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范文
時間:2023-08-11 17:39: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高校保衛;在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4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06-0245-02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騰飛,社會的各個領域對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大,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高等學校日益受到社會的重視;為此,高校的招生辦學規模逐年加大,高等學校的在校生人數不斷增加,人數的增加給學校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也給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課題和新挑戰;從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實踐來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個非常有實踐價值的教育舞臺,因此,作為高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部分的高校保衛工作,是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具體實踐的又一個落腳點;因此,在新時期,如何與時俱進地開展校園保衛工作,從理論到實踐的加強對高校在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變以往大學生對校園保衛工作不適當的理解和認知,是當下高校保衛工作上的一個挑戰點,也是改進校園保衛工作的重大機遇期。
一、加強校園保衛工作的現實要求
當前,我國高校對在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完全融入學校教育的各個層面,有的學校已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升到學校發展的戰略規劃中;可見,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在高校的教育管理環節中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同時我們還要看到,雖然我們給予了重視,但仍然存在這樣那樣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結合實踐,當下,我們更應該注重在教育實踐的細節上開展深入的工作,為此高等學校的保衛工作應當順應思想政治教育多層次開展的需要,積極配合,加大關注度和加強具體實踐活動的開展,以保衛學校的安全穩定為前提,以保證學生的思想政治穩定為出發點,以完成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局目標。在校大學生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其價值觀、人生觀在這一時期得到徹底塑造;培養一個具有崇高價值觀和高尚人生觀的新時期優秀大學生,應當成為高校保衛工作開展的核心價值目標。為此,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到高校保衛工作當中去,把塑造人的優秀品質作為高校保衛工作的追求目標,這也應當是新時期高校保衛工作的內在本質。
相對比來看,從前,我們的高校保衛工作,對在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生在學校里有違法違紀的行為,大部分都是簡單地交由相關部門處理,比如說對于學生有打架斗毆,偷盜等行為的,簡單地將其交由所轄地公安部門處理,而忽略了從思想根源上對肇事大學生進行教育,其實效是治標不治本,嚴格意義上講,這樣開展工作本身就是失職,具有不客觀性,沒有抓住事物的本質規律。同時,簡單地處理此類問題,不但沒有起到教育和塑造的作用,反而間接激化了學生的對立情緒,造成肇事大學生的進一步迷失;因此,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徹到高校保衛工作的實踐中去,是當前高校保衛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高校校園保衛工作與時俱進,體現時代性的最直觀方式,也是當前校園保衛工作開展的正確途徑,是具有客觀必然性的。從細節上來看,有以下幾個重要的因素迫切需要加強高校保衛部門對在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各類不良的社會負面影響因子對在校大學生的影響和侵染
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商品經濟高度繁榮的客觀事實;在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社會里,拜金主義和個人享樂主義橫流自是必然;加之信息化社會里,網絡媒介高度繁榮,為黃賭毒的傳播提供了天然便捷的載體,加之大學生充裕的時間和相對較少的來自家長和老師的約束,沉迷于網絡游戲等虛擬世界的現象比比皆是;種種社會毒瘤嚴重侵染著當代在校大學生,削弱了他們的意志;我們知道,大學生處在價值觀、世界觀成型的關鍵時期,往往自我控制和自我辨別、鑒別意識較弱,十分容易受到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如果讓已經受社會不良習性影響的學生影響到周邊成群的同學,其帶來的校園惡劣影響將不言而喻。
2.處于人生關鍵成長期的大學生,在心理承受力方面所面臨的各類挑戰所帶來的各種不穩定因素
高校是一個封閉的小型社會生態體,學生的組成各種各樣,從具體分類來看,有家庭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也有連基本生活費都要靠做兼職自己爭取的;有出生在大城市的,也有來自農村的;有來自西北等生活習性很鮮明地區的,也有自小生活在中原文化核心區域省份的;在校大學生本身呈現出來的種種不同,都會帶來這樣那樣的壓力,有壓力就會有挫折,有挫折就會帶來校園安全隱患;從近年來全國高校爆發的安全事故案例來看,都是因為學生在面臨各種壓力后無法得到排解和疏導所致,這些現象的本質要求高校的校園保衛工作必須得到加強和重視。
3.高校保衛部門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獨特地位
從素質教育的角度來看,成功的素質教育對于學校來講,在于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成功與到位,以樹立起學生愛國,愛黨,愛民族等優良的思想素質為目標;而高校的保衛部門就承擔著高校在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嚴格責任,既是一種教育的義務也是國家賦予的教育權利,是權利和義務并存的整體,是國家教育體制里,為國家對學生進行政治素質把關的重要載體之一,是在校學生走向用人單位和社會,在政治素質教育方面把關的一個關鍵環節,因此,高校保衛部門所開展的工作意義非凡而且影響力深遠。
二、高校保衛工作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校園保衛工作具有事前預防,事后監控及處置的特性;其屬于社會綜合治理的范疇,高校保衛工作所面對群體的特殊性,以及高校保衛工作的特質及涵蓋內容的廣泛性,使得高校保衛工作的開展具有很大難度;為此,如何抓住工作中的突出問題,迎難而上,是有效開展此項工作的前置問題。有良好的心態,再通過找突破困難的途徑和方法,是首當其沖的步驟。通過實踐,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體規劃為藍本,在高校保衛工作中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論,是搞好高校保衛工作的一條捷徑。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高校校園保衛工作的重點在預防措施;預防措施的開展是杜絕事故發生的前提,其實效性也顯而易見;因此,做好預防也就從根本上治理了校園保衛事故的發生。從預防的角度去看校園保衛工作,是抓問題的主要矛盾的方法(也是被實踐證明了的踐行唯物主義方法論的可行手段),解決了根本矛盾,就可以從問題的源頭上解決校園保衛中的安寧、穩定的問題。綜上,高校校園保衛工作的根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運用和開展,要從思想意識的高度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應用在高校保衛工作的重大意義。
三、在高校保衛工作中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從高校校園保衛工作的具體分工來看,高校校園保衛工作分為學生戶籍管理、校園安全維護和防范、校園安全秩序的維護和管理、校園消防的安全維護和管理、校園安全事故的先期處置等。可見,校園保衛工作的每一項都關乎著學生的切身利益,關乎著高校的健康有序發展。同時,保衛工作既應注重學生的利益需求,又要深入從思想意識深度、行為舉止的嚴格規范要求兩個方面切入;由于在校大學生身份和心理所表現出的特殊性和典型性,要求在開展具體工作時,應采取以德化人、以理服人、理德并舉的方法;注重干實事,辦實事,形成一個千方百計完成保衛工作的局面;實事求是解決學生的實際需要,寓管理于服務,寓教育于幫助之中。
長時間以來,高校保衛工作處在一種低階段的發展怪圈。無法與時俱進,無法針對大學生的特殊心理進行適時調整管理,停留在處理問題的方法生硬而又高壓迫,究其原因,是沒有有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論去開展具體工作;具體來講,面對犯錯誤的在校生,采取簡單的拉架勢,擺冷面孔的方式,造成了犯錯誤的學生在心理層上的接受困難,在思想根源上的認識困難,在保衛教育工作的實效性上的失態。通過近期的歸納探索,高校保衛工作應當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論去具體開展和落實,所取得的實效明顯,這其中又以堅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輔助以靈活的手段方法效果最佳。
為此,高校保衛工作的良好開展,應以正確的理論為指導,以科學的手段為臺階,以良好的心態為保障,三個原則相輔相成,不可缺一。其中科學的手段應當是循循善誘,溝通和教育相并舉的手段;良好的心態應當是管理人員對學生應當具有的耐心、善心、感化心,把學生當成自己的親友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高校保衛工作的實踐反復證明,大學生犯錯若無有效得關注、糾正,預后,會造成其學業上,價值觀念上,人生道路選擇上幾個層面上的嚴重受挫,以致助長其最后走向犯罪;反之,如在其犯錯初期,通過思想教育的方法,加之及時的溝通、匡正,其預后會好得多。在高校保衛工作的當下,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線,及時、全方位溝通,了解,并深入探究其在校期間的所思所想,了解其思維方式的特殊性,有時效性地開展教育、管理,有針對性地開展政治教育工作,是當務之急。對受社會陰暗面影響較深的學生,用情感干預,以講道理、博感情的方式教育之;核心點還在于溝通二字,溝通是基礎,是靈魂,是工作產生實效的法寶,以此到達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在的效果。
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應當注重德育和思想政治覺悟的培養兩個方面,這也是其稱其為人才最重要的兩個方面;高校保衛部門在塑造具有德育和覺悟兩方面的高素質人才上具有重要作用,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進行塑造無疑是最有效的方式。
參考文獻:
[1]陳秉公.21世紀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理論體系[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2000.
篇2
網絡環境是融于社會背景之中的一個時代特征。網絡環境出現的各種特點,遠遠超越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媒體的優勢,賦予了新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內涵。網絡環境下企業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這一特定的新環境下,企業內部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網絡的開放性、全球性、虛擬性、交互性及多樣性,將自身的專業知識與計算機網絡知識相結合,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內部職工形成符合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養的網上雙向互動的實踐過程。
隨著思想政治教育學術界對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投入越來越多的關注和研究,許多學者對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內涵做出了初步界定。祖嘉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里指出:“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主要是指在繼承和借鑒的基礎上,創造出與網絡環境新要求相適合的新做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組織編寫的《思想政治工作創新論》指出:“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要繼承和發揚我們黨在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結合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環境、任務、內容及對象發生的新變化,積極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新手段、新途徑、新渠道和新載體。”
網絡環境下,針對思想政治教育網絡環境的深化所引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適應性,及時改進原有教育方法或創造新的教育方法,努力探索出一套適應新形勢的新方式、新方法、新手段和新機制,力求生動活潑、形式多樣,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和滲透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強調網絡突出地位的情況下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網絡環境下有序運轉,特別是企業內部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與網絡相契合、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要求。這對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才能的高素質人才,開創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
二、網絡環境下企業職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必要性及重要意義
(一)網絡環境下企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必要性
1、網絡環境的深化使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呈現滯后性。
網絡信息化使得大家與社會、與世界聯系更加廣泛,傳統的相對封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顯現出了明顯的滯后性。在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體是教育者,他們是思想權威,其主要職責是進行思想政治理論灌輸。在企業,職工只是被動的接受教育,沒有太大的主動性和太多的選擇性,缺乏雙向討論。而網絡“采用圖形交互界面、窗互以及通訊技術,用戶可通過各種輸入設備和多媒體系統進行靈活方便的信息交流,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采用多種交互方式主動選擇信息。”網絡的發展使大家獲取信息變得輕而易舉,接觸大眾媒介信息的時間越來越多,這就給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對象上的不確定性,從而導企業無法了解職工的思想動態和發展規律,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新的難度。
2、網絡的迅速發展對企業職工的思想和行為產生深刻影響。
網絡的流行造就了一個虛擬的空間,只要有時間就圍著計算機、手機轉,人際關系冷漠,行為主體趨向于孤立、自私與非社會化,于是會更加消極地對待周圍的現實世界,對現實生活中他人的幸福和社會發展漠不關心,處于麻木疏懶、空虛貧乏的狀態,弱化了他們的企業責任感、家庭責任感和道德意識。
(二)網絡環境下企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網絡的多樣性、交互性特點注定在表現形式上優于任何一種傳統的表現形式,網絡上信息的豐富性,也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效果和覆蓋面。因而要充分利用網絡的這些特點,不斷豐富、充實和創新職工思想政治教育手段,通過網絡讓思想政治教育變得有生氣,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
2、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網絡所具有的開放性、知識的廣泛性大大充實了人們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為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總是受到時間和空間上限制,致使教育效果不盡人意,而在網絡環境下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將原來相對狹小的交流空間、施教空間變成了開放性、延伸性的空間,節約資源的同時,又擴大了教育覆蓋面,更重要的是能夠及時、準確地了解人們思想動態,讓其思想政治教育不管是從形式、還是內容上都不再枯燥、抽象,改變了原來教育方法的滯后現象,讓大家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時效性和互動性更強。
3、有利于豐富企業職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論體系。企業職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體系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它必然要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地發展。當前,網絡已成為大家學習、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網絡已經成為人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興載體和重要平臺。在這種情況下,新的載體、新的活動領域需要運用新的方法。對新興的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進行創新研究,可以豐富他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論體系,更好的指導企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網絡環境下企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實現
網絡在企業職工的學習及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人們獲取知識信息的一個重要來源和渠道,而且也日益成為職工自由表達思想和進行感情交流的主要場所。對于思想政治教育來說,網絡環境的不斷深化,一方面為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現代化手段,擴展了空間和渠道;另一方面也使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網絡環境給企業思想政治教育所帶來的困難,只有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才能適應時展的需要。
1、大力加快網絡建設,為思想政治教育服務。
加快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資源的開發。信息來自信息資源和數據庫,因此要利用網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須加快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資源的開發,使網絡上有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資源。同時要培養網絡信息技術人才,加快網絡應用的普及。信息技術離不開高科技人才,建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網絡,人員隊伍的建設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當前多數企業信息人才嚴重不足,技術儲備不足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網絡建設的一大障礙。因此要加強對信息人才的培養,對在這一領域工作的人,要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提高他們的薪酬待遇,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使其發揮自己的才能。
2、運用網絡開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
充分利用電子郵件、微信等現代網絡傳播方式開展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目前電子郵件、微信已成為企業指導生產的有效平臺,也是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企業與職工保持網上聯系,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域。此外企業黨建工作也必須重視占領網絡陣地,將黨團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在網上,邀請專家學者講解黨的政策和形式,將黨建團建、廉政建設、廠務公開與企業生產經營有機結合起來,建設成為廣大職工的“學習園地”。
3、重視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網絡運用技能。為了適應網絡環境對職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必須加緊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進行信息素質和網絡運用能力的培訓,對其進行計算機技術和網絡信息傳播技術的培訓,將他們逐步培養成既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經驗,又能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理論與操作,既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又具有一定科技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思想政治教育專家。
轉變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說教灌輸觀念。現今社會多數人具有高度自主性和主體性,強制性的灌輸和說教只會導致大家的反感和抵制,阻礙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進行。教育者要通過互聯網及時獲取信息、反饋信息,引導人們查找和利用正確的有益的信息,主動參與網絡文化的建設,只有這樣,才能發現并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思想問題,才能適應網絡時代對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4、重視社會實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網絡雖然為職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拓展了新的陣地和領域,但網絡具有很大的虛擬性,不能應用于所有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與現實、實踐緊密結合。在開展與職工個人密切相關的各種應用性、綜合性的實踐活動的基礎上,讓職工與企業外界適當接觸當中去看、去問、去思考,知曉廠情、國情,理解企業與黨的各項重大決策,從而自覺擁護企業及黨的政策,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5、開展網絡心理咨詢。
篇3
1中職院校缺乏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素質教師
網絡環境的日新月異,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難題,針對這些問題,許多中職院校仍采取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很明顯已經不適合網絡環境下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針對中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師的專業水平是其中很重要的影響因素,直接決定了教育的水平和質量,但是現在很多中職院校缺乏思想政治專業素質較強的教師隊伍。因此,中職院校要注重加強自身教師隊伍的建設,培養具備較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素質的教師,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和知識結構以適應網絡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更好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方法單一
面對網絡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職院校也開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但是僅僅是將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內容進行簡單的結合,沒有實現真正徹底的改變。例如,某些思想政治教師只是將課堂教育的內容到網絡平臺上供學生瀏覽,這與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從現實環境變為網絡環境而已。中職學生正處于思想的叛逆期,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一些抵觸心理,長篇大論和內容空洞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會導致學生的抵觸情緒,不利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3中職院校缺乏系統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
在網絡環境下,中職院校的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通過網絡他們可以擁有更多的自,選擇自己喜愛的教育內容。現在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速度遠遠要落后于網絡的發展速度,大部分中職院校缺乏系統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通過網絡的渠道學生不能接受專業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大部分學生將業余時間花費在上網聊天和網絡游戲上,錯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時期。
4中職院校對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不重視
部分中職院校還沒有適應網絡的快速發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仍采取傳統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跟不上網絡發展的變化。中職院校對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熱情不高,重視程度不夠,導致部分教師也始終受到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束縛,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缺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直接影響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二網絡環境下中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對策
網絡對中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需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育活動。隨著網絡的普及,中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將會遇到越來越多復雜多變的問題,這需要思想政治教師不斷探索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徑,充分利用網絡的力量和優勢,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師資力量
隨著網絡環境的變化,中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師要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網絡知識、多媒體使用技術、網絡信息處理技術等,增強自身的知識儲備和綜合能力。中職院校可以通過開設相關培訓課程,提升整體教師隊伍水平,也可以與外校進行合作交流,招聘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師。作為中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師,除了接受學校的培訓教育外,也要積極利用各種途徑不斷提高自身的網絡技術水平、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將二者有機結合,為中職院校學生處理各種思想政治問題,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2創新網絡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言傳身教,照本宣科的教育模式,而中職院校的學生大多處于青春期,心理和思想尚未發育成熟,對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難免會有抵觸情緒。因此,要針對中職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網絡技術的力量,開展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較常見的方式是通過網絡進行溝通交流,現在的網絡溝通交流的工具有很多,例如微信、微博、qq、msn等。在不同的專業和年紀中可以建立一個qq群用于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溝通,教師能跟學生隨時隨地的聊天,在交流的過程中能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思想政治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有針對性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微信公共平臺或微博上,教師可以一些關于網絡詐騙和網絡犯罪的案例,幫助學生培養識別網絡不良信息的能力,避免學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走向違法犯罪道路。通過網絡論壇和微博話題,教師與學生針對某些思想政治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學生可以自由的發表言論,教師通過指導和建議的方式,幫助同學們解決思想政治方面遇到的問題。這樣不僅有助于解決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難題,也加深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3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是中職院校開展網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因此,中職院校要注重平臺的建設工作,教育部門和相關機構要對網上思想政治教育平臺進行科學的規劃和整合,充分發揮網絡平臺的優勢,促進中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緊跟時代的步伐。現在很多的中職生沉迷于網吧,對此,中職院校可以建設校內網絡,通過建設校內網防火墻,將網絡上的不良信息直接屏蔽掉,建設綠色安全的網絡環境。
4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互聯網價值觀
從本質上來說,思想政治教育是對某種思想的灌輸和教育的過程,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學生在日后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解決各種可能遇到的苦難和挫折。網絡的普及不僅帶來了物質生活的極大便利,也帶來了一些不利的文化思想,例如拜金主義、個人英雄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不良思想,青少年的思想意志力比較薄弱,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為中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困難,對此,我們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價值觀相一致,堅持社會主義立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三結束語
篇4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問題;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4-9324(2018)08-0017-02
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已成為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而隨著就業形勢的日漸嚴峻,高校對大學生進行就業知識以及技能指導的同時,還要對其進行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促進他們全面發展。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問題不斷顯現,需要多層次采取合理化措施加以解決,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培養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職業觀、道德觀等,為學生更好地走上工作崗位,為和諧社會建設貢獻微薄之力。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
1.缺乏正確的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和就業指導脫離。在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部分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正確的認識,沒有意識到其重要性,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沒有客觀分析大學生就業指導方面存在的問題,科學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分注重畢業生的就業率,注重對學生就業技能、技巧培訓、就業信息等,就業指導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二者處于獨立狀態,不利于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職業道德教育,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等,思想政治教育多樣化作用無法順利發揮,導致大學生就業指導質量不高。
2.缺乏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中,高校沒有客觀分析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情況,結合存在的問題以及當下的就業形勢,科學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缺乏時效性、針對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擇業觀、創業觀培養,等等方面很少涉及,特別是不同行業以及領域發展中大學生在就業、擇業方面所關注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影響大學生指導工作開展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高。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合理。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開展中,教師沒有客觀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征等,結合當下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具體要求,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仍然采用傳統單一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注重個性化教育,而這已無法有效滿足新時期大學生在就業、擇業方面的客觀需求,導致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各方面的問題不斷顯現,影響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順利開展。
4.不注重就業心理健康教育。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大學生面臨著較大的就業壓力,這就需要大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并沒有根據大學生的就業情況,以就業指導為中心,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正確看待當下的就業形勢,具備正確的就業觀念,在就業的基礎上再擇業,導致大學生在就業方面出現各種心理問題,比如焦慮、攀比,不利于他們塑造健全的人格,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二、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解決策略
1.注重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在日常管理過程中,高校要客觀認識所開展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準確把握出現的各類問題,多層次巧妙融合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根據大學生就業指導特點、性質、功能等,科學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此基礎上,高校教師要根據各方面的情況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認知教育、法律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幫助學生全方位正確認識自身的優缺點,逐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擇業觀等,具備較高的道德素養,不斷強化責任意識、誠信意識等,不斷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便于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多樣化的作用。
2.科學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全面、客觀地分析大學生的認知結構、能力水平等,以社會市場為導向,貼近大學生的生活實際,準確把握他們所關注的就業焦點、熱點問題。根據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特點、內容、重難點等,科學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以大學生就業指導為中心,將誠實信用、社會責任、團隊合作等內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中,使其更加豐富,更具針對性、時效性、趣味性,便于提高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順利開展。同時,教師要根據素質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多層次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注重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機融合,圍繞大學生就業指導內容,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開展多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比如,訪談、先進人物專題講座等,便于專業在實踐中全方位的了解不同行業、領域乃至基層發展以及崗位需求情況,結合自身優缺點,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也包括思想準備,明確職業方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積極引導他們學習專業課程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3.注重就業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就業心理健康教育,以學生為中心,隨時關注班級學生的思想動態變化,及時發現出現的心理問題,根據新時期大學生就業的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有效解決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擁有健康的心理,借助傳授就業方法、技巧,分析就業形勢,等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學會正確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在科學定位自己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
4.注重德育滲透,優化利用網絡技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中,高校要大力建設校園文化,多層次科學滲透德育,營造良好的就業指導環境,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切入點,開展多樣化的就業指導活動。比如,就業心理專題講座、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學生就業指導二者有機融合,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同時,進行合理化就業指導。在此過程中,高校要注重網絡技術的優化利用,以大學生就業指導為中心,根據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借助校園網站、主題教育網頁等,隨時不同行業以及領域各方面的就業信息,便于學生動態了解就業形勢。高校可以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平臺,隨時了解大學生在就業方面的思想動態變化,特別是出現的心理問題,在互動交流中對其進行積極的教育、疏導等,及時解答他們在就業方面遇到的問題,科學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使在“網上與網下、實際與虛擬”的作用下,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質量。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日常管理過程中,高校要正確認識就業指導與思想政治教育,要將二者放在關鍵性位置。在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高校要全面、客觀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科學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優化利用網絡技術,等等。以此,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邢瑩瑩,陳盈盈.新時代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J].信息記錄材料,2016,(06):110-111.
[2]張燕芬.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6):138-140.
[3]雷友華.淺析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及問題[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06):67-68.
[4]張玲.論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合點[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2):116-119.
[5]韓嫣.大學生就業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探析[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07):10-11,17.
[6]朱俊玲,秦立富.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02):13-17.
篇5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意識融合;教學創新
一、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來都是高校教育中的關鍵內容,是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以及思想政治思維的主要途徑。如何有效、積極、全面、系統的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降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抵觸情緒,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用性、有效性與引導性,是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教學目標。而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口,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性、差異化與針度性,才能真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優化學生的思想政治綜合素質。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的必然性與可行性
第一,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都是現代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因素,主要是因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影響著學生基本的認知能力與價值觀取向,進而形成了學生個性化的判斷體系,這是學生基本思維邏輯的組成部分,也就變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需要充分結合的關鍵因素,因此需要充分結合心理健康教育來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都是為大學生教育而服務,具有鮮明的指向性。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為了大學生教育教學而服務的,都帶有明顯的教育性與引導性。不同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被動性的教學活動,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開展的針對性教學活動,滿足的是學生差異化與個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主動性的教學活動,是學校組織起的整體性無差異性的教學活動,滿足的是學生共同性的思想政治學習需求[1]。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內容上互補,教學形式上相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內容上互補,在教學組織形式基本相似,進而就方便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進行整合。以心理健康教育來向內重點拓展學生的情緒與個性能力構建,強化學生在心理綜合素質;以思想政治教育來向外全面優化學生的認知方法與價值取向,促使學生在世界觀與方法論上得到全面地擴展,也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的心理素質協調發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方法探索
第一,構建專業化的教師隊伍,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能力大融合。為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教學,首先應該構建更加專業的教師隊伍,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資源大融合。一方面提升所有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以及教學設計能力;另一方面強化兩個教學學科之間的再整合與選擇性融合,保障教師可以更加有效地開展兩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且教學活動過程更加具有科學性與教學性,進而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無縫對接[2]。第二,規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標,制度教育教學計劃。高校需要重新規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任務與教學計劃,將其作為一個教學整體來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教學目標制定、教學考核制度建設、教學情境優化,為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尋找一個共同性的教學目標,并為此制定詳細的教育教學計劃,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可以更加有方向、有目的、有細節、有側重的組織與實施,進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效果。第三,立足于學生個體來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融合,提高教育教學綜合質量。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觀要求,使得教師需要從學生個體來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融合。一方面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具有更強的普遍性與系統性,同時還應該保障其教學內容的靈活性與多樣性,保障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接收到更加多元化的教學資源,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與心理訴求,進而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像心理健康教育一樣可以與學生之間構建一一對應的關系模式[3]。第四,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激發課堂教學的指導性與專業性。在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的教學創新時,需要積極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結合起來,拓展課堂教學與教學輔導的方法體系,豐富課堂教學形式,使得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兼顧集體性與個體性、普遍性與特殊性、教育性與疏導性、方法性與情緒性,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方法進行有選擇的整合與創新,進而激發課堂教學的指導性與專業性[4]。
篇6
1.1從事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老齡化現象較為突出。在很多國有企業中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員往往是由年齡較大的職工組成,他們在幾十年工作中,逐漸形成了單一工作模式和方法,習慣于用慣用的舊理論、方法去解決新問題,這是難以適應時展潮流的。同時,年齡的差距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針對性不強的問題時有發生。
1.2企業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單一,現代化教育手段匿乏。在部分國有企業當中,常能看到如下現象:開個會議,宣讀一下文件,并再把材料發放到職工手中,就算開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希望通過這種形式使青年職工提升思想政治素質是不現實的。現代企業青年,時代特點十分明顯,在對他們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必須以青年職工的特點為依據,適當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以寓教于樂的形式開展教育活動,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1.3現代青年壓力極大,企業卻不能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予以必要的重視。現代青年面臨著較大的生活壓力,工作中競爭壓力大,生活中還面臨著買房難等諸多現實問題,這使很多青年在投身工作時,往往只重視工作給其所帶來的財力,卻逐漸放松了對自身思想政治素質的建設和培養,這使得現代企業青年職工功利化思想十分明顯,這樣世俗化了的企業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不但限制了青年職工自身發展,也會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二、加強國有企業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2.1堅持正確的青年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原則。在開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國有企業應當遵循如下原則:一是因人而異原則。思想的陣地,要用正確思想去占領,否則就要被非正確思想所占領。伴隨著經濟發展,社會群體復雜化,社會階層分化也日益明顯。因此,只有針對青年職工不同的思想問題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才能切中實效,取得預期效果;二是以人為本原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適應時展需求,才能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因此,在開展企業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應堅持以人為本原則,通過對思想問題的認真分析和研究,在充分認識客觀事物真實面貌基礎上,把握發展變化規律,采取最為有效和妥善的方法予以解決,才能從根本上使青年職工的思想得到轉變,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三是采取科學的教育方法原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很重要。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充分利用手機、網絡等新媒介,采用現代青年更加喜聞樂見的工作形式,才能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吸引力,使工作更具實效性。
2.2讓國有企業青年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實效性的手段。
2.2.1使之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企業通過企業文化教育的開展,在青年職工中營造和諧的企業氛圍,為青年職工建立平等工作關系與良好工作環境。再通過有效溝通,讓思政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員工建立雙向溝通機制,這對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是極為有益的。同時還能在維護企業共同利益的基礎上,推動企業取得全面的進步。
2.2.2把心理疏導融人到青年職工思想政治教育當中來。心理疏導是國有企業針對青年職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針對青年職工心理問題,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或是專題講座等心理疏導措施,在密切關注企業青年職工心理變化的同時,在適當時機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工作,能夠更加有效地為他們化解心理矛盾,緩解他們不斷積累的壓力。
2.2.3建設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目前,國有企業青年職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他們接受新鮮事物能力較強,互聯網是青年人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極為重要的現代化工具。國有企業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應緊跟時代的潮流,充分利用網絡手段,去占領網絡思想陣地,這樣才能切實加強青年職工社會主義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教育。
三、結語
篇7
在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發展的三十年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試點到推廣、從分散到整合、從低級到高級,且保持良好發展前景。如今已成為立足于我國國情而開展的一門具備很強綜合性、政治性、實踐性、科學性的學科。基本完成了合理有序、覆蓋廣泛地學科布局,形成了層次齊全、結構完善、相對獨立的學科體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存在的問題
第一,學科定位不明確,學科認知不到位。明確學科定位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前提基礎。在三十年來來,思想政治學科、專業經歷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個階段。隨著它作為一門獨立的二級學科被納入理論一級學科之中,其學科定位的理論邏輯應該說雖然已經得到基本厘清。但是人們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一些基本問題的認識還存在較大爭議,特別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與學科的關系的爭議仍然很大。對學科的認知是學科建設的基礎,當前對學科認識的不到位,必然影響學科的進一步發展。第二,學科概念不統一,概念使用混亂,理論抽象。雖然經過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具有一定學科特色學術用語。但是各高校教材繁雜,學術用語理解、解釋都存在很大偏差,這嚴重影響學科發展。第三,研究方式不科學,需要重審與轉化。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學科研究的日漸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面臨著研究方式的重審與轉換。必須處理好理論與現實、繼承與發展的關系,使思想政治教育適應社會實踐發展的現實需要。第四,研究隊伍專業性不強,存在短板。學科建設是高校工作的基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教育教學是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征,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理論教學的任務。但是目前構成高校思想政治學科建設的主要力量三類人員:專業課老師、公共課老師、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干部中只有部分出身于本專業。經常出現一些以原有學科思維方式的思維思考,甚至以原有學科概念詮釋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問題的情況,這就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思維習慣和知識系統受到他們原有學科思維習慣和知識系統的影響。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思維獨立性、研究術語科學性、研究方法的適用性。第五,專業方向不明確,學科課程設置混亂。通過研究不難發現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相當繁雜。學科課程設置,各高校也大相徑庭,極為混亂。第六,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未能充分利用網絡陣地開展思想教育現如今互聯網早已深入到社會各個領域,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再帶來方便快捷也帶來許多弊端。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門必修課,通過理論及思想品牌教育等內容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行指導。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實踐性,發揮其對國民特別是在校學生教育的現實作用必須迅速掌握學科網絡教學方法,占領網絡陣地,發揮教育功能。但是有調查顯示,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獲取量少、網絡教育效果不明顯。在學科發展的道路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塊不容忽視。第七,思想政治學科創新性有待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特色的一門學科,要加強對它的建設,除了吸取其他學科經驗,更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研究,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但是目前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理論的范圍、邊界有很多學校不能清晰路徑。因此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研究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要堅持科學發展觀,不斷創新學科發展思路,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
三、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的對策
篇8
[關鍵詞]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差異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沒有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說,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著差異,但是二者在目的、內容等方面又有一定的共性。
一、相關性
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形式,應該說,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沒有本質的差別,它們的目標是一致的,內容是相輔相成的。因此,二者存在的千絲萬縷的聯系,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第一,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時期新的發展形式,是方法的延伸,其本質都是教育主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規范,對教育對象開展的一系列意識形態的影響,使教育對象形成符合統治階級利益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一系列活動的總和,前者使后者的教育廣度和深度都有很大提升。第二,二者相互配合,互相促進。網絡日益對人民群眾的政治素質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現實社會仍在很大程度上對他們的價值觀念起著決定作用,他們在網上選擇和獲取信息也是以現實生活認知為基礎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和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配合,互相促進有機統一體。首先,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網絡化。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按板塊和欄目在網上開辟相應的空間,如開設國情教育板塊、心理健康教育板塊、黨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和互動交流信箱等,將虛擬的網絡環境實體化,讓受教育者在網絡中學習理論,增長才干,提升思想,凈化心靈。其次,將網絡教育作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由網絡的開放性和無國界性,其信息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如不加以引導和管理,將對人民群眾的思想產生重大影響,引起他們思想混亂,影響其健康成長。因此,網絡思想道德教育應作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引導受教育者健康上網,文明上網,養成良好的網絡道德習慣。
二、差異性
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思想政治教育在內容、形式、載體、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發生了重大的改變,計算機網絡以其獨特和不可比擬的優勢正改變著人們的學習和工作方式。信息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手段、方式、效果和教育主客體等各方面有了根本的差異。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獲取渠道不同。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主要來源于書籍、報紙、電視、經典論著、電臺等媒體,信息容量小不僅小,而且還具有滯后性。網絡渠道則不同,信息豐富、新穎、快捷。網絡世界中超大的信息容量,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加豐富,并且可選性比較大。首先,教育主體可以在網絡上搜索相關的主題信息,通過多媒體技術制作成課件,直觀且新穎。教育主體還可以利用網絡巨大的信息資源,了解政治、文化、經濟、歷史、軍事等各領域知識,提升自身素質,為教書育人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教育對象也可以及時通過網絡與教育者進行互動,及時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傳遞給教育主體,讓他們及時掌握第一手信息,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下一步工作,通過這樣的良性循環,在雙方之間便形成了銜接順暢的教育機制。
第二,教育主體和教育對象的溝通交流方式不同。傳統教育形式主要采取單向的面對面灌輸模式,教育主體在教育過程中享有絕對的主體地位。而在網絡世界中,這種境況得到完全的改變,每個人都可以在網絡世界里自主地獲取自己需要的任何知識,打破了現實世界中存在的心理限制和空間限制。一方面,促使教育主體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手段和方法,拋棄枯燥說教,以人為本,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會主動采取平等交流的形式與教育對象進行溝通,比如在論壇內主動回答教育對象提出的問題,或者與教育對象共同討論熱點問題等,這些都會挖掘教育對象的潛能和個性品質,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另一方面,教育客體也可以成為教育信息的傳播者、評論者和反饋者。通過近年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來看,通過網絡平臺開展教育工作,總會很容易激發教育對象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他們往往會主動參與到活動的各個階段,甚至有時充當教育主體,對其他教育對象進行言傳身教,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對象就完成了自我教育的工作,無形中大大提升了教育效果。
第三,教育手段和效率的不同。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講課、講座或談話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開展工作之前,要投入很大精力進行資料和信息準備,但是這個過程往往沒有受教育者的參與,他們的主體性和自身優勢得不到發揮。另外,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一對一”或“一對多”的課堂講課形式,受教育面非常有限。而網絡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率,相比于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強的優越性。網絡的優勢首先表現為:首先,網絡上信息量巨大,可以搜索到你需要的眾多的相關知識,信息齊全,觀點新穎,可以較容易的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發展前沿,了解學科的相關動態,學習和借鑒國內外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用較少的時間獲得最大量的信息,大大節約了備課的時間;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形態從平面走向立體,從靜態變為動態,使思想政治教育生硬的理論知識內容成為吸引人、教育人、娛樂人的信息,文字、圖片和視頻的綜合運用,大大提高學生的接受效果,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再次,通過網絡多種多樣的傳播和交流方式,我們可以在第一時間把黨政方針和道德教育內容傳播給廣大人民群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張再興.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篇9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實現創新的過程中,不能單純依靠傳統的顯性教育,更要重視隱性教育對學生的啟迪與影響。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隱性教育的內涵、特點,作用,對開展隱性教育的途徑進行研究,探討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思路,有利于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隱性教育;高校
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面臨經濟全球化、信息技術化、價值多元化的挑戰,它不僅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時俱進,而且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斷創新和發展。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種,近兩年來已經受到越來越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共同關注。深入發掘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構建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體系成為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內涵與特點
(一)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內涵
所謂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指那些能夠通過無意識接受的形式,引導受教育者獲得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從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教育方法。其中,無意識又稱潛意識,具體是指人腦不經過信息加工,直接認識外界事物的過程,是一種非認知的接受過程。
隱性與顯性是相對的,在《辭海》中對“隱”的解釋是:隱蔽、隱藏。隱性教育中“隱”的含義主要有兩個:施教的“隱”和受教的“隱”。施教方面的要素包括教育主體、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載體以及教育情境。當受教育者明顯感覺不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時,無論教育主體、教育內容、教育載體、教育情境以何種形態出現,都會使受教育者感受不到自己正處于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而整個教育過程實質是將受教育者被迫學習的過程轉化為自主學習的過程。因此,施教的“隱”關鍵是施教目的的“隱”,主體、內容、載體、情境的潛隱可以是相對的,都為教育目的的“隱”服務;受教方面的要素指教育目的得以實現的內在因素,主要強調情感性因素、意志性因素、無意識接受等,大抵涵蓋了所謂的非認知心理。受教育者的非認知心理與施教目的隱蔽性是對應的,顯性教育的教育過程是以認知的傳授為特征,而隱性教育的教育過程則是以非認知心理接受為特征。
(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點
潛隱性。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實施過程中,教育目的并不像顯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那樣直接和外露,教育者并非單方面地灌輸思想,也并非引經據典地直接予以勸導和教育,而是將教育的目的和意向隱藏到大學生學習、生活和各種活動之中,以含而不露的方式,無聲地引導受教育者自然融于教育者創設的教育情境中,使其在非目的性、無意識的情況下,不知不覺地接受熏陶和影響。
滲透性。指“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總是寓于其它社會實踐活動之中,總是和其它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有機融合,并滲透在其它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田這是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區別于顯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鮮明特征。顯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一個獨立性的實體存在,不需要寓于任何外在的社會實踐方法。而隱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一樣,它的開展是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方法滲透到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之中。
全方位性。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實施過程中,教育者根據事先設計好的教學意向,將其投置到具體的生活環境之中,教育內容就會按教育者的教學意向在受教育者毫無察覺地情況下潛移默化地進行。整個教育過程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徑、不同的層次對受教育者施加全面的、綜合的影響。
非強制性。在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實施過程中,受教育者看不到居高臨下的權威式的訓導,更沒有意識到自已處于被教育者的地位。由于教育的目的和內容隱藏于各種活動中,教育者沒有給受教育者以任何明確的、直接的外部強加意圖,使受教育者完全處于一種自愿、自主地選擇和參與教育活動的自發狀態。
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作用
同化認知。與顯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比,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加注重培養學生思想行為和生活方式的同化認知能力。因此,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實施的過程中不但不會排斥認知教育,反而是以認知教育為起始點和發展的條件,幫助學生反芻課程知識的同時,著重引導學生同化認知那些蘊含其中的主流價值觀念。
建構心理。現代社會復雜多變,影響思想、行為的因素越來越多,變化節奏越來越快,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五花八門的思潮、千奇百怪的現象――心理壓力、心理問題勢必增加。為扭轉這種局面,除了一些顯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外,配以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寬容態度、堅強意志、健康心態等。
陶冶情操。陶冶情操是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對受教育者品德的形成、發展產生的作用是最重要、最顯著的。所謂陶冶情操是指“通過創設和利用有意義、能夠幫助受教育者提高個性品質和道德品質的情境氛圍,對受教育者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響。”陀主要通過美的陶冶、情感陶冶、氛圍陶冶三個途徑來實現。
規范行為。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通過各種客觀實際的物質精神以及環境力量,對受教育者的行為起著制約和規范的作用。首先,學校的校容、校風、校貌、校紀等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具有引導作用和相當的約束作用。其次,教師的言行舉止,班集體的群體行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制約學生個體行為。最后,良好的人文環境產生的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對人的行為在客觀上會造成“規范”和“約束”的效果。
三、高校開展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高校開展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需要科學準備與設計的復雜的系統工程,這是因為各種隱性教育因素向教育聚焦的局面并不會自發形成,因此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需要教育者、管理者、服務人員、專業人員(包括心理咨詢師等)以及校園建設者協調規劃、統籌實施,共同發揮各種資源的合力教育功能。
(一)物質層面
物質層面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主要是指校園的物質環境,包括學校的建筑設計、班級教室設置以及各種自然景觀、人文物質景觀的設計與布局等。校園環境,作為人們有意識建造的一種文化傳遞場所,是學校內部作用于學生的一切外界事物的力量的總和,是學校為創造良好育人條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而建造的。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人的先天潛能是無比優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創造一種環境和文化,使之得以實現。環境是教育的生存場所和發展空間。環境啟發人、環境養育人、環境造就人。”具有優美自然景觀、濃郁人文氛圍的校園環境,有助于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引發人們的思考和感悟,激發他們的事業心和進取精神。
學校有必要精心設計校園物質環境,賦予建筑的設計以獨特的文化內涵,使學生身處其中,既受到美的享受,又有思想上的啟發;同時,布置多種多樣的文化設施,發揮各種文化設施的教育功能,如學術報告廳的莊重、課堂教室的嚴謹、體育場館的朝氣、各種雕塑的寓意,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此外,重視教學設施的布置和美化,充分挖掘和創造教學設施中美的因素,給人賞心悅目的感受,逐步內化為積極健康的心態。
(二)精神層面
1.隱藏在顯性課程中的隱性教育
這涵括了隱蔽于各種傳統、顯性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或其他學科教學中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不是一個知識結構簡單搭建的過程,其本質上是一個完整的人的成長與形成的過程,教師的學識、思想。人格都會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烏申斯基曾指出:“教師個人的范例,對青年人的心靈”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種教育力量。”H3教師自身的人格品質和學識修養無疑是隱性教育的重要影響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教師,不僅要研究和開拓課程本身的教育資源,也要將自身納入教育資源的范疇,言傳身教,發揮教師的道德示范作用和人格感召力,增進德育的現實效果。
各類專業課程中同樣蘊涵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各學科特有的內容、科學研究方法等因素會對學生的倫理道德產生無形的影響。例如人文學科傳遞給學生人文關懷的精神,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自然學科通過展現科學的探索過程,幫助學生培養科學創新、求真務實的態度;藝術學科則是通過審美體驗,使學生在精神上得到啟迪和提升。內隱在各類顯性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對于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造能力、意志能力、心理調適能力的作用是不可小覷的,它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學生的思想與道德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2.文化環境
校園文化環境是無形的課程,體現在校園風氣、傳統精神、價值體系、教師人格、師生關系、心理影響以及班級的心理環境之中,反映了校園的歷史傳統、精神風貌以及學校成員共同的目標追求、價值體系、道德情感和行為規范,這些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蓬生麻中,不扶而宜”。因此,建設具有濃郁人文氛圍的校園文化環境,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徑。
(1)大學精神
大學精神是經過長期積淀而形成的穩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學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學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對大學的生存起決定性作用。其內涵主要包括自覺的學術精神、永恒的道德精神及敏銳的時代精神。因此,開展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精神的培養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這就需要學校大力培養健康、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營造自由、民主、科學的學術氛圍,同時重視校風、班風、學風的建設。
(2)團體活動
實現知行統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則之一,團體活動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融入活動之中,對學生施加思想政治影響,使之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各種形式的團體活動的開展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現形式,更是由教育者主體和受教育者主體的共同參與和互動的過程,因此,需要細致研究學生積極主動的活動,包括各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等,使學生在活動中有所收獲。
(3)網絡媒體
互聯網作為當今社會具有強大交互功能的大眾傳媒方式,已成為大學生接觸和使用最多的媒介,并開始取代傳統媒介成為學生獲取課外知識的重要來源。因此,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時代感與實效性的重要途徑。應當看到的是,西方發達國家利用他們在網絡技術和控制權上的優勢,借助網絡對我國青年進行意識形態、思想文化上的滲透,對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國家安全意識宣傳教育;此外,目前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現象呈現上升趨勢,因此,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運用網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進學校和學生之間的對話,推進學生與社會的互動,在交流和對話中推動學生主體化、社會化的發展。如人民網時政頻道特別制作的“什錦八寶FANS圈”,就是一個很好的大學生政治參與的機會和平臺。高校在利用網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需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價值取向、情感需要來建設教育載體,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吸引大學生積極參與,樂在其中,并得到思想上的啟迪與完善。
(三)制度層面
校園制度是在校園活動領域中,圍繞一定目標形成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比較穩定和正規的校園規范體系。包括學校的組織機構,領導者的思想觀念及領導方式,教學管理方式及評價機制,學生宿舍生活及一切活動的安排方式等。這些內容集中體現了學校領導者的思想觀點與價值觀念。學校各項規章制度是否民主合理,將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發揮的性質和方向。制度的建立,可以培養大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建立起對法律制度的信任,對行為規范的尊重,鍛造出自律自治的精神。學生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同時也是自我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只有獲得學生心理認同后的規章制度,才能被學生自覺地遵守,因此,學校在制定和執行制度的過程中要真正以人為本,在管理中凸現對人的真誠理解與全面關懷,重視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不斷引導學生提高其自主意識和自我發展意識,最終把外在的制度要求內化為學生的自律行為。
總之,隱性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是需要經過學生主體的反映、選擇、整合、內化和外化一系列復雜的過程而逐步完成的。應當注重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引導他們充分發揮自我教育的功能。同時,教育者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需要關注顯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動,使二者在相互聯系和發展中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協調一致地發揮教育功能。(作者單位:湘潭大學學院)
參考文獻:
[1] 吳育林.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隱性教學[J].思想理論教育,2006,(1).
[2] 朱耀華,趙華朋.淺議德育中的隱性教育[M].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
篇10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單一
高校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不管是內容、方法還是手段都停留在以往,顯然已經無法適應當前教育需求。從具體的教學內容來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征無法與大學生的實際生活相互聯系,沒有明顯的針對性。最近幾年,盡管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知識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教育內容較為呆板、傳統,不能夠按照現實情況加以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無法緊密聯系大學生自身發展,沒有涉及職業教育、心理健康、網絡道德等等層面的教育,因此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無法調動。教育方法上面并沒有關注到大學生其實是整個活動的主體,而是過于關注可塑性,被動的填鴨式教學。以往的教學手段依靠一支筆和一張嘴,這樣的教育手段在當今的信息化社會已經無法發揮有效的作用。
(二)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存在片面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將大學生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大學生成為整個活動的最終受益者。大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必然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保持一致性,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進一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幫助大學生發展進步,也能夠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目前正是全球化的時代,大學生的思維更為活躍,視野開闊,能夠充分運用新技術,也能夠根據情況進行獨立判斷,并且希望自己的行為得到認可。但是,大學生由于年齡特殊,各方面有所不足,不管是生活經歷還是社會閱歷明顯不足,對整個國家的情況也不夠了解,當判斷事物過程中僅僅依據個人的思想來盲目判斷,這樣極易與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相互偏離,無法實現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日趨復雜
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不是單一的環境,而是一個系統,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了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我們國家目前正是關鍵的轉型期,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進行轉變,在這個過程當中,民主和法制水平都有所欠缺,在市場經濟并不完善的前提下,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進而也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效果。與此同時,高校當中的硬件設施存在問題,師資力量過于薄弱,整個校園風氣不佳在一定程度上沖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路徑
(一)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建設與發展
首先,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整個團隊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包括管理,心理學,社會學,教育,等等,加強學生事務管理,給予學生一定的就業指導。通過多種方式有效引導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最終建立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優秀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無論是素質還是業務水平都處于領頭地位;其次,了解關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困難和待遇,主要加強福利待遇,保障他們解決生活問題才能夠消除他們煩惱,一心一意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再次,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進行定期考核,讓每一位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夠了解自身的職責,通過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將工作直接與激勵掛鉤,提高思想教育隊伍的工作積極性。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針對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緊緊圍繞外部環境的變化來變化,有效確定整個教育活動的內容和重點,不僅需要真正貼近學生的生活,還需要結合實際生活,有目的性有針對性。教育內容有所針對性,才能最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需要以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引,讓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實處。充分了解大學生特殊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將傳統與創新加以結合,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保證學生能夠全面成長,并且能夠成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需要建立在大學生基本心理特征的基礎之上,從大學生最為在意的問題切入,找準方向,將各種問題融合在實際問題當中,幫助大學生化解矛盾,瓦解沖突,然后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豐富內心的情感,這樣大學生才能夠精神境界更為豐富。
(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中學生的主體地位
大學階段為什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為直接的目標就是幫助大學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因此,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學生作為主體,真正了解學生之所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效地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尊重學生情感,重點幫助學生塑造良好人格。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該有長遠的規劃和明顯的目標,整個過程當中抓住重點,有所把握,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提升自己認識的能力。明確了大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后,能夠將原來的外在內容進行轉化,變化內在信息最終被學生所接受。
- 上一篇:鄉鎮安全生產存在的問題
- 下一篇:經濟糾紛的起訴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