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工銑工實訓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1 14:54: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車工銑工實訓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車工銑工實訓總結

篇1

【關鍵詞】工作過程;實訓教學;過程;考核

隨著我國我國勞動就業競爭的日趨激烈,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工作被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實訓實踐教學貫穿于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是提高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實現高職教育目標的關鍵。如何通過實訓教學環節的訓練,培養學生實用的崗位技能,畢業后能快速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工作需求,成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首要問題。2006年以來,示范性建設高職院校積極建設“基于工作過程”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更加重視過程,重視細節,重視動手能力,重視技能水平的掌握和提高。實訓教學通過模擬實際工作環境,采用來自真實工作項目的實際案例,教學過程理論結合實踐,強調學生參與,學生必須親自動手,先觀察老師示范,模范每個動作,多次訓練和練習,最后形成熟練的連貫的動作。工作環境、案例是手段,目的是培養操作技能,實訓教學在職業教育已經被廣泛接受并采納。課程考核是每門課程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要的環節,它不僅能評價學生在完成一個學習過程后對知識掌握情況,還能檢查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效果,檢查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反饋教與學過程中的各種信息,對于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具有重要作用,它所特有的評定、檢測、診斷、反饋和激勵五大功能,是其他教學環節所不能替代的。《金工實習》是工科多數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技能實訓課程,包括車工實訓、銑工實訓、鉗工實訓等,該課程從工程實踐教學的角度出發,提高學生車工、銑工等機器設備的操作使用技能,培養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和解決現場實際問題的能力。然而,在實際的實訓教學過程中,考核并沒有發揮它應有的功能,從而導致實訓效果不理想,對實訓教學考核模式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實訓教學考核評價模式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高職實訓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示范性院校已基本建立起“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訓教學計劃,實訓教學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與之相比實訓教學的考核評價模式卻較為單一,有的以實訓報告為主,以出勤、現場操作結果為輔的成績評定,有的以任務完成的結果(產品的質量)為成績依據。考核模式看似全面,但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1.考核重結果,輕過程

實訓的最終成績主要依據實訓任務完成的結果進行評定,即以產品的質量好壞來定。簡單化把學生當工人來管理,忽視了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對學生是否形成操作技能的考核往往模糊。教學應給學生犯錯誤改正錯誤的機會。一個樣子不好看,但是該生做錯了想辦法補救過來的產品,可能對學生影響更深刻,教學效果更理想。

圖1 考核流程圖

2.存在“替做”的可能

結果不一定全是真實的,存在“一個同學替另一個同學做” 的可能,考核結果不能體現每個學生實訓運作的全過程。針對同學間相互探討、相互幫助、合作學習,要區別對待。

3.任務完成質量的量化指標不明確

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訓教學,其實訓考核方式一般采用“態度+項目成績+報告”的實訓考核模式。實際操作中多以任務是否完成或完成情況好壞等模糊的標準為成績依據,沒有對實訓項目形成相對完善的質量量化標準和評價依據,無法按照量化指標和規定的評分程序進行考核并評定成績。

4.強調教師的中心地位,忽略了學生的自主評價意識培養

現代企業質量管理中,要求作業者自主檢查既“自檢”、同事之間相互檢查既“互檢”。目前學校的考核過程大多數以教師為中心的評價體系,依然以教師所打的分數為準,卻忽略了小組評價、學生自主評價等方式的發展,學生未形成自主評價的意識,不利于學生興趣和能力的培養。

二、構建基于實訓過程的考核模式

目前,許多學者開展了基于過程的考核研究,現把主要觀點介紹如下:

1.設計思想

實訓教學目的是學生形成熟練的操作技能。例如車工,通過實訓,學生能達到初級車工、中級車工或高級車工的水平,以后工作中,拿著圖紙,能打開車床、安裝工件、車出合格的產品。實訓教學活動主要過程是學生訓練,要想考核整個實訓過程,那么就得將訓練與考核融為一體。一般情況下,一門實訓課程是由若干實訓項目組成,實訓項目的教學順序要按內在的關系進行安排。基于實訓過程考核的教學對每個實訓項目是邊教學邊考核,上一個項目訓練考核合格后才能進行下一個實訓項目的學習,只有每個實訓項目考核合格,這門實訓課程成績才算合格。這里的“過程”考核就是體現在對每一個項目都要考核,這樣就實現了將訓練與考核融為一體。同時,在每次實訓項目考核中還必須考慮學生的出勤情況、課堂表現和勞動態度等。考核流程如圖1所示。

2.子項目考核設計

每個子項目要完全掌握也不是容易的事。訓練是提高技能的關鍵,對每個項目的考核是形成成績的基礎。所以,對每個項目的教學過程既要加強訓練,又要加強考核。為了將訓練和考核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對于每個子項目的訓練和考核分為以下幾步:第一步,由實踐指導教師進行現場演示,教師邊講邊示范。教師需要將子項目進行動作分解,分解成若干個動作細節,講清楚每個細節的動作要領、原理解析和錯誤分析,學生犯錯往往是某個細節忽略了。第二步,學生進行訓練,學生分組,要求學生邊操作邊回憶,同組討論,強化記憶和規范,不明白處主動問老師。第三步,對學生動作進行考核,要求學生邊操作邊陳述,可以由小組成員相互進行考核,也可以由教師進行考核,考核者對每一個操作步驟填寫考核卡。教師在巡回走動中,觀察學生操作,有錯誤操作、遺漏動作及時指出糾正。考核完成后,立即將考核卡反饋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考核卡獲知自己的訓練效果,一般指導進一步的有效練習。對于考核不合格的學生,進行再次訓練和考核,直到合格為止。子項目分解如表1。

表1 子項目分解圖

實訓

項目n 必須掌握內容: 教師示范否 學生掌握否 學生能熟練的完整的做好整個動作,掌握該項目,形成能力。

必會內容:細節1 ? ?

必會內容:細節2 ? ?

…… ? ?

必會內容:細節n ? ?

3.子項目考核卡設計

子項目考核卡反映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必須掌握的技能,是客觀、公平、真實考核學生的依據,設計好子項目考核卡是過程考核的基礎。子項目考核卡包括考核內容、考核內容、配分、扣分標準、得分。

三、《金工實習》課程基于實訓過程的考核方案設計

1.設計思想

課程實訓項目和各實訓項目考核權重設計根據過程考核的特點,結合課程內容,可將課程設計成幾個實訓項目。要注意的是,每一個實訓項目要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且易于考核。〈金工實習〉包括車工實訓、銑工實訓、鉗工實訓、熱加工實訓四大模塊,每個模塊是相對獨立的。每個模塊的實訓是一項復雜的過程,每個細節都決定了實訓的好壞,要盡量將實訓內容細化,讓學生盡可能掌握實訓過程中所有的技能。為此,將《金工實習》分4大模塊,其中車工分7個實訓項目,銑工分10個實訓項目,鉗工分5個實訓項目,熱加工分4個實訓項目。表2為〈銑工實訓〉項目考核記分表。

表4 實訓過程的考核與傳統考核的成效比較

班級類型 人數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合格人數 合格率

試點班 48 92 62 78.36 48 100%

非試點班 48 96 0 64.83 45 93.75%

2.項目考核卡設計和使用

對于每個項目都應設計考核卡(表3為考核卡六:“斜面的銑削”項目考核卡),考核卡將每個項目的考核內容、要求和計分標準等都進行了詳細說明。考核卡設計要科學合理,學生見到了考核卡,也就明白實訓要求和目標,起到了引導的作用。為培養學生素養,應將安全文明操作等內容設計在內。每個項目考核完成后,立即將考核卡反饋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考核卡得分情況及時獲知自己的訓練效果。對于考核不合格的學生,進行再次訓練和考核,直到合格為止。過程考核體現在l2項目都有考核卡,按課程的進度,每個項目都要利用對應的考核卡進行考核,只有當上個項目考核合格后才能進行下一個項目的學習和訓練。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責任感,可以將小組評價引入項目考核中來。學生能夠評價成績,說明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有質的提升。同時這也可以減輕老師的工作量。至于評分結果可以小組評分和教師評分中的某一方為主,也可各占一定的比例,只要達到了考核的效果,老師可以靈活掌握。

四、總結

實訓過程考核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傳統實踐教學管理上存在的弊端,通過考核全程化和“準入制”等措施給學生增加了競爭壓力,激發了學生對實踐教學環節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反映學生對操作訓練的態度更加嚴謹,考評的操作性和執行效果有了較大改善。表4為實訓過程的考核與傳統考核的成效比較。基于實訓過程的考核模式具有較強的驅動力,使學生的學習目的更加明確,實踐訓練的效果更加突出。過程考核中學生成績與學生對學習的付出成正比,減少了考核的偶然性和隨機性。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教師應當靈活運用。

參考文獻

[1]金根中,吳雄,彪成軍.基于實訓過程的考核模式研究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09(1).

[2]謝陽玉.改革《電工電子》實訓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實踐能力[J].科學咨詢,2010(7).

[3]譚波.談電機修理實訓教學的改革[J].職業教育研究,2006(5).

[4]夏繼軍.基于過程考核的《電機維修實訓》課程考核方案設計[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6).

篇2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汽車工程學院“奔馳班”項目啟動以來,在校企合作開展上,緊緊圍繞人才培養這一核心,同時還在教師到企業培訓實踐、共建實訓基地、共同研發等方面開展了深入合作。這些做法和經驗值得認真總結、提煉概括和推廣。基于“奔馳班”的成功探索,筆者有以下幾點思考。

第一,校企合作不僅是頂崗實習。目前,我國校企合作從總體上來說仍然停留在較淺、較窄層面上,主要是指學生在第三年到企業頂崗實習這一形式。頂崗實習期間,很多學校學生到企業后,只能從事簡單的重復性勞動,甚至與所學專業和技術相關甚小,企業缺乏專人來對學生的技術和技能進行指導。

對此,“奔馳班”在校企合作形式上進行了非常有益的嘗試和拓展,吸納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聘請企業技術人才參與教學、質量評價等人才培養整個過程;還開展了共建實訓基地、為企業技術工人培訓、設計開發課程、派遣教師到企業實踐等方面的合作,這些都是目前我們所欠缺而又極其重要的合作方面。

第二,重新思考職業學校學生的人才評價觀,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奔馳班”項目對學生在校期間評價主要考察“工作態度、學習態度、組織能力、溝通展示能力、任務完成情況、任務質量”,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對職業學校學生的評價內容應該是復合的,與布魯姆的學習目標分類相一致,評價指標需要涵蓋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這三個領域。

第三,項目教學離不開與企業的溝通與合作。“奔馳生產班”課程以制作“Unimog(烏尼莫克)”車模為載體,學生們在車模零件的制造、加工和裝配過程中,學習機械制造的相關理論并掌握金屬加工和零件裝配調整的技能和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學習到機械制圖、機械傳動基本知識、金屬工藝、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車工、銑工、鉗工、鈑金加工和焊工等課程的知識,著重訓練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思路。

這一教學活動,如果將車模也視為一個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任務,那么無疑,它體現的是項目教學的模式,但同時,它也體現出了模擬教學法的運用,通過車模的加工和制造,使學生熟悉真車的結構、部件和裝配過程等,但畢竟車模的各部件與真車的規格和材質又是不同的。項目教學法成功的重要環節乃是對項目的精心設計,盡可能來自于真實的工作任務,當然,這需要熟悉企業工作情景和工作任務,從這一點上來說,項目教學中項目的設計需要校企雙方的交流和合作。

篇3

    一.傳統教學形式的弊端

    1.常規實習教學妨礙拓寬學生的知識面(1)常規實習教學:老師把準備工作做好,實習時,指導老師從設備的名稱、結構、原理、操作以及工具量的使用,到學生要做的每個課題按部就班地講,學生依葫蘆畫瓢地學,學生只是指導老師的手腳,自己卻沒有真正掌握知識要點。(2)實習時為單一工種實習,車工、銑工、鉗工等,學生按照所選專業實習,對上下工序的理解、機械加工過程的理解不重視,也影響了學生對各工種共性的認識及很好的掌握。

    2.傳統教學模式不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前的專門工藝課與生產實習課的安排是分別進行的,學生上理論課因為缺乏感性認識,只能被動接受知識,難以理解,這極大地削弱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保持率都很低。

    二.逐步改革教學方法,著力學生創新及動手能力的培養

    1.一專多能全面發展

    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并根據社會的需要,學生畢業后從事工作崗位具有不確定性,有針對性地修訂教學計劃,制訂實習課的新標準,拓寬學生的專業基礎,即在實習過程中,第一學年實習由單一工種(車、鉗、銑)向多工種發展,只要是學機械加工的:車工、鉗工、銑工、電焊都要學會,全是實習的課程,第二年實習在老師指導由學生選擇工種,進行專一工種技術的強化訓練,增加綜合性課題的訓練和畢業前數控機床操作,把動手能力的培養,落實在日常的教學中,并逐步向新工藝、新技術方向過渡,形成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綜合的階梯式新的培訓課程結構。

    2.降低實習成本,實習效益“經營化”

    傳統的機械加工實習花錢太多,消耗大,人所共知,稱之為“純消耗性”實習。面對有限的實習經費,實習效益“經營化”便成為當前機械加工實習教改的新思路之一。

    (一)圍繞實習教學選擇項目、組織生產。組織生產經營性實習,必須堅持以實習教學為主,生產項目必須符合實習教學內容。堅持有選擇地接受生產任務。

    (二)以“老”養“新”,共同學習。生產經營性實習,并非所有學生都能承擔。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在進行基本操作訓練時,總要消耗原材料。可以讓高年級的老學生多接些生產經營性項目,用來貼補低年級新生的消耗。既以“老”養“新”。

    (三)教學和生產相結合。實習效益經營化的目的,在于培養合格的技術工人。在實踐中,必須注意教學和生產相結合,克服脫離生產去教學和片面追求產值,忽視基本功訓練,不講教學效果的兩種錯誤傾向。

    3.建立信息反饋渠道,“市場引導教學”

    教師雖然在整個實習教學中起著主導性作用,但由于他們的知識和信息儲量畢竟有限,我建議以下三條信息反饋渠道以改進教學:

    (一)學生實習課后的信息反饋。采取寫實習報告、總結以及召開學生座談會的方式,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此方式得到的是第一手資料,它可準確、及時的改進教學方法。

篇4

【關鍵詞】 中職學校 模具制造技術專業 一體化模式 教學改革 實踐

一體化教學模式是一種全方位的人才培養策略,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將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與職業規劃緊密結合,并且從班級管理、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教學評價模式等方面實現統一系統化的教學。諸多教育學者研究表明,一體化教學模式運用于教學改革可以全面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整體提升中職學校各專業的教學水平。筆者作為一名中職學校模具制造技術專業的教師,結合自己多年教學經驗,對本專業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并根據教學改革經驗,對一體化教學改革進行深刻反思。

1 模具制造技術專業一體化模式教學改革的實施

1.1 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思路

首先對本專業學生進行分班,分為兩個大班,甲班與乙班,每一個班在進行分組,總共分為五個組,五個組學生分別進行車工技術、數控技術、線切割技術、銑工技術以及CAD技術的理論與實踐學習,根據每周五天教時間的分配,各一個組的學生在新的一周中進行換組學習,提高教學效率。通過與未改革的班級進行實訓效果的實踐對比研究,找出問題與差距,更好地指導教學改革。

1.2 具體操作方法

在分配教學時間上,通過對學生的調查,得出結論:一周中的理論課教學課程與實踐教學課程平均分配。模塊教師可以在教學內容實施過程中保持一定的自,但必須保證每一個學生能夠修全車工工藝、銑工工藝、電火花線切割工工藝與CAD基礎等主要的必修模塊學習任務。學生也可保持一定的靈活性,依據興趣與專業發展方向確定模塊專業。教師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并為學生建立學業檔案。

2 一體化模式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

2.1 綜合理論與實踐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在理論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為了使課堂更加立體化,教師可以在理論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教師需要啟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當勤于思考,善于鉆研創新,為了保證學習效果,教師需要耐心輔導[1]。

2.2 項目引導教學,豐富教學內容

將教學項目引進課堂可以實現任務驅動式教學,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學習針對性與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布置學生自主學習任務,比如在教授小汽車線切割模塊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講明基本的操作技巧與方法,然后將課堂留給學生自由發揮,進行小汽車線切割操作,在下課之前,教師在進行集中講述與總結。

2.3 展開多元評價措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師應當全面考查學生的學習成果,包括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實踐技能鍛煉質量和團隊協作能力等。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就要密切考察學生的表現,一來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調整教學策略,二則是發揮一定的監督作用。為了提高學習成果評價的科學性,還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互相評價。

2.4 創設實際操作情境,提高學生職業素養

教師應當深刻了解模具制造技術專業學生的就業形勢,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引導學生提升自身職業素養,使自己具備事業競爭力。因此,可以為學生創設模具制造技術實際操作情境,讓學生有更多的職業技能訓練空間,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還應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例如,我校教職工有模具加工的任務時,先把教工的任務接下來,在課堂中把任務進行分析,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不但讓學生有成就感,還上學生學會了助人為樂,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在這個過程中與教職工的溝通能力,更接近社會生活。

3 關于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的幾點反思

3.1 學生與教師思想觀念的轉變

若要使一體化教學模式得到全面深入的推廣,教師的教學理念與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應當做出改變。教師應當摒棄傳統教學模式帶給自己的影響,充分開闊教學思路,認真領會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教學內涵,充分吸取先進的教務改革經驗,不斷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設計。學生在一體化教學模式中應當認識到自己的主體性地位,擺脫死記硬背、重理論輕實踐的學習思維,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發揮自己動手動腦的潛力,加強實踐鍛煉,提升團隊協作能力,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2]。

3.2 教學資源分配轉變

教學資源的分配方式在一體化教學模式中應當進行適當轉變,一方面要實現有限教學資源的優質高效利用,一方面還要為各種教學項目的開展增加資金投入,另外教學團隊也應進行重新配置,以配合一體化教學模式。

3.3 實習指導教師的轉變

基于當前中職學生在學習態度與習慣上存在著非大的不穩定性,他們非常依賴實習指導老師的監督管理與引導。在一體化模塊教學中,實習指導教師要參與到教學中,如何為這些教師定位,并激勵他們努力工作,提高自身的素質等,都是今后要解決的問題。

4 結語

總而言之,一體化教學模式能夠實現教學的整體化與系統化,在中職學校模具制造技術專業教學中具有較強的適用性與較高的利用價值。一體化教學模式師資力量消耗較大,再加上傳統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根深蒂固,使其在推行探索的過程中受到較大的阻力。中職學校模具制造技術專業教師應當正視困難,充分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探討各種創新性的一體化教學模式推行策略,堅定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的教學理念,逐漸推進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提高中職學校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沈理由,繆遇春.廣東省模具制造技術專業人才需求與專業改革調研報告[J].模具制造:教改研究,2014,04(07):90-96.

篇5

作者:[英]奧瑪編著;

張伊娜譯

出版:科學普及出版社

定價:9.90元

太陽為什么特別重要呢?哪個行星離太陽最近呢?哪個行星適合生存呢?月亮的形狀為什么會變化呢?為什么火星被稱為紅色星球呢?哪個行星最大呢?哪個行星離我們最遙遠呢?什么是外太空呢?讓我們一起探索神秘的太陽、月球、以及太陽系的其他行星吧!

有趣的數學探險

作者:[英]克萊姆森

(Clemson,W.),

[英]克萊姆森

(Clemson,D.)

編著,曉文譯

出版:科學普及出版社

定價:77.40元

《有趣的數學探險》設計了一系列有趣的主題,包括海洋、月球、恐龍、動物園、救火、叢林,以全新的理念,將數學知識與當今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科普熱點聯系起來,帶領小讀者 們在有趣的旅程中,走過一個又一個數學迷宮。要想解決這些數學問題,小讀者需要收集各種數據和信息,還要學會利用自己的數學技能,同時還能學到相關的科普知識。

每本書都有超過50個與數學問題和數學活動有關的主題。書中包括加法,減法,時間,形狀和距離,辨方位,找規律,分類和測量等多種類型的練習,精美生動的彩色插圖,寓數學題于科普知識中的編寫方式,會使兒童受益終生。本套叢書最大的特色在于把完整的知識體系打散到美輪美奐的圖畫中,讓孩子們自己去東找一點、西找一點來“裝配”,這樣不但能讓孩子們保持對知識的興趣,還能培養他們尋找知識的習慣,學會尋找知識的方法,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到知識,充分調動兒童的學習興趣,是適用于入學前數學基礎訓練的起跑線讀本。

書本科技館—環境危機

作者:[英]帕克爾 編著,

田麗紅譯

出版:科學普及出版社

定價:72.00元

環境危機系列科普叢書聚焦于當前熱點,講述了未來的能源、干涸的世界、瀕危的生物、被污染的地球、垃圾與回收利用和氣候變化等知識,揭示了我們生活的地球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危機以及思索我們該如何應對這種危機。該套叢書內容豐富全面,并配有大量精美圖畫和照片,不僅能豐富知識、拓展視野,還可以引起青少年對環境的保護意識,增強他們的責任感。

書本科技館--透視科技

作者:[英]吉納瑞 等編著,

申屠德等譯

出 版:科學普及出版社

定價:72.00元

當神七問天實現了中國人的航天夢想時,你是不是對宇宙飛船充滿好奇?當你觀看一級方程式賽車錦標賽時,有沒有想過超級速度的奧秘?《透視科技》系列叢書為你剝除科學的“障眼法”, 揭開你最想知道的器物的外表,帶你暢游當今世界上最廣為人知、最令人著迷的機器和生物內部,從最新型的太空飛船到巨型的飛行器,從強勁的推土機到打破記錄的極速汽車,從不可思議的人體到千奇百態的動物,清晰精美的3D圖片將神奇奧秘一覽無遺。

現代制造技術技能競賽試題集錦——數控銑工賽項

作者:卓良福

出版: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定價:29.80元

本書結合近6年共四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和2008—2011年全國職業院校數控技能大賽現代制造技術類比賽的經驗,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整體技能的提高,重點介紹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試題,突出了系統性、實用性、通俗性。全書各部分聯系緊密,并精選了大量各省市經過實踐驗證的典型試題。本書適合作為全國數控技能大賽集訓,數控、模具專業的中專、技校、職高學生的實訓教材,也可作為數控銑床操作人員及從事數控加工技術人員的培訓資料。

數控車削加工

作者:葛文軍

出版:機械工業出版社

定價:48.00元

本書是編著者結合多年的企業和教學實踐經驗以及在輔導學生參加全國數控大賽過程中所總結的一些實踐經驗和技巧,經提煉并整理后編著而成的。全書從數控車工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入手,總結了數控加工的工藝、編程、操作和機床維護等各個方面的技巧,并且通過各種生產實例加以體現。內容簡明扼要、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對廣大數控車工,尤其是中、高級數控車工具有較強的借鑒和指導作用。

本書內容涉及數控車床簡介、數控車削手動編程、數控車削自動編程、數控加工工藝、典型零件數控車削加工工藝分析及編程操作技巧。通過編程實例來介紹數控車床中、高級技能考工實訓,運用日本FANUC數控系統、德國SIEMENS數控系統來編制實例程序。

無垠的電世界

作者:楊蘋

出版:機械工業出版社

定價:24.00元

現代社會,沒有電是不可想象的。對人類影響如此之大的電,它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被人們認識和利用的?為了更好地利用電,應該怎么做?想要成為電類領域的專家,又應該通過什么途徑?

本書嘗試采用輕松寫實與專業知識闡述相結合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第一章采用輕松的語言,簡要地介紹電學的起源及其發展歷程;第二章采用很大的篇幅,詳細地介紹了電氣化世界的主流內容,以便在深入了解電氣化世界的基礎上,更好地利用電;第三章詳細介紹了電類的各個專業和每個專業的具體內容,指出專業人才的發展道路:進入電類的某個專業進行系統化的學習,成為電類領域的專業人才,就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推進電氣化世界的進一步發展;第四章為年輕人選擇專業給出實用性的指導,指出成為專業領域專家的恰當的途徑。

現代機械設計方法

作者:陳立周

出版:機械工業出版社

篇6

關鍵詞:模具教學;培養思路;可行性方案

一、前言

模具是現代工業生產的重要基礎工藝裝備,應用于現代生產的各個行業,而模具制造技術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各類工業產品在現代模具的高速復制過程中,已達到了超大、超薄、超精、超復雜的水平。中國的模具設計與制造水平還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模具設計人才奇缺是嚴重制約我國模具行業高速發展的瓶頸。

對具備綜合知識、全面技能的模具人才的培養,是擺在當今各大專院校面前的重大課題。目前模具專業已表現出難教、難學、難懂的狀況,分析其原因,有如下幾點:

1、各大專院校及中職、中技學校,在沒有充分了解當今模具技術狀態的情況下,盲目開設此專業。

2、由于模具技術的不斷改進,目前絕大多數模具專業教材脫離現代模具設計與制造的技術現狀,各種教材相互摘抄,它給學習者帶來的只是陳舊的設計與制造理念。

3、許多院校,由于機制原因,師資沒有機會去企業接受現代模具的新技術和新概念,只是機械專業的一般教師,他們沒有見過模具從產品分析到設計制作的全部過程,對模具的了解只停留在書本上,根本無法將現代技術轉化成教學資源。

綜合以上所述,制定出一套適合于現代化模具設計與模具制造技術的教學方案,將決定我們培養出什么樣的模具專業的學生。

下面提出培養真正的中技與高技模具人才的思路。

二、知識結構

(一)文化基礎教育。培養學生自修及適應社會基本能力(以第一學年為主),我們培養中技和高技模具人才,應定為在模具企業的預備人才。

1、基本的文化素質教育、邏輯思維能力教育、職業道德教育、職業生涯教育、吃苦耐勞教育,使他們先具備良好的人品,這是他們將來要進入企業的第一要素,也是對人生發展最主要的因素;2、英語,包括專業英語、計算機英語;3、體育;4、美術(以素描及造型為主,為產品設計打基礎);5、計算機。

(二)基礎理論。首先普通模具概論并通過實驗室各類模具的基本講解,從感性上認識各類模具及模具的生產過程,對模具的產品,設計制造成型的過程了解,并導向出學習各類課程的必須性。可設置如下課程:

1、模具概論,模具結構;2、模具設計與制造基本數學;3、機械制圖;4、材料與熱處理;5、金屬切削;6、公差配合與測量;7、機械常識;8、機械制造工藝。

(三)基本技能(制造方向),以實訓為主。

1、理論部分

①模具基本結構:掌握一般模具(五金模具和注塑模具)的基本結構;②模具制圖與識圖:看懂模具結構圖、零件圖、產品圖及技術規范;③電腦繪圖:CAD繪工程圖;④模具制造工藝學:各類加工工藝。

2、模具鉗工實訓部分:

①掌握修配與裝配模具零件、開入水口、飛模、開排氣槽、配凸凹沖模、配壓邊圈、配側刃、裝送料機構等。②加工電極及圓形模具配件,如沖頭、壓料板、退料板、模柄、沖套等。③學會開框、配行位、開斜導柱孔、開水口、開唧咀孔、配鎖緊塊、開水道、配頂針及頂針板等。④磨平面、內曲面、外曲面及零件的熱處理。⑤線切割:YH、AUTOP加工軟件、機床操作、掌握線割間隙及裝夾校正、穿絲、緊絲等。⑥電火花:掌握放電參數的運用,學會看放電加工圖,學會校銅公、裝夾及設置加工工序等。⑦CNC加工:對各類型腔、型芯、凹凸模的CNC數控加工工藝規范。⑧制模綜合實訓:按工程圖裝配所有的零件、試模、修模、調試后出產品。

三、實驗室配置

模具教學是很難用語言表達的一門學科,它必須按照先有感知再有認知的教學規律采取形象化教學法才能輕松完成教學。實驗室配置方案分為:

1、原料展示柜:通過各種原料的展示,有形的反映各種材料的性能和特點。

2、產品展示柜:各類塑件和五金件,可讓老師針對實物講解產品與模具的關系。

3、耐高溫彩色透明模具展示柜:用于課堂理論教學講解,并配有相應的課件及動畫,還可以在成型機上進行演示,并加工出產品,生動、活潑,學生易理解。

4、鋁合金拆裝模具展示柜:學生進行裝配練習的專用模具,能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并配有掛圖,供學生按圖裝配。

5、微型成型設備:可在課堂上直接使用,可以快速裝上各類模具進行成型演示,可看清楚進膠和成型的全部過程。

6、工廠舊模具展示:工廠舊模經修復后價格較便宜,特別適合教學,因為它經過多次修改后才能生產出合格的產品,這些修造之處正是我們對模具分析的實際依據,將大大啟發學生的思考。

四、實訓車間配置 (按80人2個班配置)

1、車間應有300至500平米左右。

2、鉗工區:40工位,4臺臺鉆,并用作模具裝配。

3、銑工區:普通銑床是模具加工最重要的設備,模具的70%的工作量是在該設備上完成的。該設備配有數顯機構,對模具制造工藝有飛躍的改進,并保證加工精度配置數量應在4臺左右。

4、車工區:普通車床,用量較少,可少配置,2臺即可。

5、磨工區:配置2臺手動磨床(也可用于鉗工磨料),該機床也是模具專用機床,再配置砂輪修整器,可完成模具多方面加工。

6、電加工區:線切割機、火花成型機,分別為各類模具進行凸凹模及型腔的加工。配置1至2臺為宜。

7、數控加工區:配置數銑1至2臺,數車1至2臺,以供型芯和型腔的CNC加工。

8、工刀具及機床附件有完整的清單。

以上是實訓車間的基本配置

五、CAD/CAM實訓室

1、電腦配置40臺;2、多媒體教學設施1套;3、光盤、教材、動畫、掛圖等配置。

六、師資培訓

1、包含專業知識培訓和教學流程培訓。

2、培訓內容包括:產品分析模具設計UG、Pro/E軟件應用工藝制造實際動手制造一套模具普加工CNC加工電加工模具零件制造模具組裝試模修模改模出產品參觀大型模具企業模具成本預算企業管理綜合總結1套自制模具及產品成果。

七、結束語

目前模具專業在全國作為熱門專業,已形成遍地開花,但要教得好,還需要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形成校企結合,盡快將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轉換成教學資源,采用形象教學法、復式教學法,橫向交流教學法,盡快為我國模具工業培養出貨真價實的預備人才。我們雖然不能培養出有高超技能的、企業拿來就用的人才,但我們完全可以培養出有素養、有職業道德、能在現有的技能平臺上快速發展的優秀人才,并為完善模具專業教學而做出一份努力!(作者單位:常州冶金技師學院機電工程系)

參考文獻:

[1]《模具鉗工工藝與技能訓練》杜文寧主編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篇7

【關鍵詞】應用技術型;金工實習;改革

一、應用技術型本科對人才的培養模式特點

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過程更強調與一線生產實踐的結合,更加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如實訓教學、生產實習、企業頂崗實習等,通常將此作為學生貫通有關專業知識和集合有關專業技能的重要教學活動。強調教學內容和實訓內容與企業有機結合,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二、結合目前我校相對于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的要求在金工實習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金工實訓教學的內容陳舊滯后,理論與實踐脫節

金工實訓教學的內容仍然傳統的單一技能訓練,而實訓的工種側重于車工、鉗工、銑工、焊工等單一的工種,單一的操作手段機械地重復練習,往往是給出零件圖,給出固定的怌料,指導教師手把手教,學生機械操作。沒有理論聯系實際,對設備的原理、特點、加工特點缺乏認識。

2.金工實訓教學的模式落后,缺乏創新

傳統的金工實訓教學仍然是采取“師傅帶徒弟”的模式,老師演示操作過程,然后學生“依葫蘆畫瓢”按部就班進行。從不涉及到怌料的種類及加工工藝的選用,缺乏加工工藝過程的完整性,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3.金工實訓教學校企合作特色不突出

金工實訓教學基地未與企業有效合作,實訓內容沒有與地方產業有效結合,開展的實訓不能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實訓中心的相關設備未能發揮其應用的作用,造成資源浪費。

顯然,目前的金工實習教學方法對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進一步深化和推行沒有發揮到其本身的作用,在轉型發展的背景下,金工實習是實踐教學環節當中一門急需改革的課程。

三、根據應用技術型人才的特點,和我校的人才培養方針。以及我們工業中心現在的設備和在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我們提出以下幾點教學改進辦法

1.重理論、強實踐操作

我們的對象是本科生,有別與技校生和高職高專。所以我們在強調實踐操作的同時也要重理論。做到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理論一直是高校金工實習教學中的薄弱環節。主要的原因金工實習的教學安排都是是時間比較短,如金工實習A、金工實習B都是安排三周至兩周。安排的學生的人數也比較多,通常安排一個專業的學生人數在120左右分六個工種進行。而且我們工業中心的設備有限,比如特種加工只有兩臺線切割。磨工工種也只有三臺設備。所以現實情況是時間短、人數多、設備少。這樣造成傳統的金工實習教學沒有時間講理論基礎,幾乎都是采取師傅帶徒弟的教學模式,老師操作演示,然后學生“依葫蘆畫瓢”按部就班進行。都是以實際操作為主。學生缺乏對各種金工實習中的設備的工作原理,加工特點、方法、加工工藝等知識的了解。怎么做的到理論和實際操作有機結合,這是高校金工實習實踐教學環節的瓶頸。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校工業中心在領導的帶領下,開拓新思路。利用目前流行的微課、慕課,利用網絡開設工業中心金工實習慕課平臺。平臺上開設了金工實習中車、銑、焊、鉗、磨、刨等普通加工方法的理論課程,主要包括了機床的原理、結構講解、加工特點和應用。同時也開設各種工中的基本操作視頻教程。同時增加現代先進制造技術的介紹,開設了機器人、數控銑、數控車、特種加工、3D打印、三坐標測量等先進加工技術課程,讓學生了解當前先進加工技術的發展。增長知識。拓寬視野。這個慕課平臺讓學生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自主學習,利用業余時間在金工實習進行期間完成平臺上相關課程的學習,同時在慕課平臺上建立了金工實習理論考試題庫,完成相關課程學習后,要在平臺上完理論部分的考試。學習記錄和考試成績納入金工實習成績總評。這樣的模式很受學生們的喜歡,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很好的解決了如果在有限的時間和設備的情況下金工實習理論和實踐操作的有機有機結合。達到了重理論,強實踐操作的目的。

2.對金工實習實訓內容改革、轉變金工實習實訓模式

教學內容針對我校培養現代應用技術型人才為目標,在金工實訓系列課程教學中增加現代工程所需的新內容,刪減現有實訓過時部分,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提高數控類、加工中心等設備的實訓比重。以車、銑、磨、鉗、焊傳統的實訓方法為基礎,結合新型工業、企業的要求具有綜合性素質的人才,樹立新的教育觀,在金工實訓教學中增加學生個性化產品設計環節。改變以往學生機械接受實訓的模式,在實訓的最后環節,通過通過特殊產品的設計、加工和制造,使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鍛煉,使學生的綜合工程素質得到提高。在這個過程中,需增加金工實訓中學生作品的類別。如果僅僅包括幾乎貫穿全國工科高校實訓的小榔頭產品,金工實習的內容就顯得十分單一,學生的思路也太狹窄。我們在金工實習后期,利用一天的時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設計并加工自己感興趣的產品,然后加工制作。同時產品必須要經過指導教師的檢驗,確保達到緊扣教學大綱和切實訓練的目的。同時個性化產品設計環節要作為金工實訓教學學生實訓成績的考核的一部分。比如我在特種加工線切割中,利用CAXA軟件設計一些圖案、字體、個性簽名等作品。在數控車實訓中設計杯子、子彈等模型加工,在電焊實訓中根據想法焊接作品,如學生自行設計焊接鞋架、燒烤箱等多種作品。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學生原來的被動學變成主動學。

3.加強金工實訓教學的“產教”結合

結合社會的發展,企業需求。學校的自身情況,增加特色實訓教學內容,以企業的實際產品的加工作為實訓教學內容,向學生傳授具有專業技術實訓業務,為實訓中心基地創造經濟效益。在以后的發展中向“教學工廠,校企合作”模式看齊。也許,剛起步對所有工種全面的開設產教結合,在金工實訓中引入企業產品,由于各種制度和條件仍不是很成熟,難度比較大。但我們可以選擇一兩個工種作為試點,優先在線切割和數控銑實訓中開展總結經驗,不斷完善,以點帶面。從生活實踐可知,實際產品可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興趣,也更容易讓學生分析和理解。把企業產品的加工工藝和制造的任務融入到解決具體的實際工程問題上來,使學生更多地在真正的設計工程和加工環境氣氛中進行金工實訓教學活動。為了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鍛煉和技能的培養。指導教師平時加強與企業的交流溝通,指導教師首先要對企業的產品分析研究,選擇有利學生實訓的產品作為實訓項目。指導教師按照工廠產品的生產流程,將實訓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有這幾個小組聯合在一起組建模擬工廠的部門或者成立加工工作室,也便于把最初獨立的分散的設計方法、加工手段融質量檢測合成一個整體,使之貫穿于實訓教學的始終。這樣也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努力創新的綜合能力。這樣既讓學生的實訓教學與企業無縫接軌,也使實訓中心的相關設備創造經濟效益。

四、結束語

篇8

1高職焊接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

根據焊接自動化專業的培養方案,該專業畢業生除需掌握相應的專業理論知識外,還必須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和能力素質,做到畢業后就能盡快適應崗位需求。所以,實踐教學是該專業教學實施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計劃中所占比重較大。整個教學體系采用“寬基礎、活模塊”的教學結構,它分別由基礎技能、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3部分組成,如圖所示。各個模塊都融入了實踐教學的內容。基礎技能模塊由基礎工種實訓(如車工、銑工、鉗工等技能操作)、計算機操作實訓、專業英語和專業認識實訓組成。這些學習內容將安排在專業學習之前或在相應的理論課程教學過程中穿行。這是實踐性教學的基礎部分,屬于整個實踐教學體系的第一階段。專業技能模塊由機械制圖與測繪、計算機三維建模、焊接操作實訓(如手工電弧焊、氣保焊、TIG焊、氧焊等)、機械設計基礎和機械制造技術等組成,通常都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專周的模式進行,這是實踐性教學的主體部分,屬于整個實踐教學體系的第二階段。綜合能力模塊主要由焊接專業相關的課程設計(如焊接夾具和焊接結構生產設計等)、校內的專業實訓和校外的生產實訓、企業的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等組成,一般都在專業課程學習之后,安排在校內外的生產實訓基地進行。一方面是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另一方面是完成專業技能訓練并檢驗實踐教學效果。這是實踐性教學的拓展部分,屬于實踐教學體系的高級階段也是最終階段。

2高職焊接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內容的改革

實踐教學內容的改革,在強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還要注重一般能力與專業技能相結合,重點突出專業領域核心能力的培養,將素質教育貫穿于整個實踐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真正做到“教書”和“育人”。

2.1強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

為了增強學生實踐方面的培養,焊接自動化專業在各門理論課中都設置了實驗和實訓環節,以期通過實驗和實訓來完成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通過認知、實踐、演示、實操和實驗等方式,并結合微課、動畫、視頻和藍墨云班課等信息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理論知識,訓練基本技能和掌握基本方法。

2.2注重專業能力與基礎能力相結合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除了注重對該專業所對應的職業崗位專業能力的培養外,也要注重與專業能力相關的基礎能力的培養,如基本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基礎的外語應用能力、自學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基本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等。注重專業能力與基礎能力的相結合,配合實施國家勞動部門規定的職業資格證書培訓與考試,做到基礎扎實,專業技能過硬,能綜合運用所學到的專業知識,為適應未來崗位(群)職業要求做好準備。

2.3突出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

高職類焊接自動化專業的核心能力主要是焊接技術應用的綜合能力,通過:電腦三維建模—焊接結構設計—焊接夾具設計—焊接實訓操作—畢業設計等一系列環節來完成。在實操訓練、課程設計、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等環節中,適當設置部分專業知識方面的拓展性內容,給學生設計一個思考和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情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求他們給出解決方案,進行方案設計并實施。

2.4將素質教育貫穿于整個實踐教學過程

在整個實踐教學過程中,素質教育同等重要。做好素質教育是教育本身的最終目標,也是一個長期性、持續性的教育過程,在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都必須體現出來。素質教育的重點主要是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健康向上的價值觀以及吃苦耐勞、一絲不茍的職業觀,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真正做到“教書”和“育人”。

3認真抓好專業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

高職焊接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要抓好專業建設,教師隊伍和教學團隊建設。

3.1專業建設

專業建設是高職院校最重要的教學基本單元建設,它不僅決定了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教學水平,而且還關系到學校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狀況,對高職院校的改革與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所以,認真抓好專業建設是高職院校在中國發展新形勢下的大勢所趨,也是各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深入實施“質量工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切入點。接下來,將從以下3個方面對焊接自動化專業建設進行探討。

3.1.1實驗場所和實訓基地建設加強實驗場所和實訓基地的建設,不僅是提升專業辦學實力的必要硬件基礎,也是實現實踐型教學改革的重要保障。①加大對校內焊接自動化專業教室和實驗室建設的投入,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②按照實際生產對焊接崗位的需求改造和升級校內實訓基地,做到教學實訓既真實生產,為培養學生具備工作崗位的技術應用能力提供保證。③積極開拓校外實訓基地。根據地方經濟特色和行業情況,結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建立相對長久而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為更好地培養高素質創新技術技能型人才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3.1.2精品課程建設早在2003年,國家教育部為大力推進高校精品課程建設下發了《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實施辦法》等一系列相關政策,就是為了讓各高校共享優質的教學資源,從而實現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培養一大批優秀創新人才和高素質技能人才,增強我國高等教育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更要借助這個有利時機,努力將焊接自動化專業課程建設成為具有學院特色、創新適用的精品課程。①根據學院實踐教學計劃,以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為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構建(包括實驗、實習、實訓)。②根據焊接自動化專業的實際崗位要求,對課程結構進行優化,整合提升教學資源的質量,創新教育模式。③精品課程所使用的教材要滿足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需要。對于部分沒有公開出版的技能實訓或綜合實訓的實踐型教材,可結合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情況并參照生產單位的實際需要,由學院組織校內和企業專家聯合編寫校本特色教材,開發配套的課程資源包(微課視頻、測試題庫、電子教案、情境案例等)。

3.2教師隊伍和教學團隊建設

培養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結構合理的專業教師隊伍是高職焊接自動化專業建設的根本保障。同時,構建集教學、科研于一體的教學團隊也是實踐教學改革的關鍵。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專業帶頭人培養。在原有基礎上加大專業帶頭人的培養力度,一方面,可從現有專業骨干教師中選派人員到國內高校進行訪學交流;另一方面,也可派遣到生產型企業進行掛職研修;再者,有條件的可以選派到國外進行學習深造。采用多種途徑來提高和增強教師的業務水平和職業素質。②骨干教師培養。在現有基礎上加大骨干教師培養力度,一方面,可以采取招聘與引進相結合的方式,從行業或企業中引進焊接專業技術方面過硬的人才作為骨干教師;另一方面,可從現有中青年教師中選拔優秀教師到行業機構或企業進行專業實踐,時間2~3個月為宜,做為“雙師型”骨干教師進行重點培養。③教學團隊建設。在目前教學團隊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專兼結合+‘雙師’化+引培結合”的“教學名師+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梯隊教師”的專業教學團隊建設體系,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力爭使焊接專業“雙師型”專職教師占比達到80%以上,碩士及以上學歷的教師比例達到50%以上,副高以上職稱占到教師的20%以上。

篇9

關鍵詞:鉆削加工;孔距精度;技能訓練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738(2012)04-0312-01

隨著我國制造業的飛速恩發展,產品的精度要求越來越高,孔鉆削在機械加工中,形式越來越復雜。孔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而且有的被加工材料的切削性能較差,加工更加困難。俗話說“鉗工怕眼(鉆孔),車工怕桿(車細軸)”,由此可見,鉆孔是鉗工專業一項重要的又比較難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本文介紹一下我在多年的鉗工實習教學、培訓和技能比武中用來提高鉆孔精度、保證鉆孔位置精度的幾種方法。

一、常規孔加工保證精度方法

1.提高劃線精度,確保加工鉆孔位置精度。

(1)保證劃線精度。采用高度游標劃線尺劃出加工孔的加工位置線。用高度游標劃線尺劃線,首先應檢查高度尺的示值誤差是否在規定的精度誤差范圍內,以保證所劃線條的尺寸準確;其次還應檢查高度游標劃線尺的劃線刃口是否鋒利,以確保所劃線條清晰均勻。同時要求工件劃線基準面無毛刺和達到形位精度要求,保證劃線平板的精度,保持平板工作表面無毛刺、灰塵、雜質等。

(3)正確使用樣沖。首先要求樣沖頭必須磨得圓而尖,并且有足夠的硬度。然后在敲擊樣沖眼時,先是輕輕敲打,再從多個方向觀察所敲擊的樣沖眼是否偏離孔的十字中心線的交點。經判斷無誤后,再將樣沖眼加大,保證鉆孔時標準麻花鉆準確地定心。

2.正確確定鉆頭的鉆孔位置及糾正偏位誤差的方法。

(1)鉆孔前的準備。要正確裝夾麻花鉆,保證麻花鉆中心與鉆床主軸中心重合。鉆孔時,將鉆頭對準孔的中心鉆出一淺坑,然后根據“檢查框”的位置,檢查所鉆淺坑的位置是否準確。

(2)鉆孔注意事項。把定位錐夾在鉆夾頭上,在確定錐頂尖已經對準孔的中心后再把定位錐取下,裝夾好規定尺寸的麻花鉆鉆孔。由于定位錐是用尖點來找正,所以相對所鉆孔的中心來說,其定心的準確程度比麻花鉆和中心鉆定心效果都要準確。

(3)糾正鉆孔偏位誤差的方法。“掏孔法”是我們經常采用的糾正鉆孔偏位誤差的常用方法。具體操作是在鉆加工尺寸相對比較大的孔時,先選擇一個小尺寸的鉆頭鉆底孔來確定孔的位置,然后再選擇合適孔徑大小的鉆頭進行擴孔加工,保證鉆孔精度要求。

3.提高鉆孔精度控制孔距。

加工零件或工件上要求鉆加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孔并且有嚴格的孔距要求時,常采用的方法就是用“雙芯棒”加工,保證孔距精度要求。保證加工的零件、工件兩孔之間的孔距精度要求。也可采用同樣的方法加工孔系,保證孔系間的孔距精度要求。

二、深孔的鉆削加工

1.深孔加工特點。

由于深孔的加工是在封閉或半封閉狀態下進行的,只能間接的通過聲音、斷屑等外部因素來了解鉆削的深孔加工是否正常。鉆削深孔時由于切削速度較大,使得在加工過程中切削熱不能迅速的散出,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讓冷卻液順利的進入加工表面,充分發揮冷卻和作用。孔的深度較大,排屑空間狹小,切屑流經的路程較長,造成堵塞,使切屑不易從孔中排出,容易造成崩刀,同時滯留的切屑摩擦孔壁的表面,造成孔壁表面拉傷,增大了其表面的粗糙度,影響孔的加工精度。由于受孔徑尺寸的限制,孔的長徑比較大,鉆頭細長,其強度和剛度均較差,工作不穩定,導致振動的產生,容易引起中心孔的偏斜。

2.深孔加工方法。

(1)采用帶有回轉分度裝置的回轉式鉆模進行定位,使鉆頭的軸線對準加工孔的中心線,壓緊工件。 (2)深孔的加工屬于封閉式或半封閉的鉆削加工,使得切屑不易從深孔中快速排出,造成切屑劃傷加工表面,增大了其表面的粗糙度,鉆頭磨損嚴重,因此,要對鉆頭進行刃磨。為了減緩鉆頭的磨損,刃磨時鋒角應鈍一些才好,一般在130°~140°之間。減短橫刃,可使鉆頭的前角增大,減小了刀具對深孔的愛擁堵擠壓。采用分屑槽,在進給量不變的前提下,讓切屑的半徑減小,切屑厚度變大。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讓冷卻液順利的進入加工表面,充分發揮冷卻和作用。

三、群鉆技術應用

普通麻花鉆受其固有結構的限制,其幾何形狀存在著某些缺陷。通過對其切削部分的修磨,可以得到一定改善,“群鉆”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修磨形式。由于“群鉆”具有眾多優點,在機械加工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群鉆的特點

(1)群鉆綜合了多種鉆頭修磨方法,具有定心好、切入快、鉆孔精度高、軸向力和扭矩小等優點。群鉆除修磨橫刃外,主切削刃上磨出了對稱的月牙形圓弧槽,形成新的橫刃和增加了橫刃前角,改善了切削條件;并在直刃與圓弧刃交界處形成轉點實現分屑,鉆孔時直刃將切下大螺距帶狀切屑,圓弧刃將切下卷曲的切屑。分屑減小切屑之間的牽拉扭矩,所以群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鉆削效率。

(2)群鉆在刃磨時很難做到左、右切削刃完全對稱,這樣在鉆孔過程中將產生較大徑向力,鉆頭磨損加快而且產生孔擴;為了實現完全分屑,兩外刃應磨出一定的高度差。這樣,從理論上講完全分屑的群鉆存在徑向力;群鉆的切屑在寬度上一分為二,但切屑的外端和內端的切屑速度差仍較大,故切削時附加變形仍很大。

(3)與修磨前的普通麻花鉆相比,“群鉆”有前角比較合理、鉆削力降低、耐用度提高、鉆孔質量改善等優點;而且,分屑、斷屑、排屑性能亦較好。

(4)切削試驗表明,在碳素結構鋼上鉆孔時,“群鉆”的軸向力比普通麻花鉆約降低35%~47%,扭矩約減小10%~30%;在鉆削灰鑄鐵時,“群鉆”的軸向力約降低35%~50%,而扭矩僅加大2%~8%;鉆削力和鉆削扭矩降低后,有利于降低切削溫度及提高鉆孔質量。

(5)由于外刃、圓弧刃和內刃交接處有明顯的轉折點,而且一側外刃上還開出分屑槽,故能保證良好分屑。切屑變窄后有利于斷屑和排屑。在這種情況下,如施加切削液,則切削液較易到達孔底與鉆尖,能充分發揮冷卻、作用。

(6)“群鉆”由于橫刃磨窄,定心作用好;兩個側刃尖和圓弧刃對鉆頭均有穩定、定向作用;且軸向力顯著減小,故“群鉆”鉆孔時不易走偏,提高了鉆孔精度。鉆削過程平穩,切屑變形減小,也有利于提高鉆孔表面質量。

2.群鉆鉆型的發展。

“群鉆”鉆型的發展:基本型“群鉆”主要用于鉆削一般鋼材。針對各種工件材料的不同加工性和結構形狀、技術要求迥異的零件,“群鉆”的幾何形狀必須根據工件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即所謂“靈活應用”。近年來,隨著被鉆孔材料和鉆孔條件日益多樣化,“群鉆”的鉆型也有了很多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個“群鉆”的鉆型系列。而采用新型刀具材料,例整體硬質合金“群鉆”出現后,又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針對新的情況,“群鉆”的鉆型必然還會有更新的發展。

證精度方法。同時在教學中應通過各種有效手段,制訂一套合理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指導學生用所學知識觸類旁通地解決各種實際問題,這是我們教師的職責所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教學重點和難點,不斷地改進教學方式方法,不斷總結提高,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鉗工工藝學》機械工業部出版,1988。

[2]《淺談生產實習教學的課堂化》 [J].實驗實訓,2005。

篇10

關鍵詞:學分制;工程訓練中心;金工實習;教學;管理

Construction of the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credit system

Yang Yi, Wang Xiangjiang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es in brief present situation and shortcoming of traditional mental working practice teaching for our school.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 of credit system, some reforming teaching modes and operating system are advanced. By adjusting new plan, integrating resources, reforming management mode, enriching practice content, we can develop student’s innovation capability continuously.

Key words: credit system;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metalworking practice; teaching; management

重視實訓教學環節,發揮實訓教學作用,是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機械制造工程訓練作為一門覆蓋面很廣的實踐性技術基礎課,不但是絕大多數理工科學生的必修課,也是不少管理類、醫學類、工藝美術類學生要修讀的課程。實行學分制后由于同班同學課表及上課時間完全不同,過去以班為單位的數周時間的集中實習已不可能實現,而教務處課堂教學時間均已排定,摸索一套合適的分散式工程訓練模式,以適應學校的學分制改革已成為各高校的當務之急。

1工程訓練的教學現狀

以我校為例,工程訓練中心現承擔全校機械、電子等近30個專業的實習任務,每年接納實習自然班120余個,實習人數近5000人。單就金工實習而言,學生來中心實習的時間為集中的4周、3周、2周,需要完成車、鉗、數控銑等12個工種的實習,各工種的實習時間也大不相同,由于設備、指導人員有限,學生每天在中心進行不間斷的12個工種輪換。實行學分制后,學生不再有集中的時間來中心實習,如何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組織100多個班級在零散的時間內完成實習任務,成為擺在工程訓練中心面前的一個難題。

目前大部分高校金工實習仍采用培養初級工人“師傅帶徒弟”的教學模式。這基本解決了擴招后實習人數迅速增長的要求,滿足了學生對全面認識各實習工種的需要,也方便進行實習教學的安排和管理。但在整個實習過程中學生只是“依葫蘆畫瓢”,被動地參與實習,約束了學生的思維,制約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了一種“任務式”的模仿實習,幾周下來他們只掌握了傳統的應知應會,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沒有得到鍛煉,顯然不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目標要求。這種實習方式的種種弊端已顯露出來,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在我校新修訂的2009版人才培養方案中,對工程訓練提出了明確要求,規定工科類各專業要安排一定數量的設計、綜合、創新性訓練項目。當前,我國已經有很多高校實行了學分制,對于工程訓練,不同的學校也有不同的教學模式,絕大部分高校仍然實行了學年制下的集中實習,教務處在安排課表時專門騰出幾周實習時間,讓學生在非實習時間自主選課,這顯然不是學分制的宗旨。湖南大學等高校實行分散下的集中,把實習時間以周為單位分散在整個學年,而合肥工業大學等高校將原計劃6周的集中實習分解為學期中的2周認識實習+暑假中4周加強和創新實習。這些教學模式各有一定的優勢,但在實行過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問題。

2全面學分制的特點

全面學分制是一種以選課制為基礎,以學生所修學分為衡量學業完成標準,學生享有較大學習自的教學管理制度。從本質上講,全面學分制與學年制、學年學分制的區別在于全面學分制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和選擇。全面學分制具備以下特點:(1)沒有學制概念;(2)沒有升、留級概念;(3)沒有班級概念;(4)沒有嚴格的上課時間概念;上午、下午、晚間,甚至假期都可以排課,以供不同情況的學生選課。學分制的優點主要表現在有利于多學科交叉和學生優化知識結構,有利于因材施教,培養多種類型的人才,特別是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還有利于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提高辦學效益。

3學分制下金工實習訓練體系的設想

傳統的工程訓練模式是按班級在集中的時間、固定的訓練場地進行。隨著學分制的全面實施,學生的流動性越來越大,相同班級的學生所選擇的課程不再一樣,上課時間和上課地點也不盡相同,分散實習勢在必行。為保證訓練的安全性、完整性和系統性,筆者針對金工實習教學和管理提出以下幾點設想:

3.1 創新實訓教學理念

作為21世紀高等院校重要的實踐教學基地,“工程訓練中心”建設的最重要目的應該定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在實習中只注重基本技能訓練的教學思想已不能適應當今形勢發展的需要,工程訓練課程建設要體現出向現代工程實踐的轉化,向局域網絡條件下的集成技術培訓方向轉化,向技能與管理相結合的方向和技能與創新實踐相結合的方向轉化。按照有利于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原則逐步深化中心運行機制改革,完善管理制度,加大全方位開放的力度。

3.2 改革實訓教學模式

實訓教學學分制改革的核心是實習教學內容與體系的革新,包括課程內容與考核方式的更新和對學生創新思維與綜合能力的培養。實訓教學應該打破教師演示、學生重復的傳統模式,在實習教學中,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實習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個性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另外,實習教學還必須層次化、體系化。

根據新編教學大綱的要求,各校不同專業金工實習的時間有4大類,而金工實習內容基本包括12大工種,這樣各類專業每個工種的操作時間也將不同,也就是說同一個工種存在4種不同的教學內容。在完全學分制下,同一個時間單元內不同類別的專業都可以來實習,但教學內容的不同將會嚴重影響實習工作的進行。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我們擬采取“基礎實習(2周)+強化創新(1周)+參觀實習(1周)”的模式,詳見表1。這樣每類專業的實習時間分配到3個模塊中,相同部分的“基礎實習”中12大工種的時間、內容就完全一致,極大方便了教學工作。

“基礎實習”中12大工種分散為20個單元,每個單元為半天,車、鉗工安排時間較長,占5個單元,如果在多個實習段完成,兩個實習段之間相隔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學生遺忘學過的知識,操作機床具有很大的危險性,因此我們要求車、鉗工在連續的2天內完成(包括2個晚上,每晚2小時),一般安排在周末和公共假期。其余的10個工種,學生可以任意選取10個半天來中心完成實習,考慮到工種的銜接問題,數控車、數控銑必須分別在車工、銑工實習后才能進行。為了知識的連貫性和其他課程的需要,我們一般要求學生最好能在二年級1年內完成“基礎實習”,在大三、大四完成“強化+創新”,這樣給學生的創新作品提供了更多的思考、修改和加工時間。

3.3 優化教學內容和方法

為了讓學生認識到零件制造的整個工藝過程,我們將單一工種分離實習轉變為注重制造工藝流程的整體實習,如榔頭的加工采用鍛造、銑削、鉗工、磨削、車削、熱處理等工藝。鉗工實訓中強化對自行車、減速器的拆裝、組合實習,通過產品的拆裝,最大限度地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讓他們領會產品的設計思想和構思技巧,最終實現知識積累向能力的轉化。另外,實習中注意項目的擴展認識,鑒于學校實訓條件的限制,我們充分利用CAI課件或影像資料開展教學,如激光快速成型制造、計算機柔性制造等,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使其獲得企業生產的其他相關工藝和加工知識,這樣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主動參與實習,大大提高實習的效果。

3.4 建立創新工作室,鼓勵學生創新

工程訓練中心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具有諸多優勢,能夠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帶著問題回到理論學習、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但大多數高校在創新實踐過程中缺乏相關制度、必需的設備、指導教師和激勵政策,使創新活動一直停留在“為參加競賽”而被動創新的層面。近年來我校依托訓練中心成立了機電創新工作室,工作室配備一定的硬件設施并組建了具有豐富工程設計和加工經驗的兼職教師隊伍,鼓勵有創意的學生提出立項申請,經審核后由學生選定或由實習基地選派教師指導學生將創意變成作品,并鼓勵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組成研發團隊,攜手攻克科技難關,并保持創新的連續性。另外為了全面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我們在實訓評價標準、體系和方法等方面進行了相應的改革,鼓勵有創新能力的學生脫穎而出。在這些活動中,從立項、資料查詢到設計制造,從跨院系討論研究問題到團隊作戰攜手攻關,學生的知識面拓寬了,專業信心增強了,綜合能力提高了。近年來中心指導的作品獲得了全國挑戰杯三等獎、省挑戰杯二等獎、省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省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二等獎等十多項獎勵,取得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3.5 加強基地硬件建設

由于工程訓練中心的特殊性,從一定程度上講,設備的性能和數量決定著實訓的效果,而機械設備普遍比較昂貴,而且后續使用、維護、維修費用較高,經費問題已成為各高校基地發展存在的普遍問題。況且實習不同于實驗,設備不僅需要種類多,而且必須有一定的數量,零散的設備不僅不利于短學時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更將造成一人操作多人看、訓練時間大大縮水的局面。近年來很多重點高校在“世行貸款”“985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經費的支持下投入大量資金,工程訓練教育觀念的轉變、設備更新、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都出現了嶄新的面貌。反觀隸屬地方的普通高校,辦學經費普遍比較緊張,在前一輪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工程訓練中心作為必檢單位,很多高校為基地硬件建設和環境改造投入了一定經費,但與擴招后實習人數的驟增和綜合性人才培養要求相比還相差甚遠。按照“教育部金工課指組關于人機比的建議要求”和“工程訓練中心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規范與驗收標準”,我們應該在滿足基本制造、現代制造保證人機比要求的同時,考慮設備的更新及種類與數量增加,并實現數控加工訓練和特種加工訓練網絡程序傳送及在線加工。

4結束語

學分制是21世紀實現高等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工程訓練中心作為工科高等院校學生進行工程素質教育和技能培訓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實踐性教學基地,既是低年級大學生的訓練平臺,同時也應成為面向高年級學生進行創新實踐、課外科技制造和參與科研活動的實踐基地。學分制的實施使以往以班級為單位同時安排金工實習的傳統方法被打破,需要一種新的機制與之相適應。根據現在工程訓練中心的實際情況,筆者提出的教學和管理設想,在保質保量完成基本訓練的同時,為學校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傅水根.抓住機遇研究問題總結經驗完善模式深化改革開拓前進[J].金工研究,2000,4:1~9

[2] 蔣新蘭.高校學分制下選課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常州工學院學報,2010,23(6):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