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化的特點范文

時間:2023-10-18 17:21: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古典文化的特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古典文化的特點

篇1

中國建筑的表現形式歸根結底展現的是人的思維,所有的建筑都是因人而起,由人而造。在中國的建筑中,這種實用性也可以說是中國建筑性格中的淳樸寬厚感。因為我們大家都知道,傳統的中國建筑材料是以土木為主要材料的,并且采用的是框架結構,用梁架承重,整體就是淳樸寬厚的氣韻美感。眾所周知,外國建筑通常情況下是院在外,即院子包圍房子,而中國建筑則相反,院在內而房在外,也就是房屋包圍院子。房屋、墻垣等圍合成院落,以院為中心;或是以主單元(即正殿、正廳)為中心,次單元(即兩廂)圍繞主單元,一正兩廂,并以抄手廊連接,組成一座建筑。如在各地民居中的四合院空間。其特點就在于把“院子”作為建筑平面的組成部分,室內外空間融為一體,以房廊作為其中的過渡空間,既富有情趣,又富有生活氣息。院落周圍建筑互不獨立,又相互聯系。但合院建筑卻不是作為群體出現的,而只是“一座”獨立建筑而已。民居村落中的多數建筑都是四合院式,小型的二層閣樓式建筑是玉帶房脊、白墻黑瓦的江浙風格,但下層的窯洞式及瓦房建筑又是順應了北方氣候和地理環境。且房屋的古香樸色無不滲透著中國淳樸的自然風尚。它就如同建筑創作的源泉,孕育出了以木結構為主要材質的建筑形式,這是中國文化的特有建筑形式,也是滲透著中國文化內涵的建筑樣式。木結構建筑已經不單純表征為木頭本質上的材質性,而能突顯出它的文化內涵。同時,由于中國古代陰陽、五行之說的盛行,更是將這種內涵性發揚光大。而中國建筑也是世界上唯一以木結構為主的發展比較成熟的建筑體系。木結構建筑體現了與自然高度協調統一的中國文化精神。在民居建筑中它有抬梁式,還有穿斗式,這種結構的特點是由柱徑較細、柱距較密的落地柱與短柱直接承檁,柱間無梁而用若干穿枋聯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的。這種結構用料小,但室內柱密,空間不夠開闊,但它不用釘子,采用榫卯結構,線條邊線為弧線形,柔和而優美。曲折多變,卻又給人以平和、含蓄的美感。中國傳統的木結構注重尺度和節奏感,也正由此才平添了它的人文色彩,再加上色彩和風格的運用,就尤其顯出它的節奏感了。

二、崇尚自然

中國古人講自然,西方人則講生態。無論是哪一種,總歸是一種好的現象。中國古人對待自然的核心問題,就是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問題,也就是人對待自然的態度問題。《周易。乾卦》:“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共德,與日月合共明,與四時合共序,與鬼神合共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儒家崇尚“天人合一”,道家推崇“自然無為”。天也,自然也。中國古代的美學家和藝術家就是這樣始終以一種敬畏與愛戴的態度來對待孕育他們成長的自然環境的。自然是世界的有機組成部分,人類離不開自然,人類是自然生命世界中的一部分。中國的詩歌中講自然,南朝的大畫家謝赫在他的《古畫品錄》中同樣也提到過自然,盡管不是直接的字面表述,然而也間接指代出了對于自然的崇尚之情。中國的園林藝術是中國古代先民對于自然崇尚的最好佐證。例如在園林建筑中要注重對自然環境的利用,盡量保有原有的自然景觀;面對錯綜復雜的山脈和山勢,也要在設計中注重它的天然性,為了美而破壞原有的美是最愚笨的方法。十分有幸我們中國先民們懂得與自然接觸的方式,也有能力與自然保持十分友好的關系,更重要的是,他們懂得如何珍惜這筆極為珍貴的財富。因此,中國的古代園林建筑很多都利用疊石造山,尤其注意對水景的“借用”,通過合理的設計,讓水流、山勢再加上植被和內外空間的虛實變化相結合,從而達到一種既藏且露的含蓄美感和虛實相生的朦朧美感。因此,人們學會了因地制宜,知道如何利用花草、如何利用樹木,中國的建筑已經不再單純是遮風避雨這種單一的概念性建筑了,而是詩情畫意的特別文化體現。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反映在建筑中同樣如此。建筑可以說是畫,也可以說是詩,在迂回曲折中,花草山水間體味著中國園林的淡雅意趣和猶如山水畫般的妙趣橫生。中國園林可以說成是山水畫,實際上中國建筑本身就可以說成是山水畫。它同樣講究虛實相接,它就像是一個生命的有機體,能彰顯出勃勃的生機。這也才有了詩人所吟誦的:“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獨上高樓云渺渺,天涯一點青山小。”

三、整體為美

整體意識貫穿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始終。所謂”整體意識”概括來講就是以“整體為美”。以“整體為美”既是中國傳統美學原則也是藝術創造原則,也是中國審美原則。中國人講究“整”,莊子曾經說過:“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謂大本之宗,與天和者也;所以協調天下,與人和者也。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由此看出,在中國古人眼中,天、地、人是一個生氣勃勃的有機整體。藝術的使命就是反映、展現、參悟這一整體,而中國建筑藝術也不例外。在這種對于整體效果的追求過程中出現了中國古代園林建筑的一個重要原則,它具體表現為園林建筑中的“借景”手法的運用。然而即便是這樣,也無法完全體現出中國建筑中所具有的精妙特點,因為這個“借景”是多方面的,也是多角度的,有遠借、近借、仰借、俯借,等。古代的園林之所以需要“借景”,并非是無聊之至所為的無心之作,而是用心刻意而為之:打破傳統,打破單個建筑的有限性,突破自身的有限性,將大千世界引進園林中來,并使之成為自己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營造一種取之自然的純天然的意境美感。而意境美感所帶給人的是一種獨特的美感,即“韻外之致”,她會讓人在景色之中感受到更為強烈、更為豐富、更為深遠的且讓人回味無窮的整體美感。此外,在中國的古代建筑中,四合院也是比較常見的形態,即內向的外封閉的空間形態整個就是一個整體,像是一個火柴盒,以圍院空間的整體布局作為其主要的特點。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中國傳統建筑是以整體為美的,可它絲毫不吝嗇對于變化多樣的裝飾性的追求,從重檐殿頂到五脊四坡,就連邊角部分都飾有琉璃小獸,這既增加了建筑的藝術魅力,又增加了它的神秘色彩,且這絲毫不影響中國傳統建筑對于整體美感的追求。

四、軸線的空間藝術

中外建筑單體都講究對稱,但中國建筑、空間布局尤以軸線對稱見長。在中軸線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而兩側的建筑物也多以對稱進行布置,具有嚴格的方向性。而所有這些“規矩”主要受中國傳統社會、家庭的觀念太重的影響,折射到建筑中就形成了軸線的空間藝術,它同時更是中國“周禮”思想的具體顯現。一般而言中國的住宅和壇廟都是以廳室、享堂為中心,正屋為主體,中軸對稱,廂房、雜屋均衡發展,天井院落組合變化。這是小的民居布局。寺廟也是在這種影響下從廊院式布局變為以佛殿為中心的中軸布局形式。這種軸線空間藝術更多的主要體現在受中國“周禮”思想影響較大的建筑體系當中。其中最為典型的當屬北京故宮建筑群。故宮所在地區稱為皇城,整體形態為不規則方形。皇城規模巨大,四向辟門。故宮同三海、太廟、社稷等共同組成皇城的主要建筑群。整個宮殿群的軸線和北京的全城軸線合二為一,以此來體現出帝王宮殿的至尊地位。在這種軸線的空間藝術形式中,表現出的是明清帝王重視至高無上的王權體現,它布局主從有序,院的靈活運用和空間變化豐富了建筑的層次感。這是等級的分別,是主次的區分,在高低錯落有序中得以規范運用。當然,中國傳統建筑這種空間的形成,有其主客觀原因。客觀上如自然的、地理的、生態的原因等,主觀上如中國長期保持的生產方式、經濟形態和人文形態等原因,這里不再贅述。但不論怎樣,這種軸線式的建筑設計樣式,從布局的嚴謹性上就可看出它與宗教、權利或風水思想有關。與其說它是一種建筑樣式,倒不如說它是文化的體現。

篇2

[法]克利斯提昂?約里波瓦文,[法]艾利施圖,鄭迪蔚編譯,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4年7月

卡梅拉“人物”形象以非凡的想象力和極具創意的情節創造了全球性聲譽。本季小雞們又將邂逅富蘭克林,并與堂吉訶德并肩作戰……本書寓教于樂,充滿了驚險的情節、古典文化氣息和法式的幽默。

這只來自法國的小雞卡梅拉,溫暖了孩子們的童年,陪伴了孩子們的成長:4歲的悅悅聽媽媽念了兩年這套書,依然興趣不減,她問:“卡梅拉跑來跑去,為什么農場主管不住一只雞?”有位卡粉說,他想有一個貝里奧這樣的朋友,一個卡門這樣的妹妹,一個鸕鶿佩羅這樣的大爺……卡梅拉點亮了孩子們的夢想,雖然有時他們的夢想會令父母抓狂,但是,他們會想盡辦法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好的繪本,風格是標簽,但最終能讓讀者動容的一定是故事。卡梅拉和她的孩子們在故事的海洋里遨游:他們遇到了奧地利偉大的音樂家莫扎特,用雞毛修復了鋼琴,讓他終于趕上了國王的音樂會;他們遇到了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在他的導演下,嶄新的羅密歐出現了……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識性,還有寓教于樂、積極向上的引導性。《不一樣的卡梅拉》的每個故事里都巧妙地納入某個歷史人物、事件、名畫、某些著名童話的人物、情節,讓小讀者在閱讀的同時了解到更多的知識。這是作者在他們面前打開一扇發現自由的窗口。

篇3

作者:王艷威 單位:吉林體育學院

“瑜伽舞蹈”教學融入中國古典舞身韻的實踐探討及研究第十二屆冬季運動會閉幕式文體節目第二篇章“冰雪情韻”將瑜伽、太極和中國古典舞身韻三者相融合,成為國內首例,成為了高等體育院系瑜伽教育內容的首創教學內容之一,瑜伽舞蹈及身韻二者同屬于東方文化元素,同樣的韻律及呼吸,瑜伽教育內容之瑜伽舞蹈有著千年的印度文化,而中國古典舞身韻以獨特古典文化著演繹中國的歷史,身體與韻律的融合更有效的推動了瑜伽舞蹈的成長,推動了體藝的連接及文化的鏈接;體藝的鏈接使整套瑜伽舞蹈更加統一完整化。例如:“冰山雪蓮花”的開與合設計,古典舞動作將瑜伽舞蹈充分連接,瑜伽舞蹈演員雙臂展開同時結合瑜伽基本坐姿“雷電坐”,伴隨古典音符微微響起時,手臂伴隨音符及呼吸向上將雪蓮花含和打開。不但遵循了瑜伽教育體式安全原則,而且使瑜伽舞蹈貫穿了濃厚新穎的藝術氣息。雪花飄灑的冬季舞臺微微可見一群圣潔的“冷傲冰艷瑜伽仙子”潔白清心祥和而坐。嘩嘩啦啦的水聲由遠至近,朵朵盛開的雪蓮花在潔白的雪中開始綻放,。古印度瑜伽練習者就已在冰雪中完成強體練習,而導演依據吉林天氣地域特點將舞蹈33名十二屆全國冬季運動會演員編排成“雪蓮花”在雪花飛舞的舞臺中一次次盛開;LED的冰雪畫面結合吉林天氣地域特點播放,教師將瑜伽教育特有的專項技術特點;融藝術元素中國古典舞“身韻”連接瑜伽教育體式及整套舞蹈隊形變化。將雪中瑜伽舞蹈推向新時代體藝文化的最前沿;共同演繹著東方古典文化元素、體育元素和藝術元素。創作新時代的體育與藝術相結合的健身表演產物。

“瑜伽舞蹈”教學中印度音樂與中國古典音樂的轉換音樂是舞蹈內在的靈魂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音樂風格及文化不同講述著表演著不同的生活故事,具有中國古典文化元素特色元素的琵琶音樂“琵琶語”,情意綿綿成為我國新時代創作的“瑜伽舞蹈”教學中音樂的首選;琵琶聲將每一個人帶入中國古典文化意境中,隨著音符的連動,演員結合瑜伽舞蹈有的魅美及中國古典舞身韻優美古韻的舞姿,感受演員帶給我們體藝美得每一次舒適的呼吸、每一個美媚表情、每一份濃郁的情感;呼吸伴隨音樂的起伏連動身體韻律;巧用舞姿鏈接琵琶的古美音符,把圣潔冷傲的瑜伽仙子變成了中國古典瑜伽仙子;使體育新興項目“瑜伽舞蹈”更具社會創新性和欣賞性。“瑜伽舞蹈”教學融入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內容的制定“瑜伽舞蹈”教學過程中,瑜伽舞動基礎體式以瑜伽教育為基本教育內容;瑜伽教育是一項新興舒適、優雅的體育養生運動,社會現象表明瑜伽表演形式多被體式展現或印度舞蹈所占據,丟失了古典文化體育藝術表現形式,使觀眾領悟和感受不到其中的舒適祥和優雅的內涵,表演中存在動作連接性差和動作單一等因素;失去了古典文化藝術觀賞價值;現今瑜伽舞蹈教學融入中國古典舞身韻真正打破了中國瑜伽舞蹈傳統的表演及表現形式,首次將中國古典舞的藝術文化元素融入體育專業教學中;打破和打造了新時代瑜伽舞蹈獨到表演形式。使瑜伽舞蹈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提高學生中國古典舞技術技能;提高授課學時,滿足社會需求;突出項目特色;瑜伽舞蹈演員用更多藝術的表現形式講述著“瑜伽舞蹈”的文化內涵。使瑜伽舞蹈更具有舒適性、觀賞性和藝術性。

實現了瑜伽舞蹈“本土化”教學特點;同時也完成了地域文化特點、時代特征和深化教學改革成果,也突出了吉林體育學院的辦學理念及專項特色,完成了體育與藝術相結合的突破點,同時提高表演專業(體育表演方向)學生實踐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及表演能力。同時為體育藝術表演專業建設提供了理論依據,為瑜伽舞蹈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為全民健身運動引領先鋒。

篇4

古典舞是我國古文化的傳載體,它體現不僅僅是肢體動作的展示,它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古典舞本身就具有很濃厚的文化觀念和舞蹈內涵,它的每一個動作都蘊含著深意,每一個舞步都在表達著人物的不同情感。古典舞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它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每一個舞者,培養一批又一批高素質的舞蹈者。

二、構建古典舞教學模式

(一)目前存在的古典舞教學模式

1.銜接型古典舞教學模式

銜接型古典舞教學模式是最為基礎的一種古典舞教學模式,它就是將藝術院校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進行一個銜接式的教學,通俗的說就是具有中等專業教育基礎,能夠開始接受高等教育發展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就是:學科建設完善,師資隊伍雄厚,科研水平穩步提高,學生專業素質較強,教學成績斐然等特點。

2.創作型古典舞教學模式

在衡量古典舞成果上主要的方向還是在古典舞劇目的創作和表演上,這兩點也是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尺標。在這個發展的時代中,只有永不停歇的進行創新才是時代的真理所在。高校的古典舞教學就是依靠著高校雄厚的資金,不斷的創新,才能夠獲得平穩的發展。近年來我們又看到了不少吸引人注意的古典舞創作劇目,它們在用一些獨特的形式在不停地開發著編導老師的編排能力,也在不停地訓練學生形象表達能力,讓學生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情感的表達、文化的體現和時代不同風貌上都有很好的提升,它們都在為古典舞的發展和創作添磚加瓦,為構建古典舞教學模式和完善模式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3.風格型古典舞教學模式

風格型古典舞教學模式是通過不同地域的不同生活形態和生活習慣,不同的舞蹈表達方式,在結合高校自身的實際情況下,去尋求探索中華民族中各民族之間的不同文化底蘊,去尋找古代舞真正的精髓,根據不同地區的文化遺存下的來傳統,經過藝術的雕琢然后發揮想象力創作的具有獨特風格的古典舞教學模式。雖然從上面的古典教舞學模式可以體現出:現在我國的古典舞教學已經具有一定的成績,但是我們還是應該看到自身的不足。現在全國的大部分高校的古典舞發展速度還是較為緩慢,他們依舊是以北京舞蹈學院的古典舞為教材,沒有適合于自身的古典舞的教學模式。

(二)構建高校古典舞教學模式的路徑

雖然現在的古典舞教學模式存在著幾種不同的模式,但是針對于不同時代下,不同的高校,各自又有不同的差異和不同文化,所以這幾種模式并不是一直都適用于任何情況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的變化,古典舞蹈也會不斷地層出不窮,所以各自高校首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從自身的文化特征和所處的地理位置進行新的古典舞蹈教學模式的研究。例如:山東的舞蹈學院就有很好的發展資源,山東是儒家文化的起源地,儒家美學就可以融入古典舞中。儒家的思想更注重的是“禮樂之道”,讓新舊思想的碰撞和融合,從而得到更為完善的古典舞教學模式,讓儒家思想融入到古典舞中,讓“謙恭揖讓,授受啟呈”成為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得到發揚,形成特殊色彩的古典舞風格。

三、結語

篇5

現代簡約風格特點:簡潔和實用是現代簡約風格的基本特點,強調功能性設計,線條簡約流暢,色彩對比強烈。

人們裝修時總希望在經濟、實用、舒適的同時,體現一定的文化品味。而現代簡約風格不僅注重居室的實用性,而且還體現出了現代社會生活的精致與個性,符合現代人的生活品位。也符合了人們減輕周圍壓力,崇尚環保的要求,反而設計師的設計功力有更高的要求,即能在簡單的裝飾中表現出更深的韻味,如文化內涵,性格特點等。

2、歐式古典風格——尊貴典雅氣息處處流

歐式古典風格特點:歐式古典風格主要是指西洋古典風格。這種風格強調以華麗的裝飾、濃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達到雍容華貴的裝飾效果。

歐式客廳頂部喜用大型燈池,并用華麗的枝形吊燈營造氣氛。門窗上半部多做成圓弧形,并用帶有花紋的裝飾線勾邊。入廳口處多豎起兩根豪華的羅馬柱,室內則有真正的壁爐或假的壁爐造型。

墻面最好用墻紙系列,以烘托豪華效果。地面材料以石材或地板為佳。歐式客廳非常需要用家具和軟裝飾來營造整體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類風格的裝修,在面積、空間較大的房間內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3、新古典風格——多元化的思考方式

篇6

摘 要:古典園林;造景手法;茶園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431065

1 茶園設計的必要性

我國是茶葉的發源地,自古以來“茶”便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逐漸便成為了一種茶文化。從古至今的演變中,茶文化一直與農耕文明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喝茶習俗、品茗作詩已經成為了古代文人生活的一部分,大量古典詩詞中都能反映人們對于茶的喜愛,陳照年先生曾將茶定義為中國的過癮,并全面的總結了茶的發展歷程和所蘊含的豐富的精神文化。茶文化首要的是具有滿足大眾飲茶的物質層面需求,其次的是由于其所具有的佛家道家的文化,給人們一種精神層面上的哲學理念的追求。這種文化傳統一直延續到了現代,并逐漸形成了一種獨具特色的茶園文化。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旅游文化情有獨鐘,茶文化因其豐富的歷史內涵,魅力的人文風景,成為旅游發展的一個新趨勢。

茶園的資源豐富,包括了以茶為中心的自然、歷史和文化資源。茶葉的消費者促進了茶文化旅游的開展,并且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轉型使得服務也成為了帶動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而文化旅游業也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茶文化的旅游效應,可以帶動茶葉生產、科教、以及生態旅游這一系列的環節,使茶農增加收入的同時,又能夠起到傳承我國茶文化悠久的歷史,彰顯中華文化的魅力。對茶園進行規劃設計,可以促進具有生態特點的觀光茶園的建立,讓茶文化滲透到茶園的每一個角落,形成以園區為核心的涵蓋文化保護、特色經濟、生態旅游的一體化工程,將茶葉與旅游業通過產業互動的模式,加速產業結構的轉變,例如,云南省普洱市推出的“普洱茶休閑觀光生態游”就將茶葉文化與旅游業較好的聯系在了一起,通過一體化的宣傳和銷售,促進了茶文化和旅游業的發展,對當地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現階段,茶園文化發展還不完善,在其規劃和設計上面還沒有很好地發揮其優勢,沒有很好的體現其本身的意義。縱觀我國各大重要的茶葉主產區,大多數茶園的規劃設計顯得比較單一,甚至是出現了較多的雷同現象,沒有很好的體現出文化特色和主題創意。為了更好的發展茶葉旅游,對茶園的規劃設計便成為了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2 中國古典園林的造景手法簡介

中國古典園林的造景風格在世界上享譽盛名,主要表現為在名門別院中將山水風景精致化,表現出對生態自然的遵從以及對視覺感官的重視。中國古典園林的造景手法,既是中國古典藝術的表達方式的存在,又是中國重要的文化遺產,隨著不斷的繼承和發展,中國古典園林的造景手法仍主要為借景、障景、移景和隔景等,其對今天的園林設計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2.1 借景

主要是通過疊合、引入的方式將園外的風景與園內的風景結合在一起,巧妙地避免園林空間狹小這一缺點,使得園林布局更加飽滿和合理。頤和園里的玉泉山就是一個典型的利用借景手法的例子。借景手法主要由3種方法構成:開辟賞景透視線、提升景點高度、借虛景。借景的內容也比較廣泛,自然景物或人文景象都可以成為其借助的點。

2.2 障景

不同于借景,而是通過各種藝術手段,包括假山設計、建筑、峰林等,將園中的景物進行隱藏,避免較寬大的園林給人一種空曠冗雜的感覺,而又可以使游客在觀賞中通過不斷地發現景點,帶來一種欣喜的感覺。這是古典園林常用的手法,將園林的美逐漸的表現出來,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驚喜。

2.3 隔景

其作用與障景相類似,就是利用技術手段將園林的空間分隔開來,通過對游客的視線進行阻擋,減少相連景^之間的相互干擾,使得園林在空間布局上更加豐富合理。

2.4 移景

指通過在園林設計中對景物進行移植或者仿建,完善園林的構造,使其更加具有美觀性。這種手法在古代園林中運用比較廣泛,效果也比較好。例如,在我國著名的景點圓明園中,既具有無錫特色的寄暢園,又有眾多具有江南特色的園林。這種造景手法,解決了古代交通不便,南北文化差異不能被很好的欣賞的問題。但是移景并不等同于復制景象,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好會由于地域以及自然條件的限制,必須需要對景象進行加工,使其更具形象化。

3 中國古典園林造景手法對茶園設計的啟示

3.1 以自然景觀為基礎

茶園文化是在茶葉生產的歷史基礎上形成的,通過對其進行設計可以將茶園文化很好的展示出來。縱觀茶文化的發展歷史,融合了儒、釋、道三家的文化,雖然三家屬于不同的文化體系,但是就思想上來說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中國古典園林主要是以體現道家的“道法自然”為主,而茶文化的發展除了具有道家文化的特點之外,還體現了佛家和儒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于是,將中國古典園林造景手法運用到茶園設計中便有了很好的思想基礎。茶園設計要體現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要注重對自然因素的遵從,對自然景觀進行適當的改造,保護茶園自身的景觀結構。在實際操作中,就是要認真的分析茶園的地理因素、地形特征和空間布局,采用適當的手法,對地形、地勢和空間布局進行調整,因地制宜的發展茶園文化,不僅要將茶葉種植地進行合理的規劃、為茶葉的生長提供良好的自然基礎;還要將茶園的園林景觀和布局進行合理的規劃,對茶園生長的茶樹和周圍的植被進行合理的劃分,尊重植被存在的合理性,呈獻給游客一種原生態的茶園的風景。古典園林造景手法與茶園文化相結合,在設計上保存其獨特的自然風味,使得游客在欣賞中能夠起到親臨大自然的感覺。

3.2 以體現茶文化的內涵為改造點

茶園設計對帶動茶文化旅游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茶園的設計中也應該要體現出茶文化的特點,使二者可以很好的相互促進。在茶園的選址上,就要以自然風景區和郊外為主,這些地方環境優美,植被豐富,可以給游客更好的親近自然的機會;在茶園的設計主題上,要突出一種修身養性、安謐靜雅的氛圍,使游客在欣賞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茶文化自古以來的那種“清新淡雅”的韻味。在人為造景上,要結合自然和人文的特點,注重材料的選擇和加工,使得茶園設計能夠很好的突出超脫的茶文化意境。在實際設計時,不僅要在空間構造上下功夫,使其體現出一種靈秀之美,更要顧及茶園的整體氛圍,突出茶文化的特點,發揚中華優秀的茶葉文化。

3.3 以整體觀為設計原則

茶園設計需要實現游客可以在茶園的每一個角落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這一目的。在實際的設計中,要融合“和諧大自然”的理念,將其貫徹到茶園設計的每一個環節。要注重體現景觀一致的原則,由于游客在欣賞過程中,總是會不由自主的將景觀空間的性質與建筑的性質聯系在一起。設計者要正確的認識和分析這種心理,在茶園空間布局的設計上要與茶園的整體風格相呼應,提升茶園景觀的特點;要注重景觀的完整性原則,茶園設計是一個將整個茶葉生產、生態旅游等環節相聯系的過程,要用整體的觀點來看待茶園文化設計,使其達到效果最大化,要將茶園中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因素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清幽舒適、養生宜人的氛圍,使得游客在茶園觀賞中既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又能夠對中華源遠流長的茶文化進一步的了解。

3.4 以融入創意元素為特點

針對現階段茶園設計不能突出特點,雷同現象多的問題,在設計中應該考慮將創意融入設計理念中,形成獨具一格的茶園文化。設計師要給茶園定一個設計主題,突出其地域特色、茶葉特點,如:“福建武夷山脈就以突出武夷山大紅袍為設計點,形成了以大紅袍觀光為一體的茶園。”要發掘茶葉的精神文化內涵,展示出茶園的獨特的風格,針對現階段生態旅游熱門的現象,借鑒優秀的創意理念,設計出具有鮮明特點的茶園,來吸引游客。同時,還可以將當地的風俗習慣融入到茶園設計中,使得茶文化更加的生動,并且更好的帶動當地的生態旅游,促進經濟的發展。

4 結束語

隨著我國文化旅游的發展,茶文化旅游將會獲得一個較好的發展機遇。茶園給發展茶文化旅游提供了場地,要認真的對待茶園設計這一概念,借b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為茶園設計注入活力。成功的茶園設計既能帶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又能夠讓游客在生態觀賞的過程中,進一步的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其促進作用。茶園設計要匯集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尊重大自然的基礎上,融入新時代的創意理念,達到其設計目的。

參考文獻

[1]邵春田.談中國古典園林藝術[N].鞍山師范學院學報.1995 (02).

[2]魏保枝.傳統造景手法在現代園林中應用的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 2011.

[3]米敏,黃小飛.中國古典園林設計手法在現代園林中的應用[J].湖南林業科技, 2011(05).

[4]王婷.中國古典園林造景手法在茶園設計中的應用[J].生態旅游,2016(06).

篇7

關鍵詞:中國古典舞,審美特征,民族文化傳統,圓場步

中圖分類號:J7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4)10-0128-02

一、從“圓”字看中國的圓文化

圓場步的訓練路線呈圓圈形,舞者訓練時周而復始的流動起來就稱作“圓場”。自古圓文化在我國的悠久歷史文化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每當我們翻開中國歷史、哲學史、文化史以及工藝美術史時,都無時無刻的感受著一種"圓"文化營造下的氛圍。中國人愛“圓”。而這種"圓"的氣氛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人類文明,可以說"圓"的內涵始終貫穿著中國人的思想和行動。

“圓”乃中國古典文化的極致理念,在古代的《易》理太極圖中已完全體現。太極是中國古代的哲學術語,太極圖是以一個大圓環、一條S線、兩個一黑一白的小圓圈構成。《周易正義》中說道:“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太極的外圓象征元氣混一的宇宙,S線隔開的陰陽兩面相互交替產生萬物。表現了陰陽輪轉、相反相成的萬物變化根源。又像是能量之間的相互轉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不尖銳又可以相互抵消之感。這種相互轉化,相對統一的形式美,源于人們對于“圓”的理解。圓又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的精神原型,它與中國人的宇宙和生命意識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也是我們揭示藝術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視的因素。中國人愛月亮,古有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中國人最重要的中秋節選在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不僅因為此時月圓,而且還恰逢豐收季節。“圓”,象征著“團圓”“飽滿”之意,有盈的意味。是自古宣揚以和為貴的中國人所崇敬的圖形。自古又有“天圓地方”的說法,可見“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早已根深蒂固。“中秋節這一天,不僅天上的月亮最圓,而且五谷顆粒成熟收獲,親人們從遠方歸來,大家團聚在一起,慶祝豐收,慶祝團圓。可謂是天、地、人皆圓滿,正是中國人所喜好的。所以說,中秋節也是源自于中華民族兒女對于這種‘圓文化’的崇拜和追求。不難看出圓場步之所以選擇圓形為訓練路線,也正是因為圓文化在國人心中的地位使然,更是人們審美習慣的流露。

二、圓場步所體現出來的審美要求

圓場步的訓練方法極具特點。圓場分男、女兩種步法。以女性跑圓場為例,開始時左手叉腰,右手單山膀,右腳踏步,眼睛平視左前方。起步時右腳尖向外微撇,勾腳向前邁出,腳后跟先著地,然后壓腳掌全腳著地。同時左腳跟抬起,順勢左腳邁步向前跑出,姿態同右腳。跑圓場時,腿不能僵直,兩膝蓋內側要貼緊,膝蓋存勁兒,步于要小、快、均勻,上身保持平穩,不可摳肩、撅臀。無論男女,跑圓場的速度均分為慢速、中速、快速三種。慢速多用于起步,逐漸加快到中速、快速。男性多用中步,距離約一尺左右,女性步伐相當于自己半個腳掌的長度。圓場步的行進路線分為直線、橫線、半弧圓、斜線、圓圈、s字形,橫∞字形等幾種。

(一)圓場步的含蓄之美。圓場步所呈現出來的是一種靈巧、輕盈且含蓄和柔美的感覺。是中國古典舞中流動性極強的舞蹈動作。從走圓場時,腳部的過渡動作,由腳跟過渡到腳掌再到腳尖。從跑圓場時膝蓋不能伸的太直,要微微彎曲。都呈現出的是一種含蓄的美。這種圓場的動作出現在舞蹈中,不僅增強了舞蹈的流暢度、流動性,更加體現了舞蹈作品情感表達的含蓄之美。自古以來,中國人都講究意不直敘,情不表露,崇尚于一種浪漫。這樣的情懷創造了一種文化,也創造了一種深奧的邏輯思維。孔圣人稱和頌禮,他們在淺談中發現智慧,在沉郁而頓挫之間揣摩心意。人們贊美沉默是金,留戀“猶抱琵琶半遮面”給人的一種朦朧的美感,因此,以含蓄為美成為了中國古代的主旋律。含蓄的人文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畫外之畫”,無不給人以無窮的回味。這里的言外之意不同于指桑罵槐或是言語上的人身攻擊,而是對于淺談中更高層次上哲理性的一種延伸,讓人有所感觸。畫外之畫就更易理解,中國傳統的朦朧派畫作通常以浮筆或遮掩讓人思緒連篇,還有世人給予王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高度評價均可成為很好的例子。

(二)圓場步的輕盈、靈巧之美。“快”作為圓場步的精髓,它所帶給人們的視覺感受無疑就是輕盈和流暢之感。在中國古典舞中,輕盈纖巧是自古以來人們追求的美感之一。古時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就善于掌上舞,她體態瘦弱輕盈,能掌上舞,故稱作“飛燕”。她又輕又軟,跳起舞來禁不起一陣風,皇上制了水晶盤讓她起舞,又專門制了七寶避風臺怕她被風刮了去,她技藝高超,可“御風而行”。

漢代又有盤鼓舞,盤鼓舞是將盤、鼓置于地上,舞人在盤、鼓之上或者圍繞盤、鼓進行舞蹈表演。此類舞蹈大量吸收了雜技的高難度技巧,同時將這些技巧與舞蹈自身的運動形式相融合,從而創造出既有高超的雜技技巧又具柔美特征的舞蹈韻律風格形象。盤鼓舞表現腰功技巧,踏盤踏鼓,反復徘徊旋轉,又展現腿功技巧。舞蹈中長袖的走向,下腰的造型,都給人以流動感、輕柔婉轉的美,而盤鼓上騰躍、跳踏的形象給人節奏感、剛勁之美。因此盤鼓舞既富于輕柔之美,又有著驚險性和力度感。有柔有剛,剛柔相濟。從古人的舞蹈當中,我們就不難看出自古對于舞蹈風格含蓄、輕盈的風格特征要求。而圓場步作為今人對古典舞蹈所加工、提煉出的一種訓練方法,不僅延續了這種審美特征,更加發揚了它的精神。

一個簡單的動作背后承載的是巨大的文化。正如上述的圓場步動作,它看似單一,實則不僅蘊含著中國古典的文化在里面,更加展現了中國從古至今人們對于舞蹈的審美特點。對于圓的情有獨鐘,恐怕在世界上沒有別的國家可以與中國相比擬。對于圓深厚的文化,無論從中秋,到太極八卦無孔不入的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中。中國人的審美,一切含蓄、低調,也正是中國人作人的性格特點。在舞蹈動作中也很好的得以體現!

參考文獻:

[1]王偉.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于平.風姿流韻-舞蹈文化與舞蹈審美[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3]袁和.中國舞蹈意象概論[M].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

[4]唐滿城,金浩.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法[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

原阿敏(1990-),女,河南濟源人,陜西師范大學2012級碩士,研究方向:舞蹈教學理論。

篇8

關鍵詞:古典園林鋪裝;現代園林鋪裝;繼承;發展

1古代園林鋪地材質及類型

《園冶》鋪地篇中所提及的地面鋪裝材料有亂石、鵝子石(鵝卵石)、瓦片、石板、青版石、諸磚等。常用的鋪地類型有花街鋪地、雕磚卵石鋪地、卵石鋪地、方磚或條石鋪地、嵌草鋪地等。我國古典園林鋪地,浸潤著中國文化的內蘊,是中國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藝術珍品。其設計理念與實踐給當下方興未艾的現代園林鋪地提供了兼顧古今的健全意義,悉心研究、融匯運用,對于現階段風景園林鋪裝建設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

2中國古典園林鋪地紋樣的分析

鋪地作為中國古典園林的主要構景要素,體現了一種精神需求,即“視覺審美”和“完善人格”兩大功能。因此,在古典園林中見到的復雜的裝飾鋪地紋路,不外乎是審美的需要或者借景抒情的手段。紋樣是附加的思想符號,它不僅是一種裝飾,也是一種傳遞思想情感的重要渠道。中國古典園林的鋪地紋樣十分豐富,其中包括對宗教或禮儀、儀式的需要和觀念的表達、對吉祥的象征和市井文化的體現等[1]。

現今園林鋪裝材料形式多樣,不斷涌現,如馬賽克、人造文化石、壓印混凝土、水刷石、機剝板、金屬、玻璃等,鋪地紋樣也隨之豐富多樣,整體構圖不斷創新。但是,在現階段,鋪裝大多設計得比較粗糙,缺少了古典園林鋪裝中的“精美圖案”、“精雕細刻”的那份巧奪匠心和意蘊,大多只可遠觀,禁不起細琢。整體看起來多了份時尚感,卻缺失了中國特有的內涵。由此可見,古典園林鋪裝紋樣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很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3中國古代園林鋪地材質選擇的特點及對現代鋪裝的啟示

3.1效法自然

中國造園藝術,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為最終和最高目的,“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成為中國古典風景式園林構建的理論基石[2]。地面鋪裝材料不論是亂石、鵝卵石、石板、青版石等所固有的自然紋理、粗糙的表面、不規則的形狀均能反映出自然素材的天然美。保留材質原有的形狀、紋理等自然樸實的風格和特色就是中國傳統園林藝術所追求的,體現出古典園林景觀空間的自然協調及人工與自然高度協調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各種新技術、新材料涌入的今天,人們仍有很濃的自然情節,鋪裝作為景觀小品之一成為效仿自然著手點之一,除了利用人工或高科技鋪裝材料模仿自然, 鋪砌出樸實無華、充滿變化的紋理外,在表現古典和自然方面仍是很好的選擇。

3.2得體合宜

中國古典園林中提倡“因地制宜”,鋪裝設計中應做到“因地施材”。利用不同材質鋪砌會產生不同的紋理效果,或樸素、粗獷,或自然、幽靜,或威嚴、端莊,或活潑、生動。一般在廳堂中會選擇采用方磚平鋪、油灰嵌縫、補洞磨面而成,能烘托殿堂壯觀、高雅的氣氛。而在路徑上會選擇亂石,營造出天然野趣。在庭院深巷之中,則使用青磚甬道,使園路顯得莊重沉穩。正是由于合理選用材質使得園林鋪地與建筑、環境在材質、色調上有了呼應,生動的融合建筑和自然景觀,體現園林意境。

現今的鋪裝材料豐富多樣,但是每種材料的外觀、質地、強度、使用條件等均有其一定的特點,因此在選用材料的時候必須根據特定的環境條件、使用功能等選取最合適的材料。這要求設計者在設計開始之前就應該深入了解各種材料的特性與使用情況,以有的放矢,避免不合理濫用的情況發生。

4中國古典園林鋪裝的特色分析及發展

4.1重視意境的營造

中國古典園林強調“寓情于景”,意境的營造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精髓所在,是中國園林最本質的一個特征[3]。我國古典園林善于利用鋪地來渲染環境氣氛,使游覽者在審美的過程中激發聯想,從而達到一種美的境界,獲得一種美的愉悅。如個園入口“春景”,鋪地采用了“冰裂式紋樣”,營造出春筍發、冰雪融化的景象,把春天的意境加以很好地烘托。

部分優秀的現代園林場景鋪裝往往根據周圍環境、建筑的不同,與周圍環境相結合的大面積地面鋪裝,采用圖案鋪砌的方法來表達不同的意境,整體表現園林景觀。例如南京中山門附近一處廣場的鋪裝是城墻磚鋪設的,與城墻呼應,營造古色古香的意境。不過意境營造的失敗案例也不在少數,因此在這方面仍需繼續努力。

4.2裝飾性強

中國古典園林的鋪裝善于根據園景的需要采用不同的紋樣、質感、尺度、色彩來鋪裝。路面或自然、或古樸、或活潑、或粗獷,具有很強的裝飾性。例如杭州三潭印月的一段路面,以棕色卵石為底色,以橘黃、黑2色卵石鑲邊,中間用彩色卵石組成花紋,顯得色調古樸,光線柔和。

經過精心設計的現代園林鋪裝,尤其是廣場鋪裝,都有一定的裝飾性,這也是現代鋪裝的發展趨勢。不過過度的裝飾,有時會喧賓奪主,甚至給人視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因此,在繼承裝飾性這一特點時,要有一定的控制度。

4.3注重生態性

中國古典園林鋪地注重生態性,首先體現在“因地施材”。中國古典園林中提倡“因地制宜”,在鋪裝設計中則體現在“因地施材”[4]。鋪裝的材料豐富多樣,但是每一種材料的外觀、質地、強度、使用條件等都有一定的特點。在我國古典園林中則常常會根據特定的環境條件、使用功能等選取最合適的材料。中國古典園林鋪地注重生態性其次體現在美觀與功能并重。《園冶》中就有“鵝子石,宜鋪于不常走處”的論述。而在南方園林中普遍使用的花街鋪地與卵石鋪地,不僅美觀富有情趣,而且透水性好,非常適合南方多雨的氣候條件。中國古典園林鋪裝的生態性還體現在材料本身的天然性和廢物利用方面。

現代園林也開始逐漸重視生態這一理念,生態鋪裝也成為構建生態城市的基礎。嵌草鋪裝、碎石和卵石等古典材料是透水鋪裝的首選,但是卻不適合大面積廣泛的應用。環保型透水磚也成為近年來的一個較新的材料,這樣使得城市在保證大面積硬質鋪裝的同時提高了其生態效應。

4.4地域特征較強

中國古典園林按地域可分為北方園林、南方園林與嶺南園林。南北地域風格不同,使得園林鋪地呈現出不同的特色。北方園林建筑富麗堂皇,河川湖泊、園石和常綠樹木都較少,風格粗獷,所以北方園林鋪地多呈現大氣、粗獷的風格,如大面積方石、方磚的運用,材料上也多豪華壯觀,如漢白玉、青石和北太湖石等。江南園林常是住宅的延伸部分,地域范圍小,園林景致較細膩精美,所以江南園林的鋪地往往非常精致典雅,饒有趣味,材料也不追求豪華,破磚爛瓦都能運用得恰如其分。嶺南園林由于受嶺南文化的影響呈現出兼容并蓄的特點。

現代園林分區,已經不僅僅是南北之分,可以說每個地方都有其各自的特色,結合建筑、景觀以及歷史人文的地方特點,設計搭配各樣風格的鋪裝,這樣能更好地展現區域特色,增強區域標示性。

篇9

關鍵詞:中國古典吉祥紋飾;現代包裝設計;運用

中國傳統圖案歷史悠久、題材豐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我國鄉土社會里具有根深蒂固的傳統。近年來,隨著中國風盛行,古典吉祥紋飾以其自身鮮明的表現形式、寓意深刻的象征,為現代包裝設計帶來了更多靈感。不僅如此,包裝設計對古典吉祥紋飾的運用,為中國現代包裝設計注入了全新的活力。當前,現代包裝設計中,只有將各類設計思想與古典吉祥紋飾等有機結合到一起,才能夠打造出符合現代社會審美需求的設計。因此加強對古典吉祥紋飾運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紋飾概念

紋飾,是指按照一定組織和構成方式形成的單元形圖形。通常來說,人們多會根據自身想法對其進行處理,可見,紋飾具有各種人工理想化的特征。紋飾發展早于文字,是人類文化的豐富遺產。紋飾基本上都被附著在器物之上,對于紋飾的追溯至一萬年之前的原始時代。紋飾是人類意識覺醒的產物,具有主觀特點,屬于文化范疇。不同的朝代、不同的社會背景,賦予紋飾的含義也會產生變化。

二、中國古典吉祥紋飾類型分析

1.祥禽瑞獸類祥禽瑞獸類紋飾,是指讓人們具有祥瑞、吉慶等美好聯想的珍禽和異獸,在古代各類藝術品中較為頻繁的出現,也是人們喜愛的吉祥圖案。如龍鳳是祥禽瑞獸之首,都是被深化了民族圖騰,經過歷朝歷代的更迭,始終被寓意吉祥美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此外,仙鶴代表著長壽、鴛鴦代表夫妻恩愛等都是此類吉祥紋飾的代表。十二生肖中的動物也都具有豐富的內涵,具有納福辟邪等象征意義。時至今日,很多禽、獸依舊被人們視為吉祥如意的化身,承載著人們美好的愿望。2.花卉果木類人類社會發展與大自然密切相關,吉祥紋飾中出現植物的形象不足為奇。如牡丹、石榴、桃子及松等都具有代表意義,如石榴——多子、桃子——長壽等。古人非常重視不同植物背后具有的象征意義,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植物形象在吉祥圖案中的發展。由于人類具有豐富的情感,對看到的植物也賦予了更多美好的情感。因此植物紋飾被人們廣泛接受和認可。3.人物神邸類此類吉祥紋飾多源于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民間俗神多達300余位,這些神靈包含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通常來說,這些形象并非獨立存在,而是在特定的生活場景中安排。如仙女、壽星等。4.其他類型除了上述基本的吉祥紋飾類型,還包括文字類,如福祿壽喜等。其中福字代表的是福氣、福運,經過千年的變化,形成了具有一定文化內涵的福文化,無論古代還是當代,福字始終被人們視為幸福生活的向往,且能夠反映出中華民族的生活觀念。壽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三吉星之一,也是構成我國古典吉祥紋飾的一部分,主要傳遞的是健康長壽、幸福美滿美好的祝愿1。

三、中國古典吉祥紋飾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運用價值

1.文化價值包裝設計與文化相連,能夠凸顯出時代及民族特點。現代社會背景下,我國現代包裝不僅僅是一種設計,更多的是中華民族精神內涵的具體表現形式。將吉祥紋飾運用到包裝設計中,能夠增強包裝本土文化性,使得消費者對產品具有一種獨有的認同感。具體來說,古典吉祥紋飾是一種特殊文化,蘊含著豐富的人文藝術價值。同時,受到儒家、道家等思想的影響,吉祥文化被賦予了傳統道德、人倫等思想,具有驅邪祈福等文化功能。可見將其滲透在現代包裝中能夠充分展示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2.精神價值中國古典紋飾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礎,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多元思想的影響,對藝術本質進行美學思考,使得藝術被賦予了道德倫理,借助紋飾將其蘊含的內涵傳遞出來2。將古典吉祥紋飾運用到包裝設計中,能夠向人們傳遞吉祥紋飾代表的吉祥含義,給人們帶來更多美好的祝福,以滿足人們多元化需求3.象征價值象征是具體事物自身顯現的性質、形態特征等,當人們目光觸及之時能夠聯想到與其相近的抽象含義3。我國古典吉祥紋飾具有較為身后的象征價值。如蝙蝠與壽字相結合,能夠構成“五福捧壽”吉祥造型,具有祈福、延壽雙重含義,使得吉祥象征意義更加豐富。

四、中國古典吉祥紋飾在現代包裝中的運用

1.引入具象結構,設計獨特造型吉祥紋飾具有較強的裝飾性特點,而包裝作為設計領域的一部分,在包裝中加入吉祥紋飾時,首要考慮的就是結構,簡單來說即形。特別的圖形具有較為強烈的視覺效果,且能夠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通過對外包裝、容器的設計,能夠形成基本的設計語言4。具體來說,古典吉祥紋樣中能夠用于包裝設計多為動植物、器皿等形象,經過現代設計技術的提煉、再加工,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形成特別的造型。如抽象、對稱等樣式,使得包裝更具傳統感和層次感。如圖1為龍嘯月月餅包裝,該包裝選擇的是燈籠型結構,具有光明和溫暖之意。此外,包裝上以龍為主題造型,選擇紙質材料,并選用黃色及紫色,代表著尊貴等吉祥含義,再現了傳統文化的魅力。我國古典吉祥紋樣題材非常廣泛,且具有寓意、象征等多種表現手法。因此在運用過程中,設計師可以將不同的表現手法等有機結合到一起,創新獨特的包裝。西鳳酒作為我國名酒之一,始于殷商時期、盛于唐宋,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古代有很多關于西鳳酒的詩詞。如《喜雨亭記》等。針對其包裝來看,運用鳳鳥紋作為主體圖案,邊框及圖表。同時將鳳凰作為主體造型,設計藍白兩色,與古代青花瓷詳細,預示著生活和諧、幸福美滿。禮品包裝作為包裝設計的一部分,我國是禮儀之邦,對于包裝的選擇上更加強調其文化內涵,且講究禮尚往。因此人們更加關注酒水、月餅等產品的包裝設計。如西湖龍井茶包裝上選擇瓶形,取意平安,并運用中國結元素,象征著美好。將該禮品送給親朋好友,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美好的祝福。所以設計師在設計中,要注重對吉祥紋樣造型特點的提煉,將包裝作為吉祥紋樣的載體,更好地傳承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2.合理用色,豐富包裝語言色彩作為包裝設計的主要元素,通過合理用色能夠豐富包裝傳遞的信息,且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刺激消費者視覺,使其產生不同的情感。面臨多元產品,要想在眾多產品中脫穎而出,設計師需要在用色上用心,以此來提升包裝整體效果。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色彩是直接視覺語言,能夠第一時間吸引消費者注意力。因此在包裝設計中,應從色彩心理著手5。目前,我國古典吉祥紋樣中主要涉及白、青、黑、赤、黃為正色,與其對應的是金木水火土。針對包裝色彩的設計,主要以喜慶和吉祥顏色為主。但隨著現代設計理念的發展,也有很多設計師反其道而行,以其自身特殊性受到了關注。如月影東方月餅包裝以黑色為主,配合吉祥紋飾底紋,并配合一些小面積的紅色,使得包裝整體效果非常高檔,并非以往包裝大紅大紫等顏色。因此在設計時,針對顏色的選擇,設計師可以大膽創新和嘗試,以此來設計出更符合現代審美的作品。對于古典吉祥紋飾色彩的運用再次彰顯了民間色彩的藝術性。將這些色彩運用其中能夠更好地體現出民族特色。現實生活中,隨著人們審美意識逐漸提升,愈發注重包裝的高雅,并非傳統顏色能夠迎合消費者需求,對色彩進行創新搭配能夠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消費者往往會通過對包裝色彩來選擇產品6。基于此,設計師在包裝設計時,需要考慮消費者具有的民族情懷及精神寄托。只有找準消費者審美需求,才能夠使得包裝受到更多關注。如劍南春酒廠出品的一款東方紅酒,選用唐代團龍紋飾的同時,將大紅色作為主要色調,不僅能夠與產品名稱的“東方紅”相呼應,且能夠象征一種莊重、霸氣,能夠傳遞出品牌的文化寓意。針對該包裝的設計,能夠從心理層面上與消費者建立和諧的認知,進而提高產品銷量7。色彩作為一種設計,已經成為包裝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設計師掌握色彩情感規律及其象征意義時,能夠更好地運用色彩,引起消費者的關注,在內心中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得消費者認同劍南春企業的文化內涵,最終實現促進消費的目標。3.理解寓意,提升包裝文化內涵古典吉祥紋飾中蘊含的寓意,主要是指精神層面代表的東西,即吉祥觀念,是吉祥紋飾的精髓所在。之所以稱為古典吉祥紋飾,一方面是其經歷了漫長的歷史考驗,另一方面是各種紋飾都具有吉祥含義。而后者正是其能夠流傳萬年的重要原因。吉祥紋樣蘊含的吉祥意義深入人心,且能撫慰人們精神世界,上述種種都是現代人關注和重視的東西。因此在包裝設計中,要很好的體現出吉祥觀念非常重要。現有吉祥紋樣題材非常豐富,能夠為設計師提供更多設計素材。在設計中,設計師首要考慮的是產品類型、包裝主題及內涵。然后對其視覺美感、形式等進行考慮,最后綜合各項因素選擇合適的紋樣完成包裝設計8。如上海申辦世界博覽會時,對于鼻煙壺禮品包裝的設計,引入了祥云為主要圖形,同時,在內盒上設計了如意圖案,寓意“世界和平、事事如意”含義,并通過白龍紋綢緞裝裱的小冊子,在展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還能夠將申辦決心傳達給代表們。該項設計非常具有創新性,不僅緊緊圍繞著主題,且能夠結合過去、現代及將來,將我國傳統文化呈現給世界。4.注重創新,有機整合古典與現代現如今,全球一體化趨勢下,現代設計朝著同化趨勢發展,對包裝設計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包裝作為影響產品銷量的重要影響因素,要加大對包裝設計的關注力度。詳細來說:第一,強調時代感。不可否認,地球村已經成為世界發展的主流趨勢,但這并意味著放棄本民族的特色文化。恰恰相反,我們要樹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理念,深入挖掘我國古典吉祥紋飾素材,將其運用到現代包裝設計中,以借助商品這一途徑,將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傳遞給世界9。創新作為時代感最為直觀的表現手段,能夠跨越物質層面實現文化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如六福人家酒包裝,將傳統吉祥紋飾中的人物造型與現代包裝有機結合,不僅賦予了整個包裝傳統韻味,且不失時代特點,更易被消費者接受。故設計師要用心研究古典紋飾中豐富的設計語言,對其進行創新,使得包裝設計越來越趨于現代人審美情趣,進而使吉祥紋飾在包裝設計中的價值得到充分發揮。第二,重視情感。情感是聯系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重要因素,將古典吉祥紋飾與現代材料相接軌,如在構圖上進行創新,能夠帶給消費者耳目一新的視覺感受,進而獲取更好的市場反饋效果。通過情感這一載體,能夠喚醒人們內心中的情懷,培養消費者對產品及品牌的信任和依賴10。因此只有專門為包裝設計裝飾紋樣,才能夠賦予其更加持久的生命力。

結論

篇10

關鍵詞:古典舞;教學現狀;開展策略

中國古典舞是在傳統的民間舞蹈上經過提煉加工后形成的具有濃厚古典特色的舞蹈,極大程度上反映著中國傳統文化,開展高校古典舞教學具有深遠的意義。目前高校的古典舞教學還存在著諸如教師素質偏低、教育理念落后等問題。為了更好地開展高校古典舞教育,應當轉變教育理念,拓展教學方法,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只有更好地開展高校古典舞教育,才能培B出具有更高素質的藝術專業學生,更有利于傳承和發揚中國古典舞藝術。

1 古典舞概述

1.1 古典舞的概念和中國古典舞特點

古典舞是一種在廣泛流傳的民間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歷代舞蹈工作者整理、加工、提煉、創造,并且在長時間的藝術實踐的檢驗后,所流傳下來的古典特色濃厚的舞蹈形式。

中國古典舞創立于20世紀50年代,此時中國舞蹈家將中國戲曲舞蹈中的動作進行整理、復現、研究,編制了中國古典舞專業教材,創作出了大批中國古典特色濃厚的舞蹈作品。我國古典舞既保留了古典戲曲舞蹈中的內容,又在此之上進行了創新,形成了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舞蹈。

各個國家的古典舞都具有各自的民族特點,中國古典舞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表達方式具有剛柔并濟、細膩圓潤等特點,要求舞者的精、氣、神以及手、眼、身、法、步進行完美調和與高度統一。

1.2 開展高校古典舞教學的意義

古典舞是高校藝術專業的重要課程,是一名合格的舞者所需要具備的基本技能。開展高校古典舞教學,具有如下重要意義:

(1)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古典舞舞姿優美,動作難度較大。學習古典舞十分注重基本功的訓練,開展高校古典舞教學,可以使學生打下堅實的舞蹈基礎,對學生學習其他舞蹈均有幫助。另外古典舞對于學生的神韻氣質的要求較高,學生在學習古典舞時不僅僅需要掌握古典舞的動作,更加需要領會舞蹈中傳達出的精神。開展高校古典舞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有助于發揚中華傳統文化。中國古典舞來源于中國戲曲,許多的舞蹈動作直接取自戲曲中的舞蹈動作。舞蹈家們所創作的古典舞蹈也大多表達著一個中國傳統故事,學習古典舞蹈,可以讓學生們了解和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領悟到古典舞蹈的精髓后再將舞蹈加以創新,從而達到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目的。

2 高校古典舞教學現狀

古典舞目前已經成為了高校藝術類專業的重要課程,許多高校對古典舞教學越來越重視。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在許多高校仍然存在教師素質不高、教育理念錯誤等不足之處,具體表現如下:

2.1 教學目的存在誤解,教育理念有待改變

目前許多高校的古典舞教學通常針對考核進行,不少教師認為古典舞教學的目的便是考試,以考試的標準設計課程,以考試的通過率作為教學目的。這種教育理念忽視了對學生古典舞學習熱情和舞蹈創造力的培養,由于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舞蹈,學生難免會對古典舞產生抵觸心理,根本談不上學習熱情,由于缺乏對古典舞的熱愛,也隨之缺乏對古典舞的創新熱情。長久下去,古典舞將會變成一潭死水,缺乏創造的生機。因此,高校首先要轉變教育理念,不應當把應付考試作為教學目的,應當更加注重向學生講解古典舞的內在精髓,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力,以更好地傳承古典舞藝術。

2.2 教師素質不高,教學方式僵化

許多高校的古典舞教師并沒有專業的教師資格,只是憑借自己的經驗進行教學。目前高校古典舞常用的教學方式還是以教師為主,“照本宣科”式地進行教學,這也與教師的素質普遍不高有關。以教師為主,僵硬地進行教材的講解往往會扼殺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能與學生進行很好的互動,便不能及時地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于學生的掌握程度也不能很好地把握,這樣的教學方式往往效率比較低。許多高校的古典舞教師觀念比較單一,認為只有練好基本功才能夠很好地掌握古典舞,但在學生練習基本功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互動溝通,長時間單調枯燥的基本功練習使學生感受不到古典舞的魅力,古典舞課堂也隨之產生散漫等問題。

2.3 忽視學生個性,考評模式單一

素質教育要求教育要從以教材為本向以學生為本進行轉變,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學生的心理狀態。但在目前的高校古典舞教學中,教師普遍仍然以教材為主,嚴格按照教材的內容教導學生,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狀態。考評模式仍然只是單純的考試為主,長期以來教師和學生都形成了學習是為了考試這一固定思維。不同學生對古典舞的理解不同,接受程度千差萬別,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各自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傳統的教育模式直接對學生們的差別視而不見,無視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將學生培養成了考試機器,十分不利于古典舞的傳承和創新。

3 高校古典舞教學開展策略

3.1 轉變教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