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經營的風險范文

時間:2023-06-30 17:58: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民宿經營的風險,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民宿經營的風險

篇1

民宿最早起源于歐洲,國外學者認為“民宿”一般指B&B(Bed and Breakfast),也有表達為Family Hotel,House Stay等,國內學界對“民宿”沒有明確的界定,“民宿”一詞源自日語“minshuku”,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歐洲,后傳到日本,日本的民宿是東亞地區的源頭,受歷史的原因,我國臺灣地區的民宿起始發展受到了日本的很大影響,但在發展過程中有繼承,有創新,并發展而日漸成熟。近幾年,伴隨著旅游者的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在我國的杭州,烏鎮,麗江,大理等地,民宿也開始快速發展,并且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民間資本的高度青睞。

作者以“民宿”為關鍵詞,分時間段進行了檢索。從檢索結果可以看出,從1994年―2016年,關于民宿的研究論文檢索到664條結果,從2006年---2016年,檢索到391條結果,從2010年---2016年,檢索到377條結果。從以上檢索結果可以看出,我國對民宿的研究從2010年后迅速發展起來。

對檢索到的文獻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國內有關民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宿概念、發展現狀和問題、經營管理探究和對策建議等四個方面。

一、民宿的概念研究

在我國,民宿定義還沒有一個權威而準確地概念。在研究民宿問題時,出現了“民宿”、“家庭旅館”、“農家樂”等各種提法。“家庭旅館”側重于提供住宿,“農家樂”更側重于餐飲。中國臺灣較早引入民宿概念。臺灣《民宿管理辦法》第3條規定:“本辦法民宿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閑房間,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資源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以家庭副業方式經營,提供鄉野生活之住宿處所”,這一概念現在也被眾多學者認可和引用。并且規定,民宿的選址只能在以下九類地區:風景特定區;觀光地區;國家公園;原住民地區;偏遠地區;離島地區;經農業主管機關核發經營許可登記證之休閑農業區;金門特定區計劃自然村;非都市土地。《民宿管理辦法》規定,合法民宿的房間數最少5間,最多15間。

而從現今民宿的發展情況來看,民宿也實際體現了這樣一些特點:一是家庭經營,通常管理者即所有者;二是和民宿主人有一定程度的交流;三是營規模較小,四是提供多種服務,彰顯本地特色。民宿以副業方式經營,主人與游客必須要有交流,經營規模小,游客得到的服務產品除了住宿以外,還應包括享受當地的田園風光,鄉土味覺及民俗,隨后滿足旅游者的心理,精神要求,民宿要重視住宿范圍,盡量彰顯人文關懷,給予住宿者有家的感覺。從其上述特點看“民宿”一詞已包含“家庭旅館”“農家樂”的內涵。

二、民宿發展現狀和問題研究

隨著我國旅游業的迅速發展,我國民宿也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在“逆城市化”的發展驅動下,民宿對鄉村生活理念的傳遞恰恰與現代人鄉村情結的需求相結合,催生了民宿的迸發,截至目前,我國大陸客棧民宿總數達42658家,其中云南以6466家客棧民宿的數量位居全國第一,主要分布在南方,以西南和東南地區最為火熱。一半以上的民宿平均房價在100―300元,700元以上也占一定比例。

全民休閑度假時代來臨,渴望釋放壓力,追憶鄉村生活,崇尚自然的度假方式的興起,經濟的發展導致住房增多,以及村里外出就業所產生的空心村的出現,共享經濟的發展,創客返鄉及各路資本的注入等等,所有的上述原因都促進了我國民宿的火熱發展,但從發展進度看,我國整體還處于民宿發展的初級階段,還存在許多問題。

戴麗霞(2016)通過對海南民宿市場的分析,在法制建設方面指出我國民宿監管的立法缺失,經營主體缺乏合法性,監管主體缺失,違法經營懲罰機制缺失的問題,在經營方面指出,收費標準不規范,民宿食品衛生,住宿安全沒有較好地保障,還有一些民宿無法有效處理產生的垃圾及污水使環境受到污染。

揚欣,殷燕(2012)通過兩岸民宿比較研究,指出我國民宿組織發展滯后,作用甚小,大陸政府對待各類民宿存在不公平問題,過分重視農家樂的發展,而忽視其他民宿的發展,民宿產品沒有創新,民宿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散,亂,臟,民宿營銷手段單一,主要依靠政府推廣,行業組織只能發揮指導,組織等基礎作用,民宿產品千村一律,如初一轍。

黃海嘯(2016)通過對浙江省民宿經濟進行了深入系統的分析,指出我國民宿經營合法化問題難以解決的原因,我國民宿存在項目單一,同質化嚴重,滯后于游客的個性需求。農產品銷售規模有限,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整體素質不高等多項問題。

三、民宿經營管理研究

在競爭優勢上,胡敏(2007)通過“動機-消費行為-服務品質”模型的建立,探討發現民宿經營成功的核心資源,并期望通過研究說明不同核心資源對民宿經營成功的重要性,指出經營者、鄉村風情、價格和區位是民宿經營中的異質性核心資源,其中經營者和鄉村風情是主要的競爭優勢來源。

在評價體系上,范歐莉(2011)立足扎根理論,以“您對入住的民宿有什么想說的”這一問題為扎根理論的研究范式,選取網路評價324條,構建了民宿評價模型,提出在宏觀主要集中在經營場所、服務、客房、價格和安全5個范疇,在微觀上主要集中在位置,標識,建筑風格,裝修風格,功能區域,服務,客房,價格,安全等16個范疇。

在經營形式上,雖然民宿最初的含義是經營者利用自家閑置房間進行出租,但民宿產業不斷發展,民宿也衍生出多種經營形式。張延,代慧茹(2016)在總結我國專家學者對經營方式分類的基礎上,把我國民宿在經營方式上分個體經營和合作經營兩種方式,其中個體經營中分為主業經營和副業經營,主業經營民宿,顧名思義,經營民宿是經營者的主業,這類經營者利用自有資產或租賃房屋,為游客提供富有濃厚人情味,個性化的服務。副業經營的民宿,經營者將部分房屋用于出租,經營者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從事其他農事等經營活動中。在合作經營上又分4中類型:即公司+農戶、農戶+農戶、政府+農戶、政府+公司+社區+農戶的4種方式,并指出這四種合作經營方式各自的優勢劣勢及各自適用條件。

風險感知上,鄧念梅等(2014)以鄂西南民族地區民宿為例闡述了民宿風險分析,指出民宿可能存在的淺層次開發帶來的產品雷同風險、標準缺失帶來的低品質風險、低質量服務帶來的品牌形成風險、過度開發到來的環境退化風險和租金增長帶來的可持續發展風險,對民宿經營者的投資市場進行了總結,指出我國民宿經營者大致包括3種類型,即家鄉或祖籍在此的外出務工人員,他們有家鄉情結和回饋家鄉的意愿,通過對老屋的民宿改造,既可以滿足自己的休閑需求,又可用于經營;自己期望田園生活的成功人士和部分文化創意產業的從業人員。同時對我國民宿的客源市場也進行了歸類即青年背包族,城市居民,海外游客,民宿主人興趣愛好相同人士。

四、民宿建設策略研究

陳沫等(2014)通過對臺灣和大陸民宿在行政與社會組織管理,民宿產品創新,民宿經營服務三方面的比較,對大陸民宿建設提出政策法制化、組織協調化、產品特色化和經營產業化的策略。

我國目前龐大的“農家樂”隊伍仍然占據了主導地位,其“品味低端,產品單一,互動缺乏,消費力弱”等弊端已經暴露明顯,針對精品民宿的發展,廖壽明(2014)指出發展精品民宿需要解決問題:將“精品民宿”作為提升鄉村旅游發展的重點;推行政策實施,科學規劃“精品民宿”發展的重點區域;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全力引進品牌化;融合民俗風情。

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為保護民族文化,為促進少數民族群眾增收,改善生活條件,要充分發揮民族村寨自然風光優美,人文景觀獨特的優勢,大力發展特色村寨民宿。李忠斌,劉阿麗(2016)以武陵山區利川特色山寨為例,在分析其發展優勢,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提出特色村寨民宿發展路徑,指出特色村寨的民宿發展要加入民族文化元素,要體現特色山寨文化元素,提出特色山寨民宿l展具體路徑為“民宿”+自然生態、“民宿”+民風民俗、“民宿”+村寨科考、“民宿”+運動休閑和“民宿”+健康養老等。

大陸民宿種類很多,分類工作是其他方面研究的前提,清晰的分類有助于為不同類型的民宿制定不同的營銷發展策略,張延、代慧茹(2016)按照經營發展模式,產品和地域條件,民宿的外觀和風格,民宿的功能和體驗,對民宿進行了分類研究,為不同類型民宿制定不同營銷發展策略,從而促進民宿發展。

五、我國民宿研究展望

我國進入休閑度假階段,度假人數劇增,市場需求增長,旅游者尋求個性的轉變促使民宿迅速發展起來,民宿契合了旅游者對于情懷的追求,民宿以“慢生活,家服務”取勝,民宿主人提供親情式服務,民宿工作人員無需穿工作制服,民宿主人與客人同吃同住,注重交流,分享人生體驗,民宿主人具有一定文學修養,豐富的人生閱歷,獨特的人生經驗或具備某種特長,,民宿可以讓游客更深的涉入農家生活,體驗農村生活方式,上述的特點決定我國民宿在通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之后,我國民宿必將得到更長足的發展。

通過對國內民宿的研究,作者認為民宿的研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深入。

一是城鎮民宿的研究。根據民宿所處的位置可以分為鄉村民宿和城鎮民宿,鄉村民宿以鄉村文化為內涵,多依托景區或者地域特色資源而發展,鄉土氣息濃厚。城市民宿多在于城中村或者城市鬧市中,以公寓大樓式小套房形式居多,會有各種風格不同的裝潢。從文獻研究中發現,我國對于鄉村民宿的研究比較多,而對于城鎮民宿的研究比較少,隨著個性化旅游的發展,有很多歷史文化背景的城鎮,其城鎮民宿必將也會隨之受到游客的青睞,城鎮民宿的研究也必然要跟上發展得步伐。

二是民宿經營的問題。在民宿高速發展中,部分地區民宿行業也出現過熱現象,相當一部分投身民宿行業的規劃師,設計師缺乏經營管理經驗,對旅游消費市場很不熟悉,他們發現情懷和商業又很大的矛盾,從國內民宿的研究看,多從經營者的角度進行供給方的研究,,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市場需求是經營者服務的目標,建議多從市場需求角度研究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特征,了解民宿消費者現有和潛在的需求,使民宿經營者經營起來更加有的放矢,使民宿經營得以良性發展。

篇2

關鍵詞:眾籌;融資模式;營銷模式

中圖分類號:

F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22010002

1把眾籌當作融資模式,其實是大眾的誤讀

1.1眾籌是什么

眾籌翻譯自國外crowdfunding一詞,即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香港譯作“群眾集資”,臺灣譯作“群眾募資”,大陸譯作“眾籌”,原理都一樣,都是由發起人發起,發起人最初目的是籌集到項目所需的資金發展項目。投資人通過眾籌平臺,線上了解、咨詢項目,線下實地考察,然后根據咨詢考察得出是否跟投。平臺是一個項目信息、組織實地考察并成為投融資的通道。

1.2眾籌的三個要素

眾籌的三個要素是指發起人、投資者、平臺。

這里所說的發起人是指有創造能力但缺乏資金的人;投資者是指對籌資者的故事和回報感興趣的、有能力支持的人;平臺是連接發起人和投資者的互聯網終端。

眾籌的興起源于美國網站kickstarter,該網站通過搭建網絡平臺面對公眾籌資,讓有創造力的人可能獲得他們所需要的資金,以便使他們的夢想有可能實現。這種模式的興起打破了傳統的融資模式,每一位普通人都可以通過該種眾籌模式獲得從事某項創作或活動的資金,使得融資的來源者不再局限于風投等機構,而可以來源于大眾。在歐美逐漸成熟并推廣至亞洲、中南美洲、非洲等開發中地區。

1.3眾籌的特點1.3.1低門檻

無論什么身份、地位、職業、年齡、性別,只要有想法有創造能力都可以發起項目。1.3.2多樣性

眾籌的方向具有多樣性,在國內的眾籌網站上的項目類別包括設計、科技、音樂、影視、食品、漫畫、出版、游戲、攝影等,也包括一些適合眾籌的民宿、咖啡館、酒店、度假村等等。

1.3.3依靠大眾力量

支持者通常是普通的草根民眾,而非公司、企業或是風險投資人。1.3.4注重創意

發起人必須先將自己的創意(設計圖、成品、策劃等)達到可展示的程度,才能通過平臺的審核,而不單單是一個概念或者一個點子,要有可操作性。創意也可以是一些咖啡館、民宿等一些適合眾籌的項目。

眾籌是指一種向群眾募資,以支持發起的個人或組織的行為。一般而言是透過網絡上的平臺連結起投資者與發起者。眾籌通過互聯網方式籌款項目并募集資金。

相對于傳統的融資方式,眾籌更為開放,能否獲得資金也不再是由項目的商業價值作為唯一標準。只要是網友喜歡的項目,都可以通過眾籌方式獲得項目啟動的第一筆資金,為更多小本經營或創作的人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所以現在大家都把眾籌作為投融資工具,作為一種融資模式。其實,在實際操作中,眾籌會碰到許多實際困難,看上去很美麗的眾籌,其實是大眾的誤讀。

2眾籌在實際操作中碰到的困境

2.1參與者多

許多實際案例都證明眾籌參與者眾者,項目信息一經平臺,查詢的人少則幾千,多則幾十萬,這是互相網在起作用。

互聯網的寬泛性,滲透性,是任何媒體無法比擬的。查詢的人可能是同行、可能出于好奇、可能有真實的投資愿意等等。發起人是不知道成千上萬的人出于什么目的,信息對自己是有好處還是帶來不便,這是眾籌中碰到的問題。

2.2實地考察者也很多

無論是設計、科技、音樂、影視、食品、漫畫、出版、游戲、攝影等,還是一些適合眾籌的民宿、咖啡館、酒店、度假村等等,都需要線下活動,進行實地考察,或和發起人溝通,真實地了解項目及發起人實際情況,往往在這一環節,實地考察的人也很多,這給發起人帶很多麻煩,比如接待所帶來的耗時耗錢問題,還要不斷地重復回答各種問題所帶來的耗精力的問題。

2.3觀望者也很多

耗時耗錢耗精力后,很多人玩好吃好或者竊取了情況后,都潛伏了不作聲響,留下的人就很少,這些很少人還處于觀望狀態,這些人對資金的安全、回報率、發起人的團隊是否有誠信等問題,都在他們思考的范圍內,這是很現實很棘手的問題,觀望者是可以理解的并可以同情的,在眾籌之中,投資者是出于對項目的回報同時不需要自己經營這個很豐滿的愿景而來,但項目虧了,或回報率很低,或團隊不能有誠信,這些都讓投資者徒增煩惱。

2.4真正投資者很少

真正投資者很少,而且很少的投資者人中,大多是熟人。眾籌的本意是向廣泛的群體募資,結果還是在熟人堆里找投資人,通過互聯網平臺籌資的功能其實很弱化,并不是人們所想像的那樣,眾籌并不是投融資的主要工具。雷聲大雨點小現象很明顯。

2.5債權眾籌風險很大

如果是債權眾籌,這種債權方式既無擔保又無抵押,到期無法償還的可能非常大,而且每個股份包的金額又很小,追索成本又很大,所以債權眾籌風險極大。

2.6股權投資煩事纏身

如果是股權眾籌,由于涉及公司股權變更,光是資金到位及監管、營業執照變更等事務,會有很多麻煩,比如,按照中國現行的法律,涉及到股權變更,新、老股東必須在同一時間到現場簽字查驗身份,這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再加上日后經營、財務監管及涉及股東權益的保障,哪一件都不是省心的事兒。

實際操作中,投融資雙方的出發點都是圍繞融資進行的,一方需要資金發展事業,一方有閑錢投資想取得分紅,但實效不理想。但在實踐中,發現眾籌更是一種營銷手段,如果把眾籌總結成一種營銷模式,那是值得探討并加以實施。

3眾籌不是融資模式而是營銷模式

3.1營銷是什么

營銷是把企業及產品的價值通過一定媒介進行傳遞,從而滿足消費者需要的過程。營銷的三個要素經營者、消費者、媒介,如果從經營者而言談營銷,那么找到他所要的消費者是營銷的重中之重。這在營銷中稱之為目標市場的選擇。

3.2眾籌的對象不是錢而是消費群體

營銷和眾籌搭上邊是因為二者都具備了三個要素。營銷三個要素有經營者、消費者及媒介,眾籌的三個要素是發起者、投資人及平臺。

經營者其實就是由發起人承擔這個角色的,所以經營者就是發起人。

消費者也可和投資人掛起鉤來,投資人投錢不是為取得分紅,而是作為消費投資,那么消費者與投資人其實是合二為一的。

而媒介本身就是平臺,是企業及產品價值傳遞的平臺,如果這個平臺選擇互聯網的話,眾籌網站這個平臺就是媒介。

從以上的分析得到,眾籌可以從融資模式轉為營銷模式。只要籌是不是錢而是籌“人(消費者)”。

3.3互聯網找“人(消費者)”的本領非常了不得

無論是創意(設計圖、成品、策劃等)達到可展示的程度時,還是一些咖啡館、民宿等一些適合眾籌的項目想傳遞價值時,利用互聯網和SNS傳播的特性,讓小企業、藝術家或個人對目標消費者展示他們的創意及項目,傳遞企業及產品的信息及價值,爭取消費者的關注和支持,從而實現營銷的目的。許多實際案例告訴我們,眾籌參與者眾多,項目信息一經平臺,查詢的人少則幾千,多則幾十萬,這是互相網的作用,非常了不得。

所以,眾籌可以解讀為營銷,這對企業的意義大于籌資。

4眾籌作為營銷模式的幾種操作手段

4.1眾籌是為了消費

眾籌的雙方的目的不一樣,投資人主要是喜歡某個創意或某個業態,比如設計酒店、特色民宿、度假村等,如果他愿意去消費,所以他會投資這個創意或業態,投資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消費。發起人(經營者)通過眾籌平臺找到了這樣的消費人(投資者)作為目標消費群體,那么針對這個目標市場來設計、來經營這個消費喜歡的產品或服務。

具體辦法如下:

項目發起人在平臺信息,投資人(消費者)通過平臺了解到信息,經考察后,投資一定金額的資金,發起人給予遠高于投資金額的消費金額,同時得到不低于一年期的利息回報,在約定的時限歸還本金。

這樣做的好處有以下兩種。4.1.1投資人(消費者)得到更多的實惠

喜歡了才會投資,投資了必然有回報,而且這個回報既包括消費金額又包括現金回報。因此應該讓投資人(消費者)得到更多的實惠。4.1.2發起人(經營者)鎖定了目標消費者

發起人(經營者)通過眾籌,找到了一批消費者,這些消費者不僅為今后帶來生意,而且給你提供資金,這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下一步就是做好你的產品及服務就行。

4.2眾籌適合于無需花大量精力去經營的項目

篇3

關鍵詞:休閑農業;休閑農業園區;發展策略

1 關于休閑農業園區

從休閑農業園區的產業源發性、經營的資源、目標市場、提供的服務內容和經營理念五個方面出發,可以將其概念歸納為“具有農業源發性,以鄉村、農業生產生活資源為主要內容,以城市居民為目標市場,提供農業體驗的活動,滿足大眾休閑、觀光、游憩的需求,從而提高地區農業與經濟效益可持續發展的園區。”從這個角度來看,盡管目前存在其稱謂各異、偏重的功能和目的不同的各種農業園區,但只要同時具備上述五點點內涵,都可以統稱為休閑農業園區。

2 休閑農業園區的現狀與問題

休閑農業在我國興起的比較晚,在實踐先行發展迅速的背后,暴露出了規劃理論指導之后的短板。筆者通過對國內的休閑農業園區的實地考察與相關規劃案例研究基礎上,總結認為:

2.1規劃設計方面:缺乏技術規范與理論指導,規劃成果層次不齊

如:①規劃編制中各學科交叉、層次混亂。首先體現在規劃實踐中的問題就是各學科內容交叉、關系混亂、層次不分的情況較嚴重,導致規劃編制與經營銜接困難。②缺乏前期發展規劃,以土地開發和設施建設為經濟導向,前期論證不充分,造成后期經營管理困難。表現在同地區的休閑農業經營模式相似,缺乏市場區隔度。注重空間規劃,忽略了前期市場調查、資源調查、客源分析等,目前缺乏先進的專業性的指導,產品開發較低端。③缺乏系統的規劃設計,園區建設雜亂無章。游客基礎設施較差。無法滿足收入中上等的客源需求,簡陋的設施如果不加以改善,在今后將逐漸失去主流客源。④休閑產品開發人工化,生態效益底下,休閑農業基礎知識貧乏。規劃者與農業經營者缺乏溝通,導致園區內人工化設施過多,偏向娛樂園與旅游景點的規劃設計。休閑農業園區的特色相對模糊。

2.2經營管理方面:忽視合作性規劃、經營管理落后、不重視市場營銷品牌建設

如:①合作性規劃是西方規劃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多學科交叉的現象導致規劃單位不能獨自完成任務,需要合作性規劃來協調政府、開發商、民眾各方的利益。②項目單一、雷同重復地建設。運作的前期缺乏市場分析,旅游產品較單一,現有農業旅游季節性強,導致競爭力、吸引力、長期客源下降。③前期投入資金不足,無法規劃建設旅游精品。④人工化傾向嚴重,不注重生態效益。在生態承載力方面,旺季時候的客源對環境破壞較大,影響了休閑農業的生態環境和服務環境。⑤經營管理不規范。目前休閑農業園區的立法管理仍然是個空白,許多開發和經營行為得不到應有的規范,使得資源和環境容易遭到破壞。管理人員主要以當地農民為主,缺乏先進的管理經驗,以各家為單位,缺乏組織協調。

2.3政策法規方面:法律規范和技術規范的建設需要加強

①由于我國休閑農業園區發展迅速,理論研究滯后,相較于類似的風景名聲區規范等,休閑農業園區的迫切需要專業的技術規范與申報審批程序。目前,只有2010年農業部和國家旅游局出臺的《休閑農業示范縣、示范點創建》《休閑農業園區星級創建》申報文件。但此條例只適合申報的經營單位,對不參與申報的園區與地區沒有任何約束作用,法規條例上凸顯出薄弱與缺乏的特點。②政府的宏觀調控力度不夠。雖然我國政府對休閑農業的發展相當重視,但是由于經營者自身能力較差,十分需要政府宏觀的控制與指導,缺少休閑農業區域的總體規劃。使得現在的休閑農業出現了重復雷同與惡性競爭的現象,并未起到帶動整個地區性的發展。

3 休閑農業園區的發展對策措施

3.1生態優先策略

目前,從旅游發展的現狀來看,旅游項目的開發對環境的生態平衡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一方面游客的環保意識較低,不尊重景區的生態環境與當地的風俗與居民原有的生活環境,隨之發展的旅游商業也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另一方面,經營開發商注重眼前利益,忽略當地景區的土地和游客承載力,一哄而上的大手筆開發,勢必使得景區的品質下降,失去市場競爭力。所以,生態保護的策略可以從游客、經營、規劃設計三個角度來實施,建議:(1)加強游客的環保意識。雖然大眾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但是由于游客的休閑游憩活動還是對于農業環境造成沖擊,根源在于游客的文化素養低、對農村文化的不尊重等。所以在旅游項目開發的同時,應包括對園區內游客的環境教育內容,除了環境的營造還可以通過園區的解說系統,落實環境保護的真諦,宣傳生態旅游的好處,吸引更多的游客關注生態、選擇深度的生態旅游。(2)依據生態敏感度進行分區管理,設置園區的承載量。企業的經營管理可以借鑒國家自然保護區及國外的國家公園模式,結合基底環境的生態系統及游客的需求,將園區設置不同程度的分區,進行相對應的經營管理措施,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使得經營管理者方便管理。(3)規劃設計的初始理應采用景觀生態規劃的手法,集合生態旅游的規劃理念。首先,充分開發利用原有的資源,并且將園區內的資源與游憩活動相結合,達到復合式的放大效果;其次,結合生態規劃與設計的理論方法,對園區的土地利用與景觀規劃進行規劃設計。

3.2結合農村文化體驗特色、加速市場區隔的策略

休閑農業旅游與一般休閑旅游的區別,根本上在于運用特有的鄉村文化、生活方式和風土民情的體驗氛圍。休閑農業園區提供的正是一種健康、高品質的休閑游憩活動,所以經營上注重農業的經營、體驗活動和民俗文化活動,保護了農村的文化健康發展,以農村文化來充實活動和體驗的經驗,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另外,也可以使得休閑農業園區在休閑旅游市場上凸顯獨特的特色,增強市場區隔度。建議:(1)調查研究當地的民俗風情。文化資源不像環境自然資源的顯現性,需要規劃人員深入當地調查研究。從有形的物質類似的有古老的廟宇、古代生產農具、古井、手工藝品,到無形的神話傳說、婚慶習俗、名人歷史、民俗歌謠、鄉土烹飪等都可以作為休閑農業園區的休閑旅游資源。(2)規劃設計體驗活動。體驗活動是休閑農業旅游中不可或缺的項目,也是休閑農業休閑游憩中復合型多的活動,深受游客的喜愛。將休閑農業旅游中各項體驗進行適當的規劃與安排,結合當地的農村文化,必然可以滿足游客多樣性的需求。(3)舉辦農村的文化節日活動。休閑農業園區可以聯合當地鄉村配合舉辦慶典祭祀、節慶活動、民俗表演等節慶活動吸引外來游客,也可以舉辦展示、比賽等參與體驗的活動,邀請游客參與,可以讓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4)配合農業生產,推廣農產品文化發展。休閑農業園區出了提供休閑產品,此外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融合發展也相應的給與重視。像農產品銷售配合觀光采摘、制造業的紀念品配合游客體驗產品的生產、制造過程,形成創意產業與農業成產相結合。(5)推廣農家住宿,提升服務品質。推廣民宿、延長游客逗留的時間,必然推動當地餐飲、旅游產品的消費。于此同時,游客與當地農民近距離的接觸,感受農村的生活氛圍,更加增加了游客的旅游體驗,為休閑農業園區培養長期穩定的客源。

3.3多元合作的策略

休閑農業園區從規劃編制到經營管理,無不顯現這“合作”、“社區化”的概念。由于休閑農業園區的產業特性,規劃編制涉及到了農業學、社會學、教育心理學、建筑學、城市規劃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多學科的交叉勢必需要多個規劃團隊的合作。其二,由于國內農民個人的生產面積較小、資源有限,而休閑農業園區需要投入大量的土地、人力資源、專業的管理知識等,使得農民需要走合作經營的方式共同經營。園區內的各農戶的合作,資源共享,提供需要經營的土地面積和設施,園區外與地區其他產業建立合作結盟的方式,可以降低經營風險、創造綜合效益、推動當地的經濟社會整體發展。建議:(1)園區對內發揮農民的主動性。園區內部結合多數農戶的資源,并將資源做妥善的規劃與利用,達成各項資源最佳配置。并通過農民之間的互動交流、管理經驗交流,帶動整體農村的經營管理能力。根據臺灣大學江榮吉調查,臺灣休閑農業園區內的經營組織有以下幾種:合作經營、獨資經營(家庭農場)、公司經營、公營經營、農會經營、委員會經營(分營合營)、共同經營。(2)園區對外整合相關聯產業關系。正確分析休閑農業園區在產業內所處的地位,依據需求在產業內外尋找協調、結盟、整合、合資等經營上的連接,才能達成資源共享分擔風險、創造綜合效果并建立持久性的競爭地位。(陳昭郎,2010)綜合調查發現,臺灣休閑農業的外部合作發展類型為:結盟性、水平整合型、垂直整合型、合資型。

參考文獻

[1]阮如舫,打開城市百寶盒[M]: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1

[2]郭煥成,鄭建雄,任國柱,休閑農業理論研究與案例實踐[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3]鄭建雄,休閑旅游產業概論[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4]陳昭郎,休閑農業概論[M],臺灣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

[5]葉美秀,自主營造在宜蘭-看見農民的創意[M],臺灣天主教輔仁大學,1997

作者簡介

篇4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金融;思考

中小企業融資主要是指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融資的解決方案。這些貸款及其他債務資金主要用于項目的投資,以減少債務,在公司的現金和資產可以用來償還債務,保證債權人的債務追索權的完整,即使項目失敗也必須由公司償還款償債務的風險的程度,可以保證相對較低。

一、中小企業的定義

中國的中小企業依靠間接融資和內部融資進行生產,內部融資主要是由固定資產折舊提高企業經營的收入構成的。間接融資依賴銀行等金融機構,所以中小企業只能被動接受,相比之下直接融資更有利于中小型企業擁有主動權,進而改進融資的境況。本文主要從企業范圍界定入手,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境分析。針對這些原因,使用一些成功經驗,促進中小企業融資,在其他國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希望能幫助中小企業獲得融資和金融支持的突破,推動其發展進步。共分為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的不同種類,尤其是確保企業的工作人員的收入,進行資產評估等。在我國,企業的規模在各行各業的規定不同,如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員工人數在千人以下或40萬美元的收入以下的稱為微型、小型和中型的企業。隨著新規定的出臺,企業可以保證國家的法律基礎。這些微型和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成為了社會焦點。

二、融資困境分析

(一)企業自身素質不夠

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自己也要加強分析,首先,中小企業沒有完全認識融資,較為片面,從而降低中小企業的信用等級,那么企業在進行外部融資時存在困難。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沒有完全了解自身能夠承擔風險的能力,由于企業發展速度過快,不斷擴大規模,導致企業發展體系不夠穩定。經營者以浮躁的心態以不良的方式擴張發展,難以意識到發展風險,盲目樂觀的發展,同時一些管理企業沒有專業的管理,特別是會出現債務融資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不規范的風險管理體系,所以要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超越自我的價值。一些中小企業在履行債務時,不能混淆,避免拖延,完成逃避債務的意識。使信譽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不斷降低,存在越來越多的風險,所以中小企業融資更加困難,在貸款中很困難。中小企業這類企業具備發展不穩定且歇業頻率高的情況,甚至會倒閉,難以應對市場波動,都是金融機構貸款難導致的。除此之外,金融機構在收集放貸信息與分析貸款企業資料時資金投入較大。最后,中下企業自身的財務制度不完善,難以披露對稱準確的信息。銀行為了避免風險,會在信息不對稱條件下進行銀行貸款,抵押貸款,在信貸市場上處于不利地位的一方為了避免這些不利的條件,要根據貸款人擁有的平均信息制定相關標準,但這種方式不利于優秀借款者。周而復始,導致借款者的素質不斷降低,尤其是那些具有信貸風險企業的借款頻率不斷提高。

(二)金融機構方面的原因

分析了導致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包括金融機構的進一步分析。

1.成本較高

目前中小企業的成本遠高于大企業的貸款,因為這些貸款的程序是相對于大型企業的作用,中小企業的平均貸款數目小,中小企業貸款的成本很高,金融機構貸款的成本增加,金融機構的貸款和一些倡議得到了抵制。

2.困難增大

與大企業相比,大型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貸款,中小企業的困難增加。金融機構的貸款,將以不同的方式,減少發生的債務危機的可能性。大型企業一般都是國有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貸問題,而信貸指標是不符合要求的,導致中小企業的信用標準遭到歧視。因為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較低,但存在風險和利率上升的風險,是非對稱的問題。

3.競爭能力小

中小企業金融機構金融機構貸款困難,缺乏競爭力,所以要提高市場的主導地位,提高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中小企業可以自己確定相應的金融機構的問題,但如果在不完全競爭的金融機構的促進下,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的危機加劇,即使沒有金融機構的利息,但增加貸款,使企業貸款困難。金融機構的組織結構存在的問題。目前,在金融機構的金融機構體系,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速度,且缺乏規范性,人們的資金都是存在銀行中增值,但我國還未出現更具專業性的民間融資機構。

三、構建我國中小企業金融支持體系的建議

(一)完善我國金融系統

現在,我國為中小企業發展可以做出支持的銀行主要有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和民生銀行。這些銀行在我國算是中小型的銀行,在為中小型企業進行服務時更具有優勢,這些小銀行的貸款業務相對來說更具專業化。他們可以集中有限的資源來發展專項業務,這樣競爭優勢更加明顯。除了這個,它能夠有效地防止信息不對稱情況。而且中小型銀行的管理和組織相對來說更加的嚴謹。

(二)拓寬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

渠道要想徹底的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就需要不斷地拓寬直接融資渠道。理論上來說,企業在一定的發展階段會有不一樣的資本需求,對不同的融資方式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在企業的起步階段會比較需要權益性融資,這時,直接融資如果沒有到位,就會使間接融資承擔極大的風險,這樣很多的金融機構就不愿意涉足其中。對發展比較穩定的企業來說,債務性融資更合適。如果企業的資金主要是銀行投入,當銀行因各種原因要收縮銀根時,企業就會變得很被動。

(三)健全信用擔保體系

就現在情況來說,我國中小企業貸款比較難主要是沒有一個有力的擔保支持。針對這種情況,政府應該建立一些法律法規,對相關的法律等進行完善,為相關擔保的公司或者基金的成立建一個比較輕松的環境。采取多方出資的方式進行這些貸款擔保公司或基金組建。貸款保險公司給需要擔保的企業提供保險服務,降低風險擴大數量。

(四)有效的融資

加強有效的融資,要繼續鞏固和加強大中型商業銀行的金融地位,促進中小企業的貸款,主要是因為目前以銀行貸款為主,而且是中小商業銀行改革和發展階段,因此,我們將繼續為這類企業發展銀行融資的必要性的意義;其次,對中小金融機構和行政管理體制進行改革,提高地位的不利;不斷規范和完善債券組織,加強財務監督,借款必須發展法制化軌道運行;最后建立一個多級財政和直接融資的企業。除此之外,中小企業自身也在不斷的提高自身的融資能力,風險意識,加強管理。中小企業自身的發展和改善管理和金融系統的風險意識,不斷提高投資價值。其次,現代化工業企業盈利能力的改善和提高,產業升級是必要的資本積累。產業升級作為國家規劃,各企業必須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和法規,正確的積極的進行投資,加強技術開發,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四、結束語

綜合以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中小企業現在面臨著的融資問題和一些資金支持方面的問題,本文通過深度分析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直接融資問題的解決,必須在擴大銷售渠道,與政府和機構建立一個完善的融資體系,進而幫助中小企業擺脫目前的融資困境。中小型企業在我國經濟的發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小企業本身的實力是有限的、而且生產規模太小,難以達到一些直接融資的標準。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的研究,解決目前面臨的問題和相關的金融支持,促進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

財參考文獻:

[1]熊維.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企業研究,2012(6).

[2]胡娟,程樹武.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及對策[J].人民論壇,2012(10).

[3]張朝元,梁雨.中小企業融資渠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08).

[4]陳衛華.破解我國中小企業出口貿易融資瓶頸的思考田[J].價格月刊,2013(12).

[5]李長春,秦琴,張尚民等.微型企業融資瓶頸分析與對策研究[J].會計之友,2014(06).

[6]陳燕.中小企業融資難及解決機制分析田[J].商場現代化,2015(10).

篇5

2006年起,重慶動漫衍生產品領域倍感“僧多粥少”,市場廝殺硝煙彌漫,諸如“漫天堂”、“一又二分之一”等知名動漫衍生品小店相繼歇業,整個市場可謂江河日下。據守望者彭震宇回憶:“前輩們叱咤風云的輝煌時代轉瞬即逝,似乎一切都不曾發生過。”

躋身狂漫時代

收藏動漫模型是彭震宇的摯愛,經營一家動漫模型玩具店,理所當然成了他脫離打工族的不二選擇。2004年4月,彭震宇在香港油麻地、旺角一帶走了三天,和一個香港老板聊得火熱。彭震宇當即拍板要貨,決定回渝開家動漫衍生品店。

彼時,重慶大學旁,不足500平方米的金鷹女人廣場一樓,聚集了5家動漫衍生品店。廣場對面,還有兩家頗具規模的動漫衍生品店隔岸呼應,景象繁榮。彭震宇卻無所顧忌,堅持殺入其中,“競爭雖然大,但人氣旺,有奔頭。”

隨后,他頂下一間6平方米的店鋪,店面轉讓費加上員工工資、裝修、鋪貨,前期投入6萬元。也就是說,預計20個月還本,彭震宇的“海星動漫”月銷售額最少得有4000元!

然而,開業第一個月彭震宇就傻眼了。競爭者的售價竟比自己的進價還低,“我進價300元的模型,隔壁賣270元……”彭震宇拉下卷簾門,直奔香港。香港供貨商語出驚人,廠家對商開價動輒上百萬元,“我已經是三批商下面的分銷商。”可想而知,像彭震宇這樣處于利益鏈尾端的商販,利潤空間何其狹窄。彭隨即找人按對手的拿貨量、樣式一打聽,“他們大都從朝天門或成都的二批商處進貨,成本比海星低15%……”

彭震宇只能四處請客拜友,另覓貨源。他想,若亦趨亦步跟隨同行的貨源,在沒有價格優勢的情況下只能持續惡性競爭。于是再次前往香港。這次,彭震宇一鼓作氣,橫掃各大樓中店,“餐風露宿”半個月后,海星終于和一個二批商達成合作,進價不及原來的80%。帶著幾百箱產品,彭震宇迅速返渝。

血價出市

原以為與周邊產品價格平衡后,便會風調雨順。“一個十幾元的毛絨公仔,我按50%毛利賣35元,其他幾家店最少賣70元,最高達到88元。”采取低價策略的海星動漫一夜之間淪為同行“公敵”,殺價之風悄然而至。成本8元的高達動漫錢包,海星賣15元,其他幾家統一賣12元。腹背受敵的彭震宇頑強對抗著,直到該錢包市場價跌破5元……

面對這場看似血本無歸的殺價風波,彭震宇心機深藏。

某天,周邊小店突然感覺“產品賣不動了”。彭震宇拼死降價的動機在于吸引客源,“別人拿不到的貨,我能拿到。”一個錢包虧了3元,卻賺了人氣。同時,其他動漫店的商品大都沒有標價,只根據顧客的喜好程度嘴上喊價。彭震宇反其道而行,標注日元價格,并當著顧客的面換算成人民幣價格。同行說他壞了規矩,彭震宇淡然回擊,“產品不一樣,有何規矩可言?”

其實彭震宇早就暗自關注周邊小店的產品更新周期。“據了解,之前占據市場40%份額的‘漫行天下’已半年沒到過新貨。”那些曾與彭震宇價格較勁的店主紛至沓來,找一周上架五款新產品的海星供貨。

2006年,彭震宇的批發業務蒸蒸日上,但沖擊也接踵而至。顧客會為心愛的動漫玩具跑遍各個實體店以確保性價比,再拿實體店價格與低價淘寶網類比;同時,各大商場紛紛開辟了動漫玩具專柜,使得價格低不過淘寶,信譽度高不過百貨公司的專賣小店逐漸舉步維艱。

雖然彭震宇已陸續辦理了1000多張會員卡,“但商場里標注450元/個的黃金白羊賣得如火如荼,而我同款280元卻沒人買。”于是彭震宇也注冊了網店,在保證利潤的基礎上標注最低價,“若淘友按價格從低到高瀏覽,必定看到海星網店。”果不其然,當上海把《圣斗士圣影神話》模型炒得沸沸揚揚,最貴賣到500元/個時,彭震宇借勢掛出230元/個走批發,網店門檻瞬間被踏破。“每個賺取10%利潤,幾千元一天到手。”發貨前彭還將海星的名片塞進包裝盒,很多買到這批貨的玩家,之后也成了海星的網店顧客。

風一般的步伐

2007年,商場對彭震宇下“逐客令”,讓動漫產品店統一搬遷至負一樓。一心擴大經營的彭索性關門,在當地電子電玩產品最發達的佰騰商場頂下一間20平方米大小的店面,簡單裝修后就開業了。

海星的搬遷,非但沒有流失客源,還被口碑相傳“產品好、價格優、更新快”,持續網絡了大批新客戶。實際上,動漫產品的消費主流局限于學生和年輕白領,而動漫產品本身也被視為年輕一族的奢侈品。譬如《變形金剛》真人版電影推出后,詢問者蜂擁而至,“但就當時廠家的發價而言,我至少要賣500元/個。”并且顧客購物通常一時興起,“如果店里沒有現貨,訂做消耗的時間足以打消玩家對某款玩具的熱愛。”

2009年7月,《變形金剛2》如熱浪般席卷而來,海星店另一收入支柱――變形金剛系列玩具也卷土重來,“過去一個擎天柱賣98元,現在要1500元以上,價格翻了十幾倍。”

因此,彭震宇一方面緊跟日韓美動畫片的步伐,像賭博一樣,事先淘回一批預估能熱賣的產品,“這就要看眼光和膽量了,有時候能賺幾倍,有時候300元/個的東西50元就賣了。”另一方面,他想,若自己開間廠,生產加工玩具,除了產品更新周期更快、成本更低之外,貨源也是一手的。念頭一上來,他便火速聯絡深圳同行,在深圳注冊了一家小型動漫玩具代工廠。深圳方和彭震宇分別負責國外和國內市場的開發。在一位資深玩家的引薦下,工廠建成不到10天,就接了韓國某公司8000個玩具白模外單。

隨后,彭震宇注冊了3個地方經銷商群,一是收集當地玩家喜好或關注的產品,接單生產、供貨;二是建立海星在全國各地的渠道商。此時的彭震宇認為,在渠道的各個環節上挖溝播種,形成氣候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再超越

代工生產風風火火幾個月后,彭震宇意識到,“別人的品牌我不能生產,能生產的又太小眾。”主心骨由此回歸店鋪銷售。彭震宇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動漫衍生市場到底有多大?直到某天店里來了一位學生,把海星珍藏的全球限量發行600個的異型玩具買走,還選了另外幾款價格不菲的玩具。“頭一次遇見單次消費幾千元的學生,比有些零售商拿貨還多。”彭震宇陪對方去ATM提款,卡上存款七位數。“這是家里給我的零用錢……”學生的消費能力讓彭震宇驚詫,這對他開炮主流學生市場產生了有力的催化作用。

既便如此,彭震宇仍做出了冷靜而理智的判斷。來海星消費的學生,固定顧客只有100人左右,說明學生中高消費群體并不龐大。必須搭配一種價格合理、推廣簡單的產品體系,以兼顧“平民”消費。彭震宇看準了目前市場上炙手可熱的扭蛋模型。一個扭蛋的價格在8~30元,產品多以當下流行的動漫主人公為原型。一般的動漫店,大都不進購扭蛋機,只單獨陳列售賣扭蛋,覺得成本小風險低。彭震宇不,他找到中國扭蛋第一品牌美奇,說要做重慶總,并接受了對方“一次購入50臺扭蛋機,3000元/臺”的供貨門檻。

篇6

“資深買家”的失敗網購

上海市民陳媛(化名)每年通過網絡購物的交易賬戶額達10多萬元。她自詡為“資深買家”。長期從事財會工作的她不但會在選購商品時“貨比三家”,一得空還繪制電子版的網絡食品“價格趨勢圖”,查看物價走勢。

陳媛介紹,有將近一半的網購時間花費在了食品的挑選上。自從女兒誕生后,網購時間還相應增加了。她不僅要為女兒挑選“海外代購”的奶粉,也會幫家庭選擇合適的零食。

“從泰國的榴糖、澳門肉松、意大利的巧克力,以及澳洲的生鮮牛肉”,陳媛坦言,某樣東西抓住了她的心理,那就是“在遭媒體曝光后的國產劣質食品摧毀信心后”,進而會對“進口食品”產生信賴。

雖然英文為工作語言,陳媛在網絡購物進行挑選時仍會發生“選擇性困難”。

“一般外包裝上的英文字體過于細小,網上購買時僅僅查看賣家提供的圖片,我們無法查看。”陳媛的第二步則是查看進口商品外包裝的中文標簽,但標簽上的信息基本上源自網絡平臺賣家的描述。

下單前,陳媛的第三步則是查看網店店家的信用和交易信息,以及購買者評價。即便如此,陳媛還是會買到“高仿”進口食品。

“因為兩件同樣的食品,卻在口感上會產生區別,而它們都在包裝標注的保質期內。”她說,事發的原因在于自己“貪圖小利”。

陳媛事后回憶,由于一些所謂的進口食品以“特價”“促銷”等方式出現在網絡店家的廣告噱頭中,加之平時喜歡食用,但也買到濫竽充數的進口食品。

“你如何分得清食品外包裝上的泰文、日文等文字,即便是中文標簽,也會有磨損或者人為原因而字跡模糊的時候。”陳媛說。

為了應付網購進口食品的風險,陳媛在只購買新開網店之外,還在嘗試新品前,采取“少量購買”的方式。

“驗明正身后才能大量購買,隔著屏幕還是謹慎一些。”陳媛說。一旦購買進口的散裝食品,陳媛坦承,不吃上一口,則無法分清真假。

今年夏天,陳媛一次失敗的購買經歷是,500克外包裝為“好時”的巧克力塊在快遞到家后便全部融化,但商家怪罪物流過程中溫度過高而拒絕理賠。

“至于這些號稱‘全進口’的巧克力在口感上出入較大,商家的解釋卻是,既然融化了,那肯定味道也不對了。”陳媛遭遇“投訴無門”。

只要在網上一搜索“進口食品”,網絡輿論便會出現“假冒偽劣的指責”和“購買鏈接的廣告”。其中,不難找到諸多網友關于自身購買進口商品的“失敗經歷”。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厲曙光長期關注和研究網購進口食品的風險。他表示,雖然網購進口食品是一種較為流行的消費購買趨勢,但因為網絡缺少監管能力并存有監管盲區,因此消費者一旦權益受到侵害,維權投訴較之實體店難度更高。

由于網購進口食品在進入網絡等流通環節后,消費者難以追溯和識別,不僅造成財產的損失,還將嚴重地威脅身體健康。

厲曙光用了一個比喻來形容:“食品不像普通商品可以退換貨,‘食品吃下去卻無法照樣吐出來’。”

那么,網購的“進口食品”名副其實嗎?

隱身在線的商

在當地的超市,幾乎看不到同類型的巧克力產品。

然而,記者走訪的幾家巧克力公司均可以在網上搜索到聯系方式和聯系人。記者嘗試著打了一些廠家的電話,后者一直無人應答,但隨后不久,便會出現陌生來電,并詢問“是否需要巧克力產品?”打電話的人員自稱是廠家的“商”。

“商”是廠家和銷售終端的中介,也是巧克力生產線的關鍵。當地知情人士透露,廠家只認可熟悉的“商”作為生意伙伴。陌生的面孔則很難接近廠家,后者自身的防范意識比較強。

一名來自福建省晉江市的“商”描述,即便跑到生產廠家的門口,他們也不會接待你,原因就在于他們的銷售渠道基本由“商”所掌控,也因為這樣才能化解生產廠家的法律風險。

“商”進一步透露,法律風險主要集中在后續的“貼標生產”,即“化裝”成知名品牌巧克力。

然而,這樣的“商”很可能身處異地。這也意味著,一部分“巧克力”并不進入線下實體店面,而網絡正成為它們的主要銷路。

江門市巧克力生產廠家的產品流向地之一,或是“福建”。

“普通巧克力”貼標化裝術

一名自稱來自福州的“商”承認,雖然口感相似,但他們主營的巧克力球嚴格意義上不是什么“費列羅”。

“這在價格上完全可以看得出來,”該商認為,“就是有市場需求啊,比方說婚慶市場中,可以廣泛應用而降低婚慶公司的運營成本。”

“商”進一步透露,要想完成“普通巧克力”到“費列羅”的“化裝”,可以用“貼標”等行為加以完成,即更換“普通巧克力”的外包裝,以及商品標簽、包裝方式等。

如果是真品的費列羅巧克力,它所使用的包裝、裝潢的主要特征為,每一粒球狀巧克力用金色紙質包裝,并且在金色球狀包裝上配以印有“FERREROROCHER”商標的橢圓形金邊標簽作為裝潢。此外,每一粒金球狀巧克力均有咖啡色紙質底托作為裝潢等等。

同時,費列羅巧克力產品的8粒裝、16粒裝、24粒裝以及30粒裝立體包裝業已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申請為立體商標。

對于這些要求,“商”表示其“化裝術”不僅外觀上基本上看不出來,加之口感接近,“可以當作真品來用”。“商”為了取得對方的信任而表示,大量來自江浙的婚慶客戶青睞于他們的產品。

即便這樣的“商”也不會輕易和買家碰頭談生意。他們認為,既然網絡上的溝通和支付都能暢通無阻,查看貨樣也能隨時進行,那為什么還要跑來跑去?

自助生產可借助網絡完成

“商”的方法除了“貼標”外,還有一種讓廠家出貨時,在外包裝上不貼任何商標logo等標志物。

按照多名商的說法,他們經營的巧克力產品,其生產地主要都在廣東。在生產地,包裝盒、外觀標志物已經形成了“生產鏈”,因此不用擔心到手的不是完整的貨物。

商稱,還有一個“自助生產”的辦法。那就是客戶可以向其批發散裝的、有包裝紙的巧克力球,購買后可以自行組裝。包括盒子、商標之類的“原料”,則完全可以在網上找到賣家。

彭方(化名)從事婚慶行業已近5年。他說,是不是真的“費列羅”完全視客戶的需求而定,后者對真假作出最后的選擇。若要分辨真假,這可以從進貨的“價格”上看出來。彭方稱,這在業界不算行業秘密。

“比方說預購的5粒裝只要20多元,那真的‘費列羅’肯定沒有這么便宜。”彭方還印證了上述商的一些說法較為“可靠”,比如可以在現有的網絡條件下實現某些知名巧克力品牌的“自行組裝”,如巧克力包裝袋、PVC巧克力透明塑料包裝盒,巧克力包膜等。

記者在網上試圖聯系了多名與巧克力食品相關的賣家,后者在與記者的交流中均表示可以做到“款到發貨”。

至于發票和財務等問題,商和廠家表示,如果直接從廠家拿貨,那不僅發票開設不了,而且只能開設銷售單據,理由在于“稅收扣點高”,以及“銷售量太小”。

另一方面,作為正品的生產廠家正飽受“不正當競爭”之苦。截至發稿,費列羅公司上海方面透露,多地的仿冒行為曾給公司的正常商業運營帶來了不少干擾。在媒體報道中,我國廣東、河北等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也曾多次查處仿冒費列羅巧克力包裝、裝潢的行為。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所謂“進口食品”可在多地找到完整的“生產鏈”。在食品從食料生產到完成“貼標”等外形裝扮后,它們可以在網絡上直接銷售,也能通過市場“集中批發”給買家。

商家關心進口食品的“去向”

福建省晉江市集中了諸如“親親食品”“盼盼食品”這樣全國知名的食品生產企業,也云集著諸多的食品批發商。

晉江(社店)食品批發市場位于該市晉光路羅山段1號,這里集中了50多家食品批發商,主要批發兩類食品:喜慶食品和進口食品。

市場中不僅可以發現“費列羅”巧克力的身影,也能找得到薯片、雀巢咖啡、肉條等各種款式和包裝的進口食品。

僅用普通消費者的眼光細心觀察,一些“進口食品”的外包裝撕口,以及中文標簽字體略顯粗糙。記者也發現了另一種事實,標注產地為香港的肉松由商家們在店內直接予以包裝。

然而,由市場商家提供的“費列羅”樣品與真品在外形和包裝上極其相似,但“樣品”上標注了生產方自身的品牌。

商家稱,巧克力的品質都符合現有的標準,質量上可以過關。與之前商說法類似,該商家稱,“如果量大,可以貼上客戶要求的品牌名字和包裝盒,但這一操作需要提前打入所有的款項”。

“價廉物美”的“進口商品”可以隨處在市場中找到。根據該市場的行情價,一盒20粒裝的所謂“費列羅”批發價格為60元人民幣左右,而“hellokitty”牛奶棒棒糖,其百粒裝批發價也不過50元出頭。

顧客想要成功購買這些“進口食品”,陌生的顧客一般要先面對兩個商家的問題:你想在哪里賣?你是來干什么的?

第一個問題的實質在于,商家希望賣到福建省以外的地方,并且青睞來自網絡的客戶;第二個問題的原因,則是商家試圖規避自身的法律風險,因為之前曾多次發生正品的食品生產企業派遣法務人員“臥底”并在市場取證。

現場貼中文標簽

但在顧客表達出想要購買的想法時,更多的商家愿意讓你相信,店內商品陳列柜上的“進口食品”來自“原產地”。

該市場一家名為“壹加壹”的商鋪中不僅陳列了多種款式各異的進口食品,其中還出現了我國對核輻射管控地區的食品。

根據外包裝上的圖文字樣,這些重量為50克的薯片生產地為日本茨城縣,而制造商則位于東京新宿。外包裝上的制造商、名稱和原料均為全日文標注,就連“保質期”也采用日文的通常用法,即“賞味期限”來描述。

商家堅稱,該薯片完全采用了日本的原料,而且“全進口”。雖然批發價格為8元一桶,但記者查閱網絡店家的售賣價,價格卻在15元~20元不等。不僅如此,商品柜臺上還陳列了原產于“韓國”的樂天扁桃仁巧克力豆。

與前者不同的是,“樂天巧克力豆”被貼上了“中文標簽”。

該商家表示,如果進貨量達到一定規模,又用作網絡銷售,可以在薯片的外包裝上貼上類似的中文標簽。

而市場上四處可見缺少中文標簽的“進口商品”。即便如此,商家也能在零售的過程中,現場提供在進口食品的外包裝上貼“中文標簽”的服務。

一包標注為“產地泰國”的“黃油餅干”也因此擁有了進口食品的“中文注釋”。而在商家內部甚至發明了一套基于言辭的“解釋體系”,它可以用來應付各種檢查。

比方,“樣品”一詞就會頻頻出現在商家的口中。

它可以用來解釋,為什么進口食品沒有“中文標簽”,顯示為“餅干”的進口食品包裝盒為什么是空的;至于散裝的“進口糖果”,之所以既沒有袋包裝,也無中文標簽,那是因為“僅僅用來給你先嘗嘗味道用的”。

一名在市場中經營多年進口食品的“業內人士”則道出了更多的秘密。

假冒生產鏈可“就地完成”

“所謂的‘進口’大都高仿。”市場中一名商家如此肯定。

該業內人士說,原因在于這里的商家也有能力實現多種多樣的生產渠道:

“如果需要進口食品的‘中文標簽’,你發個jpg格式的圖樣給我,我就給你數碼打印出來,最低的印刷數量也沒有任何限制。”

抑或,“進口食品的外包裝、內部包裝袋其實在當地都能生產,‘生產鏈’較為完整”;

再者,類似口感的食品也能“高級定制”,他可以幫忙找到所有的生產廠家;

還有,進口食品的包裝模板在設計上并不困難,“因為只要提供真貨,基本上可以由生產單位直接研發并制作”。

然而,這些“進口食品”的分量不一定“足量”,有些廠家還會在食品的分量上作些“調整”。

商家們透露,他們很多前來市場的買家聲稱,高仿進口食品將在網上予以銷售。

至于“高仿”進口商品在買賣過程中產生的“財務”程序,以及“物流過程”,市場里的其他商家則給出了這樣的說法:一般不開具發票,但可以從其他地方想辦法走賬。而物流過程中一旦被查扣,商家就沒有相應的責任。

在食品的物流過程中,食品是否和其他貨物“混裝”運輸,一位商家這樣回答,他們交給物流以后就無法知曉了,而且從成本上考慮,之前也沒有類似的“單獨運輸”的做法。

不論是在福建晉江,還是廣東江門,均能找得到這樣的“產業鏈”。“業內人士”認為,由于來自網上的商家購買能力“出眾”,導致出現了高仿進口食品形成了自身的地下產業鏈。

“在這些高仿進口食品進入網絡銷售渠道后,你或許可以明白,為什么商家要詢問陌生顧客所謂的‘銷售區域’。”該商家說,完全是為了規避被查獲的風險。

然而,假冒的進口食品因為沒有出廠記錄,又缺少質檢過程,又無發票提供,一旦進入流通領域,追查將變得十分困難。

篇7

關鍵詞:“農家樂”;功能;問題;對策

“農家樂”是利用農村自然地理條件優勢,為旅游者提供吃、住、游、玩、購等休閑娛樂活動的農村新型產業形態。作為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的結合,“農家樂”既能使人充分領略傳統社會農家生活的自然和諧之美,又能展望市場化、產業化和具有科技含量的現代農業的巨大潛力。隨著都市^對鋼筋水泥和喧囂噪音的厭倦,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感受大自然的真山真水,體驗簡單淳樸、節奏緩慢的農耕文化和鄉土文化。因此,自1987年四川省陴縣友愛鎮農科村徐家大院首先以“穿竹林,走石徑,過小橋,觀花木盆景,吃農家飯菜,宿農家屋”這種方式打造出第一家“農家樂”以來,這種將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有機結合起來的新型農村旅游形式,迅速發展為遍及全國的一種休閑方式。

一、“農家樂”在新農村建設中的產業功能

“農家樂”作為近年興起的一種城郊產業形態,在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了重要功能。具體說來,這些功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為農村發展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增收致富,產業發展是農民增收致富的基礎。通過發展“農家樂”形式的鄉村旅游,農民可以將一般的生產和生活資料轉化為經營性資產,從中創造財富,直接受益。調查表明,湖南所有城市周邊鄉村,均不同程度地利用荒山、荒地、水庫、林地等,通過村民自籌資金或者招商引資,開發建設了休閑度假、娛樂健身的度假山莊、休閑山莊。截至2007年10月,湖南省達到一定規模的“樂”已發展到4000多家,各鄉村旅游區(點)近萬家。其中,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7家,省級農業旅游示范點38家,僅“農家樂”年接待游客就達到1500余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0億元人民幣,直接就業人數10萬人。這種投資少、風險小、門檻低、經營靈活的“農家樂”起到了以點帶面的作用,已經成為城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形式之一,為農村發展與農民增收培育和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二)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

中國農村第一產業比重過大,導致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家樂”的出現使第三產業融入農業的發展成為可能。實踐證明,涉及到吃、住、行、游、購、娛的這種民俗旅游,一方面調整和優化了農業產業結構,另一方面調整和優化了農村產業結構。

(三)解決了部分農業富余勞動力就業問題

旅游業屬勞動密集型產業,具有就業門檻低、數量大、受經濟衰退影響小、產業帶動能力強等特點。旅游業每收入1元,相關行業可增收3元;旅游業每增加1個工作人員,相關行業可增加5個工作人員。“農家樂”中游客所涉及的吃、住、行、游、購都需要大批的相關從業人員,如“農家樂”經營戶、服務員、導購員、種養殖戶、農副產品加工戶等,這樣就增加了農民就業門路和生產經營及勞動收入,使農業富余勞動力得到了很好的轉移。如青海互助縣小莊村自20世紀90年代初發展旅游業以來,不僅解決了當地村民的就業問題,該村2006年還吸納周邊勞動力就業1600多人。

(四)加快城市化進程,提高勞動者素質

為了吸引更多的客源,許多村莊都在保護生態環境、文化遺產和民俗傳統。促進村容村貌改觀方面做出了努力,村風村貌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逐步建成了村風文明、村容整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城市與農村相結合的平臺,“農家樂”帶動影響了輕紡工業、建筑業、加工制造、郵電通訊、房地產、金融保險、文體事業等在農村的發展,起到了“一業帶百業”的作用。事實證明,發展鄉村旅游對農村社會綜合的帶動功能遠遠大于它直接創造的經濟效益,它逐漸使農村人過上城市人的生活。與此同時,“農家樂”的進一步發展需要農戶在文化素養、經營管理、農業技術、思想觀念等方面不斷地學習提高,并能因地制宜地加以運用,這大大激發了農民學習文化知識的自覺性。具有高度外向性的鄉村旅游可以調動農民自身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并在經營過程中產生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資金、商品的流動與交易頻繁,打破了這些地區曾經的對外封閉狀態,形成一定的“造血”功能,從而造就一代高素質的新型農民。

(五)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農業旅游給農村帶來了新鮮的面孔、新潮的思想、新奇的外面世界。它不僅給旅游地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提高了農民的物質生活水平,而且在與都市游客的接觸中,給農民帶來了全新的觀念和思想。其中包括全新的服務觀念、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謙遜有禮的舉止言行、時尚清新的衣著打扮等,大大增強了當地居民的文明意識,促進了農村地區的精神文明建設,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二、“農家樂”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農家樂”大多是農戶自發的、封閉的、封建式的自家經營,缺乏系統、廣泛、科學的規劃和管理,所以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

(一)經營趨同無創意

大部分“農家樂”的經營是以當地農民為主,他們重模仿,缺乏創新,在建筑樣式、園林風格、室內陳設、菜肴品種、經營管理方式、娛樂項目等方面比較趨同,缺乏個性化色彩。在許多“農家樂”里,人們只能進行垂釣、打牌、唱歌、聊天等活動,不能體現出農耕文化的根本特色。大部分農戶對這種旅游的發展前景不樂觀,經營上不夠主動,缺乏營銷意識。

(二)大眾文化鳩占鵲巢

源于中國農家文化的“農家樂”,其吸引力與生命力就在于它具有原生性、原創性農耕文化的可貴品質,它面向都市,而不是都市化。在城市興起的當代大眾文化作為后工業文化的產物,具有批量復制消費文化、泯滅文化個性等諸多異質文化的特點。20世紀末,當長沙“農家樂”興起之時,一兩間土屋、一方水塘便可招徠客人。但現在,越來越多的“農家樂”如同招待所,或者別扭的小洋樓,空調代替了炭頭,洗頭按摩、卡拉OK、自動麻將等流行于城市的大眾消費文化,有取代農耕文化和鄉土文化的危險。這勢必削弱“農家樂”的生命力,危及其進一步發展。

(三)環保意識差

“農家樂”經營者和消費者環保意識普遍較差。有的道路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難行;有的廢棄物、污水隨處拋灑,風景區生活垃圾隨處可見;有的廢氣煙塵排放

量嚴重超標,一些農村池塘河流變得污濁不堪,飲用水質量變差,等等。“農家樂”對農村環境的破壞無異于殺雞取卵,竭澤而漁,不僅破壞了農村生態環境,也由此封殺了“農家樂”的可持續發展空間。

(四)服務質量欠缺

“農家樂”服務員大多沒有經過專業培訓,不具備專業服務水平。有些“農家樂”根本沒有專門廚師,衛生條件不達標。旅游旺季就臨時聘用親戚鄰居、雇傭外來打工者作為服務員、廚師等,這些人一般在沒有衛生健康證明的情況下就上崗就業。另外,這些沒有經過培訓的服務員的水平有待商榷。

三、“農家樂”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思考

(一)抓住自然和諧鄉味

“農家樂”對都市^最原始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濃濃的鄉風鄉俗、鄉味鄉情,它的根在農,本在農,優勢更在農。農村風光、農舍民情、農家飯菜、農事活動,這些才是吸引城里人的法寶。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許多如今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他們的根還是在農村。對“農家樂”的追尋,除了它質樸自然的環境外,似乎還在尋找老屋和童年時的夢。因此,在“農家樂”的開發建設應該遵循關愛自然,保護自然,利用自然,享受自然的基本原則,最大程度地保持和突出各地農家特色和風情。用“特色”樹立起良好形象,為“農家樂”注入旺盛的生命力。浙江富陽新沙島的農家樂園既沒有現代化建筑,又沒有珍貴文物,卻一直受到中外游客,尤其是來自歐美國家游客的青睞,原因在于農家樂園推出農家牛車作為進村的交通工具,將路途時間無形地轉化成為旅游時間。這一成功案例無疑為各地“農家樂”的發展提供了一條重要啟示,建設發展“農家樂”一定要抓住自然和諧的鄉味。

(二)弘揚特色民俗文化

匈牙利將鄉村旅游與文化旅游緊密結合,使游人在領略風景秀麗的田園風光時還體味著千年沉積的民族文化。這種做法于20世紀30年代就聞名于世。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使“農家樂”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可能。中國民族眾多,各地農村的穿著打扮、飲食習慣、節慶、婚嫁、建筑樣式等鄉土文化也各具特色。發掘、傳播和弘揚這些天然有趣的文化資源,一方面將會使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另一方面通過鄉村旅游,使民俗文化產生出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支撐起“農家樂”的可持續發展。而且在利用文化的過程中,當地居民認識到了歷史文化的價值,增強了自豪感,將會促使本民族自覺地去保護、傳承、弘揚民族文化。同時,政府有關部門在鄉村旅游的開發中也會積極深入地挖掘、拯救、復原、宣傳民族文化。由此可見,弘揚特色民俗文化,不僅能夠促進鄉村旅游業可持續發展,而且可以使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得以傳承并發揚光大。

(三)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

要通過多種手段加強從業人員對旅游、經濟、管理知識的認識和學習,幫助從業人員更好地了解當前國內外旅游業發展的趨勢,學習其他地區“農家樂”經營者的成功之道,掌握日常管理和經營的技能。面向市場,面向服務對象,征求好的意見和建議,有針對性地加強服務方面的培訓,從而使游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加強對本地民俗文化和風土人情方面的培訓,使“農家樂”民俗旅游與當地民俗風情和鄉土文化有機結合,提高“農家樂”民俗旅游的文化品位和服務檔次,讓游客真正能食農家飯,住農家宅,品農家風土人情,體會地道的農家之樂。

(四)建設生態旅游

“農家樂”的產生與發展,是建立在綠色經濟基礎之上的。環境友好型的生態化“農家樂”在未來的競爭中將占有巨大的優勢。應該突出鄉土田園特色,選用鄉土樹林、花草、瓜果、蔬菜,營造濃郁的農家樂園環境,使人們感受到真正的農村文化。“農家樂”不應使用有毒、輻射大、腐蝕性強的建筑材料,要避免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制品,以免造成白色污染。要強化環境保護意識,養成良好的環境衛生習慣,建設相應的環境保護設施,保持村容整潔,山清水秀。

(五)豐富游樂項目,創新旅游模式

目前,中國游客參游率和重游率最高的鄉村旅游項目是:民俗風情旅游、務農采摘旅游、鄉村節慶旅游。為了讓游客了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現代農業,可以讓游客參觀特種水產養殖基地,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基地,可以讓游客參與學習園藝培育以及特色手工藝品的制作等多種旅游活動,以展示現代都市農業的魅力,顯示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美好前景。

篇8

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要求,為確保這一重大歷史任務能在*村得到及時展開和全面推進,*必須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發展村級經濟這一中心,把握“強村富民”工作重點,多方努力深挖潛能發展村級經濟,多管齊下廣擴“財源”增加村民收入,力爭早日使昔日的平望“西伯利亞”舊貌換新顏,開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新局面。

一、*村經濟概況。

*村是平望鎮最西北的村之一,距離*市區和平望鎮區都約為12公里,原是三鎮(原橫扇、菀坪和平望)交界處,所處位置極為閉塞,交通十分不便。發展工業所需原材料與工業制成品的出入運輸都十分不便,制約了工業的發展,剩余勞動力轉移極為有限。*年以前,因農業稅、兩經一費等稅費的存在,農民負擔較重,農業收益極少,村民收入普遍不高,消費需求不旺盛,限制了*服務業的發展。

(一)農業稅費大幅減免,但*村農業收益仍然相對不高。*年后,隨著國家全面取消農業稅及其他稅費,又對每畝農田給予了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直補等各種補貼(*年為45元/畝,*年調高至70元/畝),較之以前,農民普遍得到了很大實惠:每畝地每年種一季水稻和一季油菜,畝均純收入最高可以達到1000元左右,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較從前有了很大激發。但和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相比,水稻種植等傳統農業的收益率還是顯得過低;和從事工業生產和服務業相比,收益更是低得多。而且,實行以后,以戶為單位的生產模式,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向農村的推進,已不再適應發展了的生產力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限制了機械化大規模生產方式的推廣,農村年輕一代普遍覺得農業生產的勞動強度過大,村里從事傳統種植業的勞動力,主要以由于交通不便不能外出務工的老年人為主,目的也不在于靠農業致富,只是為解決一點口糧問題,農村老年人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也不是很高。在水產養殖方面,村里魚池承包戶以外來戶為主,本村人較少;年輕人不多,中老年人為主,養殖戶知識水平普遍不高,主動獲取、接受新技術的敏感度不強,主要靠多年積累的經驗吃老本。但隨著生態環境的變化,一旦水產品出現了從未遇過的新病害,往往不能第一時間知曉,或是雖有感覺但不知病根何在而不能及時有效地加以控制,普遍存在著靠天吃飯的現象。養殖品種也過于單一、陳舊,市場競爭力不強,同樣以戶為單位的分散養殖、經營方式,使得養殖戶在水產品價格上沒有主動權,價格被中間商隨意壓低,利潤空間大部分被中間商獲取。由于不能掌握控制權、主動權,所以無論豐年瘦年,養殖經營戶收入都不豐厚,*年因外地水產品涌入致使價格過低加之產量不高等因素有的養殖戶虧損達一兩萬元。

(二)蘇南鄉鎮企業蓬勃發展,但*工業規模依然不大。*原來受交通條件限制,工業企業不多,80、90年代蘇南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時,*在具有平望產業特色的玻鋼、紡織等工業上也接受到一定輻射,產業規模有一定的發展,但企業數量還是不多,至今只有8家;生產規模仍然不大,除雪峰玻鋼和兆恒織造兩家企業規模稍大外,其余企業均接近于作坊式生產,村集體從企業用地中取得的租賃收入*年僅為120331元。工業不發達,使得企業在轉移本村剩余勞動力方面后勁不足,村民想在本村就業,離土不離鄉的愿望實現較難,也扼窄了村級租賃收入和村民工資性收入的渠道。

(三)村民純收入有所提高,但*的服務業貢獻還是不強。*瀕于太湖,周圍沒有大的集鎮,在陸路交通不便的傳統農業時代,水運便利的*是原中部太湖沿岸地區的農產品交易集中區,很早就在*自然形成了集貿市場。但隨著環*各鎮內部公路網的建設發展、交通條件的逐步改善,加之*除了農產品交易外,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方面缺少有力的支撐點,導致*作為周邊農村、中部太湖沿岸貿易集散地的地位不斷被削弱,最后衰落并幾近消失。現在的*小街僅有小店數家,早晚路邊有些蔬菜、魚肉等小攤,勉強滿足居民生產生活需要。居民稍上檔次的餐飲需求、大件物品的購買等仍只能去平望鎮區求購,居民生活依然極為不便,這也使得有能力先致富而生活條件較好的村民大量外遷,致使村里各方面經濟人才不斷流失,削弱了強村富民的主力軍和后備軍隊伍。

(四)村級經濟有所好轉,但“造血”功能依然不足。在滬蘇浙皖高速公路和*市南北快速通道建設以前,*經濟以農業為主,村級經濟長期薄弱,屬于貧困村。高速公路和快速干線建設帶來的征地補償款提留使村級經濟稍微改善,村里也借此為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了不少資金,為民辦了很多實事,如改建合作醫療衛生室、老年活動室、幼兒園,硬化村內道路,實施拆遷新村三通建設等。但村級經濟后續發展沒有堅實有力的著力點,缺乏具有鮮明特色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光靠提留款勢必將坐吃山空,尋找新的經濟來源顯得極為迫切。

二、*經濟發展的已有優勢和有待條件。

(一)*發展已有優勢。

1、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是最大亮點。2005年開工建設的滬蘇浙皖高速公路和*年*市實事項目之一的*市南北快速干線一東西一南北,兩條*交通主動脈交匯于*村南部,使*村擁有了四通八達的全方位的交通網絡優勢。通過快速干線在村內的道口以及快速干線與高速公路的互通,可以實現道口——快速干線;道口——快速干線——高速公路的全方位的、呈放射狀的便捷交通。蘇州、上海、杭州等長三角具有絕對影響力的城市也必將成為環*的一小時經濟圈。工業原材料和制成品的運輸都將極為方便,低廉的運輸成本必將成為吸引投資的一個亮點。而處于*腹地位置的地緣優勢,也必將使得*可以接受來自北部*經濟開發區電子工業、南部盛澤鎮絲織行業、西部橫扇鎮制造產業等產業群的輻射;而東臨*汾湖開發區和上海,西靠東太湖的地理位置,也為發展現代物流產業創造了良好基礎。“要致富先修路”,國家投入巨資建設的兩條非常重要的*經濟建設生命線交匯于此,必將使得*村成為溝通*與上海、蘇州、杭州等大城市的交通心臟之一并將接受輻射效應。

2、能繪最美藍圖的白紙是投資熱點。*現在還處于整個平望乃至*經濟開發中心區域的,是一片還未開墾的處女地,在建設過程中涉及的征地、拆遷、環境治理等方面與市郊、鎮郊人口稠密地區、工業問題突出地區相比,負擔要小得多,投入要少得多。當然,我們在建設新的開發集中區時,也一定要汲取已有經驗,保護和開發并舉,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達到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生態效益的完美統一。

3、離土不離鄉的人力資源是很大磁點。*村現有勞動力1100多人,而且周邊的勝墩、上橫、顧扇、南楊等村,勞動力豐富且價格較低廉,解決本村及附近村居民的就業可以在住宿設施等方面節約一大筆開支,而就近就業也必能吸引更多的本村及鄰村勞動力。充分解決本地居民就業還可以享受到*市的各項獎勵和優惠政策。本地農民素質相對較高,在思想品質方面是值得信賴的;能吃苦肯動腦是*農村人的特性,盡管農村人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經過培訓,在一線生產、銷售等方面,往往能快出人才,出好人才。離土不離鄉的就業方式,也可以使農村的老年人根據工種的條件需求實現充分就業,增加收入。

4、種類多樣化的農業結構是一大特點。*村的農業結構呈現多樣化,全村現有耕地面積3506.87畝,其中糧田1683.04畝,“糧改雙”542畝,濕地935.2畝,苗木250.83畝,果樹65.8畝,蔬菜30畝。種植業、養殖業、果樹業、苗木業等等,較為齊全。其中養殖行業還較成規模,可以產生集群效應。且較好地保持了江南田園風光,天凈水秀的自然環境污染較少,可以發展綠色農業,提升農產品質量,增加產品附加值,而且可以向第三產業延伸。

(二)*發展的有待條件。

1、帶頭致富能人不多是強村暗點。原先幾十年的交通不便利和就業困難,使得村里有能力的人走出*的較多,留在村里的能人越來越少,現村里居民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掌握新技術、新知識的人才不多,這在根本上制約了強村富民步伐的加快。

2、基礎設施薄弱是騰飛難點。村級經濟在高速公路和快速干線建設以前,收入渠道過窄,來源過少,主要是幾家小企業的土地租賃金和魚池等農田發包款中的村級提留部分,*年村級各類發包租賃總收入僅約75萬元。維持村務日常開支勉勉強強,但要搞大投入的基礎設施建設,財力還遠遠夠不到,因此造成了道路硬化不多,道路直、寬、平的不多。“兩路”建設后,村里近三年來一直在下大力氣增加投入,努力改善基礎設施,但也主要用于改善民生方面,為村級經濟建設騰飛所做鋪墊總量還是過少。

3、思想有框框是裹步弱點。長期農業社會導致的小農經濟思想使得村兩委班子略顯老態、疲態,開拓精神、進取精神稍顯不足。在如何爭取政策、吸引投資、強村富民等方面,思想認識還有點不夠到位、方法舉措還略顯單薄、進取意志還不夠堅定、調動群眾積極性還不夠有力,“雙帶”效應還未能充分發揮,緊抓機遇意識還未強化。

4、村級可支配資金積累不厚是發展缺點。受制于交通不便、位置閉塞,村級經濟長期積累不夠,可支配資金更是短缺,對于村級經濟所面臨的大開拓、大發展,更是顯得杯水車薪。如何轉變思路、創新思維、拓寬資金渠道,以多種形式解決資金來源將成為考驗村領導班子的試金石。解決得好,村級經濟將連上臺階;解決得不好,強村富民企望可能坐失良機。

三、*經濟發展的設想。

每個村都有各自特點,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最大限度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克服不利因素,才能闖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強村富民”之路。我們應該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領村里各項工作,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壯大村級經濟;聚精會神搞建設,持續增加村民收入。以促進*生產力發展為抓手,推動全村整體面貌的不斷提升,真正把*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

(一)利用現有農業基礎,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做成亮點。要增加農業收益,提高農民生產性收入,就必須要提高畝均產值。要達成這個目標,我們需要走合作化道路發展規模農業。在*,養殖業是一大特色,但本村養殖業存在著風險大、技術弱、品種陳等不利因素;分散經營還容易產生惡性競爭,不能掌控價格主動權。要減少利潤在中介環節的流失,就必然要減少中間環節,減少內部傾軋。要解決這些難題靠單打獨斗不行,單個經濟體沒有足夠的財力、精力,因此只有聯合才能有出路。作為村級經濟組織者和服務者的村委要主動承擔起牽頭角色,做好組織工作,引導養殖戶走合作化道路,發展合作社或養殖協會,依靠群體力量來降低市場風險,達到利益最大化和利益共享。村委要加強信息收集,堅持“請進來,走出去”,請進專家傳授技術,派出業務骨干外出學習;做好新品種的引進試養工作。充分發揮骨干力量、新品優勢帶動全村養殖行業層上臺階。培育經濟人隊伍,吸收村內剩余勞動力根據自身條件從事運輸、分銷工作,以資本、勞力、生產資料等不同形式入股,形成養殖——運輸——銷售一條龍經營模式,在提升產品質量、提高產品附加值基礎上將養殖利潤全部消化在本村村民內部,既增加了養殖戶的收益,又轉移了村內剩余勞動力,提高整個養殖鏈條的整體收益。

(二)做好兩路文章,加強工業配套服務作為立足點。高速公路和快速干線在村內里程較多,我們應該緊抓區位環境和廉價的地價、勞動力優勢大力發展工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強村力度,加快富民步伐。一是積極向上爭取建設用地指標;二是依托拆遷新村,建設幾個新農村集中居住區,把節約下來的土地搞建設。引進高產值、高效益、高附加值和低能耗、低污染的產業。村里要多方籌措資金,通過招商引資、吸引村民入股、爭取財政傾斜等多種手段,通過建設標準產房、集宿中心等,增加物業收入和土地租賃收入。

(三)打響古村落品牌,提升服務業水平辦成引力點。配合上級文化部門,收集*歷史、軼聞,通過網絡、書籍等媒體,平面地、立體地,多渠道地擴大宣傳,打響文化品牌。以保護古村落,發展鄉村旅游為目的,爭取上級財政支持。外力扶持加自身努力結合招商引資,整修周家廳、劉將軍廟等古建筑,以江南古村落為定位,使之成為*鄉村旅游內容之一。利用苗木地、果園、魚池等發展觀光農業和休閑農業,通過釣魚、摘果等“鄉村游”形式銷售農產品,使集體與農戶同時受益。吸引投資建設“農家樂”為主題的餐飲業,以本村自產的綠色蔬菜、新鮮水產品、放養禽蛋等為特色吸引城市游客,將*建設成為吸引上海、蘇州等城市居民假日旅游休閑的理想之地和*、盛澤及周邊鄉鎮休閑、宴賓首選場所。

(四)創造持續富民環境是工作根本點。發展村級經濟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全村村民的收入,并將增收機制長期化、固定化。通過以上一系列設想,我們就是要使村民既有生產性收入又有工資性收入還要有財產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要使農民在保證傳統種植業收益基礎上通過從事水產品養殖、蔬菜種植等收益更高的農業,收入更上一個臺階;就近入廠工作賺取工資性收入;通過土地入股、資金入股、生產資料入股、房屋出租等,收取財產性收入。工業發展后外來務工人員增多,特別是觀光農業、休閑農業發展后游客的云集,必將帶來消費需求的大幅增長,有經營頭腦的村民還可以通過開超市、辦農家樂等形式掙取經營性收入。

四、*發展所需平臺。

(一)政策支持是前提。*要得到大發展,政策支持是前提。如果說兩條路的建設使得*有了騰飛的翅膀的話,那么,政策的深入與全方位支持將是*起飛的東風。*要大力發展工業,建設用地是第一要素,而在現在嚴格的土地制度下,建設用地的審批沒有上級政策的支持與傾斜是十分困難的,盡管*已經從原來閉塞的笠澤小集鎮成為了*境內一個十分重要的交通樞紐,但緊跟形式變化的各項優惠和扶持,更需要上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

(二)轉變思路是關鍵。事業的成就,好的計劃是成功的一半。要發展好*,使*真正成為平望乃至*甚至長三角地區的“小香港”,上級的支持不能少,但我們的村級領導班子是具體操作者,是第一責任人,要利用好兩條路,大力發展村級經濟,以此作為強村富民的一個難得機會,村領導班子一定要真正、徹底轉變思想觀念。要主動適應發展了的生產力,做好組織工作,引導農民走合作化道路,克服分散經營的弊端,發展好現代高效農業;要克服認為農業地位在不斷下降的思想誤區,拓展農業新內涵,發展休閑農業、觀光農業;要做好群眾思想解放工作,轉變老百姓思想觀念,村領導班子做好帶頭人、引路人。在推進各項改革的進程中,勢必會影響到老百姓的利益,如何達到最大程度的共贏,如何引導群眾正確處理好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處理好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等等,我們村領導班子都需要耐心細致地做好解釋教育和引領工作。

篇9

然而泰順縣發展旅游劣勢和存在的問題尤其明顯:地理區位差,交通環境差至今沒有高速和高鐵,就算自身環境優美也嚴重影響游客的旅游目的的選擇,不利于吸引足夠的客源。從直觀的數據對比來看問題,2014年,溫州市共接待境內外游客6578.48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681億元,全市累計接待入境游客91.08萬人次。而對比泰順縣2014年數據,全縣實現接待游客249萬人次,旅游綜合產值13.36億元,其中接待入境游客2198人次。泰順屬于溫州下轄的11個縣(市、區)之一,但旅游統計數據卻連平均數的一半都達不到,是什么原因導致呢?

包秀明等認為泰順旅游科學發展規劃缺乏、資源利用不充分、發展要素制約嚴重、生態環境污染威脅加劇、管理體制不順等問題嚴重制約泰順旅游。但以上因素沒有確切的大數據來證明,本文提取2009―2016年來泰順旅游的不同地方客源,以親景度和競爭態來對泰順旅游市場進行特征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一)研究地點

泰順山清水秀,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豐富,生態優勢、資源優勢突出。泰順是首批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縣域“九山半水半分田”,平均海拔490米,千米以上山峰179座,森林覆蓋率達76%。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空氣清新,水質優良,是水凈、土凈、空氣凈的“三凈”之地,被譽為“天然氧吧”,是適宜人居的理想環境。氡泉景區、烏巖嶺自然保護區被評為“溫州十大避暑勝地”,2005年、2007年在泰順生態環境狀況評價中位居全省第一。

(二)數據來源

數據來源于泰順縣風景旅游局提供的2009―2016年來泰客源地的旅游人次數市場統計數據,其中省內數據以市為單位,省外數據由于較少,統一以省為單位。由于2009―2016年《中國旅游統計年鑒》、《中國入境旅游抽樣調查資料》和相關中國旅游網,旅游客源地在全國的總旅游次數和平均旅游次數并不存在,而溫州市旅游局有相關旅游客源地比例統計,所以客源地在溫州市場中的平均出游人次數和總人數為統計標準。就是建立完善的親景度或是競爭態相關模型,利用相關SPSS軟件對其進行全面的分析,由此可以直觀的看出2009年到2016年,溫州、麗水、臺州、金華及福建、上海、江蘇等7個入泰旅游主要客源市及省份的市場親景度與競爭態勢。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利用SPSS18.0等軟件對信息數據進行全面的處理與分析,在此之后,利用單樣本K-S等檢驗方式對其進行檢驗,以此得出相關檢驗結果,然后應用(one-sample Kolmogorov-Smirnov test)全面開展相關分析工作。

(三)研究方法

在旅游進行分析的過程性,相關人員需要利用年際集中指數A對當地的旅游需求進行表示,主要就是在某一時間段之內,或是年度集中分布、離散分布的度量指標,同時,相關人員需要利用年際集中指標等數據對客源市場的時間結構進行測量處理,保證可以得出準確的結果,如表達式(1)所示。

在表達式,字母A就是年際集中指數的數據,n就是某時間段之內的年度數據信息,也就是1009年到2016年這八年之間的數據,Xi就是在每年數據值占有時間段之內的相關總數據值,利用百分比對其進行表示的分子值,其中指就是在2009年到2016年之間,客源地的游客數量平均值,也就是在這個時間段之內,游客總量的百分比,其中,i就是在某年。

地理集中指數H是衡量地理集中或分散程度的重要指標,可以測量客源市場地理集中或分散的程度,如式(2)式所示。

在表達式,B就是當地客源的地理集中指數相關數據信息,其中,Xi指就是在某年當地游客數量數據信息,C就是相關地點游客總數量的數據信息,n就是當地客源地的總數數據信息。

親景度模型的建立是馬耀峰等基于國際客源市場來華旅游人數的基礎上進行統計分析的,但本文2009-2016年來泰順旅游的國際游客的統計數據存在一定的盲區和不確定性,所以研究來泰國際游客的親景度, 就存在一定的片面性。2008年泰順提出智慧旅游,該智慧旅游由泰縣科技局牽頭負責在各個景點安裝,只要游客到泰順景點旅游,他們的來源地的手機記錄(比方說麗水客人號碼顯示麗水號碼,江蘇客人號碼顯示江蘇)就會在智慧平臺上面顯示,這樣我們在智慧旅游統計了來泰順旅游客源地的數據,已知條件的充分,就可以直接分析其絕對親景度,用式(3)表示。

在實際分析的過程中,相關人員可以就旅游產品市場增長情況或是占有情況,將當地旅游市場氛圍4個象限,然后對其進行散點圖的制作,保證可以在散點圖中查看出旅游發展實際分布情況。也就是旅游市場的相關競爭態勢模型,在實際分析中可以看出,明星、金牛、瘦狗、幼童等市場占有較為重要的位置。很明顯具體競爭態模型及其市場特征

二、泰順縣客源地旅游的時空特征

(一)相關客源地的年際變動數據信息與相關指數差異較大

根據相關分析,當旅游需求年際集中指數提升的情況下,說明游客數量指標年際差異性越大,表3中上海年際集中指數最大12.32,這表明來泰順的上海游客人數年際間客流相對不穩定;而指標年際集中性越強;值越小,說明游客數量指標年際差異性越小,在表3中金華值最小4.73,但實際上表1中來泰的金華游客數量偏少,而其次溫州的年際集中指數為5.44,每年旅游游客數也是最多,客流最穩定。總體而言,利用單樣本T檢驗分析各個客源地的年際差異大(t=7.289, df=9 , P

(二)地理集中指數整體呈下降趨勢

地理集中指數B值越大,客源地越集中,不利于目的地旅游的長遠發展。從圖1可以看出2009年到2016年泰順旅游的地理集中指數在60-80之間徘徊,客源地趨于集中,穩定性越差,旅游經營的風險越大,需要警示的當H=100時,表明只有一個客源地,客源集中,經營失敗。

(三)親景度分析

各個客源地中的省或是市不存在較為明顯的變化。根據2009年到2016年的過程中,泰順縣一共有8個主要客源地的旅游人次,相關人員可以利用親景度方式對其進行全面的分析,并得出相關情況調查表,如表4,經K-S檢驗2009-2016年泰順縣客源地親景度變化數據不符合正態分布(P0.05),從表3可以看出最小值為0.10,最大值為3.12。

相關人員要想合理定位當地的客源市場,就要利用親景度方式對其進行標識,也就是Q=1,其中,(Q≥2)屬于親景度較強的相關市場,(1≤Q

在利用親景度的方式對其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在2009年到2016年過程中,相關人員利用兩個時間段對其標示,全面了解其實空演變情況。

(四)客源地競爭態分析

1.競爭態計算

在對其競爭情況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在2008年的時候,泰順的統計口徑存在較大差異,所以,泰順在2008年的時候,相關市場存在較為明顯的卻是現象。在對市場類型進行分析的時候可以看出,缺失數據信息較為明顯。利用相關方式對其進行分析,可以得出表5.

2.競爭態時間變化分析

在對其競爭情況進行分析的過程中,相關人員要想得出直觀的競爭數據信息,就要利用親景度分析方式對其標識,將2009年到2016年的競爭情況分為兩個時間段對其進行標識,然后得出準確的數據信息:并計算2個時段的平均市場增長率和占有率。分e以m1=12.33%,n1=12.29%(前期),m2=36.94%,n2=27.93%(后期),對8個客源的競爭態進行時間上的劃分,結果見表6。

在對表5進行分析之后可以得知,當地市場的競爭情況較為明顯,一共存在4征。其一,相關市場不存在類型方面的變化,像是溫州市場等,這就說明相關市場的發展趨勢為飽和,泰順縣需要針對此類市場進行全面的開發,積極開發出新型的產品,保證可以提升起創新能力,并根據市場實際需求,制定擴張性的戰略方案,滿足其實際發展需求,減少其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其二,對于幼童市場而言,江蘇省的新生潛力較高,但是,發展前景很難預測,雖然可以獲得較多發展機遇。但是,還是會出現一些挑戰性問題。其三,部分市場出現盲目投資的現象,像是杭州等地區,市場占有欲增長情況都很低,相關部門需要對市場進行合理的開發,保證可以利用放棄型戰略方案減少市場經濟損失。其四,一些市場出現二次變化,像是上海等,一直在幾個市場中徘徊,不能對其進行明確的選擇,無法提升市場穩定性,因此,需要明確較為良好的市場。

三、討論

(一)親景度與競爭態市場發展策略

當然此次統計時,我們把省外的數據以省為單位,地理集中指數分析稍弱,接下去泰順旅游要盡量將G值越接近0,表明客源地越多,客源越分散,泰順旅游的經營面就會越廣,迎客八方。由圖2可知江蘇、金華、杭州等市場屬于親景度弱疏的市場,起內部的變化很小,并且在2009年到2016年之間,排名沒有明顯的變化。上海、福建的親景度變化幅度較大,上海由弱強疏景回歸到弱疏景;溫州本地親景度變化不大,溫州一直強親景,一直位列第一。

競爭態分析比如溫州、福建市場趨于成熟飽和,需實行擴張性戰略,保持其市場增長率;江蘇省是發展新生力量的潛力,杭州和金華應注意避免盲目的投資,科學開發市場的需求;上海、臺州有成為穩定的明星市場的潛力,要強化宣傳促銷,不斷拓展旅游市場。要按照“立足浙南閩東、拓展長三角、面向國內外”的市場拓展思路,深入挖掘廊橋文化、溫泉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等豐富內涵,精心組織參加國際國內各類展會、博覽會,認真辦好“元宵節?百家宴”“三月三”“畬族風情節”“廊橋文化旅游節”“中國(溫州)森林旅游節”等各類節會,舉辦“江南尋福記”全國媒體泰順清涼避暑行、有氧泰順行―千車萬人游泰順、“詩畫泰順?最美廊橋”全國高校巡回展、舌尖上的泰順―泰順首屆特色菜大賽等活動,完成《泰順旅游專刊》《泰順導游詞》《泰順生態休閑養生游一冊通》等宣傳手冊編印,全方面、多角度、深層次宣傳展示泰順旅游形象。同時,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營銷,要多組織旅游企業赴杭州、臺州和福建寧德等主要客源地開展“資源共享、客源互送”推介活動。

(二)“打鐵需要自身硬”,全力實施“生態立縣,旅游興縣”

近年來,泰順縣以“生態立縣、旅游興縣”為根本戰略,明確將旅游業擺上產業發展的主導地位,突出抓好旅游規劃、旅游招商、項目建設、宣傳促銷等工作,旅游產業發展呈現出良好的態勢。

篇10

關鍵詞:薪酬;內涵;薪酬構成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892(2007)04-0081-05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薪酬是一個界定比較寬泛、內容十分豐富、本身也在不斷發展的概念,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人們對它的認識往往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加上當前中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正處于與國際管理理論和技術對接的過程之中,因此,薪酬的概念往往和國際通行的認識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進一步加劇了理論和實踐的混亂與困惑。因此,我們十分有必要追本溯源并結合中國企業的實踐,對薪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進行仔細的研究和梳理。

一、薪酬的涵義

今天我們使用的“薪酬”概念,源自于西方的經濟學和管理學,它所對應的英文單詞是“Compensation”,原意是平衡、補償、回報的意思。大約在1980年左右,學者們將之引入人力資源管理學科并將之定義為:“員工因為雇傭關系的存在而從雇主那里獲得的所有各種形式的經濟收入以及有形服務和價值,主要強調補償或賠償的物或款,側重于對員工勞動貢獻的一種補償,包括貨幣形式和實物形式。”[1]

另外,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人力資源系主任文躍然教授認為,“在歷史上,薪酬并不總是用Compensation來表示。學術界和企業界所運用的詞匯大致經歷了從Wage到Salary,再到Compensation,最后衍變出Total Reward的過程。”[2]

其中,“工資”(Wage)的概念主要是在1920年以前被企業廣泛應用的,它指的是根據工作量(例如工作時間長短)而給付的報酬,當時其主要支付對象是從事體力勞動的藍領工人,且主要部分是基本工資,我們今天所說的福利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或者沒有。

1920年以后,出現了“薪水”(Salary)這一概念,指腦力勞動者即白領階層的收入,它并不是根據每天工作幾小時就給幾小時的錢這樣最基本的方式發放,而是企業在每一階段單位時間(例如一個月)后,一次性支付給員工一個相對固定的報酬數額。這是Salary和Wage的最大區別。Salary的組成中還是基本工資比重較大,福利所占比例較小。

從1980年起,“薪酬”(Compensation)的概念開始為大多數人所接受,意謂平衡、補償、回報,暗含著這是支付方與被支付方之間的一種等價“交換”關系,即勞動者為企業付出勞動,企業支付給他們報酬,其構成也豐富起來,除基本工資外,還包括獎金、福利等,以充分體現公平性與激勵性。

近年來,由于企業報酬支付形式的多樣化,各種顯性和隱性的報酬形式層出不窮,所以有些薪酬研究專家引入了Total Compensation的概念,把勞動者從企業方獲得的所有形式的報酬都歸在“總收入”的范疇中予以關注。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彭劍峰教授對總體薪酬(Total Compensation)的定義是,“所謂總體薪酬,不僅包括企業向員工提供的經濟性報酬與福利,還包括為員工創造的良好工作環境以及工作本身的內在特征、組織的特征等所帶來的非經濟性的心理效用。”[1]

其實,“總體薪酬”的概念,大約相當于“報酬”(Reward)這一更加通用的概念,它側重于獎賞、報答、致謝的意思,包括感情方面的、知識方面的以及財務方面的多種形式,即個人參與社會勞動而從組織中得到的各種酬勞的總和,包括貨幣收入和可轉化為貨幣的收入,還包括工作本身帶來的機會和滿足感,以及工作環境帶給員工的滿意、方便、舒適和愉悅;前二者是物質(經濟類)的,后二者是精神(非經濟類)的。這也正是筆者不同意文躍然教授的看法而強調總體薪酬應用Total Compensation來表示的原因,因為Reward本身就含有總體回報的意思,沒有必要再加上Total一詞。

以上就是我們對“薪酬”這一概念追本溯源的梳理。今天,絕大部分學者都是在Compensation一詞的意義上來使用“薪酬”這一概念。這樣,我們所說的“薪酬”大體相當于“報酬”(Reward)概念中的經濟類部分,包括員工的工資、津貼、獎金、福利、股權等幾種形式。

但是,在一些不必十分嚴謹的場合,西方學者還經常使用Pay來表示我們常說的薪酬,這個單詞可譯為“工資”、“薪水”和“報酬”等,但最通俗的譯法就是“工資”,從字面意義上可將之理解為對Wage和Salary的通稱。不過,西方學者在使用工資(Pay)這一概念時,一般僅指員工因工作而獲得的實際貨幣收入,特別突出了收入的現金性。為了避免“薪酬”(Compensation)和“工資”(Pay)這兩個概念的歧義和混淆,近年來,國內有些學者將二者合二為一,創造了“薪資”這一概念。“薪資”似乎是一個更有中國意味的詞匯,但其內涵也和我們所說的“薪酬”(Compensation)差不多,即各種形式的經濟收入。筆者以為,隨著“薪酬”(Compensation)這一概念逐漸被人廣泛接受,也為了便于國內外的學術交流,我們似乎沒有必要保留“薪資”這一中國特色的概念。

不過,我們還必須特別指出的是,因為文化的原因,不同民族對薪酬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如在日本,代表薪酬的詞是Kyuyo。Kyu是一個敬詞,它用來指那種高地位的施舍者,日本歷史上薪酬被看作是上級的施舍。現在日本的企業力圖用Hou-syu來代替Kyuyo,其含義是報酬,與上級無關。大量的津貼是日本薪酬體系的重要部分,英文中與之對應的詞是“Teate”,意為照顧某人處理某物,是照顧員工家庭財務需要的薪酬,這符合日本公司向員工支付家庭津貼、住房津貼、通勤津貼的事實。在捷克語中,代表薪酬的詞是Plat,它來自名詞Platno以及動詞Platit,意思是“付帳”、“有價值”。而在中國日常用語中,常常出現“待遇”一詞,指組織如何對待和關心你。除了物質上的直接回報,“待遇”似乎更強調福利、職務消費,以及組織和領導對你的關照、關愛等精神因素,其潛臺詞是每個人作為主人翁應該享受的。因此,在中國作為薪酬的組成部分福利顯得格外重要,此外,待遇和組織的性質和效益也密切相關。[1]

另外,以上對薪酬的定義,基本都是站在員工從組織的獲取這一角度來表述的,其實,因為每個人所站的立場不同,薪酬的意味也不同。如對企業來講,薪酬主要用于激勵員工,意味著成本,越低越好;而對員工而言,薪酬就是自己的勞動收入,多勞多得,以滿足生活基本需要,當然是越高越好;而對政府而言,薪酬應是雇主和員工之間的一種公平交易,以保障社會正義,促進社會發展,但更多的是強調雇主的責任和義務,即薪酬無論如何也不能低于當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線(如最低工作標準)。從這個角度出發,筆者對薪酬(總體薪酬)的定義是:

從組織角度講,薪酬就是組織對員工的酬勞和系統激勵措施;從員工角度講,薪酬就是員工因為為某一組織工作而獲得的所有各種他認為有價值的東西。

筆者以為,如此定義方能從不同角度把握薪酬的本質:一方面,薪酬是組織對員工勞動付出的酬謝,其目的是以不同的方式方法全面激勵員工創造更大的價值,它突出了薪酬“人文關懷”特征和勞資雙方的良性互動;另一方面,薪酬應以滿足員工的需要為目的,不是只有金錢而是一切(而且只有)員工認為有價值的東西才是薪酬,它突出了薪酬的“人本主義”特征,并明確了雇主薪酬支付的方式。

二、薪酬的構成

所謂薪酬構成,是指一套完整的薪酬體系主要由哪些部分組成。因為沒有對薪酬的定義作追本溯源式的剖析,加之中國企業的薪酬政策正處于同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調整和探索時期,許多企業的薪酬政策的制定都是憑經驗和感覺,而一些前衛的企業又大多采用保密薪酬制,因而關于薪酬有定論的東西并不多,導致國內學者關于薪酬主要由哪些部分構成,意見五花八門,在實踐中也造成了不小的混亂。

我們認為,因為薪酬(Compensation)是一個“舶來詞”,關于薪酬的構成,我們同樣應在英文“Compensation”的基礎上去理解。其實,在中國比較有影響的一些人力資源專家,如加里?德斯勒、雷蒙德?A?諾伊、喬治?T?米爾科維奇、勞埃德?拜厄斯等人,關于薪酬的構成是比較有共論的,他們一般將薪酬分為基本工資(Base Pay)、獎勵(Incentive pay)和福利(benefits)三個部分,其中,基本工資是指員工因其工作而獲得的小時工資、周薪或月薪,它們一般是相對穩定的;獎勵是指在基本工資之外所獲得的報酬,并通常直接與績效相關;福利是指員工因其被組織雇傭及其在組織中的職位而獲得的間接報酬,如帶薪休假、健康保險和退休計劃等。

但是,國內學者由于所站的立場不同,或者所引文獻不同,在對薪酬構成中國化的過程中存在較大認識差異:

北京大學的張一馳教授將薪酬劃分為直接報酬和間接報酬,其中,直接報酬包括基礎報酬、績效報酬、激勵性報酬(如獎金、傭金、計件工資等)、延期支付報酬(如儲蓄計劃、股票購買和年金等);而間接報酬則包括保護項目(如醫療保險等)、非工作報酬(如節日、病假等)以及服務與津貼等三部分。[3]

上海理工大學的黃維德、董臨萍則將薪酬劃分為不變薪酬與可變薪酬,其中,不變薪酬主要是基本薪金;可變薪酬則包括績效薪酬、紅利、股票期權計劃等三部分。另外,他們將福利作為與薪酬平行的一個概念。[4]

武漢大學的李燕萍教授等人則將薪酬劃分為直接薪酬(貨幣形式)、間接薪酬(非貨幣形式),其中,直接薪酬包括工資、績效工資、短期獎勵、長期獎勵和津貼五部分,間接薪酬則包括員工保護、服務和福利三部分。[5]

廈門大學的廖泉文教授在其所著《人力資源管理》一書中則使用了“報酬”這一概念,并將之劃分為“硬報酬”(物質回報)和“軟報酬”(非物質回報)兩部分,其中,“硬報酬”稱為薪酬,指各種直接或間接的貨幣收入,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福利等。但在后面的論述中,她又將利潤分享、凈資產增值分享、股票增值分享、股票期權、職務消費貨幣化等和工資、獎金等薪酬形式并列。[6]

南京大學的趙曙明在與約翰?M?伊萬切維奇合著的《人力資源管理》一書中,將薪酬定義為員工得到的作為完成組織任務回報的各種形式的獎勵的一項人力資源管理的功能,并將之劃分為經濟薪酬和非經濟薪酬,經濟薪酬又劃分為直接薪酬(包括周薪、月薪、獎金、傭金等)、間接薪酬(主要指各種福利),非經濟薪酬則指表揚、自尊、認可等非貨幣獎勵。[7]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是中國最具影響和最具實力的人力資源院校,但不同學者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如劉昕博士,將薪酬劃分為基本薪酬、可變薪酬以及間接薪酬(福利與服務)三部分;文躍然教授則將薪酬劃分為基本薪酬(Base Compensation)、獎金(Incentive)和福利(benefits)三部分;[2]彭劍峰教授則將薪酬劃分為直接報酬和間接報酬,其中,直接報酬包括基礎工資(Base Pay)、績效工資(Merit pay)、獎金(incentive Pay)、津貼(Allowance)、股權(Stock),而間接報酬則主要指福利(Benefits),包括各種保險、補助、優惠、服務和帶薪休假等。[1]

……

千差萬別的分類,在實踐中造成了較大的混亂。筆者綜合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結合中國企業實踐和相關勞動人事法規的要求,認為從總體薪酬(Total Compensation)的概念出發對薪酬構成進行分類比較妥當。

總體薪酬,首先可分為物質薪酬(或稱經濟薪酬、外在薪酬)和精神薪酬(或稱非經濟薪酬、內在薪酬)。物質薪酬又可分為直接薪酬和間接薪酬,其中,直接薪酬包括基本工資、津貼、獎金及獎勵三部分,它們一般以現金形式支付;而間接薪酬則包括福利和股權兩部分,它們一般以非現金形式延期支付。而精神薪酬則指由工作本身、工作環境和組織特征帶來的怡悅和滿足感等,主要是一種心理效用。精神薪酬主要可分成兩塊,一種是與職業發展有關,主要是個人能力的提高和事業的發展,包括晉升機會、職業保障、自我發展、彈性工時、決策參與、工作挑戰性、自我成就感等,我們稱之為職業性肯定;另一種與工作環境有關,主要指和諧、優越的工作環境和人際環境帶來的身心愉悅,包括組織聲譽、領導魅力、友善的同事、優越的辦公條件、交友的機會、喜歡的任務、相互尊重、表揚與肯定等,我們稱之為社會性肯定。

總體薪酬各構成部分的具體內涵如下:

基本工資(Base Pay):指根據勞動者所提供的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按事先規定的標準和時間周期付給勞動者的相對穩定的勞動報酬。基本工資它主要反映員工所承擔的職位的價值(Pay for Job)或者員工所具備的技能或能力的價值(Pay for Skill/Competency)。在國外,基本工資往往有小時工資、月薪、年薪等形式,如從事管理工作和負責經營的人員按月或年領取的固定薪金稱為Salary,一線的操作工人(即藍領工人)按件、小時、日、周或月領取的固定薪金則稱為Wages。中國企業大部分以月薪為主。

獎金及獎勵計劃(Bonus & Incentive Pay Plans):指為了獎勵那些已經(超標)實現某些績效標準的完成者,或為了激勵追求者去完成某些預定的績效目標,而在基本工資的基礎上一次性支付的可變的、具有激勵性的報酬。獎金的最大的特點是激勵性、靈活性,它隨企業績效而上下浮動,不會增加企業的固定成本。其中,向個人高績效支付的一次性報酬,稱為個人獎金(Bonus),包括傭金、超時獎、建議獎、節約獎、績效獎、特別獎、特殊貢獻獎等;以團隊或部門為基礎的獎勵,叫做團隊激勵計劃,如利潤分享計劃、收益分享計劃(包括斯坎倫計劃、拉克計劃、分享生產率計劃)和風險收益計劃等;以組織全體成員為基礎的激勵計劃,稱為組織獎勵計劃,如年終分紅、基于特定目標的獎勵等。

津貼與補貼(Allowance):是指對職工在特殊勞動條件、工作環境中的額外勞動消耗和生活費用的額外支出的補償。通常把與生產(工作)相聯系的補償稱為津貼,把與生活相聯系的補償稱為補貼。津貼與補貼一般以現金形式支付,但占薪酬總額的比例往往較小。津貼的最大特點是補償性、平衡性,只將艱苦或特殊的環境作為衡量的唯一標準,而與員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業績無關,當艱苦或特殊的環境消失時,津貼也隨即終止。因此,津貼體現了組織對一些特殊崗位(主要是艱苦崗位)員工的一種關懷。根據津貼的實施目的不同可以分為地域性津貼(如林區津貼、艱苦生活津貼、高寒地區津貼等)、生活性津貼(如肉食補貼、副食補貼、出差補貼、菜籃子補貼、煤氣補貼等)、勞動性津貼(如高溫作業津貼、井下作業津貼、夜班津貼、警員津貼、職務津貼等)以及一些特殊津貼項目(如政府特殊津貼、博士津貼、博導津貼、家屬津貼等),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一些津貼項目如菜籃子補貼、煤氣補貼和政府特殊津貼、博士津貼、博導津貼、家屬津貼等,有些學者和企業將之歸入福利,但筆者以為,津貼是對特殊消耗和額外支出的一種補償,且一般以現金形式直接支付,而福利的主要特點是以非現金形式間接支付,且一般具有“普惠”性,故所有津貼項目均不宜歸入福利。

在直接薪酬里面,我們必須要提到績效工資(Merit Pay Increase)的概念,在中國更為貼切的提法應該是“績效加薪”,它是根據員工的年度績效評價的結果而確定的對基礎工資的增加部分,并將調整的結果作為下一考核周期內的基本工資。它與獎金的最大差別在于它不是一次性支付的,而是年復一年具有累積性。一般做法是,根據員工的績效評價等級(卓越、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而將員工的基本工資上下浮動10%左右;還有的企業規定,如果員工連續3年以上年度績效評價獲得“卓越”,則基本工資永久性上調1-2級。績效加薪也是對員工優良績效的一種激勵,因此,很多學者將績效加薪納入獎金范疇。但是,由于績效提薪具有對基本工資的附加性,而且一旦增加就成為基本工資的永久性部分,不再具有可變性、激勵性,也發揮不了獎金的作用,因此,筆者以為,宜將績效提薪納入基本工資的范疇。另外,由于績效提薪的增幅往往很小,因而激勵效果不明顯,但因為它變成了基本工資的固定基數,累加起來卻是一筆不小的數量,導致企業工資支付成本過快增長。如績效加薪100元,在員工的心理感覺上只是100元,但企業一年卻支付了1200元的成本,而且今后還要每年支付1200元,累積10年就是12000元……其激勵效果遠不如每年發放一次,每次發放1200元的來得明顯。因此,目前絕大部分企業已經放棄了績效加薪的做法,而改用一次性獎金等更有效的激勵方式。

福利(Benefits ):福利是指員工因其被組織雇傭及其在組織中的職位而獲得的間接報酬,是對職工生活(食、宿、醫療等)的照顧,通常表現為延期支付的非現金收入。福利是對勞動的間接回報,一般不是按工作時間和員工的個人貢獻給付的,只要是組織的正式員工都可以基本均等地獲得福利,其基本目的是為員工提供各種必需的保障,使員工能安心工作。在薪酬的各構成部分中,學者們對福利的理解最不統一,劃分方法更是千差萬別。筆者以為,將福利劃分為法定福利、企業福利、帶薪假期三部分在實踐比較簡便易行。其中,法定福利是為了保障員工的合法權力,而由政府統一管理的福利措施,我國的法定福利項目有醫療保險、失業保險、養老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只針對女性)和住房公積金,俗稱“五險一金”;企業福利是指用人單位為了吸引人才或穩定員工而自行采取的福利措施,比較通行的有補充養老金、人壽保險、集體儲蓄、辭退金、住房津貼、法律顧問、心理咨詢、托兒所、優惠商品、子女教育費、交通服務、工作午餐、海外津貼、文體設施,等等;帶薪假期則包括工間休息、病假、事假、公休、節假日、探親假、年休假、公費旅游、脫產培訓等福利項目。

股權(Stock):是指考核、支付周期通常超過一年,通過向員工提供股票(Stock/代表公司財產價值的法定憑證)、股份(Stock Shares/將股本劃分成價值相等的等份)或股權(Stock Options/在一定期限內員工按一定價格購買公司股票的權利)的一種激勵性長期報酬形式。早期的股權激勵對象主要是企業高級管理者,近年來逐漸擴大到各個層次的員工,主要包括員工持股計劃(ESOP, Employee Stock Option Plan)和股票期權計劃(Stock Option),前者主要針對中低層員工,后者主要針對中高層管理人員、核心業務人員和技術人才。股權分配的方法有很多,目前比較通行的方式有按“崗位”認股、按“技術”論股、按“知識”配股、按“工齡”計股和按“績效”獎股等。因為通過股權計劃可以讓員工擁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權并承擔相應的風險,從而將員工個人的利益和組織的整體利益相聯接,強化員工的主人翁精神,優化企業治理結構,正日益受到中外企業的青睞。有些學者將股權納入獎金范疇,作為獎金的一種形式。筆者認為,股權確實是一種激勵性薪酬,但是,作為一種長期性、間接性的薪酬,其激勵方式和激勵效果與其它獎金形式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另外,股權已成為一種日益普遍的激勵方式,股權占員工(特別是高級管理者)薪酬的比重越來越大,將股權作為一種獨立的薪酬形式十分有必要。

薪酬各構成部分的功能也不一樣。其中,基本工資作為固定收入,主要是保障員工基本生活需要;津貼與補貼,作為一筆小額補償,主要體現企業對一些艱苦勞動的提倡;獎金則主要是激勵勞動者更加努力地工作;福利主要起照顧作用,應充分發揮“感彩”作用,并幫助員工應付生活中的突發危機;股權主要起長期激勵作用,確保人力資源對能夠參與企業“剩余價值”的分配。

最后,我們通過企業總體薪酬構成表來反映企業薪酬總貌(見表1)。

――――――――

參考文獻:

[1]彭劍峰. 人力資源管理概論[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2]文躍然. 薪酬管理原理[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3]張一馳. 人力資源管理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4]黃維德、董臨萍. 人力資源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李燕萍. 人力資源管理[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6]廖泉文. 人力資源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趙曙明、約翰?M?伊萬切維奇. 人力資源管理[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