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現狀范文

時間:2023-05-04 13:11: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現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現狀

篇1

[關鍵詞] 黑龍江省;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現狀;問題

[中圖分類號] D63-34 [文獻標識碼] B

一、黑龍江省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現狀

(一)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情況

黑龍江省“十二五”期間共有廣播電視20戶以下自然村“盲村”525個,為實現到2015年底,廣播電視“盲村”全覆蓋任務,2011年,黑龍江省已將中央財政“十二五”安排在本省相關國貧縣的專項資金下達,直播衛星接收設備已與廠家簽訂采購合同,全面啟動了20戶以下自然村“盲村”工程建設并于2012年9月底前完成了直播衛星接收設備的安裝任務。截止到2012年底,黑龍江省廣電總局已完成了327個“盲村”村村通廣播電視建設任務,是2012年初確定的150個“盲村”建設任務的2.18倍,占“十二五”期間總建設任務的63%。

(二)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建設情況

農村電影放映“2131”工程,是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發展農村電影事業,滿足廣大農村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一項重點文化工程。截至2011年,黑龍江省已向64個縣市、鄉鎮配送了36輛流動放映車,531套農村16毫米放映設備,投放16毫米電影拷貝1000余部,組建農村電影數字院線9條,新組建農村電影放映隊380支,實現了全省年均放映電影8萬多場次,累計觀看近650萬人次。

(三)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情況

近年來,黑龍江省不斷加大對鄉鎮綜合文化站的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成果顯著,具體情況如表。

由上表可知,黑龍江省鄉鎮綜合文化站總數由2009年的481個增長到2012年的924個,增幅達到92.1%;隨著政府財政投入力度的加大,總投資額從2009年開始逐年增長;建設規模也由2009年的10.6萬平方米增長到2012年的32.4萬平方米,增幅更是達到了205.7%;綜合文化站鄉鎮整體覆蓋率由2009年的53.5%增長到2012年的99.8%,基本實現了鄉鎮綜合文化站的全覆蓋,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民群眾日常文化生活的需要。

(四)農家書屋工程建設情況

黑龍江省自2008年全面啟動農家書屋建設工程以來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截至2011年底,全省已建設農家書屋7525個,占行政村總數83.1%,惠及農村人口1800萬。2012年,包括自主建設其他書屋在內,黑龍江省13個市地、65個縣(市)、907個鄉鎮、37個林業局、113個農牧場,共建設完成書屋10040家,累計投入資金2億多元,惠及全省人口近2000萬人。不僅實現了全省行政村的全覆蓋,而且實現了全省農場、林場、種畜場、牧場的農家書屋全覆蓋,更是提前三年超額完成了全省農村村級區劃單位農家書屋建設任務。

二、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建設缺乏規劃供給出現偏差

1.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新建和擴建缺乏合理規劃。黑龍江省部分地區在建設過程中存在著只求數量,不求質量的現象。例如,在“農家書屋”的建設中,只求“農家書屋”在各個村莊的覆蓋率,而忽略了“農家書屋”的環境、配套設施、圖書及報刊的種類、使用情況以及管理人員的配備等問題。

2.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與農民群眾的需求出現偏差。例如,農民在農閑時想在“農家書屋”借閱有關科學養殖及生產類的書籍,而“農家書屋”所藏書籍卻以娛樂類的書籍為主,導致了供求出現了偏差。因此,這些公共文化基礎設施一般往往也都是為了完成任務,而非真正從農民需求的角度去建設。

(二)城鄉差距較大建設資金投入不足

1.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的“”時期,推行國家二元戶藉體制改革,對城鎮和鄉村實行經濟分治,形成了“農村落后、城市發達;農業落后、工業發達”的城鄉二元結構格局。現如今,二元結構的城鄉分割體制依然涇渭分明,農村科教文衛體等社會事業仍然比較薄弱。黑龍江省、市、縣政府機關所在地的公共文化設施硬件、軟件比較完備,而縣級以下鄉鎮和行政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投入明顯不足,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短缺嚴重,遠遠滯后于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2.與其他社會事業相比,黑龍江省文化事業的總投入占全省財政總支出的比重較低。如2011年,全省文化事業費用總支出為12.94億元,而全省財政總支出為3398億元,文化事業費用僅占全省財政總支出的0.38%。與此同時,黑龍江省財政對城市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比重要遠高于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因此,資金不足一直是制約黑龍江省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瓶頸”。近年來,黑龍江省財政對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不斷加大,但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總體投入規模依然不足。由于資金不足,很多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都沒有達到應有的建設標準,即便是達到了標準,由于對后續配套設施的資金投入不夠,導致出現了“農家書屋”無購書經費,鄉鎮文化站和農家文化大院沒有活動經費,許多文化機構運轉艱難等問題。

(三)設施缺乏有效管理綜合利用率低

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評估及監管體系不健全,從上到下缺乏垂直管理和長效機制。一方面,相關部門宣傳引導力度不夠,服務不到位,組織開展經常性文化活動較少,不能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致使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利用率較低;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不力和使用不善,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普遍存在形式主義的傾向,大多數基礎設施通過創建驗收之后便無人管理,成為應付檢查的擺設。部分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開放使用率低,常年由“鐵將軍”把門;其他的一些文化設施如“文化室、圖書室、廣播室、籃球場”等也都形同虛設,并沒有被用來開展文化活動。

(四)人才短缺文化隊伍建設滯后

長期以來,農村從事文化工作的專業人才不足是制約農村公共文化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據《中國文化文物統計年鑒(2012)》數據顯示:2011年,黑龍江鄉鎮文化站從業人員2658人,在全國排第24位;專職人員1426人,在全國排第26位,占全部從業人員的53.6%;具有高級職稱的僅27人,占全部從業人員的1.02%,在全國排第23位。與此同時,70%以上的鄉鎮專兼職文化工作人員沒有管理文化工作的經驗,更沒有文化藝術專業特長,基本不具備承擔農村文化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在文化隊伍建設方面,由于存在編制不足、薪資待遇偏低、人員招聘及準入機制不夠完善、人員培養和繼續教育跟不上、農村文化機構中管理人員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搭配不合理等問題,致使在職人員的專業素質普遍較低。

三、完善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對策

(一)加大政府財政投入拓寬融資渠道

1.政府要調整投資方向,適度縮減對工業經濟的財政投入,加大對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的投入,設立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專項資金。特別是對較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要切實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進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

2.政府要建立健全投融資機制,在投資方面適當放寬市場準入機制。積極鼓勵有實力的鄉鎮企業、民營企業、金融機構以及個人等社會力量參與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并給予企業或個人一定的優惠和政策支持。形成以政府為主導,民間資本、社會資本共建的多元化投資模式。

(二)加強設施管理提高設施利用率

1.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避免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的浪費。應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要建立健全監督管理制度,對已有的設施做好管理工作,確保設施有專人負責看管;二要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增強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三要建立健全激勵制度,提高管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

2.加強設施綜合利用,提高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的利用率。一方面,對現有的農村文化設施要盡可能加以綜合利用,如可以依托鄉鎮中小學、農村職業學校等,實現資源共享,既提高文化設施的綜合利用率,也可以從中有所收益;既解決了資金短缺問題,也可以充分發揮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設施功能上要強調綜合性,爭取做到“一場多用”、“一室多用”,使活動場所集圖書閱讀、廣播影視、科技推廣、科普培訓等于一體。

(三)增強農民文化意識激發農民參與積極性

大部分農民由于自身接受教育程度有限,對圖書室等純公共文化設施難以利用,同時又由于賭博、打麻將等不良習俗的影響,使農民對于文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小農思想和不良習俗阻礙著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因此,政府在建設文化基礎設施的同時,要積極開展豐富村民業余生活的集體活動,如組織書法比賽、舉辦讀書講座等,從而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圍,激發農民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提升農民對于文化生活的追求。

(四)重視人才培養及文化隊伍建設

1.在引進人才方面。要建立健全工作崗位準入和在職考評機制,在基層群藝館、圖書館(農村書屋)、文化館站(活動中心)、農村放映隊等文化工作從業人員中,實行嚴格的資格準入機制,合理確定管理人員編制,規范文化管理隊伍。

2.在培養人才方面。要重視文化管理工作人員的繼續教育,提高整體素質。政府部門要為農村文化管理工作人員劃撥培訓經費,加大文化管理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為他們創造更多更好的學習和深造機會,提高他們的思想水平、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培養一批善經營、懂管理、有開拓創新意識的文化管理人才。

3.在留住人才方面。政府主管部門要建立靈活多樣的激勵機制,切實關心和幫助基層文化工作者,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遇到實際困難,消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從而穩定農村文化隊伍。

[參 考 文 獻]

[1]賴淑琴.當前農村文化設施建設現狀及對策[J].大眾文藝,2009(4)

[2]紀珊珊.貴州省農村公共文化保障機制建設研究[J].新農村,2010(4):29

篇2

(許昌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摘 要:國內外關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運行管理機制創新研究主要集中在關于農業基礎設施的作用機制的理論和實證研究,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問題和影響因素研究,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運營管理優化創新機制、模式和措施研究等幾個方面。

關鍵詞 :農村;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0-8772(2015)01-0219-02

一、農村和農業基礎設施作用機制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1.國外研究

在國外研究中,Antle(1984)、J.E.Stuan(1998)、Patrick Bond(1999)從農村基礎設施對于經濟生活具有的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角度展開研究,指出農村基礎設施的直接效應包括工作機會、生產率的提高以及小型企業的增加;間接效應包括人們自由支配時問和資源的增多、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和公眾福利的提高。Bhatia,M.S.等(1999)通過進行1950~1951和1995~1996的電力、水利等農村基礎設施前后對比,介紹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對農業發展的重要性。Lall,Somik V.(1999),Fan,Shenggen等(2001),Ellis,F.M.Kutengule等(2003)對印度進行實證分析,解析了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和農村發展、緩解貧困的關系,進行了基礎設施服務的提供對農村收入提高的因果關系的論述。E.C.Mamatzakis(2003)、RomeoG.Teruel(2005)采用先驗對數成本函數的方法,對公共基礎設施投資在希臘和菲律賓農業生產率增長方面的影響進行了研究。Jahan,Selim等(2005)認為小型基礎設施從許多方面是大型基礎設施的有益補充。E.c.Mamatzakis(2003)通過對希臘1960—1995年間的農業投資等方面的數據進行分析,認為在畜牧業和種植業的公共基礎設施投資與農業生產率的提高之間存在著資金不匹配等沖突。Johan F.M.Swinnen,Harry de Goiter,Gordon C.Rausser,and Anurag N.Banerjee(2000)認為農業科學研究的公共投資是分配政策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形式,這是促進生產率增長的重要因素。

2.國內研究

林毅夫(2004)、(2001)指出,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將使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長期受益,不斷為全國經濟增長提供新的空間,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可以直接改善農民的生活質量,消除過剩生產能力,有利農村產業、就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并在2006年審議通過的“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切入點是發展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楊建良(2004)、楊豪(2006)從新農村建設視域強調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對“三農”問題解決的重要意義,認為解決“三農”問題主要思路之一是加快小型基礎設施建設。石愛虎、霍學喜、王征兵(1996)、。樊勝根等(2002)、李銳(2003)、周法興(2006)則從建設內容范疇具體闡述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內容、投資需求、資金來源和政府投資管理四大難題,指出農業基礎設施在農業發展中的經濟效應。

3.實證分析

在實證分析中,彭代彥(2002)、方芳、錢勇(2004)、劉倫武(2006)等學者運用計量經濟學、脈沖響應函數和預測方差分解方法、協整分析方法,描述了中國農業基礎設施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之間的動態相關性。劉曉昀(2003)、鞠晴江(2006)、余國新、張建宏(2008)、朱國忱(2006)、郎永建(2006)、李銳(2007)采用截面數據、實證調查、C-D生產函數模型等方法實證分析了農村基礎設施水平對農村經濟增長、農業生產條件改善、農戶人均收入和家庭消費支出的正向促進作用和貢獻。另外,因為農業生產的特殊性,許多文獻專門討論了農村交通、教育投資、灌溉、能源等單項目基礎設施對農業的促進作用。譚清香(2003)梳理了現有文獻關于農村道路和農業發展的討論,并采用大量數據以相關性分析為主要方法討論了農村道路基礎設施和農村發展的關系。李文(2007)對農村道路投資和減緩貧困之間進行了因果分析,其檢驗結果十分顯著。孔慶雨、鄭垂勇和陳紅轉(2007)則系統分析了農村水利建設的投入產出問題。錢克明(2002)的研究表明,政府農村教育投資對農牧業產值增長的貢獻高于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投資。

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問題和影響因素研究

林后春(1995)、陳俊星、田樹紅(2004)、林萬龍(2005)、何菊芳、虞拱辰(2005)就從農業、工業和基礎設施間的相關關系中闡明和揭示了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長期低效的問題和原因。認為農村基礎設施供給總量不足、供給質量較低、村基礎設施供給地區性和結構性失衡、項目建成后維護機制不完善、運轉資金不足等問題而影響了其效益的發揮。賈康(2006)、林萬龍(2007)從公共財政的視角認為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在內的許多公共服務供給嚴重背離農戶需求,是政府的公共支出項目與農戶的公共服務需求不相符。沈坤榮(2007)、楊永忠(2008)和彭代彥等(2008)以農村公共產品視角來考察基礎設施投資對產出、民間投資、農民滿意度和全要素生產率等宏觀經濟變量的影響。張曉波等(2003)、羅仁福、張林秀等(2005)、胡振虎等(2007)利用在全國、江蘇的實地調研數據,著重研究了村民自治、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農戶收入對農村公共投資的影響。林萬龍(2001)、對家庭承包制后中國農村基礎設施供給制度誘致性變模式及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

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運營管理優化創新機制、模式和措施研究

1.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創新機制和采取的應對措施研究方面

趙維清(2002)、黃勇民,李軍(2005)、沈明其(2006)、陳秀芝(2006)、張亦工(2008)從農村基礎設施創新機制構建角度提出了多渠道、多方式籌集建設資金是改變中國農村基礎設施現狀的關鍵;在WTO框架下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多層次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融資機制;整合財政支農資金、重塑財政支農資金管理新機制;在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投融資機制的基本形式基礎上,應建立一個多層次的有主有從、各司其職、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和相互補充的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唐建新(2003)、潭洪江(2004)、徐雙敏(2006)、費振國(2006)在制度構建層面提出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對策,包括一是在市場機制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政府的管理職能;二是調整和轉變投資政策,形成多元化的投資體制;三是努力改善制度環境,加強農村金融體系、農村稅費改革、農民培訓制度體系構建。四是明確政府職能定位以及完善政府工作評價機制。

2.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創新模式研究方面

王廣起等(2006)認為,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工作機制,建立長效投入機制,建立農民勞動積累機制,探索全社會力量的參與機制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健康發展。唐建新(2003)、劉家偉(2006)、胡靜林(2006)提出可以借鑒城市基礎設施常見的投融資模式(BOT、BOOT、BT、PPP等模式),建立市場化和多樣化的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模式,積極引入民間資本和外資。劉峰濤(2008)基于外部性與產權市場的視角,構建了針對農村公路的投融資模式——外部性產權證券。劉小寧、董曉鐘(2002)創立了以股份制經營為基本形式的農業基礎設施項目法人責任制的黑龍江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新模式。

3.在民間資本投資農村基礎設施領域研究方面

魏新亞(2002)、劉平青(2004)提出農業企業化所需的大量資金的來源最有可能是民間資本,引入更多的民間資本共同承擔基礎設施建設成為必然趨勢。于新朝(2003)對民間資本投資農村水利的內外因及民間資本投資農村水利應遵循的規則進行了分析與探討。陸遷,何學松(2006)從民間資本介入基礎設施領域的障礙的角度,提出了目前民間資本介入農業基礎設施存在著投資環境不佳、投資產權界定不清、信用和市場準入障礙等制約性因素。

4.河南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運營管理研究

呂玉輝(2010)等指出河南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發展不平衡,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普遍存在;政府應加大投資力度,拓展融資渠道,建立管護機制,責、權、利結合,確保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李偉(2012)提出在農村社會養老服務需求層次中,經濟保障是農村老年人最為迫切的需求,其次是生活照料需求,醫療衛生服務需求位居第三,最后是精神服務需求。在此情況下,要建立健全的農村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就必須大力發展農村老年經濟保障、加快發展農村社區居家養老、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功能、完善農村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加快農村社區文體活動基礎設施建設。王勇等(2013)認為結合河南省農業信息化發展的實際情況,構建河南省農業信息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推動河南省農業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鄒彥(2010)在對河南省淅川縣農村的垃圾處理服務體系調查中,農村居民的環保意識及要求,揭示影響垃圾處理支付意愿的深層次原因;解決生活垃圾處理問題僅靠農戶的參與還不夠,政府的參與是非常必要的。

綜上所述,國內外均缺少對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管理問題的整體綜合性、實操性研究,或從建設投入和運行管理綜合聯結角度的研究,故我們研究將從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與運行管理結合起來的整體全過程鏈條管理的角度,綜合新農村建設和城市化統籌城鄉兩個視域背景,就河南省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管理問題、一般規律總結和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在分析建設投入機制、運行管理機制和建設與運營一體化聯結機制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優化和創新河南省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管理機制的整體調整思路、實現路徑和政策建議,改革、完善和優化創新河南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經營管理體制,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發展我市農村基礎設施,改進其建設投資和運營管理策略,提升建設投資和運營管理雙重效率。

參考文獻:

[1] 潭洪江.我國農業基礎設施投資困境與出路[J].嶺南學刊,2004,(4):89-92.

[2] 呂玉輝.河南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現狀及發展[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

[3] 李偉.農村社會養老服務需求現狀及對策的實證研究[J].社會保障研究,2012(2).

[4] 王勇等.河南省農業信息化水平評價[J].技術經濟,2013(4).

[5] 鄒彥.農戶對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的支付意愿研究----以淅川縣為例[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4).

[6] 費振國.我國農業基礎設施融資問題探索[J].農村經濟,2006,(8):66-68.

篇3

關鍵詞:農村 基礎設施建設 經濟發展 公共產品

一、山西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的綜合問題及原因

山西省內各級縣鄉下設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大致相似,各市農村問題具有普遍性。例如忻州市與臨汾市的農村絕大部分水利設施建設供給數量不足,孝義市、介休市等農村道路硬化建設不均衡,離石市農村公共交通配給使得農民負擔加重且效率低等,這些問題不僅考驗著山西省各級政府加快職能轉變,更要求各級政府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高重視,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

山西省農村與城市之間差距拉大,尤其在資源配置方面出現嚴重的不均衡現象,均源于“城鄉二元結構”無法從根本上破除,我省絕大部分農村地區在“城鄉一體化”建設中面臨巨大挑戰。水利、道路、文化、醫療等基礎設施亟待改善,此外導致的失業增加、大量農村留守老人及幼童出現、城鄉社會矛盾重重等社會現象也引起廣泛關注。山西省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典型的“城鄉二元結構”,其城鄉發展失衡現象早已存在,一值無法真正滿足農村地區經濟、文化、生態及社會發展的需求。

下文將主要從基礎建設、九年義務教育、通信、醫療衛生幾方面入手,分析山西省農村地區公共產品供給結構現狀的主要特點及原因。

二、農田水利及道路建設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有農田水利和道路建設,水利建設要綜合考慮防洪效益、生態效益、景觀效益及灌溉效益,而道路建設則要綜合考慮經濟效益、社會效率。

目前,山西省大部分農村地區例如臨汾市九洲堡村、翟莊村及附近村莊由于觀念陳舊,片面考慮農基建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均存在水利建設缺乏機構統一管理,造成極大浪費;呂梁地區由于多山,地形復雜,山路崎嶇,農村地區道路建設規劃不合理,阻礙農產品產銷渠道,部分路段硬化度低。這些基礎設施直接關系到農村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的健康發展,作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載體的各項基礎設施,有必要完善有關制度及指標;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僅要求數量保證,更要求質量和符合村民需求。

當前山西省大部分地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數量上較以往有小幅提升,值得肯定的是國家已經開始重視農村社會發展問題,不斷增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一些投入,但在農村依然還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差距依然很大。考慮我省面臨農村社會發展深水區,有必要學習先進理念,借鑒國外適合國情、省情的先進理論。

三、農村基礎教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極大的提高了人口素質,自1986年中國著力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以來,中國城鄉基礎教育登上了一個新的平臺。約30年基礎教育發展歷程中,農村地區教育發展滯后于城市。山西省臨縣作為國家級貧困縣引起廣泛關注,其農村基礎教育公共產品供給嚴重不足,教育經費嚴重緊張,所聘用的教師多水平不高。

其他縣鄉的農村教育水平參差不齊,而經濟貧困的農村地區情況更嚴重,例如中陽縣上莊村、文水縣武家莊村等,基礎教育資金更是入不敷出。此外農村教育基礎設施供給問題還表現在:政府財政支持力度低、農村師資力量薄弱、教學環境較惡劣、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農村學生人均經費差別大,這就導致了城鄉基礎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無法協調城鄉發展。

四、農村通信

當前,互聯網高速發展,但農村互聯網發展速度慢于城市發展速度,城鄉間互聯網發展差距拉大,甚至有地區還尚未完善網絡通信,柳林廟灣村、興縣北查溝村目前還存在沒有網絡現象,由于通信成本高,光纜搭建不完整,甚至出現被盜情況。山西省的“數字鴻溝”在城鄉之間有擴大趨勢。

在新農村通信網改造相關文獻《山西省農村互聯網發展狀況調查報告》中指出,導致農村互聯網發展緩慢的原因有三方面,如:農村地區互聯網基礎知識匱乏,對互聯網的認知存在偏差;農村互聯網相關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公共上網資源極度匱乏;農村上網成本相對于農民收入水平高于城市。針對農村地區普遍缺乏互聯網知識,需要基層文化站進行互聯網知識的宣傳教育,配合通信技術的發展,逐步降低農村地區上網成本,提高通信基礎設施在農村的普及率。

五、農村醫療保險狀況

相對比城市醫療衛生狀況,山西省農村地區醫療保險難以大規模覆蓋。部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基金被挪為他用,政府扶持基金沒有制度監管。造成農村地區醫療保險普及率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農村醫療制度非正常性滯后,簡單來說,就是制度問題。其次,影響農村醫療保險覆蓋率的的因素還有:政府的財政投入不夠,財政補貼不足;醫藥費用高漲,醫藥市場混亂;鄉鎮衛生院服務質量不高,技術水平低,設施陳舊;缺乏農村衛生服務人員,農民收入水平低,農村參與意愿較低。解決這些挑戰,不僅要求政府重視,提高管理水平,而且要求社會多方力量參與,提高村民衛生保健認識,降低參保門檻,降低運作成本,提高運作效率,逐步擴大農村醫療保險覆蓋率。

六、總結

本文從農田水利及道路建設、農村基礎教育、農村通信、農村醫療保險狀況這四個主要方面來解說了山西省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現狀,只有徹底分析了問題存在的現狀,才可以為了以后尋找解決措施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盧紅萍,姜于偉.中國公共產品供給制度變遷和制度創新[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34~49.

[2][美]邁克爾.P.托達羅.經濟發展和第三世界[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255~301.

篇4

[關鍵詞]農村基礎設施建設;BOT方式;必要性;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670(2007)05-0013-03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縮寫,通常直譯為“建設-經營-轉讓”,是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經營的一種方式,在政府和項目公司之間達成協議的前提下,由政府向項目公司授予特許權,允許其在一定時期內籌集資金建設某一基礎設施并管理和經營該設施以回收投資并獲取利潤,當特許期限期滿時,私人機構按約定將該基礎設施移交給政府所有,轉由政府指定部門經營和管理。借鑒BOT融資方式在國內外的一些做法,探索其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應用,對解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短缺問題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逐年增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長足進展,農業生產條件得到較大改善,綜合生產能力有所提高,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一定基礎。但相對于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來說仍是遠遠不夠的。“十五”時期的投資力度更大一些,初步測算,全國農業基本建設投資規模大約為4500億元左右,其中各級政府的財政性撥款約2000億元,中央政府直接投入1600億元,財政性投資合計3600億元。按照10億農民和5年投資期計算,每年投資量似乎很高了,達到了72億元,可實際上并非如此。因為除了中央政府投入基本上可以保證外,各級政府由于財政困難,其投入是很難保證的。到2006年底,全國農村還有7%的行政村不通公路,46%的行政村不通自來水,3億左右的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城市每年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達數千億元,人均投入量是農村的幾十倍,檔次和規模均遠遠高于農村。這與我國農村具有近10億農民、占據著全國近70%人口的現實極不協調,更與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相去甚遠。這些數字表明:當前我國農村基礎設施處于嚴重短缺狀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總量和相對量是遠遠不夠的。

導致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計劃體制下形成的城鄉二元結構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農業和農村在資源配置和國民收入分配中處于不利地位,公共財政對農村公共產品和服務領域投入不足;二是投入機制的制約,中央和地方投入職責不清等問題突出,再加上地方政府財政困難,致使農業基礎設施投入過度依賴中央,地方投入嚴重不足;三是投資主體單一,缺乏多元化投資。

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采用BOT融資的必要性

1.彌補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從我國農村基礎設施短缺的前兩個成因可以看出,中央及各級政府資金、財力有限,不能滿足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不能完全獨立承擔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任,而BOT模式恰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建設資金的短缺,加快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步伐。

2.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使用效益。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基本上是政府免費供給,致使需求無度、消費不講節約,造成了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效益低下。BOT投資機制使公共產品部門引入市場機制,采取公共產品國有民營的運作方式,實現公共產品的外部效應內部化,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效率和項目建設質量,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

3.提高農村基礎設施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目前,我國農村基礎設施缺乏有效的管理,很多基礎設施無人維護,年久失修,功能缺失,壽命縮短,甚至有部分基礎設施處于癱瘓、半癱瘓狀態。引入BOT模式后,在協議、契約的約束下和個人利益驅使下,這一狀況將得到明顯改善。

4.作為發展中國家,以BOT方式吸引外資建設我國的農村基礎設施,可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方法,可使公眾得到更好的服務,對我國農村基礎設施長遠建設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BOT融資不構成政府外債,政府不必為償還債務而苦惱,并將項目的部分風險轉移給了私營發起人。

5.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結構,促進農村基礎設施投入穩定增長。我國農村水利、交通、能源、教育等基礎設施落后的主要原因,除政府財力有限、投資不足外,還有政策性原因,即對非政府、非國有資本投資基礎設施的限制。實施BOT模式使投資主體多元化,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有利于加快制度創新,打破單一投資體制形成的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壟斷局面,形成農村基礎設施投入穩定增長的機制。

三、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采用BOT融資的有利條件

現階段,我國農村基礎設施采用BOT方式已具備非常有利的條件。在利用外資方面,我國政治經濟穩定,相關領域的法律法規也在逐步健全,這為利用外資進行BOT融資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在利用內資方面,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也有著廣闊的前景,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為BOT融資創造了有利條件,具體包括:

1.國內資金寬裕。這可從我國的對外貿易狀況和國內儲蓄狀況得到體現。在對外貿易方面,從1990年開始,中國國際收支由逆差轉為順差,外匯儲備連年增加,2004年底達到6099億美元,2005年底達到8189億美元,2006年2月底躍居世界第一,2006年底達到10663億美元,截至2007年3月未國家外匯儲備余額達到12020億美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運行報告)。1990年以來,中國居民儲蓄存款已由1990年的7034億元增至2005年的141050億元,年均增長31.8%。1997年國內儲蓄率高達41.2%。與時同時,除1993年外,其余各年金融機構新增存款皆高于新增貸款,而且這一存貸差的規模正在擴大,儲蓄存差已從1991年的341億元增至2005年的92472億元(樊學棟,2006)。社會資金相對寬裕。

2.非國有經濟尤其是民營經濟成長迅速,已具備相當實力。根據第三次全國工業普查,到1995年,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非國有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0%、60%、50%。據統計,2002年僅民營經濟在整個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已達到48.5%,近幾年來,呈穩定發展態勢。另外,其技術水平、管理能力、市場競爭力也都有了長足發展,這為開展內資的BOT進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國內金融市場發展迅速,已具備相當規模。BOT方式的突出特點是負債比例高,它的發展需要有能夠將充裕的資金有效地轉化為投資的機制和市

場。而近幾年來中國金融市場發展迅速,尤其是隨著人們投資意識的提高,證券市場已具備相當的規模,資本市場逐漸規范成熟,市場運行的效率和效益不斷提高,這些都為采用BOT方式建設農村基礎設施進行融資創造了便利條件。

4.農村基礎設施對私投資人有一定的吸引力。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額巨大,經營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壟斷性,長期收益較穩定,風險相對較小,對私人投資者有一定吸引力,國內、外私營部門愿意采用BOT方式進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5.有國外BOT項目的成功案例及國內BOT項目的嘗試經驗可供借鑒。國外利用BOT方式建設的項目已經很多,如著名的英吉利海峽隧道工程、澳大利亞的悉尼過海隧道工程等。在我國,自1984年的廣東省沙角B電場第一個采用BOT方式以來,我國也進行了多起BOT試點項目,其中不乏成功案例,這為我們利用BOT進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做了良好的鋪墊。

四、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應用BOT融資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BOT模式引入我國雖然已經20多年,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但仍然處于嘗試階段,并未推廣成型,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更是很少應用,而且其運作復雜,涉及面廣,參與方多,項目周期長,因此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采用BOT模式還存在著很多困難和問題。主要包括:對BOT的建設方式及其意義認識不夠;有關BOT的法律、法規不健全;管理體制不完善;缺乏BOT方面的專業人才,未形成適合中國國情BOT運作方式;面臨的風險尤其是地方政府信用風險大。為了解決以上問題,除了要完善我國BOT的法律保障體系,設立專門的BOT項目主管機構,對BOT進行管理外,針對我國農村地區的特殊情況,還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提高對BOT融資模式的認識。農村地區對BOT投融資模式知之甚少,為了促進人們對它的認識,可設立一些BOT項目咨詢機構,負責BOT融資模式相關知識的咨詢和宣傳,讓地方政府相關人員了解BOT融資模式的運行方式和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意義,從而加速BOT模式的引進。

2.對BOT項目提供優惠政策。一方面農村基礎設施具有公共物品的一般特征,具有外部經濟性,是農村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另一方面相對于城市來說,農村生活水平較低,基礎條件較差,地貌復雜,交通不便,運用BOT方式建設農村基礎設施還處于摸索、試探階段,這就決定了投資于農村基礎設施的BOT項目成本和風險較高,收益率較低,投資資金回收較慢,因此政府應對BOT項目給予政策上的鼓勵支持,提供比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的BOT項目更加寬松的條件。這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做到:第一,給予BOT項目一定的稅收優惠。例如對農村基礎設施新上任的BOT項目,從贏利年份起享受一定的優惠所得稅率等。第二,適當延長BOT項目收費經營期限。

3.合理界定農村基礎設施建設BOT方式的應用范圍和條件。在確定BOT項目的應用范圍方面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對于經營性農村基礎設施(如橋梁、馬路)在使用上具有排他性,能夠根據“誰使用,誰付費”的原則進行收費,經營可帶來收益,宜采用BOT方式,對于非經營性農村基礎設施則不宜采用BOT方式。二是應堅持突出重點的原則。由于資源和資金的約束,不可能同時發展所有的基礎設施,應該注意輕重緩急,這樣才能滿足當地的實際需要,取得更好的社會、經濟效益。三是從中小型農村基礎設施著手試點BOT方式。因為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資金容易籌措,成功率較高,項目即使失敗,損失也比較小,另一方面也符合我國目前的農村基礎設施結構現狀和“十一五”規劃的要求。

篇5

水利基礎設施是農業生產的全過程中所必須的物質條件和社會條件,是在農業生產完成的各個環節所使用的勞動重要基礎設施.其作用都是為了擴大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生產水平.有各方面基礎建設綜合發展,協調配套,相互促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才可能有所發展、有所提高.改革開放以來,慶元縣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長足進展,農業生產條件得到較大改善,綜合生產能力有所提高,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一定基礎.各涉農部門在農村經濟和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不斷加大.水利部門在農村“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千庫保安工程”、“強塘固房工程”、“山區小流域治理工程”、“農村整治工程”、“千萬畝十億方節水工程”、“嘀微噴灌工程”防洪非工程措施等各方面的投入了大量的項目的資金。如前三年投入建設慶元縣“千庫保安除險加固工程”馬蹄岙水庫小(1)型除險加固工程,蘭溪橋水庫中型除險加固工程,農村集體所有的地山、蛟塘、側坪洋、大奔林等小(2)型水庫及山塘除險加固工程省水利廳補助40%,縣鄉兩級補助60%,相關村農村集體負責政策處理[.解除了隱患,恢復了庫容.具有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盡管如此,新時期農業發展的客觀要求、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來看,各地薄弱和落后的農業基礎設施,特別是慶元縣屬欠發達地區的水利基礎設施,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1.1資金投入不足

雖然地方政府每年投人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上的資金不少,但相對于農業經濟發展對水利基礎設施的要求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如“千萬十億方節水工程”建設的慶元縣淤上灌區灌溉面積由366.67ha增加到419.33ha灌溉保證率60%提高到9o%渠系水利用系數【J從0.52提高到0.7.許多小型的灌區一時無法顧及改造.大部分水利基礎設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不全,許多河道淤積.防洪抗旱能力減弱,行洪保障能力下降.以2009年為例省水利廳及地方政府重點用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渠道,堤防的維修.全縣投入維修補助資金350萬元,重點堤防工程建設資金480萬元,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1500萬元,山塘除險工程1450萬元,節水灌溉工程482萬元,整合資金山區小流域治理工程1640萬元,還是滿足不了農村水利工程建設的需要.

1.2缺乏資產經營管理

水利基礎設施的管理業主行政村單位對實物管理和設備管理,目前還談不上資產經營管理,管理模式粗放.其現狀為:無償服務,無償供給,供給越多,需求缺口越大,實現擴大再生產就愈是步履維艱.

1.3保障能力下降大部分水利基礎設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不全,許多河道淤積.防洪抗旱能力減弱,保障能力明顯下降.遇到水文干旱年份供水保障能力下降,減產減收必將成為定局.

1.4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于經濟發展水平

在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中,由于對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的作用認識不清,沒有明確的目標要求,缺乏統一科學的規劃以及強有力的措施保障,沒有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保持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步發展,致使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遠遠落后于經濟發展水平,水利基礎設施不僅在存量上與新時期農業的發展不相適應,而且在增量上也不能滿足新時期農業發展的要求.我縣水利工程規模小,骨干工程少,大型水利工程還是空白,中型水庫也僅有3座,小型山塘水庫53座,這些水庫的功能主要是以發電為主,防洪、錯峰,調蓄庫容量小.灌溉能力十分有限,全縣有效灌溉面積l0.03千ha,機電灌溉面積0.7千ha,有充足水源保證的不足20%,主要是靠天田.致使全縣農田保灌面積較低.

1.5效益不高

缺乏統籌規則,因而合理布局不夠加之管理不善.造成了水利基礎設施的投資效益低下甚至無效益.如松源鎮、屏都鎮兩鎮涉及五個行政村的蠻渠上下兩條灌排渠道全長3.2km灌溉面積660ha,2003年重新維修建成后日常維護管養經費無法落實,處于無人管理狀態.受自然和人為破壞損毀嚴重造成灌溉能力下降.其它地方絕大多數早地和稻田沒有水源工程和高標準的灌溉設施,中低產田地所占比重較大,占耕地總面積的70%以上.但是許多水利基礎設施處于癱瘓、半癱瘓狀態發揮不了應有的功能.

2加強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思路

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不能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不能滿足提高農民收入的需要,已是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收入增加的一個“瓶頸”.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水利基礎設施水平.

2.1提高認識,樹立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先行的意識

要改變水利基礎設施落后的狀況,切實解決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就必須轉變觀念,充分認識水利基礎設施是農業和農村經濟賴以發展的“先行資本”;認識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因此,應把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作為調整農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基礎工程”來抓;作為改變生產條件、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長效工程”來抓;作為為農民辦實事、為農民辦好事的“民心工程”來抓;并把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舉措,作為一項長期的基礎性工作常抓不懈.

2.2探索水利基礎設施經營管理的新體制

集體投資的水利基礎設施,在確保安全、有效運行、發揮效能的前提下,有條件的可以采取承包、租賃、拍賣等形式,由企業或農民承包經營連片經營,實行企業化管理和商業化運作,并努力引入競爭機制,對一些投資主體是企業和個人的農村各類小型水利基礎設施可改建成各種合作經濟、股份經濟、股份合作經濟等形式.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建設項目業主化、籌資方式社會化、運行機制市場化的局面,使其成為具有一定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的基礎產業,才能不斷壯大水利產業.

2.3促進部門協調及相互配合,推動水利基礎設

施建設向縱深發展水利基礎設施基本建設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工作量大的系統工程,必須聚集各個方面的力量,促進部門有效配合,資金的整合齊心協力,才能收到更好的成效.實踐證明,在目前任務艱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部門協調配合,齊心協力,是推動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向縱深前進的重要因素.如水利、農業、國土、農辦、民政(扶貧資金)等部門的資金的整合就可以建設一定規模的水利基礎設施的水工程項目.在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時,應堅持和貫徹因地制宜的原則.各部門、各鄉鎮應結合實際,抓住影響農民生產生活的關鍵問題,發動群眾進行水利基礎集中治理,并從群眾要求最迫切的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人手,做到有重點、有特色,杜絕面面俱到,泛泛而抓.要突出主攻方向,采取缺啥補啥的方法,以興修水利為主,山塘水庫的整治、節水灌溉配套在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化的地方,實施水土保持工程,加強生態環境的預防和治理措施.

2.4擇優扶持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凡屬國家下達確定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應由縣統一規劃和組織實施;凡屬村、鄉、鎮轄區范圍內事關改善生產、生活、生態的水利項目,應由當地黨政依據社情民意,搞好規劃,組織實施.對群眾積極性較高,成效顯著的水利基礎設施項目,在資金上應優先安排,按建設的實績、成效來確定扶持的力度和額度,采取“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的擇優扶持辦法.

篇6

關鍵詞:農村基礎設施;財政資金;粘蠅紙效應

一、引言

如何合理地構建科學的資金管制體系,如何更有效的滿足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經濟和諧發展需要,必然是農村財政資金管理體制創新首要解決的問題。進行財政支農資金支出效應研究源于當前緊迫完善財政支農方法,以及提高支農資金利用效率的重要性。其現實意義較為明顯,能夠為財政體系改革和政府層級改革提供制度保障,是優化財政資金分配結構的有效途徑。

二、農村基礎設施財政資金管理的經濟學分析

1.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經濟學分析

(1)農村基礎設施的公共提供和私人提供

農村基礎設施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上述兩個標準,說明以競爭性為主要特性的市場,單獨提供這一類型公共產品不具備可行性。

(2)農村基礎設施供給的補貼機制

關于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在公共品供給方面的分工。一般情況下,中央政府負責供給具有全國性質的公共產品,而地方政府主要組織提供具有地方性質的公共產品;關于其他性質公共品的供給方式。有些公共品具有社區屬性,主要由所在社區承擔供給責任,有部分公共品是跨層次、跨領域的,根據實際情況,各層級政府都應履行一定的供給義務,本文所研究的農村基礎設施,就屬于此種類型公共產品。

2.農村基礎設施財政資金“粘蠅紙效應”

(1)“粘蠅紙效應”理論

Gramiich將“粘蠅紙效應”概括為,地方基層公共部門獲得的中央財政資金補助,趨于留在本層級部門,地方政府獲得的財政支持資金,被以不合理的比例運用于地方公共支出。

(2)“粘蠅紙效應”形成機理

假設為了彌補地方政府財政資金層面的不足,上級政府決定承擔農村基礎設施供給的部分成本。基于方便分析的考慮,假定上級政府決定為地方政府供給基礎設施提供“配套補助”,經濟學原理表明,“該補助能夠降低地方政府提供基礎設施公共品的總成本”。

三、財政資金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現狀述評

1.財政收支規模及財政支農結構分析

對于農業基本建設支出而言,1980年的農業基本建設支出才44.37億元,比1978年減少了6.8%,到1989年24.13億元,更是比1978年減少了52.8%,直到1997年才超過1978年的水平,換句話說,財政資金對農業基本建設的投入差不多在20年的時間里維持相似的水平。其中用于農業基本建設的支出從1998年到2005年更是基本不變,保持在100億元左右。

2.財政支農資金管理層級分析

我國的財政體制一直存在著條塊矛盾。“條”是業務范疇,是一級政府權力的垂直延伸,首先表現為下級對上級的行政權力依賴,其次才是經濟權力的依賴。“塊”是地緣范疇,是政府權力的橫向分割,政府間關系是一種地緣關系,首先表現為經濟上的相互依賴性,其次才是行政權力范圍的地緣性。條塊關系交織使部門之間、地區之間在處理財政問題時,相互爭執利益,推諉責任。

上述分析可見,財政資金支農結構凸顯“粘蠅紙效應”。

四、抑制財政資金“粘蠅紙效應”的政策建議

通過對財政資金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現狀述評,發現,財政資金管理層級在某種程度上存在“粘蠅紙效應”,影響支農資金效率的提高,本文將基于如何抑制這一資金滯留效應,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1.財政資金管理主體層面

針對目前財政支農資金運行效率較低、亟需抑制“粘蠅紙效應”明顯的現實,要發揮農村基礎設施財政資金保障功能、政策導向功能、調節分配等功能,關鍵還在于建立公共財政資金的有效投入框架、優化財政支農資金管理層級、完善項目后管理監督評價機制,保證農村基礎設施項目財政資金充分到位,實現財政支農政策的富民效應。

2.財改資金管理受體方面

(1)注重項目受益人作用的發揮

實行公開招投標,給予所有符合條件的投標公平參與項目建設的機會;主管部門重點監督、開發鄉鎮全面監督、監理公司跟蹤監督、農民群眾參與監督,充分表達自身意愿與需求,注重經濟、生態、社會效益,建立開發項目績效評估。

篇7

【關鍵詞】 河南省 農業基礎設施 財政

農業基礎設施是指在從事農業生產的全過程中所必需的物質條件和社會條件,是在完成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所使用的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等生產力要素的總和。農業基礎設施作為農業生產的重要保障,其建設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農業對自然災害的抵御能力,進而影響到農業整體的生產能力與平均利潤率。重視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對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民增收以及增強農業發展潛力,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河南作為全國第一農業大省,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肩負無可替代的重要責任。為了完成《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中提出的“糧食自給率穩定在95%以上”及“2020年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1.1萬億斤以上”兩大重要目標,河南省政府制定了《國家糧食戰略工程河南糧食核心區建設規劃》提出“確保到2020年全省糧食產量達到1300億斤”。在這一宏偉規劃的背景之下,客觀認識河南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中的財政支持狀況,剖析其中存在的問題不足,提出具有針對性與操作性的參考建議,將有助于推動糧食核心區建設,實現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

一、河南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現狀

河南作為全國第一農業大省,擁有耕地面積在1.189億畝,2000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087.4億斤,連續11年位居全國第一。從2004年開始,河南集中農業開發資金15.3億元,以24個糧食總產量高、商品糧數量多、中低產面積大、基本農田面積穩定的產量大縣為重點,連片開發,著力打造糧食核心區。近年來,河南共建設了新鄉、安陽、駐馬店、周口和商丘5個大型商品糧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32358萬元,規劃建成優質小麥生產基地290萬畝。從2004年至2007年,河南共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建設項目193個,現代農機裝備推進項目115個,累計總投資19.85億元。

大型灌區在河南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河南全省共有38個30萬畝以上大型灌區,大型灌區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30.7%,糧食總產量為150億公斤,有效灌溉面積達1964萬畝,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積的29%。近年來,河南抓住國家實施大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的機遇,加大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力度,實施了鴨河口等28個大型灌區、128個年度續建配套節水改造項目,總投資11.01億元。截至“十一五”末,全省有效灌溉面積達7372.4萬畝,占全省耕地面積的近70%。全省有大中小型水庫2300多座,總庫容達270億立方米以上,初步形成了興利與除害相結合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為了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步伐,提高農村公路通行能力,充分發揮公路基礎設施在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中的主要作用,河南省從2008年開始,以縣鄉道建設和危橋改造為重點,著力提高農村公路網整體通行能力和路況水平,兩年完成投資125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2.78萬公里,改造橋梁5萬延米。截至“十一五”末,河南省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218184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30.6公里,雙雙位居全國第二位,并于2007年率先在我國中西部地區實現所有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在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同時,河南省積極推進“路、站、運一體化”和城鄉客運一體化進程,全面加強鄉(鎮)客運站和鄉村招呼站建設。截至目前,全省1907個鄉鎮都建有客運站,招呼站近1.3萬個,鄉鎮通班車率達到100%,建制村通客車率達到95%以上,基本實現了“鄉鄉有客運站”的目標,極大地改善了農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條件。

近年來,河南省強化科技對糧食生產的支撐,選育推廣了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鄭麥9023、豫麥34、新麥18等小麥新品種和鄭單958、汛單20等玉米新品種。其中鄭麥9023是“十五”期間唯一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小麥品種,2007年鄭麥9023和鄭單958再次成為全國推廣面積最大的授權品種,連續三年位居我國當前小麥、玉米推廣面積第一位。河南的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8%以上,小麥品種已由過去的8―10年換一代提升到4―5年換一代,小麥良種對小麥生產的科技貢獻率達40%,位居全國第一。

同時,河南省還重點推廣了機耕深耕、種子包衣、配方施肥、旱作栽培等技術,推廣應用面積達6.25億畝次以上,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5000多萬畝,畝增產糧食50公斤左右。全省農業機械裝備總動力達到8400多萬千瓦,聯合收割機擁有量達9.32萬臺,農機戶總數達到481.7萬戶,農機固定資產達520億元,從業人數560萬,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0%,機耕地水平達到80%以上,小麥生產過程基本實現了機械化。

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支持評價

1、投資強度分析

為了評價河南省財政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支持力度,本文引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強度系數進行分析。農業基礎設施投資強度系數定義為財政對農業基礎設施投資占財政總支出的份額與農業總產值占總產值的份額之比。通過農業基礎設施投資強度這一具體的數額來評價財政支持農業建設是否充足。當這一數值大于1,說明政府財政對農業基礎設施采取較強的支持政策;當這一數值小于1,則說明政府財政沒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不足。

表1數據顯示,2000―2009年間的河南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強度基本呈逐年上升趨勢,但期間有兩年(2001、2004)的投資強度略有下滑,其余年份則增幅各異:2000―2006年基本保持略有起伏的低速增長,2007―2009年間的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增幅顯著,財政支持空前有力。尤其是2008與2009年的投資強度系數大于1,說明河南省對農業基礎建設的財政投入比例,已經超過農業所占GDP比重,反映出省政府對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高度重視。

2、投資增長分析

財政收入是決定農業基礎設施投資數量的前提因素。本文通過對比農業基礎設施投資與財政收入、支出水平,進行投入增長的均衡分析。

表2數據顯示,除2001與2003年外,河南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投資增速都在20%以上,其中2004及2006―2009年間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投資增速不僅高于35%,而且高于同期的財政收入與支出增速,2009年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投資增速更是達到創記錄的72.53%,反映出河南省政府2006年以來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給予的超常規財政支持。

3、投資效益分析

目前,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是增加農業產值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手段。農業基礎設施對于河南省廣大農民而言有著更加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在農業基礎設施增加能夠有效的抵御干旱對農作物的威脅。

通過圖1可以看出,農業產值的增加同財政支出具有一致性。隨著財政對農業基礎設施投資的增加,農業產值有著較大的提高。同時,農業基礎設施投入是對農業科技推廣,農業產業化、標準化的先決條件,對所在地區未來十幾年內的農業發展產生直接的正效益,能夠有效提高農業產出。因此,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是河南省發展現代化農業的必要手段。同時,加強對河南省農業基礎設施財政支持也是維護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

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支持分析

1、財政支出比重仍需提高

從絕對額上看,河南省財政對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有大幅度增長,由2000年的34億元,增長到2009年的361億元,十年之間增長10.6倍。但由于近年中央和地方在支援農業生產之外加大了對三農工作支持力度,進行了農村稅費改革,取消了面向農民的不合理收費,減免了農業稅,實行了惠農政策補貼,用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支出比重仍需提高。

支農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情況反映了國家在不同時期的財政政策傾向。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逐步加大了對二、三產業尤其是第二產業的投入力度,近年又逐步加大了對交通和城市建設等領域的投資力度。這對提升我國國民經濟品質、促進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城市經濟和二三產業的發展,城鄉經濟的差別越來越大,河南省政府對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必須統籌考慮,逐步加大對農業經濟的投入比重。

2、財政支出結構有待優化

財政支出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無疑是發揮了重要作用的,但從支出結構看,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是事業費比重高。近年來,我省財政支農支出中的行業管理費占53.3%。行業管理費雖然也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的,但行業管理費中的大部分是用于人員工資、公用經費等方面的并非直接用于農業生產方面的支出。

二是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資金無來源,維護無人管。按照我國農田水利建設體制,大中型水利設施由中央財政投入,省級政府配套;中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由縣鄉政府負責,對個別特殊項目省級政府進行適當補助。但是,近年來,縣鄉財政普遍困難,基本上屬于吃飯財政,無力對農田水利建設提供支持;而農村稅費改革以來,面向農民的各種不合理收費已被取消,為了防止農民負擔反彈,農村“一事一議”的公益建設項目也基本暫停,中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基本處于停滯狀態。近年來中央政府加大了對大江大河、病險水庫等大中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但由于中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落后,影響了水利設施作用的發揮。

三是財政支持對象過于單一。我國財政支農的對象主要是國有和集體單位,基本不支持私有、股份制單位;主要支持非盈利性的事業,基本不支持盈利性的事業和企業。支持對象過于單一,不利于發揮財政支農資金的作用和效益。

四、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支持建議

農業基礎設施是農業經濟發展的基本條件,包括水利、電力、交通等方面。發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當前除了配合搞好中央大中型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外,應著手搞好農業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問題,著力解決好中小型農業基礎建設資金無來源、維護無人管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既要發揮好財政的支持作用,也要發揮好社會力量和農民個人的積極性。

1、樹立正確觀念

財政支持對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作用,一是支持,二是引導。所謂支持,就是對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民群眾需要,農民和市場因素無力或不愿做到的農業經濟事項,財政資金要積極支持,扶持發展。所謂引導,就是財政政策要通過資金支持、政策引導等手段,吸引社會生產要素向農業經濟領域流動,實現財政政策與市場投入主體的互利雙贏。

2、采取有效措施

(1)可根據各地情況,適時放開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項目。近年來,農村小型公益事業無人管的問題日益突出,長此以往,對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將會產生越來越大的不利影響。與此同時,隨著各項惠農政策的實施以及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的收入有較大增長。在當前縣鄉財政還無力顧及此項事業的情況下,適時開展“一事一議”項目建設,應該是有條件的。可按照“一事一議”項目規范,一些鄉村可以有計劃地每年開展一個“一事一議”項目。

(2)對一些農村公益事業項目可以實行財政補助。對一些受益對象明確的項目,可以實行市場化運作,實行社會招標的辦法,委托社會力量進行經營、收費和維護,招標工作定期(如每年一次)進行,以確保中標者經營、收費和維護的合理性,財政可以對中標者進行適當補助,以盡量降低農民的交費負擔。對一些受益對象不明確、收費工作難以進行的項目,可承包給社會力量進行經營和維護,不向農民收費,財政對經營者給以合理補助。

(3)完善水利建設基金管理辦法。可以擴大水利建設資金使用范圍,將水利建設基金的支持對象擴大到農村小型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到田間地頭。

(4)支持農村道路建設和維護工作。農村公路建設已納入各級政府規劃,相信農村公路建設問題會逐步等到改觀,財政部門肩負著籌措資金的重要任務。統籌有關方面資金,建立農村公路建設籌資體系是財政和有關部門的職責。同時農村公路養護問題是另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農村公路有人建無人管的問題十分突出。其主要原因是農村公路養護由縣鄉政府負責,而縣鄉政府財力緊張,無力管養。應考慮將農村公路養護納入省道管養體制統一管養。省交通管理部門在每年資金預算時將農村公路養護納入全省公路管養體系統籌安排,中央、省財政對縣鄉政府給予農村公路養護轉移支付補助,縣級財政在預算中對農村公路養護予以必要安排,建立起新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

(5)擴大財政支農資金的扶持對象。只要有利于農業經濟產業化、現代化進程的,只要有利于農業經濟發展的,不論單位的所制性質、不論事業的盈利與否,財政政策都應給予支持。當然,其前提是加強對財政資金使用的管理與監督。

(6)積極爭取中央政策支持。目前,地方財力有限,財政支農政策高度依賴中央,地方幾乎沒單獨實行重大財政支農政策的能力。地方財政所能做的,就應該是多調查研究當地農業經濟問題,多研究財政支農政策的方向和現實著力點,積極試點,積極呼吁。地方創造性工作,是中央形成支農政策、加大支農投入力度的契機。

3、創新體制建設

(1)探索農業基礎設施經營管理的新體制。一是國家和集體投資的農業基礎設施,在確保安全、有效運行、發揮效能的前提下,有條件的可以采取承包、租賃、拍賣等形式,由當地企業或農民承包經營。其服務收費不宜過高,虧損由財政補貼;二是對一些投資主體是企業和個人的農村各類小型基礎設施可改建成各種合作經濟、股份經濟、股份合作經濟等形式。

(2)探索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新路子。在投資方式上,要改變過去由政府、村集體大包大攬的做法,充分發揮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兩只手”的作用,以優惠的政策吸引個人、集體、外資等各類經濟主體投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國家、集體和農民應各盡所能,同時按照誰受益、誰出錢(或出工)的原則和方式,鼓勵和引導企業、個體大戶或富裕的農民以獨資或股份制的形式投資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建設項目業主化、籌資方式社會化、運行機制市場化的局面,使其成為具有一定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的基礎產業。

(注:本文為2010年度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課題《糧食核心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合力生成與促進機制研究》(B876)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 鄭興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現狀分析與對策建議[J].中國城市經濟,2011(1).

[2] 何平均:農業基礎設施財政投入績效分析――基于公共財政的視角[J].農村經濟,2010(11).

[3] 金鵬:內蒙古財政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程度分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0(20).

[4] 張洪艷、劉吉雙、徐梅:農業基礎設施投資政策分析[J].商業研究,2009(8).

[5] 彭敬東、汪金敖:夯實農業基礎設施推進現代農業建設[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9(1).

篇8

【關鍵詞】基礎設施,PFI模式

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基礎設施的需求和服務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我國政府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指導下,加大了對于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程度,在考慮我國國情的基礎之上,注重學習消化國外先進的基礎設施建設經驗。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僅可以在現實意義上迅速提高我國的投資水平和GDP,還對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提高國民生活品質從而維持社會的長治久安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從我國以往建設基礎設施的經驗看,國有經濟、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基礎設施的建設、運營以及服務的提供中基本包攬了所有角色,然而伴隨著對基礎設施持續增加的需求和更高的服務要求,單純依靠國有經濟已經無法提供足夠的資金和技術,而政府既沒有足夠的精力去運營相應的基礎設施以提供服務,更沒有應有的技術水平和運營效率。另一方面,政府也大可不必去成為一個萬能型的政府。以此為背景,我國對基礎設施的建設模式進行了必要的改革,積極拓展融資渠道,適當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公私合營模式的試點以及推廣,這些都是大勢所趨、應有之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得到了業內專家學者的支持。

一、PFI模式的內涵釋義

基礎設施建設的公私合作運營管理模式(以下簡稱PPP 模式)是指公私部門之間由于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而建立一種特許權協議關系,通過這種合作關系,社會資源在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間進行合理整合與分配,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并滿足明確界定的公共需要。PPP模式為公共部門較強的社會協調組織能力和權威、私人部門大量的閑置資金和較為先進建設管理經驗兩者的優勢互補提供了條件,使兩個部門的優點緊密結合,并達到基礎設施建設的帕累托最優。PFI模式正是公私合營模式中起步較晚但發展較為迅速的一個模式。

PFI是指利用私人或者私有機構的資金、人員、設備技術和管理等優勢從事公共項目的開發、建設與經營。PFI模式的項目一般都是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公共項目PFI模式下,私營企業和私有機構組建的項目公司負責項目的設計、開發、融資和建造,項目竣工后,項目公司把項目出售或租賃給政府及相關部門。這樣政府將項目開發建設過程中所產生的風險轉移給項目公司。

二、PFI模式在我國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一)我國基礎設施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自80年代末開始,對基礎建設項目的財政資金投入匱乏,基礎設施建設逐漸滯后。在西部地區等欠發達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中,這種現象更加明顯。同時,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低效率以及普遍存在的尋租現象,又迫切要求尋找新的建設模式。

我國引進BOT模式之后,對基礎設施的建設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相比于PFI模式,BOT模式更重視商業利益,忽視公共利益、安全以及環境保護,同時BOT模式仍然存在著政府作為項目主體所導致的建設效率較低的問題,而PFI模式強調國內民間資金參與主導項目,在項目的監控、協調、管理上具有明顯的優勢。

(二)我國基礎設施建設運用PFI模式的優點

1、拓寬我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融資的渠道。隨著我國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日增,地方政府通過土地財政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資金來源已不可持續,關于如何拓寬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融資渠道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在我國目前的實踐中,國有經濟是基礎設施投資相對單一的部分,大約占全部基礎設施投資 80% 左右,一般民營經濟和外資投資比重明顯偏低。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緩慢,勢必會影響經濟的發展。由于基礎設施行業屬于具有長期穩定效益的行業,一旦實行PFI模式,會有大量的私人資本涌入,將會拓寬我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融資的渠道,緩解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緊張的問題,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滿足基礎設施建設的市場需求。

2、引導民間投資、吸引外資。我國政府正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大力吸引外資、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創造有利于擴大投資的社會環境,保持投資對經濟的旺盛拉動力。目前我國民間投資增長趨緩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其投資渠道相對狹窄,從而應積極探索采取多種形式,吸引民營資本投資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如果實行PFI模式,即可以消化大量的民間資本的存量、吸引外資,推動民間投資和外商投資的增長,進而拉動經濟的增長。又可以緩解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緊張的問題。所以,在我國基礎設施領域實行PFI模式是一個一舉兩得的好措施。

3、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的效率。政府在基礎設施提供中的效率相對低下。而PFI模式的引入可以大大提高建設效率。在PFI模式中,由私營企業和私有機構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由于私營企業的相對優勢,通常可以減少項目的建設成本和建設時間,并會鼓勵私有企業采用新的技術,提高基礎設施的服務水平。

總而言之,PFI模式是基礎設施建設的一種新型模式,其對于緩解我國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不足、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都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采用PFI模式的項目大多是投資額大的基礎設施項目,關系到國計民生,而私人部門往往存在著只考慮收益最大化而忽視正外部性的情況,所以對于推動PFI模式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還必須統籌規劃、認真研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維護國家、使用者和私人部門投資者的權益。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中圖分類號:TV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我國存在著很多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區,在這些地區進行農業生產時灌溉非常必要,但是,在灌溉過程中也會導致一些問題出現,主要的問題就是土壤次生鹽堿化的出現,因此,在灌溉過程中排水也非常重要。在鹽堿化比較嚴重的地區,對灌溉和排水都要進行重視。在一些濕潤以及濕潤地區,降水量非常大,因此,農田水利的主要作用就是排水,但是,降水過程很難實現合理的分布,在降水量較多的地區補充性灌溉也非常的必要,農田水利的主要作用就是灌溉和排水。為了更好的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要進行重視。

一、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中存在問題

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對于農業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作為農村經濟發展重要保障的農村水利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當前的農村水利基礎建設仍比較滯后,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其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影響了農村水利事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1、規劃散亂,難于管理

最初的農村小型水利工程修建,是因局部有灌溉、排水或者防洪排澇的需求,從而進行小區域、局部的建設,而未統籌考慮流域或行政單位的總體情況,缺乏整體規劃或全局布置,使水利項目出現點多、面廣、線長、施工地點分散等特點,給管理和運行造成不少麻煩。

2、水利工程年久失修

現有的部分水利工程修建年代久遠,經長時間的運行,滲漏、淤積、自然損毀和人為破壞嚴重,很多已成為病險工程,運行效率極其低下,難以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且存在安全隱患;再者,工程設計要求低、配套設施跟不上,使得灌溉保證率較低,灌溉系數低,導致水資源浪費嚴重,工程很難發揮最大效益。再加上農民群眾局限在使用主體上,沒有成為工程管理的主角,由此,類似水庫出險、提防坍塌、河道淤積、渠道滲漏、泵站老化、飲用水工程癱瘓等問題層出不窮,影響工程效益的發揮。

3、項目建設監督不到位

項目建設不規范,監督不到位,質量不高。水利工程籌劃階段,設計方案沒有經過深入的調研研究,缺乏科學性,沒有做到因地制宜,缺乏可行性。施工過程中,材料的選取貪圖便宜,沒嚴格按照工程標準選取,就地取材方便省事。同時缺乏規范的監管體系,多數水利工程實行自建自監,基層水利部門沒有發揮質量監控的作用,由于當地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有限,很少有先進的監測設備、儀器,更缺乏監測人才,工程質量因而得不到保證。尤其對小型工程施工質量的監控多停留在目測上,憑直觀印象下結論,在實施質量監控活動時沒有強有力的說服力。

二、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事出有因,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很多,追根溯源,概括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思想意識不高,各級各部門重視程度不夠,服務群眾的宗旨意識淡化,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經濟發展上,抓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不夠,群眾參與水利建設的熱情不高;二是投入機制不靈,水利項目審批監管不嚴,財政雖然每年建設資金投入不少,但真正落實到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維護上的資金微乎其微,鄉鎮財政無力對水利設施進行投入,群眾投入難以自行組織自籌自建,加之民間資金無法大量進入,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短缺;三是管理體制不優,農村水利設施量多面廣,但管理仍然是計劃經濟的模式,較大型灌區都由市級層面管理為主,且屬于公益性質,政府責任大,而鎮、村、組管理力度欠缺,群眾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和自覺性較差;四是打擊處理不力,各級各有關部門對水利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對打擊處理水利違法案件上缺乏合力,沒有形成懲戒機制。

三、加強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對于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對于保障農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對于維護社會穩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何解決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存在的問題已成為農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統籌規劃,對癥下藥,攻克難關。

1、做好統一規劃建設

農村水利的建設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規劃的質量。一個好的規劃,可以為政府提供正確的決策依據,付諸實施后也能充分發揮工程效益。相關水利部門和人員要深入實地調查研究,在進一步查清區域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現狀、分析和評價水資源承載能力的基礎上,制定和完善農村水利規劃,提出水資源合理開發、優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護和綜合治理的總體布局及實施方案。規劃一旦形成,要嚴格組織實施,通過落實規劃,逐步解決當前農村水利存在瓶頸問題,各主管部門應從農村水利工程的前期工作入手,逐步規范完善建設管理的各個環節,按照標準化建設的整體思路,結合當前農村水利面臨的形勢,在與有關部門充分協商溝通的基礎上,編制重點工程規劃,對項目和投資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包裝、統一報批、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的新模式。

2、完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

深化各項改革,積極創新農村水利建設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各個水利相關的管理部門,需要以身作則,明確自身的責任,進行有效的檢查水利工程安全運行跟相關的管理養護工作。各級相關的管理單位,要按照實際的法律法規,按照一切從實際出發,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工程產權所有者或人要在充分考慮用水群眾利益的基礎上,選擇有利的經營形式,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

3、加大各級財政投入力度

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的覆蓋范圍在不斷擴大,涵蓋的內容也在增多,因此需要相應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政府不僅需要加大相關預算,還應當充分發揮引導職能,吸引社會資金融入到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中來,鼓勵當地的先進企業和個人為家鄉建設盡綿薄之力。保持現有農村水利建設項目資金渠道,擴大項目資金投資范圍,把農村中小型水利工程項目也納入項目預算。農村水利建設項目還要實行嚴格的項目審查、立項、規劃預算和規范項目實施管理制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所需的巨額投資,無論靠國家、集體或農民個人的單方面努力都是難以承擔,必須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為主、農民投入為輔、其他渠道投入為補”的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新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入機制。

4、加強農村水利隊伍建設

適應水利改革發展新要求,全面提升水利系統基層干部職工隊伍素質,切實增強農村水利勘測設計、建設管理和依法行政能力。要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采取招聘等方式引進專業人才,補充新鮮血液,逐步改變水利專業隊伍人才短缺的現狀。要充實和穩定鄉鎮水管人員隊伍,鄉鎮水利站已核定的在編人員,其人頭經費要納入財政預算,并按規定繳納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等各類保險。支持大專院校、中等職業學校水利類專業建設。完善人才評價、流動、激勵機制。鼓勵廣大科技人員服務于水利改革發展第一線,加大基層水利職工在職教育和繼續培訓力度。大力實施和推進水利人才戰略,建設好水利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經營人才三支隊伍,堅持為民、務實、清廉,大力弘揚“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行業精神,建設一支素質高、業務能力強,能打硬仗的水利隊伍。

5、不斷強化組織保障

切實加強對水利工作的組織領導,把水利發展與改革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指導,統籌安排,周密部署,做到認識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水利建設責任體系,把水利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目標責任制和干部考核體系。要高度重視加強農用田水利基礎設施與管理工作,成立專門的班子,加強組織領導。要提高對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把完善農村水利基礎設施體系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

結束語

盡管建立完善的農村水利基礎設施需要很長的時間,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但只要通過合理有效的水利規劃,科學的水利管理,就能夠為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構筑一道堅固的防護墻。我們相信,在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和民眾的支持下,農村水利建設定能全面出擊,各個擊破。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必將大刀闊斧,走進新時代。

參考文獻

[1]馮廣志.小型農村水利改革思路[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1(08):123.

篇10

一、基本情況

縣位于市南部,下轄8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面積1138平方公里,總人口48萬人,耕地面積78萬畝,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商品糧基地縣,也是糧油加工大縣。全縣現有規模以上糧食流通加工企業37家,其中面粉加工企業21家,年加工能力120萬噸;流通企業3家,年購銷糧食20萬噸,儲存企業2家,倉容6萬噸。2009年,全縣夏秋兩季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04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50萬噸。糧食生產以小麥、玉米為主。搞好糧食宏觀調控,確保糧食安全是糧食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我縣國有糧食企業的基礎設施現狀與我縣糧食安全的要求和糧食流通發展新形勢的要求還有差距,必須加大糧食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二、現狀、問題和發展趨勢

(一)糧食流通基礎設施的現狀

縣現有糧食儲存企業2家,存儲能力4.3萬噸,國家糧食儲備庫儲存能力2.5萬噸,實存中央儲備糧2.4噸,糧權屬中儲糧總公司,由中儲糧總公司公司管理。縣糧食儲備庫儲存能力1.8萬噸,現存小麥1.3萬噸,糧權屬縣政府,由縣糧食局管理。按全縣人口計算,人均糧食27公斤,按城鎮戶口計算,人均糧食100公斤。我縣國有糧食倉儲設施集中于這兩個國有糧食購銷企業,以標準倉為主,現有糧倉總數8棟,總面積10700平方米。目前,我縣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倉容嚴重不足,設施需要更新,糧油檢測體系不健全,所有這些已不適應糧食流通發展的需要,已成為制約我縣糧食流通發展的主要因素,政府調控糧食市場,實施宏觀管理,客觀上要求有合理的糧食基礎設施作保證,以適應糧食發展新形勢的需要。

(二)糧食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的問題

1、投入嚴重不足。糧食物流設施是保證糧食流通和糧食正常供應的前提條件。但是,國家在我縣這方面的投入少,地方政府因財力有限投入也少,其他經濟主體因為糧食設施的高投入低回報和糧食行業是一個薄利行業等因素,參與投資的積極性也不高,正是由于缺乏穩定的糧食基礎設施投資機制,導致了目前糧食基礎設施建設難有保障。

2、倉容不足直接影響糧食收購,從而又直接影響國有糧食企業主渠道作用的發揮。國有糧食企業現有倉房倉容量小,倉儲效率低,倉房的硬件技術條件差,難以保證儲糧需求。

3、糧食物流批發市場缺項。由于國有糧食企業資金困難,一直無能力自行籌建,我縣沒有糧食批發市場,糧食市場體系沒有真正建立。

4、檢驗檢測設施滯后于糧食市場的需要。一是我縣未建立糧油質檢中心,不能滿足新形勢下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行政,市場監管的需要;糧食質量監督檢查體系急需加強和完善;二是只有基本的檢驗檢測儀器設備,使承儲企業不能與市場有效連接,難以做到優質優價,相關儀器、設備的配置勢在必行。

5、信息化、網絡化建設遠遠落后于時展。關系社會糧食品質安全的糧食品質監測信息系統、糧食市場供給安全的應急處理系統和市場預警信息系統尚未建立,使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不能及時有效的從市場獲取所需信息,為正確決策提供幫助,宏觀調控相對滯后。

6、糧食物流設施、設備需要更新配套。主要沒有計算機糧情檢測設備,機械通風設備,環流熏蒸設備,已年久需要更新才能適應新形勢和發展的要求。

(三)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趨勢

1、糧食基礎設施建設是全縣糧食生產和流通發展的需要,我縣主要糧食品種玉米和小麥的產量,超過50萬噸,按80%的商品率計算,每年有40萬噸的商品糧需要出售,國有糧食部門掌握50%的糧源收儲量就達20萬噸,現有倉儲能力顯然達不到這個要求。

2、糧食基礎設施建設是政府有效實施宏觀調控的需要,也是適應糧食現代物流的需要。糧食商品化、購銷市場化,要求政府加大對糧食市場調控的力度,作為政府糧食宏觀調控載體和實施糧食宏觀調控主體的國有糧食企業所承擔的地方儲備糧、軍糧以及其他政策性糧食供應的任務越來越大,糧食購銷吞吐量也逐年增加,陳舊不足的倉儲設施難以滿足政策性購銷業務增加的需要。

3、糧食基礎設施建設是搞活糧食流通的需要。建立規范的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對全社會糧食流通實施規范化管理,不僅是糧食購銷市場化運作的要求,也是搞活我縣糧食流通,保持糧食供求總量平衡的需要。我縣糧食融入大市場,大流通,就要建立穩定可靠的糧食購銷渠道,加強與盟外毗鄰地區的糧食購銷協作,因此,必須建立糧食批發市場交易市場,盡快與糧食大市場,大流通對接。

4、糧食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國有糧食企業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增強市場競爭力和生存能力,使其不斷發展壯大的需要。

三、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確保糧食安全、食品安全、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全面貫徹落實《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等精神,立足于糧食商品化、購銷市場化,主動適應全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要求,整合現有基礎設施功能,降低糧食流通成本,提高糧食流通效益,集中建設,改造一批糧食倉庫、糧食加工廠和糧食批發交易市場,使結構布局進一步合理,糧食流通的信息化、市場化和集約化程度明顯提高,健全和完善糧食收儲、供應和公共服務體系,提高供應保障能力、管理能力和水平,增強宏觀調控能力,確保全縣糧食安全。

(二)基本原則

1、確保糧食安全。加強糧食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投資,調動和發揮企業的積極性,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切實保護農民利益,增強政府的糧食宏觀調控能力,確保糧食安全。

2、全面協調。綜合平衡現有設施的布局和發展。加強與毗鄰縣區的關系,統籌協調糧食購銷、產銷的關系,使糧食基礎設施在糧食收購、儲存、加工、銷售、運輸、檢測和信息處理等環節能夠發揮應有作用。

3、重點建設。優先解決糧食安全和宏觀調控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加大各級財政對糧食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達到糧食流通與基礎設施相匹配,發揮國有糧食企業的主渠道作用并不斷發展。

四、發展目標和重點項目及投資測算

(一)發展目標

經過“十一五”、“十二五”對糧食基礎設施的建設,到2015年使我縣糧食基礎設施的布局和功能得到明顯改善和提高,更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糧食安全和宏觀調控的需要;通過整合、提升和完善現有設施的整體功能,初步建立比較完善的糧食流通公共服務體系,發揮糧食行業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應有作用。

(二)重點目標及投資測算

我縣2011年—2015年糧食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建設內容包括三大類項目,糧食儲備倉容擴建項目,糧食倉房維修改造項目,農戶科學儲糧項目。

1、糧食儲備倉容擴建項目及投資測算

為了增強我縣國有糧食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生存能力,使其不斷發展壯大,充分發揮糧食宏觀調控方面的載體和主渠道作用,建立起地方儲備糧管理和供應的保障體系,穩定成品糧市場,有效應對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確保全縣糧食安全和切實解決農民賣糧難問題,更好的服務于廣大農民群眾。我縣現存地方儲備13000噸,今后五年內要不斷完善國家、省、市三級糧食儲備體系建設,在現在的基礎上,再通過多種渠道,積極向國家和省爭取糧食儲備指標,并建議縣政府增加地方儲備,逐步擴大儲備規模。今后幾年要把爭取各級儲備指標,擴大儲備規模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切實抓在手上,力爭多儲糧。計劃在2011年—2015年新建容量為3萬噸的標準倉房8棟,長52米,寬21米,開間4米的平房倉,堆糧高5米,總建設面積為8736平方米,計劃總投資1440萬元,主要內容為:工程費用1397萬元、其它費用43萬元。其中:工程費主要包括:倉儲工程費用、輔助工程費用、公用工程費用、室外工程費用。其它費用包括:建設單位管理費、勘測費、設計費、辦公及生活用具購置費,生產職工培訓費。

2、糧食倉房維修改造項目及投資測算。包括墻體加固、倉項保溫、倉房門窗密閉等;同時輔助設施項目,包括地坪、消防井、水電設施改造等。計劃在2011年—2015年總投資200萬元。

3、農戶科學儲糧項目及投資測算。農戶科學儲糧專項工程是擴內需、保增長、重民生、促和諧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農村民生工程建設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有效措施,根據《農戶科學儲糧專項管理辦法(暫行)》(國糧辦展[2009]150號)、《農戶小型糧倉建設標準》(LS/T8005-2009)的要求,2011年—2015年計劃在全縣六個鄉鎮新增農戶科學儲糧倉12000個,總投資456萬元。

五、政策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糧食基礎設施建設是糧食流通發展的必要條件,我縣糧食主管部門都要高度重視,統一認識,加強領導,把糧食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制定具體的專項推進方案,確保《規劃》的順利實施。

(二)加大前期工作力度

為保證糧食流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的順利實施和完成,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強管理和加大工作力度,按照規定程序認真做好各項前期工作,包括項目的可研論證、工程設計、招標投標、資金籌措等前期準備工作。要結合各自實際,在充分利用糧食倉儲、購銷、檢測等設施和技術的基礎上,編制好各項的專項規劃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并按規定程序報批后組織實施。

(三)積極爭取糧食基礎設施建設資金

加快糧食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是關鍵,因此,必須多方協調,多渠道籌措資金,爭取多方面的支持。

1、爭取國家、省政府各類糧食基礎設施專項建設資金和投資補助資金。

2、爭取市縣財政的投資補助。

3、爭取農發行的貼息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