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牧業的發展范文
時間:2023-07-12 17:42: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牧業的發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整合優勢資源,培育壯大畜牧業主導產業
傳統農牧區通常產業結構比較單一,種植業比重大,種植業內部糧食作物比重居高。不合理的產業結構是制約農牧業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最大因素,同時也是加大地區生態環境壓力的根本性決定因素。傳統農牧區發展現代農牧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遵循自然規律、市場規律和經濟發展規律,大力推動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發達的畜牧業是現代農業的標志。畜牧業產業關聯度強,抗御自然災害的素質強,傳統農牧區要以發展草原畜牧業為依托,做大做強現代畜牧業,培育符合地區實際、體現特色的優勢主導產業。
(一)調整產業結構,確立“為牧而農、農牧結合、農牧互補”的產業發展格局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地區的產業發展應著眼于整合放大產業優勢。傳統農牧區種植業多屬于旱作農業,靠天吃飯,弱質低效。農業種植業發展的根本出路是在穩步發展設施農業、節水灌溉農業、訂單農業的同時,確立“為牧而農、農牧結合、農牧互補”的格局。在資源配置方面,要壓縮旱作農業的規模,把不適宜耕種的土地退下來還林還草,將劣質的耕地資源轉變為發展畜牧業的優質資源,優先發展飼草飼料生產與加工,立草為業,滿足畜牧業加快發展對優質飼草飼料的需求。充分利用農區的荒山、荒坡等資源,加以改造植樹種草,扶持廣大農戶發展畜禽飼養業。要建立畜牧業與農業種植業的良性循環,鼓勵生產者把畜禽代謝廢物轉化為發展農業種植業生產的有機肥料,做到農牧互補。各級政府要加大對畜牧業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計落實一定的補貼資金,引導、支持廣大農牧民和企業等其它經營主體擴大養畜規模,提高畜牧業總量。要根據地區資源特點和市場導向,合理調整畜群結構,重點發展牛、羊等草食牲畜飼養,因地制宜發展奶牛養殖、肉牛快速育肥、肉羊短期育肥,建設奶業大市、肉類生產基地。
(二)調整產業布局,加快轉變生產方式
由于歷史和現實等原因,傳統農牧業經濟發展總體上沿襲粗放落后的生產方式,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缺乏基本保障,初級農畜產品供應季節性明顯。這種依賴資源消耗進行數量擴張的農牧業經濟發展已經難以為繼,必須按照符合工業化生產的要求,加快轉變生產方式,實施農牧業集中布局、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
要以農牧業科技園區建設為載體和切入點,推動產業布局調整,切實轉變生產方式。在傳統農牧區,遵循相對集中的原則,積極推進農牧業生產園區化布局,整合各類生產要素,發展優勢產業集群。在廣大農村牧區,科學規劃,正確引導,建設集約型的奶牛小區、專業化育肥小區,提高畜禽飼養規模,形成一定區域范圍內農畜產品的規模化供應,吸引加工企業入駐,并做大做強。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要扎實推進農村牧區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建立以政府投資主導,農牧民和其它經營主體籌集資金的多元化投融資體制,加強以水為中心的農田草牧場基礎建設,增加節水灌溉面積,提高防旱抗旱能力。要改變傳統畜禽因陋就簡的散養方式,發展建設養畜,扶持飼養戶建設標準化畜禽圈舍,大力推行舍飼半舍飼。以牲畜“種子工程”建設為切入點,調整優化畜群結構,加快牲畜良種化,提高畜群質量。草場是畜牧業生產的寶貴自然資源,要推行禁牧、休牧、輪牧等制度,合理利用天然草場,充分發揮和挖掘天然草場生產力,恢復草原生態。要依托農牧業科研單位和院所,建立產、學、研相結合強大的科技服務網絡體系,農牧業科技研發、良種繁育及示范推廣于一體的支撐體系,推進農牧業科技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使農牧業經濟真正轉入依靠科技發展的軌道。
(三)調整轉換工作思路和方法,大力發展農畜產品加工業
傳統農牧區農畜產品加工業不發達,農畜產品多以初級原料或粗加工形態流入市場,農牧業的比較效益低,農牧民常面臨產品賣難的困擾,收入增長緩慢。要跳出就農牧業抓農牧業的思維定式,以農畜產品加工業的大發展,帶動、促進農牧業長足發展,從根本上推動農牧業結構調整,提升農牧業的素質和競爭力。
要立足豐富的農牧業資源優勢,實施工業反哺農牧業,大力發展農畜產品加工業,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的加工轉化增值率,切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要做大做強龍頭企業,扶持成長性較好的重點加工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步伐,擴大生產能力。圍繞乳、肉等產業,加大產業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引進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綜合實力強的大型加工企業,提高農畜產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千方百計啟動社會資金和民間資金,引導社會力量大力發展民營農畜產品加工企業,以民營農畜產品加工企業的大發展促進農畜產品加工業蓬勃興起。要積極鼓勵、支持市內有實力的工商企業投資農畜產品加工領域,實現農畜產品加工企業產權主體多元化,壯大加工群體。加大對農畜產品加工業科技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有利于農畜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技術創新體系,扶持加工龍頭企業推進技術創新。要適應農業國際化的新趨勢,發展以牛羊肉、果蔬等出口創匯農畜產品加工企業,運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高農牧業經濟的外向度。
二、發展現代農牧業組織形式,推進農牧業產業化
傳統農牧業生產以農牧戶家庭經營為主,農牧民的組織化程度低,經營分散導致生產上的盲目性,生產與加工相互脫節。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是發展農牧業現代組織形式,積極推進產業化經營。
(一)建設優質農畜產品產業帶和生產基地
根據農牧區的資源特點,以市場為導向,合理安排農牧業生產,大力發展種養專業村、專業鄉鎮和特色旗市,變千家萬戶松散無序的小生產為有組織的集約化大生產。通過發展種養業的專業化,在一定區域內形成特定一種或幾種農畜產品的生產規模,變農牧區農畜產品“少而全”為“精而優”,實現批量規模化,全面提高種養業的整體水平,為發展農畜產品加工創造良好的條件。
(二)提高農牧民組織化程度
農牧民生產與經營從分散走向聯合是現代農牧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傳統農牧區要大力扶持農牧民組建經濟合作組織,發揮專業化中介組織在提供社會化服務,開展行業自律,防止無序競爭,銜接企業和農牧戶利益等方面的作用。地方政府要采取具體的扶持政策措施,鼓勵農村牧區廣大科技人員、種養能手領辦、創辦經濟合作組織,把廣大農牧民和農牧業從業人員組織起來,廣泛發展生產與經營上的合作,提高生產經營的專業化水平,增強農牧民適應大市場的能力。
(三)發展“公司+農牧戶”等組織形式
農牧業是從事自然生產與經營的產業,處于弱勢地位的農牧民承擔著自然和市場的雙重風險。各級政府要采取切實措施扶持重點龍頭企業,鼓勵加工龍頭企業通過定向投入、定向服務、定向收購等方式,與農牧民建立穩定的合同關系,構建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形成利益分配新機制,降低農牧業生產與經營的風險。各類中介組織要在企業與農牧戶之間架起橋梁和紐帶,做到風險共擔、利益均沾,促使農牧業生產經營高效順暢。
三、調整產品結構,著力打造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畜產品品牌
傳統農牧區工業“三廢”污染較少,農業受農藥、化肥等化學合成物污染相對較輕,生態環境整體優良,在當今綠色消費形成時尚的背景下,發展無公害農畜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傳統農牧區要切實加強環境保護與建設,大力實施品牌化發展戰略,充分挖掘和發揮生態優勢,打“生態”和“綠色”品牌,生產和開發品質優良的無污染安全、營養的無公害農畜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
(一)積極推進標準化生產
要加快農畜產品標準化建設步伐,建立和健全農牧業標準化體系、農畜產品安全生產體系、質量認證體系和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加快制定可操作性強的農畜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標準、品質標準、投入品標準和基礎技術標準,不斷改進和優化認定和認證水平。在生產環節,加大無公害農畜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標準(操作規程)的制定及修訂力度。以生產示范園和示范戶為載體以實現優質優價為前提以加強對農牧民的技術培訓為手段,加大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的推廣應用工作力度,實施農畜產品生產全過程控制,保證農畜產品的品質和質量。抓好優勢農畜產品區域帶、龍頭企業、出口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不斷提高標準化生產的擴散度和輻射面,開發大規模、整建制的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
(二)推動產品創新
由于加工企業技術、設備和工藝落后,傳統農牧區無公害農畜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缺少有較強影響力的名優品牌,產品的附加值不高,產品檔次低。要以提高科技含量、發展精深加工、創優質品牌為目標,重點抓好農畜產品加工企業的技術改造,引進先進裝備,加快技術創新,提升產品競爭力,提高市場占有率。特別是要加快農畜產品采收、加工、包裝、保鮮、儲運技術和設備的引進,開發特色農畜產品精深加工工藝、技術和裝備。要整合加工企業的技術力量和市場優勢,打造形成地區統一的知名品牌。要引進先進的經營管理方法,努力開發新產品,提升農畜產品質量和檔次。引導農產畜品加工企業加強與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合作,深入開展精深加工工藝、技術、品種和功能等方面的創新研究,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推廣,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提高產品科技產量。
(三)完善綠色食品營銷網絡
要以實現品牌價值為核心,加快市場培育和流通體系建設。吸引和鼓勵多種經濟成分采取多種渠道投入建設批發市場、配送中心和專賣店。支持龍頭企業在消費地區建立綠色食品專賣店、專區、專柜,不斷提高主打品牌的社會認知度、信譽度。工商、交通、農業等部門要加強配合,建立并開通無公害農畜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跨地區營售運輸的“綠色通道”,抓好系列產品的包裝、宣傳、推介,擴大品牌的影響面和影響力,提高產品知名度。政府有關部門、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要積極組織加工、流通等企業參加農產品、綠色食品博覽會等重大商貿活動,舉辦多種形式的訂貨會,全力開拓國內、國際市場。要充分利用計算機信息網絡技術,在政府門戶網站上增設專欄或辟建專門網站,經營好無公害農畜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網上銷售。
篇2
“循環經濟”是近來出現在我國社會經濟領域的高頻詞語,是指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采取技術和管理措施,促進資源利用向“資源—產品—廢物—再生資源”的循環模式轉變(陳瑞清,2007)。在發展農牧業上引入循環經濟,可以解決目前出現的污染和資源緊缺的問題。
1、發展農牧業循環經濟的意義
1.1 發展農牧業循環經濟是保護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的迫切需要
畜禽養殖產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污水、固體糞便和惡臭氣體。這些污染物一方面會造成水質的不斷惡化,嚴重威脅水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會污染皺胃空氣,嚴重影響空氣質量,危害人類健康,對環境保護形成了巨大壓力。發展農牧業循環經濟已經是發展農業農村經濟需要面對的基礎問題之一。
1.2 發展農牧業循環經濟是維護社會公共衛生安全的迫切需要
畜禽養殖產生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等,會增加環境中病原菌的種類和數量,從而造成傳染病的蔓延,尤其是人畜共患病。不僅給畜牧生產造成嚴重損失,而且給人類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威脅。發展農牧業循環經濟,打造生態化的農牧業,是有效防止各種畜禽流行疾病和人畜共患病傳寶的有效方式之一。
1.3 發展農牧業循環經濟是實現資源再利用的迫切需要
在各種資源日益缺乏的情況下,采取資源開發、節約使用并舉的措施,大力發展農牧業循環經濟,強化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的綜合利用,避免資源過早廢棄,減少畜牧業污染的產生、遷移、轉化與排放,是緩解畜牧業資源匱乏的有效途徑。
2、農牧業經濟的循環模式
2.1 “畜禽飼養-糞便-沼氣(或糞便生化處理加工)-綠色農產品”
通過在規模養殖場大力實施“沼氣工程”,把畜禽的糞污進行厭氧發酵生產沼氣,生產燃氣和用于發電,從而節約能源。或者將畜禽的糞便進行生化處理,制成有機肥料,減少化肥和農藥的用量,使大量畜禽糞便得到無害化處理。這樣既能生成新的資源,為綠色農產品的生產提供肥料,又可以減輕對于環境、地下水和農產品的污染,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
2.2 “糧食種植—飼料加工—畜禽養殖—畜產品精深加工—廢棄物處理再利用”
以畜禽養殖加工業為龍頭,向上延伸帶動種植業發展,從糧食生產到飼料加工,向下延伸帶動畜禽產品精深加工程度不斷提高,實現畜禽產品向精深加工產品轉化。如畜產品加工業的廢棄物(血、羽毛、骨骼等)通過加工,又轉化為飼料原料,從而實現物質能量循環使用,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以此形成比較完整的循環鏈。
2.3 “飼草種植—反芻動物飼養—蔬菜種植—特種動物養殖—單胃動物養殖”
通過種植牧草或秸稈等作物,飼喂反芻動物(牛等),然后將牛糞用于種植蔬菜,比如蘑菇等,采集蘑菇后的基料再養殖蚯蚓,蚯蚓喂雞。通過一系列的循環利用,將農牧業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2.4 “農作物秸稈—青貯—草食家畜養殖—過腹還田”
篇3
一、農牧業發展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內蒙古的農牧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由傳統農牧業向現代農牧業過渡的步伐加快,新農村新牧區建設也拉開了大幕。種植業的發展可以說又快又好。農區畜牧業的增長速度驚人,草原(牧區)畜牧業保持優質穩定,林草業、漁業也有所拓展:農業部門結構、種養業等的內部結構趨向合理。農牧業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總體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農牧業增加值增長較快。內蒙古2005年、2006年農牧業增加值分別為589.6億元、641.72億元,2006年比2005年增長6%;全區農牧業增加值“十五”年平均增長6.6%,比“九五”快了0.2個百分點。
農牧業產業結構趨于優化。內蒙古農業部門結構向合理化的方向演進,從2000年到2005年。種植業的比重由56.8%下降到48.3%,畜牧業的比重由37.8%上升到45.4%,林業和漁業的比重也有所增加。種植業內部糧、經、草結構協調。集約化、優質化水平有所提高;草原畜牧業特色化、綠色化的優勢明顯,農區畜牧業的規模化、專業化有所拓展,農區畜牧業在畜牧業總產值中的比重上升到了70%左右。
農牧業生產快速發展,農畜產品的數量大幅度增長,品質也有所改善。2006年,全區糧食產量達到1704.94萬噸,人均糧食產量達到713公斤,比全國平均的379公斤高出334公斤;牧業年度良種及改良種牲畜總頭數10282.22萬頭(只),比重為93.04%,比上年同期提高2.36個百分點;全年肉類總產量257萬噸、比上年增長11.8%,牛奶產量880.45萬噸、增長27.4%,山羊絨產量6792噸、增長2.2%;牛奶、羊肉、羊絨的產量均居全國首位。
農畜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得到新的提升。目前,全區無公害農畜水產品達到900個。產品生產總量達到460萬噸,產值達到65億元;有效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達到424個,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面積達到2912萬畝;有機食品產品達到145個。全區動物防疫監測預警和應急快速反應能力進一步提高,重大動物疫病始終處于穩定控制狀態。
農牧業產業化經營不斷推進,農畜產品加工、增值水平有所提高。2006年。銷售收入百萬元以上的農畜產品加工企業達到1820家,銷售收入達到1159.5億元,比上一年增長32.6%,位居全國前列。一批龍頭企業相繼涌現并迅速壯大,如以伊利和蒙牛為代表的乳品加工業,以小肥羊為代表的肉類產品加工企業和餐飲連鎖企業。以鄂爾多斯、鹿王為代表的絨紡制品加工業等。這些企業通過多種形式,建立了“公司+農戶”的產業化運作模式。全自治區約有42%以上的農牧戶參與到產業化經營當中,農牧民人均從產業化經營中得到的純收入比上一年增長16.5%。
農村牧區綜合改革成就顯著,新農村新牧區建設逐步推開。稅費改革成果得到鞏固,鄉鎮機構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鄉財縣管”和“村財民理鄉代管”的財政財務管理體制已經確立并逐步推進,對鄉村債務成因分析解剖、有條件的地區已開始著手債務化解工作;義務教育管理體制開始形成并逐漸完善,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試點逐步擴大,全區試點旗縣擴大到39個,覆蓋了47%的農村牧區人口;農村牧區絕對貧困人口減少到79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6.5%。根據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不同產業特征和農牧民收入水平,內蒙古共選定了100個新牧區新農村建設試點,其中示范點12個、聯系點88個,特別是錫林郭勒盟東烏旗巴音圖嘎嘎查被列為全國唯一的一個新牧區建設試點。
由于農牧業經濟的發展和農村牧區的全面進步。農牧民的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質量改善。我區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990年為647元、2000年為2038元、2006年是3342元。2006比2005年實際增長10%;在農牧民人均純收入中,家庭經營性收入的比重下降,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的比重有所上升。農牧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006年為2772元,比上年增長13.3%。農民恩格爾系數,1995年為59.7%、2005年為45.1%、2006年為41.0%,2006比2005年下降4.1個百分點;牧民恩格爾系數,1995年為48.1%、2005年為34.3%、2006年為30.8%,2006比2005年下降3.5個百分點。
二、農牧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牧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相對緩慢,農牧業及農村牧區的資金投入仍非常短缺
2006年,內蒙古第一、二、三產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8.5%、23.5%、32.1%,第一產業增長幅度最小。我國國家財政用于農業的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1980年為12.20%、1990年為9.98%、2004年為9.67%、2006年為7.85%,呈現逐年下降的態勢。內蒙古地方財政支出中農牧業支出所占的比重,1980年為21.56%、1990年為13.16%、2000年為8.25%、2003年為7.55%,2005年為9.80%、2006年為9.58%,2003年以前逐年下降。2005、2006年比2000、2003年有所提高。但還沒有達到1990年的水平。總的來看。財政對農牧業支持的力度還是較小的。
金融體系對農牧業與農村牧區的信貸支持力度有待加強。隨著國有商業銀行的經營戰略調整。除農業銀行外,其它幾家國有大商業銀行基本不向農村發放貸款;農業銀行的市場定位也逐漸從農村轉向城市、由農業轉向工商業,除發放部分農業開發與扶貧貸款,對農村的資金投入有所下降;作為政策性的農業發展銀行職能比較單一,主要在支持糧棉油等農產品的流通部門。農業信用社就成為向農村及農業貸款的主要、壟斷性的機構,全國農村信用社的農業貸款余額占全部金融機構農業貸款的比重。由2001年的不足77%增加到2003年的84%左右。然而,農村信用社資金實力有限,對農牧業與農村牧區的資金支持能力不強。盡管政府鼓勵在農村牧區發展多種形式的金融機構。但想見到實效還需要較長的時間。據統計。2004年,我國農業貸款需求總量為17048億元,農業貸款余額9843.1億元,農村金融供需缺口為7204.9億元;2005年,我國農業貸款需求總量
為19216.5億元,農業貸款余額為11529.9億元。農村金融供需缺口為7686.6億元。近10年來,我國農村金融缺口每年都在5000億元以上,有四成貸款需求無法從正規金融機構得到供給。
(二)工業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沒能有效地推進農村牧區勞動力的轉移
鄉村就業、農牧業就業比重上升,城鎮就業、非農產業就業比重下降,農牧業剩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農村牧區人口向城鎮轉移的步履艱難。人口對草原、耕地的壓力在增加,農村牧區生態環境的改善、農牧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一方面,內蒙古的工業化、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化率2006年達到48.6%,比2000年高出6.4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城鎮就業、非農產業就業比重下降,從2000年到2005年,城鎮就業比重由40.5%下降到33.6%,非農產業就業比重由47.8%下降到46.2%;同時,從2000年到2005年,鄉村就業比重由59.5%提高到66.4%,提高了6.9百分點,農牧業就業比重由52.2%提高到53.8%、提高了1.6百分點。
(三)城鄉收入差距、消費差距均呈擴大的趨勢,我區農牧民人均純收入與全國水平的差距仍然較大
內蒙古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與農牧民純收入的比,2000年為2.52:1,2005年為3.06:1,2006年為3.1:1;如果考慮到城鎮居民享受的一些福利待遇等。實際上城鎮居民的收入是農牧民收入的5倍、甚至5倍以上。 2006年,內蒙古農牧民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為2771.97元,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7666.61元,前者比后者少4894.64元。2006年,內蒙古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0.3%,農民恩格爾系數為41.0%,前者比后者低10.7百分點。說明農牧民消費水平、生活水平與城鎮居民的差距還較大。
內蒙古農牧民人均純收入與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1990年我區比全國低39元,2000年我區比全國低215元,2005年我區比全國低266元。2006年我區比全國低245元。
(四)調整農村牧區產業結構與農牧業內部結構對農牧民增收的效果有限
一是,內蒙古農村牧區第二、第三產業發展滯緩,農牧業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依賴于農村牧區總體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還有一個長期的緩慢的過程。由于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國家對規模小、技術含量低、生產安全與產品質量缺乏保障等企業的限制。內蒙古剛剛起步的鄉鎮企業就陷入了衰退的境地。這樣,想通過農村牧區第二、第三產業的拓展來大幅度地增加農牧民的收入可謂難上加難。二是。就目前情況看,輸出勞務還是我區農牧民增收比較立竿見影的途徑,但由于文化程度低、技能訓練弱以及思想觀念落后等,輸出勞務的農牧民工占農村牧區勞動力的比重也較先進地區低得多,這樣總體上對農牧民增收的貢獻就不會太大。三是,農業結構的調整有所起色,農區畜牧業特別是奶牛業的發展速度加快,種植結構、養殖結構也隨農畜產品市場價格的變化而波動。然而,農業本身就是弱質產業,就是比較利益較低的產業;加之近年來水、油、電、化肥、農藥與雇工等農牧業生產要素價格的上升。導致農牧業生產成本增加;再則由于廣大農牧民信息不靈、視野不闊等。種植結構、養殖結構的調整存在盲目性、短期性,往往隨波逐流、一哄而起,結果就能步入“種什么、什么降價”、“養什么、什么賠錢”的怪圈,農牧業種養結構、產品結構調整的增收效果也就會令人失望。
(五)農牧業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拉動農牧業生產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農牧民收入的增加
2007年以來,內蒙古農村牧區價格上漲較快。1-6月,農村牧區價格指數為104.2,城市價格指數為102.3,農村牧區價格指數比城市高出1.91-8月,我區CPI同比上漲3.6%;農村牧區價格上漲明顯高于城鎮,前5個月至前8個月城鎮消費價格分別上漲了1.9%、2.3%、2.7%、3.1%,而農村牧區分別上漲了4.1%、4.2%、4.4%、4.5%。農牧業生產資料價格特別是飼料價格漲幅更大,1-5月我區農牧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0.3%,其中化肥價格上漲16.3%、成品油價格上漲10.8%、種子價格上漲8%;過去三年玉米飼料價格基本翻了一番。2007上半年的銷售價格又上漲了19.4%,使養殖業尤其是奶牛業的發展面臨嚴峻的考驗。盡管糧食、肉類、禽蛋等價格的上升有利于農牧民現金收入的增長,但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導致的農牧業生產成本的增加,加之食品、日用品等農村牧區生活消費品價格的上漲等,會使廣大農牧民面臨收入增長有限而支出增加更多的困擾。
(六)農牧業的科技貢獻率較低,集約化、技術化水平不高
內蒙古農牧業的科技貢獻率緩慢爬升,由“八五”期末的34%逐漸增加到“九五”期末的39%、“十五”期末45%左右。然而,我國“十五”期末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48%以上、農業機械化程度達到38%,特別是發達國家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經升到了60%-80%的水平。相比之下。內蒙古農業的科技進步水平還比較落后。農業科技研發機制、服務機制、推廣機制及創新機制等需要進一步完善。特別要重續農牧民、農牧業與農牧業技術、農牧業科技人員緊密聯系的橋梁和紐帶。
由于內蒙古農牧業的基本建設水平、科技水平等都相對低下,農牧業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勢頭還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所以農產品的單位面積產量不高。2006年,谷物單位面積產量,全國為5322公斤/公頃、內蒙古為4980公斤/公頃,內蒙古比全國低342公斤。內蒙古主要農產品的質量也較低,玉米含油、賴氨酸、蛋白質不高,花色品種欠豐富;小麥出粉率僅為60%上下,而全國平均水平為85%左右。
(七)農牧民文化素質低下,各類人才嚴重缺乏
農牧民文化素質低,具有一定技術、技能的人才嚴重短缺,阻礙了新農村新牧區建設和現代農牧業的發展。據內蒙古第一次農業普查資料,內蒙古主要從事農業的人口中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1407535人、占19%,小學文化程度3078485人、占41.54%。初中文化程度2547881人、占34.37%,其余高文化層次的人也大部分集中在城鎮,真正到基層從事農牧業等生產經營的寥寥無幾。
(八)農村牧區基層政府財政收支困難,債務負擔較重
內蒙古農村牧區是相對落后的地區,農牧業稅原本是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取消農牧業稅后,其基層政府特別是鄉、蘇木的“吃飯財政”更
加捉襟見肘。為了加速發展第二、三產業,增加新的稅源。招商引資成了相當一部分鄉、蘇木干部的中心工作。這樣往往會出現“急功近利”、“揠苗助長”,給農村牧區經濟社會生態總體的長遠的發展帶來損害。
農村牧區基層政府與鄉村企業等的債務負擔較重。如,內蒙古全自治區縣鄉兩級政府拖欠農村信用社貸款3.1億元,村委會拖欠農村信用社貸款3.4億元,縣鄉村企業拖欠農村信用社貸款2.2億元等。
(九)不合理的開礦、辦廠,高污染高耗能工業的發展,已造成農村牧區一定程度的資源破壞與環境污染
不適當地開礦、建廠、修路以及城鎮建設等對農村牧區特別是草原及其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污染。如七五期間,陜晉蒙三角區能源基地建設。僅鐵路與公路施工、煤礦開發與建設就造成近300平方公里的草原沙漠化。內蒙古的霍林河煤田、神府煤田、準格爾煤田等的開發過程中。也造成了較大面積的綠色植被的破壞。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部分旗近年來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開礦、建廠愈來愈多,但所引起的草原破壞、生態環境污染也不容忽視。
在油田建設、煤田開采、電場建設及采金活動中。普遍存在對周圍草原植被不同程度的破壞,輕者使草原生態系統結構單一化、功能衰退、草原生產力下降,重者草原植被完全消失。如,二連油田開發區,開發前草地生產力為21105公斤/公頃,開發后變為1095公斤/公頃左右,蓋度由原來的45-55%降為28-38%,嚴重地段僅為10%左右。托克托電場和準格爾煤田建設都有草原沙化問題。據有關專家估算。準格爾煤田建設區的沙化面積以每年大約4%的速度增長。
三、發展現代農牧業的對策
(一)繼續增加農牧業的投入,大力發展農村牧區公共事業,確保農牧民純收入持續穩定的增長
切實貫徹“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千方百計地增加對農牧業及農村牧區的投入,是實現農牧業與農村牧區經濟可持續發展、走出農牧民增收難困境的基本保障。各級政府要繼續增加對農牧業基本建設、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財政投資,且隨著GDP的增長、財政收入的增加,用于農牧業與農村牧區的財政支出在總支出中的比重要以一個科學合理的速度不斷增大,而不是減少。加速推進農村牧區信用社的改革完善,增強其生機活力特別是對“三農”“三牧”的信貸支持能力,同時規范特別是增強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為農牧業與農村牧區服務的職能,開拓農村牧區、農牧業、農牧民的保險業務,逐步建立健全農村牧區商業性與政策性相結合的金融體系,從而大幅度增加農牧業與農村牧區金融資金、信貸資金的投入。使農牧業與農村牧區資金短缺、投入不足的不良局面有所改觀。吸引社會各界對農村牧區進行資金、技術、人才的投入,鼓勵其到農村牧區發展第二、三產業,發展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的第一產業。引導、激勵農牧戶自身增加生產性的投入。提高其發家致富的積極性。
繼續完善現有農牧業補貼政策。保持農畜產品價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國情的農牧業支持保護制度。除了糧食的直接補貼等,還可以嘗試根據農戶與牧戶承包經營的耕地、草場的面積,按畝制定標準定額(如一畝多少元人民幣),由政府給予農民家庭與牧民家庭直接的現金補貼。
建立和完善農村牧區各種保障制度,逐步提高農牧民的最低社會保障率。農村牧區居民要普遍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及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與城市居民在社會保障方面的差距要逐漸縮小。要統籌城鄉的發展,加快農村牧區社會事業的發展。進一步發展農村牧區科教事業,提高教育質量,重視科技普及。
加強農村牧區衛生醫療基礎建設,建立健全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制度。強化衛生防疫,控制傳染病和人畜共息疾病。改善醫療條件,深化醫療體制改革,興建村(嘎查)、鄉(蘇木)、縣(旗)三級衛生網絡,提高農村牧區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和保健水平。
要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牧區的范圍,強化政府對農村牧區的公共服務,建立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強化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鄉村道路建設。發展農村牧區通信,繼續完善農村牧區電網。逐步解決人以及畜的飲水困難問題。
(二)發展生態文明,創建生態技術體系,推進農牧業科技進步,從而有效地提高農牧業的現代化水平
建設生態文明。就要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循環經濟,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有效地節約能源、節約資源,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強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使得全國的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高,農村牧區生態資源環境得到改善。建設生態文明,就要加快制定、完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逐步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態環境經濟政策體系;就要加快實行生態補償制度。以及自然資源的有償開發使用制度與污染物的有償排放制度;就要加快傳統技術向生態技術轉變的步伐,逐步建立完備的生態技術體系。以作為循環經濟、生態經濟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的技術基礎與支撐。
要研究、建立、完善現代生態技術體系,并要用現代生態技術、現代物質條件改造農牧業、裝備農牧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牧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牧業、用現展理念引領農牧業、用現代科技知識培育的新型農牧民來發展農牧業。從而大大提高農牧業集約化、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和農牧民組織化水平。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提高農牧業的素質、效益等。
加快農牧業科技進步。加強農牧業設施建設,調整農牧業生產結構。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提高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從而大力增強農村牧區的發展創新能力。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優化農牧業生產布局,推進農牧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畜產品加工轉化增值,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農牧業。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和牧場基本建設,改造中低產田,保護恢復與合理利用草原。防治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積極推行節水灌溉,科學使用肥料、農藥。提高農牧業機械化水平。加快農牧業標準化,建立健全農牧業技術推廣、農畜產品市場、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和動植物病蟲害防控體系。
(三)保持特色、追求綠色,大力發展生態農牧業,有效提高農牧業及農畜產品的競爭力
發展特色、綠色、生態農牧業是內蒙古建設現代農牧業的重要內容。要充分發揮內蒙古綠色環境優勢和豐富的農畜產品資源優勢。積極實施綠色品牌戰略。加強無公害農畜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發展和認證。
篇4
關鍵詞:農業銀行 農村金融 自治區
農村金融服務于“三農”已經是我國目前農村金融改革和發展工作的重點。其中,民族地區的農村金融改革又是改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改革和發展顯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發展,將極大地推動我國“三農”事業發展的進程,為“三農”事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搞好民族地區的金融工作,不僅是一個重大的經濟問題,更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是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內容,是實現全國各民族團結、繁榮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是邊疆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保障。
農業銀行從建立伊始就與“三農”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也是唯一一家在所有縣域均設有分支機構的大型商業銀行。面向“三農”,開辟縣域藍海市場,打造新的競爭優勢,是農業銀行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對于民族地區而言,尤其是對于自治區,分行作為全區最主要和最大的金融機構,在支持地方經濟建設、服務“三農”、維護邊疆穩定和落實中央治藏安藏方略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為農業銀行贏得了很好的經濟及社會效益。因此,開展農業銀行支持“三農”金融服務發展研究,尤其是支持自治區這樣的民族地區的研究,已成為當前非常重要和緊迫的課題。
一、農牧區經濟發展現狀
是我國五個自治區之一,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的民族自治區。現行的行政區劃分為一個地級市,6個地區和 73個縣(市、區)。到2011年,的農牧區人口占總人口的77.29%,以藏族為主,宗教意識和傳統觀念非常濃厚;城鎮化水平不高,且人口分布很分散,尤其是還有一部分牧民處于游牧狀態。和平解放60年來,實現了由封建農奴制度向社會主義制度的跨越和由封閉貧窮落后向開放富裕文明的跨越,農牧區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巨大,農牧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改善。2012年,地區生產總值連續突破700億元,從2009年來,連續4年實現百億元增長。2012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645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長15%。但是,農牧區仍然是欠發達的地區,在發展的新階段也面臨一系列嚴峻的挑戰,其面臨的問題主要有:
第一、 農牧區經濟增長速度相對不高,第一產業在增速和總量的增加上都不及第二、三產業。2011年,全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2.7%。其中:第一產業增長3.4%;第二產業增長18.3%;第三產業增長11.6%。2012年,全區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的占比為11.4∶35.2∶53.4,第一產業占比明顯偏低。
第二、農牧區消費水平相對較低。到2012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為5645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56元,城鄉收入差距顯著,農牧區居民消費水平遠低于城鎮居民消費水平。
第三、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進一步擴大。自治區經濟的持續較快發展并沒有改變城鄉二元不平衡的經濟發展結構。第一產業在增速和總增加量上遠低于第二和第三產業;農牧民人均收入,依然遠遠低于城鎮居民人均水平,城鄉差距呈逐年拉大的趨勢。
二、農牧區銀行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濟和金融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互為推動的關系。按照理論,經濟決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經濟,農牧區金融是現代農牧區經濟的核心。農牧區銀行業的發展對于農牧區經濟的推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除了農業銀行始終服務農牧區經濟建設外,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相繼成立分行,首家地方性法人銀行銀行掛牌成立并逐步在地區一級設立機構,工、中、建行正將機構延伸至6個地區甚至縣域,郵儲銀行機構已經覆蓋多數鄉鎮,民生銀行在林芝地區籌建設立林芝民生村鎮銀行。伴隨著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體系初具雛形,農牧區銀行業存在的問題日趨顯現。
(一)農牧區自身資本形成不足與資金大量外流并存
對于自治區而言,農牧區自身資本形成不足,造血能力差,再加上資金大量外流,嚴重阻礙了當地農牧區金融業的發展。
地區經濟主要依靠國家的財政投入和政策傾斜,且發展滯后;典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農牧業自身的弱質性,均造成了農牧區資本形成的不足。首先,經濟主要依靠國家的財政投入和政府大力的政策傾斜。地方財政長期“收不抵支”,中央財政在地方財政支出中所占比重大(見表一)。目前,自治區的財政支出依然主要依靠國家中央財政的補給。其次,自治區城鄉之間差距明顯,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經濟結構。這是國家長期的經濟發展戰略形成的,且二元的格局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存在。二元化體制制約了農牧區生產方式的轉變、阻礙農牧業比較效益的提高、降低資本投入回報率,削弱農村金融競爭力,導致了自身資本的形成不足。
再次,農牧業作為弱勢產業,受自然因素的影響大,其勞動生產率較低,導致了自身資本積累能力差。“與其他產業相比,農業比較效益始終偏低,農業勞動生產率僅相當于第二產業的1/8和第三產業的1/4左右,與第二、三產業的差距不斷擴大。”上述三點均導致了農牧區自身資本形成的不足,阻礙了當地金融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資金大量外流也是長期以來阻礙農牧區金融發展的重要問題。盡管國家每年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改善民族地區農牧業發展、基礎設施的建設及人民生活水平,但仍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系統性負投資”現象。“中國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村郵政儲蓄以及其他金融機構等都不同程度的從農村地區吸走了大量資金,但并沒有以同樣的比例向農村地區貸款,通過財政渠道凈流出的數額也較大”,導致了農村資金的大量外流,造成了農業、農村建設資金鏈的失衡。“農業銀行縣域網點存貸比為39.3%,比全行業平均水平低近20個百分點。”在自治區,截至2013年2月末,農業銀行分行的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為861.74億元、231.18億元,存貸比僅為26.8%,資金外流現象嚴重。
(二)農牧區金融市場結構單一與地區差異不兼容
農牧區經濟社會發展及金融需求具有多樣化特征,特別是當前我國城鎮化步伐加快,農村及整個國家正處在急劇的經濟社會轉型期。對于農牧區而言,單一的金融市場結構難以滿足地區差異化的發展步伐。
在農牧區,不僅有傳統的農牧業生產,也有發達的工商業;不僅有大量分散的小農業和牧業,也有發達的規模生產;不僅有封閉貧困的村寨,也有開放富裕的城鎮。總體而言,地區差異較大,不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平衡,“三農”的金融需求具有明顯的不平衡性和多元性。任何單一模式的金融服務、任何照搬發達城市的金融服務都不能滿足農牧區的金融需求。目前,自治區還沒有完善的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全區有銀行業金融網點不到700個,三分之二的金融網點屬于中國農業銀行,在農牧區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主要是農業銀行一家。但是,由于農牧區金融市場的集中度不斷提高,農牧區金融市場缺乏充分的競爭,農業銀行分行“三農”金融服務的作用仍然有限,其縣支行及基層營業所雖然具有點多、面廣的優勢,但也存在管理半徑長、管理難度大、經營成本高的劣勢。其它銀行機構很少涉及農牧區金融服務,有的也是剛剛開始,小額貸款公司僅有一家,涉及農牧區的業務量小,無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為農牧區提供金融服務功能有限。農牧區金融業務仍以傳統存、貸、匯為主,信貸產品多以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抵押貸款為主。競爭性的農牧區金融市場體系尚未形成,不能滿足金融需求多樣化的要求。
(三)農牧區金融服務集約化運作與分散性的金融需求存在矛盾
伴隨著銀行業金融服務集約化的運作,對于地域廣闊且擁有大量農牧民的民族地區而言,有限的金融機構更加難以滿足農牧區分散性的金融需求。不是所有農牧戶都有強烈的貸款需求,但所有農牧戶都有支付、結算的需求。面對農牧區分散性的金融需求,大多商業銀行均以金融服務集約化的經營和管理模式運作,主要采取機構側并、要素投入的集中來增進效益,從而達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進而使商業銀行集中核心力量,獲得可持續競爭的優勢。自治區全區土地面積為122萬多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2.8%,農牧民占全區總人口的80%左右,且分散在區內大部分地區。“目前,農業銀行分行共有378個農牧區基層營業所,平均每個基層營業所承擔的金融服務面積達3174平方公里。”在自治區,金融網點少,離家距離遠、存取款不便,是農牧區普遍反映的問題。集約化運作的金融服務與農牧區分散性的金融需求存在矛盾。
(四)標準化金融服務與少數民族用戶民族化金融需求存在矛盾
在我國民族地區,文化具有典型的民族性,同時文化與經濟和金融也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長期以來,在民族地區銀行業標準化的金融服務一直都難以滿足少數民族用戶民族化的金融需求。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我國各少數民族都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和文化,這些風俗習慣表現在居住、飲食、服飾、節慶、婚姻、禮儀禁忌等生活的各個方面。特定的風俗習慣和文化,決定了各民族對金融產品的認識、接納和使用的不同。對于商業銀行而言,只有做到尊重民族文化和,注重民族文化的學習,才能提供與民族地區實體經濟適應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目前,自治區大部分農牧區,金融機構網點在合同、票據和產品介紹等方面沒有配備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譯本,很少開通使用少數民族語言進行服務的業務窗口或配備精通雙語的大堂經理保證少數民族居民展開正常的金融業務,這些都不利于銀行業務在民族地區的順利開展。
三、農行開展農牧區金融的對策和建議
農行有全區最大的金融網絡,網點遍布城鄉、資金實力雄厚、服務功能齊全,一直擔負著銀行業支持農牧區經濟發展的重任。推出了符合實際的“鉆、金、銀、銅”四卡小額信貸、安居工程貸款、惠農卡等服務“三農”產品,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截至2013年2月末,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為861.74億元、231.18億元,較2009年末增長90.8%、122%,經營效益連年提高。資產質量持續改善,不良貸款余額2.44億元,較2009年末下降39.9%;不良貸款占比1.25%,較2009年末下降1.66個百分點。其中,2010-2012年,累計發放各類貸款332.1億元,涉農貸款143.4億元,覆蓋到全區90%以上的農戶,有力保障了實體經濟、居民消費和農牧區的合理資金需求。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的進入,對農牧區有限金融資源的爭奪日趨激烈。在跨越式發展新的歷史時期,能否抓住歷史機遇,在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實現分行自身建設和改革發展的新突破,將直接決定農業銀行在市場上的品牌形象和綜合競爭力。
(一)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
農牧區金融問題本質上是一種資金貧血問題,如果將整個農牧區金融問題由商業金融機構自發解決,優勝劣汰的經濟規則必將導致農牧區資源的外流。對于農業銀行支持農牧區發展而言,一定要加強與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溝通對接,尋求理解,開展合作,爭取自治區政府的政策支持。首先,農業銀行應與自治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理開展“銀政合作”,保持與地區公共財政系統協調發展,加大支持財政資金轉移支付的力度,充分發揮政府改善金融生態的作用;其次,積極介入自治區“十二五”規劃重點農牧區項目。對于在藏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重點農牧區建設項目和各地建設項目,爭取自治區政府的政策支持,全面開展信貸服務。對已列入國家和自治區立項規劃,還款來源有保障的農牧區重點項目,允許發放過渡性流動資金貸款,用于項目前期費用。
篇5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攬現代畜牧業發展,以畜產品優質、安全、生態為發展方向,以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競爭力為核心,用生物工程、信息工程等現代技術和手段提升畜牧業,大力發展規模養殖、飼料加工業和畜產品加工業,實行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推進生產方式和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實現畜牧業數量、質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長。
(二)目標任務。
到20*年全市畜牧業產值達到35億元,年平均遞增30%以上,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50%以上,農民年人均畜牧業純收入達2500元以上,畜產品加工業產值與畜牧業產值之比達到1.2:1。飼料工業生產加工能力達到52萬噸以上,主要畜禽規模養殖的比重達到80%以上,標準化養殖場(小區)發展到160個以上,全面實現畜產品無公害生產。重大動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二、強力推進規模化養殖、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
(三)以優質畜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推進現代畜牧業。
緊緊抓住政策機遇、市場機遇和龍頭企業發展帶動機遇,充分發揮我市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規模養殖,實現“養殖富群眾,加工富財政”目標,努力把我市打造成在全省乃至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優質畜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即至20*年,使我市在*口市成為畜牧大縣(市);建成規模養殖比重達到85%以上、畜牧業產值達到2億元以上、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60%以上的畜牧強鄉鎮、辦事處8個;畜牧業產值達到3000萬元以上、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80%以上的畜牧專業村60個;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畜產品加工企業2個以上。加大對優勢產區的扶持力度,實行非均衡發展戰略,盡快形成一批居全省領先地位的優質畜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
(四)以產業化經營發展現代畜牧業。
大力發展畜產品精深加工,以加工促發展,以加工帶基地,實現畜牧業增值增效,盡快改變以“原字號”外銷為主的局面。加大項目運作和招商引資力度,采取合資、合作、股份制等多種形式,積極爭取資金,催生一批新的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到20*年,全市培育出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畜產品加工企業4家以上,其中*億元以上的企業2家以上。
對畜產品加工建設項目,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優先安排建設用地計劃指標。認真落實新建和引進的畜產品加工項目在報批實施過程中減免行政性收費的政策,對新建和引進的畜產品加工項目前三年免收屠宰檢疫費,省級以上龍頭企業減半收取屠宰檢疫費。對經國家批準的重點龍頭企業從事畜產品初加工所得收入暫免征企業所得稅,對從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技術改造項目的企業可按規定抵免所得稅。認真落實其他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工業和農業結構調整資金、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等應向畜產品加工業傾斜。爭取政策性資金及商業銀行對畜產品加工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項目建設支持。畜產品加工企業食品加工部分的用水用電執行普通工業水電價。在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或重大自然災害時,農業發展銀行要根據國家政策及時啟動應急信貸,財政部門按上級要求對龍頭企業應急貸款給予貼息支持。
(五)以規模化生產推動現代畜牧業。
把建設和發展標準化規模飼養場(小區)作為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的重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通過政策扶持、示范帶動、引導農戶及社會各界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積極投資興辦各類規模養殖場。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相對集中、高產高效”的原則,重點扶持畜禽養殖小區建設,構建符合我市實際的畜禽養殖小區,提高畜牧業集約化程度。積極發揮龍頭企業在養殖小區建設中的帶動作用,采取“以大帶小”、“聯合建場”等形式,逐步引導養殖農戶“退出庭院、退出村莊、退出散養,進入小區、進入標準化、進入大市場”,努力做到規模養殖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規模養殖與龍頭企業發展相結合、規模養殖與沼氣工程相結合。為鼓勵發展規模養殖,每年選出8個新建的達到省定標準的規范化養殖小區作為示范點,對每個示范小區市級財政給予相應補貼,用于小區內的公共基礎設施及沼氣建設。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用地按農業用地管理,用水用電執行農業生產水電價。至20*年底,全市組建年出欄2000萬只以上的養禽集團1個,中型以上規模養殖場和規范養殖小區發展到160個。同時,把奶業發展作為振興我市經濟的新興產業,積極興建奶牛規模養殖場(小區)。
(六)以標準化管理,提升現代畜牧業。
對新建養殖小區和規模養殖場,從選址和建場入手,嚴格按照技術規程進行設計,力求做到場區布局合理,生產區、生活區、污物處理區分開,符合動物防疫條件,飼養工藝、免疫程序和投入品使用符合無公害生產技術要求。有計劃的改造原有養殖小區和規模養殖場,開展畜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強化對畜牧業投入品和飼養環節的監管。推廣和應用無公害養殖技術,引導養殖企業生產優質、安全、無公害畜產品,從源頭上保證畜產品的質量安全。加大無公害畜產品的建設力度,積極開展無公害畜產品認證和產地認定。20*年全市符合條件的規模養殖企業全部通過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定。
加大畜禽環保治理力度,改善人居環境。沼氣工程要與規模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加快沼氣技術的推廣應用。鼓勵已建沼氣池農戶積極補欄,充分利用好國家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項目建設資金和上級獎勵資金,每年新上沼氣工程和糞污無害化處理設施的規模養殖企業不少于20家。鼓勵和扶持大型養殖企業,利用畜禽糞便生產有機肥料。在養殖小區和規模飼養場中,大力推廣應用生物技術,努力減少養殖污染,力爭20*年全市大中型養殖企業實現無污染達標排放。
三、強化科技對現代畜牧業的支持作用
(七)完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
圍繞種畜禽繁育、良種推廣,加快建設擴繁、推廣應用相互配套的畜禽良種體系,建立健全畜禽改良網絡。加大投入力度,強化一、二級種畜禽繁育場建設,完善市、鄉兩級改良站點的設備設施。堅持培育和引種相結合,不斷提高良種供應能力。重點推廣奶牛和優質肉牛、肉羊、肉雞等適銷對路的良種畜禽,增加畜禽良種比重,提高養殖業生產水平。加強槐山羊等地方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工作。逐步完善以市鄉為主的人工授精改良網絡,不斷提高人工授精覆蓋率。繼續落實國有種畜禽場免征企業所得稅、種畜禽生產經營免征增值稅的政策。
(八)搞好飼草飼料開發利用。
充分發揮我市秸桿資源優勢,大力推廣秸桿青貯、生物處理和種草養畜技術,促進畜牧業循環經濟發展。對養殖場(戶)購置大型青貯和牧草收割機械的,均按有關規定享受財政補貼。繼續落實飼料加工企業免征增值稅的政策,將飼料加工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納入工業結構調整的總體項目規劃予以支持,農業發展銀行加大對飼料加工企業的信貸支持,力爭到20*年建成年加工能力達到*萬噸以上的飼料生產企業2個以上,其中年加工能力達到20萬噸的飼料生產企業1個。全市年飼料工業總產值達到*億元以上。
(九)加強畜牧科技培訓工作。
畜牧部門制定培訓計劃,加大對養殖場(戶)的培訓力度,提高養殖科技水平。要把各類專業培訓與龍頭企業的產業技術培訓結合起來,鼓勵和支持畜牧龍頭企業建立技術研發中心,盡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
四、建立健全現代畜牧業保護體系
(十)完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責任和工作體系。
以動物防疫中隊為基礎,組建鄉鎮、辦事處動檢中心,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為主體的動物疫病防控責任體系。市本級要建一個不低于30立方米的獸用疫苗冷藏庫,每個鄉鎮、辦事處防檢中心配備1—2個常溫和冷藏疫苗儲存柜,每位村級防疫員配備一個冷藏包,并為其提供必要工作條件。加快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獸醫行政管理、執法管理和技術支持工作體系。充分發揮動物防疫中隊作用,建立動物疫病長效機制,確保將疫情監測、強制免疫、消毒滅源、疫情普查、應急控制等綜合防控措施落到實處。
(十一)建立健全預警和應急體系。
加強疫情測報網絡建設,進一步完善以養殖龍頭企業為主干,以防檢人員為支點的疫情測報網絡,合理布局動物疫情測報點,監測點做到“有人員、有牌子、有電話、有制度、有記錄”。加強對村級動物疫情觀察員隊伍的教育、培訓與管理,提高預警預能力。制定測報方案,強化科學測報,及時掌握疫情動態。不斷完善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提高預案的科學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落實資金、技術、物資“三項儲備”,及時按效期更新“物資”儲備,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加強應急預備隊建設,定期開展技能培訓和應急實戰演練,提高實戰能力。按照“早、快、嚴、小”的原則,果斷處置動物疫情,堅決將疫情控制在點上。對于重大人畜共患病,畜牧、衛生、工商、商務、公安等部門要及時溝通信息,做好協防協控。
(十二)培育先進的經濟合作組織和市場體系。
按照“民辦、民營、民受益”的原則,大力發展一批服務領域寬、組織化程度高、帶動能力強的各類行業協會和其他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充分發揮其在加強行業自律、開拓市場中的作用。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扶持合作經濟組織的政策措施,經民政和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畜牧業合作經濟組織,其技術服務和勞務所得收入免征所得稅;凡直接從事畜禽養殖的,其銷售符合國家規定的自產畜禽產品免征增值稅;興辦畜產品加工企業的,享受國家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繼續搞好與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的產銷聯建,鞏固擴大國內市場占有份額。積極爭取更多的肉畜禽活體儲備配額,鼓勵支持企業培育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對獲得“中國名牌”或“馳名商標”的企業給予獎勵。
(十三)建立畜產品質量監管體系。
實行養殖全過程質量監管,規范飼料、飼料添加劑及獸藥的使用,加大對“瘦肉精”等違禁藥品使用的查處力度,保證上市畜產品的質量。嚴格執行畜產品市場準入制度,推行屠宰加工企業分級管理制度,堅決關閉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要求的屠宰場(點),嚴厲打擊制售病害肉等不法行為。
(十四)落實動物防疫公共財政保障機制。
畜牧獸醫行政管理、行政執法和技術支持三大支撐體系工作所需經費納入市財政預算,保證其人員經費和日常運轉費用。鄉鎮、辦事處要安排必要經費,以保障動物疫病的監測、預防、控制、撲滅和動物產品有毒有害物質殘留檢測等工作的需要。
五、切實加強對畜牧工作的領導
(十五)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有關部門要把畜牧業作為一個大產業來抓,把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各鄉鎮、辦事處都要制定實施規劃,落實扶持政策,切實加強領導。市里成立以市長為組長、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的現代畜牧業發展領導組,研究解決畜牧業生產中的資金、技術、土地、監管、規劃、環保和治安等問題。市政府把畜牧業發展目標列入各鄉鎮、辦事處年度考核的主要內容。
篇6
關鍵詞:都市農業;生態城市;現代農業;鄭州
中圖分類號:F320.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9-0038-02
都市農業是利用田園景觀、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和農村自然環境吸引游客前來觀賞、品嘗、習作、休閑、體驗、健身、科考、書畫、攝影、購物、度假、教育傳承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式。它是適應城市市場需求的農業,追求“高效、低耗、持續”發展模式。
一、鄭州都市農業的類型與特點
在“綠色鄭州”、“生態鄭州”、“和諧鄭州”的呼喚下誕生的都市農業與其他產業日益融合、功能日益多樣化,經濟功能、生態功能和社會功能寓于美食品嘗(農場客棧、點心農場、農產品農場)、休閑(騎馬農場、教學農場、探索農場、狩獵農場)、住宿(民宿農場、露營農場)之中[1]。目前各種類型的都市農業園區特點(如下表所示)。
二、鄭州都市農業的產品
絕大多數都市農業的市場還是以附近地區大城市居民為主,而且主要是工薪階層、學生、老人等。雖然資源品位和市場情況有所不同,但所有都市農業地旅游產品的主題都幾乎是相同的――“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和生活”,只是在內容上或形式上有差異[2],因而,對都市農業產品的規劃,也就是圍繞這一主題發現、挖掘和表達都市農業、都市生活的要素的過程(如表2) 。
(一)經濟產品―產業互促帶來經濟增長的城市效應
現代意義上的都市農業是農業和旅游業融合的產物,農業“嫁接”旅游,通過第三產業拉動第一產業,第一產業再帶動第三產業,兩種產業的融合引發經濟學領域的乘數效應,從而成為阻止農業衰退和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其經濟與社會效用得到公認。游客來到城市的農業園區吃農家飯、干農家活,在優美的都市環境和安靜的鄉村生活中充分放松身心的同時,還能夠實現自己的許多特殊需要,愛好攝影的人可以創作,學美術的可以寫生,社會學者可以把這里作為研究的案例,孩子可以完成一次親近自然、增長知識的旅游,老人能夠實現一次增進健康、保養身體的鄉村度假,家庭主婦還可以購買家居日用品豐富居家生活。
(二)社會產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載體
都市農業應該與現代文化科技緊密結合、相得益彰,體現出生產示范、推廣輻射、旅游觀光、科普教育、出口創匯、文藝創作以及農事體驗等多元化功能,實現社會、生態、經濟效益三者的統一。傳統農業是公認的弱勢產業,都市農業在試圖尋找一條具有時代特色的現代農業之路,才能為傳統農業實現嬗變提供可能。因此,注入科技要素至關重要。集成農業能夠在農產品培育、規模產銷、品牌打造等方面以高科技成果的表現形式展現在游客眼前,全方位提升都市農業的品牌價值,是農業的發展不可或缺的載體。
(三)生態產品―養怡身心、減少心理疾患的場所
都市農業自身具有“潔、凈、美、綠”的特色, 能減輕城市工業“三廢”污染的危害, 降低城市噪音, 建立人與自然、都市與農業和諧的生態環境, 為市民提供幽靜、清新的棲居環境;為游客提供觀賞動物、植物等自然景觀及山石、盆景、運動、健身等人文景觀,居民親自參與養花種草、果菜采摘、動物飼養等活動, 體驗農業生產的艱辛與樂趣, 從而提高都市居民的生活質量,減少心理疾患的發生。
三、鄭州都市農業的目標
都市農業由城市需要決定農業的發展,體現了大都市對農業的依賴性,是解決農村社會收入低、城市人口老齡化、城鄉交流和區域景觀美化等的重要手段,并進而實現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一體化關系。
(一)提高農業的經濟附加值
發展當地都市農業、實現農民增收,提高農民收入是中國政府解決三農問題和消除二元結構的重點,實現城鄉互促。鄭州市地處中原,有著科技、信息、交通和區位等發展都市農業的諸多優勢,發展都市農業是鄭州市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必然選擇。當地農戶居民為市民提供生活所需的各種新鮮的農副產品,實現大投入、高產出、高效益,把農產品由原料變成適銷對路的商品,帶動農民增收致富[3]。從農業發展獲得經濟收益是“新農村建設”的基本目標之一,但這一目標和特征往往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實踐中鮮能見到成功的例子,而都市農業可以說是一種極易將理念變成現實的生態旅游形式。
(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
在都市化進程中,強調農業、發展農業,強調農業的生態綠化和文化傳承功能,美化都市居民的生活,減少身心疾患的發生,實現城鄉互補。都市農業將極大地推動城區景觀與環境整治。為了吸引開發商投資,為了實現居住效益,政府和居民就要整治和美化城市內部的居住環境,治理周邊的植物環境,愛護樹木、花草和動物。都市農業甚至還可以促進農田的土壤改良和“綠色食品”的生產,改善人居環境是都市農業的追求,如果經營者有信譽(即不以普通食品冒充綠色食品)或政府對綠色食品認證嚴格,開展經營的的主體在農業生產中就要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而他們同時又要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的話,就需要增加使用農家肥,這在客觀上就有改善農田土壤結構和組成的效用。充分認識、挖掘、利用都市農業發展城市的資源、發展與生態、環境和鄉村社會和諧共生的都市農業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城市環境的美化、生態等公益的維持[4]。現代的農業環境、農村生活、農村文化就是都市農業的全部資源和所有魅力,欣賞美景、洋溢身心是基本的旅游目標。
(三)實現環境教育和城鄉交流
現代農業的作用不僅體現在糧食供應,而且在美化城市、保護生態、豐富文化、安定社會諸方面發揮其多功能效益,實現城鄉互動。對于成功的都市農業來說,一方面,讓旅游者通過“完全的現代農業體驗”實現心靈和身體的放松,親近、愛護自然,尊重不同文化,并最終發現、認識傳統文化和生態價值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旅游地居民因經營收益而為自己所擁有的自然環境和獨特文化而感到自豪,并學到許多來自城市的知識、觀念和文明生活習慣,促進傳統農耕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融合。
(四)為發展現代農業示范帶動作用
都市農業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明顯地表現為高度的集約化的經營方式,實現生產、加工、銷售一體經濟發展,提供更多適銷對路的名、特、優、新、高檔次、高附加值的農產品, 以滿足都市居民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要;實現區域農業結構的調整優化, 農民增收,是傳統農業資源和農耕文化轉化為生產力的主要途徑[5],都市農業的科技、經濟、社會力量的強大輻射,為鄉村發展現代農業起示范帶動作用。與城郊農業、傳統農業相比,都市農業的功能更多,領域更寬,層次更高,都市農業貼近都市消費者,可以隨時了解市民的消費新潮,領導生產新潮流,為發展現代農業示范帶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都市農業發展的社會學意義[J].中國農村經濟,1999,(11):46.
[2]李岳云.南京市統籌城鄉發展的思路――三農問題的化解[J].南京社會科學,2006,(11):75-78.
[3]袁力.集成農業視閾下的鄉村旅游深度開發初探[J].旅游學刊,2009,(3).
篇7
關鍵詞:目標管理 農業建筑 經濟 應用
引言
近年來,我國的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經濟的高速發展也促進了我國建筑技術的提高,特別是在城鎮化進程中,農業建筑經濟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完善目標管理技術,促進農業建筑經濟的發展成為了當前農業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目前,因農業建筑施工企業競爭越來越激烈,這對加強企業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經營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企業目標成本的管理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農業建筑經濟概述
農業建筑,屬于建筑工程范疇,稍微偏重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或設施農業。農業建筑經濟,主要就是農業基礎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工程造價,預算、決算、結算控制,施工過程管理等,主要是為了降低施工成本,節約施工費用,同時提升施工效益與價值。農業建筑是指進行農牧業生產和加工的建筑,如糧庫、畜禽飼養場、溫室、農機修理站等,對于農業建筑來說,目前主要有以下的及中間那個類型:
1.1動物生產建筑
動物生產建筑是農業生產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飼養雞、豬、牛,羊、兔、鴨、皮毛獸等禽畜建筑,魚、蝦、鱉等養殖建筑。根據不同的飼養工藝與氣候條件,動物生產建筑一般又分為開敞式、有窗式、密閉式幾種。
1.2植物栽培建筑
它主要包括溫室、大棚、中小拱棚、人工氣候室、組培擴繁室、食用菌生產間、工廠化育苗室等。它們通常采用玻璃、塑料、聚酯等透明覆蓋材料,以透進較多的陽光,提高室內溫度,達到春提前、秋延后或周年均衡種植的目的。
1.3農產品貯藏保鮮及其他庫房建筑
它包括,果蔬貯藏庫、種子庫、糧庫、飼料庫、青飼料貯藏庫、畜禽水產品貯藏庫、農業機具庫等。
1.4農副產品加工建筑
農產品就地貯藏、加工、增值是農民離土不離鄉,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農副產品加工建筑包括:畜禽肉、皮、毛、羽毛、谷物、糧油、水產、乳品加工,種子、飼養、果蔬等加工所需要的廠房建筑。
1.5農機具維修建筑
生產用房根據規模和任務分別設修理、鑄造、鍛造、焊接、木正、機加工等車間,屬小型工業建筑。
1.6農村能源建筑
包括沼氣池、太陽能、小型水力發電站、風力、地熱利用等建筑。
2.農業建筑經濟發展中目標管理的定義及作用
2.1農業經濟發展中目標管理定義
目標管理是企業用人、留人最基本的保障。人才流動是市場經濟人力資源配置合理現象,只有通過流動,才能達到企業資源配置合理,然而,這又可能使企業造成慘重的損失。人力資源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自己辛苦培養的人才,帶走的不僅是企業的技術和經驗,還有可能帶去商機與更多的人才。目標管理的應用,不僅能使企業薪金合理、公平,更讓人感覺能有所用,公平競爭,付出總有回報的合理要求,符合人的需求階梯性發展。最終的結果,不但不能使企業在人才流動中受到損失,而且可能從中獲益,引進更優秀的人才。
2.2農業經濟發展中目標管理的作用
(1)對于人才選拔和招聘的作用
對于農業建筑來說,農業建筑的發展起步晚,要求施工人員的專業要求高,進行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對于降低企業成本,促進企業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采用合理的目標管理,對于人才選拔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企業因擴大業務或因原有職位的員工離職而產生職位空缺時,往往需要從企業中進行選拔或從社會上招聘新員工。選拔往往表現為職位的晉升或薪資的增加,相應的,其所承擔的責任也增大,所需的知識、經驗和技能也更多,因此科學選拔制度的建立尤其重要,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①選拔程序要科學;②選拔方法要科學。績效考評既是對在崗人員工作的考核評價,又是對人員選拔結果進行驗證,同時更可以用來作為企業提高招聘有效性的參考與手段。
(2)評價全面,充分挖掘企業人力資源的潛能
采用企業目標管理,能夠評價全面,充分挖掘企業人力資源的潛能。目標管理中的績效考評制度,不僅考核員工的固有能力,還要考察員工的潛在能力,為全面了解每位員工提供了真實、詳細的信息。如果僅憑業績考核結果來進行人員選拔的話,可能會陷入“彼得原理”中,即企業的員工有被選拔到自己不能稱職、不能勝任的職位上的趨勢,業績是過去行為的結果,業績優秀表明該員工勝任現在的工作職位,但并不一定能證明他能勝任將來的工作職位,不同等級的職位要求勝任者的能力、知識、經驗是不同的。所以采取目標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3.農業建筑經濟發展中目標管理的應用
3.1目標管理與績效考核結合促進
農業建筑企業的績效管理體系將目標管理與績效考核相結合,圍繞“靜態的職責+動態的目標”兩條主線展開,將企業的目標層層分解到每一個崗位上,讓崗位職責與分配下來的目標相互契合,建立起目標與職責協調一致的崗位責任考核體系。聯想績效管理的實施框架包括靜態職責分解、動態目標分解、分解經營目標和考核評價方式四個部分。
(1)靜態職責分解。靜態職責分解是以職責和目標為二條主線,明確經營宗旨,確立部門職責建立工作流程,將具體職責最終落實到每個崗位上,形成崗位指導書。崗位指導書明確規定一個標準崗位的崗位職責、崗位素質、工作條件、崗位考核等。
(2)動態目標分解。動態目標分解就是將職責這條橫線與時間、目標這條縱線的有機整合,使各部門、崗位之間的職責和工作關系有機地協調起來。首先,通過集團戰略發展綱要、子公司戰略、業務部門戰略這三個層次進行戰略規劃,將企業目標具體化。然后,將各層的目標按職責分解到相關部門,采用目標任務書進行目標管理。
(3)分解經營目標。在“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細化”的思想指導下,要聯想到企業業務規劃的結果必須落實到每年的經營預算,各業務模塊的預算財務標準都必須與業務規劃建立聯系。為了建立這種聯系,集團管理部門協助建立了大量的各種運作和核算模型,最具特色的是“屋頂圖”。“屋頂圖”是根據管理會計原理,結合自己的產品成本構成,建立的一個量化的產品經營核算體系。
(4)考核評價方式。設定職責和目標后,利用制度化的手段來保證“說到做到”,以實現預設目標。具體有定期檢查評議和量化考核、細化到人兩種方式。通過績效管理體系可以對農業建筑進行有效的管理,降低成本。
3.2目標管理在農業建筑經濟發展中的控制作用
農業建筑工程與普通工程相比有著很大的區別, 其對于人力資源和材料、 能源以及資金的需求十分巨大,工程項目的施工期限也相對較長。農業建筑工程的質量關系著建筑的使用,同時也關系著建筑使用者的生命財產安全,是對建筑施工企業最為直接的反映,需要引起建筑施工企業管理人員的高度重視。但是,由于農業建筑企業施工中涉及的生產因素眾多,變化迅速,同時施工期限較長,對于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尚且不夠完善,存在著許多不足和缺陷,需要及時進行研究和改進。在施工前,明白施工的目標,進行目標管理對減少施工事故有著重要的作用。
4.目標管理方法在建筑工程質量管理中的應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過程中目標管理方法主要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 事后控制,質量控制主要取決事前空制和事中控制,在施工過程中起到關鍵和重點作用。
4.1事前控制
所謂事前控制,就是指對建筑工程的施工準備階段進行的質量控制。事前控制需要預先進行細致而周密的質量計劃,在強調質量控制重點目標的同時,根據質量計劃對建筑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進行有效地控制。事前控制是建筑工程施質量管理的關鍵和重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建筑工程勘察、設計的質量審查控制;對工程涉及單位和部門的行為管理控制;對工程所需材料的質量控制;對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機械設備進行檢驗和審查;對工程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工藝進行審查;對工程的施工環境和施工條件的準備工作進行控制;對設計圖紙進行會審工作, 制定各部分的質量標準。農業建筑工程的管理部門必須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等相關的部門進行統一的調配,確保其相互配合,優勢互補,從而使施工可以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保證施工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施工事中控制
建筑工程的事中控制是指對于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求質量管理人員對于工程的施工過程有一個充分地了解,對生產要素進行合理分配;要求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技術作業的規范進行施工,并按照制度的約束完成施工計劃。同時,企業的管理人員必須對工程的施工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在事中控制環節,企業要堅持實行內部自控和外部監控相結合的方式,并以內部自控為主,充分發揮企業的自我約束力和控制力,在施工中堅持以質量為根本,對工程的質量進行管理和控制。事中管理一般包括幾個方面的內容 :
(1)對工序的質量控制
農業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是由大大小小無數的工序組成的,人力、物力、工程設備、環境因素等的綜合作用,就是工序的過程。因此,對農業建筑工程質量的管理和控制必須以工序為核心,對所有工序的質量進行管理和控制。要以工序為控制核心,通過預先設立的控制節點,對工序進行預控,嚴格質量檢查。目標管理方法強調的是以客戶需求為核心,以客戶滿意為目標,追求對建筑使用功能最大限度的保障。所以,在施工過程中,質量管理人員不僅要對已經完成的分項工程進行質量檢測,還要對正在施工的分項工程進行實時追蹤,加強對其數據的管理,從而實現對于分項工程的質量控制。
(2)對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
主要是針對分項工程進行管理和控制。在對工程進行監督和質量管理,要用分項工程的質量來反映單位工程質量和工程整體質量,因此,對于分項工程的質量控制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必須引起質量管理人員的重視。
(3)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對于建筑工程主要是指交付使用前的檢測工作,要對工程的質量進行驗收,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處理,同時,將實際工程與設計圖紙進行對比,發現不符之處的,如果沒有特殊原因,必須進行返工。在交付使用后,要對工程質量進行跟蹤,為客戶提供長期的管理服務,確保工程的使用質量。
5.結論與建議
總之,在農業建筑工程質量管理中應用目標管理的方法,可以突出方案的預控質量,加強工程管理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工作,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和整體質量,充分發揮農業建筑自身的功能和作用,確保建筑的實用性,對于農業建筑經濟的發展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以后的農業建筑經濟發展中,一定要完善目標管理,在施工前期、中期、后期分別進行控制,盡量滿足客戶對于農業建筑的要求,讓農業建筑更好的現代化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王文寶;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適用方法及應用[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年18期;
[2]楊榮光;建筑工程項目質量管理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3]盧雯君;加強人力資源管理 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J];北方經濟;2012年10期;
[4]米帥;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及績效評價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5]譚學勤;施工項目目標成本控制方法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作者簡介】
篇8
一、農牧區文化事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海西州農牧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農牧區文化建設力度不斷加大,農牧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具格局。
1.農牧區文化機構日趨健全。目前,海西州基本上實現了國家規劃的“縣縣有文化館和圖書館,鄉鄉有文化站”的目標,其中有13.9%的村有圖書室或文化站,形成了覆蓋全州農牧區的三級文化網絡。
2.農牧區文化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海西州曾融資億元,決心下大氣力扶持文化館(站、室)的恢復和發展事業,特別是對農牧區文化站(室)的設施、設備配置建設的重視程度已經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2008年,海西州文化體育廣電局圍繞建設“文化強州”的目標,著力加強農牧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進度,加強鄉鎮、街道、村、社區基層服務點建設;制定了海西州鄉鎮綜合文化站(鄉鎮文化體育中心)建設規劃,啟動2008年海西州鄉鎮綜合文化站(鄉鎮文化體育中心)建設項目。2008年11月,海西州首批50個“農家書屋”已建成使用,首批建成的50個“農家書屋”平均每個書屋配置500種近1500冊圖書和10余種報刊,內容涉及農業實用技術、農牧區致富經驗、政治法律、文化教育、文學藝術、農牧區醫療衛生等。
3.農牧區文化活動日益活躍,為經濟服務的功能增強。海西州通過辦文化與送文化的結合,各種文化下鄉活動和群眾自娛自樂的文化活動在各地蓬勃開展,農牧民群眾參與文化、享受文化的熱情日益迸發。
4.海西州十分重視對當地民間文化的挖掘和保護。開展了民間文化資源的普查工作,去蕪存精,積極推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演出、展示和傳承。
二、農牧區文化事業發展中存在的不足
雖然海西州農牧區文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存在著不少制約農牧區文化建設發展、影響農牧區文化建設成效的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1.農牧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利用率不高。盡管有些鄉鎮、村建起了較為現代化的文化活動場所,但仍有相當多的地方由于財力有限,農牧區文化設施建設投入得不到保證,設施面積不足,設備陳舊老化,有的被擠占、挪用和變賣,設施設備的陳舊與農牧民對文化的需求形成突出矛盾,致使這些地方難以開展正常的文化活動。同時,現有文化活動場地還存在利用率不高等問題。在不少地方,農牧民常年看不到電影。不少縣、鄉(鎮)的文化館(站、室)的硬件建設歷史欠賬較多,一些文化館(站、室)的建筑面積、活動廳室、必要設備等均難以令人滿意;根據我們綜合問卷及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農牧區各類文化資源整合利用不夠,村文化站(室)的總體使用率不超過30%。
2.農牧區文化經常性事業經費投入明顯不足。盡管近年文化事業經費總量有所增長,但與新增財力相比,與其他行業相比,農牧區文化建設的投入仍明顯偏低,特別是保證農牧區文化健康發展的經常性事業經費嚴重不足,如圖書經費缺乏等。一些鄉鎮無公共娛樂場所,上面重視文化工作的口號響,但雷聲大,雨點小,各級報刊雜志、各級領導和專家只講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和理論,不講隊伍建設,更談不上怎樣抓隊伍建設,沒有好的具體措施和政策,真正為農牧區基層的文化建設解決實際問題甚少,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突出的問題得不到解決。
各級政府用于農牧區基層文化建設的資金微乎其微,尤其在財政體制改革后,鄉鎮基層政府只能安排有限的資金勉強應付縣級以上舉辦的大型活動,文化經費投入增長速度不低于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在許多地方沒有得到可靠保證。更令人擔憂的是少數地方,只顧發展經濟而忽視了文化建設,還將地方文化設施維修和設備購置專項經費挪作它用。另一方面,有些地方不重實效,片面追求轟動效應,熱衷于大活動,搞門面功夫,造成資金浪費。
3.農牧區文化生活單調。文化活動具有娛樂身心、移風易俗、溝通人際關系、提高人的文明素養的特殊功能。在日益富裕起來的鄉村,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農牧區文化建設的滯后,農牧民的業務文化生活十分單調,造成在農牧區不少地方賭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動沉渣泛起,并有蔓延之勢。根據我們的問卷調查顯示,農牧民對自身文化生活狀況滿意度不高。有30.18%的農牧區居民對目前的文化生活表示不太滿意或很不滿意,只有10.29%的居民表示滿意,還有80.15%的農牧民表示,村里不組織或很少性的文化活動。調查顯示:當前農牧民在勞動之余,參與較多的文娛活動依次是:看電視的占18.7%,打牌玩麻將的占15.9%,看錄像的占10.6%,而從事民間文藝活動的不到1%。調查結果表明,農牧區文化生活以看電視、看錄像、打牌玩麻將的娛樂文化為主,而讀書看報、農業知識學習培訓等知識文化生活缺乏,民間傳統文藝活動也不足,每年春節期間僅有一次社火表演活動,廣大農牧民對文化生活的選擇還很有限。
4.農牧區文化管理體制不順,部門分割嚴重。文化管理與服務單位的用人制度、考核制度、管理制度比較僵化,缺乏活力。文化、衛生等職能部門,科協、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以及當地的學校、企業都會開展一定的活動,但大都自成體系、各自為政,缺乏共享共建的意識,既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又造成了有限文化資源的閑置和浪費。如鄉鎮綜合文化站都是由鄉鎮政府直接管理的,文化主管部門和業務單位只對文化站進行業務指導;農牧區公共文化服務存在多頭管理,不少鄉鎮綜合文化站與農技站、廣播電視站、學校等聯系協調不夠,各自為陣,造成文化資源配置浪費,不能集中開展各項文化活動。
三、對策建議
1.加強對農牧區文化建設的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與支持,毫無疑問是搞好農牧區文化工作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各級領導要深刻認識農牧區文化建設對于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牧區、落實和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意義。各級政府必須切實加強領導,把農牧區文化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政府主要領導干部目標責任考核指標體系,采取分級負責制度實施農牧區文化建設各項工作。州人民政府負責本州農牧區文化建設工作規劃、年度計劃的下達和監督實施,具體工作由州文體廣電局負責;各縣(市)人民政府負責制定本縣(市)農牧區文化建設工作規劃,按海西州下達的年度計劃完成本級文化設施的維修、改擴建等任務,監督各鄉鎮年度計劃的實施;農牧區文化設施建設主要責任在縣(市)人民政府;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制定本鄉(鎮)農牧區文化建設工作規劃,完成縣(市)下達的年度計劃;各級計劃、財政、規劃、土地、編制、人事、文化、教育、科技、體育、廣電、新聞出版等職能部門也要將農牧區文化建設納入工作日程,積極配合,及時解決農牧區文化建設中出現的新問題。
2.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和制度,促進農牧區文化市場繁榮發展。農牧區文化市場是聯系農牧區文化生產者和農牧民的中間環節,因此,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文化市場行為,對文化市場進行有效管理。具體主要包括:建立健全農牧區文化可持續發展機制,保證農牧區文化可持續發展;加強對文化設施使用的監督檢查,對原有的凡屬公益類的文化設施要以文為主,綜合利用,不得改作他用,已改作他用的,要盡快收回,維護其公益性質;建立健全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保護專項資金制度;抓好制度建設,構建包括準入機制、競爭機制、責任機制在內的長效機制,用制度規范新機制的運行;要積極探索建立黨委、政府農牧區文化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鄉村文化監督聯絡員制度等,明確各有關部門職責,密切協作、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農牧區文化發展工作,逐步推動農牧區文化建設法制化、規范化、制度化;要根據農牧區文化市場的季節性、喜慶性、地域性、民族性、流動性的特點,加強對重點問題、重點時間和重點地區的管理。
3.明確農牧區文化建設中廣大農牧民群眾的主體地位。農牧區文化建設的目的是提高農牧民群眾的文化素質,豐富農牧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創造“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的社會主義新農牧區。農牧民是農牧區的主人,在建設農牧區文化的過程中必須尊重農牧民的主體地位,“以農牧民為本”,尊重農牧民群眾的需求,傾聽他們的意見,堅決要杜絕違背農牧民意愿,搞花架子工程。為確保農牧民群眾主體地位,可以考慮在農牧區建立農牧區文化建設委員會,該委員會由5-10人組成,其成員全部來自農牧區,農牧區文化建設的任何一項建設都必須獲得該委員會2/3以上委員的同意,同時該委員會還負有監督文化建設、向政府部門匯報文化建設進展情況、反映問題的權利和義務。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上層拍板”、“辦公室決定農牧區”的情況,使文化建設真正滿足農牧民群眾切身需求。
4.加大對農牧區文化建設的投入,逐步建立多渠道投入體系。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文化事業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國發[2000]41號)精神,切實搞好文化事業建設費的征收、管理和使用,確保農牧區文化建設資金按時、足額到位。發揮政府公共財政的主導作用,要將農牧區文化建設經費列入各級政府的財政預算,要確保農牧區文化事業經費的增長不低于當年經常性財政支出的增長幅度。要把農牧區文化經費納入預算管理,并建立相應的專項資金,文化事業建設費的安排要向農牧區文化建設項目傾斜,并保證有影響的重大農牧區文化活動的經費投入。對于文化館(站)、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的日常工作給予必要的經費保障,鄉(鎮)政府每年至少安排人均10―15元的經常性活動經費和圖書購置經費。鼓勵社會力量投資農牧區文化建設,鼓勵對社會公益性活動、項目和文化設施等方面的捐贈。積極扶持熱心文化公益事業的農戶組成文化戶、文化室、圖書室等,支持農牧民自籌資金,自己組織,自負盈虧,自我管理,興辦農牧民書社,集(個)體放映隊等。逐步形成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多渠道籌資為輔的農牧區文化建設格局。
5.加強農牧區文化服務體系建設。(1)大力推進廣播電視進村入戶。在鞏固完善已建“村村通”工程基礎上,力爭在2012基本實現2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通廣播電視。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采取切實有效的技術手段和措施,加快推進廣播電視盲區“村村通”工程建設,對有條件的村通過聯網或建設獨立前端等有線廣播電視方式進村入戶,對無線覆蓋的農牧區,通過設備改造、加強運行維護,充分發揮無線發射臺站的作用。加快建立完善廣播電視“村村通”運行發展長效機制,做到廣播電視村村通、長期通。作為社會主義新農牧區建設的重要工作內容,各級政府要對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資金和維護經費給予投入。(2)大力發展農牧區電影事業。實施農牧區電影數字化放映“2131工程”,政府有責任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必要的扶持,要通過層層簽訂落實“2131工程”目標責任書,進一步明確責任,免費為農牧民放映電影。(3)建設農牧區數字化文化信息服務網絡。要以資源建設為核心,以基層服務網點建設為重點,積極開展農牧區數字化文化信息服務,促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充分利用現有信息資源傳播設施,把“共享工程”與數字電視、農牧區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農牧區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政務網、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等基層文化活動中心相連接,到2012年基本建成以州級中心為基礎平臺和樞紐,縣(市)圖書館為基礎,覆蓋農牧區鄉(鎮)、村的農牧區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服務網絡,80%至90%的行政村具備開展共享工程服務的基本條件。爭取在全省率先建成覆蓋全州城鄉的文化信息網絡,為農牧民群眾提供數字化文化信息服務,促進“數字海西”建設。(4)擴大服務“三農”類圖書的發行。引導圖書向“三農”傾斜,積極發行廣大農牧民看得懂、買得起、用得上的實用圖書,切實解決農牧民群眾“看書難”問題。發展“農牧民書社”、“農家書屋”等農牧民自助讀書組織,為農牧民群眾讀書提供方便。切實改進報刊發行發送工作,繼續實施送書下鄉工程,以政府采購形式,每年集中招標采購一批適用于農牧區的圖書,直接配送到鄉村文化站(室),方便農牧民群眾閱讀。(5)加大文化資源向農牧區傾斜。對重要的公共文化資源進行合理調整,逐步增加為我州農牧區服務的資源總量。州重點報刊要加大農牧區和農業報道的分量,逐步創造條件開辦農牧區版。海西人民廣播電臺、海西電視臺要增加農牧區節目、欄目和播出時間,條件成熟時可開辦農牧區頻道。縣(市)等廣播電臺、電視臺要把面向基層、服務“三農”作為主要任務。要在形式上變“送文化”為“種文化”,不僅要為農牧區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還要讓它們在農牧區扎根、結果。
6.大力推進農牧區文化重點工程建設。(1)實施農牧區文化陣地建設工程。根據“重點在農牧區,難點在農牧區,潛力在農牧區,優勢在農牧區,希望在農牧區”的客觀認識,要實現縣(市)有文化館(群藝館),鄉鎮有綜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室,落實有文化活動場所、有專職文化干部、有人員編制、有文化活動經費“四有”工作。按照“鞏固成果、量力而行、穩步推進”的原則,鼓勵整合文化、教育、廣電、體育等資源,建設綜合性、多功能文化活動中心,著力解決農牧區文化設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問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爭取到2012年鄉鎮覆蓋率達到90%。以文化示范村和文化中心戶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村落文化設施建設,根據村級經濟和區位性質,分類指導、示范帶動,建設集教育、娛樂、健身、休閑功能為一體的村落文化活動陣地。(2)實施農牧區文化隊伍扶持工程。要采取有效措施,穩定和發展專兼職結合的農牧區文化隊伍,逐步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縣(市)文化館(群藝館)圖書館、鄉鎮綜合文化站補充人員要納入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計劃。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牧區從事文化工作。采取多種形式,充分發揮專業藝術人員的積極性,加強農牧區文化隊伍的教育培訓。積極培養農牧民文化骨干,充分發揮民間藝人、文化能人在活躍農牧區文化生活、傳承發展民族民間文化方面的作用,鞏固農牧區文化建設的群眾基礎。對做出突出貢獻的農牧區文化單位和基層文化工作者予以表彰獎勵。(3)實施農牧區文化運作機制創新工程。一是創新文化下鄉的活動形式和機制。堅持“政府扶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群眾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務模式。二是開展豐富多彩的農牧區文化活動。要按照“健康向上、豐富多彩”和“就近、方便、經常”的要求,積極開展形式新穎、群眾喜聞樂見的農牧區文化活動,注重提高農牧民群眾的參與面和內容的豐富性。
篇9
關鍵詞:人才服務;現代農業;思考
中圖分類號:S-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0)-07-0008-2
0 前言
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自2007年6月以來,在全市實施了人才服務現代農業發展項目。選派85名優秀年輕干部,到各縣(市區)和鄉鎮任科技副職,選派302名優秀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科技服務團隊,深入鄉鎮開展科技服務。兩年來,選派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充分發揮部門和個人優勢,在傳播農業科技、提高農民素質、發展農村產業、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有效促進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1 實施項目的主要做法
1.1 領導重視,安排部署
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人才服務現代農業發展項目工作,市委、市政府召開專門會議,各縣(市、區)召開歡迎會和對接會,對項目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市和各縣(市、區)都成立了人才服務現代農業發展項目辦公室,負責項目的組織實施、督查調度和考核管理工作。
1.2 搭建事業平臺,創造寬松環境
項目工作開始時,組織部們對選派干部工作和生活做出安排,選派部門力所能及為選派干部解決實際困難,服務鄉鎮為選派干部履行任職手續和工作分工,配備必要的辦公用品,以便于選派干部開展工作。
1.3 定期調度,搞好督導
通過召開調度會、總結會,開展督查等形式,有效指導鄉鎮科技服務團隊開展科技服務工作。全市共開展督查和檢查187次,召開工作匯報和調度會148次,制定下發了《全市人才服務現代農業發展項目工作成果統計表》,定期對項目工作進行調度,全面反映服務團隊的工作成果。
1.4 建章建制,規范管理
結合實際制定了工作匯報、工作考核、信息報送、人員管理、項目考勤等制度,使項目工作有規可依,有章可循,為項目實施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1.5 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在項目工作實施中,共開展電視宣傳143次,廣播宣傳140次,報紙宣傳397篇,上報信息368份,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
2 取得的主要成效
2.1 發揮科技引導作用,有效提高農民科技素質
各選派干部和科技服務團隊立足本地實際,開展技術咨詢,提供致富信息,通過舉辦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召開技術成果經驗交流會等形式,幫助農民掌握各種適用新技術,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共推廣實用新技術266項,下發科技簡報946期,宣傳科技知識5670條,提供致富信息3344條,舉辦各種技術培訓班1684期,培訓24.2萬人次。
2.2 注重發展農村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科技服務團隊深入鄉村,積極調研,確定產業發展重點,開發產業項目,幫助協調落實資金。新發展農村產業項目184項,培養農村種養加示范大戶990戶,帶動周邊農戶12248戶,幫助鄉村協調落實資金9960萬元,轉移農村勞動力72890人。有力地助推了農村產業發展。
2.3 發揮協調聯系作用,爭取項目和招商引資,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選派干部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根據個人特長或派出單位的優勢,為所在鄉鎮牽線搭橋,幫助鄉鎮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推動鄉鎮經濟發展。各服務團隊共爭取協調項目333個,項目資金4.3億元,其中招商引資項目92項,資金2.2億元。
2.4 圍繞中心工作,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各選派干部積極投入到新農村建設中,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和物資幫助,解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難的問題。在新農村建設中,各選派干部共幫助鄉村修建圍墻10.9萬延長米,修邊溝9萬延長米,修建沼氣池1880個,修橋30座,修建水泥路201公里,共投入資金4532.2萬元。
2.5 幫助農民組建協會,扎實做好民生工作
各選派干部根據本鄉確定的產業發展重點,因地制宜,幫助農民組建各類協會198個,入會戶數10044戶,有效提升了農民組織化程度,使農民走上了規模化、集約化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還包保貧困戶,制定幫扶計劃,促使其盡快脫貧致富,為農民辦好事實事754件,受惠人數67692人。
3 實施人才服務現代農業發展項目的思考
3.1 實施人才服務現代農業發展項目,在幫助農民解放思想、轉換腦筋上有了新載體
發展現代農業,需要幫助農民掌握發展現代農業的本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一座金山不如教會淘金的本領。各科技服務團隊充分發揮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多、素質高、技術新的優勢,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村入戶,向農民傳播適用新技術,開展技術咨詢,提供致富信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通過舉辦各種科技培訓班,組織現場交流會等形式,向農民傳授農業科技知識,提高農民科學技術水平,掌握一技之長。特別使農民摒棄傳統農業舊觀念束縛,樹立依靠科技發展農業,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現代農業新理念。
3.2 實施人才服務現代農業發展項目,在促進鄉村發展經濟、產業升級上有了新突破
人是生產力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在當地資金、資產、資源及人力等社會資源一定的條件下,縣鄉科級副職和科技服務團隊的注入,對當地經濟發展起到助推器和催化劑的作用,引起化學反應,從而促進產業升級,帶動和促進經濟的發展。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選派干部到崗后在深入調查走訪的基礎上,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現狀和潛力提出發展對策,發展新產業,上新項目,或幫助原有項目做大做強,就可有效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上新臺階。
3.3 實施人才服務現代農業發展項目,必須選派好下派干部和組建好服務團隊
人才服務現代農業發展項目的實施主體是選派干部和服務團隊,選派干部和服務團隊的素質如何將直接影響項目的實施效果。農村需要的是能給地方帶來實效的干部,不是有多高文化的專業人才來就行,而是能為地方帶來好處,為百姓帶來實惠才行。因此,只有從有實力的部門選拔有能力的后備干部才會使選派工作取得真正的實效。各級組織部門要嚴格鄉鎮科技副職選派標準,經單位推薦,組織部門考核,把那些年富力強、思想政治素質高、群眾基礎好、綜合能力強、業務能力強的干部選拔到鄉鎮科技副職的崗位上來,負責團隊整體工作,利于向上爭取資金和項目,使項目工作取得實效。在專業技術人員的選派上,嚴格按照《吉林省人才服務現代農業發展項目專業技術人員選派工作方案》進行。堅持把懂專業、會技術、有特長的人員充實到服務團隊中,提高團隊實力,增強服務能力。
3.4 實施人才服務現代農業發展項目,要取得選派部門和下派鄉鎮支持
為方便選派干部開展工作,鄉鎮要為選派干部履行任職手續和進行工作分工。做到有位置、有分工、有職責、有作為。為使選派部門支持選派干部工作,要建立選派部門包保責任制,選派部門、單位要把選派干部所服務的鄉鎮和包保村作為部門、單位的聯系點,對派出干部開展工作給予大力支持,對聯系點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各選派單位要把支持選派干部工作當作份內事,從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全面關心選派干部。特別是要重視關心和幫助選派干部解決家庭中的各種實際困難,解除后顧之憂,力所能及地幫助選派干部開展工作。
篇10
關鍵詞: 現代農牧業;發展;建議
中圖分類號:F30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24
“十三五”規劃綱要對推進農業現代化進行了全面部署,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把“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列為8項重點工作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發展現代農牧業是今年乃至“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業工作的一項重點工作。包頭市作為最大的工業城市,必須從實際出發,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圍繞建設現代農牧業,全面建設“高、精、強”現代農牧業。
1 包頭市現代農牧業發展的現狀
包頭市地處內蒙古高原的南端,是最大的工業城市。2015年末,包頭市常住人口為279.9萬人,農牧業人口51萬,農牧業人口占18.22%;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GDP)達3781.9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101.1億元,僅占2.6%,包頭市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3667元;包頭市耕地面積約42.67萬hm2,其中,水澆地面積18.4萬hm2,常年播種面積31.33萬hm2。包頭市農牧業現已形成“菜、薯、肉、乳”4大主導產業。
1.1 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
2015年,包頭市糧食產量達到106萬t,蔬菜產量110萬t,牲畜存欄達到512萬頭,奶牛存欄17萬頭,菜薯乳肉4大主導產業占第一產業比重的70%以上,農牧業休閑觀光主體達到364家,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
1.2 農牧業區域布局進一步優化
包頭市深入實施“南菜北薯、乳肉并舉”戰略,已初步構筑“三帶、六區”農牧業發展新格局,充分依托當地資源,大力弘揚草原文化、農耕文化、黃河文化。
1.3 農牧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
目前,包頭市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166家,專業合作社達到1366個,通過建立龍頭企業與合作社、種養大戶和農牧民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初步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新的產業化模式。
1.4 現代農牧業信息化建設發展迅猛
包頭市建成了自治區第1家集農畜產品質量監管、電子商務、科技服務、市場信息等為一體的現代農牧業科技創新服務中心,通過現代農牧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等多種形式,隨時隨地為農牧民提供服務。
2 包頭市現代農牧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農牧業生產基礎薄弱;農牧業生產方式傳統,經營方式落后;現代農牧業信息化水平不高;現代農牧業產業化發展處于初級階段。
3 加快包頭市現代農牧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3.1 加快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加大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伐
通過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和現代都市休閑農牧業,穩步提升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形成供需平衡、產業融合的現代農牧業發展結構。
3.2 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及科技服務水平
為現代農牧業建設提供科技支撐。構建現代農牧業科技創新、推廣服務體系,大力發展“互聯網+”農業,加強農業物聯網、農業大數據和農產品跨境電子商務建設,全面提升現代農牧業科技化、信息化水平。
3.3 加快農牧業產業化發展步伐,切實提高農牧業規模化水平
包頭市應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建立完善長期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積極完善農牧業產業化經營機制,全面提升現代農牧業產業化水平。
3.4 大力推進農牧業標準化建設,切實保障農畜產品質量安全
加快種養殖標準化示范園區建設,大力推動農牧業專業化、標準化、綠色化生產,加快農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市縣鄉3級監管、檢測體系,從源頭上保障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實現規模以上經營主體追溯全覆蓋。
參考文獻
[1]吉向國.加快包頭市現代農牧業發展的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2011(9).
[2]李軍.關于包頭市大力發展現代農牧業的建議[J].現代經濟信息,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