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學習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31 04:09: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師培訓學習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短暫的暑期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經過這次學習使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下頭就談談我對暑期學習的點滴體會:
1、發展的教師教學觀
處于這種職業境界的教師認為,教師是一種發展學生、完善自我的職業,能以服務社會為自我的職業夢想,并從服務社會的高度賦予自我發展、完善的實踐意義,明確自身發展與學生發展的互動關系,在發展學生中發展自我,在發展自我中服務社會。他是以一種高度的職責感從專業角度來審視自我的教學,反思自我的情感,凈化自我的品德,完善自我的智慧。他能夠自覺地注重教育行為的科學和教育情感的理性,并不斷地追求著學生發展和自我發展的更高效益。
2、教師主角的轉變
在過去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很多教師只滿足于在其中扮演“教材的執行者”的主角,這和教師本身的教學觀有關,也和課改以前我國的大教育體制環境以及其對教師的相應要求有關。但在新的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再走老路,在教學中按照課程的嚴格規定亦步亦趨地進行操作,而很少發揮教師的自主性,那就很難再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了。那么新課程對教師新的要求是什么呢?
經過魏書生教師的講座我認為新課程要求教師努力和學生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教學過程首先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這種交往主要表現為以語言為中介進行溝通,教師與學生憑借自我已有的經驗,用各自獨特的精神表現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經過心靈的對話、意見的交換、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討,實現知識的共同擁有與個性的全面發展。它要求教師不僅僅有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的改變,并且要有主角的轉化——從傳授者、管理者變為引導者和促進者,同時還有個性的自我完善—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風、寬容的態度、真摯的愛心和悅納學生的情懷。此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會受到很多啟發,對學生有更多的了解,這些無疑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3、學生地位的轉變
變過去傳統的被動學習狀態的客體地位為主動學習的主體地位,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愛學”、“我會學”,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學生是共同管理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者,這個觀點必須牢固地札根于教師的頭腦中,切實貫徹于課堂教學的實踐中,這是培養學生主體的必然要求。因為只認識到這一點,教師傳統的一些做法才會相應地改變,才不會像以往那樣強迫
4、在學習新教師法、義務教育法的過程中,我不僅僅更新了自我對法律的認識,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我的法律地位,每個人都享有必須的權利,“平等”的口號不應是嘴上說說而已,落實到實處才擁有意義,否則有法也等于無法了。同時我也認識到作為一名教育前線的教師所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總之,這次學習是我收益很大,我必須要加強學習,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個人總結2
Xx鎮學區組織進行了開學前的暑期學習會,經過這次學習,使我拓寬了學習的視野,更新了教育觀念。下頭談談我對本次學習的心得。
一、加強自身師德修養,展現教師人格魅力教師素有“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美譽。在對靈魂塑造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表率,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全社會禮貌的楷模。為此,教師要時刻謹記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展現自身的人格魅力。
二、用學習引領自身專業成長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正在進入信息社會。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學習就成了當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教師終身學習,不僅僅是時代的呼喚,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教學自我提升的需要。“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教師要善于從教育實踐中汲取能量和資源;善于在任何時間向任何人學習,包括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分享知識;善于和同事交流,擴大
視野,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教師終身學習已成為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促進自身專業化成長,教師就要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擁有自主學習、自我學習的觀點。因為終身學習已成為未來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種“一朝學成而受用終身”的觀點已經過時,人們再也不能只經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獲得一輩子享用的知識技能。僅有主動去掌握新概念,學習新理念,研究新問題,培養適應新環境的本事,才會使自我重視終身受益。
教育是全社會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師身上。時代在變,對人才的要求也在變,教師必須認清終身學習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自覺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以適應現代的教育需要。首先要加強政治思想方面的學習。我國素質教育堅持“五育并舉,德育為首”的原則,教師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觀點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正確的教育觀能夠造就人才,錯誤的教育思想則會摧殘人才。教師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質、教育觀、世界觀和人身觀對學生起直接影響作用。
其次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課程走向綜合化是基礎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身為一名中青年教師,又奮斗在課程改革實驗的最前沿,更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無論是教育家,還是中外名師,他們都具備較深的文化底蘊,這與經
常學習是分不開的。隨著課改如火如荼的展開,我們教師要有一種強烈的資源意識,克服“一支粉筆教下去,一本教案講過來”的人生惰性,自覺拓展自我的思維空間和知識結構,以便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知識的更新換代讓我們的學生接觸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廣闊的課內課外學習資源為他們知識的積累供給了更多的機會。我們在學校學習的那點知識,已經遠遠不夠傳授了。要想成為研究型教師、專家型教師,不學習怎樣能夠,怎樣能勝任更多的教育教學工作?生活是一個廣闊的學習的課堂,有很多東西是我們所不了解的,為了使自我不被社會所淘汰,僅有加緊學習的步伐!一個優秀教師應當抓緊一切時間增加知識儲備,僅有這樣才能用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和學生共同發展。
隨著時代的提高,教育的改革,當今的形勢向每一位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在師一日,便不可荒廢半日。經過學習不斷獲取新知識,增長自身的才干,適應當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勢。為了無愧于教師這一職業,也為了實現自我心中的夢想信念,今后的工作中,我定會更加努力,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完善自我,書寫出燦爛完美的未來。
個人總結3
教師的職業道德,集中體此刻教育職責感,關愛學生和工作效率上。暑假學習正是教師們提升自身綜合本事的好機會。查字典范文大全特意為大家整理了關于暑假學習心得體會范文的相關材料,期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幫忙。
一、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上,教師的主導作用應當體此刻精心的準備上,體此刻簡而精、通俗易懂的語言上,體此刻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形象化的演示上,體此刻能夠及時發現問題的精銳的目光上,體此刻耐心的巡視指導上,體此刻及時解決問題的方法上。
二、相信每一個學生
學生在個性上存在差異,但在智商上是絕對沒有差異的,每一個學生都有很大的潛力有待于教師去挖掘。所以我們應大膽地放開手,讓所有學生去學習,去全力地發揮自我的潛能,并經過教師的培養逐漸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的本事。
三、使學生能真正地成為課堂的主人
進取地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從思維到實踐都得到很好的鍛煉與提高。當堂訓練的方法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留死角,一向處于主動狀態,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取性,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
四、因人施教,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
任何一個學生都有學習的本事,要向讓他們學好,就必須給他們供給學習的基本條件,同時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輔以適宜的指導方法。在不失大局的前提下,讓后進生學好,刺激他們的學xxx取性。當后進生的本事提上來之后,又會產生一些所謂的后進生如此循環下去,后進生在不斷提高,同時整個班級的成績就會提高,而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將會隨之不斷提高。
經過這次培訓,我感觸很深,受益匪淺,自我感覺就像和所有的教師融合在一齊,翱翔在知識海洋中,陶醉不已,流連忘返。不僅僅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了,師德師風也得了升華。為此,我代表所有的教師衷心地感這次培訓我們的“專家、教授、名師”,也期望以后類似的培訓機會延續下去。更期望我市的教育大業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引下,日新月異,與時俱進,大放光彩!
個人總結4
八月的天空,驕陽似火,期待已久的暑期培訓已悄然進行了兩天,
小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在這兩天的學習中,專家們那豐富的案例、精深的理論,讓我深深地嘆服;而他們在自我專業成長路上所付出的努力和到達的境界,更是深深地感染了我的內心。對于教育我有了新的認識與理解,對于人生我又有了新的起點與目標。
首先,xxx教師的專題講座猶如雪中送炭,及時地給正在研究自主教育的我指點了迷津。自主教育正是我最近一段時間苦苦思索而不得其果的一個問題,聽了鄭教師的講座,我茅塞頓開。他的一靠感情二靠制度三靠文化的自主教育管理理念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仔細琢磨,認真思考,經過反復摸索,不斷實踐,研究出更多的有效的能夠共享的自主教育管理模式。除此之外,鄭教師所講的“以人為本,信任學生,依靠學生,激勵學生,發展學生”也讓我感觸頗深,尤其是“信任學生,依靠學生”這兩點,很多的時候,我們教師都會自覺不自覺包辦了教[此文轉貼于育中關乎學生的一些事,對學生的本事和自覺性往往會持懷疑態度,長久以往會導致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被動性,削弱了他們的自信心,而學生的個性也會在這不自主中難以凸顯出來,
“充分給學生位置,有位才能有為;充分給學生放權,有權才能做事”,鄭教師的這一觀點和做法給喜歡一手操辦班級事務的我上了生動的一課。
其次,鄭立平教師“詩意棲居做人師”的教育夢想深深地打動了我,能把教師這一職業和詩意放在一齊,我覺得這是一種境界,這種境界既讓我佩服,也讓我向往!正如鄭教師本人詩意的人生追求一樣,他的講座亦是別開生面地詩意盎然。在教育的路上,我明白了原先我們也能夠這樣幸福。“好的教育靠欣賞,靠喚醒,靠期待。”“植物總是朝著有陽光的方向生長,孩子永遠向著贊美的方向發展。”如何看待教育如何對待工作如何看待學生等等這一系列問題,都是我們日日在做卻并不在乎實效的問題,我們的心不知何時已變得麻木,我們的身體不知何時已疲憊不堪,“愚者以為幸福在遙遠的彼岸,而聰明的人卻總能把周遭的事物營造成自我的幸福園地。”讓我做一個教育的智者,去除那些浮躁與不安,趕走那些虛華與不平,在鄭教師的感染下,愛教育,愛工作,愛家庭,愛生活,愛學生,淡定地享受育人的歡樂!
今日的學習讓我充實,明天的學習值得期待!仰望星空,名師們身上那種從不停止追求教育夢想的精神正在閃爍!俯瞰大地,我們正把初長的根須努力植進貧瘠的土地!在和名師共舞的時刻,讓我們一路歡歌!
個人總結5
時間匆匆的流逝,而我們的暑假生活也即將告一段落,回想著我已經成為過去的暑假生活,不僅僅趣味,并且讓我學會了許多的道理。
暑假生活,是伴隨著炎熱款款而來。而炎熱的夏季往往是考驗人毅力的時候,每個人的毅力不一樣,但求知的大門永遠敞開。就看遠處的你我愿不愿走進。走過了炎熱,也就代表你走上了一個新的起點。
隨著那炎熱的夏季到來,我聽說學校要辦數學奧賽班,我報名參加了??墒窃S多同學怕熱怕累在家避暑乘涼。也就把這大好的學習機會錯過了。俗話說:“學無先后,達者為師。”只要我努力利用這個暑假,我相信我必須比那些沒補習的同學見識廣、收獲多。
最終到了開學前幾天,天氣涼爽,我每一天早到校,認真聽教師講課,仔細記錄,把不明白,的問題畫上圈,問教師。沒過幾天,天氣逐漸增熱,坐在教室里一絲風也沒有,頭昏腦脹,心煩意亂,樹上知了不停的叫。教師講課我一點都聽不心去,我打了退堂鼓,不想了去了。
我無意中看書,看到童第周這篇課文,童第周學習十分差,但他艱苦努力,早上、晚上都合理利用學習,從最終一名成為第一名。我從中受到很大的啟發:無論做什么事要想成功,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和汗水,才能獲得豐收的喜悅。這又使我想起一句名言:“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多么好的名言,我的精神一下子提上來了,我找到了精神需要的補品。向以往那樣,我又好好學習,每一天教師帶我們去知識的海洋,攻破了一道道難關。得到了一份份完美的戰利品。我們高高興興地捧著戰利品,等待下一關的挑戰。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回到。在這短短的時間里我們得到教師的培養,知識的澆灌。并使我們堅定了信念,鍛煉了意志和不斷學習攀登的精神。
篇2
一. 樂觀對待教育事業
回首這半年的教師培訓,真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專家的教育教學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學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特別是xx教授有關《尋找教師的職業幸?!返膶n}講座,真是心生感慨,讓我受益非淺,讓我懂得從平常的工作中去體驗幸福。我們老師面臨著來自自身、學校、家庭、家長等各方面的壓力,面對如此重大的壓力,我們必須先學會愛自己,要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態。因為一個人的心理因素不僅影響到人的健康和壽命,還關系到人的成敗。作為教師要學會調試自己的心理,同時還要學會與學生溝通,用陽光般的心態積極面對學生,才能有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堅持讀書,豐富自己的內涵。
任何人想發展都離不開書,讀書的邊界就是人生的邊界。書籍可以讓我們跨越時空與先哲進行精神對話。給我們培訓的老師,幾乎都談到了這個問題。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僅要讀教育教學方面的書,還要博覽群書。不讀書,如何更加深入地教學,如何在課堂上與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如何與時俱進地掌握教育教學的技巧?在培訓中,我深感自己的差距與不足。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的給自己“充電”。我深感只有不斷的充實自己,博覽群書,授課時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無味。教學需要教師不斷刷新,而不是復制。特別是現在的新教材新理念,為我們教師提供了更寬廣的舞臺,同時也對我們每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更需要有創新的思想創新的理論。因此,以后要堅持讀書,以豐富自己的內涵,讓自己獲得更好的發展。
三、要做創新型、研究型的教師
通過此次培訓,我得以反思自我,尋找自己與“名教師”之間的距離。我經常會思考: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怎樣做才能算是一位好的老師?怎樣成為學生好的引導者?平時我們疲于應付日常教學,很多問題都沒有認真去探究和思考,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不足:
1.教--研分離。“教師在行動研究中成長”,要想成為一名教育科研專長骨干教師,光會教還不行,還得研。要朝著教育特長型發展,這就要求必須在一定行為規范的基礎上,將自身調節機制放在教育活動的控制執行環節上。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要多做創新嘗試,要多研究教育教學理論,以堆積、沉淀并吸收經驗。通過此次培訓使我認識到一個教師不僅要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還應該從經驗型逐步向研究型轉變,教育科研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2、缺乏激情和創新。
通過此次培訓,通過聆聽各位專家的精彩講座,通過與各學員的相互交流,我更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貧乏.我覺得自己太安于現狀、自滿自足多,緊迫感、危機感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縛,惰性大,闖勁少;課堂上展示自己才華多,給學生參與的
機會少。通過培訓,我清醒地認識到:激情和創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師的必要因素.
篇3
關鍵詞: 幼兒教師 教師培訓 對策研究 徐州地區
一、論文研究的意義
近年來徐州地區幼兒教師培訓需求持續上漲,培訓供不應求,但是有的幼兒教師不愿意再參加“假培訓”。針對這一現狀,筆者將從徐州地區幼兒教師培訓現狀、出現的問題和培訓對策研究這三個方面展開研究。
二、徐州地區幼兒教師培訓需求現狀分析
研究者通過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徐州地區幼兒園教師對于接受繼續教育的態度及已有的培訓經驗,還了解徐州地區幼兒教師的素質結構與現狀。并根據以上結果開展行動研究,探討如何在幼兒園教師培訓中實施幼兒教師確切需要的、幼兒教師能夠掌握并運用的多樣化的幼兒教師培訓模式。
研究者對徐州地區5個市轄區、3個縣、2個縣級市的部分幼兒園各隨機發放調查問卷20份,共計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94份。調查結果顯示,徐州市各個市轄區、縣、縣級市幼兒園幼兒教師培訓活動或幼兒教師培訓課程比例為70%。其中,幼兒園教師培訓收費比例為55%,一周兩次課程安排比例為71%,培訓質量為95%,有園本培訓比例為45%,如圖:
在徐州地區5個市轄區、3個縣、2個縣級市中,有37.5%的幼兒園缺少甚至缺失對教師培訓活動的開展,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幼兒園的因素,例如:教師培訓活動開展起來不容易組織和管理,幼兒園缺少相對專業的教師培訓活動場所、材料、計劃,幼兒園會對收費與否,教師培訓活動開展的成果和影響猶豫。二是幼兒教師的因素,例如:幼兒教師對于教師培訓的態度,幼兒教師接受培訓前的關于學前教育的知識技能基礎,幼兒教師的學習方式,幼兒教師參加培訓后是否及時反思并理解運用到日常幼兒園的活動中。
三、徐州地區幼兒教師培訓存在的問題
幼兒教師培訓類型單一,以專家講座形式為主,培訓方會邀請一些學前教育領域的專家進行講座,但是理論內容偏多,實際操作經驗少。培訓教師無法很好地消化,轉化為自己的東西,運用在平時的幼兒游戲與活動中。
幼兒教師培訓內容陳舊,有些培訓仍然以師德和知識技能的培訓為主,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缺乏信息技術的培訓,幼兒教師制作課件,音頻、視頻的制作,白板的使用等。
四、徐州地區幼兒教師培訓對策
(一)培訓類型多樣化
幼兒教師培訓類型多樣化是指以下園觀摩、聽案例分析和專題講座這三種培訓形式為主。前兩種培訓教師的參與程度較高,有利于采取互動方式開展教學。專題講座,教師更加青睞一些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園長和教師,更接地氣。
本調查還發現,教師更加愿意得到的培訓材料是學員的研修成果。研修成果是教師平時實踐而得來的經驗,再加上新的培訓內容,兩者不斷融合碰撞出新的火花,得到反思與提升的成果。學員研修成果體現了參加培訓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所以,培訓者在培訓期間要對教師的文章或作業或論文及參與的研究課題進行及時的有針對性的指導,適當安排教師研討和交流活動。
(二)培訓內容層次化
針對徐州5個市轄區、3個縣、2個縣級市地區的幼兒教師培訓的相關現狀,總結出幼兒教師的培訓要豐富多樣化。以師德為主線,增設計算機等多媒體設備的培訓,讓徐州的幼師學習到發達一線城市的幼教資源。也可以增設信息技術的培訓,讓教師能夠設計出自己想要的課件。
(三)學習方式參與化
幼兒教師學習方式參與化是指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示范課、聽課,調動幼兒教師對培訓課程的積極性,加強老師體驗、理解和運用的一種參與化的學習模式。這種培訓模式需要培訓者的周全考慮與合理設置及教師的積極配合。選擇典型性、普遍性的案例,特別是具有代表性的問題,能夠輕易激發老師對于案例分析的學習興趣,參與和理解運用。在進行課程選擇時,首先要符合幼兒教師的需求,其次是課程內容的豐富性,最后要有利于老師的學一反三,能夠引發教師思考,以及培訓結束后回幼兒園運用。
篇4
關鍵詞:移動通訊(微信);教師培訓;模式
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也給職業學校教師繼續學習帶來了新的機遇。移動通訊(下指微信)具有交流方便、快捷、及時的特點,將這種新型的交流平臺應用于教師培訓,能充分發揮培訓基地的作用,有效延伸培訓鏈條,使培訓者不受時空、地域的限制,及時了解培訓需要,改進培訓方法和手段,創新培訓模式,不斷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教師終身學習帶來新的活力。
一、教師培訓的必要性
在新形勢下,一個合格的職業學校教師要做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提升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學習專業知識、職業教育理論與職業技能,做終身學習的典范;以學生發展為本,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體現“師德為先,學生為本,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
1.教師職業的特點
復雜性和繁重性。教師的勞動是復雜的塑造人的靈魂的工作,是繁重的腦力勞動。
創造性和靈活性。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地運用教育原則,創造性地設計教育方法。
主體性和示范性。教師的勞動除了運用教育手段作用于教育對象外,還要給學生做出示范,以自己的主體形象影響和感化學生。
長期性和長效性。教師的勞動不可能在短期內獲得效果,必須堅持不懈,反復施教,促進學生一步一步地成長。
個體性和集體性。教師的勞動過程呈現為個體的性質,而勞動的結果又呈現出集體的性質。從勞動過程看,教師的備課、上課、課外輔導以及對學生的集體培養都是以個體的方式進行的。而從勞動結果看,教師勞動的效果體現在學生身上,而學生的進步并非某一個教師單獨工作的結果,而是教師集體努力的成就。
正因為教師職業具有以上幾方面特點,才顯示教師職業的神圣、偉大;才要求教師以自學為主,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經常參加教育理論、專業知識、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培訓,不斷總結、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2.教師成長是有規律的,即走專業化發展之路
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通過接受專業訓練和自身主動學習,逐步成為專家型和學者型的教師,不斷積累教學經驗,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水平的持續發展過程,是教師由非專業人員成長為專業人員的過程;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職業專業化的基礎和源泉,是教師專業化的根本。
教師專業發展應遵循教師成長規律。教師成長一般要經過適應與過渡、分化與定型、突破與退守、成熟與維持、創造與智慧五個階段[1]。這五個階段對應于教師不同的成長時期,有著不同的發展基礎、條件、目標和要求,也面臨著不同的困難和障礙。教師要結合自己的教育思想、文化背景、知識結構、實踐閱歷等方面,走教師專業化發展之路。
3.培訓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教師的培訓與教師的專業發展密不可分。教師培訓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教師須經過幾個重要的發展階段,才能成為專家型(或學者型)教師。每個階段,除了自身努力學習和反復實踐外,還要經常參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培訓活動,使自己的教學水平逐步提升,教學效果更加突出。
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已滲透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個性化學習和終身學習已成為信息時代教育發展的重要特征[2]。要實現教育現代化,首先要實現教育信息化,其中教師起到關鍵性作用。教師首先要掌握信息技術;利用信息技術,更新教學理念;利用信息技術,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利用信息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教師必須堅持不懈地學習,利用各種機會參加培訓與觀摩,與同行相互交流教學經驗,分享教學成果,才能成為專業化、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
二、發揮移動通信(微信)在教師培訓中的優勢
截止到2015年6月,騰訊公司統計微信用戶已超過6億,而且還在持續增長中。利用微信來進行教師培訓,培訓者能夠隨時隨地學習,并相互交流和研討。微信應用于教師培訓,不受時間、空間、距離的限制,將培訓延伸到互聯網互通的地方,提高培訓的覆蓋面和受益率。
1.將培訓延伸到了校外,突破了時空觀
微信交流平臺使得培訓者能隨時隨地學習,師生、學員(指培訓者)之間可以快速、方便、即時地進行互動交流。這種新的培訓方式讓教師培訓突破了時間、地點、距離的限制,將培訓延伸到了校外,培訓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學習更具靈活性和針對性。微信應用于教師培訓,減少了培訓成本,提高了培訓效率,擴大了培訓受益面。微信交流平臺是對集中培訓的有效補充,使校外師生、學員以及培訓基地和學員之間的互動得以實現,使得“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成為現實。
2.提高了培訓者培訓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微信交流平臺具有傳送圖像、文字、聲音、視頻的功能及群聊功能,培訓基地可在培訓前將培訓方案、培訓內容、培訓師資、培訓方法等在微信交流平臺上,供培訓者選擇。培訓者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先期學習相關內容,不斷向培訓基地反饋學習情況,及時提出培訓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促使培訓基地更新培訓內容,改進培訓手段,適應培訓者的需求。
培訓者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喜好、需求和問題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實現個性化培訓。培訓基地按培訓者需要建立相應微信小群,使各小群內學員之間進行統一研討和交流,解決學員所遇到的實際困難與問題,提高個體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加強了培訓基地與培訓者的交流與溝通,滿足了培訓者的需求
微信平臺具有信息推送、群內分享功能。培訓基地創建公眾微信平臺,要求培訓者時時關注微信平臺,處處跟進微信平臺。培訓基地定時推送相關培訓內容,培訓者定期在群內分享培訓經驗和收獲。培訓基地依靠微信公眾平臺,挖掘培訓者典型案例,并及時在微信平臺上共享。改進和完善培訓基地與培訓者的互動,加強培訓基地與培訓者的交流與溝通,使培訓方法和手段更加貼近培訓者的需求,培訓者需要什么樣的培訓,培訓基地就能提供什么樣的培訓,培訓基地快速跟進,滿足培訓者的需求。
三、基于移動通信(微信)教師培訓模式的構建
結合微信的特點和教師培訓需求,構建出基于微信的教師培訓模式,主要包括訓前需求調研、方案制訂,訓中有效實施、過程控制,訓后跟蹤回訪等環節,這些環節整合在一起,形成訓前、訓中、訓后,集中、分散有效銜接,研修、交流、回訪相結合的培訓模式。
1.訓前需求調研分析
基于微信的教師培訓模式的訓前需求調研分析主要包括培訓學員需求分析、培訓方案的制訂、培訓內容的準備等。
培訓設備和培訓環境是進行教師培訓的基本保障。分析學習條件,培訓基地需要考慮培訓者移動設備的擁有情況,是否能熟練使用微信,是否需要進行移動設備培訓,是否具備相應的網絡環境等。同時,基地還應明確利用微信進行教師培訓的相關要求,保證培訓的順利進行。
學員需求分析是培訓實施的前提。需求分析包括學員的基本情況,諸如年齡、學歷、專業、教學經歷、企業實踐閱歷、學習動機、興趣愛好、認知風格、學習策略等;學員所在學?;厩闆r,諸如學校所在地、學生規模、教職工人數、實驗實訓條件、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學校獲得的榮譽等。培訓基地要根據學員的特點和需求來設計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為培訓的開展制訂有針對性的方案。
訓前分析的核心是培訓方案的設計,方案的設計包括培訓內容以何種方式呈現,在培訓中如何有效地促進學員開展主動學習及協作學習,培訓如何開展等。基于微信的教師培訓適宜模塊化,內容短小精悍,項目引領,任務驅動,結合講授、提問、小組討論、團隊合作等多種形式來實施培訓,同時應根據培訓內容的變化及時變換培訓方式。
2.培訓有效組織實施
培訓有效組織實施是基于微信的教師培訓的核心,培訓基地根據訓前分析制訂相應的培訓目標和培訓策略,通過訓前調研分析、訓中有效控制和訓后跟蹤回訪構成完整的教師培訓體系。
訓前互動。培訓基地先建立一個班級,并為這個班級建立微信群和微信公眾平臺,要求培訓者都加入微信群,并關注微信公眾平臺,根據班級情況可分成幾個協作小組,每個協作小組可以組建單獨的小群。訓前基地將學員要完成的任務、培訓內容、培訓師資等發送到微信公眾平臺或微信群。這部分內容包括培訓內容和師資、要完成的任務(需小組討論,協作完成)、完成任務所需要的相關背景資料和知識。學員結合自己的時間進行學習,協作小組可在微信群中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培訓基地安排多名專業教師實時跟進指導,并適時參與小組討論,幫助學員解決遇到的疑難問題。
訓中互動?;谖⑿诺慕處熍嘤柲J街饕菍W員與教師、學員與學員通過微信平臺交流互動。每個小組分別匯報該小組的培訓實施情況、培訓收獲、所完成的任務(作品)、遇到的問題等,并要求班級成員進行閱讀和評價;每個學員將自己完成的任務(作品)在其朋友圈中進行展示,作品以文字、音頻、視頻為主要載體,并要求小組其他成員進行閱讀和評價。教師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推送跟進與主題相關的內容和知識,供學員進行自主閱讀和個性化學習。
通過匯報,教師掌握了學員所完成的培訓任務、學員培訓所遇到的問題以及需要改進的方面。同時,教師全面掌握培訓實施情況,不斷挖掘典型案例,通過微信平臺進行點評,并讓學員展示。對于優秀作品,教師應及時激勵和表揚,并在微信群中進行推廣;對于培訓中遇到的共性問題,開展集體討論,提出解決辦法,迅速給予回應。
3.實施過程控制,進行訓后跟蹤回訪
教師培訓的有效實施,離不開過程控制環節。過程控制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控制培訓過程,提高培訓質量,改進培訓過程中不合理的環節。一方面,在整個培訓過程中,培訓基地安排教師隨時監督學員學習情況,保證任何形式的互動和交流都能有效進行。另一方面,過程控制要與學員反饋相結合。訓前互動和訓后互動階段,基地均可通過微信與學生進行溝通,通過學員的反饋及時了解學員學習的難點和掌握的程度;訓中互動階段,教師通過小組匯報所反映出來的信息總結培訓需要改進的地方。
通過對訓前、訓中、訓后這三個階段的有效控制,及時發現學員在培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總結基于微信的教師培訓模式。
四、移動通訊(微信)應用于教師培訓應注意的問題
1.培訓內容要引入“任務”
在以微信為依托的教師培訓模式中,要想達到訓前、訓中和訓后三個階段銜接合理,關鍵是優化培訓內容的設計。一方面,培訓內容要引入“任務”,這個任務需小組進行討論并協作完成,也就是說學員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要完成某一具體而真實的任務。如機械加工專業小組,要求學員加工某一個零件。微信公眾平臺的內容也可圍繞 “加工某一個零件”這個中心點,推送與“加工某一個零件”相關的知識和資料,豐富學員的學習資源。另一方面,培訓內容應該模塊化、微小化。合理整合培訓內容,使其結構微小但內容相對完整。學員通過完成一個小任務,較為完整地運用相關專業知識。培訓內容契合了移動學習特點,保證學員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微學習,達到培訓目的。
2.建立培訓評價機制
基于微信的教師培訓模式的實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員主動參與的程度,因而,如何調動學員積極運用微信進行學習和互動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在基于微信的教師培訓模式中,要建立評價機制,及時對學員的學習行為和學習過程進行評估,肯定其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性和主動性。如把在微信群中的參與程度和活躍程度作為培訓考核標準之一,對積極參與討論和互動的學員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定期在微信公眾平臺和微信群里展示學員的優秀作品。對積極參與者進行表揚和鼓勵,促進基于微信的教師培訓模式持續、良性地發展。
移動互聯網給人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同時,也對教師培訓提出了新的挑戰。微信應用于教師培訓,一方面,其強大的交互性提高了教師培訓的興趣,為培訓者構建了新型培訓環境;另一方面,也為教師培訓的深入開展提供了契機。作為新時期的職業學校教師,我們要及時更新觀念,適應網絡帶來的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的改變,把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方法結合起來,有效組織實施教師培訓,從而進一步促進教師走專業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訪談活動 教師培訓課程 深度匯談 理念 實施
訪談活動是平等的話語主體之間圍繞特定的探究主題以話語體系的方式呈現的深度匯談方式。訪談活動多見于媒體記者的專題采訪、主持人的談話類節目等,也是科研工作者獲取研究素材的重要途徑。新課程改革后新開設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訪談活動也是重要的學習活動方式之一。在教師培訓工作領域,我們嘗試把訪談活動引入教師培訓課程,促進學習主體之間的深度交流。
一、話語方式的變化:從獨白走向對話
在教師培訓課程中,對學習者主體地位的維護,首先體現在話語方式方面。近年來,在教師培訓課堂上,逐漸趨向了由獨白到對話的轉變,由“一言堂”向“群言堂”的轉變。授課教師往往設置一些互動環節,通過“案例解析”“專題研討”等方式,給學員自主參與的空間。這無疑是極為可貴的變化。
然而,在話語方式的轉換過程中,我們也有些許的遺憾:目前在教師培訓課堂的互動交流方式上,多呈現“短平快”的特征,交流方式淺表化,缺乏話語之間的粘連與呼應,缺乏對話語情境的關切,缺乏話語主體之間情意態度的涌流。這樣的交流,與其說是“對話”,毋寧說是“問答”。
情境再現:
授課教師在講授“有效教學”的涵義時,先拋出一個問題,與學員互動。
教師:哪位老師說一說,您對“有效教學”是怎么理解的?
學員A:我覺得,有效教學就是課堂教學有效果,能夠有效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
教師:有效果。您回答得非常好。下一位老師……
學員B:我覺得,有效教學就是課堂教學的效率要高,少一些拖沓、花哨的環節,追求教學的實效性。
教師:有效率。你回答得太棒了!還有哪位老師……喏,這位老師說說吧。
在教學中,這位授課教師沒有直接呈現“有效教學”的涵義,而是先以互動交流的方式,引導學員思考,傾聽和回應學員對“有效教學”的理解。從教學氛圍來講,課堂教學是活躍的,學員積極地投入到對問題的思考中,幾個教師的回答也很有見地。但是,我們也很明顯地看出,整個對話過程停留在淺表的層次,話語之間并沒有真正的呼應。這個環節與其說是一種交流和探究,不如說是教師為接下來拋出“標準答案”來熱熱場子。對于學員來講,用兩三分鐘的時間來說清楚“有效教學”是什么,顯然是不太現實的。更重要的是,回應這一問題的價值,不在于讓學員明確“有效教學”的定義,而在于促使學員真正反省思考在自己的日常教學中有哪些無效、低效的情形,是哪些因素造成了自己教學行為的低效,如何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這種深度匯談和思考,需要更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做支撐,需要對個體真實的教學情境的關注。為了克服這種“問答式”話語方式的不足,我們需要將“訪談式”話語方式引入教師培訓課程,實現由“問答”到“對話”的跨越。
二、訪談式教師培訓活動的涵義和基本理念
訪談式教師培訓活動,是圍繞特定的探究主題,以訪談活動為載體進行的學習活動方式。
[案例]在小學班主任培訓課程中,授課教師趙老師的授課專題中有部分內容是關于“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的。目前的農村中小學課堂上有多少留守兒童?他們與其他孩子相比,在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品格養成和社會交往等方面有哪些差異?班主任老師應該如何做好對這些孩子的教育工作?在與這些孩子的交往過程中,又發生了哪些故事?透過這些故事,我們有哪些感觸和思考……對于這些實踐性、情境性很強的問題,一線教師更有發言權。趙老師腦海里產生一個想法:能不能像《 藝術人生 》里的朱軍一樣,也搞一個小型的訪談活動,請一個學員走上講臺做嘉賓,談一談自己的“教育人生”?趙老師把自己的想法與培訓班的班主任崔老師進行了交流,請崔老師在班里物色一名在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方面有經驗的教師。崔老師與學員交流后,給趙老師推薦了學員李老師。趙老師把這次訪談活動的主題和主要話題告訴了李老師,讓李老師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在課堂上,趙老師轉換了角色,以“主持人”的身份與“嘉賓”李老師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課堂上的其他老師也被這種訪談活動深深吸引,紛紛參與到這一話題的交流研討中來。
訪談式教師培訓活動作為一種學習活動方式,旨在以較為生動、愉悅的話語方式實現學習者之間的深度匯談,有效達成教學目標。訪談活動試圖改變“獨白式”話語方式的刻板單一,超越“問答式”話語方式的倉促淺表。同時,訪談活動也需要警惕松散、拖沓以及娛樂化傾向。訪談活動應堅持以下基本理念。
1.平等的對話關系
在訪談活動中,參與者之間是平等的專業互助關系,結成相互學習、平等交流的學習共同體。授課教師更多的是以“主持人”的角色參與到活動中,從根本的意義上說,他也是作為學習者出現的。通過訪談,他從中獲得生動鮮活的實踐性知識。訪談活動不同于其他的學習活動方式,授課教師不是知識的傳遞者,也不是學習活動的評判者,而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促進者。
2.尊重個體獨特的生命體驗
與講授式學習方式不同,訪談活動作為一種交互性的學習活動,最基本的理念之一就是它不是從共性的、普適性的教育理論出發,把標準化的理論或操作方式傳遞給大家,而是關注訪談活動的參與者(主要是訪談“嘉賓”)獨特的教育歷程、個體的生命體驗,并從中引發共同的思考和體悟。“我們”總是由一個個具體的、活生生的“我”組成的;而每一個獨特的“我”的生命體驗,都折射和映現著“我們”共同的悲喜。
3.關注學習者多方面的學習需求
訪談式教師培訓活動,不是單純意義上的知識傳遞過程或者課堂問答過程,從更本質的意義上說,它是共同探詢教師培訓課程的生命意義的過程。訪談活動蘊涵著新的教師觀和教師教育課程觀。教師不再被視為工具和手段,教師的發展本身成為目的。在訪談活動中,每個學員都是獨特的、活生生的,有自己個性化的教育理解和生命歷程的個體。訪談活動不僅關注學員對知識(包括學科知識和教育知識)的需求和技能的需求,也關注學員情感交流的需求。
4.完整的話語體系
為滿足學員多方面的學習需求,訪談活動以完整的話語體系做支撐,多維度地呈現問題探究的過程。作為一種學習活動方式,這樣的話語體系是一種建立在科學分析基礎上的、簡約凝練的問題集合,涵蓋了學科知識、教育知識、教學方法和策略、情感態度、教育信念等。既有對問題情境、教學事例的描述,也有對教育現象的專業解析,以及相應的問題解決策略。
5.與其他學習活動方式有機統一
在教師培訓課程中,訪談式教育培訓活動一般不是作為一個獨立的課型出現的,而是作為一種學習活動方式,與講座式、任務驅動式、問題探究式、活動體驗式等多種學習活動方式有機統一,讓學員在學習過程中經歷多樣化的學習歷程,有效地達成預期的學習目標。訪談活動的預設與實施,都必須緊緊圍繞授課專題的教學目標,與其他學習活動方式有機統一。
三、訪談式教師培訓活動的實施
訪談式教師培訓活動所倡導的教育理念,最終需要有可操作性的教學程序,落實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來。一次有效的訪談式教師培訓活動,需要有三個基本條件做保證:充裕的前期準備、訪談過程中雙方的傾情投入、及時的總結和提煉。
1.訪談活動的前期準備
(1)訪談主題的選擇。在一次授課專題中,設計訪談活動面臨的第一個選擇就是:要不要進行訪談活動?如果需要,圍繞哪個主題進行?當我們關注一種學習活動方式的時候,在倡導其優越性的同時,可能還要充分估計它的局限與潛藏的風險。對于訪談活動,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如果我們用大量的教學時間去關注某一兩個學員個體、關注某一個教育主題,這種關注能否帶來我們所預期的教育信息,引發我們深刻的教育思考,讓在場的他者也從中受益?衡量一個主題是否適宜進行訪談活動,主要依據話題的內容和功能。就內容而言,訪談活動適合于實踐性、情境性較強的主題,這樣的話題給予學員一個表達自己教學思考、展示自己教學經驗、抒發自己教學情感的空間,能夠有效激發學員的參與熱情。就功能而言,訪談活動一般都指向授課專題的核心話題,是授課專題的重點、難點,是教學目標有效達成的重要紐結。
(2)訪談嘉賓的選擇。按照訪談嘉賓的來源,訪談活動可分為四種基本類型:師生互動型、生生互動型、反客為主型、社會參與型。在此主要闡述“師生互動型”訪談活動的操作方式。師生互動型訪談嘉賓應由對這一訪談主題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切的教育感悟的教師擔任,這樣才能實現訪談活動教學效益的最大化。嘉賓的選擇可通過教師指定、學員自薦、他人推薦等方式產生。選擇訪談嘉賓后,授課教師要與其進行充分的溝通,幫助他克服畏難情緒和羞怯心理。同時,授課教師要把訪談活動的背景、預期目標與訪談嘉賓進行溝通,并共同擬定訪談提綱。
(3)訪談環境的布置。訪談活動需要與訪談主題相適應的環境。授課教師應盡力創造“茶座式”的訪談空間,使環境溫馨雅致,讓參與者和傾聽者都能感受到愉悅的交流氛圍。另外,可以根據研討主題呈現相適應的背景資料、圖片、影像資料等。
2.訪談活動的基本技巧
即使是做了充分的前期準備,也未必能保證訪談活動的順利進行。平日滔滔不絕的訪談嘉賓,在走上臺后會變得手足無措,張口結舌。其實,比他更緊張的是訪談活動的主持者,因為他要為整個訪談活動乃至整個授課專題的成敗負責。訪談活動的順利進行,需要必要的訪談技巧和基本的操作規范做支撐。
營造一種融洽的氣氛,拉近同訪談對象的距離。在選擇訪談對象時,要優先選擇落落大方、能迅速進入訪談狀態的學員。另外,創設問題情境,使全體學員的注意力和興奮點都聚焦到訪談話題中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訪談嘉賓的勇氣和信心。訪談伊始,主持人要注意營造一個緩沖區,平復訪談嘉賓的緊張和羞怯??梢杂美页5霓k法來拉近距離,也可以播放與訪談主題相關的音像資料。比如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訪談活動中,主持人用10分鐘的時間播放了相關視頻,既進一步引發了大家對這一訪談主題的思考,也給訪談對象一個緩解緊張情緒的空間。
訪談活動作為教師培訓課程中的一種學習活動方式,其課程功能不在于傳遞普適性的教育知識,而關注在于訪談對象具體的教學經驗和教育情感。在訪談活動中,主持者要引導訪談活動回溯到具體的教學細節中去,關注訪談對象真實的教學案例。訪談活動的成功,最重要的不在于方法和技巧,而在于發自內心地尊重和理解訪談對象。透過具體的教學現象,看到課程背后人的情感、人的命運,能夠深切地理解一個個平凡卑微的生命個體命運的起伏和心靈的悲歡。作為一個主持人,授課教師要做的主要不是發問和評判,而是深切地體驗訪談對象的感受。理解和共情,比指導和評判更重要。
主持人適時適量的追問是把訪談活動不斷引向深入的重要手段。通過必要的追問,訪談活動逐步由感性走向理性,從教育現象出發,探究現象背后的教育學心理學依據,探討問題解決的有效策略。在提問過程中,主持人要避免三個誤區:一是根據自己的主觀思維,通過指示性的語言,誘導訪談嘉賓按照主持人的意圖回答提問。二是不尊重訪談對象的個人隱私,對一些敏感話題窮追不舍。三是不注意把握提問的時機和分寸,擺出咄咄逼人的架勢。
在訪談活動中,主持人要創造條件,讓在場的其他學員也參與到交流活動中來,通過與訪談嘉賓或主持人的交流,闡述自己的教育理解。另外,主持人要注意把握訪談活動的時間和節奏,避免訪談活動拖沓冗長,也要避免影響其他教學活動的完成。作為授課專題中的一種教學環節,一次訪談活動持續的時間以30分鐘左右為宜。
3.訪談活動的總結和提煉
訪談活動結束后,授課教師應進行簡短的總結和提煉。通過總結,對訪談活動的精華和亮點做必要的梳理,也引發對這一探究主題更深層次的思考??偨Y和提煉不是為訪談活動劃一個圓滿的句號,它昭示著新的探究歷程的起點。
篇6
在《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中強調:要提升教師教育體系建設,要找準教師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尋找深化教師教育改革的突破點和著力點,不斷提高教師培養培訓的質量。教師隊伍素質直接影響著國家教育發展的質量與水平。除了加強師范院校對新教師的培養力度外,加強在職教師隊伍的培訓,促進教師教學實踐后,再學習再提升,成了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的重要途徑。在教師培訓體系中,組織管理、課程設計、課程實施、教學方法共同決定了教師培訓的質量與效果,其中課程是教育的核心,培訓課程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教師培訓的水平與質量,在整個教師培訓工作系統中處于核心地位。
二、中小學教師培訓課程設計的問題與原因分析
目前,中小學教師培訓課程設計存在不接地氣、拼盤湊數、交叉重復、操作性不強、反饋不到位等問題。反映出課程設計的實質性問題是:教師培訓課程設計存在學員主觀能動性不足、教學方式多樣性不夠,課程安排針對性、系統性、科學性不強等問題,以上問題直接影響了培訓的質量與效果。究其問題出現的原因有三:其一,對課程設計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存在項目負責人應付湊數,學院審核機構審核不嚴等情況;其二,課程設計者教育學專業知識深度不夠,對教育學基本理論缺乏研究,導致不能很好地應用教育學基本原理;其三,課程設計者知識廣度不夠,在設計中還需應用到的社會學、心理學等知識不夠扎實。本文主要是從心理學的視角,應用心理效應的原理來探討提高中小學教師培訓課程設計的對策。心理效應是普遍作用于每個人的心理現象和心理規律,是某種人的行為或事的作用力影響了其人或事導致發生相應的因果反應或連鎖反應,如破窗效應、鰱魚效應、蝴蝶效應、木桶效應等。心理效應對人的行為和意識影響具有普遍性,根據培訓的不同階段、不同方面應用好心理效應,可以使課程設計更加合理化、科學化。
三、五種心理效應在教師培訓課程設計中的應用
(一)課程設計的初始安排,注重首因效應。首因效應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指交往雙方初次接觸時根據有關信息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后交往關系的影響。首因效應在人際認知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會對信息的解釋和總體印象的形成產生強烈影響。雖然這種印象并不一定是正確的,但是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強烈影響著人的心理和行為。因此,如何安排培訓班開班式尤為重要。學員來自全省甚至全國各地,互不熟悉,如何迅速俘獲人心?我們在課程設計初期的主要任務:一是如何讓學員對此次的培訓班充滿信心、充滿期待;二是能夠讓學員在最短時間內融入班級,充分激發每位學員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激發新團隊凝聚力和戰斗力;三是通過初次接觸,觀察每位學員的特點,為后期的班級管理與學員信息反饋打下基礎。因此,初期的課程安排應以活躍氣氛、凝聚團隊為主,可設置團隊拓展訓練或破冰訓練等。同時,首課教師與課程的選擇尤為重要。首課教師要選擇經驗豐富的、資歷較深的優秀教師,讓學員對本次的學習充滿信心與期待。運用首因效應時要特別注意的是第一印象并不是無法改變或難以改變的。我們應當在第一時間凝聚人心后,進一步做好后續的工作,避免有始無終。(二)課程設計的中間安排,注重反饋效應。反饋效應是心理學借用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指學習者通過對自己學習情況的了解和掌握,對后續的學習起到控制和強化作用。反饋效應告訴我們: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要及時進行自我反思、總結,教學者要對學習者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客觀的反饋,以強化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與目的性,提高學習效率,避免偏離學習目標或浪費時間。即論語中所說的“學而不思則罔”。除了進行自我反思外,要重視別人對自己作出的客觀評價,揚長避短,從而明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反饋效應告訴我們,在課程設計的中間環節要幫助學員建立良好的反饋平臺,設立有效的反饋方式,使學員在一段的學習過后能及時進行總結、調整和交流,為強化后續的學習打下基礎。如:在課前設置學員分享環節,課后留部分時間讓學員自由提問,舉辦學習沙龍或者小論壇。老師要在學員的交流與分享中了解學員的需求與不足,學員也要在交流中發現自身的不足為下一步學習明確目標。反饋效應還啟示我們在課程設計中要注重前后課程的順序安排。避免出現前后課程交叉重復,先難后易,甚至前后矛盾的現象,確保課程能圍繞培訓主題,達到培訓預期目標。(三)課程設計的后期安排,注重遷移效應。所謂遷移效應是指先行學習對后繼學習的影響,即已學習的知識、積累的經驗對解決后期問題的影響。根據造成的不同影響分為正效應、負效應和零效應。在課程設計的后期中,要適時安排特定環節及時總結梳理本次培訓班學習的內容,并通過安排片段教學、聽課評課、參觀考察、課題研討等環節,把前期的課堂理論學習運用于教學實踐中,并挖掘其原理相通之處,觸類旁通運用到不同層次、不同階段的教學中。有條件的培訓院校還可以在培訓班后期安排部分選修課,讓學員在前一段集中學習的基礎上,根據自身情況及本地區學校的教學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感興趣的課程。使前期的學習有的放矢,避免了針對性不強的問題。因為培訓期間的學習時間總是有限的,在后期的課程設計中還要注意幫助學員歸納總結有規律性的解決問題方式與方法,使學員回到學校后能舉一反三,運用自如。同時要防止學習與實踐中的思維定勢,不考慮自身教學實際情況照搬照抄。同時,事先讓學員選擇自己喜歡的課題,學習過程中讓學員帶著課題聽課,帶著課題研討,這都是培養學員科研能力的好做法。根據中小學教師的“軟肋”,針對性地加強教師的科研能力,引導老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及時地自我反思、自我總結,能很好地促進教學能力的提高。(四)課程設計的整體安排,注重超限效應。超限效應是指長時間的刺激或過度、過強的作用導致研究對象產生心理不耐受甚至逆反的心理現象。課程設計中要注意“度”的把握,避免“過猶不及”。因此,在課程設計中要充分考慮人體的疲勞周期因素,科學安排課程的數量、時長、性質、時間點及排列順序。科學家對腦科學規律分析研究顯示:大腦的每個功能區都有一定的工作時限,超過時限腦細胞就會因疲勞而逐漸停止工作。同時,左右腦既各司其職又相互關聯。大腦在完成某一特定任務時只有一個半球的參與,因次單一的教育和訓練會使大腦的另外半球受到抑制。所以,要科學控制不同課程的時長,建議不同性質的課程設置不同的時間長度不宜連續安排同一性質的課程。另外,根據人體的生物學規律:人體在早晨記憶力呈最佳狀態,適合安排理論性強,邏輯思維強的課程;14點腦力體力最低,不宜安排理論課;15∼18點體能活躍,可安排操作課、實踐課;21點出現第二次高峰,可安排學習沙龍、文藝匯演等。(五)課程設計的價值安排,注重指揮棒效應。指揮棒效應是指上層或管理者的目的與意志對下屬的行為所起的導向與驅動作用,導致了自身行為失去自主性、客觀性和系統性。表現在:一味聽從權威專家的意見,不敢質疑,更不敢有反對意見;一味迎合政策的需求,喜歡捕捉熱點,隨大流且功利性強。職稱考試輔導培訓、繼續教育規定學時培訓、學歷與學位考試培訓等培訓市場生意興隆。因此,課程設計中不要一味聘請權威專家,或礙于領導專家的面子“湊課”,要關注一線教師的基層經驗的分享。許多專家只是從事理論研究,沒有一線教學經驗,理論引領固然需要,但是基層教師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的經驗對學員今后的教學工作的幫助和啟發作用是不可替代且彌足珍貴的。從政策層面來講:不要只盯著學校升學率壓力或滿足自身評職稱的需求,更要注重“立德”之根本。缺乏道德素養的老師,教學知識與能力再強,也就像沒有設置安全網的高樓,樓蓋得越高就越危險。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弊鳛橐幻處熓紫缺仨毷瞧返赂呱械娜耍且獌韧饧嫘薜?。不能因為培訓時間短暫,犧牲師德師風教育來換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提升,丟失了學習的完整性與系統性。因此,建議開設師德教育課程,比例可以根據培訓班的時間長短來合理控制。從教師培養整個周期來看,課程設計的系統性尤為重要。要開設師德教育、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科研教育四個領域的課程。如果是階段性的主題式培訓,培訓時間較短的,其課程設計也可以不面面俱到,只要能圍繞主題即可,但從整個培養周期來看,課程的系統性尤為重要。
四、心理效應應用于教師培訓課程設計的建議
首先,在培訓班開始階段建議注重首因效應,提高學員的主觀能動性,快速提升團隊的凝聚力;其次,在培訓班中間階段建議注重反饋效應,通過構建多樣化的反饋平臺,促進學員的有效學習,提升培訓的實效性;其三,在培訓的后期建議注重遷移效應,通過對培訓知識的歸納、梳理及方法方式的規律性總結,提升培訓的針對性,為培訓結束后的教學實踐與科研提供指導;其四,在課程設計的整體安排上要注重超限效應,根據不同課程的性質與目標,科學安排課程的長度、頻度、時間點及順序,提升課程安排的科學性;最后,在把握課程設計的價值上建議注重指揮棒效應。注重課程設計的系統性,符合教師培訓的整體目標,合理安排不同價值領域的課程,使師德教育、教師知識與技能的價值均能實現。
作者:陳娜娜 單位:福建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鐘祖榮.中小學教師培訓課程標準研制的意義和思路[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02).
[2]廖艷華.例談心理效應在短期培訓班管理中的應用——以寧波大榭開發區短期培訓班為例[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1(09).
[3]高興貴.陜西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師資培訓模式探析[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2).
篇7
一、探索創新置換脫產研修模式,確保教師學生齊受益
在前幾年試點的基礎上,利用實施“國培計劃”的契機,我區初步探索出一條適合本地置換脫產研修的“四階段”模式。
1.過程規范,重在落實
第1階段:前期準備。頂崗實習支教師范生在導師的指導下,有計劃地進行備課、試教等準備工作;高師院校在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的配合下,進行選點和做好相關銜接工作。
第2階段:崗位適應。支教生到達實習學校的第一周,在“雙導師”(高校實習指導教師和被頂崗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見習,之后在被頂崗教師的幫扶下進行一周實習,保證支教生盡快進入角色,并能有效地獨立開展工作。
第3階段:頂崗置換。第三周開始,支教生開展獨立教學和班級管理,被頂崗教師到高等院校進行脫產研修。充分發揮支教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完成由師范生向教師的轉變;農村教師能真正走出去,接受高水平的培訓。
第4階段:總結反思。最后一周,被頂崗教師培訓結束回工作單位,與支教生一起開展教學研究,總結和探討,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2.效果顯現,“三方得利”
我們認為該模式做到了“三個有利于”,即有利于農村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有利于加強師范生的實踐環節、有利于促進師范教育的教育教學改革。通過置換脫產研修解決農村教師的工學矛盾,使他們能走出農村到高水平的培訓院校安心學習;在培訓模式上,采取“集中研修+影子教師”等方式,為他們量身打造具有針對性的學習形式和內容,幫助他們盡快成長為鄉村教學能手。通過師范生頂崗支教解決師范生實習走過場的弊端,使他們真正了解將來的工作對象和環境,強化專業思想、提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實習工作切實收到實效;同時,使師范院校深入了解基礎教育,加強高校與中小學的聯系,真正實現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一體化,促進師范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提高師資培養培訓質量。
二、精心實施遠程培訓,確保低成本高收益
在我區2010年“國培計劃”的三個類別培訓中,遠程培訓占總培訓教師數量的92.7%,培訓經費僅占費用總額的23%,實現了低成本、高收益。為確保大規模遠程培訓質量,我們采取多家競爭的策略和堅持必須“落地”的原則。
1.明確標準,公開競爭
我區通過招標遴選了五家具備資質的遠程培訓專業機構承擔任務。在確定承擔培訓機構時,明確提出,當年的培訓效果將作為下一年招標的最重要依據。評判標準就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廣大受訓教師對培訓服務的滿意度。為了做到客觀公正,除了當地師訓部門進行過程監控之外,自治區組織了專家組進行巡回檢查和問卷調查,最后進行總結反饋。在今年評估中,五家機構有四家交出了滿意的答卷,得到了教師的認可。
2.針對需求,確保落地
為做到遠程培訓落地、切合當地實際需要,我們明確提出了“三線支持”和“三居于”的原則?!叭€支持”,即“行政推動、專家引領、技術支撐”。為做好行政推動,我區將遠程師資培訓學分列入教師繼續教育學分登記辦法,要求各地大力推進遠程培訓的實施,以解決工學矛盾、促進優質資源共享,開展大規模教師培訓。為實現專家引領,我們要求遠程培訓機構與當地教師培訓資源緊密結合,構建三級專家團隊,輔導一線教師進行遠程學習,做到網上、網下相結合。為確保技術支撐,我們要求遠程機構和當地電教部門緊密結合,確保教師的遠程學習網絡條件。
篇8
遠程教育因為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其自身的便捷靈活性已經成為人們進行終身學習和發展的主要方式,而輔導教師作為遠程教育中的核心人物,其能力和素質直接影響著遠程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因此,對輔導教師的培訓也就成了遠程教育質量保證的重要舉措之一。本文在文獻調研的基礎上了解了輔導教 師的工作內容、職責和能力要求以及目前國內外遠程輔導教師培訓的現狀后,通過對網絡教育學院教學主任和輔導教師的實際訪談,試圖更加深入明確地了解目前國內高校網絡教育學院對輔導教師的培訓現狀,從而發現實際情況與理論設想之間的差距和原因,以期為以后國內遠程輔導教師的培訓工作提供一些建議和幫助。
【關鍵詞】 網絡教育學院;輔導教師;培訓
【中圖分類號】 G4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458x(2012)08—0060—05
一、研究背景
遠程教育中的教師分為三類角色,主持教師、主講教師和輔導教師[1]。由于遠程教育教與學時空分離的特性,課程主講教師和學習者之間往往不能夠像傳統教育中那樣直接地溝通和交流,在教與學重新整合的過程中,除了媒體的作用,輔導教師就承擔著直接與學生溝通交流并給予反饋的角色。中國遠程學習者由于文化傳統的原因往往比較依賴教師的指導與反饋,因此遠程教育中輔導教師的地位就更加重要和突出了??梢赃@樣說,遠程教育中教學質量的保證、學生學習情況和課程成績的真實公正的評定都依賴于課程輔導教師的工作。因此,輔導教師的工作是確保開放教育教學質量的決定因素。[2]同樣的,對輔導教師的培訓作為提高輔導教師能力和素質的主要方式之一,也間接地對遠程教育教學質量起到決定性的影響。
基于遠程教育中輔導教師培訓的重要影響和作用,我們在通過文獻調研和專家訪談了解了遠程輔導教師的職責和能力素質要求之后,想要通過實踐的調研和訪談來了解我國遠程教育實踐中輔導教師培訓的開展情況,并對照遠程輔導教師的職責和能力要求,判斷這些培訓在塑造合格的遠程教育輔導教師方面的效果和作用,從而對我國的遠程教育輔導教師的培訓提出一定的建議。于是,我們對北京地區幾所具有代表性的網絡教育學院的輔導教師培訓情況進行了訪談和調研,訪談的對象主要是網絡教育學院負責教師教學工作的教學主任和一線的輔導教師。
本研究的研究目標就是基于前期的文獻調研,對北京地區四所網院的輔導教師培訓現狀進行訪談調查,了解他們對輔導教師所進行的培訓以及培訓的形式和效果,并通過對四所網院培訓現狀的整理和分析總結出綜合各個網院優勢的培訓建議,以期對我國遠程教育輔導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發展和遠程教育輔導教師的培訓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調查研究的方法,通過訪談了解輔導教師培訓的內容、形式和效果以及訪談對象對培訓的建議和期望。訪談采用半結構化訪談的方式,采用通過前期的文獻調研和專家指導編制的教學主任訪談提綱、輔導教師訪談提綱和遠程教育學生訪談提綱,訪談的過程中盡量按照提綱內容來進行,同時也根據訪談的情境和各個網院的具體情況加入新的訪談內容以獲得更加全面系統的信息。
(一)訪談提綱的編寫
通過我們之前的文獻調研和總結,對遠程教育輔導教師培訓的研究主要是從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培訓效果和培訓制度幾個方面進行的。因此本研究的訪談也圍繞這幾個方面來進行,在訪談提綱開發的過程中結合了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同時更加突出對四所網院具體信息的調查。
根據以上對比維度和對各個維度現有研究成果的調研和總結,我們編寫了相應的訪談提綱,同時為了從多個角度全面地了解這幾所網院的培訓現狀,訪談對象除了輔導教師,還包括了教學主任和參加遠程學習的學生,因此我們共編制了三套訪談提綱,分別針對輔導教師、教學主任和學生。
(二)訪談實施人員
實施本研究訪談任務的是3名北京師范大學遠程教育專業的碩士生,均具有扎實的遠程教育相關理論知識和專業素養,同時具有一定的利用訪談法進行研究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可以保證研究過程和結果分析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三)訪談對象
為了獲取更加全面客觀的訪談結果,我們的訪談對象不僅包括網絡教育學院主管教學工作的教學主任,還包括一線的輔導教師以及參加遠程學習的學生,表2是具體的訪談對象信息表。
三、訪談結果的整理和分析
依據訪談之前對比框架中的對比維度,對訪談結果的整理和分析也是從培訓形式、培訓內容、培訓效果和培訓制度四個維度展開的。通過對四所網院的訪談,我們整理出了在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和培訓制度等維度之間的對比信息,以期通過綜合分析了解目前網絡教育學院對輔導教師的培訓現狀并對其提出合理建議和意見,下表3為網院的輔導教師培訓現狀信息表。
下面是對訪談具體結果的整理和分析。
(一)輔導教師的基本信息和主要職責
篇9
光陰荏苒,歲月如歌。縣區級教師培訓機構在教師繼續教育發展的歷史過程中,經歷了學歷補償培訓、基本功訓練、全員繼續教育幾個階段。在每一個發展階段,縣區級教師培訓機構都做出過杰出貢獻??梢哉f,在鐫刻基礎教育卓越功勛的豐碑上,銘記著縣市教師培訓機構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新時期,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程中,隨著高校的合并、重組和擴建,隨著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普及與提高,隨著教師學歷要求與層次的提升,一些縣市教師培訓機構的生存和發展受到一定的壓力與挑戰。我曾經有幸在湖南省教育廳擔任過七個年頭的教師工作與師范教育處長,結識了許多教師進修學校校長、教師,常常為他們的聰明才智而自豪,也為他們的工作艱辛而于心不安。一些學校,環境艱苦,設施簡陋,經費緊張,師資薄弱,辦學條件相當落后;還有的學校甚至面臨被兼并和改行的境地。令人欣喜的是,大多數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校長教師,面對困境,既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怨自艾,視挑戰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主動出擊,爭取領導重視和社會各界支持,積極科學謀劃,大膽創新實踐,闖出了一片片屬于自己的嶄新天地。
他們在屬于自己的工作領域里,不斷地播種、耕耘,積極地研究、探索,不斷收獲具有創新意義的喜悅。我案頭上的這本《創新之路》就是他們實踐探索的豐碩成果。她娓娓敘述著進修學校校長、教師與學校的不平凡的故事和經歷。
《創新之路》精選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40多篇經驗論文,這些文章主要是湖南省部分縣區教師進修學校優秀校長(書記)、副校長在工作實踐和研究基礎上對縣域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總結與思考,反映了湖南省縣域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創新與特色。書中涉及教師繼續教育工作中的機制創新、隊伍優化、資源整合、職能轉變、功能發揮、模式創新、質量管理等方面的內容。該書的出版發行將為廣大教師培訓機構提供可供參考的經驗,為縣市級教師進修學校建設以及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質量的提升提供范式,也將對提高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和教師培訓機構的地位產生一定的影響,對整體提高湖南省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主體、對象、內容、方法、手段、模式、組織結構、保障體系及其發展規律等,需要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要提高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升服務基礎教育的品位,既要研究中小學教育,也要研究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特別是我們今天正處于一個轉型時代,隨著現代科技不斷發展,知識更新日益加快,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社會對人才的渴求超過了以往任何時代,對教育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對教師專業化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環境在不斷變化,教師繼續教育的目標、內容、方法、手段等也在不斷變化。作為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者,我們一定要通過反復的實踐和深入的研究,深刻理解社會變革和教育發展對教師繼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準確把握當前教師繼續教育的新特點。
《創新之路》研究和揭示了新時期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具有的新特點、新規律:
第一,培訓目標多樣化。中小學教師隊伍規模大,層次多,素質參差不齊,在教師培訓的理念、目標、對象、內容、形式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形成了培訓層次立體化的特點。這就要求培訓機構一定要在廣泛調查的基礎上,研究培訓需求多元化趨勢下的不同職稱、不同年齡層次之間,不同素質水平之間,甚至不同地域之間,不盡相同的培訓目標、內容、形式、手段的教師培訓,因材施訓,滿足培訓者個體的不同需要,切實保證培訓的有效性。
第二,培訓主體多元化。由于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之間在性質、目標、內容、模式、方法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有必要建立專門的職后培訓機構作為培訓的主體。但是,教師培訓的主體更需要多元化,因為不同的培訓機構具有各自的優勢,可以通過優勢互補,適應教師培訓的不同需求。要在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綜合性大學特別是高水平大學參與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同時,充分發揮市、縣教師培訓機構的服務與支撐作用。要著力建設中小學教師培訓基地學校,將教師培訓向參訓教師崗位實踐研修延伸和拓展,逐步形成教師培訓主體多元化格局。在培訓主體多元化的格局下,縣區級教師培訓機構必須不斷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充分利用教研、電教等方面的優質資源,上聯高校,下接中小學,形成培訓合力,在集中培訓、遠程培訓和校本研訓的組織指導、服務支持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第三,培訓手段現代化。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教師培訓手段也開始朝現代化趨勢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因為其資源共享、培訓團隊與參訓教師一體化、培訓過程可交互性等優勢,已經成為當今教師繼續教育的一種主要手段。這種培訓手段盡管還存在不少問題,但是,因為其快速、便捷、自主、互動、經濟,能很好地解決工學矛盾和家學矛盾等特點,越來越受到廣大中小學教師的歡迎。教師培訓機構一定要適應現代化培訓手段的需要,盡快從單一的傳統培訓手段中跳出來,積極組織教師參加遠程培訓,加強遠程培訓輔導、管理和服務工作,嚴格學員學習過程管理,嚴格考核制度,切實提高參訓率、學習率、結業率和培訓質量。
第四,培訓模式實用化。目前,開展教師培訓主要采用院校集中培訓模式、校本培訓模式和網絡培訓模式。幾種模式各有優勢,也各有不足。因此,如何揚長避短,創新適應形勢發展變化的培訓模式,一直是我們這么多年來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本世紀初,我們主動進行“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得到教育部師范司和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重點資助,課題研究提出并且在全省范圍內試行“以校本培訓為基礎,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為依托,學分制為驅動手段,非學歷培訓和學歷提高培訓課程相溝通,政府、教師教育機構、中小學協同管理”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新模式,得到了教育部有關領導的認同與推介。
在實踐的不斷探索中,我們著力構建培訓院校為指導、網絡平臺為支持、校本培訓為基礎的多元化網絡校本培訓模式,重構校本研修的運行機制和組織實施,以增強培訓的針對性,提高培訓的實效性。從培訓的目標上,既滿足學校的發展需要,也滿足教師的發展需要;在培訓的主體上,同時重視師范院校、培訓機構、教育科研機構和中小學校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的發揮,尤其重視參訓教師主體地位、作用的發揮,強調教師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在培訓的策略上,既重視理論學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培訓策略的應用,又強調問題探究、問題指導和專業引領,同時注重在實踐應用中解決問題,提升專業能力;在培訓手段上,將集中培訓和分散學習相結合,互動交流與獨立完成作業相結合,遠程自主學習和參與合作交流相結合,用任務驅動,著重問題解決和案例分析,發揮專家專業引領作用,強調專家跟進指導、互動交流;在培訓的組織和管理上,教育行政部門推動,教師培訓管理部門監管,教師培訓機構組織實施,實行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
針對當前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出現的新特點、新變化,湖南省廣大縣區級教師培訓機構的校長們,他們一邊實踐,一邊思考,一邊研究,總結出繼續教育許多規律和特點,同時也把研究的成果運用到工作實踐中,使研究的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進一步促進了這項工作深入而有效的開展。
我曾經在《哲學詩話》中寫道:未經過咀嚼的生活,是沒有味道的生活;沒有反思的教育,是不可能長進的教育??h區級教師培訓機構的校長們重視在思考中實踐,在實踐中反思,總結出很多有價值的經驗,把教師繼續教育這項復雜的工作推向更高水平,更高境界,說明這個群體是一個善于思考的群體,是一個善于鉆研的群體,也是一個富于智慧的群體,說明我們正在從事的教師繼續教育是一項大有希望的事業。我為這些校長們高興,為他們通過實踐取得的成績感到高興,同時,也為湖南省在建設教育強省的進程中教師繼續教育事業的欣欣向榮而倍感欣慰。
篇10
關鍵詞:高校新任教師培訓;路徑選擇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038(2012)07-0027-05
高校新任教師培訓是促進新任教師角色轉變、提高他們的專業發展水平、提升高等教育質量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當前高校新任教師培訓,主要面臨兩大新挑戰。其一,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和學習型社會背景下的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其二,部分高校新任教師沒有經過系統的教師教育。高校新任教師培訓任重而道遠。文章從我國高校新任教師培訓的現實困境出發,闡述新任教師培訓的基本要義,進而對其改革路徑進行探析。
一、高校新任教師培訓之現實困境
1 培訓制度及相關保障缺失
我國高校新任教師培訓的相關規章制度主要是1996年原國家教委頒布的《高等學校教師培訓工作規程》、《教師資格條例》以及1997年頒布的《高等學校教師崗前培訓暫行細則》和《高等學校教師崗前培訓教學指導綱要》?!陡叩葘W校教師培訓工作規程》,規定了培訓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培訓的組織與職責、培訓的主要形式、培訓的考核與管理、培訓的保障與有關待遇等方面,很少涉及新任教師培訓。在該規程的指導下,全國各高師師資培訓中心也忽視了新任教師培訓。例如,教育部華東高師師資培訓中心的“教師培訓類別”僅僅包括國內訪問學者、高級研討班、骨干教師進修班、以畢業研究生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教師進修班、助教進修班、專題研討班、單科進修、高級研修班。
《高等學校教師崗前培訓暫行細則》僅僅簡單地對培訓對象、培訓科目與課時、考核與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大致規定。根本沒有提到培訓時間如何保障、培訓經費從哪里出這些最基本的實施細則。在暫行細則的指導下,各省頒布的諸如《關于做好××年高校教師崗前培訓工作有關具體事項的通知》中,沒有具體規定人力、物力、財力、時間上的投入,更沒有構建新任教師培訓框架體系,只是規定培訓科目以及培訓費用。
2 培訓內容狹窄
新任教師培訓內容主要是高等教育學、高等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法規概論、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等4門課程,總學時不低于110學時。培訓內容狹窄具體體現如下:過分尋求全國統一,很少或沒有考慮高校、新任教師自身的需求,針對性、可選擇性不強;培訓科目還是1996年、1997年確定的,近二十年不變,沒有隨著社會發展與高等教育、高校教師自身發展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調整;培訓內容局限于部分教育基本理論與知識,實用性不強,沒有涉及教育實踐、相關教育能力的培養,難以引導教師把學到的知識與理論有機地與實際的教育教學相結合,難以形成實踐智慧。
3 培訓方式機械被動
高校新任教師培訓方式機械被動主要體現如下:政府對新任教師培訓的集中計劃和直接管理過多,高校與新任教師自身沒有主動地參與其中,高校只負責發通知,教師只是交錢、聽課:在實際培訓中大都采用課堂教學為主的灌輸式講授方式。近百人濟濟一堂擠在一個大教室里,培訓者在講臺上對著書本或PPT念,新任教師在下面聽,培訓者與新任教師、新任教師與新任教師之間缺乏必要的互動和交流,形式過于枯燥和呆板。難以激發新任教師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培訓內容在100多個學時內完成,很多內容難以深入展開,教師不得不念講義、畫重點,才能完成教學任務,很少考慮培訓效果:大都采用短期內集中培訓方式,培訓難以形成長期性和常態性,難以真正實現培訓的目標與功能。無疑,如何讓新任教師培訓方式多樣化,更加靈活機動,多一些高校與教師的主動參與,多一些互動與溝通,多一些探究,多一些案例分析,多關注一些老師的需求、狀態和反應,從而更好地發揮新任教師培訓方式對新任教師教學方式的示范作用。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4 培訓評價單一
當前高校新任教師培訓評價就是在培訓結束后采用紙筆考試的形式考察他們的培訓情況是否合格,最后給他們一個總結性的等級或分數,從而區分優劣。無論是教師培訓管理部門,還是新任教師本人,最關注的就是這個等級或分數。如果這個等級或分數達標了,新任教師就可以達到獲取高校教師資格證書以及評職稱的最基本條件。無疑,這樣的培訓評價太單一了,具體表現為“四有四無”:只有筆試,缺乏口試、教學實踐及其他評價方式;只有針對基礎知識、基本原理的評價,缺乏針對教育教學能力、師德等方面的評價;只有總結性評價,缺乏過程性評價:只有培訓者與管理者評價,缺乏新任教師自評、互評。這種單一的培訓評價,難以保證培訓評價自身的科學性、客觀性和全面性,難以準確地反映培訓的質量和實際效果。
二、高校新任教師培訓之基本要義
1 促進教師角色轉變
新任教師一踏上工作崗位就開始了“我為人生”到“我為人師”的轉變?!敖處煛笔且粋€龐大的角色集,包含一系列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角色。例如,教師與同事交往的角色,教師與學生交往的角色,教師與學生家長交往的角色等等。這里主要談談教師與學生交往的角色:教師至少扮演著教育教學組織者、學生學習指導者與合作者、課堂管理者、學生評價者、思想品德教育者、學生學習楷模等角色;教師在課堂外,還要成為學生喜愛和親近的朋友。新任教師在學生面前要有個“教師樣”,就要學會由“只管好自己讀好書”向“如何教好書”、“如何教會學生學習”的轉變,由“只考慮自己”向“考慮學生”轉變,還要盡快改變自己當學生時的一些不良習慣,以一個教師的高標準、嚴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在學生面前做好表率。
根據美國教育學家維恩曼(Simon Veenman)的研究成果,新教師遇到的最困難的10種問題依次為:維持課堂紀律、調動和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處理學生的個別差異、正確公正地評價學生、與家長的關系與互動、處理學生個人問題、日常組織工作、大量繁重的教學任務和相對較少的準備時間之間的矛盾、人際關系、獲得充足的上課資料。根據以上分析,解決這些問題能有效地促進新任教師角色轉變。因此,高校新任教師培訓要致力于解決以上問題,尤其要對實際教學情境中面臨的問題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引導他們懂得“怎樣教”、“怎樣才能教得好”,學會在實際的教育教學情境進行決策、采取行動與控制。顯然,當前偏理論的培訓內容、機械被動的灌輸式培訓方式、單一的紙筆測驗的培訓評價,難以促進新任教師角色轉變。
2 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
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個體不斷更新專業知識結構、增長專業能力、提升專業道德的過程??梢?,教師專業發展,從橫向來看,有知識、能力、情感道德等不同側面。教師要求具有雙重專業(所教學科專業和教育專業)。雖然我國高校新任教師幾乎都是剛畢業的碩士、博士,所教學科專業的知識、能力等方面達到了應有的水平,然而許多新任教師沒有接受過教師教育,教育知識(理論)、能力(技能)等缺失。因此,在短期內解決高校新任教師專業發展在教育專業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缺失,應重視在新任教師培訓過程中對這些缺失的方面加強培訓。正如古斯基(Thomas R.Guskey)所言,當教師知識和技能“不足或缺失”或在實踐中“無效”時,應建立培訓范式(training paradigm),通過“不足-培訓-掌握模式”(deficit-training-mastery model)來實施。
從縱向來看,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動態的縱貫教師整個職業生涯的過程,存在著不同的發展階段。對此,國內外許多學者做了大量研究。其中,影響最深遠的是伯林納(David C.Berliner)的教師專業發展的五階段說:新手階段-熟練新手階段-勝任階段-熟練階段-專家階段。剛進入教學領域的新任教師處于新手階段。這個階段一般經歷1年,教師的任務是學習一些陳述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如一般的教學原理、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等,并熟悉課堂教學的步驟和各類教學情景,獲得初步的教學經驗。從教師專業發展的動態過程來看,前一個發展階段是后一個更高發展階段的基礎,后一個發展階段則是前一個發展階段的目標和方向。教師專業發展就是在這樣一種動態鏈接中不斷提升的。如果新任教師沒有在新手階段為后續發展階段奠定基礎,就會止步不前,其專業發展水平永遠達不到專家階段。總之,無論是從教師專業發展的橫向還是縱向而言,都要重視新任教師培訓,尤其要關注教育教學理論的掌握與利用、教育教學技能的培養、師德的提升。
3 提高高等教育教育質量
自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巴黎召開首屆世界高等教育大會以來,如何保證并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成為21世紀國際高等教育政策與行動中的核心理念之一。為了加強本科教學工作,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我國頒布并啟動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工程。例如,“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2000)、《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2001)、“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2003)、《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0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2010)、《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2011)、《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2012)等等。
無疑,高等教育質量的提高,對教師素質、教育教學水平等各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樣對教師培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進以及小班制的推行,每年增加幾萬名專任教師,例如2009年專任教師共129.52萬人,比上年增加5.77萬人,2010年又增加4.79萬人。新任教師作為高校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教學理論與技能、師德、職業素養如何,直接與高等教育質量的提升密切相關。因此,應改革當前高校新任教師培訓,提高他們的教育素質,為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服務。
三、高校新任教師培訓之路徑選擇
1 完善培訓制度及相關保障
修訂我國當前《教育法》、《教師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中關于教師培訓的內容與條款以及《教師資格條例》、《高等學校教師培訓工作規程》、《高等學校教師崗前培訓暫行細則》中的內容和條款,健全和完善新任教師培訓的各項配套規章制度,如與人事制度改革相結合,與教師資格的再認證以及教師的考核、晉升有機銜接。在此基礎上出臺專門的高校新任教師培訓制度。同時,高校新任教師培訓制度與修訂后的系列法律法規相配套,作為新時期新任教師培訓的制度保障,使培訓常態化、制度化。
重構的高校新任教師培訓制度及相關保障主要解決兩個大問題。一是改變政府對高校新任教師培訓的集中計劃和直接管理,建立“政府宏觀調控、培訓中心集中培訓、高校自主組織、教師自我提高”四位一體的培訓新體制,明確政府、高師師資培訓中心、高校、新任教師個人等主體的權責,并對培訓目的、原則和要求、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培訓者、培訓時間、培訓經費、培訓評價與考核等各個方面提出指導性要求,保障培訓順利實施。二是拓寬高校新任教師培訓經費籌措渠道,建立多元經費投入體制,明確并落實專項經費,保障經費的供給,并提高經費使用率。將高校新任教師培訓經費列入各級政府預算,中央和地方設立專項經費,高校建立新任教師發展基金,并明確其劃撥的來源與具體比例。同時,廣泛吸納社會資源,建立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等捐資支持教師培訓的激勵機制與補償機制。
2 優化培訓內容及其結構
拓寬高校新任教師培訓內容,重視理論性,更重視實踐性;重視知識積累,更重視能力提高;重視觀念的更新,更重視行動的改變。根據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和新任教師的實際需求,以一些熱點、難點、重點問題為切入口,選擇一些必需的、有長遠價值的培訓模塊以及新任教師在工作上最想解決的困惑、最感興趣和最想學的問題為培訓專題,包括角色轉化模塊、師德建設模塊、教材分析模塊、教學方法與技能模塊、教學觀摩與實習模塊、計算機技術與課件制作模塊、班級與課堂管理模塊、教學改革模塊等板塊。每個模塊都由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索兩部分組成,有的放矢地解決新任教師在教育教學理論和教育教學實際中將要遇到的問題,實現學用結合。
增大高校新任教師培訓內容的選擇面,增加培訓內容的個性化、多樣性、菜單化和選擇性。充分考慮教師的個人素質、學科背景、教學環境、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等實際情況,設置大量的任選培訓內容。加大培訓內容中的選修模塊的分量,引導他們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自己所需要的、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更好地實現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他們的發展。
3 采用多樣化的培訓方式
高校與新任教師自身從培訓的從屬和邊緣地位走向中心和核心地位,在功能上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運行上更加靈活機動。高校立足本校教育教學的實際工作,經過遴選與雙向選擇,為新任教師配備教學導師、科研導師,新任教師在導師的引領下,參加各種教研和科研活動。如課堂觀察與記錄、集體備課與設計教案、說課活動、聽導師的課和評析活動、自己上公開課與評課、撰寫課后總結、科學研究等。同時,搭建新任教師培訓網絡平臺,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更新快、信息海量以及開放性、靈活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等特點和優勢,提供優質培訓資源,使網上培訓學習成為新任教師自主進修學習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另外,引導新任教師常常主動反思自己在教學方面的成敗,獲得啟示和感悟,不斷提升自我。正如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G.J.Posner)所言,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的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教師的成長公式為“經驗+反思=成長”。通過學校搭建平臺,導師榜樣示范、行為矯正、肯定、激勵以及新任教師自學、自我反思等方式幫助新任教師形成實踐智慧,提升教學水平。
在培訓中,根據具體的培訓內容靈活采用適當的培訓方法,如講授法、分組討論法、案例分析法、問題分析法、收文籃練習法、現場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角色扮演法以及根據培訓內容設計的相關練習和拓展活動等,激發了新任教師的學習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他們在相互交流和思想碰撞中產生新的認識。將新的理念和做法滲透到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
4 實施發展性培訓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