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可行性分析范文
時間:2023-03-24 04:54: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論文可行性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可行性
對于環境公共利益的保護,傳統法律制度采取的是單軌制保護模式,即由國家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來維護環境公益。然而,對于沒有監督與制約機制的公共權力,其權力本身的擴張性和腐蝕性,是每一個掌握公共權力的人僅僅依靠道德力量所無法改變的。環境利益是一種公共利益,其利益的保護同樣受到制約。盡快建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充分發掘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和監督的巨大潛力,是促進我國環境保護公益事業健康發展的趨勢。
一、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概念的界定
環境公益訴訟指致使環境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時,法律允許公民、環保組織或特定國家機關為維護環境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訟的制度。環境公益訴訟并不是獨立于民事、行政、刑事訴訟之外的一種獨立的訴訟類型,它只是一種與訴訟目的及原告資格有關的訴訟方式和手段。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含義:
1.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原告一方為特定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及個人。此處所指的特定國家機關為人民檢察院,它最有權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社會組織及個人可作為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的原告提訟。
2.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的被告為管理環境的政府部門及法律法規授權的環境行政主管部門,也包括按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
3.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的對象是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或抽象行政行為。
4.環境公益訴訟的目的在于維護公共利益,而非提訟當事人自己的私利。
二、建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的理論依據
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將成為鼓勵公民參與環境管理,加強對破壞環境的行政行為進行監督,減少因環境糾紛導致社會問題的重要手段。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的建立,主要理論依據體現在以下兩點:
1.環境法中的環境權理論認為,環境法律關系的主體擁有享有適宜環境的權利,也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具體而言,就是有在良好,健康的環境中生活的權利,有參與國家環境管理的權利,有在環境保護方面監督、檢舉、控告和訴訟的權利等。因此,公民的環境權利遭到行政行為侵犯的時候,不管是否為直接利害關系人,均有權提訟,要求相關部門追究法律責任。環境權理論的興起為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論基礎。
2.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務,管理社會事務”。環境資源就其自然屬性和作為人類生活所必需的要素來說,乃全體公民的共享資源和公共財產,任何人不能對其任意支配、占有和損害;國家是基于全體共有人的委托而行使管理權的,因而政府作為委托人有責任管理好這些財產。
當行政機關只注重本地的經濟發展、財政收入的增加,而對日益惡化的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現象漠然視之,行政機關在防治污染方面不依法履行職責時,任何公民、組織或國家特定機關均可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監督政府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依法履行其職責或管理環境的義務。
環境作為一種社會公共利益,與每個人的利益都息息相關,環境法是一種社會法,從社會法理的觀點而言,環境公益訴訟制度以社會法思想為底蘊,具有社會法理基礎。
三、建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在我國,建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且可行的。
(一)必要性
在我國,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已達到觸目驚心的地步,環境問題的危機不僅使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社會生活遭受到嚴重侵害,而且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針對環境公益問題,我國實行的是政府行政管理的單軌制保護體制。這種體制下,不可避免的存在行政體制紊亂和軟弱、行政監督缺位與低效、環境行政執法中的地方保護主義等因素。另外,政府環境管理行政部門在行政決策過程中可能存在政策的片面性,甚至行政權利本身對環境公益構成侵害,不能實施保護環境的行政行為。可見,這種單軌制體制已經不能適應現實的需要,尋求解決這種弊端的方法就是建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積極吸納社會團體和公眾參與環境管理,以期改變環境保護不力的狀況。
環境保護的一個重要方式是預防為主,在立法上,法律有必要在環境侵害尚未發生或尚未完全時就容許公民采用訴訟等司法手段加以解決,阻止環境公益遭受無法彌補的侵害。由于政府的力量不足以保護環境,民眾必須參與環境行政行為和環境司法過程。建立環境公益訴訟是公眾參與保護公民環境權和環境公共利益的需求。
因此,基于我國單軌保護體制下,政府對環境保護的不力以及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需求,我國有必要建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在政府行政行為上,進行監督制約,在立法上,肯定公民參與保護和監督環境公益的程序,在渠道上,暢通環境公益訴訟,以便更好地保護我國的環境。
(二)可行性
我國已經存在建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的基礎,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的建立是可行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建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法律基礎
《憲法》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同時規定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這些在法律上給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依據。
《環境保護法》規定,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并有權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這就體現了公民有參與環境管理的權利。《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檢察院可以提起民事訴訟。這些規定體現了為維護公共利益的公益訴訟的精神,為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精神依據。由此可見,人民可以通過訴訟等法律程序對政府機構行為和權力形成強制性約束,參與環境保護和監督管理。
2.民眾法律和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
隨著我國公眾法律意識的提高,公眾環境保護意識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熱情空前提高。另外,社會的各種民間環保組織和非政府環保組織將一定范圍內個人的的力量聚合在一起,對政府決策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對政府環境行政權力具有一定的監督性。民眾法律和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為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的建立奠定了一定民眾基礎。
3.國外經驗可以借鑒
國外環境公益訴訟的實踐,為我國建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例如,在美國,環境法中將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稱作公民訴訟,即公民可以依法對違法排放污染者或未履行法定義務的聯邦環保局提出訴訟。接侵害。在英國,檢察長是唯一在法庭上代表公眾的人,是公共利益的保護人。私人不能直接提起組織公共性不正當行為的訴訟,只能請求檢察長的同意,以檢察長的名義提起。德國、法國的“越權之訴”“客觀之訴”實際上也是類似于美國集團訴訟的模式。
實踐證明,國外的公共訴訟對于維護公民的環境權、提高環境質量、實行法治發揮了極大作用,而且在具體的操作實踐中也積累了經驗,我們可以吸收其中的精華,并與我國的本土資源相結合,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法。
另外,我國已有公益訴訟的案例,這些案例從程序上、實體上為環境公益訴訟的建立提供和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為環境公益訴訟的建立奠定案例基礎。
我國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和政府單軌保護環境不力的狀況以及民眾要求參與環境管理與監督的社會現實,有必要盡快建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而我國已經具備了建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軟環境,具有可行性。從保護公民環境權和環境公共利益出發,建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綠中美.環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2]張明華.環境公益訴訟制度芻議[J].法學論壇,2002;(6)
[3]趙慧.國外公益訴訟制度比較與啟示[J].政法論叢,2002;(5)
篇2
一、多媒體領域中的藝術設計
多媒體領域的藝術設計,又稱為多媒體藝術設計,是指通過使用多種媒體相關技術,包括文字、圖片、聲音、動態圖像或視頻等媒體技術,將藝術設計與和藝術制作相結合,從而完成作品的最終設計與制作效果,設計主要包括網頁的設計、影視和動畫的設計、游戲的設計以及光碟的制作和內容設計等。設計人員通過應用多媒體技術,把藝術設計人員的情感和想像力充分融入到數字化信息的設備當中,再通過相關的加工處理,使設計者的設計理念和設計目的更加形象的表現出來,因此,多媒體藝術設計的作品是設計人員知識、情感、理想、意念等綜合心理活動最終形成的有機產物,也是人們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抽象表現。多媒體領域中的藝術設計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中一種較為普遍的存在藝術形式。
二、藝術設計在多媒體領域中的重要性
(一)從視覺美學角度來看藝術設計在多媒體領域中的重要性多媒體藝術設計在視覺效果上體現的是最為淋漓盡致的,同時也是美感最為直接的表現方式,它從視覺上帶來的沖擊效果能夠更好地將設計者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意圖進行表現與傳達。其實這種以數碼設備技術作為支持的網絡、多媒體設計也屬于視覺傳達設計學科,但有些人始終認為,多媒體設計最主要的是內容,然而,所有的一切事物都需要對比和陪襯才能判斷出優劣,任何一件有實際意義的事物都需要經過包裝后,才可以更加充分的展示最有價值的一面。多媒體領域中的藝術設計所帶來的視覺沖擊,不僅能將相關設計理念完全表現出來,還能加大真實程度,因此,通過視覺沖擊所特有的表現能力,將設計人員的設計意義和設計理念充分的傳達出來,不僅能吸引人們的眼球,還能讓人們直接了解有用的信息,增加了信息的快捷傳遞,提高了視覺方面的創新效果[3]。
(二)從聽覺美學角度來看藝術設計在多媒體領域中的重要性多媒體藝術設計在聽覺效果上體現最多的方面就是大型網游,網游中是應用聲音特效以及背景音樂最多的多媒體領域,無論是網絡游戲的點擊過程還是娛樂過程,按鍵和游戲人物行動都會伴隨著相應的聲音和特效,使得玩家從聽覺上感受到網游帶來的整體效果,立體化的聲音特效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目前,還有諸多網絡游戲是以聲音特效和音樂為主要游戲內容而展開的,例如:QQ炫舞、勁舞團等。除了網游方面會在視覺效果上大下工夫外,還有課件上也會涉及到聲音特效,在課件中安插特效聲音,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在疲乏枯燥的學習氛圍中的學習狀態,還可以相對的活躍課堂氣氛,以此提高教學的水平和質量[4]。
(三)從試聽結合的美學角度來看藝術設計在多媒體領域中的重要性視覺與聽覺相結合,這是人體感官上最為完美的美感體驗,色彩的搭配和造型的特色在視覺上創造出直接性的美感視覺效果,特效聲音與背景音樂在聽覺方面為人們的感官營造出設計人員想要表達的氛圍和情感,雙方向結合,同時為人們提供視覺美感和聽覺美感相結合的最終效果,這個方面在動畫創作、電影的特效聲音制作以及網游設計等多個方面都是最為常見的美感結合形式。而在音樂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軟件,能夠使的音樂的聽覺與視覺完美的結合起來,尤其是在唱歌教學當中,進行視聽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把音樂的內涵和意境直觀的表現出來,有利于深化音樂教學的德育和美育,深化了音樂的美感。
篇3
這一旨趣的思想基礎是羅斯金和拉斐爾前派對工業化大肆掠奪破壞自然的憂心忡忡,在對自然的熱切描摹之中,寄寓的是對當時社會大步走向工業化的擔憂和不滿。威廉•葉芝在深層思想上是與之相契合的。由開明貴族統治,貴族和農民都有自己美好有序的生活,這是葉芝所向往的社會。在葉芝的理想中,藝術家和社會應該有一個統一的文化。他認為:“藝術作為靈魂的表達,應該自發的出自于社會,就像它曾在文藝復興中,曾在公元前五世紀,曾在拜占庭文明,曾在愛爾蘭西部的星星之火。同時,他也清醒的意識到在維多利亞晚期的社會,特別是在英國化的愛爾蘭,不朽的靈魂已經在干癟的機械化和抽象的道德準則之下被埋葬了。他理解在這樣一個社會中許多藝術家的孤獨。在葉芝看來,可以說,是社會使藝術家脫離退出,而不是藝術家離開社會。”有必要強調的是,不管是拉斐爾前派的藝術還是葉芝的文學,它們都不是為了布道,葉芝明確反對把文學當作政治和社會的宣傳工具,認為文學最本質的價值是藝術性的。
將文學(尤其是詩)與藝術(尤其是詩)作為一個整體,是威廉•葉芝有意而為之的一個設想。拉斐爾前派思想是夢幻的,經過它們再創造的幻象不僅為觀者描繪了某幅畫,而且還傳達了靈魂的真實,繪畫是自然的解釋者,但更是熱烈情感的象征。詩人對拉斐爾前派的理解直接影響了詩歌的創作。在19世紀的八九十年代,他以拉斐爾前派為基礎,將文學與藝術連為整體的嘗試逐步展開,隨著其理念的變化,嘗試過程呈現出線性發展的軌跡。
《悲哀的牧羊人》作于1886年,詩歌用細膩的筆觸追逐了一個悲哀的牧羊人尋求安慰的旅程,有著鮮明的拉斐爾前派的風格。這個牧羊人有著難排解的“悲哀”,他向星星、向海洋、向露珠尋求安慰,但徒勞無果,最后他又回到海邊向一只貝殼傾訴他沉重的故事,希望:我的傳說將會歌唱著我自己,/而我的低語也有安慰的情意,/看呵,我多年的負擔將無影無蹤。/但是貝殼卻把他所有的歌變成了模糊的,/而她在發狂的旋轉中,又將他遺忘。
這首詩與另一首《快樂的牧羊人之歌》共同闡釋了歡樂必須由心靈來掌握的信念。威廉•葉芝用了生動的細節來避免抽象說理的傾向。在向星星追問安慰的情節里,我們看到了“風急浪高的海邊”、“閃爍窸窣的沙灘”、“黯淡的王座”、“暗自竊笑的星星”等細節;在向海洋追問安慰的情節里,我們看到了“波濤向前卷去”、“發出古老的喊聲”、“輝煌的追襲”等細節;在向露珠追問安慰的情節里,我們看到了“遙遠和煦的山谷”、“晶瑩的露珠”、“留神傾聽自己的露珠滴滴答答”等細節;在向貝殼傾訴的情節里,我們看到了“中空的孕育著珍珠的心”、“獨住在海邊的傷心人”等細節。將這些生動細節用畫筆傾灑在畫布上,難道不是一幅拉斐爾前派的畫作嗎?我們完全能夠想象得到在這幅畫作上,繁星點點、海浪拍岸、山谷蔥蘢、露珠剔透,對,還有一只海岸上的貝殼也有著那樣敏感的心啊。此外,詩人還用了“黯淡的”、“蒼白的”、“昏暗的”等詞語表現全詩光線的基調色彩,與拉斐爾前派喜歡用暗光微光的色彩偏好極為相似。這是一首田園牧歌式的小詩,代表著葉芝詩歌寫作最初階段的特點。
詩歌《白鳥》作于1892年。在顏色的選擇上,詩人突出了他一貫喜歡同時也為拉斐爾前派所摯愛的藍色,“藍色的繁星閃爍”。在光線的使用上,詩人如上面的《悲哀的牧羊人》一樣,選擇了“暮色朦朧”這樣的暗光。藍色、星光、暮色無不讓我們感到拉斐爾前派繪畫對葉芝深深的影響,但這首詩在理論和實踐上又向前發展了。威廉•葉芝于19世紀90年代受到莫里斯的影響,詩的風格有所改變。要準確理解這首詩首先要了解它產生的背景。在一個下午葉芝和毛德•崗在皓斯的懸崖下散步,看到兩只海鷗從頭上飛過。崗說在所有的鳥中她愿意做一只海鷗,三天后詩人就將這首由她隨意評論而引發的詩送給了她。這首詩表達了一種逃離現實的極度渴望感。“白鳥”無疑是葉芝與崗的象征。“達南島”是傳說中仙人住的島嶼,象征避開了一切現實紛擾的悠然之地,“在那里時間肯定會忘了我們,悲傷再也不會向我們挨近”。而這塵世的“悲傷”則由飛逝的隕星和夜晚的繁星來象征。吸收莫里斯的理論后,詩的象征性得到重視和發展。在《白鳥》中,時間線條就像畫中人物的安排一樣是一種可視線索。第一節表達了詩人的愿望,厭倦了塵世煩悶,如果我們會是無憂無慮飛翔在大海波濤上的白鳥,那將是怎么樣的幸福啊。第二節進一步強調不要為世事所擾,我們只想變成一對幸福的白鳥的愿望。到第三節,詩人開始想象如果我們變成一對白鳥到那神仙居住的達南島上的情景。這條線索可視而明晰,就像拉斐爾前派在繪畫人物時那逼真的衣角褶皺。詩中的節奏和重復也可以與繪畫中的線條和構圖相比較。比如:“隕星還來不及消失遠遁時,我們厭倦了隕星的光明,/暮色朦朧,藍色的繁星閃爍,低低懸在天垂的一方。”“我迷上了那些難以盡數的島嶼,那些臨海的達南仙境,/那里時間肯定會忘了我們,悲傷再也不會向我們挨近。”
可以看到,《白鳥》充滿了回旋的節奏和呼應的重復,這與繪畫著重強調的線條和構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使得讀者和觀者的視線都牢牢鎖定在作品突出強調的部分,同時又可以細細體會每次回旋和重復的絲絲差異之美。
杰克•巴特勒•葉芝是愛爾蘭20世紀著名的畫家,但與一般畫家不同的是,杰克•葉芝還創作了多部小說和戲劇,與文學有著很深的淵源。他用操持畫筆和刮刀的手寫下優美的文字,用習慣構思與顏色的頭腦映下生活的感悟,他的文學作品蘊含著暗涌的詩情與畫意,與繪畫共同宣泄著內心深處的記憶與哲思。杰克•葉芝有著相當高的文學素養。在其自傳性作品《斯萊戈》中,意識流和內心獨白等實驗性表現手法的運用顯示了他敏銳的文學感受力。對于繪畫與文學的關系,杰克•葉芝有著明確的理念:“畫之所以為畫必定是一首詩,而詩之所以為詩也必定是一幅畫。”
他在更大程度上受印象主義、表現主義和象征主義的影響較多,他的畫蘊含著豐富的象征,匠心獨具而又滿含詩意。在《走向輝煌》里,一個穿著鮮艷衣服的愛爾蘭孩子牽著一匹健壯高大的駿馬正走過幽幽綠綠的草地,走向遠方。天上飄蕩著白色的云,右上角還有一塊淡灰色的云團格外顯眼,在畫的左上角稍微露出太陽的存在,在太陽的周圍,云顯得亮白炫目,整個畫面滿是希望的氣息。這種深度是通過線性透視法和大氣透視法來實現的。這幅畫有三個點,一個是孩子,一個是駿馬,一個是右上角灰色的云團。孩子低于眼平面,我們可以俯視孩子頭頂的裝飾,關于這個孩子的透視線是向前向上延伸的;駿馬正在眼平面中,關于這匹馬的透視線直接沿著眼平面向前延伸;灰色云團高于眼平面,我們只可以仰視云的底部,關于云團的透視線是向下延伸至地平線。仰視、水平、俯視,這三條透視線延伸相交至一點,即畫的左下方那抹最深的藍色。畫家通過一點透視法將觀者的視線都集中到了那希望的遠方———輝煌之地,印證了題目和主旨。這幅畫的主角是孩子,但孩子顯然是個象征意象,象征著什么?通過這幅畫的時間我們可以知道這是杰克•葉芝晚年(1947年)的作品,經過多半生的滄桑,始終不變的是他對于愛爾蘭的赤誠。
20世紀40年代,愛爾蘭正在獨立自治的路上艱難而堅定地走著,我們可以做出這樣一個比較合理的推測,走向輝煌是希望愛爾蘭可以從此走向和平安寧,遠離戰爭和暴力的象征,而孩子是他所摯愛的愛爾蘭的象征。但愛爾蘭的歷史錯綜復雜,各派勢力斗爭不休,在走向輝煌的路上必然還會有長長的路要走,在這里,畫家運用了大氣透視法拓展了畫面的深度,暗示了走向輝煌的路還有很長。從孩子腳下到那個交匯點,隨著距離不斷加大,空氣浮塵也不斷增加,視線逐漸模糊,綠色漸漸過渡為藍色,直至那個最終的“輝煌處”成為深藍色,這種透視法使平面的畫面表現出深度空間。
《走向輝煌》多用中間色,尤以黃綠和藍綠為主。
從色輪分隔看,畫面的主要顏色———黃綠、藍綠、綠、藍———均為冷色相,但間或還有一絲暖色相———黃色———點染其間,使畫面呈現出一種緊縮沉靜感,內斂嚴謹又不失溫暖,這應該正是畫家晚年繁多閱歷之后的心理特質:冷靜與希望交織,嚴肅與期待相容。黃、黃綠、綠、藍綠、藍這一系列色輪上的相鄰色調的搭配,使畫面呈現出高度的協調感,反映了畫家在經歷世遷之后重新獲得的寧靜內心世界。
一位赤子以熱情的希冀和深沉的思考融成了這幅意味深長的《走向輝煌》,我們似乎可以聽見畫家熱切的呼喊:啊,我的愛爾蘭,愿你永遠與平安相伴,與幸福為鄰,我會用眼睛用心靈永遠追隨著你,追隨著你,我永遠的愛爾蘭!似乎只有威廉•葉芝的這首《致未來愛爾蘭》才能夠說盡這燃燒的詩情!“因為在世界最初的開花時代,/她飛奔的雙腳輕輕下墜,/使愛爾蘭的心兒開始跳躍;/如今星光之燭仍在閃耀,/幫助她的腳輕輕地起落;/如今,愛爾蘭之魂/仍在神圣的靜謐中沉吟。”“我把心鑄入了我的詩行,/使你們在隱約的未來時光,/會明白我的心與他們同往,/追隨那紅玫瑰鑲邊的衣裳。”
威廉•葉芝通過“紅玫瑰”這個愛爾蘭最常見的比喻,表示了愿為愛爾蘭而歌唱,永遠不會背離愛爾蘭的呼喚的熱望。《故地重游》的創作時期更晚些,可以看作是畫家本人一次故地重游的情感激發。整幅畫面呈現出一種非對稱性,但畫家通過多樣元素使畫面呈現了非對稱性平衡,更隱隱透著平衡之下的和諧。我們一眼看到畫中偏右有一個人(我們可以推測是一位老者)煢煢孑立,他拄著拐杖,仰頭若有所思,然后我們的視線會被牽引至老者映在左邊墻上的影子,會注意到影子所在的那一大面墻,接下來會推及另兩面同樣呈現黃色的大墻壁。老者穿著紫色的衣服,處于畫面的中央位置,紫色與大背景的黃色形成色相上的互補,而紫色的明度及其所造成的重量感由此得到強化和提升,這樣一來,老者的紫色衣服平衡了背景的黃色。同時,因為暖色比冷色重,左邊地上的一塊亮黃色又平衡了地面那一大片綠色,由此整個畫面實現了非對稱性平衡。閉上眼睛,印在我們腦海中的是一位老人,有他映在孤獨墻上的孤獨影子,同時還有灑落在老人頭上肩上的黃色,黃色,那是太陽的顏色,也是時間的顏色吧。時間將一切帶來又將一切帶走,而一位老人重游故地心頭思緒萬千又無處說起時,只能說情何以堪!這個故地是哪?是那縈繞了一生的情結———斯萊戈嗎?是曾看了終生難忘的馬戲團表演的地方?還是輕輕折下一支或鮮艷或干枯的玫瑰的地方?時間,你讓一切逝去,帶走我的兄長我的姐妹我的妻子,帶走我的兒時我的夢想,讓我只剩一個孤獨的影相伴。好吧,好吧,一切都隨風遠走了,飛去了一個地方好好珍藏。老人是在微笑嗎?或許吧。是在嘆息嗎?或許吧。是在哀傷嗎?或許吧。但,這微笑,這嘆息,這哀傷不都是《隨時間而來的智慧》嗎?雖然枝條很多,根卻只有一條;穿過我青春的所有說謊的日子我在陽光下抖掉我的枝葉和花朵;現在我可以枯萎而進入真理。除了默默吟誦這首詩,怎樣還能道盡這暮年故地重游中的萬語千言?
我們討論的意圖并不是基于藝術和詩是同質的理念。萊辛在《拉奧孔》中對于兩者的差異做了深刻的討論,得出的結論在今天仍然沒有受到理論上的真正有力的批駁和:“既然繪畫用摹仿的媒介符號和詩所用的確實完全不同,這就是說,繪畫用空間中的形體和顏色而詩卻用在時間中發出的聲音。
……全體或部分在空間中并列的事物叫做‘物體’。因此,物體連同它們的可以眼見的屬性是繪畫所特有的題材。全體或部分在時間中先后承續的事物一般叫做‘動作’。因此,動作是詩所特有的題材。……繪畫也能摹仿動作,但是只能通過物體,用暗示的方法去摹仿動作。……詩也能描繪物體,但是只能通過動作,用暗示的方法去描繪物體。”但藝術和詩都統一于“文化”這個極具包容性的體系,都統一于“人”這個基本的出發點。對于威廉•葉芝的詩與繪畫的呼應和杰克•葉芝的繪畫與詩的呼應的分析,在更大程度上借鑒了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詩學理論,即重視文學文本與非文學文本的共鳴。人類學家克利福德•格爾茲的理論是文化詩學的理論來源之一。他重視考察文化內部所形成的各種關系。受其影響,文化詩學十分重視文學與社會、宗教、法律、慣例及家庭等的現象之間的關聯。文化詩學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打破界限的交叉性和跨越性,而非局限于文本本身,這對文學批評的文化語境做了很大的開拓,將研究背景伸展至整個文化系統,將文學作為理解文化的方式之一,將文化作為理解文學的途徑之一。它既超越了文學是對客觀生活的反映和認識這種社會學批評,也彌補了忽視文學與社會歷史等聯系的純藝術批評的不足。“作為整個大文化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文學)與其他的文化因素構成一種復雜聯系,不可避免地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如果文學研究不想停留在對文學表層現象的認識,那就必然面臨著文化深層闡釋的課題。文化闡釋一方面可以使文學研究實現對于人所處的文化環境、所具備的文化特性的歷史的、整體的把握,進而實現對作為文化存在的人自身的把握;另一方面則可以使文學研究經由對特定文化深層內核的獨特呈現,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時代的文化精神,成為推動文化發展實現社會完善的巨大動力。”
格林布拉特闡釋的特色就在于打破了文學文本與非文學文本的界限,將長期被排除在文學研究范圍之外的各種文化因素吸納進來。用繪畫、軼聞、巫術等文化種類所攜帶的特色文化信息為文學研究增添新的材料和角度,從而得出新穎而有價值的結論。在文化這個大背景下,游刃有余地探索文學在社會的、歷史的、心理的、藝術的等各方面的意蘊。這些文化因素形成一個共時性的本文場,各種因素之間是一種“互文”關系,互為解釋互為回聲,形成一個立體空間,在這個立體空間里,文學文本與非文學文本各自得到新的定位和闡釋。
篇4
行政程序是什么?它是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力的方式、順序、步驟和時限的總稱。應當說程序是權力(利)的運行方式,也是行政權力實現公正的保證。一個行政行為只有實體規定,沒有程序規范和約束,這個權力是運作不好的。如果把行政管理目標看作結果,程序就是方法。正確的結果往往就蘊含在正確的方法當中。我們的許多干部和群眾對程序作用的體驗不深,往往認為我辦事辦對了就行,不需要遵守什么嚴格的程序,這就是重實體、輕程序的思想。外國有一位法學家說,迄今為止法治的歷史,主要是程序的歷史。這話說得很中肯。舉個通俗的例子,可以看出程序對于結果公正至關重要。有的國家的學校給兒童上法治課,課題是姐妹倆分一個大蘋果,采取什么辦法分均?按照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思想,因為不重視程序規則,無非采取兩個辦法:一個辦法就是由大人給蘋果切一刀,倆人各拿一半,但大人也不一定切得很公正,難免引起糾紛;另一個方法就是犧牲一方利益,如三字經上說的,“融四歲能讓梨”,從謙讓角度來說這是好的,但從法律的角度來講,還是犧牲了一方利益。而這堂法治課告訴孩子們一個程序規則,就是你們誰切都行,但操刀切蘋果的人要后拿自己的那一半。這個程序規則制約切蘋果的人,必須把蘋果切得公正,否則自己吃虧。這就是程序的價值。辦事欲達目的,方法必須正確。雖然程序公正不一定能夠絕對保證行政結果的公正,但程序公正與結果公正之間存在內在聯系,是不容否認的。
說到行政許可法,它對行政許可辦理程序的規定是比較系統、比較詳盡的。它按照行政許可的辦理過程,規定了行政許可的申請與受理、審查與決定、辦理期限、變更與延展,并對幾類許可規定了特別程序,同時又在不同的環節分別規定了具體的程序制度,如公開制度、說明理由制度、行政機關職能分開制度、時限制度等。這些程序制度的作用是:
第一,保證實體規定的正確實施。辦事行政許可的實體規定,集中起來說,就是行政機關依法對行政許可申請進行審查,對符合法定條件的準予許可;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不予許可。這些,只能通過履行科學、合理的法定程序才能實現。
篇5
關鍵詞:科學理論簡單
簡單性是科學理論的一個突出特色,作為一種認識論和方法論的簡單性原理貫穿在科學的整個歷史中。卡西爾開宗明義:“科學開端于對簡單性的追求。簡單標志真理似乎是它的基本意愿之一。”在前科學時代,就有畢達哥拉斯的萬物皆數,奧卡姆的剃刀——“如無必要,毋增實體”。此后,牛頓的節約原理、莫佩爾蒂的最小作用原理、馬赫的思維經濟原理、彭加勒的力戒特設假設、愛因斯坦的邏輯簡單性原則、惠勒的質樸性思想,就是綿綿不絕的簡單性思想潮流中的有代表性的浪花。在19和20世紀之交,簡單性觀念在科學中相當流行,乃至成為一種智力時尚,這種遺風一直綿延至今。數學家外爾這樣說過:
在自然定律中,正如我后來將要更精確地確立的,簡單性是本質的。如果我們不添加在數學上受簡單的定律支配的陳述,那么自然受嚴格定律支配的斷言就缺乏一切內容。這件事類似于化學中的倍比定律:除非我們添加組合以相對原子量的小整數倍數發生,否則它就喪失了一切內容。萊布尼茲在他的《論方法》中已經指出,當容許任意的復雜性時,定律的概念就變成空洞的。因此,簡單性在自然科學中變成工作原則。
叫人匪夷所思的是,科學中的簡單性本身卻是一個十分復雜的概念。它到底意指什么,它的內涵都有那些東西,也許在運用和鑒賞它的個人的心中也不是十分清楚的。下面,我們將集中諸家諸派之洞見和智睿,盡可能地厘清簡單性的內涵。
簡單性的一種比較簡潔、比較直觀的涵義是,理論中包含的假設、概念、關系、實體、屬性等在數目比較少。例如,赫茲所謂的簡單性意指,在同樣適當和獨特的兩個理論中,“包含較少數目的多余的或空洞的關系那一個圖像更簡單”。彭加勒和愛因斯坦對簡單性的理解大體上亦是如此;他們的高明之處在于,要求作為理論的邏輯前提的假設是基本的、普遍的,并且在數量上盡可能地少。當今有人認為,O-R簡單性(奧卡姆剃刀簡單性)比若干其他類型的簡單性較少規定性,而且較多地與我們的許多直覺協調。也就是說,給定兩個與事實一致的可能的假設或理論,當一個假設或理論比另一個有較少的原理、定律、屬性或實體時,則說它是較為O-R簡單性的。
不少學者對簡單性的特征和標識羅列得比較詳盡,使我們能夠領略簡單性內涵的多義性和豐富性。N.麥克斯韋認為,簡單性顯然意指定律或理論的形式的簡單性——理論的函數、方程簡單的程度。但是,它也意指這樣一些東西的程度:理論是非特設的,或說明的,或雅致的,或統一的,或在概念上融貫,或具有愛因斯坦所謂的內在的完美,或在另外語境中的美,或可理解性,或明白易懂。他特別提及目標取向的經驗論(aim-orientedempiricism)對簡單性是什么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物理學中的基本理論Tn是被接受必須滿足的非經驗要求的更強的統一理論。因此,關鍵的概念是統一——基本動力理論的全體內容的統一。給出兩個競爭的總括理論Tn和Tn+1,Tn+1比Tn簡單,當且僅當Tn+1比Tn更好地作為物理主義的例子,即Tn比Tn+1更不統一。麥卡里斯特同樣也強調這一點:
簡單性概念與統一能力的概念密切相關:科學理論可以在這樣的程度上稱為簡單的,即它們確定了原先認為不同現象之間的統一。
他還說:“科學家希望理論顯示出的簡單性的最簡要的可能說明,必定固定在兩個參量的值上:他希望在理論中看到簡單性的形式,以及理論應該顯示出那種簡單性的形式的程度。這兩個參量是相互獨立的。”拉德納(R.Rudner)則把理論描述的簡單性分為:從一個理論使用概念的特點如概念的個數來判斷的客觀記法的簡單性;依概念的優雅、我們對其熟悉的程度、操作的有效性、方便和其他美學特征來判斷的主觀記法的簡單性;人們主要討論客觀邏輯和主觀邏輯的簡單性,后者是人們對理論邏輯結構是否簡單的主觀評價。記法簡單性是因人為的記法不同而造成的表面的簡單,邏輯簡單性是理論由其內容決定的較深層結構的實質的簡單。再則,古德曼從計算謂詞的復雜性值,凱梅尼從陳述或陳述的邏輯測度出發,探討了理論的簡單性問題。
還有一些學者對簡單性的指標列舉得相當具體。雷舍爾表示,當各個理論的其他情況等同時,對簡單性的偏愛是建造科學理論的普遍實踐。例如,一維的描述模式優于多維的描述模式,定量的特征描繪優于定性的特征描繪,較低階多項式優于較高階多項式,線性微分方程優于非線性微分方程。總之,x比y簡單,如果它們相互之間處于如此這般的描述種類的關系中。撒加德(P.Thagard)提出衡量理論T的簡單性的定量量度:T的簡單性=1-(T的共存假設數/被T說明的事實數)。兩個例外是,理論的共存假設(cohypotheses)數目比它說明的事實多(在這種情況下該理論的簡單性規定為零),理論未說明任何事實(該理論的簡單性未確定)。他把共存假設定義為要完成對該理論的說明必須聯合到T中的輔助假設。從這個公式得到的簡單性的度量能夠給已有的理論排序——排序是客觀的——而不依賴于科學家的審美情趣。還有人概括了科學中的簡單問題或一種理論所確定的簡單現象的七個特征。
為了對簡單性的內涵有進一步的了解,我們不妨涉及一下簡單性的分類。邦格把簡單性分為四種:句法的(syntactical)、語義的(semantical)、認識論的和實用的簡單性。他進而又把實用的簡單性細分為算法的(algorithmic)、記法的(notational)、心理的、實驗的和技術的簡單性。句法的簡單性把我們帶入語法領域而非韻律領域,即考慮形式的而非內涵的要素。邦格本人稱此為形式簡單性。在科學中,線性定律在句法上比非線性定律簡單。語義的簡單性實際上是理論的能力,即預設的經濟,因為比較普遍的命題自然地經濟,它把線性的幾個無明顯聯系的陳述濃縮為同一線性的一個陳述。然而,最終的能力寓居于這樣概括正常承擔的說明和預言的范圍之廣度。于是,狹義相對論在語義上比電磁理論簡單。很清楚,我們在這里處理的不是形式的要素而是內涵的要素。認識論的簡單性并非總是可以達到的或稱心如意的,因為它有時導致膚淺。事實上,物理學家常常選擇在認識論上是復雜的(和在經驗上達不到的)術語,像彎曲時空,因為它們具有語義的簡單性。認識論的簡單性把現象還原為違反我們通常理解的概念和理論,同時它向我們提供知識的更確定的基礎。在某種意義上,認識論的簡單性向我們提供比較簡單的答案,以回答我們對科學的終極題材的疑問。實用主義簡單性的算法方面可以等價于理論的雅致的一個方面,因為算法的簡單性或計算的容易屬于理論的風格。在這里,我們有形式的要素,該要素未談到理論的較大意義。記法的簡單性同樣是這樣,它往往有助于理論的雅致或(形式的)簡明。它不是具有基本重要性的要素。實用主義的簡單性的心理方面是最難對付的,也是最主觀的要素。心理的簡單性或同化(assimilation)的容易已經在18世紀就被克魯薩(Crousaz)避開,他相信在某些場合,我們的情緒變活躍,以致能享受不同的觀念或命題的闡明的樂趣,從而引起審美的愉悅。我們能夠把心理的簡單性的特定要素這樣描繪:它不需要增加我們對世界的理解,但至少符合我們對(假設或定律或)理論的正確性的直觀感覺。它也包括與理論的適意與和諧地生存的能力;因為在這個要素中,主觀的東西如此突出地顯露出來,以致它實際上近似地落入內涵的要素之內。至于實用主義簡單性的實驗和技術方面,望文即可生義。邦格還認為,不存在總括的簡單性,因為意識幾個方面根本不能相互共存,也不能與科學的某些必要因素共存。麥卡里斯特的分類比較簡明,他以物理學為例,認為科學理論的簡單性有四種形式:
一是像狄拉克希望的,由于賦予系數和指數以簡單性而表現出數字方面的簡單性;二是像信奉牛頓學說的物理學家希望的,由于廣大范圍的現象引用同樣的解釋性定律而表現出解釋方面的簡單性;三是像馬赫期望的,由于只要求數目很少的不同物質實體而表現出本體論上的簡單性;四是像愛因斯坦期望的,由于只以數目很少的獨立公設為據而表現出邏輯上的簡單性。
由以上關于簡單性的內涵和分類的考察,我們對簡單性的面目已經大致有所了解。但是,要嚴格界定其中每一個的確切含義,要斷定它們的主次和整體結構,依然是比較困難的。況且,關于簡單性還存在諸多有待進一步思考和澄清的問題,從而大大增加了處理的難度。鑒于這種狀況,我們不可能充分和準確地肯定簡單性是什么,但是卻能夠以否定語句說出簡單性不是什么。其一是,簡單性不是形式簡單得容易記憶和書寫。廣義相對論描述引力場要用10個位置和時間函數,而萬有引力理論僅用一個;愛因斯坦的場方程比牛頓的反平方定律繁雜得多,難以記住和寫出。但是,前者還是比后者簡單。這是因為,在牛頓理論中,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是兩個獨立的概念,即有兩類質量;可是在愛因斯坦理論中,二者的區分從未出現,即質量的概念是統一的,這實際上也包含在該理論的兩個公設即廣義相對性原理和等效原理中。也就是說,廣義相對論具有邏輯簡單性。其二是,簡單性不是內容簡單得容易理解和學習。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確實比牛頓理論難以把握。狹義相對論在1905年發表后,遭到許多物理學家的反對,人們對離奇的時間和空間概念感到莫名其妙,甚至掀起了一場“保衛以太”的運動,直至1911年該理論才越出德語國家的國界。廣義相對論在問世后,情況更為糟糕,據說當時全世界只有三個人懂得它(除了兩位作者之外,連驗證光線彎曲的愛丁頓也不知道第三個人是誰);著名的物理學家勞厄承認,他直到1950年前后才真正掌握了廣義相對論。由此可見,科學理論的簡單性并非日常意義上的簡單性。
在討論科學理論的簡單性時,人們往往把把簡單性和經濟性等同,或作為類似的東西相提并論。雷舍爾就持有這種觀點:“簡單性偏愛經濟原理。”在他看來,經濟和簡單性的觀念是歸納推理的指導原則。其程序是理性的基本規則的程序:“用與供你支配的信息之恰當使用相容的最簡單、最經濟的方式,解決你的認知問題。”我們對簡單性的愛好容易立足于經濟的根據加以辯護。他甚至用純粹的經濟學術語說:“我們并不是為簡單性——因為事物的美學——而追求簡單性,而是因為作為解決問題的戰略,這是而符合成本-效益的。”他的結論是:
我們偏愛均一性、類似、簡單性等等,因為這減輕了認知努力的負擔。我們避免了無論何時都困難的不需要的復雜,因為這是努力的經濟進程。歸納的辯護恰恰在這里,因為就其真正的本性而言,歸納向我們提供了完成必不可少的認知任務的滿意手段。
其實,思維經濟原理(簡稱思維經濟、經濟原理等)的濫觴是馬赫,馬赫的這一原理可以理解為簡單性思想的體現。馬赫認為,“科學可以被視為最大值或最小值問題”。他反問道:“用盡可能少的工作,在盡可能少的時間內,以盡可能少的思維,獲得盡可能多的永恒真理部分,難道不是科學的任務嗎?”他還說:“可以把科學看成一個極小值問題,這就是花費盡可能少的思維,對事實做出盡可能完善的描述。”馬赫思維經濟原理的內涵包括思維的經濟、精力的經濟、功和時間的經濟、方法論的經濟、作為數學簡單性的經濟、作為縮略的經濟、作為抽象的經濟、作為抽象的經濟、作為不完備的經濟的邏輯、本體論的經濟、自然界中沒有經濟、語言的經濟。思維經濟原理的功能可以概括為:思維經濟是科學的目的、方法論的原則、評價科學理論的標準、反形而上學的武器、關于知識(認識)的生物經濟學。馬赫的思維經濟原理涵蓋廣泛、內容豐富、意蘊深遠、真諦微妙,在某種意義上超越了簡單性的內蘊。就連馬赫本人也強調:“思維的經濟、和諧和有組織被認為是生物學的需要,這種需要遠遠超過了對邏輯連貫性的要求。”
批判學派的其他代表人物推崇馬赫的思維經濟原理,并在某種意義上把它視為簡單性。彭加勒說:“著名的維也納哲學家馬赫曾經說過,科學的作用在于產生思維經濟,正像機器產生勞力經濟一樣。這是十分正確的。”“這種思維之經濟,勞力之經濟是科學的永恒趨勢,同時也是美的源泉和實際利益的源泉”,“應該是我們對準的目標”。這是因為,
每一個命題都可以用無限的方式概括。在所有可能的概括中,我們必須選擇,我們只能選擇最簡單的。因此,我們被誘使如此行動,仿佛簡單的定律——其他事情都相同——比復雜的定律更概然一樣。
迪昂指出:“有助于構成理論的抽象和概括的雙重工作導致雙倍的思維經濟;當它用定律代替眾多事實時是經濟的;當它用少數假設群代替龐大的定律集合時再次是經濟的。”
簡單性不僅與思維經濟有重合之處,而且簡單性與科學美也往往被等量齊觀。愛因斯坦這位科學的藝術家在構造理論時,傾心追求簡單性和美——在他的心目中,美在本質上終究的簡單性。米勒在談到這一點時寫道:對于愛因斯坦來說,就像當年的哥白尼和伽利略一樣,美學就是數據。他對美學十分敏感,以致他把與美學沖突的東在心底。1905年,他對當時關于電磁感應的不同解釋變得實在“難以容忍”,“被迫”提出了一個推廣了的相對性原理。1907年,他選擇了一個統一的質量定義,而不是牛頓運動理論里假設的兩個定義。對于愛因斯坦而言,極簡主義是一條美學原則——一條公理。自然界不是冗余重復的;因此我們要揭示自然法則就得消除冗余重復。解釋中的冗余重復掩蔽了相對性原理,而質量概念中的冗余重復模糊了重力和加速度之間的等效。美學和自然的基本法則之間有一種聯系。許多哲學家對簡單性也是這樣理解的。石里克表明:“簡單性是這樣一個概念:在它表示的選擇性質上,部分地是實用的,部分地是美學的。”他還說,即使我們不能解釋簡單性的真正意思是什么,但是當科學家成功地用一個非常簡單的公式來描述一系列觀察時,他立即確信,他已經發現了一條定律。麥卡里斯特甚至斷定:“簡單性形式是一類審美性質。特定的簡單性形式,例如本體論的節省,是理論可能顯示出的審美性質。”
對簡單性與經濟性、科學美之間的關系的了解,畢竟有助于加深我們對簡單性的認識。但是,這三個本身并不十分明晰的概念糾纏在一起,更增加了我們準確把握它們的困難。盡管如此,科學家在實踐中還是能夠比較順利地利用簡單性(以及經濟性和科學美)作為他們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原理,充分發揮簡單性原理的功能。外爾一言以蔽之:“簡單性問題對于自然科學的認識是重要的。”若格則具體地揭示出簡單性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功能:
簡單性原則表現了科學知識的系統性,簡化形式的多樣性乃是認識活動的必要條件。在科學理論中,各種不同的簡化類型的存在,體現了通過比較求簡化的要求;這種要求在尋找數學公式時,在表述科學理論的基本內容時,起著啟發性的作用。簡單性運轉經歷過一定的進化:起初對科學理論簡單性的分析抱著樸素實在論的態度(用自然的簡單性來論證簡單性理論的作用);現在則把簡單性理解為一條有啟發作用的方法論原則,簡單性表現為要求用實驗來論證科學知識中的理論原理。現在,簡單性原則最普及地出現在數學簡單性這個概念之中。
尼采這位哲學怪杰甚至把簡單性視為思想家的“本能”:“他是思想家,這意味著:他善于簡單地——比事物本身還要簡單——對待事物。”
可見,簡單性成為科學理論的稟性,顯然與科學家把它作為一個重要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原則、作為科學的追求目標密切相關。這種稟性和追求實際上是一種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的關系——為了達到科學理論的簡單性則必須追求簡單性,追求簡單性的結果即可達到科學理論的簡單性。現在我們要問:這樣的簡單性原理的功能究竟有那些呢?
首先,它是評價科學理論的標準之一。在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上,一些學者相信,理論主張的簡單性是理論未來經驗成功的征候,因此應該把簡單性的考慮看做是理論選擇的經驗標準。另一些作者堅持,理論的簡單性與它的經驗完成不相關——這自明地為真。其中有人認為,由于簡單性是與觀察者有關的特性,不同的觀察者將在不同的程度上發現它存在于理論之中。也有人認為,理論的簡單性是它的審美特性,因此科學家求助于簡單性的考慮相當于訴諸審美標準。也就是說,關于簡單性標準流行三種觀點:作為理論的經驗適宜性的征兆,作為與觀察者有關的理論評價的標準,作為審美標準。依我之見,
嚴格地講,簡單性標準不是經驗的或實證的標準——盡管它可能顯示出在經驗上成功的征兆以及似律性或規律性的跡象——也不是邏輯的或傳統理性的標準。它是科學共同體共有的理智價值標準或價值理性標準之一,可以視其為一種美學標準,因而是評價科學理論的輔助標準——它無法斷然地和惟一地決定理論的是非正誤,卻可以估量理論的長短優劣。
其次,它是啟迪科學發現或科學發明的源泉。在科學發現或發明的關鍵性時刻,對簡單性或科學美的鑒賞和感悟,往往能使科學家突破平素難以逾越的壁壘,進入柳暗花明的勝景之中。從哥白尼、開普勒到彭加勒、愛因斯坦以及其后的科學大家,對這一點無不有浹髓淪膚的感觸。愛因斯坦就是在追求科學理論的邏輯簡單性的激勵和伴隨下,一步步走向狹義相對論,并一鼓作氣攀登到廣義相對論的顛峰的。施雷德-弗雷謝特使用了三個論據證明,“O-R簡單性”沒有為接受或拒斥科學理論提供認識論的基礎,但是能夠用它產生假設和理論。它的作用與其說對辯護的上下文,還不如說對發現的上下文更合適——O-R簡單性能夠給予我們以良好的基礎,朝著科學進步的方向急劇前進,它是發現的邏輯的良好運載工具。
最后,它使科學理論更接近實在。科學的理論體系并不是各種大小、各種深淺的理論的雜亂堆積,而是有等級秩序的。具有更大簡單性、特別是具有更大邏輯簡單性的理論,則處于更高的水平。這樣的理論具有更大的統一性,更多的經驗涵蓋性,更強的理性說明能力,在形式上也顯得更雅致、更優美。一言以蔽之,這樣的理論更接近實在。誠如愛因斯坦所說,邏輯前提愈簡單的理論雖然愈遠離感覺經驗,但是卻能更深刻地揭橥實在。若格也指出:“簡單性意味著理論能夠解釋一系列現象,因而可以把它比作已經解釋清楚了的東西。相應地,復雜就意味著在簡化世界圖景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礙。”
關于簡單性,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必須涉及,這就是簡單性與真——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美與真——的關系問題。在這里,我們暫且在下述意義理解真或真理:理論與經驗事實在某種程度符合或對應,理論沒有邏輯矛盾而且是合理性的。當然,有人否認簡單性與真有關聯。例如雷舍爾認為:
我們把簡單性、融貫性等當作較好理論的有效的因素和對其的巨大優先和偏愛,這不是因為我們獲悉,較簡單的理論是較真的或更可能真的理論,而寧可說因為我們通過經驗獲悉,這種實踐對探究行為來說是充分的(合乎成本-效益的)。
他還說:“簡單性不是真理不可避免的標志(簡單是真的印記),而僅僅是探究的方法論工具——程序的指導標桿。當某種簡單的東西像某種比較復雜的、可供選擇的對象一樣完成了手頭的任務時,采納后者就是愚蠢的。”“我們在探究中選擇簡單性(一般而言系統性),不是因為它是真理的指示,而是因為在比較有效地實現探究目標方面,它在目的論上是符合成本-效益的。”考爾丁也堅持,簡單性與真理不同,它甚至不是真理或精確性的檢驗。例如,愛因斯坦的行星軌道公式比牛頓的更精確并且更復雜。科學中的簡單性觀點可以遠離正道。簡單性在科學系統中是優點的理由,是因為它方便核驗理論和設計新實驗去檢驗它。它在把握一個已知理論上是有用的,但是它不是判斷兩種不同理論精確性的直接工具。
然而,比較普遍的看法是:具有簡單性的科學理論有可能為真,但是并不能保證它必定為真;也就是說,簡單性充其量只是科學理論為真的某種若隱若現的征兆。賴興巴赫對此的看法是:“在歸納簡單性的案例中,決定我們選擇的不是經濟。……我們做出假定:最簡單的理論提供最好的預言。這個假定不能用方便來辯護:它具有真的特征,要求在概率論和歸納之內辯護。”麥卡里斯特則從目標分析和歸納投射為之辯護:
簡單性的程度標準或形式標準應該被看做是理論的經驗適宜性的征兆。有兩條路線能用來辯護,特定標準可以促進具有高程度的經驗適宜性的理論的選擇。一條路線是目標分析:經驗適宜性概念的邏輯闡明能夠揭示,理論的某些性質能夠有助于它們具有高度的經驗適宜性。第二條路線是歸納投射:一旦我們擁有挑選好理論的標準,我們就能夠歸納地識別其他特性,這些特性的存在與理論是好的相關。
愛因斯坦就是一位善于“到數學的簡單性中去尋求真理的惟一可靠源泉”的大科學家。對于簡單性預兆真理,他有一段原則性的經典論述:“邏輯上簡單的東西不一定都在經驗到的實在中體現出來,但是,根據一個建立在一些具有最大簡單性前提之上的概念體系,能夠‘理解’所有感覺經驗的總和。”他進而提出一個原則性的命題:“邏輯上簡單的東西,當然并非必須是物理上為真的東西;但是,物理上為真的東西是邏輯上簡單的東西,即是說,它在基礎上具有統一性。”
其實,要真正理解簡單性與真的關系,必須回答這樣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是否存在本體論的簡單性?換句話說,作為科學研究對象的自然界是否是簡單的?若回答“是”,則具有簡單性的理論為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若回答“否”或“不確定”,這就是一個需要仔細思考和認真討論的問題。
科學家牛頓和菲涅耳對此做出肯定的回答。牛頓在他的偉大著作《原理》中開門見山地寫道:“自然不做徒勞的事,解釋多了白費口舌,言簡意賅才見真諦;因為自然喜歡簡單性,不會響應于多余原因的侈談。”菲涅耳也認為:“自然并未因分析的困難而煩勞,它僅僅避免手段的復雜性。它似乎已經決意以少做多:物理科學的完美不斷地以新的證據支持的正是這個原理。”
第二種回答的人也許要多一些:自然在本體論上不是簡單的,簡單性是我們的心理的需要和科學的需要。簡單性思想的濫觴奧卡姆的威廉反對把簡單性思想置于自然界中的傾向,他認為,堅持自然界總是遵循最簡單途徑這一點,就是限制上帝的力量。上帝很可能選擇用最復雜的道路來達到這些結果。由于這個理由,奧卡姆把簡單性的重點從自然過程轉移到所提出的關于自然過程的理論上。他利用簡單性作為形成概念和建立理論的標準。他認為,應該淘汰多余的概念,并建議在說明某類現象的兩個理論中應該選擇更簡單的(后來的作者常常稱這個方法論原理為“奧卡姆剃刀”)。雷舍爾自問自答:有任何理由認為比較簡單的理論具有實際為真的更好的指望嗎?很清楚,在這里存在著困難。自然顯示出簡單性的愛好嗎?確實沒有。我們不能說,僅僅在某種一般原則的基礎上,這個世界——實在世界本身——必然地必須是簡單的世界。也不存在如此做的任何需要。巴什拉直截了當地斷定:自然界沒有簡單的事物,只有被簡化的事物。
當今的學者也持有與奧卡姆的威廉大致相同的觀點:簡單的不是自然界而是科學理論,簡單性作為科學認識論和方法論原理是行之有效的。考爾丁表示,簡單性是一個有名的誤導概念:仿佛我們能夠先驗地確定,自然的行為必須是簡單的,最簡單的定律必然是真的定律。事實上,我們沒有這樣一種觀點的理性基礎,似乎很可能,像科學中顯示出來的簡單性,是由于科學家自然地把他們的注意力首先轉向相對簡單的對象。雷舍爾這樣寫道:偏愛簡單性是否合法?或者,有什么健全的理由認為自然傾向于簡單性嗎?人們對此的意見是不一致的。但是,當人們從方法論的觀點而不是從真實存在的觀點趨近該問題時,它就變得不怎么成問題了。我們確實應該容許對問題的最簡單的可行的解決占優勢——無論如何可以暫時占優勢——直到它明顯地站不住腳、復雜被迫強加于我們之時。在簡單的解決能夠容納資料的情況下,沒有充足的理由轉向其他地方。在各種其他方面同樣完好的的事物中進行選擇時,我們應該選擇最簡單的——這是理性程序的基本原則。不管自然可能還是不可能喜愛簡單性,作為一種合理性的程序,我們肯定應該這樣做。他進而表明單性偏愛基于嚴格地方法取向的實踐考慮:對于在我們的意圖的與境中,使用簡單的假設最方便、最有利。因此,不存在求助于自然簡單性的實質性的(或在描述上構成的)公設。求助于手段經濟的規則性的(或實踐的)方案足矣。因為歸納系統化的參量——簡單性、均一性、規則性、常規性、融貫性等等——都表示認知經濟的實踐原則。在我們努力實現探究目標的過程中,它們避免復雜的、不節省勞動的設計。簡單性偏愛的基本原則是徑直的。它在于一個詞——經濟。
彭加勒這位超級哲人科學家對“自然界是否簡單”持審慎態度:他對這個問題似乎沒有直接做出斷然的回答(不承自然界本身簡單但又有部分保留),而是強調對簡單性的偏愛和追求是人的心智需要和科學需要。在他看來:“半個世紀之前,人們坦白地表明了這一信仰,并且宣布自然界喜歡簡單性;從此以后,自然界十分經常地指責我們說謊。今天,我們不再承認這種意向,我們僅僅保留必不可少的那么多的意向,以使科學不致變得不可能。因此,在相對少量的、表現出某些偏差的實驗的基礎上形成普遍的、簡單的和精確的定律時,我們只不過是服從了一種需要,人的心智不能使自己擺脫這種需要。”他明確指出:如果我們的研究方法變得越來越透徹,我們便會在復雜的東西之下發現簡單的東西,然后在簡單的東西之下發現復雜的東西,接著再在復雜的東西之下發現簡單的東西,如此循環不已,我們不能預見最后的期限是什么。然而,“我們必須停止在某個地方,要使科學是可能的,當我們找到簡單性時,我們就必須停下來。這是惟一的基礎,我們能夠在這個基礎上建立我們的概括的大廈。”在此處,彭加勒提出了一個必須研究的問題:這種簡單性僅僅是表觀的,該基礎將足夠牢固嗎?他對該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好像并沒有完全訴諸本體論的自然簡單性為之辯護。
綜上所述,也許可以說:我們就科學理論的簡單性大體可以做出判斷,因為它或多或少具有某種客觀性和價值理性,是能夠進行理智評價的;相反地,自然或自然秩序的簡單性也許是一個主觀的問題,因為我們沒有實證的和理性的方法證明這個形而上學論題,它至多只能算做一個準科學預設。尚須注意的是,我們沒有必要在科學中把簡單性和復雜性對立起來。實際上,這二者在科學發展中是交替出現或交織在一起的——科學的發展呈現出分化和整體化、簡單性和復雜性對立統一過程。只是在科學的結果中,我們應該在其他條件等同時盡可能選擇簡單的理論,否則就是不可理喻的了。還有一點也務必引起注意:
要把手段的經濟與成果的經濟區分開來,即把方法論的經濟與實質內容的經濟區分開來。簡單的工具或方法在合適地應用時創造復雜的結果。簡單的認知方法諸如“試錯法”,最終能夠產生對困難問題的復雜答案。反過來,簡單的結果有時是用復雜的方式產生的。探究或解決問題的復雜方法可以產生容易的和不復雜的問題解。在科學探究中,我們對簡單性的信奉歸根結底并未妨礙我們發現無論多么復雜的東西實際存在著。
參考文獻
卡西爾:《人論》,甘陽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264頁。
U.Majer,SimplicityandDistinctness.N.Reschered.,AestheticFactorsinNaturalScience,Lanham,NewYork,London:UniversityPressofAmerican,1990,pp.57~71.
U.Majer,SimplicityandDistinctness.N.Reschered.,AestheticFactorsinNaturalScience,Lanham,NewYork,London:UniversityPressofAmerican,1990,pp.57~71.
K.Shrader-Frechette,ThreeArgumentsAgainstSimplicity;N.Reschered.,AestheticFactorsinNaturalScience,Lanham,NewYork,London:UniversityPressofAmerican,1990,pp.11~26.
N.Maxwell,TheComprehensibilityoftheUniverse,ANewConceptionofScience,OxfordClarendenPress,1998,p.103.
N.Maxwell,TheComprehensibilityoftheUniverse,ANewConceptionofScience,OxfordClarendenPress,1998,pp.106~107.
J.W.McAllister,Beauty&RevolutioninScience,CornellUniversityPress,1996,pp.109,114.
黃勇:簡單性研究,北京:《自然辯證法研究》,第5卷(1989),第6期,第15~23頁。
N.Reschered.,AestheticFactorsinNaturalScience,Lanham,NewYork,London:UniversityPressofAmerican,1990,p.4.
J.W.McAllister,Beauty&RevolutioninScience,CornellUniversityPress,1996,pp.119~120.
這七個特征是:(1)簡單現象必須是在自然界可實現的現象。(2)簡單問題必須是能夠用簡單方法回答的問題,也就是說簡單回答的實際計算必須能夠用一個容易而實際可行的方法來完成。(3)簡單現象的實驗認識必須是容易實現的。(4)容易的問題必須是在科學實踐中常常發生的那些問題。(5)容易的問題應該是對其他科學領域的研究者也是有興趣的那些問題。(6)容易的問題應該是那些對科學以外的東西有意義的問題。(7)簡單問題的界限應該是實現能限定的,這是一條特別重要的標準,甚至需要在該理論的實驗檢驗之前就要實現。復雜問題的性質有兩項標準:(1)理論中的復雜問題至少在原則上是能夠解決的,或者至少在原則上理論能夠提出回答困難問題的一種方法,否則這種問題就不能被看做是完全的。(2)或許通過大型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復雜問題應該在實際應用中有一個過得去的精確度的回答。參見莫拉夫希克:科學中的簡單問題和復雜問題,岳效竹譯,北京:《科學與哲學》,1982年第6期,第160~165頁。
N.McMorris,TheNatureofScience,FairleighDicknsonUniversityPress,1989,pp.86~88.
麥卡里斯特:《美與科學革命》,李為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36~137頁。
N.麥克斯韋舉出了“簡單性是什么”問題的不同方面。(1)術語問題。理論是簡單的還是復雜的,似乎依賴于理論是如何被闡明的、闡明它使用的術語或概念。但是,這樣的依賴術語的簡單性概念在科學中如何能夠扮演有意義的方法論或認識論的角色呢?什么決定“正確的”術語呢?——借助這樣的術語理論必須如此闡述,以便它們的簡單性可以被稱贊。如何能夠存在像“正確的”術語這樣的事?如果不存在,理論的簡單性整個概念崩潰了嗎?一方面,理論的簡單性或復雜性看來必須依賴于闡明它所使用的術語,但是另一方面,這看來不能是簡單性是否作為真理的指示是否有意義的案例。(2)簡單性的程度問題。理論如何按它們的簡單性程度整理?(3)變化的簡單性概念問題。簡單性隨時代的不同而變化。(4)簡單性的多面本性問題。“簡單的”是一個普通詞語,科學哲學家傾向于把它用于整個家族概念,而科學家求助它估價理論的非經驗的優點。可接受的簡單性理論應當恰恰選出一個概念作為基本的,但是同時要公平對待在評價物理學理論時其他概念所起的作用。(5)意義不明確問題。一個理論在明顯的方面比另一個復雜,但是同時在更為重要的意義上卻更簡單,這從牛頓和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的比較可以看出。合適的簡單性理論必須解決這種令人困惑的事態。(6)公正對待物理學家的直覺問題。物理學家就理論的簡單性判斷絕不是一致的,但是存在顯著的一致水平。可接受的簡單性理論必須公正地對待這樣的一致的直覺。(7)物理學家的直覺的改善問題。可接受的簡單性理論應該在物理學家的直覺方面能夠有所改善。參見N.Maxwell,TheComprehensibilityoftheUniverse,ANewConceptionofScience,OxfordClarendenPress,1998,pp.104~105.
李醒民:《激動人心的年代——世紀之交物理學革命的歷史考察和哲學探討》,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版,第135~185頁。
波蘭尼講過一段值得深思的話:當然,把簡單性看做理性的一個標記,并把任何理論稱頌為簡單性的勝利,這是合法的。但是,偉大的理論卻罕有通常意義上的那種簡單,量子力學和相對論都十分難以理解。只用幾分鐘就可以記住從相對論推導出來的事實,但是數年的學習時間卻未必足以掌握這些理論,并在相關的環境中理解這些事實。赫爾曼•外爾一語道出了其中的秘密:“所要求的簡單性不一定是顯而易見的,但是我們卻一定要讓大自然培養我們認識真實的內在簡單性。”換言之,只有在“簡單性”被用于惟有科學家才理解的那種特定意義上時,科學中的簡單性才能變成與理性的意義相等。參見波蘭尼:《個人知識——邁向后批判哲學》,許澤民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24頁。
N.Reschered.,AestheticFactorsinNaturalScience,Lanham,NewYork,London:UniversityPressofAmerican,1990,pp.2,4,6,3.
E.Mach,PopularScientificLectures,OpenCourtPublishingCompany,U.S.A.,1986,pp.15~16.
E.Mach,TheScienceofMechanics:CriticalandHistoricalAccountofItsDevelopment,OpenCourtPublishingCompany,U.S.A.,1960,p.586.
J.T.Blackmore,ErnstMach:HisWork,Life,andInfluence,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72,pp.173~174.
李醒民:《馬赫》,臺北:三民書局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1月第1版,第117~121頁。
馬赫:《認識與謬誤——探究心理學論綱》,李醒民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77頁。
彭加勒:《科學與方法》,李醒民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2、8、14頁。
彭加勒:《科學與假設》,李醒民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95~96頁。
迪昂:《物理學理論的目的和結構》,李醒民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62頁。
李醒民:《愛因斯坦》,臺北:三民書局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第1版,第483~501頁。
米勒:《愛因斯坦•畢加索——空間、時間和動人心魄之美》,方在慶等譯,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256頁。
波普爾:《科學發現的邏輯》,查汝強等譯,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108頁。
J.W.McAllister,Beauty&RevolutioninScience,CornellUniversityPress,1996,p.122.
杜蘭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經濟和簡單性是在科學說明中經常起作用的兩個審美因素。在其他境況相同時,比較簡單或比較經濟的理論必須受到偏愛。可是,經濟和簡單性也是困難的概念。什么算作是比較經濟的理論決不是清楚的,不僅僅因為人們不能在理論的構成要素上達到一致(也就是說,在什么構成理論內的假設上不能達到一致),還因為這些概念本身是供人競購的或待價而沽的。而且,也難以完成理論的經濟和簡單性的審美概念。經濟和簡單性確實是比純粹的本體論的和假設的微弱性更多的東西。換句話說,當我們談到理論的“經濟”或“簡單性”時,我們可能正在提及比笨手笨腳地揮舞奧卡姆剃刀更多的東西。參見J.Duran,TheAestheticsofTheoryTesting:EconomyandSimplicity;N.Reschered.,AestheticFactorsinNaturalScience,Lanham,NewYork,London:UniversityPressofAmerican,1990,pp.73~78.
波普爾:《科學發現的邏輯》,查汝強等譯,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107頁。
В.И.Жог等:自然科學知識:從簡單到對稱,羅長海譯,上海:《世界科學》,1989年第10期,第46~50頁。
尼采還說:“知識深奧者致力于明晰;當眾故作深奧者致力于晦澀,因為眾人以為凡見不到底的東西皆高深莫測,極不情愿涉水。”參見尼采:《快樂的科學》,黃明嘉譯,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81、175頁。
J.W.McAllister,Beauty&RevolutioninScience,CornellUniversityPress,1996,pp.105,111.
石里克認為,簡單性概念要提供一種事件的似律性或規律性的程度的量度。費格爾說出了同樣的看法:“用簡單性概念來定義似律性或規律性的程度的程度”。波普爾在把簡單性概念等同于可證偽度的基礎上得出結論說:“假如知識是我們的目的,簡單的陳述就比不那么簡單的陳述得到更高的評價,因為它們告訴我們更多的東西;因為它們的經驗內容更多,因為它們更可檢驗。”參見波普爾:《科學發現的邏輯》,查汝強等譯,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109、113頁。
李醒民:科學理論的評價標準,北京:《哲學研究》,1985年第6期,第29~35頁。李醒民:科學理論的價值評價,北京:《自然辯證法研究》,第8卷(1992),第6期,第1~8頁。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下述兩本書的有關章節。李醒民:《論狹義相對論的創立》,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次印刷。李醒民:《人類精神的又一峰巔——愛因斯坦思想探微》,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1版。
K.Shrader-Frechette,ThreeArgumentsAgainstSimplicity;N.Reschered.,AestheticFactorsinNaturalScience,Lanham,NewYork,London:UniversityPressofAmerican,1990,pp.11~26.這位作者是這樣論證他的觀點的:(1)如果科學家使用O-R簡單性作為接受或拒斥假設或理論的基礎,那么假的或反直覺的結果就會隨之而來。(2)被說成在O-R簡單性之上卷入理論接受的案例實際上是借助其他一些標準——例如說明能力——評價的案例。(3)如果科學家使用O-R簡單性作為接受或拒斥理論的基礎,那么危險結果會隨之而來。關于第一個論據,在假的或反直覺的結果中,最讓人煩惱的也許是使“單因素”(single-factor)理論變得似乎有理,在任何地方,理論和理論家之間的經驗符合是貧乏的。像在高能物理學直接觀察往往是困難的領域,或者像在心理學一些部分成功預言幾乎不可能的領域,或者像在生態學許多部分相對新的科學領域,這樣的情況都能發生。當存在幾個在經驗上不充分決定的理論時,當這些理論同樣地與事實一致時,O-R簡單性的使用能夠指示選擇粗糙的、可疑的、單因素的理論。從認識論的觀點看,沒有理由假定,在給定兩個與事實一致的、在經驗上不充分決定的理論后,具有更大的O-R簡單性的理論更可能為真。事實上,在說明人的行為的科學中,也許具有較少O-R簡單性的理論更可能,因為它們能夠闡明更復雜的現象。關于第二個論據,當科學家在辯護的上下文中使用簡單性時,他們實際上把它定義為另外的東西,某種與經驗的可能性有關的東西。愛因斯坦之所以偏愛僅由少數公設開始并消除以太,這是因為他有健全的經驗理由。O-R簡單性至多只是二階標準,而像說明能力這樣的標準才是一階標準。的確,假理論典型地充塞更多的特設假設,但是這并不是與簡單性有關的問題,而是與說明能力和可檢驗性有關的問題。而且,因為假理論常常沒有簡單性,并不意味著人們應該得出結論說,具有較多O-R簡單性的理論為真;O-R簡單性的存在不一定總是與高說明能力、可檢驗性等聯系在一起。關于第三個論據,尤其是在經驗上高度不充分決定的科學領域的情況下,僅僅承認不存在恰當的理論也許更好一些;否則,使用O-R簡單性可能給頭腦簡單的理論賦予使它們誤入歧途的、華而不實的可接受性的空架子,尤其是在包括公共政策在內的案例中。盡管O-R簡單性不能用于假設和理論的辯護,但是它在幫助科學家產生假設和理論的過程中十分有用。科學家之所以樂于使用它,也許經濟是最重要的理由。物理學家惠勒(J.Wheeler)說,使用簡單性的理論是假定少數的實體,能使物理學家盡可能迅速地犯錯誤和矯正錯誤;他們能夠典型地、比檢驗復雜理論更迅速地檢驗簡單理論。
李醒民:論愛因斯坦的綱領實在論,北京:《自然辯證法通訊》,第20卷(1998),第1期,第1~11頁。
В.И.Жог等:自然科學知識:從簡單到對稱,羅長海譯,上海:《世界科學》,1989年第10期,第46~50頁。不過,若格在肯定科學理論的簡單性具有重大意義時,又在前面加上“在經典科學時代”的限制語。這樣做是不妥當的。簡單性原理不是在現代科學中仍然大有用武之地嗎?
N.Reschered.,AestheticFactorsinNaturalScience,Lanham,NewYork,London:UniversityPressofAmerican,1990,pp.2,3,5.
E.F.Caldin,ThePowerandLimitofScience,London:Chapman&HallLTD.,1949,ChapterⅤ.
N.Reschered.,AestheticFactorsinNaturalScience,Lanham,NewYork,London:UniversityPressofAmerican,1990,p.6.
J.W.McAllister,Beauty&RevolutioninScience,CornellUniversityPress,1996,p.122.
許良英等編譯:《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76年第1版,第496頁。
愛因斯坦的原話是這樣的:“Thelogicallysimpledoesnot,ofcourse,havetobephysicallytrue;butthephysicallytrueislogicallysimple,thatis,ithasunityatthefoundation.”參見G.Holton,ThematicOriginsofScientificThought,KeplertoEinstein,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4,p.241.
牛頓:《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宇宙體系》,王克迪譯,武漢:武漢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403頁。
馬赫:《認識與謬誤——探究心理學論綱》,李醒民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462頁。
洛西:《科學哲學歷史導論》,邱仁宗等譯,武漢:華中工學院出版社,1982年第1版,第39頁。
N.Reschered.,AestheticFactorsinNaturalScience,Lanham,NewYork,London:UniversityPressofAmerican,1990,p.6.
莫蘭:《復雜思想:自覺的科學》,陳一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37頁。
E.F.Caldin,ThePowerandLimitofScience,London:Chapman&HallLTD.,1949,ChapterⅤ.
雷舍爾還立足于進化論為人們偏愛簡單性做辯護:我們的理智對于簡單性、雅致的品味(tastes)像我們的物理品味(美味)一樣,是進化壓力對起作用的那些事物優先的結果——這被證明是有效的,從而有利于幸存。我們認知機制的進化方面保證服務于認知價值。不僅生物選擇,而且理智動因中的文化優勢也在我們認知工具的發展中起了決定性的影響。參見N.Reschered.,AestheticFactorsinNaturalScience,Lanham,NewYork,London:UniversityPressofAmerican,1990,pp.2~3,5,7~8.這里補充說明一下,許多科學哲學家從實用的角度為偏愛簡單性辯護。他們認為,偏愛簡單性的科學理論的合理性能夠借助于實用主義和經濟的強制來說明,例如時間的分配和檢驗的容易。可是,施雷德-弗雷謝特表示,在實踐性的基礎上為偏愛簡單性理論辯護是不充分的。參見K.Shrader-Frechette,ThreeArgumentsAgainstSimplicity;N.Reschered.,AestheticFactorsinNaturalScience,Lanham,NewYork,London:UniversityPressofAmerican,1990,pp.11~26.
篇6
關鍵詞:主體;主體性;實踐
古希臘以來,人們對于主體性問題的理解和思考從來沒有終止過。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關注自身的問題,人本身成了人們探索和研究的對象。人開始關注自身的需要、使命、本性、能力等,關注對自身行為的調控及其行為后果的預見,關注對自然和社會的把握,這一系列關注都是以對人的主體性的充分的認識和發揮為基礎的。主體和主體性問題是西方哲學的核心問題,它們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在這過程中也暴露主體與主體性思想的一些矛盾和問題。馬克思在批判繼承前人思想的基礎上,賦予了主體和人的主體性以生成性的內涵,科學地揭示了主體性的本質,實現了主體與主體性思想的根本變革。
一、對馬克思之前西方主體性理論的歷史考察
(一)古希臘哲學中以本體論為基礎的實體主體論
從哲學上說,主體和客體是對人與世界本質關系的普遍概括。一般都認為主體是人,客體是人的實踐和認識的對象。在這種觀念下人似乎天然就是主體,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將主體、主體性與人聯系起來則是近代哲學的事。在西方的古代哲學中,人與主體是相分離的,無所謂人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性。
在古希臘哲學中,第一個使用“主體”這一范疇的是亞里士多德。在亞里士多德的哲學中,主體并不是一個專屬于人的哲學范疇,而是一種同屬性相對應的東西。亞里士多德是在本體論的意義上來理解主體的,他認為主體是一個貫穿在事物和變化之中的對事物起著支撐作用的不變的“存在者”,是萬事萬物的終極原因和本體。所以,在亞里士多德那里,本體、實體、主體在本質上并沒有區別,甚至可以互相替代。因此,對亞里士多德來說,不僅人是一個“主體”,一只小狗、一塊石頭對亞里士多德來說也可以成為一個“主體”。從這個意義上說,在古希臘并無真正意義上的主體概念,也沒有突出人的創造性的主體性思想。
古希臘哲學大體上只是處于人類思想發展的幼年時期,這時的哲學思維還未將人類的主體與客體、對象與自我加以區分,主體與客體、人與世界處于原始的統一狀態之中。古希臘哲學家們對“人是什么”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哲學探討,也只是局限于從本體論的角度對世界本原作不懈的追問。當處在追求終極根源本體論思維方式之中時,主體作為一個表達中心的概念,必然不涉及人,本體論的思維方式是造成主體與人相分離的理論原因。
(二)近代西方哲學中以認識論為基礎的認知主體論
隨著近代工業文明的發展,人在對自然和社會的關系上也發生了變化,人逐漸成為了世界的主體,主體概念開始同人統一起來,人也成為哲學研究的中心。但是近代哲學將人的主體性歸于理性,認為只有理性才能使人成為主體,人只有作為理性的人才能認識自然的規律,發展科學,獲得自身的幸福。于是近代哲學就發生了從本體論向認識論的轉向,將對主體性的理解囿于認識論范疇。
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這一哲學命題開創了認知主體哲學的先河,開創了對主體、主體性的研究。在這一命題中,“我思”是思想的第一原則,它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因為在笛卡兒看來,一切都是可以懷疑的,唯獨“我思”是不能懷疑的,它是其他一切確實可靠的知識來源,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在笛卡兒這里,“我”即“思”,“思”即“我”,思維的主體和主體的思維被當作是一回事,這樣,先驗的邏輯理性就成為人類主體性的化身,形成了絕對的權威。盡管笛卡兒突出了主體的自由、能動的特點,但是他是以認識的形式來表達人的主體性特征,因此,這種主體性是經驗的,而這種自我意識的主體哲學也必然導致主客二分。
面對這種困境,康德認識到自我主體不可能通過經驗或有限的個體理性來保證,于是康德用無限的先驗意識取代了笛卡兒的有限的自我意識,用共同性的普遍理性取代了個體理性,大大地弘揚了人的主體性。康德把人的本質即理性歸于主體的先驗構造,通過先驗統覺來說明自我意識,完成了自我意識向先驗意識的轉化,使認知主體哲學得到真正的確立。
人的主體性原則到后來的黑格爾那里則被推到了極端,黑格爾通過“實體即主體”這一命題,把主體性提升到本體論的層面,從而把人的主體性“絕對化、本體化為絕對精神的自我運動”[1]。這樣“絕對理念”就成為了創造宇宙萬物的主體,而自我作為一種執行認識功能的先驗的理性精神也就獲得了絕對性和至上性。盡管黑格爾通過在本體論上把世界精神化,解決了主客二元分裂的矛盾,但是他把主體完全絕對化了,這也就意味著理性主義面臨著危機。
(三)現代西方人本主義哲學中以人的生存為基礎的生命主體論
近代哲學家們將“人的理性”變為“理性的人”,將人唯一化、單向度化為抽象的觀念人,這引起了以叔本華為首的現代西方人本主義哲學家們的猛烈攻擊。他們以體驗的非理性主義的新維度去重新詮釋人的主體性,重新恢復人的現實存在,使哲學回歸于人的生存的價值領域。叔本華首先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2]。在叔本華看來,生存比認知更根本,生存才是人的本真存在,而理性認知只不過是生存的手段。他提出了“生存意志”這一概念,用以說明人的存在、活動、認知的內在目的和原因,使哲學對主體和人的研究從認知層面轉向了生存的價值、目的層面,開創了現代人本主義生命主體性研究的先河。
尼采批判理性對生命的壓抑,弘揚主體的創造性和生命力,賦予主體以激情、沖動、永不停息的擴張的生命品格。尼采用“上帝已死”的吶喊和“重估一切價值”的主張,展開了對理性哲學的批判。在尼采看來,生命的本質不是生存,而是生命力的發揮,即權力意志。權力意志指的是人的充盈的生命力,是原始本能的釋放,是充滿激情的永不停息的創造,是人的自主、自覺的自我實現。現代主體哲學理解的主體都是過程和歷史發展,而并非固定不變的實體,從這個角度說,尼采哲學奠定了現代主體哲學的根基。人是歷史的產物,因此在不同的歷史境遇中,哲學家賦予了人的主體性不同的內涵。無論是古代哲學中對主體性的超驗的理解、近代哲學將人的主體性抽象的發展,還是現代哲學仍以意識為基礎從生命的活動來理解人的主體性,都將主體性理論陷入了理論困境。馬克思正是在揚棄前人思想的基礎上,以實踐為基礎對主體性理論進行了生成性的變革,科學地闡明了主體性的內涵。
二、馬克思的實踐主體性思想——對西方主體性理論的揚棄與變革
主體性原則作為西方傳統哲學的一個基本原則,在哲學理論上的杰出貢獻在于高揚了人能動的本質,認識到人具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最大的缺陷在于對主體范疇作了抽象的規定和理解。使得主體性原則、人的能動性在唯心主義的基礎上被抽象地發展了。馬克思在批判繼承西方傳統主體性理論的基礎上,以實踐為基礎的生成性對主體性理論進行了變革。
首先,馬克思以實踐為基礎對主體進行了科學的規定。主體性問題的關鍵在于回答主體是什么。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雖然主體與人統一起來,但是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古典哲學對主體作出了先驗的、抽象的理解,對人的主體性的認識和理解也僅僅局限在認識論領域。馬克思批判了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唯心主義把人歸結或等同于“自我意識”的神秘主義觀點,在科學實踐觀的基礎上建立了科學的主體人的理論。馬克思指出:“主體是人,客體是物。”[3]同時馬克思認為,人首先無疑“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有意識的存在物”,但又不僅僅是如此,更重要的是人還是“對象性的存在物”。人是對象性的存在物,意味著人是實際活動和實踐創造著的現實主體。正是在對象性的活動和關系中,才能現實地確立人與周圍世界的統一性,才能現實地確立人對感性世界的主體地位,才能揭示人作為自然存在物、有意識的存在物、類——社會存在物在對象性的實踐活動中的有機統一。所以,人的主體性正是在從事對象性的實踐活動的歷史過程中確立和發展起來的。由此可見,馬克思所理解的作為主體的人不是口頭說的、思考出來的、設想出來的人,而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客觀存在的、能動的人。這樣,作為主體的人是有生命的、自然的、具有物質的本質力量的存在物。
其次,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體性學說的基石,也是人的主體性生成的現實依據。馬克思認為主體性作為人的特性,其根源、實質應到人的本質中去尋找。勞動、實踐是人的類特征、類本質,因此勞動、實踐造就了人的主體性。人的主體性并非“天賦之物”,它是在實踐中生成的。以勞動實踐概念為核心的唯物史觀表明,隨著勞動實踐的發展,人的自我意識形成并不斷發展和提高,從而使人的主體性得以辯證發展。主體性的存在是以主體的存在作為前提的,如果離開了主客體關系也就無所謂人的主體性,而實踐是主客體關系形成的前提,因此,實踐就成了主體性存在的依據。實踐不僅是主客體分化的標志,也是其統一的基礎。馬克思指出:“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過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說來的生成過程。”[4]人與自然界原本是渾然一體的,正是由于以生產勞動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實踐活動才使人從與周圍環境的原本統一中分化出來,提升成為現實的、自為的主體;與此相對應,自然物也就成了現實的客體。因此,有了實踐,才有主體,主體性才有了依托和載體。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實踐是主體性生成的現實根據是十分貼切的。
最后,馬克思將“歷史”維度引入主體性思想之中,強調了主體性的社會性和歷史性。馬克思在批判費爾巴哈的直觀性時說:“他周圍的感性世界絕不是某種開天辟地以來就已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5]馬克思認為人是一種歷史性存在,人的實踐活動雖然表面上看來是逗留于“現在”,但它必定要源于“過去”并著眼于“未來”。換言之,“現在”、“過去”、“未來”同時并存而把實踐活動迎面帶給人,由此彰顯人生存的歷史性維度,因此必須把人的主體性置于歷史的發展中來加以考察。主體性的生成以歷史為載體,得以世代延續,不斷創新,不斷地“成為其所是”。同時在歷史條件的制約下,由于各種因素的全面影響,主體性的生成也獲得了歷史的相對確定性和保障,從而在能動與受動、繼承與創造、確定性與非確定性的統一中實現和發展。
三、結語
就馬克思的主體性思想來看,由于他把實踐作為考察人的主體性的前提和基礎,使自己的主體性思想具有下述特征:他的主體是感性的個人主體,關心的是現實人的生活世界,強調的是主體的社會性和歷史性;他既把人看作自然、社會的主體,又把人看作自己的主體;既注重人類的主體性,又注重個體的主體性;既強調主客二分意義上的主體性,又注重主體實際意義上的主體性。馬克思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上高揚了主體的能動性,從對象性的實踐活動出發去把握作為哲學研究對象的感性世界和現實的人以及人與世界的關系,建立了一種以主體人的實踐為內在靈魂和本質特征的實踐唯物主義哲學,不僅實現了主體性理論的根本性變革,而且在唯物主義思想發展史上實現了一場思維方式的變革。因此,馬克思的實踐主體性思想實際上開啟和引導了當代西方哲學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張志偉,歐陽謙.西方哲學智慧[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87.
[2]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27.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
篇7
關鍵詞:藝術設計教育后現代課程觀豐富性回歸性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藝術設計專業似乎“一夜春風花滿枝”,成了多年來的大熱門,各類高校爭先恐后地上馬設置和擴招,大有成為制造藝術設計師的“世界工廠”之勢。然而我們只要稍加審視便會發現:作為其成敗的關鍵核心——課程的教育方式卻依然沒有走出由工具理性所支配的課程體系,顯得較為滯后。那么到底怎樣才能擺脫該體系的束縛呢?從現階段來看,美國著名教育學者小威廉姆E·多爾的后現代課程觀無疑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和啟迪。他的核心觀點就是“四R”,即豐富性、回歸性、關聯性和嚴密性。其中豐富性和回歸性對于藝術設計課程來說尤顯重要。下面筆者就圍繞這兩點針對當今的藝術設計教育略作探討,以期拋磚引玉之效。
一、豐富性
在后現代課程觀中,“豐富性”指課程的深度、意義的層次、多種可能性或多重解釋。它強調課程應具有適量的“不確定性、異常性、無效性、模糊性、不平衡性、耗散性與生動的經驗”,以達到既可激發課程的創造性又不會使之失去形式或形態的“適量”。由于藝術設計專業是屬于應用型學科,其目的性極強,所以大多數的教育工作者在課程之前往往就設定了嚴謹的目標和要求,甚至規定了標準模式。一旦這種教育方式得以確立也就使課程失去了創造性。雖然從表面上看課程的形式完好無損,但內部則顯得機械和單一。因此,加強課程的豐富性是改善當前藝術設計教育狀況的重要途徑之一。根據該專業教學的特性,課程的豐富性可以從教學內容的開放性和師生之間的互動性這兩方面來具體分析。
(1)開放的教學內容是構成課程豐富性的基礎條件。由于國內教育長期處在工具理性思維的支配之下,課程已淪為一種封閉性的科學教條,被徹底工具化了。首先,從我國藝術設計專業的理論教材上看,各專業方向彼此有著嚴格的區分。這種區分固然能使其符合各個專業方向的特性,卻難免會把學生擠到狹窄的縱向道路之中去,不利于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地發揮。根據后現代課程的觀點,對于課程的理論內容,我們都應在滿足自身專業的要求下,盡可能地拓寬本專業的橫向廣度,產生適量的不確定性和模糊性,讓學生在縱向和橫向的多角度中思考與探索,使橫向內容輔助縱向核心的發展,以全面理解課程的要點,從而能在廣闊的空間中不斷進步。例如對于基礎素描課,平面設計專業目前最新的觀點就是追求畫面的形式美和裝飾感,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兼顧到對明暗、結構和線性素描的理解,讓生動的線條、變換的空間和虛實的明暗產生于學生的作品之中,以更好地表現出裝飾之魅力。其次,從目前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上看,布置統一的作業要求依然占其主導地位。這種一刀切的手法固然有利于作業的最后評估,卻無法彌補和提高學生的不足之處。同一種作業,在不同的要求下,學生得到的鍛煉效果差別十分巨大。例如在做五個方塊間的構成組合練習中,可有以下幾種要求:①表現“大小長短”等形式,②體現“危險、安靜”等內容,③表達“甜酸苦辣”等詞匯。第一種要求有利于培養造型的能力,但無法起到給抽象元素表達感情的作用;第二種要求則有利于情感的表達,卻由于其內容在生活中可視而容易陷入到對具象的簡單模仿中去;第三種要求能增強對感性的認識,可畫面往往會因過于主觀而迷失方向。由此可見,教師只有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列出多種不同目標的要求,讓學生在這其中多角度地嘗試與探索,充分展現才能或顯露其缺陷,教師才能深入、全面地了解每個人的特點,引導他們在發揮最佳優勢的同時彌補不足之處。理論和作業是藝術設計課程中不可缺少的兩個要素,我們須同時入手,教學內容的開放性作用才能得以真正體現,從而構成課程豐富性的基礎條件。
(2)師生之間的互動性是構成課程豐富性的必要手段。教師不僅要運用淵源的講述、圖片的分析、變化的解釋和文化觀念的講解等各種手段來詮釋課程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與學生展開熱烈的討論甚或爭論來傳授內容和完成練習。其結果有可能與原先的想法相左,但經過多次的討論之后便可讓學生深刻地理解課程的內容,并且在這過程中還有可能迸發出全新的思想火花,從而又可推動課程的發展進程,使教學內容不斷豐滿起來。例如環藝專業中的人體工程學原理課程,僅靠教師單方面的講解必定會顯得十分枯燥,只有讓學生加入到熱烈的討論當中去體驗和感受,方能最終記住那些原本單調的數據。并且正是有了這些年輕人的新感受和觀點,使某些數據得以修改與補充,課程之內容也就更加符合了時代的要求。這種互動式的教學方法首先要求教師必須放棄“以教師為中心”式的權威教育思路,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式的服務型教育方式,讓學生真正能夠參與到課堂之中。其次,教師要樹立教學過程大于結果的觀念,鼓勵學生多角度、破壞性地嘗試所要達到的目標,而不僅僅只看重作業的最后效果。
總的來說,教學內容的開放性與師生間的互動性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兩個重要元素。教學內容的專、窄易使學生對課程的理解產生片面性,而缺乏師生間的互動則會使課程變成“耳邊風”,學生很容易淡忘。只有兩者都得以加強,課程才可真正稱得上具有豐富性,才能符合當代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質量要求。二、回歸性
根據多爾的詮釋,所謂回歸性,它與數學的循環運算相關。在重復中,等式一次的運算結果是另一次運算的輸入,于是一個公式便一次又一次地運行下去。這種觀念不等于原先封閉性的框架重復方式,它強調一種變量關系,即每一個終點就是另一個新的起點,每一個起點又來自于前一個終點。它不把課程的片段、組成部分看作孤立的單元,而視其為反思的機會。由此可見,回歸性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想把這種優點融入到藝術設計教育中則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從課程設置的方面看,我們應該注重各個課程之間的銜接。藝術設計由于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因而其課程數目繁多,一般都要在40門左右。這些課程可分為基礎與基礎、基礎與專業、專業與專業、理論與實踐、實用與概念等關系。我們應仔細研究與尋找各門課程內容之間的聯系性,通過這些關系,把前面課程與后一課程之間的內容銜接好,使前面的課程內容能為后面所用,而后面的課程能夠建立在前面所有的課程之上,并且起到反思前者的作用。例如平面設計專業中的包裝設計課程,就應安排到三大構成、圖形、文字、廣告設計和印刷工藝等課程之后,在教學中它能夠歸納、總結到先前的課程,使所學的知識更加扎實。此外,藝術設計是一門緊跟時展的專業,其課程變化極快。在幾年前還是主干的課程如今卻有可能面臨改良或淘汰,新產生的內容又需要教師進行自我吸收和拓寬。這種課程內容的不確定性使其關系的設置難度增加,所以我們不能滿足于既定的方案,而應與時俱進,隨時調整以求達到最佳狀態。
(2)從單個課程的教學方面看,我們首先應該把握好課程內每個知識點間的內容。一般說來,一門藝術設計課程需要花費20至80個課時來完成。在這有限的時間里,教師不宜采用逐次獨立式的單線教學方法,即把內容分割成若干塊單獨講解。這種方法如同一根鏈條,看似效率高,但易使知識點間脫節,造成“腸梗阻”而影響到整個課程的最終效果。若采用后現代課程的“回歸性”教學觀點,所講的內容和布置的作業能主動反思、利用先前所學的知識點,并以此為根基,再去積極探尋、推進新的知識點,使前次的結束又成為后個的開端——對于學生所學過的知識來說,可以不斷得到鞏固和加強。這就如同一張漁網,因相互連接而非常結實。其次,我們在講解知識點的同時還應該對先前所學的課程進行有效利用。作為一個整體,每個藝術設計課程的理論之間必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俗話說“溫故而知新”,教師在講解中積極尋找并利用這些聯系,有利于學生迅速投入到新的課程學習之中,從而輕松地掌握知識要點。例如在色彩構成課程中,有些人喜歡將明度、純度、色相間的關系稍作解釋便進行分開獨立講解和練習,可最終學生依然一頭霧水。若在講解這三個知識點時始終圍繞色彩層層推進,并且適當地與先前所學的色彩寫生課聯系起來,使學生牢記三者間的關系,該知識就顯得清晰容易多了。
課程之間的設置關系應遵循每個課程中的內容,讓前面所有的課程都能起到推動下個課程的作用。而課程內知識點不僅要不斷反思和累加,還應對先前所學課程進行回顧。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多爾所推崇的回歸性,從而使學生全面、完整地吸收藝術設計的精髓。
后現代課程觀中的豐富性和回歸性為當今藝術設計的課程教育提供了多元而開放的空間,它創造性地運用了混沌學、過程哲學等思潮,真正超越了目前依然占主導地位的現代工具理性課程觀。我們只有積極汲取這些優秀的理論成果,中國的現代藝術設計教育才能以穩健的步伐跨入世界先進之林,從而培養出具有創造性、高水準的藝術設計師。
篇8
管理是一個歷史范疇,其作為實踐是歷經無數人的努力,步步演變,才走向科學化的。從最初的經驗管理發展到工業化時期的泰羅制和福特制管理,管理開始進入科學管理時期,泰羅在其《科學管理原理》中指出,科學管理是由組織、協調、合作、發揮每個人最高的效率,實現最大的富裕等多種要素結合而成的。這使人們對科學管理開始一窺堂奧,特別是現代行為科學的誕生,為管理注入了新的心理因素,而系統論的發展,為系統管理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指導。此時,以梅奧為代表的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占據主導地位,管理不僅僅是為追求有序化、合理化,同時也追求人的需要的滿足,而且謀求管理的整個系統功能的優化。這就是管理的科學化問題。
現代行政管理正在發生一系列的趨勢性變化。首先是從流行程序管理變為倡導目標管理。程序管理要求管理者對被管理者明確行動的目標,且交代每一個行動的操作步驟,而且標管理僅需對被管理者明確目標及其工作要求,具體步驟由被管理者、操作層次的人自行解決。當然,不同的被管理者應運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但在人力資源素質不斷提高的今天,仍一味奉行程序性管理是過于落后了。
其次,是從單一管理發展為分層管理。系統論中的結構——層次——功能理論開始在管理中發揮作用。不同人員結構的系統5單位8要運用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層次的管理者,其管理方法不能相同。高層次的管理者僅僅關注戰略性決策,而日常程序性決策都授權于低層次管理者操辦。不同的管理者其管理半徑不一樣,其控制力、監督能力也不一樣。
再次,是從剛性管理發展為柔性管理。剛性管理強調硬性行政命令約束,管理思維是非此即彼,容不得權變。而柔性管理認為管理存在彈性,管理者往往根據不同的被管理者和不同的情境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從而達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第四,從無風險管理發展為危機管理。傳統的管理強調對被管理者的激勵與約束的對稱即所謂的獎懲機制的建立。通過表揚的手段、樹立典型的效應來帶動一批人前進,不談憂患,不提危機,害怕被管理者受刺激過度,產生懼怕心理,影響工作及效率。危機管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有其獨特、甚至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如急中生智,置之死地而后生,都說明危機管理的獨特功能。更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危機管理似乎有演變為一種經常性管理模式的趨勢。如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在管理中強調“最好的軟件公司離真正破產永遠只有!#個月。”正是有這種危機管理技能的運用,微軟公司才會日益強盛。
不僅僅是管理模式在變,而且管理的指導思想也在變。如鯰魚效應和木桶原理,學習型組織的理論的興起等。鯰魚效應是一指在一批沙丁魚的遠途運輸中,如果摻入幾只兇猛的鯰魚,反而會使沙丁魚的死亡率降低,這是因為有了逃生的競爭,使沙丁魚游動頻率增高,從而生存力增強。同樣,在管理中,如果多引入一些不同類型的人才,則會使單位的生命力更加旺盛,這破除了傳統的“一山難容二虎”的理念。木桶原理是指一只由幾十塊木板拼接而成的大木桶,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最短一塊木板。這給管理上的啟示是:面對被管理者的差異與管理環節問題的差異,其實是最薄弱的那一個環節,可能會導致管理上的麻煩與致命傷。因此,一名優秀管理者應從最薄弱環節改進入手,去提升整體的管理績效。只有經常性檢查,經常性抓落實,抓責任制的貫徹才會獲得滿意的管理效果。現代科學還告訴管理者,如何將自己所管理的組織發展成為一個學習型的組織,已是十分迫切的問題。傳統的管理認為,被管理者一次充電,受益終生,知識、才能運用只須儲備一次,便可應付全部的挑戰。在信息、知識經濟時代,這一管理理念落伍了。只有帶領組織成為持續學習型的組織,擺脫單純的模仿,且成員之間相互學習,一個單位、組織才會生機勃勃,不斷發展,不斷超越同行,取得成功。
二、現行行政管理的誤區剖析
當前,一些人戲稱流行的行政管理模式為“領導就是開會、管理就是收費、協調就是喝醉”,一些管理人士并將其作為管理上的金科玉律。這其實是行政管理庸俗化的表現,是一認識誤區,在這種指導思想下進行管理將貽害無窮。
首先,將開會布置任務,理解為科學決策的替代,這首先是管理者的悲哀。這種錯誤的認識容易造成“會海”連綿,管理者開了會就等于事情完成了,長此以往,落實工作成為頑癥。而沒有落實的政策一切都是空的,管理的效能無從體現。
其次,管理的中心任務是什么,僅僅是收費嗎$把管理權限混同于單項財權行使、賺錢的所為,這是極端簡單化的表現。的確,好的管理可以產生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但管理不是為了收費了事。這是管理導向的錯誤,會造成管理可有可無,機構形同虛設,人浮于事,最終斷送了事業。
再次,協調就是喝醉,這是將管理極端庸俗化的表現。當然,協調是需要將方方面面的利益進行平衡,對各方傾向、意見進行妥協,但決不是一喝了事。
還有一種的管理誤區就是多訂制度,認為有了制度就有了管理。從而導致規章多如牛毛,有否貫徹執行則無人問津。這種錯誤的認識容易造成“文山”現象,管理者須簽閱大量的文件,哪有時間、精力去真正管理呢?其實,有了制度不等于就有管理,有了制度,只是為管理準備了一些基本前提、準備了一些條件,這只是管理的開始,實際上,被管理者是否自覺執行這些規章,這需要監控、需要調研,這都是管理題中之義。制訂過多的規章等于沒有規章,因此,規章過濫也會影響管理的效能。
三、新時期行政管理科學化的走向
1、決策的科學化。作出一項正確的決策,有賴于完全準確的信息,也需有一套動力機制去刺激決策付諸實施。傳統的管理以領導者“拍頭腦決策”為主,憑經驗、憑主觀決策,容易導致決策失誤,導致嚴重后果。因此,我們必須尋求決策的動力機制,健全為決策服務的信息系統。
2、辦公的自動化。制度、決策的落實在于執行,它涉及到辦公的啟動,傳達貫徹、督辦決策的實施到位。傳統管理這些環節都已齊備,但缺乏的是高科技手段。現代管理就是要借助于辦公自動化技術,成倍地提高政務效率,建立督辦網絡體系,使事中、事畢都存在可測性與可控性,使決策者、管理者隨時能得到確切、全面的信息反饋,以便實現全程動態管理。
3、管理的信息化。無論是決策,還是日常管理監督,都需要管理的信息化。提供全面、準確的信息是決策的前提,反饋實施信息是管理的要求,總結反映、宣傳信息是管理效能的體現。因此,信息化管理是走向科學化的必然要求。通過重視信息反饋,不斷改進管理方式。在管理過程中注意管理效果的信息反饋,以便隨時調整管理的目標和方式,達到優化。
4、監督的經常化。好的管理,必須伴隨大量的、經常性的日常監督,否則,薄弱環節隨之產生,突變因素隨之潛伏,久而久之,隨著問題的累積,可能使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因此,發揮群眾監督,加強內控建設,充分利用社會監督,使問題、隱患沒有藏身之處,是十分必要的。
5、管理的法制化。依法管理是今后行政管理的大勢所趨。伴隨著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發展進程,我國行政法制建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一方面,我國制定了成千上萬的涉及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規及行政管理規章,這大大改變了以前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行政管理機關依據政策進行管理,而使行政管理具有很大隨意性的弊端;另一方面,我國通過《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建立了比較健全的行政救濟的法律制度。在這一基礎上,我國于80年代末正式提出“依法行政”的口號和要求,管理開始走上法制化的軌道,這對新時期的行政管理將產生重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王斌偉、泰勒科學管理理論對行政管理的借鑒意義+華南師范大學學報[J]2001,1:26-28
[2]洪威雷、黃華+服務行政—21世紀中國行政管理的方向選擇、湖北大學學報[J]2001.2:15-18
[3]吳瑞堅、知識經濟時代:行政管理的變革趨勢+長春市委黨校學報[J]2000,62(0)62-66
[4]喬革宇、石英等+略論行政決策的民主化與科學化+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J]2001,1:70-73
[5]西方管理學名著提要[M]孫耀君主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3版
[6]知識經濟+吳季松著[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年3月
[7]管理模式+劉光起著[M]企業管理出版社,1997年9月
[8]新行政法學新論[M]江松年主編,中國方正出版社
篇9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利用率提高
國家實施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工作以來,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裝備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但只有硬件設施,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提高設備利用率,使其真正為教學服務。筆者認為(以為例,以下簡稱“我縣”),要提高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利用率,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機構健全、領導重視
開展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作任務非常艱巨。我縣教文廣體局領導班子一班人,與時俱進,超前謀劃,在著力轉變思想觀念,在提高認識上下功夫,專門成立了由教文廣體局局長任組長的“保德縣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領導小組”。為了科學領導,又將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教文廣體局電教館,由電教館成員負責具體的工程規劃、安裝實驗,后期培訓等工作,由此,整個工程更加專業,深入人心。
二、搞好項目學校配套設施的建設工作
“三種模式”中各模式的設備已基本可以實現在項目學校中開展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但在具體應用中我們發現,現有模式并非盡善盡美,有的存在設計上缺陷,比如,模式二中衛星接收單元部分,中國教育電視臺的節目不能被保存,而且按照安裝要求,節目觀看用的電視機只能放在衛星接收室,這對于讓學生來看“空中課堂”節目之類的事情來說是不現實的,所以按照現有模式,電視部分并不能很好地被利用。發現問題以后,我們及時研究對策,給學校做出以下三種整改意見,供不同條件的學校選擇:第一,為模式二自行添置一如錄像機,將好的電視節目錄下來,拿到播放室播放;第二,為模式二中的衛星接收電腦添置外置USB接口的視頻捕獲卡,將電視節目進行MPEG采集存入計算機,然后通過光盤刻錄或局域網讓師生觀看;第三,建立學校范圍內的閉路電視網,將衛星電視節目直接進行轉播。值得欣慰的是,意見出臺后,得到了許多項目學校采納。他們通過保德縣教文廣體局網站上公布的中國教育電視臺節目表了解節目安排,有選擇地進行錄制保存,某些學校還采用了意見三,建立了校園閉路電視網,教學效果很好。
三、加大在“三種模式”教學應用的培訓力度
我縣從試點工作一開始就把骨干教師培訓工作貫穿于整個工程實施過程之中。結合實際,制定了本縣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學校教師培訓方案。我們的培訓目標是:通過培訓,使試點校一線教師和技術人員熟練掌握“三種模式”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使其綜合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得到明顯提高,最終達到優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提高廣大教師教育教學科研能力,使其能夠積極主動探索遠程教育條件下教育教學應用模式,從而提高工程的投資效益和應用效果。為此,我們制定了以下培訓內容: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法、現代遠程教育的基礎概念和應用、教學光盤資源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及教學設計實踐、衛星資源接收和應用中的問題解決、計算機操作和應用的問題解決、運用衛星資源的教學設計實踐、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念與實踐、運用網絡資源的教學設計實踐等,還包括各種模式的具體課例觀摩。培訓由縣電教館和教研室共同承擔,采取多種教學手段與形式,打破單純課堂授課的方式,積極探索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參與式學習、使用學習等多種方式。使用講授、研討、動手設計課例、優秀課例觀摩相結合的方式學習,以提高教師實際運用教育技術的能力。我們還積極使用多媒體計算機網絡進行教學與學習,在掌握具體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注重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學習的能力。
縣級培訓以后,我們要求受訓教師要在各自學校展開校本培訓,制定本校培訓計劃并且實施。我們還積極組織項目學校骨干教師參加省市各類遠程教育應用培訓。到目前為止,我縣接受過縣級上以遠程教育應用培訓的教師已達350人次。開展培訓的同時,我們在保德縣教育文化廣電體育局網站上開辟了遠程教育論壇,供我縣教師在網絡上發表自己對遠程教育的理解、看法并展開討論,好的經驗由此也得到了及時的推廣。
四、開展農村中學現代遠程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工作
開展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工作,對于充分發揮其教育教學效益,使教師深入理解現代教育技術的內涵都是大有裨益的。我縣局領導高瞻遠矚,早在工程初期,就已確立要及早開展遠程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工作。并由縣教研室在全縣中小學開展科研課題研究改革的契機,與縣電教館聯合啟動了遠程教育科研課題的選題申報工作,規定凡我縣開展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學校均可申報。課題范圍包括: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資源接收與整理、學校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提高教師素質的途徑與方式、“三種模式”在農村中小學教學中運用方式的研究、中心校利用遠程教育資源為教學點提供教學服務的研究、遠程教育資源應用效果測試與評估的研究等。我們要求,學校要根據“三種模式”應用中的教育教學特點、本校利用選題時也可以不局限于我們所列的范圍而自行擬定科研題目。科研課題由各項目學校直接向我縣教研室提出申報,經教研室評審后立項作為縣級課題。待省市啟動相應遠程教育課題研究項目之后,再將選題科學、運行正常、有階段性成果的課題項目推薦到省市級有關部門立項。
參考文獻:
[1]王華.開放教育農科專業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
篇10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分層教學
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減輕中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了解學生需要怎樣的課堂教學才能得到最好的發展,即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在探究的問題。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嘗試實行班內分層教學,也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即不改變原來的教學模式,通過對學生分層,教學內容分層,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施教方法,使每個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達到基本要求。下面就筆者在教學過程中自己的學習體會和教學實踐,就初中數學教學談一點做法和體會:
一、對學生分層
在剛接手新的班級時,根據上一學年期末考試成績把班內學生按知識程度的低、中、高初步分成A、B、C三個層次,即A組學生學習基礎較差,需在教師與同學的幫助下完成學習,達到教材的基本要求;B組學生成績中等,通過課堂教學能達到教材基本要求,C組學生為能獨立達到教材基本要求。同時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了解任何一個人,他的品格、智力與體能狀態總是處于相應的層次上的,使每個學生真正認識到學習成績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劃分層次的目的是為了讓每個學生了解現有的最近發展區域,因材施教,最終縮小優差生之間的差異,達到班級整體優化。經過一個階段的學習,根據不同形式的測試、課堂上的表現等對各層次的學生進行適當的調整,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向高一層次發展的機會和動力,讓尖子生冒出來,使大多數學生邁大步,叫后進生不落伍。
二、分析教材,把握教學目標
1.備課:把握教材,進行準確的分析,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礎。備課時,教師認真研究教材,抓住問題的本質,了解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設置合理的認知階梯。把本節內容根據知識由淺入深,由單個知識點到綜合運用,形成一個梯度。整個課堂設計的指導思想是“低起點,多層次,高要求”,使A組學生能掌握本節課基本知識,B組學生能夠掌握中等難度的知識,C組學生能夠掌握較難知識。例如在講授一次函數定義時,教學內容可設計三個層次:(1)引入一次函數的定義,舉例并理解滿足怎樣的條件時一次函數又稱為正比例函數;(2)運用定義,充分理解,舉例說明當函數中的自變量指數帶有字母時如何根據定義確定字母的取值,如:當=時,函數是一次函數;(3)定義拓展,當函數中的和帶有字母時如何根據定義確定字母的取值,如當=時,函數是一次函數。
2.上課:上課時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一般講課規律,低起點,使課堂的起始階段每位學生都能參與,使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有用武之地,即針對A組學生教師扶一把;知識的應用,針對B組學生教師指導一下;知識的拓展,針對C組學生教師點撥一下即可。在時間安排上,確保A、B兩組學生的需求,一般25至30分鐘,保證A、B組學生聽懂、吃透。知識的拓展,一般5分鐘左右,使C組學生學有余味。通過多層次教學,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從而達到較高要求,使課堂教學的參與達到最大化,有效性達到最優化。
3.作業及評估:每節課后根據本節內容知識設計幾組題,每組題圍繞一個中心,知識點由淺入深分為低、中、高三個層次的小題,題與題之間,題組與題組之間環環緊扣,步步提升,形成一個知識鏈。在做題的過程中,要求A組學生完成低檔題時爭取解中檔題,B組學生在完成中檔題時爭取高檔題,C組學生可以直接解高檔題。考查時,每份試卷基礎分為70分,中等題為20分,高等題為10分,對于A組學生滿分為70分,B組學生滿分為90分,C組學生滿分為100分,最后得分折換成總分為100分。再結合學生平時作業以及課堂表現對學生重新調整組別,使每一位學生都明確自己最近的發展目標。
三、指導學習方法
教學是教給學生借助已有知識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并使學習成為一種思索活動。教師應當使學生在不懂的東西面前出現疑問,讓他們想方設法去解決這個疑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給予必要的啟發,引導學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識,在探索中發展能力。“班內分層教學”中,利用題組組織課堂教學內容,整個課堂以解題活動為中心,并且不同層次的學生解不同層次的習題,教師根據學生在課堂中思維的積極或受阻即時調控。這樣,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渠道不再主要靠聽,而是動手動腦解題,即把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引導學生主動操作,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使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盡量給學生創造條件,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索,培養他們探索知識的能力。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記》中說:“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在教學過程中經常見到有些學生學習很輕松,課后作業做得又快又好,且學習成績很好,但有些學生學得很辛苦,幾乎放棄了所有課余時間在努力學習,但成績還是不理想。經過長期的觀察發現,形成這種現象并不僅僅是智力問題,學得辛苦的學生智商并不低,而且在某些方面比成績好的學生反應還要快,只是這些學生上課時大部分不能專心聽講,由于沒有領會課上的知識,導致課后化了不少的時間都完成不了作業,而且完成的質量也不好。長期下去有部分學生就會形成“我比別人笨”這種心理,慢慢導致惡性循環。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健康的學習習慣尤為重要。
首先,確立學習目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狀態確立合理的目標,科學調節學習的強度,科學分配學習的時間,培養學習的興趣,絕不僅僅是跟在教師的指揮棒后亦步亦趨,從而在身心健康的同時提高學習效率。
其次,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允許學生在學習中有錯,但必須改正,切不可打擊學生學習的信心,說一些傷學生自信心的話,如“你怎么這么笨呀”,“已經講了多少遍了,這么簡單的題目還不會做”,“在同一個教室里學習,看別人學得多好,你在學什么”等等之類的話最容易引起學生反感,還會令這些學生感到自卑甚至自暴自棄。在分層教學中,每位學生都有屬于自己能解決的題組,至少讓每位學生都能意識到我和別人一樣也能做,而且也能做好。解題過程中出現了錯誤,及時加以改正,少批評,多鼓勵。讓學生在心靈上能愉快地接受學習,從而自主有效地投入學習,慢慢地進入良性循環,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能越學越輕松,越學越喜歡,越學成績越好。
2.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為了擺正教與學的關系,真實地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中應注意學生的參與意識,讓他們在參與中主動探索,學會學習。班內分層教學中,把一節課要學習的數學知識分解為若干個不同層次的數學問題,通過解題,自然地學習了所要學的數學知識。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為具體的數學問題來解決,即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和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能主動自覺地學。充分參與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3.數學思維的創造性和靈活性指導
分層教學過程中,關鍵的問題是教師的調控,即要恰到好處地處理好各層次題組與各層次學生之間的關系。A組學生在解決低檔題材時,B、C組學生雖然沒做,但A組學生回答問題時可以快速反應,在短時間內拿出解題的方法以及正確的答案,從而培養他們思維的敏捷性。對于中檔題,是要求大部分同學掌握的層次,是A、B、C組學生聯系的橋梁,C組學生要在短時間內拿出答案也不是十分輕松了,此時是他們思維最活躍的時候。在解決高檔題時,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狀況適當地進行調整,使B組學生夠得著,C組學生學有余味,進而訓練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和靈活性。
分層教學使整個課堂的三個層次學生的思維自始至終處于活躍狀態,中差生起點低,新的知識容易掌握,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優等生給他們創造了一個展示才華的平臺,這樣的教學使得各層次學生互相激勵,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真正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岑志慶.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