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素質教育觀范文
時間:2023-08-04 17:37: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師素質教育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素質教育已成為人們經常掛在口頭的教育名詞,那么,如何在化學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的理念呢?關鍵是要讓素質教育的思想觀,在每一個化學教育者的觀念中細化和量化,把素質教育的要求變成教師自身的教育意識和教學行為,使之成為自身教育行為的準繩。
一、要樹立全面的化學素質觀
一個人的化學素質,即通過后天的努力學習獲得的有關化學的知識與技能等。包括經典的化學知識觀念,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善于合作能力、學習化學的興趣及志向、環境保護意識、化學交流表達能力等。由此可見,化學教師在教學中,必須以整體的化學教育思想,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挖掘學生的潛在資質,培養學生的化學素質,為其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要樹立科學的教師觀
教師是素質教育的直接實施者,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雙重任務,而育人則是素質教育的核心。(1)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2)教師要有終生學習的自主意識,努力學習先進的教學技術;(3)教師要積極參與科研活動,由“教師匠”向科研型教師轉變。
三、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1)學生都是創造之人。教師必須相信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發展潛能,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充滿關愛和期望。(2)學生是平衡和正常的人。現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師把學生看成正常的人,不只是單純的學習者,而是有著豐富個性的完整的平衡的人。他們需要別人的關愛,更需要教師的理解和溝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把培養學生的鍛煉精神作為神圣的教育職責。(3)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化學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探究過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四、要樹立先進的教學觀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既要研究教法,又要研究學法。教師應發揮自己的最大才智,有效地指導學生的自學能力,特別是實踐能力,激發學生通過觀察、質疑提出問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同時注重師生情感、教學思維的協調。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得以實現,教師的主導地位才能得以發揮。
篇2
一、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首先要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
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先導,也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教育思想滯后,教育觀念陳舊,是當前制約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一大思想障礙。只有教育思想轉變了,教學目標才能由單純的傳播知識轉變到在傳播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上來。教育部對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提出了具體的“三個轉變”,即要把唯社會價值或唯主體價值觀念轉變為在滿足社會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人的主體價值,使社會價值與主體價值協調平衡的價值觀;要把傳統的知識價值觀轉變為含知識、能力等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觀;要把急功近利的教育發展觀轉變為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發展觀。這就為實施素質教育指明了具體的、明確的方向。
二、提高教師素養重在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
應該說目前的教師隊伍業務素質普遍較高,但業務素質并不能替代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是根本、是靈魂,文化素質是基礎。加強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重中之重是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教師素質重在師德建設。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系到教育的質量,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只有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才能為素質教育的實踐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持。義務教育是培養人才的基礎教育,強調素質教育并不是輕視或忽略基礎教育,而是如何將知識、能力、素質融為一體,培養出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素質高、發展潛力大的基礎人才。
篇3
【關鍵詞】適應 教師觀 學生觀
The teacher view and students view which are suitable for the quality education
Yu Caikui
【Abstract】The change of the idea is most difficult. Under the quality education, the traditional teacher view and student view both need to be changed.
【Keywords】Adapting Teacher view Student view
隨著知識經濟、信息時代的到來,素質教育在全國各地得到倡導、普及,應試教育正在被逐步取代已是必然。在此期間教育觀的改變尤其困難,也尤其重要,特別是身臨其境的教師、學生,要適應素質教育角色、觀念的轉變更是首當其沖。下面就怎樣的師生觀才能適應素質教育問題做一探討。
1.素質教育下的教師觀。素質教育下,教師的職能角色發生變化,教師要接受挑戰,實現以下轉變:
1.1 由“靈魂工程師”向“精神教練”轉變:橋梁工程師是設計橋梁者而不是建筑橋梁者,顧名思義,靈魂工程師應是人類靈魂的設計者。教師不應該作為學生靈魂的設計者,而應該作為學生靈魂成長的引導者、凈化者、鑄造者。人性本善、本惡問題無從辯解,也許善惡共在吧,教師的作用是揚其善抑其惡,也就是喚醒學生人性中的善而揚之、惡而抑之。學生人性中的善惡并不是教師設計的,教師只能善加引導、凈化、鑄造,成為學生的“精神教練”,而不是學生的“靈魂工程師”。
1.2 由“權威、導師”向“非權威、學友”轉變:教育教學過程是教師學生互動過程,該過程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學生對教材、教師、專家的“神秘感”不利于學生的成長發展,而教師也不應該以“知識權威”自居,教師應該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平等的交流、是一種享受、是一種生命的呼喚,教學相長,與學生共建課堂,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快樂、一起提高,教師不僅是學生的良師,更應成為學生的學友。
1.3 由“知識庫、一桶水”向“信息平臺、生生不息的江河”轉變:教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自己要有一桶水的觀點,隨著知識經濟、信息時代的到來,固守一桶水而固步自封已不適應時代的需要,教師知識必須更新成為生生不息的江河,以引導學生去尋找知識的甘泉。素質教育下,教師僅作為知識庫已顯然不夠,教師不僅要輸出信息,而且要交換信息,更要接受學生輸出的信息,形成雙向或者多向交流互動,成為充滿活力的信息平臺而不僅僅是知識庫。
1.4 由“指導者、挑戰者”向“促進者、應戰者”轉變: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成長的促進者,而不僅僅是指導者,要變“壓”著學生走為“推”著學生走,給學生“壓力”不如給學生“動力”,用鞭策、激勵、常識等手段促進學生發展,教學中應給予學生主動而不是被動,教師問學生答,不僅讓學生問教師答,學生是挑戰者而教師是應戰者。因為問題的發現提出較問題的解決更為重要,增加教育教學中開放性更為適當素質教育。
1.5 由“園丁”向“人生引路人”轉變:園丁管理園中的花草樹木,澆水施肥、修枝造型等使之符合人的審美。如梅以曲為美的“病梅”,又如將樹木整形為牛、馬形,壓抑了成長、殘害了生命。教育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千萬不可如此,要尊重學生,不能自己說了算,搞一錘定音,聽不得學生的心聲,看不到學生的差異,容不得學生的錯誤。教師應允許學生的缺點存在,允許并促進學生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發展,給學生的成長引路,給予學生的人生導向,不限學生的發展空間,成為學生人生的引路人。當然亦不能成為學生的“保姆”、成為學生的“拐杖”,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應充分尊重學生學習成長的自、主動性,讓學生成為學習、成長的主人。
2.素質教育下的學生觀。素質教育下,學生觀也應該有新的轉變,具體應包括以下內涵:
2.1 學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社會化的人:學生是有思想有意識、有自主性和能動性、有獨立的人格和尊嚴、有自己的個性和心理境界,有研究表明,學生最大的精神需求是得到尊重,特別是中學生,他們希望與別人,尤其是教師平等相處、相互尊重、彼此理解。應試教育中,往往把學生當成知識的“容器”,不顧學生的實際,不考慮學生作為人的需要,盲目地死夯硬灌,搞題海戰術,造成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又無視學生的心理情感、興趣,不尊重學生的主體精神,讓學生處于被動的緊張學習中,更有甚者,對學生進行諷刺、挖苦,造成學生嚴重的心理負擔。素質教育下的學生觀要求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對學生的尊重、理解、信任、關心是教育好學生、塑造學生完美心靈的前提。
2.2 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學生其生理、心理、知識、能力、經驗等正處于不成熟、不完善的發展狀態,不能用學生的昨天,看待成學生的今天,不能憑印象看學生。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意味著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教師應善加引導,正所謂“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使他們成為有用之才。
2.3 學生是全面發展的人:學習的本質是促進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應試教育造就學生片面發展或畸形發展,“木桶理論”已說明這種發展的害處,而素質教育下,不僅要求學生在知識技能方面發展,更要求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全面發展,這樣的人更能適應社會、更能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教師應堅信每一位學生均有巨大的潛力,在此前提下才能培養出更多的全面發展的人。
2.4 學生是自主發展的人:學生的成長發展有其內因,教育教學只是外因,因而教育教學給予學生的影響不應該讓學生消極被動地吸收,而是讓學生有選擇性地積極地接收,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的主要責任是要強化學生對自我發展的責任意識,讓學生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從而進入主動學習、主動發展的狀態。
篇4
【摘 要】 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是21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改革基礎教育領域種種弊端的必由之路。實現這一轉變應樹立現代教育觀念,深化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考試制度的改革,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建立有效的評估機制和運行機制。
【關鍵詞】 基礎教育;應試教育;素質教育;轉變
基礎教育是整個教育的起始階段。基礎教育的質量直接影響著以后各階段的教育質量和人才質量。在基礎教育階段應該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這是教育改革的潮流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改革基礎教育弊端的必由之路。我們要努力實現基礎教育中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一、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是順應世界教育改革潮流以及21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21世紀是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世紀。大家普遍認識到,未來國際社會的競爭,將是綜合國力的競爭,特別是人才的競爭,民族素質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教育的競爭。從這個意義上說,誰掌握了面向21世紀的教育,誰就能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處于戰略主動的地位。為此,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并將戰略重點由物質、資金的投入轉向對人才的投入。在戰略發展目標上,把人才培養放在首要地位,把提高國民素質,培養跨世紀的一代新人作為教育的核心。在教育質量問題上,各國不僅重視受教育者的知識質量,而且重視智力質量,注重品質的培養,文化、道德、身體和心理素質的和諧發展。現代社會科技飛速發展,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與之相適應的是對勞動者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于是,教育的功能被強化,提高全體國民素質被擺在日益突出的位置。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達到發達的生產力水平,要求培養一大批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各級各類人才,要求這些人才具有比較全面的綜合素質,包括道德素質、心理素質、科學素質、勞動素質、審美素質、交往素質等。這些素質的形成,應試教育是無法實現的。只有面向現代化的綜合素質教育,才能承擔起這一歷史重任。因此,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已成為時代的必然選擇。
二、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是基礎教育的基本任務所決定的
基礎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奠基作用。實現現代化,需要大批的高級人才。這些人才的培養靠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的生源在基礎教育。基礎教育搞好了就能為人才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提供優質的生源。基礎教育搞不好,就會影響人才的培養質量,最終影響現代化建設。大家知道,基礎教育的基本任務就是為高一級學校培養合格的新生,為各行各業培養合格的勞動者,為學生奠定離校后繼續全面發展的基礎。它的內容包括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等。它具有普及性、全民族性、起始性等特點。青少年兒童在這個階段所受的教育,往往影響他的一生,影響他一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的形成。因此,我們不能把基礎教育搞成單純的應試教育、升學教育,而應該搞成影響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教育。
三、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是改革基礎教育領域種種弊端的必由之路
不可否認,這些年來,我國基礎教育發展很快,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我們也應看到,基礎教育領域還普遍存在著應試教育的弊端。正是這些弊端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國民素質的提高。應試教育的本質是以“應試”為目標,一切圍繞“應試”開展教育活動。它是一種選擇、淘汰教育,以應試能力強弱定獎懲,以考分多少分優劣,以升學率高低論成敗。它致力于考試科目范圍內的書本知識灌輸,致力于獲取高升學率。由此產生出種種弊端:一是教育對象的局限性。其主要特征是選拔適合教育的兒童,而不是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因而造成相當多的學生在不同階段和不同層次上成為被淘汰的對象。二是教育內容上的片面性。應試教育導致一切圍繞考試這根指揮棒轉,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的知識技能不教。三是教學過程上的表面性。應試教育只注重學生應考能力的培養,而忽視全面的素質教育。教學缺乏應有的深度,常常帶有表面性。四是教育效果上的不真實性。為了應考而暗渡陳倉,用教師的能力代替學生的能力。因而,以分數為唯一標志的水平不能完全反映學生的實際素質水平,應試教育也無法完成提高國民素質的使命。素質教育的本質就是按照社會和人的發展需要,遵循教育規律,使人的先天稟賦和后天的社會諸因素的影響相結合,挖掘和發揮受教育者的身心潛能,促使其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與應試教育相比,素質教育有著不可比擬的巨大優勢:一是主體性,即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主體積極性;二是全面性,即面向全體學生,為全面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其個性,創造條件;三是基礎性,就是為每一個受教育者的終生發展打好基礎,為他們的素質全面發展建立起堅實的生長點;四是時代性,素質教育是當代社會發展的產物,體現了當代社會發展對教育的目標、內容、形式的具體要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五是綜合性,它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素質,使之形成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六是層次性,它使學生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素質的發展形成一個由低到高、由量變到質變的漸進過程。因此,我們要消除基礎教育中應試教育的弊端就必須實施素質教育。
四、深化改革,努力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是教育改革向深層次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教育領域里的一場深刻革命。我們要充分認識這場革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努力搞好這場革命。
1、轉變教育思想,樹立現代教育觀念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必須轉變傳統的教育思想,樹立現代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學會審美,打下堅實的基礎,使之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
2、加快課程改革
落實國家教委頒布的《課程計劃》,建立由學科課程、活動課程和隱性課程組成的課程體系。要切實解決義務教育教材偏深、偏難和輔導材料繁多的問題,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3、改革教學方法
要改革以往“注入式”、“滿堂灌”為特點的傳統教學方法,代之以啟發式教學,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4、加快考試制度的改革
當前,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地方,要取消小學畢業生的畢業考試和升初中的升學考試,實行就近入學,并逐步取消義務教育階段的留級制度,要進一步完善初、高中畢業會考制度,充分發揮畢業會考對中學教育的導向作用。
5、完善政策導向
一是改革現行的勞動人事制度和畢業生分配制度,改革現在考大學就是轉戶口、端鐵飯碗的助長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戶籍制度。二是進一步改革中等教育結構,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減輕升學競爭的壓力。
6、建立有效的評估機制和運行機制
要根據教育方針、素質教育的目標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堅決摒棄以升學率和考試分數來評價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單一、片面、靜態的評價標準,運用現代的教育評估手段和技術,將中學的合格率與升學率分開,并在評價上脫鉤,建立全面的、發展的、科學的素質教育評價體系,把建立有效的評估機制與運行機制結合起來,通過有效的運行保證評估目標的實現。
篇5
溫曉清
21世紀正以倒計時向我們走來。和平和發展,將是它的主旋律;而競爭, 將是它的另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 。不管是政治上或軍事上的競爭,還是經濟上或科技上的競爭,歸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素質高低的 競爭。
關于素質教育,柳斌同志指出:它是“以提高全體國民素質為目標,以促進每一個人的全面發展為宗旨” 的教育。素質教育是實施教育改革的核心問題,是我們普通中小學落實和貫徹《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 根本所在。
普通中學的素質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科學素質、身體素質、勞動素質等方面的教育。其中,思 想道德素質教育是貫穿始終的核心部分,滲透在各門學科之中,它影響和決定著學生素質的性質和發展方向。 思想政治課,作為中學的一門學科,它在素質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質教育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是其他任 何學科不能代替的。雖然世界上其他國家在中學里沒有開設我們這樣的思想政治課,但類似的功課則是必須開 設的,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怎樣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政治課教學上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課程,下面談談自己在這 方面的思考。
第一:思想政治課教學應首先確立素質教育觀念,克服單純的智育型和片面追求升學(即分數第 一)的舊觀念。
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目的,在于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型人才。要實現這一目的,關鍵在教師,特別是教師自身教育思想教學觀念的變革。
過去,思想政治課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下,許多教育工作者基本上是圍繞升學指揮棒轉動,教學工作 不是為“育人”服務,而是為片面升學服務,“升學”教育壓倒了“育人”的素質教育,結果往往是思想政治 課的“教書”做得比較扎實突出,“育人”卻未放到應當重視的位置。教師教條條,學生背條條,考試考條條 的現象,年復一年,屢見不鮮。還有許多人把政治課看成是升學考試的“拿分課”,甚至以此作為評定職稱和 發獎金的依據。這種錯誤的導向,造成政治教師把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點,放在應付考試和拿高分上,而不是 放在培養四有新人這一根本任務上。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看到這種情況,有的學生政治課的理論條文雖然 背得很熟,考試成績也很好,但他的思想素質、道德修養并不高。這樣的情況從反面說明,我們的思想政治課 在育人方面存在著不足。
思想政治課實施素質教育,要按照中央有關通知精神改革教學思想,根據其指導思想及基本任務的要求, 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質。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 首先確立素質教育的觀念、克服單純的智育觀念,片面追求升學的觀念,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全面提高學生的思 想道德素質上。
只有克服了片面的升學教育觀,確立了全面育人的素質教育觀,我們才能真正地進行教學內容、形式、方 法以及考試等方面的改革,即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考慮到育人,在運用教學方法時注意到育人,在擬定試題時也 想著育人,從而把思想政治課的教育功能落到實處。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師和學生從升學指揮棒的高壓下解 放出來,完成中學階段思想政治課的素質教育任務。
第二: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教材,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現在所用的思想政治課教材,是在過去的教材以及各種改革實驗教材基礎上修改而成的,是比較成熟的教 材。它的組織體系、內容結構都比較科學,這是廣大政治課教師及編寫人員多年辛勤勞動的成果。
認真地鉆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們每位教師在上課前必須下功夫做好的工作。比如:初中一年級的思想 政治課,則是此前的《公民》課脫胎而來的。兩冊書共十課,主要內容都是圍繞培養學生具有“五愛”道德, 做“四有”新人來編寫的。其素質教育的中心內容就是教育學生懂得做人之道,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為 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努力做到:堅持從學生實際出發,從社會實踐出發,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在教學中以 學生為中心,做到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相一致;堅持把思想政治課教學與學校對學生的日常行為 規范教育結合起來,發揮思想政治課在學校教育中的先行作用;堅持科學性與趣味性相結合,寓教于樂,寓教 于豐富多采的校園活動之中。以上“熱愛祖國”一課為例,我著重引導學生對祖國和社會主義以及特區的基本 歷史和現狀的了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責任感的教育,并建議班級組織同學進行社會調查,了 解祖國的建設成就,尤其是深圳特區建立前后的巨大變化。這項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受到了生動的教育。此外 ,開展壁報比賽、歌詠比賽、組織“我愛祖國”、“祖國和我”、“我愛特區”為主題的演講會等。這些實踐 活動,既把書本上的知識具體化,情感化,又把教學中熱愛祖國的內容與學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統一起 來,效果是十分明顯的。
在教法上,針對初一學生形象思維豐富的特點,多采用直觀性的教學法(如放映教學錄像、幻燈,組織調 查采訪、參觀城鎮農村等);針對初一學生求知欲旺盛的特點,向學生推薦好的書籍,搜集名人名言編輯成冊 等;針對初一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開展幻想暢談主題班(隊)會,組織小辯論會,讓他們展開思維的翅膀; 針對他們自尊心強的特點,采用表揚為主,幫助他們分清是非,改正缺點,等等。
此外,依靠班主任、年級教師,依靠家長及其他社會力量共同組織好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形成全方位的素 質教育網,發揮集體教育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抓好素質訓練,把學生培養成為“三個面向”的新世紀的建設人才。
今天的中學生,是下個世紀祖國的建設者和保衛者。他們素質的高低,決定著實現我國下世紀發展戰略目 標的快慢。
對中學生而言,抓好素質訓練,讓他們具備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身體與心理素質、勞動 素質等,確實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緊迫而光榮的任務。
思想政治課怎樣抓好素質訓練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明確教學目標,逐步地全面地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讓學生成為有科學人生觀世界觀的時代新人 。
思想政治課,有它的總體教學目標:即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學生德 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總目標之下,具體到每一冊每一課,又有其子目標。比如高中一年級的思想政治課,原來 的課名就叫科學人生觀。它的教學目標是:上冊要求學生從認識個人和社會的關系入手,幫助他們正確理解人 生的理想與價值,逐步樹立科學人生觀;下冊要求從培養學生的思想方法入手,以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物質第一觀點、全面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實踐的觀點)為理論基礎,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上冊的內容偏重感 性知識的教育,下冊突出的是理性的教育。明確了兩冊書的教學目標的不同點,我們便好因材施教,抓好培養 學生人生觀世界觀的素質教育了。
2.注重能力培養,訓練學生多才多能,做既懂理論又能實干若干的新型人才。
每門學科都有能力培養的問題。思想政治課怎樣注重能力培養呢?我認為,主要是要培養學生觀察問題、 分析問題的能力,隨之而來的是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的能力,即能說會寫。
比如帶領學生參觀城市建設,細心的學生看到道路清潔,綠樹成蔭,花草繁盛,沒有紙屑果皮;粗心的學 生則一路說笑,城市的房屋道路、花草果木,一概未進入眼里。二者的觀察力就有高下之分,如果再就此問幾 個為什么:“城市的環境好說明了什么?”“我們從中能得出什么理性的認識?”有的學生能說出許多道理, 有的學生則說不出什么來,這里,分析能力就有強弱之分。老師就此再引申一下,舉一些環保的典型事例啟發 教育一番,那么學生就會在參觀城市活動中受到一次生動的環保意識的教育,增強愛護、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同時又培養了他們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在前面所述的調查、訪問、墻報比賽、歌詠比賽、主題班(隊)會、小辯論會以及其他活動中,都能達到 訓練學生各種能力的目的。搞與不搞,情況與結果大不一樣。這些能力訓練的活動,需要學生動腦、動手、動 口,既有書本知識(理論)的指導,又有具體的出力流汗的行動(實踐),通過反復的鍛煉,就能達到培養他 們成為多才多能,既懂理論又能實干苦干的新型人才的目的。
我們的感覺是,在這方面還做得很不夠,行動滯后于認識較遠。
3.重視社會實踐,訓練學生順應潮流發展,做21世紀的有用之人。
篇6
一、轉變課堂教學評價指導思想,落實多元化的發展目標
隨著新課程教學的推進,評價的觀念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改革的通知》對學生的評價提出了明確要求,即要建立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的評價體系,這一體系包括評價內容、標準、評價方法和改進計劃。同時,還對學生的發展目標提出了要求。發展目標包括基礎性發展目標和學科學習目標。新課標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課堂教學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主陣地。因此,關注每一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發展,關注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的各種表現應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它不僅僅包括學生在課堂學習知識的表現,還包括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及在課堂上學習的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等等。
二、轉變課堂教學評價的重點,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價值觀
如何來評價新的課堂教學呢?我認為至少要進行四個重點轉向:
1.由過去評“教”轉向評“學”。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學是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過程,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實現具體發展目標的過程。在教學活動中,主體是學生,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是服務于學生的學。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最終都要在學生那里得到體現,不考慮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不會是好的教學,也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
2.由過去評“雙基”、“能力”,轉向既評“雙基”、“能力”,更要評學生的情感態度。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發展學科能力,無疑是教學的重要任務,但不是惟一任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教學目標中有機聯系的整體,對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立足于學生進一步發展的課堂教學評價,應改變以往過于注重“雙基”和“學科能力”目標的落實傾向,應更加關注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方法和思維過程,關注學生應用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價值觀的培養與形成。
3.由過去評教師的講授水平轉向評教師的“導學”水平。要把過去注重教師語言清晰流暢、教學思路清晰有序、板書工整合理的評價,改為重點評價課堂是否能有效地組織學生發現、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是否能恰當地設計學習活動并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是否落實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是否建立了良好的民主教育環境,讓課堂更民主一些、更寬松一些、更 粗放一些,讓學生在課堂上具有學習的生成空間。 轉貼于
4.由過去評“教法”轉向評“學法”。過去我們往往關注教師帶領學生按照課前設計好的教學過程程序化地完成教學任務,關注教學內容是否深刻到位,忽視了了解學生是怎樣學習的,學生基本上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而新的課程改革將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看成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和核心任務,倡導新的學習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為主。因此,課堂教學評價首先應關注學生是怎么學的,看學生在課堂上是如何充分地自主、親密地合作、深入地探究的,看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熱情、態度及有效學習的程度,看學生是如何在課堂上獲得充分的發展的,看教師是怎樣指導學生去學習,有效實施課堂教學策略,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鼓勵學生發現、探究與質疑,高效實現教學目標的。
三、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做法,落實新課堂評價的三大措施
1.落實新的備課要求。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要改變傳統的備課理念,為學而教,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要改變教學組織形式,采用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等發展學生學習潛能的課堂組織形式;改變備課內容,既備教法更備學法,指導學法過程具體扎實;改變教學手段,盡可能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條件下的電教媒體;改變教學環境,堅持教學民主,充分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創造性地學習;改變備課精細嚴密程度,讓學生在課堂上能有學習生成的空間。
篇7
一、面向全體學生,發展全體學生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發展。為實現這一目標,首先,要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兒童都能學好小學數學,在教學中我們要樹立起每個學生都能學好數學的信心,這是搞好面向全體學生的根本保證。其次,要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由于每個兒童的先天素質和后天影響在事實上存在著一定的差別,這種差別的結果必然要反映為他們在學習興趣和動機、學習氣質和能力、學習方法和習慣等方面的個別差異。對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承認這種客觀差異,并以此為依據去有針對性地實施小學數學教學工作。
二、確立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地發展
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教學方案,考慮課堂結構,把學生真正當成學習的主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1.尊重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教學活動中,只有對小學生熱愛、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教師要善于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贊語等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尤其是低差學生,對他們更要少批評多鼓勵。從而建立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使學生產生與教師合作的欲望。
2.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
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創設各種條件,讓每個學生都有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積極參與主動地學習。這樣也可以使學生敢于暴露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對一些疑難問題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以此一方面讓他們加深所學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獨立的個性。
3.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他們學會學習。
引導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讓他們從小學會學習,這既是未來社會對基礎教育的客觀要求,也是素質教育必須完成的一項基本任務。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高度重視學習方法的教學,讓學生切實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如實際操作、直觀感知、抽象概括、演繹推理、遷移類推、系統整理知識等方法。通過這些方法的掌握,促進他們學習能力的發展和素質的全面提高。
4.養成良好的習慣,有利于實施素質教育。
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不僅是為了能夠學好數學知識,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為了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是“教書育人”的需要。
三、優化學習環境,讓學生主動探索,注重合作交流
我在教學中,盡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在主動探索、樂于交流的良好氣氛中進行學習。創造條件讓學生主體性得到發展,培養有扎實的數學基礎和較強的適應能力,又有獨立的人格和創造精神的開拓型人才。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歸根到底,學習是學生內部的活動,誰也不能替代。因此,學生最主要的特性是主體性。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教學方案,考慮課堂結構,把學生真正當成學習的主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有效地進行學習,讓全體學生自始至終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之中。
四、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培養
篇8
這些理念,實際上就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觀念,是我們在當前及今后搞好教學工作重要的指導思想。
歷史學科的性質是對人類歷史進程的認識和解釋,歷史學習的性質則是學生對過往的人類社會的把握、理解和認識。所以學生心中的歷史如何生成,他們對歷史怎樣認識,就是歷史教學要解決的主要任務,歷史科的教學實驗和方法的探索,應圍繞學生對歷史的認識來進行。
在當代教育觀念的影響下,中學歷史教學方法的探索,具有一些與以往不同的特點:
一、以探究問題為目的
沒有問題是談不上學習和研究的,有人曾說:正是問題才把只不過是小碎石的東西變成了歷史的證據。然而,以往的歷史教學往往是固定式的,對于學生來說,并沒有產生真正的探究性問題,或只有膚淺的問題,要不然就是令人頭痛的問題(如被動接受、死記硬背、機械重復)。歷史教學的真正意義在于使學生發現問題,探討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因此,所有的教學方法都應該是為了探究問題而設計的,都要給學生機會去了解事情的基本情況,使學生去深入探討。
二、以思維訓練為核心
歷史學習不應該是促成思想固化的過程。無論從哪一個角度講,歷史本身和歷史學科都不是限定在某一種僵化的模式中。人們對歷史的正確認識,需要發散式的思維、復合式的思維,需要廣闊的、全面的、客觀的、辨證的、變化的、發展的視野,尤其是對歷史上因果關系的思考,是對人的思維水平的檢驗。學生學習歷史,像學習數學一樣,也是思維的訓練和強化,是思考的過程,是獲得思維成就的經歷,是積累經驗的機會。所以,任何教學方法都要以激話、調動、啟發學生的思維為主,促動學生歷史思維的活躍發展。
三、以學生參與為形式
使學生參與教學,而且是積極、主動地參與,是使教學得以真正展開的關鍵性問題。只有讓學生投身其中,從做中學,才會激發動機,引起興趣;才能使學生思想活躍,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才能使學生通過教學活動體驗到挫折感與成功感;才能看出學生的鑒別力、理解力、創造力;才能使學生多與教師、同學交流,建立親密的合作關系。因此,教學方法的設計和運用重在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
四、以史料運用為條件
人們認識歷史的前提是獲取承載歷史信息的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獲取史料的過程也是掌握歷史學習方法的過程。在對歷史信息進行處理時,如果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和儲存,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學習歷史的本來意義,甚至會加重學生的負擔,使學生對學歷史感到厭倦。所以,要改變歷史學習是對現成知識的記憶這種傳統的模式。教學方法的運用要使學習的過程與結果得以統一,而不是分離。我們提倡把學習歷史看作是在研究和認識歷史,這就要訓練學生去掌握和理解歷史的信息,注重史料的作用,通過對史料的匯集、整理、辨析、推論,把史料作為證據,用以解決歷史的問題。
五、以周密設計為準備
任何教學方法的運用,都不是隨意的,甚至不是隨機的,都要有事先的準備和安排,有具體的目標,有明確的設計思想,體現出一定的教學觀念。方法的實施,是有步驟的,而且要有回旋的余地。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教師以認真的和客觀的態度來對待。前蘇聯的一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提倡最優化教學,在教學方法的問題上,他認為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學任務、教學內容、教材難易程度、全班學生的程度、各種教學方法的效用和長短處、教師本人的特點和能力等,這些都需要進行認真的思考和計劃。
六、以教師引導為助動
以往的歷史教學模式中,教師是唱主角戲的,好像教室這個舞臺是為教師搭建的。現在我們倡導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中心,但并不是說教師只是一名“場記”了,不再起重要作用。反之,教師的作用更為重要,他要像導演一樣,要對教學進行引導、組織、控制,并隨時診斷教學,對教學活動進行調整。教師與學生的最基本的關系是教學上的朋友。朋友是有共同的愛好和志向的,是互相了解對方的,是互動的,是有交情的,朋友之間的交往是不能靠主觀臆想的。所以,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在教學活動中發揮應有的主導作用。
在素質教育觀念的指引下,中學歷史教學方法的改革是大有可為的,我們的教師可以從三個方向上對歷史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和探索。一是移植,即將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移植到歷史課堂教學中,例如討論、辯論、論壇、模擬、角色扮演,以及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方法等。二是改造,即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造,賦予新的活力,例如對傳統的講述、講解、講讀、問答、演示等方法,加以創新,突破
篇9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明確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主動活潑的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現代化的實現,最終取決于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才的培養。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是落實“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步驟。在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改革實踐中,積極探索建立素質教育的運行機制:從轉變教育思想,確立素質教育目標入手,突破傳統的應試教育管理模式,構建以素質發展為中心的學校管理新模式,從擴充教育本身創造性功能,最大限度地促進人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質出發,建立科學的評估、評價體系,在全省中小學實行規范化學校建設,對學校、教師、學生進行科學評價。
當前在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的影響下,從學校與社會發展的適應性、學校與學生身心發展的適應性、學校與社會環境的適應性出發,不斷地探索新形勢對學校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使學校素質教育常規管理系統發揮其應有的功能,提高素質教育常規管理的效率,增強素質教育運行機制的活力,這是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帶有根本性的必須解決的大問題。
在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它的運行機制,其系統內部應不斷地進行協調,使之從無序向有序轉化。其轉化的直接成果表現為:學生整體優良素質的養成,教師素質的提高。對中小學素質教育的常規管理,只是學校管理的一部分,是一種基礎管理,要提高素質教育的水平、質量和效益,還應使素質教育的運行機制不斷完善,真正建立起素質教育正常的工作秩序和正常的教學秩序,這是學校常規管理的基本使命。
通過實驗研究,總結出中小學素質教育常規管理規范化的典型,以推動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創造出較高水平的有代表性的中小學素質教育常規管理規范化的新模式。
二、素質教育實驗研究的設想和基本原則
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是教育領域內一場深刻的革命,也是一項復雜而艱難的系統工程。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實踐中探索、補充、完善素質教育內涵、任務、目標、運行機制等理論與實踐問題。同時要把素質教育的理論轉化為學校的辦學和改革的機制,這就要以常規管理的改革為突破口,構建以學生素質發展為中心的新型的管理模式,從管理方式、方法、內容、機制等諸多方面進行綜合改革。具體說從以下五方面實行突破:一要轉變教育觀念,充分認識應試教育的片面性弊端,堅持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和全面性;重視基礎教育的育人功能,通過每個人的個性發展的培育實現基礎教育的社會功能;重視基礎教育對提高整個民族素質的作用。二要從素質教育常規管理和各種制度建設入手,完善保證素質教育的落實。三要改革和完善基礎教育的評估標準、方式和運行機制。四要改變教學方式和教師的行為模式,提高教師的素質。五要重視基礎教育教學內容的基礎性,真正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常規管理規范化實驗研究要遵循下列原則:
(一)社會主義方向性原則
學校管理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根據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實施素質教育,改革同社會主義現代化不相適應的教育思想、內容、方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二)整體性原則
把學校視為整體,堅持統一規劃、統一指揮,合理組合,爭取最佳效果。做到把總目標分解落實到各部門、層次和個人;機構設置要合理,做到統一指揮,分工明確,協調運作;做到以學生素質發展為中心全面安排,領導統籌全局,做好協調工作。
(三)全面性原則
面向所有學校,面向所有的學校領導和教師,面向所有學生,面向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以學生素質發展為中心來研究常規管理工作。
(四)基礎性原則
即從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具體基本能力,培養基本修養出發,來構建常規管理的評估體系和標準。
(五)社會性原則
學校與社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學校管理要貫徹社會性原則。學校通過溝通與協調同社會的關系,把社會上各種有利于學校教育的因素都調動起來,進行整體研究;建立家庭、社會和學校互相聯系的網絡,形成正合力;不斷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贏得社會的信譽。
(六)發展性原則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全體學生諸方面素質與個性的充分發展,只有堅持發展性原則,才能真正實現素質教育。
三、實驗研究的內容
傳統的“應試教育”學校管理模式,沒有把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素質、智能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勞動素質、審美素質等進行全面管理,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生全面發展上,這嚴重阻礙著素質教育的實施。為此,要構建一個以素質發展為中心的學校管理新模式,在實施管理過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分析、研究和評價上,對學生素質全面發展進行系統管理,建立一個綜合的、全面的、開放的、多元的管理系統,從而對學生的素質情況進行學校的、家庭的、思想的、道德的、生理的、心理的、智力的、體力的全面管理。
一是以學生素質發展為中心建立對學生的科學評價標準,并以此標準為基準,建立和完善各層次的管理職能。對學生的評價主要包括科學文化素質評價(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學習情況等),身體心理素質評價(包括體質發展情況和心理狀況等),思想道德素質評價(包括思想觀念、道德認識、行為習慣、生活能力),勞動素質評價(包括勞動觀念、態度、習慣和勞動技能等)。
二是為進行素質教育而設立相應的管理機構。要配備相應的管理人員,制訂相關的管理目標和管理制度,以及獎懲辦法方面的管理。
三是改變傳統的教師管理方式、方法。制定圍繞學生素質發展的教師素質新的評價標準,并以此為評價標準來對教師實施管理。
篇10
關鍵詞人文素質教育;人文精神;班級管理
人文素質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只有全面和健康發展的人,才會給人類帶來繁榮與和諧,而人的全面發展離不開人文素質教育。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什么是人文和人文素質教育。
一、人文和人文素質教育
所謂人文,廣義上講是指與人類社會有直接關系的文化,狹義上通常包括文學、藝術、法律、哲學、歷史等等。人文素質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識和由這些知識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內化在人身上所表現出的氣質、修養,主要指一個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準、心理素質、思維方式、人際交往、情感、人生觀、價值觀等個性品格。
人文素質教育的要旨在于培養人文精神,它致力于用人類在漫長社會活動中所積累的智慧精神陶冶人、教育人,強調人的道德精神價值,注重對善與美的理解,引導人們求真、從善、愛美,使人能洞察人生的目的與意義,找到正確的生活方式。
二、我國中小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現狀
目前我國社會正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急劇轉型,人文素質教育遠沒有跟上時代的要求,于是國人中出現了許多不良傾向。這種國民的不良傾向或多或少地反映在了青少年學生身上,具體表現在以下一些方面:“讀書無用論”重新抬頭,進取心差,厭學逃學現象嚴重;缺乏誠信,考試舞弊行為滋長;崇尚自我,卻又缺乏遠大的人生理想;自我意識膨脹,功利心強,缺乏責任感和愛國熱情;追求物質享受,吹捧西方價值觀,沉迷于游戲,缺乏求實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不尊重信任別人,公德意識差,缺乏愛心等等。這些現象嚴重制約著當前我國教育的健康發展。
因此,中小學生人文素質的現狀,要求班主任在自身教育教學實踐中必須勇敢地承擔起中小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重擔,努力提高中小學生的文明程度與文化修養,以此推動社會進步。
三、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人文教育的成功與否關系到學生個人人生的成敗。當前我們的教育往往忽視了人文價值,帶來人文精神的長期缺失,從而培養出大量有能無德的“人才”,例如清華大學學生劉海洋用燒堿潑熊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一)人文素質教育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學生”,這就要求我們在班級管理中必須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在班級管理上,新課程強調尊重、民主,強調幫助、引導,強調合作,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實行人文化的班級管理,從人出發,以人為本。
(二)人文素質教育是時展的需要
與“工業時代”片面強調科學精神不同,目前的“知識經濟”時代,更呼喚人文精神的回歸。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的人,對于21世紀人類發展則具有越來越關鍵的意義。
(三)當前的班級管理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弊端
反思現在的班級管理制度,我們不難發現其存在的弊端,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以“分”為本,盛行分數管理,極大地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二是以“章”為本,形式主義泛濫,班主任形同監工,將“依法治班”變成“以罰治班”。三是以“權”為本,權力至上。班主任用命令代替民主,用權威壓制個性,排斥教育民主化和管理科學化。
由此可見人文化的班級管理勢在必行。
四、班主任開展人文素質教育的策略
愛因斯坦在《論教育》中指出:"從學校走出來的不應該只是一個專家,而應該首先是一個和諧的人。"確實,教育除了傳授知識、培養技能以外,更重要的任務是對學生進行人格的培養、情操的陶冶、品德的磨礪、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養。這就給我們班主任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課題--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
(一)轉變教育觀念,善于在學科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
班主任一般也是任科教師,因此在教學學科知識的同時,還應善于挖掘學科課程中蘊涵的豐富的人文知識,尋求恰當的時機,采取合適的方式進行拓展,有的放矢地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比如針對中學生的早戀現象,是語文老師的班主任就可以在教《致橡樹》等有關愛情的課文時相機引導,既肯定愛情的崇高美好,又引導學生把這種美好情感轉移到學習上去。此時班主任應盡量與學生展開平等對話,深層交流,在教學中"潤物細無聲",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二)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班主任自身就必須是一個在各方面都值得推崇的模范。因此在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班主任要通過自身獨立的思想,淵博的學識,健全的個性,寬廣的胸懷,深厚的愛心,以及對待工作、名利、生活、挫折等的積極態度,展現良好的人格形象,以自身良好的人文素養,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三)創設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堅持活動育人
班級在學生的生活中相當于一個小社會,良好的班級環境會給學生潛移默化的作用。為此,班主任應與學生一起精心打造班級人文環境,比如每天一句富于哲理啟迪的班訓,張掛名人名言、科學家及偉人畫像,定期舉辦生動活潑的黑板報等等;學生置身于這既整潔雅致又充滿著濃郁人文氣息的學習生活環境中,會自然而生愉悅向上的情感,從而逐漸塑造健康人格。
加強中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全社會給以高度重視,更需要得到教育決策部門的高度重視,還需要教師的一致認同,綜合協調,切實推進。
總之,無論是多么偉大的人,無論是多么平凡的人,都需要以健康的人格來支撐。教育應該幫助學生成為具有人性的人,教育的努力絕不可以制造出學識淵博的怪物,多才多藝的心理變態狂,知識只有在能使孩子更具有人性的時候,才具有價值。
【參考文獻】
[1]汪青松,張國定,從文科綜合到人文教育[M].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 上一篇:新版教育方針的基本內容
- 下一篇:小學閱讀教學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