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0 15:06: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

篇1

1、溶解性規律——見溶解性表;

2、常用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范圍:

甲基橙 <3.1紅色 3.1——4.4橙色 >4.4黃色

酚酞 <8.0無色 8.0——10.0淺紅色 >10.0紅色

石蕊 <5.1紅色 5.1——8.0紫色 >8.0藍色

3、在惰性電極上,各種離子的放電順序:

陰極(奪電子的能力):

au3+ >ag+>hg2+>cu2+ >pb2+ >fa2+ >zn2+>h+ >al3+>mg2+ >na+>ca2+ >k+

陽極(失電子的能力):

s2- >i->br–>cl- >oh- >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屬作陽極,電解時陽極本身發生氧化還原反應(pt、au除外)

4、雙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1)左邊寫出水解的離子,右邊寫出水解產物;

(2)配平:在左邊先配平電荷,再在右邊配平其它原子;(3)h、o不平則在那邊加水。

例:當na2co3與alcl3溶液混和時:

3co32- + 2al3+ + 3h2o= 2al(oh)3↓+ 3co2↑

5、寫電解總反應方程式的方法:

(1)分析:反應物、生成物是什么;

(2)配平。

例:電解kcl溶液:2kcl +2h2o == h2↑+ cl2↑+ 2koh 配平:2kcl + 2h2o == h2↑+ cl2↑+ 2koh

6、將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分寫成二個電極反應的方法:

(1)按電子得失寫出二個半反應式;

(2)再考慮反應時的環境(酸性或堿性);

(3)使二邊的原子數、電荷數相等。

例:蓄電池內的反應為:pb + pbo2 + 2h2so4= 2pbso4 + 2h2o 試寫出作為原電池(放電)時的電極反應。

寫出二個半反應:

pb –2e-→pbso4 pbo2 +2e- →pbso4

分析:在酸性環境中,補滿其它原子。應為:

負極:pb + so42--2e- = pbso4

正極:pbo2 + 4h+ + so42-+2e- = pbso4 + 2h2o

注意:當是充電時則是電解,電極反應則為以上電極反應的倒轉,為:

陰極:pbso4 +2e- =pb + so42-

陽極:pbso4 + 2h2o -2e- = pbo2+ 4h+ + so42-

7、在解計算題中常用到的恒等:

原子恒等、離子恒等、電子恒等、電荷恒等、電量恒等,

用到的方法有:質量守恒、差量法、歸一法、極限法、關系法、十字交法和估算法。

(非氧化還原反應:原子守恒、電荷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還原反應:電子守恒用得多)

8、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核電荷數越多,離子半徑越小。

9、晶體的熔點:

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中學學到的原子晶體有:si、sic 、sio2和金剛石。

原子晶體的熔點的比較是以原子半徑為依據的:金剛石> sic > si (因為原子半徑:si> c> o)。

10、分子晶體的熔、沸點: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分子量越大熔、沸點越高。

11、膠體的帶電:

一般說來,金屬氫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的膠體粒子帶正電,非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的膠體粒子帶負電。

12、氧化性:

mno4- >cl2 >br2>fe3+ >i2 >s=4(+4價的s)

例:i2 +so2 + h2o= h2so4 + 2hi

13、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

14、能形成氫鍵的物質:h2o、nh3 、hf、ch3ch2oh。

15、氨水(乙醇溶液一樣)的密度小于1,濃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濃度越大,密度越大,98%的濃硫酸的密度為:1.84g/cm3。

16、離子是否共存:

(1)是否有沉淀生成、氣體放出;

(2)是否有弱電解質生成;

(3)是否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4)是否生成絡離子[fe(scn)2、fe(scn)3、ag(nh3)+、[cu(nh3)4]2+ 等];

(5)是否發生雙水解。

17、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o,hclo4(高氯酸)是最強的酸

18、熔點最低的金屬是hg (-38.9℃),;熔點最高的是w(鎢3410℃);密度最小(常見)的是k;密度最大(常見)是pt。

19、雨水的ph值小于5.6時就成為了酸雨。

20、有機酸酸性的強弱:乙二酸>甲酸>苯甲酸>乙酸>碳酸>苯酚>hco3-

21、有機鑒別時,注意用到水和溴水這二種物質。

例:鑒別: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浮)、溴苯(不溶于水,沉)、乙醛(與水互溶),則可用水。

22、取代反應包括:鹵代、硝化、磺化、鹵代烴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應等;

23、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不論以何種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總質量一定,完全燃燒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變的。恒等于單一成分該質量時產生的co2、h2o和耗o2量。

2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質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烯、炔等不飽和烴是加成褪色、苯酚是取代褪色、乙醇、醛、甲酸、草酸、葡萄糖等發生氧化褪色、有機溶劑[ccl4、氯仿、溴苯、cs2(密度大于水),烴、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發生了萃取而褪色。

25、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

醛、甲酸、甲酸鹽、甲酰銨(hcnh2o)、葡萄溏、果糖、麥芽糖,均可發生銀鏡反應。(也可同cu(oh)2反應) 計算時的關系式一般為:-cho ——2ag

注意:當銀氨溶液足量時,甲醛的氧化特殊:hcho ——4ag↓+ h2co3

反應式為:hcho +4[ag(nh3)2]oh = (nh4)2co3+ 4ag↓+ 6nh3↑+ 2h2o

26、膠體的聚沉方法:(1)加入電解質;(2)加入電性相反的膠體;(3)加熱。

常見的膠體:

液溶膠:fe(oh)3、agi、牛奶、豆漿、粥等;氣溶膠:霧、云、煙等;固溶膠:有色玻璃、煙水晶等。

27、污染大氣氣體:so2、co、no2、no,其中so2、no2形成酸雨。

28、環境污染: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聲污染。工業三廢:廢渣、廢水、廢氣。

29、在室溫(20℃)時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難溶。

30、人體含水約占人體質量的2/3。地面淡水總量不到總水量的1%。當今世界三大礦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氣。石油主要含c、h地元素。

篇2

關鍵詞:初高中化學銜接;知識點銜接;教學方式銜接;學習方式銜接

新形勢下,優化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工作備受高中化學教育工作者的矚目與關注。眾同仁紛紛對此進行了研究與探討,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與看法。筆者不才,愿將自身的研究成果進行初步的分析、總結與歸納。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良好效果,切實推動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提升與發展。

一、吃透教材,做好知識點的過渡與銜接

初高中化學教學的側重點不同,因此,其在內容設置以及知識點的安排上也呈現不同的特征與風格。這就決定了高中化學教師在高一新生初步接觸化學這一學習科目時,不應當急于求成,一味地向學生灌輸高中階段化學所要學習與掌握的知識;而應當首先考慮以下問題:哪些知識點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已被學生有效掌握,哪些知識點雖然初中化學教材中有所涉及,但學生并未真正了解透徹、靈活掌握,需要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進一步闡述與講解;哪些知識點初中化學教材并未出現,高中化學教材卻要求學生直接對其進行理解與掌握;……高中化學教師講解具體化學知識點之前必須率先研究、吃透初高中兩個不同階段教材的體系設置,認真找出初高中化學知識的緊密結合點,做好學科知識點的過渡與銜接,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心里有數,教有所依、學有所循,也才能真正為高中化學教學活動的更好展開以及學生實際學習質量的切實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教師應側重于課堂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的過渡與銜接

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意識并未真正發展成熟,因此他們在學習中普遍缺乏積極、主動的學習動機,在這一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多傾向于沿用“灌輸式”“注入式”的落后教學模式,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知識點,以此實現對其的認識、理解與掌握;與此相適應,初中生也多固定于死記硬背、簡單模仿等被動、單一的化學學習方式之上,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與自主學習的能力,更談不上將具體知識點進行有效的引申與擴展,進而逐漸構建成科學而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了。

同初中生相比,高中階段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逐漸覺醒,也初步有了科學探究、自主學習的學習動機與強烈欲望,此時他們對教師“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有著較強的厭惡及抵觸心理,渴望通過自己的探究、分析與總結實現對知識點的更好理解與掌握;除此之外,高中化學知識點從整體上逐漸呈現容量大、綜合性強,抽象化等諸多特點,這些都要求教師不能再將教材上所羅列的知識點全都一五一十地直接灌輸給學生,而必須注重對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能力、歸納整合能力等的科學指點與引導。

為此,要想搞好初高中化學銜接工作,教師必須側重于自身課堂教學方式以及學生學習方式的有效銜接與過渡。對此,我在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過程中進行了如下的實踐:

1.在高中化學第一節化學課上,我就向學生詳細講解了初中化學與高中化學的本質區別

初中化學偏向于較為基礎、較為簡單的知識層次,知識點也多直觀、立體而形象,要求學生只要能形成初步的認識便可;而高中化學不僅知識總量增多、難度加大,更加系統化、理論化與抽象化,而且要求學生必須真正深入知識點內涵之中,對其形成足夠深刻的理解與靈活掌握,能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解決具體現實問題之中,并能在實際應用中有所創新。在此基礎上,我則會教導學生要養成提前預習、課上認真聽講、獨立完成課后作業、及時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歸納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此便為學生學習方式的逐漸改變與有效遷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利于其邏輯推理能力、科學探究能力、獨立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知識遷移能力等化學綜合素質的切實提升與完善。

2.我還格外注重自身課堂教學方式的調整與完善,以期能同學生所習慣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實現良好的銜接,從而促使學生得以更積極、更主動地投入到高中化學學習活動之中

例如,針對高中化學理論性與邏輯型較強的特點,我會從學生已有的社會生活實際經驗出發,將高中化學知識點同學生的現實生活形成緊密的聯系,這樣便可帶給學生最直觀、最具體的感受,有利于其學習效率的提高;除此之外,我還會積極轉變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將學生真正視作“學習的主體”,在化學教學中留給他們足夠獨立思考、科學探究、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在有效扭轉教師“灌輸式”尷尬教學狀況的同時,真正促進學生化學知識體系的升華與完善,也進一步促進其自身自主學習能力、化學知識遷移能力等的快速發展與進步。

我們高中化學教師必須認真做好初高中化學的銜接與過渡工作,這樣才能切實為學生高中階段化學科目的更好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也才能真正從整體上保證高中化學的教學效率及實際質量。

篇3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概念圖

概念圖在高中化學中應用越來越普遍,借助多功能化的概念圖可以清晰展示不同知識點之間關系,在學生的腦海中搭建知識體系,從而啟發學生化學思維,主動實現知識整合,并自主分析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因此,在化學教學中要合理使用概念圖,逐步引導學生化學思維提升,幫助學生建立關聯系的化學知識網絡。

1.高中化學概念圖的學習作用

概念圖是一種連線串聯節點來表示概念之間關系的圖示方法,知識學習是一個分散學習的過程,當知識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需要對原有的知識概念進行串聯,建立網絡化的概念體系,在知識網絡中添加新的內容,完成整個知識框架搭建。學生應當將新學到的知識點串聯成一個完整的整體,將籠統的概念細化到框架中,構建成復雜的概念體系。對于高中化學教學而言,其教學大綱的知識點較為零碎分散,但是每一個知識點之間的前后關聯性較強,概念圖應用推廣有助于將分散的知識點串聯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鏈,極大提高了學習效率,概念圖在學習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①概念圖可以替代部分篇幅的文字,將知識點直觀化展示出來,通過線條串聯可以標注出單一概念之間的聯系,從而形成系統化的概念體系,教師的教學任務得以減輕,而學生的學習難度降低,相應地學習效率提升;②概念圖應用糾正了學生學習中的邏輯性錯誤,讓學生發現知識概念中的理解誤區,從而修正了學生的化學思維;③學生親自繪制概念圖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并理清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性關系,調動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2.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方法

2.1 簡單知識的學習

高中化學教學中可以使用概念圖學習簡單基本的化學概念,打好化學學習基礎,通常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兩種概念圖形式,即“鏈式圖”和“氣泡式”的概念圖,這兩種概念圖的繪制方法簡單,知識結構串聯性較強,能夠清晰簡明展示所學知識的關系,從而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對鏈式圖應用應當注重其結構要素,保持分散知識點的獨立性,串聯好知識點額關系,并且要加注相應的文字表述,例如在化學反應方程式中常采用鏈式圖,將每一個獨立的概念反應流程以箭頭和線段節點的方式連接成鏈狀,并且標注反應條件的問題。比如在氧化還原反應學習時,都要借助鏈式的反應方程式,這樣可以直觀展示氧化劑和還原劑是哪種物質,同時在原子上面標注價態,可以展示反應過程中的價態變化,了解氧化劑和還原劑之間的關系,有效提升了教學效率。氣泡圖常應用于核心概念教學,以核心概念為中心,圍繞著這一重點知識點連帶出其他的知識點,從而形成一個逐漸開放的氣泡圖,從而能夠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2 復雜知識框架搭建

高中化學教學中,每一個章節的內容不是獨立性的,而是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因此教學要重視章節知識的歸納以及每一章節的銜接,這就要求教師明確章節的層次和邏輯關系,借助清晰的概念圖來搭建復雜的知識框架。概念圖是邏輯關系的展示圖,包含了化學教學的每一個知識點,各個元素之間的差異性和關聯性一目了然,采用圓形的概念圖形式可以將知識點的從屬關系展示出來,并根據不同的文字表述來填補區域內的位置,這種以數字和序號的方式展示了概念圖的層次性,化學知識概念層層遞進,邏輯性分明,學生借助概念圖可以構建化學知識框架,對每一個化學知識點都清晰明了,從而提高了教師教學效率。

2.3 整體化學體系的建立

教師在高中化學中的教學任務是督促學生掌握每一個知識點和概念,同時要掌握化學章節之間的邏輯性和關聯性,首先是要掌握獨立的概念學習,將化學知識應用到題目解答中,在解題的宏觀思考中對知識進行整理和歸納,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要通過概念圖來進行內容回顧和總結,深層次展示各個知識點的具體關系,系統性展示概念圖中的知識性,在教學中常用的概念圖主要包括了括號圖和輻射圖兩種,括號圖是的概念性條例分明、概念之間的綜合性較強,展示的內容較為詳實,其采用箭頭連接展示知識點的從屬關系和并列關系,根據概念的內涵大小,可以用縱向的括弧的形式排列出并列知識的關系;并且在知識點繪制括號進行文字標注。

3.結語

綜上所述,概念圖將知識點節點串聯成一個系統化的整體來展示全面的學習框架,概念圖的繪制較為簡便,知識點的概念邏輯性較強,能夠清晰展示每一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有很強的應用效果。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要注重概念圖應用,根據知識點邏輯關系選擇不同的概念圖形式,從簡單知識學習入手,借助概念圖來搭建復雜的知識框架,并層層遞進,完成整體化學知識體系建立,提高高中化學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 梅.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J].中學生數理化,2015(02)

篇4

一、加強習題選取的目的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當前我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往往是以高考升學為教學目標,高中化學習題課的教學過程往往成為了題海戰術的沿襲,教師在進行習題課教學過程中過于盲目,缺乏目的性,在選取化學習題時往往是簡單地從一些課外資料上挪用,在選取相應的化學習題時并沒有對習題進行深入分析.這就導致許多教師在進行高中化學習題課教學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重題現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進行化學習題課教學時既要降低學生的學習負擔,又要讓學生全面的掌握教材中的知識點.因此,教師在選取習題課習題時要精,要有目的性地去選擇習題,有針對性的去選擇習題,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根據選取最適合的習題,充分利用課堂上有限的四十五分鐘教學時間,提高高中化學習題課教學的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進行《鐵及其化合物》習題課教學時,教師首先要明確這一章節的知識要點“鐵的化學性質:鐵與非金屬的反應,鐵與水的反應,鐵與酸的反應,鐵與某些鹽溶液的反應”“二價鐵與三價鐵:相互轉換,檢驗方法”,如針對鐵與酸的化學反應從而設計習題:

下列塊狀金屬在常溫時能全部溶于足量濃HNO3的是().

A.Ag B.Cu C.Al D.Fe

將一瓶稀硫酸分成三等份,分別跟等質量的鋁、鐵、鋅反應后,三種金屬都有剩余,且剩余金屬的質量為鋁>鐵>鋅,如生成的H2質量分別為a、b、c,則其間關系是( ).

A.a>b>c B.a=b=c

C.c>b>a D.b>c>a

二、充分發揮教師引導作用,積極調動學生思維

由于受到傳統的應試教育以及一言堂式教學模式的影響,許多教師在進行高中化學習題課教學時依舊習慣于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而這種教學模式不但降低了學生對高中化學習題課的學習興趣,還降低了高中化學習題課教學的教學效率.教學是一項教師教與學生學相互結合的過程,如果僅僅是教師教,學生看甚至是學生不學,這樣是無法完成教學過程的,是無法發揮出教學作用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進行化學習題課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注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多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讓學生看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在進行化學習題課教學的過程中要多引導,多鼓勵,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積極調動學生思維,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化學習題課課堂教學中.例如在進行《銅及其化合物》習題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習題:“足量銅與一定量濃硝酸反應得到硝酸銅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氣體,這些氣體與1.68 L O2(標準狀況)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氣體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銅溶液中加入5 mol/L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則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是多少?”教師可以以問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整個過程中什么變化了?什么沒變?”“整個過程是否是一個電子轉移的過程?”最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HNO3反應前后沒有變化,即Cu失去的電子都被O2得到了,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即可求解.”

三、以基礎性知識為主體,適當進行拓展延伸

習題課是一個鞏固知識,強化學生對知識理解的教學活動.習題課的教學設計一定要以教材中的知識點為依據,習題課中所選取的習題一定要與教材中的知識點相對應,這樣才能夠真正發揮出習題課的作用.當前,一部分教師在選取高中化學習題課習題時過于基礎,大部分化學習題都過于簡單,另一部分教師在選取習題時盲目拔高,大部分的化學習題都過難,這兩種習題選取方式都是錯誤的.教師在設計習題課習題時要以基礎性知識為主體,適當地進行拓展延伸,梯度化設計高中化學習題.例如在進行《鐵及其化合物的應用》習題課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如下習題:“為了檢驗某FeCl2溶液是否變質,可向溶液中加入哪些試劑?”并對其進行延伸拓展“使Fe,Cu,Fe2+、Fe3+和Cu2+共處于同一容器內反應后鐵有剩余,那容器內還應有什么”

四、及時歸納整理化學習題,做好總結分析工作

篇5

關鍵詞:高中化學;新課程學習;認知因素;研究;分析

前言:現如今,高中化學學科課程改革已經逐步從理論階段過渡到實踐階段,并得到的不斷的深化,現階段,從新課標改革實施區域來看,高中化學新課程推出后引發學生學習難的問題不容我們小覷,具實際調查研究顯示,學習困難這一問題在不同教育階段都存在一定的比例,這一數字雖然無法得到有效的精確,但是經過專家多年的研究總結出這個比例大于百分之十,而這一比例在某一個特定的學科里會表現的更高,研究者專門對化學這門學科展開過調查,高中階段化學學科學習中有百分之五十的學生感覺學習化學學科是相對困難,而在這部分比例中又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學生因為化學學科的難而失去了學習興趣,甚至出現厭學、逃課的現象。因此,新課程改革后化學學科學習困難這一問題已經成為當今化學教育教學界所存在的一個普遍顯現,而這一問題的出現對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深化實施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因此,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將這一問題重視起來。本文就是基于此背景下展開對高中化學新課程學習困難問題的研究,分析了新課改后高中化學學科的特點,并提出了解決高中化學新課程學習困難問題的有效策略。

1高中化學學科的特點分析

1.1本文經過研究分析總結出高中化學學科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我們先來探討下高中化學學科知識的特點。我們知道,高中化學學科知識相對于初中化學來講,在內容上得到了深化,知識點也明顯增多,在強度增加的情況下,很多學生出現學習難的現象。高中化學學科在新課程改革后,出現了選修課程和必修課程,在選修課程中知識點就有二百多個,必修課程中知識點也達一百左右,所以,這就給高中階段學習的學生帶來了難度,而化學學科過于理性,知識點過于分散,導致學生在記憶化學知識點時難度加大。再就是高中化學知識點的深入,知識點的抽象%復雜使學生難以理解,需要學生自己去思考,知識的運用也向綜合化方向發展,在化學專業用語的學習中,由于抽象度升高,學生一時間難以理解,導致部分學生產生厭倦心理或者恐懼心理,影響學習的信心;最后,高中化學內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對兩種相似現象的教學卻用不同的理論來解釋,知識點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學生在區別的時候容易混淆,比如,水解與電離等。

1.2其次,我們再來從學生的角度來探討下化學學科的特點。高中學生相對于初中生而言,學習思維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在初中學習階段,學生大多數習慣于機械記憶,而到高中學習階段,這種思維學習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更深層次的學習。尤其是對于高中化學這門理性思維較強的學科,由于教學內容較多、邏輯思維較強,導致教學教學節奏的加快,同時也加快了學生的學習節奏,這就導致有些學生跟不上,出現學習困難的問題。其次,除了學習思維意外,學生的身心發展也是造成高中化學新課程學習困難的重要因素。對此,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牢牢把握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來開展有效的教學,促進化學教學水平的提高,有效的解決新課程學習困難的問題。

2解決高中化學新課程學習困難的有效策略

2.1高中學生在化學新課程學習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這是正常現象,但是要想解決高中學生學習困難的問題,就必須從根底查找原因,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指導學生進行學習思維和學習方式的轉變,主要從學生方面和學校方面來進行工作的開展,提高學生的認知度,優化化學課程設置。第一,引導學生加強自主學習鍛煉。由于思維方式的限制,導致許多學生出現了學習困難的現象,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要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手段,根據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學習,并且布置適當的課下作業,學生要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并且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使學習有規有矩,養成良好的習慣,當遇到教學內容的重點或者有難度的知識點,教師可以通過啟發式的講述與提問,來引導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鼓勵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建立起真正的抽象性邏輯思維。

2.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完善高中化學知識系統,讓學生展開有條有理的學習。因為高中化學的知識點較為零碎、繁雜,教師要把教學內容中的知識點進行系統的整合,建立起一張完整的化學知識點網絡,幫助學生理解問題,并且要讓學生掌握好知識體系構建的方法,優化知識體系,避免學習的盲目性,突出整個高中化學的知識主干,這樣,學生在不斷完善枝干的時候,對知識點也加深了印象。與此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解題思路的講授,“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學生才能真正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教師還要加大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監督力度,防止學生因為不適應產生厭學情緒,影響學業,著重加強對成績暫時落后的同學的指導,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

3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后學生出現學習化學難的問題是普遍的,但這一問題并不是無法解決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強化正確的指導,讓學生更快、更好的融入到新課程下高中化學學科的學習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找到導致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最終為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水平、提高學生化學的知識能力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牛衛華,等.西方有關學習困難問題研究的新進展[J].心理科學,2003(3)

[2]王后雄.論中學生學習化學的難度及其成因[J].化學教育,2003(11)

篇6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習困難;認知因素

一、學習困難的含義

學習困難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的現象,這種現象是由外部環境和內在因素兩方面共同造成的。學習困難的學生具有和正常學生一樣的智商和感官功能,這不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是在接受教育和學習過程中的某一個階段所產生的一種學習狀態。一般來說,學習困難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偏科傾向,著重表現在高中階段。學習困難生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學習效率持續低下,成績長期處于不達標的狀態;另一種是成績還可以,但是存在明顯偏科的學生,這種類型產生的原因是學生在某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存在認知困難。

二、高中化學新課程學習困難的認知因素分析

(一)高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

學生在初中升高中后,思維方式由經驗型抽象邏輯思維向理論型抽象邏輯思維轉變,但是部分學生的化學邏輯思維方式還停留在經驗型層面,原有的認知水平無法適應高中化學的新環境,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的認知能力存在明顯不足。同時,初中時期學生對教師的講課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賴,但是高中學習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點撥為輔,這就導致學生在身心上無法適應教學方式的轉變。

(二)高中化學學科的獨特性

高中化學學科具有獨特性,較以往的初中知識更為系統化、理論化,知識內容繁多,體系分支過于繁瑣,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高中學生學習化學的難度有所增加。高中化學知識是對初中知識的深化,化學理論知識深奧難懂,而且抽象程度明顯加深,學習難度增大,在某些時候影響了學生學習的信心。高中化學知識的規律存在特殊性,這就要求學生不能以偏概全,而根深蒂固的經驗型思維模式極大地制約了學生認知結構的擴展,易產生錯誤的認知。

(三)高中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認知特點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認知結構,學生之間不同的認知結構會導致對高中化學內容的學習有所偏差,進而導致學習效果不同。學生在初中時期處于慣性的邏輯思維階段,機械性認知模式嚴重,這種認知模式存在呆板、僵硬的弊端,導致學生在高中化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難以進行變通式的思考。高中化學知識點繁瑣,理論眾多,具有很強的特殊性,由于學生化學學習基礎薄弱,對高中化學知識點無法形成合理的結構化體系,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效果不明顯。

三、高中化學新課程學習困難的解決策略

(一)積極轉變學生的化學思維模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科學性指導,實現學生的邏輯思維模式由經驗型向理論型的跨越式轉變,注重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使學生在交流過程中認識到自身學習的不足,不斷完善和鞏固學習成果。對于化學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要采取學生思考為主、教師引導為輔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官能團的性質,通過分組討論來加深學生對于官能團的類型、作用的理解,從而把握各類有機物的衍生關系及相互轉化。

(二)優化化學教學結構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化學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優化教學資源結構,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合理配置,建立完整、系統、全面的高中化學知識網絡體系,將各個化學知識點做到合理銜接,突出化學教學知識的主干。同時教師要注重對化學題型解題思路的講解,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例如,加強對有機化學的網絡化總結,對苯、甲苯、苯酚的分子結構及其典型性質進行表格式的總結,從結構簡式、氧化反應和溴代反應三方面進行比較,形成系統化、網絡化的知識理論體系,加強對三者的分析比較,加深印象。

(三)循循善誘,因材施教

教師要加深對學生的了解,根據學生的心理、學習方法、學習效果的不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在思想上充分意識到學生是教育的核心,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指導,承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教學方法的多元化,在教學思想中要樹立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制訂科學化、規范化的教學指導方案。在教學過程中,滿足不同學習層次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需要,進行全面化的化學教學設計。例如,“乙烯輻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條線”,這是對有機化學的總結,乙烯化學性質復雜,可生成烷、醇、醛、鹵代烴、高聚物等,醇醛酸酯是依次可得,所以為一條線,加深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進行深入的有機化學規律總結和分析。

新課程改革的有效實施,是為了保證每個學生都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重視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學習困難是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的普遍現象,主要是由學生的自身情況、認知結構、化學學科特點三方面導致的,是一個綜合性的認知因素。基于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化學學習的指導干預,從轉變學生的思維方式、優化教學結構、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三方面入手,幫助學生建立符合化學內容的學習方式,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推動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作出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徐靜,馬志成.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學困生的成因與對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04):153-156.

篇7

一、注重實驗復習

化學是基于實驗的科學,高中化學教材中的每個知識點都與實驗息息相關——通過實驗概括出來。因此,在復習過程中,教師要強調實驗的重要作用。通過化學實驗,學生觀察到實驗現象,由于經歷了知識學習的過程,所以有助于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既有深刻理解,又有全新認識,最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1.重視實驗“雙基”,奠定創新基礎

要想較好地完成化學實驗,觀察到實驗現象,并對實驗現象作出合理解釋,最終分析和歸納實驗結論,離不開對實驗“雙基”(化學實驗基本常識和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高中化學復習中,要讓學生獨立自主地完成實驗任務,就必須要求學生正確理解和有序貯存實驗“雙基”,以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保證使用時的正確提取。

2.“整合”簡單實驗,樹立創新意識

高中化學實驗復習中的“整合”就是通過對實驗的整理,將原本掌握的知識進行結構重組,以尋找不同簡單實驗之間的交叉點和結合點,使知識達到融會貫通,從而有效訓練學生思維的創新性。“整合”簡單實驗的方法主要有“橫向串聯”和“縱向延伸”兩種。“橫向串聯”,即以一些常見的實驗物質為載體和線索,從而帶動化學中與該物質有關的簡單實驗的復習。“橫向串聯”能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和層次化,最終形成知識網絡。“縱向延伸”即將已知化學原理或方法縱向延伸到知識或情境中以解決新問題,獲得新知識。“縱向延伸”能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增強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拓展課本實驗,培養創新能力

當然,熟悉和掌握教材中的實驗遠遠不夠。因為有關化學實驗的題目往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所以在復習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挖掘和拓展教材實驗,使教材實驗更具探索性、綜合性,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精”“準”“讀”“整”“質”“解”

在高中化學復習中,“精”“準”“讀”“整”“質”“解”缺一不可。

1.注重“精”與“準”

在高中化學復習中,做化學練習題,應注重“精”與“準”。“精”即“少而質量高”,“準”即“不搞題海戰術”,旨在更好地把握復習方向,增強復習的目的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因此,教師不要在同類題目上花太多時間,而要提高復習效率,既要避免重復出題,又要盡量剔除學生已掌握的題目。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能避免由于習題量過大而給學生帶來的厭煩心理。

在高中化學復習中,教師要明確復習內容的特點和要求,明確重點和難點。例如,對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熱化學方程式,重要的氧化劑、還原劑、臭氧、過氧化氫,常見的生活環境污染和防治、原料與能源的合理利用、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等重點和難點內容,應適當增加習題的練習量。對于不作為重點的內容,比如,對電離度、二烯烴、鹵化氫和二氧化硫的實驗室制法等內容,只要了解相關內容即可。這樣,復習就可做到詳略得到、重點突出,最終增強復習的有效性。另外,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只有注重書本知識的實際運用,才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2.把握“讀”與“整”

在高中化學復習中,針對知識點,應注重“讀”與“整”。“讀”即“解讀與分析”,“整”即“整合”,也就是解讀和分析知識點,并將其整合,構建知識框架結構。在這一過程中,既要注意章節內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又要注意章節之間的聯系,力求在縱橫比較中,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形成有機的知識體系。例如,對于“電離、電解質、強電解質、弱電解質和離子反應的概念,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以及離子反應方程式”的知識點,教師可引導學生建立這樣的知識框架結構(如圖1所示),使學生一目了然。

根據圖1,學生既能擴充知識,又能明確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并列舉相應的實例和特例,達到深刻理解所學知識的目的。總之,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解讀、分析、概括與整合的能力,使學生既能分析知識點的細枝末節,加強記憶,便于運用,又能分門別類地整合知識點,從宏觀角度把握知識點。例如,在化學實驗中往往要對所產生的物質進行離子鑒定,學生可針對四種常見離子的鑒定方法進行總結和概括(SO42-的檢驗:先加鹽酸,再加BaCl2BaSO4,其為白色沉淀);Cl-的檢驗:AgNO3和HNO3AgCl,其為白色沉淀;NH4+的檢驗:OH-加熱NH3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由紅色變藍色;Fe3+的檢驗:KSCN產生血紅色的液體,不是沉淀)。總之,加強對知識點的解讀與整合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起到“四兩撥千金”的效果。

3.追求“質”與“解”

在高中化學復習中,教師應追求“質”與“解”。“質”即“質量”,解即“講解”,也就是在充分考慮學生可接受程度和實際能力、水平的基礎上,保證習題質量,較好地把握習題難度、知識容量和思維容量,并著重為學生講解重點和難點問題,具體包括四點。其一,習題應以中檔難度的題目為主,注意緊扣基礎,不輕視常見題。其二,大膽放棄偏題、怪題,在中檔題目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適當增加難度,使學生在做題中受到啟發,最終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其三,在做題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水平因材施教,對題目進行嚴格刷選,確保題目與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相匹配。其四,教師要讓學生提高自身的鑒別能力,要求學生對會做的題目簡單書寫解題過程;針對難度較大的題目,教師要為學生重點講解。

篇8

關鍵詞:初中化學復習; 對比分析; 心理轉變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07-039-001

中考化學分數較低,學生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基礎知識不扎實,為了使他們系統地、牢固地掌握初中階段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順利地學好高中化學,我們往往要進行幾節課的初中化學知識的復習。學生對此很不理解,而部分老師也覺得難上,因為高中老師大多未教過初中化學,對初中化學知識點、重難點不夠熟悉,也就產生了“何苦呢”的思想,有的教師則認為花了好幾節課的時間復習,太浪費了,到具體章節用到初中知識時稍加點拔即可,花這么多時間復習不值得。

其實,高中化學無論是知識的難度,還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要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加上課本內容與考題之間存在的較大差異,導致許多學生剛跨入高中,就感到難以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有些學生進入高中后感到學習化學十分困難,產生不少困惑,喪失學習的信心,學習興趣降低。所以,如何使初中化學的啟蒙教育向高中化學的基礎教育平穩過渡成為高一化學教學的重難點。

要搞好初、高中接軌教學,首先必須注重高一化學的起始復習。我建議高一化學教師在正式講授高一的新知識之前,先拿出兩周的時間來復習初中知識。這樣做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把心從假期中收回來,容易進入學習狀態,不會錯過新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在復習中穿插高中知識點,學生也容易接受。具體做法是將準備復習的知識點融入到一道道題目中,一開始就將中考中的能力題或高中高考涉及到的初中知識,特別是初中生易錯或難解答的問題,編出一份試題,讓學生在第一節課進行練習,不會的可以相互討論。知識點是初中的“舊知識”,但出題的角度和方向卻是新的,通過練習和討論,學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識點高考仍會考到,學生就能理解復習初中知識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復習課中就會自覺地認真參與了。然后根據學生第一節課的實際解題情況,再組織一套涉及初中各重點知識的復習題,以精選的習題為載體,將要復習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識點進行復習,由學生在課堂上限時完成,教師只是就解題方法進行指導和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或點評。這樣做既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活躍了學生思維,靈活運用知識點,增添學習興趣,又改變了傳統的“三部曲”復習模式。兩周后進行摸底測試,再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對癥下藥。在高一對學生鋪設的問題臺階不要一下子就很高,最好從初中的舊知識點出發,使他們能上得去,以防發生兩極分化。要通過耐心細致的引導,教會學生從比較中學習,發現相似,尋求規律,逐步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嚴密性。在做和練中,不斷找出好的學習方法。所以,教師教學時應把握好教學的起點和節奏,剛開學不要急于講授新知識,更不能開快車,使學生盡快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

在這一過程中,就要求我們中學化學教師對初高中化學教材都必須熟悉,清楚初高中化學教材間銜接的盲點(即新的初中教材將知識降低要求或刪減了,而高中教材又沒有補充這部分內容,而高考考綱中須掌握的知識)。

我經過仔細分析初三新教材和大綱,與高中教材和大綱做了比較,歸納出以下幾方面初高中教材的“盲點”。

1.化合價

初中化學中介紹一些常見元素化合價,這些元素的化合價僅僅是它們的主要的化合價,部分元素的化合價沒有列出,如果簡單認為這些元素只有表格中化合價,在解題時易造成思維定勢。硫最高為+6價,最低為-2價,而Na2S2O3、FeS2中的硫元素化合價分別為+2、-1價,都不是常見化合價。

2.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律

初中化學常識性介紹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知識,我們要根據教材中原子結構示意圖,總結出質子數為1-18的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律,這樣有助于學習高中化學原子結構知識。

3.酸、堿、鹽的分類

初中化學常識性介紹酸、堿、鹽的含義,而沒有對酸、堿、鹽進行分類,特別要和學生講清楚酸式鹽與正鹽的生成及酸式鹽與正鹽之間的轉化。

4.啟普發生器原理

初中化學選學啟普發生器原理和裝置,而該裝置原理或簡易裝置在高中多次用到,有必要了解其原理及適用條件。

(1)原理:利用壓強原理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

(2)適用條件:用于該裝置制取的氣體同時符合下列三個條件:塊狀固體與液體反應(不能控制粉末狀固體與溶液接觸);反應在常溫下進行(不需要加熱);除氣體外,產物可溶于水且放熱較少(若產物微溶,可能堵塞溶液通道;放熱多易使玻璃容器炸裂)。

5.氧化物的分類

現在初中課本上根本就沒有氧化物的概念,只需要學生在學習時通過做實驗自己得出結論,用自己的語言來給氧化物下個定義。至于氧化物的分類更是只字未提,所以須向學生講解清楚酸性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的定義。

我們教師除了關心學生學習上的轉變外,還要關注學生心理上的轉變。大部分學生都把高一當成新起點(認為初中不曾認真學習,養成許多壞習慣),有一種“一切從頭開始”的愿望,但是他們又不知道怎樣開始,感到很迷茫,再者是在這種心理過渡性的關鍵時期,意志與毅力都不強,很容易會使這種心理自然轉變的征象消失。因此,在初、高中銜接教學中,加強鼓勵和表揚,介紹周圍環境中許多成功的例子,幫助他們描繪未來藍圖等,以強化學生“一切從頭開始”的愿望,同時指導學生“怎樣開始”,結合自己的經歷與他們進行心與心的交流,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讓他們感到化學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增強學生學好化學的信心和決心。

總之,如果初、高中化學的銜接教學經過我們教師的精心準備、細心講解,學生一定會滿懷信心的進入高中化學的學習,為以后提高化學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化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篇9

[關鍵字]高中化學;習題教學;質量策略;

中國分類號:G633.8

化學教師應當利用習題教學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重新構建其知識框架,搭建學生的學習思維平臺。因此,教師要積極的發現習題教學過程之中存在的問題,設計好習題教學課程,并實施于化學教學中,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本文,筆者一方面希望能夠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另一方面,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員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一、習題課教學的重要性

習題課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方法,通過一整套習題課的總結分析,可以幫助學生把所學的化學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同時通過做題,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各個化學知識細節,并提高其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通過詳細的解題分析,可以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步驟,并提高對于難題的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的舉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積極性。習題課教學是教師和學生溝通的一種重要方式,在課本課堂教學中,通常都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缺乏課程知識的互動,而習題課教學可以給學生提供一種交流的平臺,增強學生的學習深度。

二、高中化學習題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部分高中教師還沒有認識到習題教學的重要性,忽視了在習題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不能發揮習題課教學的知識拓展和知識強化作用,影響了整體的化學教學質量。

2.1 習題教學的隨意性大、教學目標模糊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重點,其主要功能就是引導學生學生,而在當前的高中化學習題教學中,習題的量較大,從而造成教師教學目標的模糊,對于習題中的哪些問題需要重點強化,哪些知識需要夯實基礎存在著目標不明確現象,從而造成學生對于知識掌握程度不足。同時高中化學習題有較大的隨意性,部分教師通常會根據內容進行知識的復習,只是重視題目中出現的知識點,忽視了整體教學的完整性,不能進行重點的講解和難點的突出。

2.2 題目選擇沒有針對性

在高中化學習題教學中,很多教師一直是按照課程標準進行講解,并且講解內容比較膚淺,對于教材的掌握不到位,課程目標和習題的配合不當,現階段的習題普遍存在著和新教材不匹配的現象,同時習題的實質常常和文體不符的現象,題目陳舊。此外化學教師對于學生的的是實際情況了解并不充分,對于學生缺乏深入地研究和思考,導致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忽視了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很難通過習題來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

2.3 習題教學缺乏可操作性

部分化學教師認為,化學的習題課就是講解大量的練習題,僅僅針對學生出現的錯題,從而忽視了化學特點。例如在講解一些較為抽象的化學題目時,教師往往知識從理論的角度和解題的角度出發,忽視了對于知識框架的串聯,也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造成學生學生的動力不足,失去了對化學課程的愛好。

2.4 習題教學中沒有以學生為主體

習題課的目的就是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面臨的難題,并通過難題的解答,擴展學生的學習思維,如果教師一味的采用一言堂的講課方式,就會打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減少了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尤其是部分教師為了在習題課上講解更多的內容,就會代替學生把習題的答案直接給出,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長此以往,就會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下降,嚴重依賴于教師給出的答案,無法發揮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

三、提高高中化學習題課教學質量的策略

3.1 課前準備工作

在習題課之前,要選擇準確的題目作為切入點,并認真思考講解的方式,把學生的學習缺點全面的暴露出來,同時要在解題過程中做出初步的預測,以便于在講解的過程中,能把握住知識點的側重和知識的串聯。教師在選題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①習題要有代表性,重點突出知識的難題和重點;②習題要有針對性,要設置不同層次的習題,既要注重知識點的擴展,又要注重基礎的夯實;③習題要有創新性,高考題很難出現相同的習題,一般都會出現新題型,因此要選擇有創新性的習題。

3.2 課堂講解中

為了鞏固學過的知識,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注重把習題包含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把每一道題的知識點都對應到課本基礎內容上,使解題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同時教師應當把握好講評的時機,分配好講評的比例,并注重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

3.3 課后積極鞏固

在習題課結束之后,要及時地鞏固講解的知識,同時還要布置一定的作業,但是作業的布置要盡量避免和習題的重復,在習題的基礎上加深學習的知識掌握,提高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在糾正錯誤解題思維和解題方式的同時,對正確的解題方式進行強化。

四、總結

總之,高中化學的習題課至關重要,是化學學習中不可取代的重要環節,因此教師應當通過習題課提高學生的化學解題思維和解題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參考文獻

[1]張明青;論如何提高高中化學習題課教學質量[J];學科教學,2013年11月

篇10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知識體系;策略

時代的迅速發展,對現代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教學顯然已經不能達到培養全方位、高素質人才的目的。為了適應現階段高中教學工作的需求,高中化學教學工作也進行了及時的轉變。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引導者的作用,在傳授學生課堂知識的同時,對他們的學習過程加以引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完成對知識體系的構建。

一、知識體系的定義

在談論如何構建知識體系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知識體系。人們在日常的工作學習過程中,往往會收獲大量的知識,這些知識看似毫無關系,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某種方式找到它們之間的一些本質聯系,而將其匯集、串聯起來,形成一個龐大的知識網絡系統,這就是知識體系。知識體系具有整體性、多維性以及開放性的特點。

二、構建高中化學知識體系的必要性

構建化學知識體系,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工作非常關鍵,教師要結合學生初中化學的知識體系,通過聯系實際,不斷加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步提高學生的知識積累水平,完成對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從而有效幫助學生完成從初中到高中學習環境、知識難度的良好過渡,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具有更高難度的高中化學學習過程。

高中化學信息量多而復雜,有些知識點零散而容易混淆,知識體系可以像一個蜘蛛網一樣將所有的知識點納入其中,并對其進行一個系統的整合。通過構建化學知識體系可以將所學知識串聯起來,對雜亂的知識點進行梳理,有利于學生對重點難點知識的識別和掌握,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教學效果,并最終以不變應萬變,輕松自信地應對高考。

三、引導學生構建高中化學知識體系的方法

1.加強教學中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化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對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所涉及。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法,在正常講解課堂知識的基礎上,想辦法結合實際,開展一些有意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參與實踐過程中學習掌握理論知識。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提高學生將理論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從而強化教學成果,加強學生對化學知識體系的構建。

2.重視對單元知識點的掌握

局部構成整體,單元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是整個化學知識體系存在的基礎。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對于單元知識點的學習掌握,疑點難點細致講解,重點章節重點掌握,并且指導學生進行階段性的總結和歸納,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研究高中化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在掌握各單元知識的基礎上,形成具有內在聯系的知識鏈,結合各知識點之間的共性和個性,對高中化學知識體系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構建和運用化學知識體系,完成對化學知識從部分到整體的學習掌握。

3.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

知識同樣也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化學連同生物、數學、英語等各學科都是其中的分支,這些學科各有偏重又互相聯系。因此,在學習化學基礎知識的同時,伴隨著各學科的接觸和融合。加強對各學科之間的聯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知識體系,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融合體系完整性的認識和掌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對不同學科的知識進行引申連接,幫助學生培養發散性思維,從多方面分析考慮問題并找到解決方法,從而促進學生提高解決綜合性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

4.加強對學生知識整合能力的培養

化學知識的學習具有一定的前后聯系,這也是化學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的一個特性。要想在化學學習過程中,最大化地保持學習效果,實現教學成果,就需要保證知識的遷移質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對于新舊知識之間聯系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拓展學生的認知范圍,并且對知識進行良好的歸納與整理,更好地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在學習新知識中,要通過對舊知識的聯系,有效地提高對新知識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效率。

總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是符合新課標要求,培養高素質人才行之有效的方式,任重而道遠。教師要在提高自我修養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實踐,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構建完善的化學知識體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熱情和興趣,利用知識體系架構對化學知識進行熟練掌握,提高化學知識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高麗.高中化學教學的幾點思考[J].成功:教育,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