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的例子范文
時間:2023-07-12 17:41: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交媒體的例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自然角的環境創設要科學化,幫助幼兒獲得初淺的科學知識和經驗
自然角是幼兒了解自然知識的一個窗口,是探索周圍事物規律的有利場所,從幼兒科學教育目標出發,讓幼兒親近自然、喜愛動植物、喜歡觀察、發現周圍環境中有趣的事物。我們為幼兒創設有趣味性、有觀察性、有操作性的環境,利用周圍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物質材料,讓幼兒觸摸、認識、觀察、探索。
根據各年齡段的目標在自然角設置了觀賞區,放置瓜果蔬菜,讓幼兒了解外形特征。為進一步觀察、操作,采用部分變換的方法,把水果蔬菜做成各種娃娃和水果玩具,使材料增添了新鮮感和可操作性。在種植區中利用多種材料拓展幼兒視野,同時自然角的環境變換要結合科學教育的計劃、季節變化及幼兒的觀察興趣而及時更換,激發幼兒對自然的熱愛,對周圍世界的關注及探索興趣。春季植物的種類生長需要生長地點用途,秋季介紹各種植物的種子,知道種子的功能,即延續植物的生命!
二、自然角創設要層次化,適應不同年齡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
幼兒期是人的身心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幼兒思維逐漸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情感、認知也逐漸豐富。在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身心發展存在著年齡差異,自然角的環境創設要適應不同年齡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按幼兒的認知水平,選用合適的內容和材料。如小班幼兒年齡小、能力差,可安排一些形象生動、色彩鮮明、易于觀察認識的事物,如動物、花卉,再放置一些現成的科學玩具,如可遙控的汽車、聲控玩具、操作會動的小人吸引著孩子每天去看一看,去比較葉子的大小,摸一摸葉子的厚薄,葉邊是否一樣等。鼓勵孩子和家長一起制作蔬菜動物造型,并把制作的小作品陳列在桌臺上,以此來激發他們的交流熱情。在照看自然角時,我們盡量讓每個孩子參與進來。這會使孩子對動物與植物間依存關系有初步的感受。讓幼兒在動手中發現問題,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精神。
三、自然角創設的內容要生活化,注重幼兒全方位的參與性
教師通過觀察,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內容,發揮幼兒主動性,從生活中尋找有趣的變化。我們覺得越是從幼兒身邊發現的有趣事物和幼兒參與的環境設置,對幼兒的吸引力越大,他們愿意全身心投入活動,體驗成功的喜悅,并對自己創設的環境格外地愛護、珍惜。我們在春天收集花瓣,秋天收集各種顏色、形狀的樹葉,做成書簽,懸掛在自然角,供幼兒觀察葉脈。為發揮自然角的教育功能,讓幼兒真正成為自然角的主人,自然角向幼兒全面開放,幼兒全方位、多通道參與,讓每個幼兒都成為管理自然角的主人。
在“趣”中做。“興趣是最好的啟蒙老師”,選擇生活化的內容,把激發興趣貫徹科學活動始終等方法都可以讓幼兒始終在興趣盎然中進行學習。幼兒喜愛小動物,帶來金魚、烏龜、小鳥,教師鼓勵幼兒天天為它們換水、喂食,堅持為種植角的小苗澆水、除草,并和老師一起做觀察記錄。
在“看”中思。教幼兒喜歡并學會觀察是自然角創設的重要目標。為此,各班專門建立了一個飼養角,讓孩子經常把自己喜愛的新動物放到里面,以激發觀察興趣。每當一種新動物“住”進來后,通過提問、點撥讓幼兒逐步學會圍繞主題,多種感官觀察,讓他們在“看”中學會觀察。
在“玩”中學。針對幼兒天性好玩,喜歡游戲的特點,我們讓孩子和自然角的動植物交朋友,為它們造家。有的孩子在蛋殼中為種子安家,有的孩子將種子放在水中,有的孩子將種子藏在沙中。通過“玩”,孩子們發現在不同的環境、材料中種子的生長變化。
在“做”中得。針對幼兒好奇心強的特點,鼓勵幼兒動手操作,在“做”中讓他們去長見識、學本領。
在“談”中知。在進行自然角管理時,有意識地創設討論交流和爭論的空間,讓孩子充分說出自己的發現、探索方法、過程,這是培養幼兒科學素質的捷徑。幼兒發言踴躍,爭論激烈,這樣做,不僅發展了觀察能力,還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
四、自然角創設要多維化,創設平面、立面、操作的自然角環境
各班從班級實際環境出發,充分利用室內、廊沿、活動室一角開展自然角活動。每天帶孩子外出活動時,發現他們喜歡一路走,一路用手摸著墻,于是我們收集了生活中的竹子、樹皮、麻袋、草席、瓦楞紙、海綿等質地差異的材料布置成觸摸墻,并在旁邊印上小手和嘴巴的圖片,提示幼兒用手摸一摸,觸摸后小嘴巴說一說自己觸摸粗糙、光滑、堅硬、柔軟的感覺,還可以用畫線條的方式記錄觸摸的感覺。利用寬長的過廊開設了種植區,邀請有種植經驗的家長為幼兒講解示范種植程序,鼓勵幼兒在提示下嘗試親身種植以便加深印象,集體種植后安排幼兒用統一器具分組種植,充分體驗種植的樂趣 。
篇2
Abstract: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focus on students to build self-learning situations. How to take instructional design approach used in teaching database construction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was put forward preliminary ideas, constructiv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by this paper and useful attempt was done so as to promote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database construction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關鍵詞: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多媒體教學;資源庫建設
Key words: constructivism;instructional design;multimedia teaching;database construction
0引言
由現代教育技術推廣和應用所引領的當代職業技術教育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改革,是當代職業技術教育教學改革的一次新的革命。基于網絡技術平臺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庫建設和開發正伴隨著新一輪教育教學改革悄然興起,基于網絡技術平臺以現代教育理論和科學教育理念為理論指導,如何構建多媒體網絡資源庫,本文運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進行教學設計,基于網絡通訊模式構建進行系統開發,并進行了有益嘗試和探討。
1確立網絡通訊管理模式
1.1 基于B/S模式的建立基于Internet網絡技術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和協同工作是網絡教學和資源庫建設的必由之路,基于Internet標準協議的瀏覽器/服務器B/S(Browser/Server)模式[1]。B/S模式是以Web為中心,客戶通過客戶端訪問Web以及與Web相連的后臺數據庫,改變了文件共享模式,使信息共享度提高。基于B/S模式的系統結構具有使用簡單、擴展性好、安全性能好、易于維護等特點。
1.2 基于B/S模式的系統結構總體設計基于以上特點的B/S模式系統結構總體設計,是在基于Internet的校園網絡控制中心,建立遠程教學系統的Web服務中心站。校園網絡各客戶端或其它遠程多媒體計算機客戶端,通過網絡通信及Internet的各種通信方式登陸中心網站,各客戶端通過Internet網絡系統授權驗證后可登陸多媒體資源庫,瀏覽和使用資源庫平臺提供的各種信息和服務。以下是網絡資源庫總體結構圖,如圖1所示。
上圖為網絡資源庫總體結構圖,它由資源庫終端的客戶終端通過交換機與系統集群服務器相連接,網絡服務器與服務器、服務器與各客戶端的地址、協議、應用等采用與Internet完全一致的系統結構,這種結構設計對提高網絡處理能力效果極佳。針對遠程學習特點采用客戶端登錄網絡資源庫平臺,訪問遠程教學資源庫,通過客戶端瀏覽器訪問資源庫內容,全部操作功能均可在服務器端實現,用戶看到的均是HTML頁面,系統無論如何升級和改動,客戶端無需升級和變更,僅在需要擴充瀏覽器功能時,通過plugin插件下載等方式便可簡便、快速完成。這一工作僅需在客戶端點擊主頁面或相應的鏈接,下載和安裝軟件即可自行完成。
2基于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實施系統結構設計與開發
2.1 基于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和開發的原則、依據和方法建構主義者認為知識和技能不是經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學習情景即社會背景下,借助教師、同學及其他人的幫助,充分利用有限的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自主學習獲得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它提倡學生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學習,即學生是認識的主體,教師是意義建構的促進者和幫助者,教師不是的知識和技能的灌輸者與傳輸者;學生是獲取知識和技能的加工者和意義的主動建構者。不再是通過外部刺激被灌輸和被動接收的對象。傳統教育理論與其相比有如下本質的區別。如表1所示。
基于建構主義學習情景,師生的地位和作用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有本質區別,建構主義教學設計遵守的原則是:①強調學生的中心地位:讓學生能充分利用周圍的學習資源獲取所需知識和能力,培養其提出認知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其主動性得以充分發揮。②強調“學習情景”的重要作用:學習者的學是與一定的文化氛圍和場景密切相關的。③強調“協作學習”的重要作用:重視學習者之間及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對知識能力的意義建構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④強調為了支持學習者的主動探索和完成意義建構,必須搭建各種資源充足的信息資源平臺。如:為學生的協作式探索和自主學習提供大量的媒體資源等。⑤強調學習環境設計:學習者有自主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空間。⑥強調教學過程的歸宿是完成意義建構,是學習過程的最終目的。
篇3
全球社交媒體使用情況的相關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但是它們卻未能捕捉到各種文化和各個地區的獨特性。有些國家的人們更具有種族優越感,更加注重隱私,更能(或更不能)容忍風險;有些國家的人則將公事與私事絕對分開。筆者剛剛考察完澳大利亞的社交媒體發展情況,現在讓我們來一起看看歐洲的情況,讓我們首先從德國開始。
77%德國用戶通過移動設備訪問社交媒體
上周,我在德國柏林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時光,了解了該國社交媒體在工作生活中的應用情況。歐洲國家對于如何在企業中應用IT技術表現得往往更為保守和嚴格,在德國尤其如此。這有時候會讓他們更注重策略,而不是戰略,也就是說他們寧愿致力于解決具體的眼前的企業問題,而不愿在企業中推行廣泛而深入的技術變革。
是的,德國企業在應用社交媒體方面一直卓有成效。一些行業領導者,例如Daimler、沃達豐和Sennheiser,在最近幾年都已開始了這個進程。
就GDP而言,德國目前是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在德國人的私生活中,社交媒體的使用圖景是非常有趣的。在美國,66%的成年網民均會定期使用社交網絡,而在德國,不到一半的人會這樣做。但是,相對而言,德國的移動社交網絡則要發達得多,77%的德國網民均會移動設備訪問社交媒體。
但是,具體而言,社交媒體的使用情況在德國到底如何呢?德國是一個以結構、秩序和等級著稱的社會,這些東西恰恰是崇尚自由的社交媒體的死敵。從整體上來說,消費者使用社交媒體的情況與工作場所使用社交媒體的情況具有很大的關聯性。例如,日本的社交媒體使用率在發達國家中屬于最低的,因此,日本社交媒體在工作場所的使用率也是最低的。
IBM社交商務副總裁桑迪-卡特(Sandy Carter)稱,當前有70%的德國企業正在使用社交媒體處理業務,其中40%的企業用它來獲取用戶。如果這個數據是真實的,那么德國的社交媒體使用率是相當高的。德國企業崇尚實用主義,他們會在一切可能找到價值的地方進行找尋。
德國企業使用社交媒體的典型案例
在2012年柏林召開的社交企業峰會(Social Business Summit)上,我們獲悉德國化工巨頭BASF——2011年營收達730億歐元,擁有11.1萬名員工——正致力于應用社交媒體聯絡其全球員工。
我一直在跟蹤BASF的發展,就在幾周前,我還在科技博客ZDNet上詳細介紹過它的故事。對于一家擁有自己獨特企業文化、習慣和挑戰(例如,跨越多個區域,擁有多條產品線)的超大型企業來說,它需要時間和專注來改變其協同工作的模式。BASF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該公司負責社交媒體項目的主管科德里亞-克魯布(Cordelia Kroo?)在演講中對此給予了詳細的說明。
科德里亞首先描述了應用社交媒體的重點,“一家公司應該戰略性地開展社交業務,這倒不是因為現在每家公司都在打造內部的Facebook。”她還指出,這需要全公司上下各個層面的人參與其中。“你需要得到來自企業高層和底層的支持”,才能讓企業社交網絡發揮作用。科德里亞的部門經常會收到其他部門發來的索要“專業人才審核流程”的請求,這些部門需要這個流程來考察新進員工的潛在貢獻力。但是,他們最后發現這個流程完全沒有必要,因為社交媒體的透明度及其評估員工的功能,已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實際結果也是如此:科德里亞報告稱,在過去兩年中,內部社交網絡的運行沒有出現任何障礙。
但是,社交媒體應用于企業的結果呢?BASF付出了什么?社交業務的投資回報率永遠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是IT部門普遍面臨的問題。這是因為大多數企業,即使是管理完善、分工明確的企業,他們也無法在推行社交業務前后確定衡量它的關鍵業績指標。然而,科德里亞還是舉出了一些成功的例子。最后,她發現,社區經理在給用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管理,以及確保社交業務獲得成功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社交業務類似于爵士樂的工作模式
Jazz Impact網站的邁克爾-高爾德(Michael Gold)在柏林也發表了一次演講。他利用爵士樂的協同創作模式來講述協同作業,包括社交業務中的創新之舉。邁克爾說,“100年前,爵士樂沖擊著音樂行業,正如現在的社交媒體正在挑戰我們的企業一樣。”邁克爾的觀點是,我們必須走出我們的“安樂窩”,創造性地利用社交媒體時代下各種強大的工具來創造一些全新的東西。“轉變的最大挑戰來自于我們自身對于改變的阻力。”邁克爾說。要找出阻礙我們的因素,我們需要經常反省自己。
邁克爾最重要的觀點是,“協同作業系統創造的結果遠遠大于各種資源之和。”這種觀點非常重要,因為我們正在從19世紀和20世紀的老化的工作模式轉向更為動態的知識密集型的工作模式。在新的工作模式下,我們需要在快速變化的企業環境中開發出創新性的解決方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社交業務非常類似于爵士樂的工作模式。
篇4
2014年4月17日,新浪網旗下微博業務正式登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為WB。微博此次共發行了1680萬美國存托股(ADS),定價為17美元/ADS,每ADS代表1股微博的普通股,新浪微博上市約融資2.864z美元。
上市首日,新浪微博以16.27美元低開,收盤價格為20.24美元,漲幅為19.06%。對于擔心“新浪微博上市后股價可能下跌”的新浪管理層來說,這算是一個不錯的開場。但與去年上市的去哪兒網、500彩票網、3G門戶、58同城等超過100%的漲幅相比,新浪微博上市首日的漲幅很難用漂亮來形容。
同日在紐交所上市的樂居上市首日的表現與新浪微博相仿:發行價定于10美元,以10.8美元開盤,以11.86美元收盤,漲幅約為18.6%。
新浪微博與樂居是今年上市的第三、第四家公司,于4月8日上市的愛康國賓目前股價為13.59美元,已經跌破發行價(14美元),于4月2日上市的達內科技目前股價為6.74美元,跌破發行價(9美元)。在前兩家雙雙破發的情況下,新浪微博首日的表現多少讓人松了一口氣。
15年前的新浪上市,被形容為趕上了“最后的好時光”。新浪之后,搜狐勉強上市,網易流血上市,8848則上市流產;15年后的微博上市,吸引了全行業的關注:是趕在了最好的時光,還是最后的好時光,對于行業意義重大。
門戶模式已經式微,從雅虎創立到如今的互聯網媒體,其發展已經歷了三個階段:門戶時代、搜索時代、社交媒體時代。新浪微博以“中國首家社交媒體”為標簽赴美上市,需要重新思考未來。
今年3月29日,新浪微博改名為“微博”,去新浪化體現了其在中國微博市場上的“一哥”地位。微博還能照耀新浪多少?不僅是新浪的問題,也是所有媒體人的問題。
微博照耀新浪
曾經人們用“微博再造新浪”形容微博的重要性。意思很明顯,新浪這家曾經作為中國互聯網標志的網站險些淪為二流公司,是微博讓新浪重新回到行業巔峰。
新浪于2009年推出微博測試版,引發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微博熱”,最多時有十余家互聯網企業推出微博產品,包括騰訊、搜狐、網易等。經過四年多的激烈競爭,新浪微博的用戶規模、活躍度和營收已經處于絕對領先地位。
社交媒體與生俱來的開放性讓微博成為中國的“公共議事廳”,是公眾了解和討論熱點事件的重要渠道。新浪提供的資料顯示,馬航飛機失聯事件中,微博是最早信息的媒體平臺,20多天里相關話題的閱讀量達到18.1億。
另一個例子則是,文章“出軌門”后的道歉微博互動總量超過400萬,直逼奧斯卡“最強合影”在Twitter的轉發量。微博同時還是聚集專業人士最多的社會化平臺,在大事件中發揮了輿論引導和信息放大的作用。
新浪招股書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微博月活躍用戶1.438億,日活躍用戶6660萬,是中國活躍度最高的社交媒體。微博上有超過8萬個政府機構和官員的微博賬號、70多萬個個人認證賬號和40多萬家企業認證賬號。
眼球經濟曾經是門戶時代、搜索時代的商業邏輯,這一邏輯同樣適用于社交媒體時代。招股書顯示,2014年第一季度,微博整體營收達到6750萬美元,其中主要為廣告,同比增長160.6%,新浪微博2013年第一季度營收為2590萬美元。
新浪在探求超越眼球經濟的模式。近期,魅族、極路由等多家企業在微博發起售賣活動,通過與一系列廠商的合作,微博“瀏覽-興趣-下單-支付-分享”的營銷閉環已經成型,新浪希望企業會把客服、CRM方面的預算投入到微博。
微博照耀新浪。以上市首日收盤價計,新浪微博市值約為41億美元,而新浪市值約為38億美元,微博市值一舉超過了母體公司新浪網。
有分析認為,上市之后,新浪微博將更加獨立于母體新浪網。上市當天晚上,新浪董事長兼CEO、微博董事長曹國偉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微博上市后還是新浪控股的一個子公司,就像新浪網是新浪集團下面的一個子業務,關系不會改變。
曹國偉說,微博發展初期,新浪動用了所有的資源來推廣新浪微博,當時新浪門戶網站很多員工都借調到新浪微博,以支持新浪微博的發展。
社交再造媒體
新浪微博上市的前一天,曾經的新浪微博大V薛蠻子取保候審。新浪微博大V是門戶時代,以及門戶之前傳統媒體時代不可能想象的現象,正是無數大V與他們的粉絲創造了微博,這是社交媒體時代的標志性產品。
這不僅是中國特有的現象,微博在美國對標的社交媒體Twitter已經于去年11月上市,股價最高時接近75美元,公司估值最高則超過400億美元。
社交媒體最早需要追溯到2004年:那是互聯網泡沫崩盤后的第二次互聯網,第一次以“.com”為標簽,第二次以“web2.0”為標簽。自那以后,“社交思維”成為互聯網思維的一部分。web2.0已經產生了兩波上市公司,一波是“社交網站”,包括美國的Facebook,中國的人人網,騰訊自2010年后股價迅速上漲,也與社交推動互聯網發展有關;第二波則是“社交媒體”,在中國的標志型公司是新浪微博,在美國則是Twitter。
社交還會照耀哪些角落?目前眾說紛紜。包括張瑞敏、雷軍、馬云等在內的中國企業家在公司管理中充分利用社交思維,比如小米的論壇開發模式;馬云在公司組織架構調整時,也是打破科層管理邏輯,建立社交型公司;張瑞敏在公司內部打造“自經體”(自主經營體),意在將海爾打造成一個社交型平臺。
社交再造媒體帶來了很多結果,比如更多人參與媒體內容的生產,內容生產的權力從機構向個人轉移;比如資訊成為普及消費品,非某些階層的消費品,所有人都成為內容的生產者、傳播者、消費者。激情與狂歡造就新的媒體盛筵。
但是,并不是一切都很美好,全民參與,信息消費普及的同時,導致一個“娛樂至死”的媒體消費趨勢:任何重大事件在短時間迅速普及,群眾的智慧對這一事件進行各種升級、改版、再造,嚴肅的東西被消解,一切向娛樂方向發展。
薛蠻子現象就是這一社會背景下的產物:社交再造媒體跟所有新事物一樣,帶來了新的可能,也帶來新的問題。
藍港在線CEO王峰在微博上市當日這樣感嘆:15年前,新浪成為中國網絡第一門戶,而今天的微博成為社交媒體時代的弄潮兒,直面后來者微信的競爭。
“從PC門戶到移動社交,相隔近乎一代人,歲月流逝,令人感嘆。看看谷歌、雅虎、與FaceBook的成長歷史,就知道長守基業談何容易。誰沒有老的這一天,但那又怎樣。順勢者昌,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孩子吧”。
社交再造媒體,必然會革門戶的命。王峰的觀點是,新浪微博上市是新浪的終結,幸運的是,是新浪終結了自己,新浪因此獲得了新生。
讓新浪化身微博,成為自己的孩子,這是曹國偉對新浪的最大貢獻。
媒體的新世界
歷史已經終結?創業者任何時候都不能有這樣的僥幸,特別是在以創新驅動、快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搜索媒體取代門戶媒體,社交媒體崛起就是例子。
去年底,新浪網開始了一場并購談判,即對手機媒體“今日頭條”的談判。新浪網開出了2億美元的價碼,但今日頭條沒有接新浪的茬,將價格提到了4億美元。新浪網放棄了,覺得太貴。但這一決定讓新浪后悔,因為當最近重啟談判時,今日頭條將價碼提到了5億美元。
新浪網為什么要不惜一切代價收購今日頭條?業界一直認為,新浪是一家媒體屬性的公司,曹國偉也多次強調新浪的媒體屬性。新浪過去是一家吃媒體飯的公司,未來仍然只能吃媒體這碗飯,收購今日頭條的目的是收購媒體的未來。
今日頭條在兩方面存在潛能:一是移動性,與微博或者新浪網不一樣,這是一家完全基于手機終端的媒體;二是社交性,今日頭條跟評的活躍程度令新浪網吃驚:在今日頭條的后臺,很多新聞動輒上百條、上千條的跟評。如果說微博是社交媒體,那么今日頭條則是“移動+社交媒體”。
這還不是全部原因:每一個用戶看到的內容是不一樣的,今日頭條根據讀者的訂閱標簽,瀏覽的新聞類別,以及點、評、贊等行為,了解用戶的需求,然后針對這些用戶推出不同的新聞。今日頭條還是一款“個性化媒體”。
社交性、移動性都是手段,卻不是目的。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在談及未來媒體形態時說,無論移動性、社交性都要達到的目的是“讓不同的用戶看到不同的內容,讓每個用戶看到的新聞就是最重要的新聞”。他認為,如果社交、移動手段達不到這一目的,就需要引入其他技術。
對于微博來說,騰訊微信已經是浮云:微信的封閉性決定了其只能是一款社交產品,而不是社交媒體,即使在其平臺上生長了自媒體這樣妖冶的花朵;另外微信的贏利方向有三,一是游戲,二是020電商,三是互聯網金融,尤其是互聯網金融,馬化騰下了很大一盤棋,互聯網金融是中遠期目的。
新浪微博的上市也是新浪微博的終結,寶寶樹創始人王懷男認為,微博代表的社交媒體已經“告別了那些真正影響中國社會的日子,走向平庸與無奈,恢宏的夢想,過眼煙云了,此次IPO是百味雜陳的終結”。
王懷南的觀點很明確:社交媒體的時代已經終結,媒體則仍然快速進化,未來在誰的手里還說不定。
王懷男曾經是新浪的一名員工,曾經任雅虎與新浪合資公司“一拍網”的總裁,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后,一拍網并入阿里巴巴,王懷南創立了寶寶樹。在“新浪+雅虎”時代,雅虎曾經下了一盤很大的棋:以3721對抗百度,同時推出一搜,占領中國搜索媒體時代的至高點;以一拍網發力電商,阻擊的不是易貝中國,而是淘寶;同時收購新浪網,做中國的門戶王者。
篇5
1、每日促銷
這里的每日促銷不是和團購模式一樣的每日促銷,研究發現,團購模式的每日促銷存在著很大的可能性會損壞商業利益。讓我們看看Woot的網站,在首頁上提供每日一款的優惠商品。這種優惠不管是24小時,或者是限制供應量,都能渠道很好的效果。因為在社交媒體上客戶參與量大,所以事實用博客和Twitter來促銷吧。
2、將促銷信息添加到一個或若干社會化電子商務網站上。
在這些社交網站上,用戶不僅僅討論想要買什么,更包括許多購物的細節。ThisNext是這類網站中的老者,而Fab是新秀。
3、鼓勵客戶參與生產銷售過程。
讓客戶參與到產品的制造過程,讓他們選擇生產的產品。Threadless在結合社交和銷售方面功力深厚,他們讓整個社區的參與者參與服裝的設計。
Etsy為社區手工制作者提供了買賣手工藝品的平臺。
4、通過促銷讓潛在消費者加入社交媒體。
鼓勵客戶加入到以Facebook為主的社交媒體中。但是促銷和優惠活動只能讓用戶在促銷期間停留。下圖是1-800 Flowers的促銷頁面,這種促銷讓客戶在平常日子也會去買一束花。
5、鼓勵用戶在社交媒體上完成交易。
在Facebook上加上交易功能,讓用戶在Facebook頁面上就能完成交易。(Facebook的這個功能似乎不怎么給力,1-800Flowers已經關閉了這個功能。)
6、視頻促銷。
利用視頻來豐富促銷過程,最值得一提的例子就是《Will It Blend》,這是一個將iPad攪拌的視頻。在Youtube影響力爆發之前,一個捧紅了John Cleese叫《The Institute for Back Up Trauma》的視頻風靡網絡,這個由商制作的病毒視頻因為了解其目標受眾對Monty Python的喜愛。
7、用圖展示商品。
用照片和圖表向用戶展示商品或服務,記住,圖勝千文。許多蛋糕店使用Flicker來展示他們的創作。以下是organic bakery的Flicker主頁和他們烘烤的蛋糕。
8、展示產品吸引消費者。
對于不能僅僅以圖片形式來展示的商品,使用Tumblr更能吸引用戶。想要展示季節性的服裝款式?以下是Kate Spade在Tumblr上的實踐案例。
(推薦閱讀:如何在輕博客上打造你的公司品牌?)
9、在圖片上添加購買鏈接。
讓產品的圖片易于分享,這一點對那些以觀感取勝的產品尤為重要,比如Pinterest上關于設計、婚禮、食物、服裝和旅行的畫板。
所以在圖片上加上購買鏈接吧,以下是紡織公司Lion Brand在Pinterest上的案例。
10、開產品博客。
使用產品博客的反鏈是很好的介入社交媒體的方式,Marcus Sheridan在經濟低迷時期使用博客回答問題來維持游泳館的生意,而其他商家對此不屑一顧。
他甚至公開討論售價問題,而對此許多營銷人員更多是避而不談。
記住,在你充分解答用戶的疑問之前,他們不會購買你的任何產品和服務。[想要連接如何運營產品博客?請看:Here’s 42 tips you need now.]
(推薦閱讀:微博時代,請別忽視企業博客!)
11、讓客戶暢所欲言。
如果你害怕用戶會詆毀產品,那么首先你還要明白,相比于廣告,客戶更相信其他客戶的反饋。
亞馬遜是超級用戶評論集聚地,如果你不讓用戶在某一個地方評論,他總能找到另外一個評論的地方。比如Tripadvisor、Yelp以及其他本地化服務,如Google。
(推薦閱讀:社會化網絡雜想:為什么我們會相信陌生人?)
12、回應客戶需求。
利用社區論壇來回應購前疑問,特別是一些復雜的高科技產品。你需要理解的是,客戶也能夠回答其他客戶的問題,以下是Intuit社區論壇。
13、參與問答社區互動。
這種形式對B2B企業和個人創業者非常有意義。使用Linkedin和Quora等商業問題問答網站,通過回答問題,建立起與潛在客戶的友好關系,這是軟營銷。
14、展示自己的案例。
展示自己的服務案例并將其分享在Slideshare上,即使你之前從沒有這樣做過,也值得一試。你這樣做的目的是擴大聽眾面,并促使他們主動聯系你。
篇6
企業們認為,好的內容就會引發受眾們的傳播,借助社交網絡,就可以起到小投入大效果的推廣目的。不過,究竟什么叫“好的內容”,本身卻是一個頗為令人頭疼的問題。
個人看法,對于一個企業媒體來說,應該具備三種特性,筆者稱之為“拽酷萌三位一體”。這三點做到,基本上這個企業媒體會很受歡迎。
拽,企業媒體是需要一點拽味的,主要是對自己產品或服務的那種自信,要有一種“我的東西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的強烈的不斷的明示或暗示。消費者都喜歡好的產品或服務,如果連制造者都沒這個自信心,怎么能讓受眾接受這是一個好產品呢?這一點要特別向喬布斯學習,他總是能把自家的東西說成最棒的可凌駕眾生的東西。
酷,主要是為了迎合潮流,即便是很“傳統”很“古老”的東西,也要做出酷感來:懷舊也可以是一種酷。酷說到底是一種時尚,大多數人會追尋符合時尚的東西而拒絕已經不夠時尚的物件。如果使用不時尚的企業的不時尚的產品,說明使用者自己不夠時尚,這個會遭到很多消費者的厭惡。而有些很傳統的企業通過文案和創意,也是能做出“酷”感來的,比如可口可樂就發起過昵稱瓶和歌詞瓶的活動。
萌,偶爾賣賣萌還是很需要的,必要的時候在無關緊要的地方可以適當自嘲(黑),主要是為了稍許沖淡一下“拽”的感覺。沒有賣萌只賣拽的,會讓人感覺這家企業高高在上,不好親近,這在形象鍛造上一樣會失分。一個很經典的例子是早年的微軟。上世紀末本世紀初這家公司拽和酷兼具,不過一直高高在上,以至于輿論對其有“黑暗帝國”之感。
拽酷萌三個維度中,拽的基石是實際產品和服務,酷的目標是形象工程,萌是側翼掩護親和力打造。很顯然,最重要的是實際產品和服務。如果這個基石不當,拽了也白拽,反而遭到更大范圍上的批評,至于后面的酷和萌,更會成為空中樓閣,很容易被詬病為“唱相聲”的。
篇7
鞋子是電商的大生意
只要看看網上零售商Zappos,它每年的銷售額超過1億美元,鞋子占到了其中的80%到85%。谷歌在2008年底進行的研究表明,45%的男性和46%的女性使用網絡信息搜索來幫助他們在網購和在商店購物時做決策,毫無疑問,這個數字隨著互聯網整體和電子商務的使用率的提高而增長。根據ShopSmart雜志在2011年所做的調查,近三分之一的女性對于網購鞋子感到滿意,比2007年增加了14%。
這并不奇怪,因為社交媒體已經成為在網絡發掘,研究和購買過程中的重要渠道之一。文中采訪了兩個非常不同的鞋品牌,運動鞋制造商Puma,和著名鞋子品牌Jimmy Choo和紐約時尚精品Bergdorf Goodman,來了解他們如何通過社會化媒體來選擇目標客戶、平臺和指標。
1. Puma-不甘于只做社會化營銷的尾隨者
Puma的高級電子營銷經理Remi Carlioz表示,“根據Puma的調查,至少一半的網上消費者是多渠道購物,意味著他們會線上購物,也會到實體店購買”。手機正成為購物過程中越來越重要的工具,他補充道。
如今,這一品牌在美國的各大社交媒體如Facebook,Twitter,YouTube,Tumblr,Foursquare和Instagram,表現活躍,而在Puma運營的五大地區有更多區域性的社交媒體。
Puma使用社交媒體主要有兩個目的:1品牌構建2.透過產品和活動的,增加知名度。
Puma最大的品牌投入之一是備受矚目的航海賽事,比如沃爾沃環球帆船錦標賽,一個持續9個月,每三年舉辦一次的全球性賽事。Puma是賽事官方指定服裝供應商。今年,Puma派遣了10位Tumblr和Instagram的用戶,讓他們通過圖片記錄在阿布扎比中途停留一周比賽發生的點滴,并從優秀的用戶中挑出許多的標記有Puma的帆船圖片來公布。
Carlioz說,Puma沒有在利用社交媒體這一渠道來銷售產品上費很大的勁,但是這一情況日后可能會改變。就現在而言,公司將更專注于利用新平臺比如社交購物清單網站Fancy,推廣品牌、加強參與和體驗。Carlioz也很渴望能夠和Puma贊助的運動員有更緊密的合作,因為他們當中大多都會使用參與性強的社交網絡,比如Facebook and Twitter。
尋求手機和社交相結合的機會也是目前需要優先考慮的事情。在今年三月末,Puma計劃推出一款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分享照片的iPhone應用。此外,Puma也正在開發一個名為Puma Factory的項目,它能夠讓消費者自己在線或者使用iPad設計個性化的運動鞋。
2. Jimmy Choo-社會化營銷的引領者
Jimmy Choo已經成為社交媒體中一個引領者,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在2010年春季的活動Catch-a-Choo Foursquare(美國很受歡迎的簽到社交媒體),活動要求女性圍著倫敦跑,作為獎勵,她有機會獲得一雙新上市的運動鞋。Jimmy Choo使用Foursquare在不同的時尚場所來簽到,簽到是通過Facebook和Twitter,第一個到達各個簽到點的人會獎勵一雙運動鞋。
該活動有大約4千人參與,得到了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的一致好評。根據這一活動的構思者,社會媒體機構的FreshNetworks London稱,該品牌的運動鞋的銷量在隨后上升了33%。
從那之后,Jimmy Cho已經實施了一系列的線上還有線下的互動措施,維護其在Facebook和Twiiter上積極主動、以產品為中心的品牌認知的形象。
Jimmy Choo的Google+
最近,Jimmy Choo把注意力投向了Google+。去年11月的Google品牌頁面和Jimmy Choo在倫敦伯靈頓商場開設的第一間男裝店相輔相成。
據相關資料顯示,Google+的用戶大部分為男性,因此Jimmy Choo決定放棄Facebook而轉投Goolgle品牌頁面Jimmy Choo Men。然而品牌只被圈了(circle)226次,但是客戶關系經理Matt Rhodes表示,Google+的參與度正在提升中。
在情人節,廣告公司正協助Jimmy Choo來舉辦一個活動來鼓勵女性關注者,讓他們的丈夫或者男朋友關注Jimmy Choo在Google+的頁面。
說到社交媒體對不同鞋品牌的挑戰,Rhodes認為最重要的是讓消費者認同產品的使用價值。
Rhodes還表示:對于在特別場合穿的鞋子,我對它的質量要求是完全不同于一對用于跑馬拉松的運動鞋的。此外,社交媒體的使用也應該有所不同。Jimmy Choo可能會更注重于在特殊場合來展示鞋子作為服裝或者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另一方面。Nike則會更強調運動元素和用途。
“它需要你去真正了解你的消費者以及他們是如何考慮產品的,然后用社交媒體從內容和功能的角度上來反應。”他補充道。Rhodes還指出社交媒體的確提供一個讓消費者對一個品牌的期望產生驚喜的機會,Jimmy Choo’s聯合Foursquare舉辦的簽到活動就是一個例子。
3. Bergdorf Goodman-基于位置的移動營銷
雖然不是鞋子專賣商,高檔百貨公司Bergdorf Goodman仍在秋天舉辦了一系列專注于鞋子的在線活動來推廣自己的鞋子沙龍(shoe salon)。
除了大量的海報之外,該公司和Productive Edge共同開發一個紐約市的鞋子互動地圖。Instagram的用戶被鼓勵把他們在紐約各個著名地標前拍攝的穿有標記為BG的鞋子的照片上傳到地圖。在地圖上,一部分拍攝地是在曼哈頓,一部分在城市的各個邊緣。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50張照片被添加到地圖中。這一推廣也已經有223次Facebook Likes,185次tweets,和30次+1。對于一個限定區域的活動,這樣是成效不算差。
小結
篇8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忠誠消費者向周邊人進行積極的口碑傳播都是同等重要的,這種傳播也是將潛在消費者轉化為最終消費者強有力的工具之一。必須牢記的是,消費行為是一種帶有情緒的選擇過程,忠實的消費者會對品牌產品的里里外外了解清楚,因此,忠誠消費者對品牌會有很強的粘性,而他們也會積極地影響周邊人的購買決策。如果讓他們作為品牌宣傳者,帶動他們身邊的人,那么企業的口碑營銷算是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那么,如何讓你的消費者成品牌營銷的一員,成為品牌代言人?以下5個方法可以一試。
1.促進線下口碑宣傳
沒有消費者會真正關心你的產品本身,他們更關心的是產品所能提供的價值,能解決什么問題。這就是為什么企業需要做一些宣傳展示的原因,只有如此,你才能向消費者傳達最重要的信息“我們的產品可以很好地幫你解決你想要解決的問題。看啊,就是如此簡單”。
所以,不要僅僅使用一些大牌明星,將聚光燈聚焦在產品本身,嘗試一下,用忠誠消費者來代言,將宣傳的焦點聚集在他們對于產品體驗的積極反饋上,這樣會有出奇的效果。因為人們更愿意相信普通人的使用感受,相信身邊親朋好友的推薦,沒有什么比貼近生活的代言更加深入人心。這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好處,已經擁有的忠實客戶就是最好的代言人,你不必再為那些明星支付巨額的代言費,就可以輕松賺到非常高的人氣。
舉個例子:雪佛蘭公司采訪了一個對雪佛蘭汽車有極大熱情和興趣的普通人,過后,他們把采訪錄像發給參與者,沒有要求他為雪佛蘭做什么。一個普通人受到如此重視,自然是非常興奮,于是他自發地把視頻放到了不同的社交平臺上,短時間內播放量就超過了12000次,不到一個月,他就在汽車迷圈子中積累不少名氣,可想而知這對雪佛蘭汽車的形象宣傳有多大作用。
2.培養品牌忠實用戶
互聯網時代,“顧客就是上帝”的理念越來越凸顯其價值。調查表明,影響潛在客戶購買行為產生的因素中,積極的品牌評價比重高達90%,購買行為產生過程是帶有很強的情感因素。為了達到最好的傳播效應,盡可能多的接觸到更多客戶,社交媒體自然是不二選擇。無論是對大公司還是小企業,社交媒體讓你的品牌傳播變得如此簡單。微博、朋友圈上一次又一次積極的點贊、評論、轉發,使你的品牌價值迅速發酵、增長,因此在社交媒體的環境中培養腦殘粉是最容易成功的。
在社交媒體上,你可以通過微博搜索、關鍵詞檢索等手段,第一時間接觸到你的客戶,解決他們使用產品的困惑、消除他們的不滿,這是奠定顧客成長為腦殘粉的基礎。比如Zippos在實時回應顧客心聲方面花了很大功夫:顧客的吐槽,耐心細心解決;顧客的贊許,自動轉發一下、表達感謝。這贏得顧客了一大片贊許。
3.鼓勵消費者寫出產品體驗的過程
沒有人會喜歡內容無聊空洞的商品介紹頁或者一成不變的產品推銷的推文、博客,顧客只想知道你的商品能解決什么具體問題、是不是真的好,因此他們更想看到別人的使用反饋和評價。試著使用淘寶賣家經常使用的手段,在商品介紹中插入一些“萬人好評!”“銷量第一!“的積極評價截圖,讓那些潛在客戶看到產生一種怦然心動的感覺,用已有腦殘粉的熱情來點燃顧客的購買欲望。
為了最大效應發揮已有腦殘粉的傳播熱情和影響效力,最好列出一些用戶反饋的例子,用很簡潔明了的方式來展示那些使用你的產品的人是如何快樂、優雅地解決問題,一定要避免引用一些“我喜歡這個產品,物美價廉”這樣籠統的評價,這沒有任何意義。案例應該很簡單、清楚,力求一句話深入用戶的心理和生活狀態中、尋求當前消費者心里的追求,戳中痛點,如此才能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4.開設網頁,方便消費者提交產品體驗故事
為了讓你的粉絲熱情更加突出、引人關注,你必須好好愛護他們。網站應該專門為粉絲設計一個展示頁,精心安排一些內容表現人們的滿意感受、反饋,甚至包括一些短視頻、粉絲的感謝信等。總之,讓你的客戶覺得自己被重視、被珍惜,購買你品牌的產品會產生一種在別的商家那里感受不到的優越感。
不要輕視設置粉絲展示頁這個簡單的動作,一個好的展示頁,就如一張精心制作的名片,通過社交網絡的不斷分享和傳播,人們會主動地來向你“要”名片,來了解你的品牌,這比你到處去打廣告、發名片有效得多。好的展示頁,顧客會自然而然幫你傳播,這便是品牌傳播渠道的一個有力延伸,是線下到線上的一個無縫對接。
5.金杯銀杯不如消費者的口碑
社交網絡時代,自然除了關注自己公司的網站,更應該遍地撒網、關注不同社交平臺上關于企業的帖子。顧客經常會把買到好產品后的使用感受、評價和照片在各種社交平臺上,這樣的傳播方法,比那些企業賬號可以的推文、廣告或者推送的郵件,可信效力和傳播效力不知道要強多少倍。品牌,好壞不是你說了算,“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消費者的反饋才是關鍵。
篇9
談從業經歷
在談及離開網易的原因時,方三文稱:“自己干,掙的錢多嘛。”玩笑后他表示,“不過這些都沒那么重要,主要是有別的需求。我在網易也能一年掙個一兩百萬。但在這種大公司里面,你只是一個環節,上面有人,下面有人,經常會感到相當無力,什么都搞不動。”
“過去了的都成為美好”,對于過往經歷他心懷感激,他從中收獲了價值觀、思維方式、方法論等方面的磨練與積累。在優質的紙媒,他學會的是堅持用價值投資的眼光看待事物,而在網易,他近距離地領略到了“未來必將取代紙媒”的互聯網的威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說:“我過去從事過媒體、互聯網的工作,現在感覺是進入了一個投資的領域,看來是沒有關聯其實是有緊密關聯的,實際上我現在做的工作不能叫投資方面的工作,只能說是利用媒體這個思維方式、互聯網這個傳播平臺。實際上是一個互聯網、媒體、投資三者交會的一個產物,這個東西正是我過去的工作經歷和主要的興趣之所在。”
談網媒變遷
2011年底,方三文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網絡媒體形態的變遷,網媒的盈利模式也在逐步演進,電子商務這塊蛋糕正在被諸多有識之士做大做強。
“近年來,網絡媒體的形態和盈利模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方三文表示,在門戶網站、搜索引擎和社交網絡中,用戶獲取信息的方式是不同的,門戶網站是編輯推薦給用戶內容,能夠初步滿足用戶對公共熱點的關注需求,但是因為人的能力原因、展示位置原因和政策原因等,經常會出現偏差,這里的信息特征是共性;搜索引擎是用戶主動去尋找內容,這一點,可以初步滿足用戶對自己感興趣信息的獲取需求,體現了個性的信息特征,但不能滿足對公共熱點的關注需求。而在社交網絡,用戶更多獲取到的是好友推薦的內容,基本由個性化定制加好友推薦結合而成,同時滿足主動索取感興趣內容和被動獲知熱點的需求,這就體現了共性加個性的特征。
從傳播鏈條上,最初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是,由新聞源到記者、編輯、經過發行渠道最終抵達讀者,鏈條越長,效率越低,滿足用戶所需信息的偏差越大。而對于時下橫行的社交網絡而言,它實現了由新聞源直接抵達用戶,中間環節都被省略掉了。“與此同時,傳統意義上的讀者也從單向度的接受者變成了參與者和者。”方三文說。
談盈利模式
“網絡媒體形態的變遷同時引起了廣告模式的變遷,網媒的盈利模式由此產生變化。”方三文分析,從最初以瀏覽為主的廣告,到搜索引擎以用戶點擊成為主動行為,到現在用戶主動購買為主的社交網絡,“最初的瀏覽,其目的之一是影響另一場景下的購買決策,轉化率較低。”方三文解釋,首先是這種廣告形式不匹配用戶的需求,比如上新浪首頁看新聞,同時出現一個汽車廣告,這和用戶看新聞的瀏覽行為是不匹配的,也無關聯。如果說用戶主動通過搜索引擎去搜索這款汽車,那可以認為他有購買的要求,起碼是先關注。
到包裝一體化方案的CPS模式下,如果商品由站方提供(采購或自己生產),站方搭建交易和支付體系,那么站方盈利模式就從廣告變成了電子商務。這也意味著搭建了一個完整的交易系統。“但CPS到電子商務還有一步距離。”方三文說,CPS還是典型的淘寶,點擊及購買。但還有一些形式比如美麗說,它鏈接到淘寶,最終是以成交額來結算廣告費用,這里可以認為是CPS廣告。“到什么時候才算電子商務呢?打個比方,美麗說不鏈接了,直接銷售,就變成了一個電子商務平臺。”
談電子商務
近年來,電子商務的盤子越來越大,2008年中國網絡經濟市場結構中,電子商務只占19 .4%,但到了2011年已經占到36%;與此同時,網絡游戲“縮水”最明顯,從2008年的29 .6%縮減到2011年的18%。方三文笑稱,其實不是網游縮水,而是因為電子商務成長快速、份額變大。方三文同時認為,電子商務最成功的例子是道具收費模式的大型角色扮演游戲,他解釋,聯網的游戲即是社區,網站賣的就是社區里需要的東西,而且賣的是虛擬物品,不需要物流和配送,交易成本非常低。
篇10
對于社會化媒體在企業營銷部門中的定位,人們的觀點正在迅速發生變化。起初,社會化媒體僅僅被視為一種以廣播方式向全世界消息的新途徑。很多公司現在仍然保持著這樣的觀點。一位社會化媒體顧問最近表示,即使是現在,當他首次接觸潛在客戶時,他們通常會把他介紹給他們的公關(PR),因為“他們幫助我們處理與Facebook有關的事宜”。
當然,把社會化媒體作為一種傳播營銷訊息或者加強與已有、潛在客戶聯系的手段,并沒有什么錯。但是就長期而言,社會化媒體的另外一種用途也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通過對社交網絡進行數據挖掘,傾聽客戶的聲音。
目前,CRM系統可以創建客戶檔案,從而幫助營銷人員利用人口統計學信息和過往行為(特別是過去的購物模式)制定營銷方案。簡而言之,這些系統可以幫助企業以“后視鏡”的角度觀察他們的顧客。
相比之下,通過在線社群(例如Facebook)所能獲得的客戶數據則更加豐富和具有前瞻性。如果一家金融機構獲得了這些數據,他們就不僅可以知道某位客戶擁有一個活期存款賬戶、儲蓄賬戶、兩張CD和一筆抵押貸款,而且還會知道這位客戶愛好高爾夫球或者烹調――這些信息將有助于該金融機構制定未來的營銷方案。每一天、每一分鐘,Facebook、Twitter和其他在線社群都會產生大量這樣的數據。如果能夠有效地捕捉這些數據,它們就能變成一個實時的CRM系統,不斷揭示新的趨勢和商機。下面將介紹如何實現這樣的目標。
捕捉社會化媒體數據
值得高興的是,我們可以憑借現有的技術捕捉這些數據。但是在此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需要克服的挑戰。社會化媒體數據的規模非常龐大,是所謂“海量數據”的典型例子。雖然處理PB級的數據集本身就是一項相當艱巨的任務,然而這些數據的信噪比也非常讓人頭疼。在我們公司,我們估計最多只有20%的社會化媒體數據包含了有用的信息。但在考慮信噪比之前,企業首先還要解決好另外一個難題:怎樣從任何一個在線社群的數百萬用戶之中,找出他們的客戶。
客戶識別問題
為了在社交網站上找出自己的客戶,大部分企業都采用了一種緩慢、費力、昂貴的方式:親自加入這些社交網站。例如在Facebook上,企業可以查看任何在其商業網站上點擊“Like”(贊)按鈕的用戶的個人檔案(具體取決于每個用戶的隱私保護設定)。通過適當的宣傳、優惠或者游戲,企業可以逐步地加深對其一部分社交客戶群體的了解。
但是隨著新型身份匹配技術的出現,這個過程可以變得更加快速和全面。例如,身份匹配技術能夠利用人工智能,計算出企業客戶數據庫中的某位“John Smith”是否與Facebook上的某位名為John Smith的用戶是同一個人。這種功能背后的算法極為復雜,但是的確行之有效。事實上,執法機構已經成功地利用身份匹配技術來搜尋罪犯的蹤跡。
如果一家企業獲得了客戶的一項或者兩項關鍵信息(電子郵件地址往往是最為重要的線索),那么它就可以準確地在社交網站上認出這些客戶,進而獲取大量的客戶數據,其中包括個人檔案和交易數據。后者往往可以揭示一些對營銷活動極為重要的社交關系(再次需要指出的是,從某個指定客戶所能獲得的數據量取決于該客戶的個人隱私保護設定)。
發揮數據的實際效用
社會化媒體帶來的另外一個問題是,怎樣將可能有用的數據轉變為真正有用的數據。與CRM系統通常采用的交易型數據相比,社會化媒體數據由一種截然不同的技術架構所生成。它的存儲格式也與交易型數據全然不同。不過,人們可以借助主數據管理(MDM)技術,將這些數據轉變為可用的格式。
MDM指的是一種持續管理關鍵業務性數據(又稱主數據,即與客戶、產品、員工、供應商等相關的重要數據)的流程。它能以系統記錄的方式,創建和維護這些數據,以方便企業使用。通過采用MDM,可以確保主數據的準確性、一致性和完整性。
過去十多年來,MDM一直在幫助一些企業整合不同的數據庫,以使其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其客戶(或者產品組合)。它還能有效地將社會化媒體數據集成到現有的CRM系統之中,并過濾掉沒有價值的數據。
這一切意味著,企業可以在改進重要流程的同時,顯著提升盈利能力。例如,他們可以:
――獲得與客戶購物行為有關的數據,從而對不同細分市場開展更有針對性的活動,提高營銷活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