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音樂教學方法范文

時間:2023-06-20 17:18: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常用的音樂教學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常用的音樂教學方法

篇1

【關鍵詞】小學音樂,音樂教學,范唱作用,新課改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推進,音樂教師的教育觀念、藝術修養、知識結構、業務能力等,都在不斷地深化與提升。范唱是小學音樂教學中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之一。教師在教學中富有情感的范唱是通過人聲傳遞的審美情感,它比采用其他的藝術手段更加直觀和具體,更能誘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因而也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運用范唱,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把學生帶入優美的教學情境,還可以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這樣,不但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唱歌曲,還能有效地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那么,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怎樣恰當地運用范唱,發揮范唱最佳的效果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利用錄音范唱來激發興趣

在音樂教學中,除了運用教師的范唱來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學歌的積極性外,運用錄音磁帶進行范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它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入歌曲情境,更能幫助學生掌握歌曲旋律,提高音樂教學效果。如:我在教唱《趕海的小姑娘》這首歌時,就充分地用運用了錄音磁帶進行范唱。上課一開始,我就面帶微笑地對學生們說:“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大家想不想聽?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感受它的美”,說完以后,馬上開始了錄音范唱。優美的旋律、動聽的歌聲一下就激起了學生們的興趣,伴隨著優美的旋律,孩子們不由自主動了起來。我接著問學生:“你們能感受出這首歌曲是幾拍子嗎?”部分學生回答:“2/4拍。”“那么,歌曲中又唱了些什么呢?讓我們再來仔細的聽一聽吧。”緊接著,開始了第二遍、第三遍的錄音播放。學生通過反復的聆聽,較好地說出了歌詞所表達的內容,也初步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從而達到了提高音樂課堂效果的目的。

2.利用教師的范唱感染學生

教師范唱得好與否,不僅決定了一堂音樂課的成敗,還可以直接影響學生對所學歌曲的感受。因此,教師要求學生唱好歌曲,首先自己必須投入地去演唱。

例如:我在教唱歌曲《我們的田野》時,就非常注意自己的范唱。在范唱之前,為了讓學生對歌曲有正確、深刻的理解,我先簡要地向學生介紹了本歌曲在寫作上的一些特點,形象地描繪了歌詞表達的內容。緊接著,伴隨著優美、歡快的錄音伴奏,我臉上洋溢著歡快、喜悅之情,并且還根據歌詞內容自編了簡短、明快的舞蹈動作,再現了田野的美。雖然這時學生還不會唱這首歌,但學生已被老師的歌聲所打動,部份學生情不自盡隨著老師的歌聲有節奏地拍手或點頭,臉上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因此,這節課中范唱的運用成為了這一堂課中的一個亮點。又如:在教唱,《快樂的潑水節》這首歌時,課堂上充滿了熱烈、活躍的氣氛。其他學生也都表現出想快點學唱這首歌曲的急切心情。在這節課中,通過教師飽滿、熱情的范唱,引起了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在聽覺上產生了對音樂的熱愛,從而對學生情感的投入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為輕松地學會這首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任何一首歌曲都是藝術家情感的產物,它通過藝術家特有的方式來表現,或活潑或憂傷或歡快或悲壯,使人們從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白居易曾說過:“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維唱聲。”真摯、確切的情感往往更盛于老師的嗓音。范唱時,老師要盡可能把歌曲所包含的美好思想、內在情趣用美的聲音表現出來,力求唱得準確、清晰而富有感情,這樣能給學生唱歌前的藝術感染,激發學生學習新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利用范唱發揮立體作用

范唱應根據歌曲的需要,有的放矢、靈活巧妙與新歌教學融為一體,發揮它立體的作用。具體說來,可以有以下幾種:

3.1 新歌教學前進行范唱,學生最容易接受也是其效果。

在學習新歌教學之前,一般教師會對學生進行一些與新歌教學有關的課前訓練,再通過一些巧妙的導入方法和作品介紹,使學生對新歌充滿了好奇。他們的心里可能在想: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一首什么歌曲呢?這首歌曲是否好聽?在這個時候,教師富有感情的歌曲范唱給學生全身心投入欣賞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我在教唱《小雨沙沙沙》這一課時,首先我利用多媒體把《小雨沙沙沙》這幅圖制作成動畫課件,再配上動聽樂曲、優美的誦讀,讓學生在靜靜地欣賞中,初步了解了這首樂曲的表達的內容。緊接著,我一邊深情地表演小雨落下的情形,一邊用舒緩、悠揚的歌聲范唱著《小雨沙沙沙》,這樣的一幅柔美、自然的畫面,不知不覺把學生帶入了境界中。

3.2 巧妙的方法來導入,或是運用不同的方法聆聽歌曲。

當有一些學生對歌曲的內容不理解,或者唱歌技能與演唱的要求不相適應時。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單獨指出歌曲的內容情節以及旋律上的各種特點,啟發學生進行想象,然后再對歌曲作片段性的親自示范,以起到直觀教學的作用。如:在教唱《小鳥請到這里來》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指導、學習,已基本學會了演唱這首歌曲,但在情感的處理上和聲音的演唱技能方面還不能很好地到位。面對這樣的問題,我運用分段演唱法,把這首歌曲分成兩個部分進行范唱。在歌曲的前部分我用親切、明朗的聲音來演唱,歌曲的后部分用深情、悠長的聲音演唱。范唱完后,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區別這兩種唱法的不同。再問學生:“你能像老師一樣有感情的演唱這首歌曲嗎?讓我們比一比,看誰唱得最深情。”最后,通過分段范唱的方法使學生很快地了解了這一教學重點。

總之,作為一個音樂教教師,在音樂歌曲教學中應力求通過范唱這一鮮明的藝術形象誘發學生興趣,引起美感,產生共鳴,使學生感受美、體驗美、鑒賞美,在審美的過程中既學到知識,又提高素質。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堂;反思;對策

一、初中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反思

(一)教師授課照本宣科,忽視音樂教學的靈活性。

由于廣大教師工作者并未意識到音樂教學對初中生成長的重要性,而缺乏對音樂教學的重視,在上課的時候存在敷衍了事的應付情緒。盡管在授課之前任課教師也會認真備課,上課時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表面上課程節奏銜接緊密連貫一氣呵成。而事實上這種看似順利的授課對學生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學生需要的是教師的引導,在學習中感受音樂的魅力享受音樂的熏陶,這種死板的教學中學生根本感受不到音樂之美,享受不到音樂帶來的愉悅,除了抹殺學生對音樂探索的積極性之外起不到作用。

(二)課程授課結構單一,忽視教學內容的多樣性。

初中音樂教學包括識譜教學、樂曲欣賞教學、發音教學、獨唱教學、合唱教學等,每一項教學內容都有著不同的教學結構和方法,但在初中教學中部分教師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里,在音樂教學中對識譜教學和發音教學等基礎教學教授較少,對合唱等難度較大的教學也僅僅是蜻蜓點水般一筆帶過。上課的時候只是簡單的放放音樂,然后帶領大家唱幾首歌就完了。至于對音樂的欣賞和評價基本上沒有細致和深入的教導,學生自然也就無法從情感上體驗歌曲的意境,課堂教學效果也因此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三)單一和低效的傳統教學模式。

現在常用的初中音樂教學方法大致為兩種。一種是“梨園式”教法,這種方法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藝人常用的方法,也就是師傅唱一句學生跟著唱一句。另一種為“專業課堂”,這是專門練習發聲、識譜、范唱、教唱等古板的課堂。現在,我們的音樂教學的模式沒有什么突破,大多還是這種一成不變的模式。

二、初中音樂教學的立足點

(一)提高學生注意力,增強學生音樂技能

音樂教學的目的歸根到底還是要通過課堂教學實踐來先學生傳遞一定的音樂鑒賞能力、認識能力和演唱能力,從而提升初中生對音樂的認知和感知,通過音樂的熏陶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提升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意味著教師更加認真的對待教學,在教學方法和內容上更加貼近學生需求,因此也就能夠使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更多的音樂技能,提升學生的對音樂鑒賞及演唱能力。

(二)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良好的課堂氛圍加上生動活潑的音樂教學,在課堂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講解下欣賞更多的優美曲目,細細品味其中的意境和內涵,讓音樂的魅力深入每一位同學的心靈,用音樂起啟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生命的愉悅,從而提升學生對音樂、對人生、對社會的審美。這樣的教學才是有益的,這樣的音樂才是符合素質教育發展理念的。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對學生的心靈成長可謂是意義重大。

(三)激發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習積極性

有效的音樂教學不僅僅重在技能的訓練和理論的傳遞,更是一種心靈的交流和思想的引導,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音樂教學將會變得更加生動活潑,才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和認可。通過音樂教學的改進,學生對音樂才能產生強烈的熱愛,對音樂的學習才能更加的主動和積極。學習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有效的學習是教師與學生相互培養的結果,缺乏任何一方的配合課程結果都會非常糟糕。

三、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對策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新課改更加強調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動參與性,由過去重在知識的灌輸轉變為重在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能力。音樂教學作為一項集理論教學與實踐于一體的課程,對學生的體驗和參與度要求更高,然而現實卻常常是講臺上面教師費盡心思,下面的學生確實茫然冷漠甚至昏昏欲睡,這種消極現象的出現對音樂教學是巨大的打擊。我們的教師必須認識到這種情況存在的根源,其實并不是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真的毫無興趣,而是授課方法或者內容無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初中音樂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興趣點和年齡特性在哪,然后有針對性的利用多媒體教學播放生活可愛的情景音樂劇,把音樂教學融入到劇情的欣賞當中,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提起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借鑒先進教學方法,促進師生共同進步

音樂教學的學習不是教師或者學生單方面的獨角戲行為,更重要的是雙方的默契配合,老師教得好學生學得認真,如此知識和技能的傳達才是有效的,才能實現初中音樂教學的宗旨和目標。在合作教學上,德國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說創立的獨特教學方法獨樹一幟,它更加強調音樂教學的全面性和綜合性,主張通過開展有益的游戲、配合幽默的語言、動作、表演等全面提升音樂教學的趣味性豐富音樂教學內涵,從而提高學生音樂素養。該方法對國內初中音樂教學有著很好的啟迪和借鑒價值,廣大教師應當積極學習國外先進教學理念,結合國內實際,開展與學生互動式的教學方法,促進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共同進步。

(三)組織音樂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競爭與合作能力

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在教學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認真學習積極上進的最好辦法就是開展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自己去發現不足尋找他人的優點,然后進行取長補短促進自我進步。這種微妙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競爭意思和合作意識,他們明白要想超越他人自由讓自己變的更加強大;他們也明白要想團隊更強大,需要每一個人的同心協力。所以通過開展音樂活動的方式,讓大家在活動中展現自我,學生自己就會在心里進行默默的對比,這種競爭意識對激發學生上進心是非常有用的。

結語:新課改下初中音樂教育對初中生成長發育的重要性更加明顯,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將對初中生音樂素養的培養以及審美能力的提升有著巨大幫助。音樂教育之路漫漫,需要的是千千萬萬一線老師的不懈努力與探索,只有深刻把握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在實踐中切實做到一切為了學生,才能提高音樂教學的成效。

參考文獻:

[1]閻娟莉.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反思及對策神州.2013(10)

篇3

關鍵詞:教學; 方法 ;收獲 ;知識

作為小學音樂教師,在不斷的學習、研究、探索、實踐過程中,經常會感受到新的教學改革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強大的沖擊。良好的音樂教學方法是我們教學上巨大的推動力。教學,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最好教的是死知識,教者只需“照本宣科”,但是效果也是最差的;而最難教的則是既要教會學生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精力,學會最多的知識的方法。

音樂教師要隨時捕捉到更新、更好的教學方法,在我九年的教學實踐中,找到了幾種音樂教學方法,以拋磚引玉,與同行分享。

一、在愛好中體會

小學生的愛好是很多的,例如,他們愛念兒歌。他們在兒歌中游戲,在兒歌中學習,在兒歌中成長。于是,我就常常運用“兒歌法”教學生記難記的概念性知識,學那些平時覺得枯燥無味的樂理知識。

二、在游戲中受教

在教學實踐中,我常常仔細觀察學生們做游戲,發現他們能夠在游戲中受教。

如:課堂常規的調動我們用“對口訣”的方法進行:“問:小腰板。答:挺起來。問:小嘴巴。答:笑起來。問:兩只小腳。答:踩地上……”這是小學生游戲中喜聞樂見的一種方法。這些口訣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富有節奏,便于記憶等功能。我就將此運用到音樂教學中來。如:與學生對唱記住歌詞、音樂知識教學時用口訣進行,學生既喜歡又容易記憶。

三、在生活中感受

小學生的生活與成年人不同,只要我們留心觀察,捕捉特征就能夠將其運用到教學中來。例如一些樂理知識能夠用小言語識記,一些背唱的歌曲能夠用動作輔助記憶等。

四、在思維特點中尋找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形象思維大于抽象思維。因此,我們應該時時注意運用他們的形象思維去啟發他們的抽象思維。如:在教學生唱好頓音記號,就用拍籃球的方法,讓他們細心體會籃球落地的聲音是“短促、有力、清脆、有彈性”的,學生再演唱就不難掌握了。又如:在教授《春天舉行音樂會》這首歌曲時,我先讓學生看來一個小雨蒙蒙的動畫,再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著看過的動畫聽歌曲范唱,展開豐富的聯想,睜開眼睛后就有了生動的體味,再唱時感情就不同了。

五、在另一事物中遷移

創造性思維、發散性思維的常用方法之一就是“遷移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巧妙的運用這種方法也能解決許多難題。如:在視唱和合唱時,學生往往唱不準音高,我就先教學生吹豎笛。豎笛有固定的指法,這指法,看得見,摸得著,吹出音來聽得清,吹準比唱準簡單。于是我讓學生先吹再唱。這種方法在合唱教學中尤其見效。先合奏再合唱,讓學生再另一種事物中去感受和體會,再遷移到自己的演唱中來。

六、在教學難點在解決

在小學音樂教學難點中,運用“示范、講解”的方法,有時未必能夠解決問題,而創造一些巧妙的教學方法往往能夠使難點迎刃而解。如:在豎笛教學中,學生吹奏一段稍快的樂曲時往往掌握不了指法,容易出錯卻又無法及時改正,我就讓學生對著鏡子吹,看著自己的指法,找位置,找手勢,讓學生自己體會解決難點。

七、在教材中挖掘

我們的教學方法,千變萬化,但一刻也不能脫離《大綱》,一刻也不能脫離教材。許多教學方法,都應從教材中挖掘主來,教材給我們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某一新的任務,我們就應創造出完成某一新任務的教學方法來。幾年的小學音樂教學經驗告訴我:教材中出現的新問題、難問題,往往是我們創造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的重要前提。

八、在教師素質中提高

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是成功地創造和運用教學方法的重要條件之一。反之,一個自身素質較差的教師,就是有了很多的教學方法,也不能夠運用自如。

音樂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音樂教學方法是一種為了達到音樂教育目而調整教師和學生相互聯系的活動方法,是教師和學生在共同活動中采用的手段。小學音樂教學方法還有很多很多,無群無盡。可以說:教學難點有多少,學生生活有多少,教學方法就有多少。要想創造出更好的教學方法來,我們一線的老師們就要熱愛小學音樂教育事業,因為只有熱愛了才會嘔心瀝血,開動腦筋,創造更好更多的方法。要運用創造性的思維方法。要牢記“留心處處皆學問”這一真理。要不斷學習和提高。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音樂教學創新思維培養方法

音樂作為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中學生起著巨大的作用。要想成功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音樂教師首先應具有創新意識,要能夠運用豐富新穎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本文談談自己在音樂教學中采用的一些方法。

一、竟猜音樂謎語,加深對音樂知識的理解

音樂知識的學習是音樂教學的一部分,是提高其它音樂能力的基礎,但學生往往忽視它的重要性。我常常用竟猜音樂謎語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從而加深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如在學習初中課本第一冊音樂知識“常用記號”之前,我在黑板上寫出了一則音樂謎語:“一個大門兩扇板,兩對門眼遙相見,音樂家們到這里,都得來回跑兩遍。”――打一音樂記號。要求必須在下課前回答出來,同時提醒學生從本課所學的內容中找出答案。學生們馬上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思維頓時活躍起來,對于我所講的常用記號似乎一個都不愿意放過。學生們聽講時精力集中,認真仔細,態度是積極的、主動的。當他們最后正確地答出謎底是“反復記號”時,臉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這種教學方法不僅使學生很快掌握了常用記號的寫法和用法,加深了對音樂知識的理解,而且還增強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興趣。

二、運用卡拉OK,提高演唱能力

學唱歌曲,相對其它音樂教學內容而言,可以說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和喜歡。為此,我在歌唱教學中經常用“卡拉OK”這種形式來提高學生的演唱能力。“卡拉OK”在演唱方式中有著突出的優點:可隨意升降調,具有優美動聽的伴奏音樂,可隨時在輕松、自然之中體會演唱的感覺。如在初中第一冊課本中的歌曲《太陽出來喜洋洋》,卡拉OK伴奏音樂就非常好聽。我根據學生的音域錄制了幾遍不同調的伴奏音樂。先讓學生集體演唱,一是熟悉伴奏音樂,二是尋找適合自己的調。接著讓學生上臺表演,聽著歡快的適合自己音域的伴奏音樂,上臺的學生不再緊張,情不自禁地唱了起來。然后,我又讓學生分組進行卡拉OK比賽,有的小組還進行即興伴舞。不同的表演動作,不同的演唱風格使此時的氣氛達到了。在對比中,同學們有了進步;在老師、同學的鼓勵聲中,學生們有了演唱所必須的第一步――勇氣。通過卡拉OK表演,學生不僅提高了演唱能力,還逐漸掌握了演出中的一些常識,如拿話筒的方式,話筒與口的距離適度,話筒不能對著音箱等。這如其他學科要求加強動手能力一樣,也是一種加強實踐能力的好方法。

三、講述音樂故事,提高欣賞感悟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如果給學生講一些生動的音樂故事,情況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如欣賞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搖籃曲》時,我首先介紹的不是舒伯特的生平及代表作品,而是講了一個“音樂家與土豆”這一聞名世界的故事。學生們一下子靜悄悄的,由不在意到全神貫注。隨著故事的深入,學生的情緒也發生了變化。在聽到舒伯特為換一盤土豆充饑而即興創作的《搖籃曲》在舒伯特死后三十年就拍賣成四十萬法郎的高價時,學生們的表情由淡淡的傷感變成了憤憤不平。在我的啟發下,同學們大膽提問,各抒己見。有的想知道舒伯特生活的國家和當時的社會背景,還有的學生則問我:“作曲家貧病交加,為什么還要堅持從事薪水微薄、不被重視的音樂創作呢?”甚至有位學生脫口說道:“我長大以后,如能當官,一定當個重視人才的好官。”常說的“以美輔德”、“寓教于樂”很自然地就收到了德育教育的效果。通過師生熱烈的討論,同學們充分而全面地了解了舒伯特的生平事跡,并為他對音樂藝術的奉獻精神而感動。

四、表演特色舞蹈,增強音樂理解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的音樂文化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風格,要想充分了解各民族的音樂特性,僅僅聽是不夠的。為此,我在給學生欣賞一些民族音樂時,常常用舞蹈動作加強其音樂的特性,借舞抒情,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高中欣賞教材中的巴烏獨奏《漁歌》就是一首舞蹈性較強的樂曲。初聽這首樂曲,學生馬上就被音樂的柔美、婉轉吸引住了,這時,我隨著音樂接連跳起了彝族舞蹈和苗族舞蹈,共同的特性使這兩種舞蹈和音樂很快融合在一塊兒了,學生們很快就說出了這兩個民族的名字,然后我故意跳起了豪放的藏族、蒙古族舞蹈,音樂與舞蹈的極不協調,使學生著急的齊聲喊到:“錯了!”我會心一笑將動作又變成了傣族舞蹈,“這才對了!”同學們脫口說道。這堂課通過形象的舞蹈表演,使學生在聽和看的過程中體會到了樂曲《漁歌》所具有的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獨特的音樂風格及其表現的內容和情感。

五、觀看影視作品,提高審美情趣

篇5

關鍵詞:意義 興趣 方法

一、初中音樂教育的重要意義

音樂教學方法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益。音樂知識的傳授,學生對音樂由不知到知,對識譜、唱歌、奏樂、欣賞,由不會到會,并逐步形成技能技巧,都必須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優良的、合理的教學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保證學生能正確地領會和掌握教材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智力、能力,發展他們的創造力。音樂教師也能從中累積教學經驗,增長教學能力。如果教學方法不得當,音樂教師同樣花了很大的精力,但收獲甚微,甚至會挫傷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學生的音樂能力也得不到發展。我們在聽課中經常會發現,有些音樂教師歌唱得動聽,琴也彈得入味,個人的音樂素質也很好,論音樂水平在一般音樂教師之上,但由于他不研究音樂教學方法,所以教學效果不盡人意。而有些音樂教師個人的唱歌、彈奏技能、技巧可能不很突出,但他注重研究教學方法,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師生配合默契,教學活動充滿著樂感,其教學質量一定是良好的。因此,掌握科學的音樂教學方法是一個音樂教師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它不僅對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有重要意義,而且關系到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各方面的有利發展。

二、用創新和師愛激發學習興趣

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一般來說,學生往往都會因為喜歡某位老師而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那一門學科,如果每個老師都具有這種魅力,那么學生的學習會是幸福和快樂的。那這種魅力從何而來呢?我想,教師必須尊重、關愛每一個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善于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贊語等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那么學生也就熱愛、尊敬教師,愛上你所教的那門課。如果學生對某位教師沒感情,師生關系不融洽,就會對這門功課不感興趣,那么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都會受壓抑。

另外,教師還要有豐富的知識和精到的授課藝術來吸引學生,滿足學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們對學習材料充滿濃厚的興趣,去鑒賞、品味、思索,并獲得各方面的啟迪。教師還要熱愛自己所教學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發展狀況,以最簡潔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進行教學,使所教內容成為教師和學生的興趣中心,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征,一個人當他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去探索。所以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去激發學生心靈深處的強烈的探索欲望,其次為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教師必須酷愛自己所教的學科,并努力從事發現、研究、探索,使之成為自己的興趣中心,從而要有效地去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有了濃厚的興趣,學生精神才會豐富,思維才會靈活、多變、流暢。

三、音樂教學方法是音樂教師和學生共同活動時采取的手段

音樂教學方法它即包括教師教音樂的方法,也包括學生學音樂的方法。在現代音樂教學中,自始至終包括著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的教與學的雙向交往活動。例如音樂教師應用演示法進行新歌范唱,而學生則要集中注意力聆聽、感受。思考這首歌的情感、意境,獲得對新教歌曲的整體印象,產生學唱的欲望。再如,教師指導作品欣賞,當學生熟悉了第一、二樂段主題旋律后,教師用談話法,要求學生在聽第三部分音樂時,找出這一部分與前兩部分的關系。學生仔細地聽完了作品的第三部分,發現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音樂的再現,從中懂得了ABA三段體曲式的特征,并能創造性地運用這知識,即興創作一首短小的三段體音樂,這些都充分地體現了雙向交往這一特性,做到即協調、均衡,又層次分明,以提高教學方法的效果。

現代教學方法強調情緒在教學中的作用,心理學家認為,人的認識與情緒不可分割地聯系著,積極的情緒對認識具有動力功能。大量的實驗證明,愉快時則感知比較敏銳,記憶比較牢固,思維比較活躍。反之,消極的情緒則會阻抑認識活動的開展。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

四、教學有法而無定法

篇6

關鍵詞:高中音樂;學生;教師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3-0219-01

1.音樂實踐能力的培養

學生都有自我表達和表現的愿望,教師應啟迪和引導他們在音樂天地里展現他們的才華。通過聆聽音樂和歌唱表現出來的各種動作表情是學生音樂創造活動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表現形式。在教學中啟發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和表現音樂。歌曲《大海啊,故鄉》欣賞完后,讓學生進行歌唱藝術的實踐,有三位學生進行了獨唱,六名女生、八名男生進行了小組唱。女生齊唱一、二樂句,男生齊唱三、四樂句,五、六樂句男女生齊唱。這樣的設計很有創意,不但使學生的演唱進行了實踐與展示,而且加深了學生對家鄉、對祖國母親的深厚感情。我在教學過程中,堅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把教室變為舞臺,讓他們在這小小的天地里展現自己的愿望。

2.通過音樂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想象

在現實刺激物的作用下,人腦中的舊表象重新配合,從而構造出與原有事物基本相符甚至完全嶄新的形象。創新思維區別于一般思維的特點之一就是有想象的參與。為要從大量感性材料中把握事物的內在聯系就需要運用想象力去設想、去構思事物內部的結構聯系。想象是形象思維的一個重要成份。愛因斯坦曾說:"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知識的進化,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1895年,十六歲的他想到了一個新奇的問題:假設有人能夠追上光速,將會看到什么現象呢?對此,他思考了十年,想象之花終于結出了豐碩的科學之果——狹義相對論問世了。

想象又是藝術創作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也是一個藝術家才華的體現。音樂創作比任何其他藝術創作更需要想象,因為它在現實中找不到模本,作曲家要在現實與音樂之間建立聯系只能依靠想象作為中介。想象還是貫穿在音樂表演過程中的另一種心理要素。音樂作品情感的體驗,意境的領會都離不開想象的作用。

音樂的一切藝術表現都是通過聲音與表現對象之間的比擬、象征以及模仿的關系來實現的, 而想象就是使這些關系得以實現的中介橋梁。 在音樂審美活動中也必須依靠人們聽覺經驗對音樂的強弱長短、高低等變化產生想象來實現。

3.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在開發學生多元智能的基礎上,關注學生情商的培養

傳統的智力概念是用智力商數"IQ"來表示的,它是可以通過測驗而量化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用"MI"來表示,是發展每個學生的強項,人人成才;情商用"EQ"來表示,是個體的重要生存能力,指一個人在社會上要獲得成功的情緒智能,占 80%。是對高中學生的發展與其社會生存能力的促進。因此,音樂教師在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對開發學生多元智能的基礎上,更應該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與培養,尤其在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審美能力的培養,對體現高中音樂課程目標顯得尤為重要,這將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培養學生個性的全面和諧發展具有一定啟示。

4.要重視情緒在音樂教學方法中的作用

現代教學方法強調情緒在教學中的作用,心理學家認為,人的認識與情緒不可分割地聯系著,積極的情緒對認識具有動力功能。大量的實驗證明,愉快時則感知比較敏銳,記憶比較牢固,思維比較活躍。反之,消極的情緒則會阻抑認識活動的開展。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

篇7

關鍵詞:學前教育;自彈自唱;鋼琴彈奏

學前教育學生自彈自唱能力較差,這直接影響幼兒園的音樂教學質量,通過幼兒園組織音樂活動,表現為幼兒教師在給幼兒示范演唱歌曲時沒有表現力的同時不能融入幼兒活動的氣氛當中、在彈奏中左右手配合上協調能力不是很好、自彈自唱能力差的現象。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綜合能力,我們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中的問題

首先,學生認為兒歌教學太簡單,彈奏起來沒意思,覺得會彈就行了,至于唱就沒那么重視,所以自彈自唱無形當中就被學生這樣忽視了。其次,學生沒有良好的練琴習慣,在練習時獨斷專行不按照教師所教授的方法去練習,忽視重難點的單獨練習,久而久之學生就養成了彈奏歌曲時不完整、不流暢的情況,若再加上邊彈邊唱,則會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習慣按自身成長的方式進行教學,“重技輕藝”盲目地為了參加比賽過于對學生“揠苗助長”,要求學生彈奏高難度的練習曲以及樂曲,認為彈奏一些高難度的曲目就能提高學生的演奏水平,自彈自唱也就輕而易舉了。長時間用這種方法教學,教師感覺教得累,同時學生也越學越累,甚至產生厭學情緒。

二、鋼琴彈奏方面

在教學中學生應加強音階、琶音等手指基本功訓練。彈奏具體作品時,根據音樂表現的要求彈奏出音樂的內在張力,根據彈奏作品內容指導學生彈奏時將曲子分成幾個部分,并適當放慢速度進行慢練,也可將其中的難點進行單獨的反復慢練以降低彈奏難度,待彈奏技術問題解決了,再快速而完整流暢地彈奏。根據音樂作品的思想、感情選配合適的伴奏音型是十分重要的。根據不同題材、不同類型的歌曲所選用的伴奏音型是不同的,所以只有讓學生掌握各種不同的伴奏音型,才能得心應手地進行歌曲的伴奏。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學會學習。

三、解決歌唱中的問題

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基礎訓練,要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在教學中讓學生懂得發聲的基本方法,了解聲音共鳴原理,了解民族、美聲、通俗唱法的特點,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演唱能力,盡可能讓學生大量接觸不同類型、風格的聲樂作品,充分挖掘各種聲樂作品中所蘊藏的情感因素和審美體驗,挖掘聲樂作品的審美價值,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只是掌握歌唱的技巧,而是著重體會和表現歌唱的內涵,不斷培養和提高學生整體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演唱能力。

四、自彈自唱能力的培養

1.由易到難,逐步深入

自彈自唱能力的訓練要嚴格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在自彈自唱的初級階段最有效的辦法是教師密切配合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和難度,選擇那些對伴奏能力有用的練習曲和樂曲,教師在鋼琴課上要將基本技能技巧的訓練與即興伴奏能力培養有機結合起來,從各種簡單到復雜的伴奏音型入手,由易到難選擇一些簡單的正譜伴奏歌曲讓學生進行彈唱練習,之后教師給予范唱范奏,做到對音樂的理解,表現細膩而準確,使學生在充分理解歌曲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隨著彈奏曲目的增多,學生慢慢積累了一定的和聲語匯,按照各種常用伴奏音型、調式,學生彈唱技能及和聲理論知識也不斷豐富,學生不斷從中汲取養分,開闊視野,豐富自己的伴奏效果,教師要有意識地著眼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思路。

2.協調配合,實踐鍛煉

學生在前階段的準備后有了一定的演奏和演唱能力,從自彈自唱技能發展到成熟階段練習時基本已能自然進入歌唱狀態,彈與唱基本能夠協調配合,這時教師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配彈練唱和實踐,同時通過回課,讓學生到臺上彈唱表演,鼓勵學生大膽參與,幫助學生克服緊張情緒,在實踐中改變自身的心理狀態,消除障礙,實現自我調節,增強自信心,逐步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總之,對學生自彈自唱能力的培養,需要引起每一個音樂教師的充分重視,一方面使學生的鋼琴伴奏能力和歌唱能力得到有針對性的提高,對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通過自彈自唱的訓練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同時也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充分認識到自彈自唱在工作中的重要意義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開啟智慧大門,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才能為社會輸送更多創新型優秀人才。

篇8

[關鍵詞]音樂課堂 創新能力 實踐能力

愛好音樂藝術是人類共有的本性。可以說人的一生都伴隨著音樂,學會如何賞析音樂,分辨音樂的優劣是當今音樂教育一個嚴峻的問題。古語說的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就音樂教育而言,是培養學生終身愛好音樂的情趣和尊重音樂文化的態度。作為教師,我們的首要任務是交給學生一把打開音樂殿堂的金鑰匙,為音樂技巧奠定必要的基礎。

一、注重培養“傾聽”的習慣

高中的音樂課以欣賞為主,教材提供了一大批古今中外優秀的音樂作品。教師在指導學生欣賞和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時,應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為前提條件。音樂本身是聲音的藝術,聽覺的藝術,一切感知都是從傾聽開始。然而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逐步養成的。首先,教師要造就良好的“傾聽”氛圍。如以優美的音樂教學環境和優質的音響器材來吸引學生去傾聽。其次,教師要根據作品采取可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如提出難度適中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欣賞。在欣賞探戈名曲《小伙伴》時,筆者提出:“這首樂曲的節奏有什么特點?它由那些樂器來演奏的?作品的情緒是怎樣的?在表演探戈時,舞者的表情應該是怎樣的?”因為提出了問題,就為學生的傾聽提出了目的。教師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如何通過傾聽,在音樂中尋找答案。從激發學生“傾聽”的愿望,到切實完成傾聽任務。當然,中學音樂的欣賞除了在音樂的審美形式中獲得愉悅外,更要把注意力放在對音樂情感內涵的基礎上。每一項問題的提出、解決和最后情感的升華,都應建立在傾聽音樂的基礎上。

二、以拓寬學生的“想象”為己任

現代教學的目的,并不是向學生灌輸大量的知識。作為教師應引導學生如何進行自學、自主、自助、自奮和自勵。即學生自己能發現問題;自己能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自己能想出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最后通過實驗或論證來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教師不再停留在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上,而要千方百計、見縫插針式的“設法把學生的思路拓寬。”為了拓寬學生的思路,在教學方法上,要采取多模式,常用的有“啟發式、對比式、談論式、爭辯式、假設式”。我們的音樂教材中幾乎都有簡短的說明介紹。對音樂的理解其實是不受時空限制的,筆者要求學生在欣賞過程中,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不為課本所局限。筆者在講授俄國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中的祭獻之舞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提供一段解說或表演一斷情景。音樂一響起,同學們所感悟到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以探險為主題,有的是以森林中土族人的祭祀活動為主題,還有的是以血性謀殺為主題。雖然情景大不相同,但有一點共同的感受,音樂陰森恐怖,充滿野性。而由這點引申的都是同學們對音樂的理解和豐富的想象。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一切知識更為重要。”在我們的課堂中,教師一定要打破常規,努力把學生的思維解放出來,不要讓他局限在某一區域,讓學生展開想象的“觸角”去感知豐富的世界。

三、強調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習:內在財富》報告中指出:“教育的任務是讓每個人發展自己的才能和創造潛能。”那么,在音樂課中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才能。教師只要多動一些腦筋,就可以提供學生很多創造的機會。比如,可給學生提出與內容相關的開放性問題,也可以安排學生向老師自由提問的時間,讓學生的思維不斷的被激活。長此以往,就會不斷產生新點子、新見解乃至新的作品,這些無疑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最常用的方式。在實際教學中,筆者還經常展開一系列技能訓練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節奏訓練,筆者讓學生在已有的節奏的基礎上,進行節奏接龍。如第一位學生打出×.× ×××× ××的節奏,那么第二位同學從后一拍開始接×× ×××× ××第三位則×××× ×× ×.×……把模仿和創新緊密結合,既鍛煉了學生的創造思維,同時又鞏固了節奏訓練,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創新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甚至可以運用到考試中去。平時學生最害怕的就是各種各樣的考試。在期末考中,筆者沒有給學生安排單調的技能或書面考試,而是讓學生自由組合,創編一個音樂劇或音樂小品。經過精心準備,最后的期末考變成了一場豐富多彩的展示會。每一個作品都編寫了劇本,分配了角色,而且努力用音樂貫穿整一部作品。同學們自編、自導、自演,不僅把所學的音樂作品很好的融入到音樂劇中(作為背景音樂出現),還自己填詞改變了許多歌曲。筆者為學生精彩的表演所陶醉,更為學生大膽的創新所折服。我們的音樂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在富有創造性的實踐中,提高對音樂的感受力。

四、讓生活中的音樂走進課堂

據媒體報導,現在的學生九成以上都很喜歡音樂,然而卻有一大部分學生不太喜歡音樂課。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材內容脫離學生生活,也有教師本身的觀念和教學方法脫離學生生活。針對這些現狀,筆者力求讓音樂課變得更豐富,更加貼近生活。

首先,作為教師要明確一點,音樂從生活中來,而不是從書本中來,要給學生一個真實的音樂生活,而不是一個人造的音樂生活。教育不能脫離實際,不能脫離時代,要真真切切走進時代,把教材內容變為開放式,內容要豐富,形式多樣。在現實生活中,大眾音樂已經憑借各種媒體對學校音樂教育和學生產生了深刻的震蕩。筆者認為學校絕對不能閉關自守,應將音樂學習和學生生活結合起來。在實際教學中,筆者每節課安排一名學生來介紹一首自己喜歡的樂曲或歌曲,并要求他們著重闡述對作品的介紹和對音樂的理解。當然大部分同學都介紹了流行歌曲,作為教師,筆者鼓勵他們要有正確的觀念和認識,對這些音樂不要統一采用拿來主義,要有自己的想法。學生介紹完,筆者總是作一些簡短的評介,逐步引導學生走入健康的音樂生活。現代的學校音樂教育要求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音樂教育內容向真實生活情景轉化,更多地聯系學生面臨的生活環境來設計教學,增加與現代生活的關系密切的通俗音樂等。

馬克思曾說過:“正如只有音樂才能喚醒能欣賞音樂的感情,對于不懂音樂的耳朵,最美的音樂也沒有意義。”培養音樂的耳朵,實際上就是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堂中培養學生一定的音樂審美能力和修養。讓我們走進音樂,撥動感悟音樂的心弦,揚起高雅藝術的風帆吧!

參考文獻:

[1]學習――內在的財富.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學校音樂教材.奧爾夫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篇9

一、具有較高的創新能力

作為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目的地教師,自身應具備較高的創新能力,具備良好的創新個性。這樣,教師才能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才能創新性地運用教材和各種教學方法。

二、積極營造課堂氣氛

創新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需要一個良好的氣氛。創新型教師要善于在教學中營造這種氣氛,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積極、自由地思維。要營造富有創新性的班集體、溫暖寬容和理解的氣氛、創設問題情境。

學生處于富有創新性的班集體,就會積極主動地開動腦筋,使創新性思維成為一種習慣;充滿溫暖寬容的氣氛,思維上雖是緊張的,情緒上是放松的;創新性教學關鍵在于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的思維總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

三、激發創作興趣

有了創新型的教師固然是關鍵,但教師還要善于運用各種直觀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引導他們進行創作嘗試,從而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

1.加強節奏訓練與創作

奧爾夫提出在音樂課堂中“節奏第一”的口號,面對低年級的小學生,教師首先應培養他們的節奏意識,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進行節奏創作,讓他們將自己比較熟悉的歌曲進行簡單的節奏變化。例如歌曲《閃爍的小星》:

2/41155665 -4433221 -

一 閃 一 閃 亮 晶 晶,滿 天 都 是小 星星。

經過同學們的創作改編后,就變成了以下的節奏:

3/4 1-15-56-65--4- 43-32-21--

一 閃 一 閃 亮 晶 晶, 滿 天 都 是小 星 星。

2.加強音樂情感的體驗和培養

小學低年級音樂課堂教學應以情感教育為主線,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來引導,誘發學生對音樂產生初步的情感體驗,加強學生對音樂作品正確的感知和理解,以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

3.激發創作的興趣和熱情

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教師應抓住學生這個時期的年齡特點,結合教學讓學生多聽、多動,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通過游戲激發學生旋律創作興趣,當學生認識了音階以后,就可以設計一些音樂游戲,例如《擊鼓》、《接龍》等,讓學生進行簡單的旋律創作,對創作積極、主動的學生給予表揚,從而提高他們對旋律創作的興趣。

4.加強和提高唱歌表演能力

音樂是聲音語言,而舞蹈則是形體語言。唱歌表演是低年級學生樂于參加的一種音樂活動,也是培養學生音樂綜合能力的一種很好的形式。在學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時,我編排了一段蒙古族舞蹈,讓學生邊跳邊感受藍天、白云、馬兒跑、羊兒跳的草原美景,充分表達了人民熱愛家鄉、熱愛和平、熱愛黨的思想感情。

篇10

一、在音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小學生都是8到14歲左右的學生,他們求知欲旺盛,活動性大,模仿力強,對音樂有天生的好感,但持久性和耐力差。所以,在教學中應注意采用靈活多樣、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方法進行教學,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當前教學中提倡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啟迪、誘導,盡量讓學生在實踐中去獲得知識,發展他們眼、耳、腦、口、手、腳并用能力,從多種感官同時刺激以得到良好而深刻的印象。

二、運用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是教學的關鍵

音樂教學,難就難在因材施教。要做到對不同的學生,都有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有幾條原則是必須遵守的。

1、先“相才”再“施教”的原則

要做到因材施教,了解學生即“相才”是關鍵。在開始系統訓練之前,老師對學生必須有全面的了解。而要了解一個學生,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過程。要充分掌握學生的生理結構、特點、習慣、語言、歌唱條件、發聲缺陷等,然后制定出系統的訓練方案。

2、堅持把握基礎訓練和循序漸進的原則

音樂基礎訓練,就像修高樓打基腳,基礎不打牢、不打扎實,是修不起來的。學習音樂往往都有急于求成的毛病,都喜歡和別人比,老師也有拔苗助長的現象。主要原因是看到人家學習進步快,心里便著急,心里一急便急于求成,結果誤人子弟。音樂教學一定要循序漸進。在基礎訓練過程中,一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音樂理念,培養學生正確的音樂審美觀和正確的聲音感覺(包括內心聽覺和內心感覺)。二是先從學生唱得最好的一個母音開始訓練,逐漸過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形成正確的、良好的歌唱習慣,即能“張口就來”。三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感受力,在進行基礎訓練時,千萬不可光“練聲”不“唱歌”。老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演唱能力,安排豐富的曲目讓學生唱,要認真分析作品,教學生充分表現好每一首樂曲,哪怕是很簡單、很小的音樂作品,不斷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四是鍛煉學生正確的運用歌唱氣息。在氣息練習中,有的人喜歡專門教學生先找氣再發聲,這樣往往造成學生找到了氣息,但氣息僵硬、不靈活、唱歌呆板,我們不妨讓學生在歌唱中找氣。其實,歌唱氣息是本能的,情緒有了,狀態對了,激情來了,氣息自然就有了,千萬不可故意深呼吸。

三、音樂教師應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意識應融進教學之中

小學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小學生起著巨大的作用。要想成功地在實施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一味地用“填鴨式”單一的教學方法是辦不到的。用豐富新穎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談談我在音樂教學中采用的一些方法和體會。

1、通過卡拉OK提高演唱能力

學唱歌曲,相對其它音樂教學內容而言,可以說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和喜歡。當集體歌唱時,能看到同學們有表情的演唱,而單獨歌唱時,就顯得局促不安,自信心不足,缺乏演唱歌曲的經驗和勇氣。為此,我在歌唱教學中經常用“卡拉OK”這種形式來提高學生的演唱能力,“卡拉OK”在演唱方式中有著突出的優點:可隨意升降調,具有優美動聽的伴奏音樂,可隨時在輕松、自然之中體會演唱的感覺。先讓學生集體演唱,一是熟悉伴奏音樂,二是尋找適合自己的調。接著讓學生上臺表演,聽著歡快的適合自己音域的伴奏音樂,上臺的學生不再緊張,情不自禁地唱了起來。然后,我又讓學生分組進行卡拉OK比賽,有的小組還進行即興伴舞。不同的表演動作,不同的演唱風格使此時的氣氛達到了。

2、通過影視欣賞,提高音樂審美情趣

在運用電教設備、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今天,影視欣賞作為一種感染力很強的欣賞,以其直觀性和娛樂性,非常適合青少年心理要求。把影視欣賞結合到音樂教學之中,會使學生更容易體會到音樂的美,對教學有很大的幫助。精彩的講解與演唱交替進行,再加上樂隊優美動人的伴奏,使學生看得真切,聽得入神,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領略了藝術家們的風采。此外,影視欣賞還不僅是用于課堂教學,在課外活動中,可經常為學生們播放一些音樂故事片,如《音樂之聲》等一些高質量的電影作品。這對擴大學生的藝術視野,豐富聽覺感受,加強審美情趣都大有好處。

3、通過文藝演出,體會音樂之美

音樂教師應把學校文藝演出等活動作為音樂課堂教學的延伸,有目的、有意識地將課堂教學融進新穎的節目之中。有一次,我特意根據電影《音樂之聲》中的幾個片段,編排了一個適合學生表演的音樂劇,劇中穿插的幾首歌曲都是音樂教材中的,或者是學生熟悉的校園歌曲,風趣生動的情節使學生們的表演惟妙惟肖,非常感人,優美的歌聲感染了臺下的師生們,動聽的旋律流進了每位觀眾的心田。不一會兒臺上臺下歌聲一片,演出達到了,也達到了美育的目的。音樂素質教育在這里得到了完善和體現,學生們通過親身體驗,獲得了完美的音樂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