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層建筑要求范文

時間:2023-06-25 17:16: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超高層建筑要求,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超高層建筑要求

篇1

[關鍵詞]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技術特點;發展趨勢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筑行業不斷取得新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我國城市化建設加速推進的新形勢下,我國建筑行業更是步入了健康化發展的軌道,而在我國城市建設用地日趨緊張的情況下,高層與超高層建筑越來越受到重視,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的數量、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但在我國建筑行業步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對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而且也在不斷創新,這就需要廣大建筑企業必須對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的特點以及發展趨勢有更加清醒而深刻的認識,并且要積極探索符合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的有效技術,推動我國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步入更加科學、健康、持續發展的良性軌道。

一、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的特點

高層與超高層建筑與普遍建筑具有極大的不同,因而,對于高層與超高層建筑來說,其技術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從當前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的實際情況來看,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重要特點:1.具有設計基礎性的特點對于高層與超高層建筑來說,在設計方面,不僅具有非同質化的特點,而且具有結構復雜的特點,因而對于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來說,必須進行創造性的設計,因而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的設計技術就具有極其重要的基礎性作用。特別是由于不同的高層與超高層建筑,在不同的環節都需要采取不同的技術,這就使得高層與超高層建筑必須高度重視設計技術,否則就會對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的質量造成重要的影響。2.具有動態創新性的特點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的規模化、大型化、復雜化等諸多特點,決定了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必須具有動態性和創新性的特點,特別是從當前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的整體發展情況來看,各方面的建筑技術都已經日益成熟,但需要進行不斷的融合,因而,必須進行技術的技術創新。比如目前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材料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精、高、輕、薄都已經成為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材料的重要發展趨勢,而且高層與超高層建筑在施工方面也朝著精細化的方向發展,因而高層與超高層建筑具有動態創新性的特點。3.具有應用綜合性的特點從目前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的特點來看,在技術應用方面具有綜合性的特點,任何一個高層與超高層建筑項目,在技術應用方面,不僅數量眾多,而且技術比較復雜,因而,不可能通過一項獨立的技術完成高層建筑,甚至某一方面的施工也需要綜合性的技術,因而,綜合性已經成為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的重點特點。比如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包括力學、制圖、藝術、環保、文化等方方面面,只有將這些技術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使高層建筑技術更具有實效性。此外,對于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來說,還必須高度重視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的審美性、技術性,這也是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的重要特點。

二、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的發展趨勢

隨著高層與超高層建筑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特別是高層與超高層建設具有很多的優勢,因而,未來高層與超高層建筑將在城市中得到快速的發展。而從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的發展趨勢來看,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高新技術將在高層與超高層建筑中得到廣泛應用隨著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對于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來說,是一種重要的支撐。特別是從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的整體情況來看,高層與超高層建筑要想使技術更具完善性和綜合性,必須高度重視對高新技術的應用,而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材料的改進和創新,同樣會對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的發展具有很強的帶動作用。因而,未來高層與超高層建筑必須大量的應用高新技術,這將為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的實施提供重要的技術保障。2.信息技術將在高層與超高層建筑中得到廣泛應用隨著我國“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建筑”已經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特別是高層與超高層建筑自身的特點,將信息技術與高層建筑與超高層建筑技術進行有機的結合將是未來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特別是對于超高層建筑來說,必須將智能化、信息化以及數字化作為重要的技術支撐,因而,在超高層技術的應用方面,不可能離開信息技術,因而,未來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將朝著信息化的方向發展,這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比如目前很多高層與超高層建筑已經將信息技術應用其中,“智能建筑”已經成為重要的建筑模式,而要想打造“智能建筑”,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效的應用信息技術。3.生態技術將在高層與超高層建筑中得到廣泛應用高層與超高層建筑越來越多,由于電力、熱力的大量使用,這就使得高層與超高層建筑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而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加速推進,綠色建筑已經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因而,高層與超高層技術必須大量的應用生態技術,通過生態技術的廣泛應用,使高層與超高層建筑具有很強的生態化、綠色化、環保化的特點,不僅要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同時也要保證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的循環利用。這就需要建筑企業必須建立生態技術應用體系,在設計高層與超高層建筑之前就要對生態技術進行分析和研究,確保生態技術能夠更有效的應用。4.仿生技術將在高層與超高層建筑中得到廣泛應用高層建筑中仿生技術已經得到越來越多設計師的重視,因為仿生技術對保護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已經推動了仿生技術的不斷進步,對高層建筑的仿生已經不僅局限于形式上的模仿,而是越來越重視對高層建筑的生物化以及技術化。因而,必須大力推進仿生技術的創新發展,將仿生技術應用于高層建筑的結構、系統、運營等各個方面。

三、結語

通過對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進行全面、深入、系統的分析,隨著高層與超高層建筑越來越受到重視,建筑行業同樣大力推動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的發展,從目前來看,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設計基礎性、動態創新性以及應用綜合性已經成為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的重要特點。而隨著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各方面的技術與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的融合與創新,高新技術、信息技術、生態技術以及仿生技術將在高層與超高層建筑中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將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必然會為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的改革和創新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張富貴.高層建筑施工技術問題分析[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6(5).

[2]陳江文.關于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技術發展與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4).

[3]張愛華.研究高層建筑施工質量的管理與控制[J].科技信息,2016(5).

篇2

關鍵詞:超高層建筑;監理;工作;問題;發展

前言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高層建筑日益增多,而且很多超高層建筑異軍突起。高層建筑相對普通低層建筑對監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這些都將服務于業主今后的使用安全。因此,深入開展超高層建筑的監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1 超高層建筑的主要特點

超高層建筑當前已成為城市的一大亮點,但超高層建筑工程施工難度大。這是因為,超高層建筑樓層很多,建筑整體高度突出,工程施工一般要經歷較長的周期。其間要涉及地基、鋼筋混凝土結構、電梯、避雷、防火等基礎安全設施的建設,如果遇到大型公用建筑,還要增加監控、中央空調、電視等綜合使用設施布局。所以超高層建筑從工程開始至最后竣工交付使用,需要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密切配合,以確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防止投入運營后存在建筑安全隱患。例如,超高層建筑的抗震安全保障、應急救援安全保障、地基與鋼結構安全保障等,都是監理工作的重點。基于超高層建筑的特點,其施工過程不僅要遵守基本的建筑工程安全操作規程,而且必須根據建筑本身的特點,制定安全施工的管理措施。

2 當前超高層建筑監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當前,超高層建筑監理工作在實踐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

第一,超高層建筑監理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超高層建筑的監理因其建筑難度的影響,具體監理工作需要有詳細的技術參數和質量控制要求。但是城市建筑的發展與監理的法律法規建設之間存在“脫節”。以建筑中的防火管理為例,《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對防火建筑的要求體現在登高面,但是登高操作場地的規定實際還是比較模糊。而規范中要求第一避難層和第二避難層之間的距離不應超過十五層,這也必須根據建筑本身和地區實際情況而具體實施。所以法律法規的不足直接影響到監理工作的參照標準和法律依據,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監理人員就現有法律法規中較為模糊的問題容易與施工方產生意見分歧。

第二,超高層建筑監理對工程不同階段的重視程度不同。長期以來建筑監理往往比較側重對工程施工過程的監督管理,而對工程開工前期的監理重視不足。施工過程的確是超高層建筑工程的核心,但工程不同階段實際都暗含一定的質量風險和成本風險。監理單位必須對超高層建筑的工程質量進行嚴格管理,控制預算執行,所以對工程前期監理的重視不足也會導致風險因素的蔓延。例如,超高層建筑墻體使用的新型材料,鋼結構是否耐火等,都不應在開工后再重新討論。很多問題的爭議就是因為前期監理工作的欠缺引發。

第三,超高層建筑監理工作的實施流程比較混亂。超高層建筑的監理涉及多方面的內容,如建筑原材料、建筑主體抗震結構、轉換層結構、鋼筋混凝土質量、防火結構、給排水、電梯等實施安裝、防雷和接地、節能等,而且監理不僅是對現場施工過程的監督管理,對相應的憑證、票據等也應一并審核,所以這些具體的監理工作既要隨超高層建筑的施工進度配合進行,又會涉及一定的交叉關聯,日常監理工作的流程容易發生混亂,導致質量控制出現漏洞,憑證票據不齊。

第四,超高層建筑監理工作部分參與人員素質不高。監理單位應當秉承客觀、公正、嚴謹的原則開展工作,確保超高層建筑的安全穩固,節約工程成本。但由于超高層建筑的監理工作更加復雜,且超高層建筑正在逐漸增多,在此領域具備豐富監理經驗的專業人員非常緊缺,很多參與監理的工作人員經驗多集中于普通建筑。此外,監理人員的責任態度、與施工方是否存在相互包庇的可能,也會影響到超高層建筑的施工進展、工程質量及工程成本。

3 超高層建筑監理工作發展的舉措

針對超高層建筑監理工作的現狀,今后的發展應著力推進以下舉措:

第一,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由于不同省市地理條件、建設規劃都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法律法規的完善也應從地區實際出發,由地方政府部門參照國家統一的法律法規指導,制定實施細則,以彌補法律法規中的模糊環節。政府部門應根據不同類型超高層建筑,對建筑的地基、主體結構、墻體材料、防火救援、配套設施、節能環保指標等做出更為詳細的規定,尤其是要充分考慮到超高層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安全需求,切實從法律法規層面為監理單位的工作提供更有力的依據。例如,上述消防工作的監理盲點,政府部門在制定實施細則時就應全面考慮本地區消防車型號、登高操作的現場需求。

第二,落實工程不同進展階段的監理職責。監理單位應從超高層建筑工程的整體出發,充分認識施工前期監理的重要性。監理單位應以前瞻性為原則,加強事前風險管控。首先,施工前期的監理職責應側重對圖紙和施工要求的分析研究。監理單位應綜合以往的工作經驗,深入分析超高層建筑的設計圖紙,如果發現問題,應及時向設計和施工單位反饋,避免開工后再重新追溯問題的根源。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需要涉及工程圖紙的變更,其成本投入也遠小于開工后再進行反復修改。所以前期監理對超高層建筑工程的經濟性、安全性都具有積極意義。其次,進入施工階段后,監理單位要側重對原材料、鋼筋混凝土結構、配套設施、安全防護設施進行監督。超高層建筑的地基與樓層建設首要的是確保材料合乎要求;而鋼筋混凝土結構是超高層建筑的核心,監理人員要認真審核其中的暗柱焊接、鋼筋位置、混凝土澆筑質量等,以保證樓體本身的堅固;配套設施應符合超高層建筑的特點,對供水、供電、監控等都應以節能環保為方向;安全防護應對防火、防電、防震等全面考察。

第三,規范超高層建筑監理工作的流程。監理單位在承接超高層建筑工程的監理任務后,應立即組建項目團隊,然后按照科學的流程實施監理工作。首先,監理團隊應與設計、施工單位召開項目整體研討會,熟悉圖紙和建設要求,并對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加以溝通解決。其次,監理團隊應細分工程施工的各項監理工作,安排部署專人專崗。每一項監理工作負責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后應與施工人員定期召開會議,根據工程進展探討相應的問題,做好會議紀要。超高層建筑對工程成本、質量、進度的控制非常嚴格,專人專崗監理執行和流程規范是嚴格監理的基礎,同時監理團隊應明確不同監理工作交叉問題的處理流程,理清原先較為混亂的管理局面,以崗位責任制進行考評和管理,從而嚴把質量關、效益關。最后,監理團隊應設立專門的檔案收集管理崗位,負責對每項監理工作的憑證、資料集中收集管理,進而為工程竣工驗收和交付使用奠定基礎。

第四,打造超高層建筑監理的專業化團隊。監理單位應緊跟時展步伐,吸收具備超高層建筑監理經驗,且具備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專業人才加入到工作隊伍之中,凝聚人才優勢,打造專業化團隊。而且隨著專業人才的聚集,監理單位內部也可開展培訓拓展工作,由超高層建筑監理領域的資深人士為其他監理人員提供系統培訓,從而不斷提升單位內部監理人員的能力和素養。

4 總結

超高層建筑監理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作,隨著城市超高層建筑的不斷增加,工程監理也應與時俱進發展,切實保證超高層建筑內部各項質量、安全指標的合規,從而為工程投入使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軍.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抗震加固工程的監理質量控制要點[J].現代裝飾(理論),2012(01)

[2]朱友欣,巫磊.淺談高層建筑監理控制要點[J].建設監理,2011(11)

篇3

關鍵詞:超高層建筑;設計;節能設計;現狀;結構節能;材料節能

以前對于超高層建筑在設計時對其節能設計落實設計理念。自《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頒布實施以來,對于建設提出了節能設計的要求。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部分地區雖然也按照節能標準來進行設計,但由于受制于節能設計技術水平及現行節能設計標準缺乏約束力,這就導致在建筑設計中節能設計理念并沒有得到較好的落實。特別是在超高層建筑節能設計工作中還存在許多問題,當前迫切需要解決超高層節能設計上存在的一些阻礙,有效的提高超高層建筑節能設計的水平,為建筑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超高層建筑的特點及優勢

1.1超高層建筑的特點

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定義,通常將超過100米的建筑稱為超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由于所占地面面積不大,但其容積率卻達到較高的水平。盡管超高層建筑地價不高,但其房價卻居高不下。這主要是由于超高層建筑面設計和施工工藝會與普遍建筑存在較大的差異,結構和相關設施更為復雜,而且要保證結構自身的抗震性能和荷載。也就是說在超高層建筑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較多,其造價成本相對也較高。

1.2超高層建筑的優勢

(1)提升城市和國家形象。城市中超高層建筑的興起,其作為現代建筑技術的結晶,標志著城市建筑的發展成就。而且超高層建筑造型較為突出,往往帶給人們強烈的視覺效果,這也使超高層建筑會成為一個城市和一個國家的名片,成為當地的地標性建筑,因此超高層建筑的興起,有效的提高了國家和城市的形象,代表著城市和國家的發展水平。(2)超高層建筑具有較好的景觀效果,而且處于較高的位置,不僅濕度較小,而且遠離汽車尾氣和塵埃,空氣的質量較好,受干擾程度較小,居住環境較為理想。而且在超高層建筑中,往往工作與生活設施實現了集約化,在建筑內部就可以有效的解決一般性工作和生活問題,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便利,有利于生活效率的提高,對緩解城市交通壓力也具有積極的作用。(3)超高層建設有效實現了用地的節約。通過建造超高層建筑有效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具有較大的容積率,實現了土地資源的充分利用,而且在土地緊缺的情況下還能夠有充足的區域用于綠化,有效的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環境,超高層建筑對于土地集約化利用水平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4)超高層建筑的發展涉及到諸多的學科,如土木工程學、材料科學、機械工程、能源與動力、電子、通訊、自動化、計算機等諸多學科,這些學科的共同進步為超高層建筑提供了動力支撐,可以說超高層建筑的發展有效的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

2我國超高層建筑的節能現狀

2.1耗能大

當前我國建筑耗能為總體能耗量的一半以上,而高層建筑和超高層建筑能耗又為普遍建筑能耗的幾倍,這就造成當前大部分高層建筑和超高層建筑都處于低效率、高能源的狀態,存在著耗能大的問題。

2.2標準的局限性

當前對于超高層公共建筑的節能問題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很大一部分地區也沒有出臺針對超高層建筑的節能標準,這就導致在超高層建筑設計過程中沒有可參照的數據,因此給節能設計帶來較大的難度。現在建筑節能標準中的許多規定對超高層建筑并不適用。另外,當前能耗模擬軟件設計還不完善,對利用建模來對能耗進行評價帶來了一定的制約,這就導致當前超高層建筑節能工作在技術層面還無法達到節能的標準。

3超高層建筑的節能設計分析

3.1利用自然條件的節能設計

(1)自然通風。第一,建筑布局設計。當前超高層建筑多以單體建筑為主,這就需要在具體設計時要確保單體建筑的通風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在具體設計時,如果單朝向、具有較大進深,無法達到穿堂風的效果;如果風速過大還會對窗戶的開啟和冬季保溫帶來影響,因此在具體設計時需要進行有效調整,確保布局的合理性,從而實現對自然風的有效利用,使建筑內部實現自然通風。第二,形成豎井空間。在實際設計時,要避免出現中庭空間過高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容易有強烈的絮流產生,從而形成過大熱壓,會對居民的正常生活帶來較大的影響。第三,玻璃幕墻圍護。在高層建筑設計時,過高的熱壓和風壓問題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在設計時,可以采用雙層玻璃來緩解這一難題。利用雙層玻璃在白天能夠起到蓄熱效果,同時開啟內層后能夠實現層間的自然通風,具有較好的節能效果。(2)天然采光。在高層建筑節能設計中,需要充分的利用自然光照,在白天可以有效的滿足人們日常生活工作需求,而減少室內熱環境調節過程中能源消耗。在具體設計時,盡可能的將超高層建筑的陽臺進行拓寬,或是加寬落地窗面積,使陽光能夠充分的進入到室內。

3.2建筑結構的節能設計

(1)朝向設計。通過合理設計超高層建筑的朝向,能夠有效的利用太陽能,實現人工能耗的節約。特別是對于我國北方地區,合理規劃超高層的朝向,能夠有效的節約取暖能耗。在具體設計時,需要先對太陽的高度角進行確定,然后設計出合理的日照影像圖,以此為依據來對冬季建筑日照有效時間進行確定。在滿足采光需求的基礎上,還要將建筑南向的開窗面積盡量拓寬,減少東北向開窗面積,這樣可以使室內獲得更多的日光照射,而且室內熱量流失率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2)高度設計。建筑高度變化會直接導致相關的參數發生變化,使能耗發生一定的改變。特別當建筑高度超過百米時,所有氣象參數都會發生改變。因此一旦建筑高度過高,必然會導致能源消耗量增加。因此在實際設計過程中,需要以具體、詳細的參數作為依據來合理規劃建筑的高度,確保找到一個最優值,從而實現超高層建筑的節能。3.3建筑材料的節能設計(1)高性能鋼的利用。高性能鋼主要有高張力鋼、低屈服點鋼、TMCP鋼與SN鋼。超高層建筑對鋼材的性能具有較高的要求。如鋼材的強度、硬度以及窄屈服幅度的耐久性、鋼材的可焊性及在精度深加工時的性能。高性能鋼的出現有效保障了超高層建筑的安全穩固性,節約建造材料與能源。(2)新RC結構。新RC結構指的是鋼筋混凝土的改良。混凝土的強度能夠達到78.4mpa,遠遠超出傳統混凝土強度。這提高建筑耐久性和穩固性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4結束語

超高層建筑是未來建筑發展的主要趨勢,在當前能源嚴重緊缺的新形勢下,需要重視超高層建筑的節能設計,有效的提高超高層建筑的節能設計水平,為建筑業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李佳鍇 單位:華潤置地(贛州)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孫秀榮,金建勇.淺談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的節能設計[J].中國城市經濟,2010(12).

篇4

關鍵詞:超高層建筑;設計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TU208.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超高層建筑,如圖一所示,是指40層以上、建設高度100m以上的現代建筑工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中的超高層建筑也越來越多,體現了我國科學技術水平,也實現了對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但是,基于超高層建筑的特殊性質,因此施工技術同普通建筑工程有著較大的區別,需要我們在建設過程中予以注意,從而避免相關建設問題的出現。

圖一

一、 超高層建筑設計中的問題分析

(一) 施工技術和施工設備問題

超高層建筑相較于傳統建筑工程來說,建設高度較高,因此,在施工設計過程中,應該著重考慮工程技術和工程施工設備問題。良好的施工技術和工程施工設備,是確保工程施工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因素,比如施工材料運輸設備等施工設備,為工程施工安全和施工進度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必須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安排。由于超高層建筑的建設高度較高,因此,超高層建筑的工程質量問題是影響工程使用效果及使用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施工設計過程中,要充分分析建筑區域環境以及建筑承重、負載問題,并在制定相關技術要求,確保超高層建筑的整體施工質量。

(二) 超高層消防問題

在超高層施工設計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超高層防火方面的設計工作。由于超高層建筑自身特點所致,使得火災事故成為對超高層建筑威脅最大的事故問題,需要在工程設計過程別予以重視。超高層建筑建設結構較為復雜,建筑內管線和設備較為多樣,從而給超高層建筑埋下了非常大的安全隱患。由于建筑較高,使得建筑內部空氣抽力較大,一旦有火災事故爆發,很容易造成火災的快速蔓延,最終導致極為嚴重的后果。同時,在火災事故發生后,人員疏散往往只能借助消防通道,樓層越高,則疏散時間則越長,危險系數也就越高。此外,在滅火階段,由于建筑較高,一般消防設備難以起到理想的滅火效果,造成了非常打的撲救難度。

(三) 電梯設計問題

電梯設備是超高層建筑中重要的運輸設備,用以現實建筑內部的上下層溝通,是超高層建筑的“生命線”。一般來說,超高層建筑內部的電梯數量要遠遠多余普通建筑,大量的電梯設備使得設備檢驗人員的工作壓力大大增加,且由于電梯設備的垂直高度打打提高,使得電梯設備的檢修難度大大增加。同時,超高層建筑在經受15.24m的晃動后,會使得電梯設備在搖晃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鋼纜也會隨之受到影響,容易造成電梯設備的使用效果降低,甚至會大致嚴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事件的發生。

同時,由于電梯設備的構造影響,使得電梯設備內部出現強大的垂直氣流,在冬季,如果下層冷空氣進入電梯井后,就極易造成上層電梯門無法正常關閉,造成嚴重的影響。同時,下層氣體也會由電梯井直接擴散到上層,對上層環境造成干擾,影響到上層用戶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此外,當火災事故發生以后,下層濃煙和火源也會隨著電梯設備內的垂直氣流快速向建筑上層蔓延,造成極為嚴重的后果。

二、 超高層建筑設計相關建議

(一) 施工技術和施工設備方面

首先,在超高層建筑施工設計工作開展之前,首先應該做的便是詳細分析工程項目的施工目標和施工要求,根據超高層建筑的目標高度和目標結構選取相似超高層建筑項目,參考其設計流程和設計內容,以降低超高層簡述設計盲目性,降低設計風險。在施工技術方面,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確定有效的技術要求,以確保建筑的整體施工質量,比如墻體施工技術以及內部支撐柱的施工技術等等,并做好施工過程中監督工作,保證施工技術的有效落實。在施工設備方面,一定要充分考慮施工內容,做好施工設備的準備工作,如起重設備、升降設備等等,以保證建筑施工進度,保證施工安全。

(二) 建筑消防設計方面

由于超高層建筑自身特點影響,在實際建筑設計過程中,要加強超高層建筑消防方面的設計工作。由于超高層建筑樓層一般在40層以上,因此,超高層建筑內人員也較多較密集,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應該適當提高超高層建筑內安全通道數量,避免火災事故發生后人員擁擠現象的發生;超高層建筑消防通道一定要保證密封性,由于建筑高度較高,在火災事故發生后,煙塵擴散速度較快,火勢蔓延也較快,在正常狀態下一定要保證消防通道的密封性,從而防止火災事故發生后影響消防通道使用效果;超高層建筑火災事故發生后,電梯設備往往都直接降到底層,只有消防專用電梯能夠使用,在工程設計過程中,要盡量增加消防專用電梯數量,并提高消防專用電梯安全性能,確保人員的及時疏散,以及消防專用電梯的安全系數;超高層建筑內部的消防設備要設置充分,對于危險系數較高的樓層和單元要更加重視,以確保火災事故發生后進行及時撲救,盡量避免火勢的蔓延,減少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

(三) 電梯設備設計方面

電梯設備對于超高層建筑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確保電梯設備設計的合理性,是確保超高層建筑使用效果的重要手段。由于建筑自身高度影響,使得電梯設備在受到外力作用時極易受到損害,從而埋下嚴重安全隱患,釀成嚴重的安全事故。在建筑設計時,要注意電梯設備檢測系統的建立,隨時保證檢測系統的正常運行,對電梯設備和鋼纜進行嚴格的監控,從而及時發現安全隱患,確保隱患的及時消除。由于建筑高度影響,使得電梯井和電梯設備內形成強大的垂直氣流,對建筑安全構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可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根據建筑實際情況進行分段式設計,降低空氣抽力,從而有效控制垂直氣流,提高超高層建筑的安全性能。

總結:

超高層建筑自身特點大大增加了超高層建筑的不穩定因素,因此,不能將超高層建筑視為普通建筑的拉伸和重疊,以免影響到建筑的使用效果。在實際設計過程當中,要根據超高層建筑的特點開展相應施工環節的加強,減少安全隱患,確保超高層建筑整體質量,確保我國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丹, 張明巖. 高層建筑設計要點淺析[J]. 民營科技, 2009,(03)

[2] 黃循城. 高層建筑設計與城市空間[J]. 廣東科技, 2008,(01)

篇5

關鍵詞: 超高層建筑; 防雷;設計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more and more super-tall buildings appeared in major cities. Tall building because of its high floor, the function is complex,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higher characteristic,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desig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tall build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examples, briefly discusses the key points of the design of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Keywords: tall build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design

中圖分類號:TU97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超高層建筑防雷設計概述

我國《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規定:當建筑高度高于100m時,不論住宅及公共建筑均為超高層建筑。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讓超高層建筑物內的計算機等電子設備增多,而這些設備靈敏度高、耐壓低,受雷電電磁脈沖影響大,雷擊將對其產生不對程度的影響。超高層建筑的防雷設計也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

雷電對于建筑屋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直擊產生的熱效應和電動力;第二則是雷電流帶來的靜電感應、電磁感應及雷電波侵入。這樣就使建筑防雷設計分為兩個方面:一是針對與前者的外部防雷;二是針對與后者的建筑內部防雷。

一般來說,《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 50057-2010)對于建筑物防雷設計提供了有關的依據,主要分為三類建筑物,其防雷設計規范各異,本文不再贅述。在防雷設計規范中,我們可以知道防雷設計的實現關鍵在于防雷裝置,規范也對其防雷材料的選擇做了相應的規定,一般是利用建筑物本身存在的鋼材。超高層建筑往往會被劃分至第二類防雷建筑物,其一般防雷如規范所示包括設置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設備來防直擊和側擊,以及防止雷電效益兩個方面。然而,超高層建筑的形式各異,防雷設計規范并未涉及全部情況,當規范未涉及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做特殊保護處理。

2 超高層建筑防雷設計要點

一般,超高層建筑防雷設計主要分為建筑外部防雷和內部防雷兩個方面。

2.1外部防雷

如前文所述,針對防直擊、側擊雷產生的熱效應和電動力作用而進行的外部防雷設計,其主要的防雷裝置為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三個方面。

(1)接閃器。接閃器主要有避雷針、避雷帶和避雷網。避雷針通過將雷電引向自己,從而達到了對保護對象免遭直擊的效果,宜采用短針多針保護。避雷針的局限性就在于其高度增加,雷擊概率增越大。此時,可利用避雷帶、避雷網來進行放雷設計。一般來說,在屋面或者易受雷擊部位設置的避雷針或避雷帶,網格尺寸不大于10m x 10m(或是12 x 8m)。避雷帶一般用的直徑不小于6mm的圓鋼,或是不小于24mm×4mm的扁鋼,其可直接利用結構剛接焊接,或是暗設表面抹灰層內。此外超高層建筑屋接閃器應考慮屋頂存在的特殊設備在其保護范圍。

(2)引下線。引下線連接了避雷設備和接地裝置,從而形成了電流通路。它一般利用柱主筋或是剪力墻鋼筋。實際設計工作中,其數量和布置對分流效果有著明顯的影響,一般沿建筑物四周對稱設置,其間距和數量應符合規范要求,規范規定第2類防雷建筑,引下線一般不少于2根,間距不超過18m。理論上,應盡可能減小線上的電流,所以可通過增加數量,適當減小間距來達到這一效果。然而,超高層建筑引下線很長,雷電感應強烈,需要按一定距離設置均壓環,并做好連接。此外,引下線應符合基本的機械強度、耐腐蝕、熱穩定等要求,設計工作也應考慮施工存在的問題。

(3)接地裝置。一般有接地體和接地線。按規范規定,建筑物高于45米,45米以上建筑讓防雷裝置與金屬外墻向連,同時應將自然接地體作為接地裝置.但是基礎內鋼筋作為接地裝置有一定的條件,要求基礎采用硅酸鹽水泥,采用無防腐層或瀝青防腐層的基礎,同時其周圍土壤的含水量至少達到4%。

2.2內部防雷

建筑內部為了防止雷電流帶來的感應作用及雷電波的侵入而設置的防雷措施一般有等電位聯結、屏蔽等措施。

(1)等電位聯結。利用導線或過電壓保護器,將防雷裝置、金屬裝置、外來導體、電氣裝置等連接。只有保證這一通路處于相同電位,建筑物內部才不會產生危險的接觸電壓。因此,實際的建筑物內斗預埋了雨防雷導體相連的等電位連接板,其實際的設置要求也嚴格參照規范進行設計。一般來說等電位聯結分為總等電位聯結、局部等電位聯結及輔助等電位聯結三種。總電位聯結作用的范圍是建筑物全體,局部等電位聯結則是針對于部分范圍將各可導電部分連通,兩種都能降低危險電壓的危害。

(2)屏蔽。屏蔽能有效達到防雷電電磁干擾的效果。屏蔽措施的有效性與以下幾個方面相關:儀器金屬外殼;防過電壓;等電位聯結;接地措施等。電氣線路的主干線應遠離引下線柱筋,應保證穿線鋼管線槽與接地母線和等電位聯結板連接完好。超高層建筑物內應通過各種措施和有效的設計形成一個總體的等電位,形成一個“法拉第籠”,這樣才能更好的防止電磁作用對其用超高層建筑的影響。

國內的相關工作者對于超高層建筑的防雷設計有著不少的工程實例,例如廣州電視塔項目、青島萬邦中心、山東商業大廈、青島開發區國貿中心等等,在這些工程實例中,超高層建筑防雷設計針對于超高層建筑存在的某些特殊結構例如停機坪,不僅考慮了這些特殊結構對于防雷設計工作的影響,并結合規范規定的設計要求和實際情況,設計人員也做了許多創造性的分析和嘗試,為超高層建筑的防雷設計提供了寶貴的工程經驗。

結語

超高層建筑物防雷設計是一項系統性設計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相關工作者應總結實際經驗,綜合考慮雷擊對于超高層建筑的危害特點、途徑,有針對性的設置準確的防雷措施,這樣才能確保超高層建筑物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韓松柏.超高層建筑的防雷設計[J].電氣應用,2008,27(7).

[2] 林艷,陳瀟,成明.超高層建筑物綜合防雷技術應用——以廣州新電視塔項目為例[J].科技與生活,2010(18).

[3] 陳瑩,莊鈞.超高層建筑防雷接地設計探討[J].建筑電氣,2010,29(z1).

篇6

關鍵詞:超高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控制

中圖分類號:TU7文獻標識碼: A

一、超高層建筑施工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建設

超高層建筑施工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建設,主要可以從建立安全管理體系和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兩個方面入手,其具體內容如下:

1.建立安全管理體系

建立安全管理體系,使超高層建筑施工的安全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可以通過成立項目安全領導小組的形式,將建筑工程的安全責任進行分解,并確立項目經理為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日常安全施工則另設專人進行管理,與此同時,在安全施工管理制度方面,還應根據超高層建筑安全管理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和充實,明確各級安全職責,將安全責任制度落實到個人,形成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的安全管理體系。

2.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深化了安全管理建設的內容,對安全管理體系做了進一步的規劃和部署。從超高層建筑施工管理制度的制定上來看,主要包括安全目標管理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事故報告與責任追究制度、安全教育和持證上崗制度、安全活動制度、安全生產協議書制度、安全技術交底制度、安全檢查和隱患整改制度、安全驗收制度、安全生產獎罰制度、勞動保護管理制度、安全物資審核制度、安全資金專款專用制度、天氣預報制度、特殊工種證書年審制度、危急情況停工制度、責任領導值班制度、重要過程旁站制、防護變更批準制度、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等。

二、超高層建筑施工應把好重點環節安全生產關

超高層建筑的安全性一直是建筑工程的重點和難點,超高層建筑施工應把好重點環節安全生產關,要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和加強安全監督檢查,結合建筑企業的實際情況,根據安全管理建設的現狀,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斷加強對超高層建筑施工的安全控制,下文將逐一進行分析:

1.重視安全生產工作

重視安全生產工作是超高層建筑施工安全控制的關鍵。為確保超高層建筑施工安全,超高層建筑施工中的各級領導要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始終把安全生產放在首位,重視超高層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產的作用,以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以完善安全生產法規、制度和責任制為基礎,以落實反事故措施、反違章、推行標準化工作為原則,不斷健全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和安全生產監督體系,加強安全教育與培訓工作做到組織落實、措施落實、檢查落實、考核落實,使安全生產管理的基礎工作進一步加強。

2.加強安全監督檢查

超高層建筑施工中加強安全監督檢查也至關重要。在超高層建筑施工中,安全生產工作重在管理監督到位。為確保超高層建筑施工做好安全控制工作,根據超高層建筑建設過程中的生產進度和需求,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監督檢查工作,查漏補缺,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采取定人、定時間、定措施三定原則及時消除隱患,將對超高層建筑施工安全提供保障。此外,在超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加強安全監督檢查,要應在實現安全監督由事后監督向事前監督、過程監督的轉變,實現單位、班組、個人三級安全目標等方面采取措施。

三、超高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控制的安全防護

超高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控制,涉及范圍廣,其安全防護措施,根據不同的結構特點,勢必安全防護的策略也不盡相同,下文將深入探討。

1.鋼結構施工的安全防護

在超高層建筑施工中,對于鋼結構施工的安全防護,可采取每三層滿掛水平防護網的保護措施,其中最底部的一道應滿鋪腳手板。高空或臨邊作業期間嚴格要求作業人員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帶,禁止高空拋物,制定安全防護施工方案,搭設防護棚及安全通道等。由于鋼結構自身的特殊性,在進行鋼結構焊接時,所產生的火花易燃,對于下層材料會造成一定的損耗,因此,當結構下部在做防火涂料施工,上部在鋼結構焊接時,很容易引起防火涂料圍擋的起火,所以在焊接鋼梁及鋼柱時一定要搭設焊接防護平臺,并在平臺內滿鋪防火布。動火作業先審批,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作業前清除周圍可燃物,作業區域有滅火設施,有看火人,作業結束必須檢查周圍是否有燃燒物,確認安全后方可離開。

2.臨邊、洞口的安全防護

臨邊、洞口的安全防護也是超高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施工現場中,工作面沿邊無圍護設施的, 主體結構的臨邊洞口一定要加強安全防護。地上施工階段,由于主體結構相對較高,必須在電梯井門洞位置設鋼筋柵欄及每隔三層不到余10m進行水平封閉進行防護,保護施工人員在超高層建筑建設中的施工作業。另外,在加強臨邊、洞口的安全防護時,還要在下部設踢腳板防止其它物體墜入電梯井內;在機電預留洞口處也要設圍擋進行防護并用多層板覆蓋洞口,夜間危險區域設置警示燈等采取冗余安全管理措施確保安全。

3.垂直交叉作業安全防護

作為超高層建筑,在施工過程中必然存在交叉作業,各工種進行上下立體交叉作業時,立體交叉作業的防護措施不容忽視,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合理安排好各道施工工序, 交叉作業時重點在鋼結構與土建、土建與機電、土建與裝修、土建與幕墻這四個方面,各工序應密切配合,施工場地盡量錯開,遵守交叉作業中相互安全防護措施。以確保超高層建筑施工的安全。

4.其他安全防護措施

超高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控制的安全防護,在高壓混凝土泵和卸料平臺方面的安全管理也應引起重視。從超高壓地泵的一般要求上看,超高壓地泵作為混凝土輸送設備,在泵送壓力上的參數遠遠高于普通地泵,因此對于超高壓管道系統的選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通常來說,普通地泵的泵送壓力是16MPa,但超高壓地泵的泵送壓力則要求22MPa,由于超高壓地泵對管理系統的要求較高,不僅在設備選用上要選用耐超高壓的管道系統,而且還要設置專人進行看管,泵送時泵管周圍3m處立警示牌,以確保使用的安全。往往一個超高層建筑需要十幾個卸料平臺,大量的機電和裝修材料將可能出現安全事故。因此,針對超高層建筑對卸料平臺使用量多的特點,對于卸料平臺的安全管理措施應選用優質、防護措施到位的卸料平臺。

結語

總之,超高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控制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在超高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控制中,為進一步提高超高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應從安全管理體系和安全管理制度上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建設;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和加強安全監督檢查,把好重點環節安全生產關;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完善超高層建筑安全管理,進而確保超高層建筑施工安全。

參考文獻:

[1]薛立峰,劉永平.把好起重機械六關預防安全事故[J].建筑機械化.2008(05)

[2]廖喜元.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創新思考[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24)

[3]林火全.建筑起重機械中塔吊的安全使用及管理[J].民營科技.2010(05)

[4]楊旭升.淺談如何加強建筑起重機械的安全管理[J].福建建筑.2011(05)

篇7

【關鍵詞】超高層 易燃物品 消防安全責任 消防安全意識

進入到21世紀,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其中建筑行業的發展更為迅速,大量的超高層建筑開始投入使用。超高層建筑的出現,為消防安全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出現了一系列消防安全技術及管理的難題。很多超高層建筑,尤其是居民住宅,由于安全管理行為缺失,相關人員消防意識淡薄,臨時消防設施設計不合理,消防通道被阻塞等原因,當火災事故發生時,造成人民生命和財產的重大損失。如:2008年10月9日哈爾濱“經緯360度”大廈發生火災,大火持續3個小時,火災原因:工人違章電焊引燃天棚上的裝修材料;2009年2月9日,中央電視臺新臺址大樓發生火災,大火持續6小時,火災原因:燃放煙花導致;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靜安區居民高層大火,大火持m5個小時,火災原因:工人違章電焊引發外墻易燃物燃燒。以此我們可以看出,超高層建筑施工工藝復雜,施工現場物品堆放雜亂,經常性動火施工極易引發火災,并且火災面積蔓延速度快,人員疏散困難,消防救援設施無法達到失火點高度等一系列消防問題,使得超高層建筑一旦發生火災,就會使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遭受巨大損失,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因此,針對超高層建設施工過程,需要加強消防安全管理。

1 超高層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根據對超高層施工消防檢查過程發現的問題,總結概括超高層施工存在的安全隱患,以期引起建筑施工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消防安全檢查人員的高度重視。

1.1 易燃物品多,施工現場物品堆放雜亂

超高層建筑施工選用建筑材料以不燃、阻燃材料為主,但部分施工材料仍屬于高易燃材料,如:保溫材料、裝修材料、木材等。超高層建筑火災荷載大,參與燃燒可燃物多,釋放熱量高,引發轟燃時間短,產生大量濃煙和有毒有害氣體,對建筑自身和工作人員的生命造成極大威脅。

1.2 建設期間動火面積大,鋼結構焊接點位密集

超高層建筑工程量巨大,以哈爾濱創新創業大廈為例,鋼結構用量12萬噸,焊接點所需焊絲2100噸。除此之外,管線預埋、幕墻埋件、土建鋼筋連接、墻體穿孔等,焊接動火點多、密集、面積大,消防隱患大,消防監管難度大。超高層建設施工現場引發火災的原因,主要是以電焊火花飛濺引燃保溫材料、防護網等易燃物引起火災。所以,在超高層建筑施工現場過程中,需要把焊接動火、易燃物存放管理作為預防火災的重點,也是消防檢查過程中重點檢查的事項。

1.3 人員密集,疏散困難

超高層建筑過程中,主體結構和樓體裝飾同時進行過程中,工程作業人員人數高峰能夠達到2000人。在主體建筑高度不斷建設過程中,以哈爾濱創新創業大廈為例,核心施工層高度達到220米,主體工程面積96266平方米,一旦發生火災,建筑體內的工作人員疏散存在很大困難,同時疏散過程中極易出現踩踏事件。在火災疏散演練中,從頂層通道到達空曠地區需要花費20分鐘的時間,在超高層建筑,樓層越高,疏散越慢,建筑內人員面對的風險越大。

1.4 超高層建筑外部消防無法進行有效救援

哈爾濱創新創業大廈建筑高度218米,核心筒高度180米。根據目前我國最先進的消防車的能力,登高作業最高達100米,而火災發生現場的火勢蔓延速度極快,火災現場電梯井道會引發煙囪效應。以現有掌握的火災現場數據來看,火災產生的煙氣水平流速每秒0.4-0.7米,垂直流速每秒3-4米,在沒有任何防火阻擋設施的情況下,60秒就可以到達180-240米的建筑高度。因此給消防隊員進行地面救援的時間極短,如遇到100米以上的火情,外部消防車達不到高度,只能通過建筑內部的消防系統進行滅火。

2 超高層建筑消防措施

超高層建筑因其結構復雜,火災荷載大,火勢蔓延速度快,人員疏散困難,外部消防救援條件有限,遇火情造成的損失危害極大,迄今在國內外都是消防的難點問題,亟待尋求方法加以解決。因此對超高層建筑的消防主要以管理和技術手段進行解決。

(1)超高層建筑建設過程中,需要做到“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用科學的消防技術和方法進行有效的防火。在超高層建筑建設過程中,為更好的防止火災發生,可以建筑消防“防火墻”,阻擋火情的迅速蔓延,給建筑內人員留有足夠的逃生時間。(2)超高層建筑建設過程中,臨時消防用水系統非常重要。消防用水水壓、水量必須到達最高點,超高層建設施工消防必須遵守GB50720-2011《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若超高層樓高過高,必須在相應樓層設置專用消防水箱。(3)搭建疏散通道塔,超高層建筑建設過程中,作業人員相對較多,建筑材料運輸量大,在建設外框施工過程中,可以在外框電梯之外,使用采用新技術搭建通道塔,平時作為工作梯使用,特殊情況下作為緊急通道。(4)實行嚴格的消防安全管理,超高層建筑建設過程中必須實行消防安全生產責任制,包括《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制度》、《火災隱患整改制度》等,嚴格按照消防安全檢查的的要求,履行消防安全責任。(5)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在超高層建筑建設和使用期間,都需要定期對相關人員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尤其是居民住宅,讓人們提高消防意識,懂得火災危險性、火災預防措施、火災撲救方法。定期進行消防安全演習,以提高相關人員消防安全意識、消防安全設施使用的能力、火災發生時的逃生能力。最好的消防是防患于未然。

參考文獻:

[1]王儀斌.超高層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J].現代職業安全,2015(12).

篇8

關鍵詞:超高層建筑;施工技術;分析

中圖分類號:TU974 文獻標識碼:A

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建設作為反映國家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和綜合實力的主要標志,還是發展中國家或是地區展現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成果的重要佐證。在城市化進程和社會生產與生活的高速發展下,現階段國內的城市人口增長與土地資源的緊缺狀況,要求國內必須盡快修建超高層建筑。

一、施工技術的優化分析

當前,國內超高成建筑工程的增多,必須對施工技術進行創新與完善,完成超高層施工技術的優化。首先,把超高層建筑的主樓作為重點施工對象。在進行施工時一定要建立風險保障方案,依據統籌規劃的模式提升施工的步伐,進而在最大程度上減小資金的回收周期。其次,把超高層建筑的安全管理和穩定性作為施工的核心。根據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自身特征和施工環境等因素,把超高層建筑結構穩定性作為施工的重點,從而有效防止施工時發生意外事故。再次,注重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空中作業的垂直運輸。由于超高層建筑的高度和其他相關工程項目比較而言,高空作業比較困難,所以超高層建筑的施工空間比較小,而且作業難以全方面發展,進而導致超高成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進度比較慢。在此種狀況下,加強高垂直運輸效率,能夠合理處理此種問題。最后,加強超高層建筑的施工管理力度,提升空間和時間的有效運用率。有效結合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特征,把所有的樓層施工完成科學搭配,有效運用空間,進而實現立體作業目標。

二、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技術運用分析

(一)逆作法。逆作法的施工原理就是在超高層建筑物的內部完成中間支撐樁與柱的澆筑,同時沿著超高層建筑物的地下室軸線完成地下連續墻等有關支護結構的建筑,將其當做建筑施工的底板封頂之前承受施工荷載與上部結構自身重量的主要支撐。然后逐層進行土方下挖同時進行地下所有樓層結構的澆筑等,最后向上逐層完成地上結構的建設。和以往的超高層建筑順作法相比較而言,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逆作法施工技術具備許多優勢。第一,逆作法施工技術能夠減低施工工期,確保地下結構和地上結構施工工期的一致性,除去地下一層占據絕對的工期之外,能夠保證地上結構和一層之下的地下結構實現同時施工。第二,逆作法施工技術可以加強施工過程中的底板支點,降低跨度,能夠充分滿足抗浮要求,同時有效處理底板的配筋問題,進而使底板的設計更為科學、合理。第三,在逆作法施工過程中澆筑的有關地下連續墻可以在滿足建筑物與管線布局的基礎上,能夠將緊靠的地下連續墻當作地下室的永久性外墻,從而實現擴展超高層建筑面積的目標。

(二)整體滑膜法和整體爬模法。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利用的剪力墻和框架梁等有關豎向結構作為建筑物施工工期進度和結構質量管理控制的主要內容。因為進入標準過后的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結構施工工藝比較復雜,為了可以有效降低工期和減少模板與外架的周轉,應該在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選擇整體滑模方法,其能夠保證建筑物總體結構整體性,有效降低運轉和高空的交叉作業,利于施工作業面的擴展,確保安全作業,提高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另外,整體滑模方法可以運用在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剪力墻結構和鋼筋砼筒壁的結構施工中,可以沿著建筑物的底部墻和柱以及梁等有關構建的附近建立滑升模板,然后分層進行澆筑,同時運用液壓提升裝置使其可以滑升到所需要的澆筑高度需求。

(三)鋼結構施工技術。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鋼結構運用主要包含了超高層的重型鋼結構和輕型鋼結構等有關領域。而鋼結構的生產和制作的工業化程度比較高,同時施工的速度比較快,所以在超高層建筑物施工中運用比較普遍。可是從鋼結構的強度方面而言,在超高層的建筑施工過程中必須重視施工技術,也就是鋼結構的建筑耐高溫性,一定要保證鋼結構的穩定性,使其溫度在250℃上下,如果溫度超出300℃時,超高層建筑物運用的鋼材在強度方面就會下降,同時由于鋼材自身具備良好的導熱性能,就會造成超高層建筑物發生毀滅性的危害。比如說9.11事件中,美國世貿大夏就是一個典型的事例。對此,在選擇鋼結構的施工技術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防火維護和防火涂料以及緊急的避難等相關配套裝置的施工設計和施工。除此之外,超高層的建筑鋼結構在施工技術方面一定要運用大型的塔吊,在進行吊起過程中鋼結構的重力嚴重影響著超高層建筑物的鋼結構施工效率,對此一定利用吊裝設備進行安裝和拆除等,同時對于焊接和吊裝等有關技術標準也有著更高的要求。

(四)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混凝土泵送技術。目前,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主要選擇泵送混凝土技術。由于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需求的混凝土量比較大,對于強度要求比較高,還要保證澆筑的效果,不但要配置許多的混凝土泵機和布料機,同時針對泵送混凝土有關配合比也有較高的要求。現階段我國在高泵混凝土中主要運用“雙摻技術”,也就是摻粉煤灰與化學外加劑,有效的完成的配合比的設計,在混凝土的泵送高程發面也不斷突破。在上世紀的末期運用的混凝土泵送技術能夠把混凝土直接送至高空需要澆筑的位置,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超高層建筑在國內城市化建設中的普及,充分展示出我國科學技術與建筑能力。而在進行超高層建筑時,因為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自身具備許多特點,因此施工工作人員必須擁有專業的施工能力,可以依據設計圖紙進行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有效防止風險的發生。另外,施工技術的不斷創新與改善,可以提升風險的預防能力,確保建筑工程項目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超高層建筑;施工特點;施工技術

引言:隨著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世界上涌現出越來越多的超高層建筑,著名的超級城市中隨處可見超高層建筑。例如世界著名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上海金茂大廈等。盡管超高層建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土地壓力,但是由于超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求較高,使得其施工中存在各種較為復雜的問題,這些情況直接會影響到超高層建筑的質量和安全。因此,掌握超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顯得尤為重要。

一、超高層建筑施工特點

1、高空作業多

超高層建筑建筑施工過程中,由于其自身高度較大的特點,所以其施工中的垂直運輸量巨大,通過高空作業進行很多設備、原料、人員等的運送,因此在施工中應該充分的考慮高空作業的安全、防火、水電、通信等方面的問題,避免高空墜物現象的發生。

2、基礎埋置深度深

為了使超高層建筑的穩定性更強,施工中,相關的地基埋設深度應該大于其整體高度的1/12。當采用樁基的施工方法時,地基深度應該大于其整體高度的1/15,當然這其中不包括樁的自身長度。而且建筑的下層應該至少設計一層地下室,因此超高層建筑的基礎部分深度最小也在5m 以下。在進行基礎部分的施工時,相關的處理技術較為復雜,特別是在軟土上進行地基施工時,可以采用的施工方法有很多種,不同技術和方法的利用對于工程的質量和造價有著重要的影響。

3、體量大,工程量大

當前,在超高層建筑施工中,其工程的工程量以及體量較大,而且涉及的建筑單位以及施工人員數量眾多,尤其是在一些特大型的超高層建筑工程中,往往是一邊設計一邊施工,而且不同部門需要經常進行相互協作,因此在施工時,應該盡量做到設計的精益求精,管理的科學合理,充分利用超高層建筑中的空間和時間的優勢,合理進行交叉施工作業。

二、超高層建筑施工技術分析

1、逆作法

施工方式:展開支撐樁和支撐柱的澆筑工作,沿著軸線部分在地下室當中進行連續支護,確保建筑地板可以最大限度地承受工程載荷;由澆筑一層不斷下挖,當有下方結構出現時,再進行澆筑,直到建筑的底板成功封底后為止;同時,施工人員自下而上,將每一層的地上結構給予完善。逆作法的優點:一是該種施工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縮短工期,而且在建設底下結構的時候,其與上層結構不存在差異,因此可以確保地上與地下施工的共同開展。二是該項施工方式在支撐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特別是逐層澆筑后的結構,以及支撐柱等具備著很強的硬度,不易變形,這樣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出現,比如地下管線受搏擊,或者建筑下沉等。三是該向施工技術在進行澆筑的時候,當連續墻符合了構筑物的布置后,可以有效靠緊地下連續墻,從而達到面積闊深的目的。

2、整體滑膜法和整體爬模法

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利用的剪力墻和框架梁等有關豎向結構作為建筑物施工工期進度和結構質量管理控制的主要內容。因為進入標準過后的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結構施工工藝比較復雜,為了可以有效降低工期和減少模板與外架的周轉,應該在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選擇整體滑模方法,其能夠保證建筑物總體結構整體性,有效降低運轉和高空的交叉作業,利于施工作業面的擴展,確保安全作業,提高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另外,整體滑模方法可以運用在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剪力墻結構和鋼筋砼筒壁的結構施工中,可以沿著建筑物的底部墻和柱以及梁等有關構建的附近建立滑升模板,然后分層進行澆筑,同時運用液壓提升裝置使其可以滑升到所需要的澆筑高度需求。

3、裂縫控制技術

在實踐中可以得出,裂縫的寬度在不同的環境下,不同的混凝土的強度結構,裂縫的寬度控制也是不同的,允許裂縫的最大為0.2毫米到0.4毫米。但是作為施工來講就必須對裂縫進行控制,預防為主。等縫裂開了,縫裂大了,在做補救就有些困難了。裂縫也分為幾種類型:有運動的、不穩定的、穩定的、閉合的、愈合的等等。盡管說在建筑的內部風干凝固時產生的細小的裂縫是不可以避免的,但從施工質量上考慮都是要盡量避免的。由于高層建筑混凝土的強度普遍都是很高的,混凝土的用量也是較多的,所以裂縫產生的幾率也是比較大的。建筑施工的負責人員也要想出一些解決的措施,一般都是從抗、放兩個角度來進行控制。

(1)盡量減少或避免使用早強高的水泥,積極的使用摻料和混凝土的外加劑,降低水泥的用量,最好小于450公斤每立方米。通過實踐會發現,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就會增加10公斤,其水泥的水熱化也會使得混凝土的溫度升高1攝氏度。而高層的混凝土用量大,有時還會有大體積的混凝土,從經濟實用的角度參入外加劑。子啊摻入外加劑后,要預計對早期強度的影響程度。因此可以請科研部門給予探討和評定。

(2)選擇合適的砂石,最好是大粒徑的,這樣也可以減少水和水泥的用量,也可以減少分泌水,收縮混凝土和水泥的水熱化。

(3)在施工的工藝上應該盡量的避免過振和漏振,提倡二次振搗,二次抹面,盡量的排除混凝土內部的水分和氣泡。對于“放”的措施,就是在砌筑填充墻接近梁底時,要留一定的高度,在砌筑完后要至少間隔一周的時間,最好在15天左右對其進行補砌;也要合理的分縫分塊的施工。

4、鋼結構施工技術

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鋼結構運用主要包含了超高層的重型鋼結構和輕型鋼結構等有關領域。而鋼結構的生產和制作的工業化程度比較高,同時施工的速度比較快,所以在超高層建筑物施工中運用比較普遍。可是從鋼結構的強度方面而言,在超高層的建筑施工過程中必須重視施工技術,也就是鋼結構的建筑耐高溫性,一定要保證鋼結構的穩定性,使其溫度在250℃上下,如果溫度超出300℃時,超高層建筑物運用的鋼材在強度方面就會下降,同時由于鋼材自身具備良好的導熱性能,就會造成超高層建筑物發生毀滅性的危害。比如說9.11事件中,美國世貿大夏就是一個典型的事例。對此,在選擇鋼結構的施工技術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防火維護和防火涂料以及緊急的避難等相關配套裝置的施工設計和施工。

5、混凝土的泵送技術

在超高層建筑的工程設計中普遍選用混凝土泵送技術,超高層建筑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的混凝土的強度等級高、體積大,為確保混凝土澆筑效果的良好,需要有大量的混凝土泵機及布料機配合施工,對混凝土各個原料的配比也有嚴格要求。目前國內在超高等及高層建筑的施工建設中使用到的高泵程的混凝土普遍選用雙摻技術,也就是粉煤灰及化學外添加劑同時合理添加技術,這綜合反映出配比設計、泵管鋪設、泵送設備、混凝土外添加劑等施工技術在混凝土泵送中的綜合應用。混凝土泵送技術可實現混凝土直接泵送至高空混凝土澆筑點,顯著提升著超高層建筑施工作業的效率。

三、結束語

超高層建筑的施工條件的不同和建筑設計自身的特殊要求,對施工過程造成了很大的難度,對于建筑的結構造型和安全性的要求也會隨之而變得嚴格。因此,超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和施工設計方案來進行,秉承認真負責的態度,在保證施工的進度和控制施工質量的前提下,保證整個超高層建筑的工程項目的高質量驗收。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超高層, 建筑給排水工程, 優化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and land resources of extremely nervous, domestic tall building gradually arise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high build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ext will detail tall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Keywords: tall, construction drainage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中圖分類號:[TU208.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的層數在不斷的增加,超高層①建筑儼然已成為城市現代化的標志,為了保證超高建筑運行的經濟性和安全行,其對于給排水工程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超高層建筑往往是消耗能源和建設經費的超級大戶,在成為城市地標的同時往往都是以天價的投資為基礎,節約造價是今后超高層建筑的一大重點。下面將從工程的設計和施工進行闡述:

1、 工程設計的優化

在超高層建筑的方案設計工作中,結構專業設計師往往會利用計算機先進行模型試算,以確定超高層建筑的結構形式。對于開發商紛紛呈現出一味地追求超高層建筑高度的趨勢,建筑專業設計師又要按照建筑室內凈高要求進行控制,結構專業設計師根據柱網選擇合理的梁板截面必然面臨更多的挑戰,也逼著結構專業設計師對不同結構形式的嘗試。對于不同的結構形式、不同的建筑層數,其工程造價也截然不同,其中包括給排水工程造價。

超高層建筑為保證充足的停車位和必要的設備用房要求,一般至少將建設三層地下室,設備專業設計師(包括給排水專業)就根據建筑平面和結構梁板柱進行設計。如地下室梁設計為8.4m X8.4m,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噴頭按照《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01(2005年版)設置就要設計成3X3的形式布置噴頭,但是噴頭與梁邊得間距又小于1.5m,如果從嚴還必須在梁下增加設置1排帶集熱板的噴頭;如果想設計成2X2的形式布置噴頭,有不滿足4mX4m梁內設置1個噴頭的要求。往往開發商要求從嚴設計噴頭,因為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噴頭的造價調整遠不如結構專業梁板柱調整帶來得經濟效益高。另外地下室層數的增加,給排水工程及部分消防工程的設計內容也增加,如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室內消火栓系統、地下室污(廢)水系統、地下室地面沖洗給水系統等,甚至有的地下室內考慮洗車場服務,給排水專業就要在地下室預留洗車水循環回用設備場地和設置隔油池,隔油池還必須定期進行汽車廢油專業回收。

超高層建筑的地上部分,往往都是單塔建筑,在工程領域里有人對超高層建

超高層①注譯:結構專業的《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將10層及10層以上或高度超過28m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稱為高層建筑結構,當建筑高度超過100m時,稱為超高層建筑,而在建筑專業的《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 50352—200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將10層及10層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過24m的公共建筑和綜合性建筑劃稱為高層建筑。

筑地上部分建設單塔還是多塔的造價進行討論:“盲目追求單塔建筑的高度做法

和拆成多塔建筑建設的做法,工程造價最高可相差近40%”。而給排水工程設計內容在單塔建筑和多塔建筑之間進行比較,多塔建筑僅僅比單塔建筑多出地上部分塔樓高度的雨水系統、污(廢)水系統、室內消火栓系統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其造價產別也遠遠比不上40%。對于我國是個節約型國家或開發商來說,都是不合時宜的,應本著超高層建筑的經濟性、合理型盡量多公用一套系統,盡量對建筑、結構專業提出合理的形式,將工程造價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

2、工程施工的優化

超高層建筑一般將較為重要的設備和管線設計在地下室和避難層,使地下室和避難層容易出現管網矛盾沖突;標準層由于結構較為復雜,梁、柱密集,管道的敷設對凈高的影響較難解決;標準層以上給排水套管、洞口、管線留設不太一致,因此,應該針對圖紙進行及時的與設計師良好溝通,在事故發生前進行有效地控制。

為解決超高層建筑給排水施工難點問題,特提出了加強預留預埋、分區施工、樣板層等解決方法,下面逐一論述。

(1)分區施工

由于超高層建筑一般都建筑面積大、垂直高度高,施工組織管理難度大。所以要采取分區安裝的施工方法,分區施工能充分利用高層建筑的垂直空間,縮短施工工期、避免施工作業面混亂,便于管理。分區以后能夠系統的組織施工、監督及控制工程質量。

(2)預留預埋

直接影響管道安裝和凈高的因素還同時有預埋和預留。孔洞、套管以及管井的是否準確,都對日后的安裝工程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對于這項工作的強化可以對于建筑物的結構破壞起到一定的有效的預防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事故前進行控制。現場技術人員必須要對各種設備及管道的重點部位進行綜合考慮,做出專項施工組織設計,充分理解施工圖紙,并對沒備、潔具等的安裝尺寸、管道配件的安裝尺寸及安裝工藝熟悉,應對比結構尺寸繪制給排水預埋圖和提前形成各樓層預留、預埋統計表。每一處預留預埋完畢后對照統計表檢查位置及數量,避免日后的結構破壞。

(3)成品保護

對于成品要進行有效的保護,尤其注意保護其表面的光潔,避免管道、衛生潔具以及備件等不受到磨損等傷害。平常要注意鎖門并且進行專人看管,同時注意做到交接登記工作。對于工作人員要進行教育,使其明確保護的重要意義所在。同時,要對施工中的難點和重點問題進行認真的組織和設計,在每一道工序上要進行嚴格的把關,以提高超高層建筑的質量,盡量使用最為先進的施工技術,提高其適用性,延長其適用壽命,同時做到減少空間和美觀舒適的最佳效果。

(4)樣板層

做樣板層的目的是確認標準層每層的管道安裝形式、尺寸、位置和各類管道配件、支托架等得布置形式。衛生間潔具的定位尺寸等。因為超高層建筑的標準層基本上大致都相同,而且樓層都非常高,所以,可以選擇其中的一層,例如標準二層,做出合適的樣板層。對于圖紙,要進行仔細的閱讀,同時與設計者進行良好的溝通,協商解決避難層與標準層之間管道銜接部分等不合理的施工內容,因為在設計時,常常會對管線交叉等一些細節方面的問題造成設計失誤,進而加劇了施工的困難程度。因此,同樣要給予樣板層足夠的重視,樣板層是一個良好的建筑的示范,要做到有所施工內容滿足適用性、經濟性、安全行。

參考文獻:

[1]. 袁長標 張昭杰 翟瑞華. 超高層建筑給排水設計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 給水排水.2009(9):90

[2]. 王寶寶. 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給排水及消防系統設計方法分析.[J]. 商品與質量理論研究.2011(2):230

[3]. 崔國景. 高層建筑給排水的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