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消防方向范文
時間:2023-07-31 17:43: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安全工程消防方向,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施工現場應建立防火專人責任制,職責明確,并要建立義務消防隊,隊員必須懂消防知識。
二、凡進入施工現場、倉庫的工人,必須經過公司、項目部、班組三級消防安全教育可正式上崗工作,并定期向職工進行防火安全教育和普及消防知識,提高職工防火警惕性。
三、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圖、施工方法和施工技術,均應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四、定期實行防火安全檢查制度,發現火險隱患必須立即消除,對于難于消防的隱患要限期整改。
五、室內外的消防栓、滅火器材附近不準堆放任何物品,消防器材要定人負責保管、定時保養。
六、施工現場用電,應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進行布置。電器設備的安裝、修理,應由專門電工人員操作,非電工人員不準擅自安裝、修理電氣設備和亂拉亂接。
七、倉庫消防管理要做到“五不準”、“五留距”、“一整齊”,即在倉庫內不準放火爐、不準亂拉、亂接電線、不準吸煙、不準點油燈,不準易燃物品或性質相抵觸的物品混放,貨物堆放要留墻距、頂距、垛距、燈距,堆放整齊劃一。
八、凡是施工現場 、倉庫等因違反規定造成消防責任事故,要采取必要的經濟懲罰措施,責任人處罰人民幣伍仟元整,情節嚴重的提交有關部門處理。
篇2
關鍵詞:安全工程;省屬院校;培養路徑;實習成果
引言
隨著社會發展,安全的需求增大,社會需求具有一定專業素質的安全工程人才,而我國培養安全工程人才主要還是依托高等學校,其中省屬本科院校占據了很大的比例,同時各個省份主體產業對安全的需求也存在差異化,比如西北產業主體為能源類、東北為化工類、南方產業主體倚重于制造業、而江浙滬等沿海地區人員密集,城市公共安全是該地區關注焦點,中部地區運輸業、輕工制造業是該地區支柱產業。但是在培養過程中還存在著如:學校經費有限、平臺受限、實習基地缺乏、就業引導流于形式等問題。本文在分析定位的基礎上,深入探究存在問題,提出培養路徑并加以實踐探索。
1省屬本科院校安全工程專業定位
1.1安全工程專業發展概況
我國安全工程專業教育的發展可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1957年,西安礦業學院(現西安科技大學)首次開設礦山通風安全和機電安全專業;1958年,北京經濟學院(現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開辦了工業安全技術和工業衛生技術本科專業;1983年,中國礦業學院(現中國礦業大學)首次設立一級學科采礦工程下的二級學科—礦山通風與安全本科專業;1984年,國家教育委員會頒布《高等學校工科本科專業目錄》,將工業安全技術、工業衛生技術、衛生工程學等綜合性專業名稱統一整合為安全工程,此后全國迎來了各高校開設安全專業的“小”,截至2018年,國內開設安全工程本科專業的高校達182所,其中部屬院校19所[1-3]。
1.2安全工程專業的地方需求
我國幅員遼闊,蘊藏著豐富的資源,但這些資源具有比較的鮮明的地區分布特色。以北緯35°為界,我國的地理位置被分為南北兩部分。煤炭、鐵礦、石油這些工業發展的基本原料在北方分布較廣[4-5]。我國“北重南輕”的這種工業分布特點造成不同地區的安全工程人才專業需求也不一樣:在北方,由于經濟發展很大部分依托當地礦藏資源,井下開采現場的瓦斯治理、粉塵控制等關鍵技術需要大量人才支撐,對于礦山方向的人才需求較大;而南方因其人口眾多而發展起來的制造業特別是交通運輸制造業、非金屬制造業人才需求缺口較大,需要精通設備系統安全、非金屬材料安全等專業特色的人才引進。在沿海發達城市金融基礎較好,人口眾多,公共安全的研究進展是支持一個大城市長久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共安全研究人員的需要也逐年上漲。
1.3安全工程專業的定位
大部分省屬本科院校的教育生源、項目支持以及財政補助主要來源于所在地,所以省屬本科院校的專業定位為立足當地,服務地方經濟。安全工程作為一門融合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系統科學,行為科學、哲學等學科知識的綜合性強、實踐性強、法律性強學科,應該定位于以平穩發展地方經濟為目的,儲備專業知識以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6]。根據各方需求,各省屬院校在建設當地經濟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進行專業定位的調整。
2省屬本科院校安全工程專業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教育經費有限
也稱為地方所屬高等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主體部分。這些高校行政管理和經費劃撥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區行政部門來執行。相比于部屬院校隸屬中央部委經費直接由中央財政供給,省屬院校在經費周轉使用上有時會存在經費不足[7-8]。而且大部分省屬院校由于辦學基礎相對于部屬院校薄弱,學校在全國范圍內知名度不高,所能申請到的項目經費也有限,對學生培養過程中一些必要環節:如實驗室建設、外出參賽交流等事務的支持不夠。
2.2學校平臺有限
許多省屬本科院校建校較晚,學科實力不強,在此平臺基礎上許多老師申請到國家項目的困難較大,影響學??蒲械倪M程,加大了與部署院校的差距,造成一種學校發展的“不良循環”。由此帶來在師資引進方面的問題,許多國家優秀人才往往趨向于到發達地區的重點高水平高校中任職,省屬院校的后續發展潛力受影響。省屬院校在實驗平臺的構建上也存在欠缺:從高等學校辦學層次上看,對比擁有的省級、國家級校內外實驗室數量和面積,“985”工程“211”工程都有著一定的優勢,特別在生均實驗室面積方面,重點院校的實驗室建設水平遠遠超過省屬院校。
2.3實習基地不足
省屬本科院校受其地域、教學資源的限制,實習基地的數量、涉及專業種類都不足,導致學生實習工作的開展上困難重重。在實習工作的開展方面大部分省屬院校存在嚴重的“依賴”心理:在與某企業或某個行業的相關部分達成學生實習合作關系后,每年的實習地點和內容高度相同,且大部分實習留于表面形式,是“參觀”式的課外實習。
2.4就業引導缺乏
大部分省屬院校在學生的就業指導方面存在嚴重的“形式主義”。很多學校都采取的是輔導員負責就業指導教學或者是幾個老師負責全學院或全校的就業指導課程,沒有針對各專業的就業特殊性安排相關專業就業經驗豐富的教師或從校外聘請就業指導專家對學生進行就業引導。進行就業缺乏專業針對性,學生在步入社會時與工作單位的契合度不高,影響用人單位對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的滿意度。
3培養路徑及實踐效果
針對省屬本科院校安全工程專業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湖南科技大學為例,開展了如下培養路徑探索
3.1引進多專業方向人才,用好學科經費
學校撥出??钪С职踩こ痰摹半p一流”學科建設。以學科經費作為引資支撐,招聘專業教師的知識結構涵蓋礦山安全、工業安全、安全管理、消防安全、防災減災、采礦工程、地下通風、工程地質、巖土工程、化工安全等多個領域。為了提高安全工程專業本科生培養質量,進一步加強安全工程專業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構建與完善高素質教學團隊,安全工程專業聘任了26名來自12個不同企事業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研究人員作為本專業的兼職教師,參與課程授課、承擔現場實習指導、畢業答辯等教學任務。
3.2構建共享教學平臺,完善教學環節
學校加強對平臺建設的投入。我?,F有國家二級煤礦安全培訓資質機構、國家安監總局南方煤礦頂板及煤與瓦斯突出災害預防控制安全生產重點實驗室、湖南省“2011”礦資源安全綠色開發協同創新中心、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湖南省礦山通風與除塵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教學與科研平臺,同時與學校的土木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等共享各類平臺資源,為專業教師科研能力和業務水平的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
3.3擴大實習基地的建設,加強實習分流
畢業生實習方向有煤礦、化工、工程施工、制造業、社區消防、通風與環境等方向。實習時間在四周左右,由各組專業老師帶隊,學生管理責任分配落實到人。近年來安全工程系相繼與長沙市武廣新城開發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新奧燃氣(湘潭)、湘潭消防隊、湖南雙馬電氣有限公司、河南平煤集團十礦、江麓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平安電氣等10余家企業進行了實習基地建設與合作,為安全工程專業學生實習提供了良好的實踐場所。
3.4重視就業引導,就業水平提高
學校針對各專業的特點安排專業指導老師開展就業引導工作,進行詳細的課程安排,關注學生的課下反饋。在畢業生的就業方面,學生的就業面越來越寬,不僅僅局限于工業企業,近三年本科生就業率基本穩定在92%以上。從就業類別上看,升學學校主要有北京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全國知名高校和科研單位,國有企業主要包括中鐵五局集團、中交四航局浙江交工集團等單位。通過對畢業生工作情況的持續跟蹤統計,社會和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的評價普遍較高。從學生的就業情況看,畢業生出國和國內讀研、進入實力較強的國有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就業人數占就業總人數比重大,就業流向合理。
篇3
關鍵詞:獨立學院;安全工程;人才培養
作者簡介:鐘永明(1969-),男,江西全南人,南華大學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學院,高級工程師;謝超(1988-),男,湖南衡陽人,南華大學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學院,助教。(湖南 衡陽 421001)
基金項目:本文系南華大學教改項目(項目編號:2011CY003)、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5)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14-0040-02
獨立學院是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本科層次的二級學院。[1]獨立學院是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產物,正處于成長初期,辦學經驗欠缺。[2]在培養模式上,一般將三本學生定位于應用型和技能型本科人才。為此,國內各獨立學院均在積極探索和研究有別于二本、??啤⒏呗殞W生的培養模式。獨立學院招收的是本科三批學生,即三本生。一般情況下,三本學生平均入學分數要比普通本科生低,其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學習能力、學習心理、學習預期和未來追求目標與普通本科學生也有明顯差異,大多數三本學生以畢業后順利就業為主要學習目的。然而,就專業理論水平而言,三本學生遜于二本學生卻高于??茖W生,其專業技能遜于高職生,但其就業期望和定位又高于??坪透呗殞W生,導致其處境較為尷尬。
安全學科原為礦業工程下的二級學科,隨著安全科學的迅猛發展,理論體系的逐步成熟和完善,國家對安全科學越來越重視,2011年3月8日安全科學與工程新增為一級學科,學科代碼0837,安全學科升級為一級學科一方面凸顯了本學科在各行業領域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為形成科學完整的安全知識體系創造了條件。
安全科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針對的行業領域又非常廣泛,如化工、建安、機電、礦業等,不可能形成統一的教學大綱和課程體系。因此,必須根據本校教學資源條件和特點,結合我國不同行業對安全人才的需求及培養要求,確定獨立學院安全工程專業的培養方向、培養目標、培養模式,構建合理且具有特色的課程體系,只有這樣才能使畢業生在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中生存。
一、南華大學船山學院安全工程專業建設現狀
船山學院作為南華大學的獨立學院,以校本部的安全工程系為依托開設了安全工程專業。南華大學安全工程系成立于2004年,同年9月開始招收第一屆本科學生,2011年3月獲批安全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同年9月招收第一屆碩士研究生。現有專任教師12人,其中教授及副教授8人,講師3人,助教1人。專任教師中有3人來自原核工業第六研究所,1人來自原衡陽市紡織廠,其他教師均來自高校。
實驗室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教學設施,實驗教學是培養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環節,因此在實驗室的規劃建設過程中必須兼顧科研工作和實驗教學要求。南華大學在近三年的時間內已建成與完善安全人機工程實驗室、安全技術實驗室(包括安全檢測實驗室、建筑消防與防火防爆實驗室、電氣安全實驗室)和模型實驗室等三個主要實驗室。此外,本著資源共享的理念,還利用了其他院系的實驗室,如爆破、采礦、通風等實驗室,基本能滿足船山學院安全工程專業的教學及人才培養的需要。
二、應用型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安全工程專業的特點和強項在于以安全理論知識指導工程實踐,如果不能發揮這一優勢,而是讓獨立學院畢業生與專業技術人員比拼工程技術知識,必然會導致邊緣化。因此,要結合船山學院實際情況和安全工程的專業特點,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根據行業和崗位需求,建立與培養模式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和教學計劃,突出應用性和基礎性,不片面追求理論知識深度,使安全工程專業學生具有扎實的本行業相關基礎技術知識以及安全理論知識,為將來的順利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現以建筑安全專業方向為例進行討論。制訂和完善三本學生建筑安全專業方向的教學計劃、培養方案、課程體系等,著重體現“加強基礎、注重實踐”的原則,強調實踐能力。
1.找準市場切入點,對培養目標進行科學定位
目前船山學院安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形勢良好,就業方向主要為建筑安裝、基建施工行業,次為礦山開采及其他行業。從工作特點和學生的反饋信息來看,工作內容實踐性很強,同時對理論知識深度的要求不是很高。因此,應結合實際,培養三本學生能夠滿足國家工程建設需要,具有良好的敬業精神,具有較高的道德水準,具備完備的基礎知識并能夠靈活運用。另外,國家現正大力推行卓越工程師計劃,鼓勵從業人員參加注冊工程師等的考試,例如注冊安全工程師、注冊安全評價師、注冊核安全工程師。那么,對獨立學院三本學生的培養方式也應對此有所考慮,使其在工作中能夠盡快掌握取得資格證的素質。
2.以就業為導向,進行課程體系改革
確立目標后就需要以學生能力培養為主線,加強教學改革,堅持專業理論為專業技術、專業技能服務的原則,適當削減理論課內容,探索并建立一套適合三本學生特點、廣度和深度適宜、具有獨立學院特色的教學和課程體系。
建筑安全工程專業開設的課程主要有:“安全學原理”、“安全系統工程”、“安全人機工程學”、“安全管理學”、“建筑安全法規”、“材料力學”、“流體力學”、“結構力學”、“建筑結構”、“土力學與基坑安全”、“防火防爆技術”、“建筑消防工程”、“建筑安全工程”、“電氣安全工程”、“安全檢測與監控技術”、“起重與機械安全技術”、“地下工程安全技術”、“道路與橋梁安全技術”等??梢?,涵蓋面較廣,基本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即安全理論和建筑施工技術,這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有好處的。一般從事建筑安全的畢業生仍以安全管理為發展方向,因此在授課中需偏重安全管理課程和建筑施工及安全的相關基礎知識。
3.根據培養目標要求制定相應的教學大綱
獨立學院招收的是本科三批學生,其平均入學分數要比二本線低,通過筆者多年對獨立學院學生教學效果的跟蹤發現,獨立學院學生的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學習能力、學習心理、學習預期和未來追求目標與二本學生也有明顯差異,大多數三本學生以能順利就業為主要學習目的。因此在制定教學大綱時,必須綜合考慮這些特點,教學內容必須重點突出、深度適中,既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也要兼顧今后的工作需要。
為了制定具有獨立學院特色、科學合理的教學大綱,首先要掌握工作單位對學生的培養要求。利用船山學院具有培養安全工程專業工程碩士資格的優勢,采取深入相關工作單位調研以及座談會形式,就獨立學院安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深度方面進行深入研討,為建立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及其教學大綱指明了方向。近三年來南華大學安全工程系先后組織10人次以上的教師隊伍去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中國核工業二三建設有限公司、廣西防城港核電站建設項目部以及西安中核藍天鈾業有限公司等單位進行調研和考察,并就安全工程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進行探討。
4.強化實踐教學,實施“3+1”培養模式
基于三本學生的培養定位,即應用型和技能型本科人才,對實踐教學的要求必須提升到更高的層次。近年來不斷加強實踐教學,逐步向“3+1”培養模式靠攏,即學生3年在校學習,最后1年在校外實習實踐和畢業設計。
在市場經濟情況下,學生實習成了一個大問題。由于企業擔心實習學生的安全,并害怕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秩序,普遍不愿接納學生的實習任務,因此與相關企業合作建立長期性的大學生實習基地非常必要。為把實踐教學落到實處,提高實習效果,可建立大學生校企聯合培養的“雙師團隊”。學生在企業學習期間由“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共同對學生的實習過程與畢業設計進行指導,并充分利用各自的特點和優勢。“學校導師”由具有較強實踐經驗和工程背景、承擔過較多橫向項目的教師擔任,“企業導師”則由實習基地所在企業中具有豐富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擔任。
隨著船山學院招生人數的不斷增加,教學團隊也應不斷壯大,除校本部原有師資隊伍外,還應吸收更多有工程經驗的教學人員。
5.建設具有應用型人才培養素質的師資隊伍
大學之大不在于大樓而在于大師,充分說明師資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只有工程應用能力很強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應用型人才;同時,安全工程作為一門綜合性和交叉性非常強的學科,擁有一支知識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才能培養出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人才。
安全工程是一門應用型很強的學科,該專業教師必須具有豐富的實踐知識,為此要求新教師上崗前必須在指定企業進行專業實踐,參與實驗教學,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訓練和學習;利用寒暑假時間定期組織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赴企事業單位考察學習,以提高專業教師的工程實踐經驗;高校還要積極引進相關交叉學科背景的師資,而不僅僅局限于安全科學與工程專業,近三年南華大學安全工程專業分別引進了結構工程、核技術工程、地質工程等相關學科背景的青年教師。此外,還應不拘一格邀請企業技術專家加入教學團隊,且有計劃地從國內外著名高校引進優秀博士畢業生,同時依托共建單位(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等)加強教師與現場工程技術人員的交流,聘請共建單位高級工程技術人員指導學生工程實踐,充實實踐教學環節師資力量,從而使安全工程教學團隊師資結構的不斷完善、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
當前高校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具有應用性的教學方式太少,[3]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知識主動適應新模式,積極探索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主動學習的教學方法,從而切實推動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以自學為基礎、以實踐促創新的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效果。
三、總結
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特殊歷史階段,社會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全社會對于安全問題越來越關注,這給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高等學校承擔著培養高級安全技術人才的重要任務,任重而道遠。本文在對安全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模式、專業特色等相關問題進行探討的基礎上,結合南華大學船山學院的具體情況制定出了該校安全工程人才培養的一些初步方案,希望本文提出的一些基本思想能為其他獨立學院安全工程專業建設提供一定參考。
參考文獻:
[1]劉群志.獨立學院新機制和新模式初探[J].高教管理,2004,
(18):45-46.
[2]尹萬昀.三本畢業生就業形勢及其對策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
篇4
關鍵詞:性能化處方式建筑工程防火設計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建筑工程正在朝智能化、結構化、功能多樣化和形態美學化方向發展。然而,傳統的建筑工程防火設計是按照“處方式”規范來進行的,這種“處方式”規范規定了詳細的設計參數和指標,因而具有設計的局限性,使設計出來的建筑工程單調而呆板。因此,傳統的“處方式”防火設計方法越來越不適應現代建筑的飛速發展。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就提出了“以性能為基礎的防火設計”新概念,并開始對傳統的“處方式”建筑防火安全設計法規體系進行改革,提出了制定“以性能為基礎的防火規范”的新思路。性能化設計規范為設計人員提供了很大的靈活性,也使設計更加科學合理。由于性能化防火設計的方法與傳統的“處方式”設計方法相比具有許多優越性,所以很快成為建筑防火的一種新理念,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一、性能化防火設計的概念
所謂性能化防火設計,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學基礎上的一種新的建筑防火設計方法,是針對特定建筑對象確立消防安全目標,提出消防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并采用被廣泛認可或驗證為可靠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對方案設計在建筑對象中的火災場景進行確定性和隨機性定量分析,以判斷不同解決方案所體現的消防安全性能是否滿足消防安全目標,從而得到最優化的防火設計方案,為建筑結構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護。它是傳統消防設計方法的一種替代辦法,描述能夠達到某種規定性能水平的設計。
建筑防火設計最終應達到的安全目標是:1、防止起火及火勢擴大,減少財物損失;2、保證安全疏散,確保生命安全;3、保護建筑結構不致因火災而損失或波及鄰房;4、為消防救援提供必要的設施。為此,建筑物防火安全設計須對建筑規劃、結構耐火性能、防火分區劃分、內部裝修、防火設備、防排煙系統及避難對策等方面做出考慮。應該說現行的、條文式的設計方法對上述的問題都有相對獨立、完整的考慮。但存在的最大弱點是沒有清晰、統一的安全水準,無法體現各消防系統間的協同功效,并導致綜合經濟性低下。但是,消防安全的性能化設計方法能夠考慮到項目所特有的危險和防護這些危險所特有的消防安全措施,可以實現綜合性的消防對策,所有系統都綜合其中,而不是分別獨立設計的,人們除了可增進對潛在的損失了解外,這種綜合性工程方法通??商峁└唧w成本-效率的建筑防火設計方案。
二、性能化消防安全設計的基本步驟
筆者認為,一個完整的性能化消防安全設計過程應該分為七個基本步驟:
(1)確定性能化防火設計的工程范圍與內容。首先要了解工程各方面的信息,如建筑的特征,使用功能等;其次對建筑的工藝特征做專門的研究,如非同一般的作業區、危險物品的使用或儲存區、昂貴設備區以及零故障區等;再次就是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其使用者特征也不同(如住宅建筑與商業建筑),使用者特征包括年齡、智力、是否睡覺、體能狀態等因素。
(2)確定消防安全總體目標、功能目標和性能目標。在消防安全設計中,消防安全設計總體目標是一個范圍比較廣泛的概念,它表示的是社會所期望的安全水平。概括地說,消防安全應達到的總體目標應該是保護生命、保護財產、保護使用功能、保護環境不受火災的有害影響。功能目標是設計總目標的基礎,它把總目標提煉為能夠用工程語言進行量化的數值,指出了一個建筑物怎樣才能達到總體目標中所要求的社會期望的安全目標。性能目標及性能要求,是性能水平的表述,建筑材料、建筑構件、系統、組件以及建筑方法等必須滿足性能水平的要求,從而達到消防安全總體目標和功能目標。
(3)將定性的消防安全目標轉化為定量的性能化判據?;九袚缦拢篴.生命安全判據。煙氣層的高度下限、煙氣層和火焰的溫度上限、煙氣層內毒性氣體的濃度上限、煙氣透過能見度下限、人員從建筑內最不利位置疏散到安全地點所需時間等。b.結構安全判據。對建筑結構安全起至關重要作用的重點構件的承溫上限、耐火極限等。c.環境安全判據。煙氣的濃度上限、腐蝕性燃燒生成物的濃度上限等。
(4)確定火災場景。火災場景是對某特定火災從引燃或者從設定的燃燒到火災增長到最高峰以及火災所造成的破壞的描述。在建立火災場景時,應考慮的因素包括:建筑的平面布局;火災荷載及分布狀態;火災可能發生的位置;室內人員的分布與狀態;火災可能發生時的環境因素等。
(5)建立設計火災“熱釋放速率-時間”變化曲線。綜合考慮火災場景中燃料、點火源、通風狀況、空間分布、火災發生時主動式消防系統的動作情況等因素,確定火災載荷、火災規模的大小和增長趨勢、以及發生轟燃的可能性,采用火災增長曲線,熱釋放速率隨時間變化的典型火災增長曲線,一般具有火災增長期、最高熱釋放速率期、穩定燃燒期和衰減期等共同特征。每一個需要考慮的火災場景都應該具有這樣的設計火災曲線。
(6)提出和評估設計方案。評估過程是一個不斷反復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許多消防安全措施的評估都是依據設計火災曲線和設計目標進行的。像增加報警裝置和自動噴淋裝置、對通風特征的修改、變更建筑材料、內裝修和建筑內部擺設等因素,都在該步驟進行評估。在評估不同的方案時,清楚地了解該方案是否達到了設計目標是很重要的。在性能化設計評估過程中一些基本因素通常需要被充分考慮,即:起火和發展;煙氣蔓延和控制;火災蔓延和控制;火災探測和滅火;通知居住者和組織安全疏散;消防部門的接警和現場救助等。
(7)編制報告和說明。分析和設計報告是性能化設計能否被批準的關鍵因素。該報告需要概括分析和設計過程的全部步驟,并且報告分析和設計結果所提出的格式和方式都要符合審查機構和建筑業主的要求。
三、性能化消防安全設計與處方式消防安全設計的比較
傳統的建筑消防安全設計被國外稱為“處方式”設計,將傳統的建筑防火規范稱為“處方式”規范。“處方式”規范簡單明了,便于設計方案的制定?!疤幏绞健币幏吨薪o出的設計參數和指標是在總結過去的實踐經驗和火災教訓的基礎上確定的,具有一定的實用性。應該說,“處方式”規范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做出了十分巨大的貢獻,但從社會發展看,現形的“處方式”規范也存在著以下一些突出的問題:a、規范中有關條文之間常常出現互不溝通,相互矛盾的現象,條文與條文之間無法解釋清楚;b、傳統的設計只能給出局部保障,無法給出一個統一、清晰的整體安全度水準;c、部分技術問題國家消防技術標準尚未規定或未能涵蓋,跟不上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的發展;d、限制了設計人員主觀創造力的發展,無法充分體現人的因素對整體安全度的影響。
因此,“處方式”規范和設計方法在客觀上存在著相當大的局限性。而性能化消防安全設計是運用消防安全工程學的原理和方法,考慮火災本身發生、發展和蔓延的基本規律,結合實際火災中積累的經驗,通過對建筑物及其內部可燃物的火災危險性進行綜合分析和計算,從而確定性能指標和設計指標;然后再預設各種可能起火的條件和由此所造成的火、煙蔓延途徑以及人員疏散情況來選擇相應的消防安全工程措施并評估、核定預定的消防安全目標是否已達到;最后再視具體情況對設計方案作調整、優化。其主要思想是在消防設計時僅提出建筑消防安全所需要的性能要求或指標,而不直接要求設計人員為此而必須采用某些特定的解決方法。如何達到這一指標要求,采取什么樣的工程措施則由設計人員自己確定,但是設計人員最終要向審核人員證明其所選擇的工程解決方法是安全可靠的,所采用的設計計算方法是得到公認的,審核人員也要利用相應的評估工具檢驗設計方案是否達到了安全目標。
與傳統的消防安全設計相比,性能化消防安全設計具有以下優點
(1)性能化設計體現了一座建筑的獨特性能或用途、某個特定風險承擔者的需要;
(2)性能化設計注重安全目標的達到,而不考慮采取什么樣的途徑,有利于發揮防火設計人員的主觀創造性;
(3)性能化設計根據工程需要,為開發和選擇替代消防方案提供了方法;
(4)性能化設計可在安全水平方面與替代設計方案進行比較,通過這種對比機制,可確定安全等級與成本之間的最佳點;
(5)性能化設計要求在分析中使用多種分析工具,從而提高了工程精度,并可產生更具有革新性的設計;
(6)性能化設計體現了一種新的消防戰略,即消防系統是作為一個整體考慮的,而不是孤立地進行設計;
(7)性能化設計能夠為保險部門提供可靠的建筑安全評估報告,有利于保險部門參與建筑的消防工作。
四、性能化消防安全設計時應注意的問題
從總體看,性能化設計是一個發展的方向,但就目前的技術支撐條件看,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社會各界對它的接受程度不一;另外,與“處方式”設計相比,性能化分析和設計過程需要在分析、計算和設計文件制作上花費更多的工程時間。增加了工程設計的人力投入,帶來了較高的設計成本。綜合起來看,目前使用性能化方法還存在一些技術問題:如性能判斷標準不一致;對火災中人員的行為假設的成分過多或預測性火災模型中存在未得到很好證明或者沒有廣泛理解的局限性;火災模型沒有將不確定性因素考慮進去;設計過程常常要求專業人員在超出他們專業之外的領域工作。
五、性能化設計的未來展望
由于性能化消防安全設計的目的是以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從系統安全的角度將火災的損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從而保證總體消防安全目標的實現,其設計方法具有靈活性和科學性,比傳統“處方式”消防設計具有更多的優點。因此,目前這種設計已成為世界各國建筑消防設計的發展趨勢,是不可抗拒的潮流。隨著消防安全工程的快速發展,消防安全工程學已隨著其潛力、復雜性以及應用性而在基礎理論、方法學和實用工具領域得到較大的發展,性能化設計方法將會越來越完善。
參考文獻:
1消防安全工程工作組編.《國外建筑物性能化設計研究譯文集》2001
2肖學鋒.發展性能化防火設計:迎接加入WTO的挑戰,《消防科學與技術》2002
3霍然,袁宏永.《性能化建筑防火分析與設計》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9
篇5
目前,我國建筑防火設計是依據有關《規范》進行的,這種設計被稱為“規范化設計”。隨著社會的進步,這種設計方法越來越難以適應現代建筑所表現出的“形式多樣、功能復雜”的特點。從80年代開始,國際建筑界和火災科研界已有許多學者在倡導“性能化防火設計”也可稱之為“火災安全工程設計法”。這種設計方法不僅可使建筑物的防火設計更合理,而且,能夠節約大量的消防投資費用,使火災防治方案更為科學、經濟。
二、性能化設計方法的必要性和步驟
經濟不斷發展,火災是難免的。減少火災及其損失每一項的設計方案都不是完美無缺的。我們只是在尋找一個更科學,更合理的方案。實踐證明,性能化設計在現階段是比較靈活合理的一種設計方法,更適應現代建筑發展的需要。
(一)現代建筑的發展趨勢的特點:
外觀體量的龐大化、摩天化,顯示了現代建筑的雄偉和神奇,各類功能場所在一起,共同組成一個建筑群,甚至一個超大規模的建筑物,建筑高度不斷增高,這給消防滅火的登高作業、內攻偵察、火場供水等都帶來了不少困難。結構外殼的輕靈化、通透化,創新了現代建筑的風格與形象;新穎的鋼結構使建筑的跨度增大,荷載減少;玻璃或金屬的幕墻的運用使建筑外形日趨明快。但這些卻都造成建筑的耐火等級的降低,建筑構件的耐火極限的縮短,也造成豎向防火分隔難以實施。內部環境的互融化,智能化,豐富了現代建筑的情趣和內涵,花園式室內庭院;集中控制的樓宇設施,將整個建筑融為一體,相映生輝,產生充滿韻味的空間組合,給人以舒適和貫通的感覺。但是傳統的建筑防火分區的措施難以落實,火災的排煙更加困難。
現代建筑發展的趨勢迫切要求有與之相適應設計方法的出現。
(二)性能化設計的幾個步驟
“性能化設計”的主要目的在于解決某些現代建筑設計方案超過《規范》設定要求的問題。主要步驟有:
1.防火安全目標
防火安全目標是安全系統最終應達到的總體效果,安全目標中還包括兩個較為具體的項目“性能目標和性能標準。性能目標是消防系統必須滿足的建筑物在防火、滅火等方面的具體要求。性能標準更加量化,它是指單個消防設備或整個系統的有關技術指標,性能標準所提供的臨界值可以在設計方案中作為計算數據使用。
2.建筑物內部的可燃物、人員等的具體特征,并確定設計指標。
3.建立火災場景模型。
該過程涉及到防火設計中一些十分關鍵的問題,如點火源性狀、起火點位置、可燃物種類、火災荷載、建筑布局等,該過程同時應該給出火災試驗及計算過程需要的技術條件。
4.選擇分析計算方法
5.制定設計方案并進行評估
6.對設計方案進行審核,并最終確定設計方案
總之,“性能化防火設計”和“性能化防火規范”是建筑消防設計的發展趨勢,要大力開展對“火災安全工程學”的研究,研究適用于建筑工程設計的消防評估方法和評估模型,開發計算機設計軟件,為逐步建立和完善“性能化防火設計”創造條件。
三、性能化設計的火災安全工程理論基礎
建筑工程消防設計包括:總平面設計、防火分隔和建筑構造、安全疏散、消防給水和固定滅火系統、采暖通風和防排煙及電氣等內容。
要建立火災場模型,也是必須基于火災燃燒理論及火災中煙氣的流動理論。下面僅以安全疏散的“火災安全工程理論”為代表,對“火災安全工程理論”加以簡要說明。
(一)火災中的釋熱速率
釋熱速率時表示火災發展的一個主要參數。
Q = φ×m×ΔH(Kj/s)
式中 :φ燃燒速率因子
m 可燃物質量燃燒速率(Kg/s)
ΔH該可燃物的熱值(Kj/Kg)
一般認為,應當通過實驗來認識典型物品的火災燃燒特性,據此估計特定火災中的釋熱速率。因此盡可能以全尺寸火災試驗來對這些參數進行研究。
(二)火災煙氣產生的特性
火災煙氣是一種混合物,由于它的減光性、毒性和高溫的影響,使得煙氣對火災中被困人員生命的威脅最大。
1.火災煙氣的來源
火災煙氣一般來源于:
1) 可燃物熱解或燃燒產生的氣相產物
2) 由于卷吸而進入的空氣
3) 多種微小固體顆粒和液滴
2.煙氣的減光性
煙氣的減光性一般根據測量一定光束穿過煙場后的強度衰落值來確定。設I0位易光遠射入長度給定的空間的強度,I為射出強度,其比值I/IO成為該空間的透射率。透射慮倒數的常用對數成為煙氣的光學密度。即:
D = lg(I0/I)
而單位長度光學密度:D0 = lg(I0/I)
根據BeerLambert定律:
I = I0×exp(- KC)
式中:KC―減光系數
KC = - ln(I/IO)/L
KC = 2.303D0
由于煙氣的減光性的作用,人們在有煙場合下的能見度必然下降。煙氣的減光性對人員的安全疏散構成嚴重威脅。
3.煙氣的毒性
火災中具有毒性的煙氣,最普遍的是CO?;馂闹兴劳鋈藛T一般是CO中毒。還有許多高分子聚合物的燃燒釋放出有毒氣體?;馂闹腥毖鮾H是一種特殊情況,并不常見。煙氣的毒性不僅來自氣體,也來自懸浮固體顆粒和吸附煙塵粒子上的物質。
4.煙氣的高溫
一般煙氣具有較高的溫度。人在高溫下個人承受極限時間:5-10分鐘。但目前火災危險評估數據為:一段時間內連續暴露的安全溫度為:65100℃
(三)煙氣的流動
根據流體的特性,流動煙氣的寬度一般等于空間的寬度。由煙氣流動的質量守恒可得:
Q = B × hy × wsy (m3/s)
式中:Q空間流動煙氣的體積流量
B―空間寬度(m)
hy ― 煙層厚度(m)
wsy―煙氣水平流動速度(m/s)
wsy = Q / B × hy
由力學平衡式得:
(ρk ρy)ghy = ζ(ρywsy)/2
式中:ρk ―空間的冷空氣密度
ρy―空間的煙氣層的平均密度
ζ―折算系數
(ρk ρy)ghy = ζρy /2*(Q/Bhy)2
由實驗得ζ= 0.9
hy = 0.9[(273+tk)/(tytk)]1/3*(Q/B)2/3
式中:Q空間煙氣的平均流動速度(m/s)
tk空間的冷空氣的溫度(℃)
ty空間流動的煙層的平均溫度(℃)
四、火災模型在性能化設計中的應用
在火災安全工程理論的基礎上,我們可以結合實際的建筑物,建立火災模型,用工程學的方法加以解析,得到科學合理的設計參數。
近年來已經開發的火災模型有許多中,但設計方向大致有兩個。一是采取既定的設計方案,按一定的程序進行設計,然后對計算結果進行評價。二是調用“人員及建筑物”在火災時的反應狀況,對設計結果進行估算。后者的設計方向較為理想化,但因為火災場景的設定數據比較難以確定,現有數據的數量也相對較少,而且現階段已確定的數據,可靠性沒有保證。建筑火災的實際情況也不盡相同,所以在現階段,這種設計方法較難實現。因此,就其可行性而言,一般選用既定的工程學設計方法,根據建筑物的實際情況加以計算,并對結果的安全性進行評價。
五、我國性能化設計的現狀及前景
《高規》第1.0.5條:當高層建筑的建筑高度超過250m時,建筑設計防火應對特殊的防火設施進行專題研究,并應提交國家消防主管部門組織專題研究論證。就是針對現代建筑“摩天化”的特點而提出的。而專家論證的本質就是一種性能化設計。我國自90年代以來,摩天大樓在各大城市如雨后春筍般悄然升起;火車站、飛機場和大型集貿市場等大空間建筑層出不窮;智能建筑也在一些發達地區不斷興起。但消防法規的建設卻顯得滯后。所以現階段我國的建筑行業迫切地呼喚消防設計的改革。在我國,此項工作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步驟推進:
用現有的規范對給定的建筑作出符合規范的消防設計,而后,在“規范化設計”的基礎之上,對既定的設計參數和設計方案,運用工程學理論加以確證。所以第一步驟可以稱之為“規范化設計”和“性能化設計”的結合。
以工程學理論為指導,對指令性規范作出合理的修改,制定“性能化規范”。如前所述,對火災場景的設定在現階段還不能實現,對于模型的建立只能是向“按部就班”的方向發展,制定一部以性能為基礎的規范還是有必要的。
通過計算機這一工具,建立火災場景模型。要建立火災場景模型,其工作量十分繁重。所以必須有數據庫來支持,而且,其中的數據也必須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篇6
關鍵詞:農田水利; 飲水工程;項目劃分;原則;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he division of water resources projects, proposed its division and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Key words: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drinking water projects; project is divided; principle; method
中圖分類號:TV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當前,我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正快速推進,據統計目前全國仍有2.42億農村居民和3314萬農村學校師生存在飲水不安全問題。所以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將是今后幾年農田水利建設中的重點工作之一。結合工作實際,根據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存在的工程分散、點多面廣、建設內容多、規模小投資少等特點做一個簡繁得當、切實可行的項目劃分,將是這些基層小型水利設施建設中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工作。
1.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劃分的原則
對于一個水利工程來說,施工前初步設計已經批復,工程總體規模、施工方案、施工項目及概算等基本確定,項目劃分即可進行。一般項目劃分的依據是項目的初步設計、施工方案及概算,以及國家和水利部頒發的有關項目劃分的規定和規程。項目劃分的工作應由建設單位牽頭組織,設計、施工單位參加,共同研究制定出施工質量評定項目劃分的實施意見,并及時報送工程質量監督部門或上級主管部門審定。
項目劃分工作先進行初步規劃方案,后制定實施“細則”。一般按項目工程、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單元工程四級進行項目劃分。項目工程劃分為若干單位工程,單位工程劃分為若干分部工程,分部工程劃分為若干單元工程。開工前根據初設的工程項目、設計方案、施工部署、劃分單位工程和分部工程,開工后結各施工單位的設計結構、質量考核、工種工序以及現場條件等再劃分單元工程。
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項目劃分中,一般由給水構筑物、給水管道等組成。首先采用《水利水電工程質量評定規程》(SL176)項目劃分要求,根據《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SL310)中10.1.6規定,可參照《水利水電工程質量評定規程》(SL176)、《水利水電基本建設工程單元工程質量等級評定標準(試行)》(SDJ249.4-88)、《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2 、《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50268)、《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141)、《機井技術規范》(SL256)、等對工程進行詳細劃分。
2.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劃分的方法
2.1建設內容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因工程分散、點多面廣、建設內容多、多以行政村或聯村形式建設一處供水工程,一般將一處工程劃為一個單獨的供水單位。每個飲水安全工程按照其功能屬性可劃分為四個組成部分,取水工程、輸配水工程、水處理及存蓄工程、附屬工程。水源工程多以地下水為供水水源,少部分以水庫、江河水為水源,對應類型多為機井工程、河庫取水工程,水處理及存儲工程主要包括水塔、蓄水池、水質凈化設備等;輸配水工程主要包括輸水主管、支管、配水設施等;附屬設施包括輸變電設配、機井房、管理用房、水廠場區設施及廠內硬化綠化等。
2.2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劃分說明
單位工程是指具有獨立發揮作用或獨立施工條件的建筑物。單位工程通??梢允且豁棯毩⒌墓こ?也可以是獨立工程中的一部分,一般按設計、施工部署和便于質量管理等原則來劃分單位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劃分是以一個批復文件為一項單位工程。
分部工程是指在一個建筑物內能組合發揮一種功能的建筑安裝工程,是組成單位工程的各個部分。在分部工程中,將其對單位工程的安全、功能或效益起主要控制作用的分部工程稱為主要分部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中的分部工程劃分時應注意:同一單位工程中,同類型的各個分部工程的工程量不宜相差太大,一般不超過50% ;不同建設類型的各分部工程的投資不宜相差太大,一般不超過50%;每個單位工程中分部工程的數目一般不宜少于5個。而在一般農村飲用水工程中,主要由給水管道及給水構筑物組成,在一個單位工程中可根據這兩部分工程量大小進行不同的可將給水構筑物工程劃分為一個分部工程,給水管道工程劃分為一個分部工程,給水管道子單位工程和給水構筑物子單位工程劃分為一個分部工程等;機井、消防栓等可歸于其他分部工程。以一常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為例,施工內容包括打井、輸配水管網鋪設及回填、蓄水池建設、管理房建設等,做出一詳細項目劃分表(詳見附表)。
3. 結語
對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單元工程是進行日常質量考核和質量評定的基本單位, 施工質量等級評定標準是以優良個數占總數的百分率計算的。工程項目的劃分主要是依據建筑物的組成特點及施工質量檢驗評定的需要來進行劃分。工程項目劃分是否恰當,對工程質量等級的評定影響很大。
參考文獻 [1]孫成龍,鄧愛明.關于小型農田水利管理中項目劃分的探討[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7,35(4):106. [2]劉俊煒.水利工程項目劃分方法淺析[J].內蒙古水利,2004(1):100-102.
篇7
Abstract: Through the reform of the talents training mode in the university 4 aspects of cultivating of full-time teachers "mentoring" integration, setting "personal course" by following the exampl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establishing special cultivation fund of the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research for undergraduates, building platform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meet the current needs of the employing units. 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hich makes du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coal mine professional talents, provides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s and solutions for the four major projects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in our university and makes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school's largest mining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ing talents.
關鍵詞:產學研結合;煤礦安全工程;培養模式;改革
Key words: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research;safety engineering in coal mine;training model;reform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07-0184-03
0 引言
黨的十報告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特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要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對此,黑龍江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科技工作,重視搞好產學研結合,并將科研成果向生產力大力轉化。這就要求不僅僅是高等院校要充分解放思想,各科研單位也要解放思想,組織多方力量搞好產學研結合,充分發揮各地政府配置社會資源的組織力量,充分依托產學研結合,為全省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高等學校以往的“象牙塔”式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展的要求,高等學校應與政府,用人單位緊密結合,擺脫過去的“應試式”人才培養模式,轉而以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培養目標,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滿足用人單位的當前需求。因此,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專業人才的必然要求,就是積極推行校內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為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做出應有貢獻。
1 校內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的提出
2013年4月10日,黑龍江省省長陸昊在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勵暨科技成果招商和轉化對接大會上,表彰為該省科技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為產學研結合,科技成果轉化搭建對接平臺,推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實現產學研結合的各種要素集聚,支撐黑龍江經濟大發展、快發展、好發展。這是省委、省政府和新的歷史時期賦予{等教育的新使命,對我校等一系列礦業特色院校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有效利用現有的一切有利因素,積極發展產學研結合培養具有礦業院校特色的煤礦專業人才,是黑龍江科技大學專任教師所必須思考并解決的問題。因此,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煤礦專業人才的必然要求,就是積極推行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為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做出應有貢獻[1]。
2 校內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的改革
以黑龍江科技大學煤礦安全工程專業為研究對象,該專業隸屬于安全工程學院,為省級重點專業,依托于國家安監總局授權成立的黑龍江安全工程技術學院,擁有黑龍江省重點學科及安全科學與工程國家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該專業的培養目標為著力培養具有從事安全工程方面的設計、研究、檢測、評價、監察和管理、職業衛生與防護等方面的工作能力,畢業后能夠在建筑、消防、化工、機械制造、礦山等領域的企事業單位中從事安全設計與安全生產、安全監察與管理等工作,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技能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對于校內產學研結合培養煤礦安全工程專業人才的改革擬從以下4個方面著手進行:
2.1 專任教師“導師制”一體化培養
鑒于安全工程學院現有專任教師3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人,國家級和省級安全生產專家5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專業教師總數的97%,而每屆學生的班級數量相對較少。因此,實行每位專業課教師負責10名學生的四年學習生活和就業工作,針對每個學生對專業課掌握的程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業狀況和企業滿意程度來調整授課方案、課程內容和培養模式。這種“導師制”的一體化培養方式,有助于專業課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特點和授課效果,并能準確掌握、追蹤課程內容設置與企業的對接情況,便于教師及時總結、修改和調整授課計劃。
2.2 效仿美國加州大學設置“個人課程”
學科梯隊成員在長期的教學與科學研究過程中,形成了“礦井瓦斯災害防治與利用”、“采動圍巖災變及控制”、“礦井通風系統優化與安全監測監控”、“安全管理與評價”、“煤礦事故應急救援與影響控制”這五個研究方向,并且學科梯隊結構日趨合理,現已形成了業內優勢。其主要課程包括:安全系統工程、安全人機工程、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安全管理學、通風工程等10余門,具體如圖1所示。
在學校規定的必修課程修完之后,可以效仿美國加州大學設置“個人課程”[2],學生在學校設置的必修課中,不能滿足其興趣愛好和未來個人發展需要,可以向安全工程學院教務科提交申請,建議學校增設相關課程,如果此門課程開設后人數可達3人,經學校審核、批準后即可執行。這一舉措,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創造力的實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2.3 建立本科生產學研培養專項基金
在緊抓校內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同時,采取大型企業招標和學校與地方政府撥款的形式建立本科生產學研結合培養專項基金[3],用于資助大學生的創業創新活動。企業可以與高校以訂單培養的形式共同制定理論課程培養計劃和實踐環節培養方案,在培養過程中企業可以分析、提議、修改、監督和驗收學生培養的效果。這樣一來,定向培養的學生畢業后可直接進入企業生產一線,省去了在企業中的實習環節和考核環節,減少了實習經費和培訓上崗時間,為企業提高了生產效率。
2.4 搭建平臺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建立國家大學科技園,并以此為平臺促進大學生科技成果轉化。以高校為中心,與專門科研機構、生產企業合作興辦高技術密集區,既培養了新的科技人才,促進了大學教育教學改革,又開發了新技術、新產業和新產品[4]??萍紙@作為服務社會的一扇窗口,是孵化高新技術企業的基地,加速了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而且可以為高校教學、科研分析[5]提供實習和中試場地,也為哈爾濱開發區的高科技企業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
同時,利用安全工程學院現有的國家重點試驗室:“瓦斯等烴氣輸送管網安全基礎研究國家級專業中心試驗室”,鼓勵學生積極開發、研制創新項目,積極申報專利,并將創新成果應用到生產實踐中。實驗室對重大危險源識別、重大事故隱患鑒定、特大和特別重大及復雜事故鑒定與調查分析、事故應急救援、災害機理研究、職業危害和產品安全性能檢測等方面已經形成了先進的科研與測試能力,并設立開放基金加強學術合作,努力成為為國家安監總局等政府部門提供決策依據、為省級安全生產支撐體系實驗室提供技術支持[6-7]、產學研結合為企業提供技術平臺[8]的國家級支撐體系專業中心實驗室,如圖2所示。
3 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實踐效果
2010年,在全省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大賽中,該校代表隊獲得2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在東北三省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大賽中獲得一等獎。2011年,在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大賽中獲得二等獎,同時獲得徽標設計二等獎,且學生完成的創新作品在“首屆黑龍江省大學生安全模型設計實驗競賽”中喜獲團體二等獎。依托大工程知識競賽、工程訓練綜合能力大賽等創新設計項目制作的創新作品100余件,部分作品被作為教具或實驗設備在教學中使用。
自2013年以來,黑龍江科技大學按照產學研培養模式進行煤礦安全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并對“煤礦事故應急救援與影響控制”、“安全科學與工程”、“安全技術及工程”、“安全工程”和“煤及煤層氣工程”5個專業在校學生進行逐級實驗。同時,開展對2012屆產學研培養模式實施前和2013屆、2014屆、2015屆產學研培養模式實施后的畢業生作后續追蹤記錄,建立畢業生就業信息數據庫,匯總、調整、記載煤礦安全工程專業人才產學研培養模式實施的后續效果,為煤礦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和實施提供借鑒與參考[9-11],此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2-13],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企業對黑龍江科技大學產學研培養模式下培養的煤礦安全工程專業人才給與了充分的認可,這對于該校未來教育教學發展和產學研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積累了寶貴的一手資料。為該校的四大工程建設和工程教育改革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議和方案[14-16],為突出該校大礦業特色,實現培養卓越工程人才的目標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曲芳,馬曉梅,梁志強,等.機器人實踐教學研究初探[J].機械職業教育,2014(2):31-33.
[2]朱士中.美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對我國本科教育的啟示[J].江蘇高教,2010(5):147-149.
[3]于金鵬,于海生.高校產學研培養模式對研究生培養的重要性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4(17):27-55.
[4]朱正國,朱桃杏,孫明磊.國外大學學、研、產合作教育分析及啟示[J].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2009(9):103-106.
[5]曲芳,徐文娟.礦車軸載荷計算方法的比較及選用[J].煤礦機械,2011(8):24-26.
[6]曲芳,張艷,寧姍,等.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在探測機器人主車體上的應用[J].機械制造,2015(1):33-35.
[7]Fang Qu, Guohui Chen, Shan Ning, etal. Simulation analysis for the walking mechanism of the underground exploration robot based on MATLAB and ADAMS[J].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4(12):705-708.
[8]曲芳,張艷,寧姍,等.基于ADAMS的可變履帶式井下探測機器人研究[J].工業儀表與自動化裝置,2014(12):115-120.
[9]曲芳,寧姍,張艷,等.基于ANSYS的輕型礦車車箱優化設計[J].工業儀表與自動化裝置,2014(3):19-22.
[10]曲芳,徐文娟.礦車車箱輕型化設計[J].科技風,2011(3),19-38.
[11]曲芳,郝帥,張蕊,等.一種礦車車箱的多種輕質設計比較[J].機械工程師,2014(2):88-90.
[12]曲芳,明向蘭.基于回歸分析法的黑龍江省人口預測及應用[J].工業儀表與自動化裝置,2015(3):66-68.
[13]曲芳,孟慶強.基于人機工程學的采煤機械設計研究[J].機械制造,2013(1):30-32.
[14]曲芳,李巍.基于ANSYS的土壤分層取樣裝置優化設計研究[J].機械工程師,2015(8):10-12.
篇8
關鍵詞:建筑防火設計 重點問題
現行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規范規定的建筑防火技術包括:建筑物的耐火等級、防火間距、防火分區、裝飾材料控制、安全疏散、防排煙設施、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室內外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及其它滅火設施的設置,在這些設施的施工之前,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防火設計,現就其中的幾個重點問題進行簡要介紹:
1、嚴格按照建筑、電氣設計規范進行設計。根據對電氣火災的分析和當前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在電氣設計中應著重抓好以下幾個環節:(1)應選擇足夠的導線截面,在設計過程中,應在現有負荷計算的基礎上,再適當增加一個較大的系數,以滿足日益增加的用電設備需要;(2)在裝修過程中,設在吊頂等不便維修空間內的導線應設穿管保護;(3)高溫燈具的引入線應采取措施保護。在裝飾工程中,因高溫燈具長時間烘烤引入線,引起短路起火的事故時有發生,所以在設計中,應用隔熱材料加以保護;選用不易著火或是著火后不延燃的阻燃型電纜、電線。
2、防火設計文件的準備。分析和設計報告是性能化設計能否被批準的關鍵因素。該報告需要概括分析和設計過程中的全部步驟,并且報告分析和設計結果所提出的格式和方式都要符合權威機構和客戶的要求。該報告至少應該包括:(1)分析或設計目標及制定此目標的理由;(2)設計方法(基本原理)陳述:所采用的方法,為什么采用,做出了什么假設,采用了什么工具和理念;(3)工程的基本信息;(4)性能評估指標;(5)火災場景的選擇和設計火災;(6)設計方案的描述;(7)消防安全管理;(8)參考的資料、數據。
3、性能化消防設計。性能化消防設計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學基礎上的一種新的建筑防火設計方法,它運用消防安全工程學的原理與方法首先制定整個防火系統應該達到的性能目標,并針對各類建筑物的實際狀態,應用所有可能的方法去對建筑物的火災危險和將導致的后果進行定性、定量地預測與評估,從而得到最優化的防火設計方案,為建筑結構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護。它是傳統消防設計方法的一種替代辦法,描述能夠達到某種規定性能水平的設計。建筑防火設計最終應達到的安全目標是:(1)防止起火及火勢擴大,減少財物損失;(2)保證安全疏散,確保生命安全;(3)保護建筑結構不致因火災而損失或波及鄰房;(4)為消防救援提供必要的設施。為此,建筑物防火安全設計須對建筑規劃、結構耐火性能防火分區劃分、內部裝修、防火設備、防排煙系統及避難對策等方面做出考慮。
4、疏散流線設計。建筑因其自身的特殊性,通常采用的雙向疏散和兩個出口設計若仍不能滿足疏散需要,則可考慮設計多流線多方向疏散和輔助安全疏散。以內走道(包括環形走道、雙走道)、過廳等結合疏散樓梯、消防電梯構成第一條疏散路線,這條疏散路線也是平時經常使用的交通流線,火災時一般會首先使用這條路線。除第一條路線外,還可以連通陽(露)臺、外通廊或環形外廊為紐帶結合疏散樓梯、坡道、避難滑梯等構成第二條疏散路線,將居室、活動室等房間與貫通的外廊相連,使之成為另一條疏散通道。在該通道的適當位置設置樓梯、坡道、避難滑梯等疏散設施,同時滿足雙向疏散和避免形成袋形走道的要求,因陽臺、外廊自身排煙性能良好,和其相連的樓梯等垂直疏散設施也具備了相當的防煙能力,在陽臺或外廊上即使無法及時疏散,也可臨時避難,使其遠離著火房間和煙火侵襲,而外廊、陽臺緊靠外墻,便于等待外界消防救援。
5、防火卷簾的設計。防火卷簾一般設置在自動扶梯的四周、電梯前室,或者在商場等大開間場所用作防火分區的防火隔斷。防火卷簾門具有手動和自動兩種功能,其控制信號和動作回授信號都由各層直接通到消防控制室的防火門和防火簾控制器上。當某層有火情時(主要根據集中報警控制器報警),消防值班員也可手動操作相應的防火門和防火卷簾,其動作回授信號由該控制裝置顯示出來。防火卷簾與報警系統聯動,一般都在每檔卷簾(或一組)的兩側分別安裝感煙、感溫兩種類型的探測器,并設置兩個輸出模塊。當某一個感煙探測器發出火警信號時,主機按照預先編制的軟件程序指令相應輸出模塊動作,使該防火卷簾門下降至距地面1.5m;當另一個感溫探測器發出火警信號時,主機指令另一輸出模塊動作,使該防火卷簾門下降至完全落地,分隔相關防火分區。在消防控制室的聯動遙控盤上和現場卷簾門兩側設置了手動開關,值班員或逃生人員可通過該開關手動控制防火卷簾門的升降。防火卷簾門還應具有在停電情況下,通過手動拉鏈或熔斷器控制防火卷簾門下降的功能。
6、避難安全性能設計。避難安全性能設計主要目的為確保人身安全,然而人的屬性卻是非常復雜的,因此對于人口密度高、人數多的場所,在避難評估時若針對每一個人去評估避難結果,則相當費時費力。因此,許多國家紛紛建立計算機模擬模式,以驗算公式及相關觀察實驗結果為基礎,評估分析各種建筑的模擬結果,以驗證設計結果是否可以確保人的生命安全。在我國,目前為止尚未自行研發相關避難驗算模式,因此建立避難安全設計法時,建議采用現有已成熟、開發的評估模式,分析評估各項檢驗模式理論框架,探討其輸入、輸出的諸多使用參數,分析其假設條件及使用特性,判斷其對我國國情特色(建筑物空間規劃、使用特性、人員活動)是否適用可行等,并進而以引用國外技術為主,而不需再重復花費龐大的人力、物力重新建立避難安全檢驗模式。
篇9
[摘要]簡要回顧了安全科學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在對安全科學特點及研究對象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了安全科學目前面臨的挑戰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安全高等教育及人才培養等問題。在對建構安全科學體系及其相關問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安全科學體系的基本框架。
[關鍵詞]安全科學體系建構高等教育
ProbeintoSomeProblemsintheEstablishmentOfSafetyDisciplineSystem
QUFang,Assoc.Prof.ZhangYingjun,Prof.LinBoquan,Prof.
(1ChinaUniversityofMining&Technology2ChinalnstituteofMetrology) Abstract:Thehistoryofsafetyscienceisbrieflyreviewed.Afteranalyzingthecharacteristicsandresearchfieldsofsafetyscience,thechallengesfacedbysafetyscience,higheducationundermarketeconomyandtalenttrainingareprobeinto.Anelementalframeworkofsafetydisciplineisputforwardbasedontheanalysisofrelevantproblemsintheestablishmentofsafetydisciplinesystem.
Keywords:SafetyscienceSystemEstablishmentHigheducation
1.引言
安全科學是研究人類在生產過程和生活活動中技術事故和危害的科學,它是研究事故或危害的產生、發展規律以及預防的現代科學技術。在我國,安全科學經歷了20世紀80年代的崛起、90年代初期的徘徊后,在新世紀已進入穩步發展的階段,安全科學的地位和作用在學術界和整個社會中得到了進一步的認可和提高。這說明科技界已從更深的層次認識到了安全科學的重要性,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自身安全的渴望以及社會文明的進步。但在肯定已有成就的同時,也不能不清楚地看到安全科學面臨的諸多挑戰和更多深層次的問題,特別是面對21世紀的新技術革命,安全科學如何完善和發展自己的學科體系,以適應我國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要求,已成為安全科學建設中一個亟待研討的重要課題。筆者在前人研究成就的基礎上,試圖對安全科學及其學科體系等相關問題進行粗淺探討,其目的是為了引起學術界對這一問題的重視并能展開深入研究,以促進安全科學健康發展。
2.安全科學的形成
安全這一概念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密切相關。在遠古時代,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本能地學會了利用大自然并盡可能地避免各種災難,形成了原始的安全觀和防災方法。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人類對自然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特別是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逐漸從農業社會過渡到工業社會,人類的生活方式和生存質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一方面,人們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改善生活條件,發明和使用了大量的機械設備,修建了大量的人們需要的人造工程項目;而另一方面,正是由于這些機械設備的大量使用和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導致各種自然災害和傷亡事故在數量和規模上也急聚上升。為了消除各種危害,防止事故的重復發生或其他意外傷害事故的可能出現,人們從長期的生產實踐和事故教訓中總結出了各種預防措施,以保證生命和財產的安全,這就形成了傳統的安全工作方法和安全理念。
進入20世紀以來,特別是近50年,科學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物質財富空前豐富。人們在享受現代科技所帶來的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對自身的健康和安全、環境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與此極不適應的是全球范圍內的安全狀況并未隨著物質文明的提高而發生根本的好轉,重大災難性事故時有發生,出現了安全工作狀況和現代化生產極不協調的嚴重局面,從而迫使人們對安全問題重新認識,對安全的本質、安全本身的內在規律、事故或災害產生的機理、發展過程、傳遞方式以及控制方法等方面進行探索和深入的研究。
這種探索和研究已突破了傳統行業安全的框架和安全技術的范疇,它是以傳統的安全工作方法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為基礎,從新的角度、使用現代科學技術提供的方法來研究安全問題,是對安全問題理性的思考,這種研究和思考為安全科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1990年6月在德國召開的“第一屆世界安全科學大會”(1stWorldCongressonSafetyScience)標志著人類第一次將自己所面臨的安全問題作為科學研究的對象。這一方面反映了安全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生產過程以及經濟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
因此,安全問題是與生俱來的,而安全科學的產生卻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它與現代科學技術帶給人們正負兩方面影響密切相關,它的出現是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人類文明提出的必然要求。
3.安全科學的特點及研究對象
雖然人們已經將安全問題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來加以研究,但畢竟這門科學的興起只有20多年的歷史,由于安全問題本身的復雜性、交叉性和潛隱性,要給這門新興的學科下一個準確、全面和能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定義是困難的,況且安全科學的研究范疇、它的內涵和外延還正處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中。但總的來說可以認為:安全科學是研究安全本質及其運動規律的科學,它以現代科學技術(包括安全技術本身)為基礎,研究生產實踐和生活活動中技術事故和危害的消除及控制的理論和方法,以保證人員的身心健康、財產和設備免受損失,環境不受危害。具體地講安全科學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安全科學的研究領域包括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的全部范圍,生產活動主要包括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也就是傳統的行業安全;生活活動則是指日常生活活動中的安全,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災避災等內容。
(2)安全科學研究的目的首先是確保人員的身心安全和健康,即以人為中心的原則,這是安全的核心;其次要保證設備、財產和環境的安全。
(3)安全科學的研究應該是圍繞著其研究目的進行的一系列活動。它不僅要研究由于技術的使用所帶來的各種事故產生和發展的規律以及防范措施,而且還涉及如何減少和避免由于技術的使用而造成的災害的預防和處理(如由于礦井開采而造成的地表沉降問題)。它不包括類似火山爆發、地震、普通疾病等純自然因素所產生的危害。
(4)安全科學的研究內容包括:安全科學的哲學思想(包括安全觀、安全認識論和方法論);安全科學的基礎理論,即應用現有基礎科學和現代科學技術的成果,研究安全問題自身的規律以及災害形成和發展的規律,從而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安全工程技術,即將安全科學的基礎理論和具體的工程技術相結合,來解決工程領域中獨特的安全問題。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安全科學和管理科學、環境科學類似,具有跨門類、多學科、綜合性、橫斷性和交叉性的特點。
4.安全科學體系及其相關問題
4.1安全科學體系建構中的幾個問題
如上所述,安全科學是研究事物安全本質、事故發生的普遍規律以及有效防治災害的理論和方法的科學,它既不是傳統的勞動保護,更不是散布于各行業中安全技術的簡單拼湊,而是集科學、技術及工程應用于一體的完整體系。具有特定的目的性、整體的綜合性和復雜的系統性,是一門橫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系統科學、人體科學以及行為科學等學科門類的交叉科學。安全科學體系不僅應反映該學科的上述特點,而且要反映現實的需要。
4.1.1安全科學體系的建構必須強調安全科學基礎理論的重要地位
科學基礎理論是一門科學獨立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在其整個科學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茖W發展的歷史證明,基礎理論的突破往往能帶來工程技術革命性的變革。任何科學基礎理論的形成無外乎有兩種途徑。其一是從實踐到理論,即人們在反復的實踐中,獲取了對某一事物大量的經驗,通過對這些經驗的歸納和總結,找出反映該事物本質的規律,并應用已有的科學知識加以提煉和升華,得到本門科學的基礎理論。其二是從理論到實踐,即首先根據對客觀事物的觀察和分析,根據人們對事物已有的認識,提出某些最基本的假設或者公理作為該門科學的基本理論,并將其應用于生產實踐,從而形成其科學體系。但是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基礎理論的最終形成都必須通過實踐的檢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成為該門科學的基石。
近20年來,安全技術的研究蓬勃發展,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而安全科學的基礎理論研究卻沒有大的突破。這種現象似乎說明安全科學技術的發展不需要安全基礎理論的支持,但是,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情況正好相反。安全科學技術之所以能夠迅速的發展,正是由于不同行業、不同部門的專業人員自覺或者不自覺地應用了安全基礎理論的結果,只不過是目前這些理論有很大一部分仍游離于各個縱向運用領域之中,表現為分散狀態,而一旦將其歸納總結,上升為基礎理論,它對于安全科學的發展就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最典型的例子末過于系統工程在安全領域內的應用。系統工程于20世紀80年代初在安全領域開始應用,受到了研究機構、大中型企業以及政府管理部門的重視,迅速在機械、化工、航空航天、能源等領域得到了推廣和應用,將這些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成果進行科學的歸納、總結和升華就逐漸地形成了安全系統工程。雖然今天的安全系統工程還不成熟,但是安全系統工程的思想、理論和方法已在安全工程和安全管理中普遍使用,極大地提高了安全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但是縱觀安全科學的科學體系,目前為數不多的一些基本理論主要是通過對實踐的總結而得到的,并且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而安全科學自身的假設(假說)或者公理則更少。因此,在安全科學體系建構中必須強調其基礎理論的重要地位,以使有更多的學者從事這方面的研究。
4.1.2安全科學體系的建構既要注意安全科學的特點和完整性,又不能完全脫離目前其發展的現狀,并且要注意學科的內容及其相互關系
根據科學學的研究成果,現代科學技術在橫向上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系統科學、思維科學、人體科學、行為科學、軍事科學和文藝理論九個門類。每個學科在縱向上有哲學、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和工程技術4個層次。將上述思想應用于安全科學體系的縱向分層:
①哲學層次是安全哲學,即安全觀,是對安全問題總的看法和方法論;
②基礎科學層次是安全學,它研究安全的基礎理論、揭示安全普遍規律;
③技術科學層次是安全工程學,它為工程技術層次提供理論基礎,并將工程技術升華為理論認識;
④工程技術層次是安全工程,即直接實現或服務于安全的工程技術方法。這4個層次互為基礎,下一層為上一層的形成提供素材,是土一層的基礎;而上一層是下一層的科學總結和理論升華,又反過來作為下一層的指導思想。形成了一個金字塔型的結構。
從安全科學目前的情況看,它在工程領域內的應用已非常普遍,相應地在工程技術層次上的內容也十分豐富。但在基礎理論和技術科學層次上還比較薄弱,特別是在基礎理論層次上成形的東西還很少。此外,在很多方面,安全技術科學和安全工程技術相互交叉,沒有明確的界限。因此,筆者認為任何科學體系的形成過程實際上也是其發展的過程,安全科學也不例外,它必將隨著人們認識的深入和提高,逐漸得到發展和充實。所以,筆者認為,根據目前的情況,不能也沒有必要特別強調安全科學體系的完美,重要的是所建構的框架要有利于豐富安全科學的內容,對安全科學體系的完善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從而有利于推動安全科學的健康發展。
4.1.3安全科學體系的建構既要注重安全科學自身的獨立性,又要注意與其他科學的滲透和交融
任何一門科學之所以能夠獨立存在是因為該科學的研究對象有別于其他科學的研究對象。筆者認為,在建構安全科學體系時,有必要對其研究范圍有一個大體的限定。安全和災害是相對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安全問題都是安全科學研究的對象。如前所述,安全科學是研究生產實踐和生活活動中技術事故和危害的科學,其目的是保證人員的身心健康、財產及設備免受損失、環境不受危害。也就是說,它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安全和防災減災。例如,對于火災的研究,安全科學主要研究城市火災、工業火災等由于技術使用引起的火災,而對于由于自然因素(如雷電)引起的樹林火災就不是安全科學研究的范圍。又如,職業病屬于安全科學的研究內容,而一般的疾病卻超出了安全科學研究的范疇。對安全科學的研究范圍之所以限定在技術危害(事故)的范圍內,是由于安全科學自身的發展歷史決定的,同時,也有利于使其區別于其他科學。
在強調安全科學獨立性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當今科學發展的大趨勢,即相互交叉和滲透。安全科學應充分吸收和借鑒其他科學的成就,以便加速其自身的發展。
4.1.4安全科學體系的建構要有利于安全專業人才的培養并適應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求
安全專業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是培養安全專業人才的主要途徑,是安全科學發展的基礎和安全工作的有力保證。目前我國已有近50多所高等院校設立了與安全有關的專業,從專業的知識結構和培養方向上看大體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以安全科學知識體系為主,結合某種生產行業的科學知識為客體組織教學內容,形成以安全科學技術為主,行業技術知識為輔的知識結構體系;
另一種則是以行業科學知識為主,安全科學技術為輔的知識結構體系。
雖然人們早就認識到前一種知識體系對于培養安全技術專業人才更為有利,是安全類專業的發展方向,后一種體系應逐步向前一種體系過渡,即從行業安全轉向大安全,但如何實現這種安全專業教學內容的平穩過渡,以及如何完善以安全知識為主體的知識體系結構卻一直困擾著許多從事安全教育的工作者。
一些以行業安全為主的院校,將原來本專業有關課程刪掉,新開了許多從其他行業領域拼湊起來的有關安全的課程,形成所謂“拼盤式”的教學計劃,按此培養的學生既沒有掌握原行業的專業技術知識,又對安全科學的基本理論似懂非懂,很難滿足社會對安全人才的要求。
雖然學科的出現并不完全取決于市場,但是社會需求是其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因此。必須堅持以符合經濟發展和社會需要為學科發展的根本目標。目前,我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安全科學的發展不能脫離社會大環境,必須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從我國目前安全類專業的設置來看主要集中在安全工程、安全管理以及職業衛生保健等領域,顯然,這種狀況很難適應我國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以后,市場全面開放對安全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以保險業為例,隨著國外保險金融業進入中國市場,以前不在保險范圍內的建筑(如大型商場、娛樂中心)以及多事故行業(如礦山開采)等將成為新的承保對象。要對它們承保,首先要對其安全狀況進行評估,以確定保險費;而在理賠時,必須對事故及其損失進行客觀、公正的調查,以此作為賠付金的依據。上述這些工作的完成都離不開安全科技人員的直接參與。除此之外,在市場規范化的過程中,交通、消防、建筑等安全事故多發領域,對安全人才的需求也會大量增加。
因此,要適應21世紀經濟發展對安全人才的需求,必須要放寬視野,在安全類專業的內涵和外延上進行充實和拓寬,以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安全人才的培養在質量和數量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4.2安全科學體系框架
綜上所述,并結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對安全科學進行縱向科學分類和橫向理論分層,筆者提出了如下圖所示的基本框架。該框架將安全科學在縱向上分成8個學科,在橫向上分成4個理論層次。在基礎科學層次上并列地給出了自然科學等7個學科門類,主要反映了安全科學是以基礎科學為基礎,綜合應用了其他學科的部分研究成果,同時也反映了安全科學的交叉性、綜合性和橫斷性的特點。
在此還應該指出,在安全科學體系中,各分支學科以及各層次的發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學科發展較早,日趨成熟,其內容也比較具體。而有的則正處于發展階段,其內涵、外延及研究內容尚待明確。此外,還應該強調安全科學體系是一個開放型的體系,隨著人們對安全問題的深入探討和研究的升華,還一定會有更多學科出現,筆者列出的僅是作者的認識和體會,希望引起安全科技界有關人士的興趣,促進此方面的研究工作,以進一步豐富安全科學的內容,促進整個安全科學體系建設的完善。
5結語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安全科學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其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安全科學體系的作用是為人們自覺地進行安全科學的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提供宏觀上的指導,它在安全科學的發展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就目前而言,安全科學本身的基礎理論研究還很薄弱。出現這種情況的其主要原因:一是安全科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相對還比較年輕;其次是從事此方面研究的人員不多,特別缺乏對安全科學基礎理論進行深入研究的專家和學科帶頭人。
所以,安全科學要有大的發展和突破,不僅需要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協調和財力上的支持,更有賴于安全科學領域內的廣大科技人員作出不懈的努力,特別是知名專家和學者的參與。筆者旨在拋磚引玉,希望能引起對安全科學基礎理論、學科體系以及人才培養等問題的重視,推動安全科學的健康發展,以適應21世紀我國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對安全科學提出的新需求。
參考文獻
1王續琨.安全科學:一個新興的交差門類.科學學研究,2002(4):367-372
2吳超.論建立我國安全管理碩士教育制度.工業安全與環保,2002(9):41-45
3吳穹.中國安全專業教育的現狀及拓展方向探討.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0,10(1):61-65
4葉鷹,金瑋,科學學的基本規律探討.科學學研究,2000(2):16-18
5吳宗之.中國安全科學技術發展回顧與展望.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0,10(1):1-5
6水承.馮長根,李紅霞,常心坦.對安全科學體系及其與相關學科關系的探討.煤炭學報,1999(6):663--667“”版權所有
7徐德蜀.科學、文化與安全科學技術學科的拓寬.科學學研究,1998(3):26-34
8徐德蜀,金磊,羅云,關于安全科學技術學科建設的研究.勞動安全與健康,1998(12):30-32
9張寶純,劉潛.高等院校安全工程專業知識結構的探討.中國安全科學學報,1996,6(增刊):17-20
篇10
(中國礦業大學安全工程學院 江蘇 徐州 221008)
摘 要:為培養寬基礎、強能力、高素質,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的消防工程專業人才,在十幾年消防工程專業教學和實踐工作基礎上,結合畢業生及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提出消防工程專業本科培養方案采用5+3模式。針對畢業生在實際工作中存在實踐動手創新能力較弱的問題,提出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注入式教學轉變為啟發式、交互式教學,注重啟發學生思維。此外通過推行教授課程負責制,革新課程教學內容,改進實驗課教學模式、加強實習和進行針對性的畢業設計等實踐動手環節,構建完善的消防工程專業創新本科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實踐動手能力以及創新意識。
關鍵詞 :消防工程;課程體系;人才培養;創新;研討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X95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2.025
收稿日期:2014-11-14
0 引言
消防工程成為高等教育一門獨立的專業是在20世紀50年代。1956年美國馬里蘭大學第一個建立了消防工程系,并于當年招收消防工程專業本科生。迄今為止,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新西蘭、荷蘭、比利時、韓國、巴西等國都在大學里開設消防工程專業課,有的大學還建立了專門的消防教育機構,提供正規化的學歷教育,可授予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
我國高等院校從20世紀80代初開始培養消防工程專業人才,當時只有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一家高校設置了消防工程專業。隨著社會對消防安全的逐漸重視,我國對培養高素質消防工程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教育部批準,中國礦業大學于2000年設立消防工程專業,2001年招收第一屆本科生,是國內地方高校設立的第一個消防工程專業,目前在全國本科專業排名中名列第一,同時被評為江蘇省特色專業。到目前為止,已有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中國礦業大學、沈陽航空工業學院、中南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學院、西南林學院、西南交通大學、河南理工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等10余所院校開設了消防工程專業,且數量仍在增加。
經過十幾年消防工程專業的教學和實踐工作,結合畢業生及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目前該校消防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在消防專業知識的掌握上基本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遇到新問題的解決能力以及現場實踐動手能力較欠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作為培養消防工程技術人才的高等學校有必要對現有的教學培養體系進行適當的調整,重點加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
1 消防工程專業創新本科人才培養體系
1.1 培養目標
消防工程專業培養寬基礎、強能力、高素質,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掌握火災科學基本理論、消防安全技術,消防政策法規,具有消防安全技術研究、設計、監測、管理和火災安全評估、控制及火災事故調查分析能力的工程技術人才。
1.2 培養方案
消防工程專業本科培養方案采用5+3模式,即前5個學期進行學院內大安全專業的課程學習,淡化專業方向,后3個學期分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2個方向進行專業課程學習。新生進入學校后只進入學院而不進入專業,在低年級學習基礎課程,高年級時進入學科領域學習專業課程。這種課程安排使學生入學后能夠得到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避免學生因過早進入專業學習而知識面狹窄的弊端。
1.3 課程體系
1.3.1 基礎課程
基礎課程主要有數學、英語、思想政治教育、物理、化學等全校統一設置的課程。如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統計、大學英語、大學物理、大學化學、工程力學、工程圖學、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工程流體力學等課程。
1.3.2 專業課程
專業課程分專業主干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專業主干必修課主要有燃燒學、火災動力學、建筑防火工程、水滅火工程、建筑防排煙工程、火災識別與聯動控制、建筑耐火結構。專業選修課程主要有火災事故調查、電氣防火、消防法規、現代滅火技術、消防專業英語、化工企業火災防護、消防隊伍管理與滅火戰術、應急救援導論、火災數值模擬、火災風險評估、消防心理學、地下工程火災防護。
1.3.3 實驗課程
實驗課程是學生鞏固、理解課堂知識、提高動手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實驗課程安排了火災及煙氣蔓延、材料熱釋放速率的測定、火災時期煙霧特性的測定、滅火劑滅火、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火災自動滅火系統等。
1.3.4 專業實習
消防工程專業實習分為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認識實習采用大組參觀了解的方式。生產實習采用小組跟班學習的方式,直接參加消防系統的安裝施工和調試工作。畢業實習安排到武警消防支隊,參加消防系統的驗收工作,并收集畢業設計資料。
1.3.5 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包含一般部分、專題部分和翻譯部分。一般設計部分是在畢業實習期間收集資料的基礎上,結合就業單位崗位需求,在建筑防火與安全疏散設計、建筑消防水滅火系統設計、建筑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建筑氣體滅火系統設計、建筑防排煙工程設計中選擇1項內容完成設計。畢業設計專題由指導教師提供一些已經具備研究條件,切實可行,有研究和應用價值的題目,由學生通過實驗研究完成。專業文獻翻譯部分是將與消防有關的英文專業論文翻譯成中文。
2 消防工程專業創新本科人才培養教學改革
消防工程是一門新興學科,其內容涉及多個學科。既有理論基礎方面內容,又涉及到各種法律規范和工程實踐等知識。學習內容十分繁雜,需要的基礎知識門類較多,如建筑、力學、電子與計算機技術、傳熱學、燃燒學等。因此該專業的教和學均存在一定的難度,必須進行教學改革。
2.1 教材建設
以課程教學團隊為依托,積極推行教授課程負責制,著力革新課程教學內容,規劃建設與新課程體系相適應的專業教材體系。在新教材編寫上注意易教易學、深淺適度、理論聯系實際,加強“三基三新”(基礎理論、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內容,并在教材中設置一定的典型案例、討論題、分析和思考題。
2.2 多媒體教學
全部課程均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和傳統教學手段相比具有以下優點:重點突出;圖文并茂;節約時間、增大信息量;促進交互式教學;易于補充和提高。
2.3 研討式教學
開展研討式教學,以特色課程“建筑防火性能化設計”為例,該課程共計32課時,要求學生先經過“建筑防火工程”、“火災動力學”等專業課程的學習。32學時中,課堂教學12課時,主要由教師講授建筑防火性能化設計的原則和方法,介紹相關信息的獲取途徑;余下20課時,由教師提供若干實際建筑物,將學生分成不同的設計小組進行設計,學生根據所學知識首先分析這一建筑存在哪些消防問題,然后提出性能化設計指標和解決方案。在具體實施時,可利用學院提供的實驗室條件和計算機條件。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學生完成分工協作、查閱資料、設計實驗、上機計算、編寫報告和社會能力交流等。課程考核采用小組答辯方式進行。
2.4 改進實驗課教學模式
為了提高實驗課教學效果,實驗課教學先由教師講解實驗系統的構造和基本原理、能夠進行的實驗內容、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等,然后由同學們提出實驗方案,在教師的指導下修改實驗方案,完成實驗,寫出實驗報告。
2.5 加強實踐環節
消防工程實習基地建在徐州、無錫、蘇州、杭州、廈門等城市。實習分為三個環節,即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實習環節與教學緊密結合,針對性強,與學生的就業聯系較緊,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實踐效果。
2.6 有針對性的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選擇徐州國際飯店、徐州金鷹國際商廈、 徐州金地商都等大型公共建筑作為藍本,進行建筑防火與安全疏散設計、建筑消防水滅火系統設計、建筑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建筑氣體滅火系統設計、建筑防排煙工程設計。通過畢業設計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課程內容,使所學知識融會貫通。
3 加強消防工程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3.1 建設目標
建設一支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能夠承擔消防工程本科教學相應基礎和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能夠從事消防科學技術研究的師資隊伍。
3.2 培養方式
采用“下現場”、“上學歷”、“引進來”、“導師制”等多種途徑建設師資隊伍,為消防工程專業向更高層次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于現有師資和擬引進師資我們擬采用“導師制”、“國內外進修”和“崗位培訓”等方式進行培養,以盡快適應本專業的本科教學、研究生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提高專業的整體水平。
3.3 聘請兼職教授
根據本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特點,中國礦業大學已聘請了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學研究所高水平研究人員作兼職教授,定期來校作有關專題報告,開闊了廣大師生的視野、拓寬了他們的知識面。
4 結論
針對目前畢業生在實際工作中遇到新問題的解決能力以及現場實踐動手能力較欠缺等問題,結合中國礦業大學消防工程專業10多年的教學實踐工作,必須對現有的教學體系進行改革,重點加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本文得到的結論如下:
(1)消防工程專業本科培養方案采用5+3模式,采取大類招生,學生通過對學科、專業的學習和了解后,結合自己的興趣、特長,再在院系范圍內自由選擇專業或專業方向,這種課程安排使學生入學后能夠得到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
(2)以課程教學團隊為依托,積極推行教授課程負責制,著力革新課程教學內容,規劃建設與新課程體系相適應的專業教材體系。將燃燒學、火災動力學、建筑防火工程、水滅火工程、建筑防排煙工程、火災識別與聯動控制、建筑耐火結構作為消防工程專業主干必修課。
(3)通過實驗課、專業實習和針對性的畢業設計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
(4)采用先進的多媒體交互式教學方式,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注入式教學轉變為啟發式、交互式教學,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觀念,把學生看作教學活動的主體,注重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踐動手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肖學鋒.中國消防工程及其21世紀的前景[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0(1)
2 姜學鵬,徐志勝,李耀莊,等.我國消防工程專業學歷教育前景和亟待解決的問題[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6(4)
3 傅智敏,黃金印,屈震.消防工程教育與課程體系探討[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04(12)
4 傅智敏,黃金?。揽茖W技術發展歷程回顧及火災科學與消防工程學科體系探討[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3(9)
5 郭鐵男,傅智敏,黃金印.火災科學與消防工程學發展現狀及學科體系構架[J].消防科學與技術, 2004(3)
6 陳愛平,于春華,陳先斌.“消防工程”專業發展與定位的思考[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3(6)
7 陳發明.消防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探討[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7(4)
- 上一篇:經濟責任審計量化評價
- 下一篇:金融投資理財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