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的民俗文化范文
時間:2023-10-09 17:12: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當地的民俗文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貴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民俗文化得到大力的弘揚,并成為區域內部向外界展示本土形象的重要旅游資源。將民俗文化作為旅游資源進行開發,并將游客“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作為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根本核心,推動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雖然對于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能夠追溯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但對于貴州省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研究較少,本文以貴州省為例進行研究,對該地區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進行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一、貴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現狀
貴州全省近4000萬人口當中,少數民族的人口數量高達1500萬人,占貴州省總人口數量的38.98%。在眾多的少數民族當中,主要包括:侗族、苗族、水族、瑤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大型并世代居住在貴州省的少數民族多達17個。這也是貴州省民俗文化資源十分豐富的關鍵。同時,貴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生活習慣、風俗習慣以及語言習慣等構成了民俗文化的基本內容。
在貴州省的民族大家庭當中,各個民族當中的民俗文化交相輝映,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特點。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豐富多彩,并具備大量的旅游資源,貴州省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得到推動,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景象。針對貴州的各個地區,都能夠發現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存在。針對貴州省內某一地區來說,其體現的是貴州省內民俗文化的“孤島”,針對貴州省的整體布局而言,由各個“孤島”形成“千島”奇觀。這些文化各具特色,體現著不同的民俗文化的表現形式。貴州省當地民俗旅游資源的開發相對較晚,歷時十余年的時間,目前這一領域市場開發的前景較為廣泛。隨著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的開發,使得當地旅游收入逐年增加,對當地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2009以來,隨著我國對生態旅游、民族旅游業的不斷重視,貴州省憑借著這一推動力以及自身具備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大力的發展旅游業,使得該地區在目前民俗文化旅游相關產業的貢獻率超過53%,并且具備持續增長的趨勢。
二、貴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
1.當地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滯后,宣傳力度不達標并且與現代旅游行業的發展嚴重脫節,不能夠滿足旅游開發的根本需求。由于貴州省的少數民族眾多,并且民俗旅游景點多分布于群山當中,這些地區較為偏遠,交通欠發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旅游資源的開發。交通問題是阻礙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關鍵問題,由于當地基礎設施建設不能夠滿足旅游開發的需求,導致開發的效率低下。同時,全省各個地區接待游客服務的住宿環境以及條件較差,在旅游旺盛的季節明顯存在床位不夠,并缺乏星級賓館滿足接待需求,這一方面的問題主要存在偏遠山區當中。由于該地區是當地人世代生活的區域,依舊沿襲傳統的生活以及生產方式,導致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受到破壞,當地居民對于旅游文化重視程度低下,不能夠參與以及自主的保護當地的民俗文化,嚴重的影響旅游文化的開發。
2.整體上缺乏統一的合理規劃。貴州省在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的開發過程中,除少數民俗景區外,貴州省內的大多數已經獲得開發的民俗文化旅游景區未獲得科學合理的規劃以及評估,導致全省在開發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過程中,缺乏實地的調查以及整體規劃,造成景區分布不夠合理,呈現出混亂狀態。由于貴州省內的多數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區都分布與村寨當中,開發以及建設的方式普遍采用粗放式開發模式,只為追求近期的利益回收,缺乏長遠發展戰略眼光的布局,造成不合理布局民俗文化旅游景區的產生,導致民俗景區與民俗景區、民俗景區以及非民俗景區之間的不能夠得到良好的銜接。體現了民俗文化的層次較低,缺乏配套設施的建設,導致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經濟效益不盡人意。
3.民俗文化生態資源開發等相關體制落后。當地在開展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過程中,當地政府主管部門與民間組織對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扶植力度低下,缺乏對開發與保護的必要專項資金的科學管理,經營管理呈現出混亂的狀態。由于政策扶植以及相關體制的落后,造成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發展受到阻礙。同時,民俗文化是反映當地發展情況以及風俗習慣的關鍵內容,但具體涵義在進行實際開發過程中被歪曲,為了經濟收益可以迎合游客,導致民俗文化的傳承遭到破壞。因此,加強旅游資源體制建設,保證民俗文化的大力弘揚,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具有重要作用。
4.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人才匱乏。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人才匱乏是影響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得關鍵。目前,貴州省內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人才奇缺,邊遠山區民俗文化的發展需求屬于當地民俗文化的人才進行推動,保證當地民俗文化得到弘揚,但目前旅游資源開發人才并不愿意到偏遠山區從事旅游資源的開發工作,導致民俗文化在開發的過程中缺乏優秀的人才進行推動。同時,由于當地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展,主要聘用外地的人員擔任民俗文化景區的管理者以及向導,但其并不懂得當地民俗文化的具體含義,造成理解上出現偏差,并由于對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以及習俗缺乏理解,造成旅游資源開發受到影響。
三、促進貴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對策分析
1.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是保證貴州省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關鍵內容,只有將基礎設施不斷的完善與發展,才能夠在根本上保證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由于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區位于村寨當中,這就要求地方政府應該給予政策支持,保證村寨交通的基礎建設與完善。在滿足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同時促進偏遠地區的發展,促進區域內部經濟的不斷發展。同時,旅游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住宿條件,政府以及管理者應該充分的重視住宿條件的改善,滿足游客的實際旅游需求。群眾是整個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中的重要因素,在民俗旅游資源開發的過程中應該充分重視民眾的環保意識以及參與程度,保證民眾參與到民俗文化旅游當中,推動民俗文化的傳播,展現地域特色,推動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
2.進行統一規劃以及合理布局。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具有地域性較強的特點,并且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綜合性因素。其中地理條件、文化條件以及社會經濟條件都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在進行實際的開發過程中,應該重視資源的合理規劃,制定科學有效的開發模式。首先,在具體規劃時,應該充分的考慮地域文化的特色,從當地的旅游資源層面出發,保證將該地區內部存在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將具體的民俗文化特色進行凸顯。將景區的設計進行整體規劃,有效解決區域內部景點分布不均的狀況;其次,在貴州區域內部的旅游資源開發的過程中,應該充分重視“點”與“面”的關系,保證多方位多角度的發展民俗文化旅游資源,打造區域內部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充分的降低經營成本;最后,在開發貴州地區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過程中,應該貫徹并落實民俗文化的保護性原則,以保護為根本內容進行建設,保證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在保護中謀求發展。實現自然生態以及人文生態相結合,促進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的高效發展。
3.充分協調各方關系。由于貴州省開發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過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并且受到制度因素以及人文因素的影響,造成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緩慢。因此,需要充分的協調各方關系,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將政府、民眾以及當地開發商之間的關系進行協調,保證當地民俗旅游文化的開展能夠打破以政府為主導的局面,將當地民眾的地位進行提升。鼓勵民眾積極參與到民俗文化旅游當中來,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以及監督機制;第二,處理好人、自然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關系,將三方關系進行充分的協調,保證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將傳統民俗文化進行保護,避免過度開發產生的負面影響;第三,協調好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之間的關系,在追求經濟效益的情況下應該重視社會效益,加強貴州地區人文環境、生態環境以及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保護工作,切實的讓當地民眾感受到民俗文化旅游開發帶來的福利。
4.加強民俗文化旅游人才培養。人才是保證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貴州省開發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需要大量的人才進行保障。因此,在實際開發的過程中,需要將民俗文化的保護工作與貴州省的民俗文化旅游開發列為同等重要的位置。對于貴州地區旅游專業人才的實際培養,需要重視傳承。可以通過家族傳承、社區范圍內的人才培養等方式推選出更多促進民俗文化發展的以及旅游管理的人才,保證人才對民俗文化的充分掌握;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可以充分的運用學校教育的優勢,通過專業化、系統化的學校專業的教育與旅游地的實踐訓練相結合,打造一支具備高素質的旅游人才團隊。
四、結論
“江南千條水,云貴萬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貴勝江南”這是對貴州地區美好風光的詮釋,同時也是對該地區旅游資源的充分肯定。貴州省旅游資源的開發不光是自然風光,還有獨特的民俗風情。民俗文化旅游產業在該地區定會取得蓬勃的發展,帶動整個貴州省旅游經濟的增長。大力開發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對推動該地區旅游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曾石.貴州省苗族服飾文化旅游資源的價值及開發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2.
篇2
作者簡介:李云(1992―),女,福建泉州人,旅游管理專業本科在讀;殷志華(1984―),男,江蘇蘇州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旅游市場。
摘 要:我國旅游業已經實現從經濟型向文化型的轉變,隨著旅游者文化層次的不斷提高,其對旅游文化內涵的要求也隨之提高,這促進了民俗文化旅游的飛速發展。以南京六合區“茉莉花”文化為研究對象,對六合區“茉莉花”文化的保護與旅游開發現狀進行了分析,指出當前六合民俗文化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兩種旅游開發模式。針對存在問題,提出以政府為主導、加強政府的引導與扶持、實施人才戰略、將民俗文化融于地方特色四大對策。
關鍵詞:鄉村民俗文化資源;南京六合區;“茉莉花”文化
中圖分類號: F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17004203
1 引言
民俗文化,是民間各種風俗習慣的總稱,可以分為物質文化與精神文明兩大類。在中國的許多鄉村地區,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但卻因為地區偏遠容易被忽略。隨著研究與實踐工作的不斷深入,鄉村民俗文化資源也開始引起旅游界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鄉村民俗文化資源不僅是一種寶貴的文化遺產,同時也是重要的旅游資源,具有很高的旅游研究與旅游開發價值。在將民俗文化資源與旅游相結合的過程中,一方面能夠使民俗文化發展與傳承,但一旦開發不合理不恰當,就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南京六合區是江蘇民歌《茉莉花》的發源地,當地擁有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目前六合區已經成為南京鄉村民俗文化旅游中的代表,該區先后成功地推出了《茉莉花》文化旅游節與“六朵茉莉”兩種民俗文化資源開發的主流模式。本文嘗試以六合區為研究對象,在六合區“茉莉花”文化旅游開發模式研究的基礎上,多側面地對鄉村民俗文化資源的保護與旅游開發進行研究。
2 六合區“茉莉花”文化的保護與旅游開發現狀分析
2.1 南京六合“茉莉花”文化定義
著名的民俗學家鐘敬文認為民俗是人民大眾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孔德元認為民俗文化就是以民間文化和民俗風情為主體的民族民間物質、精神和制度的傳統。關于民俗的分類,張紫晨在《中國民俗與民俗學》中采用平列式方法把中國民俗分為十類:(1)巫術民俗;(2)信仰民俗;(3)服飾、飲食、居住之民俗;(4)建筑民俗;(5)制度民俗;(6)生產民俗;(7)歲時節令民俗;(8)生儀禮民俗;(9)商業貿易民俗;(10)游藝民俗。在民俗學與符號學的研究中,高樂田、鄧長青提出民俗學與符號學具有很強的關聯性,民俗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具有明顯的符號功能,暗示著一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
結合專家學者對民俗、民俗文化的定義和分類及文化符號學的理論基礎,我們嘗試對六合區“茉莉花”文化作出定義:“茉莉花”文化是以民歌《茉莉花》為代表,是六合人民經過長期生產、生活而創造、享用和傳承的民間藝術、風俗習慣、食俗文化的統稱,是六合的文化名片、文化符號。
2.2 六合區“茉莉花”文化旅游開發現狀
“茉莉花”文化是六合區民俗文化的名片和符號,伴隨著《茉莉花》文化旅游節的舉辦和“六朵茉莉”的推出,六合區“茉莉花”文化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六合區“茉莉花”文化具體分類見表1。
表1 六合區“茉莉花”文化代表性民俗文化旅游資源
資料來源:南京市六合區文化局
筆者實地調查了旅游者對六合“茉莉花”文化的認知度,通過調查發現,六合“茉莉花”文化在江蘇省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大部分旅游者知道六合是民歌《茉莉花》的發源地,對“茉莉花”文化的認知程度高,有超過一半的受調查者認為六合“茉莉花”文化具有較強的原真性,傳承性好,具體數據如圖1、圖2、圖3所示。
圖1 旅游者對“茉莉花”文化的了解程度
圖2 旅游者認為“茉莉花”文化的原真性
圖3 旅游者認為“茉莉花”文化的傳承性 六合區除了擁有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的優勢外,還擁有良好的區位條件的優勢。六合區是連接江蘇北部、安徽北部的重要交通樞紐,交通十分便捷,這也是六合區發展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優勢。隨著2014年南京市地鐵11、14號線的開通,六合區的交通條件進一步完善,為六合區發展“茉莉花”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條件。
旅游開發過程中有優勢的存在,自然也有劣勢的存在。雖然六合區交通便捷,但在六合偏遠地區,特別是一些特別的民俗文化傳承地,交通通達度低,游客很難到達。此外,缺乏民俗文化保護的專業人才與旅游開發的人才也成為制約六合區民俗文化旅游發展的一個“瓶頸”。通過在六合區文化局的調查,筆者發現六合區對民俗文化的保護還停留在收集資料、整理民俗文化名錄的階段,缺乏實質的保護措施。
2.3 六合區開發“茉莉花”文化旅游的競爭
2.3.1 六合區民俗文化資源與周邊區(縣)的競爭
同屬于南京市的高淳區地理位置同樣優越,因為地處吳頭楚尾,歷史悠久,所以傳統文化底蘊深厚。近兩年來,高淳充分利用非遺資源,發展文化產業,壯大文化旅游業,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在六合區推出“六朵茉莉”之前,南京市江寧區推出了“五朵金花”,后又推出“新五朵金花”,每朵“金花”中或多或少都有融入民俗與文化體驗項目。值得一提的是,“五朵金花”中的“湯山七坊”深度挖掘“七坊”即七種民間工藝,開展農耕文化體驗游,是六合區發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強勁競爭對手。
2.3.2 六合區民俗文化資源與周邊市區的競爭
江蘇省作為一個旅游大省有著十分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全省民俗文化旅游發展得較好的有蘇州和無錫。蘇州姑蘇區已經連續兩年舉辦民俗文化旅游節,吸引了眾多游客。無錫市依靠“惠山泥人”與“錫繡”發展民俗旅游業,也取得了具大的成功。
3 六合區“茉莉花”文化旅游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3.1 民俗文化缺乏保護,資源流失嚴重
隨著民歌《茉莉花》的創作者何仿老先生的逝世,六合區又失去了一位重要民俗文化傳承人。同樣,隨著老一輩人的相繼離世,六合區一些傳統民俗文化逐漸失傳,六合當地人很多除了《茉莉花》以外已經忘了其他民歌、民謠的存在。傳統的民俗美食如蟹黃湯包為了迎合市場的巨大需求量簡化了制作步驟,失去了傳統的味道。在六合當地的小學、中學也很少開設鄉土課程和民俗文化課程,一些導游對六合的歷史與民俗文化也一知半解,容易對游客造成誤導。
3.2 民俗文化旅游開發缺乏深度的文化內涵與地方特色
文化是文化旅游的核心元素,民俗文化是鄉村旅游發展的精神支柱。“茉莉花”文化是六合區鄉村旅游與民俗文化旅游的靈魂,忽視“茉莉花”文化內涵的挖掘,開發過程中同質化問題嚴重,已經嚴重制約了六合區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
3.3 民俗文化旅游體驗性低,民俗文化以靜態展示為主
六合區目前的民俗文化旅游開發項目以靜態觀賞為主,游客可以親身參與的項目很少,滿足不了游客“求知、求新、求異”的心理需求,民俗文化資源吸引力低。
4 六合區“茉莉花”文化旅游開發的兩種模式
4.1 模式一:以節慶旅游帶動民俗文化發展
4.1.1 概述
節慶旅游在我國始于20世紀80年代,被認為是旅游目的地旅游業發展的“一種主題、一種靈魂”。多年來,節慶旅游已經發展成為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吸引投資,增加當地旅游收入的重要手段。開發得成功的節慶旅游不僅可以促進旅游目的地文化的發展與增強文化傳播,同時也有利于推動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
4.1.2 典型案例――《茉莉花》文化旅游節
南京六合區于2002年創辦第一屆《茉莉花》文化旅游節,至2012年已成功舉辦十屆。該節慶活動將六合地區的文化、美食、旅游融合為一體,形成了具有六合特色的旅游節慶活動,有效地保護與開發當地的民俗文化資源,同時也促進了六合的旅游宣傳和品牌建設,擴大了六合文化的影響力,六合旅游也因此走進大家的視線。六合許多優質民俗文化旅游資源漸漸的走出家門,被人們逐漸認識,熟知和喜愛。主要成功之處如下:
(1)充分發掘本地資源與特色,不斷開發新的民俗文化旅游體驗項目。六合還新開發出竹鎮鮮果采摘、東溝乳鴿兩個新活動,不斷為游客帶來新體驗,進一步提升了六合地區的旅游吸引力。
(2)借助特色節慶活動,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節慶期間,開幕式和閉幕式的大型文藝演出讓觀眾享受到一場絕美的視聽盛宴,各個子活動也有自己相應的文藝演出活動,這些項目都極大的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同時也為游客提供了豐富的文化體驗。
(3)打響六合城市名片,帶動經濟發展。六合以“茉莉花”文化節為媒介,為經濟活動搭建舞臺,成功舉辦六合招商會,六合國際創業峰會等進行招商引資,簽約眾多經濟項目,有力的拉動了六合當地經濟的發展。
經過十年的《茉莉花》文化旅游節的舉辦,擁有優質旅游文化資源的六合,已經形成了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品牌效益也開始逐步顯現,對六合地區的旅游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茉莉花》文化旅游節的籌辦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資金,為響應中央勤儉節約的號召,該節慶活動已于2013年停辦。六合《茉莉花》文化旅游節舉辦十年來,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雖然已停辦,但給我們的啟示還是具有較大的借鑒價值的。總結如下:
(1)注重對外形象宣傳,提升六合影響力。借助旅游節慶與各界媒體的宣傳平臺,將“茉莉花”文化、六合美食等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進一步推向全國,擴大六合民俗文化的影響力,提高六合的知名度。
(2)注重群眾參與性,提升節慶效應。舉辦旅游節慶活動不能脫離群眾,唱獨角戲,而是要依據“市民的節日”的要求來籌劃和組織旅游節慶,讓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參與到旅游節慶的活動中來,共享文化盛宴,營造萬民同樂的節慶氣氛。
(3)市場化運作,促進多方共贏。舉辦旅游節慶活動,其主要目的是借助節慶打造地方名片,提升城市整體形象,吸引旅游者消費與資本投入,帶動經濟發展。六合借助《茉莉花》文化旅游節,成功地實現招商引資。
4.2 模式二:創建旅游示范點促進民俗文化保護與旅游發展
4.2.1 概述
近年來,在國家旅游局的倡導下,一大批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相繼建立。旅游示范點的建立不僅有利于挖掘區域特色,同時也滿足了都市人群求新求異、愛好體驗、開闊眼界、增長見識、修身養性的需求,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
4.2.2 典型案例――六合茉莉花園
2013年下半年起,六合區依據原有的“茉莉花”文化特色,打造六個“茉莉花園”。六個“茉莉花園”稱為“六朵茉莉”,分別為赫家官塘、農民畫鄉、長江漁村、大泉人家、平山翠谷、綠航雨花。六合區將“六朵茉莉”定位為六合鄉村文化旅游示范點,其內核為特色差異化、開發深度化的民俗性、體驗性、休閑型鄉村文化旅游精品工程。
“六朵茉莉”推出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初見成功的苗頭,從“六朵茉莉”的開發模式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成功經驗:
(1)深入挖掘,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六合區政府注重整合六合當地的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注重鄉村旅游與民俗旅游的融合,在鄉村旅游中注重注入人文內涵,展現各旅游示范點的獨特魅力。
(2)統一規劃,先后開發。六合區在深入挖掘本區自然生態資源和人文資源的基礎上,結合每一個示范點的民俗文化資源特色,統一規劃,先后開發。
5 鄉村民俗文化資源的保護與旅游開發對策
5.1 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民俗文化旅游產業模式
在民俗文化資源管理方面,必須明晰資源產權由政府主導規劃市場經營,利用市場動力機制挖掘市場潛力,雙管齊下避免陷入短期逐利的誤區。對民俗文化進行開發保護,如果以當地的政府作為主體力量,那么可能會造成缺乏動力、盲目開發的情況出現;一定要以政府作為主導力量,加強宏觀調控,充分調動社會各個領域內的積極性。具體示意圖如圖4所示。
圖4 以政府宏觀調控為主導的民俗文化旅游產業開發模式 5.2 加強政府的引導與扶持
在鄉村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上,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政府層面的引導與扶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促進思想上的統一,調動包擴民俗傳承人、村委保護文化與發展旅游的積極性。二是建立旅游示范點,以點帶面。三是政策引導。通過政策傾斜,引導民俗文化傳承人、投資者關注旅游業。四是科學指導。民俗文化具有脆弱性,若重旅游開發而輕文化保護則容易造成當地傳統民俗文化的流失,因此政府要主動召集相關領域專家進行指導,從而實現民俗文化保護與旅游發展一箭雙雕。
5.3 實施人才戰略,引進民俗文化保護的專門人才與旅游開發人才
將民俗與旅游相結合,發展民俗文化旅游,需要有專門的人才保障。現階段基層文化管理與旅游管理部門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現象,民俗文化保護停留在民俗項目資料匯編階段,旅游發展同質化問題嚴重。針對人才結構薄弱環節,政府要出臺相關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助力于鄉村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
5.4 將民俗文化融于地方特色
民俗文化以當地社會文化、歷史條件以及經濟發展狀況為背景,不同的地區孕育不同的民俗。對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進行保護與開發,一定不能將其與城市發展建設割裂,而是要將民俗文化保護融入到地方建設與城市規劃之中。在此基礎上,對旅游開發形式進行合理的創新,增加體驗性旅游項目,吸引旅游者。
參考文獻
[1]幸嶺.基于民俗文化功能分化模型下的民俗旅游開發[J].經濟問題探索,2010,(11):170172.
[2]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4.
[3]孔德元.膠東民俗文化與旅游評價[J].魯東大學學報,2007,(2):125.
[4]張紫晨.中國民俗與民俗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5]張潔,黃遠水.我國節慶旅游研究綜述[J].平原大學學報,2006,23(3):1013.
[6]丁宗勝.旅游節慶成功舉辦的要素分斬[J].商場現代化,2006,(6):217218.
[7]戴遐海.江蘇農業旅游示范點發展分析[J].經濟論壇,2009,(23):107109.
篇3
關鍵詞:民俗文化;幼兒園;開發;融入;園本課程
一、問題的提出
民俗文化是一種生活化的教育資源,與幼兒的現實生活有著很大的聯系。為了了解目前民俗文化有無走進幼兒園,有無納入幼兒園課程資源范疇,在幼兒園中的運用方式與程度以及對幼兒的教育價值是否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實現的情況,我們策劃了此次調研活動。
二、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方法為文獻法和調查問卷法。
在查閱大量文獻后,用自己設計編寫的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問卷內容從幼兒園民俗文化資源運用方面入手,設計了有關民俗文化的價值、民俗文化的活動、民俗文化與園本課程的開發與融合等問題,較為全面地去了解嘉興市民俗文化資源在幼兒園運用的現狀,經由指導老師審核后確認發放。問卷分為紙質問卷和電子問卷。
其中,在研究對象樣本選擇上,電子問卷主要發放給網絡上嘉興地區幼兒園的教師進行填寫,紙質問卷主要發放給隨機發放附近一些幼兒園的教師,并詢問一些關于民俗文化資源運用的一些看法。
本小組共發放紙質問卷80份,回收74份,回收率為92.5%,同時共收到了68份電子問卷,總數為142份。所有問卷經核實均真實有效,且數量達到一定要求,可作為數據進行參考。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我們調研小組將調研結果分為基本信息、運用現狀和內在原因三個方面進行了一定的討論與分析。
(一)基本信息
我們總共收到了142份調查問卷。其中就職于公辦幼兒園的被調查者為95.1%,就職于民辦幼兒園的被調查者只有4.9%,說明我們這次調查的數據針對公辦幼兒園是較為科學的,但是對民辦幼兒園的了解并不全面。在之后的調研活動中,我們要盡量避免這種不平衡的情況出現。
我們同樣調查了就職幼兒園的性質和等級,被調查者就職的幼兒園以城鎮幼兒園、一級幼兒園為主,但總體來講,我們在調查中顯示出的幼兒園結構較合理,有一定代表性。
另外,由表 2可知在教齡方面,被調查者為0~5年,5~10年,10~15年及以上的比例分別為43%:26%:31%,專科與本科的被調查者的比例約為4:3,任教班級小班、中班、大班的比例約為1:1:1,年齡結構分布合理,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在調查中我們的發現,超過90%的被調查者了解當地的民俗文化,但只有6%的被調查者非常熟悉當地的民俗文化。同時也有5%被調查者表示對當地的民俗文化基本上不太了解甚至一點也不熟悉。這表明大部分教師缺乏對當地民俗文化的了解。因此,在各地民俗文化的普及上,還需要更加深入和廣泛。
(二)運用現狀
由表 3可知,在認為開發利用民俗文化有哪些價值方面,增強兒童對本土文化的認同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最高的因素,其中促進家園社區交流、培養兒童的個性品質等選項也有較高的選擇率。而且幾乎所有的被調查者都認為孩子會喜歡民俗文化相關活動,說明民俗文化資源在幼兒園中的運用是被大多數人認可的,有一定的應用基礎及可行性。
由此可見,教師們對民俗文化有著較高的認可度,認為開發利用民俗文化有一定對社會和對幼兒發展的價值。但是從中也可發現,并非所有教師都能夠準確認識到民俗文化的對幼兒的教育價值。
根據表 4我們可以看到,有77%的教師常在課程開展中滲透民俗文化,其中只有28.5%的被調查者會依據兒童的發展水平、經驗和需要對民俗文化進行調整,其他被調查者表示對民俗的變動性不大。也有23%的被調查者表示很少在課程中滲透民俗文化的內容。
由表 5可見,有90%被調查者表示會去探究如何將當地民俗文化更科學地融入到園本課程中,但是大部分教師都只是偶爾進行探究,常或總是會的只占16%,不會的占10%。這數據表明大部分教師對運用民俗文化資源的方式方法還不夠正確,缺乏對當地民俗文化融入課程資源開展教學的研究,開發意識較為淡薄,能力有所欠缺。
根據表 6可知,民間文學、民間游戲、民間綜合藝術被應用地較多,而民間美術和民間音樂被應用地較少。說明教師在開展課程中,有意識地對民俗文化資源進行了選擇,使之更符合教學實際。但是總體來說,民俗文化在幼兒園中的運用并不廣泛,就目前情況來說,教師們在開展課程時,對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還沒有很深的把握,開發的積極性并不是很強,利用民俗文化開展教學活動的方式和內容上較為單一。
四、探討
窺一斑而知全貌,據我們調查發現,目前嘉興市民俗文化資源在幼兒園課程開發與利用的過程中受到了教師們的重視,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大部分教師了解當地的民俗文化,對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認識,且在園本課程中有一定運用。說明教師對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部分教師在課程上也對嘉興民俗文化資源多種不同形式加以實踐運用,已經初步有了一些效果。
但同時我們也發現了民俗文化資源在幼兒園開發與利用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大部分教師在園本課程中滲透民俗文化時只是照搬原有的形式與內容,課程開發意識和創新意識較薄弱;部分教師對嘉興市民俗文化資源、民俗文化資源的價值理解不透徹,不能很好的依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進行改編,可能會導致在教學活動的效果上并不盡如人意。另外,在民俗文化資源的利用頻率較低,種類較為單一。
對于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本小組成員進行了討論和分析。
首先,教育主管部門在開發民俗文化的教育價值上雖有一定重視,但更傾向于與中小學課程的融合。由于對民俗文化與幼兒園課程開發之間的聯系認識不夠,在兩者融合過程中,教育主管部門并未對幼兒園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因此,民俗文化在園本課程中并沒有發揮其獨到的教育價值。
其次,教師對民俗文化資源的重要性了解不足,而且只會按照自己的教學內容進行選擇,不會主動去學習嘗試,對于一些較難融入課程的民俗文化資源沒有進行探索分析,且缺乏園本課程開發的意識和能力。另外有一些教師的創新意識欠缺,沒有很好的民俗文化資源運用方式,導致有些時候資源堆砌,沒有有效的運用。
那么對于嘉興市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如何才能得到更好的開發與利用,更好的融入幼兒園課程中去呢?
(一)增強教育主管部門的對民俗文化資源進幼兒園的重視
教育主管部門應增強對民俗文化資源在現代教育價值方面的認識,增加對于民俗文化資源融入幼兒園的重視,推動幼兒園開發與利用嘉興市民俗文化。重視幼兒園園本課程中民俗文化運用情況,進行鼓勵與扶持。同時,建議部門加大對民俗文化的宣傳,促進社會形成重視民俗文化的氛圍。
(二)促進民俗文化在幼兒園特色建設中的運用
幼兒園特色建設是教育改革的系統工程,幼兒園要辦出特色,必須從整體著眼,從重點著手,選準“突破口”。幼兒園可以以“民俗文化”為突破口,充分開發與利用嘉興市民俗文化資源,將其融入幼兒園課程中,對課程設置、教育形式等進行探討和改革,推動民俗文化特色教育的開展。
(三)推動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
加強幼兒教師對嘉興市民俗文化資源的了解,更準確深刻地明白民俗文化的精髓,以便在教學活動中靈活地運用。
將提高教師的科學與文化素質的、發揮積極性與創造性,視為發展的動力之源:教師要加強研究民俗文化資源在園本課程中運用的途徑,不斷嘗試、運用和開發,特別是對比較薄弱的民間音樂和美術方面,克服畏難心理,不斷產生新想法,使民俗文化資源能夠更好融入課程。教師要提高園本課程開發的意識和能力,組建團隊進行開發。
教們可以對民俗文化資源的運用進行交流改進,定期分享自己的想法與做法,一起探討,研究民俗文化資源融入幼兒園課程更好的途徑。幼兒園可組織教師們互相觀摩學習,吸收借鑒優秀的教育教學的活動內容與方式。
參考文獻:
[1]王春燕.浙江民間文化與幼兒園課程 浙江民間文化幼兒園課程資源開發的研究,2011.
[2]張衛民等.基于民俗文化傳承的幼兒園環境創設[J].學前教育研究, 2011(6): 57-61.
篇4
關鍵詞:民俗文化;保護;旅游開發;辯證關系
旅游開發作為提升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實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與民俗文化保護之間本質上體現為一種辯證的矛盾統一關系。
一、民俗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矛盾關系
我國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實踐與理論探討中,民俗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矛盾關系一直是爭論的焦點。旅游開發帶來的濃厚商業文化侵蝕著民俗文化;旅游開發帶來的強勢現代流行文化沖擊著民俗文化。受到侵蝕、沖擊的民俗文化,改變著擁有這類民俗文化的地域群體的整個價值取向,改變著群體的行為方式、生活方式與精神追求。這種改變體現在物質、精神及行為規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變遷歷史進程中呈現出較為明顯的突變特征。
與主流的漢文化相比,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屬于稀缺的文化資源,彌足珍貴,突顯出巨大的文化價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適當的方式極易轉換為經濟價值。在旅游開發過程中,各地普遍將旅游業作為主導產業以追求經濟增長速度以擺脫貧困為單一戰略目標或者為主導性目標,忽視了這樣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旅游開發必然會把強勢主流文化引到當地,使當地成為一個開放的系統,完全暴露在外來文化環境中,當地以落后經濟為基礎的弱勢民俗文化必然會受到經濟實力較強的異文化的強烈沖擊、以及旅游開發所具有的濃厚商業文化對傳統的樸實的民俗文化的沖擊,在僅以追求經濟利益導向的旅游開發背景下,導致寶貴的民俗文化資源的流失、甚至喪失。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似乎不可調和的矛盾:少數民族地區旅游開發的優勢核心資源在于獨特的、稀缺的、原生態的民俗文化,通過旅游開發,將寶貴的民俗文化資源轉化為豐厚的經濟收益,改善貧困的生活條件,但旅游開發過程中原生態的民俗文化卻隨之削弱,被強勢文化逐漸同化,寶貴的民俗文化旅游開發資源逐漸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將隨之消失,旅游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設想終將成為泡影,依靠旅游產業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也成為不切實際的設想。旅游開發與民俗文化保護之間構成了似乎難以調和的矛盾對立關系。
二、民俗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統一關系
實際上,旅游開發在科學合理的政策指導下,對于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會起到積極的正面作用。旅游可喚醒民俗文化主體的文化自覺性、增加民俗文化價值、提高民俗文化主體的文化自豪感等。開發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被價值化的過程”。
因此,旅游開發與民俗文化保護兩者之間并非單純的矛盾對立關系,應從民俗文化所處的客觀現狀來看待旅游開發對民俗地區文化的正面效應。旅游開發作為民俗文化經濟價值的轉換器,在轉化價值的同時,也承擔著宣揚民俗文化、挖掘文化價值的角色。在宣揚文化與挖掘文化價值的過程中出現的偽造現象,并非僅僅存在于民俗文化旅游開發過程中的個別現象,因此,對于惡意偽造行為,應以政策法規手段進行有效管治。在宣揚文化、利用文化獲取經濟價值的過程中所出現的過度商業化現象,也并非是僅僅存在于我國民俗文化的旅游開發過程中的獨特現象。旅游開發過程中出現的與民俗文化保護相背離的一些現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旅游開發本身,而是在于旅游開發目的導向設置出現偏頗。根據民俗文化旅游開發依托的文化資源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因果與依存關系,一個民俗地區的旅游開發首先應是保護民俗文化、其次才是發展旅游經濟。在沒有保護好民俗文化資源的前提下,實現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只能是“殺雞取卵”、難以實現長期發展。因此,旅游開發的首要任務應是保護、挖掘民俗文化資源,圍繞著首要任務的次要且平行的任務才是轉化民俗文化資源的經濟價值、獲得經濟利益。
依托某一旅游項目保護、傳承、挖掘某一個或某些民俗文化事項,以旅游的六大要素形式呈現給游客,在保護、傳承、挖掘、呈現獨特文化的同時,可以自組織地實現文化價值向經濟收益的順勢轉化。現實中,在策劃旅游開發項目時,往往首先考慮這個項目能獲得多高的經濟收益、能對當地經濟發展起到多大的帶動作用,而不是以能否保護好一個或幾個文化民俗事項為首先考慮的問題。正因為這樣本末倒置的民俗旅游開發理念,導致了與民俗文化保護不和諧的現象及文化破壞大量出現并難以扼制。
民俗地區的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之間存在內在的統一性、關聯性。一旦某個民俗地區的特色文化流失或消逝,其經濟價值也會隨之消減。因此,民俗文化保護是根本,無論是政府的政策、旅游開發項目、還是來自各方的力量,都應以民俗文化資源保護為核心,這樣文化價值可持續轉化為經濟價值才有根本保障。
因此,以民俗文化保護為核心導向的地方政策指導方針的確立、旅游開發的角色定位與開發理念的重新審視,成為加強旅游開發與民俗文化保護之間統一關系的重要前提。通過有效的制度設計、政策引導將旅游開發統一到文化保護的大系統內,協調文化保護與經濟收益的矛盾性,通過制度創新、政策創新、經營理念的創新提高兩者的內在一致性,建立起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機制,可以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與變遷速度。
參考文獻:
[1]鐘敬文,董曉萍.民俗文化學:梗概與興起[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6.(11):11-17.
[2]李援朝.中國民俗文化知識讀本[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1):3.
[3]陳立明,曹曉燕.民俗文化[M].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3:1-2.
[4]徐贛麗.廣西龍脊地區旅游開發中民俗文化的價值化[J].廣西民族研究,2005,(2):201.
篇5
關鍵詞:民俗文化;周秦文化;景觀設計
1 關中地域景觀與傳統文化的結合
近年來,全國各地都開始建造具有當地特色的民俗景觀,寶雞市作為關中地區具有民俗代表性的地區,在眉縣、扶風、鳳翔等縣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民俗風情園、民俗旅游園等。關中民俗景觀無論是在建筑主體,還是在景觀設計方面,都要體現出當地的地域特色,與當地傳統民俗文化相結合,通過對民俗旅游開發的整體分析布局,結合形式美法則進行統一部署設計。通過走訪調查扶風關中風情園的實地分析,并查閱了許多文獻資料,總結出關中民俗風情園的一些景觀設計手法:
1.1 傳統元素與現代手法相結合
通過調研能發現,關中民俗風情園中的民俗景觀設計表達手法,注重將傳統的元素通過現代材料或設計手法表現出來。植物品種選用關中地區比較有特色的海棠、紫薇等,拴馬樁作為一種傳統物件,原來是用來拴馬繩用的,現在卻以現代構成的設計手法散落在草叢里,看上去既有秩序感,又有歷史感。
1.2 突顯地域文化
關中民俗風情園園中規劃與設計要想標新立異,應注重體現當地地域特色。游客既可以感受到關中純樸與粗獷的民風,同時也能近距離感觸園林小品的設施;既可以拉近景觀元素與游客之間距離,又可以使游客體會民俗景觀的質感、滄桑和淳樸,以達到觸景生情的效果,顯現“原生態風景”的內心感受,沖擊視覺記憶。此外,關中民俗中最基本的農業生活用具被作為陳列的展品呈現給游客,讓游客懷念農耕文化,寄思鄉愁。
2 周秦文化理念的體現與民俗生活的再現
關中寶雞地這作為周秦文化的發祥地,在景觀設計方面應使用現代的手法再現周秦文化,如將青銅器經過抽象、變形、再造以后,作為景觀雕塑、景觀座椅、景觀燈具,甚至是景觀地面來使用。寶雞市部分地段已經擺放了許多仿造的原始青銅器以體現周秦文化影子,但僅停留于簡單的形式擺放,沒有把這種器皿結合現代手法加以運用,進行二次創新。關中民俗風情園可以引入傳統元素的再生設計手法,以更好地體現周秦文化與現代文明。
其次,結合農村集鎮里面的生活場景,以原始又新穎的方式運用于民俗風情園。如扶風縣開發打造出了“以扶風為軸線”,再現關中民事民情的旅游項目――關中風情園,它是明清建筑的博物館,也是關中民風民俗的縮影。其中把關中的民房建筑、特色小吃、手工藝作坊和農家風情集于一體,各種小吃加工坊、織布坊、民間工藝品展坊、各色花卉、農家蔬菜園、多種名優果園等云集,其真實地展示了關中地區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勞動生活景象,當中收存和保護了大量的石器文物,如形態各異、惟妙惟肖的拴馬樁、石羊等,既保留了民族的傳統風格,又具有時代氣息,讓生活在大都市的人們能親身感受體驗到關中民風、民情的淳樸厚道。
3 關中民俗風情主題公園的應用前景
民俗文化是傳統文化精髓的象征,是民族之根源、力量之源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錄入與保護,表明了民俗文化自身具有文化藝術性與歷史傳承性。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的飛速發展,很多民俗文化被吞噬并逐漸消失,民俗文化的傳承甚是堪憂,必須采取措施使其健康發展并傳承下去。關中西部地區作為蘊積歷史文化聚集之地,有著優越的民俗文化,因此,造就了關中西部民俗旅游業的繁榮興盛。這里民俗旅游業形式多樣,其民俗內容多姿多彩、豐富多樣,為民俗文化的傳承奠定了基礎。關中民俗風情公園的主題定位,采用多種設計手法展示和呈現關中民俗主題,緊跟主題形象,對景觀空間進行合理的空間組合和分區布局,積極挖掘多種關中民俗主題公園展現模式。通過不同的展現技法表現出民俗“活”的文化,使游客親身體驗民俗文化,深刻感受濃郁的風土人情,同時,完成再現民俗主題公園教育和傳承的使命。因此,其具有傳播傳統民俗文化和教育后人的作用,其應用前景不可估量。同時,民俗主題公園也可以與鄉村旅游相結合,將整個鄉村民居、鄉村田園綠地、鄉村果木基地等作為民俗主題公園景觀規劃的一部分,或者主題公園與周邊鄉村游相結合,形成一條旅游線路,可以帶動當地鄉村旅游和鄉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由此可見,關中民俗風情主題公園的作用不容小覷,其景觀規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公園獨特性的展示和當地鄉村旅游的發展,繼而影響到鄉村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因此,景觀設計應立足當地、回歸傳統、回歸自然,為人們營造一種生態、可持續的,具有地域特色和歷史感召的景觀環境。
參考文獻
篇6
1民俗文化故事在文創產業發展中的作用
民俗文化是指一定地域內的原住居民在長期生活生產過程中由當地獨有的生存經歷、文化背景、精神思想所產生的生活習俗與行為價值指向。一種民俗文化的產生背后往往有著多彩多姿的傳說故事。地域民俗文化及其背后故事的傳承與保護可以說是一個城市不可復制的軟資產,城市的精神靈魂。民俗故事給本土文化增添鄉情,賦予豐富的情感寄托,挖掘民俗文化故事資源來激發城市創意文化產業已成為城市文化體驗與展現的重要手段,在文化價值的傳承與發展上起到共生發展的作用。城市依靠創意文化產業推進民俗文化的傳承與再生,依靠民俗文化背后的故事達到提升城市品位氣質、美化形象的成功案例屢見不鮮。新加坡與魚尾獅、哥本哈根與美人魚、雅典與雅典娜、廣州與五羊,這些城市都與一段或壯烈、或凄美、或傳奇的民俗傳說故事緊密相連而聞名于世界。
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故事、民間傳說是城市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題材,美麗的傳說故事也為城市的創意文化帶來了無限的創作元素。例如,每個游玩過濟州島的人都會帶回幾個濟州島的守護神——石頭老人。地域內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故事為產業轉化提供強大的資源支持與資本保障,是文化創意產業開發的本與源。因此,民俗文化故事的挖掘與傳承在各個城市文化品牌建設與推廣中置于十分重要的發展地位。然而民俗文化作為軟資產,需要通過一定的載體進行傳承落地,利用創意文化產業豐富的業態形式為載體將文化故事進行融合、再生、落地來實現無形資本轉化成有價資產的最有效的推廣方式。無形資產的人文歷史故事、民俗傳說作為一種精神產物在文創創意產業項目的開發中通過現代化行銷商品化運作能更好地維系民俗文化與現代工業之間的紐帶。
2杭州民俗文化故事傳承特點
杭州,浙江省省會,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旅游之都、休閑之都、南宋皇城,千百年來城市的變遷給這座城市留下了數不盡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資源,文化積淀厚實。身處長三角腹地的杭州,地域文化中雖沒有云南、貴州、四川等邊遠地區豐富的少數民族民俗文化,也不像湖南、湖北、陜西地處中原腹地,有著厚實楚漢文化、秦唐文化等民族發展歷史民俗文化,看似處于民俗文化的沙漠地,與少數民族文化、中原歷史民俗文化不同,杭州卻有著其吳越文化、南宋皇家文化、市井文化所影響下的民俗文化,以及以此衍生出的數量眾多的古老豐富的民間傳說、民俗文化典故,但是杭州民俗典故的傳承受到特殊地域、歷史、人文的影響有其特殊的發展特點。
(1)以“一湖、一江”為中心內核進行傳頌。杭州的民俗文化故事總量巨大,分散于杭州市八個區、三個縣級市、兩個縣內。但杭州的民俗故事、民間傳說三分之二的題材集中與杭州市內,圍繞著一湖、一江(西湖、錢塘江)而展開傳頌。《明珠西湖》《斷橋相會》《金牛湖》《運木古井》《蘇堤》《六和填江》《錢王射潮》等著名的民俗故事都與西湖、錢塘江以及周邊的各個景點密不可分,可見西湖、錢塘江是千百年來孕育杭州民俗的文化發祥地。
(2)以南宋皇室、歷史名人為題材進行傳頌。杭州隋朝興建州城,開鑿江南大運河,自唐以后杭州進入全國著名城市的行列。自南宋建都城,經濟日益繁華,社會風俗更加多樣。商賈、士大夫隨著北宋皇室集中杭州,隨著南北文化風俗的融合,杭州的婚娶、育子、滿月、百日、周歲的儀式禮節,也滲入了中原皇家的習俗。這給杭州民俗文化故事的創作與傳承提供了大量的歷史素材,如《宋嫂魚羹》《東坡肉》《叫花雞》《油炸檜》《西溪留下》《饅頭戰》《八卦田》《棋盤陣》都與南宋皇家以及此時期的名人士大夫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使得杭州的民俗文化平添了皇氣與書卷之氣。
(3)以烏托邦式情感寄托為題材進行傳頌。杭州地處江南,獨特的江南煙雨風情自古給了杭州百姓濃厚的江南人多愁善感,追求自由戀愛的浪漫主義色彩。在所創作流傳最為廣泛的杭州民俗文化故事、民間傳說中多以歌頌忠貞不移的情感、人仙共戀的烏托邦式的愛情為最,涌現出了《白娘子和許仙》《梁山伯與祝英臺彩蝶雙飛》《蘇小小傳》《柳浪和鶯》這類可歌可泣的凄美愛情傳說故事。
3杭州民俗文化故事推廣現狀
(1)民俗文化故事的社會開發宣傳缺乏廣度。作為城市文化形象推廣的重要名片與手段,目前杭州片面注重依賴于“西湖”“、西溪”等自然景觀資源的開發與宣傳,忽視對提升城市形象內涵的文化典故的宣傳與開發。眾多千古傳唱反映杭州城市民俗來源、地名來源(如《尉遲恭造寺》《蠶花娘子》《魯妹造傘》《畫扇判案》)的民間傳說民俗故事,不僅外地游客不知其存在,本地的居民也鮮有人知。久而久之將形成城市文化品牌宣傳的短板,不利于杭州城市文化氛圍的形成與城市氣質的樹立。
(2)民俗文化故事傳承影響力碎片化。杭州的總體民俗文化故事、民間傳說數量眾多,歷史背景大多集中與南宋建都的帝王以及士大夫有著密切的聯系。雖然杭州的個別的民俗文化典故,如《白娘子和許仙》《梁山伯與祝英臺彩蝶雙飛》具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力與群眾基礎,但是目前杭州大多數眾民俗文化故事與民間傳說未能形成以點帶面集團式有序傳承與推廣,這種零星分散的傳播使得杭州民俗文化故事在百姓心中的情感寄托作用不明顯,文化故事背后的價值利用率不高,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的轉化率不高,不利于杭州民俗文化故事快速形成產業化發展。
(3)民俗文化故事的產業化發展滯后。民俗文化資源的經濟價值日益凸顯并受到廣泛的重視,尤其是在文化創意產業以及現代旅游業快速發展的當今社會。杭州作為全國有名的休閑之都、動漫之都,在對于本土化的民俗文化、民間傳說故事的開發與利用仍然處于空白狀態。其實,杭州有著良好的文化創意產業氛圍,每年的文化博覽會、國際動漫節在國內外都有較大的影響力,但是鮮有優秀的文化創意項目結合杭州本土民俗典故,將《白娘子和許仙》《梁山伯與祝英臺彩蝶雙飛》《古井運木》這些耳熟能詳的民俗文化故事依靠創意文化科技手段轉化成城市創意禮品、城市工藝品、創意服飾、創意文化墻體等創意產品加以開發與推廣。
4民俗文化故事在文化創意產業中的再生模式
(1)主題體驗式——歷史文化+產業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特點是以藝術創意設計產業為核心,通過與其他相關行業的跨界融合進行創意產業發展,這其中包括體驗式的觀光創意旅游產業。杭州的民俗文化故事在產業推廣過程中應根據其得天獨厚的南宋御文化、市井文化為依托背景,通過營造民俗歷史文化園、歷史街區等形式發展主題體驗文化活動,依托文化創意產業進行集中開發推廣,延伸文化產業鏈和價值鏈,使民俗文化基因得以快速延續,經濟利益得以增長。例如,杭州宋城主題公園,作為弘揚南宋文化的體驗項目,在宋城的整個園區內能夠通過宋河東街、土豪家族、胭脂巷、非來巷、美食街、市井街等主題體驗區將與南宋歷史文化相關的民俗文化故事進行整合,同時挖掘屬于杭州民俗文化共鳴的文化品牌,園區整合影視演藝、旅游產品、工藝品、表演藝術等所有與之相關的文創創意產業及配套資源。形成了一個較為集中獨立的展示杭州南宋民俗文化的產業基地,打造一個具有鮮明民俗文化故事體驗、傳播、交流互動的場所。通過這種主題公園、主題街區以及定期開展宋文化主題活動月,以南宋文化為歷史背景,將大量的宋民俗文化故事整理串聯,并通過集中式的觀光體驗公開展示。同時發揮杭州文化創意產業的大融合,完善民俗文化產業鏈,使得杭州的傳統手工藝、飲食文化、民間演藝等傳統民俗藝術項目通過現代文化創意商業運行方式得到更好的展示,使其在文化價值層面上得到增長,實現民俗文化增值,促進經濟與文化的同步發展。
(2)品牌符號化——民俗形象+科技傳媒。民俗文化故事的品牌符號化指的是通過吸取地域本土民俗文化中傳播度廣、社會影響力大的民俗文化故事內容,結合當地歷史、地理、文化風貌,借助現代化的聲、光、電、數碼技術、舞美特效技術制作出地域特征鮮明,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創意數碼形象產品。據有民俗特征的數碼形象往往能夠更加容易觸動公眾的內心慰藉,觸發創意產品的經濟價值。例如,1998年美國迪士尼電影公司拍攝的《花木蘭》就是通過中國經典民間傳說打造出來的數碼卡通電影,影片充滿著中國元素的組合,不僅展現了中國秀麗淡雅的山水畫面以及古老東方的戰爭場面,描述了中國傳統家庭的觀念,民風民俗的生活場景以及東方倫理道德關系,影片中陪伴花木蘭一同從軍的小龍更是讓人記憶猶新,影片上映立刻引起了國內觀眾的共鳴。《花木蘭》《梁祝》《功夫熊貓》這些優秀數碼產品不僅對本地區乃至國家在民俗文化推廣起到積極作用,同時還帶動了創意出版產業、創意影音產業、本土動畫工業、互動休閑軟件、創意表演藝術、工藝品等多個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發展。不僅僅數碼電影進行民俗品牌形象設計,其他藝術創意形式與民俗文化故事相結合同樣能夠打造出優秀的民俗品牌符號。2004年廣西陽朔縣請張藝謀導演根據壯族著名的民俗文化故事《劉三姐》制作了世界最大的山水實景晚會《印象•劉三姐》,將壯族“歌仙”劉三姐的經典山歌、民族風情、漓江漁火等元素不著痕跡地融入桂林山水中,成功打造了桂林旅游文化的品牌。短短兩年多就接待游客110多萬人,僅票房收入就達7900多萬元。并且迅速帶動了多個相關文化產業的發展,為地方吸引了大批人員就業,文化創意產業的價值已達9.8億元,一個民俗故事品牌帶富了一方水土。通過民俗文化故事結合現代科技技術打造屬于自己地方特色的品牌形象,不僅能快速地建立文化符號和成功的形象,還能激活整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為文化品牌符號創造出更大的財富。
(3)城市軟改造——主題構建+整合傳播。城市間的競爭已經由經濟實力競爭轉為文化精神競爭,充分利用自身特色文化資源,挖掘本土文化的亮點,塑造一個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精神,不但能有效提升城市軟文化實力,而且還能發揮民俗文化的優勢,開展各類連動式、整合式傳播營銷,把城市的物質發展與城市文化特質相融合,將城市文化的發展產業化,繼而推動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目前不少城市都利用當地的民俗文化故事傳說對城市公共環境進行改造。例如,我國很多少數民族地區城市都建有民俗廣場、民俗城市雕塑來昭示自己為本土文化發源之地。杭州作為愛情之都在文化的城市體現上也可結合杭州本土民俗文化故事進行歸類,可通過《白娘子和許仙》《梁山伯與祝英臺彩蝶雙飛》《蘇小小傳》這些浪漫愛情為主題的民間傳說利用當地文化創意產業資源進行開發,打造設計以民間傳說為主題的愛情廣場、愛情公園,制作城市公共民俗愛情故事雕塑,繪制民俗故事文化墻、改造特色長廊,同時承辦國際婚博會、西湖玫瑰婚禮等愛情主題活動。這些利用本土民俗文化故事資源而進行的城市軟改造,不但美化了城市,提升了城市的品位與區域影響力,同時還通過全方位的整合傳播促進了環境藝術設計、公共雕塑、會展等多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是現代科學技術、倫理道德觀念與民俗文化故事碰撞而來的完美火花。
(4)文化資本化——特色營銷+創意產品。民俗文化的經濟價值日益得到了各方的重視,除了對原有秀水山川開發之外,各地均大力對民俗文化本身的內生價值與無形文化價值進行的開發與利用,挖掘潛力,發揮其資源效益。尤其是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民俗文化不僅僅是被作為單一的產品加以生產,而是在資本的計入之后,當代民俗文化價值依托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一個產業化的資本運作。例如,風箏是山東濰坊的獨有民俗文化,關于風箏的傳說故事資源豐富,濰坊除了每年舉辦國際風箏節繞風箏這一民俗文化大打風箏牌,形成特色產業,設計開發大量與風箏文化相關的文化創意產品,形成了當地獨有的風箏經濟產業鏈,不但通過風箏產業帶動了當地的旅游產業,擴大了城市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同時通過風箏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吸引了大量投資資本,吸引了勞動力增加了就業崗位,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由此可見,民俗文化故事元素利用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思維模式所開發的商品不僅僅是單純的傳統地區旅游紀念品,而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地、景、產”與一體多元素地方文化與現代藝術形式相結合所產生的新形式的城市文化禮品,同時依托文化引入資金形成資本運作將形成新的產業鏈,文化真正變成經濟形成新的“創意美學經濟”。杭州已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創意產業架構體系,結合地方本土民俗文化特色,挖掘民俗故事加以利用開發創意產品,將“地方文化”多維的行銷手段擴展至“大眾文化”,盤活文化創意產業資本。
5結語
篇7
關鍵詞:民俗;保護開發;品牌;探究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0)13-0099-02
一、民俗文化的內涵
民俗即民間風俗,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起源于人類社會群體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時代和地域中形成,擴布和演變;與民眾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并為之服務。民俗一旦形成則成為規范人們語言、行為的基本力量,是民眾習得傳承和積累文化創造成果的重要方式;其內容形式多樣(方言、習俗、禮節、建筑、宗教、祭祀、婚喪嫁娶等)。為了遵守這種習慣而創造出來的寄托著美好愿望的作品,可謂為民俗藝術了。民俗文化是民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也是民俗文化產生的根本動因,這種物質和精神勞動創造的結晶,其目的是為了解決和維持個體或種族生存的需要,沒有過多的追求經濟利益。
二、羌民俗文化的堪憂現狀
羌族是祖國大家庭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民族之一,為我國遠古文明的成長和發展奠定了基礎,為燦爛昌盛的華夏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羌族民俗文化的今天有被周圍民族淹沒的跡象,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不斷的遷徙和內部分化
羌族歷史是不斷遷徙和分化的歷史。羌族最初發源于甘肅青海一帶,而后向四面八方分散遷徙形成新的民族,部分部落進入四川、寧夏、云貴地區,形成了古蜀人、黨項人、土族和納西族等十多個民族,造就了無數輝煌,孕育了眾多新民族后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二)種族的頻繁交往
羌族與漢族交往的不斷親密,這也是走向衰落的又一重要原因,交往的同時也羨慕漢族文化,這就意味著漢化程度的不斷加深;甚至在、傳統節日、語言等諸多方面產生了新的變化,逐漸失去了原有特征。
(三)缺乏種族文字
羌族沒有自己的文字,致使羌族文化在歷史演變中不斷走向沒落。任何民族的古老習俗都隨著歷史的演變更替和民族間交流融合而日益豐富,但羌族文化只靠口頭流傳的單一形式傳播,因此,不斷的遷徙過程中很多文化失傳,這對于羌族在眾多民族中的地位造成很大的影響。
(四)現代文明的沖擊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打破了少數民族地區原有的封閉狀態,形成內外互動,使本土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在類似夾皮溝狀的理縣、茂縣、汶川是羌族集聚地區,隨著交通通訊等條件的改善,內外聯系日益頻繁;尤其是電視網絡等城市生活方式,光怪陸離的強勢文化為這些單純樸實的民眾送來了“文化大餐”。豐富的城市生活與他們落后的現狀形成鮮明的對比,自卑心理和崇外思想以及對新事物的好奇,促使年輕一代對追求時尚生活產生濃厚的興趣,導致本土文化與現代文明競爭中喪失大量的原有受眾群。另外,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帶動著羌族民眾的生活方式趨于城市化,原有的生產生活習慣也在悄然蛻變。羌民受外界的影響已走向開放化、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削弱了群體意識,那種集體性參與文化活動的生命力將因其所依附的傳統民俗活動的減少而減弱甚至終結。
(五)自然災害的破壞
5.12特大地震的震中就在羌族集中的汶川一帶,對于人員傷亡、建筑、甚至整個羌文化的生態鏈都是一次毀滅性的損壞。首先,上千年的莊房、羌雕都變為廢墟,即使重建也沒有羌民們當初建造時的精神理念初衷。其次,在地震身亡的民眾中,有傳播、傳承羌文化的釋比和繡娘,這就出現了死一個人,亡一門藝術的現象。
三、羌文化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措施
可持續發展是指在當代人發展的同時不能影響下一代的發展。認為少數民族地區民眾的物質生活一提高而導致一些原有生存方式、生活環境和古老文明衰變的思想是片面的;這不符合少數地區民眾的根本利益,也違背事物發展規律。我們既要搶在那些已喪失生存環境的古老文明消亡之前大量搜集、記錄、保存等,以保證民族文化基因的完整性,又要尋找一條能與現實適應的發展之路,以免傳承出現斷裂。
傳統民俗文化的科學保護與合理開發有兩大類內容,分別是顯性文化和隱性文化。顯性文化指的是顯露在外面的與特定物質緊密相連,有明確物質形態與之對應,人們可以直接感知的要素,如建筑、生產工具、語言文字等。不能表現在外面的,由知識、態度、價值觀等構成,主要存在于人們的精神生活中,不以物質形式表現出來,不易被直接感知的,稱為隱性文化。
在科學保護與合理開發過程中必須遵循經濟、環境和社會等各方面效益統一的原則。具體措施有以下方面:
(一)政府加強宏觀調控
對于羌族民俗文化的保護與開發,特別是在5.12地震之后顯得更為緊迫和重要,政府必須及時制定完善的法規和政策,關鍵是要加強監管力度,作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避免保護開發時腐朽有害的文化及文化垃圾生根蔓延。保護開發中要充分考慮羌文化的特殊性,確保政府扶持力度和政策落實到位;利用財政稅收等經濟杠桿引進多種資源形式參與;加強羌文化的產業化改造,確保羌族傳統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繁榮。同時,政府必須加強監管力度,避免過度開發而導致民族文化失去了原有的精華而日益艷俗泛化,甚至一些民族也為無所不入的市場所褻瀆。防止開發商以商業利益為目的,打著保護開發的名義,標新立異的制造一些劣質的、民族地區根本不存在的假民族文化。雖然各民族地區的文化價值觀有很大的差異,但他們都有共同珍視美好的價值取向,不要以市場經濟為中心,盲目的開發,致使地域文化的扭曲退化。
(二)保護開發時注重當地居民和全民的參與性
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還要鼓勵當地居民和全民參與的積極性,不僅把當地居民作為關懷的對象,還要借助全民的力量拯救民俗文化。首先,民俗文化的保護與開發中當地居民有著熟知的天然優勢,更能深入的了解研究。其次,培養當地民俗專家學者和這些專家學者走進大中小學課堂,這對于民俗文化的保護與開發有著長遠的戰略意義。當地居民才是真正的民俗文化的擁有者和實踐者,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離不開他們,沒有他們的參與,可以說保護與開發是膚淺和無法進行的。通過居民的參與,讓他們真切的感受到民俗文化帶給他們的一切利益,增強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得他們重視并自覺的保護這些文化遺產。羌民親自參與保護開發時的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的將民俗文化的精髓及物質和非物質的民俗文化傳承給更多的研究者和愛好者,達到全民參與和群策群力的目的。
篇8
民俗是一種在歷史過程中創造,在現實生活中不斷重復,并得到民眾認同的、成為群體文化標志的獨特的生活方式。[1]4當前,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民俗文化存在的根基正逐漸被吞噬,民俗文化正逐漸被邊緣化,有的甚至正在慢慢消失。民俗文化作為一種鄉土文化、一種生活文化,最能給人帶來認同感和歸屬感,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民俗文化是構成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基因。文化以其不斷傳承來延續其生命和意義的特征決定了教育作為文化的一個部分,與文化共生共存,無論其形式如何變化,其作為文化生命的機制的功能是永恒的。[1]42從民俗文化的形式與內容來看,其中蘊含了非常豐富的教育價值,因此,學校所在地區的民俗文化是一種很好的“在地課程”資源。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動學校開設民俗課程,客觀上有助于傳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學校僅僅是為了應付檢查而開設民俗課程,則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價值的真正實現。故此,只有當學校認識到民俗課程內在于學校的價值時,學校才有推動民俗課程建設的內驅力,民俗文化的教育價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實現。
一、民俗文化作為課程資源的價值
從民俗文化的功能來看,總體而言,民俗文化功能可以概括為認同、教化、規范、維系、調控和記錄等六大功能。一方面,學校如果能夠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資源,就可以很好地發揮其教育價值。但另一方面,從民俗文化的特點來看,民俗文化具有“稚拙古樸,源遠流長”“神秘奇異,巫術性強”“禮俗混同,封建味濃”以及“豐富多彩,注重實用”的特點。因此,從教育立場出發,站在學校角度,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資源時,應謹慎甄別其所蘊含的教育價值。
1.挖掘民俗文化的正向價值
民俗在本質上就是一種文化,體現了特定區域特定群體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神秘奇異,巫術性強”和“禮俗混同,封建味濃”的特點表明,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精華,都具有促進人發展的價值,其中也不乏糟粕。中小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其是非曲直特別是價值判斷能力相對較弱,需要正確引領。因此,學校在選擇何種民俗文化資源作為學校課程資源時,必須衡量其可能對學生帶來的影響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故此,學校可以根據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發展的需求匯聚師生智慧,甚至在必要時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對民俗文化促進學生在這些方面發展的價值予以充分論證。
2.挖掘民俗文化的當代價值
在傳統的農耕社會,民俗文化在維系人際關系、維護社會倫理道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文化價值。但同時,民俗文化“稚拙古樸,源遠流長”的特點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學校在利用民俗文化資源開發課程時,需要考慮到其當代價值。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民俗文化在保持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民族認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全球化時代,學校既要注重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培養學生的國際競爭意識與能力,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喚醒其文化意識與文化自覺,為學生構建起健康成長的精神家園。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也展現了勞動人民在探索自然和社會過程中形成的豐富的實踐智慧。當然,隨著時代的變化,古人的智慧需要立足當代,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才能為當代社會服務。因此,學校要思考民俗文化對當今社會生活的獨特價值和意義,開發出具有生命力的課程,更好地為學生發展服務。民俗文化蘊含了豐富的教育價值,但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不同的學校由于歷史、資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所獨有的氣質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蘊。因此學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為學校民俗課程資源時,要注意避免嘩眾取寵、人云亦云,而是要回到學校的辦學邏輯起點,即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思考民俗課程如何與學校發展和學生發展相匹配。民俗課程建設只有與學校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相匹配,才能更好地與學校其它課程相輔相成,形成合力,民俗課程也才能更好地彰顯出生命力。
二、學校民俗課程設置的主要類型
民俗文化內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民俗、人生交際民俗、歲時節日民俗、生產商貿民俗、社會組織民俗、民間信仰民俗、娛樂民俗、語言民俗和民間文藝等。[2]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內容豐富且形式多樣,而不同內容的民俗文化所蘊含的教育價值不盡相同,各有側重。從學校立場出發,學校更關注貫穿于民俗文化中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發展的教育價值。筆者認為,學校可以根據培養目標,選定不同的民俗文化內容,將學校民俗課程主要劃分為知識類民俗課程、技能類民俗課程以及活動類民俗課程等。
1.知識類民俗課程
此類民俗課程主要包括諺語、謎語、詩歌、民間故事等民俗文化內容。這類民俗事象往往反映了廣大民眾的集體智慧,同時也能反映出民眾豐富的思想和情感等。從學生發展的角度來看,這類課程不僅有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和想象力的豐富,也有利于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以諺語為例,民間有些諺語對人們的生產實踐有很強的預測和指引作用,學生通過學習,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自然和人們生產活動的常識。
2.技能類民俗課程
此類民俗課程主要包括剪紙、刺繡、糖畫、捏泥人、口技、變臉、皮影戲等民俗文化內容。這類民俗事象既能滿足民眾的各類生活需求,同時還具有非常高的審美價值。從學生發展的角度來看,這類課程不僅有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還有助于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其審美能力。以剪紙為例,剪紙不僅要求學生要動手、動眼,還要動腦構思和設計,學校可以以剪紙作為美育載體,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3.活動類民俗課程
此類民俗課程主要包括賽龍舟、舞龍、舞獅等民俗節慶內容,還包括民間舞蹈、民間游戲等趣味性比較強的民俗文化內容。這類民俗事象反映出廣大民眾的精神面貌與傳統習俗,有些還能折射出普通民眾的價值取向。從學生發展的角度來看,這類課程不僅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還有利于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可與認同。以賽龍舟為例,賽龍舟主要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而興起的,此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和愛國精神。同時,賽龍舟也是一項體育活動,學生通過參與這項活動還能強健體魄。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分類僅僅是為便于學校開發和組織課程內容而劃分的。實際上民俗事象往往是立體的,并沒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和功能劃分,其內容既可能內含某些方面的知識,也可能包括一定的技能,還可能需要通過一定的活動形式展開。因此,學校在開發民俗課程時,亦不能完全拘于上述幾種類別。如可以以某一民俗事象的相關主題為基礎,綜合開發學校民俗課程。
三、學校民俗課程的主要實施方式
民俗是一種生活文化。只有學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對持久、自然地重現民俗生活方式的時候,才真正意味著對民俗的傳承。[3]盡管筆者將知識類民俗課程作為學校民俗課程的一種類型,但這并不就意味著這一類課程就可以采取簡單的知識授受的方式加以實施。如要讓學生真正了解某種節日禮俗、風土人情等民俗文化,看上去知識授受的方式來得更為直接、高效。但實際上,把民俗文化內容作為知識傳授給學生,只是傳授了部分關于民俗的知識,并不是傳承了民俗文化。因此,從民俗文化的傳承以及民俗文化對學生真正意義上的發展價值來講,筆者認為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幾種方式:
1.活動體驗
以活動體驗方式組織學校民俗課程的實施,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掌握并認同民俗文化,繼而更好地傳承民俗文化。例如,要讓學生了解家鄉的節日禮俗、風土人情,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家鄉尋訪”的活動,利用當地的古跡、博物館等資源進行實地考察,或者走訪當地的民眾,深入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
2.實踐操作
以實踐操作方式組織學校民俗課程的實施,主要是通過“做中學”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同時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這種方式主要適用于技能類的民俗課程,如剪紙、捏泥人等。這一類課程的實施有時候可能會受制于師資問題,學校可以以外聘形式,招募相關民間藝人進行有償或志愿授課。
3.經歷感悟
有些民俗文化,在平時的環境中很難感同身受,只有親身經歷了某一過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針對這一類的民俗課程,學校可以組織類似的活動,營造出相應的氛圍,甚至可以根據當地習俗適時組織學生親身參與到有關活動中去,讓學生親身經歷,從中感悟。有必要指出的是,學校民俗課程以外的其它課程實際上也蘊含了豐富的民俗文化內容,如地理、歷史、語文等學科課程。學科課程中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單獨作為學校民俗課程來實施,學生只是通過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來更好地理解相關學科內容。當然,教師也可以以此為契機,將民俗文化融入學科教學過程中。
四、學校民俗課程的主要評價方式
學校民俗課程實施效果如何,這就涉及到了民俗課程的評價問題。如筆者前面所述,從學校教育來看,所謂學校立場實際上就是學生立場。基于學校立場的民俗課程評價實際上就是從是否促進學生發展的角度來看學校民俗課程的實施效果,這是學校民俗課程評價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從學校工作的角度來講,學校民俗課程實施的效果到底如何,更多的可能以表現性評價作為主要的評價方式為宜。根據民俗課程的主要類型以及主要實施方式,筆者認為可供參考的主要評價方式有但不限定于以下幾種:
1.體驗感想
知識類民俗課程主要通過活動體驗的方式實施,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在活動體驗過程中記錄下自己的體驗感想,形成尋訪記錄,評價者通過調閱此類記錄做出相應的評價。
2.成果展示
技能類民俗課程主要通過實踐操作的方式實施,學校可以在課程結束時集中展示學生在“做中學”過程中留下的作品,如剪紙、泥人等。評價者可以據此做出相應的評價。
3.競技比賽
活動類民俗課程主要通過經歷感悟的方式實施,評價者除了通過學生的體驗感想記錄來評價,還可以在學校組織相應的競技比賽活動中,通過現場觀察學生的行為表現來做出相應的評價。目前來看,學校民俗課程還沒有統一的評價方式與標準,對學校來說,這是一個問題,同時這也為學校探索出更多民俗課程評價方式提供了空間,但學校在探索民俗課程的評價方式時,需要把握好一個最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則,即課程是否最終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作者:崔春華 單位: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課程與教學研究室
參考文獻:
[1]陳文華.民俗文化學[M].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4.
篇9
摘要:中原民俗文化資源豐富,輻射全國,在“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本文在梳理中原民俗文化在當代生存發展現狀的基礎上,通過實地調研,對中原民俗文化的適應性發展進行了實踐性地探討。
關鍵詞:中原民俗文化;適宜性;發展
隨著“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不斷深化,中原文化逐步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作為中原文化之根脈的中原民俗文化在矛盾中發展,在搶救中奮起,其整體實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文化精品不斷涌現,特別是當民俗文化與旅游市場,與互聯網密切結合起來之后,更是開創了中原民俗文化發展的嶄新局面。
一、中原民俗文化資源狀況
中原民俗文化資源豐富,源遠流長,形態多樣,價值巨大,本文特從三個方面簡單說明。
(一)物質民俗文化
1. 工藝精湛的手工藝品。中原人民勤勞智慧,創制了許多馳名中外的民間藝術品。例如針法多變的開封汴繡,開啟了明清時期的中國四大名繡,古老淳樸的朱仙鎮木版年畫豐盈了千家萬戶的新年愿望,造型優美的的洛陽唐三彩遠銷海內外,色彩絢麗的淮陽泥泥狗傳遞出原始神秘的色彩等等。這些手工藝品大多數是由傳統的民族民間工藝品開發而成,純粹靠師徒相傳,手工制作,其技藝之精湛,工序之復雜,做工之精美不僅具有濃厚的技術復雜,工序繁多,做工精美,融入了當地濃厚的民族文化,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使用價值。
2. 聞名遐邇的風味小吃。中原地區民風淳樸,人民生活節儉成性,所以很多地方風味小吃多以充饑果腹為首要追求。可能不夠精致高雅,不夠美觀上檔次,但是味道獨特,食之難忘。像聞名遐邇的開封灌湯包、武陟油茶、魯山攬鍋菜、洛陽不翻兒等。“洛陽不翻兒”是以上好的綠豆為原料,經漲發、去皮,磨成豆漿,加入雞蛋、食鹽,調成糊狀盛在鐵鍋內置于火上,用柴草煎烙而成,因烙時不需將餅子翻個兒,故而得名。薄如牛皮紙的薄餅,可以直接用筷子夾著蘸蒜汁吃,也可以將兩張不翻兒疊著放在碗里,澆上一勺滾燙的骨頭湯,放些事先煮好的黃花菜、海帶絲、木耳、粉條之類,倒上醋,灑上胡椒粉,做成酸辣可口,余味悠長的“不翻湯”。從北宋時至今日,開封夜市一直都是古城開封的一道亮麗風景。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鼓樓街兩旁充斥著一輛輛香味四溢的小吃車,炒涼粉、宮廷杏仁茶、烤面筋、烤鴨腸……各具特色、各種風味的小吃在這里匯聚,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一邊游走一邊品嘗,婉轉悠揚的叫賣聲、肉串在鐵板上刺刺拉拉的膨脹聲不絕于耳,味覺、視覺、聽覺的多重刺激令人胃口大開,流連忘返。
3. 風格迥然的地方建筑。中原地區西高東低,民居種類較多,不同民居具備不同風格,反映不同的民風。例如西部多丘陵,少雨,所以當地人民因地制宜建造房屋,民居被稱為“窯洞”,或者地坑院。其中地坑院最具可開發性。具體構造是在平地上挖坑,然后在坑的四壁開鑿窯洞,從而形成天井式四方院,在院落一角挖出通道通到地面。院內設施齊全,植有樹木花卉,有臥室有客廳有廚房有水井,還有排水設置,有牲口房,雞圈狗舍等。進入村中,能聽到人說話,雞鳴狗吠,但是看到房屋和人。這些建筑因地制宜,降低了制造成本,實質上處處體現出了農業文化的特點。
(二)社會民俗文化
1.豐富多彩的民俗傳統節日。中原地^作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其民俗節日大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因此,河南的民俗節日帶有明顯的基礎性和根源性,同時又浸染了河南地區特有的醇厚風情,地方色彩鮮明,比較有代表性的節日如春節、二月二、清明節、端午節、七月初一、中元節、乞巧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臘八節等。
2. 民風醇厚的廟會文化。中原地區很多地方都有廟會,最富盛名的有太昊陵廟會和中岳廟會。以太昊陵廟會為例,廟會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當地俗稱人祖廟。據考,太昊伏羲陵始建于春秋,漢代曾在陵前建祠。太昊伏羲陵占地36公頃有余,其規模之宏大,建筑之雄偉,世人嘆絕。太昊陵廟會的聲勢之大、會期之長為中原地區廟會所獨有。每年自農歷二月二日始,至三月三日止,會期一個月。朝祖進香是廟會的基本內容。由善男信女組成的朝祖進香會,高舉黃綾青龍旗,手捧香樓,肩挑花籃,在器樂聲中,十分莊重地向人祖焚香跪拜,表達對祖先的崇敬。大凡祭祖朝香者,都要從家鄉帶來一把泥土,進香之后,添灑在伏羲陵墓上,寓意子孫繁榮昌盛。廟會期間各種各樣的民間娛樂活動,更引人入勝。其中以雜耍。表演為最多,獅子、龍燈、竹馬、旱船等應有盡有。太吳陵祭祖廟會。同時又是一個民間游藝的展示會。“與其他廟會相比,太吳陵廟會習俗中有兩個十分獨特的地方。一是有“擔經挑”,也稱“擔花籃”的比較原始的祭祖悅神的舞蹈。一是隨處可見的“泥泥狗”。泥泥狗也叫“陵狗”,是廟會上出售的一種泥玩具,一吹就響。泥泥狗形象夸張,神態各異,古拙透出寓意,據說這是流傳至今的原始社會后期的活文物。
(三)口承語言民俗文化
1.底蘊深厚的民間曲藝。中原因為地域優勢,其民間曲藝的發展受到周邊很多地方曲藝的影響,造成了地方曲藝的眾多種類。像豫劇(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曲劇、越調、大平調、四平調、懷梆、宛梆、大弦戲、道情、鑼戲、卷戲、梆子戲等,足跡遍及中原大地,群眾基礎非常廣泛,不少鄉村都有自己的小劇團。更有一些三四人組成的響器班子,活躍在田間地頭,深受老百姓的喜愛。這些民間曲藝地方色彩濃郁,不論是曲藝表現的內容,還是唱詞念白、行韻甩腔的方式都顯現出鮮明的地方特色。例如河南電視臺的明星節目《梨園春》的影響力普及到全國,而2016年紅遍熒屏內外的“洛陽大媽兒”就是因為其語音明顯的洛陽味兒而深受大家喜愛。可以說,越具有地方性的東西其特性就越明顯,其吸引力也更大,其創造經濟價值的潛力也更大。
2.璀璨奪目的神話傳說。中原作為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從遠古時期就創造了璀璨奪目的各類神話傳說。像流傳廣泛的大禹治水神話、開天地神話,伏羲女媧神話、黃帝傳說等。這些神話傳說在口頭流傳過程中經過了歷代人民的想象和加工,逐漸成為體系,并且轉化為中原人民的性格內涵。像中原人的質樸無華,堅強不屈,家國至上等精神特質,都不同程度地體現出這些特色。
二、中原民俗文化在當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現狀
(一)式微與搶救
中原民俗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歷史長河中形成,繁常生活中沉淀,成為中原人民的心理底蘊,深深地影響著人民的生活,從而間接影響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舊有的產生于農耕文明的傳統民俗文化逐步與現有的經濟生活模式脫節,在文化市場上的重要地位慢慢喪失,逐漸被邊緣化。以河南寶豐著名的“馬街書會”為例,起源于元代的“馬街書會”曾經是一個河南、山東、安徽等幾個省曲藝藝人登臺競技、相互切磋的一個大舞臺,每逢書會,會場人頭攢動,寶豐萬人空巷,能到書會上亮亮嗓子曾經是不少曲藝藝人的一個夢想。但是隨著人們文化生活的不斷豐富,娛樂方式日益多樣化,于是書會的觀眾開始流失,觀眾的流失直接影響到說書藝人的收入以及演出熱情,從而造成藝人傳承的斷裂。這樣的惡性循環,致使“馬街書會”處于瀕臨消亡的狀態。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馬街書會”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由政府每年撥付上億的專款來搶救傳統曲藝,各大媒體也紛紛到會進行宣傳,從而使得馬街書會的會場基礎設施得以強化,社會知名度不斷擴大,百姓關注度日益上升。
(二)扭曲與發展
隨著國民經濟的逐步提升,人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越來越高,在這種形勢下,文化旅游市場逐漸活躍起來,隨之而來是傳統民俗文化的復興,各地政府看到傳統民俗文化對廣大游客的強大吸引力,紛紛“文化搭臺,經濟唱戲”,以求用傳統民俗文化的吸引力來拉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于是,各類傳統民俗文化重新被撿起,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經過精心打扮,重新走到文化市場的中心。這樣的復興和回歸本來應該是令人喜悅的,但是在這個改造的過程中,傳統的民俗文化呈現出不同程度的走樣和變形。與時俱進,隨俗而化,這本來應該是民俗發展的一個特點,但是如果為了迎合部分人群的審美使得其中的一些核心思想變得媚俗甚至低俗,那實在不是民俗文化發展的一件幸事。2010年山|省陽谷縣、臨清縣和安徽的黃山市為爭西門慶老家大打口水仗,在全國引起軒然大波,網友笑談“原來臭名也是生產力啊”。這樣不顧社會影響的旅游開發對社會的危害不容忽視。
三、中原民俗文化適宜性發展的基本途徑
民俗文化開發的途徑有很多,本文主要分析以下三種:
(一)民俗產品開發
民俗文化要轉變成為現實的生產力,必須要跟上時代步伐,將其產品化,從而才能在市場上體現自己的經濟價值。這個產品開發、推廣、接受的過程中,其文化價值、社會價值自然而然地就體現出來。以河南省孟津縣平樂鎮的牡丹畫開發為例。平樂鎮位于孟津縣東南方,南與白馬寺毗鄰,東與偃師市接壤,北與邙山緊依,西與洛陽相望。自東漢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為迎西域入貢的飛廉、銅馬筑平樂觀取名并延用至今,素有“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之美稱。
近年來,該鎮依托洛陽種牡丹、賞牡丹的習俗,組織農民學畫牡丹。2007年,省委、洛陽市委幫助平樂村舉辦培訓班,成立“洛陽平樂牡丹書畫院”,免費辦班3期,培訓了110多人。從2009年底開始,省市縣三級先后扶持3800多萬元、規劃建設了占地90畝的“中國平樂牡丹畫創意園區”,建成運營以后,把100多位畫師請進園區來集中創作、交流、展示、經營,規劃產業發展的方向,集聚發展、轉型提升。為擴大“中國牡丹畫第一村”的知名度,孟津縣從2011年起,連續6年成功策劃、舉辦了“中國?平樂農民畫邀請展暨全國農民畫學術研討會”,組織畫家先后參加了“中原文化新西蘭行”、“中原文化寶島行”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動。為促進持續發展,孟津縣還探索集團經營、公司運作、產銷一體的新路子,引進洛陽鼎潤實業有限公司入駐經營、運作“中國平樂牡丹畫創意園區”,申請注冊“牡丹畫第一村”商標,按照“公司 園區 畫家”的模式,發展簽約畫師150多名,邀請省市美術家協會專家為畫師評定等級,組織牡丹畫創作和實體店銷售;建立了牡丹畫職業培訓學校,使畫家培訓走向職業化、常態化。目前,平樂牡丹畫畫師隊伍人數已達到1000多人,其中專業畫家150人,省市兩級美術家協會會員75人,每年有40余萬幅作品從這里行銷全國、遠銷美國、日本、新西蘭、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綜合收入達1億元。牡丹畫產業的發展不僅使村民們致富增收,而且形成了一個產業鏈,帶動了加工、包裝、快遞、旅游、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發展,帶動了就業,同時促進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大提升,平樂村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二)民俗旅游開發
民俗旅游是指人們離開慣常住地,到異地去體驗當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為一個地區、一個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發展的結晶,蘊含著極其豐富的社會內容,它的表現形式很多: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禮儀文化、民間歌舞娛樂文化、節日文化、信仰文化等都是大家慣常熟知的。民俗旅游屬于高層次的旅游,它滿足了游客“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現在已經成為旅游行為和旅游開發的重要內容之一,可以概括為以下六種基本模式:一是集錦薈萃式。指將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圍內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個主題公園內表現出來。如深圳中國民俗文化村、云南民族文化村等。這一模式的優點是可以讓游客用很短的時間、走很少的路程就領略一個區域的民俗文化,其缺點是在復制加工過程中會損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信息內涵。二是復古再現式。它是對現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過信息搜集、整理、建設、再現,讓游客了解過去的民俗文化。如開封的清明上河園景區,就是將北宋京城的繁華景象進行了一比一的復制,并將當年以及今天中原地區的民俗以活態形式進行呈現,一天之內演出幾十場,既豐富了游客的旅游感受,又傳承了傳統的民俗文化,達到了傳承和發展的完美結合。三是原地濃縮式。一些民俗文化豐富獨特的地區由于時代的發展已在建筑、服飾、風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不再典型,或者民俗文化的一些重要活動原本在特定的時期才會呈現,令游客不能完全領會當地民俗文化的風韻,故當地政府或投資商在當地覓取合適地段建以當地民俗文化為主題的主題園,集中呈現其民俗精華,如河南三門峽的陜縣地坑院景區,集中將豫西地坑院的民居特色以及當地民俗融合到這個景區內部,取得較好的文化傳承和旅游經濟效果。四是周期表現式。有些特定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很短時間,激發短暫的旅游人流。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為出于當地民俗傳統的節慶活動,如洛陽的牡丹花會,開封的菊展,登封的少林武術節等,其因為活動本身的局限性不會長年存在,但在節慶期間會吸引大量的旅游者;另一種為流動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動,如河南豫劇院到境外演出,展現了中原風采,每到一處也吸引了不少外國民眾遠途而來欣賞(這本身即是旅游行為),進而吸引游客前往河南老家旅游。除此之外,還有原生自然式、主題附會式等模式。
(三)多業態融合開發
融合開發即以創業為核心,通過與移動終端、影視、網絡、動漫等新業態融合來推動發展。
1.中原民俗文化網絡平臺開發。例如成立于2013年12月非遺城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部位于河南省鄭州市,是河南省陽光文化發展基金會重點扶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和交易平臺。它致力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品的市場推廣及產業化發展,努力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代表作品及項目結合互聯網電子商務形式,使其得以充分的市場推廣與產業落地。除了網絡平臺外,博客、播客、論壇、微博等都可以作為中原民俗文化產業的宣傳和營銷渠道,由此推動中原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同時還可以網絡民俗文化為內容,圍繞消費者的接受終端,根據消費需求創意民俗文化產品。如以手機媒體為終端,向 WAP、IVR、無限音樂、收索引擎、電子彩信等手機媒體產業鏈延伸。目前,河南文化產業網、河南文化傳播網等以中原民俗文化傳播為主要內容的專業性網站,中原文化研究、非遺城等微信公眾號,正發展成為民俗文化網絡傳播的中堅力量,使中原民俗文化以更加便捷、系統、生動、趣味的形式傳播給公眾,對于保護、傳承、創新、發揚中原傳統民俗文化意義重大。特別是近兩年來,隨著網絡終端技術的迅速發展,不少文化民營企業也關注到文化網絡平臺的重要性,例如河南禹州的幾家知名鈞瓷產業公司,都紛紛開啟網絡、微信平臺,并且重視網絡媒體的作用,組織網絡媒體集體采風,對于鈞瓷的宣傳、推廣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中原民俗文化影視產業開發。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影視技術的發展,當今時代,影視對人們的影響力逐日加大,因此,如果將民俗文化與影視緊密結合起來,一方面影視有了堅實的基礎,有了不竭之源,另一方面,傳統民俗文化也會插上飛翔的翅膀,再次騰飛起航。例如位于鄭州的河南華之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這是河南省唯一一個中國紀錄片制作聯盟成員單位。該公司專注紀錄片、專題片、廣告片等拍攝制作,年產各種影片150集近4000分鐘。2016年該公司的扛鼎力作《味道中原》是一檔針對中原地區特色美食傳播的節目,在2017年1月在鄭州教育頻道播出以來,好評如潮。這個紀錄片將中原人民記憶的碎片進行梳理成冊,以一種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將榆錢、蘿卜窩、豆腐干等等普通而兒時常見的食材如何成為餐桌上的美食娓娓道來,讓人們在觀看過程中對于當地風俗,地方風情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對于民俗文化的傳承起了很好的保護作用。以中原題材為主題的影視劇對中原民俗文化的傳播力量更是不容忽視,例如較早點的《黃河東流去》、《潁河故事》,近兩年的《一九四二》、《黃河兒女》等影視劇,通過不同的視角將中原人民的地域特色、獨特民風、人民心理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展示,對宣傳和弘揚中原民俗民風所蘊含的文化精神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參考文獻】
[l]劉永立.河南民俗[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
[2]朱曉翔.河南民俗文化旅游發展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1(11).
篇10
[關鍵詞] 商品化 民俗旅游 本真性 影響
自20世紀80年代,以往被人們斥為“落后”、“迷信”、“原始”、“蒙昧”的民俗文化進入了旅游研究者和旅游規劃者的視野,成為弘揚傳統文化、向外來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資源。隨后,民俗旅游作為一種專項旅游在中國大地蓬勃興起,至今方興未艾。
一、民俗旅游中的文化“商品化”
民俗文化成為旅游資源,與民俗本身的本真性特征密不可分。1.民俗旅游所依托的民俗旅游資源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征。無論是服飾、飲食、建筑,還是禮儀、節慶,都是一定環境的產物,都是一個民族、地區人們生活的本來面目和真實反映。2.民俗旅游所依托的民俗旅游資源具有原始性與神秘性的特征。具有原始性與神秘性的眾多的民俗事象能充分滿足現代人的求新求異的心理。3.民俗旅游具有濃厚的人文關懷意識。民俗旅游卻更多地向人們展示了富有人情味的東西。民俗旅游的本真性,是民俗旅游賴以存在的基礎。旅游者對異域民俗強烈興趣和好奇主要通過在旅游活動中對真實性的文化再現來實現。因此,民俗旅游資源開發應該盡量保存民俗文化的本真性。
可隨著旅游者的大量涌入,旅游的文化“商品化”和“真實性”問題越來越突出的擺在我們面前,這種現象存在于東西方各國,也一直是旅游人類學者們爭論不休的問題。美國旅游人類學家格雷本認為:在旅游經濟中,出于賺錢的目的,任何可以合法地吸引外來游客的文化因素,都可以被包裝、被定價、作為商品提供和出售給游客,文化被當作商品來買賣(NelsonH?Graburn,1976) 。舞臺化是商品化的重要形式之一。
對民族文化商品化持反對觀點的最有代表性的是著名的美國旅游人類學家格林伍德,他認為:民族文化商品化后,不僅使當地民族對本土文化失去興趣與信念,而且還會使文化本身喪失原有的內涵,文化的真實性將弱化,它甚至使一些最不發達的國家淪為格雷本所說的第四世界(NelsonH?H?Graburn, 1976)。他認為:商品化的最終結果是導致文化失去真實性,民族文化遭到腐蝕和破壞(Greenwood, 1977) 。另外,也有人類學家認為文化的商品化將構成隨文化政治化而來后的文化上的第二個危險:當民俗旅游由于注入過多的商業因素和權力因素而被高度組織化、機構化、舞臺化之后,民俗旅游越來越被拋離民俗原生的文化生存語境和生存土壤,民俗生活被置于戲劇化、儀式化的場景之中,人們用一種典型化的或者縮微的方式甚至是一系列符號如民族服飾、民族物品、歌舞表演、儀式等來展示具有歷史底蘊的民俗文化,深厚的民俗文化演變成了高度產業化下快速復制的商品,最終,民俗旅游成為空留下承載原有意義的形式外殼(劉曉春,2002) ,而民俗文化的真正含義遭到了殘酷的扼殺。更讓人擔心的是,民俗文化在發展旅游的過程中由于存在不被正確理解而導致不正當舞臺化進而庸俗化的可能。如一些地方,一些迷信、落后的文化傳統或習俗被刻意渲染,一些本應該在特定時間和地點、按照傳統規定的內容和方式舉行的活動卻根據旅游者的需求隨時隨地開展,甚至宗教禮儀也失去了本該有的嚴肅性和神秘性,而變成了一種世俗物品。如西班牙Fuenterrabia地區的Alarde儀式,原本是巴斯克人抗敵入侵獲勝后“集體高貴”精神的展示,卻因當地旅游的需要,變成了一天舉行兩次的大眾儀式,儀式的真實內涵逐漸喪失。格林伍德對此表示極度的憤慨,他說:“文化商品化只需幾分鐘,而幾百年的歷史卻毀于一旦”。但是,也有學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民俗文化的商品化。如有人認為文化商品化的進程并不一定使其失去意義,因為參加這種活動的民間藝人,他們的表演是認真的,他們為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而驕傲,沒有理由指責他們的表演褻辱了本民族的文化。而且,民俗旅游文化的商品化還將有效地促進民族文化的推廣和發展(申葆嘉, 1999 ) 。以色列著名的旅游人類學家科恩( Erik cohen, 1989)認為:商品化使真實性喪失的說法是荒謬的。一種新的商品化了的民族文化,可以隨時被接受為“真實”(即使經過了商品化) ,同時這種商品還會得益于悠久的民族文化所賦予的深厚內涵,成為更具吸引力的商品。由于有了商品銷售帶來的資金支撐,商品生產的技術和設備不斷更新,從而使生產出來的商品更趨完善,更具民族特色,這反過來有效地保護了民族文化。許多旅游人類學家把這一過程看作是一種文化重創、文化復活和傳統文化加強的過程,有的人甚至把這種過程稱為“文化復興”。如云南麗江地區的洞經音樂在瀕臨消亡之際而又因旅游的商品化行為最終推動其被搶救和復興的過程便是成功的例證。現在到麗江旅游的游客都把聽洞經音樂當作重要的活動之一,洞經音樂從此成為麗江文化旅游資源的一個重要部分。
二、民俗旅游中的文化“真實性”
對于旅游中文化真實性的研究源于旅游活動對傳統文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格雷本認為,當今社會與前現代社會相比是一個虛假的社會,一切都變得“不真實”了,而旅游者到異地旅游是為了接觸異地、異質文化,是為了尋求他人、他民族真實的東西,旅游者的這種追求異地真實性的心理傾向被人類學家稱為文化的真實性。不少人認為,旅游活動尤其是民俗旅游和文化旅游,把民俗文化商品化, 破壞了地方文化和人際關系的真實性。Turner和Ash (1975)指出,旅游所提供給人們的是一種假的東西。而Boorstein (1992)甚至認為旅游活動是一個“偽事件”。根據學者徐贛麗對廣西金竹鄉在進行旅游開發后的研究表明,當地旅游中的歌舞表演是在對生活中勞動、娛樂等活動在綜合基礎上的夸大美化,歌舞表演的主導者力求通過本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特征的“整合和概括”,把游客所看到歌舞表演設計為完全像是從當地原生態的土壤中培育出來的,從而迎合游客對少數民族歌舞及其文化的想象和真實性的追求。另外,她還發現,老百姓對一直傳承的歌舞含義的解釋,也莫衷一是。相比較那些日常勞動的舞蹈形式,他們更愿意接受那些加工或改編后的歌舞,即文化生產,因為這更能風光地展現自己和體現他們的風情,而游客并未覺得歌舞表演是不真實的,相反還有很多重游客。由此可知,在民俗旅游目的地的居民都對真實性的看法“各自為是”、理解各異的前提下,游客是很難真正追求到文化的原汁原味的。因為文化的真實性是發展的、變化的,不是一成不變的,真實是可以被創造的。同時,為了滿足現代游客來去匆匆而又想體驗民俗地區文化真實的這種需要,簡單化而又特色化地并在一種相對真實的環境中提供文化表演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因為,現代旅游中的大多數經歷都屬于“旅游場景真實”經歷,而非民俗地區文化的“本體真實” 。前者來源與后者,是后者的一種藝術化形式。另外,不同的人對體驗真實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對于那些視旅游為玩樂,極易在旅游中得到滿足的游客來說,真實性的問題根本不存在。Bruner和Kirshenblatt - Gimblett (1994)論證說,旅游中的民俗表演不是要提供真實,而是為游客提供一種旅游現實感,一種可以讓他們體驗當地文化的舞臺。科恩(Cohen, 1989)也認為,所謂“真實性”取決于人們的感受。因此筆者認為,真實性是因人而異、因環境而異的,旅游者所追求的真實與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日常真實是不同的,也與旅游人類學家所理解的真實是不一樣的,大眾旅游中真正意義上的文化真實和原汁原味是很難達到的。
三、民俗旅游開發過程中本真性的保護
盡管,民俗旅游在開發過程中帶來了很多的負面效應,但積極的一面我們也應該肯定,關鍵是如和進行調和。我們可以加強對民俗旅游的管理來調和本真性和商品化的矛盾。具體說來,可以從旅游地居民、旅游者和旅游企業三方面入手。
1.對于旅游地,要保證盡量提供原汁原味的民俗。政府及有關部門要使用各種手段,如文字、圖片、模型、光盤等對本地的民俗文化進行真實、詳盡的挖掘和整理;要加強和對旅游地居民的教育和引導;政府及有關部門還應該為旅游地居民提供學習民俗文化的機會,建立相應的培訓和教育機構。
2.對于旅游者,應該積極引導他們理解和尊重旅游地的民俗文化。(1)事先向旅游者提供有關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準確信息,尤其是那些不易被外來者所理解和接受的部分。避免因文化差異而產生旅游者和當地居民之間的沖突甚至對抗。(2)應該根據旅游地的民俗文化環境,規范旅游者的穿戴及言行舉止,對旅游者的不恰當的裝扮及行為進行限制,減少和避免不健康文化對旅游地的負面影響。
3.對于旅游企業,主要是引導和監督開發商協調好民俗文化保護與開發二者之間的關系。旅游企業要在保護好民俗旅游資源的基礎上進行開發,才能保證民俗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為接待旅游者而必須進行的建設盡量規劃在民俗文化旅游地之外的區域,遵循“區內旅游,區外服務”的原則。另外,旅游企業在將民俗文化轉化為旅游產品的過程中,有些內容應有限制性地展示或者不展示。
總之,在民俗旅游開發中,應避免吹毛求疵地追求“本真性”與無所不有的“商品化”,應在保留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和商品化之間找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將民俗文化的內容有限制地、有選擇性地展示給旅游者,讓旅游者享受到真實的民俗文化的同時,給民俗文化的保護帶來新的機遇,使民俗文化的保護和民俗旅游的發展相互促進。
參考文獻:
[1]李正歡:解讀民俗旅游本真性與商品化的內在張力[J].哈濱學院學報, 2002年第11期
[2]瓦倫?L?史密斯:東道主與游客――旅游人類學研究[M].云南大學出版社, 2002年
[3]徐贛麗:生活與舞臺――關于民俗旅游歌舞表演的考察和思考[J].民俗研究, 2004年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