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禮儀范文
時間:2023-07-12 17:41: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茶文化的禮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64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6-000X(2018)07-0041-03
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應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和準則,禮儀修養則是指對人際交往行為規范和準則的認知程度和水平[1],簡言之,即禮儀達到的一種程度。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其作用體現在以茶育人、以茶言志、以茶喻理等方面[2]。大學生是國家及社會建設性發展的人才保障,同時也是科技文化教育發展的重要承載者,結合茶文化活動,加強大學生禮儀修養教育,于國家于社會均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禮儀修養對當今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
近年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案件頻發。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大學生正處于由校園步入社會的轉型時期,在此期間,他們面臨著升學就業、戀愛交友、師生關系、家庭問題等多重因素帶來的心理影響。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說:“一切的財富和成就,都源于杰出的智慧和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是大學生實現人生理想和成才目標的前提,是培養健全人格的基礎,也是大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必備條件[3]。在大學學習生活期間保持心理健康對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大學生進行禮儀修養培養有利于幫助學生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使他們學會尊重他人、誠信待人、舉止得體,談吐適度。進一步具備化解人際沖突、加強其與他人的合作精神,鞏固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同時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心理狀態,在學習與生活中,表現出正面態度多于負面態度,在一定程度上逐步培養應對突發狀況的應變能力,對待消極情緒的調節能力,從而建立心理預防機制有效防范心理疾病的發生。
(二)有助于大學生塑造人格與自我完善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品格及資格的總和。從心理學角度而言,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氣質等特征的總和;從倫理學角度講,人格指人的品格,體現人在一定社會中受教育和自我修養的文明程度;從法律角度講,指人作為權利、義務主體的資格,體現人在一定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權利和義務的統一[4]。從倫理學角度闡述:禮儀修養能從言談舉止等外在的行為上提升人的姿態和氣質,塑造優良的形象,同時可以展現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精神面貌。這說明禮儀修養可以使大學生擁有積極健康,青春活潑的形象,落落大方的氣質和彬彬有禮的禮儀風度,同時展現自身的道德素質和品行修養,體現人格魅力。禮儀修養培養幫助大學生不斷剖析自身性格和處事的不足,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使其今后盡快融入到復雜的社會環境和富有挑戰性的職場生活。歌德說:“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5]。當代大學生只有通過不斷的自我促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發展以及學習禮儀,遵守規范,提高交際技巧和應變能力,才能適應社會、獲得他人的認可和尊重。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實現個體社會化,禮儀修養是一門必修課[6]。
(三)有助于大學生學有所成
校園中,良好的禮儀風尚有助于發揚樸實求真、勇于創新的學風。例如在學術研討會中,激發學生之間思維火花相互碰撞;在討論學習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參加考試,誠信守信,不違規不越矩;學術競賽上,求真務實、真誠參賽、營造公平公正的良性競爭氛圍等。從以上多個方面都可以看出禮儀對于學風建設的益處。
同時,大學生具備良好的禮儀修養有利于維持和諧穩定的師生關系,大學學習期間,難免遇到學業上的問題,如實驗課題進展緩慢、專業知識理解一知半解、對研究方向前景迷茫等,都可以虛心地向老師請教,老師定將答疑解惑、耐心指導,幫助他們在學業上取得進步或者實驗上獲得進展,為今后步入社會或繼續進行學術研究、出國深造奠定堅實的專業基礎。
二、大學生禮儀缺失的表現
(一)公共意識淡薄
公共意識淡薄是大學生禮儀缺失的常見表現。具體現象可以涉及到社會與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乘坐公交車、地鐵旁若無人地吃有氣味的食物,大聲外放音樂引發喧嘩;圖書館中違反規定隨意占座,嬉戲吵鬧,手機不靜音,接電話音量大;在校園街道、草坪上隨意吐痰、亂扔果皮紙屑煙頭,無視告示故意采摘花草,冒險攀爬雕塑拍照;騎行共享單車亂停亂放,惡意損壞公共設施等。
(二)個人素質欠缺
個人素質高低可以從日常待人處事中體現出來。如能否尊敬師長,能否正確引導新入學師弟師妹建立正確的學習生活態度;能否尊重體諒和關心同學,能否維系寢室生活融洽;能否具有集體榮譽感,能否按時參與集體活動、服從組織安排和是否有責任心與使命感,能否對待社團與學生會工作盡心負責;以及能否在課業方面誠實守信,不弄虛作假等。當代大學生活中時常涌現與同學老師關系冷漠,缺少溝通;班級集體意識淡薄,經常缺席公共活動;偶遇老師,刻意躲避甚至無視老師;集體撒謊逃課,普遍曠課,學習功利心嚴重,考試作弊的現象。
三、茶文化對大學生禮儀素養培養的內在聯系及意義
(一)茶文化的定義
茶文化的定義首次出現于莊晚芳教授在《中國茶文化的發展與傳播》一文中。陳文華則提出了從廣義與狹義兩個角度定義茶文化的概念:廣義的茶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有關茶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7],它以物質為載體,反映出明確的精神內容,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高度和諧統一的產物,是一種對茶事認知集合形態的人類現象[8]。而狹義的茶文化則專指注重精神享受部分[9]。目前茶文化的研究重點在其精神功能與傳播價值,且茶文化涉及歷史學、民俗學、社會學、美學、傳播學等,是茶與文化綜合全面的結合。故本文主要從廣義的角度來闡述茶文化對于大學生社交禮儀的推進作用。
(二)茶文化對禮儀素養培養的內在聯系
茶是尊重的象征。前人有宋代詩人宋耒“寒夜客來茶當酒”般“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高雅。今時有尋常百姓“引座上茶”的待客之道。“來客不篩茶,不是好人家”,來客奉茶是中華民族傳承了幾千年的最起碼的待客禮節,表達出主人熱情友好、誠摯尊敬的心意[10]。一杯熱茶疏解了客人沿途的疲乏,人情之暖勝過冬夜之寒。進門一杯淡茶,不似烈酒濃烈醉人,淡然清香中傳達的正是一份恰到好處的尊重。茶道吸收中國傳統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要求人們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發現與遵循客觀規律,戒驕戒躁、耐心沖泡,方顯對茶葉,這片神奇的來自大自然恩賜的“東方樹葉”的尊重和對客人滿滿的敬意,將精神的東西融進茶中,使之成為精神文明的代言,從而讓茶文化成為精神文明的體現[8]。
茶是和睦的象征。常言道:“茶品如人品,茶道即人道”,茶之所以被稱之為“君子之飲”說的正是茶與為人之道的關系[11]。飲茶之人其精神內涵與品性修養也有一定的高度:待人和睦,為人真誠。茶文化作為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吸收中國傳統儒家“和”的精神。唐代詩人裴漢在《茶述》中寫到“其性精清,其味浩潔,其用滌煩,其功致和”;而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論述到“祛襟滌滯,致清導和”。這些都表明古時茶人將和諧、中庸的思想引入茶文化中。
茶是清廉的象征。古時有陸納以茶作為“素業”倡導廉儉,反對奢靡的美談,流芳百世;茶神陸羽作有茶詩《六羨歌》云“不羨黃金暈,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臺。惟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此詩將陸羽淡泊名利、不慕榮華、不貪功名、不同流俗的高尚品格傳達地淋漓盡致。如今“茶之廉,推行清廉、勤儉有德、以茶敬客”仍是正道,通過接納茶文化這一健康、生活、不以虛華為榮,而以廉儉為貴的文化風尚標,自覺接納現代禮儀規范,正是茶文化與當代禮儀又一默契的切合點。
從以上三個方面來看,茶文化與禮儀有著緊密而深刻的聯系。
(三)茶文化對禮儀素養培養的意義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不斷壯大,經久不衰的豐厚滋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高貴的靈魂,只有文化興才能國運興,文化強才能民族強。茶文化作為中華名族傳統文化的特殊形式,其海納百川,傳達著高尚而普世的價值觀,并且深入尋常百姓家。人們以茶明敘倫理,以茶熱情待客,以茶和睦氛圍。這些都是禮儀涵養所需要的精神境界與行為規范,具有文化的教育功能。而茶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體現在茶文化對人的教化作用,影響著人們的思想道德和行為規范[10]。一方面,茶文化的廣泛傳播直接向人們傳達仁義、樸素、熱情、真誠、團結、勤奮的精神導向。另一方面,茶文化的價值輸出從一定程度上與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切合。二者都倡導和諧友善、對于傳播社會正能量,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而良好的社會風氣可以約束人們自覺遵守社會秩序,提高社會公共意識,培養社會公德心與責任感,進而提升禮儀素養。從全民飲茶到全民愛茶再到全民興茶最終全民進步的偉大跨越。
四、茶文化對大學生禮儀修養的推進——以湖南農業大學校禮儀隊為例
(一)學習茶詩,提升綜合素質
茶詩作為茶文化的形式之一具有語言優美、意境高遠、體裁多樣、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等特點[12]。孔子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近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13]。湖南農業大學禮儀隊通過學習茶詩中飽含的思想和精神,可以加深對傳統文化精髓的理解,也是對中國茶文化的繼承。
古往今來,修身養性、明倫怡情的茶詩妙句不在少數。蘇軾在《汲江煎茶》中繪聲繪色地描述了取水、烹茶、斟茶等茶事活動,用以表達詩人高雅的情趣,托茶喻志。“茶圣”陸羽在《茶經》中寫下“茶香寧靜卻可以致遠,茶人淡薄卻可以明志”,源自諸葛亮的名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用以表贊飲茶之人重德行、尚和睦的特點。詩僧皎然在《飲茶歌誚崔石使君》寫道:“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徒自欺”[14],倡導以茶代酒,探討茗飲藝術境界,對唐代中后期中國茶文學——詠茶詩歌的創作和發展,產生了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
禮儀隊開展茶文化的學習是當代大學生對茶風古韻的傳承,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茶文化教學不但可以傳播茶文化知識,同時豐富學生內涵修養,綜合提升素質。
(二)茶藝培訓,增進操作技能
禮儀隊隊員定期參加茶藝課程培訓。通過品茶、泡茶等過程,不僅讓禮儀隊隊員對茶文化有了直觀的了解,而且提高隊員們動手、動腦、動心的能力。同時在茶事活動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利于培養隊員的組織管理和協作能力。茶藝中鞠躬禮、伸掌禮、寓意禮、著裝要求、神態規范、解說演示等[10],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隊員的氣質和日常言行,可提升隊員們良好的外表形象和氣質。禮儀隊隊員結合平時生活實際的需要,通過練習茶藝,既豐富了業余生活,又掌握了一門特長,是將茶文化理論運用于實踐的最佳方式。
此外,茶藝學習也培養了隊員們勤儉養德的品行。如白族三道茶茶藝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精神意蘊,“清苦之茶”寓意年輕一輩“要立業,先吃苦”,這與中華傳統文化常說的“先苦后甜”的人生哲理相互照應。好似著名茶學家莊晚芳教授倡導的“廉儉育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的茶德[15]。
(三)開展茶會,豐富精神涵養
將禮儀隊中對茶文化有興趣的學生集中起來,定期舉辦茶話會,每期精心制定不同的主題,籌劃不同形式的活動。如六大茶類的品茗會;茶與茶點搭配的品鑒會;茶歷史小知識有獎問答等。參加茶話會的成員面向所有年級,無年紀大小區分,都應一視同仁,讓隊員們在自然平和,輕松和諧的環境中品賞不同的茶,了解有關茶的小故事與小常識,并以愉快的心情去接納茶,以從容的姿態去欣賞茶,以喜悅的態度去分享茶。通過一系列與茶相關的活動,促進了隊員們之間的交流,提供更多機會給大家用心感受他人的優點,是增進隊內友誼的絕妙方式;同時讓隊員學會修身養性,培養審美情操,也是豐富隊員們精神涵養的良好方式。
(四)走進茶園,培養勞動品德
茶本為山間普通一草木,可日常食用而性儉。去茶園感受茶葉最原始的姿態,以回歸本真的方式讓禮儀隊隊員全面知曉茶葉,拓展茶葉知識面。中國種茶和制茶歷史悠久[16],包含了從采茶、萎凋、發酵、揉捻、干燥等各個程序,六大茶類,工序各異,如綠茶制作過程關鍵環節在于殺青,紅茶的品質好壞與發酵有密切聯系,青茶有特殊的搖青與作青工藝,而白茶萎凋看似簡潔實則萎凋程度相當考究,黃茶在綠茶制作上有悶黃環節,黑茶的色香味在渥堆或發花環節提升顯著。在茶葉采摘生產季節,組織禮儀隊隊員在生產季節參觀湖南農業大學的長安基地茶園,參與制茶的相關工藝的流程中,培養隊員們實踐勞動能力和嚴謹的思維能力。
五、結束語
篇2
關鍵詞:英語文學;文學翻譯;文化差異
一、相關概念界定及內涵綜述
1.文化
所謂“文化”并無準確的定義,這里我們以翻譯學中的文化界定為準,將“文化”這一概念界定為“以某種語言作為團體表達方式的社會群體所具有的獨特的生活方式及社會現象”。文化的本質特征得到了統一的認知,筆者將進行概述。文化具有非遺傳特性,是伴隨著社會發展而形成的;文化具有非個體性,是某一社會團體所共有的;文化具有明顯的象征性,其中語言為文化的重要象征,是文化傳播與體現的具體形式;文化具有典型的整體性,文化構成的各個環節均緊密相連缺一不可。關于文化的分類,也是各種說法琳瑯滿目,這里我們同樣引用翻譯學中對于文化類型的分類,將文化分為主文化(主導價值觀等)和亞文化(即副文化、內部文化),翻譯學家曾指出文學作品的優質翻譯離不開對五種亞文化的良好認知,它們分別為語言文化、社會文化、宗教文化、物質文化和生態文化。
2.文化差異
所謂“文化差異”是指在差異性的社會發展模式與生態環境下特定群體的人們所形成的包括語言交流、人生信仰、思維方式、風俗道德等方面上的差異,其最為直觀的表現形式即對同一事物或現象的理解與闡述不同,進而造成交流上的障礙[1]。這里我們對基于翻譯學的兩種文化所存在的不同情況進行一個闡述,這是進行英文文學作品翻譯,實現不同語言、文化之間有效溝通的基礎。其一是文化相含關系,即兩種文化的內涵呈現一方文化內涵包含于另一方文化內涵,或者兩種文化內涵之間存在交集的情況。其二是文化相斥關系,即兩種文化針對于同一表達形式所具有的深層內涵出現不同甚至完全相悖的情況。其三是文化相缺關系,即兩種文化都各自具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組成部分,相對其他文化則是此部分的空白。
3.語言、文化與翻譯
語言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是文化得以傳承的必要手段,同時也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差異性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文化有的詞匯表達,也賦予了某些特定事物獨特的精神含義,中國的“龍”代表吉祥、風調雨順,而西方的“龍”則代表著暴力與忤逆。不同民族的人們在語言交流過程中可否實現有效的溝通,語句本身的準確把握是基礎,對語句背后深刻的文化底蘊的理解是關鍵。翻譯則是不同民族、國家之間人們進行有效的語言、文化溝通的橋梁,翻譯與語言和文化都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優秀的譯者必須既熟練掌握源語言和目標語言,又充分理解兩種語言的文化。翻譯的深層目標是最大程度地實現源語言中蘊含的文化底蘊在目標語言中的完整表達,實現真正的交流。
4.文學翻譯
所謂的“文學翻譯”即以文學作品為對象而開展的翻譯活動。文學作品是一種藝術創作,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文學翻譯亦是一種藝術再創造的活動,它所實現的不僅僅是兩種語言字符的等價轉換,更是原作品中內涵的文化信息的傳遞,以實現帶給讀者欣賞的需求及愉悅感,并如原著一般帶給讀者思考與啟迪。文學翻譯的目標就是最大可能地實現源語言文化的傳播,實現目標語言文化的豐富,并促進雙方文化交流。只有深刻認知兩種文化內涵,并對文學作品中的文化差異采取正確的處理,運用靈活的翻譯策略,選擇適當的翻譯方式,方可實現原著作品內涵的準確傳達。
二、英語文學翻譯中文化差異處理策略影響因素及主要方法概述
1.影響因素
文學作品中文化差異翻譯處理策略的選擇是一個彈性掌握的過程,主要影響因素有兩個:一是翻譯目的的影響,一是譯本讀者定位的影響。翻譯目的是影響翻譯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這里我們同樣以《Gonewiththewind》為例進行闡述。本作品的翻譯目的界定為滿足一般中文讀者閱讀需求,并全面展現原著的所有內容。基于此目的,在翻譯過程中,譯者采取了異化為主,歸化為輔的翻譯策略選擇,大量使用了直譯加注釋的翻譯手法,既保證了原著原有內容的全面展現,又降低了讀者閱讀難度。對于讀者的定位,這對于確定一部作品的翻譯側重點具有很好的指向作用,不同讀者的審美與欣賞水平不盡相同,翻譯策略不同。若一部作品的受眾為對源文化具有深刻認知的較專業人士,則文化差異處理采用直譯即可實現文化傳播目的,但若面對普通受眾,則源文化背景欠缺,這就要求譯者結合自身對兩種語言的熟練應用及對兩種文化的把控采取弱化差異的策略,降低閱讀難度。
2.主要方法
針對英文文學作品中文化差異的處理方法不外乎“異化”與“歸化”兩種。所謂“異化”即以充分將原著文化內涵進行保留為原則,將目標受眾帶入異國文化氛圍,具有充分實現文化傳播目的,促進不同民族間的相互了解,激發讀者閱讀興趣的諸多優點。所謂“歸化”即以追求譯文讀起來不像譯文而像目標語原創為方向,致力于通過翻譯實現用固有文化價值觀對作品進行理解。異化的處理方法在作品的文化差異處理中,對于文化交流的促進以及對目標語言的豐富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但良好的翻譯離不開方便目標讀者閱讀,迎合其閱讀習慣的目的。在英文文學翻譯中文化差異的處理上,通常采取“異化為主,歸化為輔”的處理方式。
三、英文文學翻譯中文化差異類別及處理方式概述
本節我們對英文文學翻譯過程中關鍵的五種亞文化差異的正確處理方式進行論述。
1.生態文化差異的處理
所謂“生態文化”是指某民族在其特有的生態環境(自然、地理)中發展所形成的具有自我標志性特點、帶有地域特色的語言文化特征,不同的生態文化造成了不同民族對于同一事物或者現象的不同反應。在生態文化差異的處理中,我們對于讀者的接受能力要有一個彈性的掌握。對于讀者通過自我聯想可以理解的文化相斥部分,可采取直譯的方式,保留原作中的形象、生動的表達方式,直接進行翻譯,這種做法會帶給讀者新鮮感,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文化的滲透作用;對于作品中文化相缺部分的翻譯,可采取直譯加注釋的方式,最大程度保持原作特色,又通過注釋采取歸化處理,豐富雙方文化的交流;對于原作中由于習慣所采取的比喻手法直譯后目標對象難以理解的情況,可選擇采取意譯的方式,基于譯者對于源文化的掌握將比喻含義直接進行翻譯,雖降低了形象性,但確保了傳遞信息的準確性;對于原作中所出現的西方文化俗語等,可采取替換的翻譯方法,用目標語中具有同樣表達含義及表達風格的俗語進行替換;對于原作中難以向目標讀者解釋的表達方式,我們可以進行一定的省略,降低讀者閱讀困難,值得注意的是替代和省略兩種表達方式在原作文化底蘊傳遞作用上有一定的削減,應慎用。
2.物質文化差異的處理
所謂“物質文化”是指在不同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的以物質為表現形式的文化,如建筑、食品等,物質文化通常是以一種文化相缺的形式存在,英文文學作品中物質文化的良好傳遞,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帶給讀者異國風情感受,對文化交流具有很好的效果[2]。對于文學作品中物質文化差異部分的翻譯,大多采取了直譯或者直譯加注釋的方式,最大程度上還原了原作中包含的異國特色,起到了一定的源語言民族或國家文化背景及歷史的普及作用。比如對于“Duelingpistol”一詞的翻譯,《飄》中就直接翻譯為“決斗手槍”,決斗這一風俗對于中國傳統文化而言是陌生的,直譯最大程度上還原了源語言的文化氣質,帶給讀者不一樣的閱讀氛圍與新奇感。而對于一些在目標讀者概念中不存在的器物以及僅在某專業領域才會使用到的詞匯的翻譯,我們有必要對其用途進行一個注釋,以便于讀者更好地理解作品描述的場景[3]。對于物質文化的翻譯,由于其獨特性和強烈的文化氣質,很少采用意譯,并無法采用替代的方式進行翻譯以求實現理解上的便利。對于英語文學作品中物質文化的差異應以傳播文化為基本原則。
3.社會文化差異的處理
所謂的“社會文化”是指不同的歷史發展歷程中所形成的不同民族獨特的風俗習慣、社會形態、行為方式等。社會文化的差異往往會造成交流上的誤解與無法理解,這一現象在文學作品的翻譯中則表現為翻譯的失誤。無論是在中文還是英文中,都存在一詞多譯的情況,翻譯學中曾指出詞匯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的表達才有意義,可見作品翻譯中對于社會文化差異的細致、準確的理解和把握,將直接關系到作品原意的準確傳達。基于上述觀點,在進行文學作品中社會文化差異部分的翻譯應采用直譯或者直譯加注釋的方式,以求規避社會文化差異帶來的理解誤區。同樣應對讀者的接受能力采取彈性的掌握,對于抽象度不高,或差異性不明顯的比喻方式,我們可以直接保留原文喻體,進行直譯,將理解的環節留給讀者;社會文化的差異多歸屬于文化相缺的范疇,故大多采用直譯加注釋的方式進行翻譯,以實現如實反映原文社會文化背景,并確保讀者不會因為晦澀抽象的社會文化差異而喪失閱讀興趣。如《飄》中,則將原著中的“wallflower”翻譯為“墻花”,并注釋為“舞會中沒有舞伴而坐在墻邊的單身女性”,這樣生動與準確兼顧。作品中出現蘊含時代背景與社會文化的詞匯時,譯者應結合作品本身的人物、環境、場景塑造,進行歸化處理。如《飄》中的“mammy”一詞,若直譯則是幫白人看護孩子的黑人保姆,而原著中該人物的塑造要體現的是一個忠誠而認真的老保姆,故譯文中翻譯為“黑媽媽”,實現了社會文化差異處理與文學作品內涵的到位傳遞。
4.語言文化差異的處理
所謂“語言文化”[4],上文已有闡述,而文學作品則是語言的藝術表現形式,其對于文學作品具有重要的影響,在文學作品的翻譯中,如何將人物的日常語言交流所蘊含的情緒、人物關系、談話氛圍很好地表現出來,對于成功翻譯作品關系重大。這里我們以人名的翻譯以及英語文學作品中常出現的黑人對白的處理進行一個舉例論述。人名既是日常語言交流中的常用要素之一,又從側面映射著不同的風俗、宗教、道德等文化信息,對其恰當翻譯處理很重要。人名在中英翻譯中通常采取音譯的方式,但在文學作品的處理中,我亦應結合人物之間的關系進行“見機行事”的處理,讓作品譯文行文更為流暢。黑人對話也是英語文學作品中獨特的組成部分,西方歷史造就了黑人奴隸的存在,種族的歧視導致了黑人受教育程度與白人的差異性,原著書寫過程中會用一些詞匯語句構成的不同來對其進行表現,現有的翻譯大多采取直譯,而放棄了對這一特有文化要素的控制,筆者認為在對該情況的處理上,可采用意譯方式,在充分理解原文表達意圖的基礎上,用目標讀者語言中常用的區分方式對這種階級差異之間的對話進行替代,實現語言表達設置合理化。
參考文獻:
[1]陳安定.英漢比較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8:30-40.
[2]馬麗群.淺析英語文學中文化翻譯差異處理的技巧[J].作家,2013(18):165-166.
[3]于文杰.文化學視閾下英語文學作品的翻譯技巧[J].芒種,2012(16):163-164.
篇3
文化差異思維差異歸化翻譯異化翻譯隨著全球經濟、政治和科技的一體化,多元文化并存勢在必行,文化在各國交流與往來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受其影響,文化成為文學翻譯作品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當今社會中,翻譯已不再僅僅被看作是語言符號的轉換,而被看作是一種跨文化交際的行為一種文化模式的轉換。翻譯之所以困難,歸根結底是語言差異和文化差異。英漢兩種語言在表達方式上有相似之處,但更多的是差異。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對于翻譯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提到“文化”,我們就要了解一下文化這個詞。簡單地說,文化是指一個社會的整個生活方式,一個民族的全部活動方式。文化的范疇很廣,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語言的出現和發展是文化的出現和發展的關鍵因素。人類只有在擁有語言的前提下,才能獲得文化,才能使文化傳播、繼承和發展。語言不僅反映著文化,而且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并受文化的制約。翻譯就是將一種文化環境里產生的作品移植到另一種文化環境里,因此是一種跨文化的活動,從而可以看出,任何翻譯都離不開文化的傳達。
一名合格的翻譯者的要求是既要精通兩種語言,還要熟悉其相關的文化背景。對于漢語而言,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翻譯工作者必須對民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準確地表達出漢語表達中所蘊涵的深層含義,正確地把握其實際意義;對于英語而言,英語語言的構成非常復雜,而且文化內涵也非常豐富,從構詞法上看,英語有25%以上詞匯來自于希臘語,50%以上的詞匯來源于拉丁語。而語言又是文化的載體,因此,英語表達中有很多詞語和文化背景與希臘神話和羅馬故事的有密切關系的,作為翻譯者對于這方面的知識有要有一定的學習和了解,否則在翻譯中遇到此類內容時就會很容易出現錯譯和誤譯的現象。
二、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
中西方的人們處在不同的文化中,文化的差異就會使我們對同一世界產生不同的認識。在描述周圍的世界和生活時,由于生活經驗和世界觀等因素的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思維方式。語言是思維的載體,思維也影響著語言,因此如何在翻譯過程中克服文化思維方式的差異,使翻譯的文章能夠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所理解,是翻譯能否準確表達出原文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
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對英漢兩種語言產生了不同的影響,人們對于同一事物也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喜好。因此,一旦涉及到具體的文章,翻譯者往往就會根據自己積累的文化經驗和養成思維習慣進行聯想。例如,當中國人一提到“狗”(dog),就會常和“走狗、的、、豬狗不如、狗仗人勢”這類貶義色彩的詞聯系到一起;而在西方,人們會把“dog”看作是一個中性詞,而且這個詞還主要含有褒義含義。他們會把狗看成是最忠誠的朋友,因此有很多涉及到“dog”這個詞的翻譯方法也都是褒義的,比方說像“a lucky dog”(幸運兒),“ Love me love my dog.”(愛屋及烏),或常以狗的形象比喻人的行為,如“top dog”(優勝者)。再比如說,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龍”代表著“威嚴、權威”,而在西方文化和思維習慣中,“龍”則是“邪惡”“魔鬼”的象征;“牛”這個動物,中國人會把它看成是“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的象征,魯迅曾在一首詩中這樣寫道:“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從這句詩詞里,我們就能看出“牛”這種動物在中國文化中所代表的含義。而西方人的思維習慣和中國人的思維習慣恰恰相反,他們會把它與“恐嚇、愚弄別人、令人討厭的人”聯系在一起;眾所周知,在中國人的思維習慣中,提到狐貍(fox)就通常會把它與“陰險、狡猾的人”聯系起來,而在英語里恰恰相反,fox通常會指那些“聰明、機靈的人”。通過這些生動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思維習慣下的人們在相同的詞匯理解上竟然會產生如此大差異。在這種情況下,翻譯者如果生般硬套地進行翻譯的話,一定會使譯文費解。可見,思維習慣不同,對詞義的錯誤理解會嚴重影響譯文的準確性。
三、解決翻譯中文化差異的主要翻譯方法
我們常常把翻譯稱為是人類溝通橋梁,既然中西方文化,思維差異都會影響到翻譯的準確性,那么翻譯者如何處理這些差異,并最準確翻譯出原文中的文化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具體的翻譯中如何處理這些差異,就會涉及到采用不同的翻譯方法,在跨文化翻譯中經常使用的兩種主要翻譯方法為歸化翻譯和異化翻譯。
歸化翻譯法指翻譯者盡量減少譯文中的異國情調,在翻譯過程中盡可能用本民族的思維方式和文化傳統去表現外來的作品,為目的語讀者提供一種自然流暢的譯文。不管什么樣的語言都存在著很大的共性和相通性,這樣就為歸化翻譯奠定了基礎。歸化翻譯的主要方法就是翻譯者在領會原文中的主要思想的提前下,在翻譯過程中根據目的語人們的思維習慣和文化背景,用比較好理解的語言把原文的意思表達出來。換一個方式理解歸化法就是將原文中有濃郁特色和特征的地方在翻譯成目的語時用“入鄉隨俗”的方法轉換成目的語。簡單的理解就是反對引入新的表達法,使語言本土化。用歸化法的弊端是其翻譯的文章少了許多原汁原味的原語風格和文化色彩,過多偏向目的語
風格和文化的轉化,會使讀者在閱讀時少了領略異國風情的權利;這種翻譯法的長處是譯文盡量接近讀者,讀起來更加通順,而且還會給讀者帶來親切感,更易于接受。
相對歸化翻譯而言,異化翻譯則剛好相反。異化翻譯會盡可能的保留原文的文化特征,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盡量使讀者能夠體會到原汁原味的異國文化味道。翻譯者力求最大限度的將原文的表達方式用目的語所表述出來,讓讀者通過他的譯文能夠了解該國的社會生活,人文知識和異國的風土人情。換句話說就是異化翻譯在不改變原文的文化、語言、思維方式等特征的前提下,講原文的內容用目的語表達出來,使讀者能夠更好的適應原文。同意,異化法也存著著相應的弊端。異化的翻譯一再的強調適應原文,這樣一來就會破壞目的語的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譯文讀起來有時似乎顯得不通順或是有悖于人們習慣性的思維方式。
篇4
坦率地講,閱讀這些文字時,我確實感受到了明顯的文化時差:卷入沖突的大陸學者往往籠統地指責香港人,香港知識分子批評的矛頭則主要指向政府。就我所閱讀到的文字而言,他們雖然也對少數言辭過于強硬的大陸學者反唇相譏,但很快就會將反思的重點調整到政府和政策層面。
造成這種文化時差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社會體制。香港已經建成相對成熟的公民社會,中國大陸總體上還走在建設公民社會的途中;在公民社會中,個體是普遍的權利主體,習慣于理直氣壯地向政府問責;前公民社會的成員則習慣于服從強權,壓制他們眼中的弱小者;正是由于這種文化時差,我們的學者批評港人,港人則批評自己的政府;前者將沖突歸結為人性的弱點,后者則追查政府運作機制的欠缺。顯然,這是兩種精神高度不同的批評方式。
只有承認文化時差的存在,我們才能理解香港人的普遍心態,明白特定背景中的利益博弈。香港文化是公民文化,公民權益直接與是否具有公民資格相關。如何協調新出現的宏觀公民關系無疑是個微妙的課題,需要決策者進行周全的規則設計。無條件地要求香港人接受新格局和排斥內地公民,都算不上公平,然而,恰恰是在需要香港政府表現出高超的治理智慧時,他們所制定的游戲規則出現了明顯的漏洞:大陸孕婦有權在香港生育不等于其后代一定享有公民權,而香港政府卻偏偏沿從了這個制度設計。于是,大陸孕婦享有的公民權超出了港人的心理底線。當他們發現了政策漏洞,而港府的反應卻不夠及時時,其內心的不平衡感會迅速增加。
篇5
邱夏
(浙江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文化對創造力的影響逐漸受到學者的關注,文章試圖探討文化差異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基于對浙江、
上海兩地的87 個科研團隊的實證調查,結果發現:(1)官僚型文化不利于團隊創造力的產生;(2)支撐型文化有利于團
隊創造力的產生;(3)創新型文化有利于團隊創造力的產生;(4)創新型文化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高于支撐型文化。
【關鍵詞】文化差異;團隊創造力;文化類型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2768(2013)12-0149-03
科學的日新月異使得當今社會迫切需要高水平的創造力,
然而,個人的創新能力總是有限的,高水平的創造性大多是多
人合作的成果,因此,團隊成為現今最流行的工作模式之一。由
于團隊有著個人無法比擬的優勢,因此,創新團隊的建設與培
養受到各國的廣泛關注。由此使得團隊創造力成為創新領域的
研究熱點之一。學者們逐漸將研究重點轉向團隊創造力產生的
過程以及影響團隊創造力的因素方面。
早期對影響團隊創造力因素的影響較多關注于團隊成員
個體特征,如領導風格、成員人格特征等等。隨著研究的不斷推
進,學者們發現團隊創造力并不僅僅是個體創造力的疊加,因
而開始將研究方向轉向團隊層面的特征。如什么樣的組織結構
能產生更高的創造性成果?團隊成員的互動程度會不會對團隊
創造力產生影響?多樣化團隊更能激發團隊創造力還是一致性
團隊更好?然而,一個植根于每一個組織發展過程中的因
素———文化因素在以往的研究中較為鮮見,本文試圖豐富文化
差異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研究,文章從不同組織文化類型出
發,具體分析以下問題:(1)團隊文化的類型;(2)不同類型文化
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3)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一、理論與假設
(一)團隊文化類型
團隊文化由于范圍較大,目前并沒有形成具體的概念,但
是理論界較為認可的定義是:伴隨團隊形成過程而發展起來
的,根植于團隊所有成員價值觀、信仰或期望之中的一種社會
結構。已有研究發現,文化通過影響團隊成員的價值觀和信仰
來影響他們的態度和行為。但是,Petrock 也指出,團隊成員的價
值觀并不會隨著隨意變更的文化而簡單改變,所以說,團隊文
化永遠不能被強制更改。也就是說,人們應該遵循文化變化的
規律來管理文化,這是一個漫長且困難的過程。實際上,不同團
隊的創造力存在很大的差異,更多的是由團隊所呈現的文化類
型所造成的,我們將不同類型的文化之間差別的具體表現稱之
為文化差異。
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對團隊文化進行了歸類,如張鋼據Jung
的精神分析模型,界定了四種團隊文化類型:一是秩序型文化,
強調團隊內的秩序,領導的權威;二是效果型文化,這種文化注
重團隊所具有的競爭力,團隊目標以及顧客的要求;三是創新
型文化,注重保持團隊的動態性、團隊成員的創造性;四是參與
型文化,參與型文化則側重于營造團隊的歸屬感,注重團隊成
員的參與。Wallach 從團隊重視、應用文化的程度出發,清楚地
定義了三類可測量的團隊文化類型:一是官僚型文化,這種文
化以控制力和組織權利為基礎,團隊結構、權責清晰有序;二是
支撐型文化,這種文化類型最大的特點是團隊適應性強,團隊
成員彼此信任,靈活性大;三是創新型文化,呈現這種文化類型
的團隊往往重視成員的挑戰精神,允許成員冒險,同時極為關
注外界的風險和變化。本文主要借鑒Wallach 的分類,分析文化
差異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
(二)團隊創造力
雖然早在20 世紀70 年代就已經開始了團隊創造力(group
creativity)的研究,但至今并沒有形成統一的團隊創造力的概
念。從已有研究來看,理論界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是
基于個體創造力的定義,持這類觀點的學者認為,團隊創造力
根源于個體創造力。如Pirola 等指出,團隊創造力是團隊成員團
隊個體創造力的函數;另一種是基于團體特征的定義,如Amabile
指出團隊創造力是一種產生于團隊內部并能推進創新的觀
點。Drazin 等認為團隊創造力是經由團隊成員之間一系列復雜
的創造互動的過程。
本研究主要研究文化差異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而文化屬
于團體層面,因而本文采用團隊層面的團隊創造力概念。結合
West(2002)所作出的定義,本研究將團隊創造力定義為:在一
定環境下,經過團隊成員之間的互動,將知識、經驗和技能轉化
成產品、工藝、服務等的整體特性。
(三)團隊文化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
團隊文化主要是通過影響團隊成員的價值觀、思維方式等
來對團隊創造力產生影響。存在于團隊中的關系和交往有效地
刺激了每個成員所掌握的資源的融合,從而促進團隊產生更高
的創造力。事實上,團隊創造力的迸發和提高,實質上是文化驅
動行為。團隊文化類型決定了團隊在創新過程的態度和行為。
本研究從學習理論和創新理論出發,認為文化差異對團隊創造
力產生影響,不同的團隊文化類型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是不同
的。本文的整體分析框架如圖1 所示。
圖1 研究模型
1.官僚型文化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呈官僚型文化風格的
團隊中,團隊領導者做出決策后,往往通過垂直的上下級關系
將決策傳遞給團隊成員。雖然決策能夠迅速傳遞給整個團隊,
但是,由于團隊成員沒有權力對上級決策提出異議,決策的執
行力度可能會大打折扣。呈官僚型文化風格的團隊的結構比較
僵化、教條,靈活性不足,加之冗長、復雜的信息決策程序,所
以,當團隊進行創新時,雖然信息傳遞速度較快,但是團隊成員
并不是完全認同上級決策。另外,團隊成員由于習慣遵從制度
化的工作方式,日常工作中對創新也缺乏積極性。所以說,官僚
型文化對團隊創造力的產生有阻礙作用。據此,我們提出本研
究的第一個假設:
H1:官僚型文化不利于團隊創造力的產生。
2.支撐型文化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支撐型團隊文化產生
于團隊成員之間頻繁的交流和支持的過程中。當團隊成員能夠
對決策產生一定影響時,他們往往會更關注決策的正面影響。支
撐型團隊文化強調成員之間的學習和交流,要求營造一個平等、
開放的團隊環境,保證團隊領導者和成員之間的交流和學習,
從而提高團隊資源的利用率。此外,呈支撐型文化的團隊的組
織結構具有分權的特點,團隊成員有權參與團隊決策,從而有
利于激發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團隊資源轉化的效
率,進而提高資源柔性。此外,在支撐型文化的團隊中,成員不僅
可以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還能夠通過與團隊成員的
交流更好地利用他人掌握的資源,進一步提高自我的創新能力。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本研究的第二個假設:
H2:支撐型文化有利于團隊創造力的產生。
3.創新型文化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創新型團隊文化希望
營造一種具有挑戰性和創造性為導向的環境。在創新型文化團
隊中,成員們認同挑戰、風險和創造力,勇敢嘗試變革和勇于面
對挑戰是團隊希望看到的。創新型團隊文化中的成員享受外界
環境帶來的壓力和挑戰,他們對外界變化的反應相對于其他文
化類型中的人更為迅速,因此,化解危機的速度也很快。這種文
化類型中的員工會比較容易理解團隊領導作出的創新決定,并
會積極投身其中。所以,根據以上分析,提出本研究的第三個和
第四個假設:
H3:創新型文化有利于團隊創造力的產生。
H4:創新型文化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高于支撐型文化。
二、研究方法
(一)樣本統計描述
本研究的問卷對浙江、上海兩地的103 個科研團隊的實證
調查,共發放問卷553 份,收回475 份。刪掉重復作答、答題不符
合規范等無效問卷后,共得到87 個有效團隊的問卷,共442份。
樣本的描述性統計表明,員工年齡以25~35 歲(45.94%)和
25 歲以下(30.03%)為主;員工專業背景為:理科29.8%,工科
26.3%,文科19.7%,商科15.7%,法律3.4%,藝術3.2%,醫科
1.9%;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11.3%,大專22.7%,本科
46.1%,碩士17.2% ,博士2.7%。
(二)變量的測量
團隊文化類型的測量采用Wallach(1983)的組織文化量
表,經過因素分析,將團隊文化區分為官僚型文化、支撐型文化
以及創新型文化三個構面。經預測試后,正式施測問卷共有15
個題項。量表采用5 點Likert 式量表測量,量尺從“完全不同
意”到“完全同意”,分別用數字“1”到“5”代表。分值越高表明被
調查者越贊同測量項目的觀點。
團隊創造力采用Amabile(1997)的相關研究成果,共8 個
題項,具體如“本團隊的工作富有原創性”、“本團隊經常提出各
種新點子”等。量表采用5 點Likert 式量表測量,量尺從“完全
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別用數字“1”到“5”代表。分值越高表
明被調查者越贊同測量項目的觀點。
(三)數據檢驗
1.共同方法偏差的檢驗:根據Harman 單因素檢驗和CFA
檢驗來檢驗問卷是否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其中,Harman 單因素
檢驗得出問卷的總體解釋率達69.533%,說明問卷不存在共同
方法偏差;同樣,將問卷全部題項納入同一個潛變量模型中,用
CFA 方法得出:CMIN/DF=4.871,RMSEA=0.091,GFI=0.511,IFI=
0.598,NFI=0.513,CFI=0.578,RFI=0.521;將題項納入每個變量
自身的因子進行分析得到:CMIN/DF=1.926,RMSEA=0.047,
GFI=0.816,IFI=0.905,NFI=0.827,CFI=0.921,RFI=0.813。由以上
分析同樣可知問卷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
2.問卷的信度分析:用SPSS20.0 進行量表信度分析,結果
見表1。問卷的克隆巴哈系數達到了可接受水平,表明問卷具有
良好的信度。
表1 量表因素構成及其信度
3. 效度分析:團隊文化的KMO 值為0.825,解釋度是
71.301%;團隊創造力的KMO 值為0.930,解釋度是63.437%。
三、假設檢驗
團隊文化和團隊創造力的描述統計和相關分析結果如表2
所示。
表2 文化差異對團隊創造力的多元回歸分析
從表2 中可以知道,官僚型文化與團隊創造力負向相關
(r=-0.194;p<0.01),支撐型文化與團隊創造力顯著正相關(r=
0.316;p<0.01), 創新型文化與團隊創造力顯著正相關(r=
0.389;p<0.001),且創新型文化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大于支撐
型文化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系數較大),所得出的結果與本研
究的設想相同,即假設1、假設2、假設3、假設4 全部得到驗證。
四、討論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官僚型文化、支撐型文化以及創新型文
化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以此說明團隊文化差異與團隊創造力
之間的關系。通過分析,我們發現:(1)官僚型文化對團隊創造力
有負向影響,不利于團隊創造力的產生;(2)支撐型文化與團隊
創造力正向相關,有利于團隊創造力的產生;(3)創新型文化與
團隊創造力顯著正相關,有利于團隊創造力的產生;(4)創新型
文化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大于支撐型文化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
究其原因可能在于:(1)官僚型文化的團隊中,團隊的任務
和工作由決策層決定,然后直接下達給團隊成員執行,團隊成
員之間缺乏交流與互動,且成員習慣按部就班的工作,他們害
怕改變,更談不上主動創新,也因此不可能提高整個團隊的創
造力,甚至可能對團隊創造力的產生有阻礙作用。(2)支撐型文
化的團隊中,團隊內成員交往積極、成員與領導者之間互動也
比較頻繁,整個團隊內部溝通順暢。Kivimak(i 2000)認為,團隊
內部的交流和學習決定了團隊創新的好壞。Annouk 和Lievens
(1999)認為良好的團隊溝通能夠為團隊獲得更多有效的信息
和資源,從而促進團隊創造力的產生。(3)創新型文化屬于壓力
承受型文化,這樣的團隊愿意承受環境壓力,并能在壓力中尋
求創新。正如Van de Ven(1986)指出,外部環境與組織內部因
素一樣,對團隊創造力有著重要影響。當外界環境發生變化時,
創新型文化團隊中成員能迅速調整工作方式。另外,這種團隊
中的成員理解并能積極執行領導層臨時的創新決定。因此,我
們認為創新型文化有利于團隊創造力的產生。
本研究存在一些的局限性:首先,由于條件限制,研究樣本
僅局限在浙江、上海兩地。以這兩地的團隊代表整體還是很不
夠的。建議未來擴大團隊選取范圍;其次,本研究僅分析了文化
差異對團隊創造力的直接效應,并沒有解釋文化差異對團隊創
造力的影響機制,建議未來研究可以加入相應的中介、調節變
量,深入探討文化差異與團隊創造力的關系。
五、結論
不同的團隊在創造力上的不同表現,說到底是由團隊文化
的巨大差異造成的。本研究證明了不同類型的文化對團隊創造
力產生不同的影響。這一結論對提高團隊創造力指明了一個方
向,同時也豐富了團隊創造力的相關理論研究。只有將文化融
入團隊當中,才能進一步提高團隊創造力,增強競爭能力。但在
營造團隊文化的過程中,應該注意:每種文化類型之間并沒有
絕對的界限,現實的文化系統大多是多種文化的綜合體,只不
過某一文化類型占優勢而已。因而,從提高創造力出發,團隊應
該綜合支撐型文化和創新性文化,從實際出發,平衡二者的關
系,構建適合本團隊的文化類型。
【參考文獻】
[1] 張鋼,倪旭東.知識差異和知識沖突對團隊創新的影響[J].心理學報,
2007,39(5):926-933.
[2] 劉曉莉.員工流動影響團隊創造力的過程模型研究[D].浙江大學碩
士學位論文,2008.
[3] 陳曉玲.國外創造力研究述評[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6(6):
159-168.
[4] Wallach E J.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the cultural match[J].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1983.
[5] Annouk Lievens,Rudy K Moenaert,Rosette S Jegers.Linking communication
to innovation success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a case study analysi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1999,10(1).
[6] Van de Ven AH.Central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J].
篇6
關鍵詞:中國;西方;舞蹈;文化心理;差異
中圖分類號:J7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23-0136-01
一、在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上表現為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差異
就我國的傳統舞蹈來講,民族舞和古典舞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國舞蹈,這些舞蹈往往是采用群舞的形式來表演的。在群舞表演中,通常有一個領舞者和多個協舞者,協舞通常圍繞在領舞者的周圍或后方,每個舞者在其位置上通過不斷變化的動作和相互協調呼應,來保持整支舞蹈的隊形,使其在錯落有致中井井有條。對于我國舞蹈而言,判斷其表演水平的標準是所有舞者的配合程度。而對單個舞者的評價往往是要看其在相應位置上是否完美表現出應有的動作。每個舞者都是群舞中的一個部分,整個舞蹈的結構嚴謹,編排細致,需要每一名舞者的努力。
二、在自然觀上表現為和諧與沖突的差異
在對待自然的態度上,中國舞蹈側重通過具體的舞蹈動作來表現對大地的熱愛和眷戀,而西方舞蹈則側重通過具體的舞蹈動作來展現對地心引力的一種掙脫。中國舞蹈中水袖、三道彎、拉山膀、臥魚是最基本的動作,強調“擰、曲、圓”的動作形態,其中“圓”又是最具代表性的。所謂“圓”既指舞者在舞臺上的舞蹈動作要圓潤,又指舞者的身體線條要順暢,同時還指舞蹈中“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所營造的一種空間上的圓融動態感。在舞蹈的其它方面,中國舞蹈講究舞蹈動作錯落有致,舞臺結構對稱完美的和諧感覺。“開、繃、直、立”是西方舞蹈的基本動作和基本原則,其中“開”又是最具代表性的。所謂“開”主要是指舞者腿部的外開。腿部的外開使得舞者的腹部收緊,這對于芭蕾舞者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腿部外開才能使得芭蕾舞者的體態挺拔舒展,進而可以完成一些高難度的舞蹈動作。就西方芭蕾舞來講,其強調人體的開放舒展,強調舞者身體在外部空間上的延展,例如繃起足尖的跳動是芭蕾舞給人們最具印象的動作。西方舞蹈就是這樣通過挑戰挑戰人身體的極限來展現力與美,舞蹈情節在表現上具有強烈的戲劇性,舞臺結構也不講求對稱,卻往往能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覺沖擊。
三、在審美心理上表現為意境與形象的差異
中西舞蹈在審美心理上也是不同的。從舞蹈動作上來看,中國傳統舞蹈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將情感委婉地寓意舞蹈動作之中,強調神似,以意為師,以神領行,以形傳神,表現出剛柔相濟、形神統一、文質步重的審美心理。雖然中國舞蹈在動作上并不是很形象,但是其用較抽象的表現手法來展現舞者的內心世界。如同中國繪畫一樣,中國舞蹈同樣可以留個觀眾廣闊的想象空間,讓每一名觀眾在舞蹈中體會到不同的精神。在這方面,西方舞蹈與中國舞蹈正好相反,其注重通過形象的舞蹈動作來表現舞蹈的主題內容,舞動動作來自于真實的生活動作。在舞蹈表演中著力突出人體的美感和力量,這也正好反映了西方人真實形象的審美心理特征。
同時中西舞蹈在這方面的差異也反映了兩種不同的人體形象觀。西方文明始于古希臘,從那時起,歐洲文化便強調公民的健美體格和完美心靈。西方舞蹈的舞臺布局強調對角線,而中國舞蹈則強調中線,基于正“十”字的區位觀定位.并且以“井”字取代。“十”字來切割舞蹈區位,由中向旁、由前往后地依次遞減運動人體的視像效果,給觀眾留下了想象的空間。
四、在民族性格上表現為內向與外向的差異
篇7
關鍵詞:物理教育文化;差異;學生
中國和美國有著不同的科技、文化傳統,教育制度、教育方法也不相同,兩國不同的教育理念也體現在學校的物理學教育中,從以下幾個方面可略見一斑。
1 從小學、中學到大學,中國傳統物理教育強調按部就班的教學方式,提倡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這有利于學生打下堅實的物理知識基礎,但這種物理教育方法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因為它忽視了學生的探索意識,使學生只知念死書,全盤接受所學的知識,最終走到一個越來越窄的道路上去。美國教育制度倡導自由式的物理教育方法,學生常常是在亂七八糟之中把知識學了進去,是在不太清楚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地學到了很多東西,這是一種與中國的按部就班的學習方法不同的稱之為“滲透式”的學習方法,這種方法培養出來的學生雖然知識體系的漏洞非常之多,后勁略顯不足,但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在混亂的思維中孕育出真理,并且能把握先進科技的發展方向,能很快站到物理科學的最前沿。
現代科學發展有兩個突出特點,即高度分化和高度綜合。一方面門類越分越細,另一方面由于各學科廣泛滲透,并由此產生許多綜合性的邊緣學科,所以,我們不僅要強化物理知識,還要注意物理與其他相關學科,如化學、生物、天文、計算機之間的聯系,很多學物理的留學生到美國以后才發現自己選錯了專業,有的幸運地改到了自己適合的專業,有的改得不太成功,吃了很多苦頭,這就是中美物理教育文化的差異造成的結果。
2 中國傳統物理教育要求學生謙虛向上,倡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樣的觀念。這種物理教育的優點是使人更加扎實,你不了解情況就免開尊口。但是其缺點是使人變得謹小慎微,使學生不愿意去參加跟自己研究方向無關的討論,浪費了增長新知識的機會。美國的物理教育方式與此相反,特別強調人的個體能動性的發揮,提倡創新精神,每個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這可以激勵學生思索前人還沒有發現的東西,并與原有的物理知識融會貫通。
當然中國學校的課程設置造成了中國學生的知識面不寬,由于知識面不寬,在參與討論的時候也就沒有切入點從而失去發言的機會。中國的學生在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入學以后要讀哪個專業,比如系統物理和固體物理是兩個不同的專業,并且從大一開始不同專業就開始開設不同的本專業課程。而美國的大學生在進入大學時并無專業之分,而是先按照一定的要求學習一些公共科目,只有到了大學三年級的時候,才有機會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專業,并且會有各種學術顧問給學生做專業方向的指導。在確定了專業后,學生開始學習專業課程。所以美國的物理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在知識廣度方面有顯著的優勢,能夠讓畢業生保持對物理學的興趣。
3 中國傳統物理教育比較注重于理論和抽象思維能力的訓練,但是比較輕視動手和實驗能力的培養,這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觀念有關。這種物理學教育體制培養出來的學生理論思維能力強,且習慣于從理論到理論,但在中國目前大力發展經濟的時候,這樣的人才并不是最需要的。美國物理教育傳統注重于發展學生的動手和實驗能力,注重于培養學生從實跋到理論的科學的思維方法。雖然這樣的學生理論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較中國學生差一些,但他們對于所學的東西不是全盤吸收,不會分不清主次,而是對物理學科發展有一個基本的判斷,能夠較好地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
1945楊振寧來到紐約,經費來推薦成了美國氫彈之父泰勒的學生。他在芝加哥大學寫了一個實驗物理的博士論文,之后就開始做實驗,但楊振寧的試驗工作并不順利,他逐漸認識到自己和很多中國留學生一樣動手能力較差,他的同學最喜歡講的話就是“哪有爆炸哪就有楊振寧”。后來,在泰勒的建議下楊振寧決定轉攻理論物理學。
4 中國傳統物理教育要求學生虛心地向“先賢”、老師和書本學習,學生從小就被訓練得習慣于聽從教師和父輩的教誨。這種方式培養出的學生通常訓練有素、守規矩、進取心強,且學習成績極佳,但不習慣于懷疑和考證,更難以自覺地發現問題,難于做出創造性的貢獻。美國物理教育則完全相反,它鼓勵學生自由發展,注重個性的培養,雖然這從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對學生某些方面的要求,但這種學生敢于懷疑,敢于創新,他們從不滿足于現狀,有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這種精神正是現代物理科學所需要的。
篇8
【關鍵詞】中西方 面子文化 差異
【中圖分類號】G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6)02-0003-02
面子觀是禮貌原則中的重要理論之一,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人們十分重視面子的問題。由于中西方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且歷史文化和思維習慣也不同,所以中西方的面子文化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作為中國人,從西方的面子觀中取長補短,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加強對西方面子觀的了解,認識到中西方面子文化的差異,可以幫助人們在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中更加順利。
一 中西方的面子觀
1.西方的面子觀
國外學者對于禮貌做了諸多的研究,提出許多理論模式及研究方法。高夫曼對面子做出的解釋為:一個人積極、正面的社會價值。他認為人們追求面子,是為了獲取更正面的社會價值,是為了展示自身的優越。布朗和列文森在1978年提出面子理論,并且在1987年對這一理論做出修改和進一步的闡述,認為面子有消極和積極之分,并對禮貌現象與面子問題做出系統的論述。具體表現為,當掌握話語權的一方認為自己的行為對對方產生威脅時,那么他就會考慮這個行為的實施程度以及對對方的實際威脅效果;人在說話時會考慮雙方的親密程度、社會地位以及考慮自己的行為給對方帶來的強求感。說話人最終決定采取的禮貌方式、交際策略都是由此產生。
2.中國的面子觀
中國人類學家胡先縉用語義分析的方法對面子做出研究,她認為面子代表的是人們的聲譽,是通過人的成功和不斷進步獲得的良好評價,也是人們用努力和聰明才智構建起來的聲譽。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十分看重面子,甚至有人愛面子勝于生命,很多中國人認為面子是榮譽、聲望,也是自尊和尊嚴,為了維持和保護面子,人們有時可以付出任何代價。面子就好比中國社會的道德戒律,面子表示著一個人的道德完整性。中國人在人際交往中對于面子有關的行為相當重視,譬如“賞臉”“丟臉”“給面子”“照顧面子”。此外,中國人在人際交流中習慣貶己揚人,而對于別人的不當之處,在批評時又習慣先揚后抑,先給予肯定再指出不足,充分顧全和維護他人的面子。這種面子很大程度上標識著一個人的社會地位、群體認可度。
3.中西方面子觀的差異
綜上,可以看出中西方首先在對面子的定義上存在差異,中方強調個人在群體中的形象和個人的社會地位體現,而西方則更加傾向于個人為中心的社會價值觀,看重個人的行動自由和個人的愿望滿足,不受約束。前者以社會為中心,后者以個人為中心,存在明顯的不同。中國人的面子多賴于外界所給予的認同和肯定,沒有布朗和列文森所講述的消極面子這一點。比如中國人習慣在宴客時勸酒、勸吃,相互夾菜,雖然是熱情好客之舉,實際卻又有妨礙他人自由之嫌,也就是布朗和列文森所講述的消極面子。西方更加看重個人的自由發展,解放天性,重視個人隱私。
二 中西方面子觀存在差異的原因
由于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社會、歷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存在不同的價值觀,中西方禮貌也就存在差異,中西方對于面子的不同看法也源于此。
1.中西方歷史文化的差異
受中國古代長期存在的小農經濟影響,中國人強調集體合作,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存性很高。在這樣的歷史背景影響下,對集體的重視顯得尤為突出,由此產生的集體主義價值觀也就順理成章。突出集體能動性,強調人的社會屬性,人的利益與社會利益是統一的,人應該受集體約束。與此同時,儒家禮教應運而生,強調人與集體、社會的和諧統一。儒家禮教倡導個人應最大限度地服從集體、社會。中國人的面子主要是建立在社會群體的意識上,是與社會群體對個人的認可程度、認同程度相掛鉤的。
西方國家的歷史主要是以民族遷徙為主,在不斷的遷徙中開拓領域,融合各個民族之間的文化、歷史。人與人之間的聯系顯得獨立、立體,逐漸看重人的自我價值。在這樣的歷史大環境下,強調和突出個人的能力體現,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價值主義。同時,西方社會產生與其環境相適應的基督教,基督教推崇自我實現,重視個人的思想,這些都對西方人有著深遠的影響。西方以資本主義經濟為主,更是加深了對個人主義和自我意識的重視。西方人的面子是建立在個人的行為自由,權利、隱私、愿望得到尊重和滿足的基礎上。
2.中西方人們性格和思維模式的差異
西方人經常對中國人的某些行為處事,表示不理解。中國人的性格與西方人相比較為內向、含蓄,不像西方人那樣直接、張揚。中國人在利益受到威脅時,不會直接點明,而是會謙讓,比如孔融讓梨。中國人有時習慣犧牲自己的利益,而使別人的利益得到滿足,習慣顧全大局,重視集體利益。然而,西方人不一樣,他們習慣主動爭取自己的利益,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和威脅,努力捍衛自己的消極面子。
中國人的思維習慣是從整體到部分的考慮,講求圓滿,追求和諧和辯證,思維上會比較籠統、模糊,做事喜歡“留一線”,這一點從中國人平常的說話習慣上便可發現。而西方人的思維屬于線性思維,習慣先有部分再到整體,擅長邏輯思考,條理分明地進行分析,可以很好地解決具體問題。在合作有沖突時,一般是更加看重實際利益,盡量傳遞給對方足夠的信息,讓別人尊重自己,保全自己的積極面子。
3.中西方人們價值觀念的差異
中國文化的一大來源是儒家文化,其對中華文化的影響是十分久遠的,一直延續到今天。儒家文化十分倡導群體之間的相互協作,即強調團體的作用,無論是誰都要盡自己所能去服從團體,為團體服務,最終形成團體之間的共識。中國人十分崇尚集體的力量,追求集體榮譽感也正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甚至有的時候,寧可用個人利益來換取集體的利益。西方國家由于其地理環境以及受到基督教影響較為深刻的因素,人們所向往的是個人的自由、民主以及獨立,其體現出的是西方文化的個人主義。這具體體現在西方人特別講究個人的隱私和權利。從這個層面來講,中西方面子文化的差異正是其不同價值觀念所作用的結果,中國注重集體的面子,而西方注重的是個人的面子。
總而言之,中西方面子文化的差異只是其文化差異中的一個方面,受到各自歷史發展的進程、人們的思維模式以及價值觀念不同的影響。隨著世界開放程度的加深,各國之間文化交流的深化,不同的文化之間也呈現出相互包容的現象。對于面子文化的中西方差異,只有深入到雙方的文化內涵中才能挖掘出其本質,了解各自的言語策略,這樣才能有效地避免因不理解而造成的交流障礙,最終促進中西方之間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三 面子觀對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啟示
每種文化的存在都是經歷長久的歷史演變聚積而成的,不能因為差異化的存在,就做一味的排斥或抵觸。作為中國人,從西方的面子觀中取長補短,并對自身的面子觀做適當的揚棄是必要的。世界經濟發展全球化、一體化、多樣化,是大勢所趨。中國要更好地發展自己,就要與西方積極地合作與交流,通過合作與交流發展彼此。而前提是尊重對方的文化、習俗和信仰。在中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含蓄委婉的,但西方的面子觀與中國不同,在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中,應該充分考慮西方人的面子,盡量做到客隨主便,或者主隨客意,這樣才能更好地合作交流。
四 結束語
面子觀是一種文化現象,因文化的不同產生了不同的面子觀,它反映了不同地域范圍內不同的行為規范以及語言表達方式。中西方的面子文化呈現出很大的差異,雙方之間的文化背景不同,在其對人們的思維模式以及價值觀念的不斷影響下,繼而形成了不同的面子觀。作為中國人,要在充分了解西方面子文化形成過程的基礎上,給予對方充分的尊重,促進中西方文化的和諧交流。
參考文獻
[1]劉亞茹.跨文化交際下中西方“面子”文化差異探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23)
[2]黃金德.試論中西方面子文化的差異[J].瓊州學院學報,2009(6)
篇9
在一般情況下,茶話會的主要與會者,大體上可被區分為下列五種情況:
其一,本單位的人士。具體來講,以本單位人士為主要與會者的茶話會,主要是邀請本單位的各方面代表參加。意在溝通信息,通報情況,聽取建議,嘉勉先進,總結工作。有時,這類茶話會亦可邀請本單位的全體員工或某一部門、某一階層的人士參加。有時,它也叫作內部茶話會。
其二,本單位的顧問。以本單位的顧問為主要與會者的茶話會,意在表達對有助于本單位的各位專家、學者、教授的敬意。他們受聘為本單位的顧問,自然對本單位貢獻良多。同時,特意邀請他們與會,既表示了對他們的尊敬與重視,也可以進一步地直接向其咨詢,并聽取其建議。
其三,社會上的賢達。所謂社會賢達,通常是指在社會上擁有一定的才能、德行與聲望的名界人士。作為知名人士,他們不僅在社會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號召力和社會威望,而且還往往是某一方面的代言人。以社會上的賢達為主要與會者的茶話會,可使本單位與社會賢達直接進行交流,加深對方對本單位的了解與好感,并且傾聽社會各界對本單位的直言不諱的意見或反映。
其四,合作中的伙伴。合作中的伙伴,在此特指在商務往來中與本單位存在著一定聯系的單位或個人。除了自己的協作者之外,還應包括與本單位存在著供、產、銷等其他關系者。以合作中的伙伴為主要與會者的茶話會,重在向與會者表達謝意,加緊深彼此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這種茶話會,有時亦稱聯誼會。
篇10
【關鍵詞】留學生管理 文化差異 沖突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5-0027-02
外國留學生工作與我國政治、經濟、科技等工作關系密切,是我國外交事業和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我國的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高等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得到了世界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來華留學生人數日益劇增,2013年,僅浙江一省的高校來華留學生總數就已達20978人,與上年相比增加了19.54%。但由于文化差異,留學生在進入學校學習的初期,往往會形成文化休克現象,從而引起心理上的不適,給留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造成許多困難。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就會影響其在中國的生活,這就要求高校外國留學生工作者主動研究跨文化條件下如何克服異質文化的沖突。作為高校外事工作者,筆者希望通過對留學生文化差異心理的調查與研究,發現留學生文化差異的原因及表現,探討運用跨文化交際理論找到解決對策,因勢利導地調動其積極的心理因素,疏導和排除由于文化差異造成的溝通不暢,使他們在中國度過富有成效的留學生活。
一 文化差異的原因及表現
當留學生從一種熟悉的文化環境到另一種陌生的文化環境中時,文化差異對其心理的發展將產生影響。這一影響可分為三個階段,即文化刺激階段、文化沖突階段和新人格取向完成階段。前兩個階段是留學生對環境變化的心理反應。1960年美國人類學家Oberg Kalvero教授首次提出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的概念,這種由于內在的文化積累和外在文化移入引起的急劇變化對人心理所產生的巨大沖擊與震動稱為“文化休克”或“文化震蕩”。而留管人員要做的就是積極介入前兩個階段,找出文化差異的動因及表現,在尊重留學生主觀意愿的基礎上,運用情感激勵等方式主動引導,幫助留學生順利渡過“文化休克”階段。
1.語言文化沖突
語言文化沖突是指由于中文語言能力障礙及文化差異等因素帶來的沖突。語言是留學生進入陌生環境后的第一交流工具,語言不通不僅限制了留學生與當地人的溝通,更阻礙了其盡快適應并融入新的文化環境中。以浙江傳媒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留學生為例,大部分留學生來華前漢語為零基礎,浙江傳媒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雖然為留學生配備了熟練使用英語的中方老師,但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如與英語水平有限的宿管阿姨交流中,留學生仍然感到由于語言障礙引起的種種不便。另外,留學生進入新的語言環境后,不能在較短時間內理解和掌握具有豐富內涵的漢語語義差別。如我國傳統社會以宗族家庭為紐帶連接,特別重視宗族內長幼尊卑,因此衍生出各種親屬間的稱謂。三代以內的稱謂至少達60種,而英語中不足20種。又如過去傳統社會中,中國是一個以官本位為核心的社會,各種官職名稱數不勝數,直至今天,社會上甚至大學里仍有各種行政機構、職位和頭銜,而這些都是外國留學生不熟悉或在英語中找不到對等詞匯的,這就使留學生需要更長的語言適應時間。
2.宗教文化沖突
從浙江傳媒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歷年錄取的留學生情況來看,歐美國家的留學生多以信仰基督教為主,每逢周日有前往教堂做禮拜的傳統。而我國法定節假日中,經常采用“挪假式休假”,即周六、周日上班上課,節日放假的方式。這樣學校在周末補課上就會與留學生的做禮拜發生沖突。多數學生反映對中國式放假感到不適應,據統計調查,大多數留學生在生源國都沒有周末或節假日補課的習慣。雖然學生在一般宗教問題上不會產生重大沖突,但也常常會因為某個具體宗教教義的差別而與他人引發爭論,甚至發展到打架斗毆。這一情況在同樣信仰伊斯蘭教的印度尼西亞、印度、沙特阿拉伯國家的學生中也會發生。
3.課堂文化沖突
首先是教學目標的沖突。這一情況在小班化的非學歷語言生中較為突出。與中國一些被動式學習的學生不同,有一定漢語學習基礎的留學生往往會要求其指定的書本為教科書,而不是完全按照授課老師的要求購買指定教材。在課堂上,留學生更側重學習漢語日常交際口語而非漢語語法。這就與授課老師課堂偏重的以書面規范語言為目標的教學計劃產生了一定沖突。其次是課堂教學管理理念上的沖突。中國文化傳統是一個權力距離較大的文化載體。教師在課堂上擁有絕對權威。學生上課坐姿不端、隨意打斷老師說話都是對老師不尊重的表現。
英語為母語的國家通常有較深的民主根基,與注重集體觀念的中國相比,更重視個人的感受。留學生在課堂上的舉止行為較為隨意,通常直呼老師姓名,注重營造一種輕松平等的課堂氛圍。如筆者曾遇到留學生要求老師在上課時播放輕柔的背景音樂,稱其可以調節上課氛圍。而授課老師對這一要求感到哭笑不得,因為這不符合傳統的中國課堂規范。
4.生活習慣的沖突
留學生雖然來自世界各地,但集中來看,歐美國家留學生通常對宿舍有較高的硬件要求,如24小時熱水、獨立的淋浴房及簡單的廚房設施,而這些在國內早期的學生公寓中是無法全部滿足的。如果學校的設施不具備這些條件,就需要與留學生溝通,讓留學生達成諒解。此外,留學生通常有晚上集體娛樂的習慣,回到宿舍時間較晚。而傳統的中國學生宿舍采用宵禁的管理方式,即每天22∶00或23∶00后關閉宿舍大門。而訪客制度上,部分大學的女生宿舍則采取謝絕男性訪客的管理方式。這使得部分留學生非常不理解也不適應這種管理方式,常常與宿管阿姨進行爭論,雙方由于語言交流不暢很可能引發一些矛盾。
二 文化適應對策
1.加強漢語培訓,開展各項語言活動
漢語博大精深,除了傳統課堂的語言強化外,可以采用結交語言伙伴、到寄宿家庭體驗生活,讓留學生在合適的語境下學習漢語,感受漢語背后的深刻人文內涵,幫助其盡快提高漢語水平。鼓勵學生平時觀看中國新聞,了解中國時事要聞;組織漢語角、漢語比賽等活動,激勵學生多開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2.建立跨文化交流機制,營造多元文化環境
學校管理部門可組織在校內開展中國文化展示活動,如介紹中國傳統習俗、中國優秀影片賞析、書法欣賞、中國烹飪技法展示等,讓留學生多方面了解這一嶄新的國度。在中國傳統佳節中,可適時組織春游踏青、賽龍舟、包湯圓、吃餃子等活動,使留學生親身體驗中國文化的精髓。同時,也可以邀請留學生以座談、文藝節目等方式介紹家鄉的風土人情、傳統文化等,使交流以雙向的形式更有效地進行。
3.尊重留學生的生活習慣,完善后勤管理
在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學校師生應盡量尊重留學生的宗教文化習俗,在教學和日常生活中根據留學生特點予以相應的照顧和方便。如開設清真餐廳或窗口,方便伊斯蘭教學生用餐;提供門禁卡,方便晚歸的留學生順利進入宿舍;提供微波爐,照顧留學生能簡單烹制一些家鄉食品等。
三 結束語
高校跨文化管理學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是在以往教育管理的基礎上樹立了一個跨文化維度,擴大了高校管理的范圍,順應了時展的要求。長期以來,高校外國留學生工作一直側重于為留學生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務設施和必要的學習支持,沒有對外國留學生來華所面臨的跨文化心理適應問題給予應有的重視。留學生作為進入異域國度的一個群體,文化沖突在所難免,如何使留學生順利渡過“文化刺激”和“文化休克”階段尤為重要。通過加強語言培訓,最大化地克服交流障礙,實現以人為本的精細化管理,并在尊重留學生文化風俗的基礎上建立跨文化交流機制,是幫助留學生克服文化差異、解決“文化休克”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