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讀后感范文

時間:2023-04-05 07:57: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巴黎圣母院讀后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巴黎圣母院讀后感

篇1

《 Notre Dame cathedral》 is one known far and wide romantic faction strength which Victor Hugo writes . I take advantage of this summer vacation free time, read this great work.

Notre Dame cathedral's story, actually was one at that time social epic poem, since brimmed with really. Friendly. Beautiful, also the flow selfish desire and is false. Regardless of is good beautiful Asmelada ,or has the ugly semblance, Cacimodo with one pure mind, they represent the great amount the lower level populace which suppresses; Perhaps is sinister Coloud, he is appears by the theocracy face, all load bearing one kind of author's ponder.The author in this work, for with the clown, was beautifully friendly and wickedly does the best annotation, or take above three people as the example, the rebel Asmelada has the beautiful semblance and the chaste good mind, as well as pitiful destiny, but Cacimodo, he withstood destiny deceive nicely, the innermost feelings is his misery is graver, but Coloud maintained the benighted social rights and interests, he had brutally. Void mind and evil passion. Good person physique hateful, but the evil person actually says the appearance shore however, bright set off, social unfair manifest.

But the article result also is when the opposition society until criticism: All beautiful is good all swallows by the might and the evil, the lower level people's weak strength in under the king power rule, in the benighted society, only can be reduced to ashes. Was palatial Notre Dame cathedral, how many world tragedy testimony once, in Hugo the novel, he as if had the life breath, he sheltered Asmelada ,exposed Coloud the crime, regret the populace attack the magnificent feat which dark actually heroically devoted...

Another the question which is worth pondering is: Who is the hero? Asmelada or Cacimodo? I think all is not, but is in the article by the Louis 11 rank smell of blood suppression rather for sacreficed the populace gate, Asmelada with Cacimodo is not in them the representative, Asmelada is loves with the beautiful symbol, Cacimodo not many represents is unfortunate and the pain. But they, all suffer a tragic middle ages ignorant evil forces devastate, one each one painful soul is bleeding, flows the tear. Merely is Notre Dame cathedral's above engraves " the destiny "? They are in middle ages France, despotism sacrificial victim.

The entire story rich tragic color, the plot intense is moving, exciting. Author Hugo through " Notre Dame cathedral " this story, but also disclosed at that time the dark society's essence to the people. This fascinating story likes that Ccimodo clocks sound equally shocks several generation of readers' minds.

【翻譯】

《圣母大教堂》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浪漫派的力量,雨果寫道。我利用這個暑假自由的時間,閱讀這偉大的工作。

圣母大教堂的故事,實際上是當時社會的史詩,因為邊與真。友好的。美麗,也流自私的欲望,是假的。無論是好漂亮Asmelada,或有丑陋的外表,Cacimodo有一個純潔的心靈,他們代表了大量的下層民眾所抑制;也許是邪惡的云,他是會出現的神權的臉,都承載著作者的一種思考。作者在這項工作中,與小丑,很漂亮的友好和邪惡的最好詮釋,或以以上為例三人,叛軍Asmelada有美麗的外表和純潔善良的心靈,以及悲慘的命運,但是Cacimodo,他經受住了命運的欺騙好,內心是他的痛苦更加嚴重,但Coloud保持愚昧的社會權利和利益,他殘忍地。虛空心邪激情。好人體質可惡,但惡人卻說外表岸,光明襯托,社會不公平的體現。

但結果也就是當直到批評反對黨社會:所有美麗的好所有燕子的可能和邪惡的,下級人民力量薄弱,在皇權統治下,在黑暗的社會,只會化為灰燼。在富麗堂皇的巴黎圣母院,有多少世界的悲劇再次證明,在雨果的小說,他仿佛有生命的氣息,他庇護Asmelada,暴露Coloud犯罪,遺憾的民眾攻擊的壯舉的黑暗實際上英勇獻身…

篇2

寒假《巴黎圣母院》讀后感

讀完這一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場景是作者筆下的當時的那些建筑,那些奢華的象征權力的教堂,人們還不知道可以擁有自己的思想,以及為了自己的愿望可以做什么事情,一切都假借神圣的宗教,一切都假借神圣的教堂來展現,展現建筑家的審美觀,也就是個人的才華,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我想那時的人們,把人性深深地埋在一件神圣的宗教的外衣下面,典型的人物就是副主教--克洛德。從那許多的錯綜復雜的毫無章法的建筑群,我們不難看出,當時人們的內心是怎樣的壓抑,怎樣狂躁,那些像雨后春筍一般從地下冒出來的教堂的尖頂,正是人們扭曲的靈魂在對著蒼天做這無聲的哀號!

教堂里面是那么的陰森恐怖,這讓人聯想到在宗教的遮攔下,當時社會是怎樣的骯臟和敗壞,真善美的宗教和利用宗教制造血腥事件,形成了強烈的感官刺激。通篇都是在這樣的對照下進行的,讓人的心靈深刻的體會出迷茫,困惑,和不安,如果有一把利劍,你會盡你的全力去刺破那層蒙在社會上空的陰云,那陰云是邪惡的,你對它充滿了憤怒和鄙視,就像書里面的那些流浪漢們對待社會的瘋狂的報復。可是你不能,因為如果你想刺痛那些邪惡,你就先要將代表著真善美的上帝打倒在地,那是多么殘酷的事情啊!還有比人喪失本性更悲哀的么!

篇3

Church how eerie, this lets a person associate to under the block of religion, then society is how dirty and corrupt. True, 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 religious use religion to make bloody incident, formed a strong resistance. Full text can let a person heart deeply understand to the lost, confused and upset.

If you have a sword, you'll do your best to Pierce that layer of clouds in society, you full of anger and contempt for it, just like in the book of the tramps treat society crazy revenge.

Don't the same treatment as the angels and demons, to the whims of numerous dirty, filled with our eyes. This book made me see a different world, it profoundly reveals the inner world of people. At any moment, the person is in common: a passion for the good, the pursuit of good,'s praise of the good... As the angels and demons which one you want to be?

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者對一些建筑的描寫,那些象征著權力與奢華的教堂讓人們都假借著神圣的宗教來展現建筑家的審美觀。把人性深深的埋在一件神圣的宗教外衣下面,典型的人物就是副主教——克洛德。

教堂里多么陰森恐怖,這讓人聯想到在宗教的遮攔下,當時社會是怎樣的骯臟和敗壞。真、善、美的宗教利用宗教制造血腥事件,形成了強烈的反抗。全文會讓人的心靈深刻體會到迷茫、困惑和不安。

篇4

讀《老外撿硬幣》有感

藍海廣場前上躺著一枚面值僅一角的硬幣,很臟且略顯舊色,許多中國人對他不屑一顧,可一位非常有錢且開著奔馳車的老外卻非常珍愛地把它撿起來。人們沒有因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慚愧,反而說老外撿中國人的便宜。讀了這篇文章,我感到不可思議,竟有這等事。一個很有錢的老外竟然在乎那一角的硬幣。他并不是缺錢花,可他認為只要是錢,哪怕一毛我都很珍惜。可這點我們中國人就是做不到!

我們難到不感到悲哀,不感到羞愧嗎?錢幣是國家的象征之一,愛護錢幣也是維護國家尊嚴的一種行為呀!一個很有錢的外國人,他都很珍惜一分一角,我們中國人并不富裕,而中國人認為自己有錢就不珍惜人民幣,這是一種多么鮮明的對比呀!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在這枚硬幣面前切蕩然無存了,多么悲哀!我們口口聲聲說愛自己的主國,硬幣上印有國徽呀!你就忍心看到國家的尊嚴被人在腳下踩來踩去嗎?老外以前也是一個窮光蛋,他的錢是一毛一毛積累起來的。我們中國人卻不懂勤儉節約的美德,裝做有錢得樣子。老外的這種精神我們卻做不到!

相關閱讀:

寒假讀后感作文專輯 《十萬個為什么》_讀后感 《西游記》讀后感 《長腿叔叔》讀后感 《圍城》讀后感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 讀《麻雀》有感 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感 讀《偉大的母愛》有感 讀《凡卡》有感 《童年》第一章讀后感 讀《信任》有感 《童年》第二章讀后感 讀《圓明圓的毀滅》有感 《童年》第三章讀后感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后感 《童年》第四章讀后感 讀《購買你的時光》有感 《童年》第五章讀后感 再讀《背影》有感 《童年》第六章讀后感 讀《瑞恩的井》有感 《童年》第七章讀后感 《登上地球之巔》讀后感 《童年》第八章讀后感 《斑羚飛渡》讀后感 《童年》第九章讀后感 讀《老外撿硬幣》有感 《童年》第十章讀后感 《成吉思汗和鷹》讀后感 《童年》第十一章讀后感 讀《只有一個地球》有感 《童年》第十二章讀后感 讀《巨人傳》有感 《童年》第十三章讀后感 讀《海底兩萬里》有感 高爾基的《童年》讀后感 讀《福爾摩斯偵探小說全集》有感(2) 偉大的童年——讀《童年》有感 讀《福爾摩斯偵探小說全集》有感(1) 讀《童年》有感(1) 勇者拾夢——讀《傲慢與偏見》有感 讀《童年》有感(2) 《愛的教育》讀后感——愛的人生 讀《童年》有感(3)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 讀《童年》有感(4)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后感 讀《童年》有感(5) 讀《林肯這一生》有感 《童年》讀后感(1)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童年》讀后感(2) 讀《野生的愛爾莎》有感 《童年》讀后感(3) 讀《水滸傳》有感 《童年》讀后感(4) 讀《苦惱》有感 《童年》讀后感(5) 《雷雨》讀后感 《童年》讀后感(6) 《哈利波特》讀后感 《童年》讀后感(7) 《傲慢與偏見》讀后感 《童年》讀后感(8) 《細節決定成敗》讀后感 《童年》讀后感(9) 不要因小失大——讀《三國演義》有感 《童年》讀后感(10) 卑微的愛——讀《巴黎圣母院》 《童年》讀后感(11)

篇5

《登上地球之巔》講的是四名中國登山隊員從珠穆朗瑪峰的北坡攀援而上,踏過千年冰雪,翻過萬丈?f巖,最終他們把鮮艷的五星紅旗插上了地球之巔,這無疑是一場充滿艱辛與危險的探險。那么到底是什么使他們成功的呢?就是強烈的集體主義觀念和崇高的獻身精神!在這海拔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里,無數的困難險阻就如一只只兇猛的“老鷹”,時時刻刻威脅著“雁群”,但是每只“雁”都齊心協力,不怕犧牲,共同抵御入侵之敵。

對于我們每個人而言,是無時無刻都離不開集體的。家,是我們最先加入的集體。家人彼此間的愛護、寬容便是一幢大廈的地基;學校這一集體,同學們伸出援手助你解決問題,使你臉上的笑容重現,令這幢大廈不斷筑高……家,班級,學校,社會,國家,這些大大小小的集體都是哺育我們成長的搖籃,用它們的真,善,美不斷為我們的大廈增磚添瓦。

現在,我們面對著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前線的戰士和醫護人員以最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以及大無畏的決心站在抗震救災的最前線,義無返顧地與地震進行一場艱辛的斗爭。他們心連心,用自己珍貴的生命全力挽救受災的群眾,同時也面對著死亡。社會各界的關注,八方的支持,炎黃子孫的萬眾一心,一首首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歌曲響徹天地之間。此時,沒有人敢否認集體的力量,沒有人不為此喝彩動容。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大家斗志昂揚,團結一致。我們堅信,歷盡無數歷劫的中華民族一定會戰勝這次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奪取最終的勝利!

集體的力量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共同積累。任何時候,集體的溫暖都是我們所向往的,為集體多出一份力也是我們應盡的義務。我們應該向大雁學習,人人都獻出一點愛,讓我們的“雁群”充滿更多的力量,擁有更多的真情。

篇6

《福爾摩斯偵探小說全集》是歐美偵探小說的早期經典之作,它以跌宕起伏的情節,縝密的邏輯推理,細致的心理分析以及福爾摩斯這個家喻戶曉的偵探形象,打動著我的心。

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全集》引起廣泛的歡迎。這就不單單因為故事情節的吸引人,而是通過偵探小說揭示了社會的現實問題,并在藝術上開創了偵探小說的流派。他取得的文學成就,可以歸結為四個方面:

(一)把社會犯罪與政治制度、道德觀念結合起來。柯南道爾創作的偵探小說從多側面反映了英國社會存在的問題。《血字的研究》、《四簽名》揭示了英國對印度的侵略與掠奪;《布魯斯——帕廷頓計劃》反映了歐洲的間諜案。而《巴斯克維爾的獵犬》、《六座拿破侖半身像》都涉及到圖財謀命、作惡行兇,其他如巧取豪奪、通殺、背信棄義、貪欲逞兇、專橫跋扈、爾虞我詐……這些犯罪現象,無一不與政治制度的黑暗與道德觀念的敗壞有關,柯南道爾還揭示了法律存在的種種漏洞與不合理,以及警察廳的無能、愚蠢與昏庸。由于這類作品宣揚了人道主義、善惡報應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理想主義觀點,無疑受到了讀者的廣泛歡迎,也充分顯示了柯南道爾進步的人生觀與其作品的社會意義。

(二)塑造了鮮明的文學典型。柯南道爾的作品成功地表現“文學是人學”的觀點。他筆下的福爾摩斯,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私家偵探,他腳踏實地地生活在英國社會中。

(三)創造了偵探小說的嚴謹結構。偵探小說最易犯的敗筆是案情看來神奇,但缺乏邏輯推理.常常有“神來之筆”,結果讓讀者在回味中感到案情的不可信。而柯南道爾的70部偵探小說都建立在邏輯推理上,他善于在構思和布局上埋下伏筆,使整個故事更加曲折離奇、引人人勝。

(四)在情節和語言方面,形成了偵探小說獨特的風格。讀柯南道爾的小說,最初吸引讀者的是離奇與神秘的感受,幾乎每一件案子的發生都是不可思議的,在案件的發展中。又有許多變化,令人目不暇接。

正可勝邪,人皆懂之。這個道理在書中得到進一步的體現。偵探小說中的作案者無論多狡猾、多狠毒,總逃不過福爾摩斯銳利的目光,與他出色的推理能力。世界上,總有像福爾摩斯一樣為社會伸張正義的人。假如你犯了法,做了不道德的事,即使你有著高超的智慧,但你的邪惡也會出賣你,暴露你的一切。你逃得了一時,也逃不了一世,所謂“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繩之于法便是你的下場。

福爾摩斯的正義感使我佩服,他堅持不懈的精神更讓我肅然起敬!每接一個案子,福爾摩斯都會傾盡全力去解開謎底。其間不僅有案子本身的離奇,還有作案者的干預和阻止,被邪惡沖昏頭腦的他們甚至想要結束福爾摩斯的生命……當我們欣賞福爾摩斯的精神之余,別忘了,要成功,總該從堅持不懈開始,也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帶領我們走進勝利的殿堂!

讀了《福爾摩斯偵探小說全集》感嘆之際,我在心的底層也埋下了理想的種子——要當一個堅持不懈為社會伸張正義的人,使世界少一份罪惡,多一份友善……

篇7

窗外,淅淅瀝瀝的小雨撒著歡兒跑著,樓下用來改造的泥土變得軟綿綿的,龐大的挖土機在空無一人的街上,也顯得格外惹眼。我漫無目的地在家里走動著,失望的看著這雨,厭惡地看著泥濘的土地。

“玩什么啊!這么臟的路,這么冷的雨,怎么下去玩啊。”我說著說著,眉頭便擰做一團,卻無計可施。

“記得我們小時候,最喜歡在有泥的地方玩呢!”媽媽的聲音突然從身后響起。

我一聽,頓時來了精神:“那你們都玩什么啊!也教教我吧!”

媽媽聽我這么一說,記憶的閘門突然打開,兒時的回憶紛紛涌了出來,她眼睛亮亮的,停下手中的活兒,開始給我講述她小時候的故事:“在我小時候,還沒有這么寬的馬路,只有坑坑洼洼的土路,一下雨就變成了泥巴,于是,我們鄰里幾個小伙伴就蹲在自家的屋檐下,手里抓一把軟泥,捏成一個碗狀的東西,放在掌心,然后高舉過頭頂,用盡力氣甩到略帶點水的地上。那泥巴就一下子被摔爛了,發出很大的聲響,就像禮花一樣,噗得炸開,我們就會高興地手舞足蹈,”說到這里,她又用手比劃了一下,激動地像個孩子。

“然后呢?”我當然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結果。

“當然是聲音最大的獲勝咯!”媽媽得意地笑著,一看就知道她曾經是“摔泥巴高手”。

“哦,是這樣。”我點點頭,若有所思地看著窗外的雨,覺著泥巴沒有剛才那么討厭了,反倒還有點喜歡它們了。

我的腦海里漸漸浮現出了這樣的情景:

幾個女孩,手里抓著一把泥巴,重重的摔下去,卻被泥水濺得一身臟兮兮的,大家大笑著,看著周圍的“小花臉”,看著地上軟軟的泥巴……

想著想著,我的嘴角漾上了一抹微笑,想到了那份天真與美好……

東營市勝利第一中學(油田一中)六年級:長翅膀的橘子

最新投稿作文   敘事作文 寫人作文 寫景作文 議論文 讀后感 小學

作文

畢業的最后一天  我的同學  家鄉的變化  做人要有誠信  《誰拿了我的奶酪》  難忘的教訓  我的cute朋友們  炎熱的夏天  帶著微笑出發  讀后感一則  記憶中的那份感動  我的數學老師  美麗的雪景  走出思維定勢  讀《凡卡》有感  下星期期末考  我的老師  可愛的校園  請珍惜時間吧  不平凡的天鵝  風箏展  雨中的溫暖  海南島之旅  快樂是什么?  包容是一條五彩路 一場足球賽  節儉的姥姥  家鄉的麥田  生命不分貴賤  那一刻,我流淚了 初中

作文

那一刻閃爍的晶瑩  我,長大了  風雷雨電  有呼吸就有希望  讀《少年小樹之歌》  燒菜=……  父愛,所向披靡  夜語闌珊  愛讓我們成長  我讀《三國演義》  中考以后  逢佳節,倍思親  尋  學會寬容  生命的長度  快樂的童年  相攜的手  星光夜景  談感恩  微塵“不微”  初三的煩惱  我,不平凡  夕陽無限  擁抱愛  讀《羞于說真話》  那一瞬間  瞬間=永恒  印象西湖  幻想與現 實 《簡愛》讀后感 高中

篇8

關鍵詞:經典文學;道德品質;健康人格;價值觀念;言行舉止

中圖分類號:G62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4-0213-03

道德品質是一個人一生的無形財產,而幼年時期產生的道德品質將影響人的終生,它的持久性是人生其他時期所無法比擬的。在如今競爭較為激烈的社會背景和現實生活中,許多學校、教師、家長關心更多的是孩子的成績如何?考試得了多少分?這學期是否有進步?忽略或缺少了對孩子道德品質的教育和塑造。隨著現代社會的逐步發展,經濟的繁榮、科技的進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也帶來了一系列道德方面的負面影響。社會環境、家庭教育、電視網絡、快餐文化……方方面面影響著孩子們的道德觀念、價值觀念、人生理想以及行為舉止。可能有很多教師會有同感,現在的孩子們有些想法連大人們也難以接受,孩子的不文明語言讓我們汗顏,孩子的叛逆行為讓我們震驚,這一切都無不表明孩子們的道德文明在滑坡,人格品質在下降,作為教師的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將他們引導到一條正確的道路上來。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除了平時的言傳身教來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我們還有兩個語文學科獨有的“法寶”可以很好地利用――那就是讀和寫。課外閱讀課堂是道德教育的陣地,讀經典文學作品,寫讀后感,通過經典文學作品中的思想光輝、價值觀念來影響并指引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這絕對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方式。學生通過先讀再思后寫的方式,與經典文學對話,從而產生思想與靈魂深處的交流,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崇尚真善美的性格品質,樹立遠大理想,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指引孩子正確、文明、得體的言行舉止。眾所周知,文學經典中孕育著人類豐富的生命體驗與情感經驗,是一個民族、國家文學最高成就的標志,一般都以較為完美的形式充分體現了一個民族、國家較為穩定的道德觀念、價值取向、思想情感和審美理想。經典中的很多東西往往具有人類社會的普遍性和共同性,能超越種族、階級、時代和地域的界限,而成為人類共同的財富。學生閱讀文學經典不僅是為了拓寬知識面,積累詞匯,增強閱讀理解能力,而且能夠修養身心,啟迪智慧,凈化心靈,指引未來。學生通過閱讀作品,可以從中體驗人生的不同生命情感,體驗人生的不同價值觀和人生態度,體驗人生的不同人文心態和生活方式。學生通過作品感悟人生,思考社會、歷史、生命、個體以及未來,并且用自己的心靈之筆寫下與閱讀文本對話后的種種感嘆、諸多思索,通過寫作穿梭在不同的歷史、人物、故事情景之中,反思自己、思考他人、感悟生命,從而完善自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增強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感,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和思想道德素質。

通過在課外閱讀課上讀經典、寫感受的這種方式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教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完善孩子健康的人格,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孩子有素養的言行舉止。

一、通過讀經典文學作品,寫讀后感可以完善孩子健康的人格

現在的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寶貝”,在千嬌萬寵中長大,所以他們的性格總有一些缺陷,比如怯懦,依賴性強;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的感受;對待自己寬容,對待他人苛責……作為教師有責任糾正孩子身上的這些錯誤和缺點,而我們正好可以借助經典文學中的健康的人物性格來糾正孩子們身上不良的性格因素。針對孩子們這種現狀,在課外閱讀課堂上,我們經常開展“全班共讀一本書”這樣的閱讀活動。我會精心選取一些具有鮮明的、健康的、積極向上的人物形象的小說,例如《簡?愛》、《魯賓遜漂流記》、《悲慘世界》等,讓全班學生一起讀這本書。讀完之后,交流自己對文中人物形象的感受以及評價,最后完成自己的讀后感。讀經典文學作品,讓孩子與文中鮮明的人物形象對話、思索,并用筆寫下自己對所贊賞的人物的喜愛、崇敬之情,發掘作品人物身上所具備的一系列的優良品質、高尚情操,在這樣讀―思―寫的過程當中,孩子們會不自覺地拿自己與這些人物形象作比較,從而發現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久而久之,必定能夠完善自我,培養健康的人格。在同學們讀完《魯賓遜漂流記》之后,對他們的震撼和影響是很大的,這從他們寫的讀后感中可以看出:“主人公身上具備了一系列讓我欽佩的性格特點:具有冒險精神;有樂觀向上的品質;最重要的是他有面對一切困難的勇氣,毫不畏懼!我也要做一個像魯賓遜那樣有勇氣的人。”孩子們(尤其是男同學)在讀完整部小說之后,會被魯賓遜身上的勇氣所折服,心中不自覺間充滿了豪情壯志。那段時間我們班男生的口頭禪就是“我們要有勇氣面對一切!”一本經典文學作品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孩子獨立、勇敢的人格品質,文學的力量真是神奇啊!有位女生讀完《悲慘世界》后,被冉阿讓的悲慘命運深深打動,但是更讓她感動的是冉阿讓高尚的靈魂。她在讀后感中寫道:“冉阿讓的生命呈現了當時巴黎社會的不公平,一個犯了錯的人,即使改過自新也是徒勞的。……人出身的卑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靈魂是否純潔,是否高尚。讀了這部小說,我驕縱的性格改變了很多,我試著去寬以待人,誰人能無過呢?我努力去為別人著想,幫助別人,努力讓別人幸福,這樣,我的靈魂就會高尚。我們都是平凡的人,那就用自己平凡的能力做出不平凡的奉獻吧!”這位同學的文字也讓我深深地感動了。讀了《悲慘世界》之后,同學們的靈魂都得到了一次洗禮,他們摒棄了以往的自私自利,心胸變得開闊,學會了寬容,學會了奉獻。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影響了孩子們的性格,完善了孩子們的人格,在孩子的道德成長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由此可見,通過讀經典寫讀后感這一方式可以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

二、通過讀經典文學作品,寫讀后感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在這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各種各樣的文化、思想、觀念充斥著孩子們幼小而又純潔的心靈,使孩子們原本單純的內心世界過早地沾染了社會的流俗:有的孩子小小年紀就推崇金錢至上的觀念;有的孩子認為暴力能夠解決一切問題;有的孩子只看重人的外表、財富而忽視人的美德;有的孩子不講奉獻,只求索取……作為教師的我們怎樣才能還給孩子一個健康的精神家園?那就是引領他們走進經典文學的領域,與經典對話,找回那些被遺忘的正確的道德觀念,重建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為了能夠幫助孩子們重塑價值觀念,在課外閱讀課上,我們定期推出一個與價值觀念有關的主題,然后圍繞這個主題讀相關的小說。例如:我們第一期推出的主題是“金錢觀念”,圍繞這個主題我們讀了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我的叔叔于勒》和《項鏈》,這兩部小說都是體現資本主義社會金錢觀的小說,讀后圍繞“金錢”這一主題談一談自己的見解。一位同學在讀完了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之后,在讀后感中寫道:“在當今的社會中,仍然有很多‘菲利普夫婦’,他們推崇金錢至上的原則,我認為這是一種精神的缺失。我們應該更多關注我們的內心世界,用愛與責任去鑄造更有意義的生命,因為金錢并不是萬能的,只有擁有親情、友情等一切真情的人生才是幸福的。”從這位同學的讀后感中,我們可以看出,通過閱讀短篇小說《我的叔叔于勒》,他否定了金錢至上的錯誤觀念,也認識到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系,以及人情的冷漠,同時發現人世間最可貴的還是真摯的感情,從而建立了正確的價值取向。我們還推出了“美麗和丑陋”、“奉獻和索取”等一系列的主題,都激發了同學們深刻的思索。他們紛紛拿起自己的筆,記錄下自己的感受。另一位同學在讀完雨果的作品《巴黎圣母院》之后寫道:“讀完這本書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外表丑陋的卡西莫多給了我巨大的震撼!同時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擁有美麗外表的人不一定擁有美麗的心靈,而外表丑陋的人卻可能有一顆金子般的心。我們的外表無法改變,但是,我們卻可以讓自己的心靈更美!”可以說《巴黎圣母院》這部小說用更直觀的視角告訴孩子們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惡,這比教師們任何空洞的說教都有力。還有一位同學在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之后,被主人公保爾?柯察金身上那種奉獻于國家社會的精神深深感動,他寫道:“他勇于獻身,拼命工作;他酷愛學習,如饑似渴;他嫉惡如仇,愛憎分明;他不畏艱難,挑戰病魔;他永不言敗,頑強生活……這一切都可歌可泣!他身上表現的這種精神――樂于奉獻,意志堅定,應成為我們青少年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標。”相信每個讀過這部小說的同學,從此都會在自己的心中默默地樹立起這樣的人生目標:人生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索取,為國家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這才是最有價值的人生。

在課外閱讀課上,同學們圍繞同一主題讀一系列的文學名著,深入探討有關價值觀念的話題,這些“心靈的雞湯”使得孩子們對善惡美丑有了清醒的認識,對衡量價值觀念有了正確的標尺,幫助學生們重塑了正確的道德觀念,這對于指引他們人生的正確方向也十分有益。

三、通過讀經典文學作品,寫讀后感可以培養孩子有素養的言行舉止

我們不要抱怨現在的孩子為什么不知道孝敬父母、不知道感恩老師,也不要抱怨他們不懂得在公交車上為老人讓座兒,或是因為一點小矛盾和同學大打出手……因為道德教育的缺失,所以才導致孩子一系列不得體、不文明、不正確行為的產生。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是其道德品質的外在體現,只有道德素質提高了,他的言行舉止才會變得文明得體。所以,我們要用經典文學作品中的思想光輝照亮孩子的內心世界,照亮他們心中每一處黑暗的角落,讓他們的思想在文學的感召下升華,提升個人道德品質,這樣,青少年的行為舉止才會變得文明得體有素養。在課外閱讀課上,我們每學期都會開展名為“經典照亮人生”的總結性的讀后感創作,內容主要是同學們通過讀經典文學,在思想上發生了哪些轉變,在言行舉止上有了哪些進步。然后在班級里對這些讀后感進行朗讀、評講,這樣全班的人文素養都得到了提高,在潛移默化中,整個班級的班風純正,學生們的行為文明得體。例如:一個孩子讀了《愛的教育》,這部小說以一個小學生不染世俗的眼光審視著身邊的美與丑、善與惡。他領略到“愛”是整篇小說的主旨,就在作品最平實的字里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引人深思。這位同學把這些感受深刻的東西都寫進自己的讀后感里,并在心中反反復復地體味愛的力量。他還寫下這樣的文字:“以前,我曾經為了自己的所謂面子而在‘助殘日’捐款,為了得到老師的表揚而去幫助別人,還會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和自己的同學惡語相向,現在想想,真是覺得慚愧啊!我的心中原本有愛,愛這個世界,愛每一個人,我要為了心中的這無私的愛而隨時去做任何有意義的事。”當我在全班朗讀他的讀后感時,孩子們的眼中都有淚光在閃爍。通過他的讀后感創作,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思想和行為在經典著作的熏陶下變得高尚了。

經典文學作品不但含有極高的文學價值,能提高孩子們的語文素養,同時,我們也要發現蘊含在其中的人文價值,可以提高孩子們的道德品質。我們讀經典,不但可以感受文學的無窮魅力,更要傳承經典文學中可貴的道德文明,讓孩子們在欣賞文學美的同時,也接受了道德的洗禮。讓孩子們拿起手中的書和筆,如饑似渴地去讀,酣暢淋漓地去寫,去感受一個高尚的精神世界,去尋找一個美好的人生坐標,讓經典文學的光輝伴隨他們度過有意義有價值的一生。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指導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J.M.Keller依據相關的數據總結出的ARCS動機設計模式充分的顯示出四大因素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即注意力、相關性以及自信心和滿足感。引導學生選擇其喜歡的類型的書籍進行閱讀,有利于充分實現四大模式對學生的綜合影響,使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促其英語水平的提高。

一、實現高中英語課外讀物閱讀的重要性

1.英語課外讀物閱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會萌生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帶著問題對作品進行更詳細的閱讀解答自己的疑問,這是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對整部作品的總結。以筆者親身經歷為例,我在閱讀《傲慢與偏見》時,經常遇見一自然段是一大句話的情況,此時就需要我從主謂賓、定狀補等不同成分進行確定、分析。學生的課外閱讀也應這樣嚴肅認真的對待。

2.英語課外讀物閱讀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課外讀物閱讀學習對學生有兩個方面作用,會影響他們的終身發展,一方面課外讀物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通過自主閱讀學生會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這種能力會為其今后的學習與生活帶來諸多好處,受用其一生;另一方面通過大量的英文課外讀物的閱讀,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涵養有很大提升。龐大的知識儲備會使學生更容易得到別人的認可,增強其人際交往能力。

二、創新高中英語課外閱讀的教學指導方法

1.教學理念

在教學理念上教師要改變傳統教育模式下養成的教育習慣與思維定式,在遵守一定的原則的基礎上實現教學模式的改良,即以學生為中心、計劃詳細周密、循序漸進以及多樣化等四大原則。在進行英語課外讀物閱讀時,教師要以學生的年齡、知識水平和平均理解能力為依據,有計劃的進行周密安排,確保學生漸漸融入到閱讀中去,在教學的基礎上實現教學模式的多樣化,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其興趣。

2.教學方法

(1)充分挖掘學生的元認知能力,使其根據自身的學習特點與興趣愛好,選擇與自己的英語水平相符的課外讀物。鼓勵學生在閱讀初期明確自己的閱讀目的并制定詳細的閱讀計劃,閱讀過程中分析文章的構架、思路和作者的寫作目的,閱讀后就自己的閱讀效率進行評估,及時更改不正確的閱讀方式,促進更有效的自主閱讀模式的形成。元認知學習策略是充分建立在學生主管能動性的基礎上的自主學習策略,有利于進一步開發學生的學習潛力,促進學生整體學習能力的提升。

(2)多渠道拓寬英語課外讀物的種類,刺激學生的閱讀興趣。每個學生的性格差異導致他們不可能會喜歡同樣一本讀物,所以教師應盡可能多的拓寬獲得課外讀物的渠道,為學生帶來不同種類的精神食糧,拓寬學生視野。例如,讀《小王子》讓學生理解愛心、諒解與希望的重要性;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學生從保爾柯察金的經歷與堅守中理解堅強與毅力的真正含義。

(3)預留筆記與讀后感。教師將學生想要閱讀的讀物的名字收集上來,并預留相關作業,以備后期檢查需要。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時,不定期的收取學生的英語課外讀物閱讀時的筆記與讀后感。采取這種方式有利于刺激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強調自主閱讀的重要性。例如,學生的課外讀物是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教師可以提出關于卡西莫多和艾絲美拉達的人物性格和故事發展主線等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思考。

(4)實現課外讀物閱讀與趣味課堂相結合,創新傳統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積極性。趣味課堂的方法有很多,如朗誦比賽、課堂交流、情景劇表演等。

朗誦比賽即教師不定期的抽時間在班級內舉辦朗誦比賽,學生自主選擇朗誦內容,在班級內進行有感情的英文朗誦。最后,學生經過投片或者直接評價推舉出朗誦比賽的最佳選手名單,然后由老師進行詳細的點評;教師應該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交流體驗會,在體驗會上每位同學將自己目前閱讀的體會與大家分享。學生可以通過介紹讀物的內容、淺談自己的閱讀感悟,大家相互交流增強閱讀的趣味性;情景劇表演是老師指定一個大家普遍閱讀過的故事,就其中部分選段進行小組表演安排。這種方式是學生更深入了解故事內在情感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有助于增加學生對英語讀物的閱讀興趣。例如,就大家在初中時就學過的《威尼斯商人》的經典的法庭對質部分進行情景劇表演,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安東尼奧、夏洛克、鮑西亞、巴薩尼奧以及公爵等不同的角色,在排練過程中老師不做任何指導,任學生自由發揮。演出后老師進行綜合評價,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希望學生加以改正。這樣的玩中學、學中玩環境中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自主閱讀積極性。

總結:

本文通過研究高中英語課外讀物的重要性與現狀,總結部分指導方法,以期作用于英語課外讀物閱讀、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讀書 報告會 思考

普希金說過:“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教育部也早在2003年4月新制訂并頒布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就明確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的全新閱讀教學理念。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如何在高中三年將課外閱讀和課堂教學有效結合是必須努力尋求的。為此,我做過很多嘗試,比較成功的是今年5月份開的一堂讀書報告會。

學期初,我向學生推薦了一些比較好的課外讀物,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學生進行了一定量的閱讀后,組織學生進行了讀書報告會。會前,我對本學期同學們讀的書做了一個統計:全班共讀了26本書,有《美的歷程》、《周國平散文》、《談人生——魯迅》、《巴黎圣母院》、《麥田里的守望者》、《覓渡、覓渡、渡何處》、《長恨歌》、《病隙筆記》、《文化苦旅》、《呼蘭河傳》、《傲慢與偏見》、《浮生十記》、《千年一嘆》、《駱駝祥子》、《名人傳》、《圍城》、《百年孤獨》、《雙城記》、《復活》、《賈平凹散文集》、《劉墉作品集》、《林清玄散文集》、《盜墓筆記》、《三重門》、《帝國的惆悵》。這些書籍涉及的范圍也很廣,有美文、哲理散文、文化散文、經典小說、流行文學等。相對集中是《周國平散文》、《文化苦旅》、《三重門》、《圍城》。

老實說,因為大家讀的書比較雜,對這次讀書報告會我期望值不是太高,也只定位于學生能向大家推薦自己讀的并認為可以值得一讀的書。但同學們的表現還是讓我大吃一驚,他們很積極地用各種形式紛紛表達自己閱讀后的體會:有學生將閱讀過程中發現的好書編寫成對聯介紹給大家;有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賈平凹散文集》的精彩章節;有學生用話劇的形式來表演《駱駝祥子》中經典情節;有學生展示自己的讀書筆記;有學生用圖畫來描繪《盜墓筆記》中的情景;還有學生整理了自己的讀書心得,自己制作了一些PPT,比如殷嘉曼同學把《文化苦旅》中余秋雨走過的一處處令人流忘返的風景名勝和歷史古跡圖文并茂地展現出來,激起了同學們極高的興致。

特別讓我感動的是鞠亞星、王彬、馬驥、姚奕、季節、趙鵬飛等同學對《周國平散文》中孤獨這一境界的熱議。至今這些智慧的語言還時常在我腦海浮現:大寧靜產生了大孤獨,大孤獨又催生了大智慧,智慧和從容又讓他完成了一種內在的本身的超越性的突破。憑著他思考者的身份,他可以隨意逡巡于任何國度的思想界,穿梭古今,吞吐千年,與尼采,與蘇格拉底、斯賓諾莎,與柏拉圖、帕斯卡爾完成心與心的對晤。

最后,把整節課推上的是80后作家韓寒呼喊出他們心聲的《三重門》同學們討論中國當代的教育制度,品讀了韓寒幽默的經典的語錄,甚至將《圍城》中的經典語錄做了比較,還就韓寒和錢鐘書進行了辯論。這節課無疑是十分成功的,很多同學下課后恨不得立即把這幾本書找來,當時聽課的老師也用了嘆為觀止來給以高度評價。

驚嘆之余,面對一群高三學生的課外閱讀,我也引發了更多思考。

一.要不要讀

歐陽修說過:“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從某種意義上說,課外閱讀比課內聽講更重要。事實上,活躍在讀書報告會上的同學都擁有一些屬于自己的課外讀物,總是如饑似渴地讀我們介紹的書籍,還喜歡刨根問底地探究文章內容,并有與同學交流閱讀心得、分享閱讀的樂趣。我們也常常發現有較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和閱讀條件的學生,知識面廣,理解能力強,思維活躍,在同學中出類拔萃。正如呂叔湘先生說:“同志們可以回憶自己的學習過程,得之于老師課堂講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課外閱讀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開吧;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課外閱讀。”所以,個人以為,課外閱讀不僅要讀,還要做到像所說的“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那樣。

二.什么時候讀

多年來,在考試指揮棒的指引下,語文學習也帶上了功利色彩,甚至有些學校打上語文教學理科化的旗號,特別是到了高三,語文教學就陷入了學生做題,老師批改、評講,學生再做,老師再改、講,學生越考不好越要考得怪圈。從而校內課外閱讀化為烏有。有些學生在家進行閱讀,而家長又認為那是“不務正業”,影響教學成績,一票否決。長此以往,學生能閱讀時間幾乎為零。漸漸地,學生也就形成了一種錯誤認識:完成作業就完成了學業,課本以外的書都是“閑書”。

所以我認為,什么時候讀根本不是問題。不是我們真的每天就拿不出一點閱讀時間,只不過是完全為了高考服務的一種托詞或者是功利語文的理念而已。那么要解決這個問題,首要的是轉變我們的固有思維,教師、家長要聯手保證定時給學生一段開放、自由、寬松的閱讀時間。正如郭沫若所言:“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我想,剩下的頂多也就是堅持的問題了。

三.讀什么

歌德說:“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眼睛看到紙的背面。”狄慈根在他的《辯證法的邏輯》中也有這樣的言論:我閱讀關于我所不懂的題目之書籍時,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該題目的膚表的見解,先瀏覽許多頁和好多章,然后才從頭重新讀起,以求獲得精密的智識。我讀該書的終末,就懂得它的起因。這是我所能介紹給你惟一正解的方法。我以為學生讀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閱讀時正確把握要領、體會內涵、理解意圖,進而提高閱讀效果,也就是下面要說的怎么讀的問題了。

四.怎么讀

閱讀不同于科學研究,更多的是一種審美的欣賞,情感的體驗。因此,閱讀成效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讓學生感覺到讀而有獲,他們才能有興趣讀,主動讀,課外閱讀的問題才能得到根本解決。怎樣才能提高閱讀的有效性呢?

朱熹在《訓學齋規》一文中提到: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誦浪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甚至在《朱子語類大全》中有這樣精彩的描述: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始是。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

朱老先生的精辟言論無不強調著學生閱讀時動口與動筆的重要性。動口,就是要聲情并茂地朗讀文章;而動手我把它理解為做好讀書筆記,要像趙樹理“沙里淘金”般在書中圈圈點點,要響應孔子“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去對文章內容做一點點評、反思或懷疑,要牢記韓愈“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的古訓分門別類地做知識卡片,還要用陶淵明“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的感悟寫一點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