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國慶60周年優秀征文
時間:2022-09-22 08:22:00
導語:中學教師國慶60周年優秀征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運
伴隨著共和國主席在天安門城樓那一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莊嚴宣告,她呱呱墜地降生了。新中國成立時慶典的禮炮聲催生了她的第一聲啼哭。她與共和國同生,她和共和國同歲,她的名字叫國運。父親希望她與祖國共命運,母親盼望她一生有好的運氣。
美、朝戰爭爆發,她的父親與當時新中國許多熱血青年一樣,響應祖國的號召,參加了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她不知道父親在與母親離別時,是否吻過她,也不記得父親是怎樣的一副模樣離開了故鄉。從以后母親總是站在那條通往山外的小路上等待觀望期盼的神情中,她讀出了母親對父親的眷戀,感覺到父親是母親牽掛的一個好男人。戰爭結束,志愿軍凱旋回國,在眾多戴著勛章與紅花歸來的志愿兵中,她和母親卻沒能見到父親的身影。曾與她父親并肩作戰的戰友告訴她們:她的父親為國捐軀了。但他們在打掃戰場的時候,并沒有找到她父親的尸體,也沒能帶回她的父親半點遺物。政府給了她們家撫恤金,她母親成為了烈屬,她成了烈士的后代。
戰爭無情,讓她失去了父親;政府有恩,給了她許多殊榮。
小學里,她是第一個戴上紅領巾的少年,還當上了少先隊大隊長。每次學校開大會,學校推選她當主持人。老師對她寵愛有加,同學們對她關懷照顧。她走到那里,那里就有羨慕的眼光和夸贊的掌聲。
中學里,她是班上第一個加入共青團的人,不久當上了學校團支部書記。雖然她的文化成績并不出類拔萃,可每期的三好學生、優秀干部、優秀團員的榮譽花環總是伴隨著她。不僅如此,她的學雜費全部減免,她享受著全額的助學金。這些都是因為她是一個革命烈士的后代。
高中畢業,她和當時所有的農村學生一樣“社來社去”回到家鄉。勞動不到半年,她就被黨組織吸收為中共黨員,旋即作為“新鮮血液”進了大隊革委會,當上了一名副主任。沒多久,她作為新生力量被推薦進了公社革委會領導班子,當上了一名不脫產的革委會副主任。雖說不脫產,但不少會議與運動幾乎擠占了她三分之二的時間,她沒有飽嘗其他同學那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一顆汗珠子摔八瓣的艱難困苦。她的幸運與榮耀令同輩人仰慕不已。
這時,本土一個與她同齡的男青年闖進了她的情感世界,他的名字叫愛國。他確實算得上一個“帥哥”——1米82的個子,魁梧英俊,多才多藝,籃球場上的中鋒健將,音樂會上的鋼琴王子,他還寫得一手剛勁飄逸娟秀的鋼筆字。她其實長得并不美,甚至還有些難看。她知道他仰慕她的政治榮譽,而她則真正喜愛他才貌雙全。他們戀愛,沒有像今天的青年男女那樣直接裸露,而是嚴格受到了當時政治氣候的約束。雖然彼此心照不宣地目光對視(或叫“含情脈脈”“暗送秋波”吧),但誰也沒有也不敢捅破這層“窗戶紙”。在她的心目中,政治前途要高于愛情。她作為一個烈士的后代,不能辜負黨和人民的培養,不能讓溫情脈脈的資產階級情調腐蝕了自己,更不能過早地將自己捆綁在個人愛情的戰車上。她用理智的閘門緊緊地關牢著情感的洪水,沒有讓其溢出水位線。“勞動鍛煉”剛滿兩年,她被推薦上了中國的最高學府——北京大學政治系學習。而他,雖沒能被推薦上大學,可憑著強健的身體,當上了人民解放軍。在分別的時候,他們在村路口互贈了禮品——一本日記本,一支鋼筆。他在贈送給她的筆記本扉頁上寫著:革命青年心似火,紅色后代志如鋼。他的鋼筆字寫得確實帥氣。她則在送給他的筆記本上也寫著鼓勵他的話:“人民戰士心愛黨,緊跟干革命!”彼此交換后,算是確定了他們已經是無產階級的“革命戰友”的關系了。
雖然社會把國運(她)他們這批人稱之為“工農兵大學生”,可她仍是那個時代的驕子。在大學四年,仍然是她政治田野豐收的季節,她當了四年學生會主席,每期都是三好學生,優秀干部;經濟上,她是大學里最高助學金的享受者。助學金除了購買些日用品外,每月還可以積余十來塊錢。但她的感情生活卻是清一色。那位已經成為軍人的帥哥哥幾乎是一個禮拜給她來一封信。那些海誓山盟而又纏綿悱惻的愛情誓言通過他那遒勁的鋼筆字展示,簡直就象一個個驚天動地的驚嘆號,讓她怦然心動,心旌搖曳,她再無心別戀他人。她拒絕了大學里所有男同學給她火熱的情書和甜蜜的口頭求愛,其中有幾位還是高干子弟,他們也不失兵哥哥那樣的帥氣和儒雅。然而在她心靈中卻牢牢守著兵哥哥那一方圣土,她不能失信于他。后來,帥哥哥復員回鄉,再后來帥哥哥考取了本省里的一所專科學校,卻與班上的一個女同學戀愛了,最后結婚了。她的初戀就這樣流產了。她認為她的人生是政治上的收獲遠遠大于愛情婚姻。
大學畢業,她分配到了一所科研單位。不久,組織上看到她的檔案,她是一個烈士的后代,破格提拔她當上了一名副職領導干部,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副處級干部。而后,她又升為正處級,可謂春風得意,工作十分順利。
1988年春天,她意外地收到了一封來自臺北的信。這是一封尋親信。寫信的人自稱是她的父親。她頓時大吃一驚:她的父親竟然還活著?她仔細認真地看完信,才知道當年她的父親在朝鮮戰場上的死人堆里被美軍發現還有口氣,美軍馬上進行了搶救,她的父親終于從死亡線上活過來了。她的父親傷痊愈后,美軍并沒有將他們這些中國俘虜帶回美國,而是全部遣送到了臺灣。她的父親就在臺灣定居下來。過去幾十年,臺灣與大陸不通音信,多少像她父親這樣的漂泊游子只能隔岸觀望,遙寄對故鄉與親人的思念。大陸與臺灣“四通”以后,她的父親才通過回大陸的朋友打聽到母親與她的消息。有戲文中說:天下突然掉下個林妹妹。而她,老天爺突然歸還她一個父親,這真是讓她驚喜不已。她和丈夫、女兒,捧著父親的信,半天說不出話來,淚花盈滿著眼眶。命運啊,是這樣充滿著變數和離奇。她當即向她那幾十年從未謀面的父親寫了回信,信中傾訴了幾十年來她和母親享受人民政府對烈士家屬優撫待遇,尤其是她從小學到大學一直是政府最高助學金的享受者,沒有人民政府的優撫政策也就沒有她的今天等情況。她還向父親介紹了祖國大陸改革開放的形勢,希望父親在適當的時候回來。她將家里的電話號碼告訴了他。半個月以后,她的父親接到了信,給她打來了電話。電話中她的父親鄉音未改,一口純粹的家鄉方言。“父親啊,多少年來,我和母親只能夢中想念你,多少個清明節和中元節,我們還給你燒過不少紙錢呢。而今,你還健康地活著,這讓你的女兒,你的親人們是多么高興啊!”她感嘆唏噓著。
半年后,她的父親繞道香港,終于踏上了回國的路途。當她與女兒舉起寫著她的父親名字的牌子站在機場口等待的時候,一個穿著白色紳士禮服,戴著禮帽,拄著拐杖的老人向他們走來。這位老人就是她的父親。她走向前,緊緊地抱住他,一時竟忘記了對父親的呼喚。倒是她的女兒甜蜜蜜地叫著他“爺爺!”。這一聲親切的呼喚,頓時讓她的父親淚流滿面,哽咽不止。幾十年的分離,幾十年的思念,頃刻間通過這一聲呼喚,久違的歷史卻變成了美好的現實。他們挽著父親走出機場,坐上了回家的專車。她的父親在臺灣的生活比較富裕,尚有一定的積蓄。當看見他們的家電不多時,便打電話給臺灣的朋友,給他們寄來了大屏幕彩電等家用電器產品;當看見她的女兒讀的是美術學校,需要一筆費用時,她的父親又給了一筆可觀的資助金。她和丈夫商量:將這筆錢捐獻給她的家鄉小學——也就是當年她當少先隊大隊長的學校。她的父親知道這一事后,很高興,又拿出自己的部分積蓄捐獻給了家鄉小學。這件事他們沒有對任何人說。旁人對她這種意外的恩賜“橫財”,包括左右鄰舍、單位同事和親朋好友都羨慕不已,有些還有點嫉妒。她家鄉的父老鄉親聽到她的父親還健在,并富有,還給了她一筆不菲的財富這一消息后,除了羨慕之外,也有過議論,其中就有帥哥哥的家人。據說,帥哥哥被他的母親狠狠地痛罵了一頓,自然是罵他不該拋棄她。鄉親們都說她好命,從小到大都享著父親的福。她對羨慕她的人說:“你們與其說我享受的是我父親的福,不如說我這一生享受的都是共產黨的福,享的都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福。沒有人民共和國政府那樣的撫恤政策,我能有這樣的好命運嗎?我的名字叫國運,就是與祖國共命運啊!”
其實,命運都是人為的,命運都是與時代相關聯的。假若沒有那場戰爭,她的父親何至于離鄉背井,拼命沙場?假若不是美軍的人道搶救,已進鬼門關的父親還能生還嗎?假若不是臺灣同胞的善良包容接納,她的父親能在那里安生嗎?假若不是“四通”政策,她的父親能回歸故土與親人團聚嗎?歷史雖然不能假設,但歷史可以讓世人醒悟:和平、友好與寬容的環境才是生命的安全地帶,才是人類平安幸福的樂園。所以,她常常點著心香,虔誠地祈禱:祝愿哺育她培養她健康成長的祖國繁榮昌盛!祝愿和平、友好與寬容的人們健康長壽!
- 上一篇:中學教師獻禮國慶60周年征文
- 下一篇:慣性概念的認識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