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班考察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17 03:23: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青班考察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中青班考察報告

篇1

關鍵詞:解放思想;蘇州經驗;民營經濟;創新思路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0-0204-02

收稿日期:2009-11-15

作者簡介:許應文(1970-),男,黑龍江佳木斯人,科長,碩士研究生,從事社會經濟發展、經濟管理、經濟規劃 、體制改革、區域規劃研究;劉純(1964-),女,黑龍江佳木斯人,副校長,碩士研究生,從事領導科學、經濟管理研究。

9月22日到26日,市第24期中青班學員赴江蘇省蘇州市,學習考察蘇州科學發展道路的成功經驗。此次深入到中新合作蘇州工業園區、昆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張家港等地進行學習考察, 通過邊聽邊看,討論交流,我們深切感到沿海發達地區思想解放程度之高,機遇意識之強,經濟發展速度之快,他們敢為人先勇爭第一的膽量和氣魄, 他們超常規的發展態勢,他們搶抓機遇的意識和能力,他們解放思想、創新發展的經驗做法無不讓人震撼,通過學習考察,也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與先進地區之間的差距,增加了加快發展的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增強了加快發展跨越趕超的緊迫感、做好工作的責任感、振興佳木斯的使命感。

一、蘇州科學發展道路的巨大成效

改革開放以來,蘇州人民用智慧和汗水開啟了地區跳躍式發展的嶄新篇章,其先后抓住了農村改革、浦東開發開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知識經濟發展的四大機遇,經濟社會發展成功跨出了“農轉工”、“內轉外”、“量轉質”三大步,實現了率先發展“三級跳”,創造了“張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園區經驗”三大法寶,開辟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新局面,其發展速度之快,外向度之高,民營經濟之強,企業規模之大,產業結構之優,科技水平之高,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以占全國不到0.1%的土地、0.7%的人口,創造了超過全國2%的GDP和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實現了全國10%左右的進出口總額和到賬外資,2008年,其合同外資列全國大中城市第一,工業增加值、到賬外資列全國大中城市第二,實現GDP、進出口額和固定資產投資列全國大中城市第四,財政收入列全國大中城市第五,鑄就了三十年改革發展的輝煌華章,使蘇州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

二、蘇州經濟發展的主要經驗和做法

蘇州干部群眾的實踐成為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科學發展實踐模式的代表,被譽為“蘇南模式”、“蘇州經驗”,現在叫“蘇州科學發展道路”。其主要經驗和做法是:

1.抓住解放思想這個法寶,在搶抓機遇發展上始終先人一步。思想解放是經濟發展的先導,經濟的大發展、大轉型,離不開思想的大解放、觀念的大更新。蘇州人機遇意識強、發展意識強,他們之所以發展快,就是因為他們的思想解放程度高,創新意識強。他們處處解放思想,研究國家政策讓干什么,用好用足;研究國家政策沒有不允許的,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正是這種思想上的原動力,使他們在一輪又一輪的競爭中始終處于主動,占得先機,實現了經濟社會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2.抓住規劃這個發展龍頭,在創新思路發展上始終先人一步。規劃是發展的龍頭,科學規劃是區域經濟開發與發展的核心。蘇州、昆山、張家港等地在發展中都注重舞好規劃龍頭,科學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藍圖。蘇州人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速度發展”的要求,堅持長遠發展與短期產出相結合,做到一次性規劃到位,科學合理地規劃功能分區,各有所長地精心打造大港口、大工業、大城市的城市品牌。

3.抓住招商引資這個關鍵,在外向型經濟發展上始終先人一步。經濟實現騰飛,開放必須先行,惟其如此才能夠把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經驗吸引進來,這也正是是蘇州經濟發展的首選之路。“大開放、大發展,小開放、小發展,不開放、難發展”,這是蘇州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蘇州人總結了“三要”的秘訣:“臉皮要厚,不怕吃閉門羹,不怕臉難看;嘴皮子要薄,能說會道;腿要勤,三天兩頭找上門,不達目的不走人。”

4.抓住園區這個發展載體和工業化這個“牛鼻子”,在產業集聚發展上始終先人一步。蘇州人始終把工業園區建設作為吸收外資、推動項目建設和經濟發展的載體,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和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充分發揮其投資“洼地”的作用。在園區基礎建設上,他們采取市場為主、政府為輔的運作機制,投資公司通過市場融資建設,走出了一條靠內資企業樹形象、靠外資企業上檔次的成功之路。

5.抓住農村新集體經濟發展這個突破口,在統籌城鄉發展上始終先人一步。蘇州實踐證明,推進農村“三大合作”改革,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構建了農民持續增收長效機制,引導了土地相對集中,推進了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轉變了農民生產生活方式,促進了農民身份轉換,我們所參觀的蔣巷村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

6.抓住了發展民營經濟的機遇,在增加經濟發展的動力源上始終先人一步。蘇州人認為,誰放棄了民營經濟的發展,誰就會落后時代。為此從本世紀初開始,蘇州就把加快民營經濟發展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動力源, 2008年,蘇州市凈增私營企業2.01萬家,累計達到14.13萬家;凈增個體工商戶2.74萬戶,累計達到29.21萬戶。私營個體經濟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30.2%。完成工業總產值5 754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0.9%。私營個體經濟累計入庫稅金占全市稅收總額的比重達到29.7%。對全市主要經濟指標貢獻率均在1/3左右。

7.抓住服務這個根本保障,在優化發展環境上始終先人一步。以強化服務為保障,營造經濟發展環境,是蘇州快速發展的重要經驗之一。蘇州人深刻地懂得環境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充分地認識到環境的本質。他們大力營造安商、親商、富商理念,全社會形成了“引進項目是恩人,投資老板是親人,招商引資是能人,影響招商是罪人”的招商氛圍。他們積極營造政策環境,堅持老板怎么寬心怎么辦,及時出臺加快推進發展的優惠政策,創造了“不是特區、勝似特區”的投資環境,營造出跨國公司和港、臺投資密集地。

三、幾點啟示和建議

1.必須以思想大解放促進佳木斯大發展。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蘇州之所以發展快,最關鍵的是他們解放思想,敢闖、敢想、敢干、敢試。蘇州人認為思路決定出路,思想先行一步,行動就能早到一步。他們每抓住一次發展的機遇,都是以思想解放為前提,在解放思想中快速發展,在快速發展中解放思想。用他們的話來說,中央紅頭文件明令禁止,不讓干的堅決不干,中央紅頭文件沒有規定,允許實踐,就在實踐中創新經驗;中央文件允許干的,要放開干,大膽干。

學習蘇州發展經驗,加快我市科學發展,必須堅持唯科學發展至上、唯跨越發展為先,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思維方式、經濟增長方式和工作作風,堅決沖破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以創新的思維和勇氣去破解諸多發展的難題,讓實踐作為最終檢驗標準。

2.必須創新思路、以高水平規劃引領佳木斯大發展。規劃先行,對于我們佳木斯而言,就是要突出戰略創新,不斷完善發展思路,在高水平規劃編制上下大工夫,確保規劃高標準。注重規劃的前瞻性、協調性、開放性,以戰略的眼光、開闊的眼界,跳出佳木斯看佳木斯,長遠規劃競爭方略,前瞻性科學把握未來。

3.必須大力發展農村新集體經濟帶動農村經濟大發展。蘇州破解三農問題的關鍵是抓住了發展新農村集體經濟這個根本。佳木斯市作為農業大市,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必須立足于現實,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不斷創新農村體制機制,加強農村產業組織建設,走新型集體化的道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篇2

1 美國社區學院的歷史和現狀

美國的社區學院產生于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學院運動”,時任芝加哥大學校長哈珀(William Rainey Harper)首次把大學分為兩級學院:三四年級的高級學院和一二年級的初級學院。在當時美國人口劇增、高等院校入學人數不斷攀升的狀況下,這樣的分層教學無疑為當時高等院校的“精英教育”“學術性教育”提供了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即進入高級學院可以繼續深造,低級學院則承擔基礎性、專業性教育。隨后,由于中學畢業生不斷增加,希望進入大學學習的畢業生也日益上升,但是因為當時美國的大學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許多鄉鎮及偏遠地區的學生求學不便,并且教育成本的上升,使中學畢業后直接進入大學學習的數量減少。為此,中學為了滿足這些學生的需要開設了一些中學后教育課程,在此基礎上使其逐漸成為附設于中學的初級學院部。經過其它專科教育層次的學校的改制,美國初級學院已初具雛形。[1]在初級學院運動開始階段,主要的辦學目的是為了讓本社區沒有能力或機會進入高等學校的畢業生提供大學一二年級教育,使它們能夠轉入四年制學院。隨后,初級學院相繼增設職業技術課程,以滿足社區在職人員和成人學習的需要。由此可見,美國社區學院主要立足于社區,以為社區提供多種教育服務為宗旨。[2]

時至今日,美國大概有1195所社區大學,其中987所是公立院校。每年社區學院為來自本國和世界各地的大約一千余萬學生提供教育,學生平均年齡為29歲,其中60歲以上的學員也非常常見,大概有41%的首次進入大學的學生和35%的少數民族大學生進入社區學院就讀。[3]可以說,如果不是社區學院的存在,恐怕許多美國公民沒有進入大學學習的機會。

2 我國社區學院的發展歷史及現狀

我國的社區概念形成較晚,所以社區教育發展尤為滯后,改革開放后,社區教育在我國建立起來,社區學院便是由此為基礎而誕生。我國第一所社區學院――上海金山社區學院于1994年成立,隨后北京、上海、廣州等少數東部城市先后籌辦起社區學院。近些年來,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等東部發達地區和中西部諸如重慶、成都這樣的省會城市相繼著手創立社區學院。從社區學院的產生及定位來看,我國社區學院主要應包括兩類,一類是聯合廣播電視大學、職工大學、業余大學而成立的社區學院;一類是近些年新建的以社區活動、知識講座、網絡課程等形式為社區居民提供教育服務的社區學院。[4]

我國社區學院發展近20年來,主要借鑒的是美國社區學院的一些辦學經驗并與我國國情相結合的發展模式,但是不具備發放學歷文憑的資質。[5]換言之,我國的社區學院并不隸屬于高等教育系列,存在著定位不清晰的問題,其主要職能立足于社區,主要提供職業培訓服務、支持、指導、文化建設與科普學習等。[6]

二 中美社區學院教學管理的異同

1 教育經費籌措

美國社區學院的經費來源是多渠道的,其主要來源有三方面:當地稅收、政府撥款和學生學費,其中當地稅收占到教育經費的50%、聯邦政府和州政府撥款約占25%、學生學費約占25%[7],通過以上數據不難發現,社區學院的經費大部分出自當地社區稅收,這充分說明了教育經費“取之社區、用之社區”的原則。政府撥款也是社區學院經費的主要來源,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撥款主要依據各個州聯邦的具體法律規定而操作,具體分配到各個學院則主要依據該社區學院的規模、師生人數、選課情況等方面具體定奪。由于社區學院所承擔轉學教育、補償教育、職業培訓、社區教育等多種形式的教育,所以學費也是教育經費的主要來源之一,但是之所以美國的社區學院享譽世界,其主要優勢之一就是學費低廉。此外,社會捐款及社區學院通過提供有償的社會培訓服務所得收入也是社區學院教育經費的來源之一。

社區學院組建形式不同,其經費來源也有不同。總體上來說,政府財政撥款是我國社區學院主要的經費來源,但是兩種社區學院的政府投入并不相同,由電大、業余大學等整合而來的社區學院,其政府投入較后者力度要大。其次學生學費也是學院經費的主要來源,由于政府支持力度不夠,學院的師資配備、硬件設施、日常教學工作顯得捉襟見肘,社區學院只好依靠學費來尋求發展,此外社會各界的捐贈、服務性收入也是社區學院的經費來源。教育經費不足成為現階段制約我國社區學院發展的關鍵因素。

2 招生政策及生源

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開放的招生政策一直是美國社區學院的一大特色。美國98%的社區學院要求學生憑借高中文憑、成績單或同等學歷就可入學就讀,學生無年齡限制,從15~70歲,只要本人申請都可以進社區學院某一專業或培訓班學習或接受培訓。近年來,由于終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許多已經接受高等教育并取得學位的群體也進入社區學院學習,據美國社區學院協會估計,社區學院中有10%~20%的學生至少擁有學士學位。[8]此外,美國的社區學院優先照顧如失業者、婦女、殘疾者、文盲、輟學青少年等弱勢群體,并提供學習機會、增添生活技能、創造生活樂趣。因此,美國社區學院的招生政策適應了普通民眾的廣泛需求,滿足了多層次的學習要求。

我國的社區學院沒有明確的招生政策規定,所以各個地區、各個學院其招生制度不盡相同。由廣播電視大學、業余大學、職工大學等成人高校演化而來的社區學院,其主要招生對象是具有高中學歷或者同等學歷的畢業生。而另外一些社區學院則主要立足于本社區,其招生服務對象也是本社區的居民,設立初衷是為了滿足社區居民的學習需求、社區生活豐富化。此外,我國社區學院普遍存在“一校多職”現象,比如杭州市余杭區社區學院,既承擔起成人高等教育、短期技能培訓項目,又設立職業高級中學,還其他高等院校的遠程教育工作,這樣及多種功能于一體、屬性嚴重交叉局面也加重了招生工作的復雜性。

3 專業、課程設置

美國社區學院各種專業的課程設置總體上分為普通教育課程和職業教育課程,具有實用性、靈活性、費用低廉的特點。社區學院開設的課程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副學士學位的課程,課程設置為基礎類課程,學制兩年,此類學生畢業可獲得副學士學位,并可轉入普通高等院校繼續學習;二是授予證書的課程,此類課程承擔起職業教育的任務,學制一到兩年,學生畢業可獲得證書;三是技能培訓類課程,此類課程主要為社區服務,以更新學員知識、提高學員的專業技能,培養學員興趣、豐富社區生活。[9]社區學院的課時安排也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提供夜間課程、周末課程;學習方式也多種多樣,根據學員不同的特點,社區學院提供在線學習、定向指導學習、臨床學習、服務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社區學院也發生了新的變化。社區學院中受教育程度高的學生增多。據美國社區學院協會估計,社區學院中10%~20%的學生至少擁有學士學位。隨著入學教育程度的提高,社區學院中學位課程與非學位課程的界限已日趨模糊。[10]

我國社區學院的課程設置保留了成人高等教育的課程內容,另外近幾年社區學院向著多功能于一體的發展趨勢,課程的設置也集合了成人教育、職業教育、普通教育為一體的多層面教育,部分社區學院與其他高等院校聯合承擔起成人學歷教育。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影響,此類社區學院所開設課程與普通高等院校多有重疊,旨在與社會需求對接,但盲目的增開課程使其失去了自身特色,師資力量的欠缺也降低了課程質量;此外借鑒美國社區學院的辦學經驗,我國的社區學院開始注重社區教育,并增加諸如電腦、初級數碼攝影、書法、科學飲食、戲曲、社區平安教育等科學普及類、生活休閑類、文化涵養類、家庭安全類課程,旨在服務社區不同群體的需求。

4 師資隊伍

美國社區學院的教師隊伍由專兼職教師構成,其中專職教師隊伍約占三分之一,兼職教師占到三分之二。[11]這樣的教師隊伍結構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原因:其一,由于美國社區學院低廉的學費,龐大的兼職教師隊伍有助于節約教育成本,節省政府開支;其二,有助于加強實踐教學,彌補專職教師操作經驗不足的缺陷、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其三,有助于適應學院多元化的學生群體,由于生源的年齡跨度較大,知識背景、文化背景的差異,使用兼職教師可以滿足學生課余時間學習的需要。[12]

原有的業余大學、職工大學、電大、高等專科學校構成了我國現在的社區學院,教師隊伍也是原有的師資。此外,與美國社區學院類似,我國的社區學院聘請少數普通高等院校的退休教師和企事業單位中的專家學者作為兼職教師隊伍,擴充了學校師資隊伍。[13]但是我們應當看到,我國大部分社區學院師資隊伍普遍存在以下兩點不足:其一是教師隊伍年齡結構老化,中青年教師所占比重偏小;其二是教師隊伍學歷層次偏低,難以滿足部分學員高層次的學習要求。

三 對我國社區學院問題的改進建議

1 形成“以政府投入為主導、經費籌措多元化”的格局,加大教育經費投入

在中央集權制的教育體制下,我國社區學院的教育經費必須是以政府投入為主,其他籌資渠道為輔的籌措形式。當下,我國的社區學院在法理上沒有明確的定位,就意味著政府不會加大對社區學院的教育投入,社區學院的發展也就無從談起。但是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社區學院在已經初具規模、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情況下,那么應該從立法上明確社區學院的定位問題,政府才能明確支持社區學院的發展。此外,社區學院應擴大自身影響力,穩定學生生源并拓展其他籌資渠道,如引入社會力量辦學、社會捐贈、社區所轄企業支持等,學校還可以為社會提供有償服務來獲取一定資金。

2 培育社區學院品牌價值,提高社會知名度

上文提到,我國社區學院定位不清晰,認可度不高,從而導致公眾在進行教育選擇時,往往會忽略社區學院。那么社區學院只有界定自身品牌定位、培育品牌價值、提升學院社會知名度才會有發展的希望。從培育社區學院品牌價值方面,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社區學院品牌定位。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社區學院的主要職能并非學術、科研,而是提供職業培訓、社區教育,所以社區學院需要立足于社區,有限考慮社區需要、為社區培育人才。那么社區學院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教學計劃等方面既要有別于普通高等院校,又要突出自身特色,避免職能重疊,探索發展空間。[14]

第二,重視教育質量。教育質量是教育品牌的基礎,任何教育組織的發展無一不是依賴于高質量的教育,高質量的教育才會培育出高質量的人才。社區學院在進行品牌建設的同時,必須關注社會需求、緊抓教育質量,自身的品牌價值才能有保證。

第三,加大宣傳力度。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社區學院可以依靠如網絡、廣播、電視、雜志等多種媒介宣傳自身品牌,擴大知名度。可以邀請公眾到學院進行參觀,在社區定期舉行宣講會等多種形式拉近與公眾的距離,減少陌生感,使公眾了解社區學院。

3 以社區需求為導向,調整專業設置

我國社區學院的專業設置是以社會、市場需要為參照,這樣難免會忽略社區的需求;專業結構與職業技術學院和普通高等院校之間形成劇烈競爭關系而明顯處于不利地位。美國社區學院立足于社區、以社區需求為準進行專業設置。筆者認為,我國的社區學院可以借鑒美國社區學院專業、課程設置辦法,立足于社區,首先考慮社區需求。目前我國少數幾所社區學院已經轉變思路,著手專業課程改革,如大連甘井子社區學院、上海長寧區社區學院、北京大型社區學院等。

4 調整師資隊伍結構、壯大師資力量

美國社區學院師資來源主要有三個途徑:第一類是社會各領域專家學者,該群體大多有正式的專職工作,來學院教學多為兼職;第二類是退休人員,比如退休的大學教授、律師、軍官等;第三類是青年專業學者,大多從事專職教學。[15] 我國社區學院師資隊伍在結構上存在兩大問題:教師隊伍年齡老化和知識結構相對偏低。應對該問題我們應當適時借鑒美國社區學院的教師隊伍的聘任制度。從當地企事業單位挖掘有才能的專家學者,聘用經驗豐富的退休干部、職工充實兼職教師隊伍;大力挖掘有專業背景的青年教師、學者,充實專職教師隊伍,并逐步使教師隊伍年輕化。

參考文獻

[1]陳學飛.美國高等教育發展史[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9:82-87.

[2]胡雨生.比較視野下的美中社區學院[J].銅陵學院院報,2005(4).

[3]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考察團.社區學院教育的魅力 來自美國、加拿大的考察報告[J].職業技術教育,2009(15).

[4]吳薇.對我國社區學院發展的思考[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0(5).

[5]劉堯.我國社區學院的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J].復旦教育論壇,2008(6).

[6]吳發水,陳榕.認識社區大學功能 發揮社區大學作

用――以福州社區大學為例[J].價值工程,2012(30).

[7]伊小宇.美國社區學院經費來源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7-8.

[8]毛澹然.美國社區學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54-57.

[9]駐芝加哥總領事館教育組.美國社區學院簡介[J].世界教育信息,1996(4).

[10]Lee. Teitel.The.The Transformation of a Community

College[J].Community College Review, 1991(19): 7-13.

[11]A National Survey of Part-time/Adjunctfaculty[J].American Academic Volume,2010.

[12]李克威,陳潔.美國社區學院兼職教師聘用管理狀況研究[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2(5).

[13]張文佳.對我國社區學院發展的思考:基于中美社區學院的比較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