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法規范文

時間:2023-06-07 16:52: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市政工程法規,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市政工程法規

篇1

關鍵詞:城市規劃;公共政策;決策方法

中圖分類號:D03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758(2012)02-0142-05

從公共政策的角度來開展城市規劃研究是一個新興的學科交叉領域。近年來,逐漸有一些學者開始探討城市規劃在政府決策中的地位與走向,這大大豐富了城市規劃學科的理論內容,為規劃決策、執行的科學化提供了一種嶄新視角,但由于學科交融尚不充分,現行研究更多傾向于宏觀層次的理論探討,還沒有真正將公共政策的核心理念與優勢內涵應用到廣泛的規劃領域中來。在城市規劃學科方面,學者更關注規劃技術方法和方案設計的理念更新,對于其作為政府政策行為的規劃決策方法探討還不夠全面和深入,現行的城市規劃決策主觀意識過濃。本文嘗試把政策決策方法引入到城市規劃決策中來,探討城市規劃的關鍵決策點和一些基本決策方法,以促進城市規劃決策系統的發展和完善。

一、城市規劃決策科學化的意義與政策途徑

公共政策是對全社會的價值所作的權威性的分配。城市規劃的公共政策特征日益得到強化,規劃已從崇尚科學理性的技術性角色,轉變到在公共事務中扮演組織群眾意見和協調不同利益團體的角色,規劃正逐步從一個藍圖變為一個過程。目前我國城市化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在城市人口急劇增加、城區面積快速擴張的過程中,城市能否按照既定的規劃有序、和諧地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城市規劃涉及到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將在很大程度上制約或促進城市經濟、社會、環境發展,并對城市居民、投資者以及外來人員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是城市公共政策的重要構成。在地方公共政策系統中,城市規劃不僅對城市發展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的諸多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還對城市拆遷、市政管理等其他城市公共政策具有指導作用,因此,城市規劃的正確決策是城市公共權力機關須要十分重視的問題,我國城市規劃中所出現的許多問題也恰恰是決策不科學、不正確所帶來的,城市規劃決策方式方法的科學探索不容忽視。

城市規劃程序中有一些關鍵環節需要進行決策(圖1)。根據城市規劃的程序來看,在規劃的不同階段,有四個重要的決策環節:(1)規劃方案篩選。需要從眾多規劃候選機構的方案中,選擇出適合城市本土實踐、利于實現城市發展目標的優秀方案和規劃隊伍,這一篩選過程或將經過多個輪次、涉及多個角度的考量,最終作出決策。(2)規劃評審和審批。規劃評審和審批是城市規劃中最核心的決策點,政府管理機構和專家需要對規劃的人文性、合理性、科學性、可行性和先進性等進行全方位的審查,將規劃方案和城市的整體發展目標、城市現有的整體規劃設計、管理規定等公共政策進行對比,最終給出通過與否的決策,或者提出修改意見。(3)規劃修訂。規劃執行階段,政府主管部門還要常規收集規劃修訂意見,并對意見進行審查,作出修訂與否的決策。(4)規劃評價。公共政策的評價是政策健康運行和修正的重要信息來源,是公共政策運行的重要環節。城市規劃一旦執行,將對城市空間建設形成難以撤銷的影響,規劃執行中出現的失誤也將產生長期的很難糾正的后果。正因為此,決策者常常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對城市規劃方案的前期審查、論證上,城市規劃政策效果評價制度反而存在缺失或不足。

從城市規劃的內容來看,城市土地利用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城市詳細規劃等不同的規劃中都有一些特殊的、對社會具有重要影響的決策環節:(1)城市規劃首先需要明確城市發展目標,包括確定人口發展目標、經濟發展走向、土地利用方向等導向性問題,在此過程中將有來自政府、規劃機構等不同團體的謀劃思路,同時也有來自政府不同行政單位、不同文件的指導方案,在最終確認發展目標時需要多方權衡并進行決策。(2)交通、綠地、文化場館、市政工程等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機構的布局方案選擇,決定著城市公共資源在空間、群體間的分配,進行公平、科學的布局決策十分重要。(3)重大項目建設,例如石化、核電、垃圾處理廠等,可能會對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環境安全帶來較大影響,此類決策有必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為民眾提供充分表達意見的途徑,然后在權衡多方建議的基礎上作出有利于民眾、促進公共利益協調的決策。

二、城市規劃政策決策的關鍵參數

因目標群體和所針對政策問題的不同,公共政策決策所需分析的參數也有差異,參數選擇的恰當與否將決定著公共政策決策的優劣。城市規劃公共政策重點要解決城市發展秩序問題,包括空間秩序、時間秩序和經濟類型的秩序,因此和一般的公共政策相比,影響其決策的關鍵參數具有特殊性。

1.效用

效益和效率是政策決策的一般參數。效益是政策實施所帶來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等方面目標的實現,體現政策所帶來的利益的增加;效率考察政策在實現效益時所需消耗的能源、資源水平。效用指人們在消費物品或勞務過程中所帶來的滿足程度,政策效用則是政策給目標群體所帶來的這種主觀感受。對于效用的考察,更多地體現了政策目標群體、目標地區的特殊的主客觀條件情況與政策效益的對應狀況。因此,采用效用作為城市規劃決策的關鍵參數,更能適應城市規劃和目標群體的密切聯系,也能更全面地反映城市規劃帶來的社會總效果。城市規劃的效用不僅局限于規劃對于當地居民、企業等群體所帶來的主觀感受,還應包括規劃政策對當地自然地理環境、經濟特征、周邊聯系等特殊條件的回應性上。城市規劃政策具有典型的地方性特點,空間資源必須根據城市的特殊條件進行針對性地部署,才能利于城市自身的發展,任何照搬照抄都將帶來效用的極大損失。例如“世界城市”的定位、文化街區的設計等都是難以復制的,否則定位失誤不利于城市各項目標的實事求是的設定,街區特色的照搬也會失去它原來所具有的特殊含義和地方性特征。

2.風險

城市規劃對于城市建設和居民生活的影響是長期的,而且空間影響范圍巨大,例如一些規劃項目可能帶來環境惡化、資源枯竭、生物損害和社會不良影響。因此,對于規劃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和不良后果必須進行充分、全面、科學地評估,將規劃可能帶來的風險和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進行衡量,對于風險較大的規劃方案和項目,即便能帶來短暫的經濟效益,也必須采取審慎的決策。

3.靈敏性

城市規劃政策的實施年限較長,許多中長期的規劃都要經歷十年至二十年甚至更長的規劃實施階段,在此過程中,必然面臨各種各樣的環境變化:經濟轉型、人口膨脹、交通擁堵、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等都難以預料且影響巨大,這要求城市規劃政策應擁有較強的靈敏性,能在環境變化時靈敏、有序地應變,最大限度地降低環境變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4.回應性

優秀的政策不應只是政策制定和分析者的偏好,而應該更多體現民眾的政策意向,城市規劃政策應體現城市不同團體對于城市建設的需求,對于民眾的要求和建議要給予充分關注。在對民眾意見進行搜集歸納的過程中,還需要通過恰當的方法,對政策建議進行甄別、分類、梳理,并探討不同群體建議的共性與沖突,給協調各方利益的規劃政策的制定、運行提供重要參考。

以上參數是城市規劃決策的一般參數,對于城市規劃體系自身來說,因規劃類型、規劃層次、規劃目標的差異而會涉及到不同的目標群體,所要解決的城市關鍵問題也有差異,所涉及到的政策決策參數也應做更具針對性的選擇。

三、幾種典型的政策決策方式選擇

在政策決策方法選擇時,需要首先分析城市規劃的項目特征,根據性質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分析方法。政策決策常常可以劃分成確定型決策、風險型決策和不確定型決策這三種模式,分別適用于不同的政策環境,并需采取不同的決策方法。時下,我國城市規劃現行決策中已經較多運用因子分析、外推、層次分析等方法進行確定型決策,對于風險型和不確定型決策方法運用很少。鑒于不確定型決策隨機性因素過多,在一般的城市規劃項目中應盡量避免,因此本文在此主要探索幾種風險型決策方法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城市規劃項目常常面臨著多目標的追求,需要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多方面效益,涉及人口、土地、交通、產業等多方面因素。此外,城市規劃具有較強的預見性,需要估計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一些規劃項目的未來前景中有大量不確定因素存在,而這些因素又非常重要,需要權衡其發生概率和可能影響,然后據此來進行決策。這體現了顯著的風險決策特征,需要采取風險決策模式。

1.交叉影響分析用于前景預測

交叉影響分析是風險型政策決策的常用方法之一。對于規劃前景中有若干因素影響的情況,可借助交叉影響分析的方法來進行決策。交叉影響分析的基本思路是:考察一系列新狀況或者方案的發生概率,以及它們相互作用的情況,從而對政策的前景進行預測,以助于進行決策。這種方法彌補了一般決策方法中對于方案和情景之間相互影響的忽視,對決策中的相關事件作了更全面的分析。

例如,為了促進新城區的有序開發、增進人氣和活力,需要從三個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完善新城區的基礎設施,包括道路、管線和醫療、教育等市民生活的基本保障設施;二是積極促進新建住房的入住,提高社區的入住率;三是構建多元商服網絡,促進購物、郵政、金融、餐飲、休閑等多樣化空間的建設。在制定規劃時,政府需要預測三個方面的呈現概率和發展前景,由于這三個方面是相互聯系的,某一方面的發展會影響到另外兩方面的發展情況:基礎設施的完善、商服網絡的建設有利于居民入住率的快速提高,入住率的提高也會促進商業的入駐。在此類情況下,可以通過交叉影響分析來更準確地預測三者相互作用之后的發生概率。

假設這三個事件分別為A1、A2、A3,單獨預測的出現概率為P1、P2、P3,則可建立如表l的影響矩陣,上升的箭頭符號代表正向的影響。

具體影響的強弱可以通過咨詢專家意見獲得,評判標準一般建立元、弱、強、很強四級,用0~1之間的數字(0,0.5,0.8,1)S值來表示,用K(+1、-1)來表示影響的方向,正向影響為+1,負向影響為-1。建立交叉影響的KS值,如表2。

運用蒙特卡洛模擬隨機實驗,判斷影響是否發生:若不發生則不影響其他事件的發生概率;如果發生,則根據交叉影響法的經驗公式,計算交叉影響后的發生概率,計算公式為:Pi=Pi+KS×Pi(1-Pi),i=1,2,3。反復多次,計算最終的交叉影響概率,形成校正后的事件發生概率。

2.決策樹用于規劃方案選擇

如圖2所示,運用決策樹分析某市城中村的改造的規劃,則需要對不同方案進行細致探討,按照以下步驟完成決策:(1)建立自上而下的決策樹模型;(2)逐步估計每個決策點的分支方案的前景如何和成本大小;(3)分析每個方案在改造中遇到的拆遷阻力大小,拆遷順利和不順利的概率分別為多少;(4)核算每個方案在拆遷順利和拆遷阻滯兩種情況下的效益;(5)衡量每條分支的效益、成本,找到最優的建設方案。

3.靈敏度分析用于城市規劃方案的轉換

城市規劃需要在對前景條件預測的基礎上進行,例如土地利用規劃需要結合人口、產業、環境等的發展前景來進行,而對于前景的預測基本來源于兩個方面:依據歷史數據所作的外推預測,依據社會發展規律所作的靈通判斷。而預測往往會出現不準確的情況,規劃已經完成卻尚未建設的時候,如果發現預測信息的改變和某些事件發生概率的轉換,有可能需要改變原有的某些決策以適應這種變化。那么,當信息和概率發生什么樣的變化,變化到何種程度時需要改變決策呢?采用靈敏度分析的方法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例如,某市擬規劃建設一個自來水處理項目,有兩個優秀的設計方案,但是該市面臨著本市水資源的不足和豐富兩種前景,各自出現的概率為P、(1-P),據此可以衡量兩個方案的效益情況,見表3。

計算兩個方案的預期收益:

E(1)=1100×P+800×(1-P)

E(2)=1600×P+400×(1-P)

確定本市水資源豐富或者不足的概率后,就能根據期望收益值計算出兩種方案的預期收益,選擇收益大的方案進行決策。但現實中,水資源豐富與否并不是一個固定的預期概率:隨著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氣候環境的變化,水資源不足的可能性往往會增加;城市從外區域引水項目的成敗或效果,也可能會增加水資源豐富的概率。當水資源豐富的概率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時,需要轉換決策方案,令E(1)=E(2),計算轉換的概率臨界:

1100×P+800×(1-P)=

1600×P+400×(1-P);

P=4/9≈0.44也即,當水資源豐富的概率大于0.44時,方案2的預期效益更好;當水資源豐富的概率小于0.44時,方案1的預期效益更好。如果在城市規劃初期確定水資源豐富的概率為0.6,則應該選擇方案2,但是在若干年后即將實施規劃時,發現隨著城市人口和產業聚集,水資源不足的概率逐漸增加,再次預測是水資源豐富的概率只有0.3,那么應該把具體建設方案改為方案1。在規劃實踐中,往往涉及復雜的多因素影響,需要在此基礎上探討多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應用。

四、城市規劃決策方法多元化前景

我國現行的城市規劃決策的主觀性和隨意性現象仍一定程度地存在,政府機關、規劃機構及相應的領導在作出決策時較少采用系統的方法進行權衡和考慮,討論相關方案之后進行決策時,經常憑借經驗、見識、靈感、直覺等靈通判斷來確定,或者進行簡單的投票來判決。顯然,在城市規劃中引入多元決策機制,有利于增強城市規劃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合法性和公平、公正性,但這將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進程,需要規劃學者、規劃實踐者、決策學者和政府相關單位的共同支持與努力。

在公共政策決策中,已經有大量關于決策方法的研究和實踐,城市規劃可以結合公共政策決策的方法和決策學的相關理論,促進本領域的決策方法科學化、多元化。本文僅僅引介了幾種決策方法在城市規劃中的初步應用,在城市規劃的其他決策中,還有很多可以嘗試的方法,從前景展望看,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和嘗試。

(1)不作為分析法。在方案篩選時可以運用該方法,把原有規劃作為對比方案之一。

(2)頭腦風暴分析法。專家意見搜集時,可組織規劃師、專家、市民等構成的團隊,運用該方法來提高評審討論的創造性和有效性,避免專家之間意見的干擾。

(3)優序圖分析法。在分析總結專家意見時運用優序圖來分析,利用這種量化的方法來提高意見綜合的客觀性。

(4)前后對比、有無對比分析法。在規劃評估中可廣泛運用這種方法,以更科學地評價城市規劃的效果和效益。

(5)博弈分析法。梳理規劃制定和實施等一系列程序中的利益團體構成,并分析利益團體之間的權力、利益博弈模式,從而完善城市規劃的政策程序,促進規劃公平。

篇2

內容摘要:本文依據公共選擇理論和福利經濟學原理,分析了城市公共交通的特質和城市公共交通尤其是“公交優先”規制政策面臨的問題,并提出公共交通行業政府規制改革思路。

關鍵詞:公共交通 公交優先 準公共物品 政府規制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交通對城市經濟發展的瓶頸效應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公交優先”成為理論界和各級政府部門的共同選擇。他們認為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是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關鍵所在,而這一問題的解決直接關系到社會經濟能否快速、健康的發展。

城市公共交通的特質及其政府規制

“公交優先”源于20世紀60年代初的法國巴黎,很快被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大城市所接受并逐步推廣完善。所謂“公交優先”,從廣義上理解,就是指凡是有利于公共交通發展的一切政策和措施;從狹義上理解,則是指在交通控制管理范圍內,公共交通工具在道路上優先通行的措施。被西方發達國家推崇并在我國獲得高度認同的“公交優先”策略真的能夠破解城市交通及其所衍生的一系列社會難題嗎?本文就此展開分析。

所謂城市公共交通,是指由公共汽車、電車、地鐵、輕軌及出租汽車等交通方式組成的公共客運交通服務系統,它不同于其他交通方式(主要指私人交通)的特質如下:

(一)城市公共交通提供的是一種非市場性的公共服務

城市公共交通,從性質上來講,屬于準公共物品的范疇。作為公共物品,按照保羅•薩繆爾森關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定義,城市公共交通所生產的公共服務更多地帶有社會性,而不是市場性,而非市場性質產出的質和量很難被測定和度量,如果對這類產出某種特定的公共服務采用政府壟斷性提供方式,通常是為了避免由市場生產的浪費性重復,但其結果也可能導致由于免除了競爭壓力而變得沒有效率。失去效率的支撐,城市公共交通的生存舉步維艱。

(二)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務生產追求市場目標和社會目標

既然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屬于公共企業,其所生產的服務就屬于公共物品,那么,它的生產目標就不能完全遵循市場性法則,相反,有時候人們(也包括各級政府部門)是從公共企業社會目標的實現程度來評價其存在價值的。城市公共交通的人性化社會關懷雖然從社會評價的角度得到了肯定,但從企業本身來講,巨大的投入與收益難以成正比。

(三)城市公共交通具有非市場性和福利性特征所帶來的擁擠性

按照美國經濟學家布坎南的觀點,無論是公共物品還是準公共物品,都具有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擁擠性。從經濟學的視角分析,一個理性尋求消費收益最大化的個人愿意為一件商品支付的最高價格是由邊際收益得來的。換句話說,當邊際收益高于消費價格時,消費者就會愿意購買這種商品,因為消費者的凈收益將會隨著增加一個單位的消費而增加。城市公共交通所提供的服務價格遠遠低于市場價格,所以消費者會無限制地大量消費這種產品,從而使有限的城市公共交通資源產生擁擠性。

按照保羅•薩繆爾森的觀點,公共物品的消費應該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但是公共物品的消費空間也有一個限度,即擁擠點。當消費者的數目增加到某一個可能相當大的正數時就會達到擁擠點。在達到擁擠點之前,增加額外的消費者不會發生競爭,而當超過擁擠點之后,增加更多的消費者將會減少全體消費者的效用。所以,在達到擁擠點之前,每增加一個消費者的邊際成本是零,隨著消費者的不斷增加,超過擁擠點以后,新增加的消費者的邊際成本趨于無窮大。當消費者因為邊際成本的上升,而出現爭奪交通空間時,問題也就出現了:一部分消費者將會轉向其他的交通方式,而不會選擇城市公共交通了。

城市公共交通的公共物品屬性決定了“公交優先”并不能徹底解決城市交通問題,而且城市公共交通的政府管制性特征十分明顯,企業的效率往往掌握在政府手中,而不是企業自身。例如,在目前的市場需求總量和需求結構下,在公交行業究竟應該存在多少家公交企業,以及這些企業在各個地區和業務領域如何分布,公交企業本身無法自行決定,而政府規劃和測算的結果往往跟不上市場的變化,這就造成城市公共交通企業缺乏市場靈活性,從而可能導致企業難以適應市場的壓力而出現生存危機。又如,對公交行業自然壟斷業務和非自然壟斷業務的規制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城市公共交通行業采取垂直一體化的組織結構,形成了國有公交公司壟斷的局面,制約了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雖然20 世紀90 年代以來,我國公交行業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根本性問題仍普遍存在,比如政府補貼機制存在不科學、補貼不到位的問題,一些城市公共汽(電)車、出租汽車、軌道交通分屬不同的政府部門管理,運營和發展缺乏統一的規劃協調;公交企業經營效率低下、虧損嚴重等。

當前城市公共交通面臨的問題

從理論上講,城市“公交優先”的規制政策不能回避城市公共交通服務的公共物品屬性的制約。從現實的角度看,城市公共交通的“優先”地位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從而限制了城市公交先行、大容量運送乘客目標的有效實現。目前城市公共交通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有:

(一)城市空間資源的有限性限制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的完善

城市是一個空間,這個空間不是無限擴張的,而是有限的。“公交優先”政策的有效實現要有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設施作為基礎。比如,公交專用車道的設立、公交車輛的配套、公交線路的布局等。但是,任何公交設施的修建都需要占用大量的城市空間,道路不可能無限寬下去,線路不可能無限地布下去,車輛也不可能越多越好。實踐證明,交通設施完善僅僅是一個條件、一個手段,而不是目的。此外,“公交優先”也造成了一方面公交專用道上車輛有限,另一方面其他機動車道車輛排起長龍的現象,從而引發更加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

(二)城市公共交通企業的低服務水平弱化“公交優先”目標預期

城市公共交通服務低收益影響其公共服務水平的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是一項投入大而收益小的公共工程。這種收益和成本的落差制約了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的主動性,從而導致公交系統的公共服務長期以來在低水平上徘徊(如車速慢、耗時長、舒適性差等),無形中造成消費者乘坐公交的支出成本(如時間成本、安全成本、心理成本等)加大。如果這種成本超過了消費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預期收益,那么消費者就會選擇別的替代性工具,從而導致兩種后果:一是為公共交通所投入的巨大物質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二是“公交優先”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落實。

(三)城市交通管理手段落后制約“公交優先”政策的實現

有了先進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設施和高效優良的公共服務水平,“公交優先”也僅僅具備了軟、硬件的條件而已,如何使軟、硬件得到合理運行,還需要先進的管理系統。但目前我國城市公共交通的管理手段還相當落后,主要表現為管理手段技術性差、管理結構缺乏優化以及具體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在國外已經普遍使用的高技術手段在我國只是在個別城市得到運用。而且,城市公交系統政出多門,公交車、中巴車、出租車的運營缺乏統一的規劃協調,造成城市公交的諸多矛盾,致使公共交通在規劃、發展上不平衡,同時也帶來了不同程度混亂。此外,一些具體的管理措施不盡合理,如公交中途站和公交樞紐站沒有得到優化布設,道路交通環境不良,缺乏廣泛的公交優先通行保障措施等。作為保障城市公共交通良性運行的“中樞神經”,管理手段的強化與否直接影響到城市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能否實現有效地鏈接,直接關系到“公交優先”能否得到切實執行。

另外,城市公交企業普遍虧損、員工工資普遍較低,也影響了城市公共交通實現再生產的能力。城市公共交通雖然具有較強的社會福利性,但其仍然是企業化運作。既然是企業,那么它必然追求利潤和效率。但是,由于城市公交承擔了太多的社會責任,運行成本無形中被提高,從而大大抵消了其市場化收益。在這種情況下,“公交優先”政策即便由于政府的強力介入得到具體執行,城市公交實現的僅是形式上的轉變,而非質的提升。

因此,從理論和現實兩個向度分析,“公交優先”在解決城市交通難題上還面臨許多困境。與其說“公交優先”是破解城市交通難題的唯一選擇,不如說它是目前階段的最優選擇。因為,公共交通畢竟是一種大運量、高效率的交通方式。而且,在多種城市交通構成中,城市公共交通在占用道路空間、道路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方面具有其他交通方式無法比擬的優越性。據有關部門統計,若按在市區同樣運送100名乘客計算,使用公共汽車的道路占用長度為使用小汽車的1/9,油耗約為1/5,排放的有害氣體為1/15左右。

公交行業政府規制的改革與完善

要想保證“公交優先”政策真正實施,需要對現有的公交行業政府規制進行改革:

(一)公交行業政府規制改革的基礎―完善的法律保障

從西方國家的經驗來看,公共交通發達的國家在進行政府規制改革之前,首先制定并頒布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并以此為綱領指導政府規制改革的實踐。例如德國為了從資金上保證公交優先政策,以及明確資金分配和使用權限,德國聯邦政府制定了《鄉鎮社區交通資助法》和《區域化法》。這兩部法律規定了聯邦政府在推行公交優先政策及推動德國公交建設中的投資數額,以及聯邦公交建設投資的分配和使用情況。比如,《鄉鎮社區交通資助法》規定,聯邦政府每年必須投入16.67億歐元用來改善鄉鎮社區的交通狀況。《區域化法》則規定,聯邦州可以從聯邦稅收中獲得公交建設的資金。這兩部法律為“公交優先”政策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支持,從而有效地保障了“公交優先”政策的真正落實。在我國,這方面的立法目前還非常薄弱,制定一部統一的《城市公共交通法》,從法律上保證公共交通建設及配套資金的落實,強制政府加大投資力度,完善政府和銀行信貸投融資方式,就成為當前落實“公交優先”政策的迫切問題。

(二)公交行業政府規制改革的保障―規范的制度設計

公交行業政府規制實質是“市場失靈”與“規制失靈”制度選擇的博弈問題。交通運輸政府規制比較制度的選擇既要解決“市場失靈”導致的效率缺失和福利損失,如壟斷導致的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競爭導致的資源浪費(重復建設、重復投資等),外部性帶來自然和社會環境惡化,運輸服務準公共物品提供不當造成的福利損失及福利分配不均勻等,也要解決“規制失靈”帶來的負面作用,比如錯誤規制對于市場發展的誤導、無效規制對于資源的浪費等。城市公共交通所提供的服務屬于公共物品的范疇,政府在保證公交的公益性,即低票價時,不能隨意將低票價的市場風險推卸給公交企業。在公交企業遇到經營困難,像油價上漲帶來成本上升、營運遭遇虧損時,政府應該給予財政補貼,以防范企業通過提高票價彌補損失。因此,從制度設計上,首先要充分發揮政府規制主體在規制均衡機制中的主導地位,通過減少不必要的規制結構、明確各規制部門的權責范圍,不斷提高規制主體對于規制供給的核心作用;其次應建立規范的成本費用評價體系和政策性虧損評估體系,對公共交通企業的成本和費用進行年度審計與評價,合理界定和計算政策性虧損,并給予適當補貼,以便解決城市公交企業由于承擔社會福利而出現的效率低下問題。

(三)公交行業政府規制改革的依據―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

法律基礎及制度設計規范之后,就要考慮現實可行的具體對策:在解決公交企業效率低下方面,政府可以嘗試“委托經營”的模式,即政府將公交的經營權下放給企業,然后政府再從企業那里購買產品,提供給公眾,供其消費。這種模式,既可以保持城市公交作為準公共物品的福利性質,也可以解決公交企業由于缺乏市場性而導致的低效率問題。

在應對交通擁擠方面,可以通過調整出行的時間分布,以均衡出行量。這樣一方面可以減輕由于私人汽車的過度使用而造成的城市空間緊張,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公眾對公共交通服務資源過度消費而帶來的負效應。

在保障公交路權方面,應確立公交車輛優先使用道路設施、優先通行的權利。如在機動車禁行道內辟出專用車道允許公交車通行,在有條件的道路上開辟公交專用道,在路口優先放行公交車,公交車進出站不受干擾等。在提高公共交通管理水平方面,一方面可以引進西方發達國家的高技術手段,另一方面可以加強公共交通管理技術手段的研發。

參考文獻:

1.王慶云.交通運輸發展理論與實踐.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2.肯尼•斯巴頓.運輸經濟學.商務印書館,2006

3.黃玉蘭.城市公交事業政府規制改革的政策思路.經濟研究導刊,2008(4)

4.樊一江等.交通運輸政府規制供需特質研究.鐵道運輸與經濟,2008(6)

5.肖興志.公共產品視角下的政府規制及最優供給研究.現代財經,2008(10)

作者簡介:

篇3

關鍵字:市政工程;質量;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TU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市政工程質量存在的問題

市政工程質量受人、機械、材料、方法、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作業場所多變、環境復雜,高處作業難度大、影響面廣,施工作業方法多樣,人員安保知識貧乏,加之法制不健全,使管理和監督工作復雜困難,工程質量出現了許多問題。

1.法律體系不完善

法律法規是質量管理和監控的依據和保障。現階段,盡管國家和地方政府工程建設質量監控方面已有一些政策法規和管理制度,但并不健全,沒有形成完整的質量監控法規體系,導致市政工程質量管理監控缺乏可行性文件;在施工質量上,我國的政策、制度、法規等方面都還缺乏全方位、多層次、立體性的管理與激勵,在加之市場經濟的特有趨利性,使企業和施工單位的自控能力減弱,影響了工程質量。

2.質量管理和監督不嚴

市場經濟下,受到利益的驅使,許多企業和單位對質量管理不夠重視,質量市場規范化管理機制不完善,如招標不公正;,很多建設單位都是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委托)單位,在工程建設過程中中飽私囊,使工程建設缺乏資金保障,出現“胡子工程”,甚至在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建造“豆腐渣”工程;有的政府部門則只顧“形象工程”一味壓縮工期,使工程質量的內在品質大打折扣,埋下了質量隱患,運行后出現大量質量問題。

在質量監管上,監理機構不健全,行政主管部門監督處罰力度不夠,對一些違反《條例》及工程強制性標準的行為處罰較輕;監察人員缺少或監理能力不足,有的地方甚至選用工業與民用建筑的監理工程師來擔任市政工程的監理工作,造成了監理上的誤差;有些地方監理機構資金投入不足,缺乏先進可靠的檢測設備,質檢工作達不到要求。有的工程在沒有簽訂正式施工合同、監理合同等協議或手續的情況下就開始施工,在臨檢時補辦,出現“三邊工程”,但仍存在許多“漏網之魚”,給造成了質量隱患。

3.質量意識薄弱

質量意識薄弱,體現在市政工程負責主體與施工單位兩者上。市政工程是一種特殊工程,是“城市發展時期的過渡性產品”。所以在市政工程建設規劃中,政府主體為彰顯城市實力或應付國家檢查獻禮,建設“形象工程”,投入巨大,建造宏大工程,卻忽視了工程的質量,而在質量監管上也不夠重視,導致工程質量低下;在施工單位,為節約成本、縮短工期,常常會出現搶干、蠻干現象。再加上市政工程是一個巨大的整體工程,導致工程主體忽視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以及園林綠化等部分工程的質量,從而使城市工程建設的整體質量降低。

二、提高市政工程質量的方法

市政工程質量“直接關系到國家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關系到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所以要及時彌補解決工程質量出現的問題,提高工程質量。

1.健全法律法規

法律法規是市政工程建設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健全的法律法規和標準有利于工程的有效高質完成。所以國家和地方政府部門要出臺相關條文和制度,健全質量體系。首先,要完善現有的工程建設法律、規范;其次要組建專業的市政工程質量管理和監督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市政工程質量檢查,對申請的工程項目進行嚴格審核,規范程序;對正在建設、施工的項目加強管理;對已竣工驗收和在建市政工程質量進行檢查,促進市政工程質量的提高。對各責任主體執行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情況要進行嚴格監督,切實保證其嚴格依法開展工程建設。

最后,對于制度,要特別建立健全和嚴格執行項目法人制,因為項目法人是工程質量的總負責;還要實行政企分開,避免“胡子工程”的產生。具體包括:工程招標制度,即凡工程投資額達U7萬元或U7萬元以上的工程,選擇公開招標,以選擇優質施工隊伍,盡可能保證和提高工程質量;工程許可制度,即《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對于手續不全或條件不符的工程項目一律不予發放,嚴格審查建設單位工程報建資料和施工企業資質;合同管理制度,即對雙方所簽訂合同協議進行規范,確保工程中的各個環節質量均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工程監理制度,要求工程建設必須要辦理工程監理手續,否則不得開工;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制度,對施工圖設計文件進行嚴格審查。

2.加強質量管理

質量管理是工程質量的最重要程序,質量管理的優劣決定了工程質量的好壞,所以要建立健全市政工程建設管理體系,加強市政工程建設市場的管理。市場化工程質量管理包括全面質量管理和目標管理。

實施全面質量管理,就是做好工程的基礎準備工作,包括設計圖紙、設備、施工人員的培訓等,為工作的開展大號基礎;工程過程管理,包括對市政工程的設計過程、施工過程、使用過程進行管理,把好每一步驟的質量關。

推行目標管理,包括研究公司的質量目標,確定各部門、單位的分目標;再把目標管理與績效考核結合起來,提高工作人員管理質量的積極性;最后嚴把材料質量關,實行建筑材料集中統一配送,從而提高市政工程質量。

3.完善監督機制

在工程建設中,質量誤差是難免的,也為進一步保障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和監督機制是必要的。根據《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和工程強制性標準,加強監督力度,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厲處罰。

強化工程質量監督力度,既要加強對各責任主體質量行為的監督,又要加強對各責任主體執行工程強制性標準情況的監督。具體體現在:對建設單位的工程設計、施工、監理等基本建設程序進行監督,要求其在各自范圍內履行各自職責;要求建設單位組建與發包工程相應的管理機構或選派相應技術人員,在施工過程中規范自己的質量行為,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施工,對偷工減料、弄虛作假、等違反工程強制性標準的行為,建設行政主管給予給予嚴厲處罰,以確保質量監督的權威性、強制性。

4.提高質量意識

要提高工程主體的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就要加強市政工程有關人員的質量教育工作,包括“增強質量意識的教育”和“全面質量管理基本知識的教育”兩方面。首先要組建一支專業素質高、經驗豐富的建筑施工隊伍,對市政工程建設基礎知識薄弱或經驗不足的的單位和施工人員進行必要的上崗前培訓,要讓全體員工形成“質量第一、信譽為本、顧客至上”的觀念,強化其對工程質量和安全的認識;然后通過專業技術教育和培訓,提高工程負責主體的質量管理、監察能力以及員工的基本功和技術業務工作水平,并能靈活運用到施工建設中,避免和克服質量問題。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關注質量問題,強化質量意識,不僅是城市“安全工程”的需要,更是適應新設備、新技術等技術進步的客觀要求。

三、結語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市政工程建設投資和建設管理體制也在不斷改革和發展中。“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市政工程的質量受到“五要素”(人、機械、材料、方法、環境)的影響,管理和監督工作較為復雜。市政工程項目是一個綜合性的項目,其質量時刻影響著廣大市民的生活,因此,政府、監理單位、建筑施工單位等都應該不斷探索和努力,提高市政建設的質量。政府和社會機構要努力提高市政工程質量,健全法制,完善質量管理與監督,增強工作人員的質量意識,從而保障市政工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鄭建英,胡淑香.提高市政工程質量的若干思考[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4(10)

篇4

關鍵詞:市政工程質量;政府監督;現狀;對策措施

近年來,我國的市政工程建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而在其蓬勃發展的同時,如何對于工程質量進行良好的監管也成為了社會中的熱點問題。目前,在我國的質量管理體系中主要由施工單位自身控制、社會監督以及政府方面的強制性質量監督所組成,而在其中最為關鍵的部分就是政府方面的質量監督,其會對市政工程的整體質量產生重要的影響。這就需要政府通過對自身監管機制的合理優化來確保整個工程的建設質量,從而獲得更好的社會效果。

一、市政工程質量政府監督工作的本質特征和地位

質量是反映實體滿足明確和隱含需要能力的總和,市政工程質量政府監督體是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中的最高層次,市政工程質量政府監督的法制性是工程建設有法可依的基礎;市政工程質量的形成過程是一個龐大的復雜系統,系統內部各結構之間相互聯系,增強參建主體的法制意識和質量意識;市政工程質量政府監督的社會公益性在于能夠控制各方建設主體的質量行為,最大限度地實現市政工程質量目標;市政工程質量政府監督提高了工程的優良率,質量政府監督減少或杜絕了質量事故的發生,政府監督使工程質量提高,達到國家、建設者和用戶質量利益地整體優化。

政府對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的性質,是屬政府認可的第三方認證的性質,指政府為了確保市政工程質量,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保障公共安全,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政府對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的主要目的是保證市政工程使用安全和環境質量,主要依據是法律、法規和工程強制性標準,主要方式是政府認可的第三方,主要手段是施工許可制度和竣工驗收備案制度。

我國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現狀表現為政府對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的廣度和深度不斷發展,成立了市政專業質量監督機構;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法規體系基本形成,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的手段更加科學和有效,市政工程質量監督成效顯著,建立了開展質量監督工作必需的各項規章制度,為開展質量監督工作提供了科學的、有效的技術保證。為提高我國城市化建設水平,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二、市政工程質量政府監督的現狀

2.1市政工程質量政府監督體系不夠健全

市政工程質量監督體系應伴隨著工程質監工作市場化進一步的提到健全與加強。簡易之,市場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由其他組織接替,政府就要通過嚴格的保障制度來約束相關組織公平、公正的完成這項任務,取得工程質監的實效,而不以 "換湯不換藥",即使交給我獨立于政府的組織負責這項工作,仍然聽從政府的指揮,使工程質量監督仍存有漏洞。然而,當前我國很多地區對工程質量工作缺少規范制度來約束與管理質監工作組織的行為,很多工程質監監督組織雖然具有獨立的法人,不從屬于政府機關,很多也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而私自降低驗收標準

2.2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的透明度不高

市政工程是民生工程,也每一位地區群眾的利益都是息息相關的,作為關系到工程質量的重要保障,市場工程質量監督應進一步的公布工程質量監察結果,接受整個社會的監督與指導。然而,當前我國市場工程監督的重要信息并沒有向群眾公布,當市場工程投入使用出現巨大問題是,一些群眾才會知曉早已存在于工程建設中的具大問題,這時相關部門仍然會采用回避、敷衍的行為,逃避公眾的對相關事件的追查,很多由市政工程質量引起的重大安全事故在政府的掩蓋下不了了之。然而,一起起不過關的市政工程項目 順利竣工并投入使用,除了質量監督職責缺失外,還有就是由有接受公眾的監督,沒有公開整個工程監督的詳細信息,很多工程最終在不嚴格的質量審核下,群眾無法識別的情況下蒙混過關。

2.3市政工程建設單位角缺乏規范管理

市政工程項目的建設單位一般是政府部門,由于其有權利優勢,在項目的招投標中發生不合理的工期規定、將中標價壓低于成本價、制定不科學的招標文件等違法現象。一般性的市政建設項目中,建設單位充當業主和領導機關的雙重身份,在行業上同時管理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這些建設單旺掌握著強話語權,在市政工程建設過程缺乏有效合理的機制要加以節制。

2.4監管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作為監理部門,其主要職責就是在合同范圍之內以建設單位代表的形式對工程進行建立,并依據之前制定的計劃完成建設。而為了對相應的任務做到順利的完成,作為監理人員就應當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而在目前的監理工作中,很多監理人員往往并沒有得到專業的培訓,無論是責任心還是應有的監管技術都不能夠達到要求,從而在施工現場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能夠進行正確的決策,這也會對工程的整體質量帶來隱患。

2.5監督處罰力度不夠,流于形式

由于市政工程的建設單位多為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質量監督機構是其下屬

單位,對一些違反《條例》及工程強制性標準的行為遷就多、處罰少,或由于處罰難 以執行就不處罰。低調處理助長了各責任主體違法、違規的行為,政府質量監督部門的權威性未能樹立起來,違法、違規行為得不到遏制。

三、優化市政工程質量政府監督的對策措施

3.1嚴格市政工程市場準入制度,規范工程建設及驗收標準

對于工程中用到的機械配件以及原材料應當在其進入施工環節之前對其實行嚴格的準入制度。對于無資質生產企業應當及時將其營業執照吊銷,而對于具有一定生產資質的企業也應當對監管力度進行加強,并在監管的過程中使其能夠使自身的制造工藝得到改進,并以良好的材料制作水平保證材料能夠順利進入施工現場。通過政府對于準入制度的加強,則能夠有效的在基礎材料環節中保證工程的質量。同時,要注意規范行業以及驗收標準。任何行業都需要一套標準的規范對其行為進行規范,在市政工程建設中也是一樣,只有通過優秀的驗收標準以及行業規范,才能夠真正的使政府部門的相關監管職能以及執法工作得到保證,并通過標準的統一化使得市政工程建設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夠做到有章可依、執法人員的執法工作做到有法可循。通過對建筑行業的標準規范進行嚴謹的制定,能夠有效的在對人為操作失誤進行避免的過程中,使市政工程的質量得到保證。

3.2轉變角色和工作方式,強化市政工程質量政府執法監督

轉變角色和工作方式,即政府對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工作方式由授權執法向委托依法轉變,由"看、問"式現場檢查向用科學儀器,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的權威性監督轉變;由直接審驗工程質量向竣工驗收備案制度轉變;由以施工現場對承包商的監督為主向全面、全過程監督轉變;改變政府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的行政監督職能,以經濟和法律相結合為主要手段對市政工程質量所有參與者實施執法監督。通過角度和工作方式的轉變,使政府監督機構恢復執法地位,承擔監督責任,依法對所有參建主體的質量行為和活動結果實施執法監督,使各建設主體依法承擔起法律規定的責任和義務,促進我國市政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的有效落實,促進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水平的提高。

3.3完善法律法規保障體系,增強市政工程質量社會保障能力

政府要借鑒發達國家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的成熟經驗,加強我國市政工程質量的社會咨詢服務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規范建設監理行為,實施市政工程質量風險管理,有效開展市政工程質量強制性擔保和保險制度,培育工程擔保和保險市場,并加強對市場主體要素的監督管理,推動工程擔保和保險市場和監督咨詢市場的規范奏效運轉,充分發揮工作擔保、保險和建設監理在市政工程質量保險體系中的社會保障作用,全方面挖掘各專業組織和專業人士從事市政工程質量管理的智能潛力,促進市政工程質量的專業化和社會化。加速相關法律、法規與國際慣例接軌的步伐,推進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國際化和法制化進程。

3.4健全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確保市政工程整體水平

市政工程質量的形成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工程,要從根據上治理市政工程質量問題,必須樹立系統工程的觀點,建立健全的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三大體系,即各建設主體質量保證體系、社會監督保證體系和政府監督管理體系。要以規范建設主體質量保證體系為重點,提高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專業化服務;以政府監督管理體系為驅動略加,推動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和建設市場的高效運轉,增強市政工程質量轉化能力,保證市政工程整體質量。

3.5加強市政工程質量監督信息管理,提高質量監督工作的透明度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城市的市政工程監督機構也應當全面開展信息化管理,進行科學地加工、整理、處理信息,及時解決工程質量中存在的問題,實現信息共享,提高質量監督工作的透明度。實施對受監市政工程項目建設的監督控制,為了確保受監項目的勘察、設計質量,從而保證受監工程的工程質量。同時對市政工程工程的質量實行終身負責制,將此次市政工程中的相關責任人進行全面詳實的責任記錄,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對信息記錄的有效性進行提高,還能夠使監督管理的效益得到增加。此外,以信息方式對工程進行監督,還能夠使決策的科學有效性得到保證,在市政工程建設過程中,決策的正確性將對整個工程的建設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而通過信息化監督機制的運行,則能夠使決策者在全方位、多角度信息了解的前提下制定決策。

3.6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提高市政工程質量監管人員綜合素質

市政工程質量監督是一項政策性、法律性、技術性、經濟性較強的知識型管理工作,要想提高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有效性,必須實施"以人為本"的人才戰略,全面提高市政工程質量監管人員的技能和綜合素質,定期開展培訓學習,努力更新和豐富知識結構,以適應建筑技術進步的要求。此外,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有針對性地加強相關專業基礎教育和在職人員的業務培訓工作,把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入在首位,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政策,把知識豐富、能力強、水平高的專業人才吸引到監督管理工作崗位上來,調動專業人員從事監督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促進建設工作,提高監督管理能力和水平,保證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持續發展。

總之,為了進一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建設的質量,我們必須要不斷地探索提高市政工程質量的方法,加強對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的監管。

參考文獻

[1]郭漢丁,張印賢,郭漢剛等.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管理研究綜述[J].建筑經濟, 2008(04)

[2]李波.濟寧市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管理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0(07)

[3]滕善勇.淺淡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J].科技資訊,2012(15)

[4]段妍,彭慧萍.城市市政工程質量監督問題與對策分析[J].科技風,2012( 10)

篇5

關鍵詞:市政工程;會計管理;要點

Abstract:Municipal Engineering is established to comply with our country market economy, the use of their advantages, in the shortest possible time for the community to provide the most high-quality products, it is necessary for accounting management, guarantee the project progress.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inciples, the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find out the effective solutions.

Key words:Municipal Engineering;Accounting management;Main points

中圖分類號:TU9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前言:

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市政工程項目也越來越多,因此應用于這些企業的專業會計管理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進行市政工程會計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市政工程會計管理的原則,從當今市政工程會計管理的案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行要點的分析,實現會計管理的高效性、透明性以及即時性。

一、市政工程中財務管理的原則

市政工程在會計管理工作中要遵循兩個原則,一個是資金保全原則,另一個是等價交換與價值補償原則。

資金保全原則:這是保障投資者投入資金安全性的一項原則。這個原則要求在依法轉讓這種方式以外不能夠進行任何資金的抽取,明確了產權關系,保障了所有者的利益。

等價交換與價值補償原則:這個原則要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符合等價交換的價值要求。這是保證市政工程各施工企業之間往來的一種原則,有利于資金的增值與保值。

二、市政工程中會計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一)未健全財務管理制度

1.原始憑證的管理

在進行經濟業務時,相關市政工程單位會取得一份書面憑證,此憑證能夠證明會計事項發生的合法性。然而在現實操作中,很多施工企業的原始憑證并不符合法律的規范,在記賬憑證中存在著漏記、漏填的現象,甚至還有造假行為出現,不利于會計管理的公開性以及透明性。

2.記賬憑證的管理

會計人員對工程質量以及進度進行審核后,如果不存在問題,便開具審核通過的憑證,這種原始性憑證為記賬憑證。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會計人員開具的憑證不符合相關制度規范的要求,編號的編制也不合理,給市政工程造成很大的困擾。

(二)沒有規范會計基礎工作

市政工程在進行會計管理時,忽略了賬簿的設置問題。一些單位的賬簿設置不符合統一的標準規范,記賬凌亂潦草,不利于賬目的核對。更有一些企業根本不建賬,導致“斷頭帳”、“包包帳”等惡性風氣出現。

(三)未進行合理的會計報表編制

會計人員在進行報表時,沒有按照報表規范,致使編制的財務報告存在著很大的缺陷,很多會計人員作的報表不僅沒有附注以及特殊說明,就連報表內容也有遺漏,增加了違法犯法的幾率。

(四)為健全會計管理工作

會計管理共存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例如票據管理不規范、印鑒管理不規范,財政資金管理不當等,這些現象嚴重越出了會計人員的底線,使施工單位資金流動控制不嚴,導致工程資金不足等,嚴重影響了財務部門的聲譽。

三、市政工程會計管理的要點

(一)加強市政工程單位會計的素質

會計人員上崗之前需要對其進行考核、管理與培訓,上崗之后,對其實行法律法規課程的教育,提高市政工程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管理工作正常進行,保證會計相關人員嚴守自己的職責與底線,保障國家和人民的財產安全。

(二)加強體制管理

進行市政工程會計管理,必須要加強會計管理的意識,對業務工作實施責任制,提高會計人員的工作熱情。整個財務部門應該提高其自身素質,與其他各個部門之間相互監督、相互牽制,完善體制化管理。

(三)提高會計人員的技術水平

會計人員技術水平的高低間接影響到工程質量的好壞。因此在進行市政工程會計管理工作時,一定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會計科目的設置,認真核算并且明確單位的固定資產,對單位的單項經費進行獨立核對。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有利于監督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資金流動。

(四)完善法律法規

進行會計管理工作,必須遵法守法。通過相關法律法規保障工程項目的順利施行,保障會計監督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目前我國已有《會計法》這項法案,市政工程會計人員應該依法履行自己的職責,保障各部門的合法權益。

(五)加強監督機制

市政工程的審計工作,應該加強其管理工作,完善相關審計制度。在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其資金的流動受到工程管理的質量與效率的極大影響,通過對其資金流動的控制,可以保證市政工程會計管理以及相關監督機制的完善。在項目資金的使用過程中,項目相關負責人應該做到心中有數,明確項目資金的使用情況,并且監督會計部門向計劃部門的申報情況。

(六)實現信息化管理

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網絡信息化已經迅速普及,其在市政工程會計管理工作中起到了重要意義,實現了會計信息化系統的一條龍管理。通過信息化的管理系統,可以有效對會計治療進行實時監控,保證數據、信息的真實性以及有效性。由于信息網絡具有即時性的特點,因此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可以依據會計管理的信息系統了解真實、可靠的信息,順應了社會發展的要求,實現了資源共享。

(七)會計核算的規范性

進行市政工程會計管理的工作時,必須要規范會計核算項目。會計核算應該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核算。市政工程的資金籌備工作應該在市政投資的計劃以及項目確認、批準的前提下進行。市政單位應該在工程進行前進行檢驗,如果工程出現不合格因素,便不予以款項的供給,直至得到相關單位的認可、批準后才能夠進行款項的支用。工程資金的支用還需要通過會計核算工作的考驗。

2.與市政工程有關的文件、合同一定要規范。市政工程的會計部門在進行工程資金核算的同時,一定要留有根據,有利于日后的監督與審查工作的進行。由于一個工程由不同的單位承包,因此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應該清查、核對各個工程單位之間的往來單據,并對各單位會計部門賬單進行核對,使工程能夠順利進行,并且使相關部門對工程投資以及資金流動狀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3.控制工程的成本

成本控制在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然而其相關工作人員卻未曾意識到市場經濟所帶來的壓力,依然不重視核算的方式甚至只因為迎合業主等當面的因素使工程不符合標準,不利于工程建設的進行。

4.設置相關會計的科目

市政工程所包含的項目有很多,像城市綠化、道路施工等工程皆屬于這一范疇,因此在核算時便會相當復雜。在核算不同類型的項目工程時,管理不當便會造成核算失誤,顯示出會計科目設置不合理的弊端。

5.工程施工過程中會計核算及管理

工程款的支付必須在工程立項審批以及監理招投標之后進行,款項支付的時間一定要明確,并且要保證項目的質量與進度符合標準,對工程項目進行嚴格審核。流程如下:相關單位提交用款申請的資料——業務經辦部門審核并且簽收——審計、規劃部門進行審核——財務部門審核。通過相關流程完成審核表的填寫,并由相關領導進行審批,完成這一項目后,會計部門便可以進行資金支付了。

結語:

強化市政工程會計管理有利于保障市政項目的正常施工,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通過相關會計管理方案的實施有利于實現會計管理的高效性、透明性以及即時性,因此必須完善市政工程的會計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 馬春芳.市政工程會計管理工作的要點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1,(20):225.

[2] 李紅俠.淺析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1,(12):38-39.

[3] 李娃.會計信息不對稱對施工企業的影響[J].中國外資,2010,(4):96-97.

[4] 武聰玲.淺議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創新模式[J].當代經濟,2010,(18):56-57.

篇6

關鍵詞:市政工程;檔案管理

Abstract: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archives is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records, is also a miniature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unicipal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file management of necessity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has. In this paper,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archives problems is expounded, and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File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U9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前言

城建檔案工作線長、面廣、點多、事雜,看似平凡卻并非易事。其中每年的市政工程報建、驗收,都須跟蹤服務,項項對接,件件入檔,繁復瑣屑的工作憑的是求真務實、精益求精的精神。而對于市政工程檔案的后期服務(主要是施工方對已備案的檔案查找個別要件,復印蓋城建檔案館的印章之后另有它用)、年度統算、審核、統一收費與檔案的分類整理、編制條碼、建檔入庫則環環相扣,不能有半點疏漏,否則,市政工程檔案的收集便功虧一簀。如何做好市政工程檔案管理,以下分別對市政工程檔案的作用以及存在問題進行了闡述,提出措施,以期提高社會經濟效益。

一、市政工程檔案的作用

市政工程檔案是城市規劃、建設和市政設施管理的重要依據。隨著城市現代化建設速度的加快,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在不斷地更新和發展,所有的規劃都必須建立在現有市政設施基礎之上,而這一切的來源就是市政工程檔案。市政工程中類似給水、排水、燃氣、城市防洪及照明設施等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為使城市景觀更加優美,市政工程現在大部分實現了地下建設。如果沒有準確、系統的市政工程檔案,維護工作無異于盲人摸象,根本不可能得到有效開展。可以說市政工程檔案是城市建設科學資源儲備的寶庫,是各種隱蔽工程的眼睛,是工程維修和城市管理者高效應對突發事件的有力依據。只有以市政工程檔案為依據,才能進行科學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才能避免浪費和損失。

市政工程檔案是保證市政工程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市政工程檔案是工程前期規劃審批、工程建設質量控制、以及工程后期改、擴建的依據。在向國際大都市邁進的過程中,許多城市越來越重視市政工程檔案的質量。為加強市政工程建設的管理,國家早就出臺了相關法規和政策,明確規定了工程檔案在工程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將檔案驗收列入了工程驗收的重要環節,促進工程質量的提高。

市政工程檔案是城市建設經驗的積累,是進行城市建設技術儲備的手段。建筑物實體和市政工程檔案構成了城市建設活動的主要成果。衡量一個城市市政工程技術的標準之一,應當是它擁有高質量的市政工程檔案資料數量,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他擁有比較雄厚的工程技術基礎。高質量的市政工程檔案可以真實全面地反映市政建設的全貌,可以極大地提高市政管理的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設效率。

二、市政工程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和措施

市政工程檔案質量問題。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市政管理日趨科學化規范化,城市管理者對市政工程檔案的管理也越來越重視。但目前很多地區和單位市政工程仍然存在著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與此相伴的便是市政工程檔案資料的不規范、不齊全,甚至還出現了造假現象,大大影響了市政工程和工程檔案的質量。

市政工程檔案管理問題。建設單位存在著對市政工程檔案工作不重視的情況,造成檔案管理機制的不健全。市政工程檔案管理分散,缺乏一套完整的現代化信息管理機制,對工程建設的約束力也在不斷地弱化。另一方面,檔案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知識訓練,管理水平低,服務意識差,工作往往處于被動應付狀態。歸檔手續不完備,影響到工程文件使用的合法有效性。簽字不全、漏蓋章,代人簽字等現象,以及一些隨意性的修改時有發生,如果不加以甄別、規范,將會給今后市政檔案的利用帶來不便,甚至造成損失。

市政工程檔案利用問題。目前在一定程度上還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忽視市政檔案利用的問題。某些城市,由于沒有在工程開工前查閱市政工程檔案或者南于市政工程檔案不齊全,地下管線在施工中被挖斷,造成局部地區停電、停水、停氣的事故不斷,有時甚至釀成火災、水淹、爆炸等災害,給人民生活造成極大不便,同時也影響了城市環境和社會形象。這種現象隨著城市的大規模建設日益惡化,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問題將更加嚴重。

三、提高市政工程檔案管理質量的對策

要建立健全市政檔案管理機制。市政工程建設由于工程量大,涉及方方面面,往往一個項目是由參加建設的各方共同完成的,其檔案工作因此也較為復雜,從文件的形成、收集、整理、審核到歸檔、移交整個過程需要建設、設計、施工、監理、采購等多單位密切合作,才能形成較為完整的檔案。因此,理順機制,明確職責,是做好市政工程檔案工作的基本保障。

要建立健全相應法規和內部管理制度。市政工程檔案管理要從源頭抓起,建設工程伊始,就要在每個工程項目管理部設立專職檔案員,負責該項工程的檔案工作,并要求檔案工作與工程項目的建設同步進行。城市管理部門檔案室應負責對項目管理部的檔案工作進行指導、督促、檢查,確保市政工程檔案的收集工作與市政工程建設同步進行,并依據相應規定,將工程檔案工作作為市政工程驗收的考核內容,檔案驗收要具有實行一票否決權,未按要求提交規范齊全的市政工程檔案的建設工程,或提交的檔案質量不符合要求的市政工程,有關部門將不予驗收,承建單位要負主要責任并限期整改直至達到歸檔要求。在日常城市建設中,對因未利用已有市政工程檔案而盲目開工建設,對城市造成不良影響的,給市民帶來不便的建設項目,應追究施工單位主要領導責任。通過上述措施,可以提高市政工程檔案意識,提高市政工程檔案的利用率質量,進而達到提高市政工程質量的目的。

要確保市政工程檔案的完整化、系統化、信息化。市政工程檔案的完整、系統是有效利用,發揮市政工程檔案作用,實現其價值的前提。加強管理必須抓住收集齊全、材料系統這二個環節。保持歸檔文件的完整性是檔案系統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環節。市政工程檔案來源分散,形成周期長,同時內容繁雜、數量龐大,給做好收集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檔案人員只有全面了解工程項目建設情況,才能合理確定各階段文件材料歸檔范圍,既不重復也不遺漏。收集工作要從平時做起,階段工作完成后要對歸檔文件完整性進行檢查,檢查歸檔材料是否齊全、完整。同時要注重特殊形式的文件材料的收集。現行的市政工程建設過程中,除了傳統的紙質文件外,還會產生許多照片、電子文件等,這些特殊的文件材料也反映了市政建設的過程,是工程項目檔案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收集時不能疏忽遺漏。把握歸檔文件的系統性,是實現市政工程檔案有效利用的前提條件。市政工程項目歸檔材料只有在完整、準確的基礎上,按照國家相關規范進行系統化整理和編目,科學分類,合理組卷,才能為今后工程管理和運行提供依據。

篇7

關鍵詞:市政工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建議

一、內部控制對市政工程企業的重要性作用

在企業日常經營過程中內部控制工作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作,企業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要依靠強有力的內部控制,通過有效的內部控制可以保證資金的規范化使用,避免出現企業盲目使用資金的現象發生,有利于企業合理的使用內部資源,然而由于不同企業有著不同的性質和特點,因此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作用也會有所差異。市政施工企業在經營上有著自身獨特的特點,其中主要的特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施工場所并不固定,并且容易受到地形條件和自然環境的影響;施工的要求很嚴格,各項施工指標都要嚴格達到國家的標準;施工步驟復雜,并且要充分考慮到材料、裝飾、設計等方面的內容;施工投入資金和周期較大。因此在市政施工企業內部實施內部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其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上:首先,保證了市政施工企業的財務安全。由于市政施工企業在建設項目過程中要投入大量資金,并且施工周期較長,因此為了保證資金使用的安全性,市政施工企業就需要通過有效的內部控制來監督資金的使用情況,具體可以對物資采購、結算、使用等方面的資金進行預測和審計,規避因資金使用不當給市政施工企業帶來的財務風險,保證了市政施工企業的財務安全。其次,有利于國家相關政策的執行。通過內部控制工作可以使得市政工程企業對環境保護部門、土地使用部門、稅務部門等部門的法規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可以保證國家相關政策可以在市政工程企業中嚴格的執行。最后,有利于防范經營風險。內部控制在市政工程企業中可以起到防范風險的重要性作用,可以促進市政工程企業的健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企業員工的經營行為,因此通過完善的內部控制,市政工程單位可以協助內部財務管理人員科學和判斷出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有利于降低市政工程單位的經營風險。

二、市政工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從實際情況來看市政工程企業在實施內部控制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上:1.缺乏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識市政工程企業長期以來實行的是事業性質的編制,在日常經營上只注重生產,忽視了日常的財務管理,缺乏了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一些市政工程企業的人員簡單的將內部控制工作認為是財務部門的工作,和自身并沒有多大的關系,更沒有參與到相關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當中去。同時從市政工程企業內部控制的環境來看,其內部控制環境比較寬松,有的單位采用的是行政指揮的方式,導致了內部管理制度和方法并不夠嚴格和科學。2.內部監督機制不健全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市政施工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大多致力于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實施范圍不夠精確,市政施工企業良好的內部控制運行環境沒有建立起來。同時內部控制審計人員在執行過程中沒有遵循謹慎性和重要性原則,風險評估意識薄弱,顯現了妥協跡象;行政執行人員在員工招聘、培訓、選拔過程中,沒有對員工實行必要的控制,內部審計效果很難達到理想狀態,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根本得不到保證,更別提內部審計人員的自律行為。一些市政施工企業單位內部人際關系比較復雜,因此市政施工單位的審計人員在工作的時候難免會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在進行審計工作的時候就會存在監督力度不夠的問題。3.風險預警機制不健全從實際情況來看一些市政工程企業內部控制中風險預警機制不健全,主要體現在風險評估的意識較差,即使有的單位樹立了風險評估意識,但是在執行上的效果也不明顯,缺乏了科學和正規的風險評估手段和方法,這樣就會導致遇到經營風險的時候,不能夠及時的采用正確的方法來進行處理。

三、加強市政工程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議

從上述情況來看市政工程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到了市政工程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內部控制在市政工程企業中重要作用的發揮,因此市政工程企業要積極的采用以下對策來提高內部控制工作水平:1.樹立先進的內部控制意識市政工程企業的領導者要認識到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主動學習相關內部控制的理論知識,并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的內部控制工作當中去,同時市政工程的領導者也應該通過培訓學習、宣傳教育的方式,讓全體員工認識到內部控制工作是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讓全體員工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識,積極的參與到內部控制的工作當中去,實現內部控制工作的全員參與。2.建立完善的內部監督機制市政施工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是健全的內部監督機制,在對內部監督機制進行強化的過程中,市政施工企業既要加大對內部審計機構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也要配合好審計、財政、稅務等監管部門進行工作,當監管部門發現內部控制中的問題,市政施工企業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及時糾正問題,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出外部監管對市政施工企業的監督作用,同時政府也應該不斷建立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這樣才能更好的規范市政施工企業內部控制的行為,避免企業發生違反內部控制制度的行為發生,有利于保證單位內部控制活動的正常進行。3.從自身特點出發加強內部控制首先,由于市政施工企業的施工地并不夠集中,并且有著比較復雜的經濟業務往來,大多數的施工現場在戶外,因此一方面市政工程企業要明確合同中的施工范圍、相關工作職責、價格等,為了加強施工現場的管理可以財務分塊管理的方法;另一方面市政工程企業要建立物資管理制度,要詳細的記錄各種材料和設備的采購和使用情況,對材料和輔助材料的控制可以采用滾動預算的方法,這樣就可以客觀真實的反映出市政施工企業的成本費用情況。其次,重視應收賬款的管理。市政工程企業加強內部控制的關鍵要重視應收賬款的管理,首先市政工程企業在經營業務涉及到較多應收賬款的時候,就應該對這些項目其進行信用保險,讓保險公司來承擔應收賬款風險,這樣施工企業就可以承擔較小的應收賬款風險;其次市政工程企業內部建立“壞賬準備金”制度,為了在應收賬款風險發生的同時可以有足夠的準備壞賬準備金提取,市政工程企業還需要準備充足的壞賬準備金,這樣就可以避免應收賬款風險所給企業帶來的大量經濟損失;最后市政工程企業可以將應收賬款的債權進行對外出售,讓金融機構、商、信貸機構承擔起應收賬款的信用風險。4.構建風險預警系統市政工程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環節是構建風險預警系統,因此市政工程企業可以從以下方法來構建完善的風險預警系統:首先,建立基本的風險預警系統,檢測分析市政工程企業單位的財務情況、風險管理情況、適用的法律法規等,這樣有利于市政工程企業采用相應的措施來規避風險。其次,建立適時的風險預警系統,對市政工程企業的財務情況進行定期的監測,主要監測負債能力、現金流量、應收賬款等方面,有利于及時的發現地勘單位存在的財務問題,第一時間發出風險警報,提醒單位領導做出防范風險的對策。最后,建立跟蹤的風險預警系統,市政工程企業要對一些重大決策進行全程的控制和監測,由于一些重大決策對于市政工程企業起到比較重要的影響,因此對這些重大決策進行跟蹤檢測是十分必要的。

四、總結

綜上所述,內部控制對于市政工程企業來說可以起到重要性的作用,因此市政工程企業要認識到內部控制工作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作,要在實際工作中及時的發現內部控制中的不足之處,并結合市政工程企業的自身特點來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提高內部控制水平,這樣才能夠保證市政工程企業的施工項目能夠順利的建設,促進市政工程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賴繼英.施工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2):137-138.

[2]趙曉飛.淺析市政施工企業內部控制現狀與風險防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3,(11):41-42.

篇8

【關鍵詞】:市政工程;景觀設計

隨著城市日新月異的發展,政府也開始關注城市設計問題,但關注的重點是建筑和城市的關系,而對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交通工程(如道路、橋梁、輕軌等)及市政公用設施景觀設計則關注得不夠。例如城市交通工程的建設,為了解決城市交通問題,近年來修建了縱橫交錯的主干道與高架橋、輕軌等。特別是高架橋使道路尺度和空間形態發生了巨大變化,只滿足功能要求,而忽視空間、比例、尺度以及和周圍建筑的關系,使我們的道路給人一種擁擠、無序的感受。又如我國一些南方城市防排洪工程的建設,市區內建設的排洪溝,只考慮了排洪的需要,直挺的線型,凹型溝斷面,呆板生硬,給人一種名副其實“溝”的感受,有損城市環境質量。其它的如防洪堤、擋土墻、人行天橋、電力、電信輸送等大量的市政公用工程現狀也不能令人滿意。市政工程景觀設計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并需我們認真去思考怎樣改變此現狀,為此本人談一些粗淺的想法。

1、轉變觀念是當務之急

改革開放后特別是近十年,中國城市高速發展,而人們的觀念和認識已遠遠落后于變化和發展。長期以來,我國城市建設特別是市政工程遵循著“實用、經濟、在可能條件下講究美觀”的原則,這個原則是在建國初期,根據我國當時的實際情況,快速改善城市面貌的思路下制定的。然而隨著城市發展與社會進步,人們對城市生活的要求,不僅在于使用功能的滿足以及工程本身的美觀,更主要是在于城市整體環境的質量。當代城市空間形態和過去相比較,正朝系統化、立體化演進。傳統的觀念缺乏對三維空間及人的生理、心理、社會精神要求等更深層次的考慮。為了適應現代城市的發展和建設的需要,現代城市設計已在我國興起,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城市環境的質量,給人帶來最大便利與舒適,給人以美的享受。現代城市設計與城市規劃、建筑學、景觀建筑學、市政工程學等密切關聯,并與社會學、經濟學、生態學、環境學、法學和城市管理學等學科有關,城市設計是這些學科的相關內容在城市物質、社會、環境結合點上的C合體現。市政工程是城市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功能及空間和城市設計密不可分,要提高城市環境質量,就必須在市政工程設計中融入城市設計的理念,改變過去那種只注重自身功能或形象而漠視城市整體的觀念,從城市整體出發,將市政工程作為城市空間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加以處理。

2、加快制定市政工程設計導則

充分有效地運用現代城市設計的方法,來控制及引導市政工程景觀的設計,是創造高質量城市環境的重要方法。

目前城市規劃管理的主要法規《城市規劃法》和城市建設控制管理的主要手段――控制性詳細規劃只有對市政工程功能的要求,而未對景觀諸多要素作要求。如對市政工程的造型、尺度與城市周圍環境、歷史文脈的關系等缺乏具體有效地控制和引導手段,這是我國城市環境缺乏整體感,雜亂無章的原因之一。因此完善城市規劃編制方法,引進城市設計必不可少。城市設計是城市規劃和市政工程設計之間的橋梁,根據城市設計理念制定市政工程設計導則,成為工程設計的先導。由于市政工程范圍較大,具體到個別地塊時,可根據其在整個地段中所處的位置、特點及重要性分別加以判別歸類,對不同的地塊其引導內容和詳細程度可有不同。設計導則應經過一定程序后,使其成為有相應法律效應的規范文件,為規劃部門的具體操作提供強有力的法規依據。

3、進一步提高設計水平

如今大量的市政工程項目基本上是由市政設計院或專業設計院設計。通常項目設計負責人由市政專業工程師擔任,如果對景觀有一些考慮的話,也是在工程功能問題解決后,由景觀設計人員作一些裝飾,而不是從項目開始就由景觀設計人員參入到市政工程項目中,以城市觀來考慮工程景觀問題,這一切需我們在制度及操作方式上作改革來使功能和形式得到高度統一。

1)實踐證明,競爭有利于設計水平的提高。所以市政工程前期設計應廣泛邀請(有選擇性或公開征集)多家設計機構參加工程的競標,廣集思路。設計方案除滿足功能上的要求外,還應對市政工程的景觀設計以城市觀提出方案(文字、圖紙)。設計評標應邀請城市設計方面的專家按城市設計的理念來評議市政工程的景觀設計,評議結論作為全面評價方案優劣的指標之一。特別是對重點地塊、重點工程更需如此。

2)完善市政工程景觀設計審查、審批制度,按城市設計的理念或設計導則(如果已制定的話)的要求審查和審批市政工程項目。嚴格的審查、審批制度,有利于市政工程景觀設計在設計過程中改變過去那種只注重功能或自身形象,漠視城市空間環境的設計模式。

3)當今,由于專業分工越來越細,協作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協作的基礎之一就是對對方專業的充分了解與認識。景觀設計師如果對市政工程的一些基本特性,缺少了解與認識,就不可能從市政工程的自身特性出發來構思設計,使功能和形式高度統一起來。所以需要我們培養一批對市政行業有著豐富知識和了解的景觀設計師以及對景觀有一定了解的市政專業工程師,倡導協作精神,使我們設計上擺脫過去那種專業之間嚴重脫離,設計上功能和形式分離的局面。

4)市政工程景觀設計是一門橫跨多種學科的課題,需我們從城市的角度,結合多種學科對其作深入的研究。然而當今市政工程景觀設計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縱覽我們的專業雜志及書籍,理論上對其研究、探索的文章甚少,這種狀況需盡快改變。通過理論上的探索和引導有利于從業人員素質的提高。

結束語

市政工程景觀設計是城市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給予高度重視。設計上應把城市設計的理念融入到市政工程設計中。市政工程一旦溶入了城市設計的思想,那么它便成為城市設計的合理延續和組成部分,這正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景觀生態學與城市綠地建設 王樂 《山西建筑》2009

【2】 景觀設計在現代城市中的發展方向 賈紅云 《城市問題》2009(10)

篇9

關鍵詞:市政工程;管理;現狀;措施

中圖分類號:TU99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 市政工程管理體制也在不斷改革和發展中,由以施工單位自控為主發展為政府監督、社會監理和企業控制相結合的較為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 這些逐漸成為禁錮市政工程發展的瓶頸。市政工程設施是基礎設施的一個重要部分,它的質量好壞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及公共利益。因此有必要對市政工程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 以探討加強市政工程質量管理的對策。

.我國市政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 工程質量缺乏有效管理

因為大多數的建筑企業,內部工程承包制項目部只給公司交管理費,這就直接或間接的削弱了企業對工程質量的控制。工程質量的好壞從根本上來說主要決定于項目部,他們有的缺乏健全的質量保證體系,隨隨便便的施工,從而導致出現質量問題。

2. 工程質量意識不強,管理混亂

現在施工企業質量管理存在薄弱環節, 有些建筑企業搞內部項目承包制,項目部只給公司交管理費。這種類似轉包掛靠的行為削弱了企業對項目部的質量管理, 極易導致質量低劣。有些施工單位不具備相應資質,只好掛靠施工;有的以包代管,質保體系不健全;有的不按圖樣施工,擅自變更設計。另外,隨著建筑業的高速發展和結構調整,原來的許多分包企業逐步成長為總包企業, 這些新興的總包企業往往在分包工程的質量管理控制和現場施工質量控制上存在薄弱環節。

在承包商來看,類似轉包掛靠普遍存在短期行為,加上他們質量意識不強,降低成本,偷工減料,目的是為了賺取利潤,因此, 在質量管理控制和現場施工質量控制上都存在薄弱環節。現場項目部常常沒有足夠的必備技術管理人員,宏觀控制和微觀把握能力不強, 沒有真正有效的現場施工質量保證體系,有的項目部根本就不是認真按設計和規范來組織施工。另外,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有的為了獻禮或向媒體交代或應付檢查,往往重視工期而忽視質量,有時出現搶干和蠻干。各責任主體不嚴格執行強制性標準,或對強制性標準不熟悉。有的人認為,道路工程、排水工程與結構安全無多大關系,大不了壞了再修,人為地降低了質量。市政工程施工技術資料與工程不同步,表格不統一,后補資料甚至出現假資料。這些都直接導致市政工程施工組織不合理,現場施工質量控制混亂。

3. 監督管理機制不完善

我國目前建設監理市場不健全,監督管理機制不完善。建設工程監理是一項技術服務性的工作, 對監理人員的知識結構、知識的廣度、深度和監理人員的思想素質、道德修養都有著較高的要求,還要求監理人員具有一定實踐經驗、足夠的管理知識,要掌握與工程建設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要理解國家的有關政策,要具有一定的經濟方面的知識。如果其中一個方面有欠缺, 在實際質量控制中就很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質量問題。目前監理行業的監理單位數量每年都有大幅的增加,監理市場的低水平和低收入層次競爭激烈所以大多數中小監理單位現場監理機構內部管理較差, 嚴重欠缺質量控制的正常程序、制度、手段。現場監理機構的權利有限,且責任大,能力不足。監理在工序質量控制方面往往力度不夠,手段不多。在實際工作中的現狀, 常規的工序驗收制度是監理對質量進行有效控制的基本條件。另外有的業主對監理的工作干涉較多,使監理很難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直接決策,業主把現場質量控制和質量問題的責任全部強壓監理承擔。我國的建設監理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 從全國范圍來看,在不同省市、不同地區之間發展還很不均衡,如果與國外同行業先進水平相比,則差距更加明顯,而從國家經濟建設和對外開放的形勢來看, 又迫切需要監理行業從服務質量和工作水平上有一個根本的提高,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

解決市政工程管理問題的有效措施

1. 要切實加大市政工程建設在市場中的規范化管理

事實上,市場信譽對質量責任主體的約束力,因此,加大市政工程建設在市場中的規范化管理,加強誠信建設是關鍵。正是基于加強誠信建設的需要,對建設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和施工圖審查機構、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監理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所規定的質量責任和義務的行為,以及勘察、設計文件和工程實體質量不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技術標準的情況記錄在案, 并提請有關部門將不合格的工程質量責任主體清除出建筑市場,促進建筑市場的進一步規范,從而確保工程質量。

2. 強化工程質量意識

強化工程質量意識,完善管理體制,增強工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組織施工的單位學習和運用抓工程質量的先進經驗,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質量水平。各單位、各部門要積極行動起來,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圍繞工程建設進度、質量這個核心,統一思想,切實強化責任意識,完善管理體制,總結經驗教訓,努力在有效工期內工程保質保量的完成。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獎懲措施, 建立層層負責的質量責任制, 就是工程不論大小, 政府和職能部門必須指派專人負責, 實施項目法人責任制。對進度快、質量好的施工單位進行重獎,對進度緩慢甚至滯后、質量差的施工單位予以重罰,對于多次督促仍無動于衷的施工單位要堅決清除出場,絕不姑息。

3. 健全監理制度,加大監管力度

要提高工程質量, 監理必須著眼于工程的工期進展和質量,安全客觀實際,采用法律的手段控制工程進度、質量、工程造價和合同管理, 協調生產過程中各有關單位的關系。事實上,由于市政工程是綜合性工程,既有道橋工程專業知識,又有給排水專業知識,還有園林、煤氣管道、熱力管道等工程的專業認識,而一般的專業人員只精于自己所學的專業,很難勝任市政工程的監理工作。因此,市政工程質量監理是一項難度大、項目多、任務重的監理工作。同時,市政工程的監理工作又是相當重要的,我們首先應健全相關方面的法律法規,做到監理工作有法可依。其次,監理公司要對市政工程監理人員進行特殊培訓,使其一人多能,勝任本職作,為公司增添技術實力。為確保市政工程的質量和進度, 必須加強對市政工程的監管力度。一、加強工程質量監督和巡查。不斷完善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模式,加強對責任主體的監督,強化工程質量動態管理,及時發現各方責任主體在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規范其行為。二、落實包靠責任制。市質監站在開通“綠色服務通道”的基礎上,實行包靠責任制,挑選項目的骨干力量包靠在現場, 切實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進度。三、開展工程質量隱患排查。積極開展工程質量大檢查,針對關鍵的環節和部位進行隱患排查, 強化法律法規和強制性建設標準的落實,強化工程質量的過程控制,確保工程萬無一失。

參考文獻:

[1]楊建堂.加強工程建設的施工管理與質量控制.山西建筑,2001.

[2]李家康.論市政工程施工項目管理.科技資訊.2005,(22).

[3]陳朝暉、李濤.加強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思考[J].建筑科技信息,2009(7).

篇10

關鍵詞:市政工程 質量管理 問題 措施

中圖分類號:TU99 文獻標識碼: A

一、市政工程的工程特點

市政工程作為建筑工程的一種特殊形式,同其他建筑工程一樣具有一次性、流動性和長期性的特點。也就是說在市政工程的施工階段,工程單位不僅要有長期的工程計劃,還應該建立一個長效的安全和質量管理機制。因為長時間的施工決定了,市政工程要處理市人力、物力、財力等多種施工因素,并兼顧到材料、供應、水源、電源以及交通等部門的配合。這種情況下,靠短期的人為的監督管理是不夠的,必須要確定一個系統化的質量管理機制,以便各部門按程序辦事。

二、市政工程易產生的工程質量問題

市政工程同其他建筑工程一樣,在施工中面臨著質量問題的挑戰,如果不能有效的協調好各種資源、積極應對突況,工程中的質量問題是比較容易產生的。因此,要避免這種問題,就要研究和分析其產生的的原因,并做好各種預防管理措施。下面筆者將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對此類問題及其產生原因進行概括。

首先,市政工程的建設單位的管理觀念和管理水平存在問題。也就是說一部分的市政工程的施工單位并沒有充分的認識到工程的質量問題的嚴重性,而在建設過程中,所謂的質量管理手段往往是為了應付各項檢查而進行的,并沒有真正的起到質量管理的作用。這無疑給市政工程埋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不利于工程的質量管理的有序開展。因此,必須要轉變市政工程的建筑單位在質量管理上的觀念。另外,還要加強和提高市政建設單位的質量管理水平,也就是工程施工和管理人員的質量標準的掌握水平,并加大質量管理的相關規范的宣傳力度,以保證質量標準貫徹于建筑工程的實施的各個階段中。

其次,市政建設工程的市場運作還存在一些不規范行為。也就是說一些市政建設單位并沒能在施工的過程中依章程辦事。這樣的市政建設單位多數為當地主管部門的委托單位,對于目前比較先進的市場機制,如招標制、責任負責制等不予執行,這樣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建筑管理過程的不規范,因而也就會間接的影響工程的質量。

最后,市政工程的相應監理單位還存在著一定的管理上的漏洞,致使一些市政建設工程的質量問題未能及時的被發現和解決。監理單位作為唯一的建筑工程質量監管單位,應該積極的履行其職責,在市政工程建設的各個階段,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質量抽檢,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另外,加強監理單位的人員素食建設也是提高監理水平的一個有效途徑。

三、加強市政工程建設質量管理的措施建議

上文中筆者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對市政工程建設過程中易產生的質量問題進行了探討,但是如果想提高市政工程的建設質量,必須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首先,提高市政工程質量,需強化工程質量意識。應該增強工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學習和運用抓工程質量的先進經驗,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質量水平。要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對各責任主體執行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情況的監督,從源頭上堵住不符合條件的質量責任主體單位進入市政工程建設市場。樹立緊抓市場、培養市場的觀點,凈化市政建設市場。同時要不斷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由于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的使用,市政工程在施工水平、技術裝備工程質量上得到了有力的保障。而附屬工程的施工手段上,由于其空間的局限,技術要求的相對簡單,仍然以人工為主,施工質量的好壞與施工人員的素質、技術水平有很大關系。因此在附屬工程開工前,必須要向有關施工人員進行施工技術、質量要求交底。必要時要對施工操作人員進行業務、技能培訓,使他們熟悉工藝流程、施工方法和質量要求。

另外,要加大市場信譽對質量責任主體的約束力,加強誠信建設。正是基于加強誠信建設的需要,對建設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和施工圖審查機構、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監理單位違反法律 法規、規章所規定的質量責任和義務的行為,以及勘察、設計文件和工程實體質量不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技術標準的情況記錄在案,并提請有關部門將不合格的工程質量責任主體清除出建筑市場,促進建筑市場的進一步規范,從而確保工程質量。

還有,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市政工程的監督。市政工程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工程形式,其具有施工范圍廣,施工干擾因素多等特點,因此提高監管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才是監督工作有效實施的保證。市政工程涉及的范圍 施工干擾大,影響因素多,專業技術性強,技術要求高而市政監督人員大多是某一專業的技術人員,時問一長,難免有憑經驗辦事的現象,甚至因為“熟人熟事”忽視了對質量問題的置疑。而監督工作本身就要求我們有發現質量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建立在自身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的,更建立在監督人員的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以適應市政工程建設的發展的基礎之上。所以,要求監督人員加強對不斷發展的市政工程的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加強對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的學習,這是我們適應市政工程建設發展,不斷提高監督管理水平最基本的要求。三人行必有我師,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還要加強站際交流,相互學習取經,取長補短,更好地開展質量監督工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市政工程的質量關系著城市生活中的每一個個體,因此其質量管理工作所承載的責任是十分重大的。為了避免市政工程的各種質量問題,需要相關參與部門和參與者轉變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使市政工程真正的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便利人們的生活。

參考文獻

[1]魏占民.淺談市政工程質量管理[J].科技風,2008,(1 4)

[2]倪員建.關于加強市政工程質量管理的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