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旅游概念范文

時間:2023-07-11 17:51: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茶文化旅游概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茶文化旅游概念

篇1

關鍵詞:茶文化旅游;產業態勢

中圖分類號:F59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茶文化的復興和旅游產業發展,以茶文化為主體的茶文化旅游得到了飛速發展。伴隨著茶文化旅游的發展,在學術界,茶文化旅游的研究也是方興未艾。目前,在學術界的研究中,主要偏重于茶文化的產業發展,對茶文化旅游的理論,特別是有關茶文化旅游的概念、特征的研究少之又少。有鑒于此,有必要對茶文化旅游的相關概念、特征以及產業發展態勢進行研究,以期達到豐富茶文化旅游的理論研究內容的目的。

一、茶文化旅游的概念

(一)茶文化與文化旅游。研究茶文化旅游的概念,要首先界定茶文化與文化旅游的關系。茶文化的概念有其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茶文化是指整個茶葉發展歷程中有關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茶文化則是專指其“精神財富”部分。最早提出文化旅游概念的美國學者羅伯特?麥金托什認為“文化旅游包括旅游的各個方面,旅游者從中學到他人的歷史和遺產,以及他們的當代生活和思想”,這是從廣義上定義文化旅游的概念。國內學者任冠文認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主要以消費文化旅游產品,體驗與享受旅游活動中的文化內涵,從而獲得身心愉悅的一種旅游活動”。從以上概念可以看出,茶文化和文化旅游都屬于文化范疇,都具有文化的屬性,并且都處于行為文化層面。而茶文化旅游不只是茶文化與旅游的簡單相見,它既是茶文化內涵的延伸,又是文化旅游業發展到新階段的產物。

(二)茶文化旅游的概念。關于茶文化旅游的概念,目前學術界不但沒有統一的定義,而且有關茶文化旅游概念的論文也是少之又少。張琳潔認為,茶文化旅游是指茶業資源與旅游進行有機結合的一種旅游方式。畢劍、尹鄭剛認為,茶文化旅游是以茶文化及其衍生藝術形式為主要吸引物,以了解茶文化、認識茶文化、欣賞茶文化為主要目的,融觀景、品嘗、參與、購物于一體的一種文化主題旅游。以上關于茶文化旅游的概念,作者都是從旅游產業化的角度進行界定,沒有考慮到旅游者與茶文化旅游內涵之間的關系,沒有突出旅游者的文化動機。筆者根據世界旅游組織對文化旅游的定義:“人們想了解彼此的生活和思想時所發生的旅行”認為:茶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為了解、鑒賞和體驗茶文化內涵,而對茶文化旅游區進行的旅行,從而使旅游者獲得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種旅游類型。

二、茶文化旅游的特征

(一)茶文化旅游的文化性。茶文化旅游作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表現出很強的文化性特征。文化性不但是當今旅游的整體屬性,更是茶文化旅游的根本屬性。如果在茶文化旅游的過程中沒能表現出茶的文化性特征,不但沒有吸引力,而且行之不遠。茶文化旅游的文化性是有關茶葉的生產、加工以及飲用等方面而產生的物質形式和精神形式。在這些表現形式中,都是圍繞茶的這個核心來表達,如讓旅游者參加茶葉的采摘、炒制過程,使游客體驗到茶葉的生產文化;通過茶藝表演,使旅游者體驗中國茶的“廉、美、和、敬”的茶德文化;通過旅游者欣賞茶詩、茶畫和茶歌等藝術,使游客體驗茶文化的精神內涵。

(二)茶文化旅游的休閑娛樂性。作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在內涵方面表現出很強的文化性,茶文化旅游的一個重要的特征是,它在內涵上更多地體現出休閑娛樂性特征。旅游的屬性不僅包括文化性,還包括休閑娛樂所帶來的愉悅性;茶文化在表現形式中也更多的是使受眾體驗茶所帶來的休閑娛樂享受。從以上兩點來看,旅游和茶文化的休閑娛樂性特征是相一致的,這也是茶文化能適應當今旅游業的發展,迅速開發出茶文化旅游的前提。在茶文化旅游中,主要是通過有關茶的藝術表現形式來突出這一特征,特別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它在表演過程中,所展示出來茶的休閑、養生的文化都能使旅游者得到身心的愉悅。除了茶道之外,茶文化旅游的其他形式所追尋的目的也是使旅游者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得以休閑娛樂。

(三)茶文化旅游的經濟性。茶文化旅游作為當今旅游產業的一個分支,它的經濟性特征表現的非常明顯,這是由于茶文化旅游的市場化和企業化所決定的。茶文化旅游企業在開展旅游的過程中追求經濟利益是首要的目標,也是無可非議的做法。茶文化旅游的經濟性是把雙刃劍,一方面現今世界是市場經濟世界,追尋經濟性就能用經濟手段更好地保護茶文化藝術,豐富茶文化內涵;另一方面由于過度地追求經濟性使有些茶文化旅游企業偏離茶文化的傳統形式,甚至把一些糟粕帶進茶文化旅游中去。因此,鑒于茶文化旅游的經濟性特征,在開展茶文化旅游的過程中不但要追尋經濟利益,還要兼顧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三、茶文化旅游的產業態勢

(一)國內茶文化旅游發展初露端倪。國內雖然茶文化旅游發展迅速,但仍然處于初級階段,這主要表現為:產業規模較小,知名度不高,旅游產品稀少。目前,我國開展茶文化旅游的地區主要是較大的產茶區,這些茶葉產區雖然茶產業的規模較大,但是與茶相關旅游產業的規模卻相對較小,沒有形成專門開展茶文化旅游的大型旅游景區和旅游公司,這樣就不能適應當今旅游業飛速發展的速度。我國茶文化的知名度舉世聞名,但是與此相關的茶文化旅游知名度卻不高,如很多旅游者只知道杭州的西湖龍井很有名,卻很少有人知道與龍井相關的旅游產品。縱觀國內的茶文化旅游市場,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十分不足,產品不但稀少而且形式太單一,沒有形成一條與茶有關的旅游產業鏈條。以上幾點說明我國茶文化旅游開發十分不足,還處于水平較低的初級階段,要想發展我國茶文化旅游,必須擴大產業規模,提升旅游產品的知名度,大力開發適合我國茶文化旅游的產品。

(二)茶文化旅游重“茶”輕“旅”。我國茶文化旅游產業普遍存在重視茶產業發展輕視旅游產業發展的現象。由于我國茶文化旅游是在茶產業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又加之以茶為主的旅游收入沒有茶產業收入高,導致在開展茶文化旅游的過程中旅游一直處于從屬地位。再者,我國的茶產業發展和旅游產業發展都是政府導向性,以政府為主導的產業模式中,政府在開發的過程中只重視茶產業發展,輕視與茶有關的旅游發展,有的地方政府之所以發展茶文化旅游無非是為了豐富茶產業的內容,這種發展模式勢必影響茶文化旅游的健康發展。

(三)節會旅游帶動茶文化旅游發展。近年來,節會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我國旅游業的發展,特別是我國的一些茶葉產區開展的茶文化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參加。鑒于此,這些地方政府改變了過去“茶葉搭臺,經貿唱戲”的老傳統,紛紛在茶文化節時把旅游要素也整合進去,這樣達到了“以茶促旅,以旅促茶”的良性循環,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茶文化旅游的發展。如,上海市把以前的茶文化節名稱就改成了“茶文化旅游節”,旅游元素的加入豐富了茶文化節的內涵。但是,這些節會旅游還是以“茶”為主,以“旅”為輔,不能使二者有機地結合。

四、結語

茶文化旅游無論在理論研究還是在行業發展態勢上都處于起始階段。要促進茶文化旅游的發展,就要加大對其的理論研究,提高理論研究水平,從理論高度上指導行業的良性發展。

(作者單位: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

主要參考文獻:

[1]陳文化.中華茶文化基礎知識[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2.

篇2

關鍵詞:低碳經濟;茶文化旅游;發展策略

茶文化旅游,是我國傳承、創新傳統文化,拉動國內旅游內需所提出的新型旅游模式,茶文化旅游的特點是人文性強,文化底蘊深厚,旅游形式新穎豐富,旅游層次多元化,旅游周邊產品繁多等,不僅能夠滿足當下人們游歷美景的旅游需求,而且能夠釋放人的壓力,陶冶人們的情操,在當代節奏緊張的生活環境下,茶文化旅游十分受青睞。而基于低糖經濟下的茶文化旅游,在旅游內容、形式、內涵上更具生態性,更加環保、綠色,更加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要求,是未來茶文化旅游的主要趨勢和方向。

1低碳旅游的發展概述

1.1低碳旅游成為未來旅游業的發展趨勢

所謂低碳旅游不是表面上的減少碳排放的簡單含義,它更包含著深層次的將資源的有限性創造無限性價值的含義,旅游本身就是為了達到精神和身體的滿足,旅游更是加速了經濟的發展,很多城市因為旅游業的發展拉動當地的GDP的增長,大連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很多環境問題也隨之而來。在旅游行業中還存在著許多的關于碳排放不合格的問題,對于旅游業在節能減。最近幾年,我國的旅游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很好,但是實際面臨的問題也是很多的,許多城市旅游業的開發不惜以環境為代價,造成很多資源的浪費和污染,這種以環境為代價來拉動經濟增長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國家針對旅游業的開展和實施也沒有明確的條例規定,一切都是由當地政府做主,由于國家對這方面沒有一個總體的把控,就會導致很多不是太乎規矩的事情發生。旅游業在發展低碳經濟方面應該充分發揮其優勢,作為低碳經濟發展的標桿,從低碳旅游、文化開發、環境保護以及節能減排等幾個方面入手,強化低碳旅游的力度,提升低碳旅游的影響力。

1.2低碳旅游的發展與變遷

1.2.1旅游觀念的改變

雖然我國目前的旅游業逐漸展現出上升發展的跡象,但在旅游業的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像景區的工作人員對游客的服務態度以及一些景點的基礎設施陳舊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影響著旅游業的發展,對旅游業形成了制約。又因為旅游業是發展低碳經濟的一條方便之路,所以,對于現在的旅游業中的問題應該加以解決,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幾點:第一,將生態環保的概念加入到景區的建設中,一方面減少了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也對游客產生了影響;第二,在旅游業發達的城市,設立專門的旅游條線車,方便游客的乘坐,同時也鼓勵游客乘坐公共交通,低碳出行,提高更多人的環保意識。

1.2.2消費觀念的改變

通過政府與公益組織的努力,讓很多人認識到了環保的重要性,使很多人的消費觀念得以轉變;首先,在住宿上,不再選擇星級賓館等一些設施全面的地方住宿,多數會選擇一些環境整潔的旅館居住;其次,在出行方面,更多的人選擇騎自行車或者徒步旅游,減少了碳排放;消費觀念的轉變,對于低碳旅游行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

1.2.3旅游政策的變革

低碳旅游并不是社會中的哪一方單方面提出來的,他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協調完成的,需要國家制定出一些相關的扶持政策和一些旅游企業對政策的支持和實際應用,還有游客對一些旅游法規的遵守。

2低碳茶文化旅游的發展條件分析

2.1良好的旅游業發展背景

2.1.1旅游需求不斷提升

低碳旅游的提出,不僅增加了人們的環保意識,還使人們對于旅游行業的要求也隨之提高,面對著各種各樣的旅游需求,旅游業的發展需要更多的助力,其中茶文化就是一個很好的助推者。旅游業是隸屬于服務業中的一種,茶文化是一種傳統文化,將二者有機的組合在一起,一定會達到意外的效果。首先,茶文化是極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并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此基礎上一定會獲得消費者的好評;其次,茶葉集天地之靈氣,生長于大自然之中,因此具有明顯的原生態性,加之中國4700多年茶文化歷史,更顯其文化底蘊。如果在當地的茶文化已經形成一定的影響力,在加上后天的旅游業的開展,不僅使茶文化走出去,還會使貿易走進來。當茶文化與旅游相撞,一定會撞出一條新形式的旅游之路。

2.1.2低碳旅游理念得以踐行

當開發綠色低碳旅游的意識已經被接受之后,接下來培養人們的低碳消費的理念就成為了首要目標,因為光有意識是不夠的,只有意識不行動還是看不見效果,所以要形成綠色低碳的消費理念,只有這種理念的形成才能夠促使著人們去行動。從目前我國綠色環保旅游的發展情況來看,取得的成績是不能否定的,比如上海世博園以及海南國際旅游島,這些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低碳環保景區。他們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們明白,低碳一樣可以促進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是可以建立在低碳基礎上的。這兩處地方充分證明了低碳旅游理念是值得被踐行的。

2.1.3特色旅游日漸興起

近些年我國為了拉動旅游內需,豐富人們的業余文化生活,在旅游事業建設上,開始倡導物質與文化的相結合,單一的旅游方式逐漸為多元化的特色旅游所取代。相關部門開始意識到旅游業的發展需要注入新的血液,茶文化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因為茶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它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茶還具有凝神靜氣的功能,茶可以驅走心煩氣躁,茶中富有深刻的文化底蘊。可以結合一些地區所產的特色茶,開展新的旅游模式,新的旅游模式中不僅包含之前的對景色的瀏覽還包括對茶的了解,一舉兩得。

2.2茶文化旅游的初步發展

建設茶文化旅游的項目,不僅是對茶文化的傳播,也是對當地的自然景觀的利用,在結合自然資源和茶資源的同時開展旅游業,開設多種體驗活動項目,讓游客實際動手采摘茶葉,為茶噴水等活動,來吸引廣大消費者,還可以根據茶的源來開展一些藝術表演,加深游客對茶文化的記憶,同時,對茶的采摘,加工等形成一個具有專業技術的產業鏈,樹立一個自己的品牌,看到這種茶就會想到當地的茶文化《印象大紅袍》演出,演出極具地方特色與文化內涵,包括民間斗茶、茶文化節等內容,能夠將游客拉入到茶文化情境之中,使人們深深體悟中國茶文化的內涵和精髓。茶葉本身具有藥用功效,經過千百年的傳承,茶葉也被賦予了深厚的文化內涵。茶樹生長在大自然中,集天地之精華。采茶的工藝也十分精湛,茶歌、茶舞也極具藝術價值。這些都是屬于茶文化的范疇,豐富多樣的茶文化給人們帶來獨特的茶文化體驗和審美享受。然而隨著茶文化旅游發展的越來越好,其中也表現出一些問題,像對一些資源的利用不到位,導致資源的浪費,所以,在大力開展茶文化旅游的同時,還要時刻記憶茶文化旅游還是低碳環保的旅游,不能忘記根本。如何讓茶文化旅游與低碳、資源優化相輔相成,是政府和企業應該關注的重點問題,只有解決好這個問題,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實行低碳的茶文化旅游才能夠實現。

3低碳茶文化旅游的發展策略研究

3.1做好科學規劃

開展低碳茶文化旅游是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旅游業的發展,但在實際建設茶文化旅游基地過程中,一定要將低碳進行到底,不能因為建設茶文化旅游基地而將原來的茶文化破壞,在這里要在開始建設前找準當地以及國家的規定,按照法律法規來建設茶文化基地,與此同時也要對茶文化進行保護,不要對茶文化造成一種不可恢復的局面,運用先進的技術,保護好茶區不受破壞。

3.2發揮示范推廣作用

低碳旅游作為旅游業的新起點,不僅需要旅游行業自身的努力,還需要廣大人們群眾的配合。對于低碳旅游中的新型茶文化旅游,就更需要企業和消費者的共同協作,各自發揮自身的潛在優勢以及自身的能力,為茶文化旅游的建設起一個良好的作用。這種茶文化旅游模式,可以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的茶文化進行不同的規劃,針對不同的茶其身上帶有的不同的特點,來設計茶文化旅游方式。例如杭州梅家塢茶文化村,這里以古樸的民居和茶鄉風情吸引養來自四而八方的游客,成為全國示范性的茶文化旅游區。這種示范推廣很有作用,會引導一些具有獨特茶文化的地區進行茶文化旅游的開展。

3.3完善運營方式

茶文化的旅游基地的建成之后,需要制定一系列的運營方式,不能再沿用之前的粗放式的旅游方式,應該針對其所在地區的茶的特點來設計運營方式,改變之前的粗放型運營方式,建設集約型的運營模式,通過對茶區所在地區的地理位置和茶所具有的文化來設計旅游方式。例如浙江湖州的顧諸茶文化鄉村旅游區。

3.4提高環保意識

當一切的準備工作做好之后,又回到了提高人們的意識上,因為意識這一東西是會隨著時間,所處的生活環境,工作環境等因素而改變的,所以,提高環保意識這個事是需要長久保持的,當新的茶文化旅游景區建好之后,會有一些人慕名而去,但見到如此“簡陋”的景區可能心中的興奮被澆掉大半,這樣就會影響景區的收入,所以環保的意識很重要,它是引導社會大眾衣食住行的消費觀念的起源。

篇3

茶文化旅游在我國已經逐漸形成了一種旅游新風尚。但我們必須意識到,影響茶文化旅游體驗的影響因素紛繁復雜,管控好這些影響因素,才能讓廣大游客真正體會到茶文化旅游的魅力,進而產生流連忘返的感受。本文嘗試研究影響茶文化旅游體驗的因素,提出一套改善對策,意在起到拋磚引玉之用。

關鍵詞:

茶文化旅游;體驗;影響因素

眾所周知,我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在我國的發展源遠流長,迄今仍閃爍著智慧之光。經過數千年歷史的發展,茶葉已經突破物質形態,在文化層面和精神層面都有所發展。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的茶文化旅游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中,并于近些年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如今,我國的茶文化旅游體現出兩種發展形式:一是專項類,以茶館、茶社、博物館為主要形式,比如北京老舍茶館、蘇州春來茶社、中華武夷茶博園等遠近聞名、蜚聲國際;二是綜合類,即把茶葉觀光、采摘、茶藝表演、休閑活動等融為一體,成立一個綜合性的旅游景區,比如廣州雁南飛茶田度假村、杭州梅家塢茶文化鄉村旅游區等,得到了廣大游客的普遍認可與青睞。不難發現,茶文化旅游在我國已經逐漸成了一種旅游新風尚。但我們必須意識到,影響茶文化旅游體驗的影響因素紛繁復雜,管控好這些影響因素,才能讓廣大游客真正體會到茶文化旅游的魅力,進而產生流連忘返的感受。本文嘗試研究影響茶文化旅游體驗的因素,提出一套改善對策,意在起到拋磚引玉之用。

1影響茶文化旅游體驗的因素

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之后,人類社會進入到體驗經濟模式中,目前,我國已經積極參與到世界性體驗經濟發展潮流中,旅游企業也與時俱進,強調體驗式旅游的發展。茶文化旅游的發展,促使游客越來越強調良好體驗要求的產生。從宏觀角度而言,影響茶文化旅游體驗的因素體現在以下幾點:

1.1人口統計學因素

游客由于受到性別、年齡、職業、收入情況、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參與旅游項目的類型、喜好程度也不盡相同,這些因素也會體現在他們參與茶文化旅游的主觀能動性方面。

1.2旅游期望

游客了解茶文化知識的程度將對其選擇旅游產品產生直接影響。毫無疑問,游客對茶文化知識了解越多,就越看重某個區域的茶文化特色,對茶文化旅游的品質要求就越高。游客的旅游經歷也會影響他們對茶文化旅游地的選擇,游客的旅游經歷越豐富,對茶文化旅游的品質要求就會相應提高。另外,游客對茶文化旅游地的了解程度也對游客的旅游質量產生直接影響,游客對旅游目的地的了解越多,目標越明確,會直接影響其旅游體驗。另外,旅游花費也會對游客的旅游體驗形成一定的影響。當游客覺得茶文化旅游物有所值時,就會產生較高的滿意度。

1.3茶文化旅游區的市場營銷

如今,市場營銷的重要性已經被業內人士所普遍認可,優秀的市場營銷策略猶如一個好的錦囊妙計,可以幫助企業出奇制勝。茶文化旅游的市場營銷是旅游景區吸引游客的主要方式,也是游客了解景區的重要路徑,可以使游客對景區產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如果茶文化旅游景區的營銷策略比較滯后,可能影響游客的旅游體驗。

1.4茶文化旅游資源和產品

茶文化旅游資源是景區吸引游客的重要載體,是對外宣傳的重要元素,也是影響游客茶文化旅游體驗的關鍵條件。另外,茶文化旅游產品是否具備多元性和參與性,也會直接影響游客的旅游體驗。

1.5茶文化旅游景區的管理

茶文化旅游景區的管理涉及到吃、住、行、游、娛、購等諸多要素,它們與游客的旅游體驗息息相關。餐飲、住宿、娛樂是否具備特色性,工作人員的服務是否到位,直接影響游客對旅游景區的滿意度。

2茶文化旅游現狀

根據上文分析,影響茶文化旅游體驗的因素多種多樣,需要旅游企業進行綜合考慮,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從目前來看,我國的茶文化旅游現狀并不盡如人意,對相關體驗因素考慮甚少,所以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2.1茶類產品比較單一

如今,我國茶文化雖然已經與旅游業產生了一定結合,然而茶文化的深度與特色還不夠鮮明,再加上受到經營不善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我國各地的茶文化旅游存在較嚴重的雷同現象,比如普洱茶文化出現文化深度不夠等問題;安徽茶文化存在依附性強、狹隘性大等問題。而且茶文化與旅游的結合度也不是特別強烈,茶文化只是作為旅游業的一個點綴品,尚未真正做到茶文化與旅游業的有機融合。

2.2游客參與性不強

目前,很多游客參與茶文化旅游的主要目的是購買茶葉,旅游景區尚未充分重視游客與茶文化旅游的有機結合。比如以武夷山大紅袍茶文化旅游為例,游客一般只能參觀到大紅袍茶葉的生產基地和采摘過程,對于品茶、講茶,了解與大紅袍有關的歷史文化,景區并未有太多涉及,這就導致游客無法真正參與到茶文化旅游體驗中,對茶文化的認可度持保留意見。

2.3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滯后

茶文化旅游產品是影響茶文化旅游體驗的重要因素。如今,很多景區的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滯后,沒有創新性。比如以茶葉博物館為例,它是茶文化的精華聚集地,但是沒有充分發揮應有功能,僅僅局限在展示產品方面,游客的參與度不夠,尚未能真正了解茶文化。再比如,茶葉產品的包裝方面也未能真正體現當地的茶文化特色,茶館只是考慮到了自己的商業利益,對茶文化包裝裝飾重視不足,導致茶文化的含量少之又少。

2.4茶文化旅游景區的級別較低

隨著茶文化旅游的日漸風靡,我國相繼涌現出大批茶文化旅游景區,然而,這些景區的級別都比較低,級別較高的景區也就局限于廣東雁南飛茶葉度假村和漳州天福茶博物館兩家,其他旅游景區的級別都不盡如人意。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國茶文化旅游還存在相當大的改進空間,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

3提高茶文化旅游體驗的對策

3.1結合游客需求準確定位市場

如今,茶文化旅游已經成為一股潮流,要想使這股潮流永盛不衰,關鍵要持續創新。旅游業應該圍繞市場需求與游客喜好,對茶文化旅游進行精準定位,找準目標市場,并綜合考慮其他體驗因素,為游客提供優質的茶文化旅游產品。站在游客的角度而言,它能否成為某個產品、某個品牌的消費者,并對這個產品、品牌產生忠誠感,直接受到其年齡、性別、經濟收入、生活習慣、教育程度、家庭狀況、生活地域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所以茶文化旅游業要全面考慮游客的實際情況,著重提升景區現有的旅游產品,并研發新的產品,實現推陳出新。另外,要想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不僅要完善茶文化旅游的日程安排,還要優化茶文化旅游的價格,對景區內的茶館、茶社、茶坊等進行改革,分別設置高檔型與大眾型,滿足游客的不同需求。茶館也要努力改變以往單一化的經營模式,面向游客開放新的經營項目。

3.2提升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內涵

茶文化與旅游業的結合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關鍵要加強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內涵。我國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閃爍著璀璨的人文光輝,這些文化對當今社會也有著巨大啟示作用,比如茶文化中隱含的“寧靜致遠”、“含蓄深沉”等哲學精神,可以給身處于浮躁社會中的現代人注入一股清流,使現代人潛移默化地提升思想境界。旅游業在開發旅游產品時,要注重應用這些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元素,提升茶文化旅游產品的整體格調。景區也要注意提升旅游產品的參與性,可以讓游客親自參與采摘、制茶、品茶等環節,使他們感同身受,感受到茶文化的無窮魅力。比如以武夷山大紅袍茶文化旅游為例,旅游區可以將武夷山的茶葉資源與避暑養生、休閑度假、商務會議有機融合,為廣大游客提供以茶為主題的旅游產品,凸顯武夷山茶文化旅游的新穎性與獨特性。

3.3提升游客與茶文化的結合度

要想提升游客參與茶文化旅游的體驗度,必須加強他們與茶文化的結合度,如果游客一直以旁觀者的身份看待茶文化旅游,如何產生融入感?有鑒于此,茶文化旅游景區要竭力提高游客與茶文化的結合度。首先,景區可以為游客提供科普教育產品和文化體驗旅游產品,促使游客加強對茶文化的了解程度,武夷山大紅袍旅游區就為游客提供了這兩類產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向游客展示生態茶園的建設,使他們了解茶葉品種與功能。這種做法值得大力推廣。其次,旅游景區要不斷優化茶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可以考慮在景區內使用環保車運載游客,這樣還能落實低碳經濟的基本精神;再次,旅游景區還要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聘請富有經驗的人員為游客講解茶文化,提升游客對茶文化的強烈興趣。

4結束語

旅游業被稱之為“永不墜落的朝陽產業”,它的迅猛發展帶動了茶文化旅游的風靡和流行。由于茶文化旅游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所以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直接影響了游客的體驗。我們相信,經過多方努力,茶文化旅游將會越來越壯大,旅游景區要結合游客需求準確定位市場、提升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內涵和提升游客與茶文化的結合度,這樣一來,茶文化旅游將會釋放出其強大的市場潛力,帶動我國旅游經濟的持續進步!

作者:李紅巖 單位: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李榕.國內茶文化旅游研究綜述[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2):31-33

[2]殷西亮.國內茶文化旅游研究綜述[J].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2(04)

[3]伍佳斌.試論杭州茶文化旅游的深度開發[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05)

[4]王聯英.茶文化旅游產品的概念、類型、開發價值和開發策略[J].海峽科學.2013(12):74-76

[5]朱生東,趙蕾,董慧君.黃山市茶文化旅游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1):20-24

篇4

Key words: Pu'er tea culture;tourism;product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5)20-0054-02

1 普洱茶文化旅游概念

茶業、茶文化、旅游業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體系,前者的振興會豐富后者的內容,后者的興盛會帶動前者的發展,兩者具有本質的聯系[1]。茶文化旅游是指以茶和茶文化為主題,以達到積極的休息和娛樂、獲取知識和體驗人生價值等為目的,而開展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系列旅游活動[2]。普洱茶名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源自明朝。但云南產茶的歷史可追溯到三國時期,民間有“武侯遺種”的說法,證明云南的濮人種茶有悠久的歷史[3]。現有的普洱茶從外型上可分為餅茶、沱茶、磚茶、金瓜貢茶、千兩茶和散茶等。

2 普洱市普洱茶文化旅游現狀

云南省普洱市作為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圍繞打造世界茶源、中國茶城、普洱茶都,以生態茶園建設、茶葉加工、品牌營銷和培育為核心,促進茶產業鏈條延伸,推廣集茶葉種植、加工、旅游等為一體的茶莊園經濟發展模式,力將普洱市建設成全國重要的普洱茶研發中心、生產加工基地、集散中心和茶文化旅游中心。

普洱現有營盤山萬畝茶園,困鹿山萬畝古茶園,江城牛洛河生態茶園,鎮沅千家寨、邦崴千年古茶樹、佛殿山野生古茶樹群落、瀾滄景邁山萬畝茶園等,特別是位于瀾滄縣惠民鄉景邁村的千年萬畝古茶園,連片采摘面積達16000余畝,是云南所有古茶園中連片面積最大的,令人驚嘆。

3 普洱市普洱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存在的問題

但是在現有的條件下,普洱市的普洱茶文化旅游存在著中心地形象不清晰,缺乏宣傳,缺少高素質的專業人才,茶文化旅游項目單一,參與性不強,在市場運行機制、統一管理機制方面存在缺陷等問題。在普洱茶產業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們應該在注重茶工藝創新的同時,在普洱茶旅游和營銷方面有所作為,聯合相關旅游、酒店企業,共同開發打造普洱茶文化旅游產品。

4 普洱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手段

4.1 緊跟綠色經濟發展的浪潮,發展茶莊園經濟 綠色經濟是未來社會發展趨勢,在經歷了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后,綠色經濟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必然之路,任何國家、地區都必須走到這條路上來。在2015年4月28日至6月1日在普洱學院舉行的首屆普洱綠色經濟發展論壇中,諸多的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都充分表達了對綠色經濟的認識和綠色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普洱市作為首個國家級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綠色生態是普洱最大的優勢與特色,普洱森林覆蓋率達68.7%,是名副其實的“綠海明珠”。在此次論壇中普洱學院院長成文章發表了題為《“一路一帶”戰略格局下普洱綠色產業與區域經濟發展模式思考》的報告,成文章認為,普洱綠色產業未來發展的模式,是進一步加強綠色生態保護,打造綠色生態旅游的典范,成為全國綠色生態旅游示范區和“一帶一路”國際生態旅游的集散區。

普洱茶作為普洱市綠色農業的代表,普洱茶文化旅游的發展,也必須緊跟著綠色經濟發展的潮流,開發現代茶園、有機茶園。比如普洱就以生態茶園、貢茶園、高山茶園、古茶園等為基礎,重點打造中華普洱茶博覽苑、茶馬古道遺址公園、寧洱困鹿山皇家古茶園、鎮沅千家寨旅游區等茶文化旅游項目。大力發展集茶生產、旅游、文化、體驗、養生、餐飲于一體的茶莊園,把普洱打造稱中國茶文化觀光旅游勝地。

4.2 特色普洱茶文化旅游商品的開發 除傳統的普洱茶商品外,還應努力探索普洱茶旅游商品開發新思路,不斷推出制作精美、價格適宜的普洱茶文化旅游商品。

4.2.1 石斛普洱茶的開發 普洱除了普洱茶比較有特色之外,還有另一特產石斛。普洱市地處于祖國的西南邊陲,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是最適合石斛生長的地方,市內共有野生石斛80多種。2013年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雙龍古茶園茶廠廠長楊加龍自主研發的“石斛普洱茶及其制備方法”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國家級發明專利。石斛普洱茶的特殊功效表現在不僅具有排毒養顏的功能,而且還具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止血降血脂、降低膽固醇和抗疲勞、抗衰老、提高機體免疫力等功效。同時,對冠心病、心絞痛、頭痛、眩暈、冠心病合并高血壓、心律不齊、高血脂癥、胃潰瘍等有治療作用。石斛普洱茶的研發,解決了現有普洱生茶缺乏排毒養顏功效的問題,成為非常受旅游者歡迎的旅游紀念品。

4.2.2 普洱茶飲食產品的宣傳 普洱的飲食產品具有品種豐富、種類繁多等特點,很多植物、昆蟲都可成為普洱人餐桌上的美食,但是沒有形成派系,甚至沒有形成統一規整的菜單,顯得雜亂而沒有體系。普洱茶菜有普洱茶茶汁類、普洱茶茶湯類、普洱茶香薰類、普洱茶鹵類、普洱茶酒類、普洱茶鮮類、普洱茶點類和普洱茶面類等。而普洱茶宴席既有傳統的具有歷史傳承的云南土司茶宴、南詔宮廷茶素宴、大馬幫茶宴,又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彝家茶汁羊八碗,既有高規格的國賓普洱茶宴又有針對普通民眾的家庭普洱茶宴和茶湯鄉土碗等,可謂是極為豐富。但是由于缺乏宣傳和營銷,在與傳統意義上認為的普洱特色美食山茅野菜和佤族、拉祜族等民族飲食相比,普洱茶菜和普洱茶宴很明顯缺乏一定的影響力。因此一方面應繼續加大普洱茶菜和普洱茶宴的收集整理和創新工作,另一方面還需加大對普洱茶飲食產品的宣傳和觀念的引導。

4.3 普洱茶商品的創新 從旅游市場高度流動性的特點出發,一方面可開發盒裝普洱茶醋、普洱茶飲料、茶點心、茶面包、茶餅干等新產品,另一方面可制作反映民間飲茶生活的木雕、按比例縮小的茶具、茶桌椅、茶建筑等。比如2014年5月,普洱某公司將普洱茶制成香煙,號稱可以直接燃吸、或直接沖泡、或者經過燃吸后再沖泡。此“煙”一經推出,立刻引起軒然大波。有人支持,認為此舉富有創意,是對普洱茶飲用方式的“革命性”顛覆,不過更多的人持否定態度,有網友直稱這是把“香葉”變成“毒草”的做法。我們姑且不論此“煙”本身的好與壞,但是就該公司對普洱茶旅游商品開發的創新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5 普洱茶文化旅游產品的宣傳

5.1 歷屆普洱茶葉節的開展 旅游節慶是提高舉辦地的旅游競爭能力,全方位展示舉辦地旅游資源特色的一種重要形式。普洱茶文化旅游也可以利用各種節慶活動來擴大宣傳,增強其影響力。

1993年4月9日至11日,第一屆中國普洱茶葉節在云南思茅市(2007年更名為普洱市)舉行,普洱縣(2007年更名為寧洱縣)設分會場,以“團結、奮進、振興”為主題。首屆普洱茶葉節便吸引了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商貿賓客、專家學者和國內10多個省市的黨政領導、企業家貿易伙伴等共3000多人參加,進行經貿交流和業務洽談,達成商品成交額6.235億元,與國外客商簽訂協作項目99個,總金額達2.35億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果。自此,掀開了中國普洱茶葉節的序幕,每一屆普洱茶葉節都有自己的主題和活動形式,至今已舉辦了14屆,在剛剛過去的“天賜普洱、世界茶源”第二屆兩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論壇暨第十四屆中國普洱茶節期間,以兩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論壇、祭茶祖儀式、普洱特色產品展銷會、探訪那柯里茶馬驛站、斗茶大賽等形式全面深入的展示了普洱茶的文化內涵,在此期間還開展了普洱茶產品交易博覽會,吸引了眾多茶人、茶商和游客參加。此次茶葉節的舉辦,對于傳承和弘揚普洱茶文化,加快普洱市的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建設,推動普洱景邁山古茶林申遺,把普洱打造成為“一帶一路”重要驛站等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并且配合此次茶葉節的宣傳,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在5月18日至5月21日晚上黃金時間,連續四晚播放了《天賜普洱》的紀錄片,分別從茶路、大河、茶源、綠洲等四個方面全方位展示了普洱茶在普洱、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力,引起了較大的社會反響,極大的提高了普洱茶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5.2 打造普洱茶文化旅游信息網絡營銷服務平臺 在互聯網上進行旅游營銷,具有宣傳內容豐富、信息量大、圖文并茂、易于修改和補充,制作費用較普通大眾媒體低等優點,并且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信息傳送和即時的互動。因此,利用互聯網營銷,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將普洱茶特色旅游產品的相關信息到世界各地。比如可建立旅游信息庫,將普洱市域內的各個旅游景點、旅游活動內容、接待設施和服務、道路交通、氣候、參考價格等信息輸入到資料信息庫中,制作旅游主頁,并將此主頁鏈接于知名網站下,便于旅游者查詢。還可借助百度、谷歌等知名搜索引擎將普洱茶特色旅游產品的相關信息傳遞給公眾,增強公眾獲取相關信息的渠道。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網絡社區,開展口碑營銷;強調用戶體驗,開展互動營銷;借助網絡團購,營銷特色產品等。第十四屆普洱茶葉節的一個重頭戲就是中國優質農產品信任系統在云南普洱市的正式上線。該系統主要涵蓋全程追溯、品質管控、企業宣傳、危機處理、農業百科、智慧電商等6大服務模塊,是拓展農產品市場,實現優質、優價的重要窗口。普洱市政府與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簽訂了《普洱市品牌農業實施協議》,雙方共同推廣普洱高原特色農產品。而這也是普洱茶旅游產品擴大線上宣傳、交易的一個重要契機。

篇5

關鍵詞:準文化產業;核心文化產業;產業集聚;茶文化產業

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04(2013)03?0012?05

“文化產業”是一個眾說紛紜的概念,除以內容生產、版權貿易為特征的公認產業形態外,在具體的市場實踐中還存在著大量邊緣性和部分版權屬性的文化產業類型。公認的文化產業可以納入國家產業政策體系,進行監測、調控,如國家統計局《文化及其相關產業分類》中所涉80種文化產業。而邊緣性的帶有文化特征的產業,如茶文化產業、藝術陶瓷產業、古典家具產業等在很大程度上也遵循文化產業的發展規律和市場運作模式,雖未列入國家產業統計的政策體系,但從文化軟實力的角度看,它具有相應的社會凝聚力和吸引力,應該納入“文化軟實力發展戰略”的宏觀范疇加以考量。

作為一種話語策略,有的學者在討論時把帶有文化性質或與文化產業相融合之后的其他產業形態徑直稱為“文化產業”,以應對保守者將其斥于“文化產業研究”范疇之外的做法。本文以為,不妨將目前國家管理部門統計范疇內的文化產業稱為“核心文化產業”(Core-culture Industry),而將帶有文化性質的產業類型稱為“準文化產業”(Quasi-culture Industry),在承認其非“核心文化產業”本質的前提下,重視其所具有的文化產業屬性,以文化產業經濟原理對其進行學術分析和產業指導。筆者曾討論過“茶文化產業”中的“文化”如何實現產業價值[1];本文仍嘗試以“茶文化產業”為例,分析“準文化產業”如何在集群效應上實現新型文化業態。

一、何謂“準文化產業”

“準文化產業”是一個暫擬的概念,表示在現行國家文化產業政策體系之外存在的具有可供消費的文化特質的產品和服務。它包括茶、酒、中醫、瓷器、絲綢、宣紙等在歷史上被“文化化”的產業;也包括時裝、酒吧、餐飲、建筑等帶有創意屬性的產業。界定“準文化產業”的重要標尺是產品或服務具有的文化特質能夠且確實被購買者消費。與不同國家政府認定的文化產業范圍差異極大一樣,“準文化產業”也常帶有強烈地方性特色,例如本文擬討論的“茶文化產業”,其所具有的歷史文化性往往只有中國人才能領會并為之買單;而帶有莊園文化氣息的葡萄酒,其文化價值多是明了個中緣由的法國人愿意為它付錢。因此,“準文化產業”不包括以下兩種產品或服務:① 不具有可供消費的文化屬性,如“立頓茶”“三得利茶”等只能是“茶產業”,而非“茶文化產業”;② 其所具有

的文化屬性難以被市場所消費,如街頭文化(地書、原始涂鴉、街頭演講等)由于符號價值不強、轉瞬即逝等特征而使消費者對其“文化屬性”無從下手。

需做說明的是,可供消費的文化屬性,不僅是“準文化產業”的特征,也是“核心文化產業”的本質表現。二者區別在于核心文化產業可供消費的文化屬性多是內容創意的表現,即所謂“版權”(Copyright)或“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與核心文化產業類似,準文化產業可供消費的文化屬性除創意加工之外,也可由歷史累積而形成。以創意為特色的“準文化產業”多不具有地域性特征,可以被普遍性消費,如美國“服裝、紡織品和鞋類、珠寶和錢幣、家具、家用物品、瓷器和玻璃、墻紙和地毯、玩具和游戲、建筑、室內設計”等都是作為“部分版權產業”而納入文化產業,以計算其對整體經濟的貢獻的[2];而在中國這樣擁有漫長文化史的國家,由歷史積累而產生的“準文化產業”也極為常見,如商務部已在全國范圍內認定了上千家“中華老字號”企業,其中不少企業的獨特企業文化已經成為廣義上的生活文化。

“準文化產業”包括產業化(可供消費)的“文化”和作為“文化”載體的產業(多為制造業)兩個維度,是文化產業和特定產業的復合產業形態。前者決定了它符合文化產業的某些特殊規律,后者又使其具有普通產業經濟學特征;特定制造業是準文化產業的原點(源),準文化產業是依附其而產生的產業延伸(流)。沒有特定的制造業作為起點,準文化產業將無從存在。因此,對“準文化產業”的考察,必須著眼于兩種產業形態。以集聚理論為例,自亞當·斯密市場分工論作為濫觴始,到邁克爾·波特的競爭優勢說,經典產業集聚理論均是以工業(制造業)為核心的普通產業經濟分析。但就中國而言,“我國的集群大多從仿制、仿冒起家”,“專業化分工不徹底”造成了“產業集群集聚度偏低”[3]。這與一般認為,文化產業具有天然的趨集中性,甚至對人才、文化資源等具路徑依賴等觀點是相左的。那么,兼具普通制造業與文化產業雙重屬性的“準文化產業”,其產業集聚的效應究竟如何?這就需要結合產業的發展形態加以分析。

二、茶文化產業的形態與集聚效應

準文化產業多為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制造業。這在學理上的邏輯是“文化”一詞本身即有“生活”的人類學意義[4]。除部分產地依賴型產業外(如景德鎮陶瓷、宜興紫砂壺等地理標志產業),準文化產業布局往往依市而立,分散在各地,靠近消費市場以降低物流成本——上世紀末中國幾乎每個縣城都有小型酒廠、家具廠、服裝廠、建筑公司與設計院等,更遑論遍及大街小巷的茶莊、飾品店、時裝店。而隨著文化產業及其相關產業的縱深發展,運輸成本降低、分工協作加強,準文化產業出現了集聚化的轉型——杭州女裝、紹興紡織、白溝箱包等均由是而產生。

以茶產業為例。傳統茶產業的經營格局中,“(農戶+)基地+公司(+經銷商)+市場”最為常見,它直接把產品送至社區,是典型的生產?銷售貿易;所謂“集聚”也不過茶葉生產商在產茶區的自然空間中無規劃的“扎堆”。這種經營模式的產業鏈過短,產銷之間缺乏文化因素的融合,更無增值衍生品。而在“文化”附加值注入之后,從茶葉種植、加工到銷售與茶館服務,茶文化產業涵蓋了三次產業的全部形態:第一產業的茶園種植與茶文化生態旅游(采摘、科普、休閑),第二產業的茶葉、茶具生產與工業旅游、包裝設計,第三產業的茶道(藝)演藝、茶行業會展以及其他茶文化衍生產品等。茶文化產業延伸了茶產業的產業價值鏈,實現了產品利潤的多次增殖,具有很強的可復制性[5]。

近年來,茶文化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從茶文化旅游看,相對固定的發展模式業已形成:十年前,福建省就推出了7條茶文化旅游專線,江西景德鎮茶文化節、四川樂山采茶文化游等都成為經典品牌。從茶會展看,不但茶葉產區的產品會展在直接推動茶葉貿易,大量茶文化博覽會、交流會、茶王賽也紛紛登臺,如福建寧德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將旅游、民俗與商貿、展覽結合起來;四川青城山三月三采茶節將道教、茶馬古道旅游與茶葉聯系在一起。從茶文化產業的衍生品看,安溪拍電視片《鳳山茶歌》、武夷山《印象·大紅袍》實景演出、海峽茶藝小姐電視公開賽等更是以“茶”為內容的核心文化產業。但其不足也很明顯,如茶文化旅游差異化不強,多是采摘、品茶和茶藝表演;對茶文化產業衍生品重視不夠,2009年浙江吉安“白茶娶妃”的創意就因缺乏進一步拓展文化產業衍生而成為過眼云煙[6]。茶文化產業存在的問題,與其產業集聚不足、類型單一有密切關系。

文化產業確實具有集聚的天然優勢。隨著文化產業屬性的逐漸增強,茶產業過渡到了茶文化產業而成為“準文化產業”,其作為第二產業而呈現集聚效應,也開始升級為“準文化產業集聚”;就集聚的物理空間看,茶產業集聚與茶文化產業集聚基本是同構 的——茶文化產業集群往往是茶葉銷售的集散中心。就傳統茶產業來看,中國雖是茶葉大國,但在出口項目中,名優特新產品少,綜合開發利用少,自有出口品牌少;而在茶文化產業的新興形態下,集聚效應使得市場出現了幾番高漲,文化附加值一躍而起,實現了較高的產業價值。近年來,從普洱茶創造營銷傳奇到紅茶金駿眉、白茶走俏市場,茶(文化)產業在“扎堆”中贏得市場高額利潤的同時,也顯示了缺乏規劃的“準文化產業”集聚會帶來怎樣的品牌透支、惡意炒作和市場信譽度下降。在制造業與服務業相重疊的場域中,準文化產業一旦失去“文化”作為集聚的根本因素,便有可能陷入市場衰退之中。

三、茶文化產業的集聚類型分析

準文化產業集聚需要政府規劃和學界指導,“按計劃、分步驟”有利于新型文化業態的出現。但我國準文化產業的集聚效應并未得到充分重視,集聚類型貧乏。以茶文化產業為例,從形成原因作為標準來看,它的集聚不是政策主導型,而是區域誘導型產業集群;從集群內企業關聯方式劃分,茶文化產業集聚不是垂直關聯型,而是水平關聯型[7]。但這兩種分類方式與當前我國核心文化產業集聚由政府主導,以構建垂直產業鏈為目標的整體模式是很不一樣的;它更傾向于普通制造業的集聚規律,而相對忽視了“文化”(服務業)的產業屬性與產業價值。

從文化軟實力的角度出發,將茶文化產業集群對其所在地文化、社會、經濟等方面的影響作為標準,茶文化產業集聚類型可以產地和市場的特定地理區位劃分為兩類:茶文化產地集群、茶文化市場集群。與一般集聚理論認為,現代工業以來“產地”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不同,茶文化產業的“產地”因素正在上升;這同樣迥異于以數字傳播為特征的新興文化產業對“產地”的漠視。這是因為,名優茶葉的原產地往往風景秀美,與之相關的旅游、民俗和歷史積淀等可供開發的文化資源較豐厚。茶文化一方面可通過茶產品及其文化衍生品向外傳播,另一方面也可吸引受眾“到達式體驗消費”,因此是以“產品”為中心的產業集聚。與此同時,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茶文化市場集聚也正在形成。各大城市的茶城、茶葉一條街中,集合茶葉銷售、茶藝表演、茶道培訓等形式的產業集群大有泛濫趨勢。前者可以福建武夷山茶文化產業集聚為代表,這個人口僅22萬的縣域城市中聚集著大大小小1 200多家茶葉生產企業,近年更有如武夷山夷源天成茶文化體驗山莊等商務休閑會所經濟業態蓬勃發展;后者如“云南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昆明雄達茶城,就曾投資上千萬元開展文化活動:茶藝職業技能競賽、茶慈善拍賣、茶文化旅游夜市等,從而獲得了“中國茶文化城第一品牌”的稱號。

茶文化產地集群和市場集群分別主要借重原生性文化資源(自然山水、民俗旅游等)和創生性文化資源(多種茶事文化活動);前者可供消費的文化屬性主要來源于自然稟賦或歷史積累,而后者的文化屬性還來源于“創意”或對傳統文化資源的移用與創新。而后者由于切近終端市場而更引人注目。如北京馬連道茶葉一條街有1 200多家茶葉店,廣州大笨象國際茶城有近6 000家茶葉商戶,這些茶葉市場占據了全國茶市的大半壁江山。2008年《中國青年報》市場調查顯示,北京茶葉市場30億元總額,其中馬連道營業額就達25億元。盡管茶文化市場集群有助于知識溢出,不但可以為企業間相互學習、促進創新提供機會,也有利于人才流動,形成區域品牌效應,但這一產業集聚往往容易過分倚重或滿足于物質產品(茶葉)的銷售,而忽視了對其“文化”產業價值的開發與利用。

在產地、市場兩種茶文化產業集聚類型之間,還存在著一種位于茶葉原產地而以茶葉銷售為主、以茶文化消費(如民俗旅游等體驗經濟和文化產品開發)為輔的產業集群形態,如湖北省現代服務業發展示范園區“武當道茶文化產業園區”、福建高山茶文化創意產業園、松陽浙南茶葉市場等。但這并不影響上述分析,茶葉產地的銷售集群可以其借重的文化資源作為類型劃分依據,如武當道茶文化產業園區、福建高山茶文化創意產業園應屬產地集群,而浙南茶市則屬于市場集群。此外,尤其值得重視的是晚近以來出現的以“創意”為核心的茶文化產業集群類型,以杭州“中國茶謠·茶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典型,它以高校(浙江農林大學)的科研為依托,為產、學、研的貫通提供平臺,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四、茶文化產業集聚的困境與出路

無論產地集聚還是市場集聚,準文化產業都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經濟效應。但其范圍經濟卻未得到較好發揮。以規模取勝的茶文化產業市場集群在全國遍地開花,各大城市均有大型茶葉市場,如鄭州有南茶城、北茶城、中原茶城、萬客來茶葉市場等7家;南京有正大茶葉城、下關茶葉批發市場、秦淮茶都等6家;二線城市青島也有李村、滄口和南山3家茶市。這些茶文化產業集群大多結構、功能單一,缺乏有效管理和長遠規劃,產業的文化屬性也始終圍繞茶葉“營銷”打轉,不僅自身創造的經濟價值有限,也未能為茶產品增加充分的附加值。概而言之,準文化產業的市場集聚往往存在進入壁壘低,“搭便車”現象嚴重等問題;從市場結構看,更傾向于完全競爭,產品差異度極低。而在產地集聚中,茶文化產業往往囹圄在依托資源稟賦的低端“茶事旅游”上,片面強調產業公共品牌,而對創意、科技、傳媒和體驗經濟等現代文化產業要素的借力不足。茶文化產業集聚的低位徘徊,造成了茶葉銷售始終占據產業主導。畸重的產業形態使“茶文化發展面臨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如何賣掉更多的茶葉,這是評價茶文化有效、有用的標準”成為了某些茶企業和專家的共識[8]。

以茶文化產業為代表的準文化產業集聚,必須在以上困境的突破中找尋途徑,才能真正發揮其部分文化產業的行業屬性,形成集聚效應和品牌效應。換言之,茶“文化”的產業價值應真正成為茶產業的內生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形成獨立的產業集聚優勢,而非僅為促進茶葉銷售服務。因此,文化產業集群的特殊性就成為“準文化產業”集聚優勢發揮的重要依據。

(1) 在文化資源的挖掘上,茶文化產業集聚,尤其產地集聚十分依賴區域和特色茶品種。在國家重點發展的經濟帶中,選取具有文化特色的產茶區,通過對歷史文化的挖掘和創新,進行茶文化產業集聚嘗試,乃是可行之道。如福建“武夷國際茶文化藝術之都的建設規劃”就試圖在旅游文化產業中注入“茶”元素,使“茶文化”在區域文化產業發展中扮演主導角色。而借助國家對“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利用世貿組織的相關知識產權條款,圍繞特色茶品種形成產業集群,打造公共品牌,也是茶文化產業集聚優勢之一。“地理標志”增強了茶產品的文化感和知名度,能 夠有效促進茶產業的集聚。2009年“武夷山大紅袍”種植面積從注冊成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之前的4萬畝增至12萬畝,產值從注冊前9 600萬元猛增至12.4億元;“松溪綠茶”產值也從注冊前1.1億元提高到1.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準文化產業”對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應注意“文化”與“實用”之間的平衡,在堅守“文化”立場的同時,必須以市場為根本導向。例如江西景德鎮藝術陶瓷產業集聚就因為沒有處理好“藝術陶瓷”與“日用陶瓷”產品的關系,錯失了發展日用陶瓷的時機,造成了產業集聚效應的弱化[9]。

(2) 從產業集群管理看,茶文化產業集聚多半未實現園區化建設,而基本處于自發階段,因此產業政策引導就顯得極為重要。在業已形成的茶文化產業集群中推行園區化管理,特別是借助已有規模效益的現代茶葉產業園區,不但可以使茶文化產業鏈得到整合和延伸,還可以產生集群孵化器平臺、創新方法效應、社會資本粘滯等效果;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引起茶葉生產企業與茶文化產業的雙向投資意向,從而將生產制造與文化服務聯系起來,實現文化部《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中所指出的“以資本為紐帶”的“跨行業”經營。單就產業鏈而言,產業園區可以集中茶道具(如紫砂、陶瓷等茶具和竹木、根雕等茶席用具)、茶產品包裝設計與品牌策劃、茶文化旅游觀光、茶道演藝、茶行業會展、電子商務、媒體運營與宣傳、茶品與茶詩畫收藏和拍賣、茶會所、茶餐茶點,以及其他茶文化衍生產品的生產商;還可以整合周圍高校的科研優勢作為產業創新源頭,為茶文化創意人才提供集體學習以抵制“檸檬市場”效應。這些茶文化產業的園區化集聚在信息、技術、物流、融資、人力與行業規范等方面是能夠提供極大的便利的。鼓勵“準文化產業”實現園區化管理的題中之意還包括鼓勵行業中介機構與自律組織的發展,通過產業發展的民間部門實現路徑替代。以廣東中山大涌鎮紅木家具產業集聚為例,在當地政府主導下建立的商會和創新研究中心在梳理集體品牌、實現技術創新以及緩解物流與資金等企業難題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10]。

(3) 從對文化和創意作為產業核心的開發、利用形式上看,我國茶文化產業集群還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福建安溪借鑒法國葡萄酒莊園模式發展茶文化產業集群,通過“茶葉莊園”展開體驗營銷,不但按照GAP(良好農業規范)要求管理茶葉莊園,對入市交易的茶農進行實名登記、刷卡交易;還發展觀光農業,深入挖掘“莊園特色”,通過獨立的茶文化產業來促進品牌成熟,實現茶文化產業和茶葉產品銷售的共贏;臺灣大學設在南投的鳳凰茶園將萬畝茶園、制茶廠與茶花園區、蕨類標本園區、茶花展覽、茶花產銷培訓等體驗農業和生態旅游相結合,也創造了產、學、研結合的茶文化產業集聚典范。另外,獨立于茶產業的茶文化產業,如包裝設計、媒體運營、衍生品開發等,也有待產業集群的吸納與重視,這些相關產業的聚集可以實現空間上的收益遞增,產業信息和公共物品的共享,以及相關產品的整體性規劃都會得到較大程度的提高。這正是波特著名的“產業簇群”及其競爭理論所給予文化產業或準文化產業研究的重要啟發[11]。

以茶文化產業為代表的“準文化產業”,是特定制造業(如茶、酒、時裝等)向第三產業過渡的業態表征;其核心在于“文化創意”,它相關產業與文化產業的天然黏合劑、催化劑。只有依托富有衍生力的文化創意,特定制造業集群中產品同質化、低壁壘、低集中度等劣勢才有可能被打破,“準文化產業集群”才可能實現集聚優勢。“準文化產業”可以通過園區集群化的公共平臺加以整合,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源進入,改善其發展環境,優化其發展途徑。我國茶文化產業一向粗放經營,對茶文化的認知和開發過淺,諸如茶文化旅游項目單一、“茶王”評選泛濫等問題已經引起了學界的批評和業界的重視。而只有真正實現集群化、園區化,借助集群優勢,才能保證茶文化產業向深加工、精細化方向發展,引導其文化屬性在食品、醫療、保健、化工等行業找到理想的切入點,保持特定制造業與文化產業之間的互動關聯并趨于雙贏,使產業文化特質的市場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以茶文化產業為代表的所有“準文化產業”均可以此為鑒。

參考文獻:

林瑋. “茶文化”產業價值實現形式的演進[J].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 2012(1): 66?69.

2005—2006世界服務業重點行業發展動態[M]. 上海: 上海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5:367.

張明龍. 產業集群與區域發展研究[M]. 北京: 中國經濟出版社, 2008: 132?133.

貝爾. 資本主義文化矛盾[M]. 趙一凡, 等譯.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89: 24.

王帥. 我國林產工業的區位分布及產業集聚研究[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哲社版), 2012(4): 75?79.

謝付亮, 朱亮. 茶翅高飛: 中國茶葉品牌快速崛起之道[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1: 171?180, 244?251.

蔣三庚. 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研究[M]. 北京: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2010: 67?70.

楊江帆, 李閩榕. 中國茶產業研究報告[R].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0: 42.

徐康寧. 產業聚集形成的源泉[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306?308.

篇6

廣義上的“茶文化”指的是一種與茶有關的任何文化符號;狹義上的“茶文化”主要指作為一種核心價值體系的茶文化、作為一種行為實踐的茶文化和作為一種器物文明的茶文化。例如有學者提出就核心價值精神而言,茶文化的主要精神指向是天人合一的科學理念、尚中貴和的基本精神、厚生愛民的人文傳統。相對應的,“茶文化英語”泛指那些與茶文化有關的英語表達,這既是一種語言符號的對應性轉化,也是生活習慣和價值體系的轉換。大概在20世紀80年代,“認知語言學”成為語言學中一種重要的研究范式和發展趨勢,這種語言學的分支很大程度上拓展和顛覆了傳統的客觀語言主義的一些主張,認為語言作為一種概念體系,發揮價值和意義的中介是人的主觀認知,而在特定的語言背景下人的主觀認知受到多樣化的文化因素、經濟因素、政治因素、經驗因素的影響和干擾,因此即便是同樣的語言或者概念,在不同的共同體或者語境背景下也會存在著人的主觀認知的差異。所以,包括喬治•雷可夫(GeorgeLakoff)、馬克•約翰遜(MarkJohnson)及朗奴•蘭蓋克等認知語言學家在內的學者們都提倡,我們對一個特定語言表達符號或者交際理念的意義要理解透徹,這就需要將意象和隱喻等方面納入考慮范疇。在當前經濟全球化伴隨著文化全球化的過程中,茶文化英語作為一種重要的跨文化交際語言的交際橋梁,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來看,加強對茶文化英語的研究有利于促進不同國家的茶文化交流,同時也有助于將我國茶文化的軟實力提升到一個重要的水平。

2認知語言學理論的基本內涵面向

總的來說,認知語言學不是一種統一的學說體系,而是一種重要的分析范式,這種語言學上的新型范式將我們對于語言的本質、語言的認知、語言的把握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水平。總的來看,認知語言學的主要流派包括“認知語法”的派別、“認知語義學”的派別、神經“認知語言學”的派別等方面。從共同性角度看,認知語言學相關的理論流派的主要內涵包括以下幾點:

2.1語言的本質是一種非客觀主義的概念符號

早在20世紀50年代,國外語言學家就提出“語言是一種客觀的存在”的觀點,事實上這正是“語言客觀主義”的一種直觀表述。因此,語言作為一種客觀的符號體系就是一種不受人的感知系統和認知系統所制約的交往體系。到了20世紀80年代,認知語言學的“非客觀主義”哲學基礎誕生,這種新的趨勢糾正了“客觀主義”的一些弊端,認為語言作為一種人的實踐理性、交往理性的產物,事實上這與人的生理基礎是分不開的。因為本質上,語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認知能力的一部分,是區別于動物交往的一種顯著特征,因此我們對于語言的表達和解釋都應當遵從人的認知過程。換句話說,語法和句法在語言中并非獨立,二者與更為基礎性的語義、詞匯等存在著一種緊密相連的關系。

2.2理解概念隱喻是理解語言語義的一個重要邏輯前提

國內外認知語言學家們認為,世界上的任何語言都是一種對應著一定“隱喻體系”的交際符號,而所謂的“隱喻體系”是深層次上存在于人的意念之中、文化價值之中的隱性存在,或者說它是一種特定的“心理映合”,集中代表著語言背后的價值認知和思維方式,它賦予了語言何種程度的合理性和價值性。Lakoff和Johnson在其《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這本專著中對“隱喻”的類型進行了劃分,將其分為方位隱喻、實體隱喻和結構隱喻這樣三種類型,分別對應于不同的語言形式。在認知語言學家們看來,理解語言“主觀認知”含義的關鍵就在于洞察語言背后的“隱喻體系”,破解語言背后的價值邏輯和思維認知方式等。

2.3認知語法、認知語義是理解語言內涵和意義的主要渠道

認知語言學以體驗哲學和認知心理學等作為知識論基礎,它明確地反對將語言作為一種可以自然存在的客觀體系。袁雪梅曾提出:“語言是客觀現實、身體經驗、人類認知、生理基礎等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對語言的描寫必須參照人的一般認知規律,才具有較大的解釋力和說服力。”作為人的認知規律和思維邏輯慣性的一種表現,認知語法、認知語義是促成我們理解語言正確含義的主要渠道。認知語法是從人的認知規律出發對語言結構本身進行的合乎常理的解釋;認知語義則旨在對語言的特殊情境進行分析。

3認知語言學對于當前茶文化英語發展的主要促進作用

茶文化英語泛指那些與茶文化交際有關的詞匯、語句、語法和表達形式的綜合。以“茶藝英語”這個分支為例,茶藝英語主要是包括茶具介紹、茶葉介紹、水的介紹、接待禮貌用語、咨詢服務用語、茶館實務、茶與養生、茶藝解說等內容的英語表達,在跨文化交際的背景下加強利用認知語言學對于茶文化英語的傳播具有這樣幾個明顯的促進作用:

3.1有利于促進中華茶文化更好地被國際主流社會認可

我國茶文化具有3000多年的歷史,集中承載著我國傳統社會中對于人生信仰、價值哲學、社會交往、倫理道德、政治統治等方面的觀念認知,具有明顯的東方文明和儒家思想的韻味。作為農耕文明社會的一種文化產物,我國茶文化一直是一種“內斂式的文化形態”和價值理性文明形態存在的,它內嵌于人的社會生活細節當中,成為中國人國民性格和思維認知方式的一種模型。但是在國外,茶文化更多地是一種消費文化和速食主義文化,而不是一種生活教條。因此,基于認知語言學的“隱喻體系”,我們需要對這種茶文化的相對重要性價值進行轉換和翻譯。

3.2有利于促進當前我國茶文化英語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根據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分析,當前我國茶文化英語作為一種專門用途的英語教育模式,主要是存在于部分高職院校、大專院校或者中專院校中,多年以來這種茶文化英語的教學和科研存在著普遍的“中式英語泛濫”的問題,沒有很好地進行語言的、認知的、思維的轉換和換位思考,從而造就了我國茶文化英語整體水平較低,在與國外茶文化進行對話交際的時候處于一種無效交流的狀態。然而引入認知語言學的概念和理論體系以后,我們要努力培養一種跨文化交際的視野,將我國的茶文化英語從“專門用途英語”適當地與“通識英語教育”進行融合。

3.3有利于促進我國茶文化產業的國際化進程

近些年來,我國茶文化產業在逐步從傳統的產業形態朝著“二次創業”的方向在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諸如“國際茶文化旅游”、“茶文化創意產業”等新興業態都在朝著“知識集成”、“文化集成”、“國際化渠道”等方向在發展。由于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對于不同的茶文化認知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如何有針對性地圍繞著這種語言認知的差異開展針對性的翻譯和營銷、整合傳播便成為一種重要的現實情境。

4認知語言學視角下我國茶文化英語的發展策略

作為一種新型的語言分析范式和應用框架,認知語言學將語言的本質認識拉回到了“人的主觀認知”這種層面上,為我們的跨文化交際提供了重要的分析視角。對此,我們建議嘗試這樣幾點策略:

4.1隱喻挖掘策略

認知語言學界定的語言隱喻主要是語言背后的認知邏輯和背景性的倫理教條知識等。在這方面,我國茶文化作為一種延續了幾千年的文化價值體系,承擔著修身、養性、尊禮等社會價值功能,這些寶貴的隱喻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開展跨文化交際時,茶文化英語要向國外受眾闡釋出這種文化隱喻。為了更好地向國外受眾傳達我國茶文化的內蘊,我們在翻譯涉茶類外宣資料、茶文化宣傳單、古代茶學典籍等文獻資料時,需要加上注釋對此類隱喻進行解釋,幫助外國受眾更好地認識我國茶文化內涵。

4.2語言順應策略

語言作為一種人的主觀的認知和邏輯思維的延伸,在不同的語言體系中有不同的認知語法、認知語義等,因此我們在開展茶文化英語的交流中要適當地進行語言順應,用國外受眾習慣的語法結構、詞匯組合、衍生詞等進行表達,使我們的茶文化英語能夠順應其閱讀習慣。在語言順應理論的基礎上,茶文化英語可以更好地得以傳播,并使國外受眾對我國茶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張大海 單位: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參考文獻

[1]陳暉.認知語言學理論視角下的英語隱喻問題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7):160-161.

[2]Lakoff,G.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7:preface.

[3]袁雪梅.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大學英語語法教學[J].經濟研究導刊,2011(20):235-236.

篇7

關鍵詞:生態休閑旅游;發展問題;對策;安溪

1 問題的提出

隨著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法定節假日的增多,越來越多的游客出行旅游不僅限于景區的觀光旅游,而是要求可以通過體驗旅游、享受旅游來使身心得到休息和放松。中國將1999年作為中國的旅游生態年,這表明現中國對旅游業的發展開始了關注,這對中國的生態休閑旅游的發展有了政策上的優勢,有利于旅游的發展。但由于我國引入生態休閑旅游概念較晚,其發展還停留在初級階段,理論研究還不成熟,我國生態休閑旅游的開發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所謂的生態休閑旅游是指以自然為基礎的、建立在保護生態環境基礎上的以休閑活動為目的的高層次旅游活動,它是一種特殊的生態旅游形式,旅游者追求的不只是自然的風景,更強調休閑的功能及親身的體驗,是一種集運動、文化、娛樂、養生、科考、感受自然、體會生活為一體的旅游方式[1]。安溪地處福建省東南部,位于廈漳泉為核心的大都市區內,屬于沿海山區大縣,承東啟西,通山達海,經濟發達,人文薈萃,鐘靈毓秀,名勝眾多。其以茶海、峽谷為特色的生態旅游資源,以溫泉、鳳山為主的休閑旅游資源,為安溪發展生態休閑旅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加之,安溪縣政府重視旅游發展,整合發揮生態、人文、名茶、溫泉等優勢,取得了較多成績,榮獲"中國生態旅游大縣"、"中國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名縣"和"中國青年喜愛的海西旅游目的地"等稱號。因此,安溪生態休閑旅游的發展具備資源和政策上的優勢,也為安溪旅游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發展思路。

2 安溪生態休閑旅游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安溪縣地處福建東南部,生態環境良好,旅游業快速發展。2009年,安溪全年接待旅游者283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1.17億元。在2007年,安溪縣被譽為中國生態旅游大縣、中國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名縣。在2010年,又榮獲"中國青年最喜愛的海西旅游目的地"。 2011年,榮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近年來,生態休閑旅游也漸漸地發展起來,有集度假、休閑、運動、探險為一體的志閩生態旅游園,還有融合觀光、體驗、休閑的尤俊農耕文化園等。安溪還充分利用居山、近海、名茶、生態、人文等優勢,引進海峽茶博園、連捷溫泉世界山莊、天湖旅游休閑中心、紫云山風景區等重大旅游休閑項目,打造以茶文化為特色,融合生態觀光、休閑度假、宗教朝圣的旅游體系。但是,安溪在發展生態休閑旅游的過程中也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生態環境遭破壞,資源開發受影響

近十幾年來,隨著茶業在安溪的迅速發展,很多茶農砍伐樹林,燒光雜草,開辟成茶園,但茶園四周建造蓄水池,多雨時,易造成水土流失,干旱時,易造成缺水。還有很多茶園沒有按照政府的要求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有些肥料和農藥的選擇使用不當,對茶樹的成長造成嚴重的影響。這些情況不僅對茶樹的生長無益,還破壞了原有的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的破壞將影響到茶葉的品質和生產,而且還造成生態環境破壞。泉廈高速公路經過安溪縣龍門鎮"志閩生態園"等旅游景點,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原有的生態環境,使得景區的旅游功能下降,如志閩生態園因泉廈高速公路的經過,水質下降,水量變少,使得一些運動項目、休閑項目也受到一定的影響。

(2)淡旺季客源明顯分化,季節性較顯著

安溪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兩季,春季居多。春季多雨,對游客的出行有很大的影響,進而影響游客的數量。夏季,暑假的時間長達2個月,游客的數量增多,且以青少年為主。法定節假日的到來,人們的休閑時間增加,去旅游的機會也大大增加。據安溪縣旅游局統計,2013年春節黃金周七天期間安溪縣共接待游客65.7萬人次,同比增長7.9%,實現旅游收入2.05億元,同比增長8.9%。

(3)景點開發力度不足,市場較為狹小

安溪縣擁有豐富的自然文化資源,但是由于宣傳力度不夠,很多旅游景區的知名度不高。在安溪旅游,大部分游客只知道清水巖、中國茶都,其他地方的旅游景點卻全然不知。另一方面,旅游者基本上來自廈、漳、泉地區及海外的僑胞,其他地區及國外的游客較少,客源市場狹小。安溪生態休閑旅游的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地位不夠突出,功能定位不明確,很多旅游景點的開發沒有特色,沒有挖掘出安溪的文化特色。如安溪的文廟,只有少數的游客來觀光旅游,平時,也只有當地的居民偶爾看看,居民大多在文廟外的龍津公園散步、休憩。文廟的文化特色沒有被挖掘出來,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缺乏,沒有進行合理的規劃和開發,文廟內只有主殿有開放,其他皆關閉著,而且主殿內只有孔子及其幾位弟子的雕像,沒有其他配套設施。

(4)接待設施有待改善,服務水平有待提升

安溪的大部分景點的公共基礎服務設施基本具備,但是在吃、住、行、游、購等方面的發展不平衡。如酒店或賓館的入住率不高,還有許多游客來旅游都自帶食品,在旅游景區消費的人很少。目前部分景點旅游道路不完善,部分旅游景區景點路標不清楚,服務設施也不健全,生態休閑旅游的效益無法凸顯出來。在旅游的實際經營中,有些旅游的企業都是當地的村民自己經營管理的,由于沒有接受正式的旅游管理的培訓,服務意識薄弱,管理也不夠規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服務管理水平的提高。如龍門鎮的溫泉旅游開發,有很多都是村民自主經營的,沒有進行系統的規劃,溫泉旅游的形式單調,基礎配套設施缺乏,服務水平低。

3 安溪發展生態休閑旅游的對策

(1)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茶園

良好的生態壞境是發展生態休閑旅游的前提條件,在發展生態休閑旅游時,應加強宣傳教育,增強環保意識。通過各種形式,宣傳保護環境的法律法規,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的科普活動。安溪縣的相關政府人員要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條文和規劃,加大人民群眾的保護意識。另一方面,要在全縣范圍內實施封山育林,在山地、火燒跡地、采伐跡地及重點部位等進行植樹造林,加強云中山、紫云山等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建設,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茶園是茶文化旅游資源的一部分,發展生態休閑旅游,應該以茶園為依托,以茶文化為主題,建設集茶文化體驗、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生態茶園。建設生態茶園,要認真總結近年來生態茶園建設的經驗,結合現在生態休閑旅游模式,探索生態茶園建設模式,提升生態茶園建設水平。

(2)加強政府的主導作用,完善相關政策

政府應該制定有關生態休閑旅游的政策和法律法規,對生態休閑旅游景區進行統籌規劃和指導,對生態休閑旅游的開發給予資金扶持,為生態休閑旅游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2]。政府應整合全縣資源,全力打造生態休閑區,根據全縣現有的自然、文化資源,對全縣進行生態休閑旅游規劃。重點在茶文化方面做文章,在自然體驗上下功夫,為旅游者提供度假、休閑、游玩、娛樂、運動等活動場所,以滿足居民娛樂、回歸自然、放松心情的需求。加強道路、交通、住宿、餐飲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應規范旅游的經營管理,確保在食、住、行等方面符合旅游業發展的要求。重視景區的安全問題,特別是在節假日時,游客的數量眾多,秩序混亂,政府應重視游客的交通安全。

(3)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旅游服務水平

各景區應加強游客服務中心、景點指示牌等基礎設施方面的建設。特別是增設停車場,推進自駕游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旅游服務接待體系。還要加快旅游交通體系的建設。應注意加大旅游路線和景點內道路的建設力度,增加旅游景點的可進入性。不僅要注意提高旅游的服務水平,還要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對此,旅游企業單位要制定好旅游從業人員的系統培訓計劃,還要定期舉辦旅游技能培訓和教育及職業培訓,并且培養優秀的旅游管理人才。如對于龍門鎮溫泉旅游的開發,應重視溫泉地旅游的開發和經營管理,創造各種各樣的溫泉旅游形式,水作為溫泉旅游的重要環節,要特別注重水質的檢測和研究,制定溫泉休閑旅游服務人員的培訓,培養溫泉旅游管理人才,提高服務水平。

(4)重視假日旅游,實行多樣化發展

隨著安溪發展旅游產業戰略的實施和"山水茶都q假日安溪"文化旅游休閑系列活動的啟動,旅游業的管理意識和市場意識不斷增強,假日旅游出現良好的發展趨勢,游客數量明顯增多,旅游收入顯著增長。特別是春節、"十一"二個黃金周,是旅游的高峰期,縣委縣政府、縣旅游局應特別重視這2個節假日的旅游市場,可以通過舉辦各種各樣的旅游活動,來吸引游客。

(5)加大宣傳力度,拓寬客源市場

旅游局可以以生態、綠色休閑游、茶文化旅游為主打造特色的旅游品牌,開展各種宣傳活動。一是舉辦旅游節活動。可以通過定期舉辦茶文化旅游節,吸引來自海內外的游客,讓游客自身感受茶文化的氛圍和體驗茶葉的制作過程[3]。二是運用電視和網絡等媒體,積極宣傳安溪特色旅游資源。可以邀請省內資深導演來拍攝旅游景點的記錄片,并與中央電視臺、泉州電視臺、安溪電視臺等或者如新浪網、優酷網、奇藝網等知名網絡媒體的合作。三是在汽車站、火車站、高鐵火車站等公共場所、人口密集的地區設立旅游宣傳欄,讓人們隨時都可以了解旅游的信息。通過這些途徑,讓更多人了解安溪生態休閑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另一方面,應該充分利用安溪與港澳臺的特殊關系,鞏固和擴大港澳臺僑胞與東南亞華僑華人旅游市場,開闊生態休閑旅游的發展空間,從而拓寬生態休閑旅游的客源市場。

(6)加大旅游項目的建設,發展特色的旅游產品

從當前的旅游發展形勢來看,生態休閑旅游已成為世界旅游業發展的主流。安溪發展生態休閑旅游可以從本縣的實際出發,充分利用本縣豐富的旅游資源,發展具有優勢的旅游項目。目前,安溪已建或在建了許多旅游的開發項目,如尤俊農耕文化園、海峽茶博園、天湖旅游休閑中心、連捷溫泉世界山莊、紫云山風景區等重大文化旅游休閑項目建設。除這些項目外,安溪還可打造特色的休閑文化街區,結合文廟和中國茶都兩個特色的景點,建立集文化、運動、購物、休閑等為一體的旅游街區。還應該結合運動、文化、休閑、體驗旅游方式,推出特色的旅游產品。

參考文獻:

[1]周坤,王進.淺議我國生態休閑旅游開發現狀及對策[J].經濟論壇,2009(1):17-18.

篇8

2、湯湖熱礦泥山莊是國內外罕見的無污染優質醫療保健泥源,可用于介質浸泡(泥漿浴)、包裹(局泥)、埋數(全泥)軀體進行治療保健。就中國而言,除了遼寧鞍山湯崗子有此資源外, 五華縣華城鎮轉水鄉湯湖便是第二處。這在全球也是不常見的。 五華縣華城鎮轉水鄉的湯湖溫泉依山傍水,水質無污染,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3、紀念館建于清代,故居是泥磚砌筑的農舍,屬粵東地區客家圍屋。坐東朝西偏南。整座圍屋共有15間房屋,進故居左側后角邊兩間是-少年時的臥房。院內整潔清靜,遠處青山含黛,四野田園青翠,環境優美。1897年4月28日,誕生在此,并度過童年。

4、靈光寺離梅州城46公里。是廣東省四大名寺之一。創始人為唐高僧潘了拳,他于咸通二年(861年)圓寂后,始由村人建立寺院,初名圣壽寺,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粵東監察御史梅鼎捐錢擴建,更名靈光寺,現正門石匾上所刻“靈光寺”三字,就是梅鼎寫的。靈光寺依山建筑,面積10000多平方米,自古遠近聞名,吸引大量游人參觀,為什么呢?因為靈光寺有“三絕”。其一絕是:寺前草坪有兩棵柏樹一生一死。生者高30多米,枝繁葉茂,傲然挺立;死者高度相當,干大枝壯,枯死而不腐不朽。這就是稱為“廣東寶樹”的“生死柏”。此柏樹是建“圣壽寺”之前潘了拳親手種的,樹齡達一千六百年以上,那株枯樹也死了近四百年,卻與生的那株幾乎同樣高大,前幾年,珠江電影制片廠曾拍過一部電影《生死樹》,就是以這兩株樹為背景。

5、雁鳴湖總體規劃主題突出綠色旅游和生態保健,結合綠色生態環境和道家“天、地、人三和合”的養生理論,按一年春、夏、秋、冬四季輪回的概念興建“春暉園、夏曉園、秋實園、冬融園”四大功能景區,各景區配套系列度假及娛樂設施,將是梅州乃到粵東旅游度假功能較為齊全的度假勝地。

篇9

1語言與語言學

語言是我們人類獨有的一種交際工具,其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也是人類文明成果的傳遞媒介。因而,語言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的,并且其因地域環境的不同而呈現出鮮明的地域性。不同環境孕育不同的語言文化,每個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民族語言,其民族文化的傳承也是以語言的形式進行的。然后,隨著語言的進一步發展,語言學也在此基礎上應運而生。語言學作為一門專門研究語言的學科,其理論研究以及科學成果對于語言的深入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而且,在這個多元化的現代社會里,每一種語言不可能獨立而存在,其必須通過不同語言之間的碰撞與融合,才能在瞬息萬變的世界里不被時代的浪潮所湮沒。語言學則是通過一系列的語言規則,來促進不同語言之間的文化交流。因而,從歷史的角度來說,無論是語言還是語言學,其必須順應時勢的發展,不能脫離于歷史的軌跡,否則只會為時光所掩埋。

1.1語言的基本內容與性質

語言是我們日常交流的必備工具,也是我們進行情感表達的載體,其甚至會對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的發展產生難以言語的重要作用。其實,從生物的角度而言,語言只是同種生物之間進行溝通交流的一種聲音指令,其是生物不斷進化的結果,并且與邏輯理論的發展息息息相關。目前,我們人類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語言體系。通常來說,語言體系包含行為語言與符號語言兩大版塊,行為語言又稱肢體語言,其是語言表達的主要方式,聲音、手勢以及肢體表情都統稱為行為語言。其中,口語是我們語言交流的重要方式。而符號語言則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出來,是我們當前人類語言形態體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雖然,語言是文字產生的基礎,但是語言卻不等同于文字。同時,語言是根據社會約定成俗的通用符號而來,所有的語言包孕的文化意義以及潛藏的字面意思都是通過一系列的符號轉化而成的,其本質是一種社會契約。因而,任何一種語言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不存在優劣之分,只是表達方式的不同而已。另外,語言具有傳承和交際性,不同民族的語言以本土的方式向外擴散,漸而影響不同的人群,然后大家在無意識中以此語言作為日常交際的主要手段,從而無意識中促進了語言的傳承。

1.2語言學的概念與分類語

言學是以語言作為研究對象而形成的一種系統科學化理論體系,其以語言的表現形式、本質、結構以及功能為等一系列問題為研究客體,然后據此提煉總結出語言的普遍適用規律,并以此構建完善的語言學理論框架,從而推動語言向更遠更高更深的層次邁進。其實,語言學早在公元前3世紀的希臘和印度就產生了,直至18世紀才正式建立現代語言學。因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語言學是一種古老的語言文化系統,其通過研究人類特有的溝通方式———語言,來了解人類的發展歷史以及思想狀態,進而探尋人類的本質以及精神面貌。同時,語言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其是由傳統的語文學與現代語言學兩部分組成。傳統語言文學廣義上來講,可以分為共時語言學、歷時語言學、普通語言學以及應用語言學等幾類;現代語言學則根據語法以及詞匯的構成分為微觀語言學、語音學、音位學以及詞匯學等。此外,隨著不同語言形態的出現,如何促進不同語言的交流成為了語言學研究的一大新課題。為了迎合全球經濟文化融合之勢,語言學也通過探析不同語言的運用規則,結合語言的文化特點建立了語言翻譯機制,進而為不同語言形態的人的交流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2茶企品牌名的英譯現狀

2.1缺乏人文內涵,忽視了跨文化交際的因素

我國茶文化內容博大精深,茶文化結構體系異常復雜。眾所周知,茶文化汲取了傳統文化的精髓,集儒家、佛家以及道家思想理念于一體,進而形成了兼容并包的茶文化。因而我國茶企的品牌名稱自然會帶有茶文化的烙印,在打進國際市場的過程中,其對于企業品牌名稱的翻譯卻大多是直接根據品牌名稱的字面意思進行簡單直譯,忽視了其背后所蘊含的人文內涵,進而導致翻譯出來的英語品牌名稱顯得極為僵硬。例如,我國茶葉行業的領銜企業君山茶企,其在進駐國外市場時將其名稱竟然翻譯為“Junshantea”,使得外國人以為君山茶企只生產君山銀針,并對君山茶企產生了誤解。另外,我國茶企知名品牌在翻譯成英語時,也沒有結合跨文化交際這一背景,根據中英思維模式的不同,對其進行本土化意譯,更沒有考慮茶企品牌名稱翻譯中的宗教與信仰因素,導致翻譯出來的英語品牌名稱出現了不好寓意,甚至詆毀、冒犯了其本土的文化信仰,在受到其本土人民的抵制后不得不從此退出。

2.2翻譯手法單一,茶企品牌名英譯模式陳舊

翻譯是不同語言之間的紐帶,其可以加強不同語言使用者之間的聯系,也能促進不同文化形態的融合。不同語言之間的翻譯手法以及翻譯原則都有所區別,畢竟每一種語言都有其固有的運用規則。所以,翻譯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語言轉換的規則,應用專業化的翻譯手法,對其進行地道化表達。但是,我國茶企品牌名的英語翻譯手法單一,而且其所沿用的翻譯模式依舊沉溺于傳統的泥沼中,沒有利用現代翻譯理論對茶企品牌名稱進行專業化轉述。究其原因,我國茶企的知識產權意識不強烈,他們以為茶企品牌名稱只是一個代號,只要翻譯出來的英語名稱聽得過去即可,對于其是否蘊含文化內涵,是否具有品牌可信力,是否能成功地激發大眾的好奇心,都是持一種無所謂的態度。例如,我國的八馬茶葉有限公司,其直接以音譯的形式“BaMa”作為其英語名稱,毫無特色的英譯名稱完全不能引起外國茶葉客戶的注意,從而在無形中影響了茶葉在國際市場的銷量。

3語言學視閾下茶企品牌名的英譯策略探究

3.1結合語言翻譯的原則,對茶企品牌名進行地道化翻譯

語言學是在語言文化的基礎上衍生而來的,其在研究語言的本質、構造以及特征后逐漸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語言規則運用體系,對于語言翻譯具有不言而喻的指導性意義。所以,我國茶企在進行品牌名稱翻譯時,應當結合語言翻譯的原則,對漢語與英語之間的異同點進行深入分析,然后以跨文化交際為立足點,對茶企品牌名稱進行專業化翻譯。因此,茶企應該重視企品牌名稱的英語翻譯,畢竟名稱猶如一張名片,其不僅僅是一個代號,更多的是一個企業文化內涵的彰顯。因此,我國的茶企可以聘請資深的茶文化翻譯專家,對其品牌名稱進行策略化翻譯,使其綜合運用語言學的翻譯手法,將茶企品牌名稱以一種相得益彰的方式呈現出來,從而為其打開國際市場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例如,我國云南的大益茶業有限公司,其將自己的品牌名稱翻譯為“TeaTea”直觀明了的名稱翻譯讓人一眼就記住了,而且也在無聲中凸顯了茶葉的價值。

3.2以茶文化基本內容為立足點,構建完善的英譯策略體系

茶文化是從民族傳統文化中分離出來的一種優秀文化,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其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塑造了我們華夏兒女的品性。因而,茶文化所蘊藏的文化內涵與藝術修養也是極為深厚的。所以,我國的茶企在語言學視閾下進行品牌名稱的英語翻譯時,必須融入茶文化的深層內涵,將茶文化的精神滲入到其英譯策略中。首先,我國的茶企可以從茶文化的基本內容著手,對其表現形式———茶書法、茶畫、茶道以及茶藝等進行系統研究,然后再聯系語言學翻譯中的理論體系,將難以直譯的茶企品牌名稱,以音譯加注釋或者歸化意譯的方式將其翻譯出來,從而既烘托出茶企品牌名稱的文化內涵,又使其符合當地語言的思維模式,進而促進茶葉銷量的增加。而后,我國茶企也可以綜合運用直譯異化與意譯歸化的手法,利用語言學的語言構造模式對茶企品牌名稱中的詞匯進行解構性剖析,并以創新的翻譯手法對其進行重新闡釋。

作者:李敏 單位:西安外事學院

參考文獻

[1]諶莉文,王文斌.論口譯雙重語境的認知構建:在場概念與不在場概念冥冥以溫總理在記者招待會上使用的古訓口譯為例[J].中國翻譯,2010(6):24-28.

[2]許娟娟.基于語言學理論的“老字號”英文品牌命名———在香港和澳洲的實證研究[J].江蘇商論,2010(6):37-40.

[3]楊佳,劉煒,談湘.文化傳播視域下的旅游翻譯策略研究———以張家界旅游景點名稱英譯為例[J].海外英語,2012(10):163-164.

篇10

近年來,許多臺商來到一水之隔的福建投資種茶,他們帶來了先進的生產管理技術,引進了先進的制茶設備,對福建茶產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振興。目前在閩臺資茶葉企業達69家,兩岸愛茶人開展了茶葉優良品種、生產技術與設備、經營管理經驗的交流與合作,逐步實現了海峽兩岸茶葉生產要素、茶葉自然資源、茶葉市場的優勢互補,臺商對福建茶葉的投資呈不斷上升趨勢。

臺灣茶葉協會理事長圣輪法師說:“臺灣茶葉源自福建,閩臺茶葉品種、加工、飲茶習俗等都息息相關,我們兩地茶業進一步合作、互動,就能如虎添翼,形成生力軍,創造奇跡,打得更響,讓閩臺茶葉香飄世界。”

閩臺茶業合作之淵源

臺灣產茶的歷史至今約200多年,且品種及加工技術是從福建、廣東傳入。據《臺灣通史》記載:清?嘉慶(公元1796年~公元1821年)時,有柯朝者歸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于桀魚坑,發育甚佳;繼以茶籽二斗播之,收成甚豐,遂互相傳植。這是臺灣烏龍茶的起源,也是臺灣人工栽茶的開始。而《武夷奇茗》記載:清?成豐年間(公元1851年~公元1862年),臺灣南投縣鹿谷鄉林鳳池赴閩鄉試,閩林氏宗親邀其游覽武夷山,林從武夷山帶回茶苗36株,繁殖成今日“凍頂烏龍”。

1990年9月,“閩臺茶葉學術研討會”召開,臺灣大學吳振鐸教授一行與福建茶學者前往建甌市東峰鎮桂林村考察一片“矮腳烏龍”品種的百年老樹茶園,認定此片茶園是臺灣適制烏龍茶的當家品種――“青心烏龍”始祖,為臺灣“青心烏龍”茶樹乃由福建傳入提供一有力佐證。現在,茶園上有碑文記述:采制半發酵茶的烏龍茶樹品種,其栽培與加工技術均源于福建,傳入臺灣后,迄今成為臺灣茶區的主要栽培良種……經考察證實,桂林的百年矮腳烏龍老樹,正是臺灣的“青心烏龍”品種。為保存閩臺烏龍茶樹品種歷史淵源的見證,該片茶園已被列為保護區,象征著海峽兩岸茶業親緣相依的關系。

閩北“烏龍茶”品種傳入臺灣后,茶葉種植面積擴大,僅“青心烏龍”栽種面積就占臺灣茶葉面積的60%以上。

百歲茶人張天福先生將“中國茶禮”歸結為“儉、清、和、靜”,融進了中華民族歷來提倡的高尚人生觀和處世哲學,以“和”為中心。而被臺灣民眾尊為“臺茶之父”的吳振鐸教授提出的“中華茶藝”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其中心是“敬”。“中國茶禮”和“中華茶藝”同出一脈,異曲同工。兩岸同胞血濃于水,情濃于茶。

閩臺茶業合作之成果

臺灣人飲茶歷史悠久,茶文化底蘊深厚,特別是從福建引種“青心烏龍”后200多年來,茶葉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反輔福建。

早在上世紀30年代,張天福等被福建省委派赴臺考察茶葉生產,引發閩茶改良。近幾年來,臺商看準大陸特別是福建茶葉市場,把茶產業做大做活做強。自1993年臺胞首次在閩投資茶業以來,到2007年6月底,共在閩注冊創辦茶葉企業110多家,開發高標準茶園4萬多畝。一些由臺商經營的茶莊尚未統計在內,零星經營者、茶葉貿易往來者更不計其數。“雪峰”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臺商林圣光夫婦在閩侯雪峰山創辦“雪峰文武農場”,開發生態茶園3000多畝,引進臺灣最先進的工藝設備生產茶葉,現在全國各大城市已有“雪峰”連鎖店100多家,成為真正引領大陸茶葉生產的廠家之一。

這幾年,閩臺茶葉界科技、文化交流十分頻繁,兩地茶葉專家、學者及茶藝表演團體多次組團到對方考察技術和交流文化。福建茶葉部門還引進、推廣了金萱、翠玉、軟枝烏龍等6種臺茶新品種。由張天福等人研究的烏龍茶“做青”技術在上世紀80年代后期被臺灣部分吸收之后,臺灣進一步改良了“臺式烏龍茶”制作,其工藝又被安溪等烏龍茶茶區所接受,人們突破傳統,創新技術,茶葉品質日漸提高,在福建乃至全國都掀起了“清香型”烏龍茶熱。

除了開發茶園、設立臺灣茶專賣店外,臺商還投資制茶機械、茶葉化肥、茶飲料、茶食品等一系列產業,形成了相對完整的茶產業鏈。過去福建制茶工藝長期都停留在手工加工的水平,特別是鐵觀音甚至用腳來保肉,加工的廠房、設備簡陋,且衛生狀況比較差,使得茶葉的經濟效益十分低下。引進臺灣先進的制茶機械以后,茶農和科技工作者對其進行研究、仿制、改造與推廣,誕生了松包機、包揉機和殺青機等制茶機械,大大提高了茶葉的品質,增加了茶農的收入。

臺商來到大陸投資,不僅帶來資金、技術,而且還帶來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方式,如天福集團企業濃郁的文化氛圍、連鎖店的優質服務、豐富的茶葉產品以及把茶葉與旅游完美結合的經營理念,都為福建茶業的發展提供了成功的典范,提供了嶄新的發展理念,開辟了新的發展思路。

在人才科技流通方面,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省茶科所等相關科研機構與臺灣中興大學、臺灣“清華大學”食品研究所等在開展人才科技的交流與合作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臺灣茶業界優秀的市場營銷、茶葉深加工人才也更多地參與了大陸茶業的發展,閩臺兩地文化、學術交流日益頻繁。

海峽兩岸茶葉一脈相承,兩地茶文化自古就交流頻繁。但自1949年后中斷了40年之久。1989年,臺灣著名茶學者吳振鐸回福安探親,順道訪問閩、浙、蘇、湘4省茶界,沖開了兩岸茶葉學術交流合作之先河。1990年由福建茶葉學會與泉州茶葉學會聯合舉辦的“閩臺茶葉學術研討會”,消融了閩臺兩地40多年來的隔閡堅冰,實現了閩臺兩地茶業界人士的學術交流。此后,又先后舉辦了“海峽兩岸首屆秋季優質烏龍茶品評展示會”、“海峽兩岸茶葉科學技術研討會”等學術交流活動,共同致力于閩臺兩地茶業的發展。

閩臺茶業合作之典范

案例一:天福昌集團

每每說起閩臺茶業合作的成功案例,天福集團一定是其中的佼佼者。從臺商李瑞河先生于1993年進入福建漳州創辦漳州天福茶業有限公司至今,整整15年的深耕,天福集團結合中國茶業發展實際,走出了一條堪稱“天福”模式的發展道路,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成熟的茶產業鏈,這顆根植于閩南漳浦縣盤陀鎮的茶界明珠,已經成為福建茶產業乃至中國茶產業發展的典范,散發著璀璨的光芒。完整的產業鏈

天福集團的茶產業鏈從天福茶博物院開始,一個占地80畝,內設4大主館、8大景點,集學術研究、文化傳承、教育娛樂為一體的茶文化大觀園。參觀者能在娛樂中獲得茶學知識,認識茶葉,了解茶藝及傳承茶文化。天福集團延展茶業經營內涵,結合茶業發展投資旅游業,于是在同三高速公路上設立了天福服務區,以“奉茶”的精神和高雅的茶文化來提升旅游服務品位,以服務區為窗口來推廣中國茶和弘揚中國茶文化是旅游服務理念的一大飛躍。包 含有服務區、石雕園、皮定均將軍紀念園、觀光茶園四大部分,成為沿線高速公路上最大、最具特色的服務區,也是全國唯一由臺商投資經營的服務區。

2007年,天福茶學院正式開學,這是全國第一所由臺商在大陸投資創立的大學,是全球第一所茶業高校,也是天福集團拓展茶產業領域的又一嘗試。校園設施完整、人性化,學習、實驗、科研設備先進,結合學院秀美的自然環境,形成一個集教育、科研、觀光旅游于一體的園林式的新概念高校區。

此外,天福集團目前已經在漳浦擁有5家茶葉茶食品加工廠、遍布全國各地的茶葉連鎖店800余家,在四川樂山有高速公路服務區、茶廠茶食品廠、茶博物館,在安溪、華安和浙江新昌、云南昆明等地建成或在建名茶加工廠,融茶葉的生產、加工、銷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為一體,成為世界最大的茶業綜合企業。

李瑞河談閩臺茶業合作

同時在臺灣與大陸擁有天仁和天福集團企業、穩坐兩岸茶業龍頭位置的李瑞河,對兩岸加強經貿交往充滿了期待。他說,兩岸經貿往來需要更加密切,盡快實現三通,擴大開放,才能創造兩岸雙贏。他表示,臺灣只產烏龍茶,而且栽種及制茶成本過高,早已缺乏國際競爭力。而大陸有綠茶、花茶、烏龍茶、普洱茶四大品類。只有開放大陸茶葉,與臺灣當地的茶葉混合,生產更多的茶葉產品,才能外銷國際市場。

李瑞河說天福集團能有今天的成就,有賴于祖國大陸改革開放、社會穩定的好環境。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中國大有希望,天福大有希望。與臺灣相比,大陸的茶業市場大得驚人。過去10年,大陸人均年茶葉消耗量增加一倍,而且對高價位茶品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未來10年,大陸國民經濟不斷增長,人均年茶葉消耗量將增加一倍以上,對茶品的需求十分巨大。這就是商機。因此,李瑞河期望加強兩岸茶葉、茶人、茶文化的交流,創造雙贏的局面,共同為實現“21世紀是中國茶的世紀”的美好夙愿作出貢獻。

案例二: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

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于2006年5月經福建省委、省政府批準成立,同年7月8日正式掛牌成立。2008年2月農業部、國臺辦批準升格為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成為大陸地區最大的臺灣軟枝烏龍茶生產地。

目前,園區已發展了花卉、反季節蔬菜、茶葉三大特色產業,總面積8.2萬畝,其中茶葉3.5萬畝。創業園區中心區域永福鎮山地氣候與臺灣文山、南投等茶葉專區相同,被很多臺商譽為“大陸的阿里山”,發展高山茶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優勢。臺商利用永福特殊的地貌、溫和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明顯的高山立體氣候,開發標準化、無公害高山茶近萬畝,產制“臺式烏龍茶”。

2008年7月3日,臺灣鹿谷鄉農會組織了農會評茶顧問、評茶班長、評茶干事及農事指導員等23人組成考察團,赴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考察,并見證了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管委會、漳平永福閩臺緣高山茶產銷合作社、三農服務中心、農業檢驗監測中心及漳平臺緣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的揭牌成立。5個服務機構的掛牌成立和運行,為國家級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如果說漳平永福與臺灣阿里山在地理氣候上的相似是先天條件,那今天高山茶產銷專業合作社的成立,則是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一個頗有成效的成果。”在漳平永福閩臺緣高山茶產銷專業合作社揭牌成立儀式上,漳平臺商聯誼會會長李志鴻先生對此給予高度評價。在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內種植茶葉的臺商均加入了該專業合作社,注冊資金206萬元人民幣。為保證高山茶產銷專業合作社的成功運作,專門聘請了原臺灣南投縣鹿谷鄉農會農業推廣股股長林先生進行指導。

當天下午,南投縣鹿谷鄉農會一行23位茶界代表與漳平專門生產、營銷水仙茶的茶商們歡聚一堂,他們把臺灣高山茶與漳平水仙茶作比較,以茶為媒,交流制茶技藝,比較各自優勢,尋求發展機會。短短的一個下午時間,現場的兩岸茶界人士像久違的老朋友,通過茶建起了一座心靈溝通的橋梁。臨結束時,漳平茶商與鹿谷農會的茶商們互換包裝精致、品質上乘的漳平水仙茶和凍頂烏龍茶,真誠相邀,互約會期。

隨后的8月11日~12日,臺灣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吳中書在參觀考察漳平永福臺灣農民創業園時說。創業園的成功為兩岸的經貿合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本。

參訪團由臺灣東華大學管理學院、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系等學校的6名教授組成。他們實地參觀考察了漳平永福臺灣農民創業園內臺資企業、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區管委會、永福鎮十里花街、民俗館等。

吳中書說,漳平永福臺灣農民創業園非常特殊,是臺灣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與漳平獨特的地理、氣候、人文環境的成功結合。他建議創業園加快產品的品牌建設和市場通道拓展,并表示將通過各種渠道向臺灣傳遞大陸的政策及創業園的信息。

臺灣大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林建甫一連用了幾個“感動”來表述他這次到漳平永福臺灣農民創業園考察的感受。他認為,臺農到大陸投資發展,有利于提高臺灣的競爭力,“大陸的廣大市場,將使臺灣的農業產業發展更加茁壯,臺灣的農業專家將專心研究提高精致農業高附加值的水平,而通過向大陸輸出技術與管理經驗,能擴大生產和早見成效。”

案例三:構建兩岸茶業合作交流區

“建設海峽兩岸(安溪)現代茶業合作示范基地,形成‘一都、二區、三中心、四基地’的區域發展布局,以此加強與臺灣茶業的合作交流。共同開拓兩岸和國際茶業市場。”福建安溪縣余文權副縣長如是說。

自1990年起,年年都有臺胞來安溪興辦茶葉企業,主要分布在大坪、蘆田、祥華、感德等地,涌現出三和制茶、郁泉茶業等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目前安溪全縣臺資茶葉生產、加工、貿易企業已超過40家,投資總額達4000萬美元;兩地茶葉貿易逐漸起步,部分臺資企業生產的烏龍茶通過轉口進入了臺灣市場;兩地茶葉種植技術和機械設備的合作開發也正穩步開展;大坪、金谷等鄉鎮茶葉生態旅游業已初步形成。

安溪、臺灣兩地茶業的資源優勢以及雙方的合作,已經為海峽兩岸(安溪)現代茶業合作示范基地的投建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余文權表示,雙方將通過種植理念與技術、茶葉精加工技術與茶制品多樣化、專業加工機械與包裝技術、營銷模式、茶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整合兩岸優勢資源,提高茶業綜合生產能力,達到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