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畢業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1 15:03: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藥學畢業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G64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2)17-0125-03
中藥學類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畢業實習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關鍵,在專業教學過程中具有很重要地位。學生通過畢業實習,將所學到的各門基礎課及專業基礎課程知識全面地、綜合地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各種基本實驗技能、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此階段得到加強和提高。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對中藥學類專業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發揮著重要作用。[1]因此,科學規范中藥學類專業畢業實習過程管理,對培養合格的中藥學人才具有重要意義。要強化畢業實習的過程管理,需分別做好畢業生實習前期準備工作、畢業實習階段和實習考核的管理。并通過工作反饋總結與過程評價,監控管理中藥學類專業畢業實習的每一環節。
一、畢業生實習前期準備工作
1.實習前開設綜合性實驗
在畢業實習之前,通過多學科通力合作,使學生系統地完成某一研究或生產的全過程或主要過程片斷,[2]將各門基本知識、基礎理論與基本技能有機地結合,將孤立的各學科操作技能融為一體。以培養學生初步科研能力、生產實踐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整體觀。為畢業實習和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2.實行畢業實習準入制
實習前加強實驗技能培訓及考核,完善畢業實習準入制。根據中藥學類專業特點,實習中要進行大量的實驗研究,涉及到大量的基本實驗操作。綜合性的訓練較少,實驗操作規范
細節部分學生不夠熟悉,有必要在實習前進行實驗技能集中強化培訓,包括實驗基本技能、大型儀器設備的各種基本實驗操作,并進行考核,成績合格者允許進入畢業實習,經再次培訓仍不合格者,取消畢業實習資格。
3.講座
(1)科研講座。本科應屆畢業生已經學習了大量基礎課程,但對于如何著手撰寫畢業論文仍感到茫然。為此,實習前聘請各學科專家開展相關專題講座,從而保證取得良好的畢業實習效果。講座內容須包括開題報告的結構、內容和寫作方法;論文寫作的重要性;如何從文獻閱讀中發現論文寫作的創新點;論文寫作應達到的目的、注意事項、基本結構、寫作方法、寫作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以及論文修改的思路方法。
(2)學校就業管理部門的就業指導講座。學生由于就業壓力的影響,常常在找工作期間處于迷茫狀態,不了解有哪些就業方向,也不知該如何著手。[3]因此聘請學校就業管理部門進行就業指導講座就顯得很有必要了。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較為清晰地認識自己的特性、職業的特性以及社會環境;了解就業形勢與政策法規;掌握基本的勞動力市場信息、相關的職業分類知識以及創業的基本知識。提高學生的各種通用技能,比如溝通技能、問題解決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際交往技能,等等。為學生今后理性擇業、順利就業和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3)對相關企業人力資源經理舉辦就業指導講座。就業是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必須架起畢業實習與就業的橋梁,以實習促就業,建立良性就業平臺。學生接觸社會之初,不了解工作單位的部門設置、崗位職責,面對求職介紹上的崗位需求,卻不知工作內容性質,面試中無法有針對性地回答問題。可聘請實習單位大型醫藥企業人力資源經理,開展就業指導講座,讓畢業生了解公司待遇、招聘具體要求、招聘流程、職位發展空間等問題。
(4)精心挑選實習單位。實習單位的管理質量對中藥學類專業學生掌握專業技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穩定的實習基地,[4]具有豐富的實習管理經驗,完善的實習管理制度,帶教經驗豐富并具有一定資質的教師,能提供高水平講授的實習講座,等等,可為實現實習效果提供堅實的保障。因此,在前期準備階段,學校應狠抓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精心選擇操作規范,以帶教能力強的藥廠、研究單位、醫院作為校外實習基地,確保學生圓滿完成畢業實習要求的各項內容。并且可以為他們的就業提供意向單位。
(5)做好畢業實習動員。這是搞好中藥學類專業學生畢業實習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實習動員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第七學期初,召開實習準備會。同時下發實習計劃任務書,要求學生提前查閱資料。通過動員,使學生充分認識畢業實習教學的重要性和意義,學習相關的管理辦法和考核制度,明確各自的任務,做到心中有數。第二階段:第七學期末,召開實習工作會。聘請相關實習單位實習負責人,并要求相關實習指導教師和全體學生參加。發放畢業實習手冊,讓學生了解畢業實習及畢業論文(設計)中應該完成的各個步驟。實習管理教師介紹實習計劃、時間安排、實習單位、實習內容、實習要求、實習崗位等方面的情況。[5]特別要強調實習期間安全、紀律方面的注意事項,要求學生務必以安全為第一要務,做到實習安全兩不誤。
二、畢業實習階段
1.強化開題報告環節
強化開題報告環節,要求中藥學類專業實習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必須完成開題報告,并組織開題報告會。學生制作多媒體課件,報告課題內容,由相關方向專家進行論證、把關。一方面,開始便對課題進行質量監控;另一方面,對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也有所裨益,為論文答辯作好準備。
篇2
[關鍵詞] 高等農業院校;中藥學教學團隊;質量工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2)04(a)-0167-02
The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CM teaching team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using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inese material medicine as example
LI Wei1 WANG Zi2 ZHANG Jing1 BAO Haiying1
1.College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ine,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118, China;
2.College of Development,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600, China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quality project in universities, is to improve teaching and explore teaching resource. In addition, it can drive combination of old, mid-age and young teachers for teaching work, and enhance cultivation of young teachers. Increase of teaching quality is another function of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discussing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TCM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Key words] High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CM teaching team; Quality project; Teaching reform
2007年初,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簡稱“質量工程”)的意見》,“教學團隊建設”被作為高等院校質量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1-3]。高等院校實施質量工程建設,促進優秀教學團隊建設已有3年。吉林農業大學“中藥學教學團隊”(以下簡稱“團隊”)被評為首批校級優秀教學團隊,在多年的團隊建設實踐中,作者深深的認識到,團隊建設離不開多年的專業積累、良好的學緣結構、合理的梯隊層次、深厚的專業文化內涵。本文就團隊建設的探索與思考進行總結,進一步提升本團隊和相關課程的教學水平。
1 深入挖掘學科內涵,發揮學科優勢與特色,建設優秀教學團隊
吉林農業大學中藥材學院中藥學專業是于1998年國家教育部專業目錄調整時,把原藥用植物專業調整為中藥學專業,在農業院校中屬首創專業,現為國家中醫藥管理重點學科。團隊建設的基礎可以追溯到1958年的藥用植物專業。在原有特色基礎上,外延有所擴大,為本專業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彌補了原“藥用植物專業”的局限性,使本專業培養的學生不僅能從事藥用植物與利用、中藥質量標準的研究、中藥生物技術的研究、中藥炮制的研究,而且還能從事中藥制藥研究、中藥藥理與應用研究及中藥新制劑的研究,并逐步形成了以藥用植物、藥用菌物、藥用動物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中藥專業的教學模式和培養模式。團隊根據農業院校辦學的實際情況及多年的人才培養經驗,深入挖掘學科內涵、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和特色,制訂了明確中藥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即培養具備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知識、基本技能及其相關知識和能力,在實現中藥現代化的領域中從事中藥制藥高級技術與生產管理型人才;培養藥品質量控制、檢驗和安全用藥的藥師型人才;培養醫藥經營管理型人才;培養中藥學基礎研究與中藥新藥開發應用的高級研究型人才。
團隊建設依托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團隊帶頭人負責制訂團隊的發展方向和建設目標,制訂團隊的中長期發展規劃,組織各課組(以教研室為單位)的教學和科研活動;各課組長負責制訂本組的建設內容和發展規劃,本組團隊成員的學習、交流及討論等日常工作;團隊成員個人完成自己的本職教學工作同時,積極參與團隊建設,相互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逐步建立一支相對穩定、水平較高、具有較強學術創新能力的教學隊伍。
2 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確保團隊建設的長遠發展
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團隊建設的重要基礎,能夠確保團隊建設的長遠發展[4-5]。團隊師資隊伍的建設水平直接關系到專業建設、學科建設的水平,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建設是團隊建設的關鍵。團隊現有專任教師1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講師3人,助教1人,其職稱結構、知識結構、學緣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專任教師專業交叉明顯,老中青相結合,在教學和科研上體現了傳幫代。
團隊組建以來,一直堅持“人才立足,師資第一”的建設理念,確立了“用好現有人才、穩定關鍵人才、引進急需人才、培養未來人才”的師資隊伍建設工作思路,緊緊圍繞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大中心任務,堅定不移地培養教師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切實加強團隊的師資隊伍建設。到目前為止,團隊的師資隊伍建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與此同時,團隊積極改善師資結構,努力形成合理的學歷結構和學緣結構。從2004年開始,團隊接收畢業生從事教學工作必須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對具有碩士學位繼續深造的教師,團隊鼓勵到知名院校攻讀博士學位;近3年來,團隊接收畢業生均具有博士學位,且外校畢業生比例高達85%以上;再者,團隊以專業建設為契機,強化學科建設,構建不同師資隊伍培養體系,鼓勵骨干教師積極爭取省部級教改課題,促使年輕教師在校級教改課題立項,總結教學經驗,更新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團隊中的專任教師的授課水準。團隊新近教師,不受學歷和年齡限制,授課前均需接受省教育廳組織的崗前培訓和實踐教學考核,成績合格者方能正式上崗授課。多年來,團隊一直探索雙語教學,將重點放在教師的外語培訓與繼續教育上。每年組織團隊教師到國內相關研究機構、 重點大學進修學習。
通過上述措施,使團隊師資隊伍不斷強化,整體結構趨于合理,基本滿足了教學的需求。
3 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并重,體現農業院校團隊建設特色
人才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基本規格及人才培養過程和方式的總體設計。課程體系是一個專業所設置的課程相互間的分工與配合。農業院?!爸兴帉W”特色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的建立是團隊建設的又一重要內容[3-7]。
吉林農業大學在全國高等農業院校首創中藥學專業。中藥學專業本科生人才培養方案,在最初藥用植物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隨著中醫藥學的迅速發展和社會的需要,結合農業院校優勢與特色進行了多次修訂和完善,現已形成了較穩定的、具有特色的、科學的中藥學人才培養模式。專業創辦50多年來,培養的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很多已在國內相關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團隊及時掌握畢業生反饋回來的信息,適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置,使所講授的課程內容更加貼近社會實踐。此外,傳統的中藥學高等教育以四年學制本科為主,專業教學計劃側重于活性物質化學分離,加工炮制,制劑分析及配伍應用,對中藥采收,種植(養殖)非常欠缺。團隊結合農業院校課程開設的先決條件,在前期基礎課程中,融入了《農業氣象學》、《土壤學》、《遺傳學》、《植物與植物生理》等農業院校課程強化中藥種植(養殖)的重要性,在課程后期繼而開設《藥用植物生物技術》、《藥用植物栽培技術》、《藥用植物育種》、《藥用植物病蟲害防治》等課程,上述課程的開設體現了農業院校中藥學人才培養的優勢,從而構建出完整的中藥學人才培養模式。
多年來,團隊一直完善課程體系的建立。首先,開設公共課、基礎課同時,增設一些服務于專業課,且有專業針對性的課程(如藥用植物學、藥用菌物學、藥用動物學)以及有關生命科學的課程(如生命科學導論、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人體解剖與生理學)。繼而完成中藥學、中藥鑒定學、中藥化學、中藥制劑學、中藥藥理學、中藥炮制學等課程的教學,這能夠使學生頭腦中形成扎實的基礎知識,同時具有前沿的生命科學知識,與豐富的中醫藥學知識和實驗技能相融合,團隊的課程體系能夠給予本專業學生不同于其他中醫院校學生的知識結構。其次,選修課程輔助專業課程設置,團隊嘗試開設“中藥養生與食療”、“中藥藥膳”、“藥用植物高產理論”、“中藥安全生產”等選修課程,形成了完備的教學課程體系。圍繞中藥種植(養殖)、研究與生產、開發與利用,將新近的研究成果補充道選修課、講座課。最后,團隊成員積極參與教材建設,近年來專業教師主編了《中藥學》、《中藥鑒定學》和《中藥化學》等3部“農業部十一五規劃教材”,更加提高了中藥學教學團隊在國內的影響力。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探索,實現了《中藥學》省級精品課,《中藥鑒定學》省級優秀課,《中藥制劑分析》校級優秀課。
4 著力改革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團隊建設的核心內容
改革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培養高素質的中藥學復合型人才。首先,通過入學專業教育及基礎課理論教學,強化課程的基本技能訓練,為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實驗技能打好基礎。其次,強化專業基礎課技能培訓,團隊擔任的重要專業課程,如中藥學、中藥鑒定學、中藥制劑分析及中藥藥理學等,通過改進實驗課教學大綱、教學方法和考核模式,使學生掌握牢固的專業基礎課實驗技能,最終采取過篩式口試與筆試相結合,強化技能訓練。再者,完成理論教學的同時,重視實踐教學,通過藥用植物分類實習、中藥鑒定與中藥學實習、中藥炮制學實習、中藥藥劑學實習及中藥藥理學的綜合性實驗等,不斷強化學生識別藥材、加工藥材、中藥制藥與開發等能力。本團隊培養的畢業生生能夠熟練掌握近300種中藥的來源、產地、鑒別特征和功效,學生頭腦中對重點的藥材形成了從資源、栽培、采收、加工炮制、鑒別、功效、藥理作用到制劑完整的立體的知識體系。最后,專業課實驗教學中設置了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這對復習、鞏固和靈活利用所學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起到至關重要作用。同時,團隊結合學校開展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等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及早進入開放性實驗室,參與教師的科研活動
綜上所述,多年來,“中藥學教學團隊”在學校的大力支持和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在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建設,理論與實踐教學改革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以期為農業院校開展藥學團隊建設提供一定的經驗。
[參考文獻]
[1] 馬廷奇.高校教學團隊建設的目標定位與策略探析[J].中國高等教育,2007,18(11):10-12.
[2] 汪維偉,王亞平.教學團隊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醫學教育探索,2010, 9(6):774-776.
[3] 翟華強,張冰,閆永紅,等.國家級中藥學教學團隊運行機制初探[J].西北醫學教育,2009,17(5):878-879.
[4] 李玉梅.高校合作型教學團隊建設的幾點思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5(7):166-167.
[5] 李曉菁,劉小丹,李衛東.高校教師隊伍國際化建設的改革[J].藥學教育,2011,27(4):10-13.
[6] 薛俊,劉會,林志東,等.注重學術團隊與教學團隊融合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藥學教育論壇,2010,12(30):93-94.
篇3
《中藥學》是中醫藥院校各專業學生的重要課程之一,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與實用性,是中醫辨證施治、理法方藥的重要環節,也是中藥與臨床應用聯系的橋梁課程。但中藥學因涉及的藥物數量多、藥物間的聯系不明確、功效范圍廣,給中醫藥專業學生學習增加了較大難度,學生普遍反映中藥學難學、難記、難應用,傳統教學存在重理論、輕實踐,講為主、學為輔的現狀。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及學習效率,是廣大教學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標。本文結合自身教學模式與經歷,談談個人對中藥學課程教學改革的體會。
1 結合課程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
中藥學是中醫藥學科各專業的基礎課,以介紹中藥的基本理論及各藥物的來源、采制、性能、功效及臨床應用為核心內容。課程與中醫基礎理論知識聯系緊密,并涉及傳統文化,且理論復雜,藥味眾多,每一味中藥其性能功效各不相同或同中有異。因此,在授課過程中要聯系中醫基礎理論知識,采用案例教學法增強學生對中藥學知識的領悟,采用“精講-自學-討論”模式教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另外,每味中藥在一定程度上其藥性、功效與應用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教學中要合理利用這種關系,在推理中學習中藥,讓學生從死記硬背轉為活學活用。針對中藥數量多、容易混淆的特點,授課時要應用一些容易使同學們記憶的方法,比如采用對比教學法,將中藥知識總結成順口溜或歌訣,幫助記憶提高教學效果[1]。
2 結合專業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
中藥學課程是中醫藥相關專業的基礎課程,而專業特點的不同也導致該課程在授課中也應有所差異。
2.1 醫學類專業 醫學類專業的學生,相對來說中醫基礎理論知識較為扎實,在授課中可適當利用中醫理論知識對中藥的藥性、功效與臨床應用進行推理,適當兼顧臨床案例分析,使學生身臨其境的體會到學習中藥是在遣方用藥、救治患者,讓學生切實加強學以致用。目前,醫學類學生的培養偏重于臨床技能的培養,忽視了中藥植物與中藥飲片識別以及藥學技能訓練,造成了醫學類學生不認識中藥、不懂藥物的性能,出現“用藥不識藥”的尷尬現狀。針對這一類學生,在講授藥物功效、主治及臨床應用的同時,還要適當介紹藥物的來源、鑒別特征、炮制方法及其炮制對性能的影響等內容。
2.2 藥學類專業 藥學類專業的學生,對中醫理論的基礎了解不深,在講授時盡量結合臨床常見病例進行介紹,講授中醫辨證施治的思路、中藥材的選擇依據和選擇方法,增強學生對“醫藥不分家”認識與體會,進而培養學生整體分析、解決問題的中醫思維模式。另外,藥學類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多從事藥物檢驗、生產、研發、銷售等相關工作。授課時除了重點講解功用之外,還可以穿插藥物檢驗、生產、研發、銷售等相關的知識,有助于培養“醫理通,藥性熟”的中醫藥復合型人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堅定專業信心與學業規劃。
3 加強中藥學課程的實踐教學
要培養高素質的中醫藥人才,提高中藥學教學質量,就必須加強中藥學實驗課程。將理論與實驗實際相結合,提高教學效率,改善教學效果,促進教與學之間的信息溝通與反饋,同時提高學生學以致用和中醫藥思維的能力。在實驗內容的設計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2]:①帶學生上山采藥或到藥草園實習,并制作標本,讓其了解藥用植物的生長形態、生長習性及藥用部位,有利于增強學生對中藥的認識,加深對藥物知識的理解和應用;②強化中藥材的感性認識,通過手摸、鼻聞、口嘗等方式獲知藥物的真實性味,再與教材記載的性味進行比較,從而分析藥物的性能、功效,進而分析臨床主治病癥;③開展模擬中藥房的實訓,培訓學生的調劑技能,培養學生“安全、有效、合理用藥”的理念,同時強調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使學生深刻認識到醫藥工作關系到大家的生命安全;④ 針對醫學類的學生,開展中藥炮制實驗,讓其體會到不同制藥輔料、不用加工工藝對藥物性能的影響。
4 引入中醫藥文化,豐富教學內涵
中藥學不僅是一門學術技藝,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且理論知識與中醫學相輔相成,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理論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對于藥物的性能、功效與運用都有自己的稱謂。如 “相反”、“涼血”、“溫中散寒”等,可以通過生活常識理解其意義,而如“開竅”、“息風止痙”、“養心安神”等中藥術語則與現代醫學的稱謂相差加大。學生對祖國豐富的文化內涵知之甚少,對中藥文化的了解和認識不深,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甚至存在誤解。因此,中藥學課程教學中需要滲透傳統文化,承擔起弘揚中藥傳統文化的重任,培養學生的文化自豪感,拓展傳統文化知識,強化傳統文化意識。如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中藥故事、引入詩文、鼓勵學生創作中藥故事等,增加教學互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3],從而豐富教學內涵,提高中藥學課程教學質量。
5 適當介紹現代研究
隨著中藥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發展,中藥學與許多自然科學分支形成了緊密相連的知識網絡,新的成果、新的應用不斷涌現,及時吸收交叉學科內容和中藥學最新研究成果,將傳統認識與現代認識相結合,引導學生關注中藥現代化趨勢,有助于學生對中藥學知識的運用,開闊學生視野,培養科研意識頗有裨益。如從黃連、三顆針等中藥中提取的黃連素,作為抗病原微生物,對如痢疾桿菌、結核桿菌、肺炎球菌、傷寒桿菌及白喉桿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常用于治療腹瀉。藥理研究證實黃連素還具有顯著的降糖調脂、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降低膽固醇、抗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胰島素抵抗、抗血小板、抗炎等作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醫藥教育教學在不斷進步,為適應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需要,教學改進亦應與時俱進。在教學中,要針對課程特點及學生專業,在中醫藥的文化背景下,將中醫藥發展形成的新知識、新成果、新技術引入教學內容,集成、整合、深化已有教學改革成果,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這樣既保證了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又能使學生將知識融會貫通、綜合運用,培養了學生的中醫藥思維和中醫藥辨治能力。
篇4
藥學論文3700字(一):傳統中醫藥理論與現代應用融合的中藥學教學改革策略論文
摘要:中藥學課程中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而且專業性強,通過中藥學的學習有利于學生掌握中醫辨證以及理法方藥等內容。隨著我國對傳統中醫重視度的提升,社會對綜合性中藥學人才的培養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中醫學理論教學中也需要結合社會以及行業的發展需求,做好課程改革工作。本文主要對傳統中醫藥理論與現代應用融合中藥學教學改革進行研究。
關鍵詞:傳統中醫藥理論;現代應用;中藥學;教學改革
中藥學教學內容主要是對中藥基本理論知識以及中藥的起源與發展、產地和采集、炮制、應用、性能、配伍和用藥禁忌及中藥臨床應用研究的一門學科。是中西醫臨床學科以及中醫學的重要組成內容。中藥學的專業性強,也是中藥學與臨床應用中的主要聯系紐帶,而且與多門學科具有直接的關聯性。如果中藥學學習成績不佳,會導致之后的臨床和方劑學習受到影響。中藥學的教學內容中包括重要基礎理論,基本技能等,有利于對中醫藥教學優勢和特點的發揮,使中藥學能夠與臨床教學進行有效結合。當前我國傳統中藥產業逐漸向國際化、現代化方向發展,知識內涵以及知識結構都不斷拓展,因此需要加強對創新型中藥學人才的培養。
一、中藥學教學現狀分析
中藥學課程中涉及到大量的中藥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對這些中藥知識進行記憶,包括中藥的來源、功效應用、性味、歸經等,因此學生在學習這門學科的過程中存在的難度比較大,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而且在記憶以后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出現遺忘的現象,導致當前學生在中藥學的學習中學習興趣不濃,學習效果不佳的情況。
傳統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照本宣科的硬性灌輸方式,沒有結合現代中藥學實踐內容,使得學生在中藥學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此外,教學方式比較落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及時結合中藥學發展的最新進展情況,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思維方式,因此學生對這部分知識內容的了解中也只能停留在中藥學的表面,無法深入到中藥的細胞、分子等層面的功效發揮方面進行了解,這種教學模式下必然會導致中藥新藥的開發受到限制[1]。同時從中藥學的實踐課程來看,大部分實踐課程都只是對中藥飲片的辨析,缺乏對中藥創新性的了解,這種教學模式也會導致學生的思維發展受到限制,無法將傳統中藥學與現代中藥臨床應用進行有機的結合。
二、中藥學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我國當前中藥教學改革情況來看,大部分學者認為在中藥學改革的過程中需要保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形成多元化的課程構建體系,以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體化課程教學體系,并加強對教學方法的完善和改革。還有的學者認為,在中藥學的發展中,需要充分發揮中藥的優勢特點,利用現代化技術水平促進中藥學的國際化和現代化發展,滿足人們的保健需求,而且為了使中藥學的影響不斷擴大,需要與國際進行接軌。楊新輝等學者提出,為了促進中藥學穩定的發展,必須要對中藥學教學進行改革,提升學生中藥學研究興趣。當前各中藥學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學形式單一、教學設計不合理以及課程評價不規范等問題。因此需要結合這些情況加強對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的豐富,完善教學設計,提升學生的專業思辯和學習能力[2]。此外,還有人提出中藥學發展中需要結合學科特點,在原有中藥學知識的基礎上,結合當前學科發展情況,做好對中藥藥理理論的研究,并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大量案例,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討論,同時在課程內容中加入藥理學以及中藥化學等相關知識內容。
通過從當前疾病的發展形式來看,現代的腫瘤疾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發病率明顯提升,大部分中藥的使用頻率也發生一定的變化,導致中藥教學必須要迎合社會的變化進行改革促進時代的發展。特別是屠呦呦女士因為青蒿素的研發獲得諾貝爾獎,進一步加大人們對中藥的研究熱情,而要想使中藥研究獲得更大的進展,必須要做好中藥教學改革工作,通過中藥學教育改革培養更多的中醫藥學人才,并將中藥在臨床教學中更好的應用,為疾病的治療提供更多途徑。
通過對我國中藥學課程教學改革以及實踐情況來看已經獲得一定的成功經驗,能夠為中藥學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和動力。但是在中藥學改革過程中中藥學理論研究與現代臨床間的結合方面比較落后,因此還需要加強對理論與實踐研究方面的探索。在中藥學教學改革過程中還需要結合中醫藥學理論以及現代中藥學研究的薄弱點,參考中西醫結合臨床教學的實際教學情況和要求,對二者間的融合度進行分析。
三、傳統中醫學理論與現代應用融合的改革策略
中藥性能、配伍、用藥禁忌等方面的理論知識都是對我國傳統中藥用藥經驗的總結以及哲學思想的概括,具有獨創性和原創性的特點,通過與個人化人體的作用和結合形成的一種知識結構體系,也是中藥應用的基本原則。隨著時展,中藥學在研究中開始注重將中藥理論與現代中藥應用進行有機結合,有利于中藥在臨床上更好的服務消費者,這也是當前中藥學發展中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3]。中藥學教學中需要結合現代思維和科研模式,對中藥教學進行改革,使學生能夠加強對中藥基礎以及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促進中西醫藥學間的互補和融合,培養現代中藥學人才,使醫學和藥學的發展獲得更大動力。
(一)傳統中藥理論與現代臨床應用結合的理論分析
通過對傳統中藥學理論的理解和認知,掌握中藥學的使用方法和規律,同時與現代中藥臨床教學情況進行對比,使傳統中藥學理論成為現代臨床教學中的重要理論依據,并探尋二者間的契合點,為中藥教學改革提供充分的理論支持。通過文獻查閱以及中藥書籍的分析,對中藥理論進行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同時結合現代臨床教學指導,對現代疾病機制進行分析,以傳統中藥的臨床應用為基礎,對中藥臨床應用以及藥理特性等進行全面分析,使中藥理論與現代臨床教學進行有效融合,促進中藥理論的發展。
(二)加強對傳統重要理論與現代臨床應用實踐的分析
中藥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將傳統中藥學理論與現代臨床應用進行有效結合,完善中藥學教學改革和培養機制。同時對古今中藥學臨床應用的異同點、疾病普遍化規律以及用藥頻率和疾病變化規律等進行分析。還可以采用實踐與案例結合的方式,對中藥學中個別的臨床異同應用方法進行對比和案例介紹以及實踐驗證。此外,對理論觀念進行歸納、總結,結合中藥的功效和藥性等方面的問題提出中藥理論與臨床應用融合的中藥教學內容進行探索。
(三)完善中藥學教學改革策略
通過對傳統中藥認知的分析,提出促進傳統中藥學習能力與現代臨床應用融合的課程實踐改革方法,促進學生中藥學教學質量的提升,為傳統中藥學發展賦予現代新的內涵,適應現代醫學的發展,提升學生傳統中藥學知識以及實踐技能,完善學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創新能力,為中藥學理論與現代中藥臨床應用結合奠定基礎。
(四)善于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非常大的優勢,能夠將藥物實體真實的展現在學生面前,而且可以展現不同的切面,這是實際教學中難以達到的。在中藥學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充分應用中藥植物標本,通過這種感性認知方式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國家教育資源庫以及網絡上的資源整合,將書本上、黑板上枯燥、抽象的知識轉變為具體、生動的知識形式。隨著專業技能的發展,中藥在具體辨別、認知以及使用等方面能力的培養作用進一步凸顯出來。因此在中藥學理論學習過程中,除了理論課堂教學的內容外,還需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中藥藥材標本以及飲片內容,使學生能夠直觀的觀察和理解,提升中藥學教學理論質量。多媒體教學技術的發展,使得單位時間的知識容量增加,計算機輔助教學已經成為重要的教學手段和方式,有利于對學生聽覺、視覺等多種感官的刺激,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全面的掌握中藥學學習內容。比如在講解人參中藥知識的過程中,在對人參性能以及功效等方面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人參的視頻和圖片,包括藥材全貌、生長環境以及飲片性狀等,還可以通過對圖片的放大對人參表皮的顏色、環紋、點狀樹脂道以及放射性紋理等方面進行細致的觀察。此外,還可以利用視頻的方式對人參為主要藥材的生產現狀進行展示。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藥學的發展和進步,使得中藥學教學必然面臨改革,傳統中藥學教學中過于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記憶、講解和傳授,教學方式單一。隨著時展以及中藥學的崛起,傳統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代中藥學的發展需求,使得中藥學教學中呈現出一定的弊端。針對這些問題需要從國家、學校以及技術等不同的層面加強教學改革,創新教學理念,提升中藥學教學質量和水平,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中藥學知識內容。通過傳統中藥學理論與現代應用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對中藥學知識進行重新架構,對中西醫臨床專業人才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對我國中藥學教學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
作者簡介:賴利平(1976-),女,漢族,湖南瀏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中藥學。
藥學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西藥處方分析及其在藥學服務中的應用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西藥處方及其在藥學服務中的應用。方法:本次研究以2630份西藥處方為研究對象,選取其中存在問題的164份進行詳細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不合理問題。結果:通過對以往西藥處方中藥物的使用情況進行詳細分析發現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其中主要是給藥方案不佳、重復用藥、藥物劑量過高、超說明書用藥,導致用藥安全性、合理性不高,其會對患者身體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對此,應采取合適的方法進行針對性的解決。結論:為確保西藥處方內容的可靠性,在為患者配藥過程中,藥師與醫師之間應加強溝通,認真核對處方內容,降低用藥不合理事件的發生概率,確?;颊叩挠盟幇踩?。
【關鍵詞】西藥處方;藥學服務;處方分析;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9--02
前言:西醫是當前使用率非常高的一種治病方式,主要以西藥對患者進行治療,但在治療前,患者需要到檢驗科中接受各項檢查,如血常規、尿常規等,在醫生對患者所患疾病完全確診后,才能夠有針對性的開具藥。隨著當前時代的發展,人們對用藥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解決這一問題,藥房中必須要提高藥學服務質量,為每一具藥方進行分析,確保用藥的安全性及合理性,使患者可以早日擺脫病魔的折磨。通常情況下,在為患者開具藥物前,臨床藥師要對患者所持藥方進行詳細的分析,觀察其中是否存在著用藥錯誤,如存在錯誤可及時更改或與主治醫生相探討。本文圍繞西藥藥學服務中處方分析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了詳細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以164份以往開具的西藥處方為主,選取時間為2017年7月-2018年7月,通過對西藥處方進行分類、規整,分析處方中存在的不合理之處,有針對性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1]。
1.2方法對所選取的164份中藥處方內容進行回顧性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并通過對常見問題進行總結歸納來進行改進方案的制定。
1.4統計學處理
以SPSS20.0統計學軟件用于本次實驗數據整理,計數單位用%來表示,在x2檢驗方式下,若組間差值符合P<0.05的要求,則表示為具有可比性。
2結果
2.1通過對以往西藥處方中藥物的使用情況進行詳細分析發現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其中主要是給藥方案不佳、重復用藥、藥物劑量過高、超說明書用藥等,詳細數據請見表1.
3討論
3.1用藥的劑量不適宜
醫生在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開具藥方時,需要根據患者病癥的具體情況來斟酌每一種藥物的使用量,不僅讓藥物能夠發揮出其最大的功效,還能夠降低對患者身體的影響,確保藥房的合理性[1]但就本次調查結果來看,過去處方分析的效率較高,能夠有效找出每一份藥方中存在的不足,如表一可以看到,用藥不計量不合理的問題比較常見,對患者身體的康復有一定的消極影響。藥物使用劑量應嚴格按照相關用藥規范及患者情況來確定,如對患有前列腺炎的患者使用諾氟沙星膠囊進行治療,若服用劑量未能達到400mg,劑量較小,那么不僅并不會促進患者身體的康復,還極有可能形成比較嚴重的耐藥。
3.2給藥方案不合理
當前時代背景下,藥物類型不再向過去一樣過于單一化,而是不斷朝著多樣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且各類疑難雜癥的發病率也在上升,正在對患者進行治療前,需要針對患者病情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在用藥方案。藥房臨床藥師在拿藥前,會對用藥方案詳細斟酌,主要是因藥物較多,不合理的給藥方案極有可能降低藥物效果甚至是產生反作用[2]。如對于已經出現感染的患者給予頭孢呋靜脈滴注治療,適當劑量為每天0.75g,但醫生在給藥前在并未能夠合理的判斷給藥方案是否存在不足,要知道,頭孢呋辛是頭孢類藥物,屬于時間依賴型抗菌藥物,在使用前,在使用前必須要按照在按照小劑量的多次給藥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殺菌效果。
3.3重復用藥
據本次實驗結果來看,處方分析在判斷是否存在重復用藥中有著良好的效果。在患者的每天用藥中,每一種藥物能夠在短時間內使用一次,重復使用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比較嚴重的傷害。前文中提到過,當前我國生物制藥領域發展幾位迅速,藥物類型多種多樣。但在多種藥物中,由于其生產廠家不同,其藥物名稱也不相同,但歸根結底其藥物成分相同,如在對患者使用維C銀翹片時,藥物中含有著大量的乙酰氨基酚,若未進行處方分析,那么患者回因攝入了過多的乙酰氨基酚而影響腎臟或者造血功能。
3.4藥物選擇不合理由于當前藥物種類較之過去更加多樣,因此醫生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藥物選擇比較困難。據當前實際情況來看,多數醫生想要更快、更好的對患者進行治療,但療效較好的藥物價格必然高昂,反之較低,若藥物選擇不合理,不僅會影響患者的康復速度,也可能會給其家庭造成更大的經濟負擔。醫院西藥房臨床藥師在選擇藥物時,必須要詳細了解患者病情及其家庭情況,避免給在其家庭造成負擔。此外,藥物選擇還要根據所針對疾病來進行選擇,如在對支原體肺炎患者進行治療時,所選擇的藥物必須要具有針對性,若臨床藥師在處方分析時發現用藥存在不合理情況,應及時與患者主治醫生聯系,商討最佳用藥方案。
3.5溶媒或溶媒劑量不合理
篇5
關鍵詞:中藥學;課程;教學;改革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主要任務是著力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課程教學既要兼顧本科教育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同時又要加強學生的崗位實踐能力?!吨兴帉W》以中藥理論和單味中藥的藥性、功效、應用等知識為核心,是認識中藥、使用中藥的課程。由于中藥數量多、內容繁雜、關聯性差、難記易混、枯燥乏味、專業術語晦澀難懂,理論性較強等特點,導致傳統教學中存在若干問題;教學局限于理論上的講解,內容過于抽象,無法使學生通過視覺、聽覺等感官接觸對所學中藥及內容留下直觀的深刻印象,也就很難使學生真正理解所學內容,距離實踐應用還有一定距離,教學模式仍然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忽視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地位,忽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智力的培養和創造性的發揮。針對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課程組成員就《中藥學》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改革進行了嘗試。
1教學方法改革———直觀教學法
通過實物、圖片、視頻,特別是在藥用植物園里的藥用植物及中藥實驗室里的中藥飲片,可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理解難度,還能使學生通過這種可視性或可觸摸性的教學手段來加強記憶。
1.1充分利用圖片、視頻,進行多媒體教學
圖片圖譜是中藥學教學中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平時要注重教學資料的積累,認真查閱教學參考書籍和文獻資料,結合網絡資源,將植物原形、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藥膳、日化用品、保健品、中醫診斷、疾病治療、養生保健等圖片、視頻等影像資料編輯成庫,然后編輯成課件,這樣會最大限度地給學生呈現出直觀、清晰、準確的學習資料,加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清熱瀉火藥多媒體課件中每一味藥都有原植物、藥材及中成藥或其他產品的圖片,也有本類藥物臨床應用的案例視頻“巧用白虎退熱”,通過圖片的視覺刺激和課間視頻的觀看,使學生對清熱瀉火藥物印象深刻,加深了學生對清熱瀉火功效及主治氣分實熱證的理解和記憶。
1.2充分利用校園資源,加強實物教學
學校建有藥用植物園、藥材協會和中藥實驗室,儲備了藥材及飲片標本,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加強實物教學。鼓勵學生課余時間到藥用植物園,對植物的葉、花、果實、種仁、根、莖、樹皮等進行全面的觀察和記錄,認識每種植物的入藥部位及其功效主治。上課時攜帶藥物到課堂上,引導學生觀察飲片,對中藥建立起全面系統的認識。通過眼觀、鼻聞、手摸、口嘗等多種方法觀察飲片的形態、色澤、氣味、質地等,并將其與藥物的藥名、用法、用量等知識結合起來,加深學生的印象。例如瀉下藥,學生看到大黃飲片實物,知道了它的別名為什么稱“錦紋”,藥名“大黃”是從其性狀特征角度來命名的,蘆薈為什么不能煎煮,只入膠囊等。
1.3結合處方審核與飲片調劑,加強實踐教學
課程組成員注意查閱、搜集資料,并對比分析,針對每章藥物的知識點選擇出代表性處方。教學時,在完成中藥總論“用藥禁忌”“劑量與用法”教學內容后,補充處方審核與飲片調劑等知識,在此基礎上講授每章藥物時,例如藥物別名、用法、用量、用藥禁忌等內容不再逐一介紹,而是利用課堂在適當時間請學生對處方這些內容進行審核及飲片調劑,模擬實踐,這樣的直觀教學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又加深了對這部分內容的印象,且提高了授課效率。
2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模式改革
針對這種直觀教學法,老師先進行示范性教學,選取有代表性的章節,分別采用不同風格的教學,充分體現直觀教學方法的運用,以供學生學習和體會。開學初,學生自愿分組,然后老師指定每組一類藥物,要求學生在學習體會老師授課經驗的同時,以作業形式在課余時間查閱資料進行學習,然后在指定的教學周進行授課。學生要解決的問題是:為授課應該準備哪些方面的材料,如何獲取這些材料,如何整合這些材料,如何做PPT,如何授課。整個過程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團隊自己完成。在規定的教學時間內,每組用直觀教學法向全班同學進行講授。講授完畢后,聽課學生可提出疑問,可對授課提出意見和建議,針對問題和意見同學們可進行討論。最后由老師進行總結,對授課過程中錯誤、不足進行修改和補充,對本類藥物的學習規律和方法進一步重點強調,對授課組資料、PPT、授課過程進行評價,并提出改進方向。
3結語
通過課程改革,改變了以往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生通過完成作業及授課,鍛煉了查閱資料、整理分析、團隊協作、語言表達等能力,提高了綜合素質;學生通過一類藥物的備課授課,可觸類旁通,從而掌握中藥學各類藥物的學習方法和規律,培養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備課過程中,通過資料學習了與中藥學相關的中醫基礎、中成藥、中藥美容、養生保健等知識,拓展了學習內容。通過課程改革,使學生提高了中藥材原藥識別能力,同時能夠把中醫學、中藥學、中藥調劑等知識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專業素質不斷提升,提高了實踐能力,開闊了思維,達到了應用型學校人才培養的要求,為畢業上崗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羅蘊玲,李乃華,安建業.基于能力培養的數學教育工程建設的探索[J].大學教學,2014,30(04):41-44.
[2]王加鋒,展照雙.“藥材—飲片—藥性”融合式教學法在《中藥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藥與臨床,2015,6(06):52-54.
[3]楊田龍.中藥學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實踐探索[J].赤子(上中旬),2015(17):248.
[4]胡小勤,曾學文.論《中藥學》課程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建立[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11(11):249-250.
[5]寧艷梅,楊韜.“以學生為中心”的中藥學實踐教學模式探索[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14,31(01):80-82.
篇6
關鍵詞 教學計劃 中藥學專業 培養目標 課程設置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確立培養目標
中藥學專業是衛生職業教育中職業性較強的一個專業,其特殊性決定了職業教育專業學科設置不僅要遵循教育規律,同時也要遵循人才需求規律,突出職業教育特點。然而,長期以來我們對中藥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不明確的或者說是不符合市場需求的。舊的教學計劃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培養目標定位上的方向性偏差,認為中等衛生職業教育階段仍是過渡性教育,為繼續升學做準備,因此普通文化課所占的權重過大,忽視了職業教育的特殊性,尤其是對實踐環節的弱化方面,這對具有較強動手能力的實用型人才的培養造成了影響。
優化課程結構,強化專業特色,使課程設置和內容更適合實際需求
中藥學專業的學科設置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二部分。必修課又分為文化基礎課和專業基礎及專業課;選修課又分為限選課和任選課。我們在編制新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時優化了課程結構,如將“無機化學”與“有機化學”合并為“基礎化學”;“中藥學”與“方劑學”合并為“中藥與方劑學”;“人體解剖生理”與“藥理學”的相關基礎知識,綜合成“西藥商品學”;“中藥鑒定學”、“中藥炮制學”分別改成“藥材鑒定技術”與“中藥炮制技術”。
改革后的課程體系中適當增加了一些以前未開設的課程,如《市場營銷學》、《藥品銷售技巧能》等新興學科課程。在課程內容上強調了實用性,如英語課加強了聽力、口語的訓練。突破了傳統的單一學科教學,實現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并有機結合的大學科概念;并通過必修課和選修課的互補,達到各類課程間的交叉摻透融合,把綜合素質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實現了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這樣的調整更符合新形勢下醫藥市場對人才需求的現狀。
調整學時數,推行學分制改革
教學計劃的另一個內容是課時分配。目前中職學校也在大力推行學分制改革,學分是學科權重的重要指標,因此學科的課時分配要充分考慮各學科的權重,在教學計劃中以學分的多少來決定學科的課時分配。
在這一教學計劃中,我們對普通文化課的課時作了較大的縮減,大幅度地增加了生產實習的課時分配,從原來的半年的生產實習改為1年的生產實習,主要是為了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及職業素質的培養,使學生畢業后更快地進入角色。學生在校期間只要取得170個學分即可提前畢業。新教學計劃與學分制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科設置比較合理,學科的權重與學分分配恰當,對構建學生的全面素質,為進一步開展彈性學制改革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新教學計劃的主要特點
新教學計劃嚴格遵循教學計劃制定的基本程序,確保了教學計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在制定我校的中藥學專業新教學計劃之前,我們進行了廣泛社會調查并及時進行了綜合歸納,并在培養“學得好、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層藥學工作者這一總體認識下,確定了新教學計劃的總體思路。
建立模塊式課程設置結構,反映了統一性與靈活性的結合: 我校現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參加高職的升學考試,考慮到這部分學生的實際需要,新教學計劃采用了“寬基礎、活模塊”的“集群式模塊課程”。寬基礎一般由文化基礎類(含工具類)課程、專業基礎類課程模塊組成,注重奠定學生接受繼續教育的基礎,強調通用技能的訓練;“活模塊”是針對某專業的每個職業崗位的定向教育,使受教育者具有從事該職業崗位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側重于從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學習和專業崗位選擇上擁有了更多的自,既考慮到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及就業的實際需要,又考慮到部分學生的升學問題也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
加強實踐教學,強化實踐環節,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上給予保證:新教學計劃構建了目標明確、系統化、相對獨立并貫穿于全學程的實踐教學體系。加強了實驗、實習、職業技能訓練等實踐性課程的教學,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保證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學時比例不低于1∶1,其中畢業實習時間累計1學年。實踐性教學制訂了嚴格的技能訓練與考核方案,明確考核的時間、內容、方法、標準等,規定學生必須通過本專業的職業技能綜合考核。提高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創業能力,使學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同時,具有熟練的職業技能和適應變化的能力。針對目前畢業就業方向,我們在實習前安排了1周的強化周訓練,要求學生在中藥原藥材與飲片的識別上不少于300種,以及對處方分析進行強化訓練,經過考核合格后可以獲得一個學分。
綜上所述,只有對中藥學專業教學計劃的重新修訂,廢除不利于中藥專業發展的舊教學計劃,才能使教師在思想上和行動上發揮其主導作用,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們學習與實踐的積極性。
篇7
本校作為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國內首批授權點,從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自身發展規律出發,制訂了一整套培養方案,以熱愛中醫藥事業,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系統掌握本學科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能結合實際工作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勝任中藥生產、質量評價與控制、新藥研發、注冊申請、流通管理、藥物合理利用及社會服務等工作高層次、應用型的中藥學專門人才為培養目標,更加突出了專業學位的應用型特色。但專業學位研究生對于中藥學專業來說,畢竟是一個全新的事物。由于中藥學專業學位在我國設置時間較短,人們對這兩類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差異性認識不夠,造成培養過程中可能存在培養模式雷同等現象。具體而言,我國多數科學學位研究生單一導師制缺乏復合性;指導教師只負責研究生專業或研究方向,培養模式缺乏多樣性;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僵化,缺乏靈活性;學術交流的范圍有限,尤其缺乏國際性;研究生科研與社會需求脫節,缺乏創新性。傳統模式使研究生培養與用人單位的需求脫節,造成研究生走出校門之后不能迅速融進社會,缺乏競爭力。
二、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新方向
經過兩年多的調研、摸索和不斷總結,筆者認為應建立一種適合專業學位的新型培養模式,即培養模式多樣化、課程設置實用化、教學方式靈活化、指導教師雙軌化、科研實踐社會化、學術交流國際化的新模式。這種模式以校外實踐基地為依托,營造研究生教育培養的創新環境,突出研究生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育,促進企業和社會生產實踐基地優質教學和科研資源的共享,不斷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從而為打造創新型社會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
1.培養模式多樣化
專業學位研究生不同于科學學位,專業學位發展目標和定位都是培養高層次的專業性、技能型人才,而非為以后高深學術研究做準備。這種強烈的實踐品質必然要求學生研究與應用兩者兼顧,因此傳統的培養模式不能再適應新的專業學位發展要求。新的培養模式要求建立在研究與實踐兩者相互結合之上,學生需要參與兩方面的研究并獲得研究與實踐的雙重指導。為此,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應堅持與實踐結合、從實踐中學習的原則,注重科學技術向生產力的轉化,可采用“校-企合作”或“校-企雙導師制”的培養模式。學生可在藥品生產企業、經營企業、藥政部門、醫院等單位進行培養。這種培養模式是研究生培養的一種有益嘗試,為了更好地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專業學位教育應在堅持“實際問題導向”的基礎上進行理論知識和基本研究能力的培養,旨在培養有較好理論基礎的應用型研究人才,但應該更突出專業性,以實際問題為導向,以就業為導向,從而改變單純培養某一個專業或研究方向的單一化培養模式。
2.課程設置實用化
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制定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總體方案,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設置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養和應用知識與能力的提高為核心。以前,人們往往認為研究生教育是專業化教育階段,課程設置過于狹窄和單一,甚至脫離生產實際。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教學內容要突出知識交叉性、實用性、創新性的特點。因此,課程的設置應以“職業能力”為本位進行設計,而不是以掌握某門學科的知識體系為目標,從專業化課程向實用化、綜合化課程轉變,形成新的課程體系??茖W學位研究生教育以學科知識體系為框架進行構建,即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以及選修課,四者按照一定比例組合成有層次、相關聯的課程體系,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的是高層次的技術與管理人才,他們應具備一定的理論,同時更應是一流的實干家,是高層次復合型人才。
3.教學方式靈活化
傳統的教學方式灌輸多、啟發少,不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教學方式也應該更加靈活,以能力與技術培養為核心,重視實踐教學。在理論教學中,學校聘請在中藥研發、生產、流通、應用和監管等環節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參與教學,教學方式注重教師講授與學生研討有機結合,輔之專題講座、學術研討會等形式,重視運用案例分析和模擬訓練,大膽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教學方法強調以學生為本、以能力培養為本、以職業導向為本;注重培養學生研究實踐問題的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專業素養。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理論教學在學校完成,實踐環節到產業相關部門實施;所選課題強調實用性、創新性及與實際工作的結合,實驗課與校企聯合實踐基地相結合,在實踐中完成,強調現場研究、團隊學習,形成完善的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體系,注重增長實際工作經驗,縮短就業適應期限,提高就業、創業能力。
4.指導教師雙軌化
科學學位與專業學位培養目標的不同,決定了兩類教育在導師隊伍上的差別,專業學位研究生應實行校內外“雙導師”制?!半p導師”制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吸收實踐領域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員作為校外導師,共同承擔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工作。校外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實現“產學研”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在遴選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校內指導教師時,強調必須具有較好的實踐經驗,并承擔一定的科學研究課題;在校外,有一定數量的來自中藥企業的高級工程師作為兼職指導教師。從實際效果來看,“雙導師”制更有利于研究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校內導師一般科研功底較強,但他們對各部門的實際問題并不十分熟悉;而校外導師對實際問題有清楚的了解與認識,因此,他們以指導實踐為主。通過實行校內外雙導師制,發揮導師各自優勢,取長補短,可以大大提高研究生的專業技能。
5.科研實踐社會化
實際操作中,本校規定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加大實踐環節的學時數和學分比例,要求必須保證不少于18個月的校外實踐,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在專業實踐中,充分吸納和利用社會資源,在生產和經營企業、醫院制劑室、藥品檢驗機構等建立校外聯合培養基地,改革和創新實踐性教學模式。由校外培養基地提供并保障實踐教學的條件。研究生本人要提交實踐學習計劃,并按期撰寫實踐報告。指導教師應在實踐報告及最后的實踐總結上簽名。對學生科研實踐的評價要由高校與實踐單位雙方同意,評價標準應符合行業實際,并能真實體現研究生的專業技術水平。研究生教學培養單位要對實踐進行全過程的監督和管理,確保實踐教學質量。這種科研實踐社會化的培養模式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使學校與社會和企業之間緊密地、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使學生畢業后與社會、與企業迅速融合,既培養了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又鍛煉了研究生的適應能力,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學術交流國際化
篇8
中藥藥劑學是中藥學專業的核心主干課程,是連接中醫臨床與中藥用藥的橋梁,在中藥學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中占據重要地位。通過本課程的教學,能夠使學生全面了解中藥常用劑型的特點、制備工藝和質量控制等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術,培養合格的中藥學專門人才。中藥藥劑學是以天然藥物化學、中藥制劑分析、中藥藥理等多門學科為理論基礎的綜合性技術科學,中藥藥劑學與各學科彼此獨立又相互聯系和補充發展。為促進中藥藥劑學精品課程的建設我們建立了以中藥藥劑學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包括三個基礎和兩條延伸共10門課程,具體結構見下圖中醫藥基礎理論和現代科學理論課程(天然藥物化學、中藥制劑分析),是中藥藥劑學研究的基礎。中醫藥基礎理論中辨證施治、復方用藥、性味歸經等指導中藥藥劑學的劑型的選擇和質量標準的建立,中藥學、天然藥物化學、中藥制劑分析等課程的教學指導了中藥的提取、結構分析和質控研究;兩條延伸一條體現了中藥藥劑學在臨床應用中的發展,一條體現了中藥藥劑學與工業生產實踐相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表明,以中藥藥劑學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培養模式,適合我院中藥學學生的發展和國內人才市場的需求,使我院學生的考研率和一次就業率始終保持在全校領先水平(2010年分別為31.5%和96.2%)。
二、改革教學方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授課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開放式教學中藥藥劑學是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性的課程,除了傳統的理論教學外,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非常重要,包括針對具體藥物和用藥要求設計、優化提取工藝、處方,制備工藝以及對各種制劑設備的操作。因此,在理論教學上引入PBL教學法,采取“提出問題搜集資料小組討論課堂討論老師總結”的方式,同時將理論課、實驗課和藥廠見習三者結合起來,安排學生帶著實際問題到工廠參觀學習,觀察生產過程,請技術人員作專題報告,學習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解決教學中難以闡述清楚的設備構造和操作難點問題等。實踐表明,實地觀察有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制備工藝流程等知識,也培養了學生的專業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促使學生主動為畢業后的就業積極作準備。我們在近六年對中藥藥劑學的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進行了兩次較大的修改,減少了理論課學時,增加了實驗課學時,設立了開放實驗室,減少了驗證性實驗的內容,實踐教學中采用了“單項實驗技能訓練加綜合實訓”的模式,在單項試驗技能訓練的基礎上,選定幾個中藥品種進行制劑處方的設計和制備研究,安排學生利用開放實驗室中的滴丸機、噴霧干燥劑、包衣鍋、HPLC等設備完成制劑的處方篩選和質量評價,提高了學生參與制劑研發的整體水平。
2.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多媒體教學集文字、圖形、動畫、聲音等多種媒體于一體,改變了傳統的知識儲存、傳播方式,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強化效果。我們開發了《中藥藥劑學》多媒體課件,使各種中藥劑型的概念更加形象具體,制劑設備的構造和運行更加直觀,為學生提供了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通過進入藥廠的生產車間拍攝錄像,動態演示制劑生產車間、制劑設備操作、劑型的制備、包裝等過程,豐富了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理論課中重點、難點,語言難以表達清楚的工藝操作單元,如中藥廠GMP標準的廠區、生產車間布局及各類中藥制劑的生產流程,邊播放視頻邊講解,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同時為日后學生的生產實習奠定了基礎。
3.基于網絡平臺的互動式教學高水平的教學,離不開優質教學資源的建設。網絡化教學平臺的構建可使教學資源數字化、多元化、信息化、共享化。因此,我們在已有精品課程平臺的基礎上,又構建了BB網絡在線平臺,教師通過將課堂授課內容上傳至該平臺,可實現面對面的音視頻教學,學生可根據學習知識點掌握的情況自助安排預習和復習,通過平臺的討論區教師可以及時回復學生的問題,還可以組織多名學生對某一問題進行討論。如針對難溶性藥物姜黃素增溶方法的專題討論: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按照預先分組通過閱讀論著、查閱文獻、結合實驗結果,最終以小論文的形式于BB平臺上,教師選擇其中的2~3篇由學生在課堂上作報告,這一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對教師的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幫助和啟發。
三、堅持教學和科研雙管齊下,以科研提升教學、以教學推動科研
篇9
【關鍵詞】教育理論;建構主義;中藥制劑分析
【Abstract】 Constructivism is an educational theory to build the entire knowledge system. Its emphasis is the reciprocity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he assumption about practicing constructivism to analysis of preparation in TCM, and try to find a way improving educational effect in TCM major.
【Keywords】Education theory; Constructivism; Analysis of Preparation in TCM
專業主干課的學習是中藥學類本科教育的深入階段,是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梁,直接影響到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的實際工作能力。專業課的教學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教師的學術水平和教學方法。目前,從事專業課教學的一線教師多為非師范畢業的本專業高素養人才,多數具有博士學位,但并未受過師范的系統專業教育,在教學過程中,這些教育理論、方法和技巧上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專業課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我們在中藥學類本科生培養的教學工作中,對中藥制劑分析理論課的教學頗有體會,通過分析論證并結合教學實踐,我們提出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中藥制劑分析理論課的教學設想供同行們參考,希望能為中藥學類專業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開辟新的思路。
1中藥制劑分析教學方法研究概況
中藥制劑分析,是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應用現代分析理論和方法,研究中藥制劑質量及控制方法的一門學科,是中藥類專業教學中的一門主干課程,在中藥學類專業本科生知識體系構建中起到重要作用。關于中藥制劑分析的教學方法,國內諸多任課教師和專家學者曾經發表過自己的看法。
張蘭珍針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和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開發,提出了4種新的教學模式,即提問自學考試討論。實踐證明,貫穿于教學各個環節的新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綜合能力與創新意識的培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1]。
魏鳳環則從加強教師自身建設方面總結了一些可供參考的成功經驗。如教學態度端正,講課形象生動,多與學生交流溝通等;同時,針對中藥制劑分析的特點,提出教師要重視授課內容緊跟科技進步與知識更新步伐,著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2]。
陳丹、包榮國認為,搞好《中藥制劑分析》的課堂教學設計,教師要遵循教學規律, 對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進行精心謀劃, 通過激勵、引導、啟發、示范、解惑、評價和組織, 以及憑借反饋信息調節和監控整個教學過程來體現其主導作用。同時在施教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適時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創造更多的條件, 提供更多的機會, 讓他們動手動腦, 主動學習, 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3]。
綜觀以上研究成果不難發現,為提高中藥制劑分析的教學質量,教師們非常重視成功教學經驗的總結,而運用先進的教學理論提升教學質量,也日益引起關注。但目前尚未發現相關的設想或實踐,這可能與承擔中藥制劑分析教學任務的教師的知識構成有關系。
2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與教育改革
建構主義是20世紀中期由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等學者提出,并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盛行全球的認識論和學習理論,在當代教育心理學領域引發了一場深刻的革命[4]。世界各國的教育界學者紛紛對此進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希望推動本國乃至全球范圍內的教育改革與發展。
近年來,隨著與世界著名教育機構和高等學府間交流機會的增多,各大院校勤求創新符合我國國情的教育理論,逐漸形成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充分結合互動學習與自主學習的主流教學模式,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這也正是建構主義核心之所在。
根據皮亞杰的觀點,知識既非來自主體,也非來自客體,而是在主體與客體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建構起來的。傳統教學理念認為,教學的目的就是使學生通過教學過程獲得對外部客觀世界的映象,也就是說要對學生進行“教”。這種理念割裂了知識的學習與應用之間的聯系。長期接受傳統教學的學生,其知識有如下特點: ①不完整,過于空泛,過于脆弱;②惰性,無法在需要的時候運用;③不靈活,無法在新的或類似的情境中遷移應用[5]。
在教育發展的大環境下,建構主義的廣泛應用是我國教學理論發展的必然趨勢,必將對傳統教學模式產生深刻的影響[6]。
3 中藥制劑分析課程特點
3.1課程特點
3.1.1應用性強。
對于今后將從事中藥制劑的研發、生產、質檢等領域工作的學生來說,中藥制劑分析的學習過程中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是其日后的工作的重點內容。中藥制劑臨床應用廣泛,為保證中藥制劑產品的有效、安全、可控,建立快速、高效的檢測手段是一個重要手段,也是中藥制劑分析教學的重點??梢哉f,學生在課堂上所掌握的知識,對日后的實際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3.1.2綜合性強。中藥制劑分析是在中藥學、分析化學、中藥化學、中藥藥劑學等課程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是對已掌握的理論知識與實驗技能進行全面綜合的應用學科。理論課學習旨在研究控制中藥制劑質量的內在規律和方法,引導學生將零散的專業基礎知識整合為一個完整的體系以進行熟練、靈活的運用,而不在于對細枝末節的深究。
3.1.3強調標準。目前,大量中藥制劑的OTC藥品在市場流通,因此必須保證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這就要求中藥制劑必須在研發、生產、流通、使用全過程的關鍵環節制定嚴格的標準。中藥制劑分析理論課與實驗課始終圍繞《中國藥典》,以樹立和強化學生在實際應用時的標準意識為核心來進行教學。
3.2具體表現。中藥制劑分析課的上述特點,具體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3.2.1手段發展迅速。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中藥制劑分析涉及的提取分離方法以及分析檢測手段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儀器化、自動化、快速微量,是其發展方向。采用分離能力強、靈敏度高、穩定性好的分析儀器已成為趨勢,新技術和新方法也不斷發展和完善[7]。 轉貼于
3.2.2理念日趨進步。中藥制劑分析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的學科,在質量控制的系統化建設中,注重中醫藥理論起到的作用;鑒于中藥制劑本身成分復雜,被測成分含量低、波動大,檢測成分向多指標發展;環保意識增強,盡量避免使用有毒化學試劑,也是中藥制劑分析理念的發展趨勢。
3.2.3標準逐步規范。目前中藥制劑分析依據的2005版《中國藥典》(一部)的成方制劑和單味制劑中,近半數為增修訂的品種,質量標準較前幾版藥典有了很大提高。因此,教師需要根據《中國藥典》的修訂對講課內容做較大的調整和補充。《部頒標準》以及其它相關法規、文件均是授課教師應該關注的內容[8]。
4 建構主義理論與中藥制劑分析教學結合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在中藥制劑分析教學中,內容上,教師要提煉出既能反映學科水平、發展趨勢與最新動態,又適合本科教學的內容;方法上,教師要做到講課內容緊扣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要樹立講授一門課程,而非講授一本教材的教學思想。所以,要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先進的教學理論,而中藥制劑分析鮮明的學科特色決定了建構主義理論在教學中應用的可行。建構主義理論與中藥制劑分析教學結合,可以設計出如下教學步驟:
4.1提出開放式討論題目。結合本學科特色,尤其是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應用,針對學生感興趣的,或較為熟悉的熱點問題設置開放式討論題目,巧妙地引導學生克服畏難情緒,幫助學生進行內部建構,這也是社會建構主義教育觀所主張的整個建構主義的核心。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問題要明確導向教學內容,使學生的注意力從教學之始就集中在重點內容上,題目還要具備一定的復雜性,使得學生能夠開展廣泛的討論,引發深層次思考。
4.2課堂討論。鼓勵學生闡述討論的過程與結果,讓每個學生都清晰地監控自己的理解和思維過程,使其對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路更加明確,促進個人理解與外部信息的相互作用,從而活躍學生的思維,有目的地把學生逐步引向教學內容。
4.3總結討論,切入主題。把學生對問題的現有理解水平作為傳授新知識的起點,從專業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發掘舊知識中對解決新問題有用的部分,使新舊經驗的相互作用為新知識體系的建構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也正是皮亞杰的“雙向建構過程”理論的主張。
4.4重點內容教學。教師把課堂所要解決的大問題分割成幾個具有連續性的小問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反復思考的過程,不斷地對新知識新內容進行細化加工,在原有基礎上逐步建立起更加牢固有序的知識體系。這個階段,教師示范各種理解和應用策略的使用,并且隨著教學的進行逐漸提高要求,直到學生能夠獨立運用,使得教學主導者由教師動態轉向學生,完善學生的內部建構。
4.5主體教學過程結束之后,教師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新的方案,使知識體系得到輻射與發散,培養靈活的應用能力與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這樣給予了學生廣闊的建構空間,讓學生能針對具體情境采用靈活、適當的策略。
近年來國內的許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學家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對建構主義理論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探索,得出了一系列成果,尤為可貴的是,以建構主義為基礎的教學實踐已在眾多院校展開,取得了一致的好評。中藥制劑分析具備中藥學類專業主干課的突出特點,所以研究中藥制劑分析的教學方法,對中藥類專業主干課的理論教學具有普遍性的指導意義。但是,教師在教學中實際應用建構主義,還是要注意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避免生搬硬套,適得其反。參考文獻
[1]張蘭珍,中藥制劑分析教學改革的實踐[J]. 中醫教育,2000,19(5);32-33
[2] 魏鳳環,中藥制劑分析教學經驗與體會[J]. 現代食品與藥品雜志,2006,16(2);73-74
[3] 陳丹,包國榮,《中藥制劑分析》的課堂教學設計[J]. 藥學教育,1999,15(1);33-34
[4] 萊斯利·P·斯特弗,杰里·蓋爾,教育中的建構主義[M]. 高文等譯.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5] 溫彭年,賈國英,建構主義理論與教學改革[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22(5);17-18
[6] 劉曉,杜倩,芻議建構主義理論與傳統教學方法改革[N]. 科技咨詢導報 No.22.2007
篇10
一、研究教學目標,加強學習,樹立新型教育觀
中藥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掌握中藥學基本知識和具有制藥基本技能。《市場營銷學》課程作為藥學專業開設的一門課程,其開設目標是:使學生比較全面系統地掌握市場營銷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認識在經濟發展進程中,企業和其他組織加強市場營銷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分析營銷環境,研究市場購買行為,制定營銷組合決策,組織和控制市場營銷活動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養和提高正確分析和解決市場營銷管理問題的能力。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國的醫藥行業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醫藥企業要不斷開拓市場,獲得理想的投資利潤,營銷人員的素質和能力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藥學專業人才的走向,除了一部分將從事藥品制劑、生產研發等領域,越來越多的人才邁入了藥品營銷行業,成為我國醫藥行業的一支生力軍。因此,認真學好市場營銷學,研究掌握銷售的規律、方法、手段、策略等,對于藥學專業人才的培養,拓寬就業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應用不同的教育技術手段,可以提高《市場營銷學》課程的開發水平和教學能力。要在《市場營銷學》的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師要學習并且具備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設計的能力,能夠按照中藥學專業的培養目標設計不同的教學實施方案。
二、圍繞教學目標,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根據《市場營銷學》的課程特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不同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1.視聽媒體的運用
視聽媒體是現代教育技術的核心技術,視聽媒體的運用可以使教學內容形象化、視覺化,使之更好地表現所需講授的內容。視聽媒體的設計要考慮圖像、文字、色彩3方面的因素。圖像是媒體教材中的視覺材料,在《市場營銷學》的《促進銷售策略》這一章中第三節《廣告》的講授中,平面廣告的運用多數都要用到圖像。在《產品包裝策略》這一章節中,講授包裝設計的原則,都可以利用圖像、文字、色彩來表現所需講授的內容。如,將宛西制藥生產的月月舒痛經寶顆粒的舊包裝與新包裝進行視覺對比,引導學生分析、總結包裝設計的原則有哪些。
2.視聽覺媒體的運用
視聽覺結合于一體的媒體被認為是一類非常好的傳播媒體??梢詥l學生進行思考,從而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例如,在講授商品策略這一章節的品牌與包裝策略時,教材中選德國奔馳汽車的“梅賽德斯”這一品牌來闡述品牌的內涵。但是大多數同學對于這一品牌認識還是有一定局限。在這種情況下,選擇柳云龍奔馳廣告和奔馳全球E級轎車上海環球會的視頻,就可以從奔馳廣告入手,向學生介紹該品牌所凸顯出的屬性、利益、價值、文化、個性等內涵。這樣,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結合教師分析講授,對品牌的內涵的認識便會加深。運用視聽覺媒體可以把抽象的知識點變為學生感興趣的視頻,將教材中的文字變為具體實例,啟發學生去思索,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其學習興趣,達到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教學目標。
3.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多媒體技術是指把文字、圖形、聲音、動畫、視頻、圖像等多種媒體的形式結合在一起,并通過計算機進行編輯、加工、處理、輸出,將多種媒體的各個要素進行有機組合,并完成一系列隨機交互操作的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由于運用圖文、動畫、視頻等資料,可以充分發揮對視覺、聽覺的刺激,能夠把抽象枯燥的學習內容直觀地向學生進行展示,更有利于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教師也可以將所講授課程的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通過多媒體,呈現為文字、圖形、動畫、視音頻等教學信息,按照教學思路逐步呈現,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