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哥特式藝術風格研究

時間:2022-09-26 16:30:11

導語:巴黎圣母院哥特式藝術風格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巴黎圣母院哥特式藝術風格研究

摘要:哥特小說往往通過復仇、陰謀等事件,構造出暴力與兇殺情節,塑造變態式的惡魔與柔弱女子等二元對立的人物。雨果深受哥特小說藝術觀的影響,并且運用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結合的藝術手法創作了《巴黎圣母院》。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了惡魔暴君式教徒克洛德、悲慘不幸的柔弱女子愛斯梅拉達等典型的哥特人物形象。《巴黎圣母院》蘊含了獨特的浪漫的自由主義文藝觀,富含人道主義精神,突顯出反封建的主題意蘊。

關鍵詞:雨果 ;《巴黎圣母院》 ;哥特小說 ;浪漫主義

哥特小說用其本身所特有的非理性內容,如恐怖、暴力、怪誕、罪惡、仇殺等,形成了二元對立的文本運行機制,產生了不同于新古典主義所要求的理性、克制等極端的精神內核。哥特小說恰好迎合了18世紀浪漫主義對理性主義的挑戰,從而形成了一個從屬于浪漫主義運動的特殊派別,贏得了“黑色浪漫主義”的稱謂。作為后起之秀的維克多·雨果正是在哥特小說的基礎上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

一、哥特小說的特征

“哥特”一詞原意是指條頓民族中的哥特部落,以法國的巴黎圣母院為代表建筑。哥特建筑有尖尖的屋頂、黑暗的隧道,以及地下室用來堆放尸體。因而,哥特一詞就有著“野蠻、恐怖、落后、神秘、黑暗時代、中世紀等多重含義”①。到了18世紀中后期,英國作家霍勒斯·瓦爾普發表于1764年的《奧特朗拖城堡》開啟了哥特小說的繁榮時代。《奧特朗拖城堡》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為了達到世代擁有奧特朗拖城堡的權力,開始了他的一系列殘暴計劃。他先是不顧兒子體弱多病,強行命令他與伊莎貝拉結婚,不幸的是,他的兒子在結婚當天就被巨大的頭盔砸死了。然而,曼弗雷德并沒有一點點悲傷,他接著拋棄了和他一起生活了一輩子的妻子,然后又試圖與自己的兒媳伊莎貝拉結婚。最后,他把自己的女兒也殺害了。這部小說為以后的此類小說奠定了不可改變的黑色基調,以城堡、廢墟、修道院、地下室、監獄、墓地為特定場景,以變態式的惡魔、柔弱女子,甚至鬼怪為二元對立的人物,情節則是以殺害、強暴、仇恨、暴力為常態。馬修·劉易斯的《修道士》成為18世紀英國最流行的經典哥特小說,它以16世紀的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的兩處修道院為故事背景,以修道院院長安布羅斯對孤苦伶仃的小姑娘安東尼婭的侵害為主線,開始了一段有關于墮落、犯罪、暴力、強暴、謀殺的故事。其中還有向魔鬼交易出賣自己的靈魂等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恐怖黑暗情節。同時,文本又以雷德蒙和阿格尼斯驚天地、泣鬼神的曲折愛情為副線,其間穿插著強盜、血性修女、墓地、巫術等恐怖情節,揭示出修道院等封建教會勢力壓抑人性的滄桑悲歌。哥特小說以其自身所特有的魅力影響了這些偉大作家的創作,正是這些作家的創作更進一步地豐富了哥特小說的創作題材、創作內容與創作方法,形成了西方文學所獨有的哥特文學傳統。

二、《巴黎圣母院》的哥特式人物形象

哥特小說以其所特有的恐怖美學特征深深影響了發展中的浪漫主義文學和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了哥特式人物形象,確立其在世界文學中的卓越地位。

(一)惡魔暴君式教徒形象

從《奧特朗拖城堡》中的暴君形象代表曼弗雷德,到劉易斯《修道士》所傾力塑造的“惡棍式英雄”安布羅斯,他們以其自身的欲望開啟了西方哥特小說的“浮士德交易”題材。《巴黎圣母院》中所詮釋的克洛德就是典型的惡魔暴君式教徒形象,他作為全書的中心人物,為滿足自己的貪欲,放棄了正常的生活,走上了一條與魔鬼交易的不歸路。克洛德從小就接受修道院的教育,以自己勤奮刻苦、孜孜不倦的心態勇攀學問的高峰,神學、經學、教育學、法學、醫學、文學、自由科學等知識把他培養成一個遠近聞名的良好青年。他堅強地撐起家里的重擔,撫養著還在襁褓之中的小弟弟,并以一顆向善之心收養了沒有任何人要的小伽西莫多。隨著時間的流逝,他老了,臉上有了很多的皺紋,額頭上的頭發也變得稀疏了,他開始埋怨修道院的孤苦生活。他變了,變得更加陰冷殘酷、令人生厭。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跳舞的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達,他看到了青春的活力,想到自己的青春已經沒了,他就要折磨愛斯梅拉達的青春。從此,一個人人愛戴的副主教變成了一個被情欲惡魔吞噬的變態式惡棍。他一步步摧毀著愛斯梅拉達,他要靠暴力獲得扭曲的幸福,但邪惡無法戰勝正義,他最終被代表正義的伽西莫多推下塔樓。克洛德以“得不到就毀滅”的信條,一步步迫害愛斯梅拉達,最終歇斯底里地把她送上了斷頭臺。然而作者并未一味地丑化克洛德,使他成為性格單一的扁平人物,而是把他塑造成了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性格多樣的人物。他既捉弄人,又被人捉弄。命運的大網像符咒一樣,使克洛德的信仰崩潰,煉金術、上帝的信仰統統與他沒了關聯,他心中日夜不停地充斥著一個想法:得到愛斯梅拉達的愛和占有她的一切。大量自相矛盾的語言,顯示著他內心的痛苦與掙扎。要信仰還是要愛情,一次次折磨著他,精神的堤防一次次坍塌。“我是個學者,卻辱沒了科學;我是個紳士,卻敗壞了自己的名聲;我是個神甫,卻把彌撒書當作淫欲的枕頭,向上帝的臉上吐唾沫!”②克洛德本身的人性沖突,使他成為幾近變態式的虐待狂。作為惡魔暴君式的修道士人物,他又顯然成了封建教會的犧牲品,一個循環式的惡性悲劇人物。作者對他扭曲變形的心理的展示以及對他的豐滿形象的刻畫,使得讀者在咬牙切齒的同時,又充滿了同情與哀憫。他奉獻了自己的大半生給教會,然而,他的罪行使得他被審判為巫師,死后不能安葬于圣地,這是多么可悲的事。

(二)悲慘不幸的柔弱女子形象

作為哥特小說中欲望的驅動者,與惡魔暴君式的修道士形象相對立的是不幸的柔弱女子形象。從《奧特朗拖城堡》中的伊莎貝拉,到《修道士》中的安東尼婭和阿格尼斯,再到《巴黎圣母院》中的愛斯梅拉達,她們都是暴力與邪惡社會的犧牲品。面對命運,她們無力反抗,只能徒然地接受命運的踐踏。善良的愛斯梅拉達在剛剛四個月大時就被狠心的埃及流浪女人們偷走,從此跟著她們過上了漂泊無根的流浪生活,同時也成為人們討厭的女巫與吉卜賽女郎。雖然她受盡了歧視和冷眼,然而,上天卻給了她一張美麗的漂亮臉龐,她還擁有人人稱贊叫好的絕妙舞姿與一只陪伴著她隨處流浪的小山羊加里。她自得其樂,生活得安逸自在,尋找著自己的母親和愛情。她有著一顆單純善良、樂于助人的美麗心靈。她以摔破瓦罐的婚姻救甘果瓦于危難,她以一壺暖暖的救命水給伽西莫多以感動;同時,她也癡癡地著迷于花花公子弗比斯,深深地愛著他,為他放棄一切。然而,道貌岸然的克洛德以一雙充滿著淫欲的眼睛始終注視著她,她成了克洛德蛛網上的獵物,盡管她反抗著自己的不幸,她一次又一次地掙扎,然而她無法與強大的黑暗力量對抗。她擺脫不了克洛德沒完沒了的毀滅式的報復,她更無力承受路易十一王朝昏庸殘暴的折磨。她受盡了欺騙凌辱,最終全身抽搐,死于格雷沃廣場上的絞刑架下。從此,她沒有了生命,沒有了青春,沒有了應該有的一切。

三、《巴黎圣母院》獨特的價值體現

《巴黎圣母院》這部偉大的浪漫主義代表作品在作者浪漫的自由主義文藝觀和人道主義思想的指導之下,又有著自身特有的品質,形成了對哥特小說的超越。

(一)浪漫的自由主義文藝觀

雨果的《〈克倫威爾〉序》以某種特殊性成為浪漫主義的宣言書,在《〈克倫威爾〉序》中,他提出了文學創作的“對照原則”。針對古典主義要求的文學只能夠書寫崇高優美,雨果表達了不一樣的看法,他認為:“丑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優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與惡并存,光明與黑暗相共。”③大自然的事物和諧共生,應該全面加以表現,不能把它們割裂開來。雨果認為寫丑怪、寫畸形、寫一切可笑的事物都是為了更好地表現美麗與崇高的東西,只有這樣,文學作品才能更好地闡釋生活中的真、善、美。《巴黎圣母院》就是“對照原則”下的書寫,從而使得小說中的人物、情節、場面均表現出與以往文學作品不同的獨特性。以主人公伽西莫多為例,他的性格具有蠻橫、暴力的特點。然而,作者卻賦予他真、善、美的心靈。“把他安置在最突出的地位上,在社會組織的最底下、最底層、最被人輕蔑的一級上,用陰森的對照的光線從各方面照射這個可憐的東西。”他的外表集眾丑于一身,羅圈腿、獨眼、駝背、耳朵又聾,說話也不利索。修道院的生活使得他遭受著注定的孤獨,他忠心于主人,然而往往得到的是冷漠和無視。他受盡了眾人的鄙視、嘲笑和挖苦,終于他變得又兇又惡,不給人以好臉色,準備與鐘共度余生,甘心服侍對自己有養育之恩的副主教。作者“給他一顆靈魂,并且在這靈魂中賦予男人所具有的最純凈的一種感情,即父性的感情。結果怎樣?這種高尚的感情根據不同的條件而熾熱化,使這卑下的造物在你眼前變換了形狀;渺小變成了偉大,畸形變成了美好”。“對照原則”對讀者的期待視野形成一定的沖擊,使讀者不斷地增加新的閱讀經驗。雨果筆下的人物形象是動態發展的,給讀者留下了很多空白去慢慢地填補。雨果把“想象”提到很高的位置,他認為莎士比亞的創作就是一種想象。他主張作家應該自由地調動自己的想象進行藝術創作。在《巴黎圣母院》第三卷中,作者對三百五十年前的巴黎和圣母院進行了詳細描寫,做到了歷史真實與藝術虛構的統一,增加了文本的說服力。相比之下,在之前的哥特小說中,作者們往往是徹底地虛構故事的發生地。他們用二元對立的姿態對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進行刻畫,他們認為好人越無辜越好,而壞人則越壞越好。雨果對這樣的藝術創作手法進行了繼承與揚棄,他的對照原則以及想象與真實的結合的藝術特征使得《巴黎圣母院》擺脫了一般哥特小說情節恐怖單一、人物形象呆板的特點,從而使得《巴黎圣母院》在哥特式小說中顯得更加完美。

(二)人道主義精神

雨果主張作家在創作當中應該表現出人道主義精神。他認為浪漫主義文學是要“對現在提出忠告;為將來描繪夢想的圖畫;給當代的事件做出光輝的或陰暗的反映”。雨果就是以“善必戰勝惡”的人道主義精神去反抗病態的黑暗社會。《巴黎圣母院》作為浪漫主義的文學作品,不僅促使人們對現實進行反思,又留給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宗教、社會、自然是人類三大斗爭的對象……人生神秘的苦難,就來自這三種斗爭里,人類進步需要克服迷信、偏見和物質的三種形式的阻礙。”④雨果正是用積極的人道主義思想去一步步營造自己的文學作品,追求自然的和諧、社會的公正、人生的自由。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以悲憫的態度塑造了人性壓抑以致變態扭曲的克洛德。克洛德是教會和封建社會的雙重畸形產物,他是作者極力批判的人物,同時也是作者極為同情的人物。“ANAГKH”一詞暗含著悲慘的宿命,這個詞是雨果寫給克洛德的命運判詞,意味著他無法掌控的人生命運。在命運的大網面前,他茫然地沖撞,無力地掙扎,最終毀滅。作者更是著力描寫他所經歷的痛苦而漫長的死亡過程,以此表達作者對泯滅人性的事物的堅定批判。同樣,愛斯梅拉達是作者傾盡心血塑造的理想型人物,是真、善、美的統一。然而,當時的她卻不合時宜地生活在那個她無力抗衡的殘暴的封建時代,以至于最終被龐大的封建制度所扼殺。總而言之,哥特小說往往通過涉及復仇、陰謀等事件,描寫了暴力、兇殺、虐待式的殘酷場面,塑造了離奇怪誕而且充滿著緊張刺激的情節,并且刻畫了鮮明的哥特式人物形象。雨果受哥特小說藝術觀的影響,并且運用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結合的藝術手法創作了《巴黎圣母院》。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了惡魔暴君式教徒克洛德、悲慘不幸的柔弱女子愛斯梅拉達等典型的哥特人物形象。《巴黎圣母院》蘊含著獨特的、浪漫的自由主義文藝觀,彰顯出作者的人道主義精神,突顯出反封建的主題意蘊。

作者:侯銀河 單位:廣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