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的傳統文化范文

時間:2023-07-10 17:19: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當地的傳統文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當地的傳統文化

篇1

【關鍵詞】傳統文化;地域文化;象征與隱喻

符號學,簡言之就是研究符號理論的科學,它研究事物符號的本質、符號的變化、發展規律及符號的各種意義。基督神學時期的圣?奧古斯汀將符號定義為“使思考超出對事物感官印象的東西”。生活中存在著各種符號,如一般符號中的圖像符號,語言符號中的聲音符號,設計符號中的建筑符號等。通過建筑符號所承載的傳統文化的再表達,可以使我們重新樹立建筑文化中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探尋一條保護歷史文化與現實城市發展的新路子。

1 建筑符號的定義

建筑本身的形式就具有其自身的符號意義,建筑符號在符號體系中屬于最復雜,含義最豐富的符號之一。總的說來,建筑符號就是將主觀領域中難以把握的經驗加以客觀化、形式化,使這種經驗可以被人們直接掌握、理解和接受。并且建筑在為人提供空間的同時,也傳達著一種場所感,使置身其中者產生獨特的感知。建筑符號的獨特之處在于建筑所提供的空間和功能性可以引導受眾的一定行為。然而,這種行為的產生也時刻受到歷史環境、背景的影響。在不同的時代,建筑所面對的人群具有不同時代特定的生活狀態和價值觀。受眾的改變、行為方式的改變都會推動著建筑功能乃至形象所傳達符號意義的改變。

2 符號的象征與隱喻

在建筑外觀所傳達的視覺刺激中,符號意義一般存在于其原始意義即外延意義。如中國古建筑的屋頂、柱造、臺基和游廊等。這些具體的符號具有鮮明的傳統意味和象征性,其內涵意義一般來自于其色彩、大小、地域所帶來的視覺感受。如厚重的重檐廡殿頂象征著皇家的高貴;而粉墻黛瓦則描繪著一副江南風情[1]。

建筑的空間所產生的場所感則帶來更深層次的象征與隱喻。中國傳統的圍合式外部院落空間已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深源文化背景,它暗含著中國人內斂、保守內收型的文化性格。其中由建筑外壁與周邊環境共同圍合而成的外部空間是中國傳統建筑不同于西方建筑的特色之處。在宮殿建筑中,建筑沿中心軸線排列形成充滿序列感的院落空間,給人威嚴、規整的感受;而在江南蘇州的文人園林中,采用樸素的自然軸隨意放置,產生輕松、愜意的庭院空間。不同于西方開放式的園林所傳達的信息,中國式的空間處理具有獨特的東方魅力,并顯現出獨特的中國式傳統空間文化符號。

建筑本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符號中人造符的一種就具有鮮明的符號特征。不僅在于傳統文化符號所包括的古建筑、園林中,在當代建筑也發揮著重要的符號作用。從約會碰頭的標志到一個城市的象征,再到一個國家的形象,建筑在現代生活中的符號屬性也逐漸為人所認知和接受。

作為一種產品藝術,建筑的形狀、色彩、材質、空間等等元素在實現了自身功能的同時也傳達著其符號象征意義。而這種意義,通過環境和文化背景、歷史背景來傳達。如理解宗教建筑就需要宗教文化背景,哥特式建筑的尖頂只有具有天主教信仰的信徒才能體會其救世主升天的宗教含義。同樣是門,在中國的宮殿建筑中卻具有不同的等級含義,其與中國傳統的君權神授的思想和儒家的等級觀念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

所以,進行地域性的設計必須對其所在地區的文化背景進行深入的了解,只有真正的理解外界的文化環境才能得到適合的建筑設計。

3 傳統文化與建筑符號的關系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建筑符在中國當代建筑設計中的廣泛運用,證明了傳統文化符號與建筑設計之間的密切關系,也說明了建筑的符號性表達。建筑作為一種具有使用功能的藝術創作,因其內部的使用性質往往具有更強的象征意義。比如天安門、太和殿就代表了皇家的權利;天壇、地壇等祭祀建筑象征了神圣與莊嚴;蘇州園林代表了中國的文化氣質等等。所以,一座建筑所在的地域、文化背景、使用功能都成為了它的表意符號。現代的符號設計就要理解傳統建筑的符號特性來表達自己的主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就運用了天安門這一建筑符號

靳埭強先生曾說“我們不一定要畫上京劇臉譜,穿上龍袍,才能讓人認出是中國人。要在充分理解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延其意傳其神,讓傳統文化在現代標志設計中得到更新和拓展”。中國傳統的文化符號為現代的標志設計提供的源源不斷的思想養料,同時也需要時代的更新來延長它的生命力,傳統文化符號中的建筑符也不例外。只有深刻理解傳統建筑符的內涵,并且貼切的進行時代的創新,才能使中國的設計不斷發展。

4 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在建筑設計中的傳承應用

傳統文化符號經過漫長的歷史演進,經過時代、環境、條件的更迭往往其原始意義已經逐漸弱化,而其象征意義被保留并得到強化。在象征符號的表達過程中,中介是必要條件。相似性、傳承文化或文化解釋又是中介的必要條件。建筑作為象征符號表達的中介之一,其自身具有復雜的結構特性。勃羅德彭特將建筑深層結構概括為四點:

4.1 建筑是人類活動的容器;

4.2 建筑是既存環境氣候的調節器;

4.3 建筑可作為文化的象征,它從屬于一定時代、地域;

4.4 建筑是各種資源的消費者,它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

可見任何一座建筑都必然將生活形式頗為基本的某些文化客體象征表現出來, 若想做出既傳承地域傳統文化又符合當代審美理解的建筑就必須準確認識傳統文化符號的象征意義。對于傳統文化符號的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形式層上;不僅要認識傳統文化符號的原始意義,更要把握符號的象征意義。在現代社會中,現代人的知識結構、生活方式、生存環境、價值標準都發生了進步與變化,對于傳統文化符號的理解也必然后產生相應的變化。梁思成先生早就提出,歷史上每個民族的文化都產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隨著文化而興盛、衰亡。任何新的文化、包括建筑文化,都離不開歷史的沉淀和積累,只是我們怎樣去把握和傳承的問題。

2008北京奧運會為世界所關注,位于北京中心軸線兩側的“鳥巢”和水立方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而在它們的身邊矗立的一棟龍形的建筑更是奪人眼球,光彩不遜于前者。這棟龍形建筑就是北京大觀。大觀的建設者,將龍形這一藝術符號付諸于建筑之上,在大觀站起來的中國龍的造型中,體現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

“龍”是極具中國代表性的文化符號,中國人自古將自己稱之為“龍的傳人”。龍在中國人的心中具有崇高的精神意義,它代表著威嚴與神圣,吉祥和幸福。在古代,龍是君權的代表代表的了至高無上的權利和地位。“”是一個集商業、辦公、旅館、居住于一身的綜合性建筑。如此復雜的功能就要求建筑外觀的大氣統一。建筑抽象的龍的造型,即氣韻古雅又線條流暢簡約,將傳統文化和現代審美和諧的組合。大觀正是用最簡單的線條、顏色和材質,成功地彰顯出東方文化雋永悠長的質感。

5 結語

一個時代的建筑,反映著這個時代人的審美,更深層次的是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精神。當今的社會,全球已經逐步在向“世界村”的概念邁進。經濟的互通,文化的交流,技術的覆蓋,信息的共享,使全世界的文化日趨同化。這是時代的必然,也是所有地域性文化的強大挑戰。誰能夠在跟上世界發展腳步的同時保持自身傳統文化的良性發展,誰就能使自身的文化永遠保持活力。而這就需要每一個設計師都對于傳統文化和現代建筑設計都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對于傳統文化符號在建筑中的應用應該充分注重實際,尊重地域文化,使用恰當的文化符號。應深入的理解建筑的功能性質,以及建筑的內涵,從而把握使用符號的方向。在選擇文化符號時,應全面了解符號的自身內涵和屬性,避免符號使用不當帶來的影響。同時,也要把握時代的脈搏,在運用的時候注意與現代審美意象的結合,推動符號語義的發展。

篇2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現代文明發展的同時,傳統文化愈發受到重視,并且滲透于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小學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可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既幫助學生扎實掌握了古詩詞,也能夠提升學生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筆者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從而實現了激發學習興趣,陶冶品德情操的目標。本文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起點、在古詩詞教學中尋找切入點,對此進行了實踐探究。

古詩詞教學;傳統文化;鯉魚溪文化

一、探索與實踐

怎樣將古詩詞教學與當地傳統結合起來,在古詩詞教學中融入鯉魚溪文化、民族圖騰文化等精髓。筆者結合平常古詩詞教學實踐,進行了古詩詞教學滲透傳統文化的嘗試。

1.特色公開課,融入傳統文化

公開課是教師之間學習與交流的最佳機會,也是將當地傳統文化向外宣傳的難得時機。古詩詞公開課授課過程中,不僅和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還要和當地極具特色的本土文化相結合,有計劃的開展古詩詞觀摩課。如教學古詩《江南》時結合鯉魚文化,可以先創設情境,出示剪紙畫――“年年有余”剪紙圖騰,引入課題。接著讓學生初讀課文感知詩意。然后讓學生細讀課文感悟詩意。教學“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這段的過程中,先讓學生讀課文,分析人魚嬉戲的場景。師:看到采蓮姑娘這么開心,魚兒也來湊熱鬧做游戲和捉迷藏,從哪里可以看出來?生:從“戲”字可以看出。師:小魚兒一會兒游到東面,一會兒躥到西面,一會兒鉆到南面,一會兒溜到北面,你覺得小魚兒怎么樣?生:魚兒歡騰跳躍,爭相追逐,很開心。這時可以播放周寧鯉魚溪《人魚同樂》的視頻課件,師:我們的鯉魚溪中的大小鯉魚在悠然自得地游弋,聞人聲而來,見人影而聚。請你說說你和魚兒怎么相處?生:魚兒見到我們就游過來搖頭擺尾,我們用手輕摸鯉魚,魚兒不跑,魚兒和人很親。師:鯉魚溪人與魚同處一塊兒,人魚嬉戲,構成一幅美妙的人魚同樂的和諧畫面……。這樣,課文就可以巧妙地結合浦源八百年來的護魚文化來充實。從宋代開始,當地村民就已經形成規定,要保護家鄉的鯉魚,小學生對本土的護魚風俗早已耳聞目染,所以在古詩詞教學中融入特色傳統文化,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體會詩意,更能深入地理解古詩詞中的精髓。

2.古詩詞擂臺賽,傳承傳統文化

為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校園文化,提高學生道德修養,塑造他們美好的心靈,班級每年舉行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古詩詞擂臺賽。首先,組織詩詞朗誦會。內容都是小學生必需掌握的近百首唐宋詩詞和一些簡單的古文常識,有些是小學課本中學到過的,比如賀知章的《詠柳》,王維的《鹿柴》等。其次,開展古詩詞知識競賽活動,設計一些詩詞文化常識、名家名作,以書面的形式讓學生解答。再次,以擂臺賽形式推進比賽。學生根據事先分組推薦代表參賽,由教師出題,內容為小學課內外古詩詞,還包括周寧本土的《怡園詩集》《樂天室詩草》等一批優秀詩集。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背誦整首古詩,或整組背誦古詩詞,不能重復,最后將這幾輪成績進行匯總,成績高者勝出。通過這樣的擂臺比賽活動,學生不但更深入的了解課外古詩詞知識,同時感受了當地傳統特色文化的氛圍。這樣,使古詩詞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更好地弘揚了中華國粹,傳承了本土文化。

3.誦讀經典,同品傳統文化

古詩詞是前人智慧結晶,反映著深沉歷史文化。如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了解不深,對本土文化的人文價值更不甚了解。因此結合古詩的經典誦讀學習,會讓學生更深入了解本土文化所蘊涵的風土人情、民俗習慣等。如教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古詩的時候,讓學生思考:重陽節這天古人會做什么,而我們會做什么?通過交流,學生知道了重陽節古人有登高和佩帶茱萸的習俗,而我們當地會吃芋頭,吃糍粑,孝敬老人,組織老人登山比賽。古詩學習是學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一個窗口和平臺,要讓學生收集周寧本土傳統節日古詩詞,了解當地民俗,并在班級交流會上展示。例如,在一節展示課上,學生通過交流,他們了解到當地雖然水資源豐富,但絕不打井,因為浦源村地形像太極,形狀酷似魚,而鄭氏祠堂形狀為船,打井了無疑是船鑿洞。除了在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還應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傳統文化活動,了解三月三駝燈節、清明祭祖,及獨特魚葬習俗等。引導和提示他們,用古詩詞,來描摹眼前看到的情節,使得古詩詞經典誦讀和傳統文化學習充分地結合在一起。

4.聯通實踐,弘揚傳統文化

實踐出真知,結合導游活動開展“我是鯉魚溪小主人”綜合實踐活動。讓班級的小導游在課余時間置身導游實踐。讓學生根據景點的文化,加工撰寫導游詞,將古詩詞與傳統文化結合,活躍孩子們的思維,拓寬孩子們的想象,這樣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寫作水平得到提高,品格得到塑造。例如:小導游在給游客介紹雄偉壯觀、氣勢非凡的石牌坊――“孝子坊”時,結合唐朝孟郊的《游子吟》的詩句,《游子吟》寫的是母愛,百善孝為先,在浦源這里有現實生活中的孝行,兒子為母敷藥割股療傷的事跡,可謂孝感動天,為后世孝子之楷模。

二、收獲與思考

多年的古詩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實踐,收到一定的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興趣更高漲。古詩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難度最大的部分,一方面是因為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因為古詩詞距離孩子的生活比較遙遠。當古詩詞和傳統文化結合之后,學生能夠更透徹地理解古詩詞中的含義,并且學習的負擔減輕,學習的興趣也提 高了。

2.學習氣氛更濃郁。讓每個教育墻都說話,在班級墻上教師設置了“傳統文化區”和“古詩詞學習區”,讓墻壁潛移默化地發揮育人作用。當將傳統文化引入到古詩詞教學的工作過程中之后,課堂中學生會積極主動地發言,整個課堂的學習氣氛是非常濃郁的。

篇3

關鍵詞:小學美術;傳統文化;民間藝術

傳統文化是民族之魂,中華文明以其頑強的凝聚力和雋永的魅力,歷經滄桑而完整地延續下來,擁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因此,如何使學生在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同時打牢民族文化的根基,在擁有開放的文化心態的同時,擁有民族文化的自信,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認同感、民族自豪感,培養文化傳人成為學校教育面臨的重要教學內容。

小學美術課堂是引導學生學習、了解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傳承傳統文化的主要陣地,新教材改版后也著力于傳統文化的呈現。

一、挖掘當地民族傳統文化元素

依托當地資源,整合民族傳統文化資源,將民間美術引入到中小學美術課中去,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民間美術的藝術魅力。探索民間美術在基礎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利用,這樣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和民間美術的傳承與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如,教學《臉譜的色彩及其象征意義》《紫砂壺》《漢民族服飾的歷史與發展》時,滲透有代表性的如:中國傳統剪紙、京劇臉譜、角色游戲、皮影、剪紙臉譜、印刷的快樂、中國古代建筑等。教師要善于聯系生活,激發學生在身邊找尋可傳承的文化。如,在教學人美版小學美術第七冊《泥玩具》一課時,為了能夠營造充滿傳統文化氣息的美術課堂,讓學生充分感受中國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豐富多彩和博大精深,先讓學生欣賞陜西的《彩色羊》,河北的《大公雞》等,通過欣賞,學生了解了在眾多民間藝術品類中,民間泥玩具因其色彩鮮艷,造型簡練、稚拙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學生此時興致勃勃地搶著說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樣子的,同時學生也知道了藝術因傳承而保留,藝術也因創新而發展。

二、在藝術欣賞中了解傳統文化的價值

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應多注重向學生傳授中國本土傳統文化知識,對現有的教材上的傳統文化知識,教師要進行合理地擴展和補充,用以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掌握。通過對中國古代陶瓷藝術和雕塑藝術的賞析,從器皿的紋飾、外形等各個方面欣賞古代陶瓷藝術和雕塑藝術的成就,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

三、給民間藝術加入新元素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后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范圍極為廣泛,并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于西漢,興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但現實生活中皮影戲離學生距離遙遠,為了使學生能夠了解傳統文化,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皮影和卡通的聯系,讓學生主動查閱資料,同時結合錄像、視頻,了解皮影的表現形式和制作方法,使學生對此有所了解。

四、開展“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研究性學習

從學生感興趣又易于操作的剪紙、陶藝、面具、紙藝等入手進行系統教學展示民間工藝的博大精深。定期的作品展示極大調動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體驗中創意制作,做出與眾不同的作品來。促進了學生了解品味廣博厚重的民族文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文化選擇觀,展現多元智慧。通過傳統文化的學習學生能寫一手好書法,學會了變形臉譜的制作方法,能在粉筆上、酒瓶上繪制臉譜,能做剪紙臉譜,更多的學生能制作精美的卡紙臉譜,作品中閃動著智慧和靈氣。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充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氛圍的熏陶中,不僅讓個性得到充分發展,還培養了藝術特長,他們將成為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者和創新者。

總之,課堂是動態的、多變的,作為一名美術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尊重文化遺產,感受傳統文化的韻律美,在美術教學中有效滲透和運用傳統文化,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探索,尋找有效途徑進行教學活動。這是我們美術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這也是增強民族自豪感、弘揚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 幼兒傳統文化教育 區域活動 可行性策略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浩瀚無垠,博大精深,是我國人民數千年文明智慧的結晶,是人類的寶貴財富。讓幼兒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的啟蒙教育,夯實幼兒生命的基礎,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和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擺在每一個幼教工作者面前的一個必要而有難度的課題。那么采用什么方式實施幼兒傳統文化教育,優選哪些內容作為幼兒傳統教育的切入點,以什么教育形式作為幼兒傳統文化教育的載體等成為我們需要深思和探究的問題。為此,我就如何將傳統文化教育延伸和滲透到區域活動中,如何在區域活動中彰顯傳統文化的魅力等問題做了一些思考與嘗試,總結了一些可行性策略,現與大家一起分享與探討。

一、區域活動是開展幼兒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有效載體之一。

區域活動以相對寬松的活動氣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體驗的個性化學習方式,使其成為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學習活動。同時,富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區域活動,承載著傳統文化的魅力,以其特有的美和樂趣使孩子們在快樂的學習活動中切實感受到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獲得有益一生發展的知識與體驗,成為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有效的、積極的承載方式。

二、以地方特色傳統文化為載體,讓傳統文化教育與區域活動同行。

民族傳統文化是個大的概念,它包羅萬象,涵蓋文學、藝術、體育、建筑等各個領域。因此在3到6歲的幼兒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時,要找準切入點,從局部入手,從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的角度入手。據此,我以當地傳統文化特色為切入點,將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滲透、延伸到區域活動中,由表及里、由淺入深,使原本枯燥、深奧,幼兒不易理解的教育內容,變為生動、有趣、幼兒喜愛的自主游戲,讓幼兒在開心、快樂的游戲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

1.根據地方文化特色開設特色區域。

在設置區域時,根據當地的文化特色開設富有當地文化特色的區域活動,使整個區域活動與當地傳統文化的內容有機結合,凸顯傳統文化的特色。如:結合山西的飲食文化特點,開設了角色游戲區“三晉拉面館”、“晉南蒸饃房”、“汾酒專賣店”等;結合民間藝術特點,開設了美工區“美麗新娘剪紙”、“小小布老虎”等;結合民俗文化,開設了表演區“小小秧歌隊”、“小小旱船搖”等;結合地產特色,開設了自然區“山西煤炭、礦產自然角”,等等。每一個活動區都賦予了地方傳統文化的新內涵,而使區域活動擁有了新的魅力,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以淺顯的方式扎根在孩子幼小的心靈。

2.把握幼兒興趣點,有選擇地將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到區域活動中。

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處于幼兒教育階段的孩子領悟其內涵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在區域活動中的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一定要以幼兒的心理特點和幼兒的興趣點為依據,選擇一些形式活潑、操作性強、形象生動、難易適當、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在區域活動中進行,這樣才能使幼兒參與其中,樂在其中。

(1)可以有選擇地把主題活動中部分內容延伸到區域活動中,如在晉商文化的主題活動中,可以在建構區融入山西特色建筑的活動,孩子們了解山西建筑特色的基礎上,創意搭建,興致盎然。

(2)可以選擇地方傳統文化中的某一特色活動為載體,進行區域活動。如:在山西的傳統文化教育中,“社火”這一民間活動,人物形象豐富,活動形式活潑多樣,色彩艷麗,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們參與、表演、裝飾的欲望。美工區的孩子們興致勃勃地運用自己的想象裝飾旱船;動手區的孩子們用各種美麗的亮片和串珠等材料為秧歌服設計富有創意的圖案;表演區的孩子們隨著秧歌曲盡情地投入表演;角色區的孩子們為所有工作者準備著豐盛的山西面食;建構區在為社火活動搭建舞臺;語言區的孩子們在為社火活動制作宣傳冊……孩子們情緒高漲,在豐富多彩、妙趣橫生、創造性的活動中,在與周邊區域的互動中,感受著民俗活動傳遞的快樂情感,感悟著傳統文化與人民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收到了非常好的活動效果。

3.特色區域的材料投放。

傳統文化特色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應做到“三結合”、“四根據”,即結合傳統文化主題教學投放材料、結合傳統節日活動投放材料、結合地方特色活動投放材料;根據特色區域設置的需要投放材料、根據幼兒特色活動的需要投放材料、根據幼兒發展情況有層次地投放材料、根據活動發展情況階段性投放材料。材料的投放應包含圖片、制作原材料、音像制品、成品與半成品等,以支持、滿足幼兒進行傳統文化特色區域活動需求為原則。

三、教師傳統文化特色區域指導策略。

1.只有努力提高自身傳統文化素養,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蘊,才能游刃有余地創設、指導幼兒進行傳統文化特色區域活動。

2.支持幼兒在傳統文化特色區域活動中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同時對外來文化要適當接納,形成客觀、平等的態度。

3.以培養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探究為目的,將傳統文化中優秀的、積極的內容滲透在區域活動中,展現傳統文化的精華。

4.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把握好區域活動內容和傳統文化的切入點。

5.傳統文化特色的區域活動要以傳統文化特色主題活動為鋪墊,通過開展各種傳統文化教育活動,豐富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知識積累。

6.活動后的小結,教師要將傳統文化特色區域活動從表面的形式提升為傳統文化民族精神傳承的層次,把握這些民族文化的特色和從中折射出的民族精神,在他們幼小的心靈深處播下傳統文化的種子。

篇5

【關鍵詞】關鍵詞]傳統文化;重要性;當代平面廣告設計;影響因素

通過平面廣告設計可大幅度提升企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也是企業打造良好品牌形象的主要途徑,平面廣告設計自身就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同時也具有藝術美和文化性的特征。如果在平面廣告設計中融入傳統文化,可有效提升平面廣告的文化氣息,而也可以達到傳播我國傳統文化的效果。但我對此方面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因此,本文基于理論實踐,對傳統文化對當代平面廣告設計的影響如下分析。

1、將傳統文化融入平面廣告設計中的重要性

我國擁有5000多年的發展歷史,誕生了很多獨具特色且具有意義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弘揚、繼承,形成了一套具有當地特色、包容性、統一性的文化體系。是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軟件實力,對我國未來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新理念、新文化的影響下,傳統文化要想得到不間斷的發展和應用,就必須跟著時展的潮流,進行適當調整和發展。當地平面廣告屬于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設計效果會受到設計人員自身文化思想和文化底蘊的影響。而傳統文化則是眾多影響因素中最重要最深遠的一個因素。傳統經歷過多個朝代更迭的洗禮,不但包含著了非常豐富的思想內涵,而且理念也博大精深。因此,如果把傳統文化融入到當代平面廣告設計中,不但能進一步充實廣告的形式,而且還可以促使平面廣告的內涵和精神更加豐富多彩。

2、傳統文化對當代平面廣告設計的影響

2.1傳統民間藝術對平面廣告設計的影響

各個傳統民間藝術都包含了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文化和精神的傳統,將其應用在平面廣告設計中可大幅度提升平面廣告設計的借鑒價值。同時還能使當地平面設計作品中擁有更多的人文魅力,比如:西周到先秦的青銅器、漢代的畫像、唐代的金銀器物、明清時代的盛行的瓷器等,都可以的應用當代平面廣告設計中,比如:國航的企業標識由一只藝術化的鳳凰以及英文“AIRCHINA”構成。具體如圖1所示:

國航的企業標識展翅欲飛的鳳凰就是取材于一件出土的青銅器造型,鳳凰是中華民族古代傳說中的神鳥,也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所崇拜的吉祥鳥,無論飛到哪里都會給哪里帶來吉祥和安寧,而從鳳凰的外向上看又似“VIP”的藝術變形。用傳統中國紅繪制成展翅欲飛的鳳凰,具有吉祥、圓滿、祥和、幸福的意義,深得國內外游人的喜愛。

2.2中國傳統水墨對當代平面廣告設計的影響

目前很多企業平面廣告設計時,就充分應用了水墨畫隨意觸筆、虛實相間畫風,把水墨畫不規則的特性和商業廣告設計的嚴謹性巧妙融合到一起,可營造出不同的視覺效果。我國傳統文化水墨畫從其表現形式上而言,屬于一種不可逆的創造思維,一旦落筆就不能見第二次修改,因此,從水墨畫中可以清楚體會到藝術家的文化底蘊和對自由的向往。在當代平面廣告設計中,很多設計人員都比較偏愛水墨畫此種意義而發的特點,比如:中國旅行社的標識在設計時,就是通過水墨畫的表現形式,把一個行走的人表現為自由自在、隨意而為、無所拘束的狀態,雖然開起來非常簡單,則是黃維教授苦心經營的結果,充分體現人在旅途就應該放松身心,不去管世俗問題,親身體會大自然的魅力。

2.3中國傳統書法對平面廣告設計的影響

傳統書法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傳統書法藝術形式非常多,包括:草書、行書、隸書、楷書等,雖然我國經歷了過個朝代的更替,但書法一直被人們廣泛喜愛。如果在當代平面廣告設計中融入傳統書法文化,則可以設計出獨具文化特色的廣告設計作品。比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會徽“中國印·舞動的背景”如圖2所示:

從如2中可以看出,會徽由兩部分共同組成。其中上部為中國的傳統印章,是印章上刻著一個奮力向前奔跑的運動員,正在迎接比賽勝利的喜悅,又像現代文字中的“文”字,也像北京的“京”字,即體現了我國悠久的傳統文化,同時也是融入了奧運會的舉辦地,非常形象深刻。下部為采用毛筆書寫的“Beijing2008”和奧運五環的標志,把奧林匹克精神和中國傳統文化完美的結合起來,同時也表明了奧運會的時間和地點。

2.4構圖時處理方式對平面廣告設計的影響

儒家思想的“平、和、中、庸”,對我國傳統文化有非常深遠的影響,“中”指的就是的恰到好處,對我國千百年來各行業的發展皆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比如:中線排版是當地平面廣告設計時經常應用的方法,就是一條中心線從上到下貫穿了整張畫面的構圖方式,充分體現了中國人一種均衡的狀態,此種觀念根深蒂固,對當地平面廣告設計人員有很大影響。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理論實踐,深入分析了傳統文化對當代平面廣告設計的影響,研究表明,我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具有豐富的年文化內涵和人文理念,將傳統文化應用到當代平面廣告設計中,可大幅提升廣告的實際效果,同時也是實現傳統文化繼承和弘揚的主要途徑。

參考文獻: 

[1]房麗娜. 論傳統文化對當代平面設計的影響[A]. 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三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1. 

[2]龔敏敏.試析我國傳統文化對當代平面設計的影響[J].美術教育研究,2015(18):48-49. 

篇6

作者:董素云 單位:重慶三峽學院民族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城鎮化發展,導致三峽民族地區的農民外出務工成為較普遍的社會現象。近三年來,據筆者在重慶萬州恒合土家族鄉、地寶土家族鄉、忠縣磨子土家族鄉的社會經濟調查,發現這三個鄉青壯年男女大都往廣東、上海、福建等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打工,還有不少在重慶主城區從事建筑工作,年輕的只有十六七歲,年長的達五十多歲;筆者2009年7月對恒合鄉八一村100戶農家外出務工人員分布情況的抽樣調查結果(表略)。其中外出務工人員共110人,約占100戶農家總人口375人的29.37%。(表略)在外出務工的人員中,青壯年勞動力(20歲≤年齡<50歲)共93名,占到外出務工總人數的84.5%,而且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這種狀況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農村青壯年勞力的外流,一方面,反映了我國當前社會工業經濟高速發展下的勞動力的自然趨利選擇,是勞動力由勞動報酬低的行業和地區向勞動報酬高的行業和地區流動的一種必然趨勢,有一定的合理性與必然性;另一方面,這種農村青壯年勞力由農村向城鎮的大量外流,在為城鎮的發展提供大量的廉價勞動力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導致農村主要勞動主體的幼化、老化趨勢,其對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必然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這對于經濟和社會基礎本來就十分脆弱的三峽少數民族地區,更是一種巨大的沖擊。隨著三峽地區傳統文化賴以生存的地區農業經濟的進一步衰落和現代工業經濟入侵,許多本地傳統文化的發展和傳承面臨巨大的挑戰。由于青壯年勞動力的大量流失和長期脫離農村,三峽地區的茅古斯、土戲、踩堂戲、建東花鼓戲、南戲、皮影戲、陽戲、三小戲、柳子戲、儺戲、木偶戲等傳統戲劇,宜昌燈調、豐都七星鑼、龍船調、興山圍鼓、涪陵八牌鑼鼓、勞動號子、哭嫁歌和甘寧鼓樂等傳統音樂以及許多傳統文化已經面臨無人繼承、無人知曉,隨時可能消亡的危險境地。在地寶、磨子、恒合等民族鄉調查過程中發現,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人大部分都會唱土家族民歌,年齡在45歲以上有個別的會唱民歌,其它的人偶爾能聽懂一些,但并不能歌唱。據當地居民講,他們對學習民歌關鍵在于興趣,如果有興趣的就去拜師學藝。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由于許多青年男女大都離村外出打工,許多傳統文化技藝根本找不到年輕人來學習。年輕人不再喜歡本地區的傳統文化,他們的觀點是“老古董,不喜歡!”2.城鎮化造成經濟結構的變化,導致傳統文化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破壞隨著城鎮化的發展以及消費市場向三峽內陸民族地區的滲透和擴展,周邊農村少數民族的消費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其中,基本生活消費品中的現代電視、電腦等現代電子產品以及生產資料中城市貨的比例發生急劇增長。尤其是最近四五年來,鐵路、高速公路的大量建設,中國各種價格低廉的電子產品的極大豐富,許多三峽民族地區(如重慶酉陽、秀山、萬州、彭水等)的交通越來越便捷,外出務工接觸的現代消費品越來越多,這些現代消費品已經成為了三峽民族地區農村新經濟內容的主要組成部分。現代消費品的流行首先開始于這些地區的城鎮,然后向鄉鎮及周邊農村滲透,并在第一個的示范效應下快速擴展。以洗衣機和電腦為例,2005年前,恒合、磨子、地寶、酉陽等地區農村家庭還沒有這種電器產品,但自2006年,恒合鄉八一村黃氏一家從江蘇帶回第一臺洗衣機開始,短短兩年間,其它家庭陸續也將洗衣機買回家或從外地運回家,到2008年末,洗衣機在當地農村中便已經變得非常普遍了;2008年,磨子鄉李氏一學生升入大學,其用親戚給予的獎金購買了第一臺筆記本電腦,在他之后,磨子鄉一些家庭紛紛給小孩買電腦,電腦在這些農村的高中、大學生中便很快開始流行起來。現代工業產品的大面積流行,導致了農村經濟結構的巨大變化。一方面極大地提高了當地農村經濟商品化、現代化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導致了原有地區農村經濟結構的分崩離析甚至消亡。原有農村經濟結構的消亡,必將導致傳統文化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的破壞,失去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基礎,傳統文化的生存和傳承必然受到極大的挑戰。例如現代信息產品(如電視、電腦等)的廣泛流行,使人們信息獲取渠道大大擴展,眼界更加開闊,但同時隨著新產品而來的現代城市生活習慣和習俗,又導致傳統民俗、民歌、傳統戲劇等傳統文化的進一步邊緣化,甚至在很多場合顯得不合時宜。3.少數民族傳統居住地域消失,傳統文化逐漸失去原有生存土壤隨著城鎮化的進一步推進,加上近十年來的三峽移民,三峽民族地區原居民的生活地域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方面,由于三峽工程的建設,一百多萬移民離開原來的生活居所,就地后移或遠遷他鄉;另一方面,許多少數民族青壯年,長期遠離傳統居住地在外務工或者永遠離開原居住地到附近的鄉鎮、縣城或城市重新定居。隨著這種越來越普遍的人口流動和遷移,傳統的少數民族居住場景發生重大變化,傳統文化原有的生存土壤和社會環境逐漸消失,傳統文化難以繼續生存與發展。對于三峽民族地區而言,當其處于非常封閉狀態下時,傳統文化很有市場。而現在,外來的、現代化的、新的文化消費品種日益增長,他們不再滿足以往的傳統民間文化形式的需求,而熱衷于追求時髦、時尚的文化生活方式,如電視、電腦、網絡等。現如今,一方面是民族地區的許多年輕人外出打工,到了新的生活區域,他們遠離了傳統文化場景:兒時圍在火堆旁聽老人講神話故事、唱民歌,民族節日時的祭拜、聚餐等活動都與他們無關了。相反的,在新的社會場景中,“現代生活方式”、“現代娛樂方式”是主流。現代電視、網絡等媒體,以快捷、通俗的方式向村民傳播流行文化,這使得該地區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原有的生存環境逐漸喪失。如服飾是少數民族最具特色的文化內容之一,據萬州五橋移民區一位老人講:“我們原來幾個老鄰居經常在一起織布、染布的,還一塊哼點老歌(土家家民),講點故事什么的,大家你幫我,我幫你,一年左右的時間,基本上一人能做好整套服裝的,可現在我們原來的傳統民居已經不存在了,現在我們住在高樓里,原來熟悉的鄉鄰只能在上街或路上偶爾碰到,自2003年搬到這新房后,我們幾個老姐妹再也沒在一塊做服裝了。”在恒合、地寶、磨子三個民族鄉調查過程中,筆者只在一個86歲的老人那找到一件能看清圖案的土家族服裝。4.城鎮化帶來的科技、信息等現代通訊,以快捷的方式傳播著最新的文化信息,而傳統文化的傳承方式難以與之抗衡長期以來,長江以及支流是長江沿岸城市聯系的天然通道,在促進長江流域物流、人流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近代以來,尤其是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快速的城鎮化,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現代通訊設施,BP機、手機、電腦等的廣泛應用,這些現代通訊工具把各類信息包括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甚至意識觀念、時尚、風俗,非常快速地送到三峽廣大農村地區,包括處于內陸深處的少數民族農村,并對當地的人們產生重要影響。當20世紀80年代后期,電視在一些農村地區出現后,每天播送時事消息、社會經濟新聞,鄰近各地都競相購買電視,磨子鄉小李村一李姓家庭于1993年花了900多元專門從重慶市主城區買了本村第一臺電視機。當時的電視機比較笨重,有八十來斤重,但由于能及時觀看到山區外的市場情況、時事新聞,因此深受人們喜愛。當本世紀現代手機、電腦在三峽內陸地區農村出現后,這些地方的人們能以更便捷的方式獲取到各種各樣的信息,不僅國內的連國外的各種新聞事務也能及時了解到。這種新通訊手段將西方文化、城市文化等以最快的速度傳播到了三峽的每一角落,各種新風尚和新習俗快速地讓人們接受,如婚姻禮俗中都有了更多現代文化的韻味,當地人們都聘請樂隊主唱,歌唱內容都是當代流行歌曲。這些現代文化通過手機、電腦、MP3等工具能快速地傳播到各個角落、每一個體中,這些人群又通過現代通訊工具快速地在各個村廣泛傳播開來,其傳承手段、傳播速度是傳統文化所無法比擬的。而傳統文化傳承手段主要通過師傅帶徒弟、口傳心授等傳統傳承方式,這種傳承方式不管是在時間還是在速度以及便利程度上都遠遠不及當代通訊工具。這也是現代流行文化快速普及,而傳統文化逐漸消失的重要原因。

20世紀80年代以來,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一方面,推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繁榮,并使廣大城鄉居民的物質生活條件得到較大改善。另一方面,也讓三峽內陸深處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許多優秀的文化遺產面臨著快速消失的危險。如何保護好祖先留下的珍貴文化是擺在三峽地區少數民族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也是政府與社會共同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第一,完善傳統文化保護管理制度,從制度上強化文化遺產的保護。在城鎮化和當代經濟發展過程中,民族傳統文化容易受到多方面的沖擊,尤其是商業意識的沖擊,結果可能有兩種:一是急功近利,不顧一切甚至是破壞性地開發與建設,這對民族文化將造成極大破壞,甚至是毀滅性的破壞;另一種情況是,前瞻性地開發利用與進行城鎮建設,對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嚴格的管理和保護,使它們得以完整保存。如果是前者,發展了當地經濟,卻失掉了用經濟無法換取的文化資源,成為歷史的罪人。如果是后者,則利國利民。“在美國西進運動中,美國人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摧毀了印第安人的文化。后來不再狩獵、說著英語的印第安人沒有了文化歸宿感,并且犯罪率上升,酗酒和自殺的人數增多,文化生態對于一個獨特民族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2]因此,三峽民族地區的城鎮化發展和現展一定要吸取美國西進運動中的教訓。一方面,要對城鎮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建設。另一方面,要注重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要根據國家制定的相關制度,建立起嚴格的評審標準和科學認定辦法,逐步形成國家級和省、市、鄉等各層次保護體系。在此基礎上,逐漸建立起各民族聚居區內國家鄉和省、市級文化遺產保護示范單位,并明確其相應的管理責任和權力,充分利用多種手段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真實而全面的調查與整理,建立多種類別的文化遺產檔案。第二,加強三峽民族地區傳統文化專業人才的培養。由于三峽民族地區傳統文化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和民族性,保護這樣的文化需要專業人士來做。然而,目前三峽民族地區傳統文化研究專家學者較多,但專業人員很少,尤其是那些瀕危遺產的專業人士更少。要讓這些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獲得保護,必須盡快培養文化傳承者、研究者以及專業管理者等專業人才。應當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在三峽少數民族內部挑選合適的人員就地培訓。另一方面,利用學校、科研機構和一批專家學者,培養新一代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及技術人員,對內自覺地承擔保護職責,對外則與國外學者站在同一平臺上進行交流對話。在此方面,三峽民族地區應當與三峽地區高校通力合作,在各民族聚居區建立保護實踐基地,在保護實踐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第三,建立傳統文化遺產傳承人制度。現代經濟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大量青壯年都離開原居住地,這讓我國目前的傳統文化尤其是非物質遺產的傳承后繼無人,尤其是一些掌握某種技藝的老藝人去世后,導致許多影響少數民族世世代代的非物質遺產無人繼承。三峽民族地區傳統文化要得到有效的傳承,當地政府就必須根據當地情況,制定一些辦法,建立起文化遺產傳承人制度。在鄉、縣、市各級政府的幫助下,從三峽各少數民族中選拔、培養、建立一支職業傳承人隊伍。這方面既可以從日本、韓國獲取經驗,也可向貴州、云南等地學習[3]。國內有學者對民間文學藝術傳承人保護提出了許多建議,值得我們學習。如,李磊提出的三種保護方式:一是民間文學藝術傳承人利用合同法和民事侵權法保護其權利,二是民間文學藝術傳承人利用各種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保護其權利,三是民族文學藝術傳承人利用各種行政資源保護其權利[4]。第四,為傳統文化構建社會環境和教育環境,讓傳統文化有場景可以承載。作為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存活下來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社會與人文環境。但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使得三峽民族地區現今的許多優秀傳統文化,尤其是非物質遺產快速消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社會場景與教育環境。因此,要注重三峽民族優秀文化生存環境的創造。一是要通過社會宣傳、社會教育的方式,在三峽民族地區廣泛開展民族傳統文化的宣傳與教育,如利用攝影、攝像等現代技術將這些文化遺產轉化為圖、文、聲、像保存,如電視節目、VCD、DVD等影像制品,面向包括少數民族在內的三峽內陸廣大社會大眾,以生動鮮活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將三峽豐富的文化遺產的概念、人文魅力、節慶、服飾、刺繡技藝等在三峽各地方電視臺、電臺乃至中央電視臺、網絡進行傳播,從時間與空間上拓展傳統文化的持續發展和影響力,讓民眾在真實的語境中真切領略到三峽民族文化遺產的人文魅力。二是要在社區廣泛開展傳統文化的傳播。應當選取那些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如哭嫁歌、擺手舞、跳喪舞、巴渝舞、川江號子等傳統音樂舞蹈,以及趕年、小年、女兒會等民族節日,在三峽民族地區的各個鄉鎮、趕集場以及民族聚居社區開展這類傳統文化活動[5]。這些傳統文化以其巨大的影響力,對社區居民行為的觀念和理念產生重要影響,對社區居民具有教育作用,能陶冶人的情操,能促進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社區的建設。

通過上述傳統文化活動的舉辦,既能讓人們愉悅身心,又能傳承民族文化,同時還能增進不同民族間、不同人群間的了解,加強本地居民與移民、農民與城市居民的交流,為城鄉的和諧建設起到重要作用。三是要通過學校教育傳承與保護三峽民族文化遺產。這要求學校教育在教學管理、教學思想、課程設置、培養目標等方面,加入一些三峽民族文化相關的內容[6]。筆者認為,可以考慮在三峽民族地區的中小學鄉土教育中專門開設此類課程,請當地民間藝人講授傳統文化;在三峽地區高校中,也可考慮開設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必修課,如講授與欣賞各民族口頭神話故事,學習少數民族手工藝制作,并配以現代教學技術,讓學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另外,要與該區域各高校進行合作,積極開展三峽民族地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科學研究。

篇7

一、禮敬傳統文化,

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群

北京市八一學校將“加深學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增強其民族自豪感,使學生具備中國傳統‘和’文化的修養和氣質”作為實施傳統文化教育的目標。學校以此構建了傳統文化校本課程體系,并在課程中突出對學生進行中國精神、國際視野、卓越技能、語言表達等九大核心素養的培養。學生通過品讀、思辨、實踐、體驗等方式,在不同領域獲得對“中國精神”的多視角認知,體會“中國精神”的內涵,理解家國情懷,并對實際生活進行思考,做到“知行合一”。

1.語文傳統文化系列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北京市八一學校的學生構成復雜,有小初一貫制的學生,有初中才進入學校的學生,還有來自幾十所學校經中考進來的高中生。鑒于此,學校打通學段,建構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語文傳統文化課程體系。

小學部研發了以國學為中心的系列課程,形成了《國學與經典》等六門校本課程,并以大、小課形式,使小學生從誦讀、練筆、習慣等多方面體驗國學。初中開展“國學周”活動,激發初中生對傳統文化的喜愛。高中開展古詩文教學,把挖掘文本的文化價值作為學生的精神落腳點,通過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體驗中觸摸和理解傳統文化。

2.藝術類傳統文化課程的建設

音樂學科在“兼顧共性教育和個性教育,為學生提供適合的課程”理念指導下,探索“將傳統文化教育滲透到學科教育中”的課程模式。初中將中國傳統文化瑰寶――京劇引入課堂教學中,高中開設了演奏模塊的《古箏演奏》《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太平鼓》等特色校本課程。

美術學科充分挖掘課程中的人文精神和教育資源,向學生展現傳統文化的獨特藝術價值,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增強其民族自信心和責任感。

初中將《書法》《皮影》作為校本必修課程,還開設了《篆刻》《剪紙》《陶藝》《京劇臉譜繪制》等選修課。高中開設了《中國畫》《陶藝》《扎染》《書法》等校本選修課程,廣受學生歡迎。

學校還建立了多個專業美術工作室,實行導師制,指導有特長、有興趣的學生練習技藝,陶冶情操。

二、體悟傳統文化,積極探索文化教育的模式

為了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學生,走進課堂,學校進行了不同課程的實施模式探索。

1.語文《國學》專項課程實施模式

學校在高一開設《國學》校本必修課程,由專任教師負責,以中華書局的《中華文化基礎教材》為課程的指導教材。該教材單元主題貼近學生生活,對學生的學習、人格修養都有較大的指導作用。

教師經過學情調查、同行研討設定了課程目標及課程實施流程,制訂了過程性、終結性和特殊表現性等相結合的課程評價方式。課程實施兩年來,對學生的人格與認知產生了很大影響。

2.藝術類課程實施模式

藝術類課程以美術為例,其課程內容從經典和學生熱點人手,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實施,給予學生很大的自主空間,成果非常豐厚。比如《皮影》課程,學生通過分組模式,結合傳統文化劇目、借鑒現代動漫表現形式來自行創作皮影短劇,凸顯了其動手能力和創造力,也通過劇目展演擴大了皮影在校園生活中的影響力。

美術雖是技藝類課程,但教師卻跳出了技法層面的教學,通過明確目標,精選內容,以靈活的方式和互動的實踐,與學生共同體會其博大精深的傳統智慧。

3.活動類課程的實施模式

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科活動以及跨學科系列文化游學等活動類課程。以文化游學為例,該課程整合了語文、歷史、政治、地理學科,開發了四條文化游學線路,即齊魯文化行――走訪三孔,登臨泰山;江南文化行――訪金陵,訪紹興;中原文化行――訪洛陽,探龍門石窟;西安文化行――游大雁塔,觀兵馬俑。

出發前,語文教師會介紹當地詩詞歌賦等文化精髓;政治教師會引導學生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待當地的政治、經濟、商業等情況;歷史教師會介紹當地的歷史人物、重大事件、朝代更迭等歷史知識,引導學生以史為鑒;地理教師會結合學科分析當地的經濟、人口、氣候特點等。各學科都會以研究課題形式,指導學生帶著問題上路,為學生學習的創新性和遷移性開拓了一條非常有效的路徑。學生在行走中觸摸到古老文明與燦爛文化的脈搏。

今后學校還將開發《自然地理之游》校本課程,包括沙漠文化、海洋文化、植被文化等;《紅色之游》校本課程,如重慶、江津等地一系列的紅色文化游學。

4.社團活動踐行傳統文化實施模式

社團最能實現“體驗式”教育的精髓,傳統文化國學社團在校園中的發展可謂風生水起,有班主任引領下自發成立的“國學社”,有語文教師指導的“國學社”,有藝術中心領銜的“京劇社團”等。

學校京劇社團是2008年成立的學生社團。通過京劇講座、參觀京劇團、制作手抄報、專家授課、京劇社小演員表演劇目等形式,將京劇真正引到學生身邊,讓學生了解了京劇,甚至喜歡上了京劇這一國粹。

近年來,京劇社團參加了多種展演、國內國際文化交流等,獲得了眾多贊譽。為了更好地跟上時展的步伐,學校聘請專家創作了貼近學生生活的《孔子拜項橐》《封金育子》《老子說》《毛遂自薦》等優秀成語典故新編京劇。

三、反思,以利前行

經過幾年的探索實踐,學校的傳統文化課程取得了一些成果,今后,學校將進行以下方面的改進和深化。

一是轉化。學校現行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建立在教師對于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理解之上的,今后學校將從這種模式直接轉化為學生自覺接受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二是滲透。在更多的學科,包括自然學科課堂上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的思維方式、哲學思考。

三是內化。通過顯性和易行的課程和經歷,在學生內心深處形成對中國文化的依賴,或者是下意識的行為。

篇8

[關鍵詞]民族旅游開發;民族文化;和諧關系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10)11-0117-03

一、民族旅游和民族文化的內涵

(一)民族旅游

根據國際著名旅游人類學家、耶路撒冷希伯萊大學科恩教授(Erik Cohen)的定義,民族旅游是:(1)觀光旅游的一種變體;(2)其目標所指的人群在自己居住的范圍內不完全屬于該國政治或社會意義上的主體民族;(3)由于在自然生態和文化特性方面的與眾不同,這類人群便被貼了旅游性標志。換句話說,民族旅游就是把古雅的土著習俗以及土著居民包裝成旅游商品以滿足旅游者的消費需求,是以少數民族文化為特色的觀賞、娛樂、商品及服務。民族旅游是一種典型的文化經濟,以經濟為基礎,以民族傳統文化為靈魂。

(二)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指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少數民族文化是指各少數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進程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文化,包括建筑、飲食、服飾、娛樂、節慶等物質文化,也包括傳統習慣、禮儀、宗教、公共道德和價值標準等精神文化。民族文化是一種集體性的文化積淀,是人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產生于民間,傳承于社會,是一種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

二、我國民族旅游開發現狀

我國大多數民族旅游資源還處于尚未開發或未得到完全開發利用的狀態,民族地區的民族旅游將是旅游業發展的一個新方向,更加具有吸引力,也更能體現出中國旅游業的特色,具有極高的旅游開發價值。傳統的觀光旅游、休閑旅游等已不能滿足游客返樸歸真,探本溯源,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因此,民族旅游開發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我國西部地區的一些省份已率先對基于民族特色的旅游產品進行開發,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民族旅游開發對民族文化的影響

(一)民族旅游開發對民族文化的積極影響

1.促進民族社會文化的交流。文化交流是文化得以發展的前提,民族旅游為增進少數民族地區與不同民族、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文化交流創造了機會。隨著旅游業的迅速發展,一大批不同種族文化背景的人來到旅游目的地游覽、觀光,與當地居民交際溝通,旅游者承載著所在國家和地區即客源地的語言、服飾、行為、方式、思想觀念等一系列可見和不可見的文化元素來到異地他鄉,是文化的承載者和傳播者,在不經意間將自己原有文化帶到了旅游地,影響了當地居民,擴大了當地居民的文化視野。

2.促進民族傳統文化的復興。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和接待外來旅游者的需要,民族地區原先幾乎被人們遺忘了的傳統習俗和文化活動又得到開發和恢復。傳統的手工藝品因市場需求的擴大而得到了發展,傳統的音樂、戲劇、舞蹈等受到重視與挖掘,長期瀕臨湮滅的歷史建設又得到維修與管理。這也促使當地居民對自己民族文化進行再認識,使那些由于時代的變遷而失去了使用價值的民族傳統文化也能轉化其生存方式和用途而繼續傳承下去。

3.加速民族文化世界化的進程。來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在購買、消費商品化的民族文化時,附在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內的文化觀念也在旅游者接受的過程中被結合進他們的觀念系統,從而擴大了民族文化生存的空間,使一些不為外界所知的封閉的傳統文化顯現于一種更為廣闊的文化背景之中,顯示出新的價值,甚至使一些發展前景堪憂的民族文化因素也重新獲得了生存的機會。

(二)民族旅游開發對民族文化的負面影響

正如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利弊兩重性一樣。旅游活動的開展,在促進民族文化復興的同時,也給當地的傳統文化帶來了一系列負面影響。旅游給傳統文化帶來的影響較之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更為廣泛、更加深入。

1.傳統的民族文化內涵被同化。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因居住在較偏僻的地方,保留了更多的該民族的傳統文化。這種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對旅游者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隨著民族旅游的開發,在異族異地文化的強力沖擊下,接待地獨特的民族文化和風情有可能逐漸被沖淡、同化甚至消亡。如中國少數民族漢化現象越來越嚴重,他們過漢族的春節、端午節等,穿輕便靈巧的漢族服飾,甚至一些民族村寨、民族城市也喪失了民族特色。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內涵日益與外界趨同,旅游地吸引力也日益減弱。

2.民族文化舞臺化、商品化。由于民族地區經濟落后,當地居民文化水平較低,在旅游商業運作中,為了滿足旅游者求奇的心理,旅游開發商往往以現代藝術形式包裝民族文化,將其舞臺藝術化,使民族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內涵。如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一些旅游開發商在開發民族文化旅游產品時采取一些庸俗化的舉措,在某種程序上褻瀆和歪曲了原有民族文化的純樸性。

3.傳統文化價值觀退化。價值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雖然各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的差異很大,但各民族仍有共同的價值觀,如熱情好客、忠誠樸實、吃苦耐勞、重義不重利等,民風十分淳樸。但是隨著旅游活動的開展,游客的大量涌入,有意無意地帶來了各自不同的價值觀,引起了以往相對封閉的接待地居民價值觀念上的急劇變化。其中也有進步的積極因素,但也引起了當地居民傳統文化價值觀的退化甚至遺失,從而導致一些諸如傳統失落、道德失范的現象發生,極大地損害了接待地原本良好規范的旅游氛圍。

4.民族文化遺址、遺跡被破壞。客觀上旅游會對旅游地的歷史文化遺址遺跡造成損害,如照相機的閃光燈、游客的汗水、呼吸及指印等都會使廟宇中的壁畫和雕像受到腐蝕,成千上萬游客的腳步可以磨平任何建筑地面上的精美圖案,再加上一些游客的不檢點行為,如亂涂濫畫、亂砍濫挖,使歷史文化遺址遺跡傷痕累累,不堪負重。還比如我國的萬里長城在開放過程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給修復帶來了極大困難。

四、民族旅游開發與民族文化的和諧關系

民族旅游開發不只是一個旅游產業、旅游市場方面的經濟問題。在把民族文化作為旅游資源開發、利用時,必須意識到民族傳統文化首先是特定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表現,是民族個性特征與獨特精神的重要表征,是民族情感和愿望的載體,其次才是可供展示、出售的“民族旅游產品”。因此,開發民族旅游絕不能僅注意其經濟方面的價值與功能,更要高度重視民族文化在傳承民族精神、維系民族道德傳統、增進民族文化認同和民族凝聚力等方面所承載的文化功能,這是民族旅游開發能夠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前提,所以必須重視民族旅游開發與民族文化的和諧問題。

(一)民族文化的“傳統”與“當展”之間的和諧

民族文化的“傳統”與“當展”之間的和諧其核心在于對民族歷史文化資源的挖掘、利用與開發。不管是采用何種方式和形式,都應該符合特定民族的文化特質和民族文化當代的發展方向,絕不能為了一味追求旅游市場吸引力而不加選擇地肆意開發。民族旅游開發必須有利于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當地文化生態環境的優化,有利于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旅游者的消費權與民族地區居民文化發展權之間的和諧

民族旅游資源開發旨在吸引旅游者,但是必須尊重和保障民族地區居民的包括“文化意愿”、“文化利益”、“文化表達權”等在內的文化發展權。

民族文化旅游項目的開發、包裝必須征求該民族地區人民的意愿,對民族文化中任何內容的公開化展示與出售,都不應造成對民族文化內涵的損害與剝奪,不應在滿足旅游者文化消費需求的旗號下、在商業資本與權力政治的雙重壓力下武斷地侵犯或剝奪民族地區人民的文化。

(三)必須保障當地居民的利益

當地的少數民族群眾是負載有特定文化內涵的民族旅游產品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發展民族旅游帶來的一切收益的分配應當保證當地居民的應得利益。當前,我國許多民族旅游開發中雖然也強調了當地的少數民族居民的應得利益,但由于居民參與面不廣,參與層次低,參與效益有限,大量的旅游利益從居民身邊流走,有的民族地區和居民甚至成為外來強勢集團的“搖錢樹”,由此引發了各利益主體矛盾沖突、產權糾紛、開發無序,導致資源破壞和旅游地形象受損,極大地影響了民族旅游的健康發展。相反,如果當地居民的利益得到了保障,管理者協調好與當地居民的利益分配關系,那么對促進民族旅游的開發、發展是極其有利的。如桂林“印象劉三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印象劉三姐”中的表演者都是當地的居民,這里的居民不僅不排斥這一節目,而是積極踴躍的參與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參與者能獲得不少的報酬。因此,必須保障當地居民的利益,才能促進民族旅游的開發和發展。

(四)加強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增強民族地區居民的自我保護意識

民族旅游的興起,使民族地區居民意識到他們平常的生活內容可以成為賺錢的資源。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他們會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旅游產品生產”,但這種自發的旅游謀利沖動若得不到科學引導與調控,往往會與民族文化遺產保護、民族文化當展發生沖突,因此要加強民族傳統教育,增強民族地區居民的自我保護意識。

(五)實現民族旅游開發與民族文化的和諧,必須對政府、開發者、旅游者、當地居民等各個方面有所要求與制約

政府對民族地區民族旅游的發展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創匯、創收和解決就業人數等經濟方面的效益上,僅考慮其產業和市場層面的問題,而是必須把民族旅游發展與民族文化變遷、社會轉型與整合等問題聯系起來綜合考慮。政府的民族旅游開發理念直接影響甚至制約著開發者、當地居民天然的旅游謀利沖動。應通過由民族文化專家、文化人類學家參與制定的著眼于民族地區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民族旅游開發規劃,對民族旅游開發利益相關者的行為進行有效引導與調控,引導旅游發展朝著與當地社區和諧一致的方向發展。而在旅游者層面,應大力提倡“尊重一理解一融入”這樣一種民族旅游新理念,培育健康的民族文化旅游心態,摒棄居高臨下的審視、肆無忌憚的窺視等心態,倡導對民族文化進行平和的探索和小心翼翼的探詢,真正成為民族文化的欣賞者而不是民族文化的騷擾者和入侵者。

民族旅游開發對民族文化的發展確實帶來很多積極的影響,但其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因此要實現民族旅游開發與民族文化的和諧,即要保持民族文化旅游的健康發展,抑制其負面因素,真正把民族旅游開發當作民族地區文化、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只是作為發展經濟的途徑與手段。民族旅游開發與民族文化的和諧最終目的是,使民族旅游地居民由于享受到文化開發與發展的成果而樂于參與旅游開發中的文化創造和文化生產,使民族旅游地的文化生態環境得到整體上的優化,使民族地區的民族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群,現代旅游對傳統民族文化的影響[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7,(2).

[2]吳曉萍,等,民族地區旅游開發與民族社區的可持續發展[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0,(1).

篇9

關鍵詞:傳統文化案例;初中地理;問題應用情況

初中地理教學面對的是身心發展比較迅速的學生,借助學生感興趣的傳統文化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欲望是促進學生學習以及身心發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教師開展傳統文化案例體驗分析活動,能讓學生在學習地理時收到良好的效果。初中地理借助傳統文化案例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們全身心參與討論和學習地理的興趣,進而使得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得到全面發展。而初中地理所用到的傳統文化案例主要包括民居、服飾、古代詩詞等地方特色,用探究性活動使得學生們在參與探究中掌握分析、探究等地理思維意識。教師設計好體驗分析活動能讓學生在參與地理活動中不斷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提高地理賞析和觀察等能力。

一、傳統文化融入地理課堂應該注意的問題

在新課程改革時期,初中地理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應該注意知識與實踐并重。教師需要抓住“從做中學”的思想精髓,避免傳統枯燥的教學對學生的限制,在體驗性學習環境中使得學生更好地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在不斷參與討論的過程中能很好地讓學生保持興趣,加之他們的好奇心重,使得討論氣氛一般比較活躍。但因為學生的學習、交流和理解等能力差異較大,還需要教師在活動過程中時刻保持輔助角色,讓學生的討論進程更加有條理、有秩序,而不是完全以玩耍為主。另外,對傳統文化的取舍和選材等工作要做好。在民居、服飾、古詩詞等地方特色文化的選擇上教師要做好分析,把適合初中學生的傳統文化元素納入課堂,不適應的應該及時舍去。

二、實際應用情況分析

在進行初中地理教學前,教師需要和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身心情況和興趣,結合當地的民居、服飾等地方特色文化,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設計能容納多種文化的探究活動。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要督促學生全面參與活動的討論,把學習的目標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根據步驟和方法,帶著目的參加活動,在活動中解決問題,掌握地理知識。同時,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掌握合作學習、交流等技巧。

1.傳統詩歌、傳統建筑等在地理課堂中的運用

教師首先可以用多媒體播放學生身邊的傳統建筑,把當地建筑和古代、國外等建筑進行比較,將傳統建筑文化與地理緊密結合起來。其次,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領會當地建筑和其他國家的差別,進行小組交流,討論自己喜歡的建筑,做好發言總結和歸納。最后,教師指名學生將小組和個人對當地傳統建筑的想法和居住體驗分享給全班學生。這樣就使得學生廣泛參與傳統文化的地理課堂活動中,進而讓學生敢于創造性地分析當地建筑與氣候、降水、氣溫等方面的聯系,促使學生的分析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再如,教師可以把古代詩歌引入課堂,用“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這樣的詩句幫助學生樹立海拔與氣溫的關系。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句詩幫助學生理解降雨的相關知識;也可以用“秋高氣爽”等詞匯幫助學生理解天氣與地理聯系。

2.借助傳統服飾,加強地理與傳統服裝文化的聯系

教師在進行地理教學時應該有意識地引入傳統服裝文化,借助服裝差異講解不同地方的氣候情況。比如,在我國新疆地區因為深處內陸,降水少而溫差大,所以當地人們中午時的服裝是薄而輕的紗布,到了晚上或者早上則是厚厚的棉襖。這種方式既能讓學生產生探究新疆氣候的興趣,又能讓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一舉兩得。進而,教師在進行探究活動設計時就可以把青藏地區的服裝情況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分析新疆地區和青藏地區服裝的差異,從而得出青藏地區和新疆地區氣候上的差異。在學生學習中國地理地形相關知識時,我們可以借助一些傳統民謠等引導學生的學習思維,比如,在講解西南地區地形時,教師可把《云南十八怪》這個民謠用了起來,這樣,課堂既有趣又能促進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另外在講解蒙古高原時則引入了“風吹草低見牛羊”詩句,以此促進學生學習,使學生的分析能力得到發展。

三、結語

篇10

【關鍵詞】騰沖大塘;花傈僳族;傳統文化保護;經濟發展

傈僳族是云南省特有少數民族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現約62萬人口,主要居住在云南省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流域的高山峽谷之中[1]。傈僳族先民在公元8世紀以前的商、周時期屬青藏高原北部一帶的古氐羌部落族群中的一支,傈僳族人民為了生存從青藏高原遷徙到四川盆地,再經云貴高原進入瀾滄江、怒江峽谷地帶生息繁衍[2-4]。騰沖地區的傈僳族于清康熙四年從怒江遷移至此,由于民族人口數量的弱勢與遷徙的客觀因素,使得傈僳族民族本源文化與地域內的其他民族文化交融,形成了族源相同而地域文化不同的黑傈僳、白傈僳、花傈僳和傈坡等支系[5]。由于傈僳族的生活習俗,一直選擇山高谷深、地勢險峻的地區棲息,長期處于與世隔絕的狀態,因此一定程度上極大的保留了傈僳族獨特的傳統文化[6,7]。

云南省騰沖縣界頭鄉大塘社區,位于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坡(25°38’N,98°40’E),地處云南省西南部,北與瀘水、西與緬甸交界,國土面積133.64km2,海拔約1850m,年平均氣溫13.8℃,年降水量1800mm[8]。大塘社區大河邊傈僳族自然村是完全由傈僳族村民組成的村民小組,該地的傈僳族村民是從怒江洲瀘水、碧江、蘭坪,大理州云龍,保山市潞江壩及緬甸崗房等地遷徙至此,現有農戶45戶,人口285人,13個姓氏,16個家族。農業生產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糧食作物為水稻、玉米、小麥、土豆等,經濟收入主要以烤煙、林木產品和畜牧養殖為主[9],居民人均年純收入約2500元。村民交流的語言有漢語和傈僳語2種,但是現今已沒有人會寫傈僳族文字。由于大塘產業基礎低,對自然資源的依賴性強,缺乏經濟主導產業和集體經濟來源[10],與曲石鄉的煙草、油菜、糧食基地相比,不具備大面積開發農業的條件。本文重點探討了大塘社區傈僳族經濟社會的發展方式,以期從花傈僳族傳統文化著手,尋求民族傳統文化與經濟發展的切入點。

1.傳統文化

1.1服飾文化

居住在大塘社區的傈傈族,由于傳統服飾色彩艷麗、圖案豐富多彩,自稱為“Xiangxiang Pa”,當地的其他族同胞根據他們美麗的服飾而稱之為花傈僳。當地傈僳族婦女服飾主要由包頭、銀須項圈、串珠珠、披掛、大襠褲、膝箍、吊筒、竹麻尼等組成,同時佩戴傈僳族民族服飾中最重要的裝飾元素“貝飾”,主要款式有拉本里底、海貝集、俄勒帽等。傈僳族男子傳統服飾稱為“喜鵲衣”,由傈僳語叫“Wu Te”的青布包頭頭飾、項圈、白布長衫、大襟衣、腰帶、大襠褲、漆箍、吊筒、竹麻鞋組成,配以海貝帶花包、胸花、辮花綴、長刀、箭包、努子、彈籠和火槍等裝飾物,有些富裕的年紀較大的長者,還愛掛珊瑚或瑪瑙耳墜。

與怒江地區傈僳族相比,大塘社區花傈僳族服飾裝飾更加豐富多樣,無論是形態各異的頭飾、銀光閃爍的耳飾、色彩艷麗的頸飾和層次多樣的胸腰飾,以及流光溢彩的佩飾,都顯示出了當地花傈僳族人民的愛美情節和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

1.2傳統節日

雖然大塘社區的傈僳族屬花傈僳支系,但也同樣保留有傈僳族傳統的節日,規模較大的有闊時節、澡塘會、刀桿節、新米節等。“闊時”是傈僳語音譯,為“歲首”、“新年”之意,傈僳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11],每年12月20至22日舉辦,相當于漢族的新年。過年期間每人都穿上最好的衣服慶祝節日,村中架起秋千架、跳高架,開展打秋千、跳高等體育競賽。同時在春節期間還要舉行“澡塘會”,傈僳族人們相聚在溫泉邊一起洗浴,洗浴的人們十分講究文明禮貌,男女之間彼此尊重,他們用圣潔的溫泉水洗去一年的污穢,迎來吉祥。

刀桿節在每年的農歷二月初八舉辦,已有數百年歷史。刀桿節這天,幾名健壯男子先表演“蹈火”儀式。他們雙腳,跳到燒紅的火炭堆里蹦跳翻滾,表演各種絕技。第二天,他們把磨快的36把長刀,刀刃口向上分別用藤條橫綁在兩根20多米高的木桿上,組成一刀梯。表演者空手赤足,從快刀刃口攀上頂端,并在桿頂表演各種高難動作。刀桿節是僳僳族人民自然崇拜的產物,更是僳僳族人民愛國主義精神和不畏艱險的民族精神的體現,如今,這項驚險的傳統祭奠儀式,已演變為僳僳族好漢表演絕技的體育活動。

新米節又叫收獲節,是傈僳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歷九至十月,當稻谷、玉米成熟收獲季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以舉行收獲節活動方式,品嘗剛收獲的糧食并煮酒殺牲聚眾活動來慶祝一年辛勞的收獲。在聚眾活動中,寨中無論男女老少,都要自帶酒、肉和米飯聚集在村寨中央的曬場、草坪或者附近的田地中,人們燃起篝火,邊聊天邊飲酒嘗新。老人圍著熊熊的火塘過講述遠古的祖先歷史故事,男女青年三五成群歡歌笑語,彈著琵琶歌唱豐收,往往通宵狂歡,盡興方散,這種活動往往延續十幾天,因而,傈僳族習慣上稱九至十月為“醉酒月”。

1.3表演文化

傈僳族人民的生活離不開唱歌跳舞,每當有傳統節日時,能歌善舞的傈僳族都要進行表演[12]。花傈僳作為傈僳族重要分支,唱歌更是大塘社區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當地舞蹈大致有三種類型:一是模仿動物行動的舞蹈,如鳥王舞、雞吃食舞、猴抓虱舞,反映被人們所獵取捕獲的鹿、熊、猴、兔,到人們所馴服的豬、雞、羊、馬的沸騰的王國,一個鳥飛魚躍、雞跳羊斗,充滿生機,充滿生命活力而異常熱鬧的天地。鳥獸舞大多是獨舞形式,跳舞的人懷抱琵琶,自彈自舞,舞蹈趣味幽默詼諧。二是生產生活舞,當地居民將生活中的動作姿態,如收小米、開火山、狩獵、洗衣等賦予藝術的韻味,表演起來活潑多變,熱情奔放。三是表現戰斗的舞,這種舞蹈表現勇猛無畏的精神,體現了男子的陽剛之美。群眾自娛性的《琵琶舞》是年節、婚嫁時人們最為喜愛的舞蹈,只要彈撥樂器“弦子”一響,從兒童到老人都會翩躚起舞。“跳戛”是一種集體歌舞,過去只要一跳起來就要跳幾天,短的也要跳一夜。常在堂屋和院壩轉著火塘、燒著水酒,邊唱邊跳,由長輩或有威望的人及其他人相和。結尾時,由群舞者唱高八度。《鍋莊舞》是彝族、傈僳族所喜愛的舞蹈。“鍋莊”,則因為最初圍著火塘跳的舞而得名。

歌唱與當地花傈僳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13,14],民間諺語說:“鹽不可不吃,歌不唱不得”。花傈僳族人民在探親訪友、打獵放牧、田問耕作、談情說愛、節日聚會、婚喪嫁娶時都要唱歌,更有甚者就民事糾紛或打官司時也用唱歌來表達、調解,堪稱世界歌唱一絕。花傈僳民歌按歌曲功能和歌唱內容可分為兩類,其中歌曲功能類可分為九種,分別是:(1)木刮亦稱木刮哺即敘事古歌;(2)擺時即山歌;(3)優葉即情歌;(4)喂然哦即結婚調;(5)尸烏刮即喪葬調;(6)密達即勞動歌;(7)赤羅嘎即牧歌;(8)薩訥其哦即兒歌 (搖兒歌、搖籃曲);(9)然哈枯即祭祀歌。歌唱內容類可分為十部即“大調十部”。

2.傳統文化保護與經濟發展探索

2.1整理和收集傳統文化

建立專門的資料整理、文物收藏、檔案管理的機構,整理和收集傳統文化,建立社區文化博物館,展示花傈僳族的傳統文化。請專門的學者對民族文學和文字作科學分類、收集、貯存,除了對現有傳統建筑和民族服飾進行文字和圖片資料保存外,還要注重對傳統手工制作方法的記錄,保證民族傳統文化的原生態性,保障花傈僳族民眾在文化保護方面的主體地位。積極培養文化傳承人[15],保障花傈僳傳統文化傳承。

2.2尋求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連接點

挖掘、篩選出大塘花傈僳族傳統文化中可與現代化嫁接的文化因素,促使經濟與文化相結合,使文化成為花傈僳族走向現代化的支撐。

塘社區花傈僳族傳統文化中存在一些可現代化的因素,如戀愛自由、婚禮簡單、火葬習俗、重視生態、保護水源及水源林、重視畜牧、誠實守信、團結互助、尊長敬老、恥于偷竊等。此外還有許多直接可與現代經濟嫁接的文化因子,如服飾、節日、民間文學藝術、刺繡、傳統飲食等[16]。只要認真挖掘、篩選,研究這些傳統文化中可與現代經濟接軌的文化因素,導入現代科技文化、經濟文化,使傳統文化融入經濟,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文化支撐,那傳統文化也就得到了保護和發展。如對傈僳族的傳統節日闊時節、澡塘會、刀桿節、新米節等進行包裝、提升,利用舉辦民族傳統節日,充分展示本民族的歷史、民俗和風情,吸引本民族及外地游客參與,既推動了旅游業的發展,給當地花傈僳族群眾帶來了經濟實惠,又使本民族文化得到了保護、傳承。經濟發展了,就能喚起花傈僳族愛護、傳承本民族文化的自覺意識。

2.3實施經濟的文化戰略

如何從過去不經意的“文化資源”中開發出經濟效益,為大塘花傈僳族脫貧致富開辟新思路,這需要培養一種新的意識。各民族都有自己豐富的文化特點,但表現方式不一,開發的價值、難度不一,“文化戰略”則幫助我們尋找閃光點、開發點。例如大塘社區花傈僳族作為山地民族,它的采集、生產方式和民風民俗,對于外民族、外文化的人就極具吸引力,加上當地豐富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等寶貴的旅游資源,加以組織開發就是財富。因此,大塘社區的花傈僳族傳統文化不能為保護而保護,而應將其注入旅游業的發展之中。一方面擴大其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體現與其他少數民族地區旅游業的不同特色;另一方面,通過旅游業為其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積累資金,從而形成經濟與文化的良性互動。

2.4收外來優秀文化

經濟發展給大塘花傈僳族傳統文化帶來沖擊,加之漢文化、基督教文化和當地其他民族文化的滲透,同時騰沖發展旅游業帶來的商業文化,都使其傳統文化內外交匯,導致花傈僳族傳統文化衰退、消失,這是不可避免的。但該現象必須正確應對,這就需要主動、積極地吸收整合外來優秀文化,豐富、發展本民族文化。大塘花傈僳族有吸納外來優秀文化的傳統,在當今開放、發展的大背景下,更不能閉關自守、孤芳自賞,只有敞開胸懷,吸納一切優秀的外來文化,并充實到本民族文化中去,民族傳統文化才有生機和活力。

3.結語

大塘社區是一個非常具有旅游開發潛質的地方,溫泉群、田園風光、抗戰歷史、大樹杜鵑等。近幾年來,進入大塘開發、旅游的人數逐年增多,旅游開發將作為大塘今后經濟發展的重點,把握好花傈僳族文化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發展生態旅游。花傈僳族文化保護與旅游業發展并存的局勢,有巨大的可塑性與發展空間,合理把握文化開發與經濟發展共進,是今后大塘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面。 [科]

【參考文獻】

[1]王學輝.法人類學的體驗——云南省怒江大峽谷傈僳族習慣法文化簡析[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23(7):233-244.

[2]楊套華.傈僳族刀桿節倫理意蘊研究概述[J].金田(社會視野),2002,12:270.

[3]馬世雯.傈僳族的傳統思想及其當代社會觀念的演變[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17(5):39-43.

[4]高志英.流動的文化和文化的流動——唐代以來傈僳族的遷徙及其文化變遷研究[J].學術探索,2007,3:117-121.

[5]楊晨飛.傈僳族歷史變遷對其傳統體育的影響[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13,29(3):63-65.

[6]趙學先.民族理論視野下怒江傈僳族的發展[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7(3):25-29.

[7]斯陸益.僳僳族文化大觀[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8]薛紀如.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5.

[9]沈立新,馬建忠.高黎貢山西坡大塘村社會林業活動研究[J].云南林業科技,1998,(3):58-62.

[10]熊清華,朱明育.高黎貢山周邊社區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11]侯興華.傈僳族刀桿節的由來及其演變[J].保山學院學報,2012,31(3): 84-89.

[12]李茂林,斯琴高娃.傈僳族風俗志 [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4.

[13]李艷芳.傈僳族婚俗類大調探究[J].民族藝術研究, 2013,26(3):91-96.

[14]張興榮.云南原生態民族音樂[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