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自我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16 05:13: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診所自我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診所自我總結

篇1

一、中國診所法律教育的同化

診所法律教育在中國經過十年的推廣和實踐,已經完成了從理念突破到實踐操作的破冰之旅。作為一個西方的舶來品,診所法律教育在中國被引入后,接受了美國診所教育的先進理念與核心價值,開設法律診所課程的各法律院系提供了像美國法學院一樣的診所教育課程。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同化過程與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體現了診所法律教育的精髓

(1)教學目標的能力性。對于診所法律教育的目標,從美國法學院開設診所法律課程的實踐來看,診所法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為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服務,讓學生掌握辦理真實法律案件的基本技能,將法律知識學以致用,學會“像律師那樣思考問題”。中國診所法律教育也以此目標的實現來指導診所教學,“通過診所教師指導學生參與法律實際應用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法律實際能力,促進學生對法律的深入理解,縮小學院知識教育與職業技能的距離,培養學生的法律職業意識觀念”。[3](P3)

(2)教學內容的實踐性。診所法律教育包括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兩部分。在課堂教學環節,診所教師在課前要對所講主題根據自己專業特長和實踐經驗,結合律師的法律職業技能要求進行認真的設計,準備實施方案,課堂上學生主要通過角色模式、案例討論等方式,獲得許多法律實務方面的經驗和技巧,如:如何會見客戶、如何調查取證等;在實踐教學中,在診所教師切實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辦理真實案件,參與案件的全部過程和細節,訓練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法律職業技能和職業責任心,提高其法律應用能力,使他們獲得模擬練習中無法獲得的經驗。

(3)教學方式的開放性。在診所法律教育中,學生是教學的中心,教師的作用僅僅在于引導、幫助和建議。在課堂上,采用角色模擬、互動式、分組式、提問式和討論式等開放式的教學方法,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教師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教師和學生真正平等地進行交流。“老師在聽取學生意見的過程中,適當地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并由學生自我總結討論的情況,老師針對不同的觀點進行簡短的評述。診所教育,老師在教學中充分體驗到學生的感受和表現,這是一種教學相長、互動交流的模式。”[4](P95)在課堂外,診所教師通過電話、郵件、面談等方式指導學生辦案,把學生置于律師的角色,辦理真實的案件。可見,診所法律教育的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要求學生從經驗中學習,從實踐中學習,并在實踐中反思。

(4)教學評估的獨特性。對診所教學評估是診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首先,評價是持續性的,貫穿于整個診所教學活動中。其次,評價的方式是多樣化的,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間的相互評價、指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當事人對學生的評價等。最后,評價的標準不是案件的輸贏,而是學生通過實踐所獲得的技能,以及為獲得這些技能而進行的努力與思考。

2.診所類型的專門化與多元化

美國診所法律教育經過近五十年的發展,診所類型呈現出專門化和多元化的特點。美國的法學院在原有的移民、婦女權利保護、刑事辯護、調解、社區等診所類型的基礎上,創造性地設立了新的法律診所類型,如哥倫比亞大學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律診所、環境法診所、國際人權診所、數字化時代的律師執業診所;哈佛大學的家庭暴力診所、健康保障診所;耶魯大學的颶風災害救濟法律診所、監獄法律援助診所。這些診所類型的設立反映了美國法學教育的務實精神,以及對社會的高度關注。[5](P10-14)目前,我國診所法律教育在診所類型上的發展也體現出上述特點,如西北政法大學設立了刑事診所、民事診所、立法診所、公益法診所、社區診所、勞動法診所;清華大學設立了消費者權益保護診所、勞動者權益保護診所;中國政法大學設立了刑事診所、青少年越軌診所、知識產權診所、勞動法診所、行政法診所;武漢大學設立了社區診所、調解診所;揚州大學設立了婚姻家庭診所。診所類型的專門化與多樣化給中國診所法律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景象,“有中國特色的診所教育已初步形成”。[5](P19)

3.法律診所積極開展對外合作

美國法學院在推進診所教育的過程中,對過去法學教育中學徒式的教育方式進行了改革、完善和創新,與校外的法律援助機構、律師事務所等實務部門建立了廣泛的聯系,為診所法律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實踐場地。中國各高校的法律診所與社會服務機構的合作也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如清華大學與北京市工會合作設立了調解診所,與北京市律師協會憲法與公民權利保護專業委員會合作設立了公民權利保護診所。據調查研究表明,各高校法律診所對外合作的主要對象是各級各類法律援助機構,如中國政法大學行政法診所與北京市司法局和昌平區司法局合作,在中國政法大學設立法律援助中心;北京大學法學院與密云縣司法局合作;貴州民族學院、黑龍江政法管理干部學院等高校紛紛建立了地方法律援助中心(處)的工作站,為法律診所學生進行專業實踐提供了較好的平臺,切實有效地推進了診所法律教育。法律診所通過對外合作,一是解決了診所案源的問題,擴大了法律援助案件的受案能力;二是解決了學生辦案身份的問題;三是部分地解決了診所運作的資金和指導教師缺乏的問題。[6](P20)

4.診所教師來源的多樣化

診所法律教育的實踐性特點決定了指導老師除了要具有深厚的法律功底外,還需要有豐富的法律實踐經驗,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雙師型”人才。從美國法學院診所法律教育師資隊伍來看,除法學院原有的教師隊伍外,還聘請有豐富實務經驗并熱愛法學教育的律師參與教學。與之相同,為了更好地提高診所教育的教學質量,國內較多高校法律診所聘請校外實務部門中熱心于診所法律教育的專業人士,如法官、檢察官、律師、婦聯等社會團體中的法律工作者作為特邀指導教師,參與診所課堂教學和對學生進行具體的實訓指導,實行校內教師與校外聯姻方式開展診所法律教育,目前已經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中國診所法律教育的異化

診所法律教育以律師職業訓練與職業道德教育為基本內容,彌補了傳統法學教育方法的不足,大大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提高了法學教育的質量。可以說,每一個開設法律診所課程高校的法學專業學生都要“擠破腦袋”才能參加該課程的學習。但是,中國診所法律教育在實踐運作中,出現了有別于其來源地美國診所法律教育理念與核心價值的異化現象,這應該引起診所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和關注,并亟待加以矯正。

1.將法律診所定位為民間法律援助機構和學生社團在學界,有人把法律診所定位為“高校法學實踐教育機構、公益法律服務機構和學生社團三位一體的結合體,以高校學生社團組織的形式,承載著法學教育和公益法律服務的雙重功能”。[7](P3-5)筆者對這種觀點不能認同。

首先,法律診所這一概念有兩層含義:一方面,法律診所是一門法學專業的實踐性課程。診所法律教育模式在中國各高校法律院系的推廣主要依托的是法律診所這門課程;另一方面,法律診所是法學專業學生進行實踐的基地。也就是說,法律診所課程的運作就是以“法律診所”這一實踐基地作為載體。一般情況下,學者們在談及“法律診所”這個概念的時候都是從這兩個角度來界定的。

其次,盡管法律援助是法律診所課程教育的重要內容,但是法律診所不能等同于法律援助機構。診所法律教育的目標之一是為社會提供法律援助服務,這與法律援助的目標是一致的,然而二者卻有本質的區別。從性質來看,法律診所是法律院系學生進行實踐的基地,診所法律教育追求的是教育效果,即對學生的法律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的培養;而法律援助是一種司法的救濟制度,它所追求的是維護社會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從案件范圍來看,法律診所學生的案件是診所教師挑選過的,“診所受理的案件具有局限性,診所往往需要確定某一類特殊群體作為援助對象,辦理同一類別案件。這是診所永遠無法也不可能取代法律援助機構的地方”。[8](P63)換言之,診所學生所的案件只是國家規定的法律援助范圍的一部分,通過案件的首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再次,法律診所更不能定位為學生社團。眾所周知,學生社團是學生自我管理的學生自治組織,以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鍛煉為目標,在高校一般掛靠在校團委,接受校團委的統一領導。相反,診所法律教育的主體是指導教師、學生和當事人,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學生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參與法律實踐的過程,學習職業技能。同時,各高校的診所法律教育接受的是中國診所教育委員的指導。可見,把法律診所定位為學生社團是對診所法律教育的重大誤解。

2.法律診所課程被邊緣化設置

美國作為診所法律教育的故鄉,大約90%以上的法學院都采用診所教育方法。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不僅為法律診所教育課程提供教學經費,法學院的十多間辦公室專門提供給法律診所使用,而且學生選修法律診所課程的學分高達7學分。由于學校的重視和法律診所課程出色的教育效果和良好的社會反響,使法律診所課程受到了學生的普遍重視和歡迎。[9](P415)然而,中國診所法律教育在法學教學體系中尚未進入主流課程系列,被邊緣化設置。從目前開設法律診所課程的院校來看,都是將診所課程作為一門實踐類課程,絕大多數學校將其作為專業選修課來對待。甚至有的學校尚未將此課程列入教學計劃,而是作為一門特殊課程來處理;也有的學校雖然開設了診所課程,但是根本沒有課堂教學這一環節,選修此課程的學生直接在法律院系老師或者律師事務所律師帶領下辦案。這使診所課程的存在或者可有可無,或者被邊緣化,并非不可或缺。究其原因,受傳統法學教育觀念的影響以及診所教育的高成本,有的領導和老師并不不認可這門課程,在他們看來法學專業的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只有短短幾年,他們以后有相當多的乃至終生的時間從“實踐中學習”,因此,更應當在學校期間集中精力學習知識,提高法學理論素養。這表明較多法律院系還沒有真正認識到診所法律教育在法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診所教育對主流法學教育影響不大。

3.診所教師的兼職化與年輕化

在美國大多數大學的法學院,從事法律診所教育的教師大多是中年以上,具有豐富的律師執業經驗。在耶魯大學,從事診所教育的教師人數已經達到法學院教師人數的25%以上。[9](P415)而且法學院大部分診所教師都是專職的,不用承擔診所課程之外的其他專業課程,在職稱晉升上也有不同于法學院其他教師晉升的評價標準。我國目前的診所法律教育中,師資隊伍呈現出如下特點:其一,指導教師兼職化。與美國擁有專職化的診所教育師資隊伍不同,我國從事診所法律教育的指導教師首先先完成正常的教學與科研任務,然后才是他們診所教育中的指導任務,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其二,指導教師非專業化。絕大多數法律院系的診所教師都沒有受過相關的培訓,對診所教育的理念與課程設計缺乏認識。較多教師充當診所教師不是因為自己的興趣與追求,而是為了滿足診所教育的師生比被拉過來的。其三,指導教師年輕化。由于診所課程的邊緣化設置與付出精力太多,較多法律院系讓年輕的教師充當指導教師,年輕的教師由于資歷淺不好推辭。這些年輕教師大多研究生剛剛畢業,雖然具有較高的法學理論水平,但實務經驗不足,有時無法對診所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在2009年診所教育論壇暨年會上,筆者對診所教師的整體相對年輕深有感觸。

4.個別院校法律診所課程的虛置化

據筆者調查,國內開展診所法律教育的個別法律院系由于對該門課程的不重視,導致法律診所課程被虛置化。主要表現在:其一,診所課堂異化為普通課堂。一方面,有的學校把法律診所課程僅作為一門專業選修課對待,并沒有建立一個遴選機制,導致參加法律診所課程學習的人數以及師生比與其他課程沒有差別。另一方面,診所教師在課程上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與普通法律課程沒有差別,根本沒有體現診所教育的精髓和核心目標。其二,診所課程缺失課堂教學環節,異化為專業實習。有的學校診所教師直接把學生放在律師事務所,讓學生在律師的帶領下辦案。事實上,這改變了診所教育所倡導和實踐的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學互動和相長的教育理念。

篇2

【關鍵詞】區域活動 幼兒教育 自主性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031-01

一、幼兒區域活動的含義及特點

所謂區域活動是結合幼兒的實際需要、個人興趣在幼兒教育目標的指導下在教學活動場地內劃分出特定的區域,并投入對應的活動材料,制定具體的活動規則,由幼兒自主選擇、自主活動的活動模式。在區域活動中,幼兒與環境相互作用,在活動中積累、修正、表達自己的經驗感受,從而獲得情感、認知、社會性等多個方面的發展。區域活動強調幼兒的自主選擇、自我協調與自由交往,從而對幼兒自主性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由此可見,幼兒區域活動體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首先,活動自主性。老師有意識的創設活動區域,對幼兒的游戲、學習產生影響,整個過程中均由幼兒自主選擇,強調其主體作用。其次,指導的間接性。區域活動中老師的主要作用是創設活動區域,投入適合幼兒發展的活動材料,相對直接的教學活動而言,區域活動對幼兒的影響是間接的。最后,幼兒可獲得個性化的學習經驗。區域活動中幼兒自由選擇活動區域、活動內容及一起活動的小伙伴,其以固有的經驗基礎來建構新知識,整個過程最大程度上強調了幼兒的個體化差異,促進幼兒獲得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二、組織科學的區域活動,促進幼兒自主性發展的策略

(一)提供開放的區域活動空間

幼兒時期具有喜歡探索、求知欲、好奇心強,并且獨立的意愿也逐漸增強,因此要提供開放的區域活動空間,以滿足其獨立自主的心理需要。具體而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安全性,雖然幼兒園的孩子有些已經具備了自我保護的能力,規則意識也已經建立,無需老師無時無刻的貼身看護,但其自我保護能力相對較弱,開展區域活動的前提就是將不安全因素的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其次,便利性。活動區域要開闊、采光充足,除了必要的活動材料外,不得存放其它設施,以免影響孩子的正常活動;此外,活動區域必須光線充足。再次,動態性。區域活動是動態性發展的,幼兒是在自然狀態下在各個活動區域之間進行自由轉移,因此劃分活動區域時要充分考慮其動態性,以便于孩子們自由活動。最后,自主性。即在安排活動時間時,由孩子們自己決定活動完成時間,老師不得用硬性規定加以約束;且每天安排固定的集體區域活動時間,余下的時間均為非集體活動,由幼兒自己進行自主安排,既保證幼兒教育目標的全面落實,又滿足孩子們自主探索的、獨立活動的愿望。

(二)以幼兒為主選擇適合的活動材料

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該理念在幼兒教育中同樣適用,區域活動中,要以幼兒為主,科學選擇適用的活動材料,具體而言可以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首先,生活化。幼兒年齡雖小,卻也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活動材料貼近幼兒生活更能激發其活動積極性。比如小瓶子、泡沫塑料、包裝盒等,只要老師確定沒有不安全因素,即可投入活動區內由孩子自己探索,幼兒的想象力之豐富是超出成人想象之外的,一個色彩艷麗的包裝盒可能會讓一個孩子玩兒一下午,這對其注意力的培養也十分有利。其次,原始化。幼兒的天性與自然有著密切的聯系,而孩子們對大自然中的各種變化都充滿著好奇之心,這點農村幼兒園的優勢得天獨厚:水、泥巴、沙子、青草、無害的小昆蟲等,均是很好的區域活動材料。比如水,幼兒親近水是天性,老師可以在活動區域設置一個大容器,由孩子們拿各種器皿玩水,了解水的基本特征,探索水中物體的深浮現象,發現物體在水中溶解的過程等,這些均會對幼兒產生意想不到的吸引力;再比如泥巴,可以和了水之后捏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其作用完全可以取代橡皮泥。最后,可以發掘幼兒的潛力。比如樹葉拓畫,蘸上五顏六色的顏料拓在紙上;或者手指畫,用孩子們的小手進行繪畫創作,可以激發其活動主動性與積極性。

(三)采用科學的游戲指導策略

日常游戲過程中,雖然要突出幼兒的主體性,強調其自主性,但是畢竟幼兒的心智發育還未完善,其自我約束能力還相對較弱,需要老師采用科學的游戲指導策略引導其完成活動,以保證活動效果。比如在“醫生”的游戲中,由老師扮演醫院的坐診醫生,而孩子們則扮演來醫院看病的患者,老師就要模仿醫生坐診過程中所用的專業術語,創設真實的活動情境,使孩子們對到醫院就診所需的基本常識有所了解。當孩子們對活動場景有所熟悉后,再引導孩子們輪流擔任不同的角色。需要注意一點,即有些孩子會由于未擔任角色發生爭端,可以用游戲猜拳的方法來解決,或者老師在活動前就設計機動、靈活的活動規則。

三、采用多維度的評價措施,提高幼兒自主活動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促進幼兒活動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孩子們處于平等、民主的教育氛圍可以激發其創新意識與探索精神,從而提高其活動自主性。新課程改革強調“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相應的,活動評價的核心也要側重于建議性指導。“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對于心智發育尚未成熟的幼兒來說,鼓勵性的評價更能激發其自信心。因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多維度的評價策略:

首先幼兒自評,每次活動結束后嘗試做個小結,比如遇到什么問題?還有哪些問題沒解決等,通過自我總結培養其自我反思的能力,積累經驗,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其次,幼兒互評,即將活動作品展示出來,由小朋友自己挑選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并嘗試說明原因。最后,老師綜合評價,在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的基礎上,提高老師的看法與建議。需要注意一點,即幼兒自評與互評過程中可能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差,缺乏邏輯性,老師不必刻意強調評價內容,只需將孩子的態度準確表達出來即可。

參考文獻:

[1]楊小蔚. 淺談區域活動幼兒自主性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1(7)

[2]焦婷. 在區域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主性探究能力[J].學前教育研究,2009(6)

篇3

低年級的學生是非常活潑的,他們愛動、好動,喜歡接受新事物,口算練習對于低年級兒童來說容易產生厭倦情緒,但他們好勝心和自尊心特別強,喜歡參加一些挑戰性的活動。于是我就根據中央電視臺綜藝欄目《星光大道》的比賽形式,設計了一系列的比賽活動,比賽分為兩大部分:小組比賽和個人比賽。每天評出“日冠軍”、每周評出“周冠軍”、每月評出“月冠軍”、每學期評出“學期冠軍”,并給予一定的獎勵,不斷激發他們對口算的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始終沉浸在超越自己的興奮之中。

一、個人冠軍爭奪賽

1.口算“算理小冠軍”

口算能力的培養,要經過一個懂理、會算、熟練、靈活的過程。懂理,就是使學生懂得口算的算理。只有明確算理,掌握正確合理的計算方法,才能熟練靈活的計算。每當學習一部分新的計算時,我就會組織幾次口算“算理小冠軍”的比賽,要求學生說說如何計算出答案的,以及自己發現的口算小秘訣和運算性質等。在學生掌握一般方法的基礎上,啟發學生順向思維、逆向思維進行思考,說出自己的計算方法。最后通過比較,找出比較簡便的口算方法。通過學習,使學生達到懂理、會算,并使學生在學習口算方法的同時,感知、記憶、聯想、思維等能力都得到鍛煉,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

如,在教學“15-9”時,有的學生說出: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5+1=6,有的學生說:把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9=1。還有的學生說出:十幾減9的差總比被減數各位上的數多1,總結出了十幾減9的規律。再如,計算“19+9-9”、“42-18+18”這類的算式時,就會很快根據一個數加上或減去相同的數還得原數的規律算出得數。學生還能根據湊十的方法總結出湊十歌,“1和9來,2和8,3和7來,4和6,兩5相湊剛好夠。”計算時大大縮短了時間,提高了計算的正確率。在這個活動中,學生不但明確了算理,而且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和口算能力。

2.聽算爭獎章

課前,我設計了“神算子”、“口算大王”、“速算小能手”等幾種精美的獎章備用。練習時,口述提前設計好的算式,全班學生在作業本上將口算的結果快速地寫好,前幾名上臺互查,全對的當場獎勵一枚獎章。這種方式可以面向全體學生,能讓口算快的學生保持口算的興趣,使口算速度快上加快;也可以給口算慢的學生一個緩沖的機會,在競爭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并且這種練習可以加大練習量和練習面。

3.口算卡片擂臺賽

每當學完新的口算知識,我就組織學生在家準備一些口算卡片。練習時,大家推薦一名學生為擂主,手持十張20以內數的口算卡片,讓全班學生輪流“打擂”,“打擂者”如能流利地答對擂主出示的十張卡片上的題,就算打擂成功,而成為新的“擂主”,擂主再出示十張卡片上的題,其他同學“攻擂”,依次類推。這樣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口算能力。

4.運用口算簿比賽

指定時間,讓學生在口算簿上算式的后面書寫答案,時間一到讓學生交換本子互改、對答案,當堂評出速算小冠軍。這種速算比賽的形式,可培養學生短時間內認真審題、認真書寫的習慣,又可以減輕老師的工作量,讓老師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過程的設計中,效果比較顯著。

5.搶答賽

如出示口算題“15-7”,要每個學生舉手勢表示得數,一方面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做題,另一方面誰對誰錯教師一目了然。但使用這種方法時,聽到口算快的學生說出答案,口算慢的同學馬上也跟著說,不能扎實有效的訓練到每一位學生,所以搶答這種訓練的方式比較適合在調動學生積極性時使用。

二、小組冠軍爭奪賽

1.小組“口算接龍”賽

練習時,我將學生按座位分成8個小組,口述事先準備好的題目,以“成語接龍”的形式展開比賽,比賽結果以計算全對的而且用時最短的小組為小組冠軍。題目的設計如:8+6=14、14-2=12、12+20=32……通過練習,學生發現了規律:后一個算式的第一個數就是前一個算式的得數,因此學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比賽場面非常激烈。口算接龍活動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口算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記憶能力。

2.小組口算比賽奪紅旗

比賽時,我將全班學生平均分成四組,出示準備好的四組算式,每組十道題,每小組出十人參賽,由老師發令同時開始,每組只用一支粉筆,每組第一個人做完第一道,才允許第二個同學接算下一道。哪組又快又對獎哪組優勝小紅旗。這樣的練習,在培養口算能力的同時,還可以提高集體的榮譽感,這種比賽兼游戲的方式學生特別喜歡,獲勝的小組非常有成就感,失敗的小組也會不氣餒,及時總結經驗,同時可以形成小組互助,大家共同進步的良好學習風氣。

3.男女生對抗賽

比賽時,由學生推薦10名男生和10名女生,進行聽算搶答,其余學生當裁判。老師口述算式,由挑選出的20名學生進行搶答。參賽者先是呈站立姿勢,誰答案錯誤,誰就坐下,退出比賽。誰每次答得都很慢,誰就坐下,退出比賽。最后看男生剩下的人數多,還是女生剩下的人數多,哪隊剩下的人數多,哪隊就獲勝。由于是男女生對抗,學生非常重視結果,無論是參與搶答者還是裁判都很投入。獲勝者歡呼雀躍,興奮異常。沒獲勝的一方也不服輸,期待下次獲勝。這次是裁判員的同學,更是會多加練習,準備下次能參加比賽。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得以充分激發。此外,我還開展了以下游戲活動:典型錯例的“小診所”、自我選題的“小超市”、“風車轉轉轉”、“皮卡丘訓練營”、“手拉手心連心”、“龜兔賽跑”等,讓學生在玩樂中練習、在練習中提高口算的能力。

無論個人賽還是小組賽,我總是經常調換口算形式,將視算和聽算相互結合起來,交替使用,提高學生口算的興趣,使他們的學習心理始終保持著渴求積極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