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教學重難點范文

時間:2023-08-08 17:22: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九年級語文教學重難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九年級語文教學重難點

篇1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二、教學思路:

本學期,我們要本著“面向全體學生畢業;擴大優生面,提高優秀率、平均分”的思想,分層次的進行備課、教學。對學習困難生,我們重點進行基礎知識的學習和鞏固,再者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自立、自主及競爭意識。對優秀生在鞏固基礎知識、形成系統知識的同時,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并進行強化性訓練,提高閱讀分析能力,提高考試技巧,爭取明年中考語文優秀率有較大提高。

三、教學措施: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我計劃從以下方面入手:

1、確定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和田老師一道團結協作,把精力放到教學上,把精力放到學生的管理上。

2、集體教研,集體備課。平時,注意研究考試類型、考試動向,指導日常的教學。積極進行集體教研、集體備課。對于教學內容,我們要共同商量,確定教學的重點、難點,寫出確定了教學內容的共同的簡單教案,然后備課組成員根據自己的特點,再進行細化。

3、采取分類、分層次教學,對一般學生,重基礎知識的鞏固、作文寫作;對成績優秀者,采取強化性訓練,訓練閱讀能力、分析能力、考試能力。以抓學生的基礎和能力為重點。對于字詞等基礎知識不能放松,要落實到實處。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在日常教學中要繼續通過各種活動、措施,在促進學生對語文學習由興趣到志趣的轉變上,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成績。

4、教學內容上,對于講讀課文精講點撥,引導學生掌握學習課文的方法和技巧。要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確定授課內容,要本著學生先入為主的原則,讓學生先讀書,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反饋正確信息后,老師在有的放矢的講解課文。課外閱讀,引導學生實現知識的遷移,做到舉一反三,學習致用。

5、重視作文教學,積極探索作文教學改革。作文教學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訓練計劃,有目的,系統的提高學生作文,作文備課要全面,過程要寫明確。計劃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指導:審題、擬題、開頭、結尾、布局、語言、選材、立意。為了盡快適應應試,可加大范文仿寫的力度,讓學生練熟、練活。開始先練習“片段組合式”的模式,提高作文平均分。等到熟練后,對中上游學生提倡“個性”寫作,在文采、感情等方面得以較大提高。

為了根本上提高作文成績,應重點從以下兩點解決:一是重視學生的書寫,做到規范書寫;二是開闊學生的閱讀范圍,引導學寫好讀書筆記,把作文化整為零,經常練筆,做到水到渠成。

6、針對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期間要對中考個考點一一訓練到位。爭取提前取得較好的社會氛圍。

教學進度和內容:

第1—周: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第2----3周: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第4周: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第5—7周: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

第8周: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第九周:綜合訓練

第10周:期中考試

第11周: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第12—13周: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第14周: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第15—16周:九年級下冊第五單元

第17周: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篇2

斗轉星移,歲月如梭,緊張而忙碌的2020-2021學年度第一學期語文教學工作結束了。本學期本人擔任九年級(2)班語文教學工作。在學校領導的關心、同事的支持與幫助以及本人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回顧總結如下:

一、教育教學:

1.強化常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強化教學常規各環節:

在課前深入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整體思想、教材結構、重點與難點;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在備課的過程中既備教材又備學生,準確把握教學重難點,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認真編寫每一份教案;在課堂上,能夠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 課后輔導工作

在課后認真及時批改作業,及時做好后進學生的思想工作及課后輔導工作;在自習課上,狠抓后進生的轉化和優生的培養工作;同時,進行階段性檢測,及時了解學情,以便對癥下藥,調整教學策略。

2.教研工作

認真參加教研活動,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二、業務學習

1. 一方面,認真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政治理論水平;另一方面,認真學習新課改理論,努力提高業務能力;轉變了以前的工作觀、學生觀,我對課改理念有了一個全面的、深入的理解,轉變了教學觀念、改進了教學方法。

2.為了拓寬知識視野,本人在手機上購買聽書APP,有時間就聽書,主要是文學、心理學和教育學方面的,覺得收獲不少。

三、取得的成績

1.在我的教育和管理下,學生的學習態度較開學初端正很多。

2.學生的書寫水平也有所提高。

3.學習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也有所提升。

四、存在的不足及改進措施

1.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課件,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但對學生基礎知識的練習不夠,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今后要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對知識點的檢查落實不到位;要狠檢查,落實對知識點的把握,采取措施加強練習。

3.對差生的說服教育缺少力度,今后加強對差生的教育和管理,把他們時時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篇3

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多媒體技術對優化語文教學試作闡述。

一、聲畫結合,創設語文教學情境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所具有的聲畫結合的特點,為對課文進行透徹分析與深入理解提供了重要的輔助,而這種教學過程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實現的。一方面,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課文內容,尤其是復雜的故事、小說、戲劇等教學內容,轉化為直觀的課件,具有化繁為簡、突出重點的功效;另一方面,在課堂上播放一些重要的音頻、視頻資料,能在無形之中將課文的重要細節、重要人物和重要情節突顯出來。尤其是在故事、小說、戲劇教學中,要求學生通過課文的文字描述對人物形象進行理解和分析,有一定的難度。比如,在語文版八年級上冊課文《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中,故事的矛盾沖突是圍繞魯智深與鎮關西二者之間的關系展開的,經歷了一波三折的發展過程,其中的故事背景、人物出場與事件發展過程錯綜復雜,如果僅僅依靠傳統的講解和分析頗為吃力,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技術優勢,將主要人物和情節用箭頭式表格展現出來,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故事情節的發展。與此同時,還可利用多媒體播放《水滸傳》的相關影視片段,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深入品讀人物形象。此外,多媒體還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和體會文章的語言。課本中的許多名家名篇語言各具特色,有的流暢明快,有的生動活潑,有的凝練含蓄,有的樸實感人,有的富有哲理。運用多媒體可將課文語言所表達的情感表現出來,讓學生更快地進入文本。

二、擴大教學容量,實現開放式教學

語文課程是基本的母語教學課程,同時也是提升學生尤其是中學生語言能力和拓展學生素質的重要平臺。多媒體技術所具有的教學優勢為語文學習資源的拓展和實踐應用注入了新的動力與活力,也為初中語文課堂的延伸與發展提供了新的途徑,這一點尤其在詩詞教學中體現得較為明顯。比如,在語文版九年級下冊課文《沁園春?雪》的教學過程中,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和學生自身對詩詞的認知是難以達到教學目標的,更談不上讓學生了解其創作背景、領悟其意境和拓展相關的知識。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整理關于雪的資料,引導學生進入當時的寫作背景,并結合部分史料,引導學生感悟和理解這首詞的內容,體會作者的創作思想。與此同時,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將與詩詞相關的音頻、能體現詩詞意境的畫面融合起來,為學生呈現宏偉的雪景。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課后利用網絡搜集其他詩詞資料,以拓展知識面,并用同樣的手法分析幾首其他的詩詞。

三、開展探究活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篇4

一、積極組織教師參加校本培訓活動,提高教學教研水平。

根據教科室的統一安排,本學期全組教師都參加了校本培訓活動。主要的內容有:組內公開課、試課、專題講座。開課教師都能認真解讀文本,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課堂上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問題設計環環相扣并有層次性。課后我們能及時安排交流、反饋。每次都有主評、記錄。鄭興利、林麗麗、孫啟會等老師的課受到好評。湯志凡、余秋蓮老師的新授課別出心裁。繆招娣老師做專題講座。每位老師都能積極參加聽課、評課。此外我們還分備課組組織了集體備課活動,針對疑難課、專題復習課等不同的課型。由主備教師主講,其他老師參與研討。研討中我們進一步明晰對不同課型的教學方法和復習方法,進一步提高了課堂效率。另外我們還參與了學校組織的專題培訓。每次模擬測試后我們組都能及時做好交流、總結,對典型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就下階段的教學進行反思及改進。

二、以語文教學教研活動的開展為載體,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本學期語文組老師積極參加縣市級教學教研活動,如xxxx年初中語文學業考試復習會議,縣xxxx年初中語文學業考試復習會議,縣xxxx年初中語文骨干教師提高班活動。縣九年級質量分析會議等。會后我們都能及時探討、交流,針對不同的課型,及時反饋,不斷促進教師的成長。

三、參加各類教學評比,成績顯著。

本學期我組鄭興利老師、繆招弟老師、孫啟會老師參加縣初中語文教師素養比賽榮獲二等獎,童小燕老師的論文《立足校內,內外結合--教師專業化發展有效途徑的探索》榮獲縣三等獎。

四、及時開好學生座談會,了解學情和學生的需求。

本學期進行兩次學生座談,主要針對學生課堂學習、作業及考試的一些問題進行調查了解。比如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學習方法、考前心理等問題。另外要求學生對本班語文教學提出建議和意見。大部分學生都能暢所欲言,我們能及時針對學生提出的建議以及學生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并予以解決。滿足了學生的要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進行教學常規檢查,進一步規范教師教學行為,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

篇5

作文教學沒有統一的規劃、教學方法單一、學生主體學習被動等原因,暴露了作文教學的無序和隨意性,文章以具體教學實踐為例,闡述了制定作文規劃;注重教法、學法的靈活變通;滿足學生發表的欲望等三個方面尋求解決的策略。

【關鍵詞】

初中語文 寫作教學 原因 策略

從考試的角度來說,作文是分數最重的題目,從純粹語文應用的角度而言,作文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作文水平高的同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情商很高,溝通能力很強。但現實情況下,初中的作文教學存在著不少問題,需要語文教師認真思考和解決。

一、析原因

(一)沒有統一的長期規劃

作文教學不像文本教學,有統一的教材,有配套的教參,教師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組織教學就可以了,作文教學在組織教學的時候都是由教師自己選擇教學的內容和教法,隨意性很強,沒有統一的長期規劃。首先是教師的整個學年甚至是一個學期沒有具體規劃。這個階段主要訓練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是整片訓練還是片段訓練沒有整體規劃。其次是備課組內的老師之間沒有統一協調。一個備課組應該集體備課制定作文教學計劃,很多學校根本沒有,各個老師各行其是。再次是學校各級組之間教學沒有規劃。作文教學不是短期的個人行為,而應該整個初中階段必須作出三年的作文規劃,各個年級的側重點是什么必須明確,這樣才能使作文教學健康良性發展。

(二)作文教學方法單一

語文教師對待作文教學的隨意性還體現在作文教學方法的單一,批改打分――籠統評價――布置寫作,節節課如此,很少有語文教師能像教教材文本一樣用心尋求多樣的教學方法。大多數教師總是沿用一直不變的教學方法,而且方法呆板而落后,不能給學生以新鮮感,學生的作文興趣也就在這寡淡的課堂教學中漸漸泯滅了,所以無怪乎教師一說這節課是作文課的時候,學生一片嘆息了。

(三)學生主體學習被動

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學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變,但作文教學好像成為了世外桃源,幾乎沒有感受到外來改革的一點氣息,依然故我的走著自己的老路,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新課改重點倡導的學生主體的呈現問題。作文教學更需要學生的參與,教師總是自導自演肯定效果很差,教師批改、教師評講、教師布置任務,學生只剩一個被動接受寫作了。

二、尋策略

(一)制定具有全局觀系統的作文規劃

作文教學要有系統性的全局觀,不能隨意,更不能盲目。以筆者所見,全局觀系統的作文規劃包括以下幾點:

其一,每一個年級要有不同的作文訓練側重點。初中主要訓練學生記敘文的寫作水平,比如七年級可以側重訓練學生記敘文寫作要素齊全、有條理、詳略得當的敘述一件事的能力;八年級側重訓練學生謀篇布局的能力,注意各種敘述順序的選擇,語言上注意流暢性和靈活性;九年級側重于表現手法的選擇和多樣化,對于人物刻畫具有獨特性,對于事件的選擇具有新穎性。

其二,同一個年級訓練要有統一性、層進性。每一學期開學要進行集體備課,提前安排好一個學期的作文教學計劃,而且要注重層層推進,不能顛倒,更不能跨越式的拔苗助長。比如教學要先訓練學生能夠條理清楚的敘述一件事情,然后才能進一步的要求學生學會取舍和詳略安排。統一性是集大家的智慧,精心打造好每一次的作文課,而且有利于導學案的統一使用。

其三,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編寫校本教材,作為對作文教材缺失的有力補充。校本教材必須依據學校整體的安排,分年級和學期編寫。作文教學沒有教材是因為作文教學沒有固定的教法,不能有固定的文本可以模仿,這個考慮初衷是正確的,擔心學生的作文因為作文教材而束縛住了思想,久而久之變成了新“八股文”。但是校本教材是從本校的學生實際出發的,具有靈活性的特點,不具有強制性,教師可以依據自己的教學情況靈活運用。作文校本教材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的特點,尤其要注意名家文章和學生文章結合,建議可以精心選擇一些中考優秀作文來例證操作的技巧。

(二)注重教法、學法的靈活變通,力爭創新

作文教學跟其他教學一樣,要注重教法和學法的設計,很多教師只是注重講的內容而忽視講的方式,雖然重難點把握很準確,但是由于教學法安排不科學,效果肯定不佳。教法學法上要多樣化,以此激發學生的新鮮感。筆者在作文批改環節經常采用小組同批的方式,但是如果讓一個人批改會造成把握不準的情況,讓一個小組的所有同學共同批改則會讓批改的結果更加準確,而且在批改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吸收借鑒優秀的作文提高自己。筆者還會把學生的優秀作文和問題作文選出代表,利用多媒體或者講義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分析,這樣就把學生充分的融入了課堂,讓學生討論、評價、打分,雖然一節課教師講的很少,但是學生參與的時間大大增多了,通過代表性作文的分析討論,學生很快就掌握了作文的一些技法,教學效果遠比教師講給學生聽強百倍。

(三)滿足學生發表的欲望催生寫作的主動性

篇6

關鍵詞:新課標 語文教學 舉措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123-01

1 以備課為重點,提升教學過程的嚴密性

我在教學中一直非常重視備課這一環節,授課前都會仔細分析學生的情況,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研究,確定最佳的教學方案,教學時既教授語文知識,又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具體而言備課時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充分了解學生的語文功底以及對目前語文教學方式的認可度,例如可通過談話,問卷調查、基礎知識小測驗等方式對學生的心理、態度、語文基礎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只有充分了解了學生的上述情況,才能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即是此意;第二,認真分析教材,明確教學目標。這點在備課中是極為重要的,以往不少語文教師在備課時僅是研究教學內容,卻很少考慮教學的根本目的,從而導致在授課時面面俱到,“全面開花”,整堂課缺乏明確清晰的目標,令教學過程極為松散,喪失了應有的嚴密性。如此缺乏目的性的教學將極易混淆學生的思維,無形中增加他們的學習難度。因此在備課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新課標的要求認真研究教材,正確定位每篇課文的教學目的,這是避免教學盲目性以及隨意性的根本途徑,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環節;第三,備課時須把握教學的重難點。確定教學的重難點既要緊扣教學大綱,又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以上因素才能制定出切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案。此外,確定教學重難點時,還應注意一個細節問題:區分每篇課文的重難點,讓教學重點與難點形成一個有機體系。

2 以學生為主體,營造溫馨和諧的教學情境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七年級的學生上課時發言尤為積極,而八年級發言的學生相對于七年級就略有減少,九年級發言的學生就更少了。可見越到高年級,發言的學生就越少。出現這種現象皆是因為人在幼年時期思想顧慮較少,不管在何種環境中都能以輕松的心態去思考問題,回答問題。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環境的認識就愈加深刻,往往在嚴肅的環境中思維活動就會受到限制。加之從心理學角度而言,一個人的思維以及創造力只有在自由、輕松、安全的氛圍中才能獲得淋漓盡致的發揮。現代教育學研究理論顯示:人只有在溫馨愜意的環境中想象力才能獲得最大程度的發展,思維能力才能獲得大幅提升。可見在語文教學中要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創設溫馨和諧的教學情境。如何用自己的話簡要復述故事內容?針對上述三個問題讓學生在閱讀課文之后分組討論,我則在組間巡視,對學生碰到的疑難問題適時點撥,在這樣一個自由、民主的環境中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不但能迅速結合課文理解上述三個問題,而且還能提出很多具有創意的新問題,并能自行積極思考予以解決。可見開放民主的教學情境能讓學生的思維獲得全身心的放松,將自己的學習熱情在課堂上全部釋放出來,隨之課堂教學效率也將獲得大幅提高。

3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興趣

從本質上而言,教學過程是一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劉開曾說過:“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這句名言充分強調了提問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提出問題,以此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其創新能力的發展。

人們常說:“因景生情,情景交融。”這充分說明情境對人認知活動的發展有極為密切的影響。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具體情況創設問題情境,從而調動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問題的表現方式是豐富多彩的,既可以是教師引導學生獲得,也可以是學生獨立自主探究而來。提出的問題不要限定范圍,既可以是語文范疇內的問題,也可以是與其他學科有關的問題,更可以是單一性或綜合性的問題。譬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一課時,我則聯系了生活中的現象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在語文范疇內設計了如下問題:“同學們對路邊的綠狗尾草關注過嗎?你對這種平凡而又普通的草有什么獨特的感受呢?”(通過這一問題我引導學生感受羅丹的至理名言:“世界上本不缺少美,而是我們的眼睛缺少發現而已。”)在這一基礎上我又進一步深情導入,“冬天往往給人‘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之感,冰天雪地,寒風刺骨,與其它季節相比一切都顯得那么頹廢、蕭條,可是在老舍的筆下簡直是美麗至極!一切都是那么溫馨,一切都是那么和諧,展現出令人神往的冬季之美。而老舍又是何許人也?老舍乃我國著名作家,其文措辭簡練,主題新穎別致,體現出與眾不同的藝術價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去探究一下這位文學大師為什么認為濟南的冬天是如此美麗的以及又是怎樣來表現這種‘冬至之美’的?”

通過這一問題情境的創設,學生興趣高漲,思維相當活躍,最終在我的引導下深刻理解了課文,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可見在語文課堂上聯系現實生活設計新穎別致的問題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手段。上述問題的設計是從多維角度出發的,且完全符合城鄉結合部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此,能讓學生迅速進入問題情境,激發其興趣,獲得良好的效果。可見這樣多角度、多層次地引導學生提出各種形式的問題,不但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還能激發其創新思維。

4 以效率為準則,充分結合多媒體優勢

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讓語文課堂能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從多維的角度全方位激發學生的熱情,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以及思維的活躍度,從而克服傳統教學方式的單調性,最大程度優化語文課堂,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例如在教學《安塞腰鼓》一文時,我就充分結合了多媒體的優勢開展教學。首先借助多媒體屏幕播放了“安塞腰鼓”的表演視頻,讓學生通過視覺直觀形象地感受生命釋放出的激情和動人心魄的鼓聲、體現陽剛之氣和剛健之美的激情舞蹈。

接下來讓學生欣賞我國著名舞蹈名作《醉鼓》以及課文的音頻朗讀帶。學生通過視覺感受到《醉鼓》中蘊含的磅礴氣勢以及張揚的生命力,通過聽覺領略了文章的恢弘大氣、激情洋溢,更是感悟了陜北農民奮發向上、生機勃勃、不斷進取的生命內涵。結合多媒體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要遠遠超過傳統講授法,能從視覺、聽覺上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活躍課堂氣氛,從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5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時代的今天,初中語文教師應把握時展的旋律,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實施體現時代性的教學策略,在語文課堂上構筑一個高效的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主問題;閱讀教學

閱讀能力是從書面語言獲得的一種綜合性較強的語文特殊能力。通過閱讀,既可鞏固、強化已獲得的語言信息,又可受到思想和精神的陶冶,它對世界觀和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培養人類的情操以及鑒別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但實際上,我們的語文閱讀課堂卻面臨著非常尷尬的境地,學生毫無興趣,老師滿堂灌,學生滿堂抄……那么作為語文老師,我們如何提高語文閱讀課堂的有效性,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應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它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而且也是一個交流與合作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教師應該引領學生走進教材去感知內容、體驗情感、探究寫法、品味語言。讓學生真正地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如何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呢?

1“主問題教學形式”的提出

語文課堂中問題教學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到整堂課的有效性的評價。一位優秀的教師,應該是善于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能通過一環緊扣一環的教學提示作進一步的思考、理解、討論和探究。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認為,教師課堂所提問題應接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而不宜停留在“已知區”與“未知區”,既不能太淺也不能太深,要把握好提問的深淺度。因而這些問題應該做到難易適中的,甚至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具有提綱挈領的主問題。抓住主問題,就抓住了語文教學的“牛鼻子”。

2主問題帶入文本學習的形式與優勢

主問題教學,改變了過去那種“課堂多碎問題”,甚至呈現“一問一答”的模式,引領學生走進教材去感知內容、體驗情感、探究寫法、品味語言,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經過積極的思索探究后便可以生成深層次的思考了。筆者在《楊修之死》備課中,第一次結合“教參”及課后作業,理出本課的幾個重點問題:本文講述了楊修生平的幾件事情(概括歸納);楊修的死因;曹操人物形象的理解。但按此設計教學顯然將本課內容割裂,雖然能完成教學任務,但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并不能被激活,學生自然無法深生成深層次的思考。因此筆者就做了調整,以“楊修該不該死”的主問題引入,概括了楊修生平的幾件事情,帶出了楊修的死因以及曹操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問題一出,學生就積極參與,思考達到了一個興奮點。“楊修該不該死”是在學生的認知最近發展區的問題,能引發學生作進一步的思考。

3設計主問題的要求

主問題不必太復雜,但一定要囊括課文的重點、難點;主問題一經提出,要能馬上吸引學生到文本的閱讀上去;主問題也不能過難,應在學生認知的“最近發展區”。如《丑小鴨》這一課中設計的主問題“丑小鴨丑嗎”,這樣的問題對于不同層次的孩子均可回答。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對“丑”和“美”的思辯,達到對“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的價值觀滲透。設計主問題不能太多,也不能太難,這要求教師對于文本有獨到的解讀,還要了解學情。

4設計主問題的方法

(1)可以從文章的題目入手。標題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章靈魂的再現。如九年級下《那樹》一文描述了一棵大樹長年累月地為人類造福,最終被人類砍伐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大樹命運的痛惜之情,對都市文明發展的利弊,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深沉思索與深重感慨。人與自然應該和諧共存,人類的發展不應該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筆者設計了“那是一棵什么樣的樹”這樣一個問題,并分兩個層次進探討,第一層次:用“那是一棵(品格)的樹”這個句式來表達自己的看法,學生回答了“奉獻、堅強”等,第二層次:用“那是一棵(內心)的樹”的句式來表達自己的體會,學生回答了“痛苦、無奈”等,引導學生走進那樹的心靈,進而去思考人類的愚妄無知。(2)可以從文章中頻繁出現的內容入手。如八年級下《背影》,《背影》寫于1925年,作者曾說:“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是淚如泉涌。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里所敘述的那一回,想起來跟在眼前一般無二……”文中反復出現“背影”,“背影”也是作者最為感動的畫面。因此筆者做了這樣的設計:第一環節:那是的背影,從文中哪里讀出。學生回答出“溫暖”等詞,并通過細節品讀“背影”;第二環節:那是的背影,思考作者感動的原因。學生在這個環節思路打開,說到那是“年老的背影”,父親不顧年事已高、行動不便,為“我”穿鐵道、爬月臺買橘子;這一背影讓我了解到父親的愛子之心,對他的種種做法“我”由衷地感激,還有那是“堅強的背影”,父親禍不單行,祖母去世、差使交卸、家境慘淡、生計難維等等,父親卻還勸慰我——天無絕人之路;也有學生說那是“孤獨老去的背影”,父親漸顯老態,但還得繼續生存掙扎以維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計,今后他又怎樣生活,從身體到心理的逐漸變化,做兒子的又能幫助多少呢?作者對父親的感激、理解,為自己幼稚的舉動的深深懺悔、自責,都伴隨著“淚水”傾瀉而出。背影,凝聚著深深的父愛,淚水噙滿了兒子對父親的疼惜,背影與淚水所代表的就是父子間相愛相憐的至愛親情。(3)可以從文章中的疑惑處入手。《土地的誓言》是七年級下冊的課文,文章抒發了流亡在關內的東北人對淪喪于日本帝國主義鐵蹄下正在倍受蹂躪的家園的深深眷戀,發出了熱血男兒誓死為家鄉的解放戰斗到底的錚錚誓言,因而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引導學生領悟作者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位卑未敢忘憂國”的高尚品質。筆者發現文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對于廣大的關東原野,我心里懷著熾痛的熱愛。”查字典筆者發現:“熾:①燃燒②昌盛;勢盛③通“饎”,烹煮;痛:①疼痛②悲痛,傷心③恨,怨恨④狠狠地,盡情地⑤愛惜,那么“熾痛”的意思就是“熱烈而深切”,放在句子“我心里懷著熾痛的熱愛”中顯然出現了重復的語病,這里就出現了疑惑之處“作者出現語病了嗎”,進而引導學生理解到作者內心深處對于家鄉的極其熱愛之情。進而設置主問題:“我發現,“熾痛的熱愛”就在(詞語、短語、句子、標點)”,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感受作者的愛國之情。(4)整合話題。教師通過整合已學和現學的教材,設計一個“話題”,學生圍繞該“話題”的(進行)討論、對話。初中階段,我們學習了魯迅的9篇文章,分別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風箏》《戲社》《阿長與〈山海經〉》《藤野先生》《雪》《故鄉》《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和《孔乙己》。然后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魯迅先生,補充了《〈吶喊〉自序》和蕭紅等人對于魯迅先生的回憶錄。然后在課堂上組織了一次題為“我知道的魯迅先生”的交流會。

5重視學生的生成性問題

“主問題”確立之后,教學活動向著我們預設的方向發展,但是,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學習主體,他們使課堂教學活動呈現出復雜和多變的特點。課堂上發生的一切不是我們在備課時完全能夠預見到的。盡管面對同一批學生,但他們在每一堂課上所處的具體情況都不相同,這就要求教師要注意課堂生成了。要處理好教學目標預設性和課堂生成的關系,把握好教學的節奏,做到動靜結合,快慢交替,疏密相間,舒卷有致。當課堂上出現沒有預設到的情形時,我們要適時地調整我們的教學行為。這也是衡量一個教師成熟與否的一個重要標準。錢夢龍老師講《故鄉》時,一名同學對跳魚有“青蛙似的兩個腳”產生了好奇,一直追問“魚怎么會有青蛙似的兩只腳呢”,錢老師就問大家見過這種魚沒有,而后又問“(閏土見過這種魚)這說明什么問題?書上怎么說?”學生回答道:“這說明閏土見多識廣。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錢夢龍老師引導學生所進行的簡短的討論既沒有扼殺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又將學生的注意力成功轉移到了文本之中。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老師的天職。古往今來每一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都非常注重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以往的閱讀教學過分強調預設性,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形成了一元化理解的局面,完全以教師的預設左右課堂的教學,聽不到學生的聲音。但現在我們的教學方式又發展到另外一個極端,過度強調學生的生成性問題。筆者認為預設性問題和生成性問題應該并行不悖,它們是相輔相成的。

6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李鎮西老師說:“問題應該由學生提出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審時度勢,靈活處理,這樣預設的因素大大減弱了。”筆者在教授九年級下《我用殘損的手掌》,引導學生關注題目,請學生思考“看到這首詩的題目,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手掌為什么是殘損的”“用殘損的手掌干什么”等問題,進而引導學生自行借助參考書,學生了解到作者當時(1942年)被關在香港的土牢中,是作為愛國志士被捕入獄的。在獄中他遭受了非人的折磨,這首詩就是在那個時候寫下的。所以,他是想借手掌的殘損來暗示他身體遭受的酷刑以及心理飽受折磨啊!學生思考“我用殘損的手掌”做了“摸索”、“觸”、“蘸”、“掠”、“輕撫”、“貼”等動作,進而去體會作者的愛情情感。總之,一節優秀的閱讀課,應該運用“主問題”引動學生、文本、教師之間的對話,注重學生的體驗,注重課堂的生成,注重課堂的實效。可以說,一堂好的語文課也是一堂精彩的問題教學課。

參考文獻

[1]徐金海,金正揚.中學語文教學探索——特級教師于漪的教學經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2]溫欣榮.陌生化閱讀:對話教學的一種可能性嘗試[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6(4):2-5.

[3]柳欣睿.主問題激起深度語文之花.語文教學通訊,2009:7-9B.

[4]王德慶.課堂教學設計不要忘“本”.語文教學通訊,2007:10B.

篇8

語文,它不僅是我們每個人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還承載著豐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類社會綿綿不絕的文明。語文學科不僅是工具學科,而且對形成人的品格、底蘊,培養人對社會的責任和今后終身教育的能力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

語文很受傷。

當前教育重“分數”輕“素養”的不良風氣仍然盛行,我們的語文教學逐漸失去了對人的生命存在及其發展的整體關懷,大家每天做著為分數而疲于奔命的轉磨活。筆者認為,要改變面目可憎的教學現狀,當務之急,我們唯有重視并全面思考語文學科“人文性”的深刻內涵,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注重人文情感滲透,才能促進語文教學有效推進。

什么是滲透?滲透本指自然界中液體在廣義多孔介質中的運動。孫春成老師說,如果把課堂教學比作一個運動的過程,那么其運動方式最好的莫過于“滲透”了。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成功地對學生進行了知識,思想與情感的有效的“滲透”。

下面試著從三個方面談談我在課堂教學中的一些探索與實踐,就教于大家。

一、注重人文情感教學環境創設,促進語文有效教學

美國心理學家羅斯在他的《論整體人的學習》中指出:教學中教師必須是“促進者”,而不是“權威者”,這是要求教師的教學要以人為本,努力創造一種自由、平和、融洽的人文情感氛圍。以心施教、以情激情,真正實現師生之間的多維互動,使學生的情緒處于活躍振奮的積極發展狀態。只有師生產生情感共鳴,情感經緯交互滲透,才能有默契的配合,教者樂教、學者樂學,也更容易點燃中下水平學生的情感火花,才能有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創設人文情感教學環境,要求教師平等對待學生,要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世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上海特級教師李春華老師在他的博文中如是說:“每一位學生都要發展,但不必求一樣的發展;每一位學生都要提高,但不必是同步的提高;每一位學生都要合格,但不必是相同的規格。”在我們的課堂教學理念中,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是自己關注的對象,關注的實質是尊重、關心、牽掛,關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創造有利于人文情感滲透的環境,我們需要激勵學生,“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留美博士黃全愈在《素質教育在美國——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一書中寫道,美國的教師經常把“我不知道”掛在嘴邊。

創造有利于人文情感滲透的環境,我們需要贊賞學生。沒有贊賞就沒有教育。我們要把賞識教育當成一種教育的常態,因為“一半也是滿的。”

如教學《皇帝的新裝》時,其中一個教學環節是討論如何看待騙子的行騙行為。一學生提出了“騙子懲罰了荒唐的皇帝,他的行為值得肯定”。面對不和諧音符,我沒有給予簡單的回答是肯定或否定,也沒有批評學生思想認識的錯誤,而是冷靜的把問題交給全班同學來討論。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在寬松、愉快的氛圍中,主動、積極地參與問題的分析研究,通過合作討論得出一個結論:騙子雖然是針對皇帝的貪圖享樂、愚昧昏庸設下騙局,但其出發點純粹是為了個人撈取錢財,騙子的行為不能肯定,我們不能效仿騙子的行為,應該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在教學中實現的是語文教育生態關懷,關懷人的發展。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著有機滲透生命情感的同時,也讓學生的思維能力、思想情感得到最優化的發展,我們的教學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整合對接人文情感資源,引導學生深入研讀文本,促進語文有效教學

教材是例子,但也蘊涵著挖掘不盡的人文情感資源,是培養學生人文情感的肥沃土壤。文章不是無情物:它們或滲透著美好的人性,或彌漫著溫馨的至親至愛,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或閃耀著真理的光芒……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編排體例更是體現了這一點。它設置人與自我、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三個主題板塊。三個板塊中,人與自我是核心中的核心。以該套教材的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為例,所選五篇課文,無論人稱上還是內容上,都是緊緊抓住“我”這個核心,在學生面前打開了一個又一個五彩繽紛的“我界”。如第一課《在山的那邊》是以詩的形式敘述一個山區孩子童年的幻想:對大海的追尋。《走一步,再走一步》則是通過敘寫成長中的一次脫險經歷,而自悟出一種樸素的人生哲理。《生命 生命》則通過自己對平常小事的體驗和童心,試圖感悟出深遠的生活道理。《紫藤蘿瀑布》則通過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煥發的勃勃生機,體味一種悲痛化為寧靜之后的喜悅。總之,無論從哪一個角度著筆,這些課文都試圖在你面前打開一扇又一扇天地,讓你進入一個全新的“我”的天地。

我在語文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人文情感教學資源,或是在開篇介紹關于作者的人文背景資料,交給學生打開學習疑惑之門的鑰匙。或是在課中對接滲透人文情感,實現學生與文本、作者、老師等多方的有效對話,從而更透徹更深入研讀文本內容。

我在教學語文版九年級下冊之“書信”單元之蘇霍姆林斯基《給女兒的一封信》時,整合運用教材中的人文情感教學資源,達到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問題的效果。

下面是我教學的片段:

學生:文章中父親為何要大費周折的用講童話故事這樣的方式來解答女兒對愛情的疑惑?(百思不得其解)

教師:回想我們以前學過的課文有哪些是表現了父愛母愛的?(點撥大家打開記憶之門,架設起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橋梁)

學生:比如《背影》、《永久的悔》、《小巷深處》等。(學生紛紛說出讀文感受,教師適時點撥)

教師:天下的父母沒有誰不愛自己的兒女的。如果是你作為文中的父親,面對情竇初開的女兒問到這個問題,你會采取什么方式來處理?(啟發學生一葉知秋)

學生1:問題的關鍵首先源于父親對兒女無盡的關懷和愛護,為了女兒的健康成長,為了女兒以后的幸福人生,父親不但用童話故事巧妙的回答了女兒的提問,而且為女兒人生之路指明方向。

篇9

其實,要是單講雪,學生對文本的把握并不困難:江南的雪滋潤美艷,孕育著春天的消息;朔方的雪蓬勃奮飛,跟嚴酷的黑暗現實進行著不屈不撓的斗爭,以此闡明魯迅寫作本文的思想感情,也顯得合乎情理。難就難在:既然是寫雪,為什么開頭結尾卻都寫了雨?怎樣理解“暖國的雨”和“雨的精魂”?它們對表達主題思想起什么作用?在通篇結構安排上又有什么用意?這些問題不搞清楚,全文的主題就不鮮明,脈絡就不清晰。遺憾的是,教材后面的“探究·練習”雖然有所涉及卻又似乎有意回避而未能對這個問題有一個明確解答,一般的參考資料或者有意回避,或者牽強附會,或者自相矛盾。

首先,“暖國的雨”中的“暖國”指哪里?

按照蘇教版中學語文教材編者的理解:暖國似乎就是江南!理由有三。1.從教材提供的“感悟·品味·欣賞”中對文本的輔詮釋中不難看到這一點:“一切對雪景的渲染都是對‘暖國’和‘江南’局部生活經驗的描述與回憶,是對故鄉的深情懷念與熱烈贊美。”“淡淡的哀愁中的回憶,是對‘暖國’‘江南’的雪的依戀和回味。”這兩句話編者分別放在文章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的邊上。2.教材第220頁文下的注釋:“魯迅在本文中以豐富、鮮明的形象,展現了兩幅各具特色的畫面,營造了兩種不同的情感氛圍。”3.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與蘇教版中學語文教材配套的《語文教學參考·九年級下冊》在該文的“重、難點集釋”中也特別提到這樣一個問題:“作者對南國的雪和北方的雪分別是什么樣的態度?作者在文中到底寄寓了什么樣的情感?”從這三處不難看出,在編者看來“暖國”即“江南”,只是說法不同而已!魯迅在這篇文章中只提到“江南的雪”(也可以叫“南國的雪”)與“朔方的雪”兩個對象,表現的也就是兩種情感。

“暖國”真的就是“南國”,就是“江南”?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寫的第五版《現代漢語詞典》中沒有“暖國”這個詞條。按照百度中的解釋:“暖國:氣候溫暖的南方地區。”把“暖國”就看作是“江南”也未嘗不可!遺憾的是百度為這個詞語所提供的詞語出處就是魯迅的《雪》,這么說來,這個解釋不具有說服力!

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就扣住作者自己的語言、扣住文本本身來分析。既然“暖國”即“江南”,“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了”,作者為什么要將“暖國的雨”“江南的雪”并列分提?更何況中間的關聯詞“可是”更顯示二者是有所區別的兩個不同的對象;而且“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中的“向來”一詞也表明“暖國的雨”就是“雨”而不是“雪”!

由此可見:“暖國的雨”中的“暖國”并不就是江南!“暖國的雨”更不能和“江南的雪”畫等號!

在筆者看來,正如“朔方的雪”和“江南的雪”是兩個不同對象一樣,“暖國的雨”和“江南的雪”也是兩個不同的對象。如果硬要區分三者在地理位置上的區別,那么,毋庸置疑,朔方,就是魯迅寫作本文時所處的北平這樣的北方大地;江南,自然是作者童年生活過的江浙一帶地區;而暖國,應該是比江南更南的地區。

作者為什么要在文章開頭寫“暖國的雨”?它和結尾“死掉的雨”“雨的精魂”之間是什么關系?

《魯迅日記》,1924年12月30日記著:“雨雪,……下午霽,夜復雪。”次日又記:“晴,大風吹雪盈空際。”這也許是魯迅先生寫作這篇散文詩的契機。正如黃蓓佳《靈魂的柔軟和堅硬》中開頭想象的一般,上個世紀20年代的這個雪夜,“透過帶窗格的玻璃,凝望半空中那些如粉如沙的朔方雪花”,先生的目光應該能“越過千里萬里冰封的世界,穿過幾十年漫長的時間隧道,回到童年的故鄉”,想到雪的前世今生。魯迅先生超越時空,任心靈自由馳騁,以其獨特的體驗和對生命的感悟,發掘出“雪”與“雨”相通的內在意蘊。

所以,是眼前的雪引發了先生的文思,但先生還是在開頭以淡淡一筆寫到:“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為不幸否耶?”的確,相比于眼前如粉如沙、冰冷而堅硬的“朔方的雪”,暖國的雨溫暖、柔和而不夠燦爛,“博識”的人們可能會覺得它單調,但是,“博識者的話淺”,那畢竟是別人的看法,它自己是不是覺得“不幸”,不得而知!所以,先生用了一個未置可否的問句。如果說“江南的雪”寄托著魯迅對童年故鄉生活的回憶,“朔方的雪”象征著先生凜然難犯、頑強奮戰的抗爭精神,那么,“暖國的雨”可不可以理解為平靜世界中的一種平淡生活?

是的,和“江南的雪”相比,它少了一份“滋潤美艷”;和“朔方的雪”相比,它又不能“蓬勃地奮飛”“旋轉而且升騰”。它“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它也許如水一般溫和、柔順、平靜,它也許就是這種如水般平淡、寧靜生活的折射,但是誰能說這種平淡、寧靜的生活不是絕大多數普通百姓所喜歡而向往的生活?尤其是在20世紀一二十年代的中國!

眼前冰冷紛飛的“朔方的雪”,讓先生思緒萬千。如果說花雪相映、蜜蜂嗡鬧、孩子和大人童心蕩漾的江南雪景是一部樂曲中悠揚、舒緩而略有憂傷的部分,讓人感到孤獨寂寞;氣勢磅礴、聲威浩大的朔方雪景是這部樂曲中粗獷急促、高亢激越的;那么,開頭“暖國的雨”水一般溫和、柔順、平靜則恰如這部樂曲的前奏。由平靜到舒緩再到激越的安排既符合一般樂曲和文章的思路,也符合魯迅先生寫作本文時那個雪夜的心路歷程——平靜世界的平淡生活無所謂“幸否”,童年時期的溫馨固然美好卻稍縱即逝讓人難免惆悵,而眼前面對的寒冷和風雪則只有抗爭才能改變!這樣的話,結尾那句“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也就好理解了——當外界的寒冷和風雪打破平淡生活中的一切的時候,那些死掉的雨,是會化作精魂,即便孤獨也會無所畏懼、永不妥協地抗爭!

篇10

一、為情境而情境,教學過程華而不實

“一堂課引入得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說明了情境的作用,好的導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音,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整個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礎;因而,教師們都很重視對教學情境的設計。但是,有些教師利用多媒體創設的教學情境,令人看了有些“華而不實”之感。

片段一:

學區公開課上,王老師在教學現代詩人舒婷的愛情詩《致橡樹》時,將《梁祝》中的《化蝶》一曲引入課堂,盡管二者都涉及“愛情”這一相同主題,但卻相去甚遠。這種拉郎配式的硬用,只能使課堂徒增無效信息,干擾學生的注意力,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下面我們一起欣賞王老師第二次執教時對該片段的處理:上課鈴聲響之前,多媒體聲像同步――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接著教師用剛剛學過的李商隱詩《無題》的對愛情的追求啟發引入.再通過散讀、多媒體配樂朗誦、最后借助詩歌的抒情思路領會詩人的愛情宣言,進一步深化主題,從而實現教學目的。

為了“情境而情境”是一種不正確的做法,表面上看起來花里胡哨,實際上只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而設,這樣追求“轟轟烈烈”的課堂效果,是一種課堂作秀,不是我們提倡的新課程教學,而是“課堂熱熱鬧鬧,學生頭腦空空”的假課堂,因此,在情境設計上,要注重自然延伸的有效性,真正設計出為教學服務的情境。

二、為創新而創新,阻礙學生的思維

在觀摩課、競賽課中不用多媒體輔助設施的教師幾乎是沒有的,因為多媒體手段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能大大增強教學的效果,提高教學效率。然而有些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定位存在偏差,認為課件運用得越多越好,設計得越新穎越好。教師一味追求一帆風順的課堂,課前話了大量的時間制作課件,熟悉課件,并讓學生參與進來,甚至還將個別題目答案透漏給學生。

片段三:

本校教師楊老師在上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愚公移山》時,設置了六個教學環節,可以說多媒體輔助教學貫穿了整個課堂,甚至連愚公移山這首歌,《愚公移山》的動畫片等與《愚公移山》這篇課文內容有關的所有材料事無巨細盡數羅列,再加上一些可愛的小動畫、漂亮的花邊,突如其來的眾多新奇的花招,嘩眾取寵,學生課前還情緒高漲,而接近尾聲卻“跌入峽谷”,匯報學生人數寥寥無幾。

經調查分析,課件穿插使用次數太多,其琳瑯滿目程序令人眼花繚亂、頭昏目眩,學生無法進行知識從“同化”到“順化”的編碼;部分學生感覺到回答課前精心準備的問題,缺乏成功感,用這樣的課件上課,學生似乎接觸到了許多東西,實則轟轟烈烈的背后,根本沒有記住、理解任何東西,因而更談不上取反思創造了。同時也制約了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使課改走向極端。

三、用“畫面”代替文本閱讀,削弱學生積極思維的能力

語文教學是師生及文本對話的過程,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僅在“輔助”二字當中。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應輔在學生經驗的盲區、知識的盲點、思維的堵塞處、情感的模糊處,如一味的以直觀形象的畫面代替文本閱讀,必然會弱化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閱讀能力和想象能力,甚至造成學生思維水平的停滯不前。

片段四:

本校的張老師在上《橋之美》時,不是讓學生品味本文優美而又富有意蘊的語言,體會作者以獨到的視角欣賞橋美之所在,而是機械的展示十幅各具形態的橋,其效果便可想而知。下面就請我們一起欣賞她對本教學課件的處理,課件中的每一幅畫都伴有教師動情地現場解說,精選的畫面與教師動情的現場解說,激活了學生思維的火花,師生間相互感染,從而達到了情感共鳴,突破了教學重點。

經以上兩教學片段效果的對比分析得出,用影視代替學生對文本的閱讀,用圖片代替學生的想象,顯然與教學的初衷背道而馳,教師在制作課件時不應將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圖片、活潑生動的畫面上,而應本著“為教學服務”的教學原則,設計出有助于突破重難點的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