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校畢業學員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6 20:34: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軍校畢業學員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C91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13-0132-02
一、問題的提出
近些年來,軍隊院校招生與分配制度進行了一系列與時俱進的調整。在招生制度方面,改推薦上學為主為考試入學為主,改生長干部主要從軍隊內部招生為主要從高中畢業生中招生,改主要依靠軍隊自己培養干部為軍隊培養與普通高等教育培養相結合[1]。這一系列調整直接導致了軍校本科學員構成成分和特點的變化。改為考試入學為主后,軍校本科學員的科學文化素質得到明顯提升,但由于主要從高中畢業生中招生,就產生了由地方青年向革命軍人的社會角色轉換的問題。而軍隊自主培養與普通高等教育相結合之后,軍校本科學員的數量開始減少,但重要性卻在凸顯,因為這些保留的、軍隊自主培養的專業軍官大多是難以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養,而在軍隊發展過程中又不可或缺。
隨著軍事心理學事業的發展,對軍校本科學員的心理學研究也在日益增多。一項有關軍校學員心理壓力的研究顯示,分配、考研對于軍校大學生群體而言是僅次于學習的第二大壓力源。畢業后的去向帶給學員較大的壓力,分配去哪里、考研的難度都是學員常常思索的問題,許多學員對此感到困惑、苦惱[2]。
既然軍校本科學員的培養質量對于軍隊的發展十分重要,而畢業分配又成為困擾軍校本科學員的重要壓力源和生活煩惱,那么就有必要進一步分析和探究當前軍校本科學員畢業分配心理的狀況和特點,并幫助其有效應對畢業分配心理中的消極因素。本研究采用質化研究的方法,試圖對上述問題進行初步探討。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在某軍校隨機選取大一至大四學員各1名(下文中提及的大一至大四4名學員分別用A、B、C、D代稱),對在校的大一、大二和大三這三名學員進行面對面訪談并錄音,對在部隊實習的一名大四學員進行電話錄音訪談。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半結構性訪談法。半結構性訪談法,就是指訪問者最初向受訪者提出一些結構性問題,然后為做深入研究起見,采用開放性問題,以期獲得更完整的訪談資料。這種質化研究方法的優點在于可以既把受訪者的回答限定在與訪談主題相關的合理范圍內,又給受訪者以充分的空間發表個人見解,有助于筆者在較短的訪談時間內獲取較充分的研究資料。
三、研究結果
(一)當前軍校本科學員對畢業分配的總體認知趨于理性、現實和一致
趨于理性是指4名受訪者均不同程度地表達了對指令性計劃分配體制的服從和尊重,他們都表示畢業分配的具體去向自己不能決定,也就是說他們對待畢業分配的總體認知態度是比較理性的,與當前的政策導向是一致的。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映了軍校教育引導的有效作用。
趨于現實是指4名受訪者都不同程度地表達了對待畢業分配的價值判斷,即希望不去邊、遠、苦地區,希望有好的收入和工作、生活條件等。這與之前一項關于軍醫大學生畢業期待的量化研究取得了較好的一致性,即學員總體對畢業后的期待主要是繼續深造(48.2%)、從事專業工作(27.5%);期望畢業去向主要是大城市或沿海城市(41.2%)、中等發展水平的城市(35.9%);對今后的就業前景所持的態度主要是一般(49.3%)[3]。
趨于一致是指4名受訪者盡管年級和經歷等都存在較大差異,但是對待畢業分配的總體認知存在較高的一致性,這也反映出當前軍校本科學員對待畢業分配的一個總體態度。
(二)相對于環境等其他因素,學員個體的人格特質對其畢業分配心理產生較大的影響
受訪者A和C成長在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而受訪者B和D成長在小城市和縣城,但是前者對被分配到邊、遠、苦地區的顧慮卻小于后者。尤其是受訪者A,其盡管從小生活在一線大都市,又是家族的獨子,但是其隨遇而安的個性特征卻導致其有意愿到更遠的地方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筆者由此在思索,在一些人心中曾一度存在的城市孩子怕苦的偏見,是否應該向理性與現實回歸。偏見有時就是存在于常規性的認識與理解中。當軍校本科學員的價值觀念由于畢業分配的指令性特征而被固化的時候,除價值觀之外的個體人格特質就構成了制約其畢業分配心理的最重要因素。
(三)地域思慮是軍校本科學員面臨畢業分配時的最重要心理期待
4名受訪者都不約而同地談到了畢業分配的地域問題。A盡管對分配地域持無所謂的態度,但還是表示分配的好的結果是留在距其家鄉較近、經濟較發達的某一地區。B表示畢業分配最好到離家近一點的地方。C表示畢業分配如果回到西部家鄉不會有什么抵觸情緒,如果分配到其他地方也很好。而D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四學員,更是明確表達了分配到一個城市、最好是離家較近的城市的愿望。可見,與收入、工作崗位、單位性質等其他因素相比,地域因素是軍校本科學員畢業分配心理中的一個聚焦點。在其他因素幾乎不被提及的時候,地域因素卻被反復提到和強調。筆者認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重要的兩點是:一是我國地區發展差距較大的客觀現實所決定;二是在公共認知領域存在著明顯的地域刻板印象。筆者的一個家鄉在西部的同學在畢業前夕也明確向筆者表達了不愿意分配回西部的強烈心理渴求。
(四)學員家庭,尤其是學員父母的態度,對學員的畢業分配心理產生重要的潛在影響
受訪者A的父母希望他能夠畢業后留在身邊,盡管A表示父母比較開明,能夠讓其自主地選擇發展道路,但是他還是流露出留在家鄉附近的經濟較發達地區的意愿。受訪者B的父母希望他好好學習,將來可以分到好一點的地方或者是分配回家。以上兩位受訪者的家庭都希望孩子將來回到身邊。而受訪者D的父母對這一問題相對比較超脫,認為孩子無論分哪里,只要自己努力,總會有比較好的結果。而受訪者C的父母要求相對苛刻,希望C能夠通過考研獲得較多的收入和較好的工作生活條件。而且父母一味的高期望值給C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使其不得不采取逃避的態度對待父母的要求和期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人的早期成長經驗對其一生影響重大。學員對待畢業分配的認知傾向、價值判斷和情感反應方式等都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其家庭。
(五)軍校本科學員的畢業分配心理存在一定的過程性特征
就本研究而言,這種過程性特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隨著年級增長和畢業分配的日益臨近,學員的心理狀態愈發復雜。受訪者A和B因為是大一、大二的學員,對畢業分配幾乎沒有任何心理情感反應。受訪者C有一定的顧慮和焦慮感,對有效調控自己的畢業心態缺乏信心,對父母的期望感到很大的壓力,在畢業分配這個問題上與同學彼此回避。而受訪者D作為即將畢業的大四學員,心理狀態則十分復雜。對待即將而來的畢業分配,他既期待又有顧慮和擔心,并存在一定的緊張感、無助感和技能恐慌,同樣逃避與同學的相關交流,而且表示其他同學存在一定的心理失衡。可見臨畢業學員的心理狀態十分復雜,各種情緒感受的相互交織成為其心理狀態的最明顯特點。
二是隨著年級增長和畢業分配的日益臨近,畢業分配的話題愈發敏感和隱晦,愈發地被學員所自覺回避,成為學員之間的一個“心理雷區”。受訪者A、B均表示與同學就畢業分配這個問題有過交流,但是交流的范圍限于關系較好的同學,而受訪者C、D都表示回避與同學交流這一話題,因為過于敏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沖突。隨著畢業的臨近,畢業分配在學員心理中的感受性閾限在降低,愈發地成為了學員之間溝通的一個“壁壘”。
四、結語
在研究方法上,量化研究與質化研究的結合可以實現宏觀與微觀的整合,靜態與動態的整合,控制情境與自然情境相整合,實現事實與意義相統一,建構假設與驗證假設相統一,客觀度量與主觀體驗相統一,實現多層面、多角度、多方法研究某一主題的目的[4]。在今后有關學員畢業分配心理的研究中,可以采用內隱態度測量等方法實現對其的量化研究,以進一步提高研究的效度和推廣度。
在軍校本科學員的教育培養過程中,要進一步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廣大學員的奉獻精神,同時要合理優化畢業分配機制,堅持公平、公正、合情、合理的分配原則,為學員主動學習成才提高強大的精神動力。要突出臨畢業學員的日常管理和心理疏導工作。越到最后越要嚴格管理,對學員暴露出來的問題要及時解決,該批評的要批評,該處分的要堅決處分,決不能有絲毫的遷就和照顧,這樣才能把學員宣泄心理的產生降到最低限度[5]。要幫助學員做好就業前的心理準備,特別是要疏導和排解他們自我價值與社會認同矛盾帶來的心理沖突、個人心理期望與社會期望的錯位導致的心理沖突,以及一些消極心理如“懷才不遇”心理、“攀高嫉妒”心理、“恐懼焦慮”心理、“自卑依賴”心理、“消極等待”心理等,幫助畢業生穩穩當當邁出人生重要一步[6]。結合本研究結果,還應充分挖掘學員認知心理中的理想價值成分,充分挖掘學員人格特質中的有益成分,充分發揮學員家庭的積極引導作用,引導學員克服地域刻板印象,引導學員之間的有效溝通,使學員在畢業分配這一問題上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以便他們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心理狀態投入到部隊生活中。
參考文獻:
[1]楊成平.我軍院校招生與分配制度的特點及其先進性[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5,12(4).
[2]米香.軍校學員心理壓力分析[J].科教文匯,2010,(10).
[3]魯娟,崔喬禮,李健.軍醫大學生畢業期待的調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4).
[4]向敏,王忠軍.論心理學量化研究與質化研究的對立與整合[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2).
篇2
關鍵詞:軍校學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從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學者所進行的多項調查研究表明,大學生群體心理問題發生率一直保持在20%~30%的水平[1]。軍校學員具有軍人和大學生的雙重身份,未來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參戰人員要承受高強度的體力和精神負荷,面臨更強烈的心理壓力,要求具有高負荷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心理疲勞、干擾能力等心理素質。因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軍校學員良好的心理素質,防治心理疾病,維護軍校學員良好心理健康的任務刻不容緩。
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軍校學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進入了蓬勃發展時期。不少院校或個人承接了一批國家級、省級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等方面的研究課題,同時出版和發表了一批軍校學員心理衛生方面的著作、教材和學術論文,開設“軍校學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學校也越來越多。目前的科研、教學、實踐的總體水平在不斷提高,領域在逐步拓寬,軍校學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軍校學員心理健康標準的研究
關于心理健康的標準已有不少研究,而且國內有著作將國內、外學者對心理健康的標準進行了詳細地總結,如姚本先、方雙虎(2002)[2]、陳家麟(2002)[3]。在這兩本書中介紹了許多專家學者對心理健康標準的描述。例如,國外有馬斯洛和密特曼、斯柯特、科爾曼、阿卡夫、羅杰斯等;國內有黃堅厚、張春興、王極盛、鄭日昌、林崇德、吳增強、劉華山等。綜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陳家麟將心理健康標準總結如下:(1)智力發展正常;(2)情緒穩定樂觀;(3)意志品質健全;(4)行為協調適度;(5)人際關系和諧;(6)人格完整獨立。
盡管在軍校學員心理健康的標準上研究者還沒有達成完全一致的共識,但綜觀上述觀點可發現,軍校學員的心理健康要素包括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綜合,自我意識水平、情緒調控能力、挫折耐受能力、社會交往能力、良好的個性品質、環境適應能力等。這些探討,對于我們了解和把握軍校學員心理健康的標準,對軍校學員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識別或診斷并進行干預矯正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軍校學員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
軍校學員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青年期,生理發育已基本成熟,而心理的發育介于成熟與不成熟之間。從軍校學員心理發展與生理發育不協調的角度來看,必然導致很多矛盾沖突的出現,由此會給軍校學員心理健康發展帶來一系列問題。
目前,國內關于軍校學員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不勝枚舉。從研究內容上來看,發現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學習、人際交往、擇業、情緒情感、人格特點、自我概念及自我意識、外界環境及休閑活動、心理輔導及治療、一般心理健康測量。中國軍校學員心理健康研究起步較晚,比較注重一般心理健康測量。但是隨著國家和社會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日益關注,黨和政府相關政策的頒布,軍校學員心理健康的研究不僅數量上有所增長,研究領域也由一般性的心理健康測量發展為更專業、更系統、更深入的研究。焦慮、抑郁、壓力、應激、認知方式、心理障礙、學習、人際交往、應對方式、社會支持等問題一直都受到廣泛關注 [2,4~14]。
三、軍校學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研究
關于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兩方面:一是理論探討。這些探討強調通過改善和營造軍校學員心理健康的外部環境以及提高軍校學員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來解決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許多研究認為,認真開展軍校新學員心理健康普查,做到有問題及早發現、及早預防和治療,針對軍校學員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不同年級、不同專業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及專題講座;建立和完善軍校心理咨詢機構,建立軍校學員心理健康檔案,重視軍校校園文化建設,啟發軍校學員辯證地看待分析所面臨的問題或挫折,是解決軍校學員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方法與途徑。二是干預研究。這些干預研究方法主要有:心理測量法、臨床癥狀診斷法、心理咨詢、訪談法等,其中又以心理測量法和問卷調查法居多,而真正通過測量評價后,針對軍校學員所表現出來的心理問題進行干預性的研究和維護性研究還很少,這是今后軍校學員心理健康研究和教育要努力的一個方向[15~17]。
四、軍校學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
從中國軍校學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始之初就一直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眾多學者在研究中嘗試不同模式在軍校學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以各種教育理念、心理學說、人文科學觀點為支撐,以本校實驗為依托的軍校大學生心理教育方法、途徑、模式如雨后春筍般地浮出臺面。梅清海等在全軍50多所院校心理教育實驗的基礎上,概括出“兩滲透”、“三全式”、“四貼近”、“五位一體模式”[18]。
“兩滲透”教育模式旨在發揮軍校課程教學優勢,提高心理教育效果:將心理教育滲透于政治理論課教學,增強軍校心理教育的“高度”效應;將心理教育滲透于專業課教學,擴大軍校心理教育的“廣度”效應。 轉貼于
“三全式”教育模式旨在構建一個從入學到畢業、從教師到學生、從校內到校外的全程貫穿、全面展開、全員參與、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心理教育體系:把提高軍校大學生心理素質作為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軍校心理教育管理機制,形成軍校管理人員、教學人員、醫護人員、學生相互結合的教育合力,把課堂教學、課外輔導、心理咨詢、日常管理統一起來,齊心協力,齊抓共管,幫助學生維護心理健康,優化個性心理品質,實現全面發展。
“四貼近”教育模式旨在以影響軍校學員重要心理因素為突破口,強化教育效果:(1)貼近時代,建立以網絡為載體的軍校大學生心理教育平臺。這個心理教育平臺應該具有全方位、立體化、多維度和攻防兼備的教育職能;(2)貼近社會現實,切準軍校學員的心理脈搏;(3)貼近軍校大學生心理實際,注重解決心理問題。通過多渠道普及心理學知識,幫助他們認識青年階段的心理特點及其發展規律,增強心理上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修養、自我保健、自我調節的意識和能力,掌握心理訓練的原理和正確方法,了解常見的心理障礙及其調適模式,為培養其良好心理品質打下理論知識基礎;進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檔案,準確掌握和及時報告學生的心理情勢;對于一些有心理困擾、心理障礙的大學生,要積極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以解除心理痛苦;積極預防心理疾病;(4)貼近軍校培訓目標,著眼培養高素質人才。培養以認知品質、情緒情感品質、意志品質、性格品質等為主要內容的良好心理結構;培養以戰斗力為標準的心理能力。
“五位一體”教育模式旨在確立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和穩定的人生價值觀、健全的人格、合理的認知結構、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意志品質等軍校學員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1)心理教育與德育相結合,在德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強化軍校學員思想品德教育效果;(2)心理教育與智育相結合,在智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提升軍校學員智力發展水平;(3)心理教育與軍事技能教育相結合,在軍事技能教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推動軍校學員軍事技能的學習;(4)在體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促進軍校大學生提高身心素質 [19]。
參考文獻:
[1]張金彥,王建軍.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M].東營:石油大學出版社,2002:1-347.
[2]姚本先,方雙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導論[M].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7-25.
[3]陳家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與操作[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14-25.
[4]劉婷.當前軍校學員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10,(1):63.
[5]林維麗.軍校學員心理應激應對方式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6]張凡.軍校大學生社會支持網絡比較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7]李俊麗,梅清海,叢建波,邵秀巧.軍校大學生個性、應對方式與其心理健康狀況測評分析[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4,(4):282.
[8]張靜,王筱枚.軍校大學生學習策略的調查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5):425.
[9]錢永才,龔淵文.軍校大學生學習心理的調查與分析[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4,(2):33.
[10]白雪亮.軍校學員郁悶心理分析與防范[J].中國青年研究,2007,(8):69.
[11]王京京,于宏.軍校大學生抑郁與人格特征的相關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7):50.
[12]曹守蓮,石沙泉.軍校大學生的創造性人格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08,(3):307.
[13]王海民,劉學敏,吳振峰.410名軍校工科大學生心理健康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05,(2):701.
[14]王浩,苗丹民,朱霞.軍事擇業大學生與軍校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對比研究[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5,(2):801.
[15]張茂運.對軍校學員人生格言的調查及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討[J].第一軍醫大學分校學報,2003,(2):63l.
[16]顏憲軍.對軍校學員心理健康研究現狀的分析與思考[J].實踐與探索,2005,(6):267.
[17]韓向前,湯家彥,解亞寧,榮.軍校獨生子女學員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01,(8):467.
篇3
回首四年來的大學生涯,有渴望、有追求、有成功也有失敗,我孜孜不倦,執著探求,百般鍛煉,逐漸成為了一個能適應社會要求的新時代大學生,并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矗且我相信:用心就一定能贏得精彩!
四年的軍校生活,給了我一次重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機會.在思想上:我積極地向組織靠攏,并以務實求真的精神熱心參予學校的公益宣傳和愛國主義活動,
軍校學員實習鑒定。我覺得大學生的首要任務還是學好文化知識,所以在學習上我踏踏實實,一點也不放松。在大學期間取得了國家英語等級考試四級證書,計算機一級證書,公共關系資格證書等.在當今這個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我們只有不斷汲取新知識,才不會落伍。生活上,我崇尚質樸的生活,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正派的作風.我努力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大學畢業生.我最大的特點是:誠實守信,熱心待人,勇于挑戰自我。為人處世上,我堅持嚴于律已,寬以待人.若要人敬已,先要已敬人,良好的人際關系正是建立在理解與溝通基礎之上的。同時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文秘專業大學生,我所擁有的是年輕和知識,使我不畏困難,善于思考,但年輕也意味著閱歷淺,更需要虛心向學。 四年的大學生活,使我的知識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在這即將揮手告別美好大學生活,踏上社會征途的時候,我整裝待發,將以飽滿的熱情、堅定的信心、高度的責任感投入到新的生活環境中,去迎接新的挑戰,攀登新的高峰
了貫徹落實xx的辦校方針、原則和辦學指導思想,加強我軍院校正規化建設,嚴格對學員的管理,維護院校正常、穩定的教學秩序,促進學員德、智、體全面發展,保證教育訓練質量,為我軍建設培養合格人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制定了《中國院校學員學籍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版)。本規定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國院校工作條例》和國家有關法規為依據,遵循教育訓練的規律和我軍管理教育的基本原則,貫徹從嚴治校,嚴謹治學的要求,以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新學員須持入學通知書和院校規定的有關證明,按規定日期到院校報到。因故不能按期報到者,須事先向院校請假。假期從報到截止后第一天算起,不得超過十天。未經請假遲到或請假逾期者,視情節輕重,予以教育或紀律處分。新學員入學后,院校應在三個月內按照招生條件,進行嚴格復審。復審合格者,予以注冊,即取得學籍。凡有下列情形之一,取消入學資格,退回原單位或原戶口所在地:
(一)無故遲到或請假逾期,時間超過一周者。
(二)徇私舞弊,違反招生規走者。
(三)軍政素質和身體素質不符合入學條件者。
(四)不服從專業分配,經教育無效者。
篇4
關鍵詞: 軍隊院校 創新型人才 培養
錢學森晚年時刻不忘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并三次向總理建議:“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東西,老是‘冒’不出接觸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1]
作為軍校的教員,我們也一直在思考軍隊院校培養創新型人才教育的問題,軍隊院校需不需要培養培養創新型人才,以及怎么培養。首先軍隊院校培養的學員是服務于國防科技工作的,同樣強調在研究工作中的創新能力,這是軍隊院校的共識,因而在培養學員的軍人修養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創新能力的培養。其次是怎么培養的問題,我認為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是人的品德修養和獨立思考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從軍隊院校教員角度,我們提出了軍隊院校培養創新型人才教育的幾點思考。
1.注重課堂與課外相結合,培養自學能力
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即使滿堂灌,也難以講授完全部內容,學生也學不到本領,或學到的本領太少。因此要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開發無限的課外時間,課堂講授學員不甚了解的課程,淺顯的則由學員課外自學。例如課前相關知識的預習,由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自行學習,或由學生自己去檢索總結關于課程的前沿動態。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學教學內容的容量,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提升學員的自學能力和檢索資料的能力。
課外知識的學習必須通過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檢查,例如雖然教員不講課程相關知識的前沿動態,但可利用研討來檢查學生學習的深度與廣度。
2.課堂教學以能力提升為主,培養綜合素質
無論是行為科學還是專業課程,課堂教學都必須以提升學員的能力為中心,改變填鴨式教學方式,減少教學內容,增加學員課堂研討、預習講課的時間,讓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把課堂教學變為語言表述、寫作、專業知識傳授和理論分析的綜合體,重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培養工程實踐能力
課堂教學不僅是傳授學員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在課堂中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讓學員學會理論在工程中的具體應用,而后才能在實踐中提升理論,提升創新能力。杜絕學員學完理論知識不會應用于工程實踐,杜絕學員面對科學研究無從下手的情況和現象。
4.提升軍校教師形象,把好思想教育關
教師的課堂表現直接影響學員的成長和發展,軍校的目標是培養熱愛軍隊、獻身工作、熱衷研究的學員,只有熱愛軍隊、熱愛工作崗位,才能踏踏實實地獻身于工作,才能在工作崗位中找尋出規律,并利用規律開展創新性的研究。因此教員平時就要形成既教書又育人的一體化教學。教員平時要加強自我教育,增強對軍隊、對學校、對學員的使命感,這樣才能培養積極向上的軍校學員。另外,還要嚴禁課堂上發牢騷,用不滿情緒感染學生。
5.加強與部隊的交流,做好崗位工作教育
教員只有與部隊干部多交流、勤互動,才能把握部隊脈搏、部隊工作的實質和需求,只有掌握部隊的真實情況,才能在教學中讓學員真真切切地理解部隊崗位,愿意投身到部隊工作科研中。另外,教員們不能把學員放到單位就不管,通過與學員的交流可以進一步了解部隊、了解學員需求,并有責任進一步做好畢業學員的思想教育工作。
6.針對科技發展,革新課堂教學內容
基地和科研院所的設備、技術更新快,院校在型號、任務和試驗教學內容落后于基地和科研院所,甚至較多是部隊和科研院所淘汰的裝備和技術。院校教員缺乏對新技術、新裝備的認知,課程內容和教材更新緩慢,甚至多年不變,導致學員學到的知識到部隊無用武之地。
針對這種情況,專業教學內容應減少與具體型號任務的結合,不要一門課程就是一個型號任務的說明書,而要以專業理論、方法、工程技術和試驗技術教學為主,教學環節與實踐相結合,只是不以具體型號為例。一方面可以滿足保密要求,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學內容具有長期適用性,適合新裝備和新技術發展的需要。
7.針對素質教育,全面提升學員能力
軍校對于學員能力培養不足,例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科研深入創新能力、自學能力明顯低于地方學員,寫作能力、口頭表述能力、組織能力、軍事素養高于地方學員,但還是不夠。
針對這種情況,教學過程應進一步讓學員參與其中,充分調動學員的積極性,讓學員不斷形成“生疑―質疑―釋疑”的學習過程,這就是學員不斷進步的過程。要充分調動學員的表述能力、文字組織能力進行課堂研討,充分利用學員的課余時間鍛煉其自學能力和自主科研能力;要提升考核門檻,不怕得罪人,使考核真正達到監督促學的目的,以提升學員學習的動力。
8.針對“教”與“學”差距,提升教員知識和能力
本院航天測試發射學科的知識體系無法覆蓋任職教育學員需求的知識體系,存在一定的“教”與“學”的供需差距,“教”與“學”知識斷層主要體現在火箭(導彈)技術攻關、部件工程化、系統集成和航天測試發射試驗等領域[2],教員也具備一些這類知識,但相對于任職教育要求來說,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針對這種情況,一是自己想辦法,二是組織上協調,使教員盡可能多地到試驗基地、部隊、航天工業部門調研,到試驗基地和部隊代職訓練,參加測試發射專業相關技術培訓班,參與航天型號任務,提升工程實踐認知。多參加學術會議、學術報告會,經常進行知識查新,參與科學研究,提升專業知識,跟蹤國際動態,加強新知識、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
9.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教學質量
2004年前軍隊院校多是以學歷教育為主,教員多是從事基礎理論研究、專業基礎理論研究及相關專業課題的可行性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研究,教學過程以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為主體,培養的是厚基礎、寬口徑、復合型的創新人才,重在打好專業發展的基礎。在學院教學任務轉型后,要實現從學歷教育向任職教育的轉變,任職教育師資隊伍必須全面掌握所有層次的知識,即教員只有補充工程化過程實踐和經驗,才能在任職教育中游刃有余,并擁有重構課程的能力、實施創意教學的能力和反思教學行為的能力。
總之,軍隊要培養創新型人才,首先教員要有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理念,其次要具有高尚的師德和駕馭課堂的能力,最后要有廣泛深厚的知識。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通信工程;綜合演練;教學模式;人才培養
中國分類號:G642
通信綜合演練是部隊院校通信專業培養通信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途徑,是組織運用通信裝備的高級形式,是將體能、技能、戰術理論及裝備操作融為一體,全面檢驗和鍛煉學員能力素質一種極為有效的形式和方法,是對學員四年在校學習知識的綜合檢驗和鍛煉,是加速學員盡快融入部隊開展工作的有效途徑,是對畢業學員的分析能力、決策能力、處置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身體素質和統籌能力的綜合檢驗[1]。演練過程不僅涉及通信保障活動和指揮組織機構,還要依托各類通信器材、裝備組建通信網絡,實施作戰保障訓練。我校于2010年首次將指揮自動化、通信工程和電子對抗等保障專業納入了學校畢業學員綜合演練,已連續三年依托野外訓練場組織實施,取得了一些較為成熟的做法和經驗,這一教學模式的改革,可供其他院校加以借鑒和參考。
一、開展通信綜合演練的目的和意義
通信綜合演練是軍校通信專業戰技術訓練的最高組織形式,是形成學員通信保障能力、組織指揮能力和管理能力及勝任畢業后工作最直接、最關鍵的環節,也是學員按戰斗進程,在想定情況誘導下進行通信保障模擬訓練的最好方法。通過演練使學員在實兵、實裝、生疏地形、復雜情況、惡劣氣候條件下經受實戰鍛煉和考驗,提高學員的組織指揮和管理能力,鞏固和增強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我校有關通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總目標為"在完成普通大學本科學歷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具有堅定的獻身國防信念,寬廣的人文社科、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基礎,過硬的軍政素質,良好的軍人氣質、身體素質和心理品質,較強的聯合作戰意識、指揮管理能力和工程實踐創新能力,從事通信兵指揮與管理的高素質初級指揮軍官,為成為戰略導彈部隊骨干軍官和未來領導者堅定基礎。"依據總的培養目標,按照進入情況搞演練,退出情況搞研討、演后及時總結提高的基本原則,我們制定了相應的培養體系和手段,綜合演練作為對即將畢業學生的合成檢驗和能力升華的重要手段,是我校積極深化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環節。通信工程專業畢業學員,經過四年系統的學習,已具備了扎實的理論知識,具備了初步對典型裝備操作使用的能力,但由于其始終沒有經過系統的、實戰化的綜合訓練,還無法自如的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作戰指揮和通信保障。因此,在畢業學員中開展通信綜合演練就顯得非常迫切和重要,通過此類活動能夠在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學員的綜合能力。
1、全面培養學員的綜合處置能力
課程學習期間的裝備操作訓練較為單一,目的是促進和培養學員熟悉裝備,掌握裝備基本操作使用。而綜合演練是一種近似實戰的訓練方式,通過營造逼真戰場環境,設置技戰術訓練科目,培養和鍛煉學員在近似實戰環境下的思想作風、技戰術、協同和指揮能力,增強學員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處各種置情況的能力,培養學員發揮我軍優良傳統作風、協調一致、密切協作,提高通信整體保障的能力。
2、有效提高學員第一任職能力
現代戰爭對于通信保障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在高技術戰爭條件下保證順暢、安全、可靠的通信聯絡,這都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部隊院校畢業學員能夠迅速適應部隊環境,投入部隊訓練開展工作,是當前部隊對現階段人才培養的迫切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學員的第一任職能力,將是我們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必須思考和應對的問題。通過綜合演練能夠將學員在四年內所學到的書本知識全部運用到了"實戰"當中,通過"戰場"實踐能夠升華學員的"課堂"理論,提高學員的組織指揮和管理能力,為學員踏入部隊能夠快速適應第一任職需要打下堅實基礎。另外,綜合演練也是深化院校教學改革的一個實踐環節,實現了課堂與戰場的"無縫"銜接。
二、通信綜合演練的設計要求
通信綜合演練根據"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能打仗、打勝仗"的指示精神,結合學校教學改革的實際情況,針對學員的特點實施針對性訓練科目,提高綜合演練的效果。
1、緊貼實戰最大程度的逼近和模擬實戰化訓練
現代軍事通信的方式和手段種類繁多,日趨完善,但其所面臨的環境也越發復雜多變,突況層出不窮。通信綜合演練就是以近似實戰的各種復雜情況為背景,誘導參加演練的畢業學員,根據作戰需要實施通信保障的作業和行動,目的在于提高通信專業人員在現代條件特別是信息化條件下作戰的整體通信和應變能力,是對參演學員裝備運用、通信技術、通信戰術等綜合運用能力的檢驗和鍛煉。通過邀請基層部隊優秀指揮員擔任指導,全程參與演練方案的設計和實施,對存在的問題堅決予以糾正,最大限度的貼近實戰化要求。在演練中對于野戰通信樞紐的開設應力求做到迅速、安全、隱蔽。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實施開設,都要分秒必爭有條不紊地進行,真正做到進住開設位置快、下達任務快、開展作業快、溝通聯絡快的"四快"要求。因此,在演練過程中,無論是人員編組、器材準備,還是場景模擬、科目演練等,都要從實戰實訓出發,實戰中需要怎么處置,平時就怎么練,杜絕一切練為看、演為看的形式主義,真正達到實戰、實際、實效的目的,練就和強化學員"能打仗、打勝仗"的戰斗意識。
2、科學統籌合理安排訓練科目確保演練安全有序實施
通信綜合演練是通信工程專業學員教學模式改革后的必訓課目。但由于時間、器材和場地的綜合限制,如何能夠實現最佳的演練實效,需要組織機關事先科學籌劃、精心準備、合理安排訓練內容,確保綜合演練安全有序的進行也是綜合演練設計的基本要求。為了最大程度的鍛煉和提升學員的參與和組織運用能力,我校積極嘗試并推行在綜合演練全過程中由學員兼職骨干自主設計、全程參與、科學設計、反復論證,教員把關相結合的方式,對演練的時間分配、場地安排、人員分配、科目設置、安全措施、后勤保障等方面內容進行籌劃和設計,確保了訓練的安全和準確無誤。
三、通信綜合演練基本流程和注意的事項
1、通信綜合演練基本流程
通信綜合演練的一般流程和其它作戰流程基本相似,主要可劃分為四個階段。即:臨戰準備階段、開進階段、戰斗階段和戰斗結束階段[2]。臨戰準備階段是學員根據預先號令向集結地域開進前的階段,主要工作包括戰備等級轉換、受領任務、組織準備等;開進階段是指學員按預定路線向指定目的地有組織的運動,主要工作是建立開進過程中及宿營時的通信聯絡;戰斗階段分為組織進攻出發陣地時節和組織戰斗過程,前者主要是進行通信樞紐的開設和建立通信聯絡,后者主要是各種通信情況的處置,如無線電臺遭敵干擾、通信防護與電子防御及戰地政治工作等其他工作;戰斗結束階段一般包括通信樞紐轉移、撤收和演練總結等。
2、需要注意的事項
(1)嚴格按照作戰計劃表有序展開。作戰計劃表主要解決"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開始演練什么內容"等問題,采用表格的形式記錄下發。為保證演練的順利展開,在籌劃設計時應標注清楚可能要用到的器材和裝備,以便提前準備器材、檢驗器材性能良好,保證演練能夠順利實施。現代通信裝備數量和種類繁多(例如常用的通信裝備主要有無線電通信裝備、有線電通信裝備、光通信裝備、微波與衛星通信裝備、用戶裝備和交換裝備等),通信方式靈活多變,裝備連接關系和層次結構復雜多變,呈現網絡化特點。如何迅速、有效地利用現有通信裝備進行組網訓練,成為通信綜合演練的重要環節,是對學員綜合處置能力和應變能力的考驗,也是對不同裝備系統之間的協同訓練能力的檢驗。因此,嚴格按照作戰計劃表開展訓練是確保演練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
(2)明確人員職能及分工。綜合演練設計時應明確演練過程中教員及學員的職責分工。根據綜合演練的需要,可將參與演練的教員及學員劃分為若干個小組,包括指揮部、警戒組、醫療救助組、通信聯絡組、特情處置組、效果評估組及后勤保障組等,組長由教員根據學員的平時表現指定,成員隨機編配利于學員綜合能力的檢驗,教員作為總體把關保證演練的順利實施。另外,還需明確各小組具體職責和任務。如演練指揮部的主要職責為:根據給定的條件,組織編寫演練方案,組織演練實施;部署作戰任務,組織協同作戰,根據現場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力量部署;做出劃定警戒區,組織疏散人員等重大決定[3]。
四、結束語
通信工程專業是我校的新建專業,組建時間較短、面臨的困難和任務還很多,理論教學經驗相對豐富,但實踐操作機會較少,任課教員參與大型任務的機會不多,對部隊的實際需求把握還不夠準確,指導的畢業學員能力素質與部隊的實際需要還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教員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多組織、多參與類似活動,在盡快提升個人實踐能力的基礎上,為教學工作服務好,努力培養出合格的通信工程人才。另外,通信綜合演練中,科學的設計演練內容是達到好的演練效果的關鍵,演練結束后及時進行經驗總結,查找不足,是促進綜合演練效果進一步提高的必要做法。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加以把握和運用。
總之,通過通信工程專業綜合演練既達到了對學員分析能力、處置能力和理論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和實際檢驗,也對教員的實踐授課能力進行了鍛煉和提高,實現了教與學的雙贏。在增強學員綜合素質等方面教學效果明顯,這一教學模式已被我校固化,作為畢業學員的必修課目。
參考文獻:
[1]賈寧.軍事院校畢業綜合演練設計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2
篇6
關鍵詞:信息化環境;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6-0258-02
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的加快,以計算機、多媒體網絡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滲透到了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同樣對軍隊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現代信息化環境中,培養具有較高信息素質的軍事人才是我國建設信息化軍隊和打贏信息化戰爭的關鍵。而較高信息素質的軍事人才的培養與軍隊院校的教學密切相關。因此,今后軍隊院校教學發展要側重信息化教學方面的建設。這引起了軍隊院校教育環境、教育理念、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習方法等多個方面的改變。信息化環境下的教育教學,具有更為豐富的教育資源,同時對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信息化環境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運用和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教育的信息化,成為推動軍隊院校教育發展及變革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動力。教育信息化不能簡單等同于計算機化或網絡化。教育信息化的過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轉變的過程,是以信息的觀點對知識傳授過程進行系統分析、認識的過程。軍校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內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廣泛運用信息技術是軍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充分開發利用信息資源是軍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主體;努力提高人員信息素養是軍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關鍵;建章立制、轉變工作模式、形成信息化文化環境是軍校教育信息化建設高級階段。信息化條件下的“人”要具有信息化的意識形態、思維方式,具備一定的信息化工作技能,能適應信息化條件下的工作模式。軍人的信息素養決定著軍校教育信息化的成敗,也決定著軍隊信息化建設的成敗。所以,信息化環境下“人”的培養變得非常重要,在信息化無處不在的環境下,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員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培養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重中之重。
二、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就是學員依靠自己的自覺努力、積極主動地在理論與生活實踐中獲取知識的能力。二十一世紀的課堂,應當是學員真正成為主體的課堂,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關鍵。必須要強調學員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員必須以人為本。當今社會要求每個人必須進行終身學習,否則就會被社會淘汰。學員具備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就為其終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其能成為社會所需的人才。因此,培養學員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院校教育任重而道遠。
三、信息化環境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根據以上闡述,結合教育信息化環境以及軍隊院校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實際情況,本著“以人為本”的宗旨,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學員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1.激發學員自主學習的興趣。興趣是學員自主學習的驅動力。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興趣作為一種自覺的認識傾向,對學員自主性學習具有推動和激勵作用。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可見,培養學員學習的興趣,引導他們自主學習,是培養學員具備各方面能力的需要。因此要以“境”來激發學員學習的興趣,培養自主發展的能力。
2.讓學員在參與中自主學習。羅杰斯認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只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記得扎實。比如教員在教學平臺設計上,不能只注重知識傳遞的功能,學員只能被動接受知識,而是要學員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需要教員從情感,興趣方面引導學員,從中獲得知識,提升能力。
3.培養學員自主學習的習慣。自主學習能力包括獨立閱讀的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循序練習和重點練習的能力,及時復習和及時提高的能力,以及模仿能力和創造能力。要形成這些能力的關鍵是培養學員良好的學習心理狀態。
4.習得自主學習的方法。良好的學習方法,能夠使學員更好地發揮天賦和能力。教員在教學中應注重學員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他們有更多地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員習得如何在學習中去獲得知識的方法。
5.運用激勵性評價,促進自主學習。科學評價、激勵性評價是創新教育的動力。科學的評價方式能引導學員朝著健康的軌道開展競爭。在課堂上充分尊重信任每一位學員,鼓勵他們大膽的發表意見,凡是學員正確的解答特別是有創見的看法,都應給予鼓勵和贊賞。這樣有利于增進學員的自信心和自主學習的動力。
6.運用學習策略,創設學習情境。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強調以學員為中心,通過運用各種教學策略,突出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可以運用支架式教學、拋錨式、隨即進入式、啟發式、自我反饋式、探索式等各種學習策略誘發學員進入自主學習狀態。由于武警部隊學院的特殊性,注定網絡教學將成為未來軍隊院校部隊培訓的主要方式,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為學員提供自主、開放的交流環境,但另一方面由于網絡教學環境中容易忽視情感的交流,如網絡是虛擬的,互不如傳統教學,教師缺乏對情感交流的重視等,就需要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加強情感交流,促進在信息化的環境中學員自主學習的最好狀態。蘇霍姆斯基認為,學生成功體驗來源于兩個因素:一是自己獲得知識、技能的價值感的滿足,這是內在因素;二是別人的表揚、獎勵所帶來的榮譽感的滿足,這是外在因素。如果教員能最大程度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能充分發揮和保護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并教之一些切實有用的自主學習方法,使學員真正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教學中,能為學員的自主學習構建課堂教學模式,那么,學員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可以逐步形成和提高,真正達到讓學員“自求得之”的目的,為學員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信息化是當今軍革的本質和核心,其中,人才是變革的基礎和關鍵。信息化環境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思考、總結、改進,需要以學員為主體,以教員為主導,充分發揮學員的主動性,把培養學員自主學習能力作為院校教學的一項重要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軍隊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設與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何克抗,鄭永柏,謝幼如.教學系統設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2.
[2]莊孝彰.軍校教員教育技術培訓教程[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11,04.
[3]李學臣.淺談初中生物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科學教育,2012,(1).
篇7
集訓隊400余名學員,對唯一的―名博士來說,既有壓力,也有動力。毫無疑問,這么一只空降“雄鷹”成為學員平時談論最多,關注最深的一個話題。在空降兵部隊,地面動作尋練的苦與累或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李國斌和其他學員一樣,訓練一天下來,腰酸背痛。不過作為醫學專業畢業生的他,消除這種癥狀可謂是得心應手。
升空跳傘前一天要進行體檢,李國斌因身體原因,不能參加跳傘。“噩耗”傳來,李國斌既憤懣又沮喪,自己的“跳傘夢”難道就這樣破滅了?他一遍遍向組織遞交跳傘申請書,但都被這個“借口”打了回來。
“你也要理解組織的難處,你身體檢查不適合跳傘,如果組織讓你上飛機那才是對你生命的不負責任,這是組織對你的關心!”
那晚,李國斌一個人坐在樹底下,眼里含著淚水。身體抽泣著……
回連隊的路上,李國斌碰見了教導員,教導員正想找他,便與他談起了心。“你雖然不能跳傘,但你的專業是軍醫,你可以在這方面鉆精,你雖然是博士畢業,并不代表技術拔尖。實踐豐富,你要爭取在這方面做出成績。”教導員的話語重心長。
李國斌感受到自身所肩負的職責所在,雖心有不甘,但能為戰友們減輕訓練上的傷痛,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他沒有氣餒,誓言將專業進行到底。
徐慶龍,碩士,平時善于總結經驗,雖然之前沒有跳過傘,但憑借著一股韌勁成為全連跳傘的佼佼者。
那天是大部隊第三次大飛機跳傘,發生了兩具主傘相插的特殊情況……
“徐慶龍!徐慶龍!打開備份傘!打開備份傘!……”徐慶龍和同架次跳傘員段屹,兩人主傘相插。對空廣播大聲喊道。
當時是武裝跳傘,徐慶龍排在第―架次第二名,段屹第三名,兩人由于離機時跟得過緊,導致主傘相插。
看著死死抓住操縱帶的段屹,徐慶龍卻意外清醒。
“段屹,段屹,不要緊張,只要我們按照特情處置方法處置,主傘就會分開。”看著臉色蒼白的段屹,徐慶龍大聲地提醒道。
段屹這才回過神來:“我們同時拉外面兩批操縱帶,把主傘分開。”兩人開始協同處置。但徐慶龍發現,主傘上的穩定傘纏繞過多,短時間內已經分不開,只能確保主傘不失效,保持下降速度。
徐慶龍時刻觀察著主傘下落隋況和運動軌跡,一直鼓勵著處于緊張狀態的段屹:“段屹,你看!我們的主傘都未失效,接下來我們都不要拉開排氣口,防止穩定傘插入排氣口內,只要我們協同著陸。肯定沒事的。”
離地面越來越近,50米、30米、10米……安全著陸!
篇8
【關鍵詞】裝備保障管理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12)11-0058-01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員崗位任職能力、提升軍事素質的主要途徑,是軍事人才培養中由知識向能力轉化、向素質沉淀的重要過程,與理論教學共同構成院校教育的循環系統,也是軍校教育培養的重難點。加強實踐教學,提高裝備保障管理實踐教學質量,既是消化保障管理課堂教學的本質要求,又是推進學員第一崗位任職能力素質的有效途徑。
一、培養具備教師、工程師能力的“雙師”型的師資隊伍
“懂技術、精業務、善管理、能創新”是裝備保障管理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這就要求具有技術過硬,精于業務的復合型師資隊伍。要加大對裝備教員和保障隊伍的培養,努力打造一支既具備“教師”扎實理論素養,又具有“工程師”較強實踐能力的“雙師型”教員隊伍。
以適應現代教育為牽引,以提高教學團隊的學歷,豐富閱歷,增強教學能力為重點,加大人員培訓力度,有計劃地邀請新裝備研制單位專家來院對新教員進行培訓,了解新裝備維護、實用知識和裝備教學的特點規律;主動與總部和部隊聯系,承擔與裝備保障管理相關的業務工作,鍛煉人員實踐能力,加大送修、送學力度,加強部隊代職和學術交流,注重對年輕教員的指導和培養;要根據各人發展情況,逐漸確定每個人的研究方向,充分發揮大家的能動性和創造力。
二、設計裝備保障管理“二類、三層、四步”的實踐教學環節
遵循“保障管理制度化、管理模式現代化、教學內容模塊化、教學流程規范化”的思想,遵循“理論先導,強化實踐,培養能力”的基本教學理念,以培養任職需要的管理素質和管理能力為根本出發點,為適應學歷教育與任職教育相結合轉變,裝備保障管理實踐教學在教學內容構建、教學手段設計和教學條件建設等方面進行創新。
針對“兩類對象(即生長軍官學員和任職輪訓軍官)、三個層次(即基礎實習、綜合實習和管理創新實習)、四個步驟(管理的PDCA循環:計劃、組織、檢查、總結)”開展有關現代裝備保障管理能力素質的培訓。裝備保障管理實踐教學突出了崗位適應、業務管理和實際操作等知識、能力培養;突出了信息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應用和集成等知識、能力培養;突出了業務口徑寬、專業延伸長、能力復合型的培養。通過針對對象、針對內容的實訓,目的在于培養具有本專業系統理論知識和科學思維方法,能夠運用現代管理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將課堂的保障管理理論轉化為學員保障管理的業務能力。
三、實施案例、研討多法并舉的“多樣式”實踐教學方法
篇9
【關鍵詞】數學建模競賽;培訓與選拔;軍隊院校;研究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6-0016-02
一、軍校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選拔與培訓面臨的主要問題
1.學員報名參賽還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數學建模競賽的目的在于激勵學員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學員建立數學模型和運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軍校和地方高校一樣,鼓勵學員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以開拓知識面,培養創新精神。隨著畢業生分配制度的改革與學員綜合評分掛鉤,競賽類得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員的最終排名,部分學員并不是出于興趣愛好而是為了提高綜合成績報名參賽,違背了組織數模競賽的初衷。
2.學員掌握的數學建模知識還不夠系統和全面
目前我校學員除了一、二年級開設的《高等數學》和《工程數學》數學類基礎課程以外,數學建模知識的學習主要依賴公共選修課程《數學模型》,數學建模強調的是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幾門課程所掌握的數學知識用來參加數學建模競賽遠遠不夠。為了實現將數學建模相關知識向實際應用能力的轉化,我們前兩年曾申請了公選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創新與實踐》和《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創新與實踐》,但是經常會由于學員報名人數不足20人,導致課程無法開設。[1]出現了學員報名參賽非常踴躍,但是自愿參加賽前培訓的學員確寥寥無幾的巨大的矛盾。
3.數學建模競賽賽前培訓和指導的針對性不強
目前我校數學建模競賽的參賽者大多數是二、三年級的學生,主要依賴公共選修課進行賽前的培訓,雖然學員已經學習完大學數學基礎課程《高等數學》和《工程數學》,但由于學習過程中仍然沿襲了中學的應試型學習模式,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實踐機會很少,很多剛接觸數學建模的學員都會遇到看著題目不知如何下手,在做的過程中發現不了適用的算法,不會使用相關軟件等問題。因此,在培訓過程中,一方面對參賽學員進行大量基本算法的知識補充和數學軟件應用能力提升的訓練;另一方面,針對往年賽題和具體案例進行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并進行一些模擬訓練和賽前選拔。希望通過數學建模培訓,將介紹若干數學方法(如數值計算、優化和統計等)及相應的軟件有機結合起來,能方便地完成模型的求解,從而借助于計算機和數學軟件補充模型求解的空白。[2]目前,受到學時的限制和學員實際有效利用的時間不足等客觀條件的限制,數學建模競賽的培訓和選拔還不夠系統化和制度化。
4.賽后總結與賽題研究還不夠深入
對于參賽學員、指導教師和競賽組織者來說,數學建模競賽的結束并不意味著數學建模競賽工作的終結。數學建模競賽真正的收獲并不完全在于獲不獲獎,而在于通過競賽期間的培訓、競賽是否考驗、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善于總結才能往更高境界前進。歷年數學建模的競賽賽題都是專家在相關領域長期研究的科研成果或時下熱點課題,是我們進行科學研究的很好素材,如果能夠以這些問題的研究為著眼點,進行深入研究,將會為我們下一步的科學研究打開突破口。
二、我校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選拔與培訓的主要做法
1.在數學類課程教學中突顯數學建模理念的教學
任何一個數學問題的解決,都是按照一定的思維對策進行思維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既運用到抽象、歸納、類比、演繹等邏輯思維形式,又運用到直覺、靈感、聯想、猜想等非邏輯思維形式來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法。高等數學、工程數學等數學類基礎課所涉及問題的解決方法有許多都是經典方法,要求學員必須針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出研究對象的存在方式或運動規律,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從而找到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也就是說,解決具體問題的數學過程,是數學建模的過程,同時也是創新性思維的過程。[3]例如,微分方程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讓學員理解學習解微分方程就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雖然運用微分方程建立數學模型沒有通用的規則方法,但是微分方程概念的建立由實際引入,微分方程的求解可解決很多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本著由淺入深的原則,多舉實例,比如常見的傳染病模型、人口數量模型等。由此可以推廣到依照物理、生物、化學、經濟學、工程學等眾多學科領域中的理論或經驗得出的規律和定理建立起的微分方程,讓學員了解到在科學的發展過程中,數學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培養和激發學員的數學建模意識和創新能力。
2.組織訓練有素的隊員參賽
以西北地區、全軍數學建競賽為契機,給學員一個考驗自己臨場應變能力(獨立查找文獻、編制程序、論文寫作等等)、組織能力(如何分工合作,適當時候如何互相妥協、互相支持鼓勵)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參賽隊員的創新精神尤為重要,鼓勵隊員積極動手,不拘束于傳統模式,敢想敢做。結合西北地區和全軍數學建模競賽的結果,以及學員在前兩個培訓階段的表現,確定全國數學建模競賽的參賽隊伍。國際建模競賽因為要考慮學員的英文寫作能力,通過校內模擬競賽并結合前三個培訓階段的表現來確定人選。這樣做不僅全面地培養了學員的數學建模能力和素質,還將這幾類競賽有機地聯系成一個整體,盡可能將有創新能力、綜合素質全面和真正喜歡數學建模的參賽隊吸納進來。
3.建立合理的淘汰機制
數學建模競賽隊員選拔是讓所有數學建模教練感到非常棘手的問題。很多學校是通過校內競賽的方式來選拔,由于學員參賽經驗不足和教師批改的隨機性,不能保證將所有有能力和有潛力的學生都選中,也不可能做到絕對公平。為了盡量把數學建模能力強、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較高的學員吸納進來,我們建立了“初選-競賽淘汰-培訓再淘汰”的多重淘汰機制,不但給教師多一些了解學員的機會,教練在與學員的教學過程中,對每位學員的實際情況,可以做到心中有數,便于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和參賽,為數學建模競賽活動的良性循環打下良好的基礎。
4.充分發揮數學建模俱樂部的作用
為了更好地開展數學建模競賽,擴大數學建模活動在學員中的影響力,進一步培養學員數學建模和定量化思維的意識。從前年開始,我室的教員建立了數學建模俱樂部,學校也加大了對俱樂部的組織、引導力度。通過定期舉行一些數學建模模擬競賽,邀請西北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知名高校的專家教授和學生組織學術講座和建模競賽方面的交流活動,“請進來,走出去”讓學員對數學建模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增加他們對數學建模的興趣,開闊視野和思路,使數學建模俱樂部成為數學建模競賽選拔隊員的一個重要基地。
5.注重賽后總結與研究
在參加完比賽之后,參賽隊員、教練員都各自忙自己的事去了,學員們也期盼著成績的公布,獲獎則高興,否則就不高興,這實際上是一種很消極的態度。善于總結才能往更(下轉126頁)(上接16頁)高境界前進,通過賽后教師、學員在一起切磋、討論可以對數學教學改革方面提出意見建議,使數學建模活動的研究更加完善,更加系統,為下一步的科學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一方面,我室教員根據大學數學課程特點開展實踐教學研究,以數學建模活動為牽引,推進資源素材建設,修訂了《數學模型》教材,細致剖析歷年數學學科競賽賽題,編寫了一系列輔導教材;另一方面,結合競賽所涉及的問題和方向開展學術研究,為青年教員開闊了思路和拓寬了視野,調動了參與科學研究的積極性,近兩年來申請和參與軍隊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學校教育教學理論研究項目4項,學校青年基金項目2項,學校軍管文項目3項,發表多篇教學研究和學術論文,其中sci檢索2篇,國際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十余篇。
三、結語
目前,我校組織本科生的數學建模競賽活動已經涉及西北地區、全軍、全國和國際四個層次,所有層次的比賽都已取得過最高獎項,2016年首次捧得了“軍事運籌杯”,這是軍事建模競賽的最高榮譽。指導教員以競賽賽題為著眼點,先后發表競賽指導論文和相關科學研究論文十余篇,編寫數學建模系列指導教材《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優秀論文解析與點評》、《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創新與實踐》、《軍隊院校軍事建模競賽賽題解析與點評》、《數學模型講義》,其中《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優秀論文解析與點評》已經公開出版,得到了廣大高校相關教師和學生的一致好評。教研室的指導教員作為西北地區、全軍和全國數模競賽專家組成員,為全軍和全國數模競賽命制賽題,為提高學校知名度、推動數學教學改革和提高學員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作出了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陳春梅,敬斌,郝琳.數學建模思想在高等數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軍事院校工科數學教學研究,2015(1):180-182.
[2]陳春梅,楊萍,郝琳,張輝.大學數學實踐教學體系優化設計研究.教育研究,2016(12):29-30.
篇10
介紹:
空中單杠
項目簡介:
空中單杠是一個以個人挑戰為主的拓展訓練項目,它與高空拓展訓練--高空相依和空中斷橋等項目都屬于高難度項目。整個過程需要個人獨立完成。機會就在眼前,似乎一躍就可以抓到,但是是否有勇氣呢。成功與否都應該毫無怨言。隊員要爬上高達8米的高空,努力跳出,并抓住前方的單杠。雖然只是短短的一躍,經此考驗人的潛能會得到開發。不過要想真正超越自我,首先要能清醒的認識自己。不斷堅定信心,再加上自身的努力和同伴的支持,才是成功的關鍵。項目意義:
突破個人得失觀。面對機會是否能勇于出擊。積極心態對過程與結果的影響。通過互相安全保護,體驗隊員間彼此信任,互相負責的團隊精神。
“沒有任何借口”是美國西點軍校2XX年來奉行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是西點軍校傳授給每一位新生的第一個理念。它強化的是每一位學員想盡辦法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任務去尋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秉承這一理念,無數西點畢業生在人生的各個領域取得了非凡成就,那么作為素質培養和意識訓練的深圳拓展訓練也同樣在向大家展示著這一理念。
千萬別找借口!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少的正是那種想盡辦法去完成任務,而不是去尋找任何借口的人。在他們身上,體現出一種服從、誠實的態度,一種負責、敬業的精神,一種完善的執行能力。
在工作當中,我們經常能夠聽到的是各種各樣的借口:
“那個客戶太挑剔了,我無法滿足他”。
“我可以早到的,如果不是下雨。”
“我沒有在規定的時間里把事做完,是因為``````”
“我沒學過。”
“我沒有足夠的時間”。
“現在是休息時間,半小時后你再來電話。”
“我沒有那么多精力。”
“我沒辦法這么做。”
``````
其實,在每一個借口的背后,都隱藏著豐富的潛臺詞,只是我們不好意思說出來,甚至我們根本就不愿說出來。借口讓我們暫時逃避了困難和責任,獲得了些許心理的慰藉。但是,借口的代價卻無比高昂,它給我們帶來的危害一點也不比其他任何惡習少。
沒有了借口我們就必須全力以赴的去完成我們想要的目標,沒有了借口我們就沒有后退的路口,只能緊盯前方的“杠桿”,拼命的去抓住他,把他握在手中。所以千萬不要找借口!沒有借口你會有更多的機會和潛能!
二、名稱:空中斷橋
介紹:
空中斷橋
拓展培訓項目簡介:
參訓隊員爬越 9米高的斷橋立柱,站立于斷橋橋面之上,兩臂自然平伸,保持身體平衡,移步至橋面一側邊緣,以后腳的蹬力,使身體向前躍出,跨過斷橋落于橋面另一測,平穩走到終點。此項目與高空戶外拓展項目“空中單杠”和高空拓展訓練--獨木橋一樣,是自我突破、挑戰極限、開發潛能的自我挑戰項目。
項目目的:
成功與失敗永遠只差關建的一步,勇敢的跨出這一步,成功就屬于你
克服緊張情緒、戰勝恐懼心理、果敢的執行力
借助外勢、建立突破自我、挑戰困難的自信心與勇氣
三、名稱:信任背摔
介紹:
信任背摔一個良好的、高效的團隊是深圳市智博匯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戶外拓展培訓機構、教練、企業經營者不懈努力的目標,對于深圳市智博匯戶外拓展培訓機構來說,能通過一系列的課程使參訓學員能夠意識到團隊的力量及在高效團隊中我們應如何處之及發揮,并通過培訓給戶外拓展組織者及受益者一個滿意的答復是智博匯戶外拓展培訓機構的忠實目標,所以很多戶外拓展培訓公司不惜代價的在進行著戶外拓展培訓項目的開發研究及完善,那么戶外拓展培訓項目“信任背摔”在經過許多的實踐和完善中慢慢被受訓者和戶外拓展組織者所認可。
戶外拓展培訓項目“信任背摔”是一個團隊合作項目,它著重團隊成員之間的信任建設,可以使學員通過這個信任建設發現,信任對個人、團隊和企業是多么的重要,它給個人、團隊和企業帶來巨大的成功、活力和收益,使團隊合作更加的順暢、和諧和高效,使企業充滿活力。信任使個人能夠放開心胸、樂意接納避免無謂的猜疑,快樂生活、愉悅工作,排解了工作和生活壓力使個人幸福指數增加。信任使團隊成員配合密切認同分工、樂意付出,使團隊合作和諧高效。信任使企業充滿活力、節約成本、目標一致、眾志成城大大增強企業競爭力和企業生命力。拓展項目信任背摔跟所有的高空項目特別是“空中斷橋”一樣,說明只要我們相信、信任我們的隊友,只要大家相互信任,那么所有的困難將變得不在那么困難,我們就一定可以超越困難,超越、突破自己!
培訓目標:
信任練習,信任對個人、團體和企業帶來的收益;溝通是需要說出來的
建立團隊成員之間相互信任的基礎
通過身體接觸,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膜,盡快的進入情景
學習換位思考
挑戰自我,提高心理素質,戰勝恐懼
規范自我行為同社會和集體利益的關系
項目介紹:
參訓學員依次從高1.5米的背摔臺上直身向后倒下,其他學員在背摔臺下平伸雙臂做保護
四、名稱:拓展培訓--罐頭鞋
介紹:
項目介紹:
全體隊員利用現有道具(一塊木板和三個圓桶),在人和木板不著地, 桶不倒的情況下全體一次性通過大約20米的距離。
培訓目標:
如何將內耗降到最低;
培養團結一致、密切配合,共同克服困難的團隊精神;
培養隊員做事的計劃性;
認識到溝通的重要性,培養良好的團隊溝通能力;
總結經驗,加強團隊學習能力;
五、名稱:拓展培訓--盲人方陣
介紹:
培訓目標:
高效有序的溝通對團隊至關重要
學會傾聽,學習在困難和挑戰面前保持清醒和冷靜的頭腦
改善溝通技巧,學習運用多種溝通方式與人交流
樹立隊員的責任心,倡導主動溝通,達到最佳溝通效果
建立開放的交流環境,體會集思廣益的價值
項目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