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蕩起雙槳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27 03:46: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讓我們蕩起雙槳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讓我們蕩起雙槳教案

篇1

四年級學生已經系統地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樂基礎知識,例如:他們已經基本認識了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學習了很多內容健康、優美、動聽的兒童歌曲,感受了音樂的美,具備了一定的編創能力,但還需要進一步系統地學習,來獲得更多的音樂知識,加深對音樂的了解。

二、教材分析:

四年級第八冊的音樂教學內容人為八個單元:手挽手、跳起來、家鄉美、水上的歌、童年的回憶、風景如畫、校園里、理想。這八個單元包括了人文、地理、風景等各方面的內容,使學生能全面地體會到不同的審美意識。這學期的教學主要以唱歌為主,同時結合欣賞、樂理知識。在此基礎上能進行歌曲創編與同伴之間的合作。

三、教學目標:

1、要求學會唱課本上的8首歌曲,《跳吧跳吧》、《大雁湖》、《小螺號》、《讓我們蕩起雙槳》、《白樺林好地方》、《小溪流水響叮咚》、《校園多美好》、《種太陽》,通過歌曲的演唱,使學生更加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學習、愛科學、愛大自然、愛生活。

2、學會如下樂理知識:重音記號、反復條約記號、拍號、上波音、下滑音等。

3、上好欣賞課,通過欣賞,擴大學生的視野,以音樂的藝術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學生。

四、教學措施:

1、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在此基礎上按課時,并按教導處統一備課格式,認真寫好教學詳案。

2、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35-40分鐘的課堂時間,向35-40分鐘要效率。

3、 充分作好課前準備。

4、認真按照教案上課,在課上多給學生自我表現和發問的機會。

5、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6、根據本校條件設備,充分利用投影儀、錄象、錄音機等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7、密切聯系學生,經求學生對老師的意見,不斷改進教法,提高教學效果,爭取大面積的豐收。

五、教學進度:

第1課

1、“陽光牽著我的手”,大家“拍手拍手”,我們衷心祝賀“祝你快樂”,向“海峽兩岸小朋友”問聲好。人們的友情傳遞、表達,莫過于音樂。本課四首作品都是集中反映了這一主題,讓我們在音樂的熏陶下歌唱團結、友誼,發揚文明新風。

2、在聆聽《祝你快樂》樂曲及《彩橋架到臺灣島》歌曲的感悟中,分別編創集體舞與現代舞進行表演。

3、在表演《陽光牽著我的手》、《拍手拍手》實踐中,學聲部唱與奏,使音樂表現更為和諧豐滿。

4、掌握重音記號“>”,使其在音樂表現中強化感染力。

第2課

1、音樂與舞蹈原本是一家。感受三首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舞蹈音樂,體驗其不同的風格特征,拓展我們的視野。

2、表演《我和提琴》,了解挪威人民的風格。在學唱《我和提琴》過程中掌握3/8拍的特點及學習找出曲調中的重復樂句,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曲式打下基礎。

3、在學唱新疆民歌《跳吧,跳吧》后,即興編創舞蹈使歌舞一體。

第3課

1、從聆聽《北京是故鄉》(北京)、《東方明珠》(上海)、《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 海南 ),演唱《大雁湖》(內蒙古)、《楊柳青》(江蘇)五首作品中,感受祖國大地從北到南有代表性的五個省市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進一步激發我們對家鄉的贊美和熱愛。

2、從聆聽上述三首作品中懂得獨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現力。

3、從演唱上述兩首民歌中,了解北南兩地民歌音調的風格,以及改編其拍號后所創造的另一種情趣,從而激發對民族民間音樂的情感,交流唱一首贊美自己家鄉的歌并進行抄寫記錄。

第4課

1、聆聽《船歌》、《水上音樂》、《劃龍船》,表演《小螺號》、《讓我們蕩起雙槳》等五首作品,感受音樂對“水上的歌”主題的描繪,體驗音樂與自然的交融關系。

2、欣賞《劃龍船》,了解齊唱形式,并有感而發創作反映其他勞動的表演形式;欣賞二重唱《船歌》,了解二重唱形式及曲調波浪形進行的走向知識。

3、唱好少兒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學習用上滑音、波音裝飾演唱的《小螺號》、使歌聲更具有活力更動聽。作曲調填空創作練習,并自編歌名與歌詞。

第5課

1、從外國音樂作品《彼得與狼》、《白樺林好地方》、《紅蜻蜓》中感受外國兒童的童年生活與風土人情。以擴大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知識,并回憶自己童年唱過的歌,進行相互交流。

2、聆聽《彼得與狼》,能聽辨出各件樂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講出故事情節并進行表演。3.表演《白樺林好地方》(包括伴奏),并編創贊美自己家鄉的歌詞唱一唱,用和諧的二聲部合唱演唱《紅蜻蜓》。

3、初步(非理性)選擇結束音填入句尾,感受樂段的終止式。再次做好曲調接龍的創作活動。

第6課

1、音樂對大自然的描繪可謂美不勝收,它把人們引入豐富的想象之中。我們能從《森林的歌聲》、《蔭中鳥》的樂曲聲中聽辨各種小動物、各種鳥鳴叫聲等,以體驗這種描繪功能,從中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并嘗試一下用各種表現方法與手段,描繪以郊游為內容的自由命題音樂編創活動。

2、在欣賞《森林的歌聲》過程中,記憶各段主題曲調的順序,提高音樂記憶力。

3、在演唱《小溪流水響叮咚》、《茨黎花》時盡情抒發對大自然的贊美,及其借景抒情表達對祖國、對黨的熱愛。在學唱《茨黎花》的過程中,掌握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

第7課

1、本單元匯編了一組校園音樂文化的故事:有師生情的《冬夜靜悄悄》;有教室里的《打字機》聲聲;有操場上的《運動員進行曲》;有描繪校園美景的《校園多美好》。這些音樂能激發我們聯想起可愛的校園生活,熱愛我們的校園。

2、在欣賞《運動員進行曲》過程中,邊聽邊作隊列隊形變化,以表現運動員們朝氣蓬勃的形象;在欣賞《打字機》時,能準確同步與打字機聲配音響,以鍛煉對聲音的敏銳反應。

3、唱好《冬夜靜悄悄》的二聲部合唱,以表達學生們對老師的一片深情。嘗試為《校園多美好》編配伴奏,使其氣氛更為熱烈。

第8課

1、長大后希望成為怎樣的人?是我們四年級學生大家都應思考的問題——理想。本單元的四首音樂作品為你提供了幾個側面:有科技類《種太陽》;有航運類《小紙船的夢》,有教師類《長大后我就成了你》以及各行各業的英雄《年輕的朋友來相會》。他們為祖國,為“四化”流汗,是我們的榜樣!你的理想是什么?

2、演唱《種太陽》,并進行編創表演,從該曲調學唱過程中,學習曲調的重復與相似部分,為進一步學習重復與模進手法作鋪墊。

3、在學唱《小紙船的夢》中,順帶學習變音記號——降記號,并在唱結尾句。曲調實踐中把它唱準,以加強音樂的色彩變化,營造夢境的氛圍。

4、從聆聽的二首歌曲中,進一步鞏固演唱形式分類的知識;聽辨“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樂句重復次數,并畫圖形譜。

期末測試

篇2

【關鍵詞】音樂課堂 教學設計 預設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2)12(a)0220-01

【正文】

【案例一】

在一次優質課的評選過程中,一位音樂老師在上唱歌課《doremi》,他對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歌譜中有一個典型的節奏型(即是講解大附點音符)請同學們找出。當時有一個學生當即就回答出了四分附點音符,可老師卻說他回答的不對,讓他再想想。最后他總結出應該是大附點音符,因為他教案上就寫得是大附點音符。

【案例二】

課堂上,老師引導學生聆聽一段歡快的民族嗩吶樂曲,然后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這時有一個學生說我感覺這段音樂像是在發喪。所有的同學都說不對,應該是歡快的樂曲。但是老師應變能力很強,結合當地喪禮上經常使用嗩吶樂隊的風俗,表揚了這位同學的聯想能力和感悟能力,并告訴學生音樂的非語義性的特點,并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這兩段案例來自音樂課堂,并同時涉及到了教學設計的預設功能,和教學設計無法預設的教學生成問題。這也是我們音樂課堂是否成功的關鍵問題。我們不禁要笑案例一中的老師對教學設計的死板執行,但與此同時又對自己的教學展開反思,自己對于教學設計是不是也是如此的死板。當然案例二的老師則非常的聰明,他讓一個尷尬的教學意外變成了一個有積極意義的生成,即音樂的非語義性特點,和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對于這兩個案例我記憶頗深。

今年七月,我們又一次迎來了音樂學科暑期培訓,正巧,七月十八日的作業便是談一談“重視教學設計的預設功能,重視教學過程的生成意義”兩方面的關系。對這個話題,我認為,在教學中,重視教學設計的預設功能,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一個前提;而重視教學過程的生成意義,則是提升課堂的一個重要領域。

我們知道,教學設計是我們根據教學的三維目標展開教學的一個方案,其中包括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方法及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等。其中教學過程是教學設計中的主要部分,它包括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及整個的教學步驟,在教學步驟中又包括導入、學習音樂、表現音樂、拓展音樂、課堂小結及情感升華。我相信我們每一個老師,在上課前都會寫這樣一個教學設計。我們會在教學設計中設計出每一個課堂環節,設計出一些問題,也會預設出學生對與我們設計問題的答案。以便下一個環節的進行。做出準確的預設是很必要的,但是對于預設學生對我們每一個問題的反應,不能設計的太死板,應該是有彈性的,就像我們前面模塊中所涉及的那個問題:新課標要求我們要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表達獨立的感受和見解,這也是我們教學過程中新生成的基礎。

對于“課堂生成”我是這樣理解的,我認為“課堂生成”這個詞應該是課堂上,我們的學生出現了自己獨特的聲音或答案,并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個別學生或多個對音樂有了新的認識,或受到了其他方面的教育。這樣的應該叫生成。而在課堂上,學生的自己的看法或表現與我們預設的不一樣時,我們教師如果壓制學生,或漠視學生的反應,最后不了了之,這就不能算是生成,只能算是教學意外。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每節課上都會有意外,但卻不見得每一堂課都有生成。記得,我在上《在中亞細亞草原上》這一課時,我引導學生一起拍手打節拍唱主題旋律,可總是有一個學生不拍手而是在那里手舞足蹈,我當時就停下來對那個同學,一陣批評?,F在想來也許那個學生正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欣賞音樂,可是,我卻沒有給他任何分辯的機會。正是由于自己的理念問題,扼殺了一次課堂生成。音樂教育是審美教育,她可以帶給學生無限美的享受和聯想。音樂又是情感教育。她能激起學生心中喜怒哀愁。而且我們。前面也說到,學生在聽音樂時他們的感受是和當時學生的經歷、心境、情緒密切相關的。所以,對老師教學設計的課堂預設,往往會出現很多的教學意外。

教學設計的預設和教學過程的生成是我們音樂課堂成功的兩個重要方面,在以后的教學中高度重視這兩個方面。怎樣我們才能成為一個與時俱進的優秀音樂老師?根據預設和生成的教學原理,我想談談我的看法:

1、重視教學設計的預設

對于教學設計我們還必須高度重視,我們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們可以認真積累,認真反思,吃透音樂、備透學生,用嚴謹的、科學的教學設計走進音樂課堂。這是上好音樂課的基礎。

2、重視教學過程的生成

能否促成教學過程的生成,是考驗一個教師的重要標準。他要求老師有很好的駕馭課堂的能力,也要求老師有廣博的知識和對音樂的深刻感悟,以及很強的專業能力。所以對我們音樂老師來說要:

1、尊重音樂的學科特點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聽覺的藝術,情感的藝術,它具有模糊性、情感性、和非語義性的特點。

2、尊重學生,鼓勵學生表達自己不同的音樂感受,引導學生表達自己表現音樂。

3、摒棄舊思想,樹立新理念。

積極學習新教育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使自己的音樂課堂變成嶄新的音樂課堂。

4、日常生活中,認真學習,拓展自己的視野和知識面。

我們的學生的知識面很廣,而且學生的思維非常的開闊,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與時俱進認真學習,拓展自己的視野和知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