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范文

時間:2023-03-17 09:58: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朱自清散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朱自清散文

篇1

關鍵詞 朱自清 散文 藝術

中圖分類號:I207.6 文獻標識碼:A

朱自清先生是抒寫至情的能手,《背影》是其代表作之一,這篇散文,主要是通過對父親背影的描寫,來揭示無微不至的父愛親情。作品抒情委婉有致,細膩入微,謀篇布局逶迤曲折,具有與眾不同的趣味。《背影》開篇點明題旨:“我與父親不相見三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但破題之后作者并不急于把“背影”亮出來,而是采用反襯的筆法,把體現父愛的其他種種表現細數一番。先寫父親在祖母去世和丟了差使的“禍不單行”的逆境里,怎樣強忍沉重的心情反過來安慰“我”,其次又寫父親在奔波謀生的繁忙中,怎樣無可奈何地委托旅館的茶房送“我”登車去北京念書;再次又寫父親終于改變托人送行的主意,在百忙中“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在反復曲折地寫完父親對我的關心之后,才把高度集中地體現父親的最動人的“背影”這一特寫鏡頭推到讀者面前,讓讀者和“我”一同灑下感動的淚水?!拔铱匆娝髦诓夹∶?,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色布棉襖,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的流下來了……”這里作者細致刻畫了父親蘊含著深厚慈愛的背影,富有人情味,感人至深,使讀者與“我”一起產生了強烈的感情共鳴。

朱自清先生還是散文領域卓越的風景畫家,《荷塘月色》就是膾炙人口,傳誦一時的名篇。作者用語言的丹青點染風景,用委婉細膩的筆調,富有層次地開拓詩一般的境界,于情景交融之中,讓讀者領略荷塘月色之美,但讀者并不是一開篇就將如煙如夢的荷塘月色表現出來,而是引領讀者在通向荷塘月色路上繞了三個彎子,那就是作者對月下荷塘的想、尋、愛。先是“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接著由“想”而沿著荷塘尋去,當尋到荷塘之后卻又不急于展示荷塘之美。而是偏要把自己獨處荷塘月色下悠然自得之情抒寫一番。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從側面渲染荷塘月色之美,從作者的思緒中眼波里來折射出荷塘月色之可愛,為正面描寫荷塘月色做好了鋪墊。然后才去慢慢地揭開月下荷塘的面紗。主體部分,作者不惜與以工筆細描,著力點染荷塘月色的美景,作者先寫荷葉荷花清香,用一連串精美的比喻和生動的擬人,將荷葉的卓然風姿、荷花的晶瑩美麗描繪得無比美妙。接著作者又捕捉微風過處葉動花顫的情狀,“象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著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甭涔P化靜為動,形象地傳遞出了月下荷塘精致微妙的美感。此處精妙在于雖未提到月光,但荷葉荷花的景狀無不因淡淡的月光而顯現,使讀者依稀感到月光的存在。作者寫荷塘上的月色則具有另一番景致。“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流葉子與花上。薄薄的輕霧浮起在荷塘里。”這是實寫;“葉子和花仿佛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是籠著經紗的夢”則為虛擬?!半m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薄薄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作者認為這樣的月色正恰到好處,有一種朦朧的美。接下來,作者又寫到“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逼渖{可謂濃淡相宜,更妙是寫“景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和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這里作者運用通感使視覺轉換為聽覺,生動展示出了荷塘月色的飄逸之美??傊逗商猎律酚们擅畹臉嬎?,極美的文筆,為我們展示精妙無比的風景畫,抒寫了與眾不同的趣味。

朱自清先生散文高超的藝術手段,是建立在他對客觀事物的精細觀察之上,否則就不可能妙筆傳神,也不可能書寫出與眾不同的趣味。

朱自清先生在《山野掇拾》指出:“作家于一言一動之微,一沙一石之細都不輕輕放過”“于人們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寫,使你于平常身歷之境,也會有驚異之感。”例如《綠》中,朱自清先生對梅雨潭的綠就作了加倍的描寫。先用博喻說是“象拖著裙幅”“象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象最嫩的皮膚”“象濕潤的碧玉”然后又多方比較,說是北京什沙海地綠楊“太淡了”杭州虎跑寺近旁碧草與綠葉太濃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經過這樣反復的渲染,梅雨潭的綠于是成了世界上最宜人的景色,從而讓讀者跟著作者一道“不禁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再如《匆匆》,作者對時光的易逝就加倍進行描寫“太陽他有腳即可,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望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到他去的匆匆了,伸手遮腕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經過作家如此一番的加倍描寫,使人們不能不在“平常身歷之境”中萬分地驚異于時光之易逝了。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論敘事、寫情、狀物、抒情,無不委婉細膩,娓娓動人,表現在他對客觀事物加倍地描寫,巧妙地描寫,拆開來與拆穿來描寫,展現了客觀事物的“錙銖淄澠之別”,抒寫了與眾不同的趣味。他的具有嫻熟藝術技巧的散文是我國現代文學藝術中的瑰寶,是中國散文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參考文獻

篇2

朱自清散文的經典價值,不僅是它記載了一定時代的人生,而且也在于它獨特的藝術。

一、也許是因為朱自清是一個詩人,他的散文也存貯著一種詩意?!拔膶W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工,要算他了。”這是郁達夫對朱自清散文中詩意的贊賞。

朱自清一生是平凡的,但他又是一首可歌可泣的詩。在他的散文中也因為他本身是一位詩人而帶有詩人型。在他散文天地里,有著詩人的瘋狂,聯想和想象猶如千姿百態(tài)的群鳥,在不以表面的物質世界為限的空間里翱翔。朱自清總是積極的自覺的,有目的的按照美的旋律對表象進行分解和組合,不斷涌現出他的奇思妙想,充分體現其主體生命色彩的詩意。追求詩意,這是朱自清散文中的一大特點。

豐富奇特的想象,是朱自清散文中詩的特點之一。黑格樂認為,對藝術家而言,“如果談其本領,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朱自清的散文同詩一樣充滿了想象,就充滿了奇妙的魅力。他在散文中善于張開想象的翅膀,飛向一個全心渴求的意境。在《荷塘月色》中,作者首先寫在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都可以不想,緊跟其后寫荷花時,用了這樣的詩句:“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的點綴著些白花,有羞澀的打著朵兒;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边@是荷花,但在朱先生的想象中,是魔術家的手指,在我們面前輕輕一點,就出現了一個五彩繽紛的迷人世界。寫清香,作者將其想象為遠處高樓上的歌聲;寫葉子并肩挨著,想象為一道凝碧的波痕;寫月光照在葉子和花上,薄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時,作者想到的是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罩著紗的夢。這樣的想象,真叫人感慨萬千,這樣的想象,真是奇特之至。

想象力是人認識世界的一種能力,它成為審美反映的樞紐。“我意在表現自我”是朱自清提出的一條美學原則,從藝術哲學意義上看,這就包括抒情散文在內的一切藝術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藝術規(guī)范,是美文區(qū)別于一般散文的一個規(guī)定。藉厚流暢的情感,是朱自清散文中詩的特點之二。他的散文,語言極為凝練,很講究單調的和諧和押韻。富有音樂感,并隨著情感的起伏波動,從而自然而然形成了節(jié)奏感。如在《春》中,“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惫?jié)奏的起伏,情感的回蕩,不能不叫人心靈為之震顫。散文語言在聲調和節(jié)奏方面的要求是和諧而富有韻律的,雖然散文不講究音韻和對偶,但是所有好的散文作品讀起來都是瑯瑯上口的。朱先生的《荷塘月色》和《春》,其文句錯落有致,節(jié)奏分明和韻,使人時時感到一種自然的韻律所在,感情美,文字美,聲調和節(jié)奏也是極其優(yōu)美的。正好一位作家說過:“不但詩講究節(jié)奏,散文也該講究這些,講音調的和諧?!?/p>

多樣的藝術手法,也是朱自清散文中詩的特征之一。散文的表現手法,可以說是最少受到拘束,它可以抒情,可以議論,也可以幾種手法融合在一起??傊?,就是出于再現現實,表達情感的需要,作者完全可以自由的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采用他所以為恰當的藝術表現手法。中國作家大都以自然景物之感受,一般不脫離現實,不甚對自然景物作擬人化之描寫。然而朱先生卻在自己散文中超越現實充分運用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如在《荷塘月色》《春》中就表現出來,表明他有別于中國的一般散文家。

二、作者的情意就在文中藝術境界中表達出來,這種境界能引發(fā)作者的想象并使讀者在思想感情上受感染。如《背影》一文,為何打動了那么多讀者的心?就在于作者描寫出了一個深遠的意境。構造意境是朱自清散文的第二大特點。

善于營造空間結構的意象。如在《背影》中,他將潛在心底真摯而深厚的父子之情,凝聚在一個普通又極其典型的細節(jié)――父親的“背影”上,從而得到了普天下相似境遇的人的共鳴。讓我們一起體會這樣的空間意境:“在火車站,一個父親在月臺下到月臺上,再走過去,爬上那邊的月臺”。在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空間里展示了一個偉大的真情――“父愛”。這就是包涵在作品中的精神境界和通過作品向人們揭示耐人尋味的生活哲理,這也是聳散文意境空間上的體現。

篇3

關鍵詞:朱自清; 散文; 詩意美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10-0578-01

朱自清在中國現代散文散文史上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他創(chuàng)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性的散文體制與風格。他創(chuàng)作的"美文"奠定了散文大師的地位,其行文如詩,辭藻平實而飽含真情,描寫清淡而韻味悠長,敘述隨意而其文意卻絲絲入扣,行文流暢且極具內涵。清麗雋永的詩意美是構成他"文章之美"的因素之一。

1.慎密精巧的構思

慎密精巧的構思是作品散發(fā)詩意的一個特征。朱自清的散文在構思上是十分講究的,他的散文,結構精巧,布局合理,善于從敘述中將讀者緩緩帶入作者設計好的意境,行文慎密而嚴謹,精煉而流暢,活潑而巧妙。

散文《背影》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作者善于捕捉瞬息間的生活感受,以"背影"為線索,選取的材料均匯于"背影"這一焦點上。背影,刻下了父親飽經憂患,半身潦倒的印記,濃縮了父子之間難以言喻的感情,是慈父愛子的象征。

父親的背影是兒子經常見到的,但作者選取的不是平常的背影,而是在祖母去世、父親失業(yè)、家境衰敗的情況下,在車站送別兒子時穿過鐵道,爬上月臺買橘子留下的那個背影。這個背影,是在一個特殊環(huán)境下活動著的背影。它既是父親形象的素描,又是他精神的寫照,還是作者感情的觸發(fā)點和凝聚點。父親肥胖而吃力的"形",慈愛和迂執(zhí)、艱難和努力、老境頹唐。父親對兒子深摯的愛,兒子對父親的理解、憐惜、懷念,全都凝聚在這個背影里了。文章四次寫"背影":開頭設疑--點出背影,造成懸念,使?jié)庵氐母星闅鈶嵒\罩全文;中間敘事--望父買橘,刻畫背影,令人感動;父子分手--惜別背影,離情別緒,催人淚下;結尾思念一一讀父來信,浮現背影,照應開頭。這樣以"背影"為線索,把各部分材料巧妙組織,表達作者的感情,同時反復照應標題,使文章一氣呵成。

朱自清高超的藝術構思還體現在"設眼有致"。許多散文作品都有一句確定全文基調的關鍵語句,通常我們稱之為"文眼"。因而,透過文眼可以比較準確地把握作者的思路,可以確切地感悟出作者的真實情感。

散文《春》就有這樣的特色:朱自清將文眼"一年之計在于春"置于描述之中,毫無斧鑿之痕,富有濃郁的詩情畫意,巧妙地安排花草、樹木與人們的行為來顯示春天的氣息。首先,他以生物從睡醒之后來描寫活潑可愛的情景,依次由小草從土里鉆出來變成嫩嫩的、綠綠的,田野里、園子里可以看到人們在活躍的踢球、賽跑、捉迷藏的景象;接著,由各季樹木的開花,看到成千成百的蜜蜂在喧鬧著;又從輕風里看到小鳥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和流水、短笛之聲相應和,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再接著,由樹葉綠得發(fā)亮、小草青得逼眼,而烘托出安靜和平的夜;最后,他以天上的風箏多,地上的人們漸漸活躍而領悟到"一年之計在于春"這個文眼的實際內涵。作者用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及健壯的青年,除了給大地活潑的印象之外,還帶來了振奮和希望,因為春天充滿了希望。

結構的嚴謹和布局的精妙以及設眼,有致成為作品引人入境時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技巧,而正是有了這些手段和技巧,才使得讀者于平實的語言中走進作者的心靈空間,讓人深思,回味無窮。

2.畫面美

朱自清的散文具有一種可堪入畫的藝術特色,意境刻畫情景交融。無論是梅雨潭的綠色,還是清華園的月光,無論是一處勝跡,還是一幅景色,都描寫得逼真如畫,朱自清的散文常常兼有詩情與畫意,文筆細膩,但不是濃妝艷抹;構圖簡潔,但樸素中顯出典雅。

在《春》里,作者對春天的贊美,以盼春、迎春、頌春的歡快激情作為內在線索,描寫春天的畫面。如對花的描寫,"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作者用畫家的眼睛,既描繪了各種果樹的花,又描繪盛開的野花。在《匆匆》里,為了描畫時間飛逝的流,把太陽的移動擬人化。"早上,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步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作者幾筆便勾勒出一個個活生生的淡淡的畫面。在《綠》中,他筆下的景色都在躍躍飛動,千姿百態(tài),引人入勝。梅雨瀑從巖石沖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幾綹"、"鑲在兩條濕濕的黑邊里的,一帶白而發(fā)亮的水便呈現于眼前了","扯"和"鑲"描繪瀑布流處山澗的狀態(tài),既準確恰切,又形象逼真,使瀑布富于立體感。"仿佛是一張極大極大的荷葉鋪著",那"厚積著的綠","她松松的皺纈著,像托著的裙幅,她輕輕的擺弄著,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著,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對"綠"的刻畫形象逼真,把那奇異的綠色寫得可以追尋,可以擁抱,可以醉人,甚至可以饋贈,寫出"綠"的生動畫面。在《荷塘月色》中,寫"田田的葉子","像亭亭的的裙",荷葉中"點綴著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寫月光"如流水一般"瀉在花葉上, "楊柳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寫樹縫里漏出的一兩點燈光,"是渴睡人的眼"。通過這些生動形象地描述,畫出了一幅清幽靜謐的荷塘夜景,把"荷塘"和"月光"描畫得出神入化。在《南京》、《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文中類似的描畫比比皆是,將繽紛艷麗的色彩和栩栩如生的形態(tài)融為一體,真稱得上是妙手丹青。

3.靈活多變的技巧運用

朱自清的散文技巧老練,靈活多樣。他既注意"形與神、虛與實、張與弛、動與靜、詳與略"等藝術手法的巧妙結合,又注意"對照、排比、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在"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方法上,更注重"白描"手法的應用。

篇4

關鍵詞:朱自清;散文;語言藝術

朱自清先生是我國“五四”以來最膾炙人口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不論記人、敘事、說理、抒情,都如實抒發(fā)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他的情感性感染了廣大讀者。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意蘊美向來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最高追求,這種內在美是通過怎樣的外在形式體現出來的呢?語言的運用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研究朱先生的散文創(chuàng)作,我們不難發(fā)現,散文創(chuàng)作的高度成就突出表現在語言藝術的運用上。

一、精選口語入文,體現樸素美

關于散文的語言風格_朱自清強調文章最重自然,他明確提出要用“活的口語”寫文章。認為這樣的文章才能像“尋常談話一般,讀了親切有味?!?/p>

《春》里,他不說春天來臨,各種花競相開放,爭妍斗艷,而說“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花趕趟似的。”

《綠》里,不說梅雨潭的綠美麗純潔,令人心醉,而以與“綠”談心的方式說“我舍不得你_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著你,撫摸著你,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我送你一個名字,從此叫你‘女兒綠’好么?”

朱自清先生為使口語入文,把北京話作為挑選和提煉口語的標準。在他的散文創(chuàng)作過程中,始終恪守這個標準,因而他的散文語言與今天的普通話幾乎一樣,活躍在中國人的交際生活中。

(一)善于使用富有個性化的北京話口語

《春》里,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幾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草“偷偷地”“鉆出來”,寫出了小草在人們不在意的時候破土而出,就像孩子捉迷藏時從暗處鉆出來,充滿了孩童情趣?!白薄ⅰ疤芍?、“打滾”、“踢球”、“賽跑”、“捉迷藏”,一連串動詞無不童趣盎然。“兩個”、“幾腳”、“幾趟”、“幾回”這些不定量的數量詞,表明孩子們在天然的運動場上隨意玩耍,直到盡情盡興為止?!拜p悄悄”寫出了春草的柔和,“軟綿綿”寫出了春草的柔嫩孩子們在草地上玩耍的舒服勁兒表現出來。春天給孩子們帶來歡樂,孩子們?yōu)榇汗庠鎏頍o限生趣,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其樂融融的畫面躍然紙上。

(二)善于使用北京話獨具特色的簡短句式、反問句式

《松堂游記》里?!鞍灼に刹凰闫?。多得好,你擠著我我擠著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來上一棵,疏不是?誰愛看?這兒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面八方來得好?!?/p>

論《吃飯》里,“可是法律管不著他們嗎?官兒管不著他們嗎?干嗎要怕任呢?”、“誰怕誰?”,句式簡短,充滿感情,樸素自然。

風華從樸素中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句句明白如話,平易自然,堪稱樸素美的典范。

二、巧用疊詞、雙聲疊韻詞語、兒化詞、整散句,構成音韻美

(一)疊字疊詞的巧妙運用,形成獨有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

疊字疊詞,在我國古典詩詞歌賦中的運用十分廣泛,它造成一種走月流云的音韻美或反復回環(huán)的抒情氣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疊字疊詞隨處可見。

《威尼斯》里用了“微微”、“茫?!?、“走走”、“來來去去”、“老老實實”、“疏疏落落”等,使語言鏗鏘有力,朗朗上口。

《荷塘月色》里,一開頭就點明題意:“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日”原是時間名詞,這里是表示時間的量詞,重疊后有濃厚的形容詞意味,更顯得荷塘是作者非常熟識的,襯托出“心里頗不寧靜”;“月亮漸漸地升高了”,“漸漸”,表明夜已深了,因為“心里頗不寧靜”,所以就愈感到時間過得慢:“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迷迷糊糊”寫作者的感受;“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帶上門出去?!薄扒那摹北砻嫔鲜切揎椗笊肋@個動作的,實際也是寫“我”當時的心境。“悄悄”不能只是寂靜無聲,而多少還帶有“憂心忡忡”那種思緒,語意雙關,意味深長。

《綠》里,“仿佛一只蒼蠅展著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那濺著的水花,晶瑩而多芒”、“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等,句中“仿佛”是雙聲,“晶瑩”、“溫潤”是疊韻,這些詞的運用,也使作品構成一種音韻美。

(二)富于變化的長短句、整散句的交錯運用、較有規(guī)律的停頓、抑揚有致的句調、層次,使文章搖曳多姿,鮮活生動。

朱自清寫作散文,非常注意句式安排?!?,字句,‘有’字句,‘在’字句的安排最難。于是想方法省略那三個討厭的字,例如:‘樓上正中一間大會議廳’,‘樓上正中是——’,‘樓上有——’‘——在樓的正中’,但用第一句,盼望給讀者整個印象,或者說更具體的印象。再有,不從景物自身而從游人說,例如“天盡頭處偶爾看見一架半架風車”。正因朱自清如此精心安排句式,推敲文字,他的散文語言才呈現出一種“語言的音樂旋律”。

《匆匆》里,“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吧:哪又是誰呢?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哪里呢?”這篇散文巾,大部分句子只五六個字,常常形成排比問而不答,飄忽即過。詞語的色調也極婉轉,輕盈的燕子,婀娜的楊柳,嬌艷的桃花。組成一幅多美的畫圖。“去——來”、“枯——青”、“謝——開”既有詞義上的對比,又有音韻平仄上的變化,再加上以“了”“呢”等的語氣詞綴在句尾,從語言的音樂性上,賦予他的藝術語言以“既能悅目,又可賞心,兼耳底,心底音樂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看花》里“有些愛花的人,大都只是將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擱在架上:架子橫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夠放下一個架子,架子上至多擱二十多盆花罷了。有時候院子里依墻筑起一座‘花臺’,臺上種一株開花的樹: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種的?!?/p>

作者圍繞“花盆——架子——架子——院子——花盆”的順序清楚地將一般家庭“愛花”的方式列舉出來,層次清楚。又使文章回還往復,音韻之美,自然天成,美不勝收。

三、運用繽紛修辭,鋪展裝飾美

蘇軾在《飲湖上初晴后雨》中詠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朱自清的散文里,不論是樸素美的“淡妝”,還是裝飾性的‘濃抹’,都使語言生動形象至極,尤其是繽紛的修辭,仿佛優(yōu)美的旋律縈于耳際,久久繞梁。

(一)善于運用多種常見修辭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里。綜合運用比喻、擬人、反問、對比、夸張、排比和反復等修辭手段,把語言裝飾起 來,以增強語言的魅力和藝術感染力,“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既照應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寫出了月輝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動感。

“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則寫出霧在深夜由下而上輕輕升騰。慢慢擴散、彌漫,以動景寫靜景,描繪霧的搖曳之態(tài)。

《綠》里寫梅雨亭“仿佛一只蒼鷹展著翅浮在天宇中一般?!睂懗鐾ぷ恿杩沼w的氣貫長虹之美感。

《匆匆》里“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太陽有“腳”,能“挪移”。這是擬人;“于是一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一組排比句,用具體的事件,細膩獨到的筆觸,形象地勾勒出時間的逃去如飛;這些修辭手段,營造出一種和諧的輕靈美。

(二)善于運用常人難以使用的修辭手段

通感常出現在朱自清的散文中?!逗商猎律防?,“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鼻耙痪溆妹烀5母杪暶枥L出“清香”飄渺,似有似無的荷之清香,動靜相宜,虛實相生。后一句則用“名曲”的旋律來形容表明光與影的和諧,與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樣悠揚,烘托出一種溫馨、幽雅的氛圍。給讀者以聯想和想象,使人如浴荷塘月色之中,進入詩境一般。

《綠》里,“這里平鋪著、厚積著的綠,著實可愛。她松松地皺纈著,像拖著的裙幅:她輕輕地擺弄著,像跳動著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著,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冷人想著所曾觸到的最嫩的皮膚: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作者綜合運用博喻、通感、移用的修辭手段,多角度、多側面地從視覺、觸覺等方面形象地表現出梅雨潭水綠的波狀、情致、柔潤、清亮,令人嘆為觀止!

四、慧聚等閑言語,洋溢綺麗美

朱自清親情散文最大的特點就是“真”,以感情表達的真摯動人取勝,他的每篇親情散文都是他表露自己感情的藝術品,也以真摯的感情寫自己“身邊瑣事”,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將抒情、敘事、描寫、議論熔于一爐,委婉纏綿,綺麗動人。

《背影》敘寫的是平常生活中一樁樁平凡無奇的事,但一旦將注入“真情”的一件件小事匯總起來,凝聚到“我”身心為之一震的年邁父親的“背影”上,那種子對父的一往深情便找到了“噴火口”,從而產生了催人淚下的藝術感染力。這種如話家常般的文字,讀起來清淡質樸,卻情真味濃,蘊藏著一段深厚的感念之情。作者面對的不是一場單純的父子別離,而是父與子,子與父的靈魂交流、人格碰撞、倫理順逆、代溝差異的重新審視與評估,多角度、多層面地洋溢出人性的綺麗光輝。

《給亡婦》采用書信體樣式,悼念亡妻,感恩亡妻,在對亡妻生前給予家人無微不至的愛的描寫和丈夫疏于照顧妻子溢于言表的自責中,重現母愛和妻情。發(fā)自內心深處的“你”字一個比一個重,仿佛讓我們看到了他含著的眼淚,夫妻恩愛、琴瑟相和,全從真切如實中來。當擯棄了華麗詞藻,應用了一色的白語白話,將心中深刻的至情表現出來,我們看到了如此醇美感人的至情境界。

篇5

關鍵詞:自我寫實;細刻深刻;樸實優(yōu)美

凡是具有現代文學常識的人,談到中國散文總會提起朱自清先生。他是我國“五四”以來最有影響的散文作家之一,他對中國白話散文的發(fā)展、成熟作過相當而又執(zhí)著的多方面的探索。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一、提倡寫實,表現自我

朱自清先生是文學研究會早期的重要成員,他十分欣賞文學研究會那種“為人生”的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思想,所以他的前期散文創(chuàng)作的活動,都以現實主義原則為指導,還結合自己的寫作體會,提出了不少關于散文創(chuàng)作的見解。

為了貫徹寫實的主張,朱先生要求深入觀察生活,體驗現實?!渡揭岸奘啊芬晃闹校劦健坝谝谎砸粍又ⅲ簧骋皇殻疾惠p輕放過”,并且進一步說明:“他們所以于每事每物,必要拆開來看,拆穿來看;無論錙銖之別,淄澠之辨,總要看出而后已,正如顯微鏡一樣。這樣可以辨出許多新異的滋味,乃是他們獨得的秘密!”從中可見,他那種觀察、體驗現實生活的嚴肅態(tài)度。眾所周知,有人曾懷疑《荷塘月色》中“月下是否有蟬聲”,朱自清為此請教好些人,最后還是親自體察,“又有兩回親自聽到月夜的蟬聲”,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頭。因此,他深深體會到“觀察之難”,以為不能“由常有的經驗作概括的推論”這足以證明他的“尊重生活,尊重現實”這條原則,既用以教人,也用以律己的。

二、題材廣泛,情感豐富

現實生活是復雜的、豐富多彩的,因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取材十分廣泛,涉及到社會各個層面。且在不同題材的散文里,抒發(fā)了自己不同的感情。一是社會類的作品,具有真實感,給人以思想、心靈上的震撼。如《生命的價格――七毛錢》。通過了一個父母雙亡的小女孩被廉價賤賣的事件,并以種種設想預測了她將來不幸的命運,對社會的殘酷不仁提出血與小淚的控訴,篇末發(fā)出了“這是誰之罪呢?這是誰之罪?”對制造這一悲劇的社會提出了抗議。表達了對被侮辱、被損害者的深切同情。

三、表現手法,獨到有力

(一)精雕細刻,細針密線

由于作家對客觀物象觀察細,體味細,因而文章寫來也呈現細的特色。《荷塘月色》采用的工筆,描寫非常細膩。在寫荷塘月色時,先寫荷塘,抓住典型景物,從荷葉、荷花、荷塘上的風,由風送來的荷花的香,微風通過荷葉的風致,荷葉下面的脈脈的流水等各個角度來寫,觀察細致,針線很密。寫荷花:連用五個比喻,作者在寫月色時,正面描寫結合側面烘托,從塘面的霧,塘里的荷葉、荷花,周圍的樹影等各種角度來烘托。這樣,通過一番細針密線的描繪、渲染,把作者所能領略到的美的境界逼真地表現出來了。

(二)簡煉深刻,平中見奇

《背影》一文雖是懷人之作。沒有給讀者提供多少廣闊的現實生活的畫面,但從作者家境的變化,父親老境的頹唐,父子為生計各自的奔波,我們不難窺見舊社會中下層知識分子生活的動蕩不安,以及灰暗的世態(tài)造成的心理壓抑,可以說,通過一個簡單的人物形象。反映出了當時整個灰暗的世態(tài)。

四、平中見奇,嚴謹布局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結構布局,都嚴謹精美。這也是朱自清為中國現代散文的成熟所作的一個努力。《春》作者抓住了春景特點。有層次地描繪春景。全文圍繞一個“春”字,寫了“盼春”、“繪春”、“贊春”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的順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發(fā)展是一致的。開頭是春天在盼望中到來,中間是美好的春景畫面,最后以贊美作結。用三個比喻句贊美春蓬勃的生命力,強調它的“新”、“美”、“力”,深化題旨。如果我們對《背影》的線索作再深一層的發(fā)掘,就可以看到,《背影》除了一條有形的明線“背影”外,還有一條無形的暗線,那就是“父子深情”?!侗秤啊穼懙碾m是背影,但顯出的卻是正面。流露的是真情,透過背影,可見那正面的慈祥容顏。可感那心底的滾沸人情,“背影”里凝聚著深沉淳厚的父子深情?!逗商猎律穭t以一路行去為行文線索,從小路到荷塘到佇立環(huán)顧到神往凝想,形成明顯的空間順序,使各層情景得到步步深化,使內心感受得到充分展示,加上一首一尾,自然呼應,都顯示出結構而布局上的嚴謹精美,為細致的描寫和簡煉的表現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成功地表達出作品的主題和作者的復雜情緒。同時,從各篇的布局中都可看出,有些部分精煉,有些部分松動,精煉和松動互相配合,做到疏密相間,呼吸自如,更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結構上嚴謹精美特色的高度表現。

五、語言風格,樸素優(yōu)美

散文是語言藝術。高爾基說:“語言是文學第一要素。”對于散文更特別突出。朱自清先生散文的語言成就在現代文學史上是極負盛譽的。葉圣陶曾經說過:“現在大學里如果開現代本國文學的課程,或者有人編現代本國文學史,論到文體的完美,文字的全是口語,朱先生是應該首先被提及的?!薄吨炫逑蚁壬?。這主要就朱先生早期散文的樸實而言,朱先生自己也以口語化的語言為貴,認為“用筆如舌”是文章語言的極境。在這點上,《背影》上那自然樸實、簡潔傳神的語言正是一個突出的代表。

篇6

關鍵詞:修辭手法;比喻;通感;藝術美

中圖分類號:I207.6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3-0197-02

朱自清散文被譽為“白話美術文的模范”,究其原因是他善于運用豐富的修辭手法營造出一種音樂魅力,并且注意對字詞的考究和錘煉。在他的散文中比喻、擬人、排比、通感等修辭手法比比皆是,極大地提升了文章的表現力。本文主要針對其比喻、通感手法的運用效果加以闡述。

一、耐人尋味的比喻修辭

朱自清運用比喻,大都是匠心獨運,另辟蹊徑,出神入化的。他很少用別人的比喻,而是在仔細觀察生活的基礎上,選擇別開生面的角度,巧妙抓住客觀事物的相似點,給予新穎的設喻。

1.以物喻物?!霸谀锼阒饲Ф鄠€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匆匆》,把“日子的逝去”比作“針尖上的水滴在大?!保N切地表現了他的無聲無息、無影無蹤;“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匆匆》,把“日子”比作“輕煙、薄霧”,都表現了作者對時光飛逝的惋惜、留戀和無限惆悵的情緒感染著讀者、陶冶著讀者的情操,以物喻物的神奇可見一斑。當描繪燈下水景和水面燈光時,寫道:“等到燈火明時,陰陰的變?yōu)槌脸亮耍击龅乃猓駢粢话?;那偶然閃爍的光芒,就是夢的眼睛了?!保ā稑暉粲袄锏那鼗春印罚┒嗝葱缕娴谋扔靼。∫话愕谋扔鞫际且詫嵄葘?,朱自清則不然,偏偏以虛比實。“水光”,“光芒”都是眼里看的見的,相比而言,“夢”都是虛的了。“夢的眼睛”更是子虛烏有了。然而,奇跡正在這兒產生了,表面上看,這樣比法果是越比越渺茫,單實際上,正好表現了秦淮河上燈火初明時,波浪峰尖上跳蕩的燈光的情景,越琢磨越有味道。朱自清先生巧用比喻,是頗費工夫的了。在《羅馬》里,圣保羅堂旁邊的小柱廊在作者眼里,其“精工可以說像湘繡,秀美卻又像王羲之的書法?!逼婷畹穆撓牒托路f的比喻飽含著作者對文化景觀的精湛見解和悠悠不盡的審美情趣,使所敘之物妙趣橫生,光彩照人。還有羅馬市場上三根哥林斯式的柱子“像三個豐姿飄灑的少年用手橫遮著額角,正在眺望這一片古戰(zhàn)場”;斗獅場的外墻“好像直上云霄的松柏,老干亭亭,沒有一些繁枝細節(jié)”……比喻奇妙,出神入化,臻至形神兼?zhèn)涞募丫?,準確表達了作者那種獨特的感悟和體驗。

2.以人喻物。所謂的以人喻物,就是把物體擬人化,把美好的東西當成人物來展示。一方面,使得物體更加生動、形象化,另一方面,也容易抒發(fā)作者對物體的感彩,對于作者表達自己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幫助便于多層次,多角度揭示作品豐富的內涵,使得情由景生,景由情放,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情并茂。《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中,把“月兒”描繪成一位“晚妝才罷的少女”,而“浴著月光的柔細的枝條”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地纏著、挽著”,作者以“美人的臂膊、女性的披發(fā)、姑娘的羞澀”比喻“柳枝、柳絲、月亮”,形象別致?!度鹗俊分?,把有著“粼粼細波的湖水”描畫成“西方小姑娘的眼”、“顰眉的西子”;《一封信》中,將“紫藤花”比作“嘻嘻哈哈的小姑娘、凝妝的”;《綠》中,甚至把“梅雨潭的綠”想象成“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想拍她、撫她、親她,別致地叫她“女兒綠”,感情柔美到了極點。此時此刻,作者仿佛超脫了物我的境界,達到主客體的交融,同時也開創(chuàng)了比喻的新形式。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把“出水很高”的荷葉,比作“亭亭的裙”;把一朵朵的荷花,比作“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把“沒精打采”的燈光,比作“瞌睡人的眼”,又把“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云,所以不能朗照”比作人的“小睡”也別有風味。除此之外,“樹縫里也摟著一兩點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的人的眼”《荷塘月色》,春風“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春》,“墻面上用白的與玫瑰紅的大理石砌成素樸的方紋,在日光里鮮明得像少女一般”《威尼斯》,“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又如剛出浴的美人”《荷塘月色》,“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壯的青年……”,通過朱自清的筆觸,一個個美好的形象在我們眼前展示出來。春天像是娃娃,春天就有了可愛的特性;春天像是小姑娘,就有了美麗的特點;春天像是青年,就有了明麗的色彩。

二、出神入化的通感辭格

通感又叫移覺或感覺移借。本來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感覺相互作用的一種心理現象,后被“移借”到修辭學中,是“在日常經驗里,聽覺、視覺、觸覺、嗅覺等的彼此交通”的語言現象(錢鐘書語)。“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薄逗商猎律分泻商辽厦娴脑律m不均勻,但卻是和諧的,想到小提琴上的和諧旋律,這便是視覺向聽覺借移?!啊拿髁林?,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薄毒G》中用“明油”、“雞蛋清”來比水光,不僅寫出了它的“明亮”,而且使人觸摸到她的“滑”、“軟”、“嫩”,這便是視覺經驗與觸覺經驗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美感效果,是由視覺向觸覺借移的藝術通感?!拔L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薄逗商猎律愤@是嗅覺向聽覺借移?!扒逑恪北緛韺儆谛嵊X的,作者卻將它轉化成聽覺上的“渺茫的歌聲”,令人聯想到若有若無、輕淡縹緲、沁人心脾等,其間感覺的轉移伴隨著想象的跳躍。“清香”和“歌聲”同屬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遠處的“歌聲”,烘托出幾分優(yōu)雅和寧靜來?!霸谖⑽u擺的紅綠燈球底下,顫著釅釅的歌喉,運河上一片朦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紅的樣子。”《威尼斯》這是聽覺向味覺借移。作者寫威尼斯夜曲聽來不僅有“顫著”的美,而且還像品味醇厚的酒或茶那樣,讓人感到歌聲的渾厚、甜潤和有韻味;又像欣賞玫瑰的紅色那樣讓人聽了入迷?!霸谀潜幌慈サ母∑G下,我能看到他們在日光時所深藏著的恬靜的紅、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與綠。以前錦繡般在我眼前的,現在都帶了黯淡的顏色?!浅钪即旱匿N歇么?是變成芳春的困倦么?”《歌聲》色分七彩是一種視覺現象,而因色不同而造成人心理感受的不同則是移覺現象,這里紅之恬靜,紫之冷落和“苦笑著的白與綠”俱是用了移覺現象,使困中的綠、白、紫、紅映出了作者的情緒變化。

通感這項修辭手法在朱自清的散文中經常被運用到,并且被他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一方面,他為讀者展現了美妙動人的美好景象,使讀者進入到藝術的想象當中;另一方面,他對散文技術的發(fā)展也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鑒和參考的經驗,使得文學藝術進一步被開拓了。

參考文獻:

[1]陳慶漢.試論朱自清早期散文移覺辭格的運用[J].修辭學習,2001,(5).

篇7

劉備又打了一次電話:“孔明先生,要不你過來一下,我們分錫一下現在戰(zhàn)況,怎么攻打曹軍,火燒行不?行不行。諸葛亮回答:“現在的人都用什么潛水艇,航空航了,誰還用那老用那老掉牙的東西了?不來不來!又掛斷了電話。

劉備苦笑一聲,看著兒子,說:“看來奇跡只可能發(fā)生在你身上了”。

劉備再次拔通電話:“臥龍生先,請您來評論一下我們的兒女”。

諸葛亮回答:“嗯,這個嘛對我來說還有點興趣。好吧!

諸葛亮駕駛著自已勞斯萊斯來了,來了后,劉備大慶嚴彬,隨后,結果當然歸屬劉備啦

篇8

那幾日,學校不??荚?,天生勞碌的我們只得掙扎、掙扎,最終麻木。結果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可惜自己的成績只能是愁罷了。于是,幾日陰云不散的天空更是平添了幾絲陰霾,也籠絡在心頭,久久難以揮散。

每每回到家中,匆匆的填飽肚子,便又投入到學習中,每日的生活似乎總是重復著:讀書、作業(yè)、寫作。母親從未干涉我的學習生活,只是在每天夜里幫我添一杯牛奶或是送來一頓夜宵。仿佛看慣了我奮戰(zhàn)于書山題海似的,母親總沉默不言,直至那一日我問及緣由,她一字一句極為認真地說:“這是你的青春,還要由你自己來做主。”思忖了很長時間,我的嘴角終于綻起一絲微笑,輕輕端起杯子將牛奶喝入口中,體會著流入唇齒心肺間的那一縷縷溫暖,當混雜著母愛的混合物從喉中順滑而過,心頭似乎是射進了幾縷陽光,不再那么陰暗。

好友也是從未閑著,每天的電話催個不停,即便成績好得難以正視,他也從未自恃聰慧對我盛氣凌人。一會兒噓寒問暖說是明天降溫提醒我多穿衣服,一會兒又小聲怕被人聽見似的告訴我他近來發(fā)現的投擲實心球的好方法,我真的很感謝那條綿長電話線上傳來的讓我溫暖的氣息。當我告訴他自己有些難過時,他卻權作漫不經心的接了一句:“難過?我們的生活,就要用我們的執(zhí)著去書寫,為什么要難過?”是啊,我為什么要難過,我不能氣餒,因為我的青春終需要我來做主??!霎那間,心頭的陰霾被陽光刺穿了無數的縫隙,大片大片澄黃的陽光彌散開來,溢光流彩。

篇9

1、注意使自己的語言有口語的節(jié)調。朱自清的散文,行文的舒緩、急促、跳躍、停頓,都與內容的張馳和感情的起伏緊密配合,形成與口語表達一致的自然的節(jié)調。如:

每天午飯和晚飯,就如兩次潮水一般。先是孩子們你來他去地在廚房與飯間查看,一面催我或妻發(fā)“開飯”的命令。急促繁碎的腳步,夾著笑和嚷,一陣陣襲來,直到命令發(fā)出為止。他們一遞一個地跑著喊著,將命令傳給廚房里傭人;便立刻搶著回來搬凳子。于是這個說,“我坐這兒!”那個說,“大哥不讓我!”大哥卻說,“小妹打我!”我給他們調解,說好話。但是他們有時候也不耐煩,這便用著叱責了;叱責還不行,不由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們身上了。于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接著可又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說紅筷子好,他說黑筷子好;這個要干飯,那個要稀飯,要茶要湯,要魚要肉,要豆腐,要蘿卜;你說他萊多,他說你菜好。妻是照例安慰著他們,但這顯然是太迂緩了。我是個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說,用老法子將他們立刻征服了;雖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著淚捧起碗了。吃完了,紛紛爬下凳子,桌上是飯粒呀,湯汁呀,骨頭呀,渣滓呀,加上縱橫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塊花花綠綠的地圖模型。(朱自清《兒女》)

這段話寫家里開飯的時候,孩子們那種鬧騰情形,句子與句子銜接得很緊密,語氣連貫,有口語那樣一氣呵成的節(jié)調。但隨著所陳述的內容的變化,前后語句的節(jié)調也不是一樣的。一開頭,是寫孩子們希望早點開飯; 節(jié)調還比較舒緩;隨著孩子們急著做開飯的種種準備,節(jié)調也逐漸加快;到后來孩子們在飯桌上爭吵起來,節(jié)調便更加快了,用的全是短句,處則用了“你要?他要?你說?他說?這個要? 那個要?要?要?要?要?”這樣急促的一口氣說下來的句式,把孩子們吃一頓飯真象來了一次“潮水”的情景渲染了出來;吃飯結束了,又用停頓較長的“?呀?呀? 呀?呀”的句式,使節(jié)調舒緩下來。

朱自清善于運用口語的節(jié)奏和口語的調子娓媚動聽地表現他的生活感受,讀他的散文,就象面對面跟他進行談話一樣,親切自然。

2、平淡的言語風格還體現在選詞用詞上朱自清散文在用詞上十分講究,主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準確,二是自然。為了使文章像“尋常談話一般,讀了親切有味”,他大量地使用口語的詞匯,力求“ 用筆如舌”。如:

可是法律管不著他們嗎?官兒管不著他們嗎?干嗎要怕要認呢?可是法律不外乎人情,沒吃飯要吃飯是人情,人情不是法律和官兒壓得下的。沒飯吃會餓死,嚴刑懲罰大不了也只是個死,這是一群人,群就是力量:誰怕誰!害怕的倒是那些有飯吃的人們,他們沒奈何只得認點兒。(朱自清《論吃飯》)

這一段話,是作者針對蘇北饑民群到江南就食,江南的有錢人無奈何只得給他們飯吃而發(fā)的議論。作者盡量使用口語詞匯,雖是議論,但明白曉暢,例如,不說“約束”,而說“ 管”;不說“ 統(tǒng)治者”,而說“ 官兒”;不說“為什么”,而說“ 干嗎”;不說“ 頂多”,而說“ 大不了”;不說“表示同意吃點虧”,而說“認點兒”。

3、注意使用口語的句式:

例如: 威尼斯并非沒有橋,三百七十八座,有的是。(朱自清《威尼斯》)

從前人說“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闭嬗悬c兒!由他罷,懶得去管了。(朱自清《松堂游記》)

這兩段話里的“有的是”,“真有點兒”,“由他罷”,“懶得去管了”都是口語常用的句式,用在這里,給人一種親切自然的感覺,使文章更加有生氣。

4、和華麗的言語風格恰恰相反,平淡的言語風格注重消極修辭手法的運用。

例如:我說道,“爸爸,你走吧?!彼囃饪戳丝?,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蔽铱茨沁呍屡_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色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望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著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钡人谋秤盎烊雭韥硗娜死铮僬也恢?,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朱自清《背影》)

這里沒有任何華美的詞藻,全用白描的手法敘述了父親穿過月臺買橘子送子的經過,卻把父子之間的骨肉深情,真實而形象地表現出來了。

篇10

關鍵詞:《荷塘月色》;意境美;立意新;畫面美;色彩美

一、朦朧的意境美

長期以來,現代散文家一直執(zhí)著追求散文意境。所謂意境,就是說在一個具體的情感環(huán)境中,作者所營造出來的一種帶有美的氛圍,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畫面,讀者能置身其中,感受環(huán)境帶給自己的享受,從而產生一種意境。

中國的詩作從古至今都是“溫柔敦厚”,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更是將這一點表現得淋漓盡致。他的大多數抒情作品都把情緒抒發(fā)得很平淡,不會有太強烈的展現。一般他的作品所擁有的情感色彩是平淡的憂愁,就算是喜悅,也會摻雜絲絲苦悶?!鞍Ф辉梗苟慌本褪菍儆谥熳郧逑壬娘L格?!逗商猎律愤@篇文章里“薄薄的青霧”“淡淡的云”、月光以及荷葉都描繪出了一種朦朧美,月光穿過淡淡的云照射在荷葉上,透過那層薄霧看泛著月光的荷葉,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的感覺便飄忽而至,就好像在夢中一般。月色的美好,讓人心曠神怡,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他運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將清新的景色和真摯的感情融合在一起,讓景色顯得更美好,讓情感抒發(fā)得更深刻。他的描寫清新而不失優(yōu)雅,讓讀者輕而易舉地感受到畫面中的詩情畫意。以寧靜的月光作為背景,反襯出此刻自己心情的煩躁和不寧靜。

二、獨特的立意新

《荷塘月色》的立意很新穎,屬于矛盾中的美。朱自清先生在提筆創(chuàng)作這篇文章之前的心情是很煩躁的,這一點文章第一句就可以看出,“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庇谑敲苊谰烷_始呈現了。因為內心很煩躁所以作者想要出門去改變一下自己的心情,于是作者的眼里就有了這樣一種景象,“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毕胍碜约嚎鄲灥男木?,于是欣賞迷人的荷塘月色,給自己放個小假,讓自己有時間轉換心情。其實全文的中心思想就是要抒發(fā)自己此時郁悶的心情和見到荷塘月色后那種得到舒緩的喜悅之情。在朱自清先生看來可能一個人這樣獨處,得以獨自觀賞滿園的荷塘月色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擁有自由。但看著那么多荷花又覺得一個人其實很孤獨,“但熱鬧的是它們,我什么也沒有。”他很向往的美好又讓他覺得很苦悶,實際上就是很矛盾的。但可貴的就是作者可以將這一切描繪得很自然、很和諧,不會讓讀者感覺有一種違和感,充分體現了朱自清先生在散文上的造詣。

三、傳神的色彩美

《荷塘月色》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背叛革命,中國正處于水深火熱的時候,作為一位愛國青年,朱自清先生的心靈受到極大的打擊,心里極度悲涼并且苦悶憂愁。文章中描繪得景物大多是這樣的,“淡淡的云”“薄薄的青霧”“淡淡的月光”“陰陰的”“斑駁的樹影”等一系列的景色,包括本應該是翠綠的樹的顏色也黯淡了。這些景的顏色都是灰暗的,就像當時作者沉重灰暗的心情和當時缺乏色彩的中國社會一樣,都傳神地訴出了作者那一腔淡淡的憂愁。

四、和諧的畫面美

《荷塘月色》中的意象選擇追求完美,能夠展現畫面的對稱美、和諧美。這是這篇散文的一大亮點,也是文章成功因素中功不可沒的一個。首先,整個畫面由多個意象組成,其中包括作者自身,他身上散發(fā)出的是“頗不寧靜的心情”。其次,穿透云朵直瀉而下的月光,被月色籠罩的荷塘。月光和荷塘流露出于作者心境形成鮮明對比的寧靜之美。這樣由上至下各個空間都被涉及的幾個意象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頓時產生一種美感。作者還采用并置的表現方法來組建畫面。簡單來講就是幾個具有共同特征的意象聯系在一起共同表達一種思想。比如“滿月”和“眠歌”就被作者描繪在一起,更確切地展現作者此刻心情的煩亂和一股淡淡的憂愁,拼湊的畫面就是將這種感覺更準確地傳達出來。另外“蓊蓊郁郁的樹”和“楊柳淡淡的月光”構成的畫面就是另外一種意境了。這部分畫面闡述了作者喜悅的心情。是自己憂傷的心情在觀賞了荷塘月色后得到舒緩,自身感到了一種放松和自由,讓自己可以從那種苦悶的境遇中暫時走出來放松一下的喜悅。各個部分的畫面匯聚在一起,形成一幅具有多種思想的整體畫面,雜而不亂,整齊有序,和諧之美躍然紙上。同時,朱自清先生是從多個角度來描寫荷塘月色的。包括視覺、聽覺,虛實結合恰到好處,動靜結合不顯生硬,文章在這種頗具表現力的描寫下不僅產生了畫面,更產生了音樂,是難得一見的好文章。

在我們鑒賞散文的意境美時要注意,要想準確地找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