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美術教育體會

時間:2022-11-25 04:32:00

導語:少兒美術教育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少兒美術教育體會

不同民族的內在區別是什么?最重要的在于文化背景的區別。愛琴海岸文化、巴比倫河流域文化與黃河長江流域文化的異彩紛呈的差異性就是最好的印證。在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進程中,世界各個先進國家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基本上是同步的,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時期它會有一個停滯期,假如不以強大的文化底蘊做基礎,這個停滯期將會不斷延長,甚至導致經濟的崩潰。新世紀的國際經濟競爭,最終是一種文化的競爭,因為文化制勝帶來民族榮耀能夠戰勝一切威力。一個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就失去了精神和靈魂。

少兒美術教育,從來都是一個民族共同關注和重視的課題,它關系著民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少兒是文化傳承的核心。有人說,少兒美術教育是“培養藝術家的搖籃”,其實不然,對少年兒童進行美術教育絕不僅僅是為了培養幾個未來藝術家,而是一個如何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提高能力全面發展的重要課題。“能力”具有多方面的含義:一是健康成長的能力;二是獲得文化、技能和分享社會文明的能力;三是不斷創新,改善提高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的能力。美術教育在相當程度上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發展和每個人的全面發展。下面筆者就少兒美育中的幾個實際問題來進行分別闡述。

一、弘揚和傳承民族文化。

古巴比倫以及兩河流域文化受到世界經濟一體化和西方霸權主義的沖擊后,已出現文化斷層,具有5000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現在還在延綿流長。優秀的文化傳統是生物鏈,需要我們一代代的薪火相傳,文化血脈的傳承,應該從兒童抓起。當然,我國經濟騰飛的同時也帶來了以利益為偶像的物質時代,人們在精神生活方面變得浮躁和焦慮不安,缺乏一種對生命意義進行探尋和追求的精神。全球一體化的風潮,使得多樣化的文化變得非常尷尬,不少年輕人追求時尚,對本土文化淡漠,甚至質疑。沒有判斷力的兒童群體,對自己的文化血脈的傳承可能更是一片茫然,這對于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一種負面影響。因此,國家適時地提出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程,及時地搶救和保護了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做為少兒美育工作者,我們要把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貫穿到兒童美術教育全過程。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1)教學中重視人的和諧發展。承認人自身具有發展的潛能,順應少兒的發展規律,在教學內容中加進較多的文化色彩,介紹藝術文化發展史和美學內容。讓孩子們在游戲狀態中進行創作,更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傳統歷史文化的博大和神奇,通過潛移默化的教育,在孩子成長的生命軌跡中,留下頗為深刻的文化記憶。

(2)要注意民間藝術對孩子的熏陶和啟發。利用當地文化資源,比如對秦漢石刻,民間剪紙、皮影,木版年畫,民間泥塑的借鑒,通過參觀、討論、書寫感受,搜集素材,加深對本土藝術美的發現和認知,使得少年兒童對家園和鄉土充滿了感情,也使他們產生了對自己和民族的自信并充滿了希望,這是一種藝術氣質上的積淀,對孩子的一生都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3)讓少年兒童感受大自然。在孩子們領略了都市工業文明的基礎上,讓他們了解自然生態環境、動植物、天文、科技等知識探究,與大自然親密接觸,開闊眼界,拓展創作思維,從鄉土風情和人與自然的和諧交融中汲取靈感。

二、版畫是培養少兒全面發展的一種教育。

什么是少兒版畫?少兒版畫指利用簡便的、適合于少兒又便于少兒操作的材料進行繪制并拓印的藝術形式。其取材廣泛,操作方便,版味濃厚,效果獨特,為少年兒童所喜聞樂見。我們的鄰國日本,版畫教育作為他們成功的教學經驗,在當今世界倍受注目。日本兒童美術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制作版畫。我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少兒版畫教育能更多地培養兒童意志方面的品質,養成鍥而不舍的毅力,動手操作的能力以及一絲不茍的嚴謹風格。版畫首先是教育,其次才是繪畫和技巧,少年兒童普遍都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豐富的想象力,特別是當今發達的信息社會,我們更不能忽視少年兒童潛在的能力和執著的精神。他們年齡雖小,但對身邊的許多事物和現象都有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都有他們自己的見解,而且非常希望能通過動手、動腦來表現自己的創造力。少兒版畫就是要追求自由、自覺、隨心,有序的創作狀態,不能把少兒版畫創作定位為專業版畫創作。其特點是:

(1)版畫需要很強的動腦動手能力。畫、刻、印三位一體,制作過程一環緊扣一環,缺一不可,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手工勞作形式,是培養孩子協調、平衡和預見能力及嚴謹的品格的極好手段。

(2)可以讓孩子怎樣感知美,以及美的差異。哪些美是版畫特有的,比如:印痕美、刀味美、紙紋美等。不同版種表現的美感是不一樣的,比如:凹、凸、平、漏,等各具的不同材料形式美。受過美術教育的孩子,通過他們的眼睛能夠敏銳地感知美和發現美。“藝術是增加感知能力最強有力的手段。”(魯道父·恩海姆)。感知力是兒童美術創作的思維與發展的源泉,敏銳的感知力是人進行創造思維活動的基本能力。

(3)少兒在制作版畫時,材料的豐富性、新穎性、多變性促使兒童迅速地觸摸材料、操作材料,在創作實踐中對各種材料的運用和認識過程正是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鍛煉過程。對孩子進行版畫教育,重要的是培養動手能力、感受能力、整體把握能力,最終要表達對美的認識,對美的創造,張揚每個孩子的獨具魅力的個性。

三、切實提高教師的輔導能力。

我們在觀看一些少兒繪畫展覽時,大家會有一種不約而同的觀感,有些作品一眼就可看出是老師捉筆代刀的,畫面中彌漫著濃濃的成人意識,構圖和技法成熟而平庸,缺少兒童率真、生動的造型和圖式內涵,是小大人畫。另外一些作品大家看了認為語言圖式和內涵是孩子的,只是畫面精致的制作程度好像兒童達不到,應該是老師輔導的結果,但是總體感覺還是名符其實的兒童畫,這就是不同的輔導水平在兒童繪畫創作中的體現。教師的教學過程即是自身修養和輔導水平獲得提高的過程。我們要善于抓住兒童的思維模式,充分尊重兒童獨特的視覺語言形式,保護兒童美術的原創性,按照兒童的心理生理機制以及他們對生活的總體把握因勢利導、循序漸進,運用“順水推舟”的輔導理念,引導孩子們把潛藏在幼小心靈的藝術靈感用繪畫形式表達出來,雖然在畫面制作過程中貫穿著老師的精心輔導,但畫面的語言內質是孩子的。

有些兒童畫很像是大師的手筆,甚至完全可以和現代派大師相媲美,但是孩子們不是真正的大師。因為隨著兒童的年齡增長,心理不斷成熟,本真的、無拘無束的心態漸漸消失,思維逐漸趨于理性化,原來那種童真和原創性也就不復存在了。真正的大師是從“不會到會”,不斷升華至爐火純青,隨著對自我的不斷超越,又從“會到不會”,返樸歸真。我們從大師的作品里看出力圖擺脫構圖、比例、遠近關系,造型構成、線條、筆墨的規定性、審美性、文化性,試圖用一雙未被“污染”的兒童的眼睛來看世界,一雙兒童的手來涂世界。讓我們感受到的是一種“涂鴉式”的表達,以及在這種“涂鴉”過程背后的生命律動和快感。兒童美育還給孩子一個童真,第一線的輔導教師責無旁貸,要不斷提高綜合素質,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首先應該站在一個藝術家的角度,在繪畫藝術領域進行廣泛研究,對繪畫的形式、內容、材料、語言等創作規律有了較深入的了解,具備美術創作的良好技能,美育工作才會有一個扎實的基礎。其次要認真研究前沿性的教學理論成果,不斷學習積累使之形成自我可操作性的教育理論,才能羽翼齊全,展翅高飛。

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號性載體之一,記錄和再現了人類文化和思想的發生、發展過程。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重要的文化行為。隨著時代的發展,少兒美術教育始終應該扮演這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傳承文化,培育健康成長,不斷創新、獨立自律的個體能力發展。記得《學會生存》的作者埃德加·富爾所說:“人類發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豐富多彩,表達方式復雜多樣;使他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公民和生產者、技術發明者和有創造性的理想家,來承擔多種不同的責任。”培養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新時期的高素質人才,就是要發掘潛能,繼承傳統,鼓勵創新,因此我們必須在文化傳承的核心內容前提下探索少兒美術教育的新途徑,達到促使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和諧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