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范文
時間:2023-08-11 17:38: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耕作技術
(一)農業生產工具
從出土地的金代農業生產工具來看,金代的耕作技術的進步主要表現在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和耕作方式的創新。在金代廣泛使用鐵農具,出土地的鐵工具不僅數量多,而且種類齊全,性能良好。從出土地的鐵農具中可以發現犁鏵的數量非常多,而且形制先進,結構合理,而且還有其他附件根據不同耕種需要與鐵鏵配套使用。金代鐵鏵還有大、中、小之分,可以適用于不同的土壤要求,確保了農作物產量的增加,也有利于精耕細作的實現。在出土鐵鏵中還有具有牽引轉動靈活的犁,這種鐵犁是通過牛來進行牽引的,這說明當時牛耕在金代農業生產中已經廣泛使用。
金代出土的農業生產工具中還有各種類型的鋤,不僅有安裝有彎形鐵鋤鉤的鐵鋤,還有安裝木柄的鐵鋤,出土的農具中還有無柄的手鋤。而且各種類型的鋤都比前代具有較大的時步。這些鋤都是中耕工具,進行除草和松土使用,以便于更好的提高農作物產量,這就充分說明了當時金代中耕技術已達到了較先進的水平。在出土地的金代農具中還有施肥的工具,金代百姓都飼養馬、牛、豬等家畜,利用這些家畜的糞便來為農田提供有機肥料,從而達到改善土壤肥力及提高產量的目的。出土出各種不同規格和形制的鐮刀、手鐮,這是農業收獲工具,可以根據莊稼的高矮來對其進行收割。
從金代出土土的農業生產工具不難看出,從整地、耕作和收割各種工具都較為齊全,而且從工具上可以將金代農耕技術的進步進一步展示出來,這可以看出當時這個女真民族政權下的農業已經開始實現了精耕細作,農業生產技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二)先進的耕作方法
金人在長期的耕作過程中總結出了先進的耕作方法。在金代時就提出“凡地,除種麥外,并宜秋耕。至來春地氣透時,待日高,復擺四五遍。不能盡秋耕者,除種粟地外,其余黍豆等地春耕亦可。大抵秋耕宜早,春耕宜遲,秋耕宜早者,乘天氣未寒將陽和之氣掩在地中。過秋,天氣寒冷,有霜時,必待日高,方可耕地。春耕宜遲者,亦待春氣和暖,日高時依前耕擺”。而且金人還在農耕實踐中認識到“細擺”的重要性,為了秧苗能夠根土相關,更好的生長發展,則需要做好擺功。“犁一擺六,擺功不到,土贏不實,下種后雖見苗立根在廉土,根土不相著,不耐旱,有懸死、蟲咬、等諸病。擺功到,土細又實,立根在細實土中,又碾過,根土相著,自耐旱,不生諸病”。
二、水利興修和農田灌溉
當時金代所管轄的地區經常干旱,這就使金代在農業發展過程別重視水利的興修,修渠和鑿井用來灌溉農田。
(一)金代在修渠是有疏通前代堵塞的水渠,也有自己開鑿新的水渠來灌溉農田。在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陜右大饑,流亡四集,(龐)迪開渠溉田,流民利其食,居民藉其力,各得其所,郡人立碑紀其政績”。皇統年間,權陜西諸路轉運使傅慎微,“復修三白、龍首等渠以溉田,募民屯種,貸牛及種子以濟之,民賴其利”。鄙塢縣(今陜西眉縣東北)常年大旱,孔公到任后,“開渠通流,水順流而下通渠廣陌,汲引灌溉,涂墅洗塢復曩時之難。僅有數千園田,畦計不營幾萬,水利興,官民兩利州”。這些水渠的修復和開鑿,使大面積農田得到灌溉,極大地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
(二)金章宗泰和年間在沒有河流的地方開始掘井灌田,而且在泰和八年七月份,詔諸路按察司規劃水田。章宗下令各地農官開河掘井用來灌溉農田,這為當時農業生產提供了較好的保障,不僅對農作物的栽培和生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且農作物的產量也能夠提高。山西的平陽地區在田間地頭打井取水灌田,如《金史》所載:“平陽掘井種田,俱可灌溉”,此地成為了金代境內農業發達的地區。
(三)金代開渠、鑿井也為水田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水稻栽培技術要求很高,但它是高產作物,收獲多于陸田數倩,故女真統治者非常重視,正隆2年詔諭河南,“仍令各修水田,通渠灌溉”。章宗明昌6年(1194年),朝廷定制:“縣官任內有能興水利田及百頃以上者,升本等首注除。謀克所管屯田,能創增三十頃以上,賞銀絹二十兩匹,其租稅止從陸田”。金廷還采取措施,放水給百姓灌田,承安2年(1197年),“敕放白蓮潭東閘水與百姓溉田,3年,又命勿毀高梁河閘,從民灌溉”。直到哀宗元光元年(1222年),朝廷還在下令興修水田。
由于水利的興修和統治者的重視,金代水田的開發面積很大,曹州、單州基本都是水田,大定6年8月,黃河決口,曹、單兩州遭水患,這兩州都是以水田為生,在水患中導致農田所剩無幾。宣宗興定年間,宣慰使李復亨上奏:“南陽禾麥雖傷,土性宜稻,今因久雨,乃更滋茂。田凡五百余頃,畝可收五石,都得二十五萬余石”。貞韋占4年(1215年)8月,程淵言:“碭山諸縣陂湖,水至則畦為稻田,水退種麥,所收倍于陸地。宜募人佃之,官取三之一,歲可得十萬石”
篇2
關鍵詞 人文環境 科學技術發展 新李約瑟命題
中圖分類號:G301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Throughout human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humane environment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as an engine to push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different countries in different time on their way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mmarize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lessons,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eality, if we want to achiev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e must innovate humane environment factors constantly through the art and humanities, cultural traditions, ethics and values,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many other complex, so as to elevate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e environment to the key position.
Key words humane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ew Needham Thesis
1 “新李約瑟命題”帶來的深思
被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斯?伯爾丁稱之為“李約瑟難題”的謎團,是由英國皇家學會(FRS)會員李約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在其編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Science & Civilization of China)中提出:“如果我的中國朋友們在智力上和我們完全一樣,那么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扯力、斯蒂文、牛頓這樣的偉大人物都是歐洲人,而不是中國人或印度人呢?為什么近代科學和科學革命只產生在歐洲呢?……”它表明了一個事實,即古代中國為人類科技發展中做出了卓越貢獻,但近代科學成長發展于歐洲文明。
在2007年的倫敦DEMOS會議上,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所長古克禮教授重提李約瑟難題,繼而拋出第二個問題:“當前中國科技和經濟發展這么快,中國有無可能引領下一輪科技革命”?這一“新李約瑟命題”比 “李約瑟難題”更難回答,即一是要對中國的科技現狀進行分析,二是要對科技革命進行預測。要準確判斷中國既成的科技現狀并進而預測科技發展的趨勢,首先應分析影響科學技術發展的因素,即包括由科學技術規律所決定的內在因素和非科學技術規律所制約的外在因素。
2 影響科學技術發展的人文因素
影響科學技術發展的外在因素中,文化因素所決定的人文環境對科學技術產生的影響雖然不及政治、經濟因素極具速效且顯見,但是對科學技術長期的潛在的推動力和制約力難以估量,是巨大且意義深遠的。
2.1 人文環境的界定
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人文環境是在自然與歷史的演進中,隨著自然科學技術與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以哲學、文學、藝術等為代表)之間的相互碰撞、相互滲透、相互交融下而形成的長期、自然、平等、寬松的環境。
2.1.1 人文學科的建立
以哲學、史學、法學、倫理學、文藝學、語言學為內容的人文學科是人文環境的思想基礎,它對社會和文化藝術中倫理、道德、審美、藝術、哲學、意識形態的研究可謂新學科誕生的酵母,不僅能夠為科學技術的孕育提供創意的溫床,更能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掃清各種思想障礙,提供思想武器。
2.1.2 地域性文化傳統
人文環境因地制宜,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隨物質條件的改變而演變,最終積淀下來的是帶有顯著地域性的觀念形態,代表著該地區人們的人格性情、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倫理觀念、精神風貌等等。地域性文化傳統通過三個漸進的方式影響科學技術的發展:一是,直接地以傳統文化內生的邏輯模式闡釋客觀世界。這使得以兩極矛盾同一體系下看待世界的東方文化重整體、重演化,而以結構量化的理性來看待世界的西方文化重結構、重抽象;二是,以世界觀衍生的思維模式探究科學技術。科學技術的理論體系建立在邏輯思維的構架之上,而思維模式包含于世界觀之中,這導致崇尚經驗的東方文化演進出直觀、綜合性強的思維模式,崇尚理性的西方文化促成了發達的邏輯演算能力;三是,間接地潛移默化科技工作者的價值觀和精神態度進而作用于科學技術的研發過程。深植在科技工作者內心的價值觀決定著他們的志趣和追求,不僅左右工作時的事業觀、道德觀、功利觀,更反映在個人對待科技工作時的內在精神。歷史已表明,古代中國對仕途的追求和對民間“奇技巧”的嗤之以鼻極大地扼制了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間接導致了中國在近代科技史上的沒落,而歐洲文藝復興后,西方對懷疑精神、冒險精神、求實精神的極大闡揚則推動了近代科學的孕育。
2.1.3 價值觀念
從被動認識到主觀意向,從內在決策到實踐行動,價值觀念作為轉化的中介橋梁,是個人或群體關于客體相對主體需要是否具有意義的認識和判斷,具體表現為好與壞、對與錯、提倡與反對等等。它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分為宏觀與微觀兩個方面。宏觀的導向作用集中地體現在國家的科技政策之中,科技政策所制定的目標和方向正確,可促進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反之,則停滯或倒退。日本提出的從“貿易立國”、“科技立國”到“知識產權立國”的科技政策和美國的曼哈頓計劃、阿波羅計劃正是宏觀導向的積極例證;微觀的導向作用則反映在個人和群體的價值觀中,提倡科技的同時正視科技的負面效應,才可能營造推動科技良性發展的人文環境。
2.1.4 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素養
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素養包涵哲學素養、藝術素養、歷史素養、法律素養等等。它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表現為:通過影響科技工作者的世界觀進而影響科技工作者的思維方式,使科技工作者對科學研究產生不同的態度和精神,最終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科技工作者哲學素養的高低程度直接決定科技工作者個人的思維方式,不僅使科技工作者具有更開闊的視野、更活躍的思維和更多元的角度,而且有助于陶冶情操、磨練意志,使得科技工作者在科學的道路上鍥而不舍地追求,具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甚至可以激發科技工作者非邏輯思維的產生進而決定其創造性能力的高低。因此,人文素養的微妙差別往往指向的是迥異的科學發展軌跡,甚至于引起科學技術的變革。
2.2 “湯淺現象”中的人文環境因素由圖1可看出:科學中心轉移的時序依次為:意大利(1540-1610),英國(1660-1730),法國(1770-1830),德國(1830-1920),美國(1920-至今),這表明:當某個國家在某一時期內產生的重要科技成果超過全世界總量的25%,就可認定該國家是當時世界科技活動的中心,這一持續時期被稱為科學興隆期,平均長達80年。
“湯淺現象”中闡述的科學中心轉移過程有很強的突變性,原因涉及社會大系統中諸多因素的作用和耦合,其中文化的震蕩以及由文化的震蕩所帶來的文化張力是促進科學技術變革和高速發展的深層次因素。在平衡或超穩態特征的人文環境中,科學的發展也相應地平穩但發展步伐卻極為緩慢。只有當人文環境表現出某種動態特征,即文化體系和結構產生大幅度激蕩,新舊環境相互碰撞并與產生的文化張力相耦合,才會導致科學技術的革命式躍進,形成并發展一種孕育在新型人文環境下的科學技術。16世紀中期的意大利在文藝復興運動后成為第一個世界科學中心,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因于它主張平等人權、思想自由,并且這種文化的激蕩最終引發哲學認識領域內的文化張力,突出體現在科技工作者重識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與科學的互動關系上。
3 人文環境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引擎
縱觀人類科學技術發展史,結合“李約瑟難題”和“湯淺現象”所揭示的共性,可以看到任何時代、任何民族、任何國家在其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人文環境因素所起的重大作用。當所處時代的人文環境成為科學技術發展的阻力時,文化的激蕩將直接導致對舊有環境模式的突破,這種突破帶來的直接后果將為科學技術活動注入全新的精神和思想動力,進而引發科學技術創新活躍時代的到來。因此,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實現科技事業的騰飛,必須不斷地通過變革文化中的阻礙成分引發文化張力來為科學技術發展提供強大推動力。科學技術的發展與人文環境的革新是一個互動的過程,科學技術滲透到人文環境中不可避免地改變著社會文化結構,促使形成新的人文環境;反之,人文環境的新舊變革又會更有利于科學技術的孕育和發展。
4 未來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
科學技術史的發展表明,科學技術從未脫離過人文環境的影響和制約。影響科學發展、技術進步的各要素在其領域內營造著有效、和諧的氛圍,合力開辟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道路。
4.1 人文環境的發展趨勢
未來科學技術發展的人文環境,有賴于包括哲學、史學、法學、倫理學、文藝學、語言學、教育學等在內的人文社會科學的繁盛,有賴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民族文化傳統和豐富的文化積淀,有賴于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素養和社會價值觀念的綜合提升。如商品中知識含量特別是人文含量的增加、技術中高技術與高文化的聯姻,企業中具有創新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復合型人才的招聘,文化產業中人文資源的開發和應用等等,普遍反映著現代社會中明顯的人文特征,即科技發展中的人文化。人文環境一改往日的輔、被動性角色,從潛在力量積極轉化為主導力量,使得當代的科技發展中不僅有科學和技術的向度,而且有知識和人文的傾向,人文資源將毋庸置疑成為更具高價值、更具創造力、更具戰略性的可開發資源。
4.2 未來科技革命的趨勢
“湯淺現象”曾以平均80年的科學興隆期來預言美國的科技中心地位將終止于2008年,貝爾納曾預言蘇聯將會是繼美國之后的世界科技中心。現實表明,美國仍然處在尖端科學技術的前列并領導著全球的科技發展方向,而繼承蘇聯主體的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后其政治經濟秩序方面遠未達到穩定階段,更不用提何時能成為全球科技的中心。審視現狀,現代科技所創造出來的科技成果比以往任何時期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多得多,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但同時也得出一項結論:研究近代科學中心轉移的“湯淺現象”,已經不適用于國際政治格局多極化、經濟格局一體化的今天,僅由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主導世界的可能性越來越小,科學技術活動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獨霸世界科學技術的舞臺。所以,具有當今時代特征的是大國之間的博弈,若借用國際政治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的趨勢這一思想,則未來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必與政治趨勢互相影響,將呈現出“多中心”的趨勢。
綜上所述,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局面下解決科學技術又好又快地發展這一問題,有效地營造能夠促進科學技術發展的人文環境是關鍵。如前所述,中國在近代沒有保持住科技的優勢并孕育出近代科學,究其原因,人文環境的不協調所導致的觀念和文化的滯后、學科設立的缺陷、科技工作者素養和能力的落后以及科技體制的制約等等都是問題的癥結。如同“李約瑟難題”是后人對中國科技史的反思,“新李約瑟命題”不可以再度覆轍,中國必須嚴肅對待自身的科學技術發展,中國在經歷了60多年的飛速發展后要引領下一輪科技革命,機遇是存在的,但也存在不少的問題:只談科技所涉及的政治、經濟是不夠的,必須考慮人文的因素,將良好人文環境的營造擺在首位,以思想觀念的創新、制度體系的創新、學科建設的創新、教育體制的創新、人文素養的創新、戰略政策的創新等等為科學技術的前進提供多層次強有力的保證,并且將人文因素融入各個領域統籌看待,把構建人文社會環境的重要性提升至事關成敗的關鍵位置。
參考文獻
[1] 楊莉.現代科技人才素質論.內蒙古: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1.
[2] 張先恩.科技創新與強國之路.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3.
[3] 劉釩.“湯淺現象”內涵解析及其現實意義.社會科學論壇,2007(7下).
[4] 王曉文,王樹恩.“三大中心”轉移與“湯淺現象”的終結.科學管理研究,2007.8.25(4).
[5] 王春,楊芒.創新人文環境是科技事業騰飛的引擎――“湯淺現象”的人文思考.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總64期.
[6] 周濟.“湯淺現象”的機制分析與中國科學發展的后顧前瞻.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95.16(11).
[7] 傅正華.試論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素養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江漢石油學院學報,1999.3.21(1).
[8] 傅正華.人文環境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分析――兼論世界科學活動中心轉移的人文因素.科學學研究,1999.3.17(1).
[9] 傅正華.試論民族文化傳統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科學管理研究,1999.6.17(3).
篇3
[關鍵詞]近代中華科學文化;衰退;制約因素。
中國社會五千年歷史中有過輝煌的創新與發明,四大發明在世界文明進程中極大推進了各國發展的步伐。英國著名的科學史家李約瑟說過:“中國在公元3世紀到13世紀之間保持了一個西方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中國古代的科學文化“往往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特別是15世紀之前更是如此。”中國人對科學技術有著卓越的貢獻,“要是沒有這種貢獻,就不可能有我們西方文明的整個發展歷程。因為如果沒有火藥、造紙、印刷術和指南針,歐洲封建主義的消失就是一件難以想象的事”。[1]薩頓在厚達4000頁的專著《科學史導論》中,從古代一直研究到公元14世紀,他列舉了大量的科學家名字,而中國科學家就有249人。但是,中國的科學文化的繁榮只是相對的,特別是到了近代,中國的科學文化落后于曾向自己學習的西方。中國人開始擺脫“一向以自己為中心”的姿態,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中國的科學文化為什么得不到持續的繁榮呢?事實上,在中國傳統科學文化繁榮的同時,中國傳統的文化、思維方式、科學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嚴重地束縛著我國古代科學文化的發展。
一、傳統文化“重政務,輕學術”的傳統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雖不絕然否定科學和技藝的作用,甚至還包含了某些科學方面的知識,但卻是貶低科學的實用價值的,中國傳統文化關注的是國家政務,輕視對自然的探索。儒學事實上就是如此,它認為科學和技藝只是“小道”,“雕蟲小技”,解決不了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問題,君子不可沉溺其中,君子應潛心于仁義道德的研究。《新唐書·方技列傳》說:“凡推步、卜相、醫巧皆技也,——小人能之。”[2]孔子主張“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而且認為技藝會使人喪志,于國事無,并把它歸于不道德的功利行為,從而也抑制了技藝的研究發展。而中國自漢武帝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專制政策以來,儒家經典獲得了政治意識形態的權威,春秋戰國時代那種學術自由、“百家爭鳴”的氣氛蕩然無存。歷來的統治者又都把科學技術誣為“下九流”、“奇技巧”。道學也具有反科學主義的特點。道學追求回歸自然,但它不主張探索自然和改造自然,這就必然不推崇科學技術。可以說道學創始人老子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反科學、反理性主義體系,他的“無為而治”看似進入超脫一切的境界,本質上這是一種“絕圣棄智”、“絕巧棄利”、“絕學無憂”[3]的蒙昧主義的綱領和“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4]的愚民國策。佛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雖然蘊涵著一定程度的理性思想,但是,基本上具有非理性本質。禪宗吸取老子“不言之教”的思想和道家悟性直觀思維傳統,主張以悟性思維頓悟本真的佛性并且不立文字地去洞察世界的本質,從而具有濃重的非科學特質。
二、逐漸教條化的科舉制度和封建制度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
作為中國古代封建政治產物的科舉制度對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生了重要作用,但是科舉考試的內容主要是儒家經典,所以只能培養出背誦經典章句,善于文辭而缺乏實學的人才。中國傳統的知識分子是閉門窮經,“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而且做學問只是注釋、考據先賢的著作,極少創新。他們把畢生的精力埋于古籍堆中,只繼承不創新,只完善不突破,思想受古經束縛很大。到了元明之際,科舉考試內容僅限于八股文,內容局限于“四書五經”,完全排斥了科學技術內容,使古代科學技術的成果得不到繼承和發展。絕大多數的知識分子終生致力于國家政務,自然知識、生產技術等科學技術為他們所不齒。這不僅摧殘了知識分子的身心健康,更嚴重的是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程朱理學”的興起,更加深了對人們心靈的摧殘。封建的綱常名教嚴重地禁錮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從而也束縛了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
我國古代是官本位的社會,除了做官,大部分游散于民間的知識分子(士)和手工業者的社會地位是非常低下的,他們由于行走于國家政權之外,科學研究是得不到國家的認可和支持的,所以很大一部分研究開展不下去。比如說墨家,墨家的階級基礎是手工業生產者,除了一部分手工業者積累起了充分的財富而參與政治生活等之外,另有一部分手工業者則因擁有財富而有條件從事與手工業、商業等有關的獨立的學術研究,進而推動了這一時期科學技術的發展。可惜的是,戰國之后,手工業者由于社會地位低下,經濟上沒有大的實力,所以,已無能力研究與他們手工業有關的科學了,這樣,墨家及其傳統在后世沒有得到重視和發展。況且,墨家一直受到儒、道、法諸家的擯斥,在中國傳統文化演進中幾乎中斷、絕響。
三、中國傳統的科學研究方法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
近代西方科學的發展與他們科學的研究方法密不可分。西方科學注重分析,在研究一個具體事物或事物的某一局部時,總要把它從錯綜復雜的聯系中分離出來,獨立地考察它的實體和屬性。中國傳統科技則與西方科技截然相反,注重整體思維缺乏個體邏輯分析,是注重綜合,注重從整體上把握事物。
這一整體思維方式是以忽視部分乃至否認部分和部分之間的區別而強調由整體分解出部分、進而由整體的性質來決定部分的性質,這就必然要以思辯和直覺來維持。人們往往不通過邏輯推理的過程來看待自然界和自然現象,而是借助于直覺洞悉自然,而這種直覺往往與日常經驗或類比推理聯系在一起。一旦對自然現象提出的疑問與人們的直覺相悖,或者超出了人們所能直覺的范圍,這時人們往往就會否定這一疑問,而不是進一步加以研究。
這種整體性在中國的醫學、農學、天文學,甚至中國的邏輯學中,則表現出一種沒有經過邏輯分析的總體觀念。所以中國科學文化中對大自然的理論性認識是遠遠不夠的,中國古代科學一直也沒有形成完整的自然科學體系。中國傳統科學研究往往由于缺乏形式邏輯及其分析的研究必然帶有思辯性和猜測性,這顯然不利于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古代科學技術向近代科學技術的轉化。
四、中國科學研究重實用不重理論的特點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
科學的繁榮是應用技術和理論研究的共同興盛,近代西方科學的興起很大程度上與重大的科學理論被發現有關。能量守恒與轉換定律等三大理論的發現,揭起了近代西方科學大發展的序幕。但是中國的研究往往與生產、生活密切聯系,而進一步的理論則是無人問津。中國古代注重對人與社會的研究,忽視對人、社會以外的大自然的研究。儒家始終抱定一種堅定的態度,“認為只有人與人的社會才值得研究。”[5]道家甚至認為“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在于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只有徹底地杜絕機械、機事、機心,才能使全社會還樸歸真。墨家雖然研究了大量的光學、力學、數學等問題,且這些工作大都是開創性的,但是,它也不重視對自然的一些普遍問題的研究,而注重的是社會上發生的實際問題,如技術問題,這就是說,它也沒有自己的自然哲學,即對自然界根本性問題進行研究的哲學。同時我國發達的兵、農、醫、藝四大實用科學傳統,都是為現實的政治倫理和社會生活服務的。如天文學的研究,歷代王朝都設立專官觀測天象,修改歷法,而歷法的制定和修改與皇權神授的政治目的相聯系,把天象作為社會人遷的重要征兆。科學著作基本上也是看到什么就記下什么,對看到的事可以想些什么就很少有人去探究了。農學著作主要是記述生產經驗,很少提出規律性的認識;天文學主要是記載觀測數據及觀測到的現象,對隱藏在現象背后的原因就不再追究,以至于哈雷慧星從春秋到清末被記錄31次,但發現其出現平均周期的卻是十七世紀科學家哈雷;醫藥學也是經驗的匯編,缺乏自身的理論體系;而《齊民要術》、《夢溪筆談》、《天工開物》等重要著作都是百科全書式的實用科學著作,對科學理論卻極少涉及。超級秘書網
實用理性的知識趣味,決定了中國人對自然奧秘的探索,主要是來自于那些經驗的實用技術,以直接滿足日常生活和政治統治的需要,但是并不熱心于沒有“急功近利”的公理系統,以及僅僅為證明理論的科學實驗,這恐怕不能不說是中國近代科學落后于世界潮流的重要原因之一。重技術、輕理論的學術傳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國古代科學向高級形態的發展。
五、結語。
科學追求的是事物的根本道理,科學精神即自由探索的精神、理性的精神、追求真理獻身真理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精神、勇于批判和大膽創新的精神。西方近代科學精神賦予理性至上的權威,在科技方面表現為大膽假設,細心求證,而且科學發展重視以實驗為主,所謂科學實驗就是對假設理論進行檢驗。實驗的過程不但可以檢驗其正誤,往往還可能提升或這個理論。正因為這些文化傳統,西方人士比較習慣大膽假設,小心論證,因而產生了許多重要的、革命性的成果。相反,中國科學的發展由于缺乏科學論證的態度而最終不能實現向現代科學的轉換。
[參考文獻]
[1]錢兆華。對“李約瑟難題”的一種解釋[J].自然辯證法研究,1998年(3)。55.
[2]郭忠義。應當重視對傳統文化中非科學主義因素的批判[J].新東方,1992(8)。
篇4
關鍵詞:法律 科技 促進
法律作為調整某種社會關系的行為規則體系,是評價人們行為適格與否的標準,指引著人們的行為并預測未來行為及其后果,是警告和處罰違法行為的根據。國家政治穩定繁榮需要法律,國家的經濟發展需要法律,一個國家的法律建設成熟的程度是一個國家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發達程度的重要保障。科學是人們發現世界探索真理的社會活動,科學活動表現為一種動態的知識系統,是系統的、具體的關于客觀自然世界以及人類思維的知識體系,科學活動與經濟活動、政治活動、法律活動相互影響。
科學技術對法律的影響十分廣泛。首先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法律方法的擴展和法律觀念的更新,法學研究和法制宣傳都受法律科學技術的影響和制約,交通工具和通訊傳播技術發展建設減少了時空阻隔,不同法律文化間溝通和交流的廣度和深度加強,促使人們對傳統法律價值觀發生變革,對人權、平等、自由等觀念有了更高程度的認知。法律信息庫和法律信息傳輸網絡為法學教育、法學研究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更好的物質手段,其次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許多法律、法規的產生及其法律體系的發展。新的科學技術成果的產生,帶來了一系列新的社會關系和新的法律問題,需要新的法律法規來加以規范和調整,這就促進了新興領域的科學技術法的產生,如知識產權法、環境資源保護法,國際交流合作法等。專門性的立法技術由此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再次,法律的理性化、形式化和技術化借助于科學技術理性進一步發展,許多科技成果成為確立法律規范的依據,大量科技領域的專業術語、概念被吸收到法律之中,大量的技術規范被賦予法律效力。科學技術則正在強勢地影響社會生活各個領域,法律能否恰當地調整社會生活反映客觀規律,往往取決于立法者的科學知識水平和國家科學技術發展水平。最后,科學技術成果為執法、司法和法律監督工作提供新的裝備、手段和技能,影響著立法司法體制、過程和方法,促進法律運作機制的專門化、民主化科學化,提高了行政執法的效率。由此可見,科學技術的發展在法律的立法、執法等各個層面有著根本性的影響。
在近代以前,科學技術活動屬于很少為法過問的領域。近代科學技術活動的社會化、復雜化有了國家干預和法律調整的必要。現在社會中,法律對科學技術同樣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首先,法律特別是法治之法通過其形式理性和價值理性抑制科學技術的負面的影響,保證科學技術為人類福祉服務的方向。法律在控制由科學技術發展所引起的各種社會問題,調整科學技術同其他社會現象的關系以及防治對科學技術的不當使用所引起的社會危害方面,都具有十分廣泛而重要的作用。其次,法協調、指引和組織科學技術活動,為科學技術研究和科技管理提供民主科學的規則和程序。法律確認和保證科技發展在國家社會生活中的優先地位,使之固定化、制度化,并將國家科協技術發展戰略具體化、細則化、程序化,促進科技發展的合理布局和高效運行。最后,法律調節科學技術成果應用中產生的利益關系,保證和促進科學技術成果的合理使用和推廣。科學技術服務于社會與研究和法,發明者對科技成果享有專有權,是一個二者都具有合理性的兩難選擇,這種兩難選擇借助純粹的權力或道德手段都難以合理解決,法律卻能以其理性的、權威的權利義務設置使這一問題得到合理的解決。
篇5
【關鍵詞】近代中醫;現狀;對策
有人很好的歸納了中醫的現狀:“舍棄有損失,繼承有困難,保存有理由,發展有動力。”中醫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科學,有很多的潛力血藥我們去開發和研究。它同任何一門科學一樣,也必須不斷的改革、不斷的發展、與時俱進,才有生命力。
1現狀
1.1中醫自我實現的科學危機《荀子?勸學》講過蒙鳩小鳥造窩的錯誤:蒙鳩用自己的羽毛編造鳥窩,還用毛發將它捆綁在蘆葦莖稈上。可是,風一吹,葦桿就被折斷,鳥蛋、鳥崽就被摔破摔死。鳥窩并非不完美,而是捆綁在不堅固的葦桿上才使它這樣。不幸的是,中醫正在重復蒙鳩鳥的錯誤。
我國的中醫藥資源極其的豐富,具體表現有:⑴龐大的中醫藥勞動群體;⑵卓越的中醫藥科學技術成就;⑶中醫藥原材料種類多,數量大;⑷中醫藥生產資料已經形成國家規模;⑸國內外中醫藥消費市場巨大;⑹大半個世紀以來,國家憲法保證中醫藥的發展,我國發展中醫藥經濟的條件十分成熟。但是,近代以來,現代醫藥風靡世界和中國,在現代醫藥經濟暴風中,中醫丟失了國家醫藥主體地位,丟失了國際中藥市場,中國甚至演變成中藥凈進口國家。近代中醫陷入了科學危機之中。
1.2 中醫發展緩慢中醫理論是以“辯證論治”為核心,從古典醫學中抽象出來的“辯證論治”認識對對象是疾病的“證候”。這套理論既忽略了中醫對正常人體的認識,忽略了“未病”人體的醫藥需求,也忽略了中醫“非辯證診療技術”。隨著人類預防醫學、免疫醫學、手術和專方等非辯證診療技術的進步,“辯證論治”模式把中醫導入越來越狹小的醫學范疇。總之,中醫發展緩慢既有內在因素:理論本身的欠缺及封閉、理論對科學技術的不兼容、理論難以通過實驗方法得到提高、理論與臨床不能形成好的機制、理論缺乏分化和綜合的不斷循環;也有外在因素:傳統文化的制約、教育和社會因素。
1.3中醫現代研究在方法論上的可行性中醫現代研究、發展的主導思想和主流方法主要就是用西醫學闡明和幫助中醫學。眾所周知中西醫是不同的醫學體系,主要是因為兩者在看人和疾病的方法上現代中醫研究、發展中的邏輯悖論及對策不相通,沒有邏輯推理性。而現在的做法就是讓現代中醫具有邏輯性,雖然中醫學在十幾年的發展中無實質性的、突破性的進展,但我們不能讓中醫學的發展循著一種知識體系能被另外的知識體系完全解析,按照另外的知識體系的模式進行。
2 對策
2.1中醫應對科學危機的決策檢討中醫科學危機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動力來自外部;二是過程悄無聲息。外部力量就是現代醫學技術和市場,實驗的、實證的現代醫藥理論、技術,變革了國家衛生政策、法規、制度和觀念,引起國家衛生經濟結構性變化,發生中醫科學危機,在西醫藥和中醫藥兩種醫藥技術并存的近代,市場是決定產品價值的關鍵。
2.2增加中醫自身的資本積累,為中醫的發展奠定經濟基礎
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筑。中醫界現在所擁有的科研投入與西醫學相比較起來少之又少。現在國家醫學科研評價的體系基本是以西醫學思想為主的,只有那些接近于西醫學科研究思路的中醫科研課題才容易過關,而大多數真正有中醫特色的科研卻被拒之門外。為了能夠研究這些課題,只有發展中醫藥實業,積累資本,然后再投入到中醫科研當中。
2.3擴大中醫在社會中的影響擴大中醫學術在現代社會中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事情。雖然中醫在我國是土生土長的,但是現在只有少數的人們對中醫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對中醫治療疾病的信賴程度也是明顯低于西醫的。據統計,在北京10個人中間有3個人會在生病后首選中醫;而在廣東10個人中間只有1個人在生病后會想到中醫。從這項結果看,人們之所以不首選中醫不是因為中醫不好,而是對中醫的認識并不深入,解決這個認識問題,我們除了在國民教育中加入中醫學的宣傳內容如中醫文化推廣:出版科普讀物、拍電影、介紹中醫名家等等。另外更重要的是擴大中醫的技術實業化。在國內外大量建設技術獨特、療效可靠的中醫醫療機構,用顯著的醫療效果來打動患者,來贏得社會的認可。
3 總結
篇6
[關鍵詞]STS;生態環境;生態危機;傳統哲學;和諧
面對全球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迅速惡化,迫使人們應該靜下來反思導致環境惡化的根源。以先進的手段向自然界進行破壞性開發與掠奪性利用而陶醉于“勝利”的時候,接踵而至的卻是自然界的種種“報復”與重重“懲罰”:人口劇增、糧食緊缺、資源銳減、能源枯竭、環境污染、生態惡化――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受到日趨嚴峻的挑戰。值得注意的是,科學技術也可以用來作為一種破壞的力量,而且它的破壞力同它的創造力是同等規模的。如果說,我們今天所面臨的生態困難是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是科學技術的破壞力的結果,那么應當說,它是特定的科學技術及其應用的結果。也就是說,當前的環境問題。既是科學發展的產物,又是科學發展仍不完善,科學技術及其成果的應用有局限性的結果。
一、科技迅猛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的歷史
科學和技術飛速的進步使社會生產力迅速提高,創造了巨大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人類的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在“向自然開戰”、“征服自然”思想的指導下,人類片面利用科學技術追求經濟的高速增長的同時科學技術對自然的負面影響被越來越顯著的暴露出來。科學和技術飛速的進步使社會生產力迅速提高,創造了巨大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人類的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在“向自然開戰”、“征服自然”思想的指導下,人類片面利用科學技術追求經濟的高速增長的同時科學技術對自然的負面影響被越來越顯著的暴露出來。
(一)征服與控制打破了自然的自足平衡系統
長久以來,人們普遍認為大自然只是人們為之征服與控制的對象,而非保護并與之和諧相處的對象。傳統觀念的護衛者羅百特?懷特?史帝文斯曾傲慢、離奇地說:他與卡遜“爭論的關鍵主要在于卡遜堅持自然的平衡是人類生存的主要力量。然而,當代化學家、生物學家和科學家堅信人類正穩穩控制著自然”。
根植于古希臘古羅馬哲學和基督教文化,形成于笛卡兒―培根的現代西方哲學,強調人與自然的主客二分及事物兩方面的對立統一,認為世界是天演競爭,適者生存,強調分析性思維、 理性思維和實驗方法。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它高揚人的優越性,大舉向自然進攻, 發展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人統治自然的工具,建設人統治自然的文化,不斷加劇人與自然的分離、對立和沖突。的確,在所有的宗教中,基督教是最“人類中心論”的。現代西方哲學是主- 客二分哲學, 它認為人是主體, 生命和自然界作為客體, 只是人的對象。它強調事物的兩個方面, 對立是絕對的,統一是相對的。這是一種“斗爭哲學”。它認為世界是天演競爭,優勝劣敗,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二)科學技術至上缺乏潛在危害的認識
新科技被研制并廣泛使用的年代,人們并沒有深刻的認識到其潛在的對生態環境和人類的危害。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人類文明出現第二個重大轉折 ― 從農業文明轉向工業文明。工業文明的出現使人類和自然的關系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伴隨著近代自然科學對自然解釋的巨大成功 ,特別是艾薩克?牛頓的《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的問世 ,使人們形成這樣一種理念:上帝創造了世界 ,牛頓發現了上帝創造世界的方法 ,科學可以解釋一切。從此 ,科學主義便走向了它的極端 ,日益確立起科學技術的主流地位 ,形成了近代科學的功利傾向。
近代工業革命吹響了人類全面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號角 ,人類運用新的科學技術手段控制了一個又一個的自然物,取得了征服自然的輝煌勝利。人類被這種征服自然的成功所陶醉 ,感到自己力量無比強大 ,可以凌駕于自然界之上為所欲為 ,似乎人類的生產活動不再受自然的限制 ,可以無限地向自然界索取 ,把自然界看成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和可以任意排放廢物的無底的垃圾桶。然而正如恩格斯所說“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 ,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一方面,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并且日益滲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人類的物質文明得益于科學技術獲得空前的提高和發展 ,科學和技術成為人們崇敬、贊美和依靠的力量;另一方面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殺人武器的大量使用,工業生產、技術社會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和資源短缺等等 ,日益暴露出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負面影響。人們對科學的價值、技術的作用產生了疑慮和困惑。人們對科學的價值、技術的作用產生了疑慮和困惑。
二、科技不是導致生態環境的危機的根源
導致生態環境的危機原因多樣而且復雜,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其中固然有與科學技術的應用有關,但不應歸咎于科學技術本身的發展而是人為因素所致。全球規模的生態問題向科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原先科學曾被理解為在知識的確定性和控制自然界中的穩步前進,但是,現在科學在根本上失去了作為真(True)和善(Good)的唯一載體的思想功能。不同于事實的發現及其應用,科學的新的基礎成就必須迎接這些新的挑戰,必須理解科學在認識上和道德上不可避免的不確定性(Uncertainty)。
生態危機是人類對科學技術濫加利用和對自然盲目征服的惡果,是人類急功近利要求短期行為所引起的嚴重惡果。我們和科學技術都在自然之中,不是我們選擇自然而是自然選擇我們;因而,人類改造自然必須建立在尊重自然、認識自然的基礎上,使其改造自然的結果不超過自然的閾限。環境禍及子孫后代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人們說科學技術是一位“兩面神”,一把“雙刃劍”。但我們卻不能由此而斷言 ,科學技術本身具有惡的性質 ,因為這種負作用的產生不是科學技術本身所造成的,科學技術只不過是由人研究、設計和利用的工具 ,它本身并無自主力量。而人類在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 ,由于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 ,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認識 ,對一事物和它事物之間錯綜復雜的聯系的把握 ,對利用科學技術可能產生的中期和長期后果的分析還不那么全面,那么透徹,還不能完全做到既按人的尺度又按物的尺度進行生產。這是造成科學技術負作用的主要認識根源。科學技術不是導致生態危機的根源但卻是認識、緩解、消除生態危機的可靠手段。首先 ,科技進步為喚醒人類的生態意識、環境意識提供了認識前提、技術手段和物質基礎。
三、創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的新范式
馬克思關于人的解放、社會解放和自然解放的辯證關系思想對建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切實處理生態環境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現實中遇到的生態環境問題 ,表面上是“天災”,實質上是“人禍”。追溯歷史,環望世界,在人類發展過程中,過分地從自然中索取,打破了人類與自然共存的和諧,當自然向人宣戰之時,即將到來的是一場無法逃避的生態災難。地球沒有能力支持這種過度消費,擺在現代人類面前的只能是人與社會關系的緊張和人與自然惡化而導致的生存的困境。因此,要使人類擺脫眼前的困境,挽救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促使人與自然達到和諧統一就要轉變人與自然關系的觀念。
科學技術的發展是消除生態危機的技術保證。科學技術以更深刻的方式影響和改變著人類的生活面貌。這一現實迫使人們特別是一些學者對科學、技術的本質及其與社會的相互關系進行反思,并且要求認真研究:怎樣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正面的積極的作用 ,又怎樣預防和克服由于科學技術運用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負面的有害后果。正是這種社會需要促使“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應運而生。在英語世界中,“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Science , Technology and Society)常用英文縮寫字 STS表示 ,在國際上已逐漸流傳和通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 STS 研究也給予重視和支持。
只有借助于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才能保持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從而達到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人類的共同目標應該是自然-經濟-社會復合系統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但是科學技術卻不是萬能的,僅僅依靠科學技術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古老中國的倡導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許多觀點 ,已經被當代的環境科學工作者所接受。這說明,以真善美相統一的天人合一思想能夠補充西方科學理性的不足,中國的天人合一思想 ,始終是重建人與自然和諧統一關系的不竭的靈感源泉 ,它的人文主義精神與后現代生態思想中的科學精神的相互補充,完全有可能形成人類戰勝生態危機,還給人類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包慶德. 生態哲學與社會主義現代化
[J].內蒙古師大學報,1993,(1):35.
[2]余謀昌.科學進步與生態問題[J]. 自然
辯證法研究,1992,(增刊):57-58.
[3]殷登祥. 科學、技術與社會概論[M]. 廣
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07:223.
[4]余謀昌. 東西方兩種哲學傳統與兩個
文化世界 [J]. 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
2007,(2):12.
[5]楊通進. 基督教思想中的人與自然[J].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1994,(3):78.
[6]余謀昌. 環境哲學是生態文明的哲學
基礎[J]. 科學對社會的影響, 2006,(4):
48-50.
[7]周光迅,武群堂. 新世紀全球性“生態
危機”的加劇與生態文明建設[J]. 自然
辯證法研究,2008,(9):74.
[8]李銳鋒,劉冠英. 科技進步與生態危機
[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98,(8):58.
[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72,(3):571.
[10]孫小禮. 科學、技術與社會:文理交融
的研究領域[J]. 齊魯學刊, 2003, (5):
102-103.
[11]吳永忠. 生態問題與后常規科學思想
[J].自然辯證法研究,1992,(4):36-37.
[12]葉平. 生態權力觀和生態利益觀探討
[J].哲學動態,1995,(3):27.
[13]李銳鋒,劉冠英.科技進步與生態危機
[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98,(8):57.
[14]李銳鋒,劉冠英.科技進步與生態危機
[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98,(8):58.
[15]解保軍,李建軍.馬克思 《1844 年經濟
學哲學手稿》中的生態辯證法思想及
其啟示[J]. 與現實,2008,
(3),115.
篇7
關鍵詞:再農業化 必然性 發展理念
一、再農業化的歷史必然性
(一)古代東方傳統農業長足發展和局限
古代傳統農業發展中,東方埃及、巴比倫、中國、印度農業發展成就突出,因此率先進入古代文明。它們傳統農業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現在開墾了大量農田,形成了精耕細作的耕作技術和生產經驗,較高的糧食生產養活了龐大的人口,并以此為基礎,創造了輝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續和發展。傳統農業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傳統農業帶有極強的保守性;生產單位分散、生產規模狹小、生產技術墨守成現,而且脆弱的小農經濟需要一個高高在上的權威來保護它們,小農經濟構成了封建專制中央集權國家的經濟基礎。其次,傳統農業的自然經濟,限制了人口流動,加之中央集權制和戶籍制度的束縛,致使大多數農民安土重遷。這樣,新的階級很難產生。再次,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勞動力來取得較高的收獲量,這使得許多未成年人過早地投入農業勞動而失去受教育機會,同時也刺激強化了農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觀念,造成古代人口的階段性高速增長。
(二)近代西方發達國家的農業工業化及局限
十八世紀以來,由于工業上的巨大成就,大大推動了傳統農業的發展,典型標志就是農業工業化。十九世紀,生物學上的巨大成就也促進了農業的發展。二十世紀,化學生的巨大成就,促進了農業長足發展。恰恰由于農業的良種化、化學化、機械化的應用,使農業的面貌煥然一新。工業化農業的發展,以投入大量物質和能量為標志,促進了生產力的大幅度提高,將四千年的傳統農業推進到近代農業,帶來了20世紀農業的高速發展。但由于高能耗和化學品的污染也帶來了能源枯竭、環境污染和生態失調等嚴重問題,困擾著社會社會發展,于是人們提出了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三)現代科技革命與新型現代農業
21世紀是農業發展的重要階段,生命科學和其它最新科學技術相結合,將使世界農業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生物基因庫的建成,遺傳工程的崛起,克隆技術和生物固氮技術的廣泛應用,農業的面貌將為之一新。在新科學技術革命中,產生了一批新的技術群,如生物工程技術、新能源技術、微電子技術、原子能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等。這些科學技術成果正不同程度地在農業中得到應用,為解決工業化農業帶來的環境、能源和生態問題,呈現了光明的前景。
正是由于傳統農業局限和近代農業工業化導致農業的異化,現代新型農業則要求在深刻尊重自然規律,順應知識經濟的發展趨勢,各國政府都有必要對“再農業化”進行深刻的思考。立足現代化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市場需求、以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的農業科技革命,進行“再農業化”,將近代農業工業化推進到現代農業生態化。
二、再農業化發展理念及特點
從當今世界農業發展的趨勢角度分析來看,再農業化具有明顯的時代內涵,主要概括為:1、現代農業是高效益多功能的產業。再農業化突破了傳統農業主要從事初級農產品供給和原料生產的局限性,而具有原料供給、就業增收、生態保護、觀光休閑、文化傳承等多功能,不斷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拓展,實現了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的高度組織化、規模化生產,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生產率都比傳統農業大幅度提高。2、現代農業是高度科技依存型的產業。科技進步與創新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根本動力。科學技術進步對農業生產力的貢獻度超過了資源依存度,發達國家現代農業的科技貢獻度一般在70%以上。現代農業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等高技術為引領,以常規技術升級的效率革命為支撐,用現代科技及裝備改造傳統農業,用現代農業科技知識培養和造就新型農民。3、現代農業是生態環境友好型的產業。現代農業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將現代農業建立在資源環境可持續性的基礎之上。現代農業通過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等科學技術的應用,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原則下,減少了化學(化肥、農藥、除草劑等)的使用量,實現對農業生產的全過程控制,避免或減少了生態環境污染,是生態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產業。4、現代農業是高投入、高保護的產業。現代農業注重集約投入生產要素,通過增加資本投入、應用現代科技和裝備、強化組織管理,改變了農業粗放經營狀況,提高了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同時,現代農業是國家高度保護的產業,發達國家現代農業發展歷程證明了農業教育科研投入、農業科技推廣、補貼、農業保險、法律法規建設等方面的高保護政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保障。
從技術特征來看,常規意義上的現代農業技術特點一般包括化學化、水利化、機械化、電氣化等。當今發展現代農業,除了還要注重上述技術特點外,要更加關注到現代技術的新特征:生物化、信息化、安全化、環保化、循環化、標準化等特點。
篇8
醫學的人文科學性質是相對醫學的自然科學性質而言的。醫學的自然科學性質十分顯著。首先,作為醫學研究對象的人,具有自然屬性。其次,醫學研究和醫療活動具有豐富的自然科學內涵。醫學作為一門應用學科對自然科學基礎學科、技術學科的依賴非常明顯。醫學在具有顯著的自然科學性質的同時,還具有顯著的人文科學性質。首先,作為醫學研究對象的人,具有人文屬性。人不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會存在物,人之為人,就在于其有精神活動、能夠能動地改造環境;人以社會的方式存在,人的生存不僅要與外界交換物質,而且要與他人、與社會發生這樣那樣的聯系;人的健康狀況與疾病同人的精神活動、與人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醫學對健康和疾病的認識也必須建立在對人的精神活動的認識、對人與社會的聯系的基礎之上。其次,人文科學也是認識人的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工具。醫學作為一門應用學科依賴于人文科學,包括哲學、心理學、社會學在內的許多學科也是醫學發展的基礎。這些學科已經或正在為醫療衛生活動、醫學研究、醫學人才培養提供方法和途徑,成為醫學發展的重要基礎。醫學的人文科學性質還突出地表現為,醫學研究和醫療活動是以對人的尊重、對人的生命的關愛為基礎的,沒有對人的尊重和關愛就沒有醫學,治病救人,提高人的健康水平永遠是醫學的永恒目標,是醫務工作者不懈的追求。醫學的人文科學性質與醫學的自然科學性質共存于醫學活動之中,二者既相互區別又緊密聯系,相互交融,猶如一枚硬幣的兩面,不可分割。人的健康和疾病是自然因素、心理、社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人們在與疾病的斗爭中逐步認識到健康和疾病的自然性質和人文性質,并積累了含自然科學技術和人文科學方法在內的諸多預防、診治疾病的方法。
2新醫學模式的確立與醫學人文科學性質的重新發現
綜觀醫學發展的歷史,對醫學的人文科學性質的主動自覺認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相當長的時期里,醫學的人文科學性質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甚至被忽略了。時至今日,仍存在模糊認識,仍有人僅僅看到醫學的自然科學性質,將醫學限定為自然科學。原因何在?這主要根源于醫學的內部,是醫學自身發展的結果,確切地說,與醫學在近代以后的發展直接相關。在古代,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在醫家認識和預防、診治疾病的具有籠統模糊猜測特征的整體觀念中是包含著“自然科學”、“人文科學”(這里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帶引號是因為當時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還不是16世紀以后的嚴格意義上的科學)的觀念和方法的。西方醫圣希波克拉底強調“醫術是一切技術中最美和最高尚的”,醫生應具有“利他主義、熱心、謙虛”的品質,人的疾病與人的生活方式相關;中國唐代藥王孫思邈強調“大醫精誠”,都是很好的證明。盡管古代醫家的人文觀念、他們借助當時的人文知識認識健康和疾病現象與醫學的原始形態(尚不獨立)相關聯,在本質上,是一種被動和無奈,但融自然科學萌芽和人文科學萌芽于一體的古代醫學注重整體的觀念無疑是正確的。
近代以后,情況發生了變化。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武裝了醫學,為醫學的發展開辟了道路,使醫學日益成為沿著生物學、化學、物理學等自然科學思路和方法認識并解決問題的學科,使醫學形成了生物醫學的觀念和模式。與古代醫學比較,精確、清晰成為近代醫學的特征。但這只是事情的一個方面。近代醫學在注重精確、清晰的同時,不經意地忽略了古代醫學的整體觀念。其中,包括對社會、心理因素致病作用和預防、診治疾病的人文科學方法的忽略。用歷史的眼光看,這是一種必然,是近代醫學發展的代價。因為,當時醫學的獨立和以科學技術為基礎的發展,激發了醫生們的興趣和熱情,占用了他們的精力和時間,也限制了他們的視野,使他們看不到醫學的人文科學性質,忽略、甚至遠離了人文科學。當然,醫學的人文科學性質被忽略也有醫學之外的原因,與人文科學的發展水平低下有關。提出并重視醫學人文科學研究是以當代人文科學研究為背景的。應當說,當前的人文科學研究為醫學人文科學研究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條件。隨著醫學的發展,醫學的人文科學性質終于得到應有的關注。筆者認為,醫學的人文科學性質的凸顯與醫學模式的轉換直接相關。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對生物醫學模式的取代,使人們重新發現了醫學的人文科學性質。醫學模式轉變是在根本的意義上即在關于醫學本質的意義上對醫學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則、基本結構的反思,對醫療衛生服務的目的、原則、方式的反思。
這一反思既是對現代醫學進步和醫療衛生服務的理論層面的總結,更是對醫療衛生服務中存在的過分強調醫學的自然科學性質、技術性質,忽略甚至無視醫學的人文科學性質傾向的糾正。醫學模式不僅植根于醫學活動,而且反作用于醫學活動。在近代醫學基礎上建立的,促進了近、現代醫學的發展生物醫學模式,由于其顯著的片面性最終成為制約醫學發展的桎梏。而以20世紀中葉以來自然科學進步、人文科學進步特別是醫學自身發展為基礎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則為醫學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天地。醫學進入了人文科學的視野,人們重新看到了醫學的人文性質。新醫學模式的建立揭示了醫學的人文科學性質,成為落實醫學的人文科學性質的推動力量。但是,正如新醫學模式的落實不盡如人意一樣,醫學的人文科學性質也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因為,新醫學模式的確立和在實踐中的實施是一個過程,醫學的人文科學性質被普遍認同也是一個過程。令人欣慰的是,新醫學模式在實踐中的實施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認同,成為醫學研究和臨床工作的重要理念和指導思想;醫學的人文科學性質也在不斷深入人心,成為人們的共識。
3當代科技進步、市場經濟建設與醫學人文科學性質的凸顯
對醫學的人文科學性質的關注還與當代科技進步和市場經濟建設相關。嚴格地說,是在對醫學活動中存在的科學技術至上、市場至上的思潮反思和糾正中,引發了對醫學的人文科學性質的關注和認識。科學技術進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是醫學發展的兩個重要背景。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為醫學研究和醫療活動提供了層次越來越高、范圍越來越寬闊的平臺。人類基因組研究、蛋白質組研究、干細胞移植前景喜人,醫學影像技術、內窺鏡技術、微侵襲手術方式、新的非手術治療手段廣泛運用且效果顯著。醫學對人體健康、疾病的認識不斷深化,預防、診斷、治療、康復方法與日俱增,都得益于科學技術進步。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及其迅速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改變了并仍在改變著中國的面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直接間接地促進了醫學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市場經濟建設的成果為醫學研究和醫療衛生工作奠定了基礎,提供了條件;競爭機制引入醫學研究和醫療衛生工作極大地調動了醫院和醫學工作者的積極性。然而,這只是事情的一個方面。無論是科學技術進步,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對醫學的作用都不是單向的。科學技術令人震驚的發展和在醫學中的應用強化了人們頭腦中根深蒂固的醫學的自然科學性質和“科學技術萬能”;市場經濟創造的巨大物質財富以潛移默化的形式宣揚著“市場萬能”。在科學技術的視野里,人是靜態的“物質”、動態的“生物”,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具有生物-心理-社會綜合屬性的人;科學技術對人的健康和疾病現象的認識不斷微觀化、精確化,向基因水平深入,但這種深入并不深刻,因為基因僅僅是健康和疾病的自然基礎,基因組和基因組后研究都不能揭示健康和疾病的社會根源;科學技術武裝了臨床診斷、治療,不斷為疾病的診治開辟道路,也形成了對科學技術的過分依賴。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導致醫療高新技術應用上的無序甚至濫用,造成醫療衛生資源的浪費。拜金主義、道德滑坡,成為醫學發展的障礙。科學技術至上、市場至上的思潮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重視,不能不引發人們對這些錯誤思潮的批判。但筆者認為,科學技術至上、市場至上思潮之于當代醫學的發展還只是外在的東西。醫療活動接受錯誤思潮的影響,根源于醫療活動自身。在醫療活動中本應給予強調、重視的東西未得到強調和重視,才抵擋不住錯誤思潮的侵襲。這就涉及到對醫學的基本性質的認識。人們終于發覺,已有的關于醫學性質的認識是片面、陳舊的。人們對醫學的認識其實是個模糊概念,僅僅將醫學判定為自然科學是片面的。
4醫學人文科學性質的研究與當代醫學進步
明確醫學同時具有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兩種性質事關對醫學的基本認識和醫學的基礎性的理念,意義十分重大。醫學既然同時具有自然科學性質和人文科學性質,那么,任何一項醫學研究、任何一種醫療活動就既要符合自然科學的規律和原則,又要符合人文科學的規律和原則;醫學既然同時具有自然科學性質和人文科學性質,那么,醫學的成果就不僅是自然科學進步,還必然是人文進步;醫學既然同時具有自然科學性質和人文科學性質,那么,無論從事醫學研究還是從事醫療活動都必須具備自然科學精神和人文科學精神;醫學既然同時具有自然科學性質和人文科學性質,那么,醫學家的科學探索使命與其承擔的社會責任就必然是合二為一的;醫學既然同時具有自然科學性質和人文科學性質,那么,醫學教育就必須以培養具有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的人才為目標。可見,關于醫學的人文評價、關于醫學的人文精神的研究、關于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都是建立在醫學具有人文科學性質這一認識基礎之上的。
在強調醫學的自然科學性質的同時,發現、發掘、闡釋醫學自身具有的人文科學性質,至關重要。醫學具有人文科學性質提示,要重視人文科學在醫學發展中的作用,深入開展醫學人文科學研究,實現醫學人文科學在當代醫學發展中的價值。20世紀70年代以來,伴隨著自然科學技術進步而發展,醫學有了長足的進步。生物學、物理學、化學、數學、工程學諸多分支學科的研究成果對醫學發展的促進作用,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醫學工作者關注自然科學技術進步,科技工作者關注醫學問題,醫學工作者與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聯合攻關,開展以解決醫學問題為目的的應用基礎研究,取得了一項又一項成績。人類對自身的認識已經達到基因水平,人們認識了許多以往未全面認識甚至根本未認識的疾病;人們創造了許多診斷治療疾病的新方法。但醫學的進步并不盡如人意。許多疾病病因不清、機理不明;即使未來的基因組后研究、蛋白質組研究能夠揭示作為生物體的人的先天遺傳特征,也無法說明與人的后天社會、心理狀況直接相關的人的健康水平。
篇9
例:宋元時期的文化特征如何?其形成這一特征的原因是什么?
(1)特征:高度繁榮、領先世界、人才輩出、成就輝煌”。
(2)原因:①兩宋時期局部統一和元朝大統一的實現,社會相對安定。②封建經濟的繼續發展,特別是商品經濟的空前繁榮與海外貿易的極大發展。③民族交往頻繁,民族融合出現中國歷史上第二個高峰。④對外關系空前活躍。⑤隋唐時期文化發展的基礎。
我們知道,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歷史時期政治經濟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反映,而一定時期的文化反過來又反映一定時期的社會特點。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以下一般規律。
一、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一般原因
①國家統一、社會相對安定。②統治開明、兼容的文化政策。③經濟發展或繁榮為文化的繁榮奠定物質基礎。④各民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相互交流、融合。⑤對外交流頻繁,吸收了外來文化成就。⑥繼承了前代文化的成就。⑦古代學者的艱辛努力。
二、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一般表現
①科學技術。②哲學與宗教。③文學。④藝術。
三、中國古代科技的一般規律
⒈中國古代科技領先世界的一般原因
(1)經濟發展為科技文化的進步提供了物質基礎。
(2)國家統一、社會相對安定,提供了較好的社會環境。
(3)統治階級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從事科技文化事業的人才。
(4)統治者實行開明的對外政策,有利于科技文化的正常交流與發展。
(5)民族融合,加強了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交流與發展。
(6)前代科技文化成就的基礎。
(7)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支持和組織。
⒉明清時期中西方科技的一般差別
(1)內容上,中國在科學上的主要成就屬于應用科學,西方科學家研究的重點是對事物及其規律的探索。
(2)研究方法上:中國主要采取傳統的整理典籍和總結經驗的方法;西方科學家則注重實驗方法。
⒊明清時期中國科技文化落后的一般原因
(1)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傳統的重農抑商政策,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使科學技術的發展,缺乏物質基礎和動力。
(2)封建閉關政策既使中國失去了外貿主動權,更隔絕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3)明清教育的落后
(4)明代的八股取士制度與清代的“文字獄”禁錮了知識分子的思想,使中國科技文化的發展和創新失去了政策支持。
⒋西方科技在近代領先的原因
(1)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為科學技術的發展積累了物質基礎,提供了動力。
(2)文藝復興運動和資產階級啟蒙思想的傳播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3)資產階級革命浪潮不僅鞏固和發展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了資產階級文化,并且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4)工業革命使科學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
⒌中國古代科技成就與局限給我們的一般啟示
(1)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經濟搞上去,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奠定雄厚的物質基礎。
(2)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文化教育事業,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
(3)要重視人才,尊重人才,鼓勵知識創新。
(4)要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對外經濟文化交流。
篇10
論文摘要:科學技術在促進、推動人類進化、發展的同時,也導致了人類精神,特別是生物性特征異化與退化的現象。人類進化、社會發展需要科學技術,但同時人類也必須自覺、積極抵御這種異化與退化,以維護人類物種的進化與均衡發展。與人類息息相關的體育活動在素質教育中處于基礎地位,是人類進化、發展物質建設的過程,是人類有效抵御生物性異化與退化的手段,是“人的自然化”的文化機制。
一、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類進化的作用
從人類發展史我們可以看出,科學技術在推動人類進化、發展方面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推動了人類進化的深入、拓展。在近代以前的漫長歲月里,人類用新石器代替舊石器、用銅器代替石器、用鐵器代替銅器、用水車幫助灌溉、用紡車幫助織布,每一次科學技術進步都印證著人類社會了解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到了近現代,科學技術進步與人類改造世界的能動實踐能力之間的關聯顯得尤為突出。自第一次工業革命,人類用機械能(蒸汽、石油、電和原子的能源)替代生命能(動物和人的能源)以來,科學技術就一路高唱凱歌,拓展著人類認識自然、改造世界的空間。射電望遠鏡、雷達、衛星及電子顯微鏡等觀測工具的發明與利用,使人的視力不僅能穿越銀河系,望向宏遠的外太空,而且還能深入到微觀世界探索其中的奧秘;宇宙飛船和深海潛艇使人類的活動空間不再局限于地球表面;高速發達的交通和便捷的現代通信,使人類不再懼怕長途跋涉的舟車勞頓,能夠輕松地越出地區、越出國界,在世界各地穿梭往來;克隆技術的發明、無性生殖技術的興起和干細胞技術的突破,使器官的培植和生命的復制易如反掌。累累的科技碩果深刻地影響著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幾乎沒有哪一樣東西能夠逃脫成為科學技術對象的命運。人類社會在科學技術作用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證明了,現代科學技術不僅可以改造生活中原有的一切,而且還可以創造出原來沒有的一切。在科學技術的佐助下,人類中心主義的驕傲心態逐漸膨脹,欣欣然以為自己就是地球的主人、宇宙的主人,甚至對曾經依賴和恐懼了幾千年的大自然無所顧忌了,可以隨心所欲地對其進行肆無忌憚的掠奪,科學技術似乎已真的使人類變成了宇宙真正的王者。
然而,在浩瀚宇宙中,人類真的能憑借科學技術而達到“舍我其誰”的境界嗎?看看人們越來越麻木的表情,越來越頹廢的情感,越來越喪失的肌體機能;看看那些越來越古怪的病癥;看看周圍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就知道答案絕對是否定的!正如控制論的創始人維納在其《人有人的用處》一書中指出的,科學技術是一柄雙刃劍。它由人創造又獨立于人,它在給人類帶來福祉的同時,也把人類推向了情感和肌體機能崩潰的邊緣和家園毀滅的懸崖。
二、科學主義的發展對人類進化的異化作用
所謂異化,就是主體在一定的發展階段,分裂出它的對立面,變成了外在的異己力量。換句話來說,就是某種事物不幸淪為自己的對立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征服了自然、改造了自然,獲取能量的能力不斷提高。但是,這個過程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與生態危機,人類生存自然環境的破壞,以及社會環境的扭曲,人類自身精神、肉體的病態等。異化在自然、社會與人生中是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要克服異化,超越異化,真正做到“人不為物所役”,在現代社會還是很不容易的。
科學是一種反映現實世界現象和本質運動規律的知識體系。這種知識體系以范疇、定理、定律、法則等形式表現出來。一般來講,科學本身不規定自己的使用目的,它是價值中立的,我們無法用價值判斷來判斷科學的價值。技術是一種操作體系,它往往是一種機械或某種裝置,它凝聚著技巧、技能、知識,也凝聚著人們的目的。人們用科學技術來改變現實以滿足人自己的需要。科學主義對科學作形而上的理解,它更多地表現為形而上的信念和追求。也就是說,科學主義把科學泛化為普遍化的形而上的東西,并相應地將科學引申為構造的原理。按照科學主義的理解,世界似乎可以被還原為數學、物理、化學等的規定性,而這種規定性同時又成為以科學構造世界的前提。在科學主義者的視野里,科學是被泛化的,科學的作用被無限擴大化了。科學主義不同于科學,也不同于科學精神。科學是一種反映現實世界現象和本質運動規律的知識體系,而科學精神則是人們在運用科學、研究科學、追求科學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人的一種精神,如公正、客觀、認真、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等。所以,我們反對、批判科學主義并不等于反對、批判科學和科學精神。我們所反對、批判的是對科學的錯誤理解和錯誤運用。
當代人類社會所遇到的種種問題,歸根結底是由于近代啟蒙運動以來的科學技術的大發展和人們對其的錯誤理解與運用所導致的工具理性的猖獗和價值理性的迷失所造成的。科學自它產生的那一天起,對于人類文明的發展與進步,對于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對于豐富人們的物質產品,對于改善人們的生活條件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這是有目共睹、眾所周知的。但是,也正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類對它的錯誤認識與運用,給人類帶來了無窮的精神煩惱、肌體機能的喪失,甚至是人類物種的退化。科學技術的進步固然給人類帶來一塊新天地,然而,在這塊新天地中,人類卻發覺他們所得甚少,所失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