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護理培訓范文

時間:2023-09-22 17:58: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基礎護理培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基礎護理培訓

篇1

傳統的基礎護理學課堂教學往往采取教師針對各項護理操作的內容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這樣“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給并不利于日后護生針對患者具體情況,根據自己的理論實踐知識獨立思考作出決策能力的培養。案例分析可有兩種方法:(1)教師根據當堂教學內容事先設計好案例,課前提出案例指明授課的重點、難點內容,激發護生學習的興趣。然后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最后針對案例作出分析。(2)課程講授完畢可提出與本節課之前教授內容相結合的較為復雜的案例,啟發護生根據所掌握的理論知識,獨立思考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3]。例如:患者,男,63歲,行胃大部切除術,術后8小時未排尿并且下腹部膨隆,同時患者突發呼吸困難、紫紺伴血氧飽和度下降。此時,作為護士判斷病人發生了什么情況?需要采取哪些護理措施?如何采取?此案例結合了尿潴留和氣管切開的基礎護理內容。針對案例可將護生分組,進行小組討論分析。教師要鼓勵護生充分參與,踴躍發言,互相討論,互相啟發,尤其注意調動性格內向的同學積極思考并發言。護生的討論發言可以不設定統一刻板的答案,但教師要注意把握討論方向和進程,最后引導護生進行總結,得出結論作出決策判斷。

2在護理操作實踐課上開展角色扮演活動

護理操作技術的實踐是整個基礎護理學課程學習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只有護生掌握了基礎護理操作技術才能為在臨床一線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護理學這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基礎護理操作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目前很多護理院校進行課程改革,逐漸加大實踐課時在基護總課時量中的比例。但是傳統的護理操作實驗課中教師往往只是進行某一項護理操作的示范教學,然后讓護生分組進行練習。護生形成的也是單個獨立護理操作的印象,但是在臨床中對病人進行護理是一個整體的過程。當護生進入臨床面對復雜多變的情況時,迅速做出臨床決策的能力必然受到影響。針對這種情況,在護生掌握護理操作的基礎上進行模擬臨床情境的綜合性強化訓練。教師的示教也不再是單純的講述和演示操作的過程,而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進行教學,盡量模擬臨床情境。例如在進行“靜脈輸液法”的教學時,操作演示環節中由一名護生扮演病人,教師儀表規范,攜用物來到病人身邊時要親切的問候病人同時注意核對病人信息。操作時手法輕柔,態度溫和,充分顯示護士對病人的關心。操作部位的選擇及進針手法等重點、難點問題著重進行教授。操作完畢,囑咐病人相關注意事項。這些與患者交流的部分看似簡單,但卻能給護生形成比較直觀、盡量貼近臨床情景的印象。在護生掌握護理操作后可結合以往所學并根據臨床病例進行綜合性強化訓練。例如:患者,女,28歲,上呼吸道感染來院,醫囑生理鹽水250mL,頭孢噻肟鈉1g靜脈滴注,藥敏試驗。讓護生分別扮演醫生、護士、患者、患者家屬等,從接診病人、開醫囑、皮試液的配置、藥敏試驗、靜脈輸液等一系列操作完整進行。護生在這樣的綜合實驗中有接近臨床的操作體驗,形成較為完整的臨床工作思路,同時角色扮演也有利于促進護生增進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的能力。有學者報道,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護士之間增進了解,增強彼此之間的信任感,對于更好的發揮護士的臨床決策能力有促進作用[4]。

篇2

【關鍵詞】以問題為基礎的循證醫學教學法 護理臨床技能 培訓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11C-0191-02

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圍繞病例進行的討論式教學形式,包括提出問題、建立假設、收集材料、論證假設和總結5個基本環節。循證醫學(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指在診療過程中當,需要全面系統地搜集、整理和使用所獲得的最佳的相關文獻依據,結合臨床醫師的專業技能和多年臨床經驗,對患者的價值和意愿進行考慮,做出合理的臨床決策,即制訂、施行有科學依據的診斷以及治療計劃的過程。在護理本科和護理碩士研究生的護理臨床技能培訓,采用PBL+EBM的教學法可以獲得臨床教學效率高、學生掌握快、教學成果優異的效果。因此,本文試分析PBL+EBM教學法及其特征以及以該教學法在護理臨床技能培訓中應用的優勢,提出PBL+EBM教學法在護理臨床技能培訓中應用的具體教學措施,并進行反思與總結。

一、PBL+EBM教學法及其特征

PBL+EBM一方面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致,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帶著問題參與教學,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探索性、主動性。

PBL+EBM教學法具有如下特征:(1)問題的特點與重要作用,問題的情景是真實的,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的學習不斷進展。(2)學生在教學中的特點: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主動對研究的對象提出問題并獨立搜集治療、解決問題,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3)教師在教學中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的起教練、引導、輔助、合作、協調的作用。

使用PBL+EBM教學法,讓護生身臨其境直接面對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利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變原來的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思考、聯系實際、靈活使用所學到的知識,這可以提高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通過學習,形成在這種新的學習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上就會習慣于使用最好的方式解決新問題,這是真正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終身學習。同時,教師通過使用PBL+EBM教學法,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視野,也能指導學生發揮自己長處,做到因材施教,教學相長。

二、PBL+EBM教學法在護理臨床技能培訓中應用的優勢

PBL教學和EBM教學都以需要解決的問題做作為基礎,目的都是促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把EBM的教學理念引入到PBL教學法中,將更加有益于學生準確運用研究證據探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時候,也能夠掌握科學的臨床思維方法,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PBL教學法是一種啟發性的教育方式,它的基礎是臨床問題,先導是具體病例,主體是護理學生,導向是教師。它把復雜的醫學知識以“疾病”鏈接起來,將與其相關的醫學基礎和臨床技能、知識進行聯系和重新整合,使得護理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學習到臨床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這樣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習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另一方面還可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可以說這是培養現代護理人才最有效途徑之一。在臨床技能培訓中也發現,PBL教學模式有助于幫助學生掌握操作技能,可以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護理技能教學和臨床實踐之間的距離被明顯縮短了。循證醫學教學法在縮小課堂教學與臨床實習教學之間的距離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最好的臨床科研成果和個人的臨床經驗和病人將被綜合考慮以滿足患者對現代護理的更高的標準要求。EBM教學法通過實踐改變了護理學生的臨床思維方式,使他們真正掌握了在臨床上學習的方法,增強了護理學生的臨床評判思維能力,同時使護理學生學會了主動學習、終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科研水平。

PBL教學的核心內容是臨床問題的解決,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充分鍛煉學生解決實際臨床問題的能力。而循證護理的理念,就是以提出問題、搜集材料證據、評價證據、運用證據、解決問題為主要步驟,最終的落腳點也是實際問題的解決。因此,將PBL和EBM兩種教學方法聯系起來,運用于護理技能培訓過程中能夠相得益彰。用PBL與循證醫學教學理論進行基礎護理教學,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學習和合作意識、提高溝通能力有很大幫助。

三、PBL+EBM教學法在護理臨床技能培訓中應用的具體教學措施

(一)培訓方法

筆者根據多年護理技能培訓經驗,聯系PBL+EBM教學法的特點,概括歸納出一套護理技能培訓方式:第一,向參加培訓的護生集中介紹PBL+EBM教學方式的意義和操作過程。第二,將參加培訓的同學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分組,每組5-8人。第三,每組學生分管一個臨床病人。第四,學生需要根據分管到的病人的相關情況(包括病史、臨床癥狀、體征、輔助檢查結果等)進行小組討論,提出該病人需要解決的問題。第五,學生圍繞所提出的問題,通過文獻工具尋找解決該問題的最好的臨床證據,相應工具有:計算機檢索Cochrane 圖書館、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萬方數據庫、VIP 數據庫、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ENTRAL數據庫搜索與問題有關的材料。第六,收集相關具有可靠性和應用價值的判斷依據。根據循證醫學臨床研究證據分類標準可以分成五個層次(可靠性逐級下降):一級,即全部隨機對照試驗(RCT)的評價體系分析;二級,即單個樣本量充足的 隨機對照試驗;三級,即一個控制組,但不使用隨機方式分組的研究;四級,即無對照組;五級,即專家意見。最后,從上述方法發現一級的臨床研究的證據6個。第七,結合病人的具體情況和醫生臨床專業知識,對搜集結果運用RevMan5.2軟件進行 Meta分析,將現有最佳的結果應用到患者診斷及診療決策中。

(二)教師根據學生水平進行引導

實行PBL+EBM的教學模式后,教師將告別以往傳統教學的模式,即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再以教師講解和操作為主,而是將發言和操作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激發學生自學能力。

1.學生水平不同。護理臨床技能培訓中主要面對的學生有護理本科、護理碩士研究生,這兩類學生在知識水平和科研能力完全不同。護理本科在大學時期完成了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學習,但是沒有經歷太多臨床,可以說臨床技能比較欠缺。而且護理本科對科研能力的要求比較低,所以學生查閱文獻和分析文獻的能力非常有限。對他們的培訓主要偏重臨床操作技能的掌握,讓他們明白臨床操作的意義和注意事項。而護理碩士研究生則不同,他們有的是經歷了一年的臨床輪轉實習,對各科室各病種護理方式都比較熟悉,有的則是工作數年后再重回學校攻讀碩士研究生,他們對臨床護理操作可以說非常熟練。再通過研究生階段的學習護理碩士研究生比護理本科生多的不僅僅是對臨床的熟悉,更是一定的科研能力,所以護理碩士研究生的技能培訓任務是在鞏固臨床操作的基礎上,提升他們的科研能力,促使他們主動發現臨床上的問題并通過查閱文獻或者進行相關實驗進行提高。

2.學生水平不等提問的深度不同。護理本科的學生的知識面多以課本為主,科研能力有限,在臨床技能培訓中給他們的問題就不能太深入,以偏重臨床操作為主。例如,給他們的問題可以是“留置針穿刺時對血管有何要求? 有哪些注意事項和有何技巧?”“糖尿病病人日常護理有哪些注意事項?”“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中藥燙療的操作方法是什么?注意事項有那些?”等。而護理碩士研究生的知識面相對廣,同時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對護理學的國內外研究進展有一定了解。對他們進行提問時則可結合現代護理學的先進研究進展進行提問,促使其進一步研究。如可以問他們“為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國內外有哪些最新研究?”“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在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對抗血小板的臨床效果如何?”“斜扳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治療效果如何?”等。

3.學生水平不同引導方式不同。護理專業的本科學生,科研方面的知識相對缺乏,也不能像研究生一樣熟練掌握各種查閱文獻的技巧。教師針對他們的特點,可以指導他們閱讀一些相對顯淺的文獻、著作,也可以教師先收集有關文獻,然后對文獻資料的內容進行概括后再給本科學生進行查閱學習,由本科學生再對材料進行進一步濃縮和概括。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一步對濃縮概括的文獻材料加以總結形成答案。教師通過這種方法促使學生學會自己思考和匯總材料,同時也促進學生科研思維的形成,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渴望。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掌握好臨床知識,也可以學到一些專業著作、文獻的閱讀方法。而護理碩士研究生通過多年的學習知識框架比較完整,對他們的要求不能僅僅停留在掌握臨床技能上,還需要對他們科研能力進行培養。因此,要求研究生在針對問題進行文獻資料收集的時候能夠充分利用各類資源,所有科研常用的文獻資料收集方法都可以鼓勵他們去運用。最后學生在小組內對所收集到的材料進行分析、提煉、總結,形成問題的答案。在討論過程中,教師不參與討論,以培養學生的獨立研究能力。這樣可以培養護理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高他們的科研水平。

四、反思與總結

傳統的護理臨床技能培訓方法是教師按培訓大綱要求,帶領學生在示教室對著模型進行護理技能培訓。雖然具有知識系統框架完整、培訓速度快的優點,但是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是被動接受知識,很多時候并不能完全掌握好臨床技能的操作要領,而且整個過程知識大半是單向傳輸,這樣就降低了護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不能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將PBL+EMB的教學法運用到護理臨床技能培訓中,直接將培訓地點放在病房,學生面對的不再是冷冰冰的教學道具,而是活生生的病人,這樣學生在學習時會不自主地融入到現實的護理情境,切身實地感受護理工作,從而進一步發現問題、查閱資料、解決問題。這使得整個過程印象深刻,對臨床技能的掌握也更加扎實。

通過筆者多年運用PBL+EMB教學進行護理臨床技能培訓中發現,采用與傳統培訓方式有別的PBL+EMB教學法,可以促進護理本科學生臨床技能水平明顯提高,同時也能初步培養他們的科研思維,而護理碩士研究生的臨床技能水平在得到鞏固的同時其科研水平也得到了一定提升和鞏固。可以說,PBL+EMB教學法在護理臨床技能的培訓中是切實有效的。同時,該教學法的運用對教師水平也提出了要求,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在本身具有扎實的臨床護理操作技能功底的同時,也需要時刻關注護理學發展動向,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好護理臨床技能培訓,培養更高質量的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盧紅艷,常明,王秋霞,等.PBL結合循證醫學教學模式在臨床實習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3(4)

[2]徐明芳,EBM+PBL在外科學習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現代預防醫學,2012(24)

[3]崔炳權,何震宇,王慶華,等.PBL教學法的研究綜述和評價[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7)

[4]張華.PBL教學法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河北師范大學,2009

篇3

【關鍵詞】 中醫護理技術;護士培訓;中醫醫院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99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5116-02

我院為一所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院,近年來,隨著醫院規模的擴大,病床增多,平均年增加新護士50人。增加的護士中,多為剛畢業的新護士,工作經驗不足,業務能力欠缺,臨床護理風險性增加。同時,我院作為一家綜合性中醫醫院,需在臨床工作中廣泛運用中醫護理技術,而新入護士并不全是畢業于中醫院校,約50%的護士在進入醫院之前未接觸過中醫護理。為使新入護士更好地適應中醫醫院臨床護理工作,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質量,我院于2009年起開始實行護士五年規范化培訓,取得較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 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新入院的本科、專科畢業護士67人,其中本科學歷31人、專科學歷36人,中醫院校畢業32人,非中醫院校畢業35人

1.2 方法

1.2.1 培訓形式

1.2.1.1 護理部集中培訓 采用集中授課、摸擬演示、操作訓練等方法,由護理部選定課題,每周1次進行培訓。

1.2.1.2 科室輪轉培訓 護理部制訂護士五年規范化培訓及考核手冊,新護士崗前培訓結束分配科室后,由所在科室按照手冊內容對護士進行培訓。科室配備專門的導師,對培訓人員進行指導和評價。編制內護士五年內不定科,每一年每季度輪轉一個科室,第2-5年每年輪轉一個科室。

1.2.2 培訓目標 由護理部分層次確定培訓目標。工作第1年:能熟練掌握基礎護理技能及相關理論知識,熟練掌握8項中醫操作技術,熟知各班崗位職責并能獨立完成工作。工作第2-3年:掌握本專科常見藥物的相關知識、常見疾病的相關知識及護理常規,能給病人提供具有中醫特色的康復和健康指導。工作第4-5年:能熟練運用護理程序為患者實施整體護理,逐漸成為科室的業務骨干并具備初步的教學、管理、科研能力。

1.2.3 培訓課程設置

1.2.3.1 崗前培訓 崗前培訓以理論培訓為主,時間1周,內容包括醫療護理相關法律法規、護理規章制度及安全、護士職業素養、醫院感染基本知識及職業防護、護理文件書寫規范以及人際溝通和團隊精神。

1.2.3.2 理論培訓 理論培訓以護理部集中培訓為主,課程分為西醫“三基”理論和中醫理論知識。“三基”理論包含傷口造口護理、循證護理、深靜脈置管護理護理、護理安全等內容。中醫理論課程設置則以《中醫護理學》《中醫護理基礎》為藍本[1-2],由淺入深依次涉及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陰陽五行精氣學說、經絡與穴位、辨證施護、中醫特色的健康教育等,再由各科室根據專科常見病、多發病及優勢病種培訓常見疾病的護理常規,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3]。

1.2.3.3 護理操作培訓 操作培訓以科室培訓培訓為主,分為西醫“三基”操作和中醫護理操作。“三基”操作第一年以無菌技術、口腔護理、靜脈輸血等23項基礎護理技能為主,第二年及以后要求掌握CPR技術,能熟練配合搶救。中醫護理操作培訓項目以《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為藍本[4],包括艾灸法、中藥換藥法、中藥熏洗法、拔罐法、中藥熨燙法等。

1.2.4 考核 科室每月按照培訓考核手冊規定的內容對培訓人員進行操作考試,每季度進行一次理論考試;護理部每年組織一次理論考試,一次操作考試(由護理部組織項目抽考)。所有考試成績均記入培訓手冊,不及格者須補考,要求最終合格率100%。

2 結果

護士經規范化培訓后,理論水平、操作水平、臨床工作能力都有了較大程度提高。培訓前后理論、操作考試合格率,見表1。

3 體會

護士規范化培訓是完善畢業后護理學教育、對臨床護士所進行的專業化培訓,是護理學科發展的關鍵環節,也是護理人才梯隊培養的重要任務之一[5]。而在中醫醫院中,中醫護理作為中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份,被廣泛運用于臨床。將規范化培訓與中醫藥基礎知識和技能培訓相結合,“三基”“中醫”兩手抓,對于提高中醫醫院低年資護士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保證中醫護理技術在臨床上規范、有效的運用有顯著成效。

參考文獻

[1] 劉革新.中醫護理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

[2] 周琦.中醫護理基礎[M].第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1.

[3] 李向真.低年資護士中醫護理技術規范化培訓方法與效果[J].護理研究,2012,26(5):1337-1338.

篇4

【關鍵詞】 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基礎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3)12-0024-01

基礎護理指的是在各科臨床護理當中最基礎的護理,基礎護理主要是根據基本的護理理論知識和基礎性的護理實踐技能以及基本的護理態度和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從而滿足患者的基本要求。近幾年來,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傳統的醫學模式逐漸轉變成了以人為本和以患者為中心的醫學觀念[1]。科學有效的護理能夠顯著提高護理的效果,有利于促進患者病情的治療康復,降低護理的風險和護患之間的糾紛,因此,為了提高基礎護理的質量和效果,文章對基礎護理中采用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的作用進行探究。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各科室的50名基礎護理護士,均為女性,年齡為19~32歲,平均年齡為(23.5±4.5)歲。隨機選取該院2013年3月~2013年9月在該院治療并需要進行基礎護理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這100例患者當中,男61例,女39例,年齡為12~76歲,平均年齡為(38.5±5.5)歲。

1.2方法

1.2.1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的設計

首先根據基礎護理的要求和特點自制一份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的內容包括了眉欄、護理項目、執行時間、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分級、護理方法、計劃開始和停止的時間、Barthel指數評分表等。其中,眉欄內容包括了患者的科室、床號、姓名、住院號、入院日期等;基礎護理的項目包括醫囑護理的級別、面部的清潔和梳頭、會陰的護理、口腔的護理、足部的護理、壓瘡的預防和護理、留置尿管的護理等基礎性的護理[2]。

1.2.2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的使用

設計好表格式的基礎護理計劃單之后,在這120例患者身上實施,實施的方法如下所示。

1.2.2.1護理人員的培訓

首先對這選取實施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的50名護士進行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方面是進行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的培訓,通過培訓讓這50名護士熟練的運用Barthel評分表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進行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了患者排便的控制、排尿的控制、修飾、如廁、進食、轉移、步行、穿衣、洗澡等。總分為100分,在60分以上的為生活基本自理;41~60分的為部分生活自理;不足40分的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幫助和照顧。進行ADL的評分時,護士先在醫囑護理欄中打“√”,然后在患者需要的護理項目欄中打“√”。

另一方面,進行Orem自理理論知識的專題講座,對護士的Orem自理理論知識進行培訓,采用完全代償系統、部分代償系統以及支持-教育系統這三種護理系統對患者的自護能力進行指導和評價,并對于這三種護理系統相對應的基礎護理知識和護理操作的技能進行培訓。并將患者的ADL分級的補償方式劃分為完全、協助、幫助、照顧、支持、教育等[3]。

1.2.2.2基礎護理表格計劃單的填寫

首先對這100例患在入院的第一天進行首次的ADL評分,并根據醫囑護理以及患者的ADL評分級別在護理計劃單的相應欄目中打“√”,并讓填寫護士填好計劃開始的時間,并簽好負責人姓名。

其次在患者住院之后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和醫囑的護理級別進行相對應的更改和調整,并由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隨機ADL評分,統計ADL評分時以最后一次ADL評分和醫囑護理級別進行ADL評分,護理期間要隨之進行相對應調整的內容包括基礎護理服務的項目、護理的方法、執行的時間等。

最后將這些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采用分組保管的方式進行保管,然后由每天的責任護士或者是輔助護士根據護理計劃單上的要求將基礎護理項目落實到位。并由責任組長根據患者的護理計劃單對本組患者的基礎護理項目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對基礎護理項目的護理效果進行評價和指導,最后由護士長進行抽查考核。

1.2.2.3評價方法

保持基礎護理計劃單實施前后的床護比不便,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表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問卷調查,并比較實施基礎護理計劃單前后患者的滿意度、護理效果[4]。

1.3統計學分析

文章所有的數據均采用SPSS13.5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所有的計量資料采用(x±s)進行表示,并采用x2對所有的計數資料進行檢驗,統計學差異值用P表示,當P

2 結果

基礎護理計劃單實施前的滿意度為71%,護理效果為80%;實施基礎護理計劃單之后滿意度為99.9%,護理效果為95.5%。因此,實施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之后,該院的基礎護理滿意度、護理的效果得到顯著的提高,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實施前后的效果具有顯著的差異,P

表1 基礎護理計劃單實施前后的患者滿意度和護理效果比較

3 討論

從結果中可以看出,實施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前,患者的滿意度和護理效果分別為71%和82%,實施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后,患者的滿意度和護理效果分別為99%和96%,實施后的患者滿意度和護理效果得到顯著的提高,實施前后的滿意度和護理效果具有顯著的差異。

總的來說,實施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具有兩個方面的作用作用:一方面,實施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表能夠顯著的提高基礎護理的質量和效果,大幅度提升了患者的護理服務滿意度。采用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表貫徹了以人為本的服務原則和以患者為中心的服護理理念,使得護理的內容更加清晰具體,增強了護理的指導性,有效的避免了基礎護理工作中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實施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能夠有效的提高護士的綜合素質,轉變護士的護理觀念,提高自身的護理技能(包括衛生指導的能力、健康宣教的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患者的康復訓練能力等),轉變護理服務理念和價值觀,在臨床護理中具有推廣的意義[5]。

參考文獻

[1]馮志英;王建榮;張黎明;馬燕蘭;魏暢;舒軍萍.影響我院基礎護理質量的因素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0,05(10):12-13

篇5

一、加強護理管理,嚴格依法執業,充分調動護士工作熱情,切實履護士職責。

1、實施護士崗位管理:在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的基礎上,探索實施護士崗位管理,從崗位設置、護士分級、人力調配、崗位培訓、績效考核、職稱晉升等方面進行護士管理方式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充分調動護士立足臨床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保證醫療護理質量。

2、合理利用人力資源:增加臨床一線護士,合理配備各科室護理人員,以臨床護理工作量為基礎,根據收住患者特點、護理等級比例、床位使用率對護理人力資源實行彈性調配。制定人力調配預案,實行彈性排班。

3、依法執行護理人員準入管理:按照《護士條例》的規定,制定相關制度,加強專科護理質量,實現重點專科護士準入。

4、加強重點環節、重點部門管理:定期對圍手術期病人進行術前訪視和術后支持服務,嚴格執行手術安全核查制度;加強對消毒供應中心、血液凈化中心、急診科、ICU和新生兒病房的質量監控,成立區域化集中消毒供應中心。

5、加強護理管理隊伍建設:護士長是護理學科帶頭人,必須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術能力,加強其管理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通過舉辦護理管理知識培訓班、請老護士長介紹經驗等形式來提高護士長管理能力。

6、繼續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加強基礎護理,以夯實基礎護理、發展專科護理為指導思想,按《綜合醫院分級護理指導原則》落實分級護理制度,通過基礎護理廣泛接觸病員落實專科護理措施,借助專科護理內涵提升基礎護理品質。同時加大后勤保障力度,著力解決病人陪檢陪送、藥品物品送病區等事宜,切實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病人。完善績效考核分配機制,使護士的績效向工作量大、護理風險大、技術難度高、輪值夜班多的臨床護理崗位傾斜。

二、按照等級醫院評審要求,持續改進護理質量,保障患者安全。

1、建立健全護理質量管理組織:繼續實行三級護理質量管理網絡,制定全年護理質量控制計劃并組織實施。定期召開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會議,對全院護理質量進行效果評價,找出存在問題,制定整改措施,體現全面質量管理理念。

2、完善各項護理操作流程和護理應急預案:提高各層次護士的操作水平和應急能力,確保在緊急狀態下各級護理人員能迅速對護理人力資源進行調配并能解決各種突發事件。保障常用儀器、設備和搶救物品處于備用狀態,發生意外情況的處理及措施全部符合處理預案的要求。

3、修訂護理質量評價標準及護理常規:制定切實可行的專科護理質量標準和護理常規,體現專業性和適用性。

4、加強病區管理:制定并完善病區管理規范,通過護士長例會、全員培訓、自學等形式做到規范人盡皆知,達到病區 “常態”式管理,做到四個“凡事”,即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據可查、凡事專人檢查。

5、重視特殊護理單元質量監控:尤其是急診科、ICU、新生兒科、產房、血液凈化中心、手術室、供應室、門診部以及社區門診。

6、加強壓瘡病人管理:對壓瘡病人實現統一管理,制定壓瘡管理工作計劃,使住院患者年壓瘡發生率下降。

7、扎實開展各類護理查房和業務學習:重視實效性,以貼近臨床工作實際,貼近疾病康復為主要內容。

8、繼續實施護理不良事件上報制度:加強護理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嚴格執行護理查對制度,將問責制和非懲罰制度有機結合,建立病人安全文化。

三、加強護士在職培訓,提高護理隊伍整體素質。

1、制定分層次培訓計劃:對護士長側重管理能力培養,對中高級護理人員重點抓好重癥監護和專科護理知識的培訓,從而使其對危重病人的護理觀察與處理能力得到增強使危重病人的護理質量得到保證;對初級護理人員強化基礎理論、基礎操作培訓,繼續鼓勵護理人員參加提高學歷教育。

2、落實護理專業規范化培訓要求:對培訓周期內護士進行科室輪轉,并督促其參加政治思想、職業素質、人文素養、醫德醫風、臨床實踐技能和專業理論知識培訓,使其掌握護理專業的基礎理論,具備系統的專業知識,并能運用專業知識指導實踐工作。護士規范化培訓合格率達100%。

3、加強三基三嚴培訓:制定全員三基培訓計劃,即進行“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與考核,并把“嚴格要求、嚴密組織、嚴謹態度”落實到各項工作中,不斷提高護理人員業務技術水平,提升我院基礎醫療質量。

4、加強專科護理培訓:有計劃地選派護士參加省市專科護士培訓,制定專科護士培訓方案和培養計劃,有專科護士準入制度。

5、繼續舉辦護理學繼續教育培訓:按《護士條例》規定,護理人員每年接受各級各類護理專業繼續教育,取得一類學分不低于10分,二類學分不低于15分。護理部、科室建立健全學分登記考核機制,詳細記錄學習、考核結果,并妥善保管。

篇6

【關鍵詞】基礎護理;操作;技術;改革;實踐

基礎護理操作技術包括無菌操作,隔離衣的穿脫,皮下、皮內、肌肉注射、靜脈穿刺、輸液、輸血、輸氧、監測生命體征、吸痰、鼻飼、灌腸、導尿、鋪床、口腔護理、洗胃、采集生物樣本、備皮、霧化吸入等眾多操作[1]。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醫療衛生服務和護理工作也發生一些改變,對護理人員綜合能力的要求更高,傳統的基礎護理操作技術已經不能適應醫學發展的研究[2]。為了適應護理技術的發展,切實提高護理人員的操作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力,筆者對護理學基礎護理操作在方法和技術進行了改革,并結合實踐經驗進行總結,

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3年工資在冊的護理人員共82人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1-50歲,平均年齡(36.8±9.0)歲。職稱情況:護士名,護師26名,主管護師12名,副主任護師1名。將護理人員分為兩組,第一組為傳統護理組41人,第二組為改革試驗組41人,兩組護理人員的年齡、工齡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改革方法

對試驗組護士的基礎護理操作技術進行改革,改革的內容有:(1)人文禮儀培訓:通過培訓、進修等多種途徑,讓護理人員參與到護理心理學、護理倫理學、人際關系學等人文關系學科的理論知識學習,增加護理人員的人文知識。(2)服務禮儀培訓:邀請禮儀公司專業人員對護士的自身形象、語言技巧、人際溝通技巧進行實際培訓,幫助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能正確有效的運用。傳統護理組按照常規的護理模式和方法,只注意對護理技術操作的培訓,不單獨對護理禮儀進行專門的培訓。

1.3 考核方法

由于基礎護理操作技術有諸多項目,本研究根據國內外研究及相關文獻報道,考慮選擇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吸痰操作、靜脈采血及血培養、無菌技術操作這三個項目共50個操作作為考核指標進行基礎護理操作技術的考核。每個項目的考核程序包括儀表素質的主觀評分(滿分為10分)、操作前準備(滿分為10分)、操作流程(滿分為60分)、操作過程評價及全程用時(滿分為20分),總滿分為100分。護師在選取到項目后,在模擬人身上完成操作。由護士長負責每批護士的考核,由專人負責計分和分數的數據錄入。

1.4 統計學分析方法

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 )表示,改革試驗組和傳統護理組的考核得分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

2 結果

試驗組的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吸痰操作考核得分為(81.3±4.2)分,靜脈采血及血培養考核得分為(86.9±3.8)分,無菌技術操作得分為(90.5±4.6)分。兩組護理人員的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吸痰操作、靜脈采血及血培養、無菌技術操作等基礎護理操作技術考核的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操作技術考核得分

組別 人數 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吸痰操作 靜脈采血及血培養 無菌技術操作

試驗組 41 81.3±4.2 86.9±3.8 90.5±4.6

對照組 41 75.9±3.7 74.2±5.6 77.9±5.3

3 討論

傳統護理模式的優點是按照操作流程標準進行,對提高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術有一定的作用,尤其適用于對護理基礎操作不熟練的護士。但傳統護理模式的最大缺陷在于過于注重技術,而忽視了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使護士在培訓后只記得按照標準操作步驟去工作,缺乏人際溝通技巧的訓練,無法適應現代護理學的發展和社會對護理人員的要求[3]。

因此我們對基礎護理操作技術改革的目標,是將傳統的以技術為中心的理念,切實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的現代化護理理念,因此在基礎護理操作技術考核的時候,除了傳統的技術考核指標,還優先納入了儀表素質的主觀評分作為考核指標[4]。這是由于在如今醫患矛盾不斷的醫療環境中,護士與患者之間的言語溝通和護士的儀表姿態,代表了醫院的形象。若不注意對儀表素質進行加強和考核,則不能把患者作為一個社會、心理、生理的有機整體,也就使護理人員不會重視與患者之間的心理溝通。本研究通過對護理技術的操作技術改革,讓護理人員改變了護理操作的生硬和冷漠,使護理人員在實踐操作時更加重視儀表和患者的心理,能夠主動去了解患者的情緒、社會關系、病情,有助于增加與患者之間的交流,提升護理質量,改善護患關系,同時護理人員的個人素質修養也得到了提高[5]。

綜上所述,基礎護理操作技術的培訓和考核改革中應更加強護患溝通技巧的訓練,以滿足現代化護理理念的研究,更好的達到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目的。

參考文獻

1. 陳雪霞,任海燕.基礎護理技術考核模式的改革和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2,10:156-157.

2. 楊琴,李萍,何英,等.基礎護理技術操作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農墾醫學,2009,31(2):177-178.

3. 周翠娥.對護理技術操作考核方法改革的探討[J].護理研究,2008,22(239):260-261.

篇7

一、培訓對象

年院校畢業后新進入護理崗位工作的護士

二、培訓目標

1. 掌握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溝通交流能力、應急處理能力;

3. 增強人文關懷和責任意識,能夠獨立、規范地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

三、培訓內容

按新入職護士培訓大綱(試行)要求

四、培訓方式

1.大科集中培訓,以授課、視頻、操作示教、自學相結合等進行培訓。

2.各病區制定培訓計劃,實行一對一臨床帶教。

五、培訓實施

1.參加醫院集中崗前培訓,主要內容為醫院院史、醫療法規、臨床用血、愛嬰知識等相關知識培訓。

2. 組織學習《護士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侵權責任法》等,提高法制觀念,知曉病人住院享有的知情權、選擇權等法律知識。

3.組織培訓護理各項規章制度、職業素質、溝通技巧、護理文件書寫及護理安全等護理相關內容,提高護士服務意識和專業素質。

4. 以示教員現場示教和視頻播放等培訓方式,組織27項基本護理技術操作及徒手心肺復蘇操作培訓,逐項反復練習,人人過關達標。

5. 不定期進行抽查及考核業務能力。每月臨床抽考操作至少1次,每季度組織基礎理論考核1次。

6. 病區結合本專科特點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并落實,臨床帶教執行一對一方式,

內容主要以臨床基礎護理為主,鞏固基礎知識。

7. 新入職護士人手一冊《新入職護士培訓記錄本》,填寫輪轉科室期間的培訓及考核記錄,并由帶教老師書寫鑒定,護士長審閱。

篇8

關鍵詞:基礎護理;護理管理;措施;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5-0437-01

一?提升基礎護理質量要提升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想要對醫院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行提升,要求將加強醫院護理人員職業道德建設以及強化其奉獻精神作為一個長期?細致的工作來實施,要求對醫院護理人員進行繼續教育,讓醫院護理人員明確高尚道德情感的重要性,從廣義上來看,高尚道德情感就是指事業感?義務感以及責任感,從狹義的角度出發,高尚道德情感就是指同情感,要求護理人員在感情上和患者一致,產生共鳴,只有這樣,護理人員才能夠自覺?認真的為患者提供基礎護理服務?

二?提升基礎護理質量要將護理管理人員職能充分發揮

醫院對護理隊伍實施管理的主要部門就是醫院的護理部,因此,要求護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必須要對管理科學的知識進行深入學習,把醫院患者自身的護理需求按照護理工作實際的情況來實施量化,盡自己最大可能將各種護理所需的護理人員以及護理工時準確的計算出來,以便能夠為醫院的政治部門和醫院領導提供依據,使醫院的政治部門以及醫院領導能夠正確實施人員量的增加和裁減,最終使醫院的護理隊伍成為一支具有很強穩定性和梯次性的隊伍?

三?提升基礎護理質量要對護理人員實施培訓

想要提升基礎護理的質量,要求醫院必須要根據自身患者的需求來對護理人員實施培訓,將護理人員的職責很好的明確,對護理人員實施培訓的重點必須要放在對不同層次護理人員潛能進行發掘,最大程度上調動護理人員積極性作為根本目標?在實施培訓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將醫院的護理人員操作水平有效提升,更加要注重提升醫院護理人員的心理分析能力以及健康教育能力,與此同時,還要將招聘護理員就是臨時工這一種情況改變,在綜合性的醫院里面,醫院的護理人員必須要實施三個月崗前的培訓,只有這樣,新上崗的護理人員才能夠對患者自身生活護理需求進行滿足?

四?提升基礎護理質量要運用激勵機制

對醫院護理人員必須要實施激勵機制,這樣能夠將護理人員主動性以及積極性很好的調動起來,合理應用激勵機制已經成為了提升護理人員工作質量以及工作效率最為重要的手段,要求在護理人員群體里面創造出一種奮發進取?積極向上以及和諧文明的工作氛圍,對于那些在科研工作?學習訓練過程中以及工作過程中取得突出工作成績的護理人員必須要給予獎勵和表彰,與此同時,要將臨床護理工作人員待遇進行適當的改善?

五?提升基礎護理質量要實施質量考核

想要提升基礎護理的質量就必須要實施嚴格的質量考核,對醫院基礎護理質量進行考核的時候,必須要制定一個合理評價量的表格,并且要采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方法,來使醫院的患者參加到考核過程中,這樣能夠使醫院患者從參與考核過程中了解到自己所具有的權力,自己應該得到服務的內容,加強對于醫院護理人員實施基礎護理服務的質量控制力度,進而有效地避免單純對基礎護理質量進行檢查所存在的片面性和人為因素,最終使得醫院的患者能夠感覺自己所處的醫療環境十分可靠和安全,進而將其對于醫院和護理人員信任的程度增加?

六?提升基礎護理質量要優化護理質量的指標

將二級醫院的基礎護理質量作為標準,并且結合自身人員實際的情況建立起一個護理的質量標準,要求醫院的責任護士必須要做到六個知道,所謂的六個知道就是指知道醫院患者的心理需要?知道醫院患者的護理需要?知道醫院患者的治療需要?知道醫院患者的病情?知道醫院患者的診斷措施以及知道醫院患者的姓名等基礎信息?對醫院的患者實施基礎護理的程序,為醫院患者實施基礎的身心護理,要求護理人員要掌握病患完整的病例,對醫院所建立的質量指標進行逐步的貫徹和實施?

七?提升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的重視力度

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直接影響基礎護理工作質量的高低?通過多種方式解析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帶領護理人員學習全新護理理論,使得護士能夠充分認識到優質護理服務的重要性,其不僅是護理學科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醫療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多種途徑引導護理人員強化角色,學習換位思考,對護理專業的內涵有著正確的認識,明確優質的基礎護理是護理專業的精髓與價值核心,也是高品質護理服務的根本,從而有效激發護士從事優質基礎護理的自覺性與主動性?

八?提升護理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利用效率

合理提高一線護士人員數量,通過績效考核?職稱評審等政策導向有效控制護理人員向二線分流; 實施責任制的工作模式,每個患者都要責任到人,每個患者的一切治療護理工作都由責任護士全程負責,增強護理人員的職業使命感和責任感,從而能夠真正給患者提供良好的且具有連續性和延續性的護理服務?護理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 根據護士的工作年限?職稱以及技術能力實行分層次上崗,由護士長按照護士個人能力分配所負責患者,例如將特殊治療和危重病人安排給能力突出?經驗豐富的責任護士,確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效果?

九?總結

本文主要從提升基礎護理質量要提升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升基礎護理質量要將護理管理人員職能充分發揮?提升基礎護理質量要對護理人員實施培訓?提升基礎護理質量要運用激勵機制?提升基礎護理質量要實施質量考核?提升基礎護理質量要優化護理質量的指標?提升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的重視力度以及提升護理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利用效率這八個方面探討了提高基礎護理質量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陳榮秀. 臨床護理質量評價體系的現狀與思考[A]. 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護理中心.2012國際腫瘤護理高峰論壇會議資料[C].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護理中心:,2012:4.

篇9

一、指導思想:我科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二甲復審”為契機,以“提升職業素質、優化護理服務”為主題,努力為患者提供無縫隙、連續性、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

二、工作目標以患者滿意為總體目標,夯實基礎,鞏固成果,以病人的要求為工作起點,以病人滿意度為工作終點,全面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各項護理工作。進一步深化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提升服務內涵,持續改進護理質量。

三、工作措施

1、修訂各種制度、標準繼續完善修訂我院各項規章制度、工作職責、工作流程、疾病護理常規、臨床護理服務規范及標準。繼續完善修訂質控檢查標準與方法,完善護理不良事件上報與督查制度,加強對危重病人的管理。

2、全面提升職業素質、優化護理服務

(1)加強基礎理論知識的培訓,使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及專業能力得到提高。從“三基三嚴”入手,每月組織一次業務培訓,內容包括中西醫基礎理論、專科護理、法律法規、服務意識,強化基礎護理及分級護理的落實并保證質量。

(2)提高臨床護士的實際工作能力,培訓專科護理骨干。

(3)加強護理專業技術操作培訓。牢固掌握護理基本技能,夯實基本功底,同時組織開展護士技能操作競賽活動,進一步強化訓練,提升臨床護理技能操作水平,從而提高護理服務。

(4)加強護士禮儀規范學習。

(5)采取各種形式的學習培訓,以提高全院護理人員的業務素質,提高護士觀察病情、落實護理措施、記錄護理文書的能力。

3、加強管理,確保護理安全

(1)加強病人重點環節的管理,如病人轉運、交接、圧瘡等,建立并完善護理流程及管理評價程序。抓住護士交接班、每月一次的護理查房等關鍵環節,加強護理管理確保目標實現。

(2)加強護理安全監控管理,每月組織科室進行護理安全隱患排查及護理差錯、護理投數的原因分析討論,分析發生的原因,應吸取的教訓,提出防范措施與改進措施。

(3)加強科室管理。每周對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礎護理、護理安全、病歷文書書寫、護士儀表、消毒隔離等進行不定期的抽查,對存在的問題立即指出并限期反饋,在每月的護士工作例會上進行總結;對優質護理病區進行質量控制

4、夯實基礎護理

(1)切實做好基礎護理,使護理工作更加規范化。保持病床整潔、無異味、無污跡,物品擺設整齊規范,輸液滴數與醫囑相符,勤巡視輸液病人,善于觀察病人,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篇10

一、依法執業,職業道德教育、人力管理

1.貫徹執行《護士條例》,規范護理職業行為。

2.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組織護士學習護理安全、護理不良事件相關知識,教育護士嚴格遵守醫德規范、護士職業道德,每半年進行醫德醫風考核一次,提高服務質量,使患者感到安全、滿意。

3.合理使用護理人力資源,科學彈性排班,完善“緊急狀態下護理人力資源調配預案”,做到人人知曉,通信通暢,應對突發事件、重大搶救等情況確保護理人員及時到位。

4.落實績效考核制度,根據考評標準,按照護士工作量、護理質量等每月對各級護理人員進行績效考評一次,并做好記錄,將考評結果與護士薪酬分配、評優等相結合。

5.爭取增加1-2名護士。力爭做到床護比達1:0.4

二.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推進“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開展

全,尤其是三查七對制度,堅決杜絕藥品問題引發的護理缺陷;加強執行醫囑的環節管理,強化執行醫囑的準確性;進一步完善護理安全管理措施,規范使用手腕帶、護理安全標識。

7進一步規范護理文書書寫,從細節上抓起,加強對每份護理文書質控。強調不合格的護理文書不歸檔。

8、科室護理管理規范化,護理管理分工到個人,人人參與護理管理。建立護士工作手冊,完善崗位職責:工作制度、儀器操作規程、應急預案及常見疾病護理常規,作為內科護士工作指引,以用于護理工作開展。

三、加強護士業務培訓

1、按護士規范化培訓及護士在職繼續教育實施方案、落實各級護理人員業務培訓和三基考核計劃(內容包括: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專業理論、操作技能等)落實分層次培訓,抓好護士的“三基”及專科技能訓練與考核工作,提高護士三基理論與操作水平。

2、重點加強對新入科護士、聘用護士、低年資護士的培訓考核,同時按崗位需求舉辦專科技能的培訓,如急救技能、導管護理技能、危重病人的觀察技能等,提高護士崗位技能。

3、落實護理會診和護理疑難病例討論,組織每月一次的護理查房,業務學習、三基考試和基本操作技能訓練和考核。

4、開展應急救護能力培訓,做到培訓率及考核合格率達到100%

四、規范開展中醫護理工作

1、完善、健全、實施中醫護理常規。積極開展專科專病護理,提供具有中醫特色的健康指導。

2、以《中醫醫院中醫護理工作指南》為指導,制訂中醫知識技能培訓計劃,抓好護士中醫“三基”培訓,重點是西醫畢業護士的中醫基礎知識、技能培訓,中醫文化學習,提高護士中醫理論及技能水平,為中醫特色護理服務的開展扎實基礎,科室組織中醫基礎理論和專科專病護理常規學習15技能培訓和護理文件書寫培訓7學時。

3、繼續推廣中醫護理技術操作和中醫外治法,抓好中醫特色護理服務項目的開展。

4、開展中醫特色護理質量評價

五、加強臨床護理質量管理管理

1.建立健全科室一級質控組織,由護士長和全科護理人員組成,制訂質控工作方案,質控從個人做起,認真落實護理質控工作。護士長定期組織質控檢查,每半月對各項質控指標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落實并檢整改查整改效果.,每月進行一級護理質控會議,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2.科室實行護士長責任制,護長把好病區質量,落實每天四次查房,掌握病區動態,加強對危重病人的管理,護士長認真落實醫院和護理部的各項工作任務指標護理措施,抓好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確保護理工作安全無事故.落實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實行無懲罰護理差錯管理.

3.加強基礎護理工作,落實“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范”和“常用臨床護理技術服務規范”。

4.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院內感染工作制度,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和標準預防措施.按醫院院內感染工作要求認真做好各項監測管理工作,并記錄在手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