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資產管理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6 03:30:5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公共資產管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公共資產管理

市關于加強公共資產管理意見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機構:

為切實加強公共資產管理,提高公共資產使用效益,現就進一步加強公共資產管理提出以下意見。

一、提高對公共資產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公共資產是各級政府長期積累形成的寶貴財富。管好用好公共資產,對于完善公共財政體制,優化政府資源配置,提高公共資產使用效率,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公共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管理機制和方法,不斷提高公共資產效益,取得了良好效果,被財政部稱為“模式”。但是,少數地方、部門和單位對公共資產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存在家底不清、賬實不符,重購建輕管理、權屬不清、職責不明、資產價值和效能觀念淡薄以及隨意購建、處置資產等問題,還存在短缺和閑置浪費并存的現象;一些山地、林地、水面以及礦產資源、城市公共資源等公共資產還沒有納入統一管理范圍。這些問題影響了公共資產效益的充分發揮和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把公共資產管理工作抓緊抓好。

二、全面推行產權集中統一管理

全市公共資產管理實行“政府統一所有,公共資產管理部門集中管理,部門單位依規使用”的管理體制。各級公共資產管理部門按照政府授權,代表政府統一行使對公共資產的所有權,將單位占有使用的房地產產權證集中統一管理。資產使用單位、歸口管理部門只有使用權和管理權,沒有資產處置權。公共資產的產權登記由公共資產管理部門統一申報辦理,已辦理產權登記至今尚未將產權證明及相關資料移交的,要盡快移交公共資產管理部門統一管理;尚未辦理產權證的,資產使用單位應盡快將公共資產的立項、規劃、用地和建設等批準文件和資料移交公共資產管理部門,并協助公共資產管理部門辦理有關產權登記手續;今后新購建的公共資產,資產購建單位應在資產購建完成后三個月內,向公共資產管理部門移交有關產權資料,并協助公共資產管理部門辦理有關產權登記手續。公共資產管理部門要會同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建立政府性投資項目竣工驗收的資產移交工作機制,落實投資項目后期的資產管理工作。同時,對于資源性資產、市政設施類資產、交通設施類資產、農林水設施類資產及無形資產要建立以產權、使用權變動審批為核心的產權集中管理機制。

查看全文

公共交通會計核算和資產管理

摘要: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至2017年底全國公路通車總里程達477余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逐年增加如此之多的公路資產,如何做好會計核算和資產管理,成為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為此,本文就公路資產的會計核算和資產管理問題提出探討。

關鍵詞:公共交通基礎設施;會計核算;資產管理

為了適應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需要,2017年4月17日,財政部印發了《政府會計準則第5號——公共基礎設施》,自2018年1月1日執行,這為規范公共基礎設施的會計核算提供了指引,但在具體執行該準則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為此,本文以公路資產的確認和計量為例,對公共交通基礎設施會計主體的確認、資產范圍的界定、初始計量、后續計量、資產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思路和處理辦法。

一、關于公共交通基礎設施資產的界定

為何政府會計準則獨立于固定資產以外,單獨將公共基礎設施作為一類資產呢。依據準則定義:公共基礎設施是指政府會計主體為滿足社會公共需求而控制的,具有如下特征的有形資產:1、是一個有形資產系統或網絡的組成部分;2、具有特定用途;3、一般不可移動。從定義可以看出,1、該資產具有固定資產的本質屬性。如:使用年限超過1年(不含1年)、單位價值在規定標準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所以決定了公共基礎設施資產也會涉及初始計量、后續計量、折舊和報廢處置等問題。2、具有特定用途的資產。公共基礎設施是政府會計主體為滿足社會公共需求而控制的,而固定資產是政府會計主體為滿足自身開展業務活動或其他活動需要而控制的。所以劃分資產分類為前者還是后者,主要看資產目的是滿足社會公共需求,還是為滿足自身開展業務活動或其他活動需要。比如:公路、橋梁、隧道、交通信號設施等均屬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目的就是為居民出行提供公共交通服務。那些獨立于公共基礎設施以外,不構成公共基礎設施使用不可缺少組成部分的房屋或設備等,如:公路部門管理使用的養護站房、瀝青油罐、挖掘機等均屬固定資產范圍,它們都是為滿足自身行使公路養護職責、開展公路養護活動而建造或購置的。當然,實際工作中,也存在部分資產難以劃分類別的情況,如:為提升公路管理信息化水平,實時對外交通路況信息,更好地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公路部門在公路沿線建設安裝的物聯網設施,同時兼有兩類資產的特征。筆者認為該資產主要為社會公眾提供公共交通服務,為便于資產管理,建議將物聯網歸為公共基礎設施,它有別于其他交通信息設施的建設目的,如:交通量調查站、橋梁視頻監控設備等。3、公共交通基礎設施是交通系統或路網結構的組成部分。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包括公路主體設施及其附屬設施,主體設施包括路基、路面、橋梁隧道、涵洞等,附屬設施包括護欄、安全標志牌、行道樹、隔離墩等。一經建成不可移動,而且具有相當長的使用壽命。

二、關于公共交通基礎設施資產會計主體的確定

查看全文

公路公共基礎設施資產管理問題及對策

公路公共基礎設施資產的構成較為復雜,所涵蓋的項目內容較多,如路基、橋梁、隧道等。正是這些公共基礎設施資產才保障了公路的良好性能,并保證了公路功能的發揮。公路資產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確保公路能夠長久持續地為人們提供安全、通暢的出行服務,當前在公路資產管理中存在制度、管理方式、資產配置等多方面的問題,導致公路資產遭受經濟損失,威脅人們的交通出行安全,對此需針對問題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完善和改進,通過規范的、有效地管理對策來防范各種問題所帶來的影響,保障公路資產的安全、完整,維護公路交通功能,并進一步推動我國公路事業的穩定長久發展。

一、公路公共基礎設施資產的基本特點與資產管理依據

(一)基本特點

1.公益性公路公共基礎設施資產具有公益性,由國家相關部門組織建設,為車輛提供通行服務,任何一個符合國家行車標準的車輛都可以在公路上通行,且各車輛之間存在排他性,即每一輛車的正常駕駛不會對其他車輛產生干擾和影響。另外,車輛在通行經過某一路段時,只要交通量沒有完全飽和,其他車輛均能夠在公路上通行,相互之間并沒有競爭性,因而公路屬于公共特性的基礎設施,具有公益性的特點。2.規模大公路公共基礎設施資產的規模比較大,我國的疆域范圍十分遼闊,國土面積的特點決定了我國交通設施規模的龐大性。自從開始公路建設,截至2020年底,全國公路通車總里程已經達到了519.81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6.10萬公里,處在世界第一的位置,在國家未來建設發展中我國公路通車里程還將繼續增長。3.維護成本高公路公共基礎設施資產的維護成本比較高,由于公路資產的規模比較大,單位價值成本比較高,且其使用年限也比較長,因而所需后期維護成本較高。為保障公路資產功能的發揮,以及維護人們的出行安全,國家相關部門每年都會定期進行公路整修檢查,包括各種規模的檢修和日常維護管理,這些維護檢修工作的開展會耗費大量的成本,尤其是在如此大的規模下,更是要投入高昂的維護費用。

(二)公路公共基礎設施的資產管理依據

1.資產產權明確公路公共基礎設施的資產管理以明確資產產權為基本前提,只有確定其產權屬性才能有序開展后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根據國家公路管理的相關法律制度和規定可以明確,當前我國公路相關工作均由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負責統一管理,各行政區執行交通主管部門所發布的任務,將各項任務又細分到各區域,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交通主管部門負責實施,公路資產屬于公益性的公共基礎設施。雖然在公路資產建設中政府相關部門會采取招投標的方式開展公路建設,但這一投資過程并影響公路的基本屬性,無論其投資主體如何變更,國家都擁有公路資產的完全產權。在明確公路公共基礎設施產權的基礎上實施資產管理工作,確保其規范性。[1]2.資產集中統一公路公共基礎設施的資產管理也要注重集中統一,由于我國公路規模較大、呈現網絡性,綜合各種干線公路所共同形成,因此需從統一的集中視角進行管理,如果忽視了農村公路干線或者省干線,那么公路資產管理就會不全面。并且,國家對公路資產進行集中統一管理才能全方位掌握公路建設發展的情況,明確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采取措施,從而才可以切實發揮公路的功能價值。無論是公路建設前期的投資環節還是公路投入使用后的后續管理環節,都要始終秉持集中統一的原則進行管理,確保公路公共基礎設施資產的功能發揮。

查看全文

公共產品與國有資產管理研究論文

【摘要】由于存在國有企業所有者缺位,企業法人治理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對國有資產管理進行績效評價一直是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如果對國有資產管理績效無法進行有效的評估,就難以對國有資產的管理者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本文將從公共產品角度來探討國有資產管理的績效評價問題。

【關鍵詞】公共產品;國有資產;績效評價

一、公共產品與國有資產的形成

公共產品是指消費中具有非排斥性和非競爭性的產品,它的效用不可分割。它有三個基本特點,一是效用不可分割性,是指公共產品本身的效用是為整個社會成員所共享,在技術上不可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別歸個人享有,它具有聯合受益和共同消費的特點。二是非排斥性,就是在消費過程中所產生的利益不能為個人獨享,要是排斥他人,在技術上做不到成本也很高。三是非競爭性,就是一個人對公共產品的享用,不會排斥他人同時享用,也不會因此減少他人享用的數量和質量。

自然壟斷和外部性為國有資產的產生和存在提供了最合理的解釋。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主要是通過市場來進行的。市場是一種有效的運行機制,但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不是萬能的,市場機制也具有本身固有的缺陷,即經濟學所說的“市場失靈”和“市場缺陷”。尤其是由于自然壟斷和外部性的影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某些方面是缺乏效率的甚至是無效的。正是由于“市場失靈”的影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以市場為主要的資源配置方式的同時,也需要財政配置作為彌補市場缺陷的手段,即需要政府的宏觀調控。政府的資源配置和宏觀調控,主要是通過提供公共產品來進行的,政府要提供公共產品,就需要投入資本,從而形成國有資產。

二、公共產品與國有資產管理的范圍

查看全文

公共產品與國有資產的評價詮釋

【摘要】由于存在國有企業所有者缺位,企業法人治理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對國有資產管理進行績效評價一直是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如果對國有資產管理績效無法進行有效的評估,就難以對國有資產的管理者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本文將從公共產品角度來探討國有資產管理的績效評價問題。

【關鍵詞】公共產品;國有資產;績效評價

一、公共產品與國有資產的形成

公共產品是指消費中具有非排斥性和非競爭性的產品,它的效用不可分割。它有三個基本特點,一是效用不可分割性,是指公共產品本身的效用是為整個社會成員所共享,在技術上不可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別歸個人享有,它具有聯合受益和共同消費的特點。二是非排斥性,就是在消費過程中所產生的利益不能為個人獨享,要是排斥他人,在技術上做不到成本也很高。三是非競爭性,就是一個人對公共產品的享用,不會排斥他人同時享用,也不會因此減少他人享用的數量和質量。

自然壟斷和外部性為國有資產的產生和存在提供了最合理的解釋。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主要是通過市場來進行的。市場是一種有效的運行機制,但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不是萬能的,市場機制也具有本身固有的缺陷,即經濟學所說的“市場失靈”和“市場缺陷”。尤其是由于自然壟斷和外部性的影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某些方面是缺乏效率的甚至是無效的。正是由于“市場失靈”的影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以市場為主要的資源配置方式的同時,也需要財政配置作為彌補市場缺陷的手段,即需要政府的宏觀調控。政府的資源配置和宏觀調控,主要是通過提供公共產品來進行的,政府要提供公共產品,就需要投入資本,從而形成國有資產。

二、公共產品與國有資產管理的范圍

查看全文

評估國資產管理績效建立激勵體制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公共產品與國有資產的形成;公共產品與國有資產管理的范圍;公共產品與公共領域中國有資產管理的績效評價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公共產品是指消費中具有非排斥性和非競爭性的產品,它的效用不可分割、自然壟斷和外部性為國有資產的產生和存在提供了最合理的解釋、政府應主要承擔提供純公共產品或準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責任、純公共品領域中的國有資產管理績效評價、公共項目資產管理收益的確定比之于一般企業資產管理收益的確定要困難得多、比較明確地判定該企業的成本管理是不理想的、準公共品領域中的國有資產管理績效評價、準公共品是指那些具有不完全的非競爭性和非排斥性的物品和服務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由于存在國有企業所有者缺位,企業法人治理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對國有資產管理進行績效評價一直是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如果對國有資產管理績效無法進行有效的評估,就難以對國有資產的管理者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本文將從公共產品角度來探討國有資產管理的績效評價問題。

【關鍵詞】公共產品;國有資產;績效評價

一、公共產品與國有資產的形成

公共產品是指消費中具有非排斥性和非競爭性的產品,它的效用不可分割。它有三個基本特點,一是效用不可分割性,是指公共產品本身的效用是為整個社會成員所共享,在技術上不可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別歸個人享有,它具有聯合受益和共同消費的特點。二是非排斥性,就是在消費過程中所產生的利益不能為個人獨享,要是排斥他人,在技術上做不到成本也很高。三是非競爭性,就是一個人對公共產品的享用,不會排斥他人同時享用,也不會因此減少他人享用的數量和質量。

自然壟斷和外部性為國有資產的產生和存在提供了最合理的解釋。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主要是通過市場來進行的。市場是一種有效的運行機制,但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不是萬能的,市場機制也具有本身固有的缺陷,即經濟學所說的“市場失靈”和“市場缺陷”。尤其是由于自然壟斷和外部性的影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某些方面是缺乏效率的甚至是無效的。正是由于“市場失靈”的影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以市場為主要的資源配置方式的同時,也需要財政配置作為彌補市場缺陷的手段,即需要政府的宏觀調控。政府的資源配置和宏觀調控,主要是通過提供公共產品來進行的,政府要提供公共產品,就需要投入資本,從而形成國有資產。

查看全文

優化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對策

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概述

所謂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是指歸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占用和使用,并以法律的形式確認為國家所有的資產。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是國有資產構成中的核心,一般可分為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和無形資產三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就是通過對資產配置、使用和處置三大環節,實現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有效管理。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質量和水平,直接影響了國有資產的利用率,關系著行政事業單位各項事業的健康、平穩發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有利于推進行政事業體制改革。目前,我國正處在行政事業體制改革的關鍵階段,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改革是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改革的關鍵。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不斷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才能不斷優化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使之得到合理利用,從而最大限度地防止國家財產的損失。因此,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有助于推進我國行政事業體制的改革。二是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有利于公共財政職能的發揮。在新的形勢下,加強對公共財產管理,對已有的公共財產進行有效的配置,是當前社會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從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來源來看,多半來源于國家的財政投入。所以不斷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公共財產的管理,使其資源配置更為科學、更為合理,從而為社會公共服務以及社會發展提供必要的經濟支持。三是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有助于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在新的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已經成為我國各級行政事業單位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而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是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提升資產管理能力,無疑在很大程度上能改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現狀,提升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

二、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現狀考察

(1)資產管理意識薄弱,資產使用效率低下。就目前而言,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中,還存在明顯的不夠重視、管理意識薄弱的現象。具體表現為:首先,“重占用,輕管理”,認為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是用來滿足單位辦公以及工作開展的需求,是不需要進行管理的。其次,對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必要性認識不足,使得單位的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脫節。另外,由于資產管理意識薄弱,再加上單位資產存在多樣性,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出現了嚴重的資產利用率低下的現象,如重復購置、閑置浪費等。(2)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監督。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的資產管理制度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監督手段。甚至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并沒有制定相關的資產管理制度,以至于單位在資產的分配、管理、處置中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另外,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資產管理過程中,缺乏必要的監督。這集中表現在三方面:一是內部監督缺失。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監督機制不健全、監督人員短缺,無法有效行使監督職能。二是外部監督缺失。這主要是指政府部門監督不力,政府審計部門、財政部門、單位主管部門在監督上分工不明確,以至于在實際監督工作中出現“真空地帶”。三是審計部門每年的審計工作重點是財務收支狀況,而忽視了對資產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檢查核實。(3)資產經常出現賬實不符的情況。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過程中,經常出現賬實不符的現象,如:有物無賬、有賬無物、賬實不符等。由于嚴重的賬實不符,導致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無法真實反映出單位資產的數量以及變化情況。(4)資產處置不規范。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處置,必須按照相關的規定,先向有關部門進行報批,得到批準之后,才能對資產進行處置。但實際中,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處置往往帶有很大的隨意性,例如擅自報廢固定資產。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中,缺乏一套嚴格、規范的資產管理處置方式。

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措施

(1)增強資產管理意識,不斷提升資產利用率。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轉變管理觀念,摒棄“單位資產國家買單”的想法,不斷增強資產管理意識。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從單位的領導開始,實現從領導到職工,層層提升單位資產管理意識,從根本上認識到加強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同時,還要將單位的資產管理與單位領導的政績掛鉤,領導重視了,才能更好地約束職工。最后,還要對行政事業單位所有人進行思想教育,不斷提升其責任感,強化“主人翁”意識,這樣才能有效杜絕重復購置、閑置浪費現象,不斷提高資產的利用率,優化單位資產管理。(2)健全資產管理制度,完善監督體系。健全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制度,是加強資產管理的重要舉措。其中最關鍵的是構建資產管理的內控制度,要明確規范資產管理的每一個環節,以及資產管理的流程,對資產管理過程進行有效控制。此外,還要加強監督體系的建設。首先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要明確資產管理部門、財務部門以及資產使用部門的職責和權限,使其相互監督、制約。其次,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督體系。例如,制定資產監督方面的法律,強化財政監督,把審計、監察部門納入到監管體系中,形成多方合力,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進行動態監管。(3)堅持固定資產賬實相符的原則。在進行資產管理過程中,要始終堅持賬實相符的原則。對固定資產實施驗收制度,對醫院購入的固定資產,都要由設備科的人員進行驗收,由設備科人員和該項固定資產的使用部門一起簽字確認以后,上交財務科進行該項固定資產的賬目處理工作。固定資產的使用部門應當建立固定資產的二級明細賬戶并建立固定資產卡片,以便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核對。(4)規范資產處置行為。首先要明確資產處置的范圍;其次,規范資產處置的流程;再次,要設定一定的資產處置標準,當資產處置標準超過規定的處置標準時,要報上級部門進行審批。而對于在規定的處置標準之內的資產進行處置時,也要嚴格按照資產處置流程進行;最后,要明確責任,加強監督。

查看全文

行政事業資產防范管理論文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水平的措施等進行講述,包括了資產配置不合理,人均資產相差懸殊,苦樂不均現象嚴重、資產使用效率低下、管理狀況不容樂觀、切實理順管理體制,強化管理職能、創新管理機制,推動資產管理科學發展等,具體資料請見:

【摘要】本文簡要分析了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進的措施。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建設

加強和規范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必然要求。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改革,構建一個產權明晰、配置合理、處理規范、管理有序,確保國有資產安全完整、充分發揮效能的國有資產監管模式,才能更好地保障行政事業單位認真履行職能,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促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順利發展奠定基礎。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方面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文章對此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1.資產配置不合理,人均資產相差懸殊,苦樂不均現象嚴重。長期以來,行政事業單位辦公用房、公務用車等國有資產的不同地區、不同級次、不同部門、不同單位之間的配置水平差距較大;資產配置與預算管理脫節,缺乏約束,一些單位不顧實際需要,互相攀比,重復購置或盲目追求高標準、高性能,超編、超標配置使用資產。

查看全文

國資管理革新實踐與探討

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對于提高公共資源使用效益,促進社會經濟資源最優配置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浙江省義烏市按照資產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的要求,著力健全機制、完善機構、規范操作,積極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改革。

(一)健全機構,推進資產專業化管理

義烏市按照資產所有權與使用權相分離的原則,推行“統一產權、集中管理、授權使用”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專門組建了日常管理執行機構——市公共資產管理中心,與市機關財務管理核算中心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建立了“財政局—公共資產管理中心—資產占有使用單位”三層管理模式,實現“橫向到邊”的三級聯管體制。財政局作為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職能部門,對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實行綜合管理;公共資產管理中心作為樞紐,負責日常管理和監督,并代表政府統一行使產權所有人身份;占有、使用單位負責本單位及下屬單位占有使用的資產實施具體管理和監督。這一模式進一步理順了各部門的管理職責,資產管理職能分工更加科學,實現了資產的專業化管理。

(二)明晰產權,推進資產法制化管理

產權明晰是資源最優配置的前提。義烏市切實轉變國有資產管理理念,從過去主要依靠行政方式管理向依靠法律手段管理轉變。建章立制,先后出臺了《行政事業資產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文件,從制度上規范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統一產權登記,于2009年3月全面部署和開展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統一登記工作。公共資產管理中心代表各行政事業單位向市國土和房管部門申辦所有權及相應土地使用權。明晰產權,明確規定公共資產管理中心代表市政府行使行政事業單位房屋及建筑物、土地等資產的所有人身份,并統一對外實施投資、資產出借、處置和調劑等權利,而行政事業單位僅享有占有、使用權。

(三)依托信息,推進資產精細化管理

查看全文

實地調研國資產管理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貴州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現狀與問題分析;成因分析;經驗介紹;對策建議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國有資產一般分三類:經營性國有資產、非經營性國有資產和資源性國有資產、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是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的主體、貴州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是由財政部門負責、因為這次資產清查是由各單位上報,可能會出現經營性資產瞞報問題、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混亂,收益都落入各單位“小金庫”,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嚴重、非經營性國有資產配置不均,運行效率不高,閑置浪費嚴重、管理體制不順,導致產權不清、出資人缺位、管理目標模糊、管理機制缺乏,不能進行客觀評價,導致資產使用效率低下、統一接收、管理、經營該市本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做好存量管理基礎上更要管好增量部分,開展績效評價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擁有大量的國有資產,由于體制等原因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管理。隨著企業國有資產管理的理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問題被提上歷史日程。各地都不斷探索新模式來進行管理。探討貴州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如何管理已刻不容緩,但研究基本處于空白。通過實地調研,從貴州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現狀入手,分析總結存在的問題,形成的根本原因,借鑒其他省份的先進經驗提出建議對策,希望能對加強貴州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有所幫助。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性國有資產非經營性國有資產

國有資產一般分三類:經營性國有資產、非經營性國有資產和資源性國有資產。非經營性國有資產,不以營利為目的,不參與市場經營,不直接參與生產和流通過程,用于政府公共管理和為公共事業服務的資產。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是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的主體,但是行政事業單位除了擁有為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務、行使權力所必須掌握的非經營性國有資產外,還擁有一部份經營性國有資產如賓館等。而非經營性國有資產里面除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還包括社會大眾共同占有的公共設施和公共工程等國有資產[1]。所以一定要注意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跟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的區別,不能把兩概念簡單等同。本文研究的貴州省行政事業單位擁有的國有資產包括非經營性和經營性國有資產兩部分。

一、貴州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現狀與問題分析

貴州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是由財政部門負責。2006年財政部要求進行全國范圍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大清查,以2006年12月31日為資產清查基準日,貴州省行政事業單位擁有國有資產282.45億元,其中凈資產194.12億元。資產構成:流動資產占47.33%,固定資產占52.25%。行政單位財政供養人數為17.3萬人,事業單位財政供養人數為6.9萬人。行政單位附屬未脫鉤經濟實體有72個,財政補助事業單位有66個、經費自理事業單位由67個、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有68個。固定資產中,土地、房屋及構建物所占比例最大為72.29%,其次為交通運輸設備為14.26%。出租資產原值為29.2億元,取得年收入為24.7億元,出借資產原值為0.4億元。行政事業單位附屬后勤服務單位情況:資產總額9億元,其中凈資產3.3億元,收入5.7億元,凈利潤-0.8億元,當年實收收益0.1億元。行政事業單位未脫鉤經濟實體情況:資產總額67.7億元,收入57.6億元,凈利潤-9.1億元,當年實收收益0.1億元。(1)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