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教育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5 19:03: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校園教育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人文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教育。它以人文精神的塑造為核心,以人性的發展與完善為目標,以廣博的人文知識的學習、優秀文化傳統的熏陶、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的繼承以及人的實踐體驗等為基本途徑,將人類的優秀文化成果和人文精神內化為學生的內在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個體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協調一致,最終實現個體的全面發展。因此,從本質上看,人文教育就是使學生成為“人”的教育。人文教育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與作用。首先,人文教育注重人的塑造,強調人文關懷,能有效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方面,發揮著很好的引導作用。其次,高職院校要培養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一個復合體,不僅要有“高技能”,即具備與職業或崗位相對應的較完備的專業知識結構、較高層次的職業技能,更要有高素質,即具有完善的人格和道德情操,以及適應職業和社會發展的職業意識、責任意識、合作意識、奉獻精神、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對于現代社會的需求和人的長遠發展而言,高素質比高技能更有意義。然而,高素質的形成不是通過技能教育本身就能實現的,在高素質的形成過程中,人文教育始終居于核心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人文素質是其他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是避免人的片面發展的重要保障。高職院校只有將人文教育與技能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在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有效提升學生的以人文素質為核心的綜合素質,才能真正培育出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2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狀況不容樂觀
當前,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中普遍存在重技能輕人文的傾向,人文教育在教育教學中境地尷尬,形勢不容樂觀。首先,高職院校對人文教育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人才培養質量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認識不清,對人文教育重視不夠。由于大部分高職院校辦學時間短,學術底蘊不足,加之當前在職業教育領域存在著技術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價值取向,一些高職院校單純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片面強調專業技能的培養,而對于培養學生獨立人格、健全心理,以及較強的創新精神和社會適應能力的人文教育卻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在專業和課程設置上,圍繞市場轉動,強調就業導向,一味地強化專業課教學和技能訓練,擠壓甚至刪減人文課程。有的院校人文課程除“兩課”外再無其他課程,甚至用校園文化活動代替人文教育;有的院校雖開設了人文課程,但僅僅作為選修課程設置,教學隨意性很大;有的院校把公共課程改造成為人文課程,教學的計劃性和實效性無法與專業課程相比。
專業課教學應該是滲透人文教育的主渠道,然而由于專業課教師的人文教育能力有限,多數高職院校的專業課教學人文教育滲透較少,即使有時有所滲透,人文教育內容也因教師而異,全憑教師自己的喜好,引不起學生興趣。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的缺失,割裂了專業學習與綜合素質培養的關系,造成學生知識能力結構不合理、不完善,嚴重影響了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實現。其次,高職院校學生對人文教育缺乏認同,人文素質較低。一方面,高職院校的學生絕大部分在中學階段學習成績不理想,文化基礎、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較低,博大精深的人文知識尤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往往讓他們望而卻步、敬而遠之。大部分高職學生傳統文化知識匱乏,對歷史名人了解甚少,讀過古典著作的更是鳳毛麟角。進入高職院校后,他們更多接受的是“技能至上”的實用主義思想,更不愿意學習人文知識、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高職學生都是在改革開放、全球化、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長大的,外來思想文化的不斷滲入,傳媒產業的快速發展,都對高職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網絡化、數字化生活方式以其特有的魅力正在極大地沖擊和改變著高職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維方式,他們可以不讀名著、不了解經典、不要傳統文化,但他們離不開“肯德基”、“麥當勞”,割舍不了“超女”、“快男”。
優秀傳統文化創新乏力和高職院校人文教育滯后,使得高職學生在追求“新”、“奇”、“異”、“洋”的“潮文化”的路途上越走越遠,甚至不能自拔。更令人擔憂的是,在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高職學生的價值取向更趨急功近利,面對就業和生存的壓力,他們更關心怎樣考各類職業資格證書,為自己就業增添砝碼,鮮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人文知識、提高人文素養。他們認為,受教育是為了使自己的將來更美好,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似乎與他們并不相干。缺乏人文教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缺少人文教育的高職教育也造就不出真正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忽視人文教育,直接后果就是學生只關注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導致人文知識匱乏,知識結構片面,情感、志趣脆弱,道德修養和社會責任感缺失,職業生涯難以持續發展。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的尷尬狀況必須扭轉,否則,無論是“立德樹人”,還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哪一個目標都不可能從根本上得以實現。
3多途徑加強高職院校人文教育
愛因斯坦說過,“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要使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并且產生熱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應該讓“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高職教育的本質是“育人”而非“制器”,要先“成人”再“成才”。所以,高職院校應改變片面注重技術教育的局面,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人文教育,使學生具備較高道德水平,懂得做人之道,有強烈的民族情感、國家觀念和社會意識,為實現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一,加強人文教育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一是將人文課程列入教學大綱,納入學校課程體系,改變人文課程設置隨意甚至缺失的狀況,為學生較系統地學習人文知識提供必要的課程平臺。二是在專業課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把那些體現智慧理性、情感經驗、審美價值、個人品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以及音樂、美術、禮儀、民俗等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人文教育內容與專業知識學習、職業能力培養有機融合起來,相互促進。三是強化學生實訓實習環節的人文教育,根據專業培養目標,指導學生開展職業規劃、職業禮儀等方面的訓練,促進學生在實踐體驗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質和職業道德。四是改進教學方式。人文教育不同于專業課程教學,人文教育的效果更多地要靠學生的自覺內化,因此采用講座、討論、實踐體驗等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減少“灌輸”,更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提高師資隊伍人文教育能力。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扎實推進人文教育的關鍵。高職院校要像建設專業師資隊伍一樣加強人文學科師資隊伍建設。首先,要培養一支擁有豐厚人文知識特別是優秀傳統文化,掌握獨到人文學科教學方法的學者型專家型的人文學科教師隊伍,讓更多學生喜歡的“于丹”、“易中天”活躍在講臺上。其次,在專業課教師培訓中增加人文教育課程,提高專業課教師的人文修養和人文教育能力,并以教師自身的高尚人格、良好的師德去熏陶和感化學生,使學生在專業課學習中潛移默化地接受人文教育。
篇2
學校的目的歸根結底是育人,而育人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教導出具有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高素質人才。而良好的校園文化則具有這種育人的功能,能夠幫助學生完善人格,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當然一個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離不開音樂文化的熏陶。但是受我國教育理念的影響,我國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都很注重理論性、知識性很強的學科教育,如語文、數學等。對音樂這種學科并不愿意讓學生投入過多的精力,錯誤的認為音樂教育對自身學習和工作沒有實際用處,甚至還擔心會耽誤對其它課程的學習。為了促進高校文化建設的發展,我們必須走出音樂教育的誤區,認識到音樂教育對校園文歡建設的重要性,讓學生用心去領略音樂的魅力,從內心深處真正將音樂教育重視起來。音樂教育對于高校教育乃至整個社會都承擔著不容忽視的積極作用。音樂不僅能陶冶情操,凈化心靈,還能提升文化素養,培養藝術氣質。一部優秀的音樂作品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能夠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產生意義深遠的影響。音樂背后的正能量可以對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產生潛移默化正面的影響。讓學生擁有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既統一了學生的思想,也讓學生的價值理念一致化。
二、音樂教育加強校園文化的對大學生的凝聚激勵功能
一種良好的校園文化能夠極大增強的凝聚力,激勵學生積極向上。而音樂教育則會促進校園文化的這一功能,因為合理的音樂教育,不僅僅是只有音樂課程教學的這一種形式,學校會在學生課程中增加音樂鑒賞課,對音樂的基礎樂理知識進行普及之外,校內還存在一些自行成立學生音樂社團或是興趣小組,可以聚集那起些具有一定音樂基礎或是熱愛音樂的學生,相互交流共同促進,并會組織一些校園文化活動,如迎新晚會、中秋晚會、合唱比賽、音樂劇表演等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這些校園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審美力,還有一些奮進向上的主題音樂表演能夠統一大學生的思想認知,增強學生間凝聚力,激勵學生,催人向上。一部優秀的音樂作品可以激發大學生的潛在力量,培養他們的對學習、對生活樂觀積極的心態。一場格調高雅、內容積極、主題鮮明的校園音樂文化活動,不但會提高一個學校的文化品位,增強校園活力,更會大大加強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的凝聚激勵功能。
三、音樂教育增強校園文化促進大學生素質協調發展
功能校園文化具有幫助學生提高文化、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素質,促進學生德智體協調發展的能力,而合理的音樂教育更是可以大大促進這一點。尤其是在當前這個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前提下,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大學校園就是一個微型社會,學校的各個發展要素之間應當達到一種有諧有序的狀態,建設出一種和諧的校園文化,如此才能夠實現構建和諧校園的目的。當前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速度愈發迅猛,給自然、社會以經濟都帶來了巨大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人與人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帶來了一列的包括倫理道德的各方面問題。因此,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高校加強大對學生正確價值觀培養的工作的現實意義也就更加明顯了。
四、結束語
篇3
墨子教育思想簡述
《呂氏春秋》中記載,高何、縣子石曾經是齊國的暴徒,被鄉人所痛恨,在接受了墨子教誨后,成為天下名士顯人,品德才智倍受王公大夫稱譽。戰國中后期,墨家學說迅速發展,“墨翟之言盈天下”,墨家子弟“顯榮于天下者眾矣”,這些都得益于墨子特色鮮明、自成體系的教育思想。墨子教育思想以治國利民為目的,以培養“兼士”與“賢士”為目標,教育對象涵蓋社會各階層,注重生產實踐,強調技能訓練,顯示出濃郁的職業教育特征。(一)教育的目的作為顯學代表學派之一,墨家學派力圖經世致用。墨子以胸懷天下為出發點,深刻地認識到教育的救國濟世功能。莊子曾說:“以繩墨自矯,而備世之急。古之道術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厘聞其風而說之”。墨子的教育事業與他推行“兼相愛、交相利”的社會理想緊密結合,認為教育的終極目的是“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把教育的作用提升到為天下興利治亂的高度,充分地顯示了墨子經世致用的教育思想。(二)教育的目標在教育培養目標方面,基于“兼相愛,交相利”的社會理想,墨子認為,要培養出能夠承擔治國利民職責的“兼士”、“賢士”,[4]并且具體提出了“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三項標準。“厚乎德行”是要求受教育者達到“兼愛”的思想境界與道德品行;“辯乎言談”是為了讓他們善于去推行自己的思想主張;“博乎道術”是讓他們擁有興利除害的能力,能夠親身投入生產實踐中。由此可見,墨子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具備深厚的道德品質、高超的辯論技巧、熟練的勞動技能的應用型人才。(三)教育的對象對于教育的對象而言,孔子雖然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思想,但在教育實踐中,儒家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君子”、“士”這類社會上層人物,注重對社會精英品性道德與內在素質的培養,使得儒家教育更傾向于精英教育,客觀上限制了孔子“有教無類”思想的實施。而墨子則真正做到了“有教無類”,墨家子弟中有很多下層手工業者,墨子對所有自愿“修德進業者”均予以教誨。“上說王公大臣,次說匹夫徒步之士”,不看出身門第,不查職業居所,不分貴賤等級,教育對象幾乎涵蓋了社會的各種階層,可見墨子的教育思想帶有明顯的大眾化全民教育傾向。[5](四)教育的內容墨子十分重視自然科學與手工技術,這在先秦諸子中是獨樹一幟的。《墨子》中記載了大量的自然科學知識,都是墨家學派在生產實踐中的經驗總結,內容涉及力學、光學、幾何學、宇宙觀及時空觀等等。墨子的教育思想注重生產實踐,強調技能訓練,他要求弟子必須掌握一定的生產知識與技能技巧。由于墨子本身就是一個技藝高超者,他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生產知識與技能技巧,如建筑知識、滑輪、杠桿等等,都會融入到他的教育內容中,因此,墨家子弟都接受了良好的勞動職業技能訓練。[6](五)教育的方法與孔子“述而不作”不同,墨子強調述作并重、學以致用。在教育方法上,墨子將知識傳授寓于勞動生產過程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主張實踐力行的教學法。可以說,墨子是最早具備“知行合一”理念的教育家之一,墨子的教育思想已經蘊涵了實踐教學的一些基本理念、準則與方法。
墨子教育思想對推進高職教育發展的四點啟示
篇4
技工院校是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為了更好地適應現代經濟發展對全面發展的人才的需要,我國的技工院校需要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在進行英語教育時將理論性與實用性相結合,以此來不斷提高學校英語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培養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下面本文將以廣東省技工院校的英語教育為例,分析我國技工院校英語教育的現狀,以此來了解技工院校英語教育途徑所取得的成果。
(一)學校領導重視英語教育
隨著社會對學生英語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國技工院校的領導都十分重視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和使用能力的培養,將英語作為學生的一門基礎課程,希望以此來督促學生加強對英語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如廣州市華成理工職業技術學校、潮汕職業技術學校、廣東省揭陽市技工學校等廣東省技工院校,都將英語作為學生學習的一門基礎課程,要求學生學習一到兩年英語,有些技工院校更是開設商務英語等專門的英語課程,以此來鞭策學生重視英語、認真學習英語。
(二)在英語教材上認真細致
學好一門課程離不開一份優秀教材的指導,因而我國技工院校在英語教材方面的選擇上非常認真和細心,在選擇教材時充分考慮到各個方面。在廣東省的一些技工院校中,學校除了選擇一本固定的英語教材外,還會考慮到將英語的聽、說相結合,外加一本聽力訓練,而某些英語專業的技工院校學生,其英語教材更是數不勝數。
(三)師資力量雄厚
在意識到英語教育對培養全能人才的重要性之后,我國的技工院校不斷加大在英語教育師資力量方面的投入,除了聘用高級英語教師外,還會定期地對校內的英語教師進行培訓,希望以此來提高學校英語教師的能力和水平。湛江基礎教育學院、廣東技術師范學院等廣東省技工院校,除了對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外,還會加強本校教師與外校教師之間的交流,以此了解學校之間的差距,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本校英語教育的水平。
(四)積極開展以學習英語為主題的活動
寓教于樂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一個重要方法。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我國技工院校積極開展以英語為主題的課外活動,英語角、英語話劇、瘋狂英語等以提高學生學校英語的興趣和能力的活動層出不窮。這些活動的開展不但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拉進了同學之間的距離,使技工院校學生的學習生涯變得豐富多彩。
二、技工院校英語教育取得的成果
學校領導對英語教育的重視,教師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以及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的加深,使我國技工院校的英語教育不斷發展,取得了優異的成果。
(一)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環境對人的影響往往是潛移默化的,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會在無形中督促學生更認真、更用心地學習英語。我國技工院校對英語教育的重視、以學習英語為主題的活動的開展,為學生學習英語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校環境,在這些環境的影響下,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會不斷地得到提高,英語語言的使用能力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加強。
(二)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提升
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水平直接影響到學生能力的高低,我國技工院校不斷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增加學校間英語教學的經驗交流,在增強自身師資力量的同時也會使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據調查,近年來,我國技工院校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的通過率有不小的提高,相信這與學校增加在師資方面的投入是離不開的。
(三)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英語逐漸成為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技工院校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加強對學生進行英語教育不但可以使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還能夠加強學生與國際接軌的能力,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使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三、結語
篇5
(一)體育教育中的德育目標。高職院校體育教育與德育一樣,是培養全面發展的高職的應用型人才。體育教育除了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以外,還包含著大量的德育內容,這些內容廣泛地存在于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和課余體育競賽之中。因而,學校要利用這一體育教育平臺,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即養成教育、情感教育、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
(二)體育教育中德育的基本方式。以什么樣的方式方法來實現這一目標,是十分關鍵的問題,它關系到高職體育教育中德育成效甚至成敗的問題。認為體育教育中的德育要讓其實現,應該“讓她”成為學生們每天呼吸的空氣———看不見,摸不著,但無處不在,又人人離不開”時景即體育教育中德育基本方式具體是為學生健康創造良好的環境與時機。
二、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德育實效性的途徑
(一)從教師開始———提升教師形象、感召學生。教師是靈魂的工程師,知識的傳播者,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體育教師要提升自己,樹立形象,必須要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凈化自己的靈魂,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而教師本身就是教育內容的體現者和表演者,尤其是體育教學就是通過課堂教學的身體演練,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和感召著學生,對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形成和學習將會產生積極的作用。例如:大學生首次體育課就要教會學生應遵守的體育課堂常規,其準則是遵守道德原則;其次,平時要嚴于律己,上課不遲到早退,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做到,讓學生看到教師個性的力量,以此感染和啟迪著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使學生從教師身上領悟和產生道德意識,從中樂于接受和效法,并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賴。為此,體育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要在學生中樹立形象,提升自我價值,感召學生,其自身必須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行和形象。只有如此,才能發揮影響作用,才能使學生以教師為榜樣,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才會潛移默化讓學生信服。
(二)從教材出發———努力實踐,不斷提高質量。體育教材內容繁多,有的教材本身內容思想性很強,有的則不明顯,這就要求教師除鉆研教材外,還要透過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思想內涵,找出其思想教育的特征,有目的、有計劃地將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到整個體育教學中去。如在體育理論教學時,既傳授基本知識,又要緊密結合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愛國主義教育,弘揚體育精神,從中積極引導和教育學生為國、為民、為全面提高素質而鍛煉身體的熱情,增強學習主動性能;至于那些思想性教育不太明顯的教材,教師要在準備課堂設計時就要列出思想品德的具體任務,使思想品德教育從理論抽象的教學中走向實踐,在運動練習過程中得到磨煉,也在運動中培養品質,從而產生質的變化。
(三)從點滴入手———注重細節,共同成長。經在教學實踐中多方觀察,有時候,一些活動似乎有片面追求規模、追求時尚設備、追求宣傳效應傾向,收獲的效果實在不樂觀。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否定必要的活動載體及應有的聲勢,但要扎扎實實又轟轟烈烈的德育活動能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并且產生持久的影響力。根據“德育生活化”的原則和“潤物細無聲”的要求,認為德育工作必須注重平時、注重細節、注重小事,讓教師自己成為學生的朋友,成為學生可以傾訴、傾吐所有喜怒哀樂的對象,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好友,讓學生與教師一起成長。
(四)從個體入手———促進良好品德的形成。德育的民主化原則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民主化強調的學生是主人,要讓學生明白德育的目的是干什么,只有明白是理,他們才能接受,才能自我管理,才能自我約束,這樣德育工作才能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體育教學實踐活動中,仔細觀察深入了解,有部分文化課學習上的“差生”,這種類型的學生往往有一定的技術、素質也較全面運動能力且具有一定的號召力,若教師能積極正面引導教育,針對其心理特點,加強啟發并發揮其自身優勢,及時表揚,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方法恰當,認為可以以其獨特的內容方式,完成教育工作者難以完成的任務,達到一般德育方法難以達到的目標,相信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收到健身與養德雙贏的效果。
(五)從制度入手———將德育行為規范化。體育教學要制定和完善相關的規范和制度,要嚴格執行獎懲措施,并將規范和制度公開化、透明化。通過組織規范約束學生的行為,可以強化學生的道德觀念和思想意識。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公開的教學規范,考查學生的行為,用制度去評判學生的行為,當學生的行為是正確的就要給予表揚,當學生的行為是錯誤是就要給予批評,從而提高學生對規范的尊重,提高學生遵紀守法的紀律意識,使學生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比如課堂考勤規范,體育課堂加強考勤報道制,無故請假扣分,遲到早退扣分。其次,體育教學還應該做好反饋和評價體系建設,教學評價體系應該公平、客觀、及時、準確,通過體育教師和學生們的反饋,當發現學生們的優秀表現時,要多給予鼓勵,提高學生的滿足感,堅定其繼續向上努力的決心。當發現學生的缺點和問題時,要陪學生共同面對困難或者糾正其錯誤,培養其養好良好的自我反省的習慣。
三、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滲透德育的注意事項
(一)因人施教,倡導個性化教育。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德育教育,應該采取因人施教的方法,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調整道德教育方法。要根據學生的年齡、性格、喜歡、家庭環境、成長經歷等方面的不同,因人而異的采取不同的道德教育方法。體育教師對待所有同學應該一視同仁,對體育成績優秀的同學,應該提醒其不要驕傲,多幫助落后的同學,向更高臺階邁進。對體育成績落后的同學,應該看到其優點,多給他們一些信心和幫助。體育教師還可以讓體育成績好與成績差的同學相互搭配,建立不同的小組,使同學的幫助更有針對性,通過互相幫助,互相提高,實現體育教學的德育效果。
(二)樹立標桿,做好德育示范。為了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體育教師應該與學生干部密切合作,讓學生干部參與到體育教學德育工作中來。選擇思想品德高尚的學生干部作為班級同學學習的榜樣,可以使同學們感到親切、可信,提高群體爭相學習榜樣的熱情。此外,還可以借助學生干部做好指示的上傳下達,更好地完成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輔助教師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三)協作管理,多方聯動配合。高職院校體育教師還應該加強與院校學生管理部門之間的聯系和合作,與班級輔導員、主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領導等及時交流,互相提供和交流一些關于學生的思想動態情況等,努力協同學校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四、小結
篇6
[關鍵詞]薄弱學校;教育資源;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在新《義務教育法》精神的推動下,各地開展了通過教師下派、交流以均衡教師資源、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推進教育公平的實踐,一些省、市還制訂了包括教育資源統籌的城鄉教育統籌規劃。這些活動,從理論(特別是法理)和實踐上看,都有其合理性與實效性。但在實踐中也出現了如下問題:從優秀學校派遣教師導致了教育資源均衡中的“削峰”問題,薄弱學校的復雜性導致了“削峰”資源難以“填谷”。此外,城鄉教育統籌視野局限在中小學,忽視了高校的教育資源供給功能。
城鄉教育統籌不應是優秀學校與薄弱學校之間的“削峰填谷”,而應是二者的雙贏共進;城鄉教育統籌不是區域內學校間的“簡單拉平”或“城鄉混合”,而是初等教育與中、高等教育之間的資源整合、融合和良性互動。因此,在城鄉教育統籌中,既要“造峰”,促進優秀學校可持續發展,又要“揚谷”,促進薄弱學校良性發展。其中,從實現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和諧角度講,關鍵是解決薄弱學校教育資源供給問題。本文試圖就如何多渠道解決薄弱學校的教育資源匱乏問題提出幾個對策。
一、互動式:城鄉強、弱學校之間的教師交流
2006年,沈陽市2000名城市教師被派往農村學校任教,拉開了城鄉教師交流、促進教師資源均衡的帷幕。這種把城市學校優秀教師派往農村學校支教、把薄弱學校教師派往城市學校進修的“互動式”教師資源均衡,正在逐步發揮作用:農村薄弱學校得到了教師資源支持、上派教師得到了學習機會;下派教師也得到了教育鍛煉,了解和認識了薄弱學校及教育發展的失衡。因此,在解決薄弱學校教育資源匱乏的問題上,這種“互動式”的教師資源交流應當是繼續保持的教育資源均衡手段。
在實踐中。這種“互動式”的城鄉強、弱學校間教師交流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一是難以派出優秀教師。因為升學競爭,派出學校不愿意選派優秀教師(通常是派出非骨干教師)。二是派出教師作用發揮尷尬。這些派出教師如果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恐被別人笑話;如果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又恐派出學校因競爭學校水平得到提高而不悅。三是派出教師使用不科學。薄弱學校因不需支付派來教師費用,就盡可能多排課、多使用,缺乏與教師的心理溝通。此外,還缺少對教師的生活關照,這些派出教師生活不便,他們到農村學校后,從住房、生活節奏、人際交往到資料收集等都感到不便。無疑,這些問題會影響互動式教師交流中下派教師作用的發揮。因此,為了使“互動式”城鄉教師交流發揮作用,需要解決好下面的幾個問題。
第一,“捆綁”城市優秀學校與農村薄弱學校。為了克服不“派優”的走過場、派出教師作用發揮尷尬等現象,應當合并對口支援的城市學校與農村學校的校領導班子,將兩個學校的發展“捆綁”納入考核范圍,探索“以城帶鄉、城鄉一體”的互動發展模式,從資源共享、捆綁發展角度試行兩個或多個法人單位、一個法人代表、一套領導班子的一體化管理體制。同時,建立在中小學校干部選拔中向有農村教育經歷者傾斜的制度。
第二,建立中小學教師的農村教育履職制度。為了解決派不出教師的問題,一方面要規定所有新人職教師必須有一定(如3-5年)年限的農村教育履職經歷;另一方面還要規定在職城市教師補履農村教育經歷(例如:根據入職時間規定,2000年前入職的教師補履農村教育經歷1年,2001年人職的教師補履農村教育經歷2年),并將此作為教師聘任、職務晉升的基本條件。
第三,制訂向農村教師傾斜的待遇政策。為有利于優秀教師的派出,可規定:同等條件下,農村教師享受浮動一級工資的津貼、補貼的政策;或模仿日本經驗,在統一城鄉教師基本工資水平的基礎上,每年多1個月的獎勵工資待遇向農村教師傾斜。同時,改造薄弱學校的教師工作與生活環境,使下派教師與原校教師都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第四,在交流中努力提高農村教師的水平。可以設計“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根據農村交流教師較為年輕、教學水平較低等情況以及新課程改革理念實施的需要,有針對性設計農村學校交流教師的學習計劃,切實提高其教育水平。
二、生成式:薄弱學校輸血式的教育資源供給
“互動式”的城鄉教師交流也有其局限性:一是派往薄弱學校的教師資源有限,難以滿足薄弱學校對優秀教師的大量需求;二是交流到優秀學校的薄弱學校教師有限,許多農村學校普通教師難以通過這種方式實現提升。同時,這種“互動式”教師交流有“劫富濟貧”之感,而且還存在拆散優秀學校的優秀教師資源組合、影響優秀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因此,對薄弱學校而言,這種“互動式”的教育資源供給方式難以從根本上解決薄弱學校的教育資源匱乏問題。所以,在保留“互動式”教育資源供給方式的同時,農村薄弱學校要探索具有“造血”性質的生成式教育資源供給途徑。
第一,營造薄弱學校生成教育資源的環境。利用政策優勢為薄弱學校造就獲得教育資源的條件,包括:一是利用城鄉辦學條件均衡的“物質保障線”,加大對薄弱學校的經費投入,使薄弱學校在場地與校舍、設備與設施、經費保障及教師編制等方面獲得政策的傾斜性支持;二是利用城鄉師資配置均衡的“人事編制線”,配備齊全教師隊伍,并根據年級、班級、學科類別實現合理的師生比;三是利用管理水平均衡的“干部水準線”,引進優秀校長、建立優秀領導班子,在校長定期交流輪換、城鄉學校“捆綁”發展中,通過統一調配、統一管理、統一考評,實現理念、資源、方法、成果、利益共享;四是利用教育質量均衡的“質量標準線”,在優質(初)高中招生指標切塊分配中,獲得升學競爭的生存空間,并挖掘學校優勢,辦出特色。
第二,增強薄弱學校生成優質教育資源的功能。薄弱學校如何立足自身情況,生成更多優質教育資源是薄弱學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具體方法是:一是實施“走出去”戰略,既包括如上所述,要在“互動式”交流中努力提高薄弱學校交流教師的教育水平,也包括下文將要探討的薄弱學校教師在師范院校進修中的教育能力提升,借助外界力量實現薄弱學校教師水平的提高;二是實施“請進來”戰略,不僅邀請在崗的優秀城市教師到農村薄弱學校示范、指導、兼職、任課,而且聘請經驗豐富、身體健康的城市退休教師到農村學校指導、示范;三是實施“內發式”戰略,建設學習型校園,組織教師學習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促進教師教育轉變觀念,通過“基于學校、在學校中、為了學校”的校本教研,促進教師教育研究與教學水平的提高;四是實施“信息化”戰略,加強以網絡為核心的多媒體基礎建設,打造信息化平臺,加強學校計算機配備和校園網建設,同時調動師生開發、交流、共享多媒體教育資源的積極性。
“輸血”性的“互動式”教師資源交流,“造血”性的“生成式”教育資源開發均有其合理之處,應當值得保留。但這種局限于中小學之間的教育資源統籌視野需要得到擴展,要從教育系統觀出發,在中小學與高校之間探索薄弱學校教育資源的其他供給途徑。
三、聯動式:師范生頂崗實習與教師輪崗進修
十余年來,一些師范大學實施了師范生頂崗實習的實踐,它在解決師范生的實踐教學基地、創新師范生實踐教學模式、促進職前教育與在職工作溝通等方面具有較好的創新性意義。這種方式不僅對師范生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對于解決薄弱學校教育資源匱乏問題也具有重要價值:大量師范生到農村學校頂崗實習,為農村學校提供了大量師資,緩解了薄弱學校的教育資源匱乏問題。
此外,這種方式對促進薄弱學校教育資源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可以有序地組織薄弱學校教師培訓、促進教師持續發展;二是薄弱學校教師到高師院校學習新理念,可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學水平。而且,這種方式的可行性非常高。師范生頂崗實習有培養經費保證,薄弱學校教師培訓是專業持續發展所需,這種方式又不影響優秀學校教育資源的原有組合態勢及其可持續發展問題。所以,它是解決薄弱學校教育資源匱乏問題的重要手段,薄弱學校要以此為契機,把教師有組織地輸送到高師院校接受培訓,實現薄弱學校教育資源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在利用“聯動式”解決薄弱學校教育資源供給問題時,要注意以下問題:一是針對師范生頂崗實習中暴露的問題,科學制訂培養計劃,精心設計頂崗實習進程,加強頂崗實習指導;二是科學設計薄弱學校教師的輪崗進修計劃,在保證正常教學秩序下,對進修教師在年齡層次、學科門類、水平差異等方面做好組合,有序地組織薄弱學校教師輪崗進修;三是切實解決薄弱學校進修教師的進修困難,特別是培訓經費方面的困難,可以通過設立專項資助經費的辦法支持這些長期在農村學校艱苦崗位T作的教師進修;四是提高培訓質量,特別要針對農村教師的智能基礎與接受偏好、教學水平與業務需要、教學研究的困惑與問題等因素,設計適合于農村教師專業發展需要的培訓。總之,師范生的頂崗實習為薄弱學校教育資源獲取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薄弱學校應當抓住這個機會,通過教師培訓實現薄弱學校“造血式”的教育資源建設。四、資助式:高師院校對薄弱學校的資源支持
在探索農村薄弱學校的教育資源供給問題時,不能忽視高校對薄弱學校的教育資源支持功能,要探索高校對中小學資助式的教育資源支持方式。
高校尤其是高師對中小學的教育資源支持有許多工作可以做。在師資支援方面,有派出實習師范生支教、派出青年到中小學支教、選派專家指導中小學教學及研究等形式;在資料支持方面,有編寫與贈送圖書資料、錄制與贈送影音教學資料、向薄弱學校流動/巡回式開放實驗室/科學館,博物館、提供教師教研資料等;在提供途徑上,可以采取高校一中小學直接對口式的支援、高校一地方教育行政一中小學間接式的支持。無論采取何種方式,高校在對中小學資助教育資源時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第一,資原則。長期以來,高校對中小學的培訓存在諸多問題:一是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基本上是高師教育學、心理學的重復;二是培訓形式單一化,基本上是“教師獨白、學員靜聽”;二三是培訓方式單調,基本上就是課堂講授,缺少合作探究、指導自學等形式;四是培訓沒有落到實處,一些學員報名注冊后缺席,沒有參加培訓,但之后繳納一定費用就可以拿到培訓部門頒發的證書;五是培訓費用較高,農村教師接受培訓的積極性不高。可見,高校需要樹立真心支持、有效服務的思想。
第二,適切性原則。高校對中小學的支持不適合中小學需要是一個常見現象,例如:一是贈送的圖書內容陳舊,不符合中小學需要;二是培訓內容不符合中小學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學能力需要,培訓方式不能有效激發、調動中小學教師的積極性;三是派遣實習生時“就近避遠”,因為經費等問題,往往就近派遣實習生,不愿意向偏遠農村學校派遣實習生;四是派遣非骨干教師支教。派出高校因為怕影響本校的工作,就選派非骨干力量前往支教。總之,高校對薄弱學校的教育資源資助應站在城鄉統籌、均衡、和諧發展的高度來考慮到對薄弱中小學教育資源支持的適切性。
五、多媒體式:薄弱學校教育資源的信息化獲取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育資源獲取提供了新的途徑,薄弱學校可以利用光盤、網絡等多媒體方式獲取教育資源。這種方式有其獨特優勢:基于信息傳播的增殖原理,教育資源輸出學校在向薄弱中小學輸送資源時,不會失去教育資源,仍可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而薄弱學校也因教育資源的獲取而獲得改革與發展的資源基礎,這對于解決薄弱學校的教育資源匱乏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這種多媒體式的薄弱學校教育資源獲取方式,具有薄弱學校與優秀學校共享教育資源、共同發展的“共享性”特征。它不以減少優秀學校教育資源、放慢優秀學校發展為代價,在實現優秀中小學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能促進薄弱學校因為教育資源問題的解決而加快發展,是“雙贏性”的教育資源“均衡”,體現了公平意義的均衡。相比單純的教帥交流,它在不削弱優秀學校教育資源及其優勢組合下,優勢較為明顯。所以,在未來的基礎教育資源均衡實踐中,不妨將其作為重要的手段加以運用。
當然,薄弱學校還要研究這些多媒體教育資源的“校本化”利用問題。已有研究表明,薄弱學校使用多媒體教育資源時,如果簡單移植,就會出現教學內容的信息容量、呈現架構、教學內容與教師的教學風格、學生的學習風格是否匹配等適應性問題,容易出現教學氛圍低迷、教學信息反饋弱化、教學秩序維持難度加大等現象。因此,基于“校本”就是以學校為本,為了學校、基于學校、在學校中進行。薄弱學校對多媒體教育資源校本化利用時要注意解決好以下問題。
第一,明確使用目的:薄弱學校發展、學生公平發展。要明確使用目標,把利用多媒體教育資源促進薄弱學校發展的功能彰顯到極致,改善辦學理念、師資水平、辦學條件、學校聲譽,迅速而全面地提高教育質量。同時,薄弱學校利用多媒體資源的靈魂是“為了學生”,是為了促進學生在多媒體教育資源支持下獲得公平的、良好的發展。
第二,明晰使用條件:基于薄弱學校水平、學生水平。這要求薄弱學校在運用多媒體教育資源時。重視自身與優秀學校的差異,具體分析、比較薄弱學校與優秀學校在發展目標、辦學目標、領導風格、師資水平、設備條件、文化氛圍等方面的類別差異、水平差異,考慮優質教育資源在薄弱學校使用的可行性。同時,薄弱學校使用多媒體教育資源時還要重視、尊重學生在諸如知識與能力、興趣與愛好、文化與心理等方面的差異,考慮多媒體教育資源使用的必要性、適應性。
第三,掌握使用技術:“在學校中”具體設計網絡資源的使用。要精心設計多媒體教育資源的利用技術,特別是建立適合薄弱學校的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包括組建預習網站、指導課前預習、指導課堂多媒體自主學習、監督課后多媒體材料復習。
篇7
大學是人生最美好的經歷,人人都說沒有經歷過大學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大學也是大學生走向社會的過渡時期,是大學生鍛煉自己的重要時期;很好的利用大學的時光能夠讓大學生更好的成長,更好的磨練自己、創造自己。所以來說大學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階段。然而大學生進入大學后不能清晰的認識到大學時光的寶貴性;不能夠給自己更好的人生定位;沒有人生目標消極墮落是近代大學生存在的最大的問題。作為高校而言管理教育大學生任務則是非常艱巨,如何更好的教育學生,是學生能夠更好的成才,成為國家棟梁,擁有一技之長走向社會能夠找到工作則顯的非常重要。在大學校園里輔導員則是非常重要,相當于高中的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是非常親密,管理教育好學生的重任則更多的落在輔導員的身上。輔導員是學生工作管理的主要力量,能不能正確引導學生的思想這就要求有非常優秀的輔導員;輔導員的工作職業能力的培養和考核也是至關重要。輔導員的主要任務便是在學習上和生活中和學生之間溝通,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變化,使每一位學生都有良好的思想和正確的態度。在學生和輔導員之間班會也是良好的途徑,通過班會輔導員可以和學生更好的交流溝通,通過班會輔導員和學生能夠更好的融入其中,討論思想,人生。通過班會讓學生有所收獲,有所動力,有所希望;也讓輔導員可以更好的掌握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狀態。班會的核心則是通過引領思想。每一個主題都是一種思想的一種代表,學生可以通過這一個主題闡述自己的看法,也反應出了內心思想。每一次班會對學生都是一次無形的教育和鼓勵,隔一段時間舉行一次班會絕對會是最好的絕定。用科學的理論引導學生走正確的道路,不要有思想發茬,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一般來說輔導員都是較為年輕的剛畢業的同志,這就更加要求輔導員和學生之間要共同探索和研究。思想得到碰撞,情感得以分享,在不斷的努力創新中形成更良好正確的人生態度無疑更是錦上添花。
二、主題班會開展的形式以及注意事項
(一)班會的安排設計。一場好的節目必要需要前期的細心策劃和精密安排,一場班會也不例外,要想開展一場完整,有高度的班會當然也需要前期做準備,為班會定制主題,為班會設計環節,節目等。其中則是非常重要,主題一定要有針對性,整體與細節出發,主題一定要符合學生發展的需要,始終起到能夠教育學生為基本點。對班會做出具體方案,落實到每一個環節,緊緊圍繞主題,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質和本能鼓勵學生進步,充分體現班會的所起到的重要性。
(二)班會注意事項。班會是由學生和老師組成,擁有活躍的氣氛是班會的關鍵,這就要求學生和輔導員一定要積極參與其中。充分準備班會所需要的物品,讓學生能夠動其手,動其口,動腦,充分鍛煉學生的表現能力,讓學生能夠全方位的體現展示自己;班會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鍛煉學生,讓每位學生都能夠鍛煉自己,從一句話不敢說到和到和大家成為朋友,這就是一種改變,這就是一種成長。在每次班會的開展過程都不要忘記嚴格貫徹落實學校教育培養指導方式,始終要堅持以人文本。
(三)班會開展要合理適當,不可以空談,亂編。要以班級的內部實際問題為主。人是多變的,往往別人的行為能夠導致自己的行為;思想也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改變。只有學生能夠全部經歷學習的時候,才會被更多的學生當作自己努力的動力,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有數據體現,高職院校學生更希望自己比其他人過的好;生活工作有保障事事可以順心;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貢獻的人,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愿望。所以,輔導員就要從學生的心理出發,圍繞主題對學生進行喚醒、引導,加強學生的思想和努力的動力。
三、高職院校對學生管理起的作用以及意義
(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是思想以及人生價值觀。由于高職學校的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在認識問題和處理問題上占據太多的主觀意念,只能片面的認識事情,甚至脫離現實,不能夠腳踏實地的工作。只想擁有安逸的生活卻不懂的去付出和努力拼搏。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都沒有吃過苦,不知道工作的困難以及社會的艱辛,讓學生多了解社會,懂的付出才有收獲。一個人只有擁有好的思想菜會成為有用的人,才會成才實現自己的自身價值。培養學生的艱苦耐勞的精神,培養學生不怕吃苦的精神,培養學生敢于奉獻的精神。使學生都能夠擁有好的思想態度,好的態度決定人生的高度,培養學生正確的心理認識,使學生能夠全面健康的發展和成長。
(二)幫助學生掌握職業技能。即將踏入社會的學子們擁有一門好的技能能夠更好的找到工作,幫助學生多了解所學專業,利用業余時間談談以后的工作前景和狀況,提高學生對所學專業學習的興趣,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所以學生的職業技能的掌握也是非常重要,學會專業技術便于以后踏入社會不會被就業壓力所迫。輔導員和專業課授課老師要同時共同培養學生熱愛學習的興趣,為學生專業知識問題解惑,為國家培育出一批有真正實力,真正技術、真正能夠吃苦耐勞的畢業生隊伍。
(三)有利于學校學生的管理工作。針對高職院校的學生,高校管理已是一件非常難的事,高職院校學生不再像是以前的小學生可以采取嚴格的規章制度,即將成年的他們,院校需要采用一種合理的方式去處理。在班會過程要適度宣傳學校的規章制度,讓學校多了解學校,以便學生不會輕易犯錯誤。高職院校管理通知可以通過班會的形式下發到每個班級中,讓每一位學生都知道了解。學生管理工作應當放在首要位置,專門設立學生班級班會報告處,記錄每一次班會的主題以及主題。
篇8
(一)公安院校教育特性要求公安教育信息資源共享公安院校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教育,不同普通的國民教育。一方面公安院校教育的對象是警察。縱觀世界各國警察教育模式,其教育管理體制都是相對獨立的,實行軍事化的管理模式;公安機關擁有對公安院校的獨立領導權;教師具有雙重的身份(既是警察又是教師);學歷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院校與公安實戰部門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實行全員的和終身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公安院校教育的內容,特別是專業內容與普通國民教育區別較大,保密性強,許多信息不能與互聯網共享。因此,建設具有公安教育特色公安教育網(互聯網與專網),實現公安教育信息資源共享就成為了公安院校教育長遠發展的重要內容。
(二)公安隊伍整體素質提高需要分享最優秀的公安教育資源將全國公安院校的優秀專業和學科進行了有機集成。把全國最優秀的教育資源集中在一起,實現優秀教育資源在全國范圍內的充分共享,使民警培訓教育最優化,從而促進民警隊伍素質在全國范圍內的整體提高。避免了公安院校教育各自為戰,重復、低層次、粗放的教育。為國家節約教育成本。
(三)公安教育信息資源共享促進公安教師和教官水平提高公安教育信息資源共享對促進公安院校教師和從事公安教育的教官隊伍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也具有重要意義,它通過公安教育網絡化實現了公安院校教育與公安實戰的有機結合,一方面使公安教育更具有現實性、針對性,促使公安院校教師提高實戰能力。另一方面,網絡教學資源共享對教師和教官都了一個更高的要求,客觀地促進了他們對公安教育的研究,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二、雙網成果:公安教育信息資源共享經驗借鑒
(一)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公安教育信息資源共享提供了可能全球信息化的發展,使網絡伸延到各個角落,對傳統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院校教育也發生了重大變革,在內外環境方面,院校教育變成了全球網絡中的一個結點;在教育教學功能方面,從校內延伸到校外,并形成了一個由普通高校與其他教育機構、政府部門、各行各業、家庭、企業以及整個社會緊密聯系起來的全國性的遠程開放性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共享與教學管理的新體系。這就為建立公安教育信息資源網,實現公安教育信息共享提供了可能性。另外,從公安機關來說,公安部建立了中國警察網,各地公安機關也都在互聯網上建立了自己的共享平臺,這也為建立中國公安教育信息資源共享提供了借鑒。
(二)“金盾工程”為公安教育信息資源專網建設提供了保障為落實“科教強警”戰略決策,1998年公安部提出在全國實施公安工作信息化工程建設計劃,即“金盾工程”,1999年正式啟動。“金盾工程”建設,全國公安機關實現了“信息化基礎設施比較完備,信息應用種類比較齊全,部分公安業務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實現信息化工程流”的目標。公安信息化初步呈現“縱向貫通、橫向集成、互聯互通”的整體格局。目前,公安信息網已覆蓋32個省廳、478個市局、3361個分縣局和平力7萬多個基層所隊。“金盾工程”建設為公安教育信息資源專網建設,實現公安教育信息資源共享提供了保障。
(三)公安校園網建設為公安教育信息資源共享奠定了基礎各公安院校根據國家教育部的要求及院校發展的需要,在校園網建設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特別是在互聯網絡方面,不但加入國家級的信息資源共享體系,而且自發建立區域性的信息資源共事體系。如:各種圖書館聯盟的建立等。有些院校還在公安網中專門建設了自己的網站,供本地區公安民警共享。這都為公安教育信息資源共享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三、對策建議:公安教育信息資源共享機制保障
(一)雙網建設,理念領先公安教育信息資源共享首要問題是建立公安教育信息資源網絡。我們可以仿照公安部的模式實行雙網并進,在互聯網和公安網上分別建立公安教育資源網,以實現公安教育信息不同方位的共享。它應是涵蓋全國公安教育系統,具有全國聯網的信息系統接網功能。實現公安教育信息資源共享,在理念上應明確:一是要考慮公安院校師生和在職民警的需求。公安教育信息資源共享是為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服務的,因而無論內容還是功能上都應充分考慮公安院校師生和在職民警的需求,具有可利用性,使民警、學生、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能方便、及時、準確地獲取所需信息。在了解用戶需求的基礎上,必須進行反復需求分析,即結合實際情況,從更加專業的角度對用戶提供的需求信息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表述。二是要體現公安院校教育和公安工作的性質。一方面必須緊密結合全國公安信息化建設的實踐,在公安院校和全國公安機關之間用網絡架起一座理論聯系實際的橋梁。通過網絡讓教師和學生及時了解和掌握全國公安工作的動態和發展;通過網絡了解全國公安信息化建設的成就;另一方面充分重視公安教育信息網絡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保證網絡的安全和公安內部信息特別是違法犯罪信息不泄露。三是體現資源與信息的互聯互通。現有的公安院校擁有各自的核心優秀資源,且在公安教育信息資源網絡建設上都有各自的優勢,如果能夠通達網絡方式,使各級各類公安教育互聯互通,實現資源共享,有利于節約資源建設成本,降低教育費用,使各教育資源形成聚合效益。
(二)分別接入,專門管理從一般意義上說信息共享是不同層次、不同部門、不同信息系統間信息和信息產品的交流與共用。被共享的信息在被共享時。一般需要相關的環境。根據公安教育的職責和工作機制,公安教育信息數據大部分來自各公安院校、公安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公安基層,既有服務公安工作的內部環境,還有服務社會的外部環境。因此,公安教育信息資源共享必須是能夠覆蓋全國各公安院校和公安機關、科所隊等基層部門并能服務社會的雙網環境。在具體措施上:一要使互聯網和公安網分別接入,搭接無限的學習資源,實施公安教育信息資源網絡三級管理。要把全國各公安院校所建的網絡信息資源,按照不同內容和要求分別都搭接到互聯網和公安專網上,建設互聯網的公安教育資源網和公安專網公安教育信息資源網。在學校教育和公安部門之間用專網架起了一座理論聯系群眾的橋梁。公安專網與校園網銜接后即可形成公安教育信息資源網絡的兩級管理模式:一級中心,即公安部教育信息資源中心。二級中心,即公安院校教育信息資源中心。二是完善校園網建設,實現院校教育數字化。校園網是公安教育信息資源共享的主干,是基于公安院校內部的計算機信息網絡。其核心功能是提供各種信息資源的共享;教學資源的共享;教育知識教育技術的共享;管理信息的共享以及加強師生之間、教師之間、管理者與教師之間的交互。
(三)設立規則,改革體制公安教育信息資源共享應按照業務關聯的原則來構建統一信息平臺,實現信息的協同,使各類信息資源能夠統籌管理、關聯應用,解決相互制掣封閉的突出問題。按照公安部“金盾工程總體方案設計”的要求,建立全國統一的公安教育信息資源網絡開發平臺,通過多個系統的整合和聯通,逐步實現全國范圍內信息共享,最終實現公安大教育格局。在平臺建設上:一要制定標準。這是實現公安教育信息資源共享的前提,如果不制定統一的管理標準,沒有共同遵守的準則,各地建立的教育資料不統一,所使用的管理系統不統一,工作環境不統一,相互間不能交流,就不能實現教育信息的共享。因此,制定并執行統一的標準,在公安教育信息資源網絡建設中大力推行標準化,是實現公安教育信息資源共享的重要工作。二要改革體制。公安教育信息資源共享是一個全局性的建設任務,它的實施將深入地影響到公安機關各類用戶、各個管理機構和部門。在實施過程中,需要一個部門能夠超越各職能管理部門的權威,對學校信息化有決策能力,起到協調各管理部門之間的關系的作用。從實際工作出發,應當建立一個能夠協調各個部門,負責全局信息化建設、信息管理以及具備技術研發支持服務能力的應用服務提供部門。
篇9
法制教育課程的設置,必須服務于法制教育的理念和法制教育課的本質。法制教育的理念要求將法制教育課從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知識化教育中解放出來,設置成獨立的法律基礎和法律技能的教育課。職業院校法制教育的本質是以廣大在校學生為對象,以法治和法律為內容,以培養其法律素質、傳授法律技能為目的,以學法、知法、守法、用法、護法為主旨,展開的教學活動,是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社會實踐教育三者的合一。法制教育的內容設置要從注重學法轉變為注重用法。職業院校的法制教育是為了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法律信仰)和法律知識(法律技能),主要應包括法學基礎理論、基本法律知識和法制觀念教育。通過一定量的法學理論教育,學生掌握法學的基本觀點,在思想上樹立起法律權威;通過講解和介紹憲法,了解憲法是民主制度的產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樹立國家主人翁意識;結合不同專業,有選擇地向學生介紹一些與專業密切相關的部門法,培養學生守法、護法、用法的知識技能和自覺意識。目前,不同類別的職業院校整齊劃一地以開設一門法律基礎課,由于課時少,內容龐雜繁多,教授者,猶如蜻蜓點水,匆忙趕進度,只能是簡單地進行一系列知識羅列和堆積;學習者往往疲于應付,死記硬背,應付過關考試,師生都苦不堪言。這顯然有悖于法制教育的真實目的。在法制教育的內容選擇上,比較合適的做法是在不同類別的學校開設不同層次的法制教育課。根據學生所在的學校類別、所學的專業及各校的側重點需要,除進行憲法、刑法、民法等大法的一般性普及外,還開設一些與各校專業(行業)相關、與各類學生受體相通的法律課程,使法制教育貼近學生的生活,融入學生的內在性需要。
二、法制教育教材的改革
除了《法律基礎》主教材外,各職業院校還可以根據本系統、本校的專業和對應的職業的特點,結合與之相關的部門法的內容,簡明扼要地編著對主課程具有輔助、補充作用的選修課教材。配合學生就業和創業的需要,可加以《勞動法》、《合同法》或有關工商、金融、會計等部門規章的重要內容,作為《法律基礎》課的深化和延伸,以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步入社會的用法能力,這才算是達到《法律基礎》的教學目的。為了不使必修和選擇課的教材陷入抽象無趣的地步,也可以在輔助教材的下半部分收編一些教學案例,這些案例具有以下特征:
(1)能充分體現法律或部門法的基本原理;
(2)結合學生的專業和未來就業的職業特點,以相應的部門法的基本規范和運用規則為內容;
(3)配合當前的時勢特點,增加反映當前青年人的普遍訴求,或者代表了與專業相關的該部門法發展變化的新趨勢的內容。現行教材中的一些常見的法律名詞,完全可以放在案例中加以注釋的方式,讓學生們能夠在理解中實際運用它,而不必死記硬背大量的名詞;這一來,教材的編排體例就搞活了。這樣編排的教材,不可能不受到學生的歡迎,且完全可以作為其職業和專業化法律素質培訓的選擇課。經對職業院校的特點就是職業性較強,學生實習和實際工作的機會較多,在法制教育中,應充分利用職業院校的這一特點,圍繞學生所學專業的特征以及職業預期,在開展普及型法律教育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法制教育層面,創新教育模式,應當開辦部分與各專業職業發展相關、高職學生普遍關心的課程,可以通過專題講座等形式,增加學生對專業相關法律的關注,使法制教育貼近學生的需求,融入職業發展的內在需要。例如,對于物流專業的學生,如果能夠開設《國際貿易法律法規》、《國際商法》等課程,將對學生法律知識積累、法律素養提高起到更加積極的作用;對于輪船航海等專業的學生,開設《交通法》、《海商法》、《國際法》等課程,對于財政金融專業的學生開設《金融法》《稅法》等課程,這些將有助于他們提高就業能力。只有讓高職學生切身體會到法律對他們學習、就業甚至一生的影響,他們才能夠保持對學習法律的高度熱情,進一步促進法律意識的培養,提高自身實際職業能力。
三、法制教育教學方式的革新
(一)組織模擬法庭。這個做法以往就有,但調查顯示學生們仍熱衷這個方式,因為其參與性和綜合功能比較強的緣故,在采用這個方式時,要注意選擇適當的案例,對非法律專業學生而言,選擇理論難度不大、受人們關注的典型案例或與現時代年輕人關系密切的案件會比較容易發揮。同時,應注重教師的指導作用,可以對案件程序和理論要點作劇本式的安排,以增強其表現力和表演功能,顯現出模擬法庭的參與性和觀賞性。
(二)討論式教學。這個關鍵要有好的、大家關注并容易產生不同見解的題目。討論的形式可以靈活多變,老師事先作一些必要的提示,也可以要求分組討論中選派代表做總結發言。
(三)開辟第二課堂。這是最靈活、最多樣化的嘗試,比如組織大家到相關的法庭旁聽一些大案、要案,參觀監獄,組織下鄉普法,在重大節日在校園內外宣傳展開法律咨詢活動,組織法律社團和校園法律援助機構,開辟法制園地宣傳欄等,師生共同攜手豐富校園的法律與文化活動,都能令人感受到良好的法制教育的氛圍。
(四)組織法官、檢察官和法學專家開設法制教育專題講座。如果配合適當的主題,比如宣傳新法的誕生、重大的法律制度的變革,這樣做法效果會更佳。其頻次以每學期二至三次為適宜。以上方式可以齊頭并進、多管齊下,也可以著重采用其中的二三種方式展開,教師們可以根據本校的教學條件和學生群體的不同愛好選擇性地適用。五、建設優良的法制教育師資隊伍在當前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制教育課合并的情形下,法制教育課的師資隊伍得不到保障,非法律專業學位的老師任課的比例居高不下,還有大量的以政治教員和輔導員兼任的情況,情形不容樂觀。這些非專業人員接受繼續教育和培訓、得到再提高的機會不足,教師隊伍整體的專業素質提升的速度偏緩,遠遠不能滿足高職院校法制教育深化和創新的需求,這是現狀。建設優良的法制教育師資隊伍,一方面應從法律專業人士和法律學位應屆畢業生中招聘適用人才,確保法制教育課教師的學歷和專業水平,這是居于第一位的。其次就是教師隊伍的繼續教育和專業培訓的機遇問題;當然,在全面實現法制教育教師隊伍的專業化之前,這是必要的權宜之計。第三,也應注意教師隊伍年齡與教學經驗、法學專業學位與法律實踐經驗的搭配,利于教師群體共同提高。第四,在有條件的院校,可組建法學課教研組,共同研討開拓高職院校的法制課教學,發揮教師隊伍的集體力量。
四、結語
篇10
1.1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相比于其他教育門類的教育目的,高職院校教育人才的方向非常明確,即具有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高等職業人才,所以,作為高職院校的一種教育手段,高職教育信息資源也具有著重實踐、重創新的特點。創新性相比于實踐性是更為高層次的要求,采取創新的辦法去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這就必然對教育信息資源提出了更為高層次的要求。
1.2高職院校實現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高職院校實現教育信息化,不但是黨和國家的重要戰略部署,而且也是客觀實際提出的要求。由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的迅猛發展,整個社會對于人才的判斷標準也發生了本質上的改變,從以往的重學歷的“學歷人才”轉變為現在更為看重能夠在新興產業和創新上有所作為的“能力人才”。因此,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的本質決定了高職教育的信息化過程,這不僅是對當前高等職業教育工作的期盼,也是一種極為現實而嚴峻的要求。
2高等教育信息資源的不足之處
2.1開發上的基礎薄弱相比于其他高等教育院校的信息資源,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信息資源存在著極為明顯的不足,有如投入和重視程度不夠,使得許多企業不愿開發相應的硬件或者軟件設備,這無疑阻礙了高職院校教育信息資源的進一步利用和發展。此外,由于缺乏相關的國家標準,導致不同公司生產的不同的教育信息資源系統互相之間無法兼容,有的甚至相互矛盾,這對于高職院校應用教育信息資源實現教育現代化是極為不利的。
2.2管理中的認識不足一部分高職院校對于教育信息資源的認識程度不足、重視程度不夠,存在著較為明顯的重硬件、輕軟件的現象。此外,許多院校對于教育信息資源既沒有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也沒有進行長遠的發展規劃,使得各個院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施,缺乏統一的校內監管和整體監管,導致極度不重視和盲目投資兩個極端并存。
2.3利用上的方法失誤目前,相對于其他教育開支,對于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投入顯然不足,硬件存在著極為明顯的缺陷,系與系之間、學校與學校之間存在著極度的不平衡,從而導致高職教育信息資源無法得到有效利用,從側面導致了教育信息資源所需要的信息采集、信息管理、信息利用等手段無法顯現出應有的作用。
2.4信息共享上的障礙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信息資源處于無系統的狀態,學校之間各自開發自己的信息資源網絡,但畢竟能力有限,無法滿足學生和教師的需要,許多優秀的教育資源沒有得到重視,或者由于學校水平的限制,沒有能夠得到真正的利用,致使全國高職教育信息資源網絡的總量嚴重不足。
3對當前高職院校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建議
3.1制定完善的發展計劃教育是中華民族的百年大計,直接決定著國家的興旺和民族的未來,所以,若想真正實現高職教育信息資源的發展,必須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客觀實際的發展計劃,以此作為發展的主要依據,指導高職教育信息資源的健康、快速發展,這不僅是成功的有效保障,而且也是教育工作長遠性、可持續性的必然要求,必須要實事求是、著眼未來。
3.2建設科學的管理制度任何計劃都無法自我產生和行為,必須依靠一定的制度去實現,所以,未來必須建設一整套科學的管理制度,改善管理體制,注重平衡發展,并且注重各不同高職院校之間、高職院校各系之間的信息資源的共享,實現學校-教師-學生三者之間的無縫對接,讓信息資源能夠得到真正的利用。
3.3建立優秀的信息資源網絡資源若想得到人們的充分認可和利用,必須具有方便、簡單、快捷、有效的特點。針對學生,應當開發可以簡單、方便地進行資料查詢、課表查詢、成績查詢等內容的信息資源,而老師應當具有可以對學生成績、日常出勤進行快速科學統計的信息資源,并且可以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方便學習和教學。
3.4擴大利用范圍目前,高職院校中的教育信息資源仍然停留于檔案管理和課件制作之上,利用范圍較小且效率較低,故應招聘專業的信息資源建設、維護人員,并且應當對高職院校老師和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他們應用信息資源的能力,讓信息資源能夠在高職教育教學中發揮更為突出的作用。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