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的風險評估范文

時間:2023-07-30 10:28: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自然災害的風險評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自然災害的風險評估

篇1

【關鍵詞】自然災害 雷電災害 風險評估

1 風險基本概述

自然災害是指自然界中發生的.能造成生命傷亡與財產損失的事件。人類活動可以改變這些事件發生的頻率,擴大或減小其危害及影響范圍,改變生命財產的受災損失率及其抗災性能。自然災害包括洪水、干旱、風暴潮、海嘯、地震 、臺風、滑坡、沙塵暴、雪暴、雷電等。

雷電災害:雷電災害是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它威脅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危害公共服務。雷電災害已被聯合國十年減災委員會確定為十大自然災害之一。

1.1 雷電災害風險評估的意義

風險評估是認識和評價風險的有效方法,也是風險控制和風險管理的前提和基礎,準確的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是風險管理的決策依據。

1.2 雷電災害風險評估的現狀

(1)可借鑒的災害風險評估體系:在教育、醫學、環境、農業、軍事等行業,風險評估已經獲得了較成熟的發展,形成了許多評估理論、方法和模型,取得了很多的成績。

(2)國內雷電災害風險評估現階段。QX3-2000是氣象信息系統雷擊電磁脈沖防護規范,其中有雷擊電磁脈沖(LEMP)對氣象信息系統造成損失的風險的評估方法。

GB50343-2004雷電防護分級規定:

①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的雷電防護等級應按防雷裝置的攔截效率劃分為A、B、C、D四級。

②雷電防護等級應按下列方法之一劃分:

a.按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所處環境進行雷擊風險評估,確定雷電防護等級

b.按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質確定雷電防護等級。

(3)存在問題:

可靠性差:這些雷電災害風險的評估模型存在定量化不足和缺乏選擇性等不足之處,參數的選取大多以經驗為主,取值不連續而且很難達到比較高的精度。

可操作性差:對風險的理解不夠全面和準確,對評估原則和評估流程的說明不夠清楚,沒有重用戶的參與,評估體系復雜而且可操作性差。

2 風險的幾個概念

2.1 風險

(1)風險定義為遭受損失的可能性,或者具有不確定性的可能損失。

(2)風險是指損失發生的不確定性,它是不利事件或損失發生概率及其后果的函數,用數學公式表示為R = f (P,C)。

(3)風險管理是指經濟單位對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預測、識別、評估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有效的處理風險,以最低成本實現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學管理方法。

2.2 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是經濟單位判斷其所面臨的風險、引發風險事件的原因,以及確認風險單位的帶有綜合性質的技術。

(1)風險特征:風險的客觀性、風險的主體性、隨機性(不確定性)、潛在性(可能性)。

(2)風險分類:

按風險的存在性質分為:客觀風險和主觀風險;

按風險的對象分為:財產風險、人身風險、責任風險和信用風險;

按風險的產生原因:分為自然風險、社會風險、經濟風險和技術風險;

按風險的承受能力分為:可承受風險和不可承受風險。

(3)風險來源:不同的風險具有不同的風險來源,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例如:雷電災害風險的來源(IEC62305)可分為S1、S2、S3、S4等4類。

S1是雷電直接擊中建筑物;

S2是雷電擊中建筑物附近的地面;

S3是雷電直接擊中引入設施;

S4是雷電擊中引入設施附近的地面。

(4)風險識別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檢查表法、潛在損失一覽表、風險分析調查表、保單對照分析表、資產――損失分析表、關鍵路線法、工作分解結構法、事故樹分析法。

2.3 風險態度

風險態度是指風險主體對風險的看法和觀點。分為風險愛好型、風險中庸型和風險逃避型等3種類型。

面對風險,應正視它并認識它,尋找有效的措施來降低風險或讓風險產生效益。風險評估就是人們處理風險的一種常用措施。

2.4 風險意識

影響風險評估結果的因素:主要有評估主體、評估對象、評估方法和評估體系與評估參數,其中評估主體的風險態度是很重要的而又是容易被忽略的因素。

風險評估是風險管理的重要環節,是風險處理的前提和基礎。風險評估對風險管理具有重要意義,使風險管理者和風險預防者正確的認識和評價風險,有針對性的采取最有效的或者最好的風險處理措施。

3 風險評估的要點

3.1 損失頻率的評估

損失頻率是指一定時期內風險事件,即損失發生的次數。

具體的評估方法有定性分級和概率測算兩種。

3.2 損失程度的評估

損失的程度常以貨幣價值來體現:既要評估潛在的直接損失,也要估計潛在間接損失和財產修復期的凈收入損失。

3.3 年總損失額的評估

年總損失額的概率分布反映經濟單位來年可能出現的每一種損失金額及相應的概率。

4 雷電風險評估的目的和內容

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是指實現系統防雷為目的,運用科學的原理方法,對系統可能遭受雷電災害的概率及雷電災害產生后的嚴重程度進行分析計算,提出相應技術防范措施。

篇2

1基本概念

災后評估有多種分類方法:根據實施的時間,可分為災后緊急救援期的評估、持續救援期的評估和重建恢復期的評估;根據評估的內容和詳細程度可分為專題的細致評估和全面的粗略評估;此外,根據評估對象的不同還可分為針對個體的評估和針對群體狀況的評估等。傳統意義上的評估工作主要是對工作效果的考核與評價,重點關注的是在管理或執行結果方面的評估內容,而在專業技術領域缺少具體的過程評價工具和技術方法。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自然災害衛生應急工作指南》和《自然災害公共衛生狀況與需求快速評估工具》為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提供了規范的相關評估工具和技術方案參考。新形勢下的災后防病工作主要特點是動態監測救災工作的進展與災情的變化,及時調整防病策略和防控措施。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系統的、完整的、操作性強的評估方法和測量工具。基于目前的理論認識和研究進展認為快速評估、需求評估和風險評估是救災防病必不可少的工作內容,也是衛生應急管理中科學決策的重要方法和依據。

1.1快速評估災后快速評估是指自然災害發生后在最短時間內開展的,以及時了解災區基本公共衛生狀況、分析災區居民首要衛生需求為目的的、調查內容簡潔、現場可快速完成的評估。在開展救災防病工作過程中,針對某項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也可以開展快速評估工作。

在自然災害發生初期,由于基本通訊設施可能受到影響或災區政府及相關部門處于無序管理狀態,往往無法獲取第一手災情信息,需要醫療衛生機構能夠通過自身的組織體系,并協調跨部門的相關機構,積極主動的開展評估工作,及早了解災情,初步掌握醫療衛生機構的損失情況,以及重災區災民的生存狀態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等情況。對不同自然災害開展快速評估的優先評估內容有所不同,通過快速評估首先應了解災區是否需要調遣應急隊伍和調配應急物資,其次根據災情相關信息掌握的情況,可以開展以公共衛生相關需求為主的評估工作,也可以開展以公共衛生暴露風險為主的評估工作。

通常情況下,在救災防病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根據救災或防病工作的需要,可以適時開展快速評估工作,以動態了解和掌握防病工作效果或對公共衛生或疾病控制關注的專題開展快速現場評估。

1.2需求評估災后需求評估是指在自然災害發生、發展各個階段,通過現況調查或應急監測,快速收集、分析災情與公共衛生相關信息,確定受影響人群面臨的公共衛生危害和潛在健康風險,評價已采取的救災防病措施的效果,從而提出各階段公共衛生服務需求、確定優先的干預措施,并進行政策建議的過程。

災后需求評估是一個對災情與救災信息收集和分析的過程,其結果是對個體、機構、共同體或社會需求的確定。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其需求滿足情況及其成因,形成暫時性評估結論的過程,是救災防病工作的基礎。災后迅速開展災區公共衛生狀況和需求評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信息謬誤,摸清災害的大致影響,識別緊急的、重要的健康威脅,明確公共衛生工作重點和優先順序,力爭將有限的衛生資源投入到最急需的工作領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反應過度或不足,在整個衛生應急決策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1.3風險評估災后風險評估是指在自然災害發生、發展的不同階段,對災害所波及地區的災情、及其在災區可能產生的公共衛生問題和人群健康影響因素進行識別、分析和評價的過程。一般通過現況調查或應急監測,識別災害發生后可能產生的公共衛生風險要素,描述各風險要素發生的可能勝、后果嚴重性及其分布特征,綜合分析、評價風險等級。根據不同風險要素的等級提出風險管理建議。

在自然災害發生后,衛生部門需要快速并動態掌握災情、傷情、病情、疫情;快速掌握飲水、食物、生產居住環境狀況,包括房屋與公共衛生設施破壞、燃料短缺、人群遷徙與安置、生物媒介與生態環境的改變;次生或衍生突發公共衛生狀況,以及這些危害的特征與風險。動態掌握災害狀態下人們的暴露因素、健康行為危險因素、精神心理創傷與其他脆弱性因素等,以及這些因素的分布特征與風險。動態掌握公共衛生干預策略與措施的有效性與剩余風險;醫療衛生救援需求;評估恢復重建衛生學需求,以及醫療衛生系統內恢復重建的能力和所需要的資源。提供客觀事實、傳遞權威信息,以動員人力和財政資源,避免不切合實際的報道或謠言傳播的危機風險。

2評估方法

快速評估、需求評估和風險評估工作并不是一個獨立封閉的短期行動,三者之間是相互聯系和交義銜接的持續過程。自然災害發生后,在開展救災工作的不同階段,應根據救災防病工作的需要,選擇不同形式的評估方法,評估內容可以相互交義和包含。評估工作的方法具有系統性和多樣勝,我們應關注防病相關部門的組織特點,重視評估的目標,找到適合自身的監測和評估方法。

2.1快速評估由于救災工作的時間緊迫性,災后開展公共衛生快速評估主要注重信息的及時性和全面性,對準確性和細致程度的要求相對較低,因此,快速評估一般要求在災后緊急救援期完成,不需詳細針對某一衛生學專題而要求全面粗略掌握災區的衛生狀況,一般針對群體而非個體,即多為對災民安置點而非災民個體進行調查。

通常在災害發生后,災區居民的生活狀況,包括衛生狀況發生極大改變,疾病的發生風險增加。快速評估旨在災害發生后盡快確定災區最主要的公共衛生風險隱患,使采取的衛生應急措施與災區的實際需求盡量相一致,從而有效開展緊急救援期的救災防病工作。

2.1.1評估對象和方法災后時間緊迫且人力等資源極其有限,因此快速評估不適宜采取入戶(眼篷)逐個調查的方法,評估者應當采取實地考察和知情者(如安置點管理員)訪談的方法。首次現場快速評估的內容應簡略易操作。

從我國近年來自然災害的災后救援工作實踐來看,災民大規模轉移安置是災民緊急救援期和持續救援期的主要安置方式。因此在災民安置點開展快速評估能夠反映絕大多數災民的狀況,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2.1.2評估的主要內容由于災后基本生活狀況和衛生條件均發生重大變化,而快速評估的直接目的是在災害發生后盡快確定災區最主要的公共衛生威肋、和隱患。因此災后快速評估需全面了解災民的居住、食品、飲用水、環境衛生、既往疾病及相關危險因素、媒介生物、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災民健康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以便于全面了解災區居民的衛生狀況和分析需求。

2.1.3評估的必要準備各地衛生部門日常應熟悉快速評估工作工具,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修訂,建立評估隊伍并開展必要培訓,開展災后開展評估工作的人員和技術準備。災害發生后,評估人員前往災區前要攜帶必要的野外生存裝備和物資,注意人身安全。

2.1.4評估結果的使用災后公共衛生狀況與需求快速評估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以評估為依據制定救災目標與行動計劃,并制定災后緊急救援階段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因此,評估的結果必須及時呈報和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首先必須盡快地呈報當地政府(救災指揮部)等相關決策部門,便于其及時掌握信息,制定或調整救災防病措施。同時,在當地救災指揮部門的安排下,評估結果可以適當方式進行網絡或新聞媒體的,以盡快爭取其他地區的物資、人力和財政等資源的支持。

2. 2需求評估根據自然災害發生后不同時期的特點,以及衛生應急各階段評估需求的不同,可以將災后需求評估分為快速需求評估、詳細需求評估、專題需求評估3種類型。

快速需求評估一般是指在災害發生后,在最短的時間內對災區開展的快速衛生評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在災害發生24 h內、3d內和1周內等不同時間段對災區群眾居住情況、飲用水、食品、環境、醫療衛生服務、傳染病防控等公共衛生相關信息進行快速評估。在此階段要盡快獲得災區的第一手資料,其及時性要比完整性和準確性更加重要。如僅需要了解災區大致情況以輔助決策時,采用快速評估的方法既能快速得出結論,也能節省資源。

詳細需求評估是指在災害的緊急救援工作基本結束、災區居民已經得到臨時安置、災區生產和居民生活秩序開始陸續恢復的狀態下,開展的較為全面和深入的評估。此種評估與災后緊急狀態下的快速評估不同,時間緊迫性的要求不是第1位,更重要的是根據需要確定評估對象和內容,以發現各種公共衛生問題的嚴重程度,從而確定衛生防病工作的優先領域和重點人群,提高衛生防病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對集中安置點、學校、托幼機構、建筑工地等重點場所開展詳細評估尤為重要。評估內容要求盡量全面和細致,并根據不同地區特點,適時調整評估內容、方法和頻率,以便動態掌握災區公共衛生狀況的變化和干預措施的落實情況,及時發現潛在的公共衛生威脅。

專題需求評估是指在快速評估或詳細評估的基礎上,為發現所關注問題的現狀、嚴重程度及主要原因、可能的危害、既往措施的效果等,針對已發現的災區某項特定的公共衛生問題而開展的更為深入、周密設計的評估。主要是針對某種特定的危險因素或危害嚴重程度進行量化評估,例如災區傳染病的暴發風險、傳染病網絡直報的損毀和恢復情況、安置點特殊人群的營養狀況、災后結核病患者的治療能力等方面的評估。專項評估針對某項具體的問題開展,一般都是由該領域的專家組織和實施,其針對性、專業性更強,更能發現問題深層次的原因,提出具體解決辦法。

災后的公共衛生評估要求簡單、迅速、針對性強。因此,應采取靈活、機動的方式進行,在保證時效性的基礎上盡可能提高準確性。評估的頻率和范圍應依據災區不同的狀況和特征、資源的可利用性等因素而確定。災后的衛生評估不同于常態下開展的評估工作,根據評估結果提出的決策建議應充分考慮災區現有的資源狀況,重點考慮優先性和可行性。

2. 2. 1需求評估的主要方法一般采取以下幾種方法:現有信息分析利用、現場調查、現場檢測和監測等。在實際評估工作中,往往綜合采用以上多種方法,相互補充,互為印證,以確保評估結果客觀、準確。具體的方法必須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或組合。根據評估目的、評估的時限要求(快速)、現場狀況及評估隊伍的力量確定評估方法和抽樣方法,組建評估隊伍并進行培訓,實施評估,撰寫評估報告。

評估方法分為定性和定量方法。確定了評估對象是哪些人群后,要對評估對象進行選擇,即抽樣。抽樣可以分為概率抽樣和非概率抽樣。定性評估方法多采用非概率抽樣,以目的抽樣為主,即選擇能為評估問題提供最大信息量的評估對象。由于定性評估方法注重對評估對象獲得比較深入細致的信息,因此研究對象的數量一般很少,不可能也不必要進行隨機抽樣。快速需求評估中,定量評估方法主要是為了對特定評估對象的總體得出統計結果,需要采用概率抽樣的方法。

2. 2. 2需求評估的主要內容需求評估的首要任務是通過現場調查掌握波及地區居民和臨時安置點災民對公共衛生基本服務的需求,了解災區醫療衛生單位因災受損情況,評估災區對醫療衛生資源的需求。主要內容包括:了解災情、傷情、病情、疫情,摸清災害的大致影響;了解飲水、食物、環境和精神心理創傷等影響人群健康的危險因素;了解災害狀態下人群健康行為危險因素,分析災害相關健康危害;了解災區群眾對于醫療衛生服務的基本需求;了解醫療衛生系統服務能力,提出公共衛生服務的恢復方式、進度和資源需求等;評價已采取的公共衛生干預策略與措施的有效性,調整工作計劃。

2. 2. 3實施需求評估的基本程序(1)評估工作組的成員接到指令后,在最短時間內到達指定現場;(2)評估工作組與地方有關部門聯系或會而,通報工作任務,介紹工作組成員組成及分工,獲得與災害類型與受影響地域有關的信息;(3)根據與當地有關部門溝通的結果,進一步明確工作目的和內容,制定初步工作計劃,建立工作機制,及時、高效地開展工作;(4)與當地相關人員組建聯合工作組,共同開展現場評估工作。聯合工作組可根據需要分設相應的小組,聯合工作組應明確各小組及成員工作職責和分工,建立定期/每日例會或情況匯報制度;(5)在開展工作前要召開工作組會議,統一認識,了解事件相關信息,建立組內工作機制。同時開展必要的培訓;(6)檢查現場工作所使用的相關設備、物資的種類和狀態,并掌握使用方法;(7)在已掌握資料的基礎上,對事件開展評估調查。每天評估結束時,應進行簡短的小結會,及時交流各小組工作進展,分析存在的問題與困難,探討對策和下一步的工作,合理調整評估組內部分工和職責等;(8)將每日工作簡報及時上報或反饋相關部門。如發現重大線索、異常情況或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時,要隨時報告;(9)評估結束后,迅速對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完成事件初步評估報告,并以書而形式向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反饋調查結論和建議。整個評估結束后的2-3d內應召開工作匯步民與討論會。

2. 2. 4評估結果。評估結果跟評估目的密切相關。利用文宇和圖、表等形式描述評估結果,點明問題,突出重點。結果描述可分為以下幾部分:(1)分析災后的健康相關風險:主要描述災區飲用水衛生、食品衛生和營養、環境衛生情況,媒介生物密度和分布、影響重點傳染病發生的主要風險、傳染病風險評估,災后脆弱人群(慢性病患者、殘疾人、兒童、老年人、孕產婦等)的數量及分布;(2)分析災后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需求:主要描述災區醫療衛生機構能力現狀、安置點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現有的衛生防疫力量及分布等,災區群眾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特殊人群(孕產婦、結核病和艾滋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等)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以及災區群眾的健康衛生知識需求;(3)綜合分析災后醫療衛生優先工作重點:結合災后的主要健康相關風險,災區人群的脆弱性分析、以及現有衛生服務能力的差距,分析當前最急切和最重要的衛生需求,提出優先工作領域和實施步驟;(4)評估醫療衛生系統災后重建的資源需求。根據現有醫療衛生系統的服務能力(包括醫療救治和衛生防病能力)和擬達到的重建目標之間的差距,確定需要進一步補充的人力、物資和資金等支持;(5)討論和初步建議。總結評估的主要成果和災后醫療衛生工作的經驗教訓,明確討論災害發生后的最大需求和健康問題,指出災后醫療衛生工作的策略和措施。明確下一步工作的重點和方向,為進一步加強和改善衛生應急工作能力提出意見和建議。此外,也可描述評估的局限性及數據的用途和解釋。

2. 3風險評估在重大自然災害預報后,或重大自然災害及事故災難等發生后,應對災害或災難可能引發的原生、次生和衍生的公共衛生危害及時進行風險評估。

2. 3. 1風險評估過程和方法災后風險評估是對災害發生后可能導致公共衛生危害或人群健康風險進行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評價的全過程。

通常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以及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法。風險評估中的定量程度受多重因素影響,如評估資料的可用性、評估時限要求、風險問題的復雜程度等。在自然災害風險評估中,尤其是在災害發生初期掌握資料比較有限,對其發生發展的規律尚無系統、全面的認識時,定性風險評估可能是唯一的選擇。需要強調的是,一個設計良好的定性風險評估的結果,比用質量差的數據或錯誤的方法所進行的定量風險評估所得出的結果更加準確。

災后的風險評估工作應該動態開展,即隨著災情和救災工作的發展和獲得信息的變化而及時更新。風險評估的過程應有良好記錄,同時應對風險評估結果和建議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并對風險評估工作開展評價,不斷促進風險評估結果的利用和風險評估能力的提高。

2.3.2風險識別。風險識別是根據需要評估的風險問題,發現和確認需開展風險評估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威脅,描述風險要素的過程,是風險分析和風險評價的基礎。風險要素包括影響事件發生可能性或后果嚴重性相關的事件發生情況和對疾病的科學認識,以及相關的事件背景。

風險要素的資料收集方法:一是通過多種渠道收集事件發生情況的信息;二是系統查閱文獻資料,提煉最佳證據;如果關鍵要素缺乏文獻資料,可以咨詢專家團隊獲得專家意見。

對于自然災害進行風險識別時應重點考慮下列內容:(1)災害或災難發生的時間、地點、涉及人數、影響范圍等;(2)災害發生地特別是受災害嚴重影響地區重點疾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背景情況;(3)災害或災難對重點疾病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或帶來的變化;(4)災害或災難發生地對此次災害或災難的應對能力(包括災害或災難對原有衛生應急能力的影響),以及采取的應急處置措施;(5)災害或災難可能引發的次生、衍生災害對疾病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列舉并描述各種潛在的公共衛生風險。

2.3.3風險分析。風險分析是基于風險識別的結果,對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嚴重性進行分析,并同時考慮防控措施以及分析過程中的不確定性。

2. 3. 3. 1可能性分析在可能性分析過程中,通常主要依據風險識別中獲取的監測數據或既往文獻資料,分析并推測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專家判斷時應充分利用風險識別中所獲取的全部信息。目前突發事件公共衛生風險分析多采用定性評估方法,事件發生可能性一般用幾乎肯定、很可能、可能、不太可能、極不可能進行描述。

當監測數據不足或既往文獻資料不夠充分時,則采用專家集體討論的形式,形成統一的研判結果。如果專家意見不一致,可以根據少數服從多數或以權威專家意見為準的原則。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采用德爾菲法征集匯總專家對事件發生可能性的研判意見。

當研判事件發生可能性存在困難時,可以根據風險識別獲取的資料,由專家根據致病因子的特征(如致病力、傳染力等)入手,依次列出相應的影響因素和關鍵環節(如傳播機制實現的程度、易感人群等),畫出邏輯流程圖,確定不同環節發生可能性所使用的資料及判斷原則,逐一確定每個條件發生的可能性,再對不同條件發生的可能性進行合并。

2.3.3.2后果分析突發事件可能會產生一系列不同嚴重程度的影響:包括不同人群的健康損害(發病、重癥、死亡),干擾正常社會秩序,造成經濟損失等。同一事件在不同時間、不同地區和不同背景情形下發生,如某傳染病類突發事件發生時某地正在舉辦大型活動或剛剛經歷過重大自然災害等,其造成的后果也會大不相同。因此后果分析時,要考慮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和背景。在不確定性比較大的情況下,應更加關注具有潛在嚴重后果的情形。在特定的輿論影響下,同一事件對社會秩序、經濟發展的影響亦可能發生變化。

后果分析應考慮以下方面:(1)考慮事件的直接影響,如某傳染病暴發導致的健康損害;因采取防控措施導致的影響,如采取禁止正常旅行和貿易措施等;(2)不能忽視間接影響,如衛生系統全負荷應對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可能影響其他常規衛生工作的正常開展;采取關閉學校措施對學生家庭的影響;媒體輿論對社會秩序的影響等。

事件發生后果的嚴重性一般用極高、高、中等、低、極低等進行描述。

2.3.3.3不確定性分析在風險分析過程中經常會因為數據或資料不充分,而涉及到相當多的不確定性因素。認識這些不確定性因素對于準確理解并說明風險分析結果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對于那些在風險識別和風險分析時所使用的數據或資料,應注意分析其來源及其可靠性。在最后的風險評估結果中,要對評估過程中的不確定性進行描述。

篇3

(一)制訂預案,常備不懈

應急預案應包括對自然災害的應急組織體系及職責、預測預警、信息報告、應急響應、應急處置、應急保障、調查評估等機制,形成包含事前、事發、事中、事后等各環節的一整套工作運行機制。通過培訓和預案演練使廣大群眾、災害管理人員熟練掌握預案,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預案。

(二)以人為本,避災減災

以人為本,把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防災減災的首要任務,最大程度地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危害。

面對自然災害,科學防御,從早期盲目的抗災到近年來主動地避災,體現了在防災減災中的科學發展觀。

(三)監測預警,依靠科技

氣象災害是可以有較長預警時效、較高預測預報準確率的一類突發公共事件,加強災害性天氣的短時、臨近預報,加強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制作工作,加強氣象預警信息工作,是提高防災減災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依靠科技,提高防災減災的綜合素質。通過加強防災減災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采用與推廣先進的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并充分發揮專家隊伍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的科技水平。

(四)防災意識,全民普及

社會公眾是防災的主體。增強憂患意識,防患于未然,防災減災需要廣大社會公眾廣泛增強防災意識、了解與掌握避災知識。在自然災害發生時,普通群眾能夠知道如何處置災害情況,如何保護自己,幫助他人。政府與社會團體應組織和宣傳災害知識,培訓災害專業人員或志愿者。有關部門通過圖書、報刊、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廣播、電視、網絡等,廣泛宣傳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常識,增強公眾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有關部門應編寫自然災害防御宣傳手冊與宣傳材料,廣泛宣傳與普及災害知識、應急管理知識、防災減災知識,提高基層群眾參與應急管理能力與自救能力。

(五)應急機制,快速響應

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建立“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防災減災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組織領導,各個部門積極響應。在氣象災害應急管理中,氣象部門在內部上下聯動的同時,加強了與新聞、水利、民政、安全監督、海洋、農業、林業、環境等部門的橫向聯動和緊密協作,建立應急聯動機制,把氣象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的公共服務體系。需要加強以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處置隊伍建設,建立聯動協調制度,充分動員和發揮鄉鎮、社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志愿者隊伍的作用,依靠公眾力量,形成規范、高效的災害管理工作流程。來源:考試大的美女編輯們

(六)分類防災,針對行動

預防和減輕臺風災害,應根據臺風預警級別,及時疏散沿海地區居民,人員應盡可能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只走錨、擱淺和碰撞,拆除高層建筑廣告牌,預防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災害。

對暴雨洪澇災害,根據雨情發展,及時轉移滯洪區、泄洪區人員、財產,及時轉移城市低洼危險地帶以及危房居民,切斷低洼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

濃霧發生時,大氣能見度與空氣質量明顯下降,機場、高速公路、航運采取停運、封閉措施,交通駕駛人員控制速度,確保安全,居民減少外出或外出時戴口罩。

雪災發生時,相關部門做好交通疏導,必要時關閉道路交通,做好道路清掃和積雪融化工作,駕駛人員小心駕駛,防范道路結冰影響。

(七)人工影響,力助減災

人工影響天氣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減災科技手段。在合適的天氣形勢下,組織開展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霧等作業,可以有效抵御和減輕干旱、洪澇、雹災、霧災等氣象災害的影響和損失。

篇4

開展海冰災害風險評估和區劃,有助于指導結冰海區沿岸各級政府制定和優化海冰防災減災決策,以最大限度地減輕海冰災害造成的損失。本研究選取冰厚、密集度及冰期和各類承災體密度、規模等作為評估指標,將河北省沿海縣級行政區所轄海域作為基本評估單元,利用權重分析等方法,對河北省的海冰災害風險進行綜合評估。在此基礎上,結合海冰防災減災的實際需求對河北省的海冰災害風險進行空間區域的等級劃分,并繪制風險等級分布圖。所得結果較為真實地揭示了海冰災害風險在河北省所轄海域的分布狀況,可為河北省的海冰災害風險管理等提供依據。

關鍵詞:

河北省;海冰災害;致災因子;權重分析;風險評估和區劃;冰情;承災體

河北省所轄海域每年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結冰現象[1]。海冰對海上交通運輸、海洋(岸)工程設施、海水養殖以及漁業生產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2],并會造成損失。其中,僅2009—2010年冬季,河北省因海冰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高達1.55億元[3]。因此,海冰災害是河北省的主要海洋災害之一。多年來,河北省及沿海地區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海冰防災減災工作,采取各種措施預防和減輕海冰災害造成的損失,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缺乏科學有效的海冰災害風險評估和區劃成果作為依據,不僅影響了防災減災效果,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災害應對成本的增加和行政資源的浪費。因此,要使海冰防災減災工作科學、有效,必須對海冰災害風險進行評估和區劃。包括海冰災害在內的自然災害風險評估目前尚無成熟的技術方法[4]。本研究從河北省所轄海域歷年冰情監測資料和承災體(即涉海經濟社會活動,下同)實際狀況出發,通過建立海冰災害致災因子指標體系,利用權重分析等方法,對河北省所轄海域的海冰災害風險進行綜合評估和區劃,得到較為符合河北省海冰防災減災實際需求的評估和區劃結果。

1資料來源與時限

本研究所用資料包括冰情和承災體兩大類。冰情資料主要為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歷年對河北省所轄海域進行的海冰監測數據;承災體資料則由河北省各級海洋主管部門提供,資料截止時間為2011年末。

2評估和區劃方法

2、1評估指標和評估單元選取根據渤海海冰災害特點[5],結合海冰災害孕災環境[6]和致災原因[7]分析,其致災因子基本為冰情和承災體。因此,河北省海冰災害風險評估指標主要選取冰情和承災體兩類因子。冰情因子確定為冰厚、冰期和密集度;承災體則確定為交通運輸、海水養殖、海洋(岸)工程和有人居住島嶼。基本評估單元確定為縣級行政區所轄海域。河北省沿海地區所轄縣級行政區(自北向南)依次為秦皇島市的山海關區、海港區、北戴河區、撫寧縣、昌黎縣,唐山市的樂亭縣、唐海縣、灤南縣、豐南區和滄州市的黃驊市、海興縣等共計11個縣(縣級市、區)。由于個別行政區的評估指標值難以獲取,將縣級評估單元作了適當調整。(自北向南)依次為秦皇島市區(包括山海關區、海港區、北戴河區)、撫寧縣、昌黎縣;唐山市樂亭縣、曹妃甸區(包括唐海縣、灤南縣、豐南區)和滄州市渤海新區(包括黃驊市、海興縣)。考慮到河北省沿海大型港口的年均吞吐量均在億噸以上且港口地位普遍較高,將大型港口作為獨立單元進行評估,(自北向南)依次為秦皇島港、唐山港京唐港區、唐山港曹妃甸港區和黃驊港等共4個基本評估單元。

2、2致災因子評估指標體系(1)冰情致災因子:選取各評估單元多年平均嚴重冰期、海冰厚度和密集度作為冰情致災因子[8],并分別劃分為5個等級,以確定其在海冰災害風險中的影響大小,建立冰情致災因子評估指標體系(表1)。若同一評估單元出現不同等級的冰情致災因子,則選取其影響等級最高者。(2)承災體致災因子:將各評估單元承災體分為交通運輸、海水養殖、海洋(岸)工程(包括核電廠等)以及有人居住島嶼等4大類,并將其作為評估指標,然后對各類承災體按其規模大小確定其風險影響等級,每個指標按4個等級劃分(表2)。若同一評估單元出現不同承災體,則選取其風險影響等級最高者。將表1給出的冰情致災因子影響等級和表2給出的承災體風險影響因子影響等級作為評估指標,分別確定兩類因子不同等級評估指標的自重權數和系數,計算出各自的等級權數,形成海冰災害風險綜合評估體系,見表3。

2、3風險評估值確定各評估單元的海冰災害風險評估值(犚),根據其冰情致災因子和承災體綜合影響兩類指標,按表3給出的不同代碼進行組合并且相乘,其乘積(綜合權數值)即為海冰災害風險評估值(犚。根據冰情與承災體指標值,按表1至表3以及式(1)計算出的各個評估單元的海冰災害風險綜合評估值(犚)見表4和表5。

2、險等級劃分目前,我國尚無劃分自然災害風險等級的國家標準。根據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結合河北省海冰災害風險管理工作現狀,本文將海冰災害風險按照高風險(Ⅰ級)、較高風險(Ⅱ級)、較低風險(Ⅲ級)和低風險(Ⅳ級)4個等級進行劃分。具體劃分標準見表6。

3結果與分析

3、1海冰災害風險等級劃分將表4和表5所列各個評估單元的風險評估值,按表6給出的劃分標準確定各個評估單元的海冰災害風險等級,結果見表7和表8。

3、2風險等級調整由于各個評估單元的承災體屬性以及海冰防災減災需求不同,其最終風險等級應結合典型歷史災害狀況和防災減災的具體要求綜合確定。考慮到渤海新區附近海域冰厚,密集度高,且有嚴重堆積現象,對經濟社會活動影響相對較重,因此在縣級評估單元中將渤海新區的風險等級Ⅱ級上調為Ⅰ級;由于黃驊港海域海冰密集度較高,港口航道兩側修建有大型防浪堤,航道內的浮冰不易向外海漂移,易出現海冰堆積現象,冰情對來往船只的影響明顯。同時,黃驊港不僅是河北省沿海的區域性重要港口,也是我國的主要能源輸出港之一,因此將黃驊港的風險等級Ⅲ級上調為Ⅱ級。

3、3風險等級分布及分析根據調整后的最終風險等級可知河北省海冰災害風險等級分布情況。河北省海冰災害風險等級最高的評估單元分別是渤海新區和秦皇島港。渤海新區主要受冰情指標較高影響,秦皇島港則主要與承災體指標較高有關。

4結論與討論

(1)通過建立冰情和承災體致災因子指標體系,利用權重分析等方法對海冰災害風險進行綜合評估,并據此對海冰災害風險進行等級劃分,較為科學、合理與可行[9]。(2)所得到的區劃結果比較真實地揭示了海冰災害在河北省所轄海域的分布狀況,可以滿足河北省當前海冰防災減災的實際需要,也可為河北省海洋經濟建設布局、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及規劃等提供依據。(3)應當指出,將評估單元確定為縣級行政區所轄海域,雖然為各類指標值尤其是承災體指標值的獲取提供了便利,但容易出現因各自所轄海域面積和海岸線差別較大而導致的評估結果偏離實際。這種不足應當結合海冰防災減災以及典型海冰災害案例分析等予以適當調整。

參考文獻

[1]王相玉,袁本坤,商杰,等.渤黃海海冰災害與防御對策[J].海岸工程,2011,30(4):46-55.

[2]白珊,劉欽政,李海,等.渤海的海冰[J].海洋預報,1999,16(3):1-9.

[3]孫劭,蘇潔,史培軍.2010年渤海海冰災害特征分析[J].自然災害學報,2011,20(6):87-93.

[4]高慶華,馬宗晉,張成業,等.自然災害評估[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7:205-207.

[5]張方儉,費立淑.我國的海冰災害及其防御[J].海洋通報,1994,13(5):75-83.

[6]丁德文等.工程海冰學概論[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210-213.

[7]李志軍.渤海海冰災害和人類活動之間的關系[J].海洋預報,2010,27(1):8-12.

[8]袁本坤,郭可彩,王相玉,等.我國單因子海冰災害指標體系及海冰災害等級劃分方法初步探討[J].海洋預報,2013,30(1):65-70.

篇5

關鍵詞:暴雨洪澇;GIS技術;致災因子危險性;風險評估

中圖分類號:TV1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征的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明顯增多,特別是強降雨引發的暴雨洪澇災害。如2008年北海市6月份雨量高達900毫米;2011年10月1日,福成鎮4小時雨量超過400毫米;2012年7月下旬,北海市鐵山港區一次連續暴雨過程(4天)雨量超過600毫米;2012年10月29日,北海市區和銀灘鎮一小時雨量分別是140毫米和150毫米。這些極端強降雨天氣對北海市社會經濟和人民群眾財產安全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為有效的規避風險,為給北海市經濟可持續發展和防災減災決策提供理論支持和科學依據,開展北海市暴雨洪澇風險評估很有必要,而致災因子危險性分析是暴雨洪澇風險評估的主要部分。

1.暴雨洪澇對北海市影響概況

北海市位于廣西南部,低緯度沿海地區,南瀕北部灣,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主要受中低緯度天氣系統影響,是氣象災害較為頻繁的區域之一,而暴雨洪澇是北海市最主要的氣象災害之一。北海市平均每年每站發生暴雨(日雨量50毫米)以上降雨7-8天,大暴雨(日雨量100毫米)以上2-3天。暴雨天氣給北海市造成了嚴重的洪澇災害,據氣象災情數據統計,不包含臺風暴雨所造成的損失,北海市平均每年因暴雨洪澇造成損失超過億元。

2.數據和方法

2.1數據來源:

(1)氣象觀測數據

氣象資料取自北海市24個自動氣象站逐日降雨量資料,資料時間從2008年1月~2012年7月。

(2)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利用ArcGIS9.2對廣西1:25萬地理數據中的F4905、F4906、F4909和F4910等四個圖幅所包含的E00資料和dem ASCII資料進行格式轉換和拼接、對矢量數據分層、篩選以及裁剪、經、緯度和坡度、坡向柵格數據提取等一系列處理后得到北海市的行政區劃界數據、行政點數據、河流、水體數據、路網數據及網格距為100m×100m的廣西DEM、經度、緯度、坡度、坡向柵格數據。

2.2暴雨洪澇災害風險指數模型構建

自然災害風險的形成過程中,是致災因子危險性(VH)、孕災環境穩定性(VE)、承災體的脆弱性(VS)和防災減災能力(VR)等4個主要因子的綜合作用的結果,其函數表達式為:。式四個因子當中,致災因子危險性(VH)所占的權重最大。

2.3相關技術方法:

(1)因子規范化處理方法

氣象災害的孕災環境敏感性、致災因子危險性、承災體脆弱性、防災減災能力四個評價因子包含若干個指標。由于評價指標體系的參評因子來自不同的方面,各參數間的量綱不統一。為了消除各指標的量綱和數量級的差異,需對每一個指標值進行規范化處理。

敏感性、危險性、易損性三個指標規范化計算采用公式:

式中Dij 是j 區第i個指標的規范化值, Aij是j 區第i個指標值, mini和maxi 分別是第i個指標值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2)加權綜合評價法

暴雨洪澇致災因子危險性指數的計算采用加權綜合評價法。加權綜合評價法綜合考慮各個具體指標對評價因子的影響程度,是把各個具體指標的作用大小綜合起來,用一個數量化指標加以集中,計算公式為:

式中 V 是評價因子的值,n 是評價指標個數,Di 是指標 i的規范化值,Wi 是指標 i 的權重。權重 Wi 的確定可由各評價指標對所屬評價因子的影響程度重要性,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或根據專家意見,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討論確定。

3.致災因子危險性區劃

致災因子危險性表示引起暴雨洪澇災害的致災因子強度和概率特征,是暴雨洪澇災害產生的先決條件。

3.1臨界致災雨量的初步確定

暴雨過程降水定義:過程降水量以連續降水日數劃分為一個過程,一旦出現無降水則認為該過程結束,并要求該過程中至少一天的降水量達到或超過50毫米,最后將整個過程降水量進行累加。

統計本市年各氣象臺站1天、2天、3天、……10天(含10天以上)暴雨過程降水量。將本市所有臺站的過程降水量作為一個序列,建立不同時間長度的10個降水過程序列。分別計算不同序列的第98百分位數、第95百分位數、第90百分位數、第80百分位數、第60百分位數的降水量值,該值即為初步確定的臨界致災雨量。利用不同百分位數將暴雨強度分為5個等級,具體分級標準為: 60%~80%位數對應的降水量為1級,80%~90%位數為對應的降水量為2級,90%~95%位數對應的降水量為3級,95%~98%位數對應的降水量為4級,大于等于98位數對應的降水量為5級。

3.2降水致災因子權重的確定

根據暴雨強度等級越高,對洪澇形成所起的作用越大的原則,確定降水致災因子權重。暴雨強度5、4、3、2、1級權重分別為5/15、4/15、3/15、2/15、1/15。

3.3單站降水致災因子危險性指數

加權綜合評價法計算不同等級降水強度權重與將各站的不同等級降水強度發生的頻次歸一化后的乘積之和。

3.4致災因子危險性區劃

將各站的危險性指數作為本市分縣鄉鎮圖的致災因子影響度屬性的屬性值賦給該圖,然后將該圖柵格化,利用GIS中自然斷點分級法將致災因子危險性指數按5個等級分區劃分(高危險區、次高危險區、中等危險區、次低危險區、低危險區),繪制致災因子危險性指數區劃圖(圖1)。由圖可見,北海市暴雨洪澇危險性大致呈現東北高西南低的分布態勢,說明北海市東北部發生暴雨的強度和頻度要明顯強于西南部。致災因子高危險區主要位于合浦縣東到東北部,從白沙鎮、公館鎮到閘口鎮、石康鎮一帶,低危險區位于北海市西南端。

圖1 北海市暴雨洪澇災害致災因子危險性區劃圖

4.結論與討論

4.1一直以來,由于鄉鎮一級的氣象資料、災情資料和社會經濟數據十分匱乏,自然災害風險評估工作只能以縣為分析單元。本文采用中尺度自動氣象站資料和各鄉鎮社會經濟數據進行風險評估分析,基于地理信息化(GIS)技術,應用自然災害風險指數法、加權綜合平均法,大大提高了評估科學性和精細化程度。

4.2以鄉鎮為單元的區域自動站氣象歷史資料,存在資料長度較短的問題。如果能結合水文、海洋以及能源等部門的氣象資料則評估效果更可靠。

4.3采用逐日降雨量做暴雨洪澇、臺風等災害風險評估,很多時候對暴雨強度的反映不夠準確,假如使用逐小時降雨量做暴雨洪澇的危險性因子分析不但可以增加資料樣本數,還能提高分析精度。

4.4應用專家打分法、災情驗證法及查找文獻等方法選取評估因子、確定各因子權重系數,還是具有一定的主觀性。

參考文獻:

章國材.氣象災害風險評估與區劃方法.氣象出版社,2010.1

暴雨洪澇災害風險區劃技術規范(氣減函〔2009〕24號文附件)

作者簡介:

篇6

1.自然資源風險。自然資源風險可以理解為正常條件下的自然環境風險。農業企業生產的自然特性與其所占用資源的量、質和地理位置都密不可分,并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了農業企業經營業績的好壞。在數量方面,相關資源的短缺(如水資源和土地資源)會嚴重影響農業企業的生產營運。在質量方面,環境污染對資源質量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會從根本上影響農業企業的效益。與此同時,資源的地理位置也直接決定了農業企業的營運成本高低。

2.自然災害風險。自然災害風險可以理解為異常條件下的自然環境風險。由于農業的生產特性,自然因素對農業的影響相比其他行業更為敏感和嚴重。我國是世界上兩條巨災多發地帶(即北半球中緯度重災帶和太平洋重災帶)都涉及的國家,氣候變化大,災害種類多且發生頻繁,這都給農業生產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近年來,我國每年農田受災面積達7億畝以上,受災農作物面積占農作物播種總面積的20%-35%,造成糧食損失200億公斤(吳振宇,2005)。其中干旱、洪澇、冷災、寒害是我國最主要的農業天氣災害(霍治國,2003)。據民政部公布的最新統計數字,截至2008年1月31日,我國2008年1月10號以來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共造成18個省份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達727.08萬公頃,因災直接經濟損失537.9億元。自然災害一方面會影響農業企業的產量,另一方面還會影響農業企業的產品質量,這都會增加農業企業的風險,造成農業企業效益不穩定。

(二)市場環境風險

1.政策體制風險。柯柄生(2001)指出,對于農業生產而言,一個主要的風險源于不穩定的政策環境。現階段我國農業正處于轉型時期,農業政策的穩定性較差。整體而言,農業政策的調整總是朝有利于農業經濟發展的方向進行,但就個體而言,它不可能對每一個農業企業都有益。國家工業化政策使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然而農業經營規模卻跟不上我國經濟增長的平均速度。這一現象的背后是工業對農業在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回饋率較低(瞿翔、張俊飚,2006)。這一體制原因將使農業企業的可持續競爭力受到損害。

2.市場競爭風險。在一定的政策體制下,市場競爭主體行為的相互影響也將給農業企業帶來風險。按照五力模型(波特,1997)的理論架構,對某一企業生產經營產生影響的市場主體可分為五類,分別是購買者、供應者、業內企業、潛在的進入者和替代品生產者,隨后又有學者(Andrews.Grove,1986)在此基礎上補充了第六種力量,即互補品生產者。對農業企業而言,購買者的產品需求的不確定性影響著企業的銷售風險,而供應商因素則影響著農業企業的采購風險,這都需要農業企業關注供應鏈上下游的產品質量和供給周期問題。同時,潛在的進入者、替代品生產者、互補品生產者和業內企業則一起決定了農業企業所在行業內競爭關系的變化。

(三)企業內部風險

1.觀念風險。一般而言,管理者忽視危機的征兆、不重視對風險的監測都是因為企業未能對不確定性做出恰當和及時的反應。目前我國大多數農業企業起步較晚,且以中小企業居多,普遍風險意識淡薄,對加強風險管理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可以說,風險觀念的落后是我國農業企業內部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

2.技術風險。農業企業往往是新技術應用的載體,但新技術優化農業自然再生產過程是有條件的。農業企業生產對象(植物和動物)的狀態是不穩定的,這決定了農業企業生產技術的一系列特點,包括生產對象的不穩定性、區域環境的適應性、操作者水平的差異性。此外,有些技術的應用還需要考慮農業企業產品消費者的安全,例如基因技術的應用等。即使采用的技術在這幾個方面都沒有問題,也還存在著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的風險。

3.管理風險。農業企業的管理風險可以分為三個層次:首先,在人員組織方面,農業企業生產人員的來源、生產和管理人員的素質以及技能都不易把握和提高,這使得農業企業難以優化和實施有效管理。其次,在生產經營方面,農業自然再生產的特點決定了農業企業生產的原輔料以有機的、生物的或化學物料為主,因此,運輸、存藏和使用這些物料的工藝難度相應較大,這構成了農業企業生產營運方面的不穩定因素。最后,在財務運作方面,農業企業的資本結構、資產結構、財務信息的透明、財務人員的職業操守也都加大了農業企業的內部管理風險。

二、農業企業的風險管理整合框架

自1992年美國COSO(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委員會《內部控制整合框架》(簡稱COSO報告)以來,該內部控制框架已經被世界上許多企業所采用,但理論界和實務界紛紛對內部控制框架提出一些改進建議,強調內部控制框架的建立應與企業的風險管理相結合。2004年9月COSO委員會以原《內部控制整合框架》為基礎,并結合《薩班斯-奧克斯法案》(Satbanes-OxleyAct)的相關要求,頒布了《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COSO-ERM)。在該報告中,COSO委員會提出了企業風險管理的八個要素,分別是內部環境、目標設定、事項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監控。筆者認為,農業企業可以立足于這八個要素,形成一個前后一貫、相互聯系的風險管理整合框架以應對其面臨的自然環境風險、市場環境風險和企業內部風險。

(一)內部環境

1.風險管理理念。企業的風險管理理念是一整套共同的信念和態度,它決定著企業成員在做事情時如何考慮風險,包括從戰略的制定和執行到日常的活動。農業企業的風險管理不應該只重視技術層面的問題,更應該強調上下一貫的風險理念,這種理念實質上反映在管理活動中企業成員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上,例如對供應商的選擇和管理、對農業新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對自然災害的預防和補救等。

2.權力和職責的分配。權力與職責的分配確定了企業內成員被授權和采取行動去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模式。針對農業企業所面臨風險的特性,企業應該有專門的部門或機構以及專門的流程承擔風險識別和應對的職責,例如及時對行業政策的變化做出反應、密切關注競爭對手、潛在進入者和替代品生產者的實時動態等。相關權力和職責的劃分要以充分的信息溝通為基礎,以有效的監督為保障。

3.對勝任能力的要求。針對農業企業的人員組織問題,企業需要明確特定崗位的勝任能力和水平,并把這些要求轉換成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從而使風險管理有著堅實的基礎。這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取決于企業成員的基本素質、后續培訓和經驗積累。農業企業在明確了自身風險管理的能力要求后,應該進行相應的風險管理技能知識的培訓,這需要覆蓋從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到內部觀念以及相關的技術和管理技能等各個方面的內容。有必要的話還需要從外部聘請風險管理專業人士。

(二)目標設定

目標設定是事項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的前提。農業企業管理層應根據企業確定的任務或預期,制定企業的戰略目標和經營目標,并在此基礎之上確定對目標的實現有潛在影響的事項。企業的風險管理就是提供給管理者一個適當的程序,在這樣一個過程當中,既能幫助制定企業的目標,又能夠將目標與企業所面臨的內外部風險以及日常的營運聯系在一起,同時還要保證制定的目標與企業的風險偏好和對風險的容忍程度相一致。從這個意義上說,針對農業企業特別需要關注的因素包括自身對自然資源的占有情況,對自然災害風險的容忍程度,對農業政策性變動的承受力大小,對市場競爭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對企業內部各風險因素的控制程度。

(三)事項識別

不確定性的存在使得企業的管理者需要對影響設定目標實現的事項進行識別。事項識別是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的基礎。整體而言,農業企業在進行事項識別時應充分考慮影響自然環境風險、市場環境風險和企業內部風險的各個事項。農業企業生產的自然特性與其所占用資源的量、質和地理位置無疑是影響其自然資源風險的事項;企業所處區域的常見和偶發自然災害則是影響自然災害風險的事項;國家的農業產業政策、進出口政策、匯率政策等則是影響農業企業政策體制風險的事項;企業現存競爭對手的威脅、潛在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品和互補品生產者的威脅以及買方的侃價能力和供方的侃價能力等事項則影響著企業市場競爭風險。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影響農業企業風險狀況的事項通常不是孤立的,一個事項可能引發另一個事項。在事項識別的過程中,農業企業應該明白事項彼此之間的關系,通過評估這種關系,才能確定采取恰當風險管理措施的方向。例如冰雪和洪澇等自然災害會導致農業產量和質量下降,從而影響市場供求平衡,推動農產品價格的波動,這樣一來,農業企業面臨的自然災害風險加大了其面臨的市場競爭風險;與此同時,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又會作用于政策制定,為平抑價格波動而進行的政策修訂又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農業企業面臨的政策體制風險。由此可見,農業企業對風險事項的識別需要具

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系統性。

(四)風險評估

企業風險評估,即企業在事項識別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對目標實現的可能影響程度。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是指某一特定事項發生的可能性,而影響則是指事項的發生將會給企業帶來的影響。農業企業在進行風險評估的過程中,可以使用SWOT分析這一強大工具。農業企業可以從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四個方面給自己進行定位,進行風險評估,進而從以下四大戰略模塊中確定一個適合自己的戰略:一是優勢機會(SO)戰略,即發揮企業內部優勢利用外部市場機會的戰略,例如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發展生態農業;二是弱點機會(WO)戰略,即通過利用外部市場機會來彌補內部弱點,例如盡量享受農業優惠政策彌補自身技術和資金的不足;三是優勢威脅(ST)戰略,即利用本企業的優勢回避或減輕外部威脅的影響,例如鍛造產業鏈抵抗競爭威脅;四是弱點威脅(WT)戰略,即減少企業內部弱點的同時回避外部環境的威脅,例如與優勢企業進行合作經營等。

企業往往通過運用WO、ST或WT戰略最終達致SO戰略。當企業存在重大弱點時,它將努力克服這一弱點并盡量發揮自身的優勢。當企業面臨巨大威脅時,它將努力化解這些威脅以便集中精力利用機會。以“山東壽光蔬菜”核心企業的發展為例進行研究發現,從20世紀80年代起步,經過20世紀90年代規模的擴張和品質結構的優化升級,到21世紀初已經初步鍛造出一條以高品質蔬菜種植為核心,向下衍生出蔬菜銷售和加工配送企業,向上吸納農藥、化肥、種苗、竹竿和鋼筋等生產資料企業的優勢供應鏈,同時通過合作組織與農業研發機構合作,積極開展技術和管理創新及應用,并借助逐步建立起來的“壽光蔬菜”的品牌效應,吸引大量的海內外資金與技術,彌補自身農業發展資金的不足。由此可見,這些底子薄弱的蔬菜種植企業,通過上下游供應鏈的鍛造、優勢產業的互補以及相關產業政策的扶持,已經逐步將自身的弱點變成優勢,外部的威脅轉化為機會,并具備了強大的資源優勢,牢牢掌握了市場先機,與此同時,企業通過這種戰略性的風險評估模式,也使得其抗御風險的能力得到提高。

(五)風險應對

風險應對建立在深入的風險評估基礎之上,為風險控制活動提供依據。農業企業應根據相關目標、企業風險偏好、風險可接受程度、風險發生的原因和風險重要性水平,結合實際情況確定適當的風險應對策略。風險應對策略可以分為規避風險、減少風險、共擔風險和接受風險四類。針對沒有超越自身風險容忍度的事項,農業企業可以采取風險接受策略,例如對一定的自然災害風險的承受;而在迫不得已時,農業企業則采取規避風險策略,這主要是指撤出高風險領域。總體而言,農業企業最主要的風險應對策略主要是減少風險和共擔風險。

減少風險和共擔風險策略可以從戰術和戰略兩個層面進行。在戰術層面,農業企業可以采用訂單農業、期貨工具(包括天氣期貨)、保險(含產量保險和收入保險等)和控制財務杠桿等措施。。在戰略層面上,農業企業可以采用多元化和產業鏈風險管理措施。多元化風險管理措施是指充分利用生產和加工相關程度較低的農業和農副產品以分散風險。通過進行投資組合,達到在相同期望收益情形下組合風險最小或相同組合風險情形下期望收益最大的目的。產業鏈風險管理措施是指通過將整個農業生產過程分為產前、產中和產后三個環節,將不同類型風險在整個鏈條中進行分解,通過明確不同環節的主要風險類型及其作用機制,尋求不同的風險管理方式,然后進行有效的風險組合管理,實現降低農業企業風險的目的。對農業企業而言,以上戰術和戰略兩個層面的措施應該結合使用。

(六)控制活動

控制活動是保證風險應對方案得到正確執行的相關政策和程序,通常包括兩個要素:確定應該制定什么政策和實現該政策的一系列程序。農業企業為確保風險應對策略的有效執行和落實,首先應該強化企業每一位成員的風險管理意識,使相關的風險管理控制活動成為其自發的選擇,這需要對員工進行必要的技能培訓,同時對各個崗位的權責進行劃分。控制活動包含的措施和程序主要有:批準、授權、驗證、協調、復核、定期盤點、記錄核對、財產保護、職責分離、績效考核等內容。在整合的風險管理框架中,這些控制活動應存在于農業企業的各個部分、各個層面和各個部門。因此,農業企業應明確界定各部門和崗位的目標、職責和權限,建立相應的授權、檢查和逐級問責制度,確保其在授權范圍內履行職能;同時設立完善的控制架構,制定各層級之間的控制程序,保證相關規章制度能夠被有效執行。

(七)信息和溝通

對確保農業企業風險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而言,信息和溝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農業企業應以一定的形式和時間間隔確認、捕捉和傳遞企業內外部的相關信息,在企業內進行全方位的溝通,以保證企業員工能夠有效執行各自職責,為企業風險管理策略的實施提供保障。企業獲取的原始資料數據和信息(如氣候狀況、農產品價格等)必須及時可靠,以確保有效地做出決策。企業的信息系統應該能夠根據內外部環境變化做必要的調整,確保信息高效傳遞,支持決策制定,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八)監控

從管理的角度來講,企業風險管理系統本身的運行也需要進行監控。對企業風險管理的監控是指評估風險管理要素的內容和執行質量。農業企業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對風險管理進行監控,即持續監控和個別評估。持續監控活動包含在企業正常的、反復的經營活動中,在正常的業務經營過程中被實時地執行,并且動態地對變化的情況做出反應。而個別評估則直接關注企業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對重大問題給予關注。就農業企業而言,對自身所面臨的自然環境、市場環境和企業內部各種風險都需要保持應有的謹慎,進行持續監控;而個別評估則在重大事件出現時啟動,如極有可能發生自然災害時或有關政策發生變遷的情況下。

篇7

【關鍵詞】中小學安全教育情景劇 風險評估 應急能力

一、國內外校園風險評估與能力提升的現狀

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的先進成熟經驗也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美國在推行學校教育社會風險的過程中,由學區來制定學校教育社會風險評估的指標,美國學區安全標準包括7個一級指標,29個二級指標以及相應的三級指標,每個指標下面均有相關法律的規定和實施細則。目前,中國風險研究更多集中在自然災害和工業生產的風險源識別與評估方面,對于中小學校園安全風險的研究相對比較薄弱,且重點大多集中在地震、火災、人員密集場所、暴恐防范和公共衛生等單因素風險評估理論與標準化方法研究,不足以從宏觀上系統的分析校園突發事件的風險,更沒有一套比較全面的風險源識別與評估體系。在校園應急能力提升方面也存在著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缺少系統教學設計、教學形式單一、對學生單純灌輸防災知識、忽略學生和教師的參與和體驗等問題。綜上所述,借鑒國際先進的全面學校安全(CSS)風險評估體系,結合我國校園實際情況,研制一套科學合理的校園安全風險評估與能力提升工具,不僅有利于提高師生對校園安全的意識和應急能力水平,更有利于教育管理部門提高校園安全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推動平安校園的建設。

篇8

[關鍵詞] 防雷檢測雷擊風險風險評估

中圖分類號:TU856文獻標識碼: A

一、防雷檢測工作的分析

隨著近年來防災減災的宣傳和人民安全意識的提高,防雷檢測工作逐漸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但是大家對防雷檢測工作的現狀及工作內容還是有所欠缺,因此分析防雷檢測工作的現狀和內容,有利于讓更多的人增強的防雷意識,從而更主動的支持防雷檢測工作,這對全社會防范雷電災害有著重大意義。

1.1防雷檢測工作的現狀

近年來,關于防雷檢測工作法規和政策不斷得到完善和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雖然為防雷的組織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據,但只作了原則性的法律規定,要實現防雷組織管理的法制化和規范化,還必須制定具有操作性的地方法規和政策。因此全國各省紛紛出臺了《防御雷電災害管理辦法》等相關性法規,明確規定了雷電災害防御工作的規范和標準。凡是從事防雷檢測工作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取得相關資質,所有防雷檢測工作都必須遵從國家技術規范或行業標準。按照“充分利用社會管理資源”的管理觀念,氣象部門加強了與其他部門的合作,形成了合力,使防雷管理各項工作落到了實處,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比如通過與建設部門的合作,加大了對防雷設計審核、施工監督和竣工驗收的管理力度。通過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合作,對易燃易爆場所等重點對象形成嚴格管理,杜絕安全隱患。

1.2 防雷檢測工作的主要內容

防雷檢測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兩點,其一是防雷裝置的檢測,其二是防雷裝置的維護。目前我國對防雷裝置的檢測實行定期檢查制,一般是每年檢測一次,不過處于易燃易爆等危險場所的防雷裝置,每半年檢測一次。此外,不僅要對防雷裝置進行定期檢測,還要對檢測合格的防雷裝置進行定期維護,以排除外力或人為對裝置的破壞。

防雷檢測工作大體可以分為前期準備、檢測實施、總結復檢三個基本步驟。

前期準備工作。首先要了解被檢單位的情況。對被檢單位至少應了解其大概情況,如具體地址、規模、性質、類型等;簡單了解和掌握與被檢單位有關的專業知識,熟練掌握有關的規范、規定,包括國家標準規范、行業規范、國際規范(如IEC、IEEE的有關規定)以及有關的安全程序、操作規程等;配備具有相應專業特長的檢測技術人員;根據不同的檢測環境和設施準備不同的檢測設備;要提前充分考慮到檢測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以及相應的對策或解決方法;制定出詳細的檢測方案。

檢測實施工作。主動同被檢單位出示有關證件和文件,是防雷檢測規范化中的不可缺少的一步;查看隱蔽工程相關圖紙、詢問有關情況,如地網的做法、屏蔽的網格尺寸、墻內或地下接地體及其材料規格等;檢查相關項目和測量接地電阻值、避雷帶和引下線的截面積、焊接長度、引下線的間隔距離、避雷針的保護范圍、電涌保護器的引線長度、土壤電阻率等,并計算相應的結論。

總結和復檢。整理檢測的數據和結果,對所測數據進行誤差訂正,進行必要的計算,對檢測中發現的問題應找出相應的規范中的內容,并將規范的要求和問題一起寫進報告;寫出隱患的整改方法、措施或方案;報送技術負責人審核檢測報告,審核無誤后,由技術負責人簽發、存檔;如果在檢測中發現存在隱患,應責令被檢單位進行整改,整改后應進行復檢,復檢的程序基本同上。

二、雷擊風險評估現狀

雷擊風險評估是屬于一項發展中的新技術,主要是針對建設項目事先做出雷擊風險評估,可以讓建設單位及早認識到建筑物自身遭受雷擊的風險,能進一步提高其對防雷工作的認識。

2.1 開展雷擊風險評估的法律依據

開展雷擊風險評估工作的相關法律法規依據主要有:(1)《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2)《氣象災害防御條例》;(3)中國氣象局第20號令《防雷減災管理辦法》;(4)中國氣象局第21號令《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規定》,以及地方的氣象和物價部門的法律、法規。依法辦事,有法可依,是開展雷擊風險評估的重要基礎。

2.2 雷擊風險評估的工作形式以及項目內容

2.2.1 工作形式。根據氣象管理部門的要求以及許可,由具備相關資質的雷擊風險評估單位按照國內外的一系列的標準進行評估。

2.2.2 主要內容。結合建設項目的性質、功能、結構,對其所在區域的雷暴特點、雷擊規律、地形地貌、土壤電阻、周邊環境等進行綜合勘測、分析,對可能遭受的雷擊風險及后果影響等進行綜合評價;并根據評估結論提出防雷工程設計的重點和有關非工程性措施建議,為建設項目防雷工程設計、施工和維護,以及采取雷電災害預警和防御應急響應等措施,提供科學、系統的依據;可分為項目的預評估、方案評估及現狀評估。

三、開展防雷檢測和雷擊風險評估工作的必要性

3.1經濟社會發展的必要性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化腳步的不斷推進,高層建筑、現代化電子設備和人員、財產密集場所的大量增多和集聚,雷擊事件和雷電災害損失呈逐漸上升的趨勢,雷擊的發生形式也日趨多樣性。為此,運用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定期對建筑物的防雷設施進行檢測,綜合考慮建筑物遭受雷擊的風險,對其概率及雷擊后果的嚴重程度進行分析計算,是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所必須的。

3.2雷擊風險評估是風險管理的需要

通過雷擊風險評估來確定風險安全等級,落實針對性防御措施,能從源頭上減少雷電災害,能使風險管理者和風險預防者正確認識和評價風險,是科學系統地設計、建設防雷工程和采取非工程性防雷措施,降低雷擊風險的重要技術手段和基礎工作。

四、防雷檢測和雷擊風險評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

目前社會上部分人在思想認識的存在誤區,認為防雷檢測技術手段簡單,雷擊風險評估并不能完全防止雷電災害的發生,所以沒有用處。這是最典型的,也是最根深蒂固的對防雷工作的錯誤認識,導致了當前社會的整體防范意識還不到位。雷電災害屬于自然災害,目前無法控制和完全避免,但是通過安裝防雷設施和定期檢測,以及開展雷擊風險評估,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雷電災害發生的概率,是當前最有效的防范手段。因此需要氣象部門與政府職能部門多溝通和協調,加強宣傳和推進防雷檢測和雷擊風險評估工作,提升社會認可度,只有全社會都意識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把災害風險降到最低。

結語

隨著社會的繼續發展,防雷檢測和雷擊風險評估工作也在發展和推進,還會出現各種困難和問題,從社會認知到制度規范,以及技術手段上都需要不斷進行完善,需要我們不斷創新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張月紅,勞洪福,淺談雷擊風險評估[J]科技創新導報,2010,3:223

[2]王常余.鄒躍平.電氣接地防雷190問[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8)

[3]李景祿.現代防雷技術[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9.

篇9

吸取日本強震教訓,筆者認為,我國化工企業要積極開展對煉油生產、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場所可能發生事故的危險性、環境影響范圍等方面的風險識別和評價。按照發生自然災害的預想,采取預防和應急措施,建立環保防控體系,進一步完善廢水貯存及處理系統,從根本上排除發生事故時因化學物質泄漏對水體可能造成的污染風險。企業要修訂完善應急預案,與地方政府建立應急聯動機制,加強企業周邊高風險區群眾的宣傳教育工作,有針對性地告知群眾,在遇到管道爆炸、泄漏等事故如何進行自救等相關知識;同時,要深入管道沿線評估高風險區,對管道進行內外檢測,加強管道日常防護。

化工設備生產企業要提高設備的制造等級,尤其是提高應變承受能力。今后建設項目時,要充分考慮自然災害的因素,對大型油品儲罐、重點設備提高制造級別。這樣在突況下,才有可能保證設備完好。此外,還要提高自動化控制快速反應水平。有效、靈敏的自動化控制,可保證突發事件的瞬間,進行安全停車、關閉相關閥門、停止設備運轉。這不失為一條保證安全的有效舉措。

盡管天災不能避免,但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人類是可以選擇的。據筆者了解,目前國內化工企業的應急預案往往比較注重應對“人禍”,較少涉及天災的預防。因此,從設計源頭加強對天災的預防和應對能力,科學制定針對天災的應急預案已是十分必要。

首先,化工企業要制定嚴密的措施來維護危險設施和危化品安全。對在建和籌備建設的化工項目,要開展地震、水災等自然災害造成火災、爆炸、劇毒物質泄漏等次生災害的安全風險評估。地方政府在調整和布局產能時,不能僅僅考慮人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及交通條件等因素,還要把當地環境、地質狀況等因素納入考慮范圍。

其次,做好危險隱患的源頭控制。由于化工企業生產具有連續性,使得廠房之間各種埋地架空管線相互連接,地震來時廠房之間容易產生位移,進而造成管線斷裂,致使危化品等泄漏。因此,企業要加強廠房和管道的防震措施,提高防震性能。此外,在設計一些原料和產品儲罐時,必須進行抗震驗算,若罐壁厚度不夠,要采取補救措施。

篇10

>> 職業緊張評估方法研究進展 基于數理統計方法學的中藥復方配伍研究進展 肉羊遺傳評估方法及其研究進展 冠心病風險評估方法研究進展 肝硬化患者的營養狀況評估方法的研究進展 自評健康和健康風險評估方法的研究進展 皮膚老化機制及老化狀態評估方法的研究進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方法的研究進展 天然活性小分子靶標蛋白識別方法學研究進展 癌性疼痛評估的研究進展 肝臟儲備功能評估的研究進展 癌痛評估工具的研究進展 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體重評估研究進展 智障兒童親子溝通能力評估的研究進展 嗓音功能評估的現狀及研究進展 珙桐繁殖方法的研究進展 多糖降解方法的研究進展 痙攣干預方法的研究進展 民商法學研究進展分析 冠狀動脈冠狀動脈無復流機制及評估方法研究進展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 戚晶.建設項目中BOT融資模式優缺點分析[J].科技風,2009,(14):97.

[3] 王海銀,何達,王賢吉,等.國內外衛生技術評估應用進展及建議[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4,7(8):19-23.

[4] 霍艾湘.關于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政課可接受度的調查與研究[J].價值工程,2011,30(29):253-254.

[5] 王永蓮.利益相關者分析方法在衛生政策改革中的應用[J].醫學與哲學,2006,27(4):23-25.

[6] 忠,周鑫.新醫改背景下利益相關者分析方法的應用現況[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2,32(7):26-28.

[7] 張艷春,黨勇,趙琨.社區衛生服務藥品政策實施的利益相關者分析[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0,3(5):47-51.

[8] Hall O. An environmental interpretive centre for the Par-ksville-Qualicum and surrounding area pre-feasibility study [R]. Parksville-Qualicum:Parksville-Qualicum Government,2009.

[9] 梁克.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7):53-56.

[10] 朱榮.基于戰略目標貢獻度的電子政務項目預評估模型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6,3(45):52-54.

[11] 趙飛.登錄中國臺風災害損失預評估模型研究[J].災害學,2011,26(2):81-84.

[12] 程正剛,房鑫炎,俞國勤,等.基于脆弱性的電力應急體系災害損失預評估[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0,38(16):68-72.

[13] Nigim K,Munier N,Green J. Pre-feasibility MCDM tools to aidcommunities in prioritizing local viablerenewable energy sources[J]. Renewable Energy,2004,29(11):1775-1791.

[14] 趙飛,廖永豐,張妮娜,等.登陸中國臺風災害損失預評估模型研究[J].災害學,2011,26(2):81-85.

[15] 王慧民,葉金玉,林雅萍,等.面向預警的臺風災害預評估指標體系探討[J].亞熱帶資源與環境學報,2013,8(1):25-32.

[16] 岳珍,賴茂生.國外“情景分析”方法的進展[J].情報雜志,2006,(7):59-64.

[17] 秦燕.情景分析法與戰爭游戲法之比較[J].情報探索,2006,(12):111-112.

[18] 孫建軍,柯青.不完全信息環境下的情報分析方法-情景分析法及其在情報研究中的應用[J].圖書情報工作,2007,51(2):63-66.

[19] 王偉.煤炭企業成本分析方法探討[J].會計之友,2013,(5):13-15.

[20] 靳剛.企業成本分析的內容和方法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0,(7):178.

[21] 楊妍瓏.淺議杜邦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財政監督,2010,(20):34-36.

[22] 鄧桂清.連鎖替代法在成本分析中的運用[J].今日科苑,2007,(8):34.

[23] 龐靜.因素分析法在標準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證券期貨,2012,(8):112-113.

[24] 紀益成.收益法及其在企業價值評估中的相關問題研究[J].經濟管理,2008,(14):91-96.

[25] 徐玖平,廖志高.技術創新擴散速度模型[J].管理學報,2004,1(3):330-340.

[26] 張.重復購買的新產品潛在收益BASS模型分析[J].商場現代化,2008,(10):21-25.

[27] 趙驊.基于Bass模型的新產品潛在收益分布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7,24(2):168-170.

[28] 范軍.成本收益分析:基本理論與我國立法實踐[D].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09.

[29] 吳明.衛生經濟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0.

[30] 郭樹聲.凈現值指數法在方案選擇中的錯誤和危害[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5,(9):91-95.

[31] 馮幻子.凈現值法與內含報酬率法比較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15):60-61.

[32] 黃崇福.風險分析基本方法探討[J].自然災害學報,2011, 4(5):1-10.

[33] 毛德華.洪災風險分析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及展望[J].自然災害學報,2012,5(21):8-15.

[34] 荊亞濤,胡立偉,越江.改進的專家調查法在海上風電場拓撲優化選址中的應用[J].風能,2013,(1):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