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設計方案范文

時間:2023-09-04 17:13: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智能建筑設計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智能建筑設計方案

篇1

 關鍵詞:智能建筑;弱電設計;綜合布線

 abstract:the only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 cabl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is related to intelligent buildings and intelligent level.cabling system within the building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which enables the building’s internal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information exchange equipment,buildings,property management and building auto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connected to each other,but also make the buildingcommunications networkequipent and extern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

 keywords:intelligent building;weak power design;cabling

 

 一、引言

 對于現代化智能建筑,尤其是辦公樓宇的弱電設計,采用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已成為共識。綜合布線應用將建筑物內的電力、照明、空調、給排水、防災、保安、車庫管理等設備或系統以集中監視、控制和管理為目的,構成綜合系統。本文對分析了智能建筑設計中弱電系統設計方案以及結構綜合布線的應用,根據我國國情進行建筑設計,并對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探討。

 二、問題的提出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程度是多少,已是一個國家和一個城市科學技術和經濟水平的體現,建設智能城市與智能化建筑將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智能建筑采用的布線系統一定要有超前性,力求高標準,并且有很強的適應性、擴展性、可靠性和長遠效益。

布線技術是從電話預布線技術發展起來的,經歷了非結構化布線系統到結構化布線系統的過程。作為智能建筑的基礎,綜合布線系統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滿足建筑物內部及建筑物之間的所有計算機、通信以及建筑物自動化系統設備的配線要求。

 三、智能弱電結構化綜合布線的優點

 (一)先進性。結構化綜合布線的擴展能力強,因為對于五類非屏蔽雙絞線可以提供155mb/s信息的傳輸能力,除了滿足當前各種網絡的需要外,還能滿足未來發展的需要。(二)兼容性。結構化綜合布線是一套綜合式的全開放式系統,因此它可以使用相同的電纜與配線端子排,以及相同的插頭與模塊化插孔及適配器,可以將不同廠商設備的不同傳輸介質全部轉換成相同的屏蔽或非屏蔽雙絞線。(三)靈活性。傳統布線方式由于各個系統是封閉的,其體系結構是固定的,若要遷移或增加設備是相當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而綜合布線系統采用相同的傳輸介質、物理星形拓撲結構,因此所有信息通道都是通用的,信息通道可支持電話、傳真、多用戶終端、atm、10baset工作站。所有設備的開通及更改均不需改變布線系統,只需增減相應的網絡設備以及進行必要的跳線管理即可。(四)可靠性。系統采用高品質的標準材料和組合壓接的方式構成一套高標準的信息通道。每條通道都采用專用儀器校核線路衰減、串音、信噪比,以保證其電氣性能。(五)經濟性  綜合布線系統與傳統布線方式相比,綜合布線是一種既具有良好的初期投資特性,又具有極高的性能價格比的高科技產品。

 綜上所述,一般都在弱電設計中把電話系統及計算機網絡系統的配線統一納入結構化綜合布線,而對其他弱電系統保持相對的獨立性,仍采用傳統的配線方式。 所以,采用上述方法還有其他一些原因,如當前大多數弱電設備廠家的系統與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不兼容。要想使這些弱電系統在結構化綜合布線平臺上運行,則必須增加轉換設備。這樣做既麻煩又不經濟。

綜合布線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產品品種單一與我國國情結合不夠,難以適應不同需要。目前,國內智能化小區存在高低不同的檔次,不同的類型的現實,但智能化系統卻越來越趨于雷同,家居布線系統的配置,基本上是大同小異,品種比較單一,其系統功能和信息服務卻毫無特色,這就很難適應不同層次居住用戶的需要。(二)標準不符合國內實情,國內標準制定工作相對滯后。目前,國內外生產廠商的智能化住宅建筑綜合布線系統產品,基本上都按國外標準ansi/tia/eia570a(以下簡稱570a標準)進行生產。但它與我國智能化住宅建筑發展的現狀并不符合,近期,國內智能化居住小區的建設蓬勃發展,在工程中選用大量國內外生產的智能化系統產品(包括智能家居布線系統),由于是各個生產廠商各自開發生產,往往會出現接口協議不規范,或開發時無標準可依。因此產品之間存在難以協調和配合的諸多問題,給系統集成帶來困難,造成建設投資大、效果不理想,甚至不能使用的后果。(三)產品應符合住宅建筑用戶真正的信息需要。國內智能化小區或智能化住宅建筑中采用的有關智能化系統產品(包括智能家居布線系統),主要來源于國外,少數由國內供應。總體看來,開發生產的產品品種少,水平低,有些性能還不能滿足各類智能化小區的要求。這一方面急需加強研究開發,積極生產適合用戶需要的產品。智能化住宅建筑應該面向廣大人民群眾,實事求是地研究他們的需要,建設成符合國情民意、功能實用、物美價廉的住宅。

 五、小結

 綜上所述,目前智能建筑內,一些弱電子系統還不能完全融合于結構化綜合布線內。這既有規范條件的限制,也有產品技術規格單一的制約,以及性能價格比的因素存在。建議有關研究和生產單位,盡快研究和生產出能滿足各種線徑和不同傳輸信號要求的綜合布線系統產品,使所有弱電系統均納入結構化綜合布線。

 參考文獻 

 【1】袁世琪. 大型建筑中強弱電系統的接地問題[j]. 建筑安全, 2003,06

篇2

關鍵詞:智能建筑;弱電工程;設計;安裝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智能建筑弱電系統的建設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涉及建筑物內的機電設備系統、通訊系統等各個子系統界面的互聯,以及土建工程、裝飾工程的施工界面交叉,需要多種技術、多種學科的配合與協作。

一、智能建筑的特點

1、強大的智能化功能

智能建筑是建筑藝術與現代控制技術的完美結晶,它與一般建筑的最大區別就在于擁有強大的智能化功能,如建筑設備自動化、通信自動化和辦公自動化等。當然,實現這些功能靠的是一系列的自動化設備(硬件)和計算機自動控制與管理程序(軟件),將這些硬件和軟件通過優化合理的設計、安裝,就構成了智能建筑與眾不同的智能化系統,它在智能建筑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設備投資比例加大

各類智能建筑中智能化系統占總投資額的比例不盡相同,這與項目總投資額、使用功能要求以及建設標準等有密切關系,智能化系統投資占總投資額的比重大約為20%-30%,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幾乎與結構工程的投資相當,而在智能化標準比較高的建筑中,兩者已可平分秋色。

3、安裝施工任務繁重

設備的安裝與調試是智能化系統施工的主要內容,其中包括眾多子系統的設備和控制系統的安裝、綜合布線系統的布線工作、各子系統的竣工調試以及中央控制系統的安裝調試等工作,不僅內容多,而且工期長、質量要求高。一般而言,智能建筑可能占用總工期的一半,而智能化系統的施工任務則分布在總工期的一半還多的時間里。而且就目前情況看,智能化系統的設備及控制系統大部分是國外進口的,技術性強,施工要求高,除需要土建方面的密切配合外,各子系統之間的安裝、聯網、調試等也需要協調一致、相互配合。

二、智能建筑弱電技術要點

1、綜合布線系統

作為智能建筑的基礎,綜合布線是一種具有全新概念的布線系統,用以服務建筑物中所有通信和計算機設備,滿足現在和將來的布線要求。設計應以智能建筑的現時和計劃需求為依據。

2、計算機網絡系統

計算機網絡主要由通信線路、路由器、主機與信息資源等部分組成。通過計算機網絡與國內外建立遠程數據通信網絡,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3、子系統間接口方面

智能建筑機電設備系統的控制器與受控設備之間往往互控,系統之間的信息共享、設備之間的聯動控制。系統的報警聯動、各種管理信息資源網絡的互聯,需要設備之間或系統與設備間的軟、硬件連接,需要對各自的“接口”界面進行處理,以便可靠運行,但往往因為系統要求不明確與技術規則不統一、各承包商間接口界面不統一與彼此推諉、技術不成熟或技術不可行,難以達到預定的效果。

4、弱電設備功能

大樓內弱電設備多、專業性強,每個弱電子系統均要有專門技術人員安裝調試。監控管理人員一般對諸多智能系統不可能都精通,應在抓好線管、線槽施工質量同時,著重對系統設備功能進行監控。合同簽訂過程中,專業隊伍競爭奪標,往往會給系統提出許多功能,許多測控點,而報價又不高,以增加競爭優勢,而在施工時往往去掉某些功能,忽略一些測控點,管理人員若不按合同監控,就會使工程少測控點、缺功能。

5、配電裝置

配電裝置是電氣工程的核心,它如同人的心臟,一旦出了毛病,人員和設備就無法正常工作,造成供電可靠性下降,整個工程失去安全感。為此,對配電裝置從設備進貨到安裝調試,都要嚴格按圖施工和規范驗收。大樓內變壓器、高壓開關柜、低壓開關柜等設備都比較先進。但是,在實際工程中,常常會發現低壓開關柜內回路開關的動作整定電流與設計不符、供貨的開關大小滿足不了要求等現象。因為整定電流是保護下級設備和電纜的動作值, 整定電流小了,開關容易跳閘、停電;整定電流大了, 系統出現過載和非金屬性短路時開關不跳閘, 造成人員和設備的安全事故。所以,在監控過程中應仔細檢查,核對圖紙, 消除事故隱患。

三、智能化建筑弱電工程的安裝

1、選用合適的施工方案進行施工安排

根據會審后的電氣設計圖紙等相關文件檢查施工進行的順利程度,以國家的電氣工程施工和驗收規范作為理論依據參考,還要參照地方的相關法規、文件,合格的施工組織設計等。對施工中存在的任何問題都要及時進行更改,比如發現圖紙有紕漏要及時處理,不允許進行違規操作。操作程序進行嚴格化規范性制作的質量控制程序要和規定的相符、要求標準工藝,可操作性強等特點。及時準確的資料的收集和整理都要在平時積累,比如一些隱蔽工程進行資料的驗收和隱蔽簽證問題都要謹慎對待。要求相關人員一定要在隱蔽驗收表上簽字,否則停止一切動作,將監督工作落實到位。

2、重點做好各子系統的施工質量管理工作

安全防范系統、背景音響和緊急廣播系統、衛星等有線系統等弱電子系統與建筑土建、裝飾施工存在密切聯系。弱電在進行施工時,施工單位要重視的內容不僅是各子系統的使用功能,還要重視的是觀感驗收。如,放在弱電井的控制箱其中的內接線要規格排列;室內的各項操作要到位,如排列整齊好各子系統的信息面板,具有詳細標注。與此同時,在實行機電設備的安裝工作時,要以各系統平面管線敷設圖為依據。

3、確保管線施工的質量問題

3.1 置于同一管路內的線路要系統、電壓、電流類別相同。

3.2 在進行綜合布線穿線的工作時,要均勻用力,避免線打彎的現象發生,如果發生,馬上停止,要解繞后再繼續相關動作,雙絞密度一旦遭到破壞會對運輸的速度產生干擾。

3.3 布管時的接頭也有要求,不能有毛刺,穿線時要做到不劃傷線;管在進行拐彎操作時,彎度要適宜,符合規定;安裝橋架時,接頭處要高低適宜,不能存在明顯差異,這樣進行拉線操作時,因為沒有阻力就不會掛壞線纜;防護工作要到位,如豎向橋架和橫向橋架的交接工作,確保串線操作時,因為外力的關系,線纜不會斷開。

3.4 標注好各弱電系統的傳輸線路,選取不同顏色的絕緣導線分開標記,在對一個工程施工時,線別相同其顏色要相同,在接線端做標號。強電管線和弱點管線要求保持距離,互不干擾。

3.5 要求預埋的電線管不可以在鋼筋的外側進行敷設,是為了保證結構和保護層的厚度。同一處的進行管路交叉時要小于等于3條,線管并排綁扎的操作時堅決杜絕的。

3.6 將管與管、管與盒要進行牢固連接,不能出現堵塞現象,進行牢固綁扎。

3.7 在住宅區的墻體上通常都有開關和插座,對墻體必須進行定位準確。

4、專業和工種間共同的協調和配合工作要到位

弱電工程涉及的內容有很多,比如裝飾、照明、電梯等專業,各專業要和工程實施現場的各項工作配合好,比如進行綜合布線系統信息點的操作,和裝飾工程要進行密切的合作,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運用專業手段,確保工期的質量水準,堅決杜絕返工現象的出現,強化工序間的檢查和驗收。在閥門、水管和水流開關等工作加強,還要協調好開孔位置、凸臺焊接與執行器等和相應工種的的工作。

結束語

綜上所述,智能化建筑工程的實施,要求具備合理的設計;工程的安裝問題是關鍵,也是核心問題;相應的,有關工程的土建、裝飾施工進行也要做好配合工作,使建筑的結構、服務和管理方面的內容達到最佳狀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安全、高效和經濟勢在必得。

參考文獻

[1]李金福.淺議弱電系統工程在智能建筑中的施工管理[J].科技咨詢導報,2007,(19).

篇3

在建筑設計中,尤其是在智能建筑中弱電系統設計時一份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弱電系統中存在很多子系統,同時涉及到多種高新技術,但是現階段這方面理論體系并不完善,優秀設計人員較少,存在較大的設計難度,然而只要在施工過程中嚴格遵照相關規定與要求進行,就能使設計要求得到較好的滿足。圖1為智能建筑弱電系統設計示意圖。準備工作在建筑設計工作中,前期準備工作很容易被人們忽視,這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明確規劃設計方案、分析用戶需求、分析可行性三方面,其中,用戶需求分析指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根據弱電系統設計的相關規范與要求展開進一步分析,并進行量化對比,最終形成科學合理的目標;明確規劃設計方案指在確定系統具體目標之后,設計者著眼于整置,針對弱電系統設計的規模與性能進行論證,從而為用戶提供一種總體的概念;分析可行性指出臺設計方案之后針對方案的可行性進行的分析,這方面的分析是以弱電系統建設經濟上的合理性為基礎的。的提高。詳細設計在這一階段應該對以下幾方面展開深入分析:首先,方案設計應該與規范要求相結合;其次,方案設計應該與弱電系統平面設計相適應;第三,方案設計應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保證建筑面積能夠獲得一定的經濟效果與實用效果;第四,系統集成和綜合布線應遵循相應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原則。完善設計安裝完弱電系統后,如果在系統測試工作中發現了與性能指標或功能指標不相符的問題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解決,進而在設計修改方面使系統應用需求得到滿足。保證這些部分相輔相成,同時只有符合實用、合理的原則,弱電系統設計才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2智能建筑弱電設計質量控制

弱電建筑工程十分復雜,它同時是多門學科與多種技術的綜合。縱觀現階段的智能建筑弱電工程,其質量并不算高,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并不是因為選用設備不能達到相關技術要求,主要在于并沒有對其進行科學配置和合理規劃。下面就讓我們對智能建筑弱電設計質量控制的對策進行分析。保證技術的先進性與可靠性在智能建筑工程中,工程設計應該隨著智能建筑技術的發展,對新技術與新方法進行積極的引進,采取可靠的、穩妥的技術保障性措施,在市場中選擇經過實踐證明和市場考驗的電氣產品。與此同時,在實際工作中還應該注重經濟上的合理性,對設計系統進行盡量的簡化,有效降低投資與成本,不能盲目貪大求全。遵循實施求是的原則在智能建筑弱電設計工作中,各系統與設備都存在自己適用的范圍,不管是功能還是性能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這種情況下,不能盲目的追求“最全”和“最新”,避免一切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做法。在每個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都要與項目實際情況相結合,并對合適的設備與系統進行選擇,使系統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最終達到簡化系統和滿足使用要求的目的。重視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弱電系統在智能建筑弱電工程施工中的使用壽命最多只有幾十年,一旦投入使用之后便需要24小時不停息的運作,與此同時,弱電系統自身還承擔著多種電力任務,這時不僅要重視對智能建筑中設備與系統的選型,同時還要重視系統的穩定性與可靠性。

3結語

篇4

關鍵詞:智能建筑, 弱電工程, 弱電設計,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TS958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智能建筑是智能建筑技術和新興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以建筑物為平臺,結合其它信息管理系統形成的。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智能建筑市場的不斷開放化,智能建筑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對于智能建筑弱電工程設計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

1 智能建筑弱電工程設計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統一標準和行業規范

雖然,目前在很多省份已經陸續出臺了智能建筑的相關的設計規范和標準,但是,大多規范都不盡相同。因此,在全國范圍內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行業規范來對智能建筑的相關設計工作進行統一的管理和規定。這也致使全國范圍內進行智能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出現難以參考明確的標準和規范、怎樣的設計才是符合標準的等問題;因此,亟待需要在全國范圍和分行業設立統一的設計規范和標準來對智能建筑的設計工作進行指導。 [1]

1.2 設計者專業水平有限

對智能建筑弱電系統進行設計需要設計人員局對電氣、計算機、通信相關專業等都有相關的知識儲備,同時還應具有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然而現實中具有弱電設計經驗的人員往往文化水平及專業理論知識水平不高、設計能力有限;對理論以及設計中成本控制認識不足。很多設計人員在對弱電系統設計的過程沒有充分考慮客戶需求、施工的實際條件以及工程現狀,按照原有設計進行實施,會造成設備安裝使用困難,產生不必要的安全隱患。[2]

1.3 設計中存在漏洞

弱電系統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粗心大意致使所設計的圖紙不夠嚴格規范;沒有將布線的具體路徑、線纜的武力尺寸以及具體施工工藝考慮在內,僅僅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滿足要求;導致出現施工空間不足、開孔尺寸不對和線纜彎曲半徑不足等問題。另外,缺乏對材料性能和價格的了解,一味的注重技術規范的要求,而不充分考慮其經濟效益,造成系統的建設成本提高和運營維護費用增加,缺乏對設計項目整體統籌考慮的設計意識,從而很難實現設計方案的整體最優化。[3]

2 設計人員改善弱電工程設計的措施

2.1 明確用戶要求,全面勘察現場

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之前,必須要和客戶進行溝通和交流,并清楚的了解客戶對于該智能建筑的弱電系統的各個子系統組成以及功能要求、預期的目標、成本預算等問題。另外,設計人員還需要對對施工現場的建筑條件、重點建筑物的功能等進行詳細的了解,從而對該智能建筑設計要有總體設計規劃,該計劃不僅包括施工現場的技術條件,企業的經濟條件以及社會條件,從而對下一步的詳細計劃提供總體參考和依據。

2.2 統籌考慮全局,提高系統性價比

在項目的建設的過程中,設計階段是前期成本控制的關鍵時期;設計圖紙不僅決定了建筑的規模和建設標準,同時也決定了工程項目前期的預算。因此,在對智能建筑進行弱電設計時需要在滿足質量和規范要求下,通過工程經濟分析對技術方案、建筑材料的選用方案等進行經濟比較,對方案實行科學決策以及實施方案的優化,從而使項目在實施的過程有效的降低工程成本。

2.3 設計眼光要立足長遠

在對智能建筑弱電系統設計時,為了實現智能建筑的系統聯動、正常運轉的目標,需要嚴格按照規范和詳細標準進行設計從而保證系統的兼容性、開放性和可擴展性。由于所設計的建筑的壽命周期一般都較長,在智能建筑使用期間,通信網絡系統肯定會出現較為迅速的發展,因此,在設計時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識,不僅要滿足當下的功能與服務要求,同時也要立足長遠,適當的提高設計標準與要求;綜合布線系統遍布于智能建筑各處,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今后發展需要。

2.4 確保設計穩定及可靠

在對智能建筑弱電系統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其所涉及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設計時要需要根據智能建筑的規模要求和實際情況設計雙機熱備份、軟件備份、熱插拔硬盤或增加系統冗余量,增設U P S電源,采用強制散熱、快速恢復措施等各種保障措施,以便保證系統運行過程中正常管理和應急啟動,從而保證建筑質量和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4]另外,在弱電系統線路設計的過程中也需要采取環形總線接法或是增加備用回路等可靠的聯接的方式,同時還需要考慮施工現場的施工條件和材料的限制,適當設置聯接的數量。

3 完善智能弱電工程規范和標準

除了設計人員要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在對智能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要積極的勘察現場,努力提高弱電設計的經濟合理性、安全可靠性、系統穩定性。另外,中央政府和行業要不斷出臺和完善與智能建筑設計相關的規范和標準,用統一的標準和行業規范對全國范圍內智能建筑設計進行管理。同時,各級地方政府需要認真貫徹國家和行業的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在允許范圍內對設計的標準和規范進行靈活的變通,以此滿足各自地區的實際情況。

4 結語

伴隨著這城市建設智能化的推進,智能建筑的數量將會越來越多;直接參與到人們生活、生產、工作中;所以智能建筑的質量將直接關系著城市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滿足客戶服務要求、設計規范和行業標準要求以及智能建筑質量的前提下,統籌考慮技術、成本、施工條件、服務功能要求等各方面的因素后進行合理設計,實現弱電工程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等的最優化,從而最終實現智能建筑建設的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宏平,曾陳紅.淺析樓宇智能弱電系統的應用實踐 [J].農業網絡信息,2007,(3).

[2]施清.淺談智能建筑弱電工程施工中的常見問題和監理措施[J].建設監理,2007,(5).

篇5

關鍵詞:智能建筑 電氣技術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F407 文獻標識碼: A

一、智能建筑中的電氣技術概述

電氣設計在建筑中隨處可見,因其自身的特點,在能源消耗、和安全性能方面都制約著電氣技術優勢。隨著人們對工作環境和居住環境的提高,出現了智能建筑。和傳統設計相比,智能建筑中的電氣設計有著強大的擴展性,更安全、效率更高,設計時信息處理采用模塊化,可以實現自我管理,給使用者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智能建筑電氣設計的基礎是以數字化的智能技術,結合以計算機為核心的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運用總線控制技術對電氣設備進行相應的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科學合理的電氣設計可以減少能源消耗,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同時在建筑的使用過程中,可以實現控制自動化。目前,電氣技術已經在智能建筑中廣泛運用,并且逐漸的實現自動化,通過專業的智能化設備對電氣設備進行控制。另外,智能建筑各個系統間的通信接口都采用開放式,可以在互相交流的基礎上,對整個系統進行宏觀調控更加方便。

二、建筑電氣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

(一)實現智能建筑功能的多樣性:功能的多樣化是智能建筑的最大的特點,其具體節能的實現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并且還要合理運用電氣技術。先進的電氣技術是智能建筑功能多樣化的重要保證,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轉,無論是智能建筑中還是傳統建筑中,都是實現功能多樣化的前提。

(二)智能建筑設備正常運轉的重要保證

智能建筑由于自身的特點,在設計中采用了大量的弱電設備,而設備的施工和設計都需要專業的技術和專業的人員,電氣設備的施工質量控制也是智能建筑設備功能化的前提。在施工過程中,要考慮弱電設備相互干擾的因素,所以一定要安排好設備的安裝順序,技術人員做好施工指導工作,統籌安排,使電氣設備施工有組織、有計劃的進行,在保證電氣設備在智能建筑中正常運行的前提下,方便后期的維護保養,從而降低維護和運營成本。

(三)完善電子監控的作用

電子監控設備是智能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電子設備,在技術方面,電氣設備不再采用傳統的運用計算機監視器集中控制的辦法,而是新型的物聯網模式。目前最新的網絡信息技術已經在以太控制網絡開發方面和現場總線系統模擬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此外還在計算機監控領域和操作技術方面以及網絡的集成控制方面也做出嘗試,這些研究成果對于智能建筑監控技術的創新和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四)提高智能建筑安全防范性

在早期的智能建筑中,安全防范技術與傳統建筑相比,并沒有太大區別,在建筑的安全防范系統主要有以下子系統構成: ①中央及區域間的電子監控;②邊界防越;③通道控制。這些系統都是相互獨立,

由于這些子系統都是各自獨立,所以系統之間只能進行非常有限的信息交流,這就出現了安防技術不能全面有效的對智能建筑進行監控。近年來,在智能建筑中,電氣技術取得了快速發展,已經能夠實現系統間的安全聯動,這就大大提升了智能建筑安全系統的可靠性和嚴密性。

(五)實現智能建筑網絡通信多樣化

智能建筑可以為用戶在生活和辦公中提供便利的通信,這也是智能建筑的一大亮點,鑒于此,智能建筑對通信網絡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通信網絡主要有:電話通信網絡、有線電視傳輸網絡、計算機網絡以及物聯信息網絡。智能建筑中的信息傳輸和網絡通信與先進的電氣技術密不可分,現代智能建筑通常采用以太網絡傳輸技術,這種技術有著布線靈活、傳輸速度快、維護方便的特點,它的普及為用戶在信息通信方面,提供了更多便利,極大促進了智能建筑的網絡信息發展。

三、電氣技術在智能建筑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一)經濟方面

電氣技術在智能建筑設計中,首先要從經濟方面考慮,既要注重技術可靠,又要做到經濟實用。在選擇電氣設計方案時,要盡可能的符合智能建筑未來的發展趨勢,采用先進可靠的技術,選用合格產品,簡化施工設計方案,從而控制工程成本,保證經濟合理 。

(二)設計方面

在智能建筑電氣技術設計中,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設計目標要切合實際。建筑智能化功能齊全,電氣設備復雜多樣,對于施工和設計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每種設備都有自身的缺點和局限性,設備性能上還達不到完美,并且各設備之間可能還會存在干擾,所以,對于目標的設計一定要科學合理。如果盲目的追求不現實的完美,對設備的功能的齊全性要求太高,就會脫離實際情況,不僅僅會增大施工難度,同時提高了工程成本,形成不必要的浪費,并且根本實現不了預定的目標。所以我們在電氣設計時,要從實際出發,合理的優化設計方案和施工技術,選用適合建筑本身的電氣設備和系統,并且保證系統和設備能夠得到充分的運行,這樣才能滿足智能建筑要求,減少管理和運行的難度。

(三)質量方面

在智能建筑電氣技術施工中,要嚴格的按照電氣設備安裝規范進行操作,選取質量合格的設備和材料,并在施工前對設備和材料進行檢測,使之符合施工要求,對于系統要進行反復論證,確保符合智能建筑的設計需要。對于設計方案要仔細的校對和審閱,保證每個施工細節都準確無誤。

四、智能建筑電氣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一)研究速度更快、應用更加廣泛

近年來,智能建筑中的電氣技術受到了更多的關注,研究速度加快,應用也更加的廣泛,家居生活智能化和辦公智能化已經走進我們的生活當中,建筑空間的應用標準和功能性也逐步提高。從某種意義上講,信息技術的發展直接影響著建筑智能化的發展程度,而智能建筑電氣技術的發展程度又直接關系到信息技術的實施。所以,我國智能建筑電氣技術未來會朝著更快、更新、更高的方向發展。

(二)技術更可靠、設備更精湛

電氣設備在智能建筑中一個主要的特點就是持續不斷的工作,設備精確有效的運行,既要設備本身的穩定可靠,又需要先進的電氣技術的支持,因此,加大電氣設備的研發和電氣技術的優化已經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我國目前正處于農村向工業化、城市化快速轉型時期,政府也在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鼓勵發展高科技智能建筑和新型節能住宅,并制定出節能新標準,打造節能環保建筑理念,提高和促進城市建設發展的效益和質量。

(三)綠色環保趨勢

智能建筑和傳統建筑不同,智能建筑的設計理念追求的是智能化,自動化,它是人類生存目標和建筑物本身需求的優化,其在設計和施工方面要朝著綠色環保的趨勢發展。綠色環保理念下的智能建筑,匯集了控制、信息、決策和管理等方面的技術,其中信息化和智能化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必須要采用大量的,合乎設計需求的智能系統來保證目標的實現。把綠色環保理念和智能建筑電氣技術相結合,不僅減少污染,節約能源,也是智能建筑未來的發展趨勢和必由之路。但綠色建筑目前在我國還沒有得到廣泛的運用和推廣,如何與智能建筑電氣設備相結合這一課題還有待于研究和解決,我們要在智能建筑電氣技術的設計和應用上,不斷嘗試,勇于探索,走出一條綠色智能建筑的新思路。

結語: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智能化的發展和應用趨勢也愈加顯著,智能建筑中電氣技術的應用,不僅實現了建筑的智能化,保證了智能建筑設計和建設中的綠色節能,同時,電氣技術和智能建筑有效結合,還可以更好的滿足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需要,推進我們城市化建設的進程。

參考文獻

【1】牛一超 吳衛東 淺談建筑電氣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2(08)

篇6

【關鍵詞】電氣技術;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需要不同行業的專家共同參與,除了業主之外,設計師、自動化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人造智能技術及電氣技術眾多專家一起密切合作才能得以實現。

“弱電較弱”正是指在智能建筑中,整體弱電系統工程是建筑電氣工程中較薄弱環節,無論是技術力量、人員素質、設計與施工、智能化系統工程施工監理等相對較弱。這對我國的智能建筑的迅速發展是很不利的。目前,智能建筑存在的問題有一部分的智能建筑電氣技術是不健全的,其原因一是在眾多的總線標準中Lon Work協議是非常完善的控制面層的總線協議,它有完善的七層協議,BACnet協議則是系統集成層面的協議標準,但沒有在我國得到很好運用;二是多種現場總線并存,系統集成當然很困難;三是中國的物業管理技術水平相對較差,廠家在還能運行,一旦廠家支持不在時,系統很可能癱瘓。

針對目前智能建筑中電氣技術存在的問題談一下筆者的看法:首先是我國智能建筑缺少一整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設計、施工和驗收標準。現有的智能建筑設計、施工驗收標準有《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智能建筑評估標準》、國家標準《智能建筑設計標準》、《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等。這些國家、行業標準對智能建筑的設計、施工、驗收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還缺少智能建筑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及消防聯動、安全防范、計算機房等施工驗收標準和規范。現行的《智能建筑設計標準》針對不同類型的智能建筑的可操作性還有些欠缺。這給智能建筑弱電系統的設計帶來了較多的難點。

第二是智能建筑的設計應由具有智能化設計資質總承包單位的設計院來承擔。再由集成商進行多次的深化設計并交設計總承包單位審查方可招標施工。這是因為設計院熟悉和掌握國家、行業、地方的設計標準,設計中始終遵循國家的方針政策,堅持技術先進成熟、經濟合理、實用可靠;系統設計和設備選型符合標準,且要求具有開放性、靈活性、和可擴性,不是以追求高額利潤和推銷產品為目的。

設計院掌握設計程序和全過程,與施工、監理、質量監督和業主溝通較容易,與各專業配合也密切。設計院能給集成商創造一個良好的建筑平臺和環境,反之集成商并不了解智能建筑設計程序和全過程并與相關專業配合十分困難。集成商也不熟悉土建施工圖繪制規定和表達方法。集成商由于自行設計、自行施工,施工圖設計紙質量就較差,達不到施工圖設計深度的要求。由于建設單位并不完全了解智能建筑的內涵,如系統眾多、復雜、施工周期長、設備和線纜的性能等等。也不了解智能建筑弱電系統的重要性、綜合性和技術難度大等特點。所以,目前建筑智能化系統大多數是單獨招標、獨立簽約,中標后集成商自行采購、自行設計、自行施工、自行管理、自行約束,這種沒有智能化資質的監理公司監理的智能建筑,將給今后的弱電系統的安裝、調試、運行、維護管理帶來無窮的后患。當前由土建監理公司代替有智能化資質的監理公司監理的現象還很普遍,它將會給智能化系統工程帶來設計方案失控、采購產品失控、施工進度失控、工程質量失控等等弊端。

由于有關智能建筑的系統描述很多,目前尚無統一的概念。一般認為,智能建筑以建筑為平臺,兼備通信、辦公、建筑設備自動化,集成系統結構、服務、管理及它們之間的最優化組合,創造一個高效、舒適、便利的生活或生產環境。智能化建筑應當具有四大主要特征,既建筑物自動化、通信自動化、辦公自動化、布線綜合化。智能建筑的核心是建筑物自動化、通信自動化、辦公自動化的系統集成。建筑物自動化系統可劃分為火災自動報警與消防控制系統、人員出入監視系統、保安巡更系統、防盜報警系統、采暖通風與空調監控系統、給排水監控系統、變配電與自備電源監控系統、電力供應與照明控制、其他一切需要監控的系統(如廣播、電梯、電纜電視、地震監控,煤氣泄漏報警等)。從技術的角度看,這些子系統可以實現硬件設備資源共享,使管理信息和控制信息一體化,便于整體的控制、管理和維護,可以統籌規劃和設計正常或異常情況下各設備控制方案,從而達到全面集中、智能監控的目的。

智能建筑中消防聯動控制設備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執行部件,消防控制室接到火警信息后應能夠自動或手動啟動相應的消防聯動設備,并對各設備運行狀態進行監控。根據建筑防火設計規范和智能建筑防火滅火要求,智能建筑中應當具備以下全部或部分的消防聯動設備:火災報警裝置與應急廣播,火災發生時警示或通知人員安全疏散;消防專用電話,火災報警、查詢情況,應急指揮,能與119直通; 非消防電源控制,備用電源控制,火災應急照明和安全疏散指示標指控制; 室內消火拴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水噴霧滅火系統控制; 消防電梯運行控制,燃氣泄漏報警監控;管網氣體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和干粉滅火系統控制;防火門、防火卷簾、防火閥的控制,火災時實施防火分隔,防止火災蔓延。防、排煙設施、空調通風設備、排煙防火閥,防止煙氣蔓延提供安全救生保障。消防疏散通道控制,確保疏散通道暢通。火災時,火災報警控制器發出報警信息,消防聯動控制根據火災信息聯動邏輯關系,輸出聯動信號,啟動有關消防設備實施防火滅火。消防聯動必須在“自動”和“手動”狀態下均能實現。在自動情況下,智能建筑中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按照預先編制的聯動邏輯關系,在火災報警確認后,輸出自動控制指令,啟動相關設備動作,同時向BA系統及時傳輸、顯示火災報警信息,且能接收必要的其它信息,這樣也能更好地監控火災現場情況、消防聯動設備的運行狀態、消防疏散通道情況等等。

最后,智能建筑要加強防雷措施。防雷內容一般可分為:防直擊雷,防感應雷及防高電位入侵三個內容。就防直擊雷而言,一般是在屋面易受雷擊部位安裝接閃器,然后通過引下線與接地電阻很小的接地裝置可靠連接,安裝時要注意屋面突出的金屬部件與避雷針、帶、網應全部可靠連接。目前一般利用屋面板鋼筋作為避雷網,柱主鋼筋作為引下線,基礎鋼筋作為接地裝置,這是較為實用經濟的作法。為了防止感應雷和高電位入侵的危害,可在電纜進出戶處將絕緣子的鐵腳支架可靠接地,同時安裝避雷器或其它型式的過電壓保護器。(下圖系筆者參與完成的智能化建筑工程案例)

篇7

關鍵詞:建筑工程;弱電;智能化系統

中圖分類號:TU198文獻標識碼: A

一、建筑行業與電氣弱電智能化的關系

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并且各行各業都與計算機技術有著密切的聯系。傳統的建筑業僅僅依靠人力以及機械是無法滿足時展的要求,因此建筑行業要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以及發展來進行,并且隨著電氣智能化的不斷應用,這就使得建筑行業的發展不斷完善起來。

在實現設計功能以及使用功能的過程中,建筑電氣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在這個背景下,與建筑行業相匹配的的各種電氣安置設備開始發展起來。智能建筑是將傳統建筑技術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起來。自從進入21世紀以后,在建筑功能中,建筑中設置智能化系統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以及各個階段,建筑智能化系統貫穿于其中。電氣智能化系統在設計、施工到驗收這一階段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幾年來,隨著社會智能化的不斷發展,電氣智能化系統的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

二、建筑弱電智能化系統工程影響因素

1、計算機技術

計算機技術影響著未來弱點技術發展,采用更加復雜的計算機網絡化控制,實現復雜的智能化操作都必須計算機技術保證。計算機及信息網絡技術管理著弱電系統,其工作水平和可靠性都決定了弱點系統的服務質量。因此,計算機技術在弱電工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弱電智能化發展程度。

2、信息傳輸技術

通信技術主要影響了智能建筑弱電技術信息傳導,是智能控制中的傳輸環節。現代的信息傳輸技術包括寬帶、無線信號、多媒體通信技術和ATM通信技術,這些在建筑弱電工程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信息傳輸技術朝著數字化、高速化和穩定化方向發展,建筑弱電智能化的信息傳輸也將獲得進一步的提升。此外,信息傳輸技術能夠為弱電技術提供信息平臺,保證系統內部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

3、施工工程管理

由于弱電工程所涉及的專業技術要多,需要工種廣泛,有效地工程管理技術能夠保證弱電工程正常實施,幫助工程采取最合理的施工工序。根據建筑施工知識我們指導,工程管理技術是一項工程最為核心的環節,要想提高建筑弱電智能化系統工程建設水平,就必須結合建筑弱電智能化系統工程施工特點,提出合理的工程管理方案,保證弱電工程規范施工。

4、施工技術管理

技術管理是指在建筑弱電智能化系統工程中指導進行施工的技術方案。弱電工程必須根據合同和技術設計的要求,實施過程中的技術管理能夠保證所進行工程的規范,工程在正式使用中能正常工作。技術管理要制定詳細可執行的規范文件,保證施工工人能夠完成工程操作。有效地技術管理技術是建筑弱電智能化系統工程質量保證,決定了系統工程的可靠度。

三、建筑弱電智能化系統工程存在問題

1、設計和施工人員專業素質較低

智能建筑弱電技術的設計和施工人員專業素質決定了工程的質量。由于弱電智能系統工程所需要的知識涵蓋了機械電子、自動化控制、通信技術和建筑技術等,這就要求從事智能建筑弱電技術必須具備各方面的知識,能夠在施工過程中結合工程需要采取合理的處理辦法。然而,我國當前從事弱電工程人員相對較少,具備綜合素質的人員更少,這就造成了智能建筑弱電工程對人才的需求增加。缺乏高素質人才的工程往往難以控制系統工程質量,造成由于不能將建筑設計與施工與網絡、通信等技術充分的結合,出現工程漏洞,造成較大的安全隱患。

2、建筑設計缺乏合理指導

隨著現代開發商對于建筑實用性的關注增加,導致設計師在規劃智能弱電設備中重視功能,往往采取盡可能的功能覆蓋面來吸引客戶的關注。但是,在此過程中就出現了由于不重視相關技術的發展,使所設計的智能弱點技術得不到充分發揮,大大降低了智能弱電技術的推廣。因此,只有建立合理的設計指導思想,弱電智能化系統工程才能有實質性的進展。

3、施工單位和施工人員素質低

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下,一些設計單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趕時間、搶任務,設計質量差、深度淺、詳圖不全或漏洞百出等問題,無法準確計量工程量,容易造成工程材料的浪費,導致工程成本的提高。專業設計和施工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對智能化電氣的設計和施工沒有科學的認識,影響到電氣智能化的順利進行。加之管理及用人制度的諸多矛盾的影響,針對每一個工程項目不能選擇既具有專業知識又具有職業素養的人才,這不僅影響建設工程的質量、造價、工期,而且影響設計單位的聲譽。

四、不斷完善電氣弱電智能化工程施工的具體措施

弱電技術主要是根據使用的電流和電壓定義的,通常定義使用24V電壓和直流電流進行工作設備采用的電技術,該范疇實際上是廣義范圍的弱點技術定義。建筑弱電智能化系統工程就是基于弱電技術,考慮到實現無需人工干預的自動化,從而為人們提供更加方便的居住條件。在我國,當前建筑弱電智能化系統工程主要包括內容:弱電智能化系統設置包括:綜合布線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電話布線系統、有線電視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多功能會議系統等。為了提高建筑弱電智能化系統工程水平,主要改善措施如下:

1、從技術管理方面來說

為了能夠解決弱電智能化利用率低的問題,企業要嚴格按照建筑智能化的合同以及設計方案來進行,并且在建筑工程實施過程中,為了能夠確定好弱電智能化各個系統之間的關系,以及每一個子系統與機電設備、建筑材料之間的關系,從而促使建筑工程的順利進行。為了能夠使得建筑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的順利進行,這就要抓好技術以及施工設計圖紙以及資料的審核,與此同時要重視弱電智能化工程的材料以及技術,從而解決弱電智能化工程中技術管理過程中的問題。

2、從設計方案來說

在整項工程中,設計方案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學的、合理的工程設計方案會給工程建設提供明確的方向。建筑工程的相關單位要做好設計工作,這樣做不僅可以使得整項工程的質量得到保證,而且有利于確保整項工程的順利進行。在設計方案中,弱電智能化工程設計涉及的專業比較廣,并且在施工之前要審核弱電智能化工程技術以及施工設計,與此同時要及時發現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科學的措施,最終保證了建筑工程的質量。對于弱電智能化工程來說,要嚴格按照圖紙上的要求來審核相關的資料,從而使得系統在硬件設備上的完整性得到保證。

3、從工程檢查以及驗收方面來說

在弱電智能化工程中包括了復雜的設備以及系統,因此在每一項目完成之后以及各個工種施工結束之后,相關的負責人要記錄相關的信息,這樣做可以規范工程的驗收工作,并且也可以做好設計圖紙的交接以及驗收工作,這樣做不僅可以保證建筑工程技術資料的完整性,而且可以保證建筑工程的進度以及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

4、從工程設備抗干擾方面來說

在建設智能建筑弱電智能化系統過程中,不僅要考慮性能指標以及設備的先進性,而且要做好系統防干擾的具體工作。為了能夠確保弱電智能化應用的順利開展,這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第一,從干擾源、干擾途徑以及受擾設備等方面來不斷提高智能建筑弱電智能化系統的抗干擾性;第二,在選擇軟硬件抗干擾措施的時候要以智能建筑實際的弱電智能化情況出發,便于最后的實施;第三,綜合分析以及判斷干擾情況,并且要選擇性價比較高的抗干擾措施,從而可以使得智能建筑系統的正常運行得到保證。

結束語

總之,隨著科技技術的不斷前進,建筑弱電智能化技術將會獲得更大的進步。建筑施工管理應緊密聯系施工和客戶需求,采取有效地策略方式來提高建筑水平。加強智能化建筑配套設施的規劃與完善,從而保證我國建筑弱電智能化系統順利發展。

參考文獻

[1]莫志劍.芻議弱電工程在智能化系統建筑中的概況[J].電源技術應用,2014,01:81.

篇8

關鍵詞:智能建筑;設計;思考

中圖分類號:F4文獻標識碼:A

智能建筑是指利用集成方法,將智能型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信息技術與建筑藝術有機結合,通過對設備的自動監控,對信息資源的管理和對使用者的信息服務及其與建筑的優化組合,獲得投資合理,適合信息社會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適、便利和靈活特點的建筑物。智能建筑的興起,生動地反映了信息技術的發展是何等迅速,信息技術的應用是多么廣泛,并深刻反映了信息社會發展對智能建筑的需求。建筑發展到智能建筑,是一個質的飛躍,建筑的含義一下子拓寬了,建筑設計的任務加重了許多。一方面智能建筑設計的研究需要系統化,整體化的框架體系,智能建筑的設計需要智能化設計人員與建筑、暖通、電氣(強電)、給排水、結構等各工種設計人員的密切配合。建筑智能化設計是建筑技術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向人們提供了一個高效、舒適、便利、安全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一系列高新技術的發展,正在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模式,先進設備體系已經進入人們的生活,迫使建筑環境與這種變化相匹配。建筑智能化設計與建筑師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智能化系統進入建筑物,改變了傳統建筑設計的一些做法;另一方面智能建筑設計需要更多操作性、實踐性方面的指導。

一、智能建筑與一般建筑相比而具有的優越性

1、自動調節功能。智能建筑對溫度、濕度、照度均加以自動調節,甚至控制色彩、背景噪聲與味道,創造了安全、健康、舒適宜人的辦公環境,從而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節能。現在的房屋,其空調與照明系統的能耗很大,約占總能耗的70%,而智能建筑通過其“智慧”,盡可能地利用自然光和大氣冷量(或熱量)來調節室內環境,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可按事先確定的程序,區分“工作”與“非工作”時間,據國外常規計算,智能建筑可比常規建筑節能30%以上。

3、能滿足多種用戶對不同環境功能的要求。老式建筑是根據事先給定的功能要求,完成其建筑與結構設計。智能建筑要求其建筑結構設計除支持3A功能的實現外,必須是開放式、大跨度框架結構,允許用戶迅速而方便地改變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或重新規劃建筑平面。

4、在智能建筑中,用戶通過國際直撥電話、可視電話、電子郵件、聲音郵件、電視會議、信息檢索與統計分析等多種手段,可及時獲得全球性最新信息和資料。通過國際計算機通信網絡,可隨時與世界各地的企業或機構進行各種業務工作。空前的高速度,大大有利于決策和競爭。總之,電子計算機與智能建筑在當今商品經濟與信息社會中給人們帶來了空前的效率和巨大的經濟效益,使之充滿活力,方興未艾。

二、智能建筑設計應注意的問題

1、有關智能建筑設計規程、規范還不健全與完善。1992年我國第一部有關建筑智能化的規范《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CJ/T16-92問世。它對建筑智能化三大部分BA、OA、CA有較完整、全面的規定和要求。1997年10月,我國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建設部了我國智能建筑領域的第一個法規即建設部建設(1997)290號文《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管理暫行規定》,它對智能建筑領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和指導作用。智能建筑的設計在它的指導下,在不完善中摸索前進,到2000年7月《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0出臺,宣告我國智能建筑設計初步邁進了規范化時代。2006年12月29日,建設部了批準《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6)為國家標準的公告,并自2007年7月1日起實施。筆者認為,這個標準仍然是不完備的,還有許多不完善之處,還有不少有待于進一步探討和細化的問題。

2、智能建筑綜合布線系統問題。首先是線路如何走的問題,線路的走向分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水平方向的走線通常是利用地面和天花板。垂直方向的走線通常都布置在每層的設備小間中,相當于以往的弱電豎井,但智能建筑的設備小間由于要布置綜合布線跳線架和相關網絡設備,面積應比以往的豎小間面積大些,而且在設計時還應在每個層面上留一定的剩余空間,以備未來之需。綜合這些因素,每層設備小間面積應在8m2左右為宜。設備小間的線纜都是由主機房引出的,作為智能建筑神經中樞的主機房,除了布置程控交換設備外,還要布置主配線架、光纖配線架等設備。因此,該空間的面積應比普通建筑中的電話機房大些,綜合考慮這些設備的尺寸,我認為主機房面積100~120m2為宜。對于網絡的拓撲結構,我建議采用星型連接,這種拓撲結構使得網絡的擴展以及節點的移動都非常容易。

3、屋頂的設計問題。建筑物屋頂是直接平面敞開的接觸大自然的空間,智能建筑的屋頂會被布置上大量的設備,所以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除要考慮屋頂美觀綠化以外,還可以布置吸取太陽能和風能以采集熱能、收集降水等等,充分吸收和利用自然界提供的一切能量和物質,同時也要設計防止自然力量侵襲的預防設施,還要考慮到設備運轉時產生的震動、噪音、電磁場等因素,電纜穿過屋面以后如何防止漏水,電線基座的防水、防風及防震的問題。

4、節能設計問題。智能建筑的節能設計應該從建筑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各專業密切合作,動用一切可能的手段達到節能的目的。智能建筑的節能若做不好,用來供應能量的花費就會增高,這會使得建筑的可持續發展性大打折扣;反之,節能設計做好了,智能建筑的運營成本就會降低,持續發展性也可以得到提高。

5、智能消防系統應成為智能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建筑是采用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對建筑設備進行自動監控、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管理和對用戶提供信息服務的新型建筑。智能建筑管理系統由樓宇自動化系統(BAS)、通信自動化系統(CAS)、辦公自動化系統(OAS)、計算機網絡系統(CNS)、綜合布線系統(SCS)等構成。其中,樓宇自動化系統主要包括機電設備自動化系統、消防自動化系統、安全防范系統等。消防自動化系統(FAS)是樓宇自動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智能建筑中一個重要子系統,為火警預報、火災撲救、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智能住宅方面,則表現為網絡技術應用和控制方式的變化:建筑電氣接口標準化、設備控制智能化、系統功能集成化。可以預計,隨著計算機、自動控制、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及關鍵技術的突破,消防自動化系統必將朝著集成化、智能化、協調化方向發展。

6、智能建筑設計應遵循科學合理的步驟。智能建筑設計應從中國國情、甲方利益、設計和施工角度出發,建議采取以下步驟:(1)甲方需求(性價比)和外部條件調研,確定智能化系統功能、實施步驟。由甲方牽頭,委托智能化專家委員會,甲方所能接受價格,配備智能化系統功能和實施步驟,以此為依據,寫出標書。(2)由系統集成商拿出智能化設計方案,對智能化系統進行深化設計;由甲方組織,設計院和系統集成商協商;由設計院將智能系統設計到設計藍圖中去,設計院設計出智能化系統;由設計院和系統集成商共同審核簽章,智能化設計方面責任由系統集成商承擔。(3)由甲方組織,系統集成商和監理單位協商,培訓監理單位,對智能化系統進行監理。(4)由智能化專家委員會進行中期檢查,重點保證智能化工程科技含量落實和工程質量達標。

總之,我國的智能建筑充滿著希望,也面臨嚴峻挑戰,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研究,共同探討智能建筑的發展道路。

(作者單位:河南省鎮平縣建設局)

主要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智能建筑;設計;方法

前 言

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建筑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智能化的建筑是現代化建筑的必然發展方向,也是城市發展的追求目標。智能建筑是對建筑的結構、系統、服務和管理這四個基本要素進行優化組合,使得建筑在滿足人們生活的基本要求的同時也添加更多人性化、智能化的元素,為用戶提供一個安全、高效、舒適、便利的建筑環境。

1 智能建筑存在的問題

1.1 設計質量低,水平不高

目前我國的智能化建筑設計的應用水平還不夠高,地區之間的發展也不夠平衡,產業化水平較低,有的設計產品還不能適應市場和用戶的需求,在軟硬件的設計方面還不夠完善。在現實情況中,很多建筑的需求者對建筑單位的智能化設計期望過高,這與目前相關設計人員的水平矛盾。由于現在管理人員對智能建筑設計的方法和智能化設備的操作還不夠熟練,所以在建筑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導致了建筑設計在日后的使用中的管理困難。

1.2 施工、驗收的規范標準不健全

相關的設備和系統規范不健全,跟不上建筑設計技術的發展,這樣不僅導致了工程的規劃、設計、監督和竣工驗收等,缺乏相應的管理規范和技術法規,還會導致很多智能化設備在驗收的時候沒有工程測試、沒有驗收規范和標準,也不能真正檢驗產品的合格性。

1.3 智能系統的集成商具有不同的技術水平和職業道德

智能建筑的設計取決于業主的需求,在業主的要求下,設計單位進行智能建筑的設計。功能系統集成商是將設計方案進行深化設計和具體的功能實施。這樣就很有可能發生不同單位之間的聯系脫節和不協調。智能建筑設計的系統集成商所具有的技術水平和職業道德水平都會對建筑業以及相應的智能建筑造成影響。一些系統集成商對商業利益的追求程度較高,和在管理過程中缺乏約束機制,導致一些工程項目在完工之后智能系統不能達到相應的要求。

1.4 注重建設輕視管理

我國目前智能建筑設計領域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就是注重建設過程而輕視管理。由于很多的用戶對智能化建筑的物業管理意識不夠強,所以在物業的選擇上會出現問題,所選的物業管理不能滿足業主的各種智能化要求。在建筑管理方面,由于一味的注重眼前的自我利益,一味的降低智能化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知識層次,導致智能化系統無法正常有效地工作。開發商也不能提供大量的資金以保證建筑的完整性和高效利用率,無法達到業主的要求。

我國的智能建筑還存在著很多問題,表現在工程建設水平不高,工程質量不能令人滿意,設計意圖跟不上用戶的需求,建設投資思路保守等方面。智能建筑設計標準、施工和監理規范在設計中起到的法律作用,國家制定的設計標準、施工及監理規范實際上就是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必須遵守的法規。

2 智能建筑設計的具體表現

2.1 CAS通信自動化系統

通信自動化系統是通過交換機把數字信號轉換為相應的語言、信號,通過網絡信號的傳輸與建筑內部的各類電器結合而成的系統。我們所使用的網絡電話、數據通信、網絡電話等,都需要通過衛星系統建立相對應的網絡,實現衛星轉換器之間的網絡通信。

2.2 OAS辦公自動化系統

辦公自動化系統是通過我們常用網絡和數據庫技術相結合,通過計算機方面相應技術把網絡信號轉換為相對應的數字、信號、視頻等辦公方式。系統包括提供給客戶相對應的服務和提供給管理者相對應的信息。自動化系統已經在各類科研機構、傳播公司、政府等重要部門廣泛使用。

2.3 BAS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

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是通過大型主機將各個分部的設備統籌聯系在一起。根據不同的分工將設備分類進行統籌管理并根據需要進行分散監控的智能建筑系統。

2.4 SAS安全自動化系統

安全自動化系統必須包括以下設備,監控屏幕、安全控制系統、報警系統等。安全自動化系統是屬于全天候監控系統,監控重要的建筑設施,在檢測出危險時能夠馬上采取措施,保證建筑物內人員和財產的安全。

3 智能建筑的設計

3.1 智能建筑的天花板與墻面設計

地面,智能建筑內的地面在設計中可采用架空地面、預制線槽的樓板面層及地毯地面等。架空地面設計易于布線,而且便于線路的管理,但是缺點是會造成地面的高差。樓板層面預制線槽也會方便布線工作,施工沒有高差。但是在布線時要求線路較少,最好沒有交叉點,缺點是容易產生靜電。墻面,智能建筑內的墻體除了做隔斷以外,墻面還可以做出線口,墻內空間還能布置各種傳感器和控制設施。天花板,智能建筑內的天花板需要負責照明、送風、出風、煙感、噴淋等的走線及出口任務。

3.2 專用機能室的設計

中央控制室的智能是全面監控整個智能化建筑的運行狀態,并及時發現問題,是智能化建筑的心臟。在電視會議室中還必須需要考慮音響、光源、照度及配電等的設計。咨詢中心中還需要配備電腦、多功能工作站、電子檔案、影像設備的輸入和輸出裝置、微縮閱讀以及閉路電視等設備。決策室要考慮音像、聲音、會議、電腦及通信系統的綜合設計。

3.3 屋頂的設計

建筑屋頂直接的敞開接觸外界,智能建筑的屋頂會有很多的設備暗轉,設計者在考慮全面的美化外觀之外還要充分考慮自然界風能太陽能的利用,以及相應的預防措施,防治自然災害對建筑的損害。此外,還要考慮設備運轉時產生的震動、噪音、電磁場等因素,電纜穿過屋面以后如何防止漏水,電線基座的防水、防風及防震問題。

4 智能建筑的發展

我國的智能建筑設計在整體發展趨勢上更傾向于與數字化的融合。通過現代化的數字信息將提供管理與服務的一方與每個用戶之間實現有機的連接。數字化建筑相比于傳統的建筑模式,更能給用戶提供有效地管理模式、更加全面的管理服務和更加豐富的文化沉淀。智能化建筑應更具有人文氣息,提煉數字化社會所蘊含的各種人文精神,促進人文精神與數字社會之間的交匯。智能化建筑要有科技含量,將科學技術逐漸滲透到用戶中,使建筑達到設施設備齊全、環境優美、生活便捷、具有高尚的品味、高科技含量等目標。此外,建筑要更加綠色。不僅要建筑物所在的小區和周邊環境的美化,還要遵循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生態意識。從技術,環保生態,以及人文內涵等多方面進行考慮,才能真正適應時展。

5 小 結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建筑設計的變化越來越明顯。智能化的建筑是建筑發展的一大突破。我國很多地區都實施智能建筑的修建以不斷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人們通過對智能化建筑的分析和研究,發展具有更濃厚人文氣息、更高科技含量和生態意識的智能建筑。

參考文獻

[1]錢意.建筑智能化發展分析[J].中國科技博覽,2012,(13):22~23.

篇10

【關鍵詞】:生態;智能建筑;設計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現代建筑體的具有高度技術性、綜合性、藝術性和很強的經濟性,它既是一種文化及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又是一種多學科、新理念、高科技、社會化、綜合化的大量性物質與精神產品。雖然當今世界面臨著人口過多,土地資源危機、生態環境惡化、能源短缺等嚴峻問題,但建造更多、更好的建筑仍是人類現代建筑活動的一大趨勢和潮流。生態智能建筑的問世,很好的為人們解決了上述問題

一、生態智能建筑的概念

智能建筑按美國智能建筑學會的定義,它是一種將結構、系統、服務、運營相互聯系、全面綜合,并達到最佳組合,以獲得高效率、高功能與高舒適性的建筑。智能建筑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出現的一類新型建筑。它的內容與含義隨著科技的發展也不斷延伸。20世紀70年代電子計算機的出現使智能建筑進入全新境界。至21世紀初,建筑的智能顯著提高。這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數字式通信網絡。這個網絡綜合了語音、數據傳輸及電信傳輸,可以為建筑內每個房間提供通信和數據處理功能。自動控制系統。電腦、傳感器和控制裝置組成的系統可以有效控制建筑物的各項操作。例如,根據陽光強弱調整室內燈光明暗,關閉無人房間的燈源和電器,偵測并且清除室內有毒氣體、濃煙、火災和盜警時采取緊急處理措施,并通告公安、消防部門等等。一般來說,智能建筑的定義是指利用系統集成方法,將智能型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信息技術與建筑藝術有機結合,通過對設備的自動監控、對信息資源的管理和對使用者的信息服務及其與建筑的優化組合,所獲得的投資合理、適合信息社會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適、便利和靈活特點的建筑物。

二、生態智能建筑系統的設計

1、建筑設備智能化系統設計

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設計采用現代傳感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對建筑物內部所有機電設施進行自動化控制。主要包括變配電、給水、排水、空氣調節、采暖、通風、運輸、火警、保安等系統設備。從而實現樓宇內設備管理系統的自動化,起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節能降耗的作用。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自動監視和控制各種機電設備,節省能耗;自動檢測、顯示、打印并記錄存儲各種設備運行參數,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根據外界條件等環境因素的變化自動調節各種設備,提高環境的舒適性;監控并及時處理各種突發事件,提高設備的安全性;實現對建筑物內部各種機電設備的統一管理、協調控制。

2、低能耗高效率的生態設計

場地的選擇是一種綜合考慮,場地的方位、風速和風向、地表結構、植被、土壤、水體等都影響其整體狀況。其目的在于在建筑建造過程中和建筑開始使用后盡量減少資源的消耗。最好的環境開發應使對現有場地的干擾達到最小的程度,并與大型運輸工具、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和電訊管網相聯系。新開發的場地,對鄰近地產、水域和其它特征的環境質量,肯定會產生影響,因此在設計中要設法使開發對自然系統產生最小的干擾,并積極整合和改善周圍場所的環境質量。合理利用太陽能應保證建筑室內外在合適的時間接受合適的太陽光照。合理設計建筑間距,保證每幢建筑物都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陽能。在建筑單體設計中,采用退臺處理、降低層高等方法也可有效地縮小建筑間距,提高建筑密度提高建筑物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是節能設計最重要的措施。立面設計應盡可能地滿足使用者各種要求,從長遠發展來看,高層建筑的圍護結構應當向智能化、生態化的方向發展,如同人的皮膚一樣,建筑的護材料能對室內外變化靈敏地做出反應,能感覺周圍環境的冷暖建筑外立面每層均由3部分組成,由上至下分別為舊光調節系統、手控通風窗扇、依溫度調節的集熱板,它們分別起到折射光線、通風和利用太陽能的作用。立面的變化受到日照強度、室外溫度、時間、風力和降雨等因素的影響。通過計算機控制,立面的條形玻璃可根據光線和熱量的變化而轉動,有時打開,有時關閉,以便合理利用太陽能。通過立面可在調節光照強度的同時,使得光線在室內均勻分布,這樣既可以減少人工照明,又能保證操作微機時的視覺效果。如果要進行生態智能設計,建筑中的開敞式空間將在特定的條件下成為一個有意義的補充。與這個開敞式空間相連的房間不僅可以減少一半的熱量流失,同時可以減少制冷能耗。開敞式空間特別適合充分利用太陽能,并將其功能在建筑物內充分擴展。根據使用要求還可以將該開敞式空間設計成熱緩沖中庭、邊庭、室內花園,以進一步改善室內小氣候,其本質就是一種凹進開敞的空間。

三、優化生態智能建筑設計的措施

由于生態智能建筑已成未來建筑領域的一個發展趨勢,那么如何優化設計就成了設計師們需要思考的問題。設計方案既要保持系統的先進性、實用性、開放性,又要優化配置并盡可能的減少業主的投資成本。技術經濟性應是優化設計首要考慮的問題。系統集成商必須對建筑物功能本身有充分的理解,才可能做出符合該建筑實際情況的具體實施優化方案;必須對安裝工藝有豐富的經驗,才能符合國家標準,才能通過質監部門的驗收;必須掌握控制、通訊、計算機等主要的技術和產品性能,才能達到二次集成的目的。由于智能建筑系統的快速發展使得系統設計與系統實施的時間差造成系統設計的不合理因素大大增加,所以,系統集成商在投標時和中標后,必須根據總體設計方提供的系統設計施工圖和招標文件,在滿足相應要求的前提下,結合技術的發展和自身產品的特點,對系統設計進行優化和調整,得出符合標書要求的既先進又最經濟的方案,在符合技術規格書要求的前提下按“低價者得”的原則評價。中標后的系統集成商應在總體設計方的指導下,根據系統設計施工圖和具體的產品自行或委托設計方再進行優化設計,并經總體設計方同意后批準實施。

四、生態智能建筑設計的發展前景

生態智能建筑是通過低能耗、高智能利用計算機網絡和控制網絡技術,把構成智能建筑的各主要子系統的各個分離的設備、功能和信息等集成一個相互關聯的、統一的和協調的系統之中,使該資源達到充分的信息共享,以減少資源的浪費和硬件設備的重復投入,實現真正意義的統一、實用、高效、便利、可靠、低耗等目的。因此,智能建筑的設計應由具有智能建筑設計資質總承包單位的設計院來承擔,從智能建筑的需求目標出發,充分考慮資金的合理性,在設計中盡量采用低能耗的生態建材,研究分析技術設計、產品、信息、環境、政策等方面的可行性,制定出智能化系統總體構想。設計中始終執行國家、行業、地方的設計標準,遵循國家的方針政策,堅持技術先進成熟、經濟合理、實用可靠,系統設計和設備選型符合標準,且要求具有開放性、靈活性和可擴展性,能給集成商創造一個良好的建筑平臺環境。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生態智能建筑會逐漸走向規范化和正規化,在質和量上有一個大的提升。生態智能化建筑這一高科技產物為建筑業開創了新的內涵,同時也使現代建筑業在領域的各個環節發揮人的聰明和創造力,為我國建筑事業的高速發展提供科學有序,規范健康的中國道路。

參考文獻:

[1]李林.21世紀新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與發展[J].工程設計CAD與智能建筑,2000,(01).

[2]楊曉晴,孫萬志,桂垣.關于我國智能建筑建設的幾點看法[J].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3,(01).

[3]夏靜.論現代建筑的智能化設計[J].江西冶金,2004,(01).

[4]張筠莉,楊禎山.論智能建筑的樓宇自動化系統[J].基礎自動化,19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