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消費思考體會

時間:2022-09-25 05:02:00

導語:三公消費思考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公消費思考體會

截至7月20日,98個中央部門中,已有54個部門公布了三公經費。看一個政府是否亂花錢,“三公消費”是最好的鏡照。誰公開了?如何公開的?公開的質量、速度怎樣?中央部門的三公經費公開成了近期輿論的焦點,這里面既有公眾對三公消費逐步揭開神秘面紗的欣喜,也有對公開細節的質疑與期待。

可喜但不滿意的“三公”公示

樂觀的預測是,本周將迎來三公經費公開的高潮。三公消費雖只是預決算公開的一小步,卻是陽光財政的一大步—至少,總算沒有只停留在口頭上,雷聲過后開始有雨點了。知名網評人令狐補充認為,千呼萬喚始公布的三公經費,甫一亮相即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令人喜憂參半。喜的是,公共財政公開透明已成潮流,不可逆也不可擋;而且參差多樣的賬單,不僅讓公眾比較參詳,也可以形成競爭機制,促使各部委在信息透明方面不甘落后,從而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憂的則是,公共財政信息公開化和透明化,還亟待進一步通俗化、明細化、規范化、制度化,并亟須強有力的法律保障,以使陽光財政的明亮和諧得以實現和鞏固。

《云南信息報》也有評論表示,公開三公經費,自然不是為了讓民眾看個熱鬧,而是要讓民眾有效監督政府部門的花錢行為。但在公布三公消費舉步維艱的現實語境下,過于苛求已經公開的中央部門,盲目表達對“三公消費”的整體性焦慮和不滿,顯然也是一種不夠理智的作為,鑒于此,不妨寬待當前的三公消費公開。

“三公”公開當重視公眾情緒與期待

“這幾天我在微博上與一些博友一起跟蹤,并堅持轉發國務院下屬單位本年三公消費的公開情況。”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袁岳日前在《環球時報》撰文表示,從各部委在遵行國務院規定公布期限的情況看,大家就知道預算與決算信息的透明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而且很重要的,就是大家公布了,公眾也有對于它們公布信息不信任的傾向,越拖延越不信任。但是不管怎么說,透過微博表達的公眾情緒與期待值得這些部委重視。

對于公眾對各部委三公消費普遍存在質疑,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20日在《東方早報》撰文認為,其原因在于三公口徑。以公務接待費為例,財政部的數字一出來就遭質疑,網民說:在北京,財政部會請誰吃飯,還不都是別人買單。外事接待經費如何處理?民政部、商務部與眾不同,單獨列出。公布三公時口徑不僅要統一,而且宜大不宜小,口徑大了,更符合實事求是的原則,老百姓也會覺得數字更加可信。不能將一些真實信息隱藏在壓縮的數字之中。

《南方都市報》20日刊發朱述古的評論坦言,近來國家部委密集的三公支出數據,讓公眾看到的不是明確的答案,而是一道撲朔迷離的謎題。時下各部委公布的三公經費,只是經費管理的末端,而不是始端和中端。經費管理是一個完整的鏈條,沒有對始端和中端的全面了解,就沒有對末端的正確判別。

地方、國企“三公”經費何時公開

雖說國務院規定的公開大限到來之前,還有很多中央部門尚未付諸行動,但不可否認的是,三公公開這個多米諾骨牌已然開了個頭,三公公開接力棒能傳多遠?

葉青認為,中央機關公開三公絕不能止于公開,之后的目的至少有兩個:一是,在中央機關公開三公的榜樣力量推動下,地方三公公開才是重點,百姓希望看到從中央機關、省級、市級、縣級、鄉鎮街道級的完整三公數字。有的人匡算,從上到下的三公花費是9000億元,筆者希望各級政府用數字來更正這種說法。二是,希望看到國有企業的三公數字。國企的三公浪費已到了讓老百姓難以容忍的地步,有的公司領導享用天價酒,有的公司300多個處級干部享用拿公款辦好車牌、保險的“私車”。類似問題不勝枚舉,不公開行嗎?

中國青年報19日刊發鄭根嶺評論也認為,更有挑戰性的是,地方各級政府部門的三公消費情況能否公開,公開得能否準確、具體并經得起專業機構和社會公眾的拷問。不少地方政府行政領導隨意花錢,迂回曲折的辦法多得是,可說是“花錢不眨眼”。在進一步推進中央部門三公公開的同時,應盡早在地方各級政府全面推開,并確保真實可靠不走過場不作假。

用嚴格制度保“三公”消費公開到位

公開的目的,不僅是讓公眾知道納稅人的錢政府是怎么花的,更重要是通過公開遏制政府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使納稅人的錢用在該用的地方。

可以攻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管的中國經濟導報》19日刊發編輯部時評說,山之石。公開“三公消費”技術上、運行方式上、程序上都不存在障礙,只是還未真正被納入嚴格的運作模式。此次“初體驗”中,超支部門也都是以工作為由回應,一副理直氣壯的模樣。這一點上,不妨借鑒一下香港。香港政府及各部門的財政預算是完全毫無保留地向公眾展示,并接受公眾查詢和質詢。其一個部門在網上公開的財政預算情況、支出情況多達數百頁,細化到一張公務用紙”一張桌椅的維修”并嚴格要求官員開支,一旦超支將被追責。

確保三公經費的亮相不“卡殼”需要嚴格的制度保障:首先,鄧聿文21日在每日經濟新聞》撰文指出。建立硬性約束機制,對不能按時公開的部委以及存在揮霍公款造成浪費的要進行嚴厲問責。其次,立法規定預算公開的內容、方式、主體、時限、說明語言等,并由各級人大對三公消費預算進行審定,確定細化標準,以做到通俗易懂,一目了然。第三,完善預算管理體系,將財政預算內外兩種管理體制統一起來,嚴防地方和部門私設“小金庫”第四,強化人大審查監督的力度,各級人大要承擔起對三公消費的監督責任,同時突出審計獨立監督的職能。此外,還應加強輿論的監督力量。

要解決三公消費難點問題,破解三公消費的難點需作頂層設計。上海交通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執行院長陳憲18日在文匯報》撰文表示。就必須在整個系統內部達成高度共識,尤其是各個政府機構、部門和單位的領導要達成共識。共識不僅僅是必要性”重要性”之類,而主要應是對三公消費相關制度及其有效執行的認識,以及一旦出現各種情形的違規如何分別處理的共同約定—或問責,或追究,總之要以黨紀國法嚴加整肅。達成共識并協力遵循,這一設計的邏輯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