角度藝術審美的培養,這對于學生的多角度審美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從不同角角度去看待事物,以獲得不同的理解。

2.3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欣賞教學具有局部性,重視細節的鑒賞

由于身心發展水平不高,學生在小學階段對于美的感知和鑒賞只能從作品的局部進行,缺乏全局意識。在此之下,教師在進行藝術作品的欣賞教學時,通常會引導學生對藝術作品的某一個部分或者從某一個角度來進行欣賞和鑒定,以便把學生的視線固定在藝術作品的某一個點上,更好地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生在這樣的欣賞教學中能夠通過藝術作品的某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來加深對于這件作品的記憶與情感體驗。例如,在小學美術《風箏》這幅繪畫作品的欣賞教學中,小學生的關注點大多在L箏的艷麗花紋上,學生對于這幅繪畫作品的理解與感知就是從風箏的花紋進行的,他們的視線都集中在了花紋上,而不是整幅畫作。

3小學美術教育中欣賞教學的具體實踐

3.1在欣賞教學中融入深度問題,加強對小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在小學美術欣賞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藝術作品會長生不同的思考與領悟,教師要利用學生的這些思維過程來間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美術教師在引領小學生進行藝術作品的欣賞過程中,要適當地加入一些問題來刺激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通過對教師設置的問題進行具體思考來形成對于藝術作品,對問題本身以及對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一些見解,這樣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與發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比如,教師在小學美術課堂上可以有意識地帶領學生多多關注一些表達環保主題的藝術作品,在欣賞過程中對學生提出一些相關的環保問題,把學生帶入問題的思考氛圍。另外,教師可以把所展示的藝術作品的某些突出特點與日常生活中學生們接觸過的同類事物進行比較,對學生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形成這種比較問題思維的意識,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發展。

3.2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欣賞,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當前發展階段的小學美術教育中,欣賞教學的進行需要學生給予一定的興趣關注和自覺主動性,在整堂美術課中,教學的主題是圍繞學生對于所展示的藝術作品的主觀體驗來進行的,如果學生對于美術教師所講的內容或者所展示的藝術作品缺乏興趣和好奇心,那么這堂課將不會順利進行,甚至可能會中斷。因此,在進行欣賞教學時,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于本堂課的興趣,讓學生主動掌握美術課堂的主動權,自主地進行欣賞教學的探究性學習,在此基礎上,學生對于藝術的感知與審美能力將會大大提高,獲得全面的發展。例如,在小學美術《凝固的音樂――建筑》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前展示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筑物實物圖片,讓學生對建筑的發展歷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在此基礎上產生一定的興趣,然后教師可以嘗試有學生來引領課堂的步調,讓學生自主地對不同的建筑作品進行分組鑒賞,了解建筑物背后所隱含的歷史意義,促進學生審美的厚度與深度。

篇6

【關鍵詞】美術教育評價評價標準評價內容多樣的評價方法

隨著美術新課程的推行,美術教育評價是學校美術課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這一觀點已得到共識。但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更為關注"人的生命的質量,人的潛力的不斷被開發。"所以新課程理念要得以深入人心,最棘手、最關鍵的就是教育評價理念的更新,教育評價制度的改革,如何去評價一個教師,如何去評價一個學生,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

首先讓我們來考慮一下評價學生作品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認識兒童的成長、經驗、感情和興趣嗎?或者顯示兒童的優點、弱點、創造能力、有技巧或缺乏技巧?是將他們分等嗎?

在美術課程標準中有關評價的內容這樣寫道:"為促進學生發展而進行評價"。在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中,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評價標準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鼓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和能力。

對照上述有關內容,我覺得,就美術教育而言,尤其是小學美術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意義在于--成長的激勵。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制作過程比完成品本身更為重要,也就是說,一件很"原始"的--以成人的觀點來看是"丑陋"的、"幼稚"的作品對兒童而言,比一件制作精美,而成人覺得滿意的作品還有意義。任何評價,只有能幫助老師了解兒童,并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美術創作的欲望,那才有意義。

一、開展美術教育評價的關鍵在于制定切實有效的評價標準并予以實施。

教師常常以單一的繪畫或美術成績來評價學生。這樣看似合理,但還不全面,還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審美情趣,態度習慣,興趣愛好,構思創意,探索能力等全面的綜合評價。另外教師還應對學生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有突出的,閃光的表現,我們都應加以肯定,表揚。

新課程改革中對美術課程評價的目的作了明確規定:"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改進教師的教學,以促進美術課程式的不發展"。為了實現這一評價目的,需要樹立一種全新的美術課程理念,那就是評價的核心是促進學生的發展,要突出評價的過程性和個體的差異性,要建立發展性的評價體系,改變注重甄別與選拔;要注重多方面發展的潛能,改變過分注重學業成績;強調評價方式的開放性和多樣性;評價方式強調可操作性,力求評價指示簡明、易行。

為了達到以上目標我們有必要對美術課中評價方式方法作一個比較深入的研究。

二、評價要考慮的內容。

教師根據課程的目標,評價學生對于各種美術元素的理解程度,進而判斷每個學生在課程中取得的進步幅度,此外還應考慮以下問題:(1)評價學生美術作品的整體效果,主要包括構思、造型、著色、創造性等方面。如觀察學生是否在創造之前預先想好作品的主題和內容,有的能在事前構思好,動手之后構思創造;有的預想出局部;有的動筆后由痕跡想到什么畫什么,還如觀察和評價色彩上是鮮明生動,涂色均勻,還是色調單一,涂色不均等。(2)評價學生美術活動過程,看其活動中的興趣性,主動性,持久性,習慣方面等,如觀察學生是否主動從事美術活動;對美術活動傾注極大的熱情,完全沉浸其中;還是對美術活動遲疑不前,活動中企圖停止或張望別人做什么等;觀察幼兒對美術活動的注意集中與持久程度;觀察其作品是自己決定完成的,還是模仿他人完成的。

三、多樣化的美術教育評價方法

(一)重視過程的評價

文學家羅曼?羅蘭說:"不要只在乎事情的結果,只要曾經努力。"努力的過程就是學生素質發展的過程,我們不能簡單的以學生最終的作品來給學生的能力進行定位。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特有的生長環境,個性的不同,成長環境的不同,表現出來的內在氣質也就存在差異。我們應該從學生學習過程中去發現學生的繪畫熱情,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挖掘他們的創造力,保護孩子的個性特點。

教師可以為每位學生建立一張記錄卡,簡要記錄學生的活動、作品、發言和進步,這種方法能很好反應每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展。

(二)重視鼓勵的評價

教師在課堂上時時以鼓勵的語言來激勵學生,因為鼓勵能夠建立自信,批評卻會毀掉自信。所以教師對學生作品中成功的地方加以表揚,為學生指明積極的努力方向。同時,教師要為學生指出哪些目標已經完成,哪些目標還未完成,這對學生來講既是挑戰,也是激勵。

(三)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

學生的自我評價時學習評價的一部分。我們在教學中,還要讓學生們去評價,看看學生們眼中的好作品是什么樣的!讓孩子介紹自己的畫及繪畫過程中的體會、感悟等。只有與學生多交流,讓學生們多交流,我們才能觀察到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貼近學生,才能作出一個正確的評價。學生可以從幾個方面來思考:學習態度;學習興趣;付出努力;取得成果。可以讓他們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然后為自己打分。

"我的作品和以前比起來怎么樣?"

"現在這個作品能否有所進步?"

"我的創造力和技巧是否全部發揮出來了?"

"我的作品與班里同學的作品有什么聯系?"

最后,教師還要幫助學生懂得評價他人作品。

總之,只要我們本著保護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審美及綜合能力的目的,在評價過程中運用一切能用的方式、方法,讓我們的學生真正做到敢想、敢說、敢畫、敢做,那么,我們的評價過程和評價作用也就真正的落實到位了。

篇7

關鍵詞:幼兒;美術教育;教學模式;轉變;研究

針對教學模式在教育中的創新,實踐證明多數美術專業教師都能意識到自身教育模式主要實踐,主要體現在令學生親自動手描繪,以便在描繪中學習,在動手中落實教學的特色性教育。但動手操作的教學環節主要是令學生對該學科展開探索、創新,不能運用傳統模式去落實教學,學生依照或模仿教學的美術功底,只能抑制幼兒在學前教育階段的創新思維。因此,美術教育要求教學模式必須進行轉變與改革,將新模式應用至現今美術教育中,貫徹和深入教育新模式的理念,促進學生在美術教育中形成創新性的思維。

一、當前我國幼兒美術教育現狀

現階段社會群眾受經濟發展多影響,忽視了教育以及藝術的發展,多數群眾字潛意識里認為只有活靈活現的作品才是真正的美術,且浩瀚的山水畫才具有美術的真正價值。因此,在經濟發展、金錢的不良影響之下,眾多幼兒自身具備的創新能力被扼殺在搖籃之中,他們只好被迫學習一些家長安排的教育。故美術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呈現出利益化,受到不良發展等因素的深切影響,令幼兒階段的美術教育產生空洞,忽略了學前教育具有的啟蒙作用。

二、當前幼兒美術教育教學模式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內容落后

由于美術課程主要是運用手工繪畫出美術團,以供受眾欣賞美術作品的真正價值,該課程在即搜學內容上有具體化的特征。例如:現今對動物進行美術描繪主要以卡通為主,其卡通形象也有手腳、表情。對于小烏龜傳統的美術描繪是四腳著陸地,然而當前的美術描繪方式將其兩腳著陸地站立以及可愛表情等。經過對比可知,現今的美術描述方式更受幼兒們喜愛。因此,美術教師應該及時更新自身在教學的方案及內容。因為教學內容的落后,會嚴重影響美術教育落實的效果。只有符合時展的教學內容,才能令學生以較高情緒學習美術。

(二)教學重點不明確

美術教學在幼兒而教育中落實時,無法明確幼兒階段學生應該學習的內容,傳統教學主要是將重點定格在幼兒所要掌握美術的繪圖技巧以及手工繪畫的技能。然而,當前幼兒的美術教育在教學上更注重提升他們在美術學習中的素養,令其掌握較強的技能。通過動手實踐的方式較好解決快樂美術學習之中的很多問題,進而強化他們在美術課堂中的學習功底。

(三)缺乏教學延伸

美術教育在當前幼兒階段體現的現現狀主要是根據課程安排單一傳授內容,因此在美術課程落實教學中沒有進行深入性、多層面延伸。其美術教師扎起教學中過于注重幼兒對技能的掌握,往往忽視了美術知識、實踐間重要聯系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缺少課程的延伸,令學生沒有對美術知識進行較高的應用性思考。通過教學實踐。教師應引導學生利用美術教學展開多項思考,從而激發出他們思維潛在的創新性以及發散性,通過實踐性訓練令幼兒在實際美術訓練中能夠靈活的應用知識,從中產生了具有獨特性的美術思維,彰顯出培養幼兒美術思維創新性的重要性。

三、當前幼兒美術教育教學的新模式分析

針對幼兒階段的美術教育實施教學模式改革的創舉而言,首先要明確全體幼師制定的教育目標,同時根據教育目標去設計所要應用的教學模式等。幼師開展的美術專業教學,旨意在于培養幼師畢業后能夠在工作中承擔與幼兒園相關的美術工作,進而組織幼兒們舉辦美術相關活動的才能,和制作教學工具的相關創設性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落實教育目標時,首先要培養幼師的創新力,但也是美術教學通常忽視的環節。這主要是由教學特點界定,因為幼兒園要實現的教學目的就是:培養、挖掘幼兒在各方面的潛能,尤其是創新能力,針對該方面的培養還要依附于美術教學。因此,這就要求幼師必須儲備培養幼兒進行創新的能力。幼兒教育要求教師必須在常規教學當中時刻承擔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責任,令未來幼師在工作崗位中能夠較好的培養幼兒創新等綜合能力。另外,幼兒教育的發展促進教育劑教學觀念的轉變,需引進國外先進、新穎的教學模式融合在當前教學中,這間接提升了對幼教的相關要求。在該教育發展形勢之下,幼師必須將美術教學以創新性方式開展,令其在長期探索中適應社會發展的新需求,重點培養學生及幼兒的整體創造力。要想緊跟社會發展與教育步伐的融合,應依據幼兒園在美術教學方面的特征實施,教師首先應具備較強的繪畫技能,由于畫得好的教師不一定是教得好的教師。因此,教師要想提升美術課堂的質量,其教師繪畫的技能是重要前提。這在一定意義上體現了美術教師應具有相對專業的美術素質。而后教師也要掌握教學具體理論,將自身出彩的繪畫技能融合在相應教學手段中,進而最大化將該項技能傳授于學生或幼兒。故教學模式或方法的應用,足以展現出教師在教學理論中的專業素養。例如:運用“多媒體”新型的教學手段就有效規避眾多教學問題,把學生相對固定的思維以常態創新出具有特色性的美術新作品。若課堂有多余時間,教師可在上述烏龜教學環節中,令學生講述與烏龜相關的故事情節,引導幼兒追加其他情節的講述。這不僅鍛煉了幼兒在學習中表達的能力,還開闊了他們的學習思路,豐富他們創作的美術作品。所以,教師只有在改教學理論指引下,加之靈活運用自身繪畫技巧,將美術表現形式與教學進行有機結合起,便于為學生提供相對豐富、多樣化的活動。同時,也是對當前美術教育在教學模式上提出了較高要求,更是幼兒園院校對美術幼師培養的主要需求。

四、當前幼兒美術教育教學新模式轉變的建議

首先,教師應以多種方式去培養幼兒解決美術課程問題。這要求教師應增加幼兒在學習中展開探索知識的機會。例如:多次巧設單元或小問題,進而深化幼兒的思維以及認知。另外,也要求教師需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工具,同時以游戲方式豐富教學模式。只有令幼兒多接觸一些新的教學模式,再能將美術專業知識以及創新能力全部傳授給當前接受幼兒教育的小朋友。此外,著重強調美術學習具有的研究性,運用“單元化、研究性”的學習去培養幼兒的自主力,有利于幼兒較快適應當前幼兒園教育所使用的教學模式。其次,將教學結合在實踐中的教學模式,在內容上需教師通過精心設計,以及增強其美術教學、實踐間的關聯性。例如:可在課前增設相關活動,令一名幼兒充扮教師的角色,其余幼兒飾小朋友角色,而后展開模擬性的教學,鍛煉幼兒表達的能力以及設計教學內容的能力。在上完美術課后啟發幼兒,美術知識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性。若將其應用在教學上,可根據幼兒的差異性學習特征,有針對性設計教學內容與實踐。只有將實踐與教學進行有效性融合,才能培養幼兒創新出更為優秀的美術作品。最后,要想提升幼兒在美術教學中實現有效的自主性學習,美術教師應以單元作為教學的背景,從而提出具有拓展性的問題。該問題同樣具有開放性且無答案,幼兒只有以研究、討論的方式總結美術問題的答案。因此,單元問題的設立應構建在理解課程的整體內容之上。例如:色彩的三要素以及對色彩的聯想等,根據問題間存在的聯系性,展開討論從中提出具有新穎性的問題。又如:三要素具體是什么以及給人的聯想,該問題可激發或提升幼兒在學習中的情趣,令幼兒在尋求答案實踐中展現創造力的價值。

五、結論

通過分析當前我國幼兒美術教育的現狀,同時探討了其教學模式面臨的主要問題,主要表現為教學內容落后、教學重點不明確以及教學缺乏延伸性。相繼分析了美術教學的新模式,旨意令教師拓展幼兒在學前階段的創新思維,全面提升家長對幼兒教育啟蒙作用的認識,針對教學新模式的轉變提供可行性建議,突出教學、實踐相融合的重要價值。

作者:薛艷琴 單位:河南省文化廳藝術幼兒園

參考文獻:

[1]劉菲.試論當前幼兒美術教育教學模式的轉變[J].教學探索,2015,1(13):104—106.

[2]田力立.關于幼兒美術教育現狀的研究[J].幼教研究,2013,9(11):206.

[3]林洋泳.幼兒美術教育生活化模式探析[J].創新教育,2012,11(9):76.

[4]陳燕林.對當前幼兒美術教育的反思[J].藝術教育,2015,6(14):208—209.

篇8

一、當今美術教育的現狀

《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的制訂,力求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能力。我們可以看見《課標》中對義務教育中美術課堂的目的界定地十分明確,不是培養學生的單一技能,而是綜合素質的培養,特別提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使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的美術教育很多時候是忽視人文素質教育,過多的重視技法的掌握而忽略能力的培養,教學活動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影響了美術教育功能的充分發揮,同時制約了我們國家義務教育階段美術教育的發展。其實技能只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造成這樣的狀況分析原因,其一,教師自身存在舊思想。認為美術是科任課,是不需要算到考試成績之中的,那么一堂課辛辛苦苦設計如何創新,如何提高學生審美情趣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其二,家長的忽視。很多家長認為我的孩子只要語數外好就行,以后我不想讓他走藝術路線,沒有必要把美術學那么好,于是很多家長在看孩子每學期的評價手冊的時候只關注語數外的成績,對于分數以外的評價如行為習慣、品德生活、藝術教育等方面的等級根本就是忽略的。其三、家校溝通不到位。學校要發展素質教育,而家長不理解,高考還是要看語數外的分數啊,素質教育沒有用!而學校和家長面對面接觸的時間少,對于學校為什么要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家長不理解,學校依舊舉辦各種興趣活動,家長卻認為學校不顧學生的學習,做了無用功。其實真正理解藝術的人都知道美術不光光是畫畫、做手工,而是培養一個人的人性,讓人又耐心,有恒心,同時培養了觀察力、動手能力、創造能力等諸多方面。我在上四年級《線條動與靜》一課時畫范畫時選擇了一個大家都比較喜歡的題材“波濤洶涌的海浪”在理解的基礎上我用了寥寥幾筆,巧妙地將以前學過的基礎線條變成了一個畫面,讓學生不知不覺中接受了“會動的線條”,掌握了“會動的線條”,變難為易,同時我教給學生新的繪畫方法———線條填充法,將學生最頭疼的涂色變得靈活有趣,化解了本課在創作時的困難。大部分學生都能很順利的完成本課作業,有個女孩子下課時還偷偷告訴我:“老師我用了水彩筆里所有的顏色,我對自己這次作業很滿意。”這個孩子代表了班里一多半學生的情況:有一定的畫畫潛力,但是沒有耐心,稍微難一點的作業就偷懶,對自己特別沒有自信。本次課我在涂色環節的小小改變讓她對這堂課充滿了興趣,作品也很成功。于是我借這次課的機會鼓勵她,展示出她的畫面,鮮艷的畫面給人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大家都很吃驚,原來平時大大咧咧的她也能畫得這么好看。我告訴大家“畫畫不僅要靠彩筆,還要靠自己的心,只有用心去畫畫,耐心認真地畫,一定能創作出漂亮的作品。”

二、讓人文培養走進藝術課堂

美術教育是“審美教育”也是“感性教育”。美術教育的目的也正是當前素質教育所倡導的“以人為本”、“促進每一個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沒有美術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從小學美術教育者的角度來說我覺得美術教育的人文培養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美術課堂要充分聯系學生實際生活,可以是實際生活的提高,使學生對美術產生興趣。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來感受生活,體驗來自生活的情感和樂趣。我在第一次上小學一年級的《太空里的植物》時,上課先讓學生畫了幾種常見的植物,于是就開始讓他們想象創造太空植物。可是孩子們交上來的作業就是簡單的常見植物,整個畫面沒用創造性,畫面平淡沒有生氣。我反復思考問題出在什么地方,重新備課查資料,我又在其他班級上了這一課。上課開始我針對針對小學一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有強烈的表現欲望、有較豐富的想象力等特點,設計了“猜植物”的游戲環節,先讓觀察教室里每天和我們一起生活的小盆植物,學生們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第二個環節更是讓學生興奮,我找來了很多有特點的植物照片,還給孩子們講了食人花的故事,孩子們一起和我分析每種植物的不同特點,課堂氣氛很活躍,也很融洽。第三個環節是我演示繪畫方法,用簡筆畫的形式畫出了孩子們都很喜歡的兩種植物,方法簡單易學,消除了孩子的畏難情緒。趁熱打鐵在接下來的時候我給孩子們創造了一情景,讓他們閉上眼和我一起想象進入太空的感覺,同時還找來了太陽系的圖片和魔幻的聲音做輔助,在布置作業時學生們主動展示,整堂課的效果不錯,畫面不再是單一的常見植物了,而是有很多穿著花衣裳有表情會動的太空植物。一堂課學到的方法可能是有限的,但是在教師創設的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中讓學生在課堂中敢說、敢想、敢創造,敢于表現自我。我們美術課不僅僅是要教會學生畫什么,而是要讓他們學會正確的觀察方法,體驗想象的樂趣,使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發揮。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美感聯系起來,將自己對生活和自然的感受、體驗與藝術家對它們的表達聯系起來,嘗試用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表達出自己的體驗和感受,或將自己對生活和美的理解寫進美的成長記錄里。第二,注重學生情感體驗,培養審美能力。在一次美術培訓中我看到一張奇怪的畫,畫面中間有一個橢圓形,在橢圓形的下方有一個小女孩,整畫面是鉛筆畫,沒有顏色,從彎彎曲曲的線條中我感覺是一個學齡前的孩子的作品。找到小作者,是一個四歲的小男孩,我讓他給我講講他的畫面,他告訴我他畫的那個橢圓形是一口井,畫面中的那個小女孩是掉在井下面的。我問他是不是小朋友要讓大家救出小女孩所以這樣畫,小男孩連忙告訴不是這樣,其實小女孩是死去了,從他的眼神中我看到的是憤怒我確定他明白死去是什么意思。當時聽到他的解釋我都嚇到了,一個四歲的小男孩的畫面為何是如此恐怖。后來才了解到他經常和爸爸一起看恐怖電影,而且在作畫當天他的美術用具被一個小女孩搶走,于是就有了那樣恐怖的畫面。很多時候我們忽略孩子的感受,覺得孩子小就什么都不懂,一個四歲的小孩子能用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憤怒。很多時候我們就會機械性的告訴他們天是藍色的,太陽要涂成紅色,小草是綠的,花是粉色的,然而這樣機械性的灌輸只是忽略孩子的真實感受,給他們強加一些定式思維,磨滅孩子的天性。“老師我的太陽今天燙了個卷發”“我的云朵今天過生日穿著七彩裙”孩子們的想象力是很豐富的,是他們內心情感的表達,我們應該鼓勵和保護孩子的天性,在我的美術課堂孩子很自由,每個學生都有自己要表達的故事,為什么就要從小給孩子劃定一個框框來束縛他們那純潔美好的心靈?美術是人類表達情感的場所,學生通過美術學習與自己情感生活的連接和相互作用,學習用美術方式表達和交流情感,使學生的情感得以釋放,情緒得到宣泄恢復心理的平衡,從而獲得創造、表現和交流的能力,達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第三,教學設計一定要“以學生為本”。特別對于小學生,他們年齡小,繪畫基礎較弱但是思想束縛較弱,因此,要讓課堂充滿生機就必須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直觀的教學形式。構建以情境為主線,學生參與活動的教學思路,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下漸入學習佳境。在小學一年級《我在空中飛》一課上課時我在引導階段設計了一個教學游戲,讓孩子和我做連線游戲。我拿出準備好的孫悟空、超人、哪吒、機器貓的畫像,孩子們很興奮,每出示一張孩子們都能大聲喊出他們的名字,孩子們看見這些動畫片里的東西都特別感興趣,課堂氣氛一下子就活躍了。找到學生喜聞樂見的事物讓孩子對美術產生興趣,上課就容易很多。不是所有的孩子天生就會想像,就喜歡想像,想像的習慣是要培養出來的。在課堂和平時的生活中,要擴大孩子的知識經驗,增加知識儲備。創造需要原材料,沒有相應的表象儲備,有關的新形象是創造不出來的。因此,要應讓孩子從小盡可能地接觸自然、接觸社會、接觸人世間的萬事萬物,以使孩子對盡可能多的事物產生基本的認識,在未來的想像活動中,使孩子擁有更多的事物形象參與思維過程。美術教育不同于其他學科教育,藝術創造沒有統一的答案。美術造型是人的精神產物,是人表達情感的視覺語言。每個人的生活感受不同所表達的方式也必然有差異。我們應該孩子啟發發散思維,注重對兒童創新意識的培養,是每一位美術教育工作者所應該關注的重要課題,因為美術教育也應該成為人的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教育途徑之一。由于審美觀點、審美標準和審美能力不同不同的人對審美對象產生的審美感受就有差異美從不同的側面和角度呈現在人面前也會引起不同的美感。兒童受不同環境、不同氣質和不同教養的影響審美情趣和能力也有差別。美感的差異性是普遍的、絕對的。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強調個性表現提倡獨出心裁,美術活動讓學生通過觀察,表現豐富多彩、鮮明生動的典型形象,表現自己的生活認識和感受這都利于促使兒童產生創造力。

作者:黎力單位: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二小學

篇9

小學美術課程是基礎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義務教育階段小學生的必修課之一。美術教育的特殊價值決定了美術課程在墓礎教育中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學美術課程為提高國民整體素質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和優勢。然而,長期以來,美術課在學校的“小三門”的地位并未得到徹底改觀。因而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并沒有得到廣泛重視,小學的美術課程沒有真正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一、小學美術教育的現狀

實踐中,小學美術課程的現狀令人擔優。與新課程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針對這一問題,選擇我縣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一部分,采取定性研究的價值取向。特別是使用觀察、訪談、問卷調查等對小學美術課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和研究。調查結果顯示,由于受經濟條件和長期以來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觀念的影響,雖然在形式上,得以確保小學美術課的開設,但缺乏美術課程資源,缺乏藝術教育信息,美術學科和美術教師地位低下。教育教學設備落后,教學藝術落后,沒有科學的評價體系,課程的美術訓練水平低。這使得美術教師的信念不強,降低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明顯不足,這些問題嚴重影響小學美術課程的可持續發展,影響美術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和諧發展。因此,本文分析全縣小學美術課程的問題和課程發展的矛盾反映的現狀。從而建立全縣小學美術課程發展的總體目標,初步形成區域特色的小學美術課程的框架體系,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調整教師教學行為,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更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建立系統的評價體系,使學生形成一個基本的優良的品質和審美觀,促進人格的形成和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由于素質教育的提出和實施,小學美術教學正在日益受到重視。然而很多教師卻因受“應試教育”的制約,都比較重視技能訓練和學生摸仿能力的培養。而對其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以下筆者就小學美術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談談自己的看法。

二、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思考

1.尊重學生的童真來描繪事物

因為兒宜本身潛意識的童真、稚拙的造型特點,學生往往會把水果畫成人面,并贖予一定的面部表情;把畫一個人側面的眼睛可以畫成正面人的眼睛,人物手腳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隨憊安排,全身比例也可能沒有一定的規律。在他們眼里,觀察到的不僅只是自然形態的模擬,也不受固定模式的束縛,隨意性的人物夸張變形,呈現出具有獨特的童趣稚拙,他們習慣用手中的線條去描繪自己的現實生活。因此,在我們教學時應積極引導兒童這種自然古樸、純真無邢的審美意蘊和思維現象,順其自然,培養和發展其創造能力。

2.最大限度地保護兒童的天性

兒宜在美術創作中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喜歡畫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最喜歡的、最喜愛的食物……總之,喜歡畫自己的所愛所好。雖然有時畫得不像、不美,但卻其有他們獨特的個性特點。成人不要限制他們畫什么或強制他們畫成什么樣子。更不要輕易做出自己的評價。要積極地對兒童的作品做出及時的肯定。如果對兒童做出種種強制或限制,就容易抑制其美術興趣,說不定一個美術天才在無形中就被成人的要求和限制所扼殺。美術教育者應最大限度地保護兒童的天性。充分發揮他們在某一方面的特殊愛好,保護兒童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

3.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篇10

[關鍵詞]初中美術 培養學生 美術興趣

初中美術課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美術教育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而且對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幾年來我們國家也非常重視美術教育,許多學校也取得了不少教學成果,但也存在不少問題。

一、了解學生心理,培養興趣

我們應該多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思維表現特點。由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認知事物有密切的關系,美術教育是學生身體發展水平,知覺能力、情感態度和生活經驗的自然產物,美術是學生認識世界過程中的一種表現。需要對事物的認識表達時就有畫畫描述的沖動,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會受到鼓舞。教師就要在課堂上引導好學生,激發其熱情。比如在初一人物線造型的美術課上,當有老師要求作業畫女同學頭像時,總會有個別學生提出要畫男同學,有的還要畫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畫只小熊貓。我們分析一下這些學生的想法,要求畫男同學的可能覺得自己能畫的更好;要求畫自己爸爸的是因為他最熟悉,能畫象;要求畫熊貓的同學可能是因為不自信,怕自己畫不好人頭像而要畫自己拿手的。如果這時教師大怒,以不按老師要求做作業和無理擾亂課堂批評的話,就使學生的繪畫熱情受到挫傷。因而應該給他們創作自由,讓學生從興趣開始,可以先畫自己喜歡的,興趣往往會產生“階段性”的成果,我們要把握好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及時的給予表揚和肯定,再畫教師布置的作業,使學生乘勝進步。教師只有了解學生心理,正確的引導,才能培養其興趣,提高創新能力。

二、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從興趣入手,提高創造能力

1.改革教學方法

過去有些人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書非常“認真”,把課堂教學當成只傳授知識的場所,沒有做到教書育人、培養才干、開發智力。而是教法簡單化,教師講,學生聽,墨守常規,老一套,不變樣,致使學生思想僵化不開竅,以至學生失去興趣,這樣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所以,課堂教學方法必須改革。美術教育,形象生動,鮮明直觀,在對學生進行美育,促進智力發展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優勢。

因為農村學校條件的限制使很多課程不能開展,如果教師局限在學校現有的條件里,有的課堂教學內容只能是簡單的講講,甚至讓學生自己看看就上自習課了,我們應該利用農村現有的條件盡量開展好課堂教學。比如初三的雕塑課,農村學生是不可能有橡皮泥來做雕塑練習的,但是我們可以利用農村的條件來上,不妨讓他們再回到兒童的玩“泥巴”時代,讓他們自己動手去挖紅泥,讓他們在課堂上由老師引導從兒時的“捏娃娃”游戲開始講解雕塑,使學生更真實的感受到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是創作的源泉。這樣的課堂才是培養農村孩子興趣的樂園,這樣讓學生在興趣中吸取知識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學習效果,充分發揮課堂活躍的優勢作用。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現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傳授知識,應該是以興趣為引導,利用情景教學的模式創設興趣的課堂氛圍,達到美育的目的。學生興趣與教學方法密切相關,美術教育要靠得當的教學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據教材,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培養學生興趣。教師本身要有創造性思維,要思路活躍、方法新穎,學生感到有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學生積極思維,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2.充分利用現有設備,直觀教學

只有搞好課堂教學,才能大面積提高學生美術知識水平,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教師上美術課時,總不能天天“游戲”,長了也呆板,使美術課單一枯燥。要搞好課堂教學,我們還要利用現有設備,培養學生興趣,上好美術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興趣,被動地學習,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現在上美術課的主要問題是相關教材資料缺乏設備不齊。特別是欣賞課,有些作品經過幾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圖片又不多,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就不能激發學生的美感。教師生硬的讓學生只是去畫畫,因此運用現有的教學設備來補充就非常有必要。通過自己找些資料,如掛圖、畫冊、錄象、幻燈、光碟等,讓學生觀看欣賞。通過聲音、圖像、音樂刺激學生,激發學生興趣。通過生動豐富的素材資料,將學生從課堂枯燥的說教中解脫出來。只有通過大量作品欣賞,教學示范,才能使學生增加感性的認識,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不斷的藝術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創造能力。例如:在初二美術國畫的課程中,因為教室條件限制,教師示范很麻煩,而且學生也不容易觀看,我們就可以用 VCD通過電視來演示。讓學生先欣賞作品,再觀看繪畫過程和技法表現。這樣就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真正欣賞到美的內涵,同時也減輕了老師的負擔。

有的學校已經配備了多媒體教室,我們還可以用多媒體電教手段為學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觀,形象的感性材料,對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十分有利。

3.課堂教學內容適中,訓練有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