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隱患風險辨識范文
時間:2023-06-08 17:40: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安全隱患風險辨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TG3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4-0028-02
車站是軌道交通線網的關鍵運營節點,一個站點發生安全事故將嚴重影響其他站點甚至整個線網的運營,同時車站也是客流集散地,其安全狀態是提供客運服務的基本要求,所以要確保軌道交通運營安全必須確保車站安全。在車站實際管理工作中,由于車站各專業人員眾多且業務水平參差不齊、設備系統運行故障、環境災害、管理漏洞等原因,車站存在各種安全隱患與風險,必須加強車站安全隱患與風險控制,提高車站安全管理水平。
1.車站危險源與安全隱患
安全隱患是指作業場所、設備及設施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發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1]。危險源是指可能導致人員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因素[2]。危險源的危險性是其自身的屬性,具有不可消除性,危險源在特定條件下能夠造成人員傷害、轉化為事故;而安全隱患則是人的不當行為造成的,經過治理是可以完全消除的,所以車站安全隱患與風險控制必須找出潛在危險源,管理和控制危險源,消除安全隱患,才能達到車站運營安全的目的。
運用交通安全工程學方法,從人、機、環、管四方面分析車站的不安全因素,可以全面查找車站潛在的危險源和隱患:
1.1 “人”的不安全因素
“人”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工作人員的不安全行為,包括人員誤操作、不規范操作、習慣性違章操作,現場違章指揮,應急能力不足,身體狀況不佳的情況下工作,工作時心理異常等;乘客的不安全行為,包括大客流擁擠、乘客攜帶違禁品進站、進入軌行區、搶上搶下等。
1.2 “機”的不安全因素
“機”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設備設施不符合運行要求,設備安裝不符合規定,設備維護保養不到位,設備防護設施不齊全,設備警示標識不齊全、清晰、正確,設置位置不合理等。
1.3 “環”的不安全因素
“環”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車站內部運營環境的不安全因素,如員工工作環境的照明、噪聲、輻射、濕度、溫度等因素;車站所處外部環境的不安全因素,如雨雪等惡劣天氣。
1.4 “管”的不安全因素
“管”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組織機構不健全,機構職責不明晰;規章制度存在漏洞;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學習落實不到位;應急預案不完善、不合理;崗位職責不明,設置不合理等。
2.車站安全隱患與風險控制管理
2.1 控制方法
車站安全隱患與風險管理應使用動態方法進行控制,有利于管理者對控制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進行重新評估,并及時調整或加強安全防護措施,實現車站安全運營的目的。
安全隱患是引發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所以應加強隱患排查,已排查出的隱患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整改,對隱患的狀態進行分類(一般隱患和重大隱患)重點監控并跟蹤整改,而后進行新一輪的隱患排查與治理。
危險源因具有不可消除性,所以應加強危險源辨識與控制,危險源的識別、評價、應對、監控應形成閉環,以確保危險源處于安全可控狀態。
(1)危險源識別
危險源識別可根據上述不安全因素和車站事故資料的積累進行識別,識別的危險源應是較為全面的,防止未識別的危險源因未采取控制措施而造成事故的發生。
(2)危險源評價
危險源識別后應進行評價,以對危險源進行風險程度估計,為危險源應對措施提供依據。風險程度一般可以分為不可接受風險、中度風險、可承受風險、可忽視風險,風險高的危險源作為車站重要危險源重點控制。常用的危險源評價方法有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LECD)、安全檢查表法、概率安全評價法等。
(3)危險源應對
在危險源評價后,管理者對車站危險源有了一定了解,能針對不同風險程度的危險源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對應危險源的風險程度至可接受范圍。
(4)危險源監控
管理者應及時或定期監控危險源狀態,檢查應對措施是否達到效果,并辨識新的風險因素。
2.2 管理措施
(1)須建立安全隱患與風險監控體系。從下至上逐級建立監控體系,即每個車站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本車站較為全面的安全隱患與風險監控表,然后直接管轄車站的組織機構形成安全隱患與風險監控表,最后建立公司級的重點安全隱患與風險監控表,同時按照控制方法實時更新、動態控制。
(2)落實整改措施和應對措施。整改措施和應對措施未落實不放過,積極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等基本手段,將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危險源風險程度降低至可接收范圍。
3.實例分析
武漢地鐵光谷廣場站自開通以來,客流持續增長,日最高客流的記錄達到了近30萬人次。在人流量大已成為車站常態的情況下,光谷廣場站堅持合理運用風險控制方法,以預防、降低和消除客運服務的安全風險為目標,實現了車站的安全平穩運營。
3.1 危險源識別
首先對車站客運服務的危險源進行識別。根據車站實際情況,對車站生產過程中的人、機、環、管等要素進行風險識別,得出的危險源辨識表如下:
3.2 危險源評價
在危險源辨識后,通過危險源評價,根據評價結果,確定各個危險源在整個車站的風險控制中的重要性,從而分重點采取應對措施進行控制。
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3](LECD)是對具有潛在危險性作業環境中的危險源進行半定量的安全評價方法,該方法用與系統風險有關的三種因素指標值的乘積來評價操作人員傷亡風險大小,這三種因素分別是:L(likelihood,事故發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給三種因素的不同等級分別確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個分值的乘積D(danger,危險性)來評價作業條件危險性的大小,風險D值越大,說明該系統危險性大,即:
D=L×E×C
其中,事故發生的可能性(L)的賦值為:
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E)的賦值為:
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C)的賦值為:
根據經驗,D值在20以下被認為是可忽視風險;如果D值在20-70之間,則被認為是可承受風險,在作業過程中需引起注意;如果D值在70-160之間,該危險源為中度風險,有顯著的危險性,需要采取整改或防護措施;如果D值在160以上,該危險源為不可接受風險,應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或停止作業。
利用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對上述危險源進行評價,得到下表結果:
3.3 危險源應對和監控
根據評價結果,不同的危險源實施不同的應對措施,并按風險級別分重點監控,定期檢查危險源控制效果。
4.結束語
隨著各大城市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軌道交通車站安全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軌道交通車站安全隱患與風險控制應是一個動態、持續改進的過程,在控制前需對車站危險源辨識與評價,排查車站安全隱患,采取整改措施和應對措施,必須構建車站安全防范體系,強化控制方法和手段,車站工作才能安全平穩進行。
參考文獻
[1] 劉清,徐開金. 交通運輸安全[M]. 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9. 3。
篇2
1.2管理不到位。在施工過程中,對安全生產管理不到位直接導致施工安全事故。通常情況下,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現在:一是沒有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安全保證體系,沒有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利用以包代管的方式對分包單位進行管理,制訂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形同虛設,未能真正落實執行;二是未按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配備嚴重不足,進一步弱化了安全管理力量,安全巡查不到位,沒有及時落實安全措施;三是把進度、質量等作為主要工作任務而忽視安全生產管理,特別是在趕工期期間,只注重經濟利益,忽視安全生產管理,對違章違規的行為視而不見,見而不管,管而無效,對施工現場的安全檢查、處罰和整改等落實均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及時的發現和消除施工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
1.3經費投入不到位。安全經費投入不足,是施工安全隱患治理的關鍵原因。施工單位對安全生產投入的不足,使得安全生產基礎薄弱,同時,建設、監理單位對施工單位安全投入的管理不到位,對施工單位施工過程中投入的安全生產費用未使用計劃未進行嚴格把關,導致安全生產費用未能專款專用,安全措施無法全部落實到位,安全隱患不能徹底整改。
1.4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雖然目前政府、交通主管等上級單位也非常重視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但是由于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存在人員數量多、素質高低不一、流動頻繁、工種工序多而雜等特點,導致對所有從業人員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工作難度加大。同時,由于高速公路橋梁施工,特別是一些特殊橋梁形式的施工,需要全體安全管理人員具有更加豐富的安全管理經驗、管理水平和全面的業務知識,才能組織開展各種安全教育培訓和安全技術交底,否則,就會使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流于形式。
2橋梁施工安全風險辨識
2.1施工前期安全風險識別。在實際橋梁工程施工中,安全風險識別通常情況下,主要包括:客觀的調查分析所有可能的安全風險事件的來源和結果,同時形成安全風險源清單。具體來說,可將安全風險識別過程分為5個小步驟:
①對橋梁工程項目的不確定性進行分析;
②建立初步安全風險源清單;
③篩選安全風險因素;
④確定各種安全風險因素的可能事件或潛在結果;
⑤建立安全風險源清單。
組織開展安全風險識別工作是否全面、深刻,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后面安全風險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否則即使對安全風險進行了相應的評價和處理,也可能誤列、漏列主要安全風險。在進行施工前,如果不能準確的識別項目,在這種情況下就會面臨潛在的安全風險,進一步喪失處理風險的最佳時機,將無意識的被動地自留這些風險,因此,必須組織有多年從事橋梁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共同開展風險源辨識工作,才能真正發揮橋梁風險源辨識的作用,所以做好橋梁施工前期安全風險識別工作是安全風險管理的核心步驟之一。
3安全對策及措施
3.1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和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只有建立健全的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和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安全生產工作的開展才能有據可依;只有明確安全生產責任和安全生產責任人,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才能權責分明。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可以細分為制度保障、措施保障、人員保障、經費保障等;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有的人員必須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明確的安全生產責任,才能對個人的安全管理行為進行監管、約束,安全管理才能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3.2重視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在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安全生產管理其實主要是對人的管理,只要人人能夠時刻保持清醒的安全意識,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識,具有自我保護的安全能力,施工現場的安全隱患就能夠被及時的發現和消除,所以必須切實做好以下幾方面的橋梁施工安全教育培訓工作:一是根據橋梁的施工環境、施工條件、施工工藝、施工人員、施工設備等制定詳細的安全培訓計劃和培訓內容。二是建立所有橋梁施工從業人員的花名冊,全面掌握橋梁施工作業人員的數量、班組、工種、進退場等情況,特別是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以便有針對性的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切實做到對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覆蓋率100%。三是定期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堅決杜絕麻痹大意的松懈思想,防止“三違”現象的發生。四是堅持安全教育培訓持續開展,不走過場。
3.3加大安全生產經費投入,落實安全生產措施。首先應制定下發安全生產經費投入和使用管理辦法,明確安全生產經費的提取金額、程序和使用計劃;其次是及時對安全生產經費進行計量支取,確保現場的安全防護用品、安全設施能夠落實到位,而且安全防護用品、安全設施必須起到安全防護作用,堅決杜絕無效的安全防護用品和安全設施,因為無效的安全防護用品和安全設施反而增加了安全隱患。
3.4加強施工安全檢查和隱患監控。定期和不定期的對橋梁施工現場進行日常安全巡查和月度、季度、年度的安全大檢查,必須有項目安全分管領導等人員參加,并且根據橋梁工程的進展和施工工藝的不同,有針對性開展專項安全檢查,特別針對危險性較大工程施工階段,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還應該跟班作業。由于每個分部分項工程和施工工藝均已進行風險源辨識,因此,必須時刻按照風險源辨識和防范措施進行動態監控跟蹤管理。每一次的安全檢查必須有重點,先明確安全檢查目標和具體檢查內容,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檢查完后及時下發安全檢查通報,要求各施工單位或勞務隊進行整改反饋,然后再進行整改復查,確保所有檢查出的安全隱患得到治理。
3.5獎懲結合,形式多樣。獎勵和處罰都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實施,獎勵方面,可以通過開展季度、年度安全評比;開展安全生產知識競賽等活動,對于安全工作做到好的施工單位、勞務隊伍、施工班組和個人,都可以按照安全生產獎懲制度進行適當的獎勵。處罰方面,可以通過安全違約金、集中開展安全學習教育并考試等手段,特別是建議采取集中安全學習教育的形式進行安全違規、違約的處罰,畢竟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消除安全隱患和減少安全事故,不能“以罰代管”。
4結語
篇3
為全面辨識、管控礦井在生產過程中各系統、各環節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險源,將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導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圍之內,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據榆安委辦發[2018]9號文件(榆林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快實施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工作的通知)和米工貿字[2018]38號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制度。
一、總則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是指在安全生產過程中,針對各系統、各環節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險源,進行超前辨識、分析評估、分級管控的管理措施。
各單位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實施的責任主體,各業務科室是本專業系統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實施的責任主體。
二、“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組織機構
(一)成立“風險分級管控”工作領導組:
組
長:礦
長
常務副組長:安全副礦長
副
組
長:總工程師
生產副礦長
機電副礦長
成
員:
生產部部長
安質部部長
動力部部長
調度室主任
通風科科長
培訓科科長
環保科科長
辦公室主任
綜采隊隊長
巷修隊隊長
運輸隊隊長
財務科科長
應急救援科科長
職業病危害防治科科長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安質部。
(二)領導組成員職責
1.礦長是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第一責任人,對安全風險管控全面負責。
2.安全副礦長負責對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實施的監督、管理、考核。
3.各副礦長具體負責實施分管系統范圍內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
4.專業副總工程師及業務科室負責具體實施專業系統的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分級、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
5.區隊負責人負責本作業區域和工藝工序的安全風險管控工作。
6.班組長負責本作業區域的安全風險辨識管控,崗位人員負責本崗位的安全風險辨識管控。
(三)辦公室職責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辦公室負責檢查、督促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的實施情況,具體職責如下:
1.制定“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制度,制定實施方案,明確辨識程序、評估方法、管控措施以及層級責任、考核獎懲等內容。
2.制定安全風險辨識的程序和方法(通過對系統的分析、危險源的調查、危險區域的界定、存在條件及觸發因素的分析、潛在危險性分析)。
3.指導、督促各科室、區(隊)開展“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
4.組織相關人員對全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實施情況進行檢查、考核。
5.承辦上級部門和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領導組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的辨識程序、評估方法
(一)綜合辨識程序
1.年度辨識評估
每年由礦長親自組織,制定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工作方案,抽調各系統技術人員和專家,圍繞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等要素,結合我礦生產系統、設備設施、作業場所等部位和環節,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并對辨識出的各類安全風險進行分類梳理,綜合考慮作業場所、受威脅人數、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誘導性原因、致害物、傷害方式等,通過對系統的分析、危險源的調查、危險區域的界定、存在條件及觸發因素的分析、潛在危險性分析,確定安全風險類別。
2.月度辨識評估
每月由各分管副礦長牽頭組織相關業務部門進行一次本專業系統的安全風險辨識及隱患排查,各分管副礦長組織本系統骨干精英,召開本系統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會,結合本系統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重點環節以及操作行為、職業健康、環境條件、安全管理等,進行一次專業系統的安全風險辨識。
3.周辨識評估
區隊負責人每周組織本單位人員,對本單位作業區域開展全面的安全風險辨識,由本單位技術主管根據辨識情況編寫作業區域安全風險綜合評估報告,明確辨識的時間和區域、存在的風險和等級、管控措施和建議等內容,做到“誰辨識、誰簽字、誰負責”,存檔備查。
4.日辨識評估
上崗干部、班組長每班交接班前組織本班組崗位員工對重點工序進行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并嚴格按照《班組、崗位安全管控現場檢查考核表》現場監管,全面掌控作業現場班組、崗位人員的風險辨識情況;崗位員工上崗前嚴格按照《安全確認單》對上崗區域內的環境、設備、設施、勞動防護進行安全風險辨識,發現安全風險后及時向當班上崗干部、班組長匯報,若發現存在不符合項應立即處理,處理不了的及時匯報本班班組長及跟班干部,由上崗干部組織人員處理并匯報單位值班室。值班人員在崗位工種值班日志中記錄,本單位處理不了的報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辦公室。
(二)專項辨識程序
1.全國其他煤礦發生重特大事故后或礦發生涉險事故、出現重大非傷亡事故隱患,由礦長組織分管副礦長、副總工程師和業務科室、區隊,從汲取事故教訓和消除事故隱患的角度,開展一次針對性的專項辨識,辨識評估結果用于識別之前的安全風險辨識結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區,指導修訂完善設計方案、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等。
2.新水平、新采(盤)區、新工作面設計前,由總工程師組織相關副總工程師、業務科室,重點對地質條件和隱蔽致災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一次專項辨識,辨識評估結果用于完善設計方案,指導生產工藝選擇、生產系統布置、設備選型、勞動組織確定等。
3.在生產系統、生產工藝、主要設施設備、隱蔽致災因素等發生重大變化時,由分管副礦長組織相關副總工程師、業務科室、區隊,點對作業環境、生產過程、隱蔽致災因素和設施設備運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一次專項評估,辨識評估結果用于指導重新編制或修訂完善作業規程、操作規程。
4.啟封火區、排放瓦斯及石門揭煤等高危作業實施前,新技術、新材料試驗或推廣新應用前的風險辨識,由分管副礦長組織相關副總工程師、業務科室、區隊,重點對作業環境、工程技術、設備設施、現場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一次專項評估,辨識評估結果作為安全技術措施編制依據。
(三)風險辨識評估方法
1.安全風險等級標準
由礦長牽頭組織,在“煤礦安全風險預控”辨識標準的基礎上,依據國家標準、規范以及集團公司煤礦專業委員會確定的重大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分級標準,結合我礦實際,制定安全風險等級評估標準,從高到低,劃分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和低風險,分別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標識。其中:
重大風險:是指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主要系統損壞的。
較大風險:是指可能造成人員傷害,但不會降低主要系統性能或損壞的。
一般風險:是指不會造成人員傷害,但會降低主要系統性能或損壞的。
低風險:是指不會造成人員傷害和主要系統損壞的。
2.安全風險評估
(1)礦各專業系統每次風險辨識結束后,分別由礦長、各分管副礦長組織,針對各系統安全風險和安全隱患,按照礦制定的安全風險等級評定標準,建立一整套安全風險數據庫、重大安全風險清單、繪制“紅橙黃藍”四色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匯總造冊。要完善本系統安全風險檔案,明確級別、管理狀況、責任人、管控能力等基本情況,實行“一風險一檔案”,并按照風險等級,用紅、橙、黃、藍等色彩對檔案進行分類管理。對現場辨識出現的不同類別安全風險,必須明確應急處置程序和措施,經評估存在不可控風險的,必須立即停止區域作業或停止設備運行,撤出危險區域人員,督促責任單位制定措施進行整改,整改完畢后再重新進行評估并進行實時監控。
(2)礦各專業系統每次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定級結束后,要組織編寫安全風險綜合評估書,明確辨識的時間和區域、存在的風險和等級、管控措施和建議等內容,做到“誰辨識、誰簽字、誰負責”,存檔備查。
四、安全風險分級管控
1.根據安全風險評估,針對安全風險類型和等級,從高到低,分為“礦、區隊、班組、崗位”四級,逐級分解落實到每級崗位和管理、作業員工身上,確保每一項風險都有人管理,有人監控,有人負責。
2.礦長親自組織實施,針對重大、較大安全風險,采取設計、替代、轉移、隔離等技術、工程、管理手段,制定管控措施和工作方案,人員、資金要有保障,并在劃定的重大、較大安全風險區域設定作業人數上限。
3.礦長牽頭組織召開專題會,每月對評估出的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管控效果進行檢查分析,識別安全風險辨識結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區,針對管控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調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結合季度和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結果,布置下一月度安全風險管控重點。
4.分管副礦長牽頭組織召開專題會,每周各專業系統針對本系統存在的每一項安全風險,從制度、管理、措施、裝備、應急、責任、考核等方面逐一落實管控措施,組織對月度安全風險重點管控區域措施實施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分析,落實管控措施是否符合現場實際,不斷完善改進管控措施。
5.安全副礦長牽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辦公室負責嚴格對照每一項安全風險的管控措施,抓好日常監督檢查,確保管控措施嚴格落實到位。
6.礦領導帶班上崗過程中,嚴格按照“三走到、三必到”原則,跟蹤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
7.各業務部門要突出管控重點,對重大危險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風險的生產系統、生產區域、崗位實行重點管控,有針對性地開展監督檢查等日常管控工作。
8.實時動態調整,高度關注生產狀況和危險源變化后的風險狀況,動態評估、調險等級和管控措施,實時分析風險的管控能力變化,準確掌握實際存在的風險狀況等級,并隨著風險變化而隨時升降等級,防止出現評級“終身制”,確保安全風險始終處于受控范圍內。
五、安全風險公告警示及培訓
1.完善安全風險公告制度,全礦要在井口或存在重大安全風險區域的顯著位置,公告存在的重大安全風險、管控責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制作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標明主要安全風險、可能引發事故隱患類別、事故后果、管控措施、應急措施及報告方式等內容。安監站負責做好日常監督檢查。
2.加強風險教育和技能培訓,培訓科每半年至少組織安全風險辨識評估技術人員進行辨識評估專項培訓;每年對全礦所有入井人員進行以年度、綜合、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結果、與本崗位相關的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為主的教育培訓,確保每名員工都能熟練掌握本崗位安全風險的基本特征及防范、應急措施。
3.各業務部門要探索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實現對安全風險的記錄、跟蹤、統計、監測和預警等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加強信息共享和協調聯動,由安監站及時將安全風險區域的有關信息及應急處置措施告知受風險危害的相鄰作業區域區隊、班組、崗位。
六、考核辦法
1.未按規定進行安全風險辨識活動的單位,罰單位主要負責人500元;風險辨識不認真,辨識內容不清晰的,罰主要責任人300元。
2.各系統針對安全風險和安全隱患,未按規定建立安全風險數據庫、重大安全風險清單、繪制“紅橙黃藍”四色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并匯總造冊的單位,罰單位主要負責人各500元;編制內容不全,編制不合格的,罰單位主要責任人200元。
3.各系統未按規定編寫系統安全風險綜合評估書的單位,罰單位主要負責人500元;編制內容不全,編制不合格的,罰單位主要責任人200元。
4.本單位作業區域安全風險評估報告編制不認真或弄虛作假的,罰單位主要負責人500元,罰主要責任人200元。
5.上崗干部、班組長每班交接班前未組織本班組崗位員工對重點工序進行安全風險辨識評估或未嚴格按照《班組、崗位安全管控現場檢查考核表》現場監管的,罰跟班干部、班組長各200元。
6.崗位員工上崗前未嚴格按照《安全確認單》對上崗區域進行安全風險辨識的,罰責任人100元;凡發現安全風險未及時處理并匯報的,罰責任人100元。
7.崗位員工匯報的安全風險值班人員未在崗位工種值班日志中記錄的罰當班值班干部100元。
8.各業務部門對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的結果未按要求進行跟蹤落實閉合管理的,罰責任單位正職各500元。
9.各相關單位未按規定在井口或存在重大安全風險區域的顯著位置,公告存在的重大安全風險、管控責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的,罰責任單位負債人200元。
xxxxxxxxxxx礦井
二〇一八年六月一日
—
篇4
關鍵詞:安全隱患;類推排查;掛牌督辦
中圖分類號:F426.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2)35-0086-03
“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是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內容。福建省電力公司南平電業局一直以來高度重視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自2010年開始,針對隱患排查整改重復低效的問題,總結摸索,開創性的建立了“掛牌督辦、類推排查”這一安全隱患管理新機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 “掛牌督辦、類推排查”隱患管理機制的創建
很多供電企業組織的隱患排查、安全檢查工作中,均存在著一個普遍而又似乎無法解決的通病,就是相類似安全問題重復的被指出。經常參加安全檢查的人員常有同感:為什么同樣的問題甲單位都通報過了,乙單位一樣還會存在?這說明我們的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尚未真正做到舉一反三。大量的安全檢查、督查處于重復低效狀態。安監人員不可能對所有的單位都檢查到位,很多共性的問題是大量共存的,沒有一種強有力的機制,這樣的重復將會不斷上演。
2007年12月,國內某單位110 kV變電站發生一起人身觸電事件。當事人不熟悉開關柜內部結構,當打開35 kVⅠ段母線PT開關柜(KYN61-40.5型)后柜門、接近與35 kV母線直接連接且帶電的母線避雷器時,發生高壓觸電。此柜與多數同型開關柜不同之處在于母線避雷器是直接與母線連接,既使是前柜門的PT小車拉出柜外,后柜門內的設備仍然帶電,容易對工作人員產生誤導。
無獨有偶,2008年10月國內另一單位在110 kV變電站10kV I段母線PT、BL小修、預試及帶電顯示器安裝工作中發生電弧灼傷事件(kYN28-12型開關柜),原因是當事人同樣不了解開關柜內母線避雷器的上引鋁排是直接與母線相連。
南平電業局安監人員在2010年5月份對建甌供電公司110 kV北門變的例行安全督查中,發現該站KYN28型手車式10 kVⅡ段母線PT及避雷器柜的柜型較為特殊,中柜為PT手車、下柜為避雷器手車。母線從后柜下引鋁排至避雷器手車室,從后柜觀察窗可見帶電母線鋁排,打開后柜門前必須先將母線轉為檢修狀態。當PT及避雷器轉檢修時,柜后鋁排由于是引自于母線,仍然帶電(見圖1)。此柜型與上述2008年10月灼傷事件所在PT柜完全相同。而檢查當時,該站尚未辨識出此柜存在重大安全風險。隨即現場采取了相應的整治、防范措施。
由此聯想到,在系統內,同類問題導致同類事故時有發生。根源是在事后剖析更深層次原因時做得不夠,缺少舉一反三、同類隱患同步整改的管理思想與措施。
2010年8月,國內又一單位在更換變電站10 kV I段母線PT過程中,工作班成員觸碰到開關柜內帶電的避雷器上部接線樁頭,造成人身觸電事件(見圖2)。事件PT柜柜型與前述兩起事件所在變電站及建甌北門變電站的PT柜如出一轍,發生原因就是工作票許可雙方當事人不清楚后柜有從母線直接下引至避雷器的鋁排。
像這樣PT手車柜后的母線避雷器直接連接在母線上的特殊柜內結構,系統內數量并不多,但由于被忽視而容易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若能系統內掛牌預警,及時組織大范圍排查整改,予以重點防范,同類事故的重復發生應該是可以避免的。
又如在日本豐田汽車的生產線上,工作人員只要發現生產線上存在導致質量事故的重大問題,即可報告有關管理人員,由其確認后拉動生產線上的系有鈴鐺的安東繩索。聽到安東鈴聲后,生產線立即會停頓下來,相關人員集中研究并整改。解決后,將此問題及消除方法反映至總部,由總部立即通知全球相同生產線進行同步整改。
“一個人不能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我們也可以學習借鑒豐田公司的管理思想,推行我們電力安全生產的“安東機制”——即“掛牌督辦、類推排查”隱患管理機制,其核心思想是“以點帶面、舉一反三,掛牌督辦、限期整改”。其中“以點帶面、舉一反三”是方法,“掛牌督辦、限期整改”是保障。對待安全生產上存在的重大問題,要樹立“發現一個問題即消滅一類問題”、“發現即消滅”的思想理念,把上級督查與基層自查相結合,從而使基層單位的隱患排查工作變被動為主動。
2 “掛牌督辦、類推排查”隱患管理機制的闡述
2.1 應用范圍
只要可能發生人身傷亡、可能出現各種安全事故的單位、工作場所、管理措施、人員行為,都應納入事故隱患管理機制作用的范圍。
2.2 管理目標
通過“以點帶面、舉一反三,掛牌督辦、限期整改”創新實施安全隱患管理機制,實現“發現一個問題即消滅一類問題”、“發現即消滅”的工作目標。通過對檢查中已暴露出的重大安全隱患,要求管轄范圍內同步類推,排查整治,以務實、高效為原則,及時、全面的徹底消除了一些嚴重威脅人身與電網安全且具有重復性、相似性的安全隱患,確保不再重復發生同類安全隱患所造成的事故。
2.3 管理創新點
①真正做到“舉一反三”。在當前實際安全管理工作中,要求基層單位針對其他單位暴露出的問題,完成“舉一反三”,難以實現。原因就是目前“舉一反三”還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工作要求上,真正做到往往需要人強烈的責任意識、安全意識,并自覺去主動完成。而采取“掛牌督辦、類推排查”安全隱患管理機制,可以從管理制度上,將“舉一反三”的工作從自覺行動變成強制要求,真正使一起事故所暴露出的重大隱患,在管理機制覆蓋的地域范圍、統一限期內全部得以消滅。將“舉一反三、以點帶面”用制度予以固化,變成一種常態的工作,從而百倍提高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的效率。
②強化“類推排查”安全責任。“掛牌督辦、類推排查”隱患管理機制已不再是一般意義上對單一某個隱患點的掛牌督辦,而是要對“以點帶面”進行掛牌督辦。即在這個面上,要求不能再出現有同類的問題。從制度上,要求單位負責人必須對所負責的區域隱患排查到位、確保已無同類隱患或所有同類隱患均已全部排查出來進行承諾。從而明確并強化這個單位各級管理人員的安全責任,促使必須盡快督促落實隱患類推排查治理工作。
2.4 主要做法
2.4.1 確保流程正常運行的組織保障和制度支持
任何一項新制度的成功實施需要堅強的組織保障、公正客觀的評價、嚴格的監督考核與持續的改進修正。我局制訂了安全隱患“掛牌督辦、類推排查”管理制度,從隱患的發現收集、評估分析、掛牌行文、責任劃分、組織排查、督促整改、復查驗收、考核獎懲、隱患銷號等各環節予以明確具體規定,把事故隱患類推排查整治工作作為企業經營活動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成為一項常態化工作。
2.4.2 “發現收集、評估分析”階段
列入“掛牌督辦、類推排查”管理機制的事故隱患,主要來源于以下幾種途徑:
①事故、不安全事件通報。通過對事故通報的深入挖掘與剖析,除已列暴露問題外,還可通過多角度的設想分析,結合本單位實際,進一步找出本單位可能存在的同類問題。別人生病我預防,通過剖析分析事故根源,將事故中暴露出的隱患,迅速列入類推排查整改機制,真正做到引以為鑒。
②職工報告的重大安全隱患。企業職工在日常工作中,凡自認為發現了危及人身、電網的重大隱患,均可隨時向安監部門反映。安監部門在接到報告后認真研究、核實,若經確認,一是向企業安全生產考核委員會推薦予以重獎;二是若認為具有普遍存在的可能性,就列入類推排查機制,進行掛牌督辦。這樣可激勵職工參與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與成就感,充分發揮職工在隱患排查治理中的主體作用。
③安全督查活動中發現的隱患。在上級或本企業組織的各類安全督查活動中,會發現大量的安全問題。由安監部門直接從中篩選、挖掘出嚴重威脅人身與電網的重大、共性的隱患。經核實后,列入類推排查機制,進行掛牌督辦。
④基層單位自查中發現的隱患。基層部門、班組在日常開展隱患排查、安全自查中發現了危及人身、電網的重大隱患,可以由部門安全員、基層單位安監部門通過自查總結材料、專項報告等向局安監部匯報。安監部門在認真核實、篩選后,符合條件的同樣列入類推排查機制,進行掛牌督辦。
2.4.3 “類推排查、限期整改”階段
①安監部門根據已篩選出并經核實確認的,嚴重威脅人身與電網安全的重大、共患,列入掛牌督辦隱患庫。給每條隱患進行編號、同時附上隱患名稱、隱患說明、整改要求、整改期限。“隱患編號”使每條隱患有了唯一編號,方便于檢索查詢;“隱患名稱”是用精簡的語言概述給隱患命名,便于記憶。“隱患說明”是為了對隱患進行詳細的描述,指出存在的具體風險,幫助基層人員更好的理解領會;“整改要求”是把能夠真正徹底控制或消除安全隱患的措施,予以詳細指出,避免基層單位在落實整改措施上五花八門、沒有針對性與有效性、消而未除、整而未改;而“整改期限”是從考慮隱患整改所需要花費的時間及隱患危急程度,定出合理的最后整改期限。
②安監部門分批次下達列入“掛牌督辦、類推排查”管理機制的隱患督辦通知文件。根據“整改要求”嚴格落實整改措施,確保整改期限后,本單位同類隱患已全部辨識出來,風險得以消除、隱患有效控制。已全面完成排查整改的單位(若有部分暫無法整改的,要求列出具體情況、原因及防范措施),由單位相關負責人簽發后以正式便函形式報局安監部門。
③安監部門將已下達的掛牌隱患,長期掛在安監信息網專欄上,讓全體員工隨時可以看到這些已是明令消滅、期限過后不能再繼續存在的隱患。無形中給員工增加了消除這些重大安全隱患的緊迫感,也教育職工平時要注意類似的隱患,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④基層單位根據下達的掛牌督辦、類推排查要求,將每條掛牌隱患下達到所有相關部門、班組,要求必須在整改期限內排查到位,并按整改要求采取有效控制或消除措施。基層單位的安監、生技部門再組織復查,確保不留死角。排查結束,班組向部門承諾、部門向單位領導承諾,強化責任,落實到人。最后單位負責人簽發向局安監部門提交的承諾函,以確認排查到位,并均已整改或采取控制措施,再無同類問題存在。
2.4.4 “辦結歸檔、驗收銷號”階段
①由安監部門對各單位上報的隱患排查結果進行匯總、審核。評估排查成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
②排查整改匯總情況。
③組織復查或抽查,了解基層單位落實、執行情況。
④整改期限過后,根據排查、整改完成情況考慮對隱患掛牌督辦流程進行辦結,對排查整治的結果進行歸檔、備查。銷除隱患編號,排查結果導入安監管理信息網長期保存。
2.4.5 績效考核與控制
在制度中明確整改期限過后,若安全復查中再發現有未排查到位或整改不到位的單位,將予以通報或安全約談;對相關責任單位、責任人予以考核。若因同類問題導致不安全事件,將從重追究相關人員的安全責任。
3 評估與改進
3.1 機制實施以來取得的成果
2010年5月份南平電業局掛牌督辦排查整治“第一批重大安全隱患(第201001號、第201002號)”的通知發出后,短短兩周時間內,全區共發現了37條同類重大問題,大大出乎事前預料;此后根據現場發現的重大共性問題,多批次下達掛牌督辦隱患排查整改通知,均取得良好的整改成效。反思,如果沒有采取這種形式,這些安全隱患分布在下屬多個單位,數量眾多、地理分散的變(配)電站,由安監人員或基層管理人員全部走到位并將同類重大隱患全部排查出來,是無法想象的。
在已實施掛牌督辦的重大安全隱患中,如“PT柜后有T接于母線的鋁排”,“與停電PT同構架或安全距離不足的帶電設備”等,都是非常危急、嚴重威脅到檢修人員生命安全的重大隱患。由于實施了“掛牌督辦、類推排查”隱患管理機制,這些嚴重的事故隱患、安全風險能夠很快的被辨識出來,舉一反三、快速的全面同步整治,確保不留死角,可顯著降低企業潛在的安全風險,提高現場風險管控水平與員工安全意識。前述2010年8月事件中所暴露出的隱患,在南平電業局安排的第一批隱患排查整改時,已提前得到統一的根本消除,驗證了“掛牌督辦、類推排查”隱患管理機制的有效性與先進性。
3.2 今后的改進方向和對策
①加強提高員工安全風險辨識能力的培訓工作。雖然在隱患說明中已對隱患進行詳細的闡述,指出存在的具體風險,但仍然需要基層一線人員在充分理解后,將本單位存在的同類問題全部辨識出來。這就要求基層人員具備對同類風險舉一反三辨識能力。在基層班組辨識能力不足的情況下,管理人員需要更多的深入現場開展排查工作,防止死角產生。
②加強績效考核、加強閉環管理。如果沒有強有力的閉環管理,僅靠基層單位的自覺性,是肯定無法達到“發現一個、消滅一類”的目標。這就需要,對在發現整改期限后仍然存在未排查到位或整改不到位的單位與個人,進行嚴肅考核,以保證掛牌督辦制度得到嚴格的執行與落實。
4 結 語
“掛牌督辦、類推排查”機制的創新之處就在于“類推”,要求把同類的問題舉一反三全部排查出來,再通過督辦制度來強制開展“舉一反三”。以點帶面,對于一些重大、典型的事故隱患整治工作,其工作效率可以呈幾何級數倍增,是一種省力高效的有效管理模式,在各行業隱患排查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這種管理理念還可以應用在技術監督、經營管理方面,實現企業各項工作的優化高效。
篇5
[關鍵詞]化工企業 安全風險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TQ0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14-0088-01
引言
安全風險是指與安全有關的一切不確定因素,安全是相對的,風險是絕對的。安全風險管理與常規安全管理相比,不是“反應性”管理,而是“前瞻性”管理,區別在于是“事前”還是“事后”;安全風險管理,就是實施危險源辨識(隱患排查)、風險分析(是否納入風險管理)、風險評估(風險分級)、風險控制(降低或消除風險的對策),逐步建立基于閉環、重視過程管理的安全風險管理體系。
所有的事故發生之前都有一系列的事故鏈條,而且事故鏈上有一個事件失去控制,就有可能引發事故。如果要阻止事故的發生,就必須要制止這一連串隱患和違章中的任意一個事件,截斷“事故鏈”。化工企業工藝流程復雜,易燃、易爆因素多,事故鏈條更為復雜,只有變傳統的單一事后事故管理為現代的事件分析與隱患管理、事后的事故管理相結合,把人、機因素進行過程風險綜合分析與控制,才能推動企業安全生產、長治久安。
1 建立安全風險管控制度
立足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實際,系統收集梳理企業安全風險評估管理經驗教訓,修訂完善企業過程風險評估管理制度,推進生產安全評估工作常態化、規范化管理。管理生產安全風險評估制度的修訂要注重和安全作業管理、關鍵裝置和重點部位管理、重大危險源管理、隱患排查治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機結合,涵蓋生產裝置、設備、設施、貯存、運輸的風險評價與控制,既包括作業現場、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和非正常情況,也包括新改擴建項目的規劃、設計和建設、投產、運行、拆除各階段的風險評價、風險控制、風險信息更新的管理,明確了全風險評估職責分工和實施步驟,要求全員參與安全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工作。對安全風險實施分級管理,從直接作業、崗位操作到關鍵裝置與重點部位都要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同時根據生產安全評估的內容和結果,按危險級別和可能導致事故的嚴重程度、解決難易度進行等級劃分,進入隱患治理程序,全過程跟蹤監控,實現安全評估閉環管理。
2 建立安全風險管控體系
化工企業作業現場、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和非正常情況,包括新改擴建項目的規劃、設計和建設、投產、運行、拆除各階段都要進行安全風險評價、風險控制,對各環節可能存在或產生的危險、有害因素都要進行超前辨識、分析、評估和控制。化工企業依據自身企業實際合理劃分企業安全管理過程的風險管控體系,明確職責、任務。公司層面要著重從建立風險評估管理機制、工作規劃入手,提供組織、制度、文化和財、物保障,做好系統評價和管理評審。業務部門要根據安全生產職責和專業分工,組織策劃各自專業范圍內的危險因素辨識、評價和控制策劃、監督檢查、效果評價工作;組織編制專業范圍內各類安全風險評估表樣表,做好公司重大風險分析記錄的審查與控制效果驗收,及時做好協調、指導和檢查督導工作。車間要組織制定各工序安全風險評估管理考核實施細則,對評估出的較高風險,及時按隱患排查程序上報業務主管部門,同時制訂、落實好相關防范措施。班組崗位要嚴格執行各種規章制度、規程措施,組織好班組重點工序和崗位扎實開展“工前安全預知”活動,以交接班程序為抓手,從“人員、工具、環境、對象、票證”等方面積極推進安全風險辨識和評估工作。
3 安全風險管控實施
3.1 把生產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引入日常安全生產管理。
結合《化學品生產單位安全作業規范》、安全確認制度,把安全評估工作可率先引入動火、高處、受限空間、盲板抽堵、吊裝、檢修、動土、斷路等安全作業和工藝交接班等一些常規安全管理環節強化風險管控。可在安全作業中明確危險辨識、措施制訂、安全確認和安全驗收等幾個環節,強化安全作業風險評估閉環管理。在工藝交接班中,可圍繞“人員、工具、環境、對象”四要素,合理設定相關細節,實施百分制打分,通過定期檢查和抽查進行打分考核。對于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管理過程的安全風險管控,可結合工藝管理過程落實相關風險管控措施,指定專人負責重大危險源的登記建檔及日常管理工作,可按月或是季度進行安全評估,促進生產安全風險管控到位。
3.2 把生產安全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機結合。
可以按照“崗位、班組、車間、部門、公司”五級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運行模式,采取專家診斷式、專業對標式、系統解剖式與職工自主查隱患相結合的方式,使用工作危害分析的方法實施生產安全風險評估,提前辨識安全風險、實施過程控制和閉環管理。對列入隱患的項目按照隱患治理程序實施定項目、定資金、定措施、定完成時限、定責任人等要求進行跟蹤監控,直到隱患徹底消除為止。
3.3 對于國家重點監控的危險化品、危險工藝和重大危險源實施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
對于國家安監總局公布的重點監控的危險工藝、危險化學品以及辨識評估為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系統裝置,可以引入中介機構進行hazop分析或是由專家團隊帶領企業人員系統推進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工作。
3.4 生產安全風險管控工作開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預警系統,利用集中控制、視頻監控、檢測報警等一系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信息化技術完成生產現場安全信息的收集、反饋、動態跟蹤與閉環控制,實現安全生產工作動態管理,更好地服務和支持安全生產工作。各級管理人員根據管理權限可隨時查閱現場安全生產運行狀況,及時采取相關應對措施,使生產安全風險管控更加便捷。
4 安全風險管控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1)生產安全風險管控應注意劃分清楚風險辨識、分析評估的范及各級管理組織的職責。
(2)制訂明確的風險評估準則、時機和頻次,根據風險分析、評價。
(3)風險評估應從影響人、財產和環境等三個方面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分析。
(4)選擇風險控制措施時,應考慮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可靠性、先進性、安全性和經濟合理性及企業的經營運行情況;可靠的技術保證和服務。控制措施應包括工程技術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人體防護措施等。
(5)安全評估查出的安全隱患,必須跟蹤進行治理,直到治理完畢后組織驗收。
(6)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風險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危險因素識別、風險評價方法、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等,增強從業人員的風險意識,使其認識到所在崗位的風險,并掌握控制風險。
篇6
關鍵詞:SMS安全管理體系 安全風險控制 案例分析
機場油庫肩負著為機場油料的收發、儲存、加注和管理工作,“及時供、安全供、供好油”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如何在復雜形勢下提高機場油庫的安全管理水平,如何實現“零事故、零傷害、零污染、零差錯、零延誤”的行業和系統安全服務目標,將是我們長期的任務。本文將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1、建立健全SMS安全管理體系,結合油庫工作的整體狀態,實現“系統安全、本質安全、持續安全”
1.1 介紹SMS安全管理體系
1.1.1 國際民航組織關于安全管理體系的定義
定義一:用系統管理的概念和方式,對飛行運行所有相關活動中的風險進行管理,以便在最短時間內,用最小的代價將風險控制在能夠接受的程度。
定義二:安全管理體系(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MS)是一種管理安全的系統方法,包括所需的組織結構、職責、政策和程序。
1.1.2 為什么機場油庫需建立SMS安全管理體系
從2001年11月,國際民航組織就要求成員國在所有空中交通服務單位使用安全管理系統。
作為一種有效的管理方法,SMS安全管理體系已經在所有國際民航組織締約國廣泛采用,并推廣至安全相關領域。
1.2 如何建立健全SMS安全管理體系,實現全面覆蓋,標準統一,程序規范,均衡發展,全面提升內部管理水平
1.2.1 安全政策是安全管理體系第一要素,需注重
1.2.2 目標管理
不斷地細化和量化安全目標,并區分層次、逐漸細化到每個員工,具有明確的責任界定、可操作性和激勵導向作用,確保下一級的目標滿足上一級的目標,層層簽訂安全服務責任書。
1.2.3 設備設施管理
依靠可靠的裝備,實現本質安全。可靠的設備要靠檢查、維護、保養、及時的隱患治理來實現,要形成良性發展的循環,不斷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發現隱患、處理隱患,做到設備的本質安全。在設備管理上,要根據季節特點進行處置。
1.2.4 信息管理
通過構建暢通的信息渠道,收集安全信息,為不安全事件調查、安全監督與審核、風險管理和安全目標等安全活動提供依據,實現信息共享,促進安全管理體系建設,避免和減少事故、事故癥候和不安全事件的發生。
建立信息收集、存儲、分析、、反饋等程序。
1.2.5 安全教育與培訓
針對不同員工和不同情況,油庫需開展以下安全教育工作,全年安全教育不少于24小時:(1)崗前安全教育。(2)日常安全教育。(3)特殊情況下安全教育
1.2.6 積極的應急響應體系
應制定有效的突發事件響應預案體系。預案應完備并具有可操作性,應至少涵蓋所有突發事件的各種類型。
突發事件響應包括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事后恢復與重建。以及應急預案體系的不斷修改與跟進。
1.2.7 安全監督與審核
準確掌握安全生產運行情況,檢查安全工作的開展是否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民航規章、規范性文件和標準的要求,是否有效運行并促進實現安全目標。通過監督審核反饋的信息,評估安全績效,肯定成績、激勵士氣、增強做好安全工作的信心,同時及時發現薄弱環節,據此做好安全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
應制定合理的安全績效指標作為安全監督預審核的依據和評價標準。
1.2.8 不安全事件調查
油料的不安全事件主要包括:跑冒滴漏的管理、運行指揮管理、信息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和危險品運輸管理等方面發生的不安全事件。
重點是查清事件原因,特別是系統及組織上的缺陷,研究對策,落實整改措施,識別危險,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完善文件制度體系。注重實現不安全事件的閉環處理。
1.3 理解油庫安全工作的特點和重要性,建立重大作業和關鍵崗位的領導管理到位制度
要達到全年安全生產目標,油庫工作要特別注意做好“五個確保”:一是要確保收發油安全。隨著業務量的增多,員工極易出現安全疲勞和麻痹松懈思想,要從人性化的管理角度,科學做好排班安排,為一線作業人員提供必要的勞動保護,切實提高安全供油水平。二是確保消防安全。特別夏季是做好防雷、防洪和防火工作。三是要確保供電安全。四是要確保油罐及輸油管網安全。這其中包括長輸管線和庫區管線。五是要確保反恐防恐安全和員工隊伍穩定,完善落實安防制度,切實保障好資產和人員的安全。
抓好重大作業和關鍵崗位的管理工作是基層單位管理的重頭戲,油庫領導要有安全敏感性,建立相應重大作業領導到位制度,油庫的收發油作業、倒罐作業、洗罐作業等領導干部要親自過問、管理到崗到位。重大作業的流程標準化、制度化、責任化。油庫要認真落實國家最新法律法規,加大對輸油管線的巡視檢查,利用自控系統數據和計量數據進行分析,及時發現輸油管線的故障,確保供油過程的安全。重要隊室如控制室是油庫安全工作的靈魂,建設打造一支優良而訓練有素的控制室隊伍極其重要,旨在日常安全生產中實現精確制導,有的放矢。
2、如何建立全面的油庫安全風險控制
安全管理就是風險的管理,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以下從五個方面介紹如何打造油庫立體全方位的風險控制體系:風險識別、評價與管控、安全隱患治理、嚴查“三違”、變更管理、制定風險管控手冊,從而有效控制安全風險。
2.1 風險識別、評價與管控
2.1.1 危險源辨識
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的目的是通過預先對危險、有害因素的識別,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險、危害,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控制,提高作業安全性。以防止人身事故和人為責任事故為主線,以基層班組、一線員工和作業現場為重點,組織開展作業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工作。每年至少更新一次。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的范圍包括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安全管理的缺陷、影響環境的有害因素。
2.1.2 風險評價(評估)
在對作業過程中的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基礎上,通過定性或定量的安全評價方法,預測危險、危害發生的可能性(概率、頻率)和損失嚴重程度,確定風險是否需要控制和控制程度,分級記錄評價(評估)結果。
風險評價(評估)的類別:(1)綜合評價(評估)。綜合評價(評估)是定期對本單位所有工作任務和流程、作業操作過程、作業現場、作業條件,進行的安全生產及環境保護現狀總體評價,形成月度、年度安全評估報告。(2)專項評價(評估)。在下述情況下(不限于),進行的專項的安全評價(評估):1)重大作業、特殊作業、大型維修作業開展前;2)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設立和竣工驗收前;3)新設備、新設施、新工藝使用前;4)新業務開展前;5)組織機構、作業流程、施工方案變更后等;6)其他情況。
2.1.3 風險評價(評估)的方法
常用的風險評價(評估)方法:(1)安全檢查表法(SCA);(2)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LEC);(3)環境因素評價法;(4)危險預先分析法(PHA);(5)故障樹分析(FTA);(6)事件樹分析(ETA);(7)因果分析圖(魚刺圖);(8)頭腦風暴法;(9)其他方法。
2.1.4 風險評價(評估)的分級
根據風險評價(評估)的結果,安全風險一般可分為低度風險(可接受風險)、中度風險、高度風險三級。(1)低度風險指發生概率低、危害(損失)程度小可接受的安全風險;(2)中度風險指有可能發生、危害(損失)程度中等或較大的安全風險;(3)高度風險指不可接受的安全風險。
2.1.5 風險控制
根據風險評價(評估)的結果,通過采取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個人防護措施、應急處置措施,將安全風險控制在降低可接受范圍內。
風險控制的原則:(1)對低度風險應保持現有的控制和監控措施。(2)對中度風險必須確保現有風險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監控風險,確保不加大風險的程度。在技術和財務允許的條件下,力所能及的采取措施,盡可能的降低風險。(3)對高度風險必須立即采取新的措施降低風險。在采取措施前,對于正在進行的作業,必須采取應急控制措施。
風險控制的過程包括風險控制措施的制定(計劃、方案等)、風險控制措施的實施和落實、風險控制措施效果的跟蹤和驗證三個步驟。
2.2 安全隱患排查
(1)本單位按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管理規定》的要求,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按照要求進行分類、分級管理。
(2)應全面開展隱患排查工作,排查的主要內容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是否違反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行業標準、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等要求。2)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是否存在缺陷和漏洞。3)是否按要求對各類安全生產風險及危險源進行了有效的辯識、評價和控制。4)周邊單位、外協單位的活動是否可能造成本單位的安全生產隱患。5)主要安全生產設備設施、安全保障設備設施、安全防衛設備設施、勞動保護設備設施是否存在技術缺陷,或存在未經檢測、違規操作、超期或超負荷運轉、帶故障運行等情況。6)各崗位人員是否持證上崗,人員配備及業務素質是否滿足安全生產的要求。7)生產作業過程是否存在違章指揮,違反作業程序、作業指導書、規章制度等違章現象。9)自然災害等其他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不安全因素。
(3)本單位的一般和較大隱患,自行負責治理。如需由上級單位組織治理的,應及時報上級主管部門,由上級單位協調組織治理。
2.3 “三違”治理
(1)杜絕“三違”是單位建立的年度安全工作目標之一,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并建立本單位杜絕“三違”的相關專項管理制度。(2)按照相關要求,對出現的“三違”情況及時上報,及時處理。(3)加強員工安全教育,杜絕“三違”的發生,提高員工的風險意識、自覺意識。
2.4 變更管理
2.4.1 什么是變更管理
為有效識別和管理涉及安全生產的系統、組織、人員、制度、流程、設施、設備、材料、經營范圍等臨時或永久變更帶來的風險,在上述變更發生前或不可預知的變更發生后能及時進行響應,使變更帶來的直接或潛在的風險保持在安全生產可接受的范圍內。
2.4.2 變更的評價方法
運用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預先危險性分析等安全評估方法與手段,系統地從工程、設計、運行等過程對變更因素進行科學分析,評價出變更因素可能導致的各種結果,并進行匯總歸類。
2.4.3 變更的流程
變更管理工作按流程步驟分為變更的識別、申請、審核、批準、實施和驗收等階段
2.4.4 變更的分類
變更按照所屬類型分為以下幾類:(1)技術變更;(2)組織或人員變更;(3)法律法規及程序變化與更新;(4)客戶、承包商或業務變更;(5)安全生產管理類變更。
變更管理是“預防為主”思想在安全管理體系運用的具體體現。
在生產運行過程中,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因素等三個要素是動態的,操作人員的行為變化、設備運行狀態的改變或運行環境的改變,這種改變有可能導致安全狀態的失控,所以油庫認真開展變更管理,借助變更管理的手段,確保過程安全,才能持續有效控制安全風險。
2.4.5 風險管控手冊
開展各項風險識別與評價工作,形成風險管控體系文件。將風險管控與日常工作緊密結合,找準風險點,確保安全生產工作有制度,操作有流程。制定《風險管控手冊》對重點流程、重點設施進行關鍵風險點控制,嚴格執行風險管控指引和風險管控體系文件,實現安全風險管控總體目標。
3、冰山理論充分地揭示:每一次事故背后都存在著大量的不安全事件和違章操作,認真研究本單位及行業內不安全事件的案例,可以給日常管理帶來警醒作用
案例分析:2010年6月10日凌晨,某油庫接收管輸油品,作業計劃為:1號罐負責管輸收油作業,備用收油罐為3號罐。當1號罐收到13.5米時顯示屏彈出“管輸收滿即將換罐”的確認對話框,控制室值班員點擊確定后,觀察3號罐管輸入口電閥并未開啟,此時1號罐管輸入口電閥已經開始關閉,而5號罐管輸入口電閥正在開啟中。隨即,作業人員進行5號罐管輸入口電閥關閉操作,然后開啟3號罐管輸入口電閥,此時管線壓力出現明顯升高情況。該值班員立即停止關閉5號罐動作,待3號罐全開到位后,徹底關閉5號罐管輸入口電閥,系統顯示管輸壓力恢復正常。
由于該油庫之前對3號罐閥門進行了維修,自控系統已將3號油罐從收油隊列中刪除,進油油罐自動切換為5號罐,但作業人員對此沒有準備,慌亂中發生誤操作。由于雙關斷閥的特性(當開啟行程顯示80%時,閥門相當于開啟通徑的四分之一,當關閉行程顯示20%時,已相當于關閉通徑的80%),致使當5號罐已部分關閉時,3號罐管輸入口電閥還未完全打開,導致系統憋壓。
管線憋壓是嚴重的安全隱患,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后果。如果我們能認真分析學習,加強員工教育和培訓,提高人員素質,把開關閥門和熟悉閥門特性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教育,狠反“三違”,就可以防止類似事件的發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認真研究行業內油庫發生的不安全事件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整治員工違章操作的有效性,逐步完善業務流程和相應預案。曾經的教訓都是寶貴的經驗財富,都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4、結語
本文首先從健全SMS安全管理體系開始,詳細描述油庫安全管理體系的要素和油庫工作特點,介紹安全政策、目標管理、安全教育和培訓、設備設施管理等方面內容,以及建立重大作業和重要崗位的領導到位機制。由于安全管理就是風險的管理,所以本文著力從五個方面闡述如何打造立體全方位的安全風險控制模式:風險識別、評價與管控、安全隱患治理、三違治理、變更管理、風險管控手冊。本文最后進行了案例分析,強調了研究事故和不安全事件的重要性和實際意義。
名詞解釋:
[1]三違(違章操作、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
[2]“五個零”安全服務目標:“零事故、零傷害、零污染、零差錯、零延誤”.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
篇7
關鍵詞:電網建設;施工安全;違章;原因
中圖分類號:TU714 文獻標識碼:A
一、電網建設安全中經常出現的習慣性違章作業問題
由于電網建設項目年年遞增較快,再加上外部環境日益復雜化,電網建設的網格密度也不斷加大,跨越區域的建設工程和地下地下工程所占比例越來越高,還有大量增長的改、擴建設電網項目,使得電網建設有越來越多的風險點出現,安全風險也越來越大,凸顯了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這個過程中仍有許多不按照安全管理作業的習慣性違章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現場的安全措施貫徹落實力度不夠
目前,有部分安全管理人員對于電網建設項目的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并沒有將安全管理工作做細做實,不能認真貫徹國家相關安全管理規定和流程,所有安全管理都是照本宣科走流程做樣子,用來應付工作中的檢查工作;還有一部分安全管理人員自身安全意識淡薄,在日常的施工現場沒有仔細檢查和監督,即不認真收集施工現場相關信息資料,也不深入研究和總結目前的安全防范管理是否有缺漏或是需要改進的地方,有沒有更深層次的安全隱患存在等,使得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習慣性的走入流程和流于形式,導致安全措施落實力度不夠。
2.施工人員復雜,施工人員素質偏低
由于電網建設項目量大,電力建設團隊人員數量不能滿足建設需求,所以在日常的電網建設工程中,會大量使用一些合同工和農民工等臨時工作人員,這些人員普遍素質不高,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較低,由于自身安全教育缺乏導致這些臨時人員在電網建設工程施工中缺乏安全意識,這些人員都是日常施工中最常見危險的形成原因。
3.工器具及防護用品的使用管理存在漏洞
在施工過程中,施工設備的保護與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施工設備的正常使用才是施工進度的保證,如果施工設備保養維護不用心,會出現設備老化和器件損壞的問題。目前有部分施工人員在操作這些器械時大多以自己的習慣進行,不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進行操作,特別是一些安全工具及個人防護服務器的使用中,如果沒有在使用前進行仔細檢測,如果使不合格的安全用具和用品應用到施工現場中,會給施工安全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
二、電網建設安全工程習慣性違章作業的根源
目前我國的電網建設安全管理與發達國家的管理水平仍然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社會性和體制性的原因,也包括一些歷史遺留問題的原因。以下為筆者總結的習慣性違章作業的原因:
1.部分企業領導安全管理意識低
目前,國內許多電力公司對過分重視生產效率,對于安全管理未得到充分重視。不能按“安全措施、文明施工”的要求進行專款專用來投資安全管理,他們認為電力工程的經濟效益遠比安全生產來得重要,使得電力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存在許多安全隱患。
2.工程建設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不高
在當前電力工程施工現場,施工人員大多存在安全意識不高的問題。這個問題是由于安全知識培訓缺乏,以及員工自我意識造成的,導致施工人員在施工現場工作中,沒有認識到不安全的施工環節對于自己人身安全的威脅。
3.不合理的工期壓縮帶來的安全隱患
目前各級電力建設公司的項目開展的熱火朝天,有部分電力建設工程為了經濟利益一再壓縮工期,這樣就造成施工單位為了完成工期而加速作業的現象,為日后的安全隱患埋下了種子。
三、電網建設安全習慣性違章作業的改進對策
1.加強技術培訓,提高員工素質
首先,要加強施工人員的相關安全和知識技能培訓,使他們能在電力建設過程中系統地學習理論知識,提高業務技能,科學地掌握施工現場設備操作流程,避免出現違規操作的現象;其次,公司應通過日常安全教育監督和學習來提升員工的安全意識,使生產員工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高,使員工有“安全施工”的意識,使他們掌握安全操作技能,避免違章作業情況發生;最后,應提高施工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意識,讓他們自覺按照安全生產相關制度和規定進行日常施工安全管理,通過有效收集信息和多研究現場安全措施,做到有效預防安全隱患和辨識危險源等工作。
2.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
電力施工單位要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等有關法律、法規、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各項安全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嚴格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技術措施,使施工現場安全事故減少,避免出現安全管理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問題。
3.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為了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有效性,電力建設公司應貫徹執行上級部門的相關規定與要求,設計出適合自己安全生產的制度和規定體系,層層下放并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然后細分到各部門和員工手中,明確和清晰安全生產責任的進一步標準化,實現動態檢查,對安全管理人員進行每月評估,對檢查實施情況進行監督和考核,這樣才能使安全管理人員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并糾正和預防這些危險隱患問題,進行整頓的過程中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
4.落實安全措施,確保現場安全
安全管理人員必須要落實日常安全管理措施,將安全管理工作現場做細做實,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和公司安全管理規范體系,貫徹落實安全規程和技術安全要求,來促進現場安全管理發展。各級安全管理人員要做到防微杜漸、勤下現場,做到對安全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和缺漏都心中有數,通過監督和指導施工現場的安全控制,發揮其身為安全管理人員應有的安全監護責任。
5.做好安全隱患和風險管控工作
目前,在我國電力企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是,企業實施電氣工程項目是一種粗放式的管理,通常認為項目管理就是把工作任務分發給各部門間或相關人員,然后設想他們將取得預期的進展,結果導致許多項目的拖延;或者是有一個目標和大致的計劃,但沒有具體的執行方法。部分電力企業,還停留在那種項目管理無序的狀態,企業硬軟件管理不規范、器具材料的現場擺放嚴重雜亂,更談不上用計算機來進行項目的全過程管理。筆者建議安全隱患及風險的識別和控制基本原則如下。
(1)通過歷年的安全事故統計,但通過分析發現事故發生主要是由于工作環境中仍存在危險的能量、危險物質、人員違章操作、管理人員指揮失誤,即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在控制上要樹立任何風險都可以防范的意識。通過科學的手段和有效地安全管理活動,危險點是可以辨識和預知的;通過有效地控制危險點,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2)危險點分析預控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實現對事故的超前防范,基礎是對是施工作業過程中的危險點進行辨識、分析、評價,關鍵是控制措施的制定和落實。對于一般性危險源通過各單位在施工中采取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下發安全技術交底,安全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監督來加以控制。對于重大風險控制,各單位對辨識出的重大危險因素應體現在施工組織設計與安全專項方案中,編制相應的專項措施(方案),對重大危險因素進行控制,與重大危險因素有關的部門、應制定管理方案和安全管理制度,使施組(方案)中的安全措施切實落實到實處。
(3)危險點的辨識和分析,主要依據是《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等各項規章制度,緊密聯系本單位反違章(行為性違章、裝置性違章、管理性違章)的實際,并結合系統內外各類事故教訓進行,各級專(兼)職安全員負責對本職責范圍內的重大危險因素的控制進行監督,以確保其及時有效地實施;發現問題立即整改,確保一切重大危險因素均處于受控狀態中。對于重大危險源及時向上級部門進行申報登記,本單位統一建檔,制定專項的控制措施,時刻對危險源進行監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危險源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線,是減少事故損失和人員傷亡的必要保障,活動的開展應充分發動一線作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4)在危險點的辨識和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危險點,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危險點控制措施。
(5)危險點控制工作是一項長期性、基礎性工作,各工程項目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務求實效,力戒形式主義。因此基建部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要組織編制了本措施,以進一步指導和規范輸變電工程施工危險點辯識及預控工作,各工程項目應結合各自實際制定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預控措施。
參考文獻
[1]歐陽雄方.淺談電力建設工程安全管理[J].廣東科技,2009(2)31-32.
[2]譚煥亮.對電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探討[J].機械與電氣,2008(3):26-28.
篇8
[關鍵詞]風險管理;風險辨識、風險評價;風險管理技術;風險管理效果
有這樣一個故事,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鵲答說:“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么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鵲答說:“我長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只有我們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于本鄉里。而我扁鵲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來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認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文王說:“你說得好極了。” 小故事能夠折射出大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1元的事前預防=5元的事后投資,這是指導安全經濟活動的重要基礎,同時也告訴我們:預防性的“投入產出比”遠遠大于事故整改的“產出比”。電力企業的安全管理也應加強風險排查、管理,而不是等風險發展成事故了才去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進行補救。
1電力安全風險的類型
根據誘發事故原因的不同,電力安全風險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人的不安全行為。如現場工作不戴安全帽,掛接地線前不驗電,登高作業不系安全帶,帶接地線合隔離開,作業人員擅自穿、跨越安全圍欄或超越安全警戒線,不按規定使用操作票進行倒閘操作,不按規定使用工作票,進行工作工作票、操作票、作業卡不按規定簽名等。 2)物的不安全狀態。如設備超期服役、帶病運行(如開關卡澀、線路過負荷等)、變壓器有滲漏現象,電氣設備外殼無接地等。 3)環境的不安全因素。如電纜溝蓋板不全,危險場所缺少安全標志,高低壓線路對地、對建筑物等安全距離不夠,線路接地電阻不合格或架空地線未對地導通等。 4)管理失控。如對違章不制止、不考核;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未制定整改計劃或未落實整改治理措施;未按要求進行現場勘察或勘察不認真、無勘察記錄;違章指揮或干預值班調度、運行人員操作;安排或默許無票作業、無票操作;大型施工或危險性較大作業期間管理人員未到崗到位等。
其中第一種和第四種都與人的行為、思想意識有關,屬于電網的“動態風險”,第二種和第三種屬于電網的“靜態風險”。
2安全風險管理
俗話說“無危則安,無缺則全”,安全意味著不危險,不安全就是危險。安全的對立面是風險。電力安全生產應關口前移,號召企業全體員工及時的發現電網中潛在風險,排查一切不安全的隱患,而不是等隱患發展成了嚴重的電網事故后如何去處理。只有這樣,才可以避免一切意外,控制一切風險。對于電網中存在的不同類型風險,電力企業應有針對性地加強風險管理。
安全風險管理的步驟包括風險培訓―風險辨識―風險評價―風險管理技術―風險管理效果評估五個環節。其中風險培訓、風險辨識、風險評價、風險管理技術是核心內容。
2.1風險培訓
風險培訓主要是對電力企業員工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培訓。通過培訓,進一步加強他們的安全意識,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風險排查中來。培訓內容主要包括 (1)安全思想教育。是安全教育的核心和基礎,也是最根本的安全教育。 (2)安全知識和技能教育。包括一般生產技術知識;基本安全技術知識;崗位安全技術知識。 (3)事故案例教育。與經驗相對的是教訓,教訓往往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因而它的教育意義也就十分深刻。 (4)安全法制教育。對于做好生產工作、合理規避法律責任具有重要意義。 (5)新入廠工人三級安全教育。 (6)變換工種時進行安全教育。
2.2風險辨識
風險辨識是風險管理的第二步,它是指對企業家庭或個人面臨的和潛在的風險加以判斷、歸類和對風險性質進行鑒定的過程。也就是對尚未發生的、潛在的和客觀存在的各種風險,系統地連續地進行識別和歸類,并分析產生風險事故的原因。風險辨識主要包括感知風險和分析風險兩方面內容。風險在一定時期和某一特定條件下是否客觀存在,存在的條件是什么,以及損害發生的可能性等都是風險辨識階段應解決的問題。
2.3風險評價
風險評價就是從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不安全因素、管理失控這四大要素著手,綜合運用安全系統工程的方法,對系統風險進行度量和預測,通過對系統存在的危險性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確認系統發生危險及其嚴重程度,提出必要措施,以尋求最低事故、最小事故損失和最優的安全投資效益。風險評價有僅使風險管理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而且使風險分析定量化,可以為風險管理者進行風險決策、選擇最佳管理技術提供了科學依據。風險評價的基本程序包括企業自評價和專家評價兩個方面。
2.險管理技術
根據風險評價結果,為實現風險管理目標,選擇最佳風險管理技術是風險管理中最為重要的環節。風險管理技術分為控制型和財務型兩類。前者的目的是降低損失頻率和縮小損失范圍,重點在于改變引起意外事故和擴大損失的各種條件;后者的目的是以提供基金的方式,對無法控制的風險做財務上的安排。
2.5風險管理效果評估
評估風險管理的效果是指對風險管理技術適用性及收益性情況的分析、檢查、修正和評估。風險管理效益的大小,即是否能以最小風險成本取得最大安全保障,同時,在實務中還要考慮風險管理與整體管理目標是否一致,是否具有具體實施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風險處理對策是否最佳,可通過評估風險管理的效益來判斷。
篇9
關鍵詞:地鐵工程;安全風險;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 U231文獻標識碼: A
一、地鐵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風險
(一)地鐵車站基坑工程風險事故
由風險源產生的基坑工程的主要風險事故包括:開挖時,邊坡出現塌方、滑坡,底部出現沉陷、流砂、凍脹、以及造成軸線移位、基礎傾斜、上部結構變形,對周圍附近建筑物或設施以及地下管線產生影響,造成第三者的損害。
(二)結構工程風險事故
混凝土的縱向變形:結構混凝土的干縮、溫差及縱向不均勻沉降導致混凝土縱向變形。混凝土開裂:由混凝土干縮、溫差引起的結構縱向拉應力以及不均勻沉降引起的結構彎曲拉應力都可能導致混凝土的開裂,這就可能導致結構工程的失穩。
(三)火災風險
施工現場空間狹窄,各系統設備安裝、裝飾裝修等交叉作業頻繁。土建的模板、設備的包裝、裝飾裝修材料、油漆等易燃物品隨處可見,臨時用電的管理不規范、加工場地管理不規范等都是導致火災事故的重要安全隱患,若不加強管理,在狹小的空間里發生火災事故,救援和搶險都是相當困難的,稍有不慎還可能導致更大的事故。
(四)觸電傷害
觸電傷害主要有以下方面:工程外側邊緣距外電壓線路未達到安全距離,用電設備未做接零或接地保護,保護設備性能失效,違規使用和操作電氣設備,對人身造成傷害或損害。
二、地鐵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風險管理
(一)強化風險管理職責意識
地鐵工程主要部門要加強施工風險管理意識,充分了解建設、設計、施工、監測等方面在地鐵隧道工程風險管理中的主體職責。同時有力促進地鐵隧道風險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準確化。要明確人員分配、現場維護、過程檢測在工程中的具體實施方法,重視其對風險管理的作用,全面促進當前地鐵施工管理的標準化和現代化。
(二)加強安全風險辨識與評估
在規劃階段、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有效進行安全風險辨識、安全風險分析與評估,管控工程安全風險,將各階段風險有效化解或降低至可以接受的程度,尤其是在規劃和初設計階段,盡量將風險控制在源頭。主要辨識與評估內容如下:
(1)評估和預測隧道穿越地質復雜地層,如斷層、軟硬夾層、溶洞、厚淤泥層、卵礫石層等的安全風險。
(2)對環境條件復雜的工程安全風險部位進行識別與評估,如對既有線路、周邊建(構)筑物和管線的影響進行安全風險辨識與評估。
(3)對明挖深基坑、區間隧道設計安全風險因素和受力條件復雜的安全風險部位進行識別,核查設計方案的安全性。對于可能產生重大安全隱患和社會影響的工程,進行分析與計算驗證;從安全風險技術管理角度為業主提供咨詢和提出建議。
(4)對施工工藝及設備中的安全風險因素進行識別,對地質因素、環境因素、施工工藝及設備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和施工工藝參數的合理性進行分析,評估施工方案的安全性;
(5)對重大土建安全風險工點、環境安全風險源的專項方案進行安全風險評估。
(6)對施工組織管理中的安全風險因素進行識別,對施工組織設計的有效性、合理性進行分析和評估。
(三)做好施工量測與信息化監控
依據審批完成的施工監測方案,根據施工進展進行監測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及時、真實、準確地提供現場監測數據,全面、詳細地進行數據分析,對監測點進行有效的標示和保護。應聘請具有專門技術等級要求的技術人員,對大型設施吊裝、主要模板工程、施工主體變形、地表沉降、地下水位變化、建筑物沉 降進行嚴密觀測,并根據觀測數據調整施工方案,確保施工周邊建筑物安全。
在地鐵施工工地安裝安全風險遠程監控系統。在所有的地鐵施工工地尤其是在各風險點都安裝攝像頭,利用計算機網絡系統對工地進行24小時監控,并設立四級風險警報,一旦發現問題,信息會立刻反饋到控制平臺,便于及時有效發現安全隱患。項目經理部、子(分)公司或集團公司,通過網絡實行遠程監控。若地鐵施工工地圍檔不規范對交通造成影響、施工組織不當、施工存在安全隱患、工地發生事故或者在工地發生治安事件,相關管理人員在辦公室內就可以實時掌握現場情況,能夠立即要求施工單位采取措施整改解決。
某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又建立的安全風險信息管理平臺,包括GIS系統、網絡傳輸、監測及安全巡視信息管理系統、盾構施工實時監控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等。這些系統可進行信息報送、信息查詢、資料管理(包括勘察、設計、施工、監測等文件)、預警、監控、事務處理,協助工程各級管理部門及參建各方及時掌控地鐵土建施工的安全狀況,進行快捷、有效的信息管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為更好地把握現場的作業情況,該體系要求地鐵在建丁程原則上應在礦山法暗挖工程的每個掌子面、主體結構明挖基坑對角線處及周邊環境復雜的附屬結構明挖基坑工程角部、施工豎井提升設備的大梁等處,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安全風險信息管理平臺與視頻系統具備接口,通過接口即可進入視頻管理系統;且該系統具有使攝像頭旋轉、變焦等遠程控制功能,大大方便了遠程管理。
(四)加強風險管理人員培訓,提高風險管理能力
在已發生的地鐵施工事故中,部分原因是:施工人員的思想麻痹和操作不當,或沒有經驗,雖然發現事故前兆但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設計人員設計失誤,或是在施工過程中擅自改變設計方案;監理人員未嚴格按照時間和標準進行監測而導致地鐵施工事故的發生,而這些事故是能夠避免的。為了避免相關地鐵施工事故,應該加強風險管理人員(包括設計人員、施工人員、監理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風險預測和應對風險的能力。比如,定期開辦培訓班,學習專業經驗。聘用具有豐富的經驗、受過嚴格專業訓練的技術人員,定期舉辦培訓班,提高地鐵工程各環節相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素質,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講授最新的理論研究結果,更好地指導工作人員的實踐;還有,要提高思想認識,嚴格按計劃施工。在施工過程中不斷對工作人員進行思想認識教育,形成嚴謹的工作作風,嚴格按施工計劃施工,排除一切人為的風險因素。
(五)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管理
施工現場空間狹窄,各系統設備安裝、裝飾裝修等交叉作業頻繁。土建的模板、設備的包裝、裝飾裝修材料、油漆等易燃物品隨處可見,臨時用電的管理不規范、加工場地管理不規范等等都是導致火災事故的重要安全隱患,若不加強管理在狹小的空間里發生火災事故,救援和搶險都是相當困難的,稍有不慎還可能導致更大的事故。因此,必須要搞好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工作。首先必須加強施工現場的動火管理,凡在現場進行動火作業如焊接、切割等,必須申請相關管理部門批準,明確動火人,必須配備消防器材并且在清理完作業點四周的易燃物品確認無誤后方可作業。此外,還必須建立應急預案,進行應急演練和應急物資儲備。另外,要搞好狹小空間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管理,還必須加強臨電線路管理和施工現場嚴禁煙火的管理,切實從源頭上控制好火災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安全生產;風險防范;對策
1安全生產風險防控的重要意義
安全風險是指安全事故或意外出現的可能性以及產生嚴重后果的組合。安全生產風險防控管理是指通過辨識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并運用定性或定量的辨識、統計分析方法確定其風險嚴重程度,進而確定風險控制的優先順序和風險控制措施.以達到改善安全生產環境、減少和杜絕安全生產事故的目標的過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安全生產風險也隨之增加,安全風險管控措施一旦失效,形成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不及時,勢必會引發生產安全事故,造成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因此,建立以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為基礎的安全風險防控體系,推行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責任清單,落實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責任,實現風險和隱患的受控管理,對于企業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企業安全生產防控中存在的問題
2.1企業員工安全風險意識薄弱
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絕大多數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不良的生產環境以及管理上的缺陷造成的。這往往與企業員工安全風險意識淡薄、對事故預防存在僥幸心理、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知識和崗位操作技能有關。比如,車間門口醒目位置明顯設有“禁止明火”標語,在角落還能發現員工丟棄的煙頭;吊車司機對行吊鋼絲繩磨損嚴重、吊鉤缺少防脫鉤裝置視而不見,對違規操作現象更是習以為常。企業不注重安全生產,員工風險意識淡薄,事故隱患整改不力,影響企業的安全穩定發展。因此,必須加強宣傳教育培訓,努力提高企業員工的安全風險意識,從根源上杜絕人為事故的發生。
2.2安全風險防控體系不健全
通常大中型企業規模大、資金力量雄厚,更加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基本能達到安全生產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管理,實現安全風險管控和事故隱患排查雙重預防體系的良好運行。但是,為數眾多的小微企業,規模小,資金有限,設備人員少,安全投入不足,沒有形成有效的組織管理體系,內部安全管理混亂,安全風險防控制度不健全,缺乏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或者管理人員安全管理能力不足,企業人員素質普遍偏低,不會辨識崗位安全風險或者風險辨識不全面,安全風險管控措施形同虛設,事故隱患排查不出來或對隱患視而不見,查而不改,糾而復發,崗位責任制度難以有效落實。此外,員工遇到突發事件不會進行應急處置,自救逃生能力差。這些都大大增加了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概率。
2.3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不到位
風險管控措施一旦失效,就會形成事故隱患。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就會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因此,企業預防事故發生必須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然而,企業在實際安全生產過程中,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隱患排查不全面,更注重排查物的危險狀態,比如,滅火器是否完好有效,粉塵涉爆場所是否使用防爆燈具等,卻忽視人的不安全行為,比如,不正確佩戴安全帽,違章操作等。(2)不重視隱患治理。部分企業以生產經營困難、資金不足等為借口,不及時治理隱患,或者隱患治理敷衍了事,達不到治理要求。(3)過度依賴專家查隱患、政府監管執法。現階段,“專家查隱患,執法促整改”的安全管理新模式,對于發現事故隱患,指導隱患整改,執法整改驗收,形成隱患閉環管理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促進作用。但是,有些企業過多依賴專家排查隱患,被動接受政府執法檢查,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忽視了發動員工發現事故隱患的重要作用,導致崗位現有事故隱患不能被及時發現和治理。
3企業安全生產風險防范對策
3.1合理應用技術手段,實現企業本質安全
安全生產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技術保障,要以技術作為重要基礎手段,利用先進技術,檢測出安全隱患和危險源,從而起到預防效果。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控制能量設計。對于部分企業而言,本身就屬于高危行業,安全事故后果的嚴重程度和能量大小有著密切聯系,可以利用控制能量的方法來降低故障概率。比如,可以盡量用36V安全電壓來代替220V交流電,降低事故后果。(2)危險最小化設計。在企業安全生產中,如果從業人員專業技術不過硬,或是工作態度主觀隨意,就很容易出現事故,如何將事故帶來的危險性降到最低,也是安全生產風險防范中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比如,采用平滑設計,盡量避免硬件設備中出現較為突出的棱角、尖端等,避免人員磕碰或者劃傷。在軟件設計方面,建立風險報警機制,以及各項設備運行的規范,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就會及時發出警報。(3)隔離、鎖閉設計。如果在生產過程中無法從源頭上進行控制,就需要將危險區域和安全區域隔離開來,盡可能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比如,可以將易燃易爆物品放入防爆箱中,降低爆炸產生的沖擊力;閉鎖設計的主要目的是避免人員或動物進入危險區域。(4)冗余設計,在保證設備運行正常的基礎上,增添新的功能或是部件,當某個設備發生運行故障時,其他設備可以及時關閉,可有效降低聯鎖事故的出現。
3.2強化宣傳教育培訓,提升全員風險意識
企業要提升全員的安全風險意識,構建完善的安全風險防控責任體系,就必須實現分層風險管理教育培訓。一是要對企業高層管理層實施專業系統的安全教育培訓,樹立良好的風險管理意識,才會加大安全資金投入,配備專業人員管理,為企業有序地實施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工作提供支持。二是加強員工安全風險知識教育培訓。明確崗位存在何種風險,如何進行風險防控,遇到突發事故如何應對,通過事故案例警示、宣傳教育培訓,增強員工的安全風險意識和能力。三是增設安全風險管理的模擬訓練。組織員工參加安全體驗課程,邀請專家分享風險應對經驗,定期組織應急預案實戰演練,全面提升員工的風險防范能力。
3.3健全風險防控體系,推動崗位責任落實
企業組織安全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各部門崗位員工,或者聘請專家指導等對生產工藝、生產設備、作業活動、生產環境等方面進行有效的風險因素識別,通過風險評估確定風險等級,制定出相應的管控措施,構建風險分級防控體系,并將風險分級管控責任分解到崗位和個人,完善風險防控考核獎懲機制,強力推動企業落實全員崗位責任,引導員工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轉變,確保企業安全有序發展。
3.4做好隱患排查治理,預防安全事故發生
企業要牢固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因為隱患是事故的前奏。要遏制事故,關鍵在于消滅隱患。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主體是企業。因此,企業要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組織相關人員按照規定的時間、內容、頻次,將可能引發事故的因素(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排查出來,建立隱患排查臺賬,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時限,落實整改責任,實施隱患閉環管理,堅決避免出現對事故隱患“視而不見”“查而不治”“糾而復發”等現象。政府監管部門也要加大執法檢查力度,督促企業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對于企業拒不整改或者隱患整改不徹底,依法依規實施行政處罰,通過行政執法手段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及時消除事故隱患,防止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4結語
安全生產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企業生存發展的大事,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合理應用技術手段,努力實現企業本質安全,建立完善的企業風險防控體系,強化全員宣傳教育培訓,提高企業風險防控意識,全面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評價,制定有效的風險管控措施,崗位安全責任落實到位,避免防控失效形成事故隱患,定期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實施隱患閉環跟蹤管理,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為企業的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孫元凱.淺談縣級供電企業安全生產法律風險防范[J].農電管理,2021(03):69-70.
[2]宮程程.安全生產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研究[D].青島大學,2020.
[3]徐曉丹.物資企業安全生產風險防控措施研究[J].山西農經,2019(11):121-122.
[4]楊佳偉.HG煤礦技術改造項目安全風險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9.
[5]趙鋒.電力建設工程企業安全生產法律風險及防范[J].企業管理,2018(S2):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