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準農田建設面臨的問題范文

時間:2023-08-31 17:02: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標準農田建設面臨的問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標準農田建設面臨的問題

篇1

【關鍵詞】高標準基本農田;必要性;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F205:F30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2)10-0435-02

一、什么是高標準基本農田

所謂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就是在我國當前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一種適合于農村集中連片和生態良好,高豐收,設施配套、抗災能力強,與當地經營方式相配套的基本農田。開展高標準農田的建設,必須要以國家的政策為導向,以規劃作為積極的引導,因地制宜,統籌兼顧,進行個別化整治。在建設的過程中,還要體現農民的主體地位,堅持生態環境與農業的數量和質量并重,并積極發揮農民的勞動積極性,尊重農民的意愿,切合實際,聚合相關涉農資金,集中投入,引導和規范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內容主要有灌溉與排水、農田防護土地平整、田問道路與生態環境保持等5項工程。具體組織形式是政府主導,國土資源部門牽頭、企業競爭介入、相關部門配合,然后通過農民積極參與,老落實共同的責任。同時在“十二五”時期,國家又提出建成4億畝旱澇保收高標準基本農田的任務,這個任務非常艱巨,面臨在大家面前的挑戰也十分嚴峻,所以,高標準基本農田的建設,正好有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大地是人類生命的搖籃,也是人類祖祖輩輩得以安居樂業的家園。她為人類創造了豐富的文化財富和精神文明財富,也提供了無限的資源。現代農業要發展,首先就要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繼續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觀,切實做好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工作,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既能滿足當前經濟發展的需求,又不以犧牲后代的利益為代價。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糧食安全問題一直是我們共同關注的問題。面對糧食短缺,我們應該著眼于實際,立足于我國基本國情,然后來建設我國的高標準基本農田。耕地作為糧食補充的重要途徑,其肩負的作用是不可輕視。可以說,基本農田的建設計幾乎是耕地中的精華,也是保證我國糧食供應的安全底線,它承擔著我國全部的糧食生產任務。但是,當前,由于我國可耕地的面積本來就十分有限,再加上,一些土地利用形態破碎、零亂,使得我們可作為耕地的土地利用效率低規劃中也提出,建設有利于項目區農民耕作技術及農業科技水平提高,該規劃設計項目區通過實施河道治理、排灌工程、土地平整、興建機耕道及生產便道工程,可使當地群眾受益,項目規劃設計實施后將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這對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和諧社會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當前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管理現狀

新時期,我國積極推進了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的規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它基本實現了由田、路、水、林等綜合整治,幾乎有2億多畝高產穩產基本農田建成,其中糧食平均畝產提高10%-20%,生產成本也相對普遍降低10%-15%。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效益。

但是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很多目前正在實現高標準基本農田的企業或者個體,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算重建輕管。基本農田建成后,很少認真研究過如何進行科學化管理,出現的直接問題便是不到兩年左右,水渠出現裂縫,當然更沒有人來進行維修;還有極少數農村,把高壓線上的線就偷走了,水泵也不敢放在井里。可以看出當地有些人的素質極低,影響著現代農業的健康發展。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如果在后期不進行管理,群眾根本得不到實惠。要想使項目成為“民心工程”,唯一的途徑便是加大農田建設項目,做好后期的項目實施管理工作。

四、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的實施管理對策

1 提高管理的思想認識

據有關數據顯示,要經過1.2萬年到4萬年時間才能形成良好的土質,但是如果想隨意破壞還用不到一年的時間。所以,對于每個農民朋友而言,提高加強項目實施管理思想認識是十分有必要的。國家制定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標準》指出,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后,必須要進行科學管理,不然,花費的大量金錢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灰燼。加強績效評價制度,實現高標準基本農田的項目實施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加強和提高項目實施管理人員的文化素質和管理水平,因為只有在懂得管理技能和文化知識的基礎上,才能做好科學、規范的管理,也才能在項目實施管理工作中運用農業新技術設備,新服務手段,來實現農業的穩產高收。而且,國家政府部門關于高標準基本農田的項目建設管理工作,也先后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性文件,特別在今年以“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宣傳主題,其目的就是增強全社會的國家法律意識,進一步增強民眾對土地的節約,促進科學發展,在建設已有的高標準基本農田的項目實施管理中,要提高項目實施管理的科學性和規范性,讓化過的錢不要白化,切實把管理做徹底做下去,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高標準基本農田項目建設的目的和意義。

2 加強法律監督,推動節約集約用地

我國是一個法制國家,以法律約束是實現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的實施管理問題的當務之事。尤其隨著我國人口的不斷增多,城鄉二元化趨勢的明顯加劇,大片優質的耕地被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所代替。面對這個現實問題,只有加強法律監督的力度,才能有效推動節約集約用地。有關政府部門應該建立耕地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健全基本農田四級管護網絡,完善土地管理綜合監管平臺,形成查辦、監督等一體的法律體系。突出動態巡查,強化執法監察,嚴肅政紀法綱,嚴厲打擊非法占用耕地特別是占用基本農田的行為。不斷提高土地基本國策的意識,切實推動節約集約用地工作,確保“建成一塊、保護一塊”,進一步提升耕地質量。在改善耕地的基礎上,不斷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科學安排建設預留區,強化土地調控管理和用途管制,嚴防寬打窄用、多圈少用、違規冒用等問題發生。積極引導新上項目和規模較小項目首先使用存量土地、閑置土地以及利用效率較低的土地,突出保障工業經濟、城市建設、民生事業等重大項目用地,不斷促進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

3 搭建基本農田項目建設的新平臺

面對用地需求逐步增加和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的現實壓力,積極探求與時俱進的基本農田建設的項目實施管理措施,搭建實現基本農田建設的項目實施管理保護工作平臺,項目承擔單位在基本農田的地塊處,設立公示牌、村保護標志牌、田塊標志牌等,按照有關規定,做好項目公告,利用各種媒體開展項目實施宣傳工作,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并在沿主要道路兩邊的基本農田地塊埋設基本農田區界址樁,以此基本農田建設項目總量的不減少,質量不降低。

4 加強基礎建設的管理,提升隊伍素質

科學的管理,必須要有高素質的管理隊伍。國家制定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規范(試行)》中強調了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實施管理隊伍的素質問題。因此,當地政府,應該把提高農民或者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實施管理的專業人員的基本素質放在核心位置,投入大量的資金,對他們進行業務知識的培訓,或者組織他們到別的基本農田去參觀交流,學習經驗,把有效的、科學的項目實施管理的經驗和方法,學到手,可以回到家鄉,再為其他農戶做經驗交流、和短期培訓。只要管理者的素質提高了,意識增強了,實現科學現代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實施管理,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篇2

特別是自2009年全國實施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以來,中央財政更是對河南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截至2012年底,中央財政已累計下達我省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資金23.18億元,全省有84個縣(其中第一、四批重復4個縣)被納入國家級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范圍,占全省158個縣(市、區)的53.2%,95個產糧大縣中已有77個縣被納入國家級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范圍,占81%。四年來,通過實施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極大地改善了項目區農業生產條件,有效提高了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農業生產效率,對河南省穩定提高糧食產量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創新機制,強化管理,提高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自2009年中央實施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以來,河南省各級財政在不斷加大投入的基礎上,通過完善制度、創新機制、強化監督、規范管理,使小農水重點縣建設資金步入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軌道,取得良好成效。

(一)創新資金投入機制,有效提供財力保障。為支持小農水重點縣建設,河南省各級財政努力拓寬投入渠道,推動形成農田水利多元化投入新格局。特別是在今年財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形勢下, 認真貫徹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及時印發了《河南省財政廳關于支持建設高標準糧田的實施意見》,積極履行職責,優化支出結構,認真落實“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政策,嚴格執行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全部用于耕地開發和土地整理的規定,拓寬水利建設資金籌措渠道,較大幅度地增加了水利建設投入,為我省水利建設和全年糧食豐收提供了強有力的財力支撐。2012年,省財政籌措統籌相關專項資金122.2億元用于支持高標準糧田建設,其中僅小農水重點縣和專項縣財政投入就達21億元,是2010年投入的3倍。

(二)創新資金分配機制,提高財政資金政策扶持效應。為克服項目“一對一”單向式審批的弊端,增強財政專項資金分配的科學性和透明度,河南省出臺了《河南省財政支持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項目競爭立項暫行辦法》,項目選擇采取競爭立項方式。同時,為確保項目縣遴選公開、公正、公平,我們聘請省內外水利技術工程及財務管理專家成立評審小組,并邀請紀檢、監察人員組成監督小組對競爭立項工作進行全程參與,根據專家封閉評審得分和現場陳述得分對入圍重點縣進行綜合計分,按得分高低依次確定重點縣名單,并公開公示,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在財政資金分配環節引入競爭性機制,促進了財政性資金在不同地區之間的合理決策機制,形成了科學高效的財政資金分配機制,有效提高了財政資金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三)創新激勵約束機制,充分利用績效考評結果。為激勵先進,鞭策后進,我們建立了績效考評機制,并根據績效考評結果獎優罰劣。通過建立績效考評機制,優勝劣汰,增強了重點縣的競爭進取意識,改變了過去“只跑項目,不抓管理,只要資金,不顧成效”的做法,實現了由一般監管向績效考評轉變,形成了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四)強化監督管理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通過競爭立項把關、嚴格日常監督、注重績效考評等方式,積極推進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動態監督,把“小農水”專項資金檢查常態化,為重點縣建設保駕護航。為強化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我們采取了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合同管理制、項目公示制、監理制及縣級財政報賬制等六制管理,提高了農田水利建設資金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小農水重點縣建設實施四年來,共新增灌溉面積345.3萬畝,恢復灌溉面積150.4萬畝,改善灌溉面積351.25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98.8萬畝,新增、改善除澇面積347.7萬畝,新增節水能力2.8億方,新增糧食生產能力100萬噸。重點縣項目區初步實現了“旱能澆、澇能排”,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明顯改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農業抗御自然災害能力逐步增強。

二、財政支持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政策建議

四年來,通過實施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極大地改善了項目區農業生產條件,有效提高了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農業生產效率,對河南省穩定提高糧食產量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河南縣區多、中低產田面積大,比較而言,我省在發展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中仍存在投資力度不大、覆蓋范圍偏小、投資標準偏低等制約因素。為加快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步伐,推進河南省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穩定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對糧食主產區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力度。糧食安全事關社會穩定和國計民生大局,確保糧食安全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和社會責任。河南省是全國第一農業大省和糧食大省,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相比而言,國家對河南省的資金投入總量明顯不足,與我省農業在全國農業格局中的地位不相吻合,與我省占全國糧食產量的份額不相適應。2012年,河南省糧食總產達到1127.7億斤,占全國糧食總產11791.4億斤的9.6%。但是,中央財政對河南省的水利投入明顯不足,以小農水重點縣建設為例,河南有88個縣被納入全國重點縣范圍,僅占全國小農水重點縣1650個的 5.3%,與河南省糧食總產占全國的比重差4.3個百分點。2009年8月國家正式批準《河南省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規劃》,河南省將在現有1.08億畝耕地中,規劃7500萬畝作為糧食生產核心區,確保到2020年,糧食產量由2008年的1000億斤提高到1300億斤。國務院在《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加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中低產田改造、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土地整理和復墾開發項目中央補助力度。” 同時,在財政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簽署的“共同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備忘錄”中也提出:財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對河南省現代農業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對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的支持力度,加快中低產田改造,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因此,為了保證河南省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規劃的順利實施,打造國家永久、穩固的大糧倉,建議中央在確定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和分配水利建設資金時,以農作物播種面積和糧食總產量作為資金分配的主要因素,加大對河南省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力度,以促進河南加快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步伐,努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二)適當延長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年限。目前,我省耕地面積為10816萬畝(其中:中低產田面積6497.2萬畝),其中95個產糧大縣耕地面積9270.5萬畝(其中:中低產田面積5525.5萬畝),每縣平均耕地面積98萬畝,其中中低產田面積58萬畝。根據國家小農水重點縣目前的投資標準和建設期限,每個重點縣每年可完成2―3萬畝建設任務,連續實施三年能夠完成的建設任務尚不足10萬畝,與每縣平均58萬畝左右的中低產田改造任務相比差距很大,要初步實現基本農田“旱能灌、澇能排”的目標,目前的投資標準和投資年限明顯偏低,重點縣的農業生產條件難以從根本上實現明顯改善。為此,建議中央能夠適當延長糧食主產區小農水重點縣的建設年限,從3年延長到5年,這樣再加上整合其他涉農資金和農民籌資投勞,則基本上能夠實現小農水重點縣建設的目標。

(三)充分調動地方政府和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糧食主產區肩負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從成本收益角度看,發展糧食生產很難增加財政收入,形成產量越高、財政越窮、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越低的困難局面。以河南省為例,2011年,全省95個產糧大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5萬元,比其他縣低1.6萬元,僅相當于后者的61%;產糧大縣人均地方一般預算收入806元,比其他縣低1316元,僅相當于后者的38%;人均地方一般預算支出2717元,比其他縣低1299元,僅相當于后者的67.7%。糧食產量越多,人均支出水平越低。95個產糧大縣中,7個糧食產量在100萬噸(20億斤)以上的縣人均支出2351元,比非產糧大縣低1665元;25個糧食產量在60―100萬噸以上的縣人均支出2536元,比非產糧大縣低1480元;其余63個產糧大縣人均支出2891元,比非產糧大縣低1125元。糧食主產區地方政府沒有財力進一步加強糧食生產,無力發展農村公共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受到嚴重影響。同時,在自然災害頻繁、農資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糧食生產成本不斷增加,種糧效益遠遠低于打工收入,低于經濟作物收入,不少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在糧食主產區也十分突出。農業基礎薄弱是穩定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最大的障礙。地方政府發展糧食生產,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工業經濟的發展。同時,糧食主產區為支持糧食生產,還要增加農田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地方財政需要承擔減收、增支雙重壓力。為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發展糧食生產和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使糧食主產區和農民安心致力于糧食生產,建議中央財政進一步加大對糧食主產區農田水利建設投入,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財力轉移支付或者設立糧食生產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并明確要求用于支持農田水利建設。加大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農田水利建設資金的中央財政統籌比例向糧食主產區傾斜。進一步完善糧食生產利益補償機制,加大惠農補貼力度,全面提升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

(四)傾斜糧食主產區,建立科學的績效考評體系。長期以來,糧食主產區為國家糧食安全和支持城市及工業化地區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形成了糧食生產越多,對國家貢獻越大,農民增收越難,地方財政越窮,社會包袱越重的局面。以小農水重點縣建設項目為例,雖然中央在相關文件中并未規定省級財政安排相應資金的比例,但在中央出臺的《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資金績效考評暫行辦法》中對“省級投入”指標的分值設定很高,中央財政在分配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時,績效考評結果又是一個重要因素,在政策上沒有對糧食主產區給予傾斜。從近幾年中央小農水重點縣績效考評結果來看,獲得優秀名次的,要么是經濟發達地區,要么是非糧食主產區。考評結果主要反映出了地方投入占中央財政投入的比重,各地的項目資金管理水平和建設成效難以真實體現。因此,我們建議中央在制定績效考評辦法中充分考慮糧食主產區確保糧食生產政治責任大于經濟效益的因素,對糧食主產區和非主產區制定不同的考評因素,分別進行考評,以體現中央對糧食主產區的傾斜政策。

(五)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小農水重點縣土地流轉步伐。隨著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農村土地經營規模小、成本高、效益低、抗風險能力差、市場競爭力弱的問題日益凸顯。根據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全國從事農作物種植業的農戶平均土地經營規模不足10畝,河南更是不足7畝。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產方式,不僅增大了農業科技應用的推廣和管理成本,制約了農業科技的應用和轉化,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嚴重阻礙了大規模開展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實現農業規模化經營、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是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是應對當前農業經營方式面臨新挑戰的有效舉措,是保障我國農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為此,建議中央財政出臺相關配套政策,設立專項引導資金,加大財政獎補力度,對糧食主產區的土地流轉進行資金支持。引導和鼓勵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以及符合條件的龍頭企業增加土地經營規模,給予其一定的獎勵資金用于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或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扶持所申報的農業基礎設施類項目,以加快糧食主產區土地流轉的步伐,為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建設創造條件。

(六)加大對糧食主產區中非糧食主產縣小型農田水利專項資金的投入力度。河南省共有158個縣(市、區),2011年全省糧食產量達1108億斤,其中:95個產糧大縣1062億斤,另外63個非主產縣播種面積1545.4萬畝,縣均耕地面積近25萬畝,糧食總產46億斤,縣均生產糧食7302萬公斤。按照國家政策規定,小農水專項資金要突出支持糧食主產區,再加上河南縣區本身較多,這些非糧食主產縣基本排除在小農水重點縣申報條件之外,即便如此,河南95個產糧大縣尚有18個未納入重點縣建設范圍。這些非糧食主產縣也肩負著糧食生產的重任,相對于糧食主產縣,這些縣自然條件更為惡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尤其落后,大部分農田水利設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不全,保障功能下降,不能完全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不能滿足農民持續增收需要。為此,建議中央在適當增加河南小農水重點縣建設的同時,加大對河南專項縣建設的投入力度,對這些耕地面積達到10萬畝以上的縣(市、區),通過小型農田水利專項縣項目來解決他們的農田水利建設問題。同時對專項縣建設也可以采取競爭立項的方式,項目縣一定三至五年,但投資規模可以適當偏小,這樣可以通過適當的集中投入來初步恢復這些地區的小型水利設施的功能。

篇3

目前保持糧食生產穩定發展還面臨一系列困難和問題,比如,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難度加大。我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農業機械化水平低,農田水利設施老化失修現象嚴重,農田有效灌溉面積比重僅為48%,中低產田比例高達67%;在糧食播種面積難以擴大的背景下,科技支撐能力不強,成為制約我國糧食增產的根本性因素。

因此,必須千方百計增強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不動搖,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重點要抓好以下措施。

強化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是基礎。要堅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守住18億畝的耕地紅線,確保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質量不下降。進一步創新投入機制,拓展投入渠道,建立農業投入穩定增長長效機制。加大力度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大型灌區、中低產田改造以及高標準農田建設。建立健全農業抗災減災體系,增強農業抗災減災應變能力。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加快推進農業科技進步是關鍵。要堅持科教興農戰略,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大力推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培育具有重大應用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大幅提高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加強農業技術研發和集成,加強糧食優良品種培育,加大先進技術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建立糧食生產科技支撐體系;加強基層農業公共服務機構能力建設,加大“農業科技進村入戶”工程實施力度,加快建立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農技推廣新格局;以種養能手、農村經紀人和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為重點,加快新型農民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培養。

篇4

關鍵詞:耕地保護;耕地質量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9.054

1公安縣耕地保護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荊州是全國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發祥地。1988年,面對耕地保護的嚴峻形勢,原荊州地區率先在全國開展了基本農田劃定工作,耕地在一定時期得到了切實有效保護。公安縣地處荊江分洪區,受分洪區土地利用政策的制約,土地管理和城市建設有很多歷史欠賬,建設發展相對滯后。隨著三峽工程投入使用,荊州長江大橋、荊東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建成,加之荊州壯腰工程的啟動實施,公安縣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快速推進,一大批央企、國內外大型企業落戶公安,用地需求十分旺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建設用地利用率低、各類違法占用耕地的現象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等原因,全縣耕地保護工作面臨很大的壓力與挑戰。

1.1耕地被占用現象時有發生

一是新農村建設占用耕地。自國家出臺新農村建設有關政策以來,全縣共實施新農村建設44處,占用地塊大部分屬耕地。其中以城郊結合部為重點區域,部分開發商受利益驅動,在建設新農村過程中存在“小產權房”開發之嫌。

二是一些設施農用地建設擅自占用耕地。部分鄉鎮未經批準擅自占用耕地從事設施農用地建設,或借調整農業結構之名,在基本農田內挖魚塘、栽果樹等。

三是農民建房占用耕地隨意性較大。農村稅費改革以來,特別是農民建房零收費后,耕地保護力度有所減弱,這些都無疑增加了政府被問責風險。

1.2耕地質量總體呈下降趨勢

一是耕地“占一補一”占補平衡制度落實不力,存在占優補劣,先占后補,占水田補旱田,且補充耕地質量達不到被占耕地標準的問題。盡管全縣耕地保有量一直控制在175萬畝以上,較好地實現了耕地總量動態平衡。但非農業建設占用的多為城郊良田,而開發復墾整理補充的耕地多位于丘崗或坡度較大地帶,耕地質量遠達不到被占耕地標準。

二是因長期過量使用化肥,造成耕作層有機質含量低,地力逐年下降。

1.3耕地監管制度落實不到位,獎懲機制不健全

主要表現為耕地監管制度流于形式,用地選址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動態巡查制度落實不夠,獎懲措施未嚴格執行等。

1.4遏制土地粗放利用行為刻不容緩

一方面,建設用地需求量大,耕地后備資源匱乏。據統計,近幾年,公安縣新增建設用地每年平均都在2000畝左右,而全縣耕地后備資源不足10000畝,且大部分零星分散,或處于坡度較大的丘崗地帶,開發復墾整理難度較大。另一方面,批而未用、用而未M、閑置浪費土地的現象普遍存在,群眾反映強烈。2014年共清查出閑置低效用地22宗,面積763畝。2015年經初步清查,疑似閑置和低效用地共9宗,土地總面積6777畝。

2建議辦法和要求

2.1加大耕地保護宣傳力度

貫徹落實耕地保護基本國策,牢固樹立保障發展的前提是保護資源。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國土地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多渠道、全方位宣傳耕地保護的重要意義,增強社會各界的國情、國策和法制觀念。與媒體單位聯合制作耕地保護專題片,在黃金時間滾動播放。印制《耕地保護宣傳手冊》、《基本農田保護明白卡》發放到城區、鄉鎮、社區、村組、農戶,土地利用現狀圖、規劃圖及基本農田保護標示牌、地塊、面積等不僅是掛在墻上,更重要的是下發到村組干部、耕地保護協管員及廣大農民手中,做到家喻戶曉。

2.2多措并舉提高耕地質量

一是嚴格執行耕地“占一補一”制度。非農業建設經批準占用耕地的,要按照“占多少,墾多少;占水田,補水田,占優補優;以補定占,先補后占”的原則,補充與所占耕地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確保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總量動態平衡。無法自行補充數量、質量相當耕地的,應當按規定足額繳納耕地開墾費。二是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力度,特別是高標準基本農田土地整治項目建設力度和中低產田改造力度,加快建成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地方各級政府負責組織實施土地整治,通過土地整理、復墾、開發等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增加耕地數量、提升耕地質量。

改造和治理要以保護耕地資源、提高土地質量、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耕地綜合生產能力為目標,對田、水、路、林、村實行綜合治理,努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實現耕地保護由單純數量保護向數量、質量和生態并重保護轉型。把土地整理從現在的外部整形向內在質量建設并重轉型。三是提高田間設施水平和耕地基礎地力,改善耕地質量環境,開展耕地質量修復,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加強新耕地,改善耕種后期,綜合工程,生物,農藝等措施,對退化的耕地進行綜合治理,對耕地進行污染控制和修復,加快土壤成熟質量,實施土壤測試和施肥,加強土壤肥力保護,有效提高耕地的生產力。同時,逐步完善耕地質量、土壤墑情、肥效三大監測網絡和預警體系,形成耕地質量保護的長效機制。

2.3建立耕地保護聯動機制

一是由政府協調,組建住建、國土、農業等部門執法專班,形成耕地保護全社會齊抓共管的聯動機制。二是健全縣、鄉鎮、村三級保護網絡,明確各級責任,嚴格考核結賬。充分發揮耕地保護協管員作用,落實并逐步提高協管員待遇,強化協管員作為最前沿哨兵的責任,對違法用地做到早知道。進一步完善縣、鄉鎮、村耕地保護目標考核制度,逐級簽訂耕地保護責任書,層層壓實耕地保護責任;嚴格年度績效考核,健全耕地保護目標共同責任機制。三是加大耕地保護資金投入,落實耕地保護動態巡查及基礎業務建設專項經費,明確責任人的具體責任。四是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完善“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的立體監管網絡,形成全覆蓋綜合監管體系,確保政府在衛片執法檢查中不被約談、問責。五是始終保持對違法用地的高壓態勢,嚴肅查處典型違法用地,并公開曝光,形成震懾。

2.4強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篇5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農業現代化滯后于工業化、信息化和城鎮化的短板現象日漸凸現,農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和矛盾增多,生產經營粗放,資源環境約束加大,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越來越接近極限。尤其是淺丘陵地區,戶均耕地少,地塊小,方向雜,不易機械化作業,規模經營受限制,農業新科技應用缺乏動力,農業“靠天收”形象依然存在,農民增收變得困難。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富強,沒有農民安居樂業,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1 以開展農田整理和建設高標準農田為抓手,為農業增產增收打好基礎

土地承包到戶后,除平原地區外,很多地區農田都存在地塊小、方向雜亂問題。每戶平均七八畝地,地塊有五、六塊,有的一戶幾畝地,卻有十幾塊。地塊小,田埂多,高低不平,且遠近搭配,既不利耕作灌溉,更不利調整和實現產業化、農業現代化。我們在考察新農村新老典型時發現,幾乎所有典型都是從整理農田開始,而且經過整理都程度不同地增加了耕地面積,也便于大型機械作業。安徽天長市的上泊湖、牧馬湖農業生態示范區,田成方、樹成行,路渠成網,田園風光人見人愛,耕作噴藥灌溉省時節本,年年高產高效。農田整理要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是政府以獎代補,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引導農業經營主體主動投入,削高填洼,減少田埂,第二步再按高標準農田建設。二是積極主動對接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進行大面積高標準農田改造。

2 以培養新型經營主體為抓手,推進農業規模化、組織化、產業化

分散經營的農戶存在經營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抵御風險能力弱等問題,存在著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在家庭經營的基礎上,出現了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小型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多種經營主體,這些經營主體既充分汲取家庭農戶經營的天然優勢,發揮精耕細作的傳統,又適時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可以將更多現代生產要素、經營模式、發展理念引入農業,推進農業機械和科技成果應用,開拓農產品市場,提高農業組織化、產業化、市場化水平。各級政府要因勢利導,積極利用專業合作、股份合作、土地流轉、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種形式,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著力培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研究制定扶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的政策體系,解決新型經營主體求技用電用地融資難等問題,引導和支持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發展壯大。

3 以綠色發展為抓手,促進農業資源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堅持綠色發展,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農業現代化的基本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加快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促進形成資源利用高效、生態系統穩定、產地環境良好、產品質量安全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要立足各地資源稟賦,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因地制宜,宜糧則糧,宜經則經,提高農業生產與環境匹配度。滁州市農業生產創造的稻田養魚、間作輪作、庭園經濟、種養加一體、休閑旅游結合等成功范例,應傳承和發揚。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精準噴灑農藥和節水灌溉,推動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農膜等農業廢氣物資源化利用。要下決心通過多方面努力,把超過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農業生產退出來,把過量使用的投入品、過多的污染物減下來。

4 以加快發展專業化服務為抓手,完善農業服務化體系

從我國國情看,家庭經營在相當長的時期都將占據基礎性地位,特別是“老人農業”現象將長期存在,同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成長過程中也會出現新的服務要求。各級政府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引導社會積極探索新形勢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有效模式,開展精準服務,辦好農戶(新型經營主體)想辦自己難以辦到的事,在做好提供種子、農資、植保等傳統服務的前提下,側重在降低生產成本、信息傳遞、標準化生產、產品深加工和市場開拓以及倉儲、烘干、金融、保險等環節上開展深層次服務。通過提供社會化服務,可以把千家萬戶的分散生產經營變成千家萬戶相互聯結、共同行動的合作生產、聯合經營,實現小規模經營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大幅度降低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提高農業的整體素質和市場競爭力。同時還可以有效地把各種現代生產要素注入家庭經營之中,不斷提高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

5 以提高農民綜合素質為抓手,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培養職業農民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內在要求。傳統農業是經驗型農業,而現代農業則是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方法的社會化農業。它要求從業者“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農民教育要接地氣,應立足本地主導產業,圍繞現代農業急需的關鍵技術、經營管理知識及市場信息開展培訓。同時開展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培養,全面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抓好兩類重點人群:一是讓更多初高中畢業生受到職業教育和農村適用技術培訓;二是村組干部、新型經營主體負責人和種田能手先學一步。大力推進送教下鄉。結合農業生產特點、農民教育規律和學習特點,采取送教下鄉、教師進村等農民易于接受的方式,把教育培訓辦進農村、辦進田間、辦進合作社和農業企業,實現就地就近培養。

6 以整合糧食品種為抓手,打造品牌農業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在糧食種子市場上,種子多而雜,據測算,一個縣(市)不同品牌水稻種子有200多個,麥種有100多個,雖說都是良種,但這個品種東種一片,那個品種西種一片,出售糧食“大雜燴”,加工“一鍋煮”,形成不了品牌優勢,價格上不去,很難獲得豐厚利潤。各級政府要把整合糧食種子市場列入議事日程,向種子經營戶約法三章,出臺獎勵措施,支持銷售最受農民歡迎、產品行情看好的品牌種子,優化本地農產品區域布局,打響本地大米和小麥專用品牌。同時,注重農業的標準體系建設,統一注冊商標、統一包裝,提升本地農產品形象。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設;管理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人們對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為一名基層水利工程技術人員,要牢記使命,苦干實干,創新攀高。現結合工作實踐,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特點進行分析,探討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設與管理的有效措施,實現水利資源優化配置,從而促進農業的穩產和高產。

1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特點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俗稱“小農水”,一般是指為解決耕地灌溉和農村人畜飲水而修建的田間灌排工程、小型灌區、小型水庫、塘壩和中小型泵站等。這些工程的興建調節了農田水分狀況,改善地區水利條件,水利資源得到優化配置,滿足和保障了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高質量和高效率建設,如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工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新增千億斤糧食產能規劃田間工程、中小河流疏浚整治工程、農村小型公益設施農村橋梁建設項目等,在很大程度上解決農田灌排用水、農村養殖業用水、農村人畜飲用水的問題,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產量,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大大促進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推進了新農村建設步伐。

2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

2.1規劃設計不合理

雖然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規模并不是很大,但涉及的范圍很廣,與所在區域的地理狀況、農田高程、水流走向及原有水系等有著密切的聯系[1]。很多規劃設計人員對建設工程區域的地形地貌不夠了解,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不夠重視,導致設計存在瑕疵,所做的規劃設計不夠全面和合理,給出的圖紙是所謂的“通用圖紙”和“典型設計”,實際施工時變更較多,不利后期的施工建設與管理。

2.2施工管理有待加強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往往數量多、分布分散,雖然規模相對較小,但在原材料及設備的選購、施工工序等方面,仍有不少細節需要引起高度重視[2-3]。目前,不少中標單位的水利水電施工總承包資質都是后期增項取得的,缺少水利專業施工技術人員和施工經驗,在施工方法與技術等方面缺乏有效籌劃和管理。例如,在水利工程施工時,不僅要考慮當地的灌溉與排澇,也要兼顧周邊地區的水流走向和水系變化等因素。施工單位未能從區域和大局上進行把控,施工過程中相對松散隨意,往往忽略其他存在的因素,造成不能充分發揮工程應有的功能和效益,影響了整體工程的施工質量。

2.3監理單位管理有待優化

工程項目雖然實行了建設監理制,但仍有部分監理單位存在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水利專業人才短缺、監理職責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對工程質量形成直接影響或給項目法人增添了工作內容和難度[4]。

2.4基層水利工程技術人員嚴重短缺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程序一般分為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施工準備、初步設計、建設實施、竣工驗收等階段。工程建設推行了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和建設監理制的項目管理形式。基層水利站直接或經鄉鎮人民政府的授權委托成為項目法人或代為項目法人,是項目建設的直接組織者和實施者,對建設項目的立項、籌資、建設等實行項目建設的全過程管理。這就要求基層水利站的工程技術人員,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專業水平,還要了解規劃設計、造價咨詢、建設監理、質量監督與檢測、檔案管理、工程與財務審計等方面的知識,才能在整個工程建設過程中有預見性,及時地協調、跟進各參建單位的關鍵工作,從而提高工程的整體質量與建設管理水平[5]。目前,基層水利站已出現了工程技術人員青黃不接的現象,而綜合型的水利人才更是少之又少,這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設與管理是很不利的。

3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設與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做好工程前期的規劃設計工作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項目前期要多方進行認證、科學規劃,設計人員應親赴項目規劃現場進行勘察調研,了解地形地貌狀況、水文地質、農民耕作習慣等情況,統籌考慮地域的防洪防旱能力、水資源配置與供給、水環境治理和保護等各方的需求,因地制宜,統籌兼顧,做出切實可行的規劃設計成果后,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并不斷改進和完善,使得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有個良好的開端。

3.2落實各方責任,通力協作,緊密配合

要構建嚴謹的責任機制,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參建各方(建設、設計、施工、監理、質量監督、審計等單位)的權責進行明確劃分并落實,提前熟悉各自的工作內容。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要加強溝通和協作,對出現的問題及時協調解決,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和有序推進。

3.3高度重視培養水利技術人才

要高度重視基層水利行業的人力資源開發與利用,對現有的水利技術人員進行適當的分工管理,明確業務方向(如工程、機電、水政等),要有計劃、按步驟地選撥人才進行深造,讓這些具有實際工作經驗地人員在理論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并可以學以致用。同時,積極鼓勵職工在工作過程中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以適應崗位和市場的需求。

3.4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設與管理模式創新的探索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實施建設主要依靠基層,而基層單位人才缺乏,技術力量薄弱,管理難度大。因此,要因地制宜地推行水利工程代建制、項目管理總承包、設計施工總承包等建設管理模式,提升水利建設管理專業化水平。對于工程總投資金額、政府財政投資額度符合《江蘇省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代建制試行辦法》的,應積極試行代建制模式。

篇7

一、我國生態農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我國生態農業實踐已經走過了30多年的歷程,目前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即以提高水土等資源利用率為基本出發點,將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融為一體,實現區域經濟、產業發展和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的有效結合。但是,當前我國生態農業發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1.只注重生產功能,對生態服務功能關注不足

從我國生態農業的實踐來看,當前的生態農業還是以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多級利用追求實物產出為主要目標,而對生態農業系統自身所提供的如碳匯、旅游等多種生態服務功能沒有給予充分重視。

2.只重視產業節點,對產業之間的耦合重視不夠

我國生態農業的實踐是以種植業為核心的,如何實現種植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耦合,還沒有得到足夠重視,也沒有找到有效的途徑與措施。同時,還缺乏市場化的引導、規模經營、專業化生產和品牌化推廣,難以實現生態農業的預期效益。特別是種植業與養殖業之間耦合關系的缺失,導致了種植業自身和養殖業的污染。

3.尚未建立完善的生態農業管理標準化體系

隨著生態農業發展,需要先進的管理方式,但我國至今仍缺乏完善的生態農業管理標準化體系,整體處于較低水平,標準不完善、可操作性差等問題突出。

4.個別區域盲目推廣生態農業模式

不同區域生態資源條件不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農業生產的傳統不同,因此發展生態農業需要從自身的條件出發,選擇適宜當地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技術和管理方式等,但在我國不同區域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明顯存在著脫離區域實際,盲目推廣生態農業模式現象。

二、發展生態農業應實現“六大轉變”

1.從傳統生態農業向現代生態農業轉變

局限于農業內部的狹義生態農業,無法解決農業發展所面臨的優質耕地資源、清潔水源日益短缺和生態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等問題。因此,需要實現向現代生態農業模式轉變,即注重生態農業與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之間的有機耦合,以優質農產品加工為紐帶,將市場、生產和流通領域緊密結合起來,建立產加銷一體化的一、二、三產業網絡型鏈條。集生產、流通、消費、回收為一體,構建產業化的種養及廢棄物資源化的食物鏈網結構。

2.從單一生產功能向生產、生活和生態相統一的多功能轉變

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一直以追求高產為目標。在生態資源環境制約日益嚴重的情況下,農業生態系統的功能不單是生產農產品,還提供了生活、生態等其他多種服務功能,如碳匯、調蓄洪水、凈化環境、旅游和景觀等方面。因此,在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應切實注重多種功能的發揮。

3.從傳統精華的單純繼承向傳統精華與現代技術融合轉變

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特別重視傳統農業技術精華的繼承與發揚,但在嚴峻的生態資源環境形勢之下,再單純依靠傳統農業技術的精華,就難以發揮生態農業的多功能性。因此,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應注重傳統精華與現代技術之間的融合,通過將它們進行集成,從而發揮技術綜合優勢,推動現代生態農業的發展。

4.從單一關注產品數量向數量與質量并重轉變

在農業生產力水平發展不足之時,農產品的品質較好;生產能力提高之后,實現了農產品充足供應,但農產品品質卻因農業生產過程中化肥、農藥和殺蟲劑等化學品的過量施用,以及工業對耕地資源、水資源的嚴重污染而下降。以往,國家在農產品供應,特別是糧食安全方面,過分地強調了數量安全,而對質量安全沒有給予足夠重視,導致出現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因此,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需要走向數量與質量并重的發展道路。

5.從小規模分散化生產向規模化與產業化轉變

當前,以農戶為經營單位從事的農業生產活動,規模小、分散化程度高,不但帶來了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阻礙了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產業化將成為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趨勢,但我國生態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因此應加快土地流轉、擴大種植規模、發揮品牌效應、規范基地生產并提升競爭能力,以提升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水平。

6.從簡單的農業生產向文化傳承與農村可持續發展轉變

我國幾千年的農業生產積淀了豐富的農業文明。當前任何區域的農產品都可以體現該區域的文化、歷史、地理和人文背景與內涵,因此,注重區域文化元素符號在生態農業發展中的應用,有利于引導地方政府和社區重視和弘揚民族文化,避免傳統知識的喪失,在傳承文化的同時也為未來的經濟開發保留知識和資源儲備。

三、加強生態農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1.加強頂層設計,進行科學、合理的功能布局

(1)在整體布局上妥善處理不同功能區域間的關系,需要進行頂層設計,在整體區域內進行生產、生態和生活區域科學、合理的功能布局。

(2)建立完善生態農業分區治理辦法。明確區域內農業生態治理的核心問題、重點目標和農業產業適宜發展模式和規模,以促進不同區域在國家總體規劃框架下,編制區域生態農業發展規劃,確保生態農業發展規劃與區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農業發展規劃以及“十三五”規劃相協調。

2.建立種植業、養殖業協調發展的產業體系

根據循環型生態農業原理,在規模化養殖區域,構建以農作物生產為基礎的生態農業產業循環體系,實現種植業與養殖業的協調發展,使養殖業為種植業提供有機肥;逐步建設高標準農田,利用農作物秸稈為養殖業提供飼料,實現區域內種植、養殖和農產品加工產業之間的農業大循環,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統一。同時,逐步減少化肥的投入,進而改善土壤,提高農產品品質。

3.加強區域農業生產技術的生態集成

根據不同類型區域生態農業發展的實際,通過傳統農業技術精華以及現代技術的融合,對農業生產技術進行生態集成,發揮出技術的綜合優勢,以實現生態農業的健康發展。如在糧食主產區,重點開展以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主的技術集成示范,實現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在水資源短缺地區,重點開展以農業生產節水為主的技術集成示范,重點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以緩解水資源短缺矛盾。

4.創新經營機制,建設現代生態農業基地

(1)轉變經營主體,建立示范基地。以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業園區和家庭農場為載體,以當地最突出的生態環境為切入點,因地制宜開展新技術試驗示范和成果轉化,建設一批現代生態農業技術試驗示范基地。

(2)創新耕地流轉機制。生態農業發展面臨著嚴重的水土資源約束,因此,要實現規模經營,必須創新土地流轉機制以及投入機制,探索土地流轉的新形式,以滿足發展生態農業所需要的土地規模。

(3)轉變運作機制,建立企業與農戶“雙贏”的利益機制。在利益分配機制上,要形成各利益主體對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投入及產權關系,并獲得收益。要積極探索農業生產要素入股方式,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農民與龍頭企業結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共同體,把利益機制納入規模化、制度化的軌道。

5.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為核心,推動生態農業產業化

(1)確保生產地生態環境安全。因此,應制訂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標準和規范,實現梯級循環利用農業廢棄物,防治農產品產地污染,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2)加快制訂生態農業技術標準及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加快推行標準化生產和管理,制訂嚴格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使整個生產加工過程的質量監督、管理都能與國際市場接軌,以提升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3)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督。完善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建立以產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為主的農產品速測點,配備速測設備和人員。

(4)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以現有國家農業龍頭企業為重點,積極培育若干國內外知名農產品品牌,依法保護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和知名品牌,以此帶動全國生態農業產業發展壯大。

(5)搞活生態農業產品的市場流通。利用信息化技術,整合各種農業信息網絡服務資源,建立生態農業發展的信息平臺,發展生態農產品電子商務。加快農產品物流業的發展,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

(6)落實生態農業發展的服務體系。政府、金融和保險等部門需要轉變職能,完善和優化服務體系,為現代生態農業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不斷完善與壯大生態農業產業鏈。同時,要建立各種生態農業服務體系,穩定生態農業服務隊伍,提高生態農業的社會化服務水平,從而提高生態農業化解自然和市場風險的能力。

6.注重水土資源數量保護與質量提升

(1)以土地生產率為準則,確保18億畝耕地紅線。通過土地整理復墾補充的耕地面積,需要根據土地生產率為準則進行衡量。具體來說,以區域土地生產率的平均水平作為標準,對補充的耕地進行折算。

(2)以提高土地生產率為目標,改善耕地質量。對不同區域耕地逐步實施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工程,采取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改善耕地質量,提高土地生產率。同時,建議盡快從國家層面把有關涉農資金整合起來,以提高農田建設標準。

(3)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創新土壤污染治理技術,加強土壤污染的生態修復。

(4)以“三條紅線(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為原則,提高農業生產的水資源保障。要以提高灌溉用水效率為著力點,明確節水的重點區域,并注重不同區域的技術開發與集成;同時,要以區域水環境保護為核心,調整產業結構,切實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優質灌溉水資源,實現農產品數量與質量的“雙安全”。

7.建立促進生態農業發展的有效政策激勵機制

(1)建立生態指標約束機制。以區域整體為對象,構建水資源、耕地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數量與環境質量保護的農業生態約束指標體系,確保“生態紅線”。同時,強化“生態紅線”意識,逐步建成資源保護與利用考核辦法,以加強區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建立完善農業生態補償機制。按照“誰污染、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建立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明確補償主體與對象,量化補償標準和考核指標,建立基于土地承載力的畜禽養殖準入與退出機制,將生態農業建設納入法制化發展軌道。

篇8

1水稻產業現狀

1.1品種分布陸良縣水稻品種以云粳、楚粳系列為主,主要推廣品種為云粳26號、云粳29號、云粳30號、楚粳24號、楚粳25號、楚粳26號、楚粳28號、楚粳29號、滇雜31、35號等。2014年水稻總面積1.21萬hm2,優質水稻新品種示范推廣1.19萬hm2,占水稻總面積的98.45%,優質稻推廣面積占比增加4.5%。

1.2產業化現狀水稻是陸良縣主要糧食作物,2009~2013年水稻總產5.08億kg,占5年糧食總產的31.99%;每年稻米商品量4400萬kg,商品率達40%。依托1.07萬hm2優質稻米種植基地,培育形成了云南爨鄉米業,紫溪米業兩家專業大米加工企業,設計年加工優質大米2萬t,2013年加工稻谷2126.5萬kg。陸良縣稻米資源利用研究開發水平較低,稻米粗放型加工產品多,精深加工產品且加工工藝研究水平較落后,糙米、米糠和稻殼的開發利用剛起步。

1.3機械化現狀2009年至2013年全縣農機總動力達473835.24kW,各類農業機械保有量達6.15萬臺(件)。其中2009年有2臺步行式插秧機,到2013年為止增至6臺步行式插秧機和1臺高速插秧機;稻麥聯合收獲機械增至43臺。并連續五年在三岔河、馬街、中樞、板橋等壩區鄉鎮示范推廣“稻田淺耕+機插秧精確定量栽培”技術,累計推廣機插秧1333.33hm2。

2促進水稻產業發展的做法、經驗

2.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產業發展基礎一是抓好農田水利建設。抓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農田排灌體系建設,完善農田道路和橋、函、閘等設施。加快中低產田改造,切實搞好水土保持。二是切實提高耕地質量。按照田地平整、土地肥沃、路渠配套的要求,搞好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改造中低產農田,鼓勵農民發展綠肥、秸稈還田和使用農家肥,增加農業綜合開發投入,建設高標準農田。

2.2完善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實現品種良種化、種子標準化該注重科技開發資金的投入和科技工作的持續開展,多年來持續向省市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尋求技術支持與合作,加大優質粳稻新品種的引進、自育力度,選擇、應用適應陸良自然條件的優質抗病新品種,促進本地水稻生產的品種更換和品種更新。目前已育成自有知識產權水稻品種3個,并逐步建立完善水稻良種繁育基地。

2.3認真實施財政補貼政策,充分調動種糧積極性為確保支農惠農政策、資金落到實處,陸良縣農業部門認真履行職責,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優勢,切實加強領導,加大監管,積極協調配合財政等相關部門,及時劃撥支農資金,不折不扣貫徹執行支農惠農政策。2009~2013年共完成中央、省級種糧補貼、良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9402.3萬元,其中農資綜合補貼資金8005萬元,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758.3萬元,糧食直補資金639萬元,農機購置補貼資金650萬元,有效調動了種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2.4深入推進高產創建活動,強化示范帶動作用根據農業部、省、市縣的安排部署,2009~2013年陸良縣集成應用淺旋節水、扣種稀播、夠蘗曬田、擴行縮株、測土配方施肥、精確定量施肥等為主的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累計高規格、高質量地完成部、省、市、縣四級聯創水稻高產創建樣板1.79萬hm2,共增產糧食3139.46萬kg,累計節約成本2266.2萬元,共增加經濟效益10852.53萬元。其中三岔河鎮糧食作物高產創建整建制推進按照“突出重點、講求實效、集中連片、規模示范”的思路,精心組織,以稻/豆、稻/薯兩種模式為主開展高產創建整建制推進活動。共完成樣板1.62萬hm2,累計增糧1674.66萬kg,節約成本1633.1萬元,共新增經濟效益6405.63萬元。

2.5加強主導品種及集成技術推廣,實現良種良法配套水稻生產上以“主導品種展示、技術集成示范”為重點,按照“供種、機耕、節令、規格、供肥、施肥、管水、病蟲害防治”的“八統一”的要求,集成應用選用良種、扣種稀播、薄膜濕潤育秧、大田淺旋耕節水栽培、合理密植、測土配方施肥、精確定量施肥、精確節水灌溉、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多項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2.6積極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深挖土地潛力陸良縣2006~2012年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累計推廣29.58萬hm2次,其中水稻7.03萬hm2,實現總增產4473.5萬kg,實現節本增效12227.1萬元。通過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項目,主要農作物施肥指標體系逐步建立并完善。更多的農民受到了系統完善的技術培訓和指導,糾正了傳統施肥和盲目的施肥習慣,施肥方法更趨合理。體現在:改變了施肥的“三重三輕”(輕有機肥、輕鉀肥、輕中微肥);改變了不恰當的施肥方法(淺施、表施等);改變了無針對性施肥模式(不管作物、區域、輪作一個配方,一個模式)。在配方使用上發生四個轉變:改變了單質肥料混合做底肥的現狀;改變了一個配方在所用作物通吃的現狀;改變了長期施用低濃度配方肥的習慣,中高濃度配方肥被逐步重視;新型控釋肥開始受到農戶青睞。

3產業制約因素

3.1農業資金投入不足資金短缺是阻礙農業快速發展的主要“瓶頸”,一是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設施化程度不高,基礎設施薄弱,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弱,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高。二是受資金和政策的限制,龍頭企業與基地規模不配套,農產品加工水平低,市場競爭力不強,產業鏈不長,流通體系不健全。三是農業技術研發儲備、科技培訓、技術示范推廣的資金有限,從而導致技術研究及儲備不足,農業信息化程度不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慢,甚至很多常規技術在倒退。

3.2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以糧食為主的農產品價格持續走低,農用物資價格高位運行,種糧比較效益不高,水稻生產生態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糧農的生產積極性受挫,重經作輕糧作的現象蔓延。

3.3農業組織化程度低農戶在生產與經營中“各自為政”,缺乏規模效應和勞動生產率的優勢,使農業生產難以形成規范化種植、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科學化管理、產業化經營的格局,嚴重制約著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外出務工人員增加,農村勞動力老齡化程度嚴重,勞動力素質下降,農業科技推廣應用及集約化經營受到制約。

3.4產業鏈條短缺稻米精深加工水平低,企業規模小,帶動力不強,企業與農戶的聯系不夠緊密等問題突出;農戶生產經營小而分散,不利于水稻生產機械化、產業化發展。目前全縣僅有一家龍頭企業從事大米加工,年加工1萬t,僅為全縣稻谷產量的10%。

3.5土地狀況趨于惡化工業化、城鎮化占用耕地,高速公路、土地流轉發展其他種養殖業,農戶、居民住宅建設大量用地,水稻(糧食)種植面積繼續減少趨勢無法扭轉,穩定水稻耕地面積難度增大。連年增施化肥,不施或少施農家肥,土壤有機質降低、肥力下降。

4產業發展對策措施

水稻是陸良縣傳統優勢產業,目前水稻產業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技術問題和效益問題,通過良種、良法、良田技術綜合集成配套,我縣水稻生產尚有較大潛力可挖。發展水稻生產,需要在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效益上取得重大改觀,從而深入挖掘水稻生產潛力,促進水稻產業更大的發展。

4.1應用良種良種是水稻產業發展的核心。目前我縣種植品種多為常規稻,稻米品質較優,雜交稻的推廣面積不大。良種工作應以研發引進高產、優質、高抗、適宜的新品種為核心,進而將陸良縣水稻產業帶上全新的地位。

4.2落實良法良法是水稻產業發展的關鍵手段。科學技術在水稻生產中重要性在于,一是高產優質品種發揮了增產核心作用,好的品種已成為水稻增產最直接、最有效、最顯著的要素。二是好種還需好技術,配套集成栽培技術最大限度發揮出品種增產潛力。三是科技工者在防災減災、重大病蟲害防控等方面的支撐作用。要確保水稻產業的傳統優勢地位,必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為核心,以成果轉化為手段,以創造經濟效益為目標,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扶持開展糧食生產科技創新,認真抓好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提高糧食生產良種覆蓋率,深挖糧食增產潛力。

4.3培育良田加強項目實施整合力度,加快中低產田地改造進程,實施保護性耕作措施,試驗推廣淺免耕栽培技術,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擴大綠肥種植、實施秸稈還田,不斷提高耕地質量,為水稻產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4.4推廣機械化機械化、輕簡化生產可以節省人工投入、節約物資投入。2013~2014年在省市科研院所專家的指導幫助下,該縣在四個水稻主產鄉鎮示范推廣“稻田淺耕+機插秧精確定量栽培”技術。該技術與傳統培栽方式相比,具有節水節肥、省工省時、增產增收和減輕農業面源污染,提高稻米營養品質和衛生品質的效果。機械化、輕簡栽培技術的集成推廣應用可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實現節本增效。

4.5實施標準化良種、良法、良田主要是技術問題。而機械化、標準化則是關乎水稻產業的效益問題。該縣的標準化生產規模與水稻生產規模極不適應,無公害、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等幾乎為零。要加大農業標準化實施力度,抓好“三品”建設,開發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提高糧食產品質量檔次和市場競爭力,全面推進糧食產品戰略升級。

4.6推進產業化

4.6.1做強龍頭企業。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把發展龍頭企業與培育區域主導產業結合起來,實行定點培植、重點引進、強強聯合,培育壯大一批起點高、規模大、帶動力強的糧食產業龍頭企業。

4.6.2擴張產業規模。堅持“發揮優勢,突出特色,相對集中,高產高效”的原則,把基地建設作為農業產業化的“第一車間”來抓,以提高質量,優化結構為重點,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培育生產大戶、典型戶,支持、推動優質稻米產業發展,做大做強稻米優勢農產品基地。

4.6.3打造知名品牌。加強糧食作物新品、名品、精品開發,加快名特優新品種的引進推廣,加大農業標準化實施力度,加強品牌建設,開發建設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提高糧食產品質量檔次和市場競爭力,全面推進糧食產品戰略升級。

篇9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重點是推動農業發展由數量增長為主真正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上來,由依靠資源和物質投入真正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轉變糧食發展方式,事關糧食安全和農民切身利益,必須審慎穩妥、堅定不移地推進。

戰勝旱災奪豐收,“十一連增”落了聽兒

嚴重的“卡脖子”旱情曾經讓糧食主產區河南的農民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各種抗旱措施到位,最終讓河南秋糧豐收有驚無險,農民再次嘗到豐收的喜悅。

河南滑縣固陽鎮范寨村村民范海林告訴記者,他家的6畝地,去年秋糧實打實收,畝產1300斤,又獲豐收了!國家的糧食賬本和農民的糧食賬本是相通的,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糧食產量數據顯示,去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12142億斤,比上年增加103.2億斤,增長0.9%。

大旱之年奪豐收,農田水利功不可沒。去年局部地區災情較重,尤其是北方地區遭受“卡脖旱”,秋糧生產受到影響。據統計,去年1~9月,全國農作物受災面積24899千公頃,比上年同期減少10041千公頃,下降29%;絕收面積2854千公頃,比上年同期減少400千公頃,下降12%。“卡脖旱”面前,農田水利發揮威力。目前,我國水利對糧食貢獻率達到40%以上。2011年到2014年,全國通過實施大中型灌區改造、小農水項目,新增和恢復灌溉面積近6000萬畝,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超過9000萬畝,新增糧食產能300多億公斤。

糧食產量“十一連增”,政策是保障。去年,中央安排的農業“四補貼”力度不斷加大,農民種糧熱情高漲。中央財政下撥農作物種糧補貼資金214.45億元,實現了水稻、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的全國覆蓋。為了讓農民種糧心中有數,中央繼續出臺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及早預撥農業“四補貼”,及早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繼續實施產糧大縣獎勵政策,進一步調動了多方面糧食生產積極性。國家統計局公告顯示,2014年全國糧食總播種面積達16.91億畝,比上年提升0.7%。

糧食產量“十一連增”,是億萬農民共同努力的結果,是中央重農抓糧政策發揮作用的結果,是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業科技發揮作用的結果。農業部種植業司司長曾衍德表示,實現“十一連增”,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有了底氣,糧食安全有了底氣,經濟社會發展有了底氣,同時也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創造了條件。

生產糧食,拼資源拼消耗,不可持續

糧食生產,并非高枕無憂。在糧食產量取得“十一連增”的今天,糧食發展方式已經到了不得不轉變的時候。

首先,生產糧食,拼資源拼消耗,已經持續多年,這種生產方式不可持續。事實上,我們用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活了世界20%的人口,這是迄今人類歷史上最了不起的偉大成就之一。但我們必須看到,為了保吃飯、保供給,我們不得不過度開發農業資源,大量使用化肥、農藥、農膜等化學投入品,付出了很大的資源環境代價。

有關統計表明,我國耕地面積不足全世界一成,卻使用了全世界近四成的化肥;我國耕地單位面積農藥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過量施用農藥化肥雖然保住了產量,但對水體和土壤都可能會埋下污染的隱患,給農產品質量安全和食品安全帶來不利影響。

其次,糧食生產面臨的資源條件惡化的同時,社會對農產品質量和安全要求不斷提高。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全國農村工作會議上表示,多年來資源條件已經繃得很緊,農村面源污染、耕地質量下降、地下水超采等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溫飽問題解決后,社會公眾對生態環境改善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要求比以前更高。

最后,困擾糧食生產的各種風險和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務農勞動力素質結構性下降,農業兼業化、農民老齡化、農村空心化問題突出,今后“誰來種地”“如何種地”的問題已經很現實地擺在我們面前。

區域布局和資源稟賦條件不盡匹配,北糧南運與南水北調并存。糧經飼結構不合理,一些農產品包括糧食庫存增加與部分農產品進口增加并存。種養業結合不緊、循環不暢,地力下降與養殖業糞污未能有效利用并存。

國內農業生產成本持續上漲,糧食等農產品價格弱勢運行,導致農業比較效益持續走低。而國際市場大宗農產品價格下降,已不同程度低于我國同類產品價格,導致進口持續增加,成本“地板”上升與價格“天花板”下壓給我國農業持續發展帶來雙重擠壓。

糧食生產,拼資源拼消耗,不可持續。應對各種風險和諸多結構性矛盾,糧食生產只用老辦法、老套路,同樣不可持續。農業部計劃司司長葉貞琴表示,如果不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我國農業生產包括糧食生產將難以為繼,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也終將落空。

由數量增長為主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上來

轉變糧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糧食發展方式要轉向哪里?

韓長賦表示,重點是推動糧食發展由數量增長為主真正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上來,由依靠資源和物質投入真正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當前,糧食生產可由過去的保全部、保所有向保重點、保口糧轉變,這為糧食生產和農業結構調整提供了更加寬松的政策環境和資源空間。

一要穩定糧食產量,保障糧食供應。因為,如何對待糧食產量是轉變糧食發展方式的關鍵。這里,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是,經過這么多年的穩農抓糧,糧食生產獲得了“十一連增”,現在的糧食產量1.2萬多億斤,是多了還是少了?是供應基本平衡還是供應緊平衡?

農業部門給出了一個基本判斷,糧食自給率在95%以上,糧食供應處于緊平衡狀態。正是基于這樣一個判斷,轉變糧食發展方式,必須穩定糧食產量,保障糧食供應。韓長賦在談到這個問題時表示,明年要千方百計使糧食產量穩定在1.1萬億斤。

在保障數量這個問題上,提升糧食產能是根本。有產能,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才有基礎。要堅持“一穩兩保”,就是糧食播種面積特別是谷物播種面積要總體穩定,要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保護調動好農民務農種糧積極性和主產區重農抓糧積極性。同時,要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推動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

篇10

“封丘模式”大幅提高糧食產量

作為中國黃河、淮河、海河、灤河沖積的大平原,黃淮海平原地勢平坦,氣候生產潛力高,歷史上農耕發達,是中華文明主要發源地。但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加,依靠自然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已不能滿足社會需求,通過人工改造,構建新的生態系統提高生產力已成為迫切需求。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封丘農業生態實驗站站長張佳寶介紹說,1954年,以熊毅和席成藩兩位院士為代表的一支600多人的隊伍奔赴黃淮海平原,對該地區土壤進行為期3年的全面調查,發現旱澇鹽堿瘠薄是該地區生產力難以提升的主要原因。

從1963年開始,熊毅和席成藩帶領大批科研人員在黃淮海平原中部腹地——河南省封丘縣建立基地,研究水分、養分、鹽堿運行規律,發明“井灌井排”控水控鹽堿增產技術,并于1965年取得大面積示范成功。

上世紀80年代初,開發黃淮海提上國家議事日程,中科院封丘農業生態實驗站以長期研究積累為依據,以“井灌井排”技術為核心,集成配套農藝、生態等技術,完成農業區域綜合治理“封丘模式”開發,并在河南等地區大面積推廣,糧食產量大幅提高。該成果作為“黃淮海區域綜合治理”的一部分,上世紀90年代初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1983年,中科院封丘農業生態實驗站在該院封丘鹽堿良試驗基地基礎上正式建立,1992年成為“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重點站,2000年成為聯合國“全球陸地觀測系統”聯網站,2006年成為科技部“河南封丘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糧食持續生產須全面提升耕地地力

中國農田生態系統長期通過施用化肥維持糧食產量能否持續?中科院封丘農業生態站經過20多年的長期養分循環試驗,并與其他地區的長期試驗結果進行比較發現:在中國長江以南地區長期施用化肥不能持續,而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區,只要長期平衡施用化肥,能持續保持高產。

這不僅挑戰了“長期施用化肥不能持續生產”科學神話,也為中國北方地區至今保持穩定的糧食生產能力提供了依據,還解釋了中國由過去“南糧北調”轉變成“北糧南運”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時,中科院封丘農業生態站的研究指出:長期施用化肥對地力的貢獻不大,還導致高產對大量施用化肥的長期依賴。這就為中國糧食生產能力的持續提升提出一個必須要解決的重大課題,就是要全面提升中國農田(耕地)地力,提高農田土壤對產量的貢獻率。

張佳寶稱,經過研究和試驗示范,提升地力主要技術包括激發式秸稈還田培育地力技術、保護性耕作培育地力技術、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回田提升技術等三個方面,中科院封丘農業生態站正在制定這三個技術規范。

激發式秸稈還田培育地力技術:針對機械化秸稈粉碎直接還田衍生出的一系列問題,研發配套包括改善播種質量的機械化精播勻播技術、病蟲害爆發防治技術、精制有機肥激發式秸稈還田技術和行間掩埋式秸稈還田技術,通過集成形成一體化機械秸稈還田技術。

保護性耕作培育地力技術:以免耕播種技術、秸稈處理技術、深松技術、雜草及病蟲害控制技術為核心,與先進機械及適宜模式集成,形成一體化的機械作業系統。試驗表明,農田需要3年耕翻一次,產量與常規耕作無差異,但地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并節省大量人工和機械動力。

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回田提升技術:激發式秸稈還田需要大量的精制有機肥,而養殖廢棄物的有機肥化是最主要來源,但采用傳統堆腐技術耗時長勞動強度大,難以推廣。中科院封丘農業生態站研發出特制的催腐反應系統和環保型催腐組劑,可在短時間內完成畜禽糞便無害化和腐解,還研制出相關設備,并都已在工廠實現規模化生產。

推廣新一代中低產田治理技術

到2020年,國家新增500億千克糧食生產能力的1/3有賴于黃淮海地區貢獻,因此,挖掘黃淮海平原大面積中低產田生產潛力,已成為中國提升糧食產能的最主要戰略之一。然而,隨著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和農業生產方式向規模化、現代化轉變,已有中低產田改造經驗和技術已難以滿足新形勢需求。

針對新形勢下中低產田改造所面臨的技術難題,中科院封丘農業生態站以河南封丘為基地,在多年研究積累的基礎上,又集成創新研發出新一代中低產田治理技術,即地力—產量雙跨越技術,其通過土壤屬因子消減和農田基礎地力提升兩方面技術突破,以及現代工程治理和以良種為中心的水肥高效技術配套,實現中低產田地力、產量雙跨越和生產方式向現代化、規模化的轉變,大幅提高中低產田的生產力、資源利用效率、經濟效益和可持續性,為黃淮海糧食生產再創新高做出貢獻。

2009年5月,中科院與河南省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在河南省5個縣推廣中科院封丘農業生態站集成創新的新一代中低產田治理技術,進行大面積均衡增產試驗示范,經過3年推廣取得重大效益。2012年,中科院與河南省政府決定在河南23個縣市進行推廣,以帶動該省農業增產增效。

中科院封丘農業生態站科研人員將新一代中低產田治理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技術標準概括為“五化”,即工程治理的機械作業標準化;灌排系統的井—渠—管網化;農田電力供應的電網化;農田基本信息的數字化;農田墑、旱、漬情監控和灌排的智能化。這“五化”在封丘當地推廣應用效果顯著,不僅能實現旱澇漬害長效防控和生態條件改善,而且能適應生產方式向高技術集成和現代化、規模化經營方式轉變。

在科技支撐“中原糧倉”持續穩產的同時,中科院封丘農業生態站還根據當地土壤與地理條件,因地制宜研發推廣經濟作物種植技術,幫助農民致富,助力當地經濟發展。該站聯合中國藥科大學,用10年時間開發藥用植物金銀花規范化種植技術,在封丘推廣達1億平方米,年增經濟效益4.2億;2007年,該站又聯合多家研究機構開展樹莓規范化種植技術研究,目前已在封丘規范化種植樹莓667萬平方米,預計很快擴大到約3333~4000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