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9 10:21: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鄧--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fā)展觀,以“人人學習·促進發(fā)展”為主題,宣傳終身教育思想,樹立全民終身學習理念,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fā)展。全面落實科教興區(qū)、人才強區(qū)戰(zhàn)略,堅持政府主導與社會各方參與相結合、終身教育體系與國民教育體系相結合、學習型社會建設與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相結合,促進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激發(fā)城市創(chuàng)新活力,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二、活動時間
2010年11月16日(周一)--11月22日(周日)
三、領導小組
組長:顧瑛區(qū)政府副區(qū)長
副組長:于東溟區(qū)教育局局長
李秀紅區(qū)教育局黨委書記
王貴寶區(qū)政府督導室主任、教育局副局長
各鄉(xiāng)(鎮(zhèn))街主管教育鄉(xiāng)(鎮(zhèn))長、主任
成員:區(qū)委宣傳部、區(qū)委組織部、區(qū)文明辦、區(qū)教育局、區(qū)人事局、區(qū)財政局、區(qū)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區(qū)科技局、區(qū)文體局、區(qū)新聞出版局、區(qū)民政局、區(qū)總工會、團區(qū)委、區(qū)婦聯等部門的負責人。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qū)教育局,辦公室主任由王貴寶擔任。各委辦局、鄉(xiāng)(鎮(zhèn))街應參照區(qū)級機構成立本部門的全民終身學習活動領導小組并制定實施方案。各基層單位要成立本單位的全民終身學習活動領導小組并制定實施方案。
四、活動內容
1、“活動周”主題:人人學習·促進發(fā)展。
2、“活動周”主體:各鄉(xiāng)(鎮(zhèn))街、區(qū)直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大中專院校、文化場館、社區(qū)等。根據不同的群體,組織開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全民終身學習活動。
3、主要活動:
(1)啟動儀式:2010年11月13日上午在區(qū)政府舉行。
(2)培訓活動:根據各職能部門業(yè)務特點組織有針對性的培訓、學習等活動。
(3)專家講座:聘請國家、省、市專家講座。
(4)教育成果展覽:各鄉(xiāng)(鎮(zhèn))街、社區(qū)舉辦創(chuàng)建學習型城市成果展。
(5)區(qū)新聞部門報道活動情況。
五、活動要求
1、各鄉(xiāng)(鎮(zhèn))街要高度重視此項活動,做好動員組織工作,制定并下發(fā)文件,開展豐富多彩、富有實效的活動。各鄉(xiāng)(鎮(zhèn))街負責屬地內的企事業(yè)單位和駐區(qū)單位“活動周”的發(fā)動、組織、指導、檢查工作。
2、區(qū)直各黨政機關要認真組織機關工作人員參加本單位的各項活動。
3、各有關委、辦、局根據行業(yè)管理范圍,認真組織培訓活動,部署并總結所屬單位的“活動周”情況。
4、各社會團體要充分發(fā)揮職能作用,制定“活動周”實施方案,積極動員組織開展相關活動。
5、大專院校要制定活動實施方案,積極組織學習活動。
6、區(qū)圖書館、文化館、電影院、少年宮、體育場館等場所在“活動周”期間向市民免費開放。
7、區(qū)新聞媒體要認真做好系列宣傳報道工作,利用報紙、電臺、電視臺、網絡廣泛宣傳報道“活動周”情況。
篇2
2015年,我校堅持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在鎮(zhèn)委鎮(zhèn)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部署和要求,積極開展各類成人教育、文化教育、技能培訓及社區(qū)教育活動,大力建設學習型社會,努力營造全民終身學習氛圍,學校各項工作繼續(xù)呈現出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加大投入,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
今年,在鎮(zhèn)委鎮(zhèn)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繼續(xù)加大投入力度,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今年共投入50萬元用于改善辦學條件和美化校園環(huán)境。其中28萬用于增添教學設施設備,16萬用于培訓樓消防工程和教學樓防水補漏工程,6萬用于校園文化建設。在改善硬件設施的同時,加大對校園環(huán)境的美化、優(yōu)化、凈化等工作。對校園內的圍墻進行粉刷,對校園花草、樹木等進行整飾,對校園宣傳欄、報欄等進行重新規(guī)劃,對校園的每一個可用之處進行全面優(yōu)化和提升。通過校園"三化"工作,使我校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人文教育氣息,每一處不起眼的地方最終都變成了充滿藝術韻味、能夠展示我校辦學特色的宣傳平臺,為廣大學員提供了學知識、長見識、提素質的美好的學習場所。
(二)科學管理,促進學校發(fā)展規(guī)范有序
為了加強管理,增強教職工工作積極性,今年進一步修改了《xx成校教職工年終考核量化評比方案》。該方案根據每個人的工作分工和崗位職責,制定了不同的細則,將原來的年終考核改為每月一評,通過每月考核,互相打分,年終再將每月考評進行匯總,最終確定每個人的績效考核分數,根據得分情況發(fā)放年終績效獎。該方案內容詳盡,針對性強,得到了廣大教職工的普遍認可。此外,制定了校園文化管理制度,依法加強對全體教職員工及保安、清潔工隊伍建設,每月由全體教師對保安、清潔工工作進行考核打分,作為當月績效獎的主要依據。制定了學校經費使用管理制度,使學校財務工作更加規(guī)范有序地開展。通過加強管理,全體教職員工的服務意識、責任意識、主人翁意識進一步增強,學校發(fā)展步入了一個全新時期。
(三)多元并舉,全力抓好成人教育工作
2015年,我校繼續(xù)圍繞成人學歷教育、技能培訓、職業(yè)教育等方面全力抓好成人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化知識和職業(yè)技能水平,促進學校各項工作積極發(fā)展。
2015年,我校辦學規(guī)模在過去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發(fā)展,學歷班的招生人數和去年基本持平,而各類技能培訓穩(wěn)步增長,成人教育辦學層次進一步豐富,辦學水平進一步提高。尤其在成人技能培訓方面我們努力拓展新的項目,增加了食品安全管理員培訓、心理咨詢師考證培訓、中醫(yī)養(yǎng)生培訓等新項目,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四)開拓思路,大力推進社區(qū)教育
2015年,我校著力打造"香市學堂"、"香城女人"等社區(qū)教育活動品牌,繼去年"科學養(yǎng)育"家庭教育活動品牌獲得全國100個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品牌之后,繼續(xù)走品牌特色化建設之路。
2、"香城女人"."香城女人"是xx社區(qū)學院2015年傾力打造的又一個社區(qū)教育活動品牌。它以各單位婦女之家為主陣地,開展主要針對女性的系列教育培訓活動,引導廣大女性朋友提升生活品質,豐富生活內涵,追求知性生活,課程同時整合了xx成校成人藝術培訓以及禮儀、插花、品香、美容、保健、烹飪等內容。
xx鎮(zhèn)社區(qū)學院"香城女人"以瑜伽、健美操課堂為突破口,采用"訂單式"課程,送課上門,服務到家,方便成人學習,解決了成人學習難的問題。自2015年3月份開始以來,學院校本部"香城女人"課堂瑜伽班、健美操班相繼開班。瑜伽課堂分別送課到河濱小學、香市小學、香市幼兒園、石龍坑小學、良邊社區(qū)等,健美操課堂送課到香市小學、石龍坑小學、泉塘社區(qū)等,共開展了60多場活動,受益群眾達到5000余人次以上。
(五)創(chuàng)新載體,全力辦好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
2015年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有力地宣傳了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思想,激發(fā)人們終身學習的熱情,掀起了全民學習熱潮,對提高市民素質,完善終身教育體系,促進法治社會建設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也推動了我鎮(zhèn)學習型社會的全面建設。一場場豐富多彩的講座和培訓活動,為市民的學習帶來了新鮮養(yǎng)分,讓市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享受到了學習的樂趣。
(六)群策群力,深入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除開展課題研究工作之外,我校還組成了社區(qū)教育課程研發(fā)小組,及時對成人教育和社區(qū)教育工作進行理論研究和反思總結,并編輯出版了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社區(qū)教育相關讀本,用以對社區(qū)群眾開展教育培訓活動。另外,2015年,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我校全體教師集思廣益,凝心聚力,攜手創(chuàng)辦了我鎮(zhèn)第一份社區(qū)教育刊物《香市社區(qū)教育》。這份院刊,一方面成為我鎮(zhèn)各社區(qū)教育活動單位相互交流、展示成果的窗口,另一方面也為我校以后開展社區(qū)教育理論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平臺。
二、2016年工作思路
2016年,我校將延續(xù)以往的好勢頭,繼續(xù)做好成人學歷教育、成人技能培訓、社區(qū)教育等工作。
1、大力整治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整治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為廣大學員營造更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建設網絡環(huán)境下課程,加大成人教育和社區(qū)教育的投入力度,為群眾接受更優(yōu)質的教育培訓服務搭建良好的平臺。
2、努力突破學歷招生難點。繼續(xù)加強學歷招生的宣傳工作,保持現有的成人學歷教育規(guī)模。2016年在現有的基礎上,尋求新的突破,重點做好師范類、民辦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學歷提升教育的宣傳招生,同時做好工廠、企業(yè)員工的學歷提升教育宣傳,增加網絡教育等形式。
3、積極開發(fā)技能考證新項目。引進實力較強培訓機構或掛靠行業(yè)協會,利用專業(yè)技術人員每年90個課時的繼續(xù)教育政策,創(chuàng)新培訓模式,承接各部門(單位)的專業(yè)(或校本)技能或繼續(xù)教育培訓,增加訂單式培訓規(guī)模。繼續(xù)拓展香城女人等培訓項目,開發(fā)實效實用、面向廣大婦女、新莞人的培訓課程。
篇3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一年的工作即將圓滿結束。本學年在學校校長的正確領導下,在主管楊校長和李主任的關心幫助下,在相關部門老師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我以堅定的思想信念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基本完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和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在思想上
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積極服從與尊重學校領導的工作安排, 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積極主動的做好每一項工作。
二、具體工作
1、下大力氣,虛心學習,利用微信制作宣傳片,宣傳學校及招生工作,先后制作了20個微信宣傳片,取到較好的宣傳效果。
2、認真寫好上報新聞報道,上報學校網站6篇報道,市教育局網站2篇報道,有力的將學校工作宣傳出去。
3、和校長、主管校長、李主任深入初中學校進行招生宣傳,包括二中、三中、六中、九中、十二中、十四中、十七中、二十中、十家堡中學、三家子中學、郭家店一中、孟家?guī)X中學、孤家子中學等近二十所學校;同時到十家堡集市、市內各中考考點、伊通中考考點的地方進行發(fā)招生簡章進行招生宣傳;既當司機又當攝像人員,做到盡心盡力。宣傳效果十分明顯。
4、做好職教宣傳周相關工作。我們招生辦全體人員到英雄廣場發(fā)傳單進行招生宣傳,按照市教育局職成教科要求,我每天都上報當天活動開展情況的文字材料及活動照片,共五天,最后對宣傳周開展情況進行文字總結并上報,及時有效地讓市教育局了解和掌握了學校活動開展情況。
5、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關系千方百計招生,找親戚、朋友、同學,找生源,宣傳介紹學校,同時利用微信等進行招生宣傳,每次接受家長和學生咨詢,都熱情、耐心、全方位地的去解答,細致介紹學校基本設施情況、教學管理情況、學生管理情況、學生住宿情況和專業(yè)設置,展示了學校的形象,幫助家長選擇適合孩子自身學習發(fā)展的專業(yè);打電話給適合上職校的初三學生家長,介紹宣傳學校,動員選擇職教中心上學升學或學習技能。收到較好效果,在主管校長和李主任關心幫助下終于完成12個招生指標任務。
6、任行政黨支部三支部書記,在時間很緊張情況下擠出時間完成黨務工作,收繳黨費,記錄臺賬等工作。
7、認真做好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相關工作,制定方案,拍攝圖片,懸掛宣傳條幅、微信宣傳、活動總結;最終學校獲得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先進學校,3人獲得活動先進個人。
8、做好迎接省督導分管校長分配的任務,準備迎檢的相關文字材料,制定如《校企合作制度》、《校企合作辦學辦法》、部分專業(yè)《學生實習計劃》《人才培養(yǎng)方案》《學生實習管理制度》等20余個材料,最終按計劃全部完成。
9、學校派出參加“中國四平科技之光”開幕式演出活動,壓力非常大,四十多歲的人,從沒跳過舞蹈,利用5天時間學會,每天晚上都排練到半夜10多點鐘,整個團體不怕苦,不怕累,齊心協力,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出色完成演出任務。
10、由于學籍管理老師請假,為了不影響學生建籍,在規(guī)定時間內把學生數據錄入到全國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籍管理系統,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通過電話和學籍老師學習,加上自己不辭辛苦,刻苦鉆研,邊做邊學,邊嘗試邊思考,終于在規(guī)定時間內,國網封網前完成最后8名學生的數據錄入,保證了學生的正常建籍。
11 、和楊峰校長監(jiān)督檢查安裝監(jiān)控情況,多次到學生寢室樓,辦公樓、實習車間等地方檢查,保證安裝質量和施工順利進行。
12、當好學校臨時司機,學校專職司機跑不過來時,每次學校辦公室找到我讓我出車是都能從學校大局出發(fā),欣然接受任務,無論去農大、職大、教育局、財政局、基建辦等地方,我都嚴守交通規(guī)則,做到開開心心出發(fā),平平安安返校。
13、認真完成學校安排的其他任務,不講條件,不計代價,按時觀看“迎五一曁四平工匠頒獎晚會”、“航空飛鏢文藝晚會”等,并幾次作為安檢員進行安檢服務。
14、根據學校領導工作安排,12月14日暫時兼管舍務工作,由于孩子小上學、放學、各種補習班、特長班需要接送,妻子孕期反應強烈,經常嘔吐,導致營養(yǎng)跟不上身體虛弱,需要靜養(yǎng)多休息,幾乎不能做什么家務,家里買菜做飯、洗衣、刷碗、擦地、輔導孩子學習都要由我來做,身心疲憊,但我克服重重困難,努力堅持,對待這個領導信任而賦予的陌生新工作領域,我積極工作,認真負責,和徐校長及舍務老師學生會成員查寢,檢查督促學生起床、打掃衛(wèi)生;收繳管制刀具,收到甩棍1把,長硬木方等多件物品。夜晚也多次到校查寢看學生歸寢情況,雖然心里十分惦記家中已有身孕的妻子和孩子,但仍然堅持到到8點多一切正常時,在歸心似箭地往家里趕。
三、存在問題
由于是兩校合并,到職教中心時間短,對學校詳細情況、所開設專業(yè)、各專業(yè)開設課程、升學對口院校、各專業(yè)就業(yè)方向、畢業(yè)生待遇等了解還不夠透徹。
四、今后努力方向
為了能更好的宣傳學校,完成招生工作,以后要積極加強學習,對學校整體全面認識了解,更好地掌握招生的知識和業(yè)務,更好的完成招生和其他各項任務。
總之,在今年的工作中,我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認識和工作能力,并取得了相應的工作成果。回想整個招生工作是辛酸的,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打了不知多少個電話,起早貪黑外出招生、進班宣傳,但往往收效甚微,可我并不氣餒,以鍥而不舍的精神不斷努力著,終于有所回報和收獲。
篇4
關鍵詞:成人學習;SWOT分析;策略
作者簡介:陳維華(1978-),女,河北張家口人,河北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講師,研究方向為成人教育與職業(yè)教育;董顯輝(1973-),男,江西玉山人,天津大學教育學院職業(yè)教育學專業(yè)2010級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
基金項目:本文為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基于專業(yè)化的我國成人教育管理者培訓研究”(編號:GKA103008)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主持人:康和平。
中圖分類號:G720 文獻標識碼:A 文獻編號:1001-7518(2011)33-0047-03
SWOT分析法又稱為態(tài)勢分析法,最初被應用于管理學領域,20世紀80年代由美國舊金山大學學者海因茨?韋里克教授提出。SWOT分析法是一種考慮某一個體或組織內部、外部環(huán)境的各種因素,進行系統地、綜合地評價和分析,從而選擇最優(yōu)發(fā)展策略的方法。其中,S是指某一個體或組織自身具有的優(yōu)勢(Strengths),W是指某一個體或組織自身存在的劣勢(Weakness),O是指某一個體或組織在發(fā)展中可能遇到的種種機遇或機會(Opportunities),T是指某一個體或組織在發(fā)展中可能遇到的種種威脅(Threats)。本文運用SWOT分析法分析成人的學習,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使他們在學習中揚長避短,發(fā)揮自身特長與優(yōu)勢,充分利用外部環(huán)境中的各種機會,取得較高的學習效率。
一、成人學習的SWOT分析
(一)成人學習的優(yōu)勢
成人學習的優(yōu)勢,是指成人自身具備一些因素,使其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習。成人在學習中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yōu)勢:
1.具有豐富的經驗。成人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已走完較長的一段路程,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有感性的認識,并且承擔著一定社會職責和扮演著多種角色,這使他們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和增加了社會閱歷。大量成人教育實踐證明,無論成人學習哪些內容,采取什么樣的學習方式或策略以及如何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都要以其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前提和基礎。已有經驗是激發(fā)成人學習動機的誘因,因為成人對自己所熟悉和關心的事物更為關注,更希望弄清與它們有關的理論和知識,這樣在學習中極易產生遷移。此外,已有經驗不僅僅是成人自身學習的一筆寶貴資源,對于其他成人來說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為他們的學習提供有價值的啟迪和借鑒。
2.學習目的明確。成人一般都有一定的工作崗位,因此他們的學習不同于普通教育中學生的學習,往往以一種“問題中心”的心理參與學習活動,學習活動與他們的當前需要、生活情境密切相關,學習是為了立即應用,解決實際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追求學習的直接性和實效性傾向,而不是為將來的生活和需要做準備。即“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需要什么學什么”。由于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有利于調動成人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在成人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借助有關學習資源,參與教學,真正成為教育過程的主體。
3.獨立自主意識較強。美國“成人教育之父”馬爾科姆?諾爾斯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到了成年期,個體首先產生的便是一種強烈要求擺脫他人控制的獨立感。獨立感的產生,意味著個體自我意識從依賴、他律向獨立、自律的方向轉化。成人具有了獨立自主的概念后,總希望別人把他當成人看待,當獨立的人看待,希望得到尊重。成人較強的獨立自主意識具體表現在學習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了解自身學習需要;學習目的和目標明確;自主制訂學習計劃;自我導向實施學習;抵御外界不利學習因素等等,這些是成人學習成功的重要保證。
4.理解能力較強。發(fā)展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思維經歷“直觀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理論型為主的抽象邏輯思維”的過程,青年期和成年期則發(fā)展以理論型為主的抽象邏輯思維。憑借以理論型為主的抽象邏輯思維,成人能夠迅速、準確地把握事物的內在本質和規(guī)律,并且能夠觸類旁通,由此及彼,從而使他們的整體學習能力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之上。
(二)成人學習的劣勢
所謂成人學習的劣勢,是指成人自身存在著對其生存和發(fā)展不利的因素。成人在學習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劣勢:
1.認識上的偏差。傳統的消極文化觀念往往認為成人已不適合學習,例如“人到中年天過午”,“三十不學藝”,因此教育與學習被限定在青少年兒童時期。美國的機能心理學大師詹姆斯曾指出:“人至25歲,純粹的好奇心己衰退,神經的通道己固定,同化的能力已消失,學習新觀念非常困難”。[1]鑒于此,在傳統消極文化觀念的影響下,加上視聽覺能力衰退、體力下降、反應速度減慢等生理方面出現的老化,以及機械記憶能力衰退、注意力下降等心理方面出現的變化,由此成人產生自己年齡大了,缺乏學習優(yōu)勢,不便于再繼續(xù)學習的錯誤想法,從而抑制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2.感知覺能力下降。加拿大著名的成人教育學者羅?基德經過大量研究,證明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成人身體的各種器官乃至整個機體日趨老化,盡管這種老化是一緩慢的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成人的感知覺功能逐漸老化是普遍現象。成人的感知覺變化主要表現在視力和聽力方面:就視力而言,力的衰退與年齡呈正相關,40-55歲最為嚴重,此后又呈現出持續(xù)衰退的現象;就聽力而言,成人聽力的衰退隨年齡的增加而愈加顯著,25歲以后對所有頻率聲音的聽力都逐漸緩慢地衰退,男性超過32歲,女性超過37歲之后,幾乎都有某種程度的損害。感知覺能力的下降不僅直接影響成人的學習,而且還會對成人的學習心理產生影響,致使其出現消極的不良的情緒體驗和感受。
3.記憶力下降。伴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生理功能老化,成人的記憶能力也隨之發(fā)生變化,尤其表現在保持和提取記憶內容能力方面,都不同程度地遇到障礙。國內研究者許淑蓮等人對成人邏輯故事的回憶、聯想學習、人像特點聯系回憶的研究證明:成人對故事的意義內容識記較好,情節(jié)內容識記較差;對人像的職業(yè)回憶較好,對人像的愛好和姓名的回憶較差;對有關聯想的學習較好,對無關聯想的學習較差[2]。這說明,成人的機械記憶減退幅度較大并且開始減退的年齡較早,意義記憶減退的幅度較小并且開始減退的年齡較晚。記憶力的下降,導致成人不能及時接收、整理和加工外界信息,長時記憶難以形成,而且容易遺忘,難以提取,致使成人以后不愿意再從事積極的記憶活動。
(三)成人學習的機會
所謂成人學習的機會,是指外在環(huán)境因素為成人學習提供有利的時機或機遇。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發(fā)展遠程教育和繼續(xù)教育,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了我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到2020年,……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學習型社會的創(chuàng)建為成人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氛圍,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為鼓勵在職人員學習與進修,我國也相繼出臺了一些政策和法規(guī),為成人的學習提供了一定制度保障。此外,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興起的遠程教育,突破了過去傳統教育的時空局限,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平臺,有利于成人克服學習中突出的工學矛盾。
(四)成人學習所面臨的威脅
所謂成人學習所面臨的威脅,是指外部環(huán)境因素對成人學習的阻礙或造成的不利影響。目前,成人學習主要面臨著以下兩個方面的威脅:一方面,工學矛盾突出。美國成人教育學家達肯沃德和梅里安指出:“成人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已經離開了全日制學生的責任(童年和青年的主要社會責任)而承擔了勞動者、配偶、或父母的責任。”[3]眾所周知,成人承擔著多種角色,這給他們的學習帶來了較為沉重的負擔。參加學習,會占去他們本已緊張的時間,甚至會影響他們的收入。有些單位非但不鼓勵本單位職工接受繼續(xù)教育,還制造出種種錯誤的政策和借口來阻礙他們參與學習,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本單位的職工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此外,家人的不理解和不支持也是影響成人學習的因素之一。成人所存在的工學矛盾的突出特點,對他們的學習產生一定的制約作用。諾爾斯曾指出,當工作和學習發(fā)生矛盾時,成人通常會選擇回到工作崗位,放棄課程的學習。另一方面,成人教學的普教化。目前,許多成人教育辦學機構存在著“普教化”的傾向,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課程設置大有多多益善,追求“大而全”的傾向;教學內容以學科為導向,過于強調學科的理論性、系統性,針對性、實用性不強,不能學以致用;教學方法采用傳統的講授法,實行填鴨式教學,忽略了成人的主體性;教學評價側重于機械記憶能力的考查,忽略了理解能力的考查,等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成人學習的積極性。
二、成人教育應采取的應對策略
如上所述,成人在學習過程中既面臨著一定的優(yōu)勢和機會,又面臨著一定的劣勢和威脅,可以說是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為此,作為終身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成人教育應發(fā)揮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審局度勢,采取相應的策略,變劣勢為優(yōu)勢,化威脅為機會,使成人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一)加強輿論宣傳,營造終身學習氛圍
輿論常常被人們稱之為相對于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第四種權力”,其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使社會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營造“人人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的良好氛圍,調動每一個社會成員學習的積極性。鑒于此,成人教育要借助傳統的和現代的新聞傳播媒體,運用靈活多樣的宣傳形式和手段,加強輿論宣傳,進一步樹立敬業(yè)勤奮、崇尚知識的良好風氣,確立起終身學習觀,營造“全民學習、主動學習、終身學習”的氛圍,使成人的學習切實有效地進行。同時“教育所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不是技術,不是資源,不是責任感,而是需要一種新的思維方式”[4]。成人教育要切合成人實際,通過宣傳和說服教育,樹立成人學習典范,使成人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認識到學習的意義和價值,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制定有關政策法規(guī),提供制度保障
學習權作為人的一項基本權利,需要有一定的制度保障,才能夠切實有效地得以體現。為保障成人的學習權,一是加強終身學習的相關立法,使各級政府、學校、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在終身學習體系構建過程中職責分明,并配備監(jiān)督與評估制度,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二是建立教育休假制度,根據我國國情,既要統一要求,又要區(qū)別對待,制定有關法律法規(guī),建立保障制度,規(guī)定成人每年的在職進修或脫產學習時間,以及相關的要求和保障措施,保障成人的學習權不受侵犯。三是借鑒發(fā)達國家先進經驗,實行“個人學習賬戶制度”,建立政府、用人單位、個人共同分擔的學費多元投入機制,為成人學習提供經費保障。此外,制訂有關政策和措施,努力培育、推進社區(qū)和企業(yè)成為學習型社區(qū)和學習型企業(yè)。這樣,通過相關政策法規(guī),多管齊下,形成合力,消除影響成人學習的障礙因素,使他們集中精力地參與學習。
(三)引導成人自我分析,了解參與學習的優(yōu)勢與劣勢
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如上所述,成人參與學習既存在著一定的優(yōu)勢,又存在著一定的劣勢。成人如果只看到自身優(yōu)勢,制定的學習目標就有可能過高、過大,在學習中容易遇到挫折,以致喪失繼續(xù)學習的信心;成人如果只看到自身劣勢,就有可能自信心不足,畏懼學習,裹足不前。因此,引導成人正確地自我分析,了解參與學習的優(yōu)勢與劣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成人教育工作者可開設專題講座或結合具體學科教學,講解有關成人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識,使成人了解自身的生理、心理特點;采取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的方式,使成人了解自身的學習基礎、認知風格、學習策略等,從而有的放矢。了解了自我,成人在學習中才不會好高騖遠,才能根據自己的主客觀實際制訂成功可能最大、效績又最高的學習目標,在學習中不斷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減少挫折感和焦慮感。
(四)教學切合成人實際,彰顯成人特點
在成人教學中要努力克服“普教化”的傾向,切合成人實際,突出成人特點。一是學習的組織和實施要適應成人生理機能和心理的變化。如增加學習環(huán)境的照明度,增加學習材料和教學設備的對比度;采取合作學習、小組學習、角色扮演、案例教學等靈活多樣的方式,使成人交流和合作;適當放慢教學步驟,材料呈現的時間適當延長,提供學習內容避免過于復雜;既要運用黑板、圖畫等傳統的教學手段,也要運用文字、聲音、音樂、動畫、電影、電視等多媒體教學手段,提供充分的視覺和聽覺線索等,二是堅持按照學科的邏輯體系,以問題為中心,以能力培養(yǎng)為主線,彰顯“少而精”、“實用性”特點,精選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式組合,強調教學內容在成人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運用價值,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使成人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三是已有經驗是成人學習的重要資源,教師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成人的已有經驗,融化成人的經驗并向經驗學習,使成人不斷地進行反思和總結,轉化已有經驗,形成新的認知結構,以產生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成人仍具有學習的能力[EB/OL].省略/archives/179.
[2]董守文,張華,李雁冰.成人學習學[M].東營:石油大學出版社,1994:161.
篇5
關鍵詞: 遺傳與優(yōu)生學基礎 綜合素質 培養(yǎng)方法
遺傳與優(yōu)生學基礎是中等衛(wèi)生職業(yè)學校助產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助產專業(yè)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綜合職業(yè)能力,從事臨床助產及母嬰保健工作的中等醫(yī)學技術應用型人才。畢業(yè)后主要面向城鎮(zhèn)社區(qū)醫(yī)療機構、農村各級醫(yī)療機構、婦幼保健機構、計生站、城鄉(xiāng)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從事臨床助產、婦產科護理或婦幼保健工作。這就要求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不僅要掌握助產工作所必需的遺傳學和優(yōu)生學的知識與技能,更要具備較強的繼續(xù)學習能力、良好的人際溝通與合作能力,以及良好的醫(yī)德醫(yī)風等,并對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有一定的了解。筆者在遺傳與優(yōu)生學基礎的教學實踐中,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進行了一些嘗試和探索。
1.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愛國主義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引導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中華民族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挖掘教材中的愛國主義素材,使學生了解我國科學家在醫(yī)學遺傳學研究中作出的重大貢獻,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例如在講到醫(yī)學遺傳學的發(fā)展史時,向學生介紹我國醫(yī)學遺傳學的實驗研究工作開始于20世紀60年代。1962年項維、吳旻等首先報告了中國人的染色體組型,標志著我國人類細胞遺傳學的開始。杜傳書(1963)發(fā)表對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陷的研究,標志著我國生化遺傳學的開始。哈爾濱醫(yī)科大學有關PTC嘗味能力的調查標志著我國群體遺傳學的萌芽。80年代后期,我國處于前沿的細胞遺傳學,引進了先進的高分辨顯帶技術、顯微切割及微克隆技術,大步地跨入了分子遺傳學行列。在分子代謝病的突變性質、產前基因診斷、癌基因和腫瘤抑制基因的研究、分子生物學技術的廣泛應用,以至基因治療等方面都取得可喜的成果。1999年9月中國作為唯一的發(fā)展中國家加入人類基因組計劃并承擔了1%的測序任務。2003年4月15日美、英、日、法、德、中聯合發(fā)表聲明,人類基因組全序列圖已繪制成功。通過這些事例,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從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部分。教育家托夫勒說過:“未來的文盲不是那些目不識丁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學會學習的人。”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說過:“一個人有了自學能力,不管知識更新周期如何縮短,社會發(fā)展的速度如何迅速,他都會通過自學趕上時代的步伐。”因此,在課堂上,我們不僅僅是教給學生書本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怎樣學習。在教學實踐中,筆者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2.1轉變觀念,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養(yǎng)成了很強的依賴性,遇到問題,總要等著別人來解決,學習上缺乏主動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首先都要轉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者,而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組織者和協助者。學生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主動地參與學習。
2.2指導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
中職衛(wèi)校的大部分學生,他們的文化基礎都比較差,在初中階段基本上都屬于后進生,受到的批評比較多,自信心不足,對前途感到迷茫。因此,我們要幫助學生正確分析當前助產專業(yè)的就業(yè)前景,使他們對前途充滿信心,從而樹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標,進而指導學生確定學習目標,自覺地制訂學習計劃。
2.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形成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以下習慣:①課前預習、利用圖書館及網絡查找資料的習慣;②上課認真聽課、記筆記、主動回答問題的習慣;③多思、善問、大膽質疑的習慣;④課后復習、及時完成學習任務的習慣。
2.4提高學生學習的自我監(jiān)控能力。
提高學生學習的自我監(jiān)控能力,是實現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針對中職衛(wèi)校學生的特點,剛開始時我們給學生設計了一些“提問單”,指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自我監(jiān)控,“提問單”主要包括學習活動前的計劃、對自己實際學習活動的監(jiān)察、評價、反饋,以及對自己學習活動進行修正和調控等方面。通過一段時間訓練后,由學生“自我提問”,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自我監(jiān)控能力。
篇6
關鍵詞:《學記》;學習;學習思想
中圖分類號:G4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812-2485(2008)03-0059-020
一、關于《學記》
《學記》約成書于戰(zhàn)國后期,為思孟學派所著,全文共二十節(jié),凡1229字,居《禮記》第十八篇,與《大學》相為表里,是中國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出現的第一部專門系統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理論著作,被譽為“教育學的雛形”。
《學記》全文言簡意賅,論述精辟,設喻生動,以先秦官學和私學為背景,全面闡述了教育的地位、目的和任務,論述了教育教學的原則、內容和方法,揭示了教師的地位、作用和師生間的關系,是我國古代教學經驗的理論總結,是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和教育經驗的高度概括。但是,學術界對《學記》中所蘊含的學習思想卻未能給以足夠的關注,有鑒于此,本文試圖在這一方面做點探索,誠盼求教于方家,冀獲引玉之功。
二、《學記》中的學習思想
1. 學以致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玉不雕琢,不成器用,人不學習,就會愚昧無知。此言以玉類人,提出了人只有通過學習才能夠致知、明道的命題,強調后天學習的重要性,指出人必須經過主觀的努力才能夠正確地認識客觀世界,獲取知識,明白事理,掌握自然及人類社會發(fā)展和變化的普遍規(guī)律。“學以致道”是對古代唯心主義的“先知先覺”論的公然責難,具有唯物主義的進步成分。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是個體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的過程,人的智愚之別,其關鍵而重要的原因是人學習主觀能動性水平的高下。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美味佳肴雖然存在,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鮮美;知識道理雖然存在,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奧妙。人,作為自然界的客體,與作為“至道”的知識間,存在著相對獨立性,這里用“嘉肴”喻“至道”,強調人只有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認真學習,才能夠汲取知識,獲得真理,踏上求真向善的光輝道路。
“學然后知不足”。學習之后才會感覺到自身的不足。人在小幼,俗曰童蒙,接受教育、開始學習,咸稱啟蒙。不幸的是,在人生的道路上“人易蒙蔽”,人在開始學習時,往往視學習為易事,在取得一點成績時,就會驕傲自滿甚至卻步不前。此時,只有不斷地參加更為深入的學習實踐活動,開闊視野,增長見聞,人才會發(fā)覺學海的無涯、真理的無窮和知識的浩淼;才會茅塞頓開,豁然開朗;才會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和自身的渺小;從而也才會加倍努力,奮勇探索,激發(fā)起高漲的求知熱情和強大的學習動力。
2. 循序漸進
“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返,謂之大成”。《學記》將學生的學業(yè)分為“小成”和“大成”兩個既相對獨立又有內在聯系的階段。“小成”階段,第一年應學會斷句分章等基本閱讀能力;第三年應能專心向學,團結同學;第五年應能博覽學習,親近老師;第七年應能做到討論學業(yè)和交結朋友。“大成”階段,也就是在第九年,要求學生知識淵博,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具有堅定的學習信念,勤奮向學,矢志不渝。這些在學習上的要求是比較全面而系統的,從學習課本到博覽群書,從一般閱讀到形成思想,從團結同學到親近師長,從獨自修習到切磋砥礪,從智能開發(fā)到興趣培養(yǎng),從勤奮學習到形成信念,既有學習態(tài)度、學習內容和學習技巧的要求,又有擇友選師、生生交流和師生交往的規(guī)范,還有情感、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向導。它們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由簡而繁,體現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具有由粗至精、由簡到繁、由易而難、逐年提高的特點,遵循了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規(guī)律,符合學生在不同年齡階段的能力差異和心理發(fā)展次序。
“不陵節(jié)而施之謂孫”,“孫”通“順”,有循序之意;“節(jié)”是年齡的長幼、接受能力的高低。“不陵節(jié)”,是說不要超越學習者所能接受的限分,必須在“節(jié)”的限度內,循序漸漸的進行學習。循序漸漸地學習既能夠讓學習者克服易有的浮躁心理,又能夠使學生容易認識新事物、接受新知識,還能夠使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更加系統。循序漸漸是學生認識發(fā)展規(guī)律的反映,是學習內容的特質的內在要求,具有相當的科學性。
3. 一張一弛
“故君子之于學也,藏焉脩焉,息焉游焉”。“藏”,入學就業(yè),“脩”同“修”,修正業(yè);“息”,退而私居,“游”,游心于居學。即所謂的“藏息相輔”。要求學習上張弛有度、勞逸結合。“一張一弛,乃文武之道”。作為一項艱苦的心智實踐活動,學習需要采取一張一弛的策略,唯此,才能更好地讓學生發(fā)揮特長,舒展個性,培養(yǎng)興趣,增進其身心健康水平。
“時教必有正業(yè),退息必有居學”。這就是要求將“正業(yè)”和“居學”相結合,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要將課堂學習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課外活動是課堂學習的繼續(xù)和補充。事實表明,進行適度的、有益的課外活動,不但不會耽擱或影響課堂學習的效果,相反的是它既能夠讓學生在活動中拓寬知識面,加深對課內所學知識的理解,又能夠大大地豐富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為“正業(yè)”的理論學習鋪墊感性的知識和經驗基礎,還能夠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素質,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感受到老師的可親和同學的可愛,感受到學習的真正樂趣,使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內在需要。“不學抄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有鑒于此,在當今的教育領域特別是基礎教育領域,教育家們一致呼吁要給學生減負,可是,為了保證課堂學習的時間,當事人卻將有益的課外活動給“減負”了,這對發(fā)展學生諸方面的素質是極為不利的。
4. 及時著力
“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學習一定要抓住關鍵時期,否則,雖然勤奮刻苦,但卻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葛洪認為:“少則志一而難忘,長則神放而易失。故修學務早,及其精專,習與性成,不異自然也”。顏之推也說:“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不同的學習內容而言,有不同的學習關鍵時期,所謂關鍵期,是指個體身心某一方面的發(fā)展最為適宜的時期。已有研究表明,在人的幼年和童年,2歲是口頭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4歲是形狀知覺形成的關鍵期,4-5歲是書面語言學習的關鍵期,倘過了這些關鍵期,即使給以同樣的或超負荷的刺激,便不會再有同樣的效果。
“當其可之謂時”。所以,學習者在學習時應該嚴格按照自己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發(fā)展次序,抓住那個恰到好處的最佳時機進行學習活動。否則,早了,不是缺少接受能力,就是沒有心理需要;晚了,不是學習條件已經失去,就是自己的學習心理需求已經消失。如此,必然會“勤苦而難成”。
5. 持之以恒
“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學習者要效仿螞蟻銜土不息積土成堆的勤奮專恒精神,在學習上要專心致志,銳意進取,力行不輟,持之以恒。儒家一貫倡導持之以恒的學習態(tài)度,孔子以“平地”設喻:“辟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孟子以“掘井”為例:“有為者辟如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荀子以“雕刻”譬比:“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懶惰,是人性的弱點,也是學習上的大敵,表現在學習上就是企求一勞永逸。“天才在于勤奮,知識在于積累”。學習心理學表明,知識的習得需要持之以恒地點滴積累,需要具有“積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精神,“搞突擊、抱佛腳”的學習態(tài)度是取不了成就的。
6. 互助合作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學習者如果不與他人進行討論交流,自我封閉、獨斷偏執(zhí)的話,就會學識淺陋,見聞局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事實上,在學習上靠個人的精力和才力是遠遠不濟的,其效果也并不太理想。但是,如果眾多的學習者勤于進行相互之間的切磋砥礪,則可形成學習上的互助共勉、攜手并進、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生動局面。孔子非常重視師友之間的切磋琢磨,提出了“以友輔仁”、“德不孤、必有鄰”、“擇其善者而從之”的主張,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也樂乎”?則道出了學習上互助合作的真正意蘊。
“相觀而善之謂摩”。“摩”是指兩物相互研磨,比喻兩人一起研究學問,有“如切如磋”、相互幫助的意思。這就主張學習者相互之間應相互觀摩、積極交流、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文人相輕”的不良現象,具體表現為學人們或相互輕視或攻擊,或各自為政、閉門造車,怠于與他人交流,或自以為是、自命不凡,恥于向他人請教。這些做法,消耗了不必要的精力,影響了學習的效果,阻礙了創(chuàng)新的步伐。“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煛薄2粣u下問、勤于向他人學習的孔老夫子,正是中國古代互助合作學習的光輝典范。我們應該以他為榜樣,實事求是、拋棄成見、廣交學友、勤于討論交流、互助合作地進行學習。
三、《學記》中學習思想的現代意義
《學記》無愧于中國及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經典文獻,盡管它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其中所蘊含的“學以致道、循序漸進、一張一弛、及時著力、持之以恒和互助合作”的學習思想卻閃耀著唯物主義的燦爛光輝。其基本理念不僅符合學習者的心理特點,而且揭示了學習這一人類基本實踐活動的內在規(guī)律,與現代學習心理學的科學研究結果有著驚人的相似和一致之處。
今天,我們重讀《學記》這一經典教育學著作,汲取其學習思想的精華,其意義不止于繼承和弘揚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傳統,還在于真正意識到了這些優(yōu)秀學習思想的重大而深遠的現代啟迪意義:微觀上,對個體而言,可以堅定學習信念,端正學習態(tài)度,優(yōu)化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中觀上,對學校教育而言,可以更新教學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手段,增益學生素質,造就和諧教育,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鑒和豐厚的文化淵藪;宏觀上,對整個中華民族而言,可以孕育起純樸雅致的向學、善學、樂學民風,形成全民學習、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觀念,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廣泛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參考文獻
[1]毛禮銳.中國教育史簡編[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5:247.
[2]葛洪.抱樸子·勖學
[3]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
[4]楊伯俊.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0:93.
[5]楊伯俊.孟子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60:314.
[6]荀況.荀子·勸學
[7]莊周.莊子·養(yǎng)生主
[8]孔丘.論語·學而
篇7
關鍵詞 高中體育教改;“三人籃球”課;實施效果
一、前言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教學內容,充分體現了課程的時代性特征。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和愛好在學校確定的范圍內選擇學習項目,以充分體現課程的選擇性特征,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和發(fā)展的需要。《標準》還改革了課程的學習內容與教學方式、強調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提倡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注重學生不同的運動愛好和專長的形成,為學生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為了貫徹《標準》的精神,南昌市實驗中學引入了青少年喜聞樂見的現代運動項目“三人籃球”。 旨在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
毫無疑問,體育新課改的實施,為我們創(chuàng)設了充滿時代氣息的教學情境,怎樣才能更深入、貼切、符合新課改要求呢,我們作為教學第一線工作的直接實踐者應靈活應變、逐步深入、區(qū)別對待、理性分析、更真更實的去體現新課改要求。這也對推動我校高中的體育教育教學改革,更好地發(fā)揮我校的體育教育資源效益,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主動探究的意識,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 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三人籃球”, 參與南昌市實驗中學高中年級 “三人籃球”教學課的學生。
(2)研究方法采用調查法、測量法。調查法是對30名學生進行動機調查和通過上課后的體會調查,探討開設“三人籃球”課選修的認識及實際意義。測量法是對學生的脈搏、素質(力量、速度、靈敏、耐力)進行測定。學生在調查期間利用每周的教學課作為研究基礎。研究時間2010.9——2011.7通過為期二學期的調查、測量及將其結果進行對比,從而得出下列結果。
三、結果分析
1.動機調查情況
通過動機調查表得知,學生對學習“三人籃球”在認識上有一個過程,在上這門課之前有不少學生對這個項目雖然了解不夠,但感興趣 ,通過上課,增加了學生對“三人籃球”的喜愛和對“三人籃球”的認識也在逐漸上升。初期的動機調查表顯示有80%的學生喜愛“三人籃球”課,10%的學生感覺一般,10%的學生不喜歡。通過一學期“三人籃球”課,再進行動機調查,100%的學生喜愛“三人籃球”,并且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端正,積極性高,在課余之時同學自己還三、五成群的進行“三人籃球”的比賽。不但增添了學習樂趣,更為終生體育打下了基礎。
2.目的效果體會測試情況
通過“三人籃球”課的學習,學生對“三人籃球”在學校體育教學中起到的作用認識很好。普遍認為在普通高中如能利用年級課及業(yè)余時間開展“三人籃球”是很必要的,其實施的效果是比較好的。一致認為通過“三人籃球”的鍛煉,能更好的增進健康,形成健康的體魄,還能陶冶性情,培養(yǎng)了表現力、創(chuàng)造力及積極向上和努力進取的精神。
3.30名學生運動心率的變化
從所測的測試數據可以看出,學生運動心率的變化達到了20倍甚至更高,人體呼吸機能增強符合身體的生理狀態(tài),50米速度素質、立臥撐體現的靈敏素質也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可知,“三人籃球”對增進青少年學生的體質有著顯著而積極的作用,是一種理想的健身運動。有益于終身體育觀的養(yǎng)成。
四、結論
1.教師是課改實施的基點
課程改革任重道遠。要在堅持實踐中學習,在不斷實踐中學習,及時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總結。注重進行教師培訓,主要的內容包括:高中體育新課程教學改革中的輔導思想、教育觀念、改革目標以及相關的政策措施以及各體育課程標準的解讀,教師深入了解本學科改革的突破方向以及對教學的實施建議等。教師培訓主要采取案例教學的形式,以問題為核心,突出重點、各有側重、加強交流,對高中體育新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教育理念、課程標準、教師的教學行為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深入的討論并對當前的教學進行反思。
2.加強教學研究是高中體育新課程教學改革實施的動力
體育教學科研在課改中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是研究前的先期準備。體育組開展了學生問卷調查、教師問卷調查,研究各方面對體育與健康課改的認識與要求。二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及時解決教師及學生提出的問題,教研氣氛非常濃厚,體育學科教研組每周活動一次,把握教學進程,從標準的把握、實施的經驗,到教學案例的設計、難點的排找,都一一通過研究來解決,三是及時總結交流每階段的高中體育新課程教學改革工作,通過教研組每周的活動,確保了高中體育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沿著正確的軌道推進。主要從以下幾點出發(fā)?
(1)從學生的成長特點出發(fā),尋找立足點。始終樹立“健康第一”的教學指導思想和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抓住“目標統領教學內容”這個基點展開高中體育新課程教學改革。
(2)選準目標——“三人籃球”運動項目:室內外結合的新課形(立體式體育課)引入多媒體教學和互聯網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在每一堂課上,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包括生動的語言、形象詼諧的講解、規(guī)范的示范動作以及公正的裁判等,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自主學習活動中,促使學生體驗體育的快樂。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及青少年時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充分發(fā)揮“三人籃球”的競賽特點誘導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意志,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進而使學生得到更全面和更生動活潑的發(fā)展。
(3)制定高中體育新課程教學改革評價的內容。學校體育評價的內容;教師工作評價的內容;學生成績評價的內容。
3.高中體育新課程改革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1)高中體育新課程改革促進對新的教育理念的認識。體育課程集中體現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新課程的改革不僅是一種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種文化的改革,一種觀念的改革。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是圍繞著人的培養(yǎng)目標來設計和確定的,從所使用的新教材來看,新課程的課程功能由過去的單純強調知識和技能、技術轉向同時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更加強調要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這是一個根本性的變化。新教材把教科書與學生生活以及社會、科技發(fā)展密切聯系起來,注重了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2)高中體育新課程改革帶來了新的教學行為。課程是實施培養(yǎng)目標的施工藍圖,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依據。新課程為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與個性化教學開拓了更廣闊的天地。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教師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逐漸在發(fā)生變化。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學生主動參與、與人合作過程,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新課程的實施,極大的激發(fā)了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出現了許多同一學校同一年級的幾位老師教同一內容的課,采用的教學方法卻各不相同的現象。
(3)高中體育新課程改革引發(fā)了新的學習方式。本次體育課程改革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擺在突出位置,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教學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參與實踐、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新課程中,學生的獨特性和個性張揚得到賞識和鼓勵,勇于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通過各種途徑探索解決問題,再從不同角度總結問題,鍛煉了從不同途徑獲取知識和技能的能力。在新課程的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興趣高漲、思路活躍,恢復了活潑好動的天性,潛能得到最大開發(fā),時時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
(4)高中體育新課程改革推進了新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學業(yè)成績,且要發(fā)現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改變評價過于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之一。我校體育教研組將評價內容分為六個方面:一是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二是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三是學習過程與學習方法;四是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五是階段性的進步與不足;六是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評價的方法主要使用非數量方法、分析評價法、綜合評價法等。 對學生評價的轉變也帶來了對教師乃至對學校評價的轉變。因此,新課程也推動了促進體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的建立,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五、建議
我國根據經濟社會的巨大轉變,新的高中課程改革把我國高中生的培養(yǎng)目標定位為社會化、素質化、個性化。高中生的社會化包括社會生活知識的社會化、行為規(guī)范的社會化、價值觀念的社會化、理想目標的社會化。高中生培養(yǎng)目標素質化強調人的發(fā)展、人的潛能的發(fā)揮、人的能力的培育。高中生的個性化是使他們具有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堅強的毅力,堅定的意志,豐富的情感,濃厚的興趣,獨特的好奇心,強烈的進取、開拓、創(chuàng)造的精神。使每一位學生體驗成功是我校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理念,不僅培養(yǎng)了團結協作的精神,還在于它是一種娛樂、健身、觀賞、提高籃球技術、社交等積于一身的運動項目。新高中體育課程把每一位學生發(fā)展的獨特性置于核心,把高中體育教育的基本任務定位于培養(yǎng)高中生的健全人格也是本次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它所關注的是每一位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新課程改革更加尊重學生的個性,更為注重根據學生的需求、豐富學習內容、擴大學生學習選擇的幅度。從而培養(yǎng)出身心健康的高素質的人才,同時又要積極引導和培養(yǎng)他們終身的體育觀。“三人籃球”運動一定能為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增添活力,推動全民健身計劃的開展。
參考文獻:
[1]鐘啟泉編著.學科教學論基礎[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鐘啟泉等主編.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導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篇8
自去年年初開始,版權所有,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市總工會按照上級工會的總體要求,結合安達實際,從促進市域經濟建設出發(fā),著眼于企業(yè)的改革與發(fā)展,提高職工隊伍素質,我們在全市開展了形式不同、方式各異的“創(chuàng)爭”活動,有力地促進了企業(yè)的深化和經濟效益的提高,為全市經濟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安達市這個面積僅3586平方公里,人口50萬的農牧業(yè)縣級市,2005年全市地區(qū)生產總值實現63.58億元。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強領導,全面發(fā)動,推動“創(chuàng)爭”活動有序順利開展
開展“創(chuàng)爭”活動,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創(chuàng)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舉措,是加快推進職工隊伍知識化進程,保持和發(fā)展工人階級先進性的具體體現。自接到中華全國總工會等九部委下發(fā)的文件后,市總工會立即向市委、市政府匯報,市委召開常委會專題研究“創(chuàng)爭”工作,成立了以市委書記為組長、主管副書記為副組長、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總工會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全市職工素質工程推進工作指導協調小組,負責對全市“創(chuàng)爭”活動的統一指導協調,辦公室設在市總工會,負責具體指導、綜合協調等日常工作。形成了“創(chuàng)爭”活動由市委領導,行政負責,工會落實的合力攻堅局面。工作中,我們制定了全年活動計劃,下發(fā)了“創(chuàng)爭”活動評估體系,市委在年初召開的市委工作會議、半年工作總結會議、鄉(xiāng)鎮(zhèn)工作會議上都作為重要任務進行動員布置,把“創(chuàng)爭”活動作為職工素質工程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作為服務經濟建設大局的重要工作來抓,不但寫進了年初市委工作報告,還下發(fā)了工作要點,提出了具體要求,使全市形成了由市委領導、政府支持、工會牽頭、各方配合、職工參與的創(chuàng)建格局,一個創(chuàng)建學習型企業(yè)、學習型機關(單位)、學習型班組(科室),爭做知識型職工的全民學習、終身學習氛圍逐步形成。目前,我市已有95%以上企事業(yè)機關單位開展了“創(chuàng)爭”活動,有98%以上的職工參加到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中。
二、結合實際,創(chuàng)新活動方式,推動“創(chuàng)爭”活動深入開展
在開展“創(chuàng)爭”活動中,市總工會作為職工素質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進一步突出工會工作的特點,做到了“五個結合”,即“創(chuàng)爭”活動與輿論宣傳相結合、與提升職工素質相結合、與企業(yè)建設相結合、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相結合、與職工文體活動相結合。
1、與輿論宣傳相結合。在這個方面,我們不斷加大在媒體上的宣傳力度,充分發(fā)揮工會組織的輿論宣傳陣地作用,利用板報、信息、座談會、培訓班等形式廣泛宣傳開展“創(chuàng)爭”活動的重大現實意義,讓社會各級各界了解什么是“創(chuàng)爭”活動、了解什么是職工素質工程,了解工會工作的重要意義,從而支持工會工作,支持“創(chuàng)爭”活動。近兩年的時間,我們召開座談會10余次,辦班6期,掛過街橫幅50余條,刊發(fā)簡報22期,發(fā)放宣傳單80000余份,出板報300余期,通過這些宣傳教育活動的進一步開展,使全市各級各界由不知變?yōu)橹刹焕斫狻皠?chuàng)爭”活動變?yōu)槔斫狻皠?chuàng)爭”活動、探討“創(chuàng)爭”活動、支持“創(chuàng)爭”活動,為我們開展“創(chuàng)爭”活動奠定了基礎。在統一認識的基礎上,我們抓住時機,樹立典型,以點帶面推進“創(chuàng)爭”活動的深入開展。
2、與提升職工素質相結合。我們以“五學”活動打造成才平臺。市總工會通過崗位學習、集中培訓、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全員學習模式廣泛開展了學政治、學技術、學業(yè)務、學文化、學實踐為內容的“五學”活動,以開展職工職業(yè)培訓為載體,提高職工的勞動技能。重點是針對不同行業(yè)、不同所有制企業(yè)、不同職工的知識結構和知識水平,鼓勵和引導職工根據職業(yè)、崗位需要和自身的特點,積極參加職業(yè)技能培訓。近兩年來,全市各級工會組織通過夜大、職大、職工中專、參加上級工會培訓和委托社會培訓機構等渠道,開展多種形式職業(yè)培訓,共培訓職工2萬人(次)。尤其是加強了下崗失業(yè)人員培訓力度。今年,市總工會還利用市職工中專再就業(yè)技能培訓基地,開辦了計算機版權所有,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理財、營銷與儲運、物業(yè)管理、手工編織、花卉養(yǎng)殖、家宴廚師及家政服務等20余個專業(yè),采取循環(huán)滾動開辦班,隨到隨學,對偏遠交通不便地區(qū)的求學者送學上門,免費發(fā)放學習用品等辦法,共舉辦各類專業(yè)培訓56期,培訓學員5500人次,幫助下崗失業(yè)人員增加勞動技能,提高再就業(yè)本領。各單位也結合實際組織開展了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知識培訓,使職工的勞動技能有了明顯提高,下崗失業(yè)人員實現再就業(yè)率、困難職工脫貧率、致富率逐年穩(wěn)步上升。例如,集團通過全員培訓,增強了職工隊伍的綜合素質,調動了廣大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紅星集團在半年時間內推出了乳飲料、紅星高檔奶粉、鐵聽奶粉和邦系列奶粉4大系列40余種新產品,全體員工全程參與新產品上市的策劃工作,使新品上市后短期內便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企業(yè)發(fā)展增添了后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住了腳跟。為市域經濟的大發(fā)展、快發(fā)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3、與企業(yè)建設相結合。以開展職工勞動競賽為載體,提高職工的整體技術水平,推動企業(yè)深入發(fā)展。我們緊緊圍繞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這個主題,先后組織職工開展了“安康杯”競賽、“我為振興老工業(yè)基地做貢獻”為主題的系列活動、“改善發(fā)展環(huán)境”競賽活動以及各種形式的技術比武、技術練兵活動。全市基層單位開展了車、鉗、銑、刨、磨等18個工種項目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參加活動達1000余名職工。經過層層選拔,最終有5名職工代表市參加省總工會舉辦的工種項目技能大賽并獲獎;龍新公司在“創(chuàng)爭”活動中,緊緊依靠科技進步,組織技術人員開展技術創(chuàng)新活動。對各裝置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了梳理,確定了12個技術疑難攻關問題和38個技改項目。針對主裝置提產、提質、降耗技術難題攻關,使主產品產量比設計值提高28.86%,主原料消耗,降低35%。主產品產能的增加及單耗的下降為公司創(chuàng)益1419萬元,pmma裝置產能由原來日產30噸提到41噸,比設計值提高15%,產品合格率由原來95.6%提高到99.4%,擴產和提質增效206萬元。通過多形式、多渠道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的開展,提高了我市職工的整體技術水平,激發(fā)了廣大職工工作的積極性的創(chuàng)造性,促進了企業(yè)經濟效益的提升。
4、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相結合。以開展職工技術創(chuàng)新活動為載體,提高職工創(chuàng)新能力。我們把企業(yè)、車間、班組作為“創(chuàng)爭”活動的重點,大力開展經濟技術創(chuàng)新活動,具體做到“三個要求”:一是要求把“創(chuàng)爭”活動作為班組建設的重要內容,組織職工結合企業(yè)需要大力開展技術革新和合理化建議活動;二是要求車間、班組以提高企業(yè)經濟效益為中心,開展實效顯著的崗位創(chuàng)新活動;三是要求緊緊圍繞企業(yè)的發(fā)展戰(zhàn)略和目標,結合企業(yè)文化建設,發(fā)動職工開展符合企業(yè)自身特點的“創(chuàng)爭”活動。去年,在市總工會開展的“獻良策、攻難關、創(chuàng)偉業(yè)”主力軍風采活動中,全市職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議1萬余條,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6900萬元;實現萬元以上創(chuàng)新成果7項,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4500萬元。化工機械廠在“創(chuàng)爭”活動中,廠長帶領工程技術人員和員工們設計并制造出了切斷機、造粒機、鋪絲機、離心機、定型機、滾動研磨機、緩沖料箱、蛇形彈簧聯軸器,為石化行業(yè)設備國產化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該廠曾先后為中國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煉化公司改造了6套進口生產線,為印度博拉碳黑有限公司生產碳黑主體設備。產品的合格率100%、合同兌現率100%,產品現已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成為我市“創(chuàng)爭”活動的典范。“創(chuàng)爭”活動的重點在基層,特別是班組。班組是企業(yè)的細胞,也是職工學習、工作和發(fā)展的基礎環(huán)境。各基層單位的“創(chuàng)爭”活動面向職工、立足班組,取得實際效果。騰達機電、迪龍制藥等單位把創(chuàng)建學習型班組作為班組建設的重中之重來抓,聯系實際,組織員工學習理論、學業(yè)務知識,提升員工隊伍的主人翁精神和工作的責任感,形成了隊伍學習、全員學習、全程學習的制度和氛圍。廣大職工自我學習蔚然成風,有力推進了職工隊伍素質建設,在“愛崗敬業(yè)、誠實守信、創(chuàng)一流業(yè)績、做文明職工”實踐中,職工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遵章守紀,吃苦耐勞,表現出良好的主人翁精神,為企業(yè)發(fā)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5、與職工文體活動相結合。不斷豐富職工文化生活,促進企業(yè)文化建設,為“創(chuàng)爭”活動增添活力。在“創(chuàng)爭”活動中,我們堅持寓教于樂,大力開展職工文體活動,努力維護職工文化權益。做到有計劃、有安排,重大節(jié)假日更是精心組織,講求社會效益。元旦、春節(jié)期間,舉辦了系列迎新、迎春活動,開展“晨雞報春”、“千副對聯大贈送”、“光明工程”、“煙花晚會”等活動。還舉辦了廣場電影周晚會、象棋高手表演賽和元宵燈謎展猜,整個迎春活動有聲有色。“五一”節(jié)期間,舉辦了慶祝五一勞動節(jié)“勞動者之歌”文藝晚會、職工書畫攝影展和職工圍棋賽。為了豐富職工的文化生活,增強基層工會組織活力,促進企業(yè)文化建設和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營造團結拼搏、奮發(fā)向上的氛圍,我們堅持年年舉辦職工乒乓球賽。通過比賽,加強了基層單位之間的聯系與溝通,促進了基層體育活動的開展。兩年來,各單位活動更是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生動活潑,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各單位文體活動達到1000余場次,有力促進了企業(yè)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
在開展“創(chuàng)爭”活動中,我們感到,存在以下兩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創(chuàng)爭”活動的深入開展。
一是缺乏自覺創(chuàng)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的足夠壓力。這種現象基本上存在于機關部門之中。表現在:雖然近年來機關進行了機構改革,增大了競爭的壓力,但機關部門畢竟不像企業(yè),直接面對市場機制的選擇,優(yōu)勝劣汰的壓力遠遠比不上企業(yè),因而,許多人認為進了行政機關就是拿到了金飯碗,即使是在事業(yè)單位也是鐵飯碗,機關干部普遍缺乏危機意識,因此自覺學習,主動創(chuàng)建的積極性不高。
二是對“創(chuàng)爭”工作認識不夠。目前,一部分人對“創(chuàng)爭”活動的深刻內涵認識不到位,膚淺地把創(chuàng)建學習型機關、爭做知識型職工看成一場“運動”,是做做樣子,給上級看的,簡單地認為“創(chuàng)爭”活動就是多讀讀報紙,多學學文件,而沒有認識到建立學習型機關是領導和管理方式的重大變革,是組織管理理論的重大創(chuàng)新。一些同志學習目的性模糊。比如,在我市機關干部參加學歷班、進行函授學習的人中,不少人是沖著“拿文憑”而來,存在“文憑到手,學習到頭”的現象。
以上這兩種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創(chuàng)爭”活動的深入開展。為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機關教育和培訓機制。一是凡進必考制度。對公務員進行嚴格限制,堅決做到凡進必考,有效提高公務員的整體素質;二是崗位培訓制度。各單位對專業(yè)技術人員都要堅持進行上崗培訓制度,不斷加強業(yè)務學習,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
第二、要繼續(xù)大力宣傳“創(chuàng)爭”活動的重大現實意義。利用電臺、電視臺、互聯網、報紙等媒體,大力宣傳“創(chuàng)爭”活動的意義、宣傳各地的好經驗、好做法、好典型,在全社會營造人人關注“創(chuàng)爭”活動、人人支持“創(chuàng)爭”活動、人人參與“創(chuàng)爭”活動的良好社會氛圍。
篇9
[關鍵詞]科學探究;教學目標;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3)14-0037-04
[作者簡介]楊成勇(1976―),男,廣西玉林人,本科,廣西玉林市玉州區(qū)第五中學教師,中學一級。
21世紀是以知識的創(chuàng)新與應用為重要特征的知識經濟時代。基礎科學和高新技術迅猛發(fā)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素質的優(yōu)劣。改革妨礙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盡快提高全民素質特別是科學素養(yǎng),是落實“科教興國”戰(zhàn)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之所在。在新的課程理念指導下,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物理課程改革的內容之一就是制定了物理課程的三維培養(yǎng)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如何才能實現這樣的三維培養(yǎng)目標呢?科學探究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一、科學探究的含義
科學探究有兩重含義:一方面,指的是科學家用來研究自然界并根據研究所獲得的事實證據作出解釋的各種方式;另一方面,指的是學生構建知識、形成科學觀念、領悟科學研究方法的各種活動。科學課教學中的科學探究指的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形成科學觀念、領悟科學研究方法的學習活動。
二、科學探究的意義
(一)科學探究式教學的理論依據
20世紀,著名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率先提出教學過程就是“做”的過程,以及“從活動中學”“從做中學”的主張。20世紀中葉,在美國教育的學科結構運動中,著名生物學家施瓦布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施瓦布主張不能把科學知識當作絕對的真理教給學生,而應作為有證據的結論;教師應當用探究的方式來教授知識,學生也應該通過探究活動展開學習。經過幾十年不斷研究與改進,如今探究學習已成為美國科學教育中最重要、最有影響的教學方法。1990年美國科學促進會發(fā)表的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將探究列為學習科學的核心方法。同時,以皮亞杰為代表的現代認知心理學家們所提出的認知發(fā)展理論,也為人們將科學探究程序轉化為探究教學模式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
(二)科學探究能實現“過程與方法”的目標
過去,人們都重視知識教學,其原因是認為“知識是能力的基礎”。這樣,人們就忽略了能力形成的支撐,即“過程與方法”。當下的課程標準既提出了結果性目標,又明確提出了過程性的目標,如“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等。結果性目標要靠過程性目標支撐,有一個科學探究的過程,就必然有一個良好的結果。其實,科學方法與具體的科學概念和科學規(guī)律一樣,都是人類認識自然和利用自然中積累的知識,也叫做程序性知識。一個人在遇到未知事物要去發(fā)現,遇到新問題要去解決時,如果他能夠有意識地用一定的方法去處理,那么他認識世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提高很多。因此,《物理課程標準》把科學探究作為一個內容標準提出。
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指出,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是一個知識接受的過程,而且也是一個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個過程一方面是暴露學生產生各種疑問、困難、障礙和矛盾的過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學生發(fā)展聰明才智、形成獨特修改與創(chuàng)新成果的過程。科學探究式教學就是通過“問題”來達到上述目標的。科學探究的過程中,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取新知的體驗將給學生一個強烈的沖擊。當然,強調探究過程,意味著學生要面臨問題和困惑、挫折和失敗,同時也意味著學生可能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但表面上卻一無所獲。但是,這卻是一個人學習、生存、生長、發(fā)展、創(chuàng)造所必須經歷的過程,也是一個人能力、智慧發(fā)展的內在要求。它是一種不可量化的“長效”,一種難以言說的豐厚回報,而眼前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應該說是值得付出的代價。與具體得到某種結果相比,科學探究更重視的是過程。因為科學教育中的科學探究主要在于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意識。知識既是認識的結果,更是探索知識形成的過程;知識既是事實、概念、規(guī)律的系統描述,更是獲得知識的方法;知識既是認識客觀世界的相對真理,更是不斷發(fā)展認識的過程。這一切正是科學探究的意義之所在。
(三)科學探究能實現“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目標
課程標準中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以情感為中心,以塑造學生完善的“人格”為目的的教育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性,與單純的知識學習過程有著本質的區(qū)別。知識的學習可以看成是一種信息的輸入、編碼、貯存和提取過程,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形成則要求主體的積極參與。外部信息的輸入必須經過主體的心理認同,包括情感認同、態(tài)度認同、價值認同、行為認同等,經篩選、接納后方可轉化為情感素質,從而構成情感等要素在內的完整的心理結構。由于上述“內化”過程的復雜性和長期性,運用別的教學方法,情感目標很容易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被忽略掉。而運用科學探究教學方式展開教學,就可以在物理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中,始終貫穿辛勤的實驗探究和周密的理性思考,體現物理學家的嚴謹求實、不懈探索、勇于懷疑、大膽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四)科學探究的現實意義
科學探究是對原來物理教學方式的一種補充,它是物理課程中的一種新形式。它強調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態(tài)度三者的綜合,強調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經歷、體驗和感悟。因此,它可以克服片面執(zhí)行“講授法”的做法,有助于發(fā)展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和愛好,有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自主性發(fā)展,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目標,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的今天,學科的結構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所以學生需要科學地認識世界并真正地理解科學概念的含義。科學教育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就是幫助學生發(fā)展所需要的技能,使他們在尋求理解時能像科學家那樣去思考。要成為真正懂得思考的人,學生就需要通過教育全面地發(fā)展他們的能力:能抓住問題,能考慮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能收集和評判證據,能運用科學概念并檢驗其正確性。他們需要有機會體驗發(fā)現的樂趣,養(yǎng)成不屈不撓、敢于冒險、保持好奇、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在長大成人后,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他們都將繼續(xù)受用這些探究的技能。
三、實施科學探究的具體過程
從科學探究教學的縱向展開過程來看,一個完整的探究活動大體要經過以下七個步驟: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教師作為科學探究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要從《物理課程標準》的高度來設計和實施整個教學過程:首先要確定探究目標,即本次探究活動要達到的具體三維目標;然后選擇探究內容,確定科學探究的類型,了解學生的學習準備情況和學習特征,明確教學的組織形式以及探究活動的器材、環(huán)境和教學手段。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亞里士多德說過: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是從疑問和驚訝開始的。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或在教師的指導下提出問題,當新問題與舊問題出現矛盾,不能用原有知識解決時,學生就會積極地思考,調動起主動探究的積極性,拓展思維的空間。
在《牛頓第一定律》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桌子上的木塊完成這樣一個實驗:用力推木塊在桌面上運動,再停止用力。要求學生觀察并思考:木塊的運動是否需要力來維持?你認為運動和力會有怎樣的關系?學生通過實驗會回答:“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教師再讓學生完成實驗:用力推一小球讓它在桌面上滾動,然后停止推力,并觀察小球運動情況。學生通過實驗得出:“不再受推力的小球繼續(xù)運動。”
經過上面兩個實驗,學生得出了兩個矛盾的結論。這就很自然地引起學生驚訝,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這種設疑導入可以讓學生有目的地參與課堂學習,為較好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奠定了基礎。在發(fā)現問題后,學生還需對現象進行進一步的思維加工,用清晰的語言或文字表述出來,把發(fā)現的現象演變?yōu)橐粋€可進行研究的科學問題。
(二)合理猜想,形成假設
猜想是進行科學探究的要素之一,教師引導學生了解背景知識后針對準備研究的課題,引導學生提出兩方面的猜想。一是猜想問題的成因,二是猜想研究結果可能是什么。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問題的結果作出多種假設和預測。教師切忌把自己認為的問題的結果告訴學生,否則會失去探究的意義和價值。猜想要有一定的依據,不能亂猜。一要基于已有的經驗,二要基于科學事實。
(三)制訂計劃,設計實驗
此步較多的是從操作的角度把探究的猜想與假設具體化、程序化。教師應盡可能讓每一位學生自己設計,讓他們得到一種科學探究的體驗,感受探究的艱難,之后再體驗成功的喜悅。此過程應充分貫徹“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由學生制訂探究計劃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自己的計劃并相互交流,尋找計劃的不當之處,從而提高設計實驗在科學探究中所起的作用。在學生交流后,教師可以進行評價、歸納、總結,并提出學生沒有注意到的關鍵性問題或有關安全性的問題,并引導學生思考。
(四)進行實驗,收集數據
在方案確定后,教師應放手讓學生進行實驗、收集證據。教師應注意實驗過程中的問題,學生操作是否規(guī)范及每組組員的參與程度。
(五)分析論證
學生在實驗中獲得感性認識和數據,再對數據進行比較和概括,進行思維加工,得出初步的結論,并嘗試對結論進行描述,以及與實驗前的假設進行對比。
(六)交流討論,得出結論
在各小組交流過程中,學生可以互相補充并完善結論。教師通過梳理學生的認知結構來歸納結論,使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
(七)評估
評估是對探究行為和獲取信息的可靠性、科學性從嚴密的角度重新審視的過程。評估能優(yōu)化探究方案,并有可能引發(fā)出新的發(fā)現,引發(fā)新一輪探究過程的開展。
四、科學探究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在強調探究教學的同時,要注意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
事實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如在學生對某一現象有大量感性經驗時,講述法可能會是一種更恰當的選擇。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探究教學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如果所有的內容都用探究的教學方法,不僅教學時間不允許,也不一定符合教育的經濟性原則。
(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敢于“放”,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主動積極地學,不要因為擔心學生做不好就越俎代庖,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科學探究性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如果任何事都由教師代辦代勞,那么科學探究教學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因此,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自,尊重學生的意愿,科學引導學生自覺地完成探究活動。但是,敢“放”并不意味著放任自流。事實上,科學探究教學并不是也不可能完全憑學生去自學或盲目探究而不要教師的指導,否則也就不叫“科學探究教學”。
(三)培養(yǎng)興趣是物理科學探究教學成敗的關鍵和主要標志
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育家赫爾巴特說:“教學應當貫穿在學生的興趣當中,使學生的興趣在教學的每一個階段都能連貫地表現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動。興趣既是教學手段,又是教學目的。”人的心理過程包括認識過程和意向過程。人們在研究學生學習心理過程中,存在著忽視非智力因素的傾向,低估了意向過程的作用,甚至把學習心理僅僅看作是一個單純的認識過程。后來人們逐漸地認識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物理的強大動力,是開戶智慧大門的金鑰匙。但是這種認識仍停留在把“興趣”當作一種學好物理的方法和手段。在今天“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下,重新認識興趣,不能僅僅把興趣作為一種學習物理知識的方法和手段,還應當從關懷人、關心人的心理健康去認識。人應該熱愛生活,生活中有苦也有樂,而認識自然、科學探究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愿意談物理、學物理、用物理,這是一種難得的素質。因此,興趣理應成為我們課程的目標。教師對學生認識自然的好奇心要保護、保持,對他們的科學探索興趣要培養(yǎng)和發(fā)展。如何保護、保持、培養(yǎng)和發(fā)展興趣,最好的辦法不是用屢次的考試失敗來扼殺,而是在科學探究中組織學生認識自然,讓學生得到心理滿足,產生全身心的興奮,從問題走向成功,從探究走向成功,從成功走向成功。這樣,物理學習就能充滿樂趣,人生就能充滿樂趣。
參考文獻:
[1] 白學軍.智力發(fā)展心理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2] 車文博.心理學原理[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7.
[3] 陳龍安.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教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1999.
[4] 姚本先.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寥伯琴,張大昌.物理課程標準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6] 胡明,楊國金.物理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7] 劉小平,劉曉瑩,趙鵬飛.初中物理教學理念與教學示例[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
[8] 陳志堅.淺談探索課課堂教學的延伸[J].物理教學探討,2003(2).
[9] 盛群力,李志強.現代教學設計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0] 唐安國,錢華.中學物理課程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11] 扈中平.現代教育理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10
一、導論
本報告通過審查選定的亞太地區(qū)國家的職業(yè)教育(TVET)中橫向技能(transversal skills)的教學與評估,為職業(yè)教育中的橫向技能教育提供建議。不同的國家對橫向技能有不同的定義,但是總體來說,橫向技能指工作和生活中一系列重要的技能(即交流、創(chuàng)業(yè)、問題解決、創(chuàng)新、合作等),能通過教育和培訓獲得,并能幫助人們在學習與就業(yè)的道路上更好地前行。
為了讓21世紀的年輕人有意義、可持續(xù)、負責任地生活,在教育領域,人們對認知技能的關注已經向非認知技能與能力的重要性轉移。在此背景下,一些評價橫向技能的倡議發(fā)起,如“21世紀技能合作關系”計劃(the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P21)、“21世紀技能評價與教學”計劃(the Assessment and Teaching of 21st Century Skills,ATC21S)。與此同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曼谷辦事處在10個國家和經濟體中進行了一項基礎教育橫向技能的區(qū)域性合作研究,明確了一系列橫向技能與能力。①
本報告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曼谷辦事處《2014年職業(yè)教育中的橫向技能:政策意義》(Transversal Skills in TVET: Policy Implications (2014))的后續(xù)研究。鑒于不同的國家對橫向技能有不同的理解,本研究沿用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2年全民教育全球監(jiān)測報告》中橫向技能的概念。《2012年全民教育全球監(jiān)測報告》將技能分為三類:基本技能、橫向技能、技術和職業(yè)技能。基本技能指能夠找到獲得滿足日常工作要求的識字和計算能力;橫向技能指一系列能夠轉化的并能幫助人們適應不同工作和環(huán)境需要的技能;技術和職業(yè)技能指專業(yè)的技術技能。在審查了亞太地區(qū)部分國家的政策文件后,合國教科文組織發(fā)現5種橫向技能――交流、合作、問題解決、創(chuàng)業(yè)、學會學習――在大多數國家的政策文件中被提及。但是,這僅僅是初步的分析,亞太地區(qū)橫向技能的相關政策需要進一步深入探究。
審查橫向技能的相關政策文件后,《2014年職業(yè)教育中的橫向技能:政策意義》明確指出,橫向技能的教學和評價是關鍵,需要進一步考慮實施有效的橫向技能政策。因此,本報告探索了促進職業(yè)教育中橫向技能發(fā)展的具體方式。本報告總結了2014年初到2015年末文萊、韓國、泰國在正規(guī)職業(yè)教育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相關研究者對校長、教師、學生進行了調查、訪談和案例研究。在文萊,東南亞職業(yè)技術教育和培訓研究中心(the SEAMEO Regional Centre fo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SEAMEO VOCTECH)對7所文萊技術教育研究所(the Institute Brunei Technical Education,IBTE)附屬學校的管理層、教師和學生進行了調查。在韓國,韓國職業(yè)教育與培訓研究所(the 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KRIVET)的專家通過走訪學校,與20所職業(yè)學校和專才學校②的教師、學生進行面對面訪談和電話訪談,對國家和學校政策進行案頭研究等方式,對韓國橫向技能教育現狀進行了評價。在泰國,職業(yè)教育委員會辦公室(the Office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mission,OVEC)的研究員挑選了6所職業(yè)教育院校,并通過走訪學校、訪談、分析國家政策等途徑收集信息,分析泰國橫向技能教育現狀。
與之前的研究不同,本研究探究了具體的國家職業(yè)教育院校橫向技能的教學與評估,特別針對以下關鍵問題進行了研究。
第一,橫向技能的教學:
?S如何設計職業(yè)教育中的橫向技能教育?它應該與現有科目融合(滲透模式),還是作為獨立科目(擴散模式),還是以課外活動的形式進行授課?
?S使用哪種類型的教學方法?
?S應采取哪些專門措施保障橫向技能教育的有效性?
第二,橫向技能的評估:
?S職業(yè)教育中的橫向技能評估面臨哪些挑戰(zhàn)?
?S應采取哪些措施確保評估的有效性和客觀性?
?S如何有效利用評估結果?
通過解決以上幾個問題,我們希望揭示三個國家職業(yè)教育中的橫向技能教育的具體實踐,明確其機遇與挑戰(zhàn),為其發(fā)展提供意見與建議。但是,因缺少進一步的研究,這三個國家的實踐并不被認為是最好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享亞太地區(qū)橫向技能教育的經驗,促進其政策的制定和實踐的發(fā)展。
二、職業(yè)教育中的橫向技能政策回顧
在討論教學與評估之前,有必要回顧一下每個國家橫向技能教育的政策框架。在本研究的三個國家中,文萊的橫向技能教育相關政策最為成熟,其國家方針不僅包括特定的橫向技能的定義,也包括教學與評估模式。泰國的國家資格框架(the 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NQF)定義了某些橫向技能的水平,但詳細的教學與評估標準還未制定。韓國在橫向技能的政策發(fā)展上較為落后。在橫向技能教育方面,韓國沒有明確的指導方針,只有對橫向技能重要性和初步行動的基本聲明。即便如此,韓國仍舊發(fā)起了被稱為職業(yè)基本能力(Vocational Basic Competency,VBC)的國家層面的技能考試,作為學業(yè)能力考試的替代。
(一)文萊
從2012年起,文萊開始在職業(yè)技術院校實行橫向技能(目前被稱為“生活技能”)教學與評估指導方針。文萊技術職業(yè)教育委員會(Brunei Darussalam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ncil,BDTVEC)的《生活技能和文萊技術教育生活技能實施指南》(the Guide on Life Skills and the Brunei Technical Education Life Skills Implementation)列舉了8項生活技能(見表1)。
在文萊,所有層次的職業(yè)技術教育都有對應的生活技能的必修模塊。這些技能被分為兩部分:一是個人和人際交往技能,包括自我管理、組織計劃、與他人共事、問題解決、主動性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學習能力;二是職業(yè)技能,包括交流技能、計算能力和信息技術技能。《文萊技術教育生活技能實施指南》(Brunei Technical Education Life Skills Implementation Guide)指出,職業(yè)技能通過正規(guī)教學和評估獲得學分,共計10分,個人和人際交往技能不計學分。
在8項生活技能中,計算能力和信息技術技能、交流技能、主動性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通過特定課程培養(yǎng)。其他技能被融入其他學科作為作業(yè)或者課堂活動的一部分。它們雖然不是學科的中心,但仍需被檢測評估。
除了必修模塊,為培養(yǎng)學生在職場中的生活技能,文萊技術教育研究所在其他計劃③中開設了學習模塊。每個模塊都描述了學分值、及格線和模塊結構。同時,每個模塊給出了生活技能教學與評估的相關信息,包括教學時長、評估項目權重。模塊結構包括教學目標、教學策略、評價方法、推薦設備、學習資料、參考書籍等。這些模塊結構被教師用作生活技能教學和評估的參考。
在學校層面,不同學校的實施方式和模塊設置各不相同,只有一小部分學校基于這些工具對生活技能加以整合。大部分學校將生活技能不同程度地融入課程,并且嚴重依賴于教師自身的主動性。教師被要求將生活技能融入教學。生活技能的教學和評估事實上成為教師工作的一部分,這意味著教師自身并沒有任何動力。而且,教師對生活技能并沒有清晰的認識,這將阻礙他們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技能。許多新教師甚至不知道生活技能指南或模塊。
相關證據顯示,校長和教師對橫向技能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所有參與調查的校長認為學校的計劃和政策全面反映了政府制定的指南;然而,只有一半的教師同意這一說法。這說明生活技能教育只停留在表面,深入的實踐仍然存在挑戰(zhàn)。
(二)韓國
在韓國,職業(yè)基本能力一般指橫向技能,由交流技能、計算能力、自我管理技能、問題解決技能組成。
2012年,職業(yè)基本能力評估測試(Vocational Basic Competency Assessment Test,VBCAT)被引入職業(yè)高中,并逐漸發(fā)展成職業(yè)高中學生國家標準化學業(yè)成績測試的替代品。職業(yè)基本能力評估測試主要測試學生的交流、計算和問題解決能力,這些技能都被納入職業(yè)學校課程。然而,這項測試似乎更多停留在理論知識層面,而不是學生在職場中的實際運用能力。
在學校層面,橫向技能教育沒有得到普遍推廣。例如,在超過450所職業(yè)高中的網站上,幾乎沒有學校在學校愿景或教學計劃中清楚地描述職業(yè)基本能力。只有專才高中(Meister high schools)在W校使命和愿景中介紹了其職業(yè)基本能力教育(見表2)。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專才高中比普通職業(yè)學校更注重橫向技能教育。但是,除了學校使命,其他的政策很少提及橫向技能教育,也幾乎沒有開展相關實踐活動。這說明,在韓國橫向技能教育對于許多職業(yè)學校仍然是新事物。
(三)泰國
在泰國,1999年《國家教育法》(National Education Act,1999)和2008年《職業(yè)教育法》(Vocational Education Act,2008)對橫向技能進行了定義。此外,2013年頒布的國家資格框架也涵蓋了這些技能。泰國國家資格框架的主要目標是:確保學習成果水平與行業(yè)設定的能力水平一致,為擁有技能卻不具備正式資格的人提供認證途徑。
泰國國家資格框架分為9級,每個層級由3部分學習成果組成:知識、技能、所需品質。橫向技能在國家資格框架的每個層級、每個學習成果中都得到了體現――從基礎到高級,從知識、技能到所需品質。職業(yè)教育資格是國家資格框架的組成部分,位于3~5級。這些層級都有相應的橫向技能說明(見表3)。國家資格框架也描述了不同水平的交流、合作、問題解決、創(chuàng)業(yè)能力以及不同工作環(huán)境下必要的學習能力。
除此之外,國家職業(yè)教育資格框架(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NVQF)定義了職業(yè)教育畢業(yè)生的3項學習成果:屬性(attributes)、核心或通用能力、職業(yè)能力。橫向技能,如交流、合作、問題解決、學習能力、創(chuàng)業(yè)技能等都被列入這3項學習成果中。學生的橫向技能通過整合理論與實踐課程、實習培養(yǎng)和課外活動得到發(fā)展。
根據《2013年國家職業(yè)教育資格框架法令》(Decree on NVQF, 2013),職業(yè)教育課程被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生活技能、職業(yè)技能、選修課、課外活動。橫向技能被列在生活技能課程中,是一種自我發(fā)展的能力,學習和探索新知識的動力。為傳授生活技能,泰國還設置了與語言、數學、科學等傳統學科并列的具體學科。生活技能的各個部分也被融入職業(yè)技能、選修課程、課外活動(一周不少于2小時或者每學期不少于40小時)的教學中。
為滿足各行業(yè)加強職業(yè)教育畢業(yè)生生活技能的需求,教育部與職業(yè)教育委員會辦公室制定了橫向技能教學指導。
此外,泰國提供了教師培訓(為期3~5天),以提高教師橫向技能的教學能力,特別針對特級教師。這些培訓旨在將橫向技能融入傳統學科。教師需要設計強調小組合作和解決問題的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學習能力。教師培訓融入了不同的學習方式,如建構主義學習、基于項目的學習、基于工作的學習、基于能力的學習,以及社區(qū)服務、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項目等。此外,學生的表現將成為衡量管理者和教師表現的指標之一。泰國還鼓勵教師開展有利于發(fā)展學生橫向技能的活動,如組織學生創(chuàng)新產品設計比賽、商業(yè)企劃賽等。
綜上所述,泰國的橫向技能政策發(fā)展程度介于文萊和韓國兩者之間。和文萊類似,泰國建立了國家資格框架,包括每個層級的橫向技能描述和教學指導。然而,文萊的政策和指導方針更具有可操作性,如了《工作中的生活技能》(Life Skills for Workplace)。但是,由于無法了解這些指導方針在學校的運用情況,我們很難斷言文萊在橫向技能教育實施中更領先。
三、職業(yè)教育中橫向技能的教學實踐
文萊、韓國、泰國在橫向技能的基本教學方法方面顯示出了一些共性。例如,三個國家都采取“綜合方法”(integrative approach)將橫向技能的元素融入傳統課程,而不是開設特定的學科。整合程度和整合方式各不相同。方法的多樣性無可厚非,但這不一定是橫向技能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橫向技能的一些元素(如創(chuàng)業(yè)技能)需要在單獨的活動中教授。有時候,橫向技能教育以學校競賽或者與其他學校、機構合作的特殊項目形式出現。此外,學校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項目學習和校外活動。即便如此,橫向技能教學活動的設計依然沒有明確的政策指導和充足的資源。這三個國家似乎缺少對橫向技能教育的全面設計和實施方案。
(一)文萊
在文萊,教師已經引入了不同的發(fā)展橫向技能的方法,包括鼓勵家長參與、組織研討會、邀請專家和學生發(fā)言、建立合作項目等方式。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活動,如探索和戲劇,教師可以提高學生的橫向技能意識以及使用橫向技能的能力。
在文萊,橫向技能教學中最常使用的是綜合方式。這往往會引發(fā)人們的一種擔憂,即橫向技能融入現有科目是否會對核心科目的學習帶來負面影響。但是,在文萊,這個擔憂似乎并無必要。40%的教師表示將橫向技能融入核心學科并不影響核心學科的教學。
在教學實踐方面,59.4%的受訪教師表示,他們正通過課堂教學融入橫向技能,46.1%的教師通過管理學生的方式融入橫向技能教學,42.8%的教師通過課外活動融入橫向技能(見表4)。
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橫向技能的不同性質有關。根據受訪教師所述:“‘國家特別工作組’(the national taskforce)要求我們將所有8項生活技能融入我們的教學,但是我認為,并不是所有的生活技能都可以融入教學。例如,基礎的會計和簿記不需要ICT技能,而是更需要計算能力。”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在文萊,不同學科中的橫向技能融入程度和教學方式是不同的。
同時,靈活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教師滿足學生的具體要求。為充分回應學生要求,教學方法必須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習者為中心。在橫向技能方面,文萊的教師主要采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正如表5所示,65%的教師使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只有15%的教師使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
除課堂教學外,校外活動是提高學生橫向技能水平的有效方式。然而,在文萊,并不是所有教師都通過校外活動提高學生的橫向技能。31.1%的教師設計了一些與8項生活技能相關的校外活動,但只有22.8%的教師真正開展了所有校外活動。此外,組織校外活動的教師對于這些活動是否真正成功并不確定。還有一部分教師既不在課堂內教授橫向技能,也不在課外教授,他們只是為了獲得評估而監(jiān)管W生。
學生對校外活動的態(tài)度非常積極。一名學生表示:“我們班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食物銷售活動。我們出售不同的商品。我們根據每個人的長處分配了任務,當遇到問題時,如資金不足,我們成功地解決了它。整個經歷非常有挑戰(zhàn)性,因為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但是這對我們未來的發(fā)展將是一種很好的經驗。”
盡管文萊在橫向技能教育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挑戰(zhàn)依然存在。雖然政府強調了橫向技能的重要性,但并沒有給每項技能制定明確的評估指南。這就是為什么有一位教師表示他主要關心的是“8項技能的權重,有些技能可能比其他幾項重要”。一些教師同樣擔心橫向技能的整合尚未完全實現,許多教師和校長仍不清楚這些技能的價值。比如,一位教師說:“我覺得我們仍缺乏對生活技能運用的理解”。一位校長補充道:“我關注的是現實中生活技能的實施,我希望看到生活技能真正的價值及其評估。”盡管文萊在看似積極地實施職業(yè)教育中的橫向技能教育,但這些例子表明挑戰(zhàn)依然存在。
(二)韓國
雖然韓國最近才引入橫向技能教育,并只實施了一部分,嘗試了多種在課程中融合橫向技能的方法,但仍然處于實驗階段。在學校層面,課程仍是基于學科的,而學科一般都是學術性質的,如韓語、數學、計算機編程、農業(yè)機械。在一些情況下,橫向技能作為獨立學科來教授。例如,職業(yè)與事業(yè)課程主要教授學生交流、創(chuàng)業(yè)、人際交往、問題解決等橫向技能。
相反,職業(yè)基本能力被整合到現有的學科,如在韓語課上教授交流技能,在數學課上教授問題解決技能和算術能力。2010-2012年,韓國4所職業(yè)學校試行了將職業(yè)基本能力納入已有學科的方案。在這些試點學校,職業(yè)教育教師與其他普通學科的教師合作,基于現有教材創(chuàng)建了職業(yè)基本能力的元素模型,試圖將職業(yè)基本能力融入數學、英語和韓語課程。但這樣的整合方式在實踐上是十分困難的,因為學科教師是按照標準的課程和教材授課。同時很難決定該由哪位教師來教授綜合的職業(yè)基本能力學科。數學教師、韓語教師、英語教師都不愿意承擔職業(yè)基本能力的教學責任。
一位教師表示:“我們不得不準備韓語交流考試。我認為韓語教師需要教授職業(yè)基本能力,但他們是被迫的。因為他們認為教授新的技能很困難,也很麻煩,同時表示他們是韓語教師,而不是韓語交流教師。”
與普通職業(yè)學校相比,專才學校對職業(yè)基本能力教育更加關注,并實施了多元的職業(yè)基本能力教學策略。例如,專才學校金鰲工業(yè)高中每年為學生提供2次為期2天的研討會,幫助他們提高交流、人際交往、資源管理與合作技能。研討會包括小組合作、不同主題的展示和投資準備。
另外,非學術性學科課程也會教授學生橫向技能,如體驗式學習課堂或課外活動。學術性學科的課程時間和評價方式是固定的,而非學術性學科的課程時間和活動類型可以根據學校的目標和宗旨靈活變動。
值得注意的是,在韓國,一些體驗式學習方法,如基于項目的學習、模塊課程、戲劇、角色扮演、基于作業(yè)的學習、比賽等,被用于促進橫向技能教育。此外,用戶創(chuàng)造內容(User-Content-Creation,UCC)創(chuàng)作、網上聊天、智能書等,正在作為橫向技能的教學工具得到應用。
在所有橫向技能中,創(chuàng)業(yè)技能越來越多地被認為是緩解青年失業(yè)問題的關鍵。在韓國,創(chuàng)業(yè)技能還沒有作為一門學科在學校進行系統教學。然而,2002年,韓國中小企業(yè)管理局(the Small and Medium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of Korea)開始支持面向中小學(包括職業(yè)高中)的“商業(yè)類學校”項目(business-and-school,BIZCOOL)。截至目前,1300所學校的90萬名學生從此項目中受益。通常,這些學校會組織為期2天的學習營,學生可以在商業(yè)計劃的制定方面獲得支持。商業(yè)類學校項目由3部分組成:基礎教育、體驗式活動、嘉賓演講。所有的參與學校根據學生的需求、當地產業(yè)發(fā)展情況、學校類型等實施項目。小學和高中側重于基礎教育,而職業(yè)高中則在商業(yè)計劃發(fā)展方面投入更多的時間。該項目被認為有利于提高韓國學生的創(chuàng)業(yè)意識。
(三)泰國
在泰國,橫向技能教育受到了國家整體教育政策優(yōu)先發(fā)展事項改變的影響。例如,《2002年職業(yè)法》(the Vocational Act of 2002)將重點放在繼續(xù)學習、雙元制職業(yè)教育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上。工作場所的學習被認為是培養(yǎng)雇主所需的職業(yè)技能和橫向技能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大學的各學科教授了學生基礎的溝通技能,職場工作經驗則被視為幫助學習者發(fā)展諸如閱讀工作指南、聽從指示、撰寫報告、展示工作場所學習內容等橫向技能的一種途徑。問題解決技能也被認為在真正的工作環(huán)境中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例如,在實習期間。
為了確保有效地向學生教授橫向技能,泰國職業(yè)教育委員會辦公室制定了多種學習模式的指南。同時,提供教師培訓,以加強教師橫向技能的教學能力,特別是通過為期3~5天的培訓項目對特級教師進行培訓。將這些技能融入每門學科的教學過程是重點。表6總結了泰國高等職業(yè)教育院校使用的各種橫向技能教學方法。
如表6所示,泰國大多數的活動基于建構主義,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活動參與。在麥普塔普特技術學院(Maptaphut Technical College),學生不僅在教室中學習理論課,還會在教室外接觸現實生活中的活動,如消防。學校相信,學生可以通過體驗現實生活,掌握溝通、團隊合作、問題解決技能。因此,學校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尋找答案,并學習不同生活情境中需要掌握的技能。烏汶職業(yè)學院和騷瓦哈職業(yè)學院等,提供貿易項目,旨在通過小組商業(yè)策劃練習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業(yè)技能。基于項目的學習也被用于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例如,攀牙技術學院在科學領域與當地大學合作實施了基于項目的學習。科學、數學、語言、社會研究、健康和體育教育等相關理論學科由合作大學的教授授課。為了協助學生個體項目和小組項目,職業(yè)教師也加入了理論學科的教學。每個學期,高中和高等教育院校都會組織基于項目的學習。學生每周在分配的項目上花費5~8小時,包括課外活動和室外活動時間。課外活動等旨在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問題解決、溝通、合作以及學會學習的能力。教師設計學習活動,協助并指導學生的學習。
四、職業(yè)教育橫向技能的評估實踐
文萊和泰國在橫向技能的評估實踐上有著相同之處,即兩國都在橫向技能的評估中使用標準化成就水平(standardized achievement levels)。在文萊,教師使用“評估表”(assessment frontsheets)(見表7),這是一份包含評估標準和成就水平的國家指南。同樣,泰國職業(yè)教育機構使用國家資格框架中的橫向技能成就水平評估橫向技能。雖然這兩個國家設置了標準化成就水平,但評估學生橫向技能水平的方法并不完善。韓國引入了國家考試對職業(yè)教育學生進行職業(yè)基本能力評價,但有人認為該考試無法對橫向技能進行評估。這些國家案例清楚地說明,與橫向技能的教學方法相比,橫向技能的評估方式不太完善。
(一)文萊
在文萊,職業(yè)技術學科的教師設計了評估表給學生作為參考。這個表格說明了評估標準、作業(yè)及其組成部分、計分制度。該評估表也描述了需要評估的生活技能,列舉了全部8項技能,并指出了將受到評估的有關生活技能的具體課程。文萊根據由技術職業(yè)教育委員會開發(fā)、技術教育研究所更新的指南,評估每名學生的學業(yè)水平。
除了設計評估表,教師還需要使用其他方法評估學生的生活技能。表7顯示了教師評估生活技能的方法。數據顯示,最常用的是教師評價(55%),其次是使用準則的自我評價(38.9%)、使用清單的自我評價(28.3%)和同伴互評(23.9%)。除此之外,大多數教師(75%)也將學生在校行為作為生活技能評估的一部分。
關于評估類型,與僅使用總結性評價(31.7%)或形成性評價(8.3%)相比,教師常用的是總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的綜合評價(50.6%)(見表8)。
只有45.6%的教師保存并共享了評估數據,35.6%的教師保存但并不共享數據,12%的教師既不保存也不共享數據(見表9)。這意味著,評估數據的潛在用途并沒有得到很好發(fā)揮,如幫助學生更好地規(guī)劃未來。因此,盡管文萊的生活技能評估似乎得到了系統的控制和發(fā)展,但仍然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特別是在評估結果的應用方面。
也許生活技能評估結果的有限使用與其公平性和有效性問題存在一定P系。如果評估結果的有效性受到爭議,它們就不能用于學生成績的評定。因此,如何保證橫向技能評估的有效性是發(fā)展橫向技能教育的關鍵。在文萊,保證公平和有效性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通過雇傭多名評審員來實現。
根據國家指南,無論教授什么課程,每位教師都需要評估8項生活技能。部分教師認為,一些生活技能和他們教授的課程無關,因此他們希望有一定的自――由他們自己決定要對哪些技能予以評估。教師還反映,評估生活技能的工具需要進一步改進。例如,生活技能的標準和分數描述過于模糊,不適合進行打分。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擁有一份包括道德、禮儀、表現、態(tài)度的定義的簡單明了的評估量表。
(二)韓國
韓國使用了3種類型的橫向技能評估:國家層面的職業(yè)基本能力測試、學校層面的評價實踐、作為“學校創(chuàng)意職業(yè)教育計劃”(School Creative Career Education Programme,SC+EP)④倡議一部分的特設研究調查。如前所述,職業(yè)基本能力測試是測量職業(yè)高中學生學業(yè)成就的替代性考試。盡管職業(yè)基本能力測試涉及了職業(yè)基本能力,但并不能說明職業(yè)基本能力測試評價了職業(yè)基本能力。它在一定程度上評價了某一工作場所需要的知識,而不是工作所需要的橫向技能。
雖然職業(yè)基本能力測試是促進職業(yè)高中實踐教育(practical education)而發(fā)起的嘗試,但它仍需要大量的改革去實現最初的目標。基于能力的韓國職業(yè)教育體系的建立和實踐有助于推動這項改革。職業(yè)基本能力測試的結果目前看來也并沒有得到有效利用――無論是促進學校實踐發(fā)展,還是引導學生未來職業(yè)生涯。
除了職業(yè)基本能力測試,韓國沒有其他系統的、正規(guī)的橫向技能評估。大多數橫向技能教育通過課外活動開展,如創(chuàng)造性和體驗式的學習,但這類學習中幾乎沒有正式的、系統的評價。相反,課外活動中的職業(yè)基本能力根據學校的情況進行了多種方式的評估。許多教師嘗試通過“做中學”的方式教授職業(yè)基本能力。因此,職業(yè)基本能力的評估通常是基于表現的,使用檔案袋、任務表現、工作表、商業(yè)計劃或者其他方式。在許多案例中,創(chuàng)業(yè)精神是通過競賽測試的。學生被鼓勵以小組或團隊形式參加比賽,如商業(yè)策劃比賽、營銷模擬練習比賽以及銷售比賽。評估結果取決于小組或團隊的整體表現,而非個體表現。
韓國曾在學校創(chuàng)意職業(yè)教育計劃試點學校對學生橫向技能的提高進行了調查評估。參與項目的學生在合作、交流、終身學習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方面有顯著提升。這些結果是支持推廣學校創(chuàng)意職業(yè)教育計劃的有力證據,與橫向技能教育密切相關。然而,調查的目的是評估學校創(chuàng)意職業(yè)教育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并不是學生實踐評估的正規(guī)工具。
(三)泰國
在泰國,大多數職業(yè)教育機構使用他們制定的不同職業(yè)領域的方法而非課程標準評估橫向技能。國家資格框架還定義了每個研究領域的職業(yè)能力,為橫向技能和職業(yè)技能設置了具體的成就水平。形成性和總結性評價用于衡量橫向技能的發(fā)展。
泰國的教師通過以下方式評估學生的橫向技能:檔案袋、報告、觀察表、機構具體方法(如參與橫向技能教育的當地雇主的反饋)等。在基于項目的學習中,形成性評價用于衡量項目進行過程中橫向技能的發(fā)展,總結性評價提供了學習結果的相關信息。橫向技能的評估數據由學校保存并共享給教師,幫助教師提高學生的橫向技能。諸如企業(yè)代表、行業(yè)專家、顧客等外部評估者也都參與了全面評估,確保畢業(yè)生表現的全面性(見表10)。
外部利益相關者,如當地雇主或農場主的參與有多方面的好處。第一,教師可以獲得重要的實踐知識和技能,確保其與職業(yè)教育項目的相關性。第二,通過體驗真實工作情境,特別是通過提高職業(yè)技能和橫向技能,學生可以獲得實踐經驗以鼓勵他們繼續(xù)學習。第三,外部反饋可以提高評估的客觀性,這對評估橫向技能尤為重要。因此,完善橫向技能的評估需要進一步密切與雇主和其他外部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合作,這在泰國似乎是可行的。
五、關鍵政策挑戰(zhàn)和建議
基于文萊、泰國、韓國的經驗,盡管政策制定者和學者反復強調其重要性,但職業(yè)教育中的橫向技能教育似乎依然面臨諸多挑戰(zhàn)。三個國家都明確強調改革職業(yè)教育的必要性,確保學生能適應不斷變化的技能要求。然而,即使在已有橫向技能教育相關國家政策的國家,具體的教學方法和評估方法也沒有得到充分發(fā)展或廣泛傳播。
因此,職業(yè)教育中的橫向技能教育在理論層面上的重要性和現實實踐之間存在著持續(xù)性的差距。考慮到職業(yè)教育中的橫向技能教育是近幾年才出現的一項政策,教學方法和評估方式的落后也不足為奇。為縮小差距,應投入更多的努力,研究亞太地區(qū)各種情境中的橫向技能。作為努力的一部分,此報告總結了有限的國家研究數據,為政策制定者、教師、雇主、家長,以及對職業(yè)教育中的橫向技能有興趣的學生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總結
擁有國家層面能力標準的國家,如文萊、泰國,在橫向技能教育中似乎有更詳細具體的政策,包括不同職業(yè)、不同類型的技能資格需要的橫向技能要求和水平。然而,不同國家的能力標準對橫向技能的定義是不一樣的,這給橫向技能教育建議的提出帶來了挑戰(zhàn)。這種橫向技能定義間的差異往往反映了不同國家獨特的社會經濟環(huán)境。
在橫向技能教育的教學方法方面,最常用的方式是將這些技能融入傳統學科。例如,交流技能可以融入國語或外語課程,問題解決技能可以融入數學課程。橫向技能的傳授――即使將橫向技能融入其他課程――似乎都是在主動學習環(huán)境中以小組作業(yè)和基于項目的學習形式開展。在現實生活情境中也有一些教學嘗試,如工作場所中。不像大多數的橫向技能,創(chuàng)業(yè)常常是作為一門單獨的課程或課外活動。此外,許多與橫向技能相關的活動在校內外同時開展。這說明,橫向技能教育在教學地點和教學方式上應該被給予更多自由,探索多樣化的情境和方法。
相比橫向技能的教學方法,學生橫向技能成就的評估方法似乎更加不完善。即使在文萊,教師使用評估表監(jiān)測學生某些技能的水平,他們有時在如何客^評估橫向技能水平上也會遇到困難。在一些情況下,外部利益相關者的參與有利于評估的客觀性和有效性。例如,一些泰國高校以橫向技能為主的課外活動,邀請雇主(如農場主)對學生成績進行評估。然而,這樣的參與只是部分解決了客觀性問題。缺乏對不同橫向技能水平共同認定的明確標準,評估結果的社會認可將會是個問題。目前,三個國家似乎都沒有回應橫向技能評估的社會認可這一挑戰(zhàn)。
(二)挑戰(zhàn)
本部分介紹了職業(yè)教育中的橫向技能教育在政策、教學方法及評估方面面臨的一系列挑戰(zhàn)。發(fā)展職業(yè)教育中的橫向技能教育的必要的具體方法將在后文討論。
1.缺乏明確的職業(yè)教育中橫向技能教育的國家指南
三個國家都沒有全面的橫向技能教育的國家實施指南。文萊雖然有精心編寫的國家政策,但是在橫向技能的教學和評估、評估結果的使用上并沒有制定明確的指南。目前,學校校長和教師正在開發(fā)并應用他們自己的方法,這些方法無法保證評估結果得到廣泛認可。如果評估的結果不能作為能力指標,教師將會失去設計和實施學校橫向技能教育的動力。除此之外,缺乏明確的國家指南會導致資源利用的低效。政府代替教師設計具體的指導準則,比要求教師花費時間和精力準備橫向技能課程和教材要更加高效。
2.持續(xù)的橫向技能誤解
文萊、泰國、韓國三個國家似乎并沒有明確地理解橫向技能和橫向技能教育。例如,在韓國,橫向技能教育被狹義地理解為禮儀教育。橫向技能經常被校長、教師和雇主理解為一定的態(tài)度、良好的品質和工作責任感。因此,以期根據社會規(guī)范培養(yǎng)良好態(tài)度的“人格教育”與旨在傳授人際交往技巧的橫向技能教育正在被交替使用。
除此之外,創(chuàng)業(yè)技能經常被解釋為成立公司的技術性知識、技能。在這樣的情況下,創(chuàng)業(yè)教育應該滿足想要自己建立公司的學生,而與那些沒有經商意愿的學生無關。創(chuàng)業(yè)教育應著眼于提高學生對如何為社會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作貢獻的理解,而不是為那些想要創(chuàng)建自己事業(yè)的學生做準備。目前,隨著社會企業(yè)家地位的提高,這種對創(chuàng)業(yè)教育的理解越來越重要。
3.橫向技能和具體學科技能界限不明確
雖然具體學科技能與橫向技能有共同之處,但兩者并不應該被混淆。例如,交流技能不僅僅是一個學生的詞匯量或語法知識,而是表達思想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同樣,問題解決能力不應被誤認為是通過公式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然而,在實踐中,似乎很難明確區(qū)分橫向技能和具體學科技能。例如,解決復雜的數學問題可以被視為問題解決的本質。盡管擁有某些共性,橫向技能不應該與具體學科技能混淆。在數學學習中,學生應該被鼓勵提問、找到解決辦法,而不是被動地記憶和重復學校教授的方法。
除了區(qū)分橫向技能和具體學科技能的困難,與普通教育相比,發(fā)展合適的橫向技能教學方法和評估方法也存在一定困難。例如,文萊一位教師評價:“在實踐中,相對于職業(yè)教育,普通教育中的生活技能教學和評估更加容易。在職業(yè)教育中,學生更多是實踐型的,更加有條理,很難讓他們‘跳出盒子思考’。職業(yè)教育的教學通常是簡單實用的。”
如果這個看法是正確的,在職業(yè)教育中應該采取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教學方法。從本質上說,我們需要更加深入地分析橫向技能教育中不同教學方法的影響和效果,找到這些教學方法并應用于職業(yè)教育。
4.職業(yè)教育教師培訓不足
很顯然,有能力的職業(yè)教育教師是促進橫向技能教育發(fā)展的關鍵。然而,這一領域的職業(yè)教育的教師培訓似乎仍然有限。正如文萊的一位教師所說:“‘生活技能教學’對我們教師來說實際上是個挑戰(zhàn),因為我們只是被委托的。我們沒有接受額外的培訓,而只是參加了一些會議,沒有關于如何‘將生活技能融入職業(yè)教育’的能力建設。就像我說的,我們真的不是很了解生活技能。我們只是看到,這個學生做這做那,我們也是這么評估的。”
韓國的報告中也出現了相似的情況。一位在職業(yè)基本能力試點學校教學的教師這樣評價教師培訓的重要性:“提供橫向技能教學的實踐培訓非常重要,如人際交往技能或溝通技能。教師對于自己教授的科目非常了解,但并不了解橫向技能的教授。除此之外,提供一定的培訓,加強教師團隊工作的能力也很重要。研討會或其他課外活動可以提供通過教師了解職業(yè)基本能力概念的機會。”
雖然一些國家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橫向技能教育,但橫向技能教師培訓指南的缺乏阻礙了教師能力的提高和橫向技能教育的發(fā)展。
5.職業(yè)教育教師工作量的增加
另一個與職業(yè)教育教師相關的問題是工作量的增加,其中一部分看似與橫向技能教育相關。在泰國,教師在努力滿足橫向技能教育相關的要求。例如,麥普塔普特技術學院要求教師每周至少進行18個小時的教學,另外至少花費18個小時在備課和評估上。制作、學習橫向技能教學工具與方法則需要額外的時間。沒有足夠分配給橫向技能教育的時間,教師可能無法充分地進行橫向技能的教學與評估。
6.有限的職業(yè)教育中的橫向技能教育o助材料
用于設計和實施橫向技能教育的材料是短缺的。這可能部分是因為缺乏明確完善的橫向技能教育國家指南。如果教師無法獲得足夠支持,學生橫向技能的充分發(fā)展將受到阻礙。
(三)建議
1.對職業(yè)教育中的橫向技能實施深入的實踐研究
首先,政府需要根據本國國情,促進不同類型的橫向技能教育研究的開展。與認知技能不同,橫向技能無法用傳統的評估方式測量。例如,溝通技能無法通過問卷調查測量,因為這些技能高度依賴特定環(huán)境。為了應對這些挑戰(zhàn),職業(yè)教育中的橫向技能教育應實施具體的情境化研究。然后,基于這些研究結果,采取相應措施,使橫向技能的教學和評估更加有效。在經濟一體化和勞動力市場流動加速的背景下,加強對橫向技能的研究也可以促進橫向技能教育的發(fā)展。
2.制定全面的職業(yè)教育中的橫向技能政策和戰(zhàn)略
研究發(fā)現,政府應該為橫向技能教育做好全面的政策和戰(zhàn)略準備。政府應努力為不同的教育水平和計劃制定詳細的橫向技能教育國家準則,包括職業(yè)教育。這些準則應該包含不同方面的橫向技能的信息,如定義、成就水平、教學方法、評估方法的指南等。除此之外,還應該為校長和教師制作手冊。橫向技能成就水平可以配合能力標準和國家資格框架,像文萊和泰國那樣。教學和評估指南需要概述橫向技能教育的目的,包含橫向技能課程設計和實施的關鍵點。然而,鑒于橫向技能教育的復雜性,規(guī)定教學和評估的所有細節(jié)是不可能的。應該有一個明確清晰的橫向技能定義和應遵循的關鍵原則。基于這些原則,橫向技能教學模式可以得到發(fā)展和共享。
制定評估指南似乎比制定教學方法更具有挑戰(zhàn)性。評估是橫向技能教育的關鍵,但是目前它的發(fā)展似乎相當薄弱。橫向技能高度依賴情境,因此發(fā)展通過紙筆測試的評估工具是非常困難的。相反,應該致力于發(fā)現能反映學生橫向技能的關鍵指標,尋找確保橫向技能評估結果客觀性和有效性的方法。也許最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是評估結果使用指南的制定。開發(fā)完善的橫向技能評估是個漫長的過程,因此,評估結果不能用于決定學生的學術道路。相反,評估結果可以用于向雇主提供信息,鼓勵他們塑造橫向技能教育,以反映企業(yè)對橫向技能的需求。
除此之外,應制定切實的措施支持職業(yè)教育機構實施橫向技能教育。國家指南本身并不足以使橫向技能教育得到有效實施,除非輔以相關措施,如有針對性的教師培訓與發(fā)展、優(yōu)秀實踐案例共享、實用手冊的開發(fā)與使用、鼓勵雇主參與。概述了這類措施的政策可被列入全面的職業(yè)教育中的橫向技能發(fā)展國家戰(zhàn)略。
3.鼓勵各利益相關者參與職業(yè)教育中的橫向技能教育
外部利益相關者的參與有利于橫向技能教育的發(fā)展。教師應該接觸真實的工作環(huán)境,了解學生未來工作的環(huán)境。例如,在泰國清萊農業(yè)技術學院,教師參加農業(yè)項目,在職業(yè)教育管理者的指導下培養(yǎng)實踐技能,以及溝通、問題解決、合作、創(chuàng)業(yè)、學會學習等橫向技能。在泰國騷瓦哈職業(yè)學院,教師花費一周的時間在中小型企業(yè)工作,了解行業(yè)情況,以及具體工作崗位對橫向技能的要求。教師接觸實際工作生活能幫助他們了解工作環(huán)境,更有效地為學生設計橫向技能課程。
政府(而非學校)應尋找鼓勵外部伙伴參與的方法,努力制定有效的措施鼓勵職業(yè)教育機構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包括當地雇主、地方工會,以及非政府組織代表。例如,可以邀請雇主和工會代表參加工作小組或工作委員會,討論橫向技能教育的策略制定。尤其是對于正在學習橫向技能和具體職業(yè)技能的職業(yè)教育學生來說,政府應該保證雇主參與在基于工作的學習中的關鍵作用。
關于雇主參與,應強調橫向技能并不僅僅是雇主需要的技能。學生在工作和工作之余的生活所需要的技能都應得到重視。事實上,讓職業(yè)教育畢業(yè)生擁有橫向技能最終可以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應考慮工會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如家長、學生代表――參與橫向技能教育的發(fā)展。
4.提高教師教授職業(yè)教育中的橫向技能的能力
為實施有效的橫向技能教育,政府應提高教師教授職業(yè)教育中的橫向技能的能力。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高其對橫向技能的基本了解。例如,泰國開展了為期3~5天的教師培訓計劃,以提高教師橫向技能的教學能力,特別是對于特級教師的培訓。這些計劃的重點是讓教師學會如何將橫向技能整合進現有科目的教學。在這些計劃中,教師通常分組工作,設計整合合作技能和學習技能的課程。除此之外,基于項目的學習能用于幫助教師將解決問題技能融入其課程。
應該連同基于課程的橫向技能培訓一起,探索一些備選方式,如教師學習小組。在韓國,政府提供小額撥款支持學習小組的發(fā)展,促進橫向技能教育中的相互學習。學習小組選擇自己的討論主題和培訓方式。教師學習小組最常開展的活動是培訓創(chuàng)業(yè)技能。一些學習小組選擇參加創(chuàng)業(yè)技能課程,邀請從業(yè)者授課。除此之外,現金獎勵或增加晉升機會是教師的重要動力。因此,這些替代性方法可以促進由教師引領的計劃的發(fā)展。同時,應鼓勵分享這些創(chuàng)造性的做法,將其成果轉化為國家層面的橫向技能政策。
5.準備不同類型的職業(yè)教育中的橫向技能參考資料
除了額外的教師培訓,政府應努力開發(fā)不同類型的參考資料供職業(yè)教育教師使用。政府可以通過提供參考資料促進橫向技能教育的實施,而不是讓學校和教師個體準備自己的材料。在這個方面,韓國擁有相關經驗。
2011年,韓國教育部為職業(yè)高中的普通科目和職業(yè)科目開發(fā)了職業(yè)基本能力的教學材料。這份包含了教師手冊的材料通過職業(yè)高中門戶網站傳播。教師根據自身需要,可以獲得不同類型的教學材料。這些材料中有一部分是動畫和短片,描繪了高職畢業(yè)生在未來工作中最有可能遇到的工作情境。
在_發(fā)橫向技能教育材料的過程中,政策制定者可以借鑒韓國的經驗。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韓國的這些材料并沒有在職業(yè)教育教師中得到廣泛使用。已經使用不同教材的教師似乎看不到使用新教材的好處。橫向技能的教學材料應該確保與現有學科教材相關,并能滿足教師的不同需要。
注釋:
①創(chuàng)新思維領域: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反思思維和合理的決策;人際交往技能領域:溝通技能、合作。
②專才學校(Meister school)是韓國的一種新型職業(yè)高中,試圖培訓“年輕的”、可以被稱為優(yōu)秀職業(yè)專業(yè)人士的學生。這些學校被要求通過與行業(yè)伙伴的密切合作以及資源充足的、優(yōu)質的教育對職業(yè)教育加以創(chuàng)新。自2010年以來,已有42所學校被指定為專才學校。
-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總結
- 下一篇: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