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兒童教育范文

時間:2023-05-06 18:24: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齡前兒童教育,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學齡前兒童教育

篇1

關鍵詞:學齡前兒童教育繪本閱讀多元化綜合發展

兒童繪本最早出現在歐美,有300多年的歷史。在我國有時也叫“圖畫書”。繪本中的圖畫一般是手繪之作,生動迷人,給孩子帶來美好的視覺感受。繪本的圖不依賴文字,不再是文字的點綴,而是圖書的命脈,甚至有些繪本一個字也沒有,只有繪畫來講故事。好的繪本不僅圖畫精美,而且每張圖畫都有豐富的內涵。能把兒童帶入美好的故事情節中讓孩子的情感受到陶怡,體會到深刻的哲理和巧妙的思維方式。兒童繪本以它特有的文學形式吸引著兒童,兒童繪本故事橫跨國界穿越各種文化背景,透過文字與畫面,讓孩子得以進入不同的世界。在愉悅的繪本閱讀中增強兒童的閱讀能里、審美能力、拓展兒童的藝術想象能力、促進兒童道德情感發展、豐富兒童的精神世界,讓兒童在“悅”讀中快樂健康地成長。

在我們中國,閱讀之風正在盛行,尤其是2001年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要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的技能。”第一次將學齡前閱讀納入幼兒園語言教學目標體系,顯示了我國對學齡前閱讀的提倡和重視。

一、當前引領兒童進行繪本閱讀存在的誤區

1.兒童繪本閱讀是成人“方便教育”的工具。許多的成人在給學齡前兒童繪本時的意圖很明確,希望兒童能自主閱讀,方便成人做自己的事情。這種方便教育的意識對于學齡前兒童的繪本閱讀缺乏指導和引領,失去了繪本閱讀促進兒童綜合素質培養的初衷。

2.繪本閱讀成為成人為兒童入小學奠基的教本。繪本閱讀中,許多成人認為這是為兒童入小學的閱讀技能準備,將繪本閱讀變成了生硬、呆板的教科書。強調孩子掌握詞匯、識字量的多少,使繪本閱讀失去原有的魅力。

3.成人對于繪本的使用、購買都存在著較多的不科學性。如有的成人為兒童選擇繪本時對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和認知差異重視不夠,有的不夠關注兒童對繪本內容的興趣和認知需要,有的在使用繪本時創造性“加工”意識不強,還有的將繪本閱讀活動看成是“看圖說話”,忽略了繪本的真正內涵。

4.不能充分挖掘繪本中閱讀以外的多元化的教育資源。成人在引導學齡前兒童閱讀時只注重對故事情節展開的觀察與表達,對于繪本中情感、觀念的引導利用不夠重視。比如:繪本《蜜蜂樹》可以引發孩子追求知識的樂趣,進而付出行動,共同達成目的。《星月》則讓孩子學會欣賞別人與自己不同的地方。《綠笛》則讓孩子肯定自我,勇敢做自己。《我變成噴火龍》引導孩子情緒能適當抒發控制。《膽小亨利》再大膽的人也有害怕的事,而膽小的人也有勇敢的時候,讓孩子正視自己的勇敢與害怕。

二、如何讓繪本閱讀促進學齡前兒童綜合素質發展

我們到底應該怎樣選擇作品供兒童閱讀?如何利用這些優秀的作品豐富兒童的精神世界、促進兒童綜合發展?這些作品需要以什么樣的最佳方式呈現給學齡前兒童?這是我們作為一線的學齡前兒童教育者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1、為兒童挑選適合閱讀的、多元化的繪本

學齡前兒童正處于“讀圖”階段,圖畫對兒童的視覺震撼比知識、教導效果更為直接。繪本它以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特有的讀圖閱讀形式與兒童具體、形象的思維特點融為一體。作為“人生的第一書”,是最適合孩子閱讀的圖書。

但是繪本也有品質高下之分和根據兒童的具體情況來選擇的問題。尤其是繪本已經熱起來的今天,難免會有良莠不齊的現象甚至是“偽劣繪本”的出現,如何挑選適合兒童閱讀的繪本,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真正好的繪本應該立足于兒童的視角,讓兒童可以自由進入故事的世界,并且能夠反映兒童生活世界和內心世界。好的繪本所折射的內容承認兒童的獨立人格和童年生活的獨立價值、相信兒童具有與大人不同的獨特的內在世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選擇繪本要重視繪畫的藝術品質,只有高品質的圖畫,才能培養兒童好的想像力。

2、拋棄功利的繪本閱讀目的,讓閱讀成為兒童重要的生活方式

許多成人把繪本閱讀看作是小學學習的提前開始。把繪本當作教科書,把兒童在閱讀中學會了幾個詞語,復述了幾個故事作為閱讀的目的,讓兒童在重壓下閱讀,失去了閱讀的快樂。學齡前兒童階段的閱讀目的不在于學習多少知識,而在于是不是通過閱讀愛上了讀書。我們進行繪本閱讀的目的,是抓住兒童“吃語言”的黃金時期,給他大量吸收優質語言的環境和機會。

3、拓展繪本閱讀的價值,促進兒童的綜合發展

1)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繪本閱讀的過程是兒童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培養兒童愛惜書的過程、形成正確的閱讀方法。在精讀的過程中引導兒童讀圖,很多教育者習慣于指著文字給兒童讀書,這是讀繪本最大誤區之一,因為繪本里的畫不單是用來欣賞的,還是另外一種語言和表達方式,讓兒童從小掌握繪畫語言,就要從繪本中養成閱讀圖畫、通過圖畫理解故事、表述故事的習慣。

2)陶冶兒童藝術情操。繪本精美的手工繪圖、生動迷人,展示著不同藝術家的風格及藝術追求。雖然簡單,卻堪稱“完美”。兒童在讀圖的過程中不僅理解了“畫”語,同時感受到不同風格的藝術熏陶。

3)促進兒童多元化智能發展。兒童的智能發展是多元化的,不僅限于語言和數學邏輯,還包括空間、音樂、肢體、人際交往、內省、創造想象、自然觀察。繪本以它多元化的視覺表達情感、表現生活,也可以促進多元化智能的開發。比如《大腳丫跳芭蕾》,在兒童閱讀的過程中對音樂智能方面就有著促進功能。

4)發展兒童健全人格、幸福人生。和兒童分享繪本,還能幫助他建立健全的人格,為一生的幸福打好精神基礎。從豐富生動的故事中,兒童可以學會積極、坦然地接納自己的所謂“缺陷”,學會用幽默的態度面對生活,學會充分享受溫暖的親情和友情,學習團隊合作與分享的精神……

篇2

關鍵詞 學齡前兒童 音樂教育 品格 統一

中圖分類號:G613.51 文獻標識碼:A

教育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社會活動。人類與其他動物的區別在于,唯有人類才懂得通過教育改進自己。“教育”不僅是“教”,還是“育”;不僅是教授知識技能,還要培育人的品格。杜威提出:“教育者最重大的任務在于幫助塑造人的品格”。而音樂的審美功能與教育功能,使音樂教育可以作為品格教育的一種途徑。西方自古希臘起,以柏拉圖為代表的思想家把教育作為國家的建設基礎,把音樂作為教育的基礎。古希臘創建的音樂德學和古中國的儒家的“禮樂”思想有著許多共同點,如重視音樂的德育,把音樂當作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由此看出,音樂教育與品格教育存在一定的統一性。

英國哲學家、教育家羅素認為: 六歲以前的幼兒期是進行品格教育的最佳時期。這是由于六歲以前的學齡前兒童極易受到外界的塑造。蒙臺梭利的研究發現,幼兒具有一種“有吸收力的心理”,他們下意識的感受能力會積極地和有選擇地從外部世界中進行吸收,成為他自己心理的一部分。因此,在人類可塑性最強的學齡前階段,把音樂作為一種手段,利用音樂教育與品格教育的統一性,培養出高尚品格的人才,是教育者的重要職責。

1學齡前兒童音樂教育的本質和目的

學齡前階段的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這個時期兒童所接受的教育將會影響其一生的發展。音樂教育者的目標應該使兒童熱愛音樂,學會傾聽音樂、理解音樂,從聽覺到心靈都沉浸在音樂之中。讓兒童真正感受到音樂中流淌的智慧和人格的力量,真正被音樂的魅力所打動,從而使靈魂得到升華,變得更高尚、更有智慧。在學齡前兒童的音樂啟蒙教育中,努力摸索、探尋教育的方法,創造出富有啟發、卓有成效、富于美感的音樂活動形式,包括欣賞音樂、樂器演奏、歌曲演唱、節奏活動、身體律動等等,讓孩子通過這些有趣的活動,體會音樂的美感,并學習表現這種美。通過音樂教育的途徑,培育兒童的優秀品格。

音樂教育家鈴木曾說過:“教音樂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要造就良好的公民。如果讓一個兒童從降生之日起就聽美好的音樂并學著演奏,就可以培養他的敏感、遵守紀律和忍耐性格,使他獲得一顆美好的心靈。”他始終把“培養孩子成為優秀的人”,作為自己音樂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應該明確的是,早期音樂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把每個人都造就成為專業的音樂家,而是讓每一個兒童的音樂潛能得到充分的發展的同時,培養品格完善之人才。

2早期音樂教育對品格教育的影響

我國對早期教育的重視已有悠久的歷史,從古代文獻《大戴禮》、《禮記》和魏晉南北朝時期顏之推所著的《顏氏家訓》。近代的康有為主張:“嬰兒能歌,則教仁慈愛物之旨以為歌,使之浸漬心耳中。”說明教育嬰幼兒唱有關接人待物的歌曲,使之受到熏陶。1912年2月,在《對于教育方針之意見中》提出“五育”并舉思想,認為盡管五育各自的作用不同,然而均是培養“健全人格”所必需的,是統一的整體而缺一不可的。陳鶴琴指出,技術陶冶不能達到音樂教育的目的,音樂教育“應利用音樂來改善兒童的意志,陶冶兒童的情感,使兒童表現真實的自己,導向于創造性的發展。”他認為“我們要憑著音樂的生氣和興味,滲透到兒童生活里面去,使兒童無論生活工作、游戲或勞動的時候,都能有意志統一、行動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現,使兒童生活音樂化。”

3學齡前兒童音樂教育與品格教育的重任

我們二十一世紀的音樂教育研究者應當遵循音樂藝術自身的規律和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來進行啟蒙教育的理念,深入研究適用于我國學齡前兒童的教育。我們要重視對教育自身規律的探討,用兒童所喜聞樂見的多種形式進行音樂教育,在提高兒童的音樂能力的同時,促進其品格的發展。抓住六歲以前幼兒敏感性和接受力最強烈的黃金時期,把音樂作為一種手段,通過音樂教育的途徑使人的品格得到更好的發展。作為音樂教育研究者,背負著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使命,為教師和家長們提供具有參考價值和可行性的教育方法,擔當起培育優秀品格之人才的重任。

總而言之,音樂教育者通過學習古今中外的兒童教育理念與研究成果的精髓,有選擇性地借鑒適于學齡前兒童成長需求并符合我國國情的兒童音樂教育理念和教學實踐,合理的根據音樂教育與品格教育的統一性,為學齡前兒童研究有目的、有計劃的系統的教學方案,以教育人的品格為目地。在學齡前兒童處于“精神胚胎”的階段,進行音樂教育與品格教育的統一踐行。有意識地將音樂教育作為手段,對高尚人格和偉大理想的培育,才是音樂教育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 尹愛青,曹理,力.外國兒童音樂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 許卓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 王懿穎.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4] 曹理著.普通學校音樂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5] 廖乃雄.論音樂教育[M].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10.

篇3

關鍵詞 武陵山區 農村 學前兒童 家庭教育

中圖分類號:G78 文獻標識碼:A

1 問題的提出

2010年頒發的《國務院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規定:“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關鍵是機會公平,重點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扶持困難群體,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邊遠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傾斜,加快縮小教育差距。”因此,本研究試圖通過對武陵山區農村幼兒家庭環境進行相關研究,揭示其存在的問題,從而使社會各界更好地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生活環境,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從而縮小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

本研究隨機抽樣選取了位于武陵山區腹地的銅仁市江口縣太平鄉及閔孝鎮,調查對象為太平鄉及閔孝鎮的所有學齡前兒童的家庭,其中,走訪了308戶村民,發放672份問卷。

2 武陵山區農村學前兒童家庭教育調查結果分析

2.1 該地區的留守兒童數量居多

武陵山區農村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的撫養者是父母的只占32%,而由祖父母或者其他人撫養的占到68%(表1所示)。可見,該地區的留守兒童問題是亟需解決的社會問題之一。

2.2 學前兒童父母親的年齡呈年輕化態勢

統計顯示,調查樣本中學前兒童父母的年齡有85%在20-30歲之間,他們有充足的精力照管幼兒,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有能力接受先進的學前教育理念和教育科學方法。

2.3 學前兒童父母的文化水平較低,家長的不良習慣較普遍

調查數據顯示,該地區父母親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占到79%,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只占21%。另外,如圖1所示,63%的家長有吸煙的不良習慣,21%的家長有酗酒的不良習慣,57%的家長有吸煙的不良習慣。

2.4 家長對學前教育重要性的意識較高,但學前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在調查中,71%的家長已經意識到了學前教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18%的家長認為幼兒接受學前教育可有可無,僅有11%的家長認為幼兒沒有必要接受學前教育。

調查還顯示,90%的家長認為孩子需要游戲;同時,也有90%的家長希望孩子在幼兒園中學習舞蹈、美術、音樂等技能。

2.5 學前兒童家長的教育觀念較陳舊

調查顯示(圖2所示),92%的家長有意識地教育幼兒的某些方面,其中對幼兒進行常識性教育的占100%,品德教育的占89%,生活行為習慣教育的有58%,性格教育的28%。

3 武陵山區農村學前兒童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留守兒童問題突出,隔代教育現象普遍。武陵山區地處我國中西部偏遠地區,經濟落后并且交通不便。在我們的調研中,當地的收入水平不能滿足人們的經濟期望,因此許多人(尤其是年輕父母們)選擇外出打工或經商,將年幼的孩子留在家中交給爺爺奶奶帶。我們的調查數據顯示,當地68%的家庭出現留守兒童問題。而這些留守兒童將出現基本教育、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等問題,而社會關愛對這個問題也不能全部兼顧。

(2)學前兒童家長的受教育程度較低,教育觀念陳舊。在接受調查的家長中,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者僅占25.7%,初中文化水平的占47.3%,還有四分之一多的家長其文化程度為小學或文盲,他們不了解科學的育兒知識,也不了解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不能樹立正確的兒童教育觀,不懂得怎么樣的教育才能有效地讓幼兒全面發展。

通過訪談,我們發現家長的教育觀念還停留在自身曾經接受過的教育層面上,他們認為孩子就是“自己”的,家長說什么孩子就得聽什么,完全把孩子看作是家長的附屬物,忽視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家長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極其簡單,經常采用責罵,甚至毆打的粗暴方式來教育孩子,極少采用說服教育等。

(3)家長的整體素質不高,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產生負面影響。美國教育家布魯姆曾有過針對杰出人士的研究,他發現他的調查對象們肯花更多的時間、精力、財力去培養自己的孩子,而且都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而在我們的調查中,81%的幼兒父母僅有初中及初中以下的文化層次,這對幼兒將產生許多的負面影響。另外,家長的行為習慣對于孩子也會產生重要影響。

(4)家庭教育重視幼兒知識技能的掌握,忽視情感、態度的培養。本次的實踐調查發現,90%的家長認為孩子有必要學習音樂、舞蹈、美術等技能,但卻很少有家長注重行為習慣、情感態度的學習。通過訪談,我們了解到他們關心的是孩子的“智力”,也即孩子能讀寫多少字、會背幾首古詩、會算幾位數的加減法等顯性知識的掌握,而沒有更多地關心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他們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而沒有更多地關心孩子的心理發展是否健康等等。所以很多家長對幼兒實施教育時帶有盲目性、隨機性和主觀性,不能系統的掌握幼兒成長所需的身體、認知、情感、能力等領域的全面發展。

4 改善武陵山區農村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的思考

4.1 從政府方面來看

(1)建立“留守學前兒童服務站”,為幼兒提供全方位輔導。相關部門可以借助托幼機構的教育資源,成立專門的“留守學前兒童服務站”,建立留守學前兒童的成長檔案袋,詳細記載這些幼兒的生活、學習、心理發展等情況,不定期地與父母親或者主要撫養者溝通、交流,尤其是針對留守幼兒的突出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還可以為留守幼兒開展心理疏導教育,老師與留守幼兒結成幫扶關系,讓幼兒向自己的“媽媽”(幼兒老師)說“悄悄話”,讓幼兒傾訴自己的心聲,及時宣泄幼兒的積極情感和消極情緒。

(2)整合各職能部門優勢,優化家庭教育外部環境。農村各級政府可以整合教育輔導站、文化站、計劃生育指導站等部門的職能,把家庭教育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范疇。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廣泛開展“文明家庭”和優秀家庭角色等評選活動。根據當地人們的愛好,開展象棋、繪畫、體育、歌詠、書法、講故事等各類競賽,建立起適合農村孩了發展、創造、競爭、成才等健康的家庭文化,減少和消除人們的不良生活習慣,從思想上、文化上、形式上改革家庭教育,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3)開展多種形式的普及家庭教育知識的活動。各教育部門應認真總結開辦家長學校的經驗,督促托幼機構舉辦各種類型的家長學校,并將此納入托幼機構的評價考核體系。除此之外,還應開辟和完善其他類型的宣傳渠道,比如可以利用本地區特有的“趕集日”時機,通過廣播、發放宣傳單的形式普及科學的幼兒方法,使家長在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掌握科學的育兒方法,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

(4)采取多種措施,提高農村家長的科學文化素質。農村的各級政府可以開辦科學知識普及班、家長文化補習班、掃盲班等,不斷提高家長的科學文化水平。另外,還應加大教育執法力度,保證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貫徹實行,防止中小學生輟學,是杜絕這種惡性循環的重要保證。

4.2 從幼兒園方面來看

(1)家庭教育講座。托幼機構可以通過該活動向幼兒家長系統的介紹科學的育兒知識和經驗,提高幼兒家長的教育能力。結合教育部于2012年印發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讓家長了解幼兒在身體的、情感的、能力的、認知的等各個方面應該達到的發展水平。此外,還可以針對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突出問題和典型特征進行系列講座,要結合家長的教育困惑設計講座專題。

(2)家長會。托幼機構可以分為全園家長會和班級家長會。提倡多進行班級家長會,因為班級家長會可以從學前教育的目標和兒童的年齡特點出發,給予幼兒家長具體的指導。

(3)家長園地和家園小報。托幼機構可以設置全園性的櫥窗、墻報、板報,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知識,同時可以開辦小型的圖書館,訂購各種學前教育刊物以及讀物提供幼兒家長閱讀。

(4)家長咨詢站。托幼機構可以設置家長咨詢站,為有困惑的家長提供有針對性的專業指導,也可以(下轉第256頁)(上接第254頁)建立托幼機構的專門為家長服務的網站。除了以上的集中途徑之外,托幼機構還可以開展各種親子活動、家長開放日。家長執教活動等,調動幼兒家長參與科學育兒的積極性。

4.3 從家長自身來看

首先,可以正確吸納親朋好友的教子經驗,間接地獲得關于孩子的知識,但不可全盤照搬。其次,幼兒家長應主動學習科學育兒的理論知識。家長可以自己訂購,也可以向孩子所在幼兒園借閱一些幼兒教育的刊物、圖書。此外,廣播、電視、錄像帶、VCD等電子產品,也是家長了解孩子的途徑。再次,家長可以積極利用幼兒園的資源。幼兒園是家長了解孩子最有效、最直接的信息源。

參考文獻

[1] 黃淑珂.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及思索[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7).

[2] 楊威.家庭教育的缺失與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的關系研究[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2(2).

[3] 姜又春,任勤.親屬關系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現實性與合理性分析[J].黑河學刊,2012(7).

篇4

關鍵詞:幼教片 兒童審美心理 審美體驗

中圖分類號:G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4)02-0087-02

學齡前兒童感知世界,主要是通過審美體驗來實現的。這既是兒童的生命活動的體現,又是兒童生命活動之結果。因此,兒童審美及其培養是兒童教育特別是學齡前兒童教育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怎么強調都不為過。而且,兒童審美體驗和教育的研究可以豐富美學研究的內涵,為更深入、更透徹地了解成人的審美開辟更加廣闊的視角,可以喚醒人們對自身生命活動的認識。

幼兒的視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發展,到6歲時才達到正常成人的視力范圍。同時,對色彩和形狀的辨別能力也處在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之中,要到小學中高年級才接近成人的水平。因此,復雜的形狀,微妙的動作,豐富的色調、微妙的光線是兒童特別是低幼兒童無法辨識的。對兒童來說,簡潔概括而夸張的形象,正符合兒童的視覺需要,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情緒。兒童圖書的插畫和動畫片正充分利用了這一特性,是最行之有效的造型手段。兒童的空間認知能力處在不斷發展之中,要到小學中高年級才有了對透視法的初步掌握和理解。3歲以前兒童對事物的認識是沒有大小、主次之分的。兒童畫畫時是利用畫面的水平和垂直空間來表達深度的。這種在成人眼里幼稚有趣的表達方式,正是學齡前兒童視覺感知能力的真實反映。如果將兩個事物重疊在一起,學齡前兒童往往將它作為一個事物看待,很難將二者分開,只會增加學齡前兒童辨認上的難度。如果在低幼插畫中嚴格按照透視法的近大遠小原則表現事物,與兒童在實際生活中的認識相左,只會造成兒童視覺感知的困惑。

一、動畫片與學齡前兒童的關系

1.共同活動

幼兒和動畫片之間構成了共同活動的關系。大量的觀察表明,幼兒在現實中一遍遍地模擬動畫人物的表現,或者一人分飾幾個角色,或者幾個人共同分擔幾種角色。并且,這些角色之間進行了相互交往、戰斗、拯救、關心、逗樂是他們經常借助動畫伙伴而發生的主題。如:在桌面游戲中,一旦幼兒拼合成某個武器,他們就成了武器的主人,成了動畫片中的某幾個角色,互相開始爭斗。

2.地位平等

伙伴群體是一個平等的世界。也許在這個世界中有等級的差異。那也是幼兒經過行為的衡量后自動認可的。他們之間在精神上是平等的 伙伴關系是有別于父母、師生關系的。那是一種天然的來自于自然的意識深層的不平等,正因為這種不平等,才造就了伙伴關系的相對平等。因為他們年齡相近、知識相等、身材相似,理解了這些,再來看動畫伙伴。這是一個復雜的世界,有大人、有小人、有超人、有怪人、還有的根本就不是人類。但是幼兒從動畫伙伴那里享受到了平等。為什么?因為動畫伙伴暗合了幼兒本身,它們的行為正是幼兒自

己想做而不能做的。因此當幼兒看動畫片時,他有時候就是在看自己 看自己一旦成為某個動畫形象時的表現。也正是這種可以同一的同一性,使得幼兒更加關注動畫人物的命運。還有一個原因,動畫伙伴隨時可以走下神壇,走到幼兒身邊,成為幼兒的現實伙伴。同伴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正如心理學研究所揭示的那樣。幼兒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學會與年齡相應的態度和行為規則 這種交往和學習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沒有一名幼兒在和同伴交往之前是抱著學習的目的。幼兒和動畫片之間也是這樣,幼兒觀不是為了從動畫片中學習到知識、技能、道德而看動畫片,喜歡動畫片的。學習只是自覺自愿后產生的不自覺的后果。無為而無不為,能較好地概括幼兒和動畫片之間的伙伴關系。

二、學齡前兒童審美心理的發展

二十世紀以來,西方兒童美術教育界逐漸形成了兩大理論派別:以英國美術教育家里德和美國美術教育家羅恩菲爾德為代表的工具論,以美國美術教育家艾斯納和古力為代表的本質論。工具論盛行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本質論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后成為主流。

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人們發現傳統的幼兒藝術教育的重心,放在創作技能培養的環節上,忽視了審美感知能力、審美想像力和審美理解力的培養。正如阿恩海姆所說的那樣:現在我們忽視了通過感覺到的經驗去了解事物的天賦,從所見的事物外觀中發現意義的能力喪失了,我們天生具有通過眼睛來理解藝術的能力也沉睡了。

學齡前兒童感知世界,主要是通過審美體驗來實現的。學齡前兒童的審美體驗同時具備主體性、創造性與過程性。審美體驗的主要形式是游戲,包括同伴之間的交流,與成人的接觸。這既是兒童的生命活動的體現,又是兒童生命活動之結果。因此,兒童審美及其培養是兒童教育特別是學齡前兒童教育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怎么強調都不為過。而且,兒童審美體驗和教育的研究可以豐富美學研究的內涵,為更深入、更透徹地了解成人的審美開辟更加廣闊的視角。可以喚醒人們對自身生命活動的認識。西方的許多專家學者紛紛從教育學、哲學、美學等等不同的學科和角度對兒童審美體驗和教育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特別是二次大戰結束以后,兒童心理學特別是學齡前兒童心理的研究進入了一個輝煌時代。兒童的認知發展規律和視知覺原理的研究,給兒童圖書和影視作品的創作提供了新的角度和依據。

三、學齡前兒童審美活動的特點

學齡前兒童在進行審美活動時呈現的狀況,與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發展密切相關。因此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1.游戲性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兒童的心理是在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除了日常生活外,兒童的活動不外乎游戲、學習和勞動三種基本形式。對于學齡前的兒童來說,游戲更是主導活動形式。幼兒在游戲中通過主動探索、動手操作及角色扮演,不斷擴大知識和經驗,提高了認知能力,豐富和深化了情感。兒童動畫片特別是幼教動畫片,在影片中運用各種游戲形式和元素,是最受兒童歡迎的了。因此,充分利用學齡前兒童憑籍事物具體形象和對形象的聯想來進行思維這個特點,在動畫片中設置各種視覺游戲,寓教于樂,是兒童動畫片最重要的特征。

2.幻想性

兒童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往往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想法來創造游戲空間,在這個虛擬空間里,兒童本能地按照自己的欲望和需要改造現實生活,讓參與游戲的一切都具有人類的情感和想法,組成以他為中心的游戲空間,在想像中相互對話,在幻想中體驗著游戲的快樂,游戲的過程就是幻想的過程。

3.趣味性

兒童對事物缺乏內在本質和關系的理解,是根據視覺上的具體形象的聯系,根據感覺的真實來對事物進行歸類的。兒童的觀察方式是沖動型的,思維是模糊性的,使兒童的判斷和表達非常有趣而出乎意料。對物體的形狀、色彩、空間的表達有很顯著的年齡階段的特點。幼兒的視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發展,到6歲時才達到正常成人的視力范圍。同時,對色彩和形狀的辨別能力也處在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之中,要到小學中高年級才接近成人的水平。因此,復雜的形狀,微妙的動作,豐富的色調、微妙的光線是兒童特別是低幼兒童無法辨識的。對兒童來說,簡潔概括而夸張的形象,正符合兒童的視覺需要,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情緒。兒童圖書的插畫和動畫片正充分利用了這一特性,是最行之有效的造型手段。兒童的空間認知能力處在不斷發展之中,要到小學中高年級才有了對透視法的初步掌握和理解。3歲以前兒童對事物的認識是沒有大小、主次之分的。兒童畫畫時是利用畫面的水平和垂直空間來表達深度的。這種在成人眼里幼稚有趣的表達方式,正是學齡前兒童視覺感知能力的真實反映。如果將兩個事物重疊在一起,學齡前兒童往往將它作為一個事物看待,很難將二者分開,只會增加學齡前兒童辨認上的難度。如果在低幼插畫中嚴格按照透視法的近大遠小原則表現事物,與兒童在實際生活中的認識相左,只會造成兒童視覺感知的困惑。

四、幼教動畫片要重視學前兒童審美心理的發展特點

許多動畫片的從業人員把幼教動畫片當作“小兒科”,覺得藝術短片才是動畫藝術的代表。或是迪斯尼的大片才具有技術含量,值得自己重視和研究。他們認為幼教動畫片故事幼稚,造型和動作簡單。因此,不愿意全心全意地投入幼教動畫片的創作。事實上,一部優秀幼教動畫片的成功,其創作時投入的時間、精力和智慧是無法想象的。孩子們并沒有像成人或藝術家那樣,把動畫片當成藝術作品或文化消遣品來看待,而且是把它當作自己所喜歡的事物的再現。幼教動畫片的故事題材簡單直觀又貼近生活,要讓每個孩子都喜歡又能看懂,既通過它來認識世界,同時又給孩子們廣闊的想像空間,絕非易事"藝術智慧的發展不同于一般智慧的發展,它并不一定隨年齡的增長而發展。缺乏恰當的教育,早期的藝術潛能會隨著兒童邏輯思維的發展。認識世界方式和學習任務的改變而削弱和消失。幼教動畫片也是同樣的道理,造型和運動的簡潔與簡單有本質的區別。根據學齡前兒童的需要將造型和動作減至極至,并得到孩子們的認可,需要創作者付出極大的愛心、耐心和更全面的修養。

要重視國內外兒童審美教育的研究成果,了解兒童審美心理的目的是更好地為兒童服務。幼教動畫片創作的創新并不是將畫面效果做得絢麗多彩,動作和鏡頭語言豐富多姿。幼教動畫片的創作要以兒童為主體,把兒童的興趣、需要、經驗擺在重要地位;從兒童的視角去嘗試和觀察,以孩子的理解力以及他們的會對什么東西感興趣來引導你做決定。

我們從前面可以知道,學齡前兒童的審美趣味和審美體驗與成人相比缺乏廣度和深度,但作為學前兒童個性審美心理同樣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學前兒童偏愛鮮艷、明亮的顏色和色彩鮮艷、豐富的藝術作品。喜歡具象性作品,喜歡熟悉的和具有美好含義的事物。強烈地抵觸較為陌生的事物。兒童審美總是從對形象的感受開始,對形象的偏愛是兒童的天性。學齡前兒童偏愛用夸張與擬人風格表現事物的藝術作品。

首先,從情感方面來說,夸張與擬人的表現風格改變了藝術作品中的事物的神態和表情,使作品的事物物比真實的更可愛,消除了孩子的陌生感和恐懼感,增強了親近感。其次,由于擬人與夸張的藝術風格突出了事物的某些不易被學前兒童覺察和理解的事物特征,使動物的表情以及事物的善惡、真偽等,變得易于覺察和理解。

這,都需要動畫片創作者采用與成人世界迥然不同的表達方式,方能引起孩子的共鳴。而學齡前兒童的審美心理結構決定了他們對藝術作品中的抽象性形式,對稱、均衡、節奏、韻律等形式美感因素,有一種直覺本能的理解力,使得他們能夠理解抽象作品的線、形、色等形式因素所傳達的意義,這無需太多的知識經驗作為基礎。

篇5

關鍵詞:學齡前兒童;思想品德教育;問題與對策

著名教育學家赫爾巴特曾說過“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因此,任何教育都應以道德為目的。尤其對于處在學齡前階段的兒童,其道德認識還處于形成和發展的階段,正是道德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此時道德教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學齡前兒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六歲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培養的好,以后只需順勢培養下去,自然可成為社會優良分子;倘使培養得不好,養成不良心態和行為習慣等,不易改變……”可見,思想品德教育在學齡前兒童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這一時期兒童自身的發展特點,其道德認識的形成與發展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是道德水平發展的最佳時期。這一時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決定學齡前兒童未來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環節。學齡前兒童思想品德的發展是兒童個體知、情、意、行各要素相互協調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兒童接受來自社會各方面交往和活動的影響,將社會道德內化為個體的思想品德,從而形成個體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為。隨著兒童社會化程度逐漸加深,在其不斷實踐的過程中,其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也不斷地發生矛盾和沖突。因此,必須要在學齡前兒童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發生矛盾沖突時,及時通過正確的方式對其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從而幫助和指導學齡前兒童正確處理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的矛盾沖突,形成正確的道德認識來指導道德行為,幫助兒童最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二、學前兒童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家庭和學校重智育而輕德育的教育理念

第一,家長過分重視兒童智力發展。受中國傳統的教育觀念影響,大多數家長“學而優則仕”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因此,教育大多時候只體現了它的功利性。這就導致了很多家長在對學齡前兒童進行教育時,只關心兒童“算對了幾道數學題”、“背會了幾首古詩”、“學會了幾個單詞”等,卻很少過問孩子“今天過得快不快樂”。這樣過分重視智育而忽視德育,長此以往會對兒童的心理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第二,學校教育內容過早進入小學化。如今的幼兒園教育為了迎合家長的需要,早已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變了味。教育內容也過早進入小學化,實行“超前教育”,有些幼兒園甚至還給兒童布置“家庭作業”,從而使素質教育大打折扣。

(二)思想品德教育內容抽象難以踐行

第一,德育內容脫離生活實際。幼兒園德育內容大多只停留在“口號式”、“文件式”,局限于理論而缺少具體實踐。老師總是告訴孩子要愛祖國、愛家鄉、愛國徽國旗、愛集體、愛勞動、愛科學等等,卻沒有告訴孩子怎樣做才是愛祖國、愛家鄉。孩子也因未能理解而無法將德育內容貫徹到自己的日常行為中,導致這樣的德育內容并不能真正地發揮教育作用。第二,德育內容缺乏針對性。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性格特征的兒童,他們的知識容量和心理需要也不同。但幼兒園德育在內容方面普遍追求共性教育,而輕視對個體的指導。從而導致教育者在對兒童進行德育的過程中缺乏針對性,忽略了不同個體之間的心理差異,致使德育教育難以取得實際的效果。

(三)思想品德教育方式和評價方式單一

第一,德育方式以教師講述為主。目前我國大部分教師在對學齡前兒童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給孩子講故事。這種方法雖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果不能與孩子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同樣達不到德育的最佳效果。第二,思想品德評價多是教師的印象打分。對學生進行品德評價一直以來都是學校德育的一項重要工作,但要將這項工作做好卻很不容易。根據學齡前兒童的特點,品德評價多以教師為主。但如果老師平時沒有認真地關心、觀察每一個兒童的話,教師的評價方式就會依賴于自己的主觀觀念,片面地根據某個孩子的衛生、紀律甚至成績,來對孩子進行好與壞的評價,這樣極易導致將好孩子劃分到“壞孩子”的隊伍里,對孩子的心理造成打擊。

三、學齡前兒童思想品德培養的主要對策

(一)建立“家庭——幼兒園手拉手”協調配合機制

第一,家長要充分重視兒童思想品德的培養。“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對于學齡前兒童這個階段,相對于智育來說,家長更應該重視學齡前兒童的品德培養。這就要求家長應有一套教育子女的正確方法,切忌用暴力和語言逼迫孩子去做不喜歡做的事情,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及時關注孩子的心理情感變化,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逐漸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熱愛生活、樂于助人等一些優秀品質。第二,實現“家庭——幼兒園手拉手”協調合作。家長與幼兒園雙方應時常溝通交流,一方面,家長要及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品德表現,并結合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現情況,適當調整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幼兒園可以通過家長所反映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現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教育。通過建立“家庭——幼兒園手拉手”協調配合機制,家庭和幼兒園雙方均可以在有準備的情況下,實現對孩子思想品德教育的預估,從而更好地進行對學齡前兒童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養。

(二)思想品德教育內容應具體化

第一,德育內容應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育即生活”,教育只有源于生活才能發揮出教育的作用,德育也是如此,只有結合實際生活的德育內容才能真正的達到德育的效果。愛祖國、愛家鄉、愛集體等等這些德育內容,雖然都是正確的,但畢竟太過抽象化,孩子無法理解,也無法踐行。而德育的最終目的,終究還是要回到實際生活的,所以德育內容應是源于孩子從生活中感悟、認識到的真實的道德情感,而并非強制地向孩子傳授抽象的道德內容。切忌為了德育,而讓孩子成為知識的奴隸。第二,有針對性的制定德育內容。只有符合學齡前兒童認知特點的德育內容和方法才能促進學前兒童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對于較低年齡段的兒童要以引導其明辨道德是非為主;對于稍大年齡的兒童應逐漸引導和培養其道德情感。對于性格內向的兒童,應注重培養其關愛他人、樂于助人等道德品質;對于性格外向的兒童,應注重培養其文明禮貌、誠實守信等道德品質。

(三)改進兒童思想品德教育和評價方式

第一,德育過程中要重“行”。美國的民本主義教育學家杜威,就主張教育應在“做中學”。例如,開展一些集體活動,做一些集體小游戲,讓孩子在游戲中感受到一個人的力量有時是很渺小的,而集體的力量遠比個人的力量要大得多,無形之中培養了孩子熱愛集體、團結友愛等道德品質。再比如,為了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品質,可以開展“我是小小清潔工”活動,讓孩子在自己動手勞動的過程中體驗勞動帶來的成果,感受勞動帶來的樂趣。通過“做中學”讓孩子在實踐中親身經歷和感受,不僅能使孩子將平時所學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還能學到課堂中學不到的東西。而且通過實踐所達到的德育效果能夠使兒童留下深刻的記憶,這是課堂德育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的效果。第二,教師應樹立開放的評價理念。對學齡前兒童進行思想品德評價既然無法避免評價教師“專人化”,但卻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彌補這個缺陷。前文提到的“家庭——幼兒園手拉手”協調合作機制依然可以起到作用,教師通過和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孩子在家庭和學校不同狀態下的表現,用較為全面的觀點對孩子的品德進行評價。此外,也可為學齡前兒童設計“成長檔案袋”,記錄兒童日常生活的表現、兒童的自評、小組的互評等等,為其品德評價提供依據。

四、結語

總之,德育工作是一項長久的、系統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明顯得效果。這就需要無論是家庭還是幼教工作者都必須將這項工作重視起來,要將德育工作開展的可行、有效,方能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茂聰.兒童品德發展與道德教育[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2.

[2]汪筱華.幼兒園德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劉電芝.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陳美玲.論兒童品德發展與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措施[J].教育與教育學研究,2014.11.

篇6

頭孢類抗生素等藥物最易損傷腎臟

近日,一項針對上海市17家二級以上綜合醫院的調查結果表明,在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中,有近1/3的人是由于使用藥物不當而引發該病的。原本就患有慢性腎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或冠心病的老年人在使用藥物不當后更易引發該病。調查結果還顯示,氨基甙類抗生素、頭孢類抗生素、利尿劑和造影劑是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的最主要藥物。

研究人員收集了上海市17家二級以上醫院共計1200例急性腎衰竭患者的資料,并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結果發現,在這些急性腎衰竭患者中,有28.9%的人是由于使用某些藥物不當而引發該病的。在可引起急性腎衰竭的藥物中,氨基甙類和頭孢類抗生素最為常見(約占48%),其次是利尿劑和造影劑。

研究人員認為,隨著醫學的發展,抗生素、造影劑等藥物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臨床,藥物性腎損害的問題也隨之日趨嚴重。由于腎臟本身具有很強的代償能力,因此藥物性腎損害患者的臨床表現差異較大,在發病的早期往往難以被及時發現,從而經常會延誤診治,造成不可逆的腎衰竭。

通常來說,患者用藥的劑量過大或用藥的療程過長是出現腎損害最主要的原因。因此,人們應堅持合理用藥的原則,盡量避免同時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腎毒性明顯的藥物。腎功能不全者還應根據其腎功能狀態對用藥劑量和用藥療程作出相應的調整,以保證用藥安全。

學齡前兒童

玩過多的玩具可損害認知能力

篇7

關鍵詞:學校教育 學齡兒童 創造心理

1 創造力與創造心理

創造力是一個范圍廣泛的話題,對于什么是創造力,有的研究者從創造產品和創造過程來定義,他們強調產品和過程的獨創性;而另外一些研究者指出:創造力是一種提出或產出具有新穎性和有用性的工作成果的能力。創造力是一系列連續的復雜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動的總和,它通過創造心理表現出來。創造心理是創造力的載體,具體而言,創造心理是多種類型的心理在思維活動過程中的一種有機結合。

2 培養創造心理的重要性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以創新為特征,強烈呼喚具有更高創造能力的人才。培養具有創造力的人才是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提高民族素質的必然要求,是我國教育改革的核心。創新不僅是科技界和高等院校的任務,更是基礎教育面臨的主要任務。只有從教育源頭開始抓創新教育,抓創新能力的培養,才有可能“使大量優秀創新人才脫穎而出”,因此,學校教育應當調整原有的教育方式,響應當前創新教育的號召,把學生培養成為全方位發展、具有積極創造心理和蓬勃創造力的現代化人才。

3 學校教育與創造心理:

學校教育是一種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比較系統的社會實踐活動。因此,開展創造心理教育,必須從整體上來設計和組織學校的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這是對學齡兒童開展創造心理教育的最基本要求。除此之外,開展卓有成效的創造心理教育活動,還有賴于教育者對以下策略的認識和把握。

3.1 教育方式的民主性

教育方式民主性的集中體現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中“唯教師是從,唯教材是從”的局面,真正將學生推到認識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汲取知識,完善自身。

3.2 教育過程的活動性

能力和個性素質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后天的學習、工作、勞動等實踐活動。創造素質作為心理品質中最寶貴的成份,自然也不能脫離現實實踐活動。兒童的創造心理發展的動力,來源于其內在的自我實現的需要與外在客觀現實要求的相互作用。由于兒童正處在身心成長期,其自我實現的需要還處于萌芽狀態,所以,外在客觀現實的要求,外在環境影響的作用就益發顯得重要。因此,對學齡兒童開展創造心理教育,就應當為他們創設各種條件來強化和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學生的創造心理動力。開展卓有成效、豐富多彩的創造心理教育訓練活動,尤其是結合科技創造開展的小發明、小創造、小制作等活動,便成為不可忽視的內容。這樣,一方面可以滿足學生的創造欲望,培養學生的創造興趣與創造熱情;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靈活運用課堂所學知識,加強教學的應用環節,發現教育的不足,明確今后教育努力的方向。

3.3 教育原則的鼓勵性

創造活動是人類各種活動中最艱難、最復雜的活動。它需要創造者體力與智力的高度緊張,需要有不怕困難,不畏權威的獨立品格和不畏打擊和挫折的勇氣。然而,這種創造素質的養成,不能僅僅依靠學生自己的自我鍛煉,還須教育者的培養與幫助。如果學生力圖表現出創造性,而教師卻以固定的眼光、整齊劃一的要求來對待,使他們或受到懲罰,或遭遇指責和失敗,久而久之,其創造的欲望之火便會漸漸熄滅。

提倡鼓勵性原則,就是要求教育者對學生的表現給予正面鼓勵、對學生的錯誤多給予理解,避免對他們過分指責。在創造性的教育活動中,要讓兒童能真正感受到自由、輕松的氛圍,能真正體驗到創造的樂趣、樹立創造的信心。這樣,學生就會對創造對象和創造過程充滿著熱情和期待,就會增加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單調繁雜的學習在輕松、愉快和充滿好奇的氛圍中進行,以便激發起更多的創造靈感,釋放出更多的創造能量。

3.4 教育要求的適度性

對學齡兒童創造心理的教育活動,是為將來他們從事創造發明打基礎的奠基性工作,因此,開展創造心理教育,必須做到兩個適度。

其一,開展活動,不宜過多、過濫,以免沖淡正常的學科教育活動。

其二,不能混淆兒童創造與成人創造的界限,違背兒童的心理發展規律。

當前,一些學校打著“減負”的招牌,借培養學生創造力之名,組織一系列的參觀、訪問和競賽活動。然而,過多的活動卻沖淡了課堂教學,分散了學生的學習精力,對于學生創造心理的培養是有害無益的。我們認為,培養學生的創造心理不是減少課堂教學,而是要改革課堂教學;不是要取消考試,而是要改革考試形式和內容,側重于學生能力素質的考核;不僅僅是單純開展類型豐富的活動,而是要精心設計、組織富有教育訓練意義的活動,旨在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同時,我們還應該明白,開展創造心理教育,不能脫離學校教育的實際,不能脫離學齡兒童身心發展的實際情況。

參考文獻:

[1]創造力手冊,羅伯特?J?斯騰伯格,施建農(譯),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2]董奇.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王燦明.兒童創造心理發展引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4]俞國良.創造力心理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篇8

關鍵詞:腦癱兒童 康復訓練 康復教育 社會支持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1-0024-02

腦性癱瘓簡稱腦癱,是自受孕開始至嬰兒期非進行性腦損傷和發育缺陷所導致的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1]。除主要癥狀外,腦癱兒童往往伴有智力障礙、語言障礙、視覺障礙、知覺障礙、癲癇、情緒障礙和學習障礙中的一種或幾種[2,3],我國的發生率比較高[4]。近年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和高科技手段的使用,推動、加快了各個領域對腦癱兒童的研究。為了進一步加深對學齡前腦癱兒童的認識、研究,本文分析、總結了學齡前腦癱兒童的康復訓練和教育狀況。

腦癱兒童入學前的6年是該類兒童治療、康復和教育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他們各種能力發展狀況將對其一生的生存狀況和生命質量產生直接的和重大的影響。他們的主要癥狀、伴隨障礙以及兒童基本能力發展特點決定了在入學前的這段時期,他們需要發展的能力是多方面的。與此相適應,他們的支持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如臨床診斷和治療、康復訓練、文化教育、政府和社會支持以及相關政策和法規的制定和完善等。所以,腦癱兒童的早期康復訓練和教育是一項系統性很強的工作,需要社會多種資源的積極介入和政府的協調運作,而不僅僅是個人和家庭的個別問題。

本次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等方式對我中心的120例腦癱兒童進行了調查,嘗試探索上述問題。

1 對象和方法

本調查對象是目前就我中心2010年收治的120例貧困腦癱兒童,其中男生81名( 占總數的67.5% ),女生39名( 占總數的32.5%),3歲至6歲腦癱兒童為102名(占總數的85%),平均年齡4.8歲。問卷和訪談均由家長配合完成。經篩選,符合本次調查訪談目的,愿意積極配合,信息來源基本是兒童的親生父母,比較可靠。

2 問卷結構

自編調查問卷,分為5 部分:兒童及家庭基本狀況,臨床治療和康復訓練,兒童家庭康復訓練與教育,政府、社會福利機構和愛心人士的支持,家長期望得到的支持。

3 結果

3.1 兒童及家庭基本狀況。腦癱兒童入學年齡普遍較晚,接受正規早期教育機會較少。本組有15%的兒童進幼兒園接受過學前教育,但由于治療、訓練,自身體質問題和學校支持系統不完善等因素,他們的教育的連續性和持續性較差。85%的家庭經濟實力遠遠不能滿足該類兒童治療、康復訓練和教育需要。大多數父母文化程度低。在兒童的成長中,主要由父母一方照料的占52%,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料的占40%,其他情況占8%,父母雙方共同照料比例較小。在孩子診斷是腦癱后夫妻關系不和睦的占總數的18%,夫妻有一方扔下孩子不管的占7%,這其中女方背負的壓力和屈辱更大。

3.2 臨床治療和康復訓練。在早期發現和診斷上,相當多的父母對腦癱知識認識缺乏;1歲前疑為腦癱的占36%;在臨床治療方面,1歲左右開始接受治療的占25%,其中斷斷續續持續5年左右的占19.2%。獨立承擔就醫費用的家庭占84.6%,有42.3%家庭的就醫花費高達家庭收入的50~ 80%,幾乎傾家蕩產。在康復訓練方面,在3歲之前介入和接受康復訓練的占45.4%,43%在3 歲后才開始康復訓練,至今未介入訓練的占19.5%;持續訓練5年左右的占20.8%。在康復訓練方法上,理療和針灸占34.5%,運動治療和作業治療占46%,而且認為運動治療和作業治療及針灸有效的占52.8%。在康復訓練中,完全由治療師獨立訓練的占87.3%,在治療師示范指導后由家長或其他人員來訓練的占很小一部分。盡早進行康復訓練的占41.2%,少數人認為訓練與否及早晚不能解決兒童的根本問題。調查和訪談均表明,國家資助的康復訓練費用一萬元遠遠不能滿足三個月的訓練經費需求,絕大部分家庭不愿承擔超出部分的費用,外界資助非常有限。

3.3 兒童家庭康復訓練與教育。在家庭康復訓練上,經常自主開展家庭康復訓練的占40%,家里或醫療機構沒進行過多少正規訓練的占21.5%,其他家庭受經濟、技術等因素的限制只能進行間斷的簡單的訓練;在家庭訓練的技術支持上,24%的家長靠自學,32.5% 的經醫生或治療師指導。在文化教育方面,家長每天堅持1~ 2小時家庭文化教育的占20%,經常教但無規律的占26.9%,其他為偶爾教和很少教。家庭早期教育的主要內容是言語訓練、生活自理能力訓練和認知教育(認字和簡單數學),分別占57.7%,61.8% 和53.7%。認為家庭早期教育效果較好的占20.8%,一般的占57.7%,無效的占3.8%,認為沒法教的占17.7%;家長認為自己有教育能力的占12.9%,一般的占43.8%,力不從心需要幫助的占33.3%;在早期教育上,76.9%的家長最需要的是適合腦癱兒童的教法指導。在學校教育方面,有8.5%的兒童上過幼兒園,91.5%的沒有上過,其中68.4% 是因為學前教育機構不接納,23%是要進行治療和康復訓練,還有部分未入托者,家長擔心在校得不到應有的支持甚至歧視等。

3.4 政府、社會福利機構和愛心人士的支持。調查顯示,腦癱兒童的治療、康復訓練和教育主要由家庭承擔,家庭外的支持非常有限。只有14%的家長知道有貧困腦癱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5%的家長知道有長江新里程項目。79%的腦癱兒童是初次接受貧困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的救助,76.9% 的腦癱兒童沒有得到過社會福利機構的幫助和支持;80.8%的腦癱兒童沒有得到過慈善組織的幫助和支持。

3.5 期望得到的幫助和支持。緣于撫養腦癱兒童艱辛歷程的切身體驗,腦癱兒童家庭期望政府出臺操作性強的政策和法規,期望能增加救助時間和經費。包括從腦癱發生前的家長教育和醫療監護到腦癱的早期診斷、治療、康復訓練和文化教育的各個方面。其次他們期望醫療和康復機構能降低或減免治療和訓練費用,并期望社區的學前教育機構能創造條件,讓腦癱或其他殘疾的孩子接受早期學前教育,與正常孩子平等融合,培養孩子健全人格;為家長提供有效教育殘疾兒童的教育技能和方法;降低或減免殘疾兒童的教育訓練費用等,為腦癱兒童及其他殘疾兒童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

4 討論

與正常兒童相同,腦癱患者的兒童期是他們一生中可塑性最強的時期,是人生生存和發展的最為關鍵的時期,既是動作發育的主要時期,也是智慧發展和開發的關鍵時期。出生后的6~ 8 年,約占人生的1/10左右,是一段非常珍貴而重要的時期。所以,如何充分利用這段寶貴時間,使腦癱兒童的動作和智慧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不僅涉及到臨床醫學和康復醫學,還涉及到教育、政策法規和社會支持問題。腦性癱瘓兒童的主要癥狀和伴隨癥狀決定腦癱不是一個獨立分散的個體,而是一類特定的復雜的社會問題。但是,在他們的早期發展中,我們面臨的問題非常多,亟待深入研究并制定有效的方案逐步加以解決。主要是因為早期診斷和康復訓練意識和水平較低、家長有關出生缺陷及其干預的科普知識相當缺乏和學齡前教育問題嚴重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觀念和政策法規及醫療保險的問題,也有技術和社會支持問題。為了促進該群體的有效發展,提高他們的生存和生活質量,需要加強策法規建設,需要社會多個系統的共同參與和協同運作。讓我們共同努力,為腦癱兒童的治療、康復、教育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讓關愛的陽光照耀每個殘疾孩子的心靈!

參考文獻

[1] 陳秀潔.兒童運動障礙和精神障礙的診斷與治療[M] 人民衛 生出版社

[2] 魏書珍,張秋業主編.兒童生長發育性疾病.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

篇9

[關鍵詞]兒童觀;理解兒童;兒童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3)28-0030-04

[作者簡介]張譽馨,(1988―),女,吉林人,首都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在讀碩士,研究方向:教育史;夏鵬翔(1961―),女,天津人,博士,首都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史。

一、現代兒童教育

進入20世紀以后,兒童逐漸回歸為教育的主體。教育要符合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就要進入兒童的世界,去研究兒童、理解兒童。在盧梭自然教育理念的影響下,以兒童為本的現代兒童觀在現代教育思想中占據著主導地位。杜威認為兒童是具有獨特生理和心理結構的人,兒童的能力、興趣和習慣教育必須都建立在他的原始本能之上,兒童心理活動實質上就是他的本能發展的過程。[1]“教育必須從心理學上探索兒童的能量、興趣和習慣開始。”[2]意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學家蒙臺梭利認為兒童是一個發育著的機體和發展著的心靈,幼年時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發展時期。[3]瑞士兒童心理學家、教育家皮亞杰畢生從事兒童心理發展研究,他根據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建立了兒童心理發展四階段理論,為幼兒的發展與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

現代兒童觀認為,兒童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根本。研究兒童要還原兒童自然真實的心理世界。我們要遵循教育規律,關注兒童的內心世界,切不可用成人的視角去“審視”兒童,要“低下身”去,走進兒童,通過對兒童世界的探秘,發現最合理的兒童教育方法,進而讓兒童在教育的輔助下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案例:生日禮物

一天,幼兒園大班的李老師送給冬冬一只粉色的小海豚玩偶作為生日禮物。可是第二天,李老師無意間聽到甜甜的媽媽和冬冬說:“老師昨天是不是送給你一只小海豚啊?阿姨給你買個別的玩具,把小海豚送給我家甜甜好不好啊?”李老師心想,甜甜怎么會這樣任性?本想當天就批評她,但想到剛接手這個班,還不太了解狀況,李老師開始暗暗地觀察甜甜。

在班里,甜甜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她反應快,敢于表達自我,但又有些急躁、任性。她的家庭作業總是寫得很亂,老師批評她幾句,她就哭得很委屈的樣子,非得哄一哄才好。甜甜一般會和她喜歡的小朋友們一起玩,遇到問題就跑來向老師告狀。聽其他老師說,甜甜的父母在做小商品生意,還有一個小她3歲的妹妹。在家里甜甜很有大孩子的樣子,會把好東西讓給妹妹,有時妹妹欺負她,她也不計較。

一天午飯后,甜甜顯得很開心,李老師趁機和她聊天。

“甜甜,喜歡小動物玩偶嗎?”

“喜歡!我家里有喜羊羊、小白兔、小魚……”

說著說著,甜甜顯得有些不自然。李老師猜想,她可能是想到了那只小海豚。為了避免正面批評,李老師立刻轉換話題,詢問和她妹妹有關的事。甜甜感到很意外,但還是很高興地開始說她和妹妹的事。

“妹妹欺負你,生氣嗎?”

“妹妹還小,不懂事的,該讓著她。”

“甜甜做得很好,懂得愛護妹妹,幫爸爸媽媽的忙。老師希望你在班級里也愛小朋友們,幫助他們,不要和小朋友鬧別扭,老師相信你是一個真正懂事的好孩子。至于那只海豚,老師知道你也喜歡,但它畢竟是冬冬的生日禮物。當然,如果冬冬愿意和你換,你們都得到自己喜歡的禮物是最好的。但如果冬冬不愿意的話……你也已經有很多好玩的玩具了,是不是?再說,等你過生日的時候,也會收到生日禮物啊。知道該怎么做了嗎?”

甜甜看著老師,努力地點點頭。接著,她問:

“老師,你是不是不喜歡我啊?”

“為什么這樣問啊?”

甜甜委屈地說:“老師,我寫不好作業是因為妹妹會搶筆,會撕我的本子;還有,老師會哄其他的小朋友,我哭了以后老師才會哄我;我不喜歡老師大聲批評我,我也想得到老師給的禮物。”

李老師聽后覺得很愧疚。她抱過甜甜,摸著甜甜的小臉說:“老師很喜歡甜甜,甜甜是個很乖的小姑娘。”

二、幼小的心靈,豐富的世界

案例中,老師在一開始明顯是誤會了甜甜,認為甜甜是任性、不懂事的孩子。但聽了甜甜的敘述,會發現甜甜想要得到禮物也不無她的道理。事出必有因,甜甜究竟為什么會這樣想呢?

首先,像甜甜這樣的學齡前兒童,大腦正處于快速發育初期,認知系統尚未形成。兒童情感的發展受到生理發育程度的制約,會呈現出學齡前兒童特有的情感發展特點。例如:學齡前兒童的情感比較敏感、不穩定,極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響。兒童會用哭和笑來表達心情的好壞,但尚未學會很好地保持和控制情緒、情感,并帶有服從成人權威的特性。另一方面,雖然兒童認知系統尚未形成,但隨著大腦的快速發育,他們的接受能力明顯提高。這為教育提供了可能,也使兒童情感的發展具有了很強的可塑性。

我國心理學家朱智賢說,學前期兒童情感在兒童情感的發展上,最重要的是社會性情感,也在開始產生和發展。“兒童不再僅僅受到生理需要的支配,通過與周圍人和事物的接觸,社會需要開始形成。由社會需要而產生的社會性情感也在發展著。這種社會性情感表現為兒童喜歡和成人在一起,成人的離開會使兒童感到失落痛苦。”[4]

那么,兒童為什么會觀察和模仿成人的行為,易受到成人評價結果的影響呢?科爾伯格在道德發展理論中將學齡前兒童劃分在前契約道德水平中第一階段,即懲罰和服從定向階段。[5]此時兒童接受強有力的權威傳給的固定的、必須服從的規則,并對此產生恐懼心理,希望免遭“權威人物”的處罰。也就是說,兒童認為,行為的好壞取決于事實行為之后成人給出的評價結果。這種準則按皮亞杰的觀點說是他律的,有權就是有力,凡是“權威人物”贊揚的就是“好”,遭到他們批評的就是“壞”。[6]而兒童世界的部分成人便成為此時兒童心目中“權威人物”的代表。

可見,此時兒童的道德感是在“權威人物”的道德評價的影響下形成的,并逐漸形成兒童的初級道德情感。在與成人世界的交往過程中,兒童也學會了去遵從成人的權威以獲得成人世界的“贊揚”。這種“贊揚”不僅僅是單純的言語表揚或是物質獎勵,還包括兒童需要成人的陪伴、獲得成人更多駐足關注以及向成人傾述、和成人交流溝通的機會等等。在成人世界的影響下,學齡前兒童的情感發展不斷地全面、深刻,兒童的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的發展也在此開始產生和發展。

案例中,甜甜在意教師送出的禮物,覺得能和教師聊天開心等現象都在說明教師就是她心中重要的“權威人物”之一。她大聲地回答問題、告狀、想要做好作業等種種行為都是在迎合“權威人物”,是渴望得到“權威人物”認可的表現。另一方面,甜甜的社會情感發展主要表現在道德情感的逐漸深刻和人際關系發展的日益豐富,渴望得到更多的關注成為甜甜情感表達的突出表現。在幼兒園里,甜甜盡可能地做到教師要求的好孩子的標準,希望能夠得到教師的贊賞和關注,然而在現實中甜甜卻只有在哭的時候才能得到教師的關注和安慰。一個毛絨玩偶在成人眼中只不過是一個生日禮物、一個小玩具,但在甜甜看來這就是教師給出的最好的關注,誰能擁有教師的禮物,誰就獲得了教師的關注和認可,毛絨玩偶的價值已勝過甜甜擁有的一切好玩的玩具。因此,甜甜才要與小朋友換禮物。我們應當注意到,在案例背后,可能正是受到成人世界里價值取向的影響,甜甜才學會如此小心地觀察教師及成人的評價,用做好作業、做好孩子甚至是大哭這樣的“小伎倆”嘗試著去尋求成人的關注和理解。同時我們也可以意識到同甜甜年齡相仿的學齡前兒童的道德判斷還是模糊的,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建立自己的道德觀。在整個案例中甜甜只看到禮物是教師送的就想得到,但并沒有意識到玩偶作為生日禮物所具有的紀念意義,更沒有想到和冬冬換禮物有什么不對。這時就需要教師和家長給予兒童更多的關愛和幫助以及正確的引導,促使他們逐步建立正確的道德觀,在日后生活經驗的積累中建立起良好、穩固的人生基礎。

三、“兒童是成人之父”

通過對案例的反思和對甜甜表現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理解兒童是兒童教育的前提和關鍵。在兒童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家長和教師無不對兒童傾注了滿滿的關愛,但我們會發現有時家長和教師并沒有很好地理解兒童,成人抑或輕視兒童的想法,抑制兒童的行為,抑或將成人的社會觀念強加給兒童,用成人的規則要求兒童,等等。如此不恰當的做法不僅會在無形中傷害兒童脆弱的心靈,還會催生兒童的不良行為。我們關愛兒童,但更要愛得得當、愛得得法。

“兒童是成人之父”是蒙臺梭利針對正確理解兒童世界所提出的一個富有哲理的觀點。她認為,兒童和包括教師、家長在內的成人由于心理狀態、工作環境等存在著極大的差異,因此兒童和成人之間會發生沖突,而這種沖突主要是由成人引起的,要消除沖突,成人就必須驚醒,依此劇烈的變革,對兒童采取一種新的態度。因此要“根除潛藏在我們心中的偏見。我們必須消除可能阻礙我們理解兒童的那種成人所特有的思想觀念”[7]。

(一)兒童的世界與成人的世界不同

兒童是需要教育的,是應當接受教育的,洛克的白板說更是突出了兒童需要接受教化的重要性。至今仍有成人偏執地認為兒童的世界是無知的、空白的,認為成人是兒童的創造者,沒有經歷過成人規訓的兒童是粗魯無禮的。而從盧梭開始,人們漸漸開始重新認識兒童,認識一個作為兒童的兒童和他們豐富多彩又具有諸多秘密的兒童世界。蒙臺梭利在《成人的控告》一文中,揭示了成人世界的日益復雜、緊張的環境與兒童很不相符,在這種情況下成人是很難理解兒童的。正如案例中,實習教師最初在管理班級時是存在主觀臆斷色彩的,對待“禮物”的時候,兒童和教師的心理世界截然不同。教師認為甜甜的行為是任性的,一定是在家里養尊處優,受不了一點的不順心,是一個不讓人省心的孩子。而甜甜只看到教師給冬冬送禮物,冬冬得到了甜甜沒有得到的來自教師的關愛。甜甜喜歡教師,希望教師時時刻刻都關注她、喜歡她,并且極力想成為教師每天都夸獎的好孩子。可見,想要理解兒童,首先要消除成人世界里的固有偏見,放下成人的“神圣權力”,去掉發怒等不良脾性,用從內而外的善良、慈愛等良好品質讓兒童感受到關愛和溫暖,使兒童愿意與成人親近,向成人敞開心扉,呈現其豐富的心理世界。

(二)兒童期的生活積累是兒童成為成人的重要過程

蒙臺梭利說:“兒童并不是一個成人只能從外表觀察的陌生人,更確切地說,兒童成了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為他是成人的開始,后來他成了成人。”“兒童是成人之父”的第一層含義是說兒童是未發展健全的成人,兒童期生活經驗的積累就是兒童成為“成人”的之前的重要過程。兒童自出生起是有豐富的心理變化的,他是會發展和成長的未來的成人。成人所具有的各種品質大部分都是在兒童期形成的。可以說,兒童的內心隱藏著一個可塑造、可教育、有巨大潛力的未來人。因此,我們要關注兒童的成長,尊重兒童的特性,蹲下身去與兒童“平等”對話,不再把兒童看作是無知的小不點。讓“未來人”不僅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更有能力去構建更美好的完整人生。

(三)成人應該向兒童學習

案例中,甜甜努力地完成教師的要求,沒有抱怨教師和父母某些不公平的行為,真心地愛護妹妹,喜歡愛笑的教師,心態陽光積極向上,幼小的心靈是如此純真、善良。作為成人應當謹慎地珍視兒童的優秀品質,并盡可能地減少傷害,消除不良習氣,幫助兒童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兒童是成人之父”可以被賦予第二層含義:兒童單純的內心世界是值得成人學習的。正是因為兒童的內心純凈無瑕、天真爛漫,少了成人世界的紛繁復雜、聒噪喧囂,成人更應該向兒童學習單純的處事態度和簡單積極的思考方式。通過進入兒童的內心世界,幫助兒童不斷發展走向成熟的同時,純凈自己的心態,這無疑是兒童教給成人最寶貴的人生哲學。

兒童就像幼苗,在長成參天大樹之前需要陽光和雨露的細心呵護,我們不能要求它一夜之間長到我們所期望的一樣高大、筆直。但當它每長高一寸、每舒展一片葉子時,可以給予它應得的關注和鼓勵,指引它向蔚藍色的方向努力。理解兒童就是理解兒童認知方式的特殊性、情感需要的特殊性、行為表達的特殊性、人際交往的特殊性,理解兒童的所思、所說、所為。理解兒童更是一種尊重,尊重兒童發展的特殊性,把它看作兒童身上的寶藏,懷著一顆感恩欣賞的心關愛兒童,讓兒童無憂無慮地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單中惠.外國幼兒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7):243.

[2]趙祥麟,王承緒.杜威教育論著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30.

[3]單中惠.西方現代兒童觀發展初探[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3(8):20.

[4]朱智賢.兒童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14.

[5]陳會昌.道德發展心理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99,100.

篇10

關鍵詞:幼兒 音樂 教育 策略

學齡前兒童音樂教育可以培養孩子的各種審美能力,對將來其它學科的學習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和幫助。在音樂的幫助下,幼兒可以不知不覺地進入到各項學習活動中去。現代音樂教育理念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著變化,新思想、新策略、新路子都非常值得幼兒音樂教育工作者們去認真研究和探索。

一、幼兒園音樂課中教師要把主動權交給孩子

與其讓幼兒聽老師的話,不如老師先聽幼兒的話。老師們常常會走入的誤區就是過于強調自己是一位老師,所設計的教學方案更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和想象。

在幼兒園音樂課中,教師應該扮演指導者的角色,多數活動的主體應該是學生,嘗試著把主動權交給幼兒,從實戰的角度客服心理障礙,是每位幼兒老師應該具備的素質。例如:教授兒歌《小兔子乖乖》,老師完全可以讓幼兒自己創編出比較符合音樂內容的形體動作,不必限制他們的想象,只是從指導的角度去適當干預就可以了,讓幼兒隨著情節的變化而自己創作。這樣他們會對課程內容產生很大的興趣,幼兒自己創編的動作會各式各樣,有的甚至超出了小兔子的范圍,但這恰恰是喚醒幼兒想象空間的一個絕好的機會,不要跟孩子說不可能,眼前的不可能也許就在明天會變為可能,自主想象創作的結果往往令人感到無比的奇妙,把幼兒放在主體地位上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二、音樂作品的選擇要能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特點

在課堂上和生活中,經常會聽到一些小朋友哼唱一些幼兒歌曲,還時不時加些表演,有時候還主動要求老師放這首歌的音樂,當老師問起為什么要聽或唱這首歌的時候,回答基本都是一樣的:“這首歌好聽”。這個現象在教學中常常出現。

那么,教師在選擇音樂作品時可以適當考慮那些簡單的、單旋律的、易于表現的作品,這些作品大多數都是一段體,可以反復重復,旋律感、節奏感強,再現性強,能感染幼兒,很快調動情緒,吸引他們大多注意力。例如:《拔蘿卜》,這首幼兒歌曲是根據一個很幽默的民間童話改編的,敘述的是一對老夫婦在地里種下了一個大蘿卜,收獲的時候小花貓、小雞、猴子等小動物都來幫忙拔蘿卜的經過,歌曲中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旋律為一段體,簡單上口,每段歌詞以一個小動物的角色重復旋律,反復再現旋律突出歌詞和拔蘿卜的情景過程。整首兒歌可以靈活地帶動教學,既可以邊唱邊跳邊模仿又可以借用到語言活動方案和科普活動方案中,這樣的音樂作品可以大大豐富教學內容,擴展教學寬度,收到良好效果。因此,作品的選擇往往直接對老師的教學效果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三、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應注重情景教學

幼兒園音樂課情景教學是以生動形象的情境激起幼兒學習情緒為手段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中,老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段特點和心理特征適當的創設情境,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以獲得最佳的施教效果。情景教學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再現音樂、理解音樂、記憶音樂和了解故事情節等,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美學教育。

例如教兒歌:《小蝌蚪找媽媽》,教學目標中最基本的熟學旋律、節奏、歌詞,熟背故事的內容和重點情節等之類,都可以精心設計其情景教學。創設情景可以喚起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欲,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幼兒,使其融入。想象自己真的就是一只小蝌蚪,這種感覺跟生活中幼兒自己過家家很相似,老師在情景外適當指導和干預,讓幼兒仔細體會自身和音樂形象的結合過程,進行有意識的互動和模仿,這樣教學會大大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幼兒在游戲娛樂中享受并逐漸接受音樂作品,這樣教學老師也很輕松,可以在設定的情境環節中輕松的加進學習要點,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結語

學齡前兒童對于音樂的敏感是與生俱來的,通過音樂課教學來啟發和幫助更廣泛的學科教育是很行之有效的辦法。音樂課在幼教中的重要地位是教育工作者們的共識,在實際教學中每位老師的活動設計不一定都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只有在不斷摸索中才能掌握音樂課教學的核心內容。作品的選擇、情景的設計、幼兒主體地位的建立等都是音樂課教學中很重要的因素。學齡前兒童音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過音樂教育活動使幼兒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可以看到的是,近些年幼教事業在不斷進步、創新,幼教工作者的素質和層次在不斷提高,幼兒園音樂教育在大發展中仍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創新的、實用的幼兒音樂教學策略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參考文獻:

[1]鄒本初.歌唱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