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培訓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0 21:17:2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法制教育培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法制教育培訓活動意見
為推進全市工商系統依法行政進程,促進全體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人員規范行政行為,實現我局向執法隊伍專業方向發展奠定基礎,促進全年工作目標的實現,及推行法制員崗位資格等級認定作好保障,根據當前形勢和上級的要求,結合我局實際現就我市工商系統2013年法制教育培訓活動提出如下意見:
一、目標和任務
組織開展法制教育培訓活動是依法行政以及提高執法隊伍素質的基礎和前提,是建立執法守法、高效廉潔執法隊伍的客觀需要。全市工商系統全體法制及相關執法人員都要通過法制教育培訓活動的深入開展,全面、準確地理解今年開展法制教育培訓的精神實質,全身心投入局組織的各項法制教育與培訓活動,通過法制教育與培訓,切實提高專業執法的能力,增強學法用法和依法行政的自覺性。
二、范圍對象
法制教育與培訓活動的參加對象為:本市工商系統內全體法制工作人員和執法人員。
三、教育與培訓內容
農民工法制教育培訓強化措施
一、我國農民工法制教育培訓的實踐
當前,各地各部門把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放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突出位置上,明確工作職責,細化工作任務,強化工作力度,使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有力推動了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不斷發展。天津、江西、山東、廣東等省(市)把農民工列入“五五”普法規劃重點普法對象。吉林省律師協會成立了吉林省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為此配備4名專職律師,面向廣大農民工開展法律咨詢與服務工作,深受廣大農民工的歡迎。河南省明文規定了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經費標準,保證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落到實處。2007年5月,江蘇省司法廳會同省委宣傳部等13個職能部門,在全國率先出臺了《關于加強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機制,明確全省農民工就業前要接受不少于4學時的法制教育,就業中每年接受不少于4次6學時的法制教育。2007年6月22日,江蘇省司法廳、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等部門在徐州舉行了首批地市農民工輸出地與輸入地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合作協議簽字儀式,指導協調省內的徐州與無錫、宿遷與蘇州二對地級市的司法行政機關、勞動社會保障機關簽訂了《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合作協議》,加強農民工輸出地與輸入地之間的聯合,建立農民工流動到哪里,法制宣傳教育就覆蓋到哪里的有效機制,形成農民工輸出地與輸入地法制宣傳教育的同頻共振,這標志著江蘇省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合作新模式正式運行。江蘇省內農民工輸出地與輸入地這種法制宣傳教育對我國農民工的教育培訓具有一定的借鑒和啟發意義。我國在對農民工教育培訓時有關專業技術的內容比較豐富,而對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主要就是在農民工上崗前進行的教育培訓中學習《勞動法》、《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法制宣傳教育培訓內容相對簡單。為此,為了更好地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有必要豐富農民工的法制教育培訓內容。
二、對農民工法制教育培訓內容
(一)加強對農民工法律意識的教育培訓
要守法就得懂法,而懂法就得學法。文化程度的高低,知識的多寡,受教育的多少,直接影響到人們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人們法律素質的高低與其文化程度成正比,即文化程度越高,其法律素質和法律意識水平就越高;反之,其法律素質和法律意識水平就越低。農村成人受教育少、文化程度低,多為小學、初中畢業,再加上無法接受正常的法制教育,各種法制宣傳也很難深入他們之中,大多數人不知法為何物,對法律更是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導致他們的法律意識普遍淡薄,不懂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甚至常常已經觸犯了法律,自己還不知道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和嚴重后果,不清楚自己應負的法律責任。法律意識的淡薄導致了當他們受到不法侵害的時候,他們會選擇“私了”,卻不會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權益,甚至采取“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舊俗,采取違法犯罪的行為方式處理問題,往往自己實施了違法犯罪行為還不知道行為的危害性。農民工對法律是否信仰,法律是否得到農民工的普遍敬重認同,是農民工主觀上是否愿意接受法律教育的關鍵因素。從理論上講,法律信仰是社會主體對法的一種特殊的主觀把握方式和在理性認識基礎上油然而生的一種神圣體驗,是對法心悅誠服的認同感和依歸感。法律信仰是無形的,卻是在真正地發揮作用的深層次問題,法律不僅是一種制度、一種秩序和一種統治工具,而且更重要的是法律本身隱藏著一種公正的價值,代表了一種理想信念和文化力量。只有外在的法律訴之于人性,符合人的心理或情感,并從內心敬重法律、信仰法律時,法律才會真正發揮作用。[2]一般來說,對法律的認知是對法律信仰和依賴的前提,較高的法律認知水平有利于形成正確的法律信仰和法律依賴感;法律的信仰是法律意識的核心,直接反映公民法律意識的強弱。我國農村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而中國的傳統文化則以儒家學說為思想根源,強調人治而輕視法治,漠視法律的地位和作用。這種農村一直以來以宗法觀念為中心,強化“人治”傳統,視法律為統治工具,與法治所要求的全社會樹立法律至上、權利本位、權力制約和公正、平等等法律理念相違背。特別是現實生活中的“權大于法”的思想根深蒂固,農民工認為法律沒有什么作用或者法律不是給他們這些人服務的,形成了“法律無能”的意識。[3]很多農民工覺得上法院“打官司”不是維權的手段,特別是涉及“民告官”案件問題上更是望而卻步,許多本可以通過法律訴訟、司法調解等法律途徑解決的問題,演變成了信訪問題。加強法制重要的是要進行教育,根本問題是教育人?!侗本┬鋮^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調查報告》中顯示有50%的農民工認為當前普法工作最重要的是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4]因此,加強法制教育,形成崇尚法治的價值觀。農民工法律意識、法律素質的提升,是實現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農民工普法教育的首要目標是提升農民工的法律素質,通過普法教育使農民工樹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要求的法律觀念,使農民工學習法律、相信法律,遵守法律,在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充分展現新生代農民工勇于用法律維護、捍衛自己合法權益的堅強決心。同時,通過普法使農民工懂得權利與義務的關系,自覺遵守現行法律法規,并用實際行動捍衛法律的權威。
(二)加強憲法中有關公民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的教育培訓
國土資源法制教育工作方案
國土資源法制教育活動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和全國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嚴格執行《行政許可法》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鞏固土地市場秩序和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秩序治理整頓取得的成果,推進依法行政,國土資源部研究決定,于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在全國國土資源管理系統,圍繞完善體制、提高素質,嚴格管理、依法行政,開展國土資源法制教育活動,確保國土資源管理新體制、新機制的有效運行。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法制教育活動的指導思想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總理在全國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曾培炎副總理在聽取部分省市對《決定(代擬稿)》意見時的講話及相關配套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土地管理和礦產資源管理的法律法規。通過開展以依法行政為主要內容,以培訓、教育、考核、檢查為主要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動,深化對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重大決策的理解和認識,自覺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上來,進一步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重點解決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和濫用行政權力侵犯農民合法權益等問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執法監督水平。 法制教育活動要按照統一部署、分級負責、分層培訓、考核檢查的原則組織實施。 (一)統一部署。法制教育活動,由部統一規劃、統一內容、統一教材、統一考核檢查標準。 (二)分級負責。法制教育活動,實行部、省級及省級以下分級負責。部負責制定全國國土資源管理系統法制教育活動的總體方案,組織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部直屬事業單位司局級干部和部機關公務員的法制教育培訓,培訓師資和骨干。各?。▍^、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和部各直屬事業單位負責制定本地區、本單位法制教育活動方案并組織實施。 (三)分層培訓。法制教育活動,要針對各級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和管理人員的不同特點,分別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因人施教,突出重點,注重實效。通過集中教育培訓,要把國土資源管理系統的管理人員普遍輪訓一遍。 (四)考核檢查。考核,主要是自上而下,對各級領導班子進行考核,落實責任。檢查,主要是執法檢查,對國務院《決定》下發后頂風違紀的要嚴肅查處,該處分的一定要處分,該追究法律責任的一定要追究法律責任,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 在開展法制教育活動中,要把培訓、教育、考核、檢查四個環節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體,相互促進。 二、內容和形式 (一)法制教育培訓的主要內容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國土資源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決定》及相關配套規章制度,國土資源管理法律法規,適應可持續發展需要的國土資源管理業務知識和市場經濟知識等。 教育培訓采取輔導講座(面授或光盤)、專題研究、討論交流等形式。 (二)考核檢查的主要內容是: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貫徹落實《決定》的情況,執行國土資源管理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的情況(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等情況)。 考核檢查采取命題考試與工作檢查、自查與上級考核相結合的方式。 三、步驟和時間 此次法制教育活動分三個階段實施。 (一)集中學習階段(2004年11月15日至12月31日)。 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在初步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掀起學習的高潮。加深對黨中央、國務院指示的理解,熟悉《決定》的各項要求和國土資源部《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的通知》精神,學習相關法律和配套的制度規定,保證令行禁止,防止“反彈”。各地區、各單位要采取自學和輔導相結合的形式,集中一段時間,搞好學習活動。各?。▍^、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學習情況要在廳局長會議上進行匯報。 (二)教育培訓階段(2005年1月2日至7月31日)。 根據國務院“要深入持久地開展土地法律法規的學習教育活動”的要求,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繼續開展經常性、規范化的教育培訓活動,要與貫徹落實《決定》,深化改革的要求,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和集約用地相結合。 部舉辦2期~3期部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司局級干部培訓班;舉辦1期~2期部機關公務員法制教育專題講座;舉辦1期~2期省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師資骨干培訓班,幫助各?。焻^、市有效組織開展法制教育活動。 各省(區、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和部各直屬事業單位,負責組織開展并指導檢查本地區、本單位的法制教育活動。 (三)考核檢查階段(2005年8月1日至10月31日)。 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組織對本地區、本單位的法制教育活動進行自查,在此基礎上,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對省以下法制教育活動進行檢查,并于2005年9月30日前,將開展法制教育活動情況書面報部法制教育活動辦公室。10月,部組成法制教育活動考核檢查小組,對各?。焻^、市進行考核檢查。 四、組織與領導 (一)提高認識,統一思想。黨中央、國務院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高度重視,并賦予了國土資源管理參與宏觀調控的重要職能。在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下,開展國土資源法制教育活動,對于全面推進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提高各級國土資源管理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與“四五”普法相結合,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動員活動,充分認識這次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嚴密組織,加強領導。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健全組織,切實加強對法制教育活動的領導。從開展法制教育活動的全局出發,結合本地區、本單位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 (三)推廣經驗,解決問題。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能,在工作中注意及時發現、糾正問題,并總結宣傳典型經驗,把這次教育活動,作為深化改革、健全法制、改進作風、更新觀念、提高能力、服務大局的大事來抓,堅持求真務實,不搞形式,不走過場,爭取使這次法制教育活動達到預期的效果。 法制教育活動由部黨組統一領導,成立由部領導任組長、部機關有關司局負責同志任副組長的法制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設立部法制教育活動辦公室(設在人事教育司),人事教育司司長兼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法制教育活動的組織實施。 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也要成立法制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組織制定本級法制教育活動方案,做好相關準備工作。
廉政建設干部法制教育研究
摘要:推進干部法制化管理,是黨管干部原則的重要內涵。加強干部法制教育,是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在抓好政治理論學習的過程中,高校須重視干部的法制教育,引導干部爭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表率,提升依法治校的能力,推動學校治理體系的完善。
關鍵詞:廉政建設;高校干部;法制教育
一、高校加強干部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強干部法制教育是大勢所趨。2014年,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研究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堅持把領導干部帶頭學法、模范守法作為樹立法治意識的關鍵,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這說明,加強領導干部法治教育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重大意義。2015年中共中央組織部出臺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明確要求,各級黨委(黨組)和有關部門要切實推進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科學化、制度化、現范化,真正把培養造就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的任務落到實處。在全面推行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高校各級領導干部和教師重教學科研、重業務知識,輕學法用法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運用法律解決改革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的能力,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要求相比,與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相比,與現代大學的標準相比,都還存在較大差距:一是一些高校黨委行政對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重視不夠。二是一些高校干部工作學習矛盾比較突出。三是一些高校干部教育培訓形式比較單一。四是一些高校干部教育培訓管理監督和激勵約束機制不夠完善。(二)加強干部法制教育是形勢所迫。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推進,高校與社會的交融、市場經濟活動越來越多,在快速健康發展的同時,權錢交易、學術腐敗、貪污受賄,師生違規等現象在個別高校時有發生,有的高校其至出現群體化的違法違紀。查閱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2017年,全國高校有26名領導干部受到執紀審查和黨紀處分。2018年伊始,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通報了全國高校年度首例廳官違紀案件,江蘇警官學院原副院長倪興余被立案審查。這一方面說明高校反腐倡廉的形勢依舊十分嚴峻,任務依舊非常艱巨,反腐工作依舊刻不容緩!另一方面說明高校干部的法律意識亟待加強。高校干部違法違紀屢查不絕的現象絕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高校干部不學法、不懂法,依法辦事的底線意識缺失。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加強干部法制教育勢在必行。加強法制教育,提升法律意識,是保護培養高校領導干部的重要指施,是推動高校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抓手。當下,一場曠日持久的反腐斗爭正在全國深入開展,正如原教育部黨組成員、原中央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組長王立英所言:高校絕非一片凈土,違規違紀問題仍然嚴重。原本安靜平和的象牙塔里,一場反腐風暴正在展開。
二、高校加強干部法制教育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治校水平。習曾指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當前,一些高校在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上的不足,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領導干部對依法治校的重要意義認識不夠,運用法律解決問題和矛盾的能力不足。黨的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代,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和政治文明建設將進一步深入推進,高等教育改革也將不斷深化,高校發展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發展理念、發展方式也應順時而定。加強干部法制教育,可以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加快現代大學建設,發揮法制在學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學校治理法治化、科學化水平。(二)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2016年,中央做出了建設雙一流高校的重大決策。雙一流建設涉及一系列的建設任務,其中,選對用好干部是雙一流建設的組織保障。因此,加強法制教育,促進干部隊伍“講政治、懂教育、善管理、敢擔當、作風正”,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激發一切有利于雙一流建設的積極因素。以后,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的三十年。新時期,加強對高校干部的教育培訓,能夠打造一支懂教育、善管理、黨性強、業務精的干部隊伍,是高校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教育改革,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保證。(三)有利于黨風廉政建設。在依法治校的大背景下,在反腐倡廉形勢仍然嚴峻的大形勢下,高校干部管理面臨全新的要求和挑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任重道遠。近年來,在社會轉型、經濟轉軌過程中,高等學校不再是凈土,高校中的部分干部出現了腐敗問題。縱觀近幾年被查處的案件可以發現,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高校參與市場活動的機會越來越多,除了學術腐敗,招生、科研經費、后勤基建、人事聘用、財務管理、物資采購、校企合作等方面已經成為腐敗高發領域,負面影響極為嚴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關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進程,高校干部管理的各個環節都負有反腐倡廉的責任,因而高校的干部教育培訓也肩負著反腐倡廉的政治任務。高校干部的法制教育培訓能起到指示、警醒和引路的作用,使高校的干部從自己的工作性質、業務特點出發,不僅能促進其業務上精通,也能促進其政治上堅強,作風上優秀,成為遵紀守法的表率和楷模。所以,切實加強高校干部法制教育培訓,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先進理論、中國特色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識武裝干部,用一切人類的先進文化知識不斷充實干部,有利于促進新時期高校黨的黨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意見
各中小學、幼兒園、成職校、直屬單位:
年,教育系統的法制宣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市、區法宣辦的工作要求,通過深入細致、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工作,進一步提高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法律素質,提高青少年學法用法意識和用法保護自己和他人權益的意識和能力,減少青少年的違法犯罪率,不斷拓展普法宣傳的成效,為教育事業的和諧、穩定發展貢獻力量。
一、加強法制理論學習,提升教育系統教職工素質
通過開展法律法規的培訓、講座和學習活動,進一步形成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意識和能力,切實提升教育系統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法律素養。
1、黨委中心組學法。深入開展黨委中心組學法活動,做到每季不少于一次,09年學習的主要內容為《憲法》、《行政許可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等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法律法規,在全局帶頭營造濃厚的學法氛圍。
2、機關干部的法制教育。機關干部的法制教育采取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的形式。年內組織兩次專題法制教育輔導講座;認真完成“市干部在線學習城”公務員法制教育培訓課程;新增執法人員參加市政府法制辦舉辦的執法人員培訓班,已有執法證的人員繼續參加區政府法制辦組織的再教育培訓,不斷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
教育局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計劃
各中小學、幼兒園、成職校、直屬單位:
年,教育系統的法制宣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市、區法宣辦的工作要求,通過深入細致、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工作,進一步提高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法律素質,提高青少年學法用法意識和用法保護自己和他人權益的意識和能力,減少青少年的違法犯罪率,不斷拓展普法宣傳的成效,為教育事業的和諧、穩定發展貢獻力量。
一、加強法制理論學習,提升教育系統教職工素質
通過開展法律法規的培訓、講座和學習活動,進一步形成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意識和能力,切實提升教育系統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法律素養。
1、黨委中心組學法。深入開展黨委中心組學法活動,做到每季不少于一次,年學習的主要內容為《憲法》、《行政許可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等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法律法規,在全局帶頭營造濃厚的學法氛圍。
2、機關干部的法制教育。機關干部的法制教育采取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的形式。年內組織兩次專題法制教育輔導講座;認真完成“上海市干部在線學習城”公務員法制教育培訓課程;新增執法人員參加市政府法制辦舉辦的執法人員培訓班,已有執法證的人員繼續參加區政府法制辦組織的再教育培訓,不斷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
青少年法制教育實踐與研究
一、加強調研,完善法制教育組織機構
(一)摸排調研
進一步了解了漢沽青少年思想現狀,形成調研報告,提出合理建議,為下一步工作措施的制定提供有效參考。
(二)推進“面對面”活動深入開展
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青少年事務工作中心、工作站、聯絡站工作職能,以法制教育為主題,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法律工作者與青少年開展交流談心活動,更好地了解青少年心聲,代言訴求,不斷豐富青少年社會法制教育工作內容。
(三)組建青少年法律服務中心(站)
根據地法制教育啟發
一、抗日根據地法制教育的目的
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與日本侵略者之間的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為了打敗日本侵略者,贏得中華民族的獨立,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此,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制定、頒布了法律法規,其目的是為動員全體人民,進行抗日,并爭取抗日之勝利。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抗日十大綱領和相關根據地法規對此有明確之規定,如《陜甘寧邊區抗戰時期施政綱領》明確規定立法之宗旨就是:“本著擁護團結、堅持抗戰、爭取最后戰勝日寇的方針”[1](P31)。第八條更具體規定各種自由權之目的是“扶助人民抗日團體與民眾武裝之發展,提高人民抗戰的積極性”[1](P32)。即使是改良人民生活的法律法規,也是旨在“使抗日力量無限地提高”[2](P319)。但“徒法不以自行”,根據地法治之目的實現需要通過法制教育,為大眾學習、接受,而后認同、遵行。因此,根據地法制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要動員一切力量進行抗戰。盡管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并沒有明確使用“法制教育”的概念,而使用傳達、宣傳等概念,但確實有法制教育活動,只不過它滲透到總體的宣傳活動之中。
二、抗日根據地的法制教育活動
法制教育活動包含了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基本范疇,體現了誰做,為誰做,做什么,如何做的前后相繼的邏輯關系。
(一)法制教育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
抗日戰爭時期,由于各根據地被分割開,沒有形成適用于所有根據地的統一的法制法規。法制教育的規定也有所不同,但各根據地對法制教育及教育者有相應之明確規定。如有的根據地法制明確規定:“區公署(所)作為縣政府的助理輔佐機構”,其主要職權之一就是“傳達”上級命令、法令等事項[3](P345)。行政村村公所,根據工作需要一般都設有文教宣傳部門,承擔著宣傳根據地法制的任務。各根據地對政府干部的獎勵條件之一是“廣泛宣傳并具體實現邊區施政綱領及政府其它政策法令”[3](P366)。監獄管理制度中堅持教育原則,“主要是組織犯人學習邊區政府的重要法律文件”,如抗日民主政府施政綱領、主要的刑事法規[4](P563)。陜甘寧邊區高等法院在1941年5月10日的《對各縣司法工作的指示》還規定司法人員承擔向普通民眾進行法制教育的義務,規定獎勵的條件之一就是“廣泛宣傳,并積極執行施政綱領和政策法令成績優異者”。根據這些規定,根據地法制教育的教育者主要是政府組織中的區公署(所)、行政村村公所、法院、行政機關、教育機關、監獄管理機關等,它們在自己的業務范圍內承擔著相應的法制教育責任。黨組織依據黨的綱領、政策也是法制教育者。此外,中國共產黨員、干部和其他積極分子也是法制教育的實際擔當者。由于法制教育是為了動員和組織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進行抗戰,法制教育的受教育者就應當是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而就受教育者的具體范圍來說,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中認為是包括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鄉村富農、小地主、學生等在內的“革命營壘”。1937年在《反對日本進攻的方針、辦法和前途》中則使用了“人民”、“人民大眾”的概念,應當同上述“革命營壘”的范圍相同。而在《和英國記者貝特蘭的談話》中,使用了“民眾”概念,指出要“動員社會的下層民眾加進這個統一戰線去”[2](P348)。顯然,此處所言之“民眾”應當是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這些社會下層百姓。1942年《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使用了“大眾”概念,是指“工農兵”。而在根據地法制中,使用得較多的是《陜甘寧邊區抗戰時期施政綱領》(1939)、《陜甘寧邊區保障人權財權條例》等文件中提到的“人民”概念;而《山東省人權保障條例》則使用“國民”概念。雖然使用了不同概念,但根據法制教育的目的和法律依據來說,作為法制教育的受教育者———“大眾”應當是擁護抗日和贊成民主的人,包括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甚至大地主中的部份擁護抗日和贊成民主的人,但主要群體是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從反向來界定,“大眾”應當是除那些與日本侵略者同流合污的人以外的中國人。
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意見
為進一步加強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建立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長效機制,根據“七五”普法規劃精神,現就進一步加強我鎮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省、市、縣有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實施“六五”普法規劃,以化解社會矛盾為主線,以“以外管外”為抓手,以“加強服務,維護權益,促進和諧”為核心,以“重宣傳、強管理、促防范、抓治理”為目標,緊緊圍繞建設“平安梅花”、“法治梅花”和“和諧梅花”的要求,堅持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相結合,教育、管理、服務、維權相結合,切實加強農民工的法制教育,提高他們的法律素質,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造良好法治環境。
二、基本目標
通過加強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達到以下基本目標:
(一)切實提高農民工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和依法維權、依法經營、依法辦事的能力。
外來務工人員法制教育工作經驗
*區是*經濟特區的發祥地。隨著新一輪的跨越式發展,三資企業的增加,外來人口迅猛增長。目前,外來人口已達*多萬人,是常住人口的近三倍,為我市來廈務工人員最密集的區域。來廈務工人員以其聰明才智與辛勤勞動,給*經濟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為*區實現經濟三大步跨越做出了貢獻。但同時,也給社會治安、就業、城市管理、計劃生育等諸多方面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和沖擊。因此,*區在對待來廈務工人員實行“歡迎、引導、服務、管理”的同時,還把努力提高來廈務工人員的整體綜合素質和法制觀念,作為處理好改革開放與社會穩定關系的重要的社會工程來抓。
一、更新觀念,完善機制,確保來廈務工人員法制教育的制度化
為使來廈務工人員法制系統教育活動得到貫徹落實,我們在已往制定的《關于開展全區外來人口法制系統教育的實施意見》和開展“四個一”(即一本法律書、一堂法制課、一次法律考試、一本普法合格證)普法教育工程的基礎上,制訂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外來人員法制教育的工作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學習內容、方法步驟和工作要求,明確實行“誰用工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責任制,即治區辦負責編寫教材,培訓骨干和處理日常事務;轄區市屬“三資”企業由各企業負責,特區勞務公司負責監督落實;區屬“三資”企業由用人單位和主管部門共同負責;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由工商部門負責。明確企業、主管部門及相關職能部門的工作職責,形成較為完善的教育管理責任機制,保障整個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貼近實際,編印教材,為來廈務工人員提供及時適用的學習材料
普法實踐給了我們深刻的啟迪,普法不僅是法律知識的傳播,更主要的是法律意識和法律理念的培養,法制宣傳教育的內容,應以滿足來廈務工人員對法律的要求作為根本的出發點。我們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進城務工人員在日常生活中反映出的普遍規律問題,提出了“權利義務并重,服務管理結合”的法制教育思路,加大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
*年,我們結合區情,組織編寫了《*區進城務工人員法律知識讀本》的文字和視聽教材,并根據法律法規的變化,先后三次重新修訂?!蹲x本》分社會管理篇(涵蓋如何求職、如何辦理相關證件、*市城市管理等),勞動保障篇(包括如何訂立勞動合同、勞動者的權利義務、最低工資標準、勞動安全、醫療保障等)、婚姻家庭篇(包括婚姻登記、外來人員的計生管理、財產繼承等),社會治安篇(包括《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服務篇(包括如何聘請律師、辦理公證、申請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的受理范圍等),集知識性、實用性、可讀性于一體,使進城務工人員的普法教育內容豐富,貼近實際,系統規范,更具有針對性。幾年來,共印發《*區進城務工人員法律知識讀本》70多萬冊,為來廈務工人員提供了及時適用的法制學習材料,收到了好的社會法制宣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