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業稅務管理范文
時間:2023-03-27 17:18: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企業稅務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稅收體制的不斷完善,大企業在經營管理中遇到的涉稅問題越來越多。2009年和2011年,國家稅務總局分別下發了《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試行)》(國稅發〔2009〕90號)、《大企業稅收服務和管理規程(試行)》(國稅發〔2011〕71號)。這說明國家越來越重視大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當前企業的稅務風險主要有兩種,一是違法法律法規規定而被稅務機關稽查,引發稅款補繳、繳納罰款的稅務風險。二是未正確理解稅收政策,而承擔過多的稅收責任,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大企業通常具有集團化、國際化、經營活動復雜化的特點。雖然大企業的財務制度相對完善,但其涉及的稅務風險卻依然不容小覷。
1我國大企業稅務風險的來源分析
1.1經營活動復雜
大企業相對中小企業而言,財務制度完善,由“做假賬”等低級會計錯誤所引發的稅務風險較少,但大企業由于集團化、國際化等原因,其經營活動較為復雜,極易引發稅務風險。大企業的經營活動往往涉及企業變更、企業重組、重大并購以及國際交易等。這類經營活動往往涉及多個稅種及多個子公司,稅制和組織形式的復雜性增加了此類經營活動的稅務風險。如在并購事項中,若企業未能考慮被并購公司的稅收遵從情況,在調查不充分的情況下很有可能承擔兼并企業所導致的稅務風險。又比如某大型設備制造企業簽訂了含有“包稅”條款的合同,承擔了不必要的稅收負擔,短短幾年間就增加了幾千萬的稅務成本。
1.2稅收籌劃不當
大企業稅務風險的另一來源是稅收籌劃不合理。一方面,如果企業缺乏納稅的主觀能動性,缺少對自身經營活動的整體稅務籌劃,那么企業會承擔許多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如果企業稅收籌劃不當,打政策的“球”,也極易引發稅務風險。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避稅的打擊力度,積極開展反避稅行動,2015年我國反避稅對稅收增收貢獻580億元。如果企業不能及時把握和理解相關的稅收政策,其稅收籌劃往往不合理,由此引發的稅務風險不容小覷。
1.3稅收政策執行標準不統一
我國大企業對稅收政策的關注度較高,但由于稅收政策在各地的執行標準不一致,使得大企業內部不同分支機構所遵從的稅收政策標準不統一,增加了企業的稅務成本。以EPC業務的增值稅處理為例,各地口徑不一,有些地方將EPC的設計采購施工全部看成是建筑服務,適用建筑服務的增值稅政策,也有些地方將其看成相對獨立的兼營事項,分別計價、分別核算。可以看出,各地的稅收政策不一致,若大企業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忽略了地區間的政策差異,其會計處理與稅額的計算必然存在問題,必將導致稅收成本的增加。
1.4稅法變動程度大
我國當前正處于稅制改革之中,稅法的變動較大,且變動的時間也不固定。2016年5月1日起,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全面推行,原來征收營業稅的行業將不再征收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同時不動產的抵扣也納入了增值稅的抵扣鏈條。從企業的角度而言,我國稅法的變動較大,由此引發的會計記賬方式以及稅費計算的差異也較大。財務人員需要不斷接受新的稅收政策,倘若企業沒有跟上政策變動的步伐,很容易出現稅務操作錯誤,加大稅務風險。
2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2.1稅務風險理念滯后
一是大企業的領導層對稅務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有待加強。盡管很多大企業已經認識到稅務風險對企業的重要影響,但其對稅務風險管理的作用僅局限于涉稅事項的“不違規”。企業領導層并未將稅務風險管理與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增加企業經營利潤聯系起來。二是大企業對稅務風險管理的認識不夠全面。企業僅認識到少繳稅款引發的補繳稅款、補繳滯納金等風險,但未曾意識到多繳納稅款也將使企業承擔不必要的稅務風險。因此,許多大企業在事前缺少稅收籌劃,只能被動地多繳稅款,接受損失。
2.2缺少稅務風險管理部門
當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尚未設立專門的稅務風險管理部門,諸多涉稅事項往往由企業的會計人員代為辦理。而會計人員由于缺乏稅法知識的系統培訓,很難正確把握稅收政策的精神,在涉稅事項的處理上,也只設計申報納稅等基本實務,很難涉及稅務風險管理。事實上,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涉及到的稅務知識較為復雜,需要專業的辦稅人員從事稅務風險管理。缺少稅務風險管理部門,不僅不利于企業涉稅事項的處理,更阻礙了企業對涉及的稅種進行整體把握和監控。缺少專業的稅務風險管理部門,企業所涉及的稅種無法得到統一的核算和管理,阻礙了企業與稅務機關的溝通交流,不利于企業稅務風險的管理。
2.3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我國企業尚未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其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在這種情況下,即便企業有意控制稅務風險,其制度缺陷也會影響稅務風險控制結果,稅務風險控制的理念很難落實到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始終。我國大多數企業缺少內部稅務審計制度,無法針對企業經營特點以及稅務機關的要求定期進行檢查。企業對自身的稅務風險也缺少有效評估。在稅務審計上,很多企業缺少主動性,大多只是依照稅務機關的硬性規定進行自查或直接委托中介機構進行檢查。這兩種檢查方式均具有局限性。若只依照稅務機關的硬性規定進行自查,則容易忽視企業的經營特點,在自查過程中也容易顧此失彼。而中介機構很難真正了解企業的經營管理流程和涉稅情況,因此委托中介機構進行檢查同樣存在風險。
2.4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
大企業在稅務風險管理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這包括企業內部溝通不足以及企業與稅務機關之間的溝通協調不暢。企業內部溝通不足表現在稅務部門尚未直接參與到企業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在稅務風險管理上,企業的稅務部門處于被動位置,無法為企業的重大決策進行事前規劃與風險監控。同時,企業內部各部門間缺少有效溝通,阻礙了企業內部其他部門對稅務風險的認識不足,未及時將相關的稅務信息傳遞給稅務管理部門。因此稅務管理部門對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大多為事中或事后調控,較少能達到未雨綢繆的效果。大企業與稅務機關之間的溝通協調不暢表現為復雜涉稅情況的處理問題難以及時有效地得到稅務機關的回復以及企業稅務管理部門人員與主管稅務機關的意見時有不一。由于我國稅法較為復雜、稅務機關對大企業的管理尚處于探索階段,大企業遇到復雜的涉稅事項時,往往無法得到主管稅務機關的及時解答。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依靠自身的稅務團隊處理涉稅事項時,很容易存在企業與主管稅務機關對政策的把握不一致的情況,從而大大增加了企業的稅務風險。
3優化我國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建議
3.1深化大企業的稅務風險理念
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成果與企業對稅務風險的認識程度息息相關。這不僅需要企業的領導層進一步認識稅務風險,也要求基層執行人員樹立稅務風險防范意識。領導層應站在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上,正確認識稅務風險的管理作用,深化稅務風險理念。大企業的領導層在制定企業發展方針、戰略步驟的同時,應及時了解最新的稅收制度變化,將企業的發展與稅務風險相結合,制定出符合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方案。不僅領導層需要繼續深化稅務風險理念,基層執行人員也應加強對稅務風險的認識。大企業在內部管理過程中,應大力宣傳稅務風險防范意識,達到稅務風險防范人人有責的境界,并將這種意識落實于日常的工作中。
3.2成立專門的稅務風險管理機構
大企業應成立專門的稅務風險管理機構,該機構可設置在稅務管理部門,也可設置于財務部門。稅務風險管理機構的人員不僅需要處理納稅申報、發票管理、日常稅務自查等,還需參與到企業的重大管理決策中,及時指導企業重大涉稅事項的處理、制定符合企業自身情況的稅收籌劃方案、統一管理企業的涉稅行為。稅務風險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不僅需要擁有豐富的稅務知識,還需要具備較高的財務管理水平。不僅如此,稅務風險管理機構人員還需及時了解稅收政策,建立良好的稅企溝通關系。因此,在機構人員的配置上,要考慮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財務管理水平、溝通交流能力與學習能力。在日常的員工培訓中,應加強對稅務風險管理機構人員的培訓,提高工作人員對稅務風險的識別和應對能力。
3.3建立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
建立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重在兩方面,一是要加強大企業稅務管理部門與企業部門的溝通交流。我們知道,稅務風險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而企業的稅務風險防范也不僅是稅務部門的工作。因此,稅務管理部門人員與其他部門溝通交流時,應樹立防范稅務風險人人有責的意識,加強各部門人員對稅務風險的重視程度。同時,稅務管理部門應積極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改變事中或事后控制的被動情況,爭取在重大涉稅事項前做好規劃。稅務管理部門應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部門的涉稅事項,建立良好的協作關系,才能有效降低稅務風險。二是要建立有效的對外溝通交流機制,尤其是與稅務機關的溝通交流機制。稅務管理部門要注意信息不對稱產生的稅務風險。稅務管理部門應多與主管稅務機關溝通交流,認真學習稅務機關對稅收政策的解釋。同時,稅務管理部門也應主動及時地向主管稅務機關交流企業的生產流程,在涉稅事項發現變化時,應積極主動地配合稅務機關工作,避免信息不對稱造成的稅務風險。在遇到模糊的涉稅問題時,應主動咨詢稅務機關意見,避免雙方因意見不統一而產生的風險。
參考文獻
[1]王玉蘭.構建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探討[J].稅務研究,2013(04).
[2]陳天燈.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研究[J].管理世界,2013(06).
[3]鄧茜.我國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
[4]陳曦.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3.
篇2
關鍵詞:大企業;稅務風險;成因;管理
一、大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相關概述
稅務風險是指在不違反稅法的基礎上,由于沒有進行合理的稅務籌劃,使稅負降低而使公司的收益受到影響的一種風險。具體來說,稅務風險指的是企業沒有正確遵守稅法的相關規定,從而使企業的未來經濟利益產生具有不確定性。一方面,企業會因為沒有按時按規定交稅而受到懲罰;另一方面,企業沒有充分利用稅法的相關規定而多付出納稅的成本,從而造成企業經濟利益受損。根據稅務風險的來源不同,可以將稅務風險分為企業外部稅務風險和企業內部稅務風險;根據稅務風險的性質不同,可以將稅務風險劃分為交易風險、經營風險、環境風險和財務風險等;根據稅務風險的嚴重程度不同,可以將稅務風險分為致命風險、高度風險、中度風險和低度風險;根據涉稅環節的不同,可以將稅務風險分為采購環節的風險、加工環節的風險和銷售環節的風險;根據納稅人的納稅義務的不同,可以將稅務風險分為登記認定風險、事項報告風險、憑證管理風險、稅額計算風險、稅收優惠風險、納稅申報風險和稅收救濟風險等。企業風險管理的流程為首先建立企業風險管理的原則和框架,也就是進行內部環境建設,然后在戰略層面設定風險管理目標,接著預測并確認可能發生并影響目標實現的各種風險;然后對風險進行評估,不僅對其進行定性評估,還要進行定量評估,判斷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產生什么樣的后果;根據評估結果,針對不同類型的風險采取不同的風險管理策略,也就是進行風險應對,最后是進行控制活動,在這個過程中要按照指定的規章制度進行實施。
二、大企業稅務風險成因
對大企業進行稅務風險管理,有利于企業更好地規避風險,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在制定規范稅務防范措施之前應當對大企業稅務風險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大企業稅務風險內因
首先,大企業對稅務風險的認識不足。在我國,對風險管理的認識要比國外發達國家晚,直到2006年國務院才頒布《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重視企業的稅務問題。但到現在,很多企業都沒有對稅務風險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不清楚稅務風險會給企業造成什么損失。其次,大企業缺乏專業辦稅機構和人員,很多時候都是由內部的會計或出納人員辦理該項工作,由于工作性質不同,沒有很好應對稅務風險。再次,大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當前很多企業并沒有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導致在稅務風險控制的過程中,結果與初始目標偏離,那么稅務風險控制也就難以落實到實處。最后,大企業稅務籌劃不當導致稅務風險,使企業面臨著多繳納稅款的風險。
2.大企業稅務風險外因
首先,稅收立法方面的稅務風險,我國的法律雖然也保護納稅人的利益,但更主要的是保護國家行政權力,這樣很多時候會出現稅務機關與納稅人責權關系不對等的情況,納稅人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從而導致稅務風險的增加。其次,稅法本身層面的稅務風險,我國的法律體系當前還不完善,稅收法律制度也會存在一些弊端,如實施條例或具體制度不相匹配,政策內容模糊,這樣就很容易使企業的稅務風險增加。再次,執法方面的稅負風險,由于稅務機關與企業之間的信息具有不對稱性,出于自身利益考慮,稅務機關有時候并不會把所有的政策都向企業宣傳,加上稅務機關在執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失誤,這些都會增加企業的稅務風險。
三、大企業有效應對稅務風險的措施
為了有效應對大企業的稅務風險,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全面、準確地識別稅務風險,識別稅務風險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可以充分運用各種方法和技術對潛在的各種稅務風險進行歸類和整理,并分析稅務風險產生的各種原因。其次,可以采用情景分析法、壓力測試法、風險坐標圖法和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對稅務風險進行評估,然后根據風險的大小及企業自身的內外部環境采取稅務風險規避、稅務風險降低以及稅務風險轉移等措施。再次,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企業應當建立稅務風險管理的信息與溝通制度來保障自身企業的利益,使企業的稅務部門、董事會、監事會及管理層能及時對稅務進行溝通和反饋,在具體的操作中,企業可以通過構建和完善基礎信息系統、構建內部信息溝通渠道和構建外部信息傳遞和溝通機制這三個方面來完善企業的信息與溝通制度。最后,企業要做好稅務籌劃工作,要熟悉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如近些年頒布的區域稅收優惠政策、和諧社會稅收優惠政策和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稅收優惠等,這樣不僅利于把握國家的政策導向,而且能使公司獲得節稅利益。
參考文獻:
篇3
一是信息不對稱問題。信息是21世紀的第一生產力,比爾蓋茨也說過,未來要么是電子商務,要么沒有商務。在信息時代無法掌握信息,將成為功能性管理文盲,這是擺在我們面前最為嚴峻的課題。毫不客氣地說,我們目前的大企業稅收管理工作,正在墮落為功能性文盲,與大企業集團相比,稅務局的稅收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信息系統之外。大企業集團是依靠高度發達的信息技術作支撐發展壯大起來的,如果沒有信息技術,大企業集團不會發展到今天這樣全球化的規模。比如沃爾瑪實現了在深圳總部財務核算的體制,它給各個分支機構鋪設專線進行信息化管理。大型企業集團都有專門量身定做的管理軟件,東風汽車公司及其分公司使用的ORCALE軟件、神龍汽車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使用的SAP軟件、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使用的是QAD軟件,東風隨州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和東風汽車車輪有限公司隨州車輪廠分別使用的是用友和EC。這些企業花重金定做管理軟件,除了自身發展需要以外,也為規避稅收預留了極大空間。既使是用友和EC這樣相對簡單的管理軟件,在稅務系統內部,由于管理體制和基層管理人員素質問題,使得能夠熟悉操作用友和EC的人員都非常缺乏,而對于相對復雜得多SAP軟件和ORCALE軟件,能夠懂的人更少了。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大企業集團先進的操作軟件,復雜的管理系統,將稅務管理與企業管理隔成兩個世界,從而使稅務管理隔山看海,隔霧看花,鞭長莫及,被人牽著鼻子走,失去稅收管理主動權,淪落為企業的辦事員。在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上,稅務局還存著巨大的政策設計缺陷和稅收數據管理體制缺陷,我們法律規定要求企業上報的數據非常有限,與當前大企業海量的數據形成巨大的反差,因此必須明確界定大企業標準,重新規定大企業上報的數據表格,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此外,大力改革當前稅收管理數據高度分離相互封閉的稅收管理數據體系,建立綜合型的數據分析管理體制,這都是極為迫切的任務。
二是體制不適應問題。當前的稅收屬地管理原則、多級行政管理原則、分稅種設內部機構原則、國地稅分立原則、不分納稅人類別一刀切的稅收管理原則,不僅完全不能適應大企業快速發展形勢,而且與大企業要求集中管理的呼聲是相背離的,從提高稅收征收管理效率,提高稅收征管資源優化配置效率來說,也是相背離的。我們了解到湖北電信、湖北人壽等公司都實現了省級財務集中核算,市州局分公司都是報賬制單位,所有的會計核算憑證都集中到省公司。沃爾瑪湖北公司以及華潤蘇果超市有限公司今年分別要求實現稅務集中管理與稽查。隨著大企業發展狀大和對分支機構控制手段增強,總部經濟特征明顯突出。如果不改革現有大企業稅收管理體制,因勢而為,順勢而變,我們的稅收管理工作將始終是被動的,無論從大企業稅收管理角度,還是從提供納稅服務方面,都會與大企業的期望遙遠。
三是信任不對接問題。一切的管理與服務問題,最終體為某種關系,這是潛在的核心問題,反映的是思維背后的靈魂平等與利益博弈問題,無論是“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管理宗旨,還是“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稅收管理職能,最終還是體現為納稅人的信任與否。在最近的湖北省治庸問責問卷調查的實際情況看,企業對我省稅務局信任是有限度的,我想這不是湖北國稅的個案,在全國應該都是這樣的情況。我們對企業的不作為、亂作為、消極作為俯首皆是,從稅務管理思想、稅務管理體制到稅務管理人員素質,全面體現了中國式的管理思維,寫滿了中國式的管理特征,如果不是對權力的畏懼,或者是蔑視,不會有人真正對這樣的管理抱有實在的好感與真正的信心。我們只有徹底改變根深蒂固的不對等的征納管理思維,建立真正平等與信任的征納關系,真正尊重企業,建立坦誠溝通關系,信息不對稱問題與管理模式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稅企信任不對接問題其實深刻而微妙地反映了體制管理問題與思維方式問題。
要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我認為必須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重構大企業稅收數據管理體系。主要有三個方面:(一)必須從立法的角度重新規定大企業申報的各項報表數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二章第三節第二十五條規定:“納稅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辦理納稅申報,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其他納稅資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四章第二十六條中明確要求納稅人辦理納稅申報時,應當如實填寫納稅申報表,并報送財務會計報表及其說明材料。而相應納稅申報表和財務會計報表,分別體現在各個相關稅種的管理條例中。也就是說,法律法規規定企業上報的數據具體體現為《增值稅納稅申報表》、《消費稅納稅申報表》、《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以及財務會計報表,這構成了當前稅收數據體系的基本框架。問題在于,法定上報的數據與企業實際的海量數據形成了巨大反差,當前大型企業集團組織架構錯綜復雜,核算體系龐雜,呈現出跨地域、跨行業、跨國家、跨文化、跨階層、高專業、高科技、高戰略、高集中、高籌劃和高風險等復雜特征,僅納稅申報表和財務會計報表,無法全面真實地反映企業實際經營情況,與當前國際上通行的稅收風險管理要求相去甚遠,從而全面地影響稅收征管質量。隨著企業不斷發展,企業管理也發生質的改變,歐洲最有影響的商業思想家弗雷德蒙德·馬利克(FredmundMalik)指出,對企業的評價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銷售與盈利的評價,而個體表現在六個方面:即市場地位、創新業績、生產力、人才吸引力、財力和盈利能力。沃爾財務狀況綜合評價模型,用十項財務指標來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發展能力。當前我國法定的數據采集模式與企業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大企業集團不僅可以利用我國稅制設計和管理體制的巨大缺陷,進行充分的稅收籌劃,稅收調配也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地步,在老鼠與貓的游戲中,我國稅收管理者扮演的是現實版的被老鼠捉弄得狠狽不堪的貓的角色,基層稅務局稅收管理離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稅收管理差距遙遠。因此,必須學習美國國內收入局的做法,明確界定大企業的標準,重新規定大企業納稅申報表的相關內容,全面改革現有的管理方式,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實現大企業集團數據管理體系的重構,從根本上解決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如果不改變這一現狀,任何征管模式改革都將無功而返,現代化稅收管理目標無法實現。(二)必須實現大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軟件與稅務局電子申報軟件的直接自動對接。目前大企業都實現了電子報稅,電子申報軟件取代紙質報表,提高了數據采集能力。但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電子申報,真正意義上的電子申報是大企業集團的生產經營管理軟件與稅務局的電子申報管理軟件直接自動對接,企業每發生一筆業務,開具一張發票,記錄一個會計憑證,稅務局電子申報系統都會自動反映和記錄,根本不需要企業財務會計人員將企業數據經過人工工序錄入到稅務局的電子申報軟件中。從本質上說,當前的電子申報仍然是手工申報的現代版,只不過在手工操作手段上從紙質進化到電子信息系統,企業申報數據調整空間仍然存在,數據真實性得不到保障。實現大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軟件與稅務局的電子申報軟件直接自動對接,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信息管稅,這一點并非難以做到。今年五月份我帶領湖北省國稅局大企業稅收管理部門赴四川省考察大企業稅收管理工作時了解到,四川省國稅局在稅收綜合績效評估工作中使用無錫奇星公司開發的《國稅評估軟件》和《數據采集軟件》,自動獲取企業完整的核算賬套,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2010年四川省稅收征管質量綜合績效考核工作查補入庫稅收18.2億元,很好地說明了獲取真實數據并非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信息化管理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我覺得國家稅務總局大企業司開發的《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很好的數據管理與分析工具。(三)必須實現大企業稅收數據集約化管理。當前的稅收數據管理在法定上報內容和上報途徑與方式上盡管存在諸多不足,但如果能夠綜合利用這些數據,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但事實上大企業稅收數據分布在不同的部門之中,高度分離且相互封閉,形成數據管理的孤島,難以發揮綜合效能。同時,在各層級之間,數據也呈相互封閉狀態,以重點稅源監控數據為例,省局統計年納稅500萬元以上的企業,而市州局統計的是年納稅50—100萬元以上的企業,縣區局則可能將年納稅10萬元以上的企業都包括在內,這樣在各個管理層級之間,都有各自統計而其他層級并不知情的企業。此外,統計、商貿、財政、銀行、地稅、國庫、海關等政府各個職能部門都有相關的涉稅信息,但是國稅部門取得第三方涉稅信息渠道不通暢,有時靠部門協調解決不了問題,甚至需要政府主要領導出面才能獲取。為了發揮數據的綜合管理效能,迫切需要實現大企業稅收數據集約化管理,稅收征管模式變革必須以此為核心來構建,重新設置內設機構職責與稅收管理層級與范圍,并建立獲取第三方涉稅信息的暢通渠道。
篇4
取得如此成績,跟財務管理的強化與創新密不可分。該局財務管理從基礎規范化做起,堅持制度創新,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嚴格考核審計,通過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財務管理結構和治理體系漸趨合理,財務管理的作用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相適應,服務并推動著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一、奮進的歷程,輝煌的業績
河北省水利工程局,系河北省唯一一家水利水電建筑總承包一級企業,建局50年來,走過了一條不平坦的發展之路。從50年代建局到80年代中葉,該局是按照公益性事業單位運行管理。1984年,省政府明確實行自收自支、定額上交,雖然仍然屬于事業管理,但基本上步入了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企業化之路。1993年隨著國家財稅體制改革,河北水工局徹底與財政脫勾,真正走上了市場化經營之路。13年來在局長陳洪臣的帶領下,堅持以生產經營為中心,以強化管理為重點,以班子建設為關鍵,實現生產經營每年上一個新臺階,財務收入由1992年的4000多萬元,猛增到2005年的5.2億元,經濟效益由虧損數百萬元到盈利上千萬元,并分別獲得省、部級“雙文明單位”稱號。
該局歷史上曾有過驕人的輝煌,建局后到根治海河時期,崗南、黃壁莊、大黑汀、朱莊等數十個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從河北水工人手中建起,突尼斯、孟加拉、盧旺達等一座座凝結中國人民友情的援外項目在河北水工局人手中成為美麗畫卷。然而,進入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隨著地方水利投資項目減少,特別是轉軌初期的短時不適應,河北水工局曾走入了低谷,人均產值不足萬元,效益逐年下滑。1993年以來,以陳洪臣為首的企業領導團隊,帶領全局職工堅持“轉機制,抓管理,練內功,增效益”的經營指導方針,大膽改革,創新管理,以質量體系國際認證,帶動局各項工作質量的提高。從省內、省外兩個小市場,到國內國外兩個大市場,從水利水電行業單一項目到“保水利,攻電力,闖交通,不放工民建”的市場定位,從漠河之濱到閩粵山脈,從克拉瑪依引水到海河入海口防潮,河北水工人的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按照該局局長陳洪臣的要求,“干一個工程,拓一方市場,交一批朋友,樹一座豐碑”,水工局靠產品質量站穩了市場,靠熱情服務贏得了顧客,靠科技創新掌握了產品主導,靠誠信守法贏得了社會的尊重。經過13年的不懈努力,水工局除具有承攬各種類型的水利水電樞紐工程資質外,還取得了市政公用、房屋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機電設備安裝、地基與基礎處理、預拌商品砼等相應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并具有了一級國際承包資質和勞務輸出等對外經營權,為工程局進一步擴大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5年完成了在建工程5.2億元的同時,簽訂中標合同8.04億元。先后在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京石段應急供水工程中,中標11項,合同金額10.6億元,且在已開工的三個項目中,有兩個被評為樣板示范工程,成為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一支名副其實的鐵軍。
在河北水工局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河北水工局的財務管理工作也以超越的理念和堅實的基礎,為水工局的跨越發展發揮出強力助推器的作用。
二、完善內控,夯實會計工作基礎
過去一個時期,特別是初期,由于缺乏市場經營的經驗,河北水工局也出現了很多決策上的失誤,曾經有過未經深入調研盲目投資,致使多個投資項目不僅沒有效益,還造成巨大投資損失的教訓。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后,在認真處理以往各項投資事項的同時,結合全國開展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達標活動,認真組織制定了財務管理辦法等20項內部控制制度,包括涉及經營方面的合同評審制度,投資決策論證審批制度等,還借此機會在全局范圍內廣泛開展了推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活動。從一點一滴做起,不放過任何一個環節,一張票據,一個科目,一項措施,逐項同規范化標準相對照,從局財務處做起,帶動全局會計核算工作的提高。1995年取得了河北省首批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達標認證,并參加了省財政廳組織的全省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巡回展,獲得省直機關單位第二名和全省第三名。通過加強基礎工作和內部控制,強化了財務管理,各項工作都上了一個新臺階。河北水工局于1995年首度實現扭虧為盈,全局的財務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于1996年被水利部表彰為全國水利財務會計工作先進集體。
三、整合資源,實現優化配置
過去受計劃經濟體制限制,河北水工局同其他省份的水利施工單位一樣,一方面為事業單位建制,另一方面均實行局、處、隊三級核算,不僅信息傳遞不暢,而且資源占用分散,企業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1998年以來,該局在局部試驗的基礎上積極推行項目法施工,取消隊級建制,處內建立內部勞務市場,由局或處直接組建項目經理部,不僅減少了中間環節,節約了管理人員和費用,而且由于項目完成的好壞直接與項目組人員的利益掛鉤,更有利于調動項目經理和項目組員工的積極性。
在推行項目法施工,層層落實經營責任制的同時,該局注重資源整合。對所屬會計單位實行銀行存款限額管理和集中開戶的現金管理形式,按照結算中心模式實現現金流量的集中管理。2005年在投標項目和中標金額巨增,工程投入加大的情況下,該局短期借款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減少6000余萬元。由于全局各處、廠、各項目部集中開戶,形成了規模,壯大了實力,不僅能夠進行大規模的資金投入,減少了短期借款,也同金融機構達成了共識,商定了專門的金融服務方案,不僅服務周到,還給予各種投標、履約保證方面的支持,有利地保證了全局生產經營的不斷發展,更有利地促進了全局經濟效益的提高。今年上半年,他們又推行更加集中的管理形式,新近中標的四個南水北調工程項目總投資近3億元,由局財務處直接負責收支管理,正在向著完全的結算中心過渡。
四、抓住機遇,實現二次創業
隨著舉世矚目的世紀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的開工建設,擅長于打大仗、打硬仗的河北水工局人,更是迎來了水利建設的春天。河北水工人沒有仰仗地利優勢,而是厲兵秣馬,積極備戰,科技攻關,精心組織。首先,在全局上下,全體員工從思想上樹立“創世紀精品,干世界一流”的質量意識,組織一次次的專業技術培訓班,成立了一個個科技攻關技術小組。隨著一項項技術難題被攻克,以及新設備、新工藝的熟練應用,河北水工局承建的唐河倒虹吸和滹沱河倒虹吸兩個工程在建項目,被南水北調建管處評為典型示范樣板工程。僅南水北調京石段應急供水工程中,河北水工局就中標11項,投資額達10.6億元。
面對大好的發展機遇,河北水工局黨委提出抓住歷史發展機遇,實現二次創業的宏偉目標。二次創業是基于1993年開始的第一次創業而提出來的。1993年初,本屆領導班子上任伊始,可以說河北水工局正處于經濟形勢嚴重困難的低谷時期,當時的水工局,人員多(離退休人員多)、包袱重、設備陳舊、技術落后、市場占有率很低,加上國家開始實行的銀根緊縮政策,有些項目由于生產設備短缺不得不放棄。由于連續數年虧損,企業處于惡性循環狀態。新班子從三項工作做起:⑴整頓各級領導班子。首先抓了干部隊伍建設,精簡機構,壓縮職能處室,調整充實了一大批懂經營會管理的各類人才(本人就是這時被任命為財務負責人的);⑵建立制度,落實各項責任制,做到嚴格考核、嚴格獎懲,強化內部各項管理;⑶全力抓生產經營,搶占市場,提出了產值利潤每年以10%速度遞增的目標,實際實現產值平均遞增20%。利潤方面,自1995年開始盈利后,經濟效益增長超過了產值的增長水平,職工收入每年增長11%以上。
2006年,經過近3年的拼搏經營,河北水工局的產值和效益已經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干部職工素質、企業競爭能力都有了新的提高,工程局黨委提出實施“二次創業”工程,并指出“一次創業創基業;二次創業創偉業”的宏偉藍圖。目前,全局上下正在全面開展創建學習型企業活動。河北水工局在較早取得ISO9000國際質量認證后,現又取得了(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GB/T2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河北水工局正在南水北調的主戰場與國內一流、超一流的企業同臺競技。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中原逐鹿,試看吾輩身手。河北水工局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未來一定會更大更強。用陳洪臣的話說:“規模化、集約化、全球化是現代企業家的理想和胸懷,河北水工局已經為河北乃至全國的水利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必將為全國乃至世界水利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篇5
關鍵詞:稅務管理;稅務風險;稅務風險管理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稅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隨著政府2009年《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導》的頒布,各企業也給予企業稅務風險管理越來越多的重視。要想促進企業的有效發展,稅務風險管理的落實很有必要。因此,本文就稅務管理流程下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進行研究,其不僅符合企業管理的需要,對企業的長遠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企業稅務管理的概念及內容
(一)企業稅務管理的概念
所謂稅務管理,其是以企業總體經營目標為基礎,結合有效信息,降低稅收成本,提高稅收效益,管理包括稅務策劃、控制、效益度量、業績評價等內容,且在企業管理各方面的層次上均有涉及。稅務管理需要明確其作用,其中運營控制使得稅務成本效益不斷提高,日常管理是實現稅務成本的降低,信息管理是針對稅務管理信息的實時提供。
(二)企業稅務管理的內容
企業稅務管理的內容主要有:一、稅務戰略管理層次,也就是籌資、投資以及收益支配決策,而收益支配決策包括稅務的策劃、控制、效益度量以及業績評價等內容。二、稅務運營控制層次,也就是生產、供應以及銷售經營中稅務的各項管理工作;三、稅務日常管理層次,也就是會計核算、稅企關系以及納稅申報管理中的稅務管理工作;四、稅務信息管理層次,也就是涉稅信息的收集、處理及輸出過程中稅務的各項管理工作。
二、企業稅務風險及企業稅務風險管理
(一)企業稅務風險的概念
企業稅務管理中的不確定性因素,就是企業稅務風險,其在稅務管理中客觀存在。然而,管理人員缺乏對企業稅務管理的了解,在實際的稅務管理中存在缺陷。稅務風險是指稅務目標管理、日常管理、運營控制以及信息管理等過程中,因涉稅事項的不確定影響,可能給企業造成一定的收益或者損失。稅務風險帶來收益或者損失取決于稅務管理者的風險認識及管理,如果其能有效進行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那么將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稅收成本效益,否則,企業將蒙受虧損的打擊。
(二)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概念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是指稅務管理人員在稅務管理過程中,識別并評價企業的稅務風險,通過有效風險控制機制的制定,盡可能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從而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三)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要點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要點包括內部環境、事項判斷、目標建立、風險應對、風險評估、監督控制以及信息傳送等。(四)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內容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內容包括稅務風險的戰略管理、運營控制、日常管理以及信息管理。以上內容都是在相應的管理過程中,對企業稅務風險的判斷與評價,并且建立合理的風險控制機制,有效降低稅務風險,減小企業損失。
三、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系統的構建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系統構建的整體結構:
(一)系統構建的整體目標
按照企業稅務管理流程標準,依據企業各項管理體系,加強管理人員對稅務風險管理工作的參與性,從而對企業稅務風險進行有效的判斷與評價,完成風險控制機制的制定,達成稅務風險的降低以及企業收益的提高。
(二)系統構建的整體結構
運營控制、戰略管理、信息管理和日常管理是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四個方面,其中,這些方面的內容包括目標設定、內部環境、風險評估、事項識別、監管控制以及風險應對等要素。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企業稅務管理工作中,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因此,對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進行研究,對企業發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按照企業稅務管理流程標準,依據企業各項管理體系,加強管理人員對稅務風險管理工作的參與性,落實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工作,可以使企業稅務風險降到最大,最大程度上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本文根據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現狀,結合實際,設計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系統,該系統綜合了多方面的因素進行考慮,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值得廣大企業在今后的稅務風險管理中應用。
參考文獻:
[1]羅威.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研究[D].暨南大學,2012
篇6
企業稅收成本由三部分組成:一是企業稅收負擔,即企業實際繳納的稅款;二是企業納稅成本,即企業執行和遵從稅法所負擔的管理成本;三是企業稅收效率成本,即稅制對企業選擇造成的扭曲。其中第三個部分的成本主要應由優化稅制來解決,本文不討論。本文主要討論前兩個部分。按照新古典經濟理論的基本理論假設,企業追求的目標是利潤函數極大化。因此,企業追求稅收成本極小化符合理性原則。企業有兩種途徑使其稅收成本最小化,一種是非法途徑,另一種是合法途徑。非法途徑包括偷稅、避稅、抗稅等形式,企業采取非法途徑一旦被稅務部門查處,必然受到法律制裁,故非法途徑的特點是可逆的。合法途徑是指企業通過稅務管理減少其稅收成本,其特點是不可逆的。需要指出的是,有的企業通過洗稅方式逃避稅務部門的監管,使其偷稅、避稅、騙稅所獲收益不可逆。
人們一般認為稅務管理屬于政府行為,實際上企業同樣需要稅務管理。企業稅務管理是指企業通過稅務決策、計劃、組織實施、控制和創新等環節使其稅收成本最小化的管理活動。傳統理論模糊企業稅務管理與企業稅務籌劃的界限,把兩者視為同一體。實際上企業稅務籌劃(tax Dlanning)只是企業稅務管理活動中的一個方面、一個組成部門、一個步驟。國際財政文獻局(IBFD)對稅務籌劃的定議為,稅務籌劃是納稅人通過經營和私人實務的安排以達到減輕納稅的活動。企業稅務籌劃側重于規劃如何使企業稅收負擔最小化,忽視或不重視企業稅務遵從成本。企業為減少其稅收成本僅僅停留在稅務籌劃階段是遠遠不夠的,企業還必須通過后續一系列的實施,實現其最終目標。一個好的稅務籌劃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執行和實施也無法使企業達到目的。古典管理理論認為,應該用科學的工作方法取代經驗工作方法,把計劃職能同執行職能分開,由專門的部門和組織承擔計劃職能,由另一部分人承擔執行職能。因此,傳統理念必須改變或糾正,企業應當從稅務籌劃上升到稅務管理這樣一個更高的層次來實現其稅務方面的目標。
企業稅務管理主要應關注稅務籌劃和組織環節,控制和創新環節與一般企業管理活動具有相同的性質。企業稅務籌劃應將企業成長與減輕企業稅收負擔結合考慮,企業稅務籌劃的最終目標是通過減輕企業稅收負擔使企業利潤極大化。依據彭羅斯的資源決定論,企業為依據一個管理框架結合在一起的資源聚合體,其邊界由管理協調范圍及權威溝通決定;企業成長的內部誘因主要來源于企業存在著剩余生產、資源和特別知識,企業成長的內部障礙主要是缺乏足夠的擴張所必需的專業化服務,尤其是缺乏規則,實施一個新項目所必須的管理能力與技術時,擴張就受到限制。企業稅務籌劃可以視為企業的一種特別知識,當它從企業的總體目標入手時,它能使企業獲得范圍經濟效果。企業進行稅務籌劃應分析外部因素與內部因素兩方面。外部因素主要分析稅制變化與動向、宏觀經濟形勢等。在稅制一定的條件下,企業使用方法可減輕稅收負擔,但如果稅制發生變化,這種方法不一定有效。比如,目前中國在企業所得稅制方面實行內外兩套不同稅制,按企業性質不同給予企業不同的稅收待遇,企業可以根據這種外部稅制環境,采取與外資合資成立中外合資企業獲取優于國有企業、私營企業的稅收優惠,但中國企業所得稅稅制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內外兩套稅制合并。企業就必須考慮這種變化趨勢作出相應調整,從產業方面而不是從企業性質方面來進行稅務籌劃。內部分析主要包括企業自身競爭優勢、企業目前所處行業競爭狀況、企業發展前景、企業研發能力等因素。
此外,企業在稅務籌劃活動中還應該分清主次以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對工業企業、加工修理業企業、商業企業而言,其稅務籌劃的重點應放在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上。
企業稅務管理組織是指企業在稅務管理活動中確定所要完成的任務、由誰完成任務以及如何管理和協調這些任務的過程。企業可以通過組織活動來實現稅制遵從或執行成本最小化。企業在組織環節主要考慮兩個方面的選擇。一是在企業組織內部是否單獨設立稅務管理部門負責企業稅務事宜。現在不少企業所有的稅務事宜全部交由財務部門負責,企業究竟采取哪種組織結構主要應根據企業自身資源而定。二是企業辦理稅務事項是否交由稅務中介組織辦理,如果由企業自己辦理,則又有多種選擇,比如是上門辦理納稅申報,還是郵寄申報納稅等等。
按照美國艾迪思的企業生命周期理論,企業生命周期包括成長階段、成熟階段和老化階段。與此相對應,企業稅務管理包括企業創立階段稅務管理、企業經營階段稅務管理和企業產權重組或清算階段稅務管理。企業稅務管理活動除使其稅收成本極小化以外,還有另一個目標就是如何使其稅收風險值降為零。依據行為經濟學提出的“損失規避”理論,相對于某一參照點,人們對損失的厭惡程度,要遠遠大于相同量的所得所帶來的高興程度。這一理論,與傳統的連續凹向原點的效用函數理論相比,更真實刻畫了人們對財富總量及其變化的心理感受。企業采取非法途徑減輕其稅收成本存在潛在稅收風險,一旦被查實,將面臨處罰,有的企業還因稅務問題破產。從長期看,企業應通過科學的稅務管理活動減少其稅收成本,同時又使其稅收風險值降為零。
企業稅務管理與政府稅務管理
一般認為稅務管理屬于政府或公共部門行為,與企業或私人部門行為無關。事實上,企業同樣存在稅務管理問題。從現實看,企業稅務管理由來已久,只不過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不同而已。隨著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對稅務管理問題會越來越重視。企業利用非法途徑減輕其稅收負擔的做法,比如偷稅、騙稅、抗稅等,風險越來越大,有的企業因偷稅、騙稅被查處以后倒閉破產,企業只有依靠合法途徑減輕其稅務負擔。在西方發達國家,企業非常重視稅務管理活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稅務部門打擊偷稅力度大,企業一旦被發現存在偷稅行為,則將受到嚴厲處罰。另外,雖然從長期看,稅制簡單化,比如單一稅(the fqat tax)的提出,是未來世界稅制變遷的趨勢,但要經歷相當長的時期,在一定時期內,稅制仍然相當復雜,給企業理解稅制、遵從稅制和執行稅制帶來困難,不少企業不自覺地違反稅法,招致損失,這就必然使企業越來越重視稅務管理,比如,選擇稅務中介組織幫助其解決稅務問題。
企業稅務管理與政府稅務管理之間既存在區別又存在聯系。二者的區別在三個方面:一是主體不同。企業稅務管理的主體是企業,是私人部門;政府稅務管理的主體是政府,是公共部門;二是隸屬范圍不同。企業稅務管理與企業其他管理相銜接,隸屬企業管理范疇,而政府公共稅務管理隸屬于公共管理范疇;三是出發點不同。企業稅務管理的出發點是降低企業稅收負擔、降低企業遵從或執行成本、降低企業稅收風險,而政府稅務管理的出發點是在既定稅法或稅制框架內使稅收收入極大化、降低公共部門征稅成本,降低政府稅收風險。兩者的聯系在于:一是有效的政府稅務管理會對企業產生策略引導效應。如果政府稅務管理對企業偷稅、騙稅行為發現能力提高,控管能力增強,將促使企業轉向加強稅務管理。如果政府稅務管理混亂,稅源監控能力、稅務稽查能力差,稅務部門內部存在大量腐敗,則企業采取的策略是弱化稅務管理,轉向采取非法途徑降低其稅收成本。比如,在有的國家,一些企業不向稅務部門申報納稅,并最終通過洗稅使其所偷、所騙稅款脫離稅務部門控管范圍,同時,企業長期不申報納稅,不設置賬簿,其納稅成本也趨近于零;二是有效的政府稅務管理有利于企業降低稅收執行成本,有利于企業提高稅務管理檔次。如果政府部門稅務管理能提供優質的納稅服務,稅務人員業務素質、道德修養、文化素質好,稅收征管制度簡明、透明、公開,稅收征管手段技術含量高,則有利于企業降低稅務管理成本,提升其稅務管理檔次;三是有效的企業稅務管理對政府部門稅務管理效率的提高有刺激作用。企業稅務管理水平提高的一個直接后果是“逼迫”政府提高稅務管理水平,加強稅務人力資源管理。企業進行科學稅務管理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企業向政府有關部門指出政府稅務管理存在的問題,通過合理途徑要求政府部門改進稅務管理。比如,企業為了節約稅制遵從成本,會要求稅務部門提供多樣化的納稅申報方式,提供更多更好的納稅服務;四是有效的企業稅務管理有利于政府部門降低稅收管理成本。如果企業稅務管理水平高,企業不采取或較少采取非法手段減輕其納稅負擔,則稅務部門反偷稅、反避稅、反騙稅成本會相應降低,稅務管理部門將把重點轉向創新稅收管理制度,提高納稅服務質量,研發和利用稅務管理新技術。
企業稅務管理與政府態度
在傳統上,有的地方政府對企業進行稅務籌劃基本持否定態度,甚至持敵視態度,認為企業進行稅務籌劃是鉆稅法空子,是非道德行為,應當反對或制止有的則對企業進行稅務籌劃持中立態度,既不贊成也不反對。企業稅務籌劃是企業稅務管理的主體,是企業稅務管理的核心構成要素。政府對企業稅務籌劃的否定或中立態度實質上是對企業稅務管理的否定,這兩種態度都應該摒棄,政府對企業進行稅務管理的態度應當改變,政府應鼓勵并引導企業進行稅務管理,為企業進行稅務管理提供便利。
在一國范圍內,企業利益與政府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一個國家的發展主要依靠企業的發展,企業發展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從某種意義上看,沒有強大的企業就沒有強大的國家,企業成長狀況或經營水映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企業是國家或政府稅收來源的主體,雖然西方發達國家主要依靠個人所得稅和社會保險稅作為政府來源,但個人收入主要來自企業。所以企業經營狀況好就能為國家提供穩定可靠的稅源。作為政府,應當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和促進企業發展。企業經營績效的提高來自其科學的管理,而稅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這個角度看,政府應當采取積極態度,鼓勵、支持并引導企業進行稅務管理,這應是納稅服務的重要內容。
在稅法存在一定漏洞的情況下,企業通過稅務管理(主要是稅務籌劃)鉆稅法空子,這不能成為政府反對或否定企業進行稅務管理或稅務籌劃的理由。最優稅制理論證明,在現實中不存在最優稅制。任何稅制都不可能盡善盡美,都不可能無懈可擊,也就是說,無論如何改進稅制,稅制總存在一定的漏洞,既然這是客觀事實,就應當允許企業鉆稅法空子,只要企業采取合法途徑。政府正確的做法是,不是否定或反對企業進行稅務管理或稅務籌劃,而是應當通過公共選擇程序不斷改進或優化稅制,盡量減少稅法漏洞。政府改進稅制需要有價值的信息,而要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可以搜集企業進行稅務管理或稅務籌劃鉆稅法漏洞的信息,從而有針對性的改進稅制。因此,從另一個側面看,企業進行稅務管理為政府改進稅制提供了一種信息獲取渠道。
篇7
關鍵詞:供電企業;稅務管理;電力資源
企業的規范管理,對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而稅務工作的規范性,又是企業提升發展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縣級供電企業日常經營中,應著重加強對稅務方面的培訓和管理,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一、稅務管理的重要性
稅務管理是企業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對企業的財務目標有著重大的影響。提升稅務管理的水平,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的稅收成本,還能夠提升企業財務的管理水平。使企業資源合理配置的同時,還能夠降低企業涉稅風險,從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一)降低企業稅收成本成本和利潤,一直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最關注的兩個點。而提升稅務管理水平,能夠大幅度的降低企業的稅收成本,使企業獲得更多的凈利潤。降低企業稅收成本這點,也是加強稅收管理的主要目標,更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必經之路。
(二)提升財務管理水平財務部門是企業的重中之重,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嚴重影響著企業未來的經營和發展。而稅務管理屬于財務管理的一部分,對稅務方面加強管理,除了能夠降低企業稅收成本,還能夠提升財務管理的水平。
(三)資源合理配置企業內部資源有限,合理的配置資源不僅能夠增強資源的利用率,更能通過多種途徑為企業提高利潤。而加強稅務管理,正是合理配置資源的一種措施。企業可以通過掌握的最新稅收政策,對項目進行投資或建設,從而增加企業的獲利途徑。
(四)降低企業涉稅風險企業之間的合作,不光要靠性價比高的商品,還要依賴企業的良好信譽。信譽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為了讓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企業通過多種途徑提升信譽。除了在交易過程中的誠實守信,企業還利用一系列的管理手段,避免商業糾紛和經營中的風險。而涉稅風險,對企業的信譽產生著重大的威脅。所以從企業信譽方面考慮,應對企業加強稅務管理,從而規避涉稅風險。
(五)提升企業競爭力加強稅務管理,在規避涉稅風險的同時,也為企業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使企業在加強稅務管理的過程中,提升了自身的競爭力。不僅使企業的經營現狀得到大幅度的改變,也為企業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縣級供電企業稅務管理現狀
盡管稅務管理在企業經營發展中占重要地位,但縣級供電企業稅務管理現狀卻不容樂觀。規模龐大和結構復雜是縣級供電企業的兩大特點,也為稅務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難度。縣級供電企業為了更好的經營發展,在稅務方面采用多種方法,從全方位的角度加強稅務管理。以達到提升稅務管理水平的目的,也為社會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
三、縣級供電企業稅務管理的常見問題
縣級供電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經常會被稅務管理的問題困擾。縣級供電企業稅務管理的常見問題,主要有企業員工、稅務制度和稅務觀念三個方面。
(一)企業員工問題縣級供電企業員工在稅務管理時,暴露出的問題有操作不規范、專業性差和稅務意識薄弱三個方面。稅務工作較為枯燥,工作人員的注意力不集中,就很容易導致操作的不規范。而且新員工的工作經驗較少,也容易在進行稅務工作時操作不規范。除了操作不規范,員工在稅務方面的專業性差,也成為了縣級供電企業提升稅務管理水平的一大阻礙。由于每年社會中培養的專業稅務人員較少,所以出現了稅務人員供不應求的情況。而縣級供電企業為了能夠正常經營,往往會招聘一些水平中等的工作人員,所以就導致了稅務部門專業性差的問題。由于專業知識不達標,直接導致了對稅務風險的認識不足。稅務風險的出現,不僅嚴重影響著企業的信譽,對未來的發展也有較大的影響。
(二)稅務制度問題稅務制度的不完善,導致縣級供電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問題不斷。完善稅務制度,成為了縣級供電企業發展的重點。在完善稅務制度時,不僅要將以往的漏洞補齊,還要從全方位的角度考慮制度的合理性。堅持以提升企業經營發展為前提,滿足合理性和實用性的要求。
(三)稅務觀念問題工作人員的稅務觀念不完整,在縣級供電企業稅務管理方面,是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工作人員的稅務觀念不完整,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相關的稅務政策和法律法規的認知不全,另一方面是對工作觀念沒有正確的認識。
四、縣級供電企業稅務管理提升策略
(一)企業員工方面對稅務人員加強培訓考核,能夠有效的提升縣級供電企業稅務管理水平。首先,應使企業員工樹立正確的稅務觀念,然后對員工的稅務知識進行培訓和考核。通過實踐效果和獎懲制度相結合,對縣級供電企業稅務人員的專業水平進行提升。
(二)稅務制度方面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稅務制度的完善,對縣級供電企業的稅務管理水平有著重大的作用。完善稅務制度,不僅能夠將責任安排到個人,還能夠加強企業稅務管理的力度,為企業的發展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三)稅務風險控制加強稅務風險控制,能夠使縣級供電企業避免涉稅風險。稅務風險的出現,不僅會對阻礙企業的生產發展,而且還對企業的信譽造成不良的影響。所以對稅務風險的控制,成為了提升稅務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篇8
2009年5月5日,國家稅務總局印發了《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試行)》(國稅發[2009]90號)(以下簡稱《指引》),旨在引導大企業合理控制稅務風險,防范稅務違法行為,依法履行納稅義務,避免因未遵循稅法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財務損失或聲譽損害。筆者認為,《指引》雖然是對大企業而言,但所有企業都存在稅務風險,都應正確識別、評估和防控,以盡可能地防范和規避。
一、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界定
企業稅務風險是因涉稅行為而引發的風險,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企業的涉稅行為不符合稅收法規的規定,應納稅而未納稅、少納稅,從而面臨補稅、罰款、加收滯納金、刑責(判刑、罰金)以及聲譽損害等風險;二是企業經營行為適用稅法不準確,沒有用足用活有關稅收政策,多繳稅款,承擔了不必要的稅收負擔。此次的《指引》針對的稅務風險主要是前者,但作為納稅人,從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考慮,在進行稅務風險管理時也應考慮后者。
根據《指引》中對稅務風險管理的說明,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是企業為避免其因未遵循稅法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財務損失、聲譽損害和承擔不必要的稅收負擔等風險而采取的風險識別、評估、防范、控制等行為的管理過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目標是:企業稅務規劃要具有合理的商業目的,并符合稅法規定;企業經營決策和日常經營活動應考慮稅收因素的影響,符合稅法規定;對企業涉稅事項的會計處理要符合相關會計制度或準則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納稅申報和稅款繳納要符合稅法規定;稅務登記(變更、注銷)、憑證賬簿管理、稅務檔案管理以及稅務資料的準備和報備等要符合稅法規定。稅務風險管理的目標重點突出稅務行為的“合規性”,即涉稅事宜均須符合稅收法律規定。企業在稅務風險管理過程中,首先,要確定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目標,建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機制;其次,正確識別、評估稅務風險;再次,提出稅務風險應對措施,及時控制風險;最后,評估、反饋和改進稅務風險管理機制(也可穿插于稅務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控制環節中)。為降低管理成本,實現協同效應,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可以融入企業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之中。
二、企業稅務風險識別
1、建立、健全企業風險管理組織體系。一是規范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股東大會、董事會要依法履行職責,形成高效運轉、有效制衡的監督機制。董事會負責確定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總體目標、風險偏好、風險承受程度,批準風險管理策略和重大風險管理解決方案及稅務風險管理監督評價審計報告。二是企業應結合業務特點和內部稅務風險管理要求,設置稅務管理機構和崗位,明確各崗位的職責和權限,建立稅務管理崗位責任制。三是建立科學有效的職責分工和制衡機制,確保企業稅務管理的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2、識別企業內部稅務風險因素。企業內部稅務風險因素包括:企業經營理念和發展戰略;稅務規劃以及對待稅務風險的態度;組織架構、經營模式或業務流程;稅務風險管理機制的設計和執行;稅務管理部門設置和人員配備;部門之間的權責劃分和相互制衡機制;稅務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對管理層的業績考核指標;企業信息的基礎管理狀況;信息溝通情況;監督機制的有效性;其他內部風險因素。分析企業的內部稅務風險因素,有利于企業從高管態度、員工素質、企業組織結構、技術投入與應用、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內部制度等微觀方面識別企業自身可能存在的稅務風險。
3、識別企業外部稅務風險因素。企業外部稅務風險因素包括:經濟形勢和產業政策;市場競爭和融資環境;適用的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稅收法規或地方性法規的完整性和適用性;上級或股東的越權或違規行為;行業慣例;災害性因素;其他外部風險因素。對企業外部稅務風險因素的分析和識別,有利于企業從宏觀經濟形勢、市場競爭、產業政策、行業慣例、法律法規規定、意外災害等方面分析企業所處大環境下可能遇到的稅務風險。
4、將風險識別細化。企業應全面、系統、持續地收集內部和外部相關信息,查找企業經營活動及其業務流程中的稅務風險,并將風險識別任務細化,對于組織結構復雜的企業,可根據需要在分支機構設立稅務部門或者稅務管理崗位;對于集團型企業,可在地區性總部、產品事業部或下屬企業內部分別設立稅務部門或者稅務管理崗位。組織結構復雜的企業和集團型企業,由于其經營業務多樣,經營活動復雜,管理流程較長,不容易發現下屬單位的個別風險,通過細化風險識別,可以使企業更好地識別實際經營存在的稅務風險。
5、實行風險的動態識別,建立經驗數據庫。企業應建立系統、有效、動態的稅務風險識別體系,時刻注意識別和評估原有風險的變化情況以及新產生的稅務風險。該體系可由企業稅務部門協同相關職能部門實施,也可聘請具有相關資質和專業能力的中介機構協助實施。該體系的實施可以幫助企業決策者進行稅務風險的比較與匯總,從而為以后的稅務風險識別建立經驗數據庫。
6、利用流量圖進行分析識別。企業應建立稅務風險分析流量圖,形象地描繪企業運營過程中涉及的稅務問題,從一端的經濟投入所涉及的稅務業務開始,經歷不同的過程和地點,到達另一端的產品或服務產出所涉及的稅務業務,通過與企業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和企業內部控制規范的融合使用,可以幫助企業識別存在的稅務風險。構建風險流量圖需運用恰當的風險識別工具,常見的工具主要包括風險檢索列表、PEST問卷、SWOT問卷以及風險數據庫等。
三、企業稅務風險防控
1、建立基礎信息系統。企業應及時匯編本企業適用的稅法法規并及時更新;建立并完善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收集和更新系統,確保企業財務會計系統的設置、更改與法律法規的要求同步,保證會計信息的輸出能夠反映法律法規的最新變化;企業應根據業務特點和成本效益原則,將信息技術應用于稅務風險管理的各項工作,建立涵蓋風險管理基本流程和內部控制系統各環節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企業的基礎信息系統對風險管理的實施有很大影響,全面、有效的信息系統可以減少稅務信息的產生、處理、傳遞和保存中存在的稅務風險,防患于未然。
2、制定風險控制流程,設置風險控制點。《指引》著重于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現有企業風險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規范的補充和發展,它沒有拘泥于固有的風險要素框架,只是強調企業內部的稅務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崗位職責和授權、風險評估和重要業務流程內控、技術運用和信息溝通等與稅務風險管理直接相關的內容,而其他要素則包含在《指引》各條文中,沒有獨立成章。企業應遵循風險管理的成本效益原則,在整體管理控制體系內,制定稅務風險應對策略,合理設計稅務管理的流程及控制方法。設置稅務風險控制點,采取人工控制機制或自動化控制機制,建立預防性控制與發現性控制機制。針對重大稅務風險所涉及的管理職責與業務流程,制定覆蓋各環節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對其他風險所涉及的業務流程,合理設置關鍵控制環節,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協同相關職能部門,管理日常經營活動中的稅務風險。
3、重點關注企業重大事項,跟蹤監控風險。企業重大事項包括企業戰略規劃、重大經營決策、重要經營活動等。企業戰略規劃包括全局性組織結構規劃、產品和市場戰略規劃、競爭和發展戰略規劃等;企業重大經營決策包括重大對外投資、重大并購或重組、經營模式的改變以及重要合同或協議的簽訂;重要經營活動指關聯交易價格的制定,跨國經營業務的策略制定和執行。企業的戰略規劃、重大經營決策和重要經營活動關乎企業的存亡與興衰,具有復雜的復合風險,其中也包括稅務風險。這些事項因其重要性而不允許企業存在過高的風險,因此,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部門不但要在事前分析、識別、防范風險,更應著重跟蹤監控稅務風險。
篇9
關鍵詞:建安企業 稅務風險 防范與管控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目標是在防范稅務風險的同時為企業創造最大利潤。隨著我國稅收制度的不斷完善,面對當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的競爭環境,建安大型企業如何進行稅務風險管理,以期達到最大限度地降低稅收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就成為擺在企業各級領導及財務人員面前的一件大事。建安大型企業稅務管理面臨的突出矛盾是,一方面大型建安企業組織結構龐大,經營業務多樣,經營活動復雜,管理難度大;另一方面稅務管理力量相對薄弱,管理資源缺乏,管理環節滯后。目前許多大型建安企業還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體系,一些企業盡管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內部控制或風險管理制度,但都偏重財務報表目標,而不太重視涉稅合規目標。《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及《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重點關注的也是企業經營目標和財務報告方面的目標,稅務合規方面的內容比較缺乏或單薄。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有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而建安大型企業點多面廣,稅務風險防范與管控的任務異常復雜而艱巨。
一、當前大型建安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現狀及分析
1.建安企業產品施工的特殊性給建安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帶來難度
建安企業具有經營分布點多、面廣,在其提供勞務和建造產品上具有跨區域、工程項目周期長和成本核算程序復雜,各施工地納稅環境差異大,稅務風險管理難度高。多數大型建安企業跨省、跨國經營,企業需要面對世界各地層級不同的稅務機關及國外稅制的管束。而不同管轄區域的稅務機關對稅法關于建安企業政策規定的理解和執行差異很大,這就額外增加了建安企業擔負稅務風險的系數,給企業內部稅務風險管理帶來難度。
2.稅收行政執法不規范以及稅企信息溝通不及時,不可避免地增加建安企業的涉稅風險
稅收政策執行偏差的可能性在我國是客觀存在的,這就大大增加了企業的稅務風險。國家對建安企業外地施工實行施工地和注冊地稅務機關雙重管理的稅收政策,各地方稅務局都采取“以票管稅”、強化稅源管理等征管措施,導致企業執行難度大,稅企爭端多。南京、廣州等地方稅務局按建安企業營業收入的1%加征個人所得稅;四川等地方稅務局按2%預征企業所得稅,以解決機構所在地和施工地主管稅務機關對外出經營建筑企業爭搶所得稅或都不管所得稅的問題。這就要求建安企業每到一地施工都應事前到機構所在地和施工地的地方稅務機關詳細了解相關的稅收管理政策,以減少稅務風險。
3.大型建安企業的稅務風險通常與做假賬或者簡單的賬面差錯關系不大,主要來源于企業管理層的納稅意識和觀念不夠正確,相關內部風險防范制度缺失或不夠健全,經營目標和經營環境異常壓力等諸多方面
在施工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中,從投標決策開始到竣工結算很容易忽視稅務因素,加上施工企業層層轉包分包,對項目管理的稅務風險意識又比較淡薄,這樣就可能增加涉稅風險。建安企業是完全市場競爭下的微利企業,我公司一年完成了近30億的施工產值,完成的營業利潤也只有近2500萬元, 僅占施工產值的8.3%。如果因稅務風險意識淡薄導致稅務稽查處罰,企業的稅務風險很容易轉化為直接利益損失,這樣不僅會吞噬企業利潤,阻礙商業目標的實現,還會給企業形象帶來負面影響。
4.建安企業稅務管理力量相對薄弱,管理資源缺乏,管理環節滯后,企業稅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大型建安企業點多面廣,有的只是在總部設置專門的稅務管理機構,有的甚至連總部都沒有專門的稅務管理機構,只是象征性地配置了稅務管理崗位。各個施工地點更談不上配置專門的稅務管理人員,相關的稅務管理工作一般都由各項目經理部或分公司財務人員兼任,他們面對我國稅法及其相關法規的不斷變化,缺少涉稅輔導及稅法后續教育,對稅法的理解、認同和把握有一定的偏差,這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在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
二、大型建安企業防范稅務風險的管控應對措施
1.提高對稅務風險管理的認識,加強稅務風險管理文化建設
企業應倡導合法納稅、誠信納稅的稅務風險管理理念,按照《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辦理稅務登記,準確計算稅金,按時申報、足額繳納稅款,規范納稅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在企業內部營造稅務風險管理環境,增強員工的稅務風險管理意識,將稅務風險管理的工作成效與相關人員的業績考核相結合,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并把稅務風險管理制度與企業的其他內部風險控制和管理制度結合起來,將其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重
要組成部分,形成全面有效的企業內部風險管理體系。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與防范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長效機制建立稅務風險管理機制,把稅務風險管理意識融入到企業的戰略管理過程中,以形成既擁有風險管理防御能力,又有戰略管理規劃,使稅務風險管理和戰略管理有效地融合。稅務風險管理由企業管理層負責督導并參與決策,管理層應將防范和控制稅務風險作為企業經營的一項重要內容,促進企業內部管理與外部監管的有效互動。
2.管理環節前移,變事后管理為事前管理和事中監督,提前發現和預防稅務風險,做好日常風險處置預案
稅務風險管理是公司稅務管理的基本和首要任務。加強對建安企業各項目經理部或分公司稅務風險因素的識別和應對,重在事前防范,做好“曲突徙薪”式的工作,這不僅有利于控制風險,也為公司經營提供了通過稅務籌劃創造價值的可能性和空間。建安企業應全面、系統、持續地收集內部和外部以及各施工地點的相關信息,查找企業經營活動及其業務流程中的稅務風險、分析和描述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條件,評估風險對企業實現稅務管理目標的影響程度,從而確定風險管理的優先順序和策略。對于監控和分析到的風險,應仔細分析原因并加以解決。這是一項長期的日常性工作,要實行動態管理。可根據需要在各項目經理部或分公司設立稅務管理崗位。
3.強化企業信息管理建設,制定稅務風險管理控制流程,明確風險控制點
企業應建立稅務風險管理的信息與溝通制度,明確稅務相關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傳遞程序;建立和完善稅法的收集和更新系統,及時匯編本企業適用的稅法并定期更新;企業應根據業務特點和成本效益原則,將信息技術應用于稅務風險管理的各項工作,建立涵蓋風險管理基本流程和內部控制系統各環節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企業可以利用計算機系統和網絡技術建立內、外部及各施工地點的信息管理系統,有效的信息系統能確保企業內、外部及各施工地點信息通暢,能確保企業稅務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企業稅務部門與企業管理層的溝通和反饋,發現稅務風險先兆和實際問題均能得到及時的關注和妥善的處理。企業內部完整的制度體系是企業防范稅務風險的基礎。企業內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合理與科學,從根本上制約著企業防范稅務風險的程度。如果企業缺乏完整系統的內部管理制度,就不能從源頭上控制防范稅務風險,也就無法有效地提高防范稅務風險的效益。大型建安企業應結合內控管理體系建設,不斷完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一是加強內部控制,即“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制約和監督”;二是“利用計算機系統和網絡技術,對具有重復性、規律性的涉稅事項進行自動控制”;三是制度流程不是一成不變的,建安公司業務和稅收規定都是不斷變化的,制度流程也要及時進行修訂完善。
4.配備專業的稅務人員
由于稅務管理的專業性、政策性和復雜性,稅務管理工作對人員的素質和能力要求較高,配備合理的崗位和人員,是公司有效管理稅務風險的必要條件,要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企業應定期對負責涉稅業務的員工進行培訓,不斷提高其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一般來說,稅務管理人員首先需要深刻理解稅收法規,這是最基本的專業能力;其次要熟悉建安企業財務、會計處理,因為納稅處理基本以會計處理為基礎;最后,還要熟悉建安企業業務以及整體經營戰略,不熟悉業務就無法深刻理解某些相關的稅收規定, 不把握經營戰略則難以發揮稅務的事前籌劃、規劃作用。另外,這些人員還必須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稅收政策不斷變動,要求稅務管理人員不斷提高學習、思考和研究的能力,確切說稅務管理部門要成為“學習型部門”。
5.利用納稅評估降低稅務風險
納稅評估是由稅務機關運用數據信息比對分析的方法,對納稅人報送納稅申報資料及提供的相關涉稅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合法性進行系統的綜合分析評定、核實,從而做出定性、定量判斷,進一步對納稅人實施管理和服務的行為。目前很多企業及其財務人員缺乏稅務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因不熟悉稅法規定或無意之失而造成的稅收違法行為時有發生,從而導致企業被稅務違法處罰風險增大。因此企業應借鑒稅務機關的納稅評估方法,通過分析財務部門各月、季、年申報和上繳的稅款情況,財務報表和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主附表之間的邏輯關系等方面的情況,進行內部自檢。從故意稅務違法風險、非故意行為導致結果違法的稅務風險、稅收政策調整或主管稅務機關責任帶來的稅務風險、客觀上少繳稅款的無責任稅務風險等方面,采取手工和計算機軟件相結合的辦法,深入開展宏觀稅負分析活動。充分利用納稅評估活動,詳細剖析容易形成稅務違法風險的不同風險點,分別采取相應措施,降低企業納稅風險。
6.建立良好的稅企關系,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 稅收具有財
政收入職能和經濟調控職能。政府為了鼓勵納稅人按自己的意圖行事, 已經把實施稅收差別政策作為調整產業結構, 擴大就業機會, 刺激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國人多面廣,國家的宏觀稅收政策具有較大的彈性空間,對政策法規的不同理解及地域差異造成了各地的稅收征管模式各不相同,各地稅務執法機關也就擁有了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因此, 企業要注重對稅務機關工作程序的了解, 加強聯系和溝通, 爭取在稅法的理解上與稅務機關取得一致, 特別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上的處理得到稅務機關的認可,減少涉稅風險。
7.加強稅收法規學習,準確把握稅收政策
我國稅制建設還不完善,稅收政策變化較快,許多稅收優惠政策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和區域性,這就要求企業在準確把握現行稅收政策精神的同時關注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經營效益的影響。通過稅收政策的學習,掌握稅收法律政策變動的情況,審時度勢,用足用準國家稅收政策,降低不必要的納稅成本和其他成本。綜上所述,大型建安企業產品施工的特殊性決定了稅務風險控制的艱巨性,企業管理層應充分認識到建安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不斷增強員工的稅務風險管理意識,對稅務風險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使企業隨著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在防范稅務風險的同時降低企業整體風險,從根本上解決稅務風險問題,從而降低納稅遵從成本,為企業創造最大利潤。
參考文獻:
[1]劉芳,高雅杰,新形勢下建安施工企業稅務風險,價值工程,2010,(1)
[2]梁露松,企業稅務風險防范,企業稅務,2010,(6)
篇10
【關鍵詞】稅務風險 規避 企業風險管理
一、引言
從企業正式設立開始,稅務風險就已經存在。隨著我國稅務制度的不斷發展完善,稅務風險更加普遍地存在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成為企業眾多經營風險中不可忽視的部分。從稅務風險的本質來看,這類風險主要來源于我國稅收制度與企業納稅義務的存在而可能給企業帶來的未知損失。稅務風險會給企業帶來很多后果,其中最能直接體現的就是企業由此可能會支付一大筆資金用于支付稅款和罰款,這樣的一大筆資金往往會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使得企業資金流緊張。其次,稅務風險還可能使得企業失去享受某些特定政策的機會,最常見的有一般發票開具資格、一般納稅人資格、享受稅收優惠資格等等,這些資格對于企業來說具有重要意義,一旦失去往往會干擾到企業的健康發展。于此同時,稅務風險還可能會給企業來帶或輕或重的法務風險,一旦企業觸碰到法律的界限,就無法保持正常的經營。最后,稅務風險還會影響企業的聲譽和信用,與企業有關的銀行、供應商等會考慮到企業的信用問題而不愿與之合作。由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稅務風險對企業的影響十分深遠,鑒于此,企業管理層必須加大對稅務風險的科學管理,合理規避稅務風險。
二、企業稅務風險的成因分析
(一)企業內部稅務審計制度不健全
在我國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建設中,絕大多數企業還沒有形成檢查、復合稅務工作的理念,因而也大都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內部稅務審計制度。由于內部稅務審計制度的缺失,導致企業不能對自身的涉稅事項進行有效評估和定期檢查。不少企業還停留在只是單純應付稅務機關的剛性要求而被動地進行稅收自查,這樣的自查往往都是流于形式,很難發現實質性問題。有的企業雖然希望依托內部審計人員進行稅務方面的檢查,但是由于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稅務知識有限常常達不到效果而不得不聘請外部稅務中介機構進行檢查。稅務中介機構并不完全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也不熟悉企業的具體業務,更有些不負責任的稅務中介在沒有進行詳實調查的基礎上就隨意出具審計報告,由此帶來的外包風險會加劇企業的稅務問題,一旦遇到稅務機關的相關部門對企業展開檢查或審計,就會給企業的到來經濟和聲譽的雙重損失。
(二)企業內部稅務控制制度缺位,內控建設進度落后
企業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對稅法的遵守程度,包括改進預防、評估、檢查、規避等各個稅務風險管理環節的工作質量,建立起企業內部稅務控制制度則是一項刻不容緩的戰略性工作。由于受到傳統企業觀念的影響,就目前來看有不少企業并未真正重視起稅務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與執行,有些企業為了簡化機構設置,往往讓財務人員身兼會計、稅務雙重職責。實際上,財務部門的主要職責是對企業各項經濟業務的真實反映,如果財務部門發現企業存在一些稅務問題而試圖通過賬項調整來彌補,往往會被稅務機關懷疑成偷稅、漏稅行為。有的企業雖然設置了所謂的稅務崗位,但也只是機械地按照規定履行納稅義務,并不能夠將稅收籌劃的理念貫徹到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缺乏事前、事中、事后的稅務規劃。由于缺乏與企業其他各個職能部門的有效溝通,這類稅務崗位不能切實有效地發揮自身作用,企業的稅務風險仍舊存在。除此之外,企業中稅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職業操守也影響著企業對稅務風險的管理水平。如果企業稅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差,責任心缺失的話,即便是簡單的事務性工作也容易出現類似納稅申報不及時、稅款計算錯誤、會計處理不當等差錯,給企業帶來本可避免的損失。
(三)企業經營日趨多元化,但是稅務風險預警機制建設滯后
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少企業嘗試在多種領域同時發展,經營范圍越來越多元化,涉及的行業越多,需要接觸的稅種也越多,企業經營活動的復雜性更加大了稅收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企業卻還沒有及時建立起有效的稅務風險預警機制。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一些大型企業集團公司都很少建立起了完備的風險預警機制,更不用說其他的一些中小型企業了。稅務風險雖然具有自身的不確定性,但是只要能夠進行科學管理與評估,也能發現其中的規律,很多經驗表明,企業面臨的潛在稅務風險可以通過完備的稅務風險預警機制進行有效的規避或緩沖。
三、提高企業應對稅務風險的幾點建議
(一)成立管理稅務風險的專設機構
企業應該盡快成立起專門管理、應對稅務風險的專設機構,并且規定將企業所有的涉稅工作都交由該稅務管理機構進行處理,為企業建立起一個涉稅事務的專業化處理流程,更好地保障相關業務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企業的稅務管理機構規模根據企業的業務規模和實際需求來確定,對于大型集團公司來說,可以設立稅務管理部,并且配備專業能力扎實、責任心強的工作人員。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可以設立專門的稅務管理科。企業通過稅務管理機構進行稅收風險管理,既可以更加全面地獲取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又能加強與當地稅務機關的溝通與聯系,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防范稅務風險。
(二)重視構建企業稅務風險防范管理體系
企業要達到科學規避稅務風險的目標,構建企業稅務防線防范體系是一條重要途徑。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生產經營的實際狀況,并且重點參照《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試行)》的規定,建立起相關稅務信息的傳遞渠道和溝通制度,將收集、處理、傳遞信息的責任明確落實到各個固定崗位,建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類責任制。這樣的責任劃分不僅能保證稅務風險管理各項工作的最終落實,每一項工作的完成情況都能做到有崗可查。同時,還能夠確保企業的管理層能夠更加暢通、快速得到涉稅信息反饋,趁早發現問題,及時采取規避或是補救措施。
(三)規范稅務風險控制活動,加強內部風險控制
稅務風險涉及的控制活動主要是指企業管理層對稅務風險的識別和應對。控制活動是否有效直接決定了企業能否順利進行經營活動,對企業實現戰略目標有著重要意義。控制活動具體是由一系列流程、授權、分權、集權等環節與制度構成。《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試行)》也建議企業在考慮稅務風險管理成本效益的基礎上,設計出稅務風險管理內部控制體系,從風險評估辦法、應對策略、處理流程等環節入手,制定出能夠有效應對稅務風險的內部控制機制,全面有效地規避企業所面臨的稅務風險。
(四)加強內部審計與自查
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的內部監督可以大致由內部審計和自查兩部分構成。依靠內部審計和稅務自查,企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涉稅事務的處理質量,為企業安全納稅提供合理保障,降低稅務風險。具體來說,在日常工作中,企業應該堅持定期對涉稅業務進行審計與自查,一旦發現問題立即調查原因并糾正。對于一些階段性的涉稅工作,可以采用統一檢查或是專項審計等方式,如果遇到一些專業性較強或者規模較大的涉稅業務,還可以聘請專業稅務機構來指導稅務審計,提高企業管理稅務風險的水平。
(五)建立一支業務能力過硬,責任心強的稅務人才隊伍
企業的相關稅務風險管理工作要想更好的落實,必須依靠一大批高素質的稅務管理人才,因此,企業必須組建起一支專業知識扎實,職業道德良好的稅務人才隊伍。首先,企業管理層要重視對相關人才的培養與吸納,要給予員工充分的空間發揮才華,并且及時為相關工作人員安排有針對性的培訓,不斷更新、補充他們的知識體系。其次,企業還應給以這樣的專業人員較好的工資待遇,以便保持人才隊伍的穩定性。
四、結語
我國在2009年5月由國家稅務總局印發了《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試行)》,就企業防范、評估、應對稅務風險所涉及到的各項工作作出了詳細的規范和闡述。客觀來說,我國目前的稅法體系還比較松散,各項稅種的課稅辦法大多還停留在粗略的條例框架下,稅法體系的不健全造成了較大的彈性空間和政策真空地帶。企業從事的行業千差萬別,因此在涉及到具體納稅事項時就有較大的自主選擇空間,這種尺度常常難以把握,稍有不慎,就會給企業來到稅務風險。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需要更加積極地與稅務機關溝通,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相關稅收政策,及時聽取稅收征管部門的建議和提醒,以便使自身對于稅法的理解與稅務機關保持一致。通過這一系列的努力,不僅能幫助企業有效降低稅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同時也為企業在不慎面臨稅務風險時留下一條能夠及時溝通的途徑,避免稅務風險的進一步演變,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失。
參考文獻
[1]朱克實.構建企業稅務管理目標模式及策略[J].涉外稅務 2008(12).
[2]李琳.淺談大型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J].交通財會.2009(10).
- 上一篇:招標管理工作思路
- 下一篇: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