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局水產工作匯報
時間:2022-03-16 09:50:00
導語:水產局水產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全市水產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全國、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努力提高漁業綜合生產能力、積極構建現代漁業產業化體系、不斷強化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和大力實施漁業資源保護為重點,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通過積極爭取水產項目和扎實落實惠漁政策,實現了漁業增效漁民增收的目標,促進了全市水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全面完成了全年的水產工作目標和任務。
一、年工作成績
1.主要經濟指標比去年幅度有所增長。年全市水產養殖面積12.45萬畝,比上年增加500畝;水產品產量6.95萬噸,增長4200噸,增7.02%;水產業總產值22.7億元,增長3.8億元,增19.05%。其中漁業產值10.7億元,增4.48%;漁業工業產值4.5億元,增53.06%;流通服務業產值7.5億元,增26.09%。水產業增加值8.7億元,增10.41%,其中漁業6.3億元,漁業工業1.48億元,流通服務業1.1億元。漁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500元,比2010年增加900元,增長9.38%。
2.產業化經營水平不斷提升。水產品加工企業穩步發展,加工原料供應基本充足,產品銷售市場穩固,資金回籠快,效益明顯,全市漁業工業全年產值達4.5億元。其中水產品加工1.7萬噸,產值2.2億元。水產專業合作社和協會蓬勃發展,全市漁業專業合作社已經成立8家,流通服務業全年產值達到7.5億元。在水產品外銷、漁需物資的采購經營等方面發揮作用,增加效益,實現流通產值6.5億元。休閑漁業也將有較大發展,在檔次、規模上求發展、求效益,休閑漁莊近百家、產值達到1億元。
3.科技支撐作用有效發揮。“80:20”高產高效養殖模式普遍推廣,“兩鮊”(黑尾鲌、翹嘴紅鲌)養殖、“魚鱉混養”、淡水小龍蝦野生寄養、生物肥及微生態制劑等推廣使用率逐步提高。“兩鲌”示范總面積5000畝,池塘主養畝放1000-1200尾,畝利潤5000元;池塘套養畝放200尾,畝利潤500元;湖庫套養畝放50尾,畝利潤200元;經濟效益明顯。
4.水產品質量安全建設卓有成效。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經宣傳深入人心,水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進一步落實,水產苗種生產、魚飼料魚藥等投入品的使用、成魚加工銷售實行全過程動態監管。升級改造市內陶家湖、東湖、八畝新鳳三個健康養殖示范場。建立超市水產品準入制度,為水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保障。
二、全年主要工作
(一)努力提高漁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漁業增效漁民增收。
1.開展魚池清淤改造,扎實推進精養魚池標準化建設。認真落實全省精養魚池標準化改造現場會精神,在認真調研基礎上,科學制定了《市精養魚池標準化改造工作實施方案》,在“十二五”期間全市計劃改造精養魚池6萬畝,其中年改造1萬畝。為調動養殖戶改造魚池的積極性,市政府決定對精養魚池標準化改造實行“以獎代補”,每畝魚池改造補助資金80元,對配備了納米微孔增氧技術的魚池每畝補貼180元。今年,全市共計申請改造補貼12295畝,我局嚴格按照精養魚池標準化改造標準進行驗收,共有5625畝達到年發放補貼標準。
2.搞好漁業配套服務,積極發展漁業生產。一是認真開展漁業科技培訓服務。在切實提高技術人員綜合業務素質的基礎上,采取集中培訓與入戶培訓相結合、課堂講授與現場觀摩相結合、印發技術資料與實地指導實踐相結合的多層次技術普及方式,累計開展“年陽光工程水產技術培訓”等多種形式的集中培訓10場次、入戶宣傳、指導培訓25場次,印發資料3000余份,培訓漁民3000人次,編印發放《水產》8期10000余份,電視臺《鄉村行》欄進行了11期水產報道。二是指導做好魚種投放和魚需物質供給工作。大力發展名特優新水產品,全市投放魚種11000噸,其中優質魚魚種8200噸。三是做好健康養殖指導服務。深入漁業基地發放《水產健康養殖技術手冊》1000余套,指導填寫健康養殖日志300余冊,指導漁民科學使用漁藥,科學防治魚病,促進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充分發揮水生動物疫病防治站在水質、魚病檢驗檢測的作用,采取實驗室檢測與技術人員入戶檢測相結合的方式,累計為養殖戶檢測水樣318個,診斷魚病50次,服務面積20000余畝。四是積極開展魚類病害測報。按照省水產局的要求,認真開展年度鯉春病毒血癥春季監測工作,及時上報了檢測樣本;建立了年病防測報點基本檔案,確定7個測報點,測報面積10000余畝。
3.積極應對自然災害,組織開展漁業抗旱自救。根據省市氣象部門對今年旱情的預測情況,4月下旬完成了《市水產局湖區防汛抗旱預案》和《市漁業防災減災預案》,成立了市漁業防汛抗旱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隨著旱情的發展,積極組織抗旱技術人員深入抗旱一線,會同各鄉鎮一起組織漁民從長江、沮漳河、百里洲人工河提水保生產。共投入抽水機械1886臺(套)、柴油210噸、抗旱運水機械225臺(套),組織人力4630人(次)。組織專業技術專班,深入漁業基地,幫助魚苗繁育基地搞好育苗生產。對水源不足的池塘,指導漁民適當減少飼料投喂量,科學利用化學調水與生物試劑調水的辦法保持水質清新,防止水位下降、水質惡化造成缺氧泛塘。及時上報災情,今年共爭取到第一批國家漁業抗災自救補貼100萬元,并按要求補貼到位。
(二)構建現代漁業產業化體系,努力實現產業化大發展。
一是積極發展水產加工業。積極爭取政策,扶持湘宜水產公司、世聯食品公司、三合冷鮮魚公司等龍頭企業擴規壯大,引導企業爭創省級、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建立健全“企業+基地+漁民戶”的產銷一體化體系,組織企業參與各類食博會、展銷會,提高企業知名度,促進產品外銷。二是培植發展漁業經濟組織。廣泛宣傳《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鼓勵熱心從事水產生產和銷售服務工作的能人、大戶牽頭再成立一批水產專業協會和水產專業合作社。全市水產專業合作社達到8家。幫助水產專業協會、合作社建章立制,規范管理。三是大力培植漁業品牌。鼓勵企業、中介組織申報注冊商標,給予適當補貼,壯大漁業品牌。同時,加強品牌宣傳推介力度,利用電視、網絡、報紙和參加展銷會等多種形式宣傳現有的漁業品牌,提升“瑪瑙河”牌鮮活魚、“宜昌世聯小龍蝦”、“宜昌湘宜鮰魚片”、“覃姐魚糕”的知名度。其中,“覃姐魚糕”在年第二屆中國(荊州)淡水漁業博覽會上榮獲特色農產品獎;“宜大牌魚糕”在年中國(武漢)農博會上榮獲特色農產品獎,大幅度增加了我市漁業品牌效應。
(三)強化漁業執法監管,有效保障漁業安全。
一是加強水產投入品質量安全監管。成立了市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市年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并通過開辦輔導課和深入漁民池邊、家中等多種形式宣傳貫徹《漁業法》、《新獸藥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送達并指導填寫《水產品監管日記》1300余份。開展養殖過程中魚飼料抽檢3次,抽樣33份,送檢10份,并將抽查結果通過網絡、電視和《水產》進行公示;開展魚藥執法打假檢查3次,收繳假藥24瓶。二是開展魚種專項整治。認真貫徹《湖北省水產苗種管理辦法》,成立了市年水產苗種專項治理工作小組,印發了《市水產苗種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對全市規模水產苗種繁殖場開展了摸底調查,按照水產苗種場普查登記表的要求進行了登記造冊,建立了長期監管檔案。在苗繁高峰期,對繁殖場的生產記錄、質量安全控制措施資料,是否使用禁漁魚藥進行了執法檢查,并向漁民及時通報反饋了情況。三是強化漁業生產安全監管。認真落實各級安委會及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對漁業安全生產的指示精神,成立了漁船安全生產管理領導小組,市水產局與市漁政站、市漁政站與各漁船戶之間層層簽訂了責任狀,明確了責任。同時,加強節假日執法檢查,及時送達《關于長江捕撈漁船安全作業的通知》、《關于加強安全生產的通知》,時刻警醒漁民注意生產安全;按照相關規定強制每船配備救生衣8件、收音機3部;嚴厲打擊漁船非法載人、載貨營運行為,確保了漁船水上生產安全。四是集中力量對長江非法捕撈船只進行專項整治。根據《湖北省水產局關于開展年非法捕撈作業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精神,充分集中長航公安局派出所、市漁政站優勢力量,從9月下旬開始,對長江段開展打擊非法捕撈作業專項整治行動,效果顯著,獲得了廣大市民的認可和擁護。整個整治行動迅速有力,共檢查正在作業和停泊的漁船67條,查獲使用電力作業的違法漁船3艘。通過專項整治活動,極大的威懾了從事非法捕撈的違法分子,有效的遏制了長江非法作業蔓延的趨勢,維護了長江正常的捕撈秩序。
(四)抓好漁業資源保護,努力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
一是扎實開展長江禁漁工作和小龍蝦禁捕令。在禁漁期,漁政部門向漁民發送《禁漁通知》、《關于禁漁期漁船管理通知》、《市水產局關于小龍蝦禁捕期的公告》等500份,利用電視、網絡、標語橫幅等大力宣傳;采取白天巡查與夜間蹲守、舉報與突擊檢查、自查與部門聯動相結合等措施,嚴厲打擊禁漁期非法捕漁行為。在今年的長江禁漁期,國家東海漁政局、省市漁政部門領導在我市明查暗訪,對工作十分滿意。二是組織舉辦長江漁業增殖放流。6月1日我市在白馬寺碼頭舉辦了市第四屆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儀式,放流“四大家魚”大規格魚種100萬尾,社會反映良好。
(五)狠抓漁業發展項目、落實各項惠漁政策,增強漁業產業發展后勁。
一是爭取到國家漁業抗災補貼資金100萬元,會同財政部門按照補貼方案已補貼到位。二是發放漁用燃油補貼153萬元。三是爭取到省級精養魚池標準化改造補貼資金70萬元和小龍蝦板塊建設資金20萬元,目前資金已到達市財政,即將補貼到農戶及建設單位。四是發放年禁漁期長江捕撈漁民的生活補貼3.7萬元。
(六)優化發展環境,不斷提高管理和業務水平
一是深入學習中央、省、市文件和會議精神,進一步提高廣大干部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理清科學發展的思路,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完善保障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積極參加市政府舉辦的“千名干部進百村入萬戶”活動和市水產系統“第十二個黨風廉政教育月”活動,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政治思想和業務素質。二是狠抓行風建設和黨組織“五個基本”、“七個體系”建設等工作。
年全市水產工作在全系統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但是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資金投入不足。投入養殖生產、基地建設、加工、流通等各環節資金明顯不夠,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市水產業快速發展。二是發展不平衡,地區差距明顯。我市西部鄉鎮漁業發展水平低于東部鄉鎮,發展任務還很艱巨。三是漁業科技隊伍體系有待完善。鎮級水產科技隊伍業務素質參差不齊,不能滿足發展需要;市級漁業科技推廣、水生動物疫病防治經費嚴重不足。四是漁政執法隊伍尚未納入財政全額預算,執法經費不能保障。
三、2012年工作安排
(一)指導思想
2012年,全市水產工作將緊緊圍繞水產大縣建設的核心目標,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全國、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努力提高漁業綜合生產能力、積極構建現代漁業產業化體系、不斷強化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和大力實施漁業資源保護為重點,通過積極爭取水產項目和扎實落實惠漁政策,實現漁業增效漁民增收的目標,更加有力地促進全市水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努力推進水產大市向水產強市轉變。
(二)目標任務
2012年全市水產工作目標:圍繞水產大縣建設要求,狠抓精養魚池改造升級,使全市精養魚池達到6萬畝,水產養殖總面積達到12.6萬畝;水產品產量增加6000噸,達到7.6萬噸;水產業總產值提高3.7億元,達到26.2億元;漁民年人均純收入增長700元,達到11200元。
(三)重點工作
1.大力實施板塊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加快3.5萬畝板塊建設,2012年將繼續重點扶持崗漁業核心區建設,重點扶持馬家店東湖、問安陶家湖、七星臺楊林湖、百里洲八畝新鳳板塊基地建設,全面實施健康養殖,積極推進新模式,新品種的運用,著力提升核心區的綜合效益,為全市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2.積極推行標準化生產。一是進一步強化養殖過程質量控制。不斷完善測水養魚手段和漁業病害監測等防控機制,在重點養殖區積極推行投種、施肥、施藥、投餌和銷售全程記錄制,不斷強化養殖過程質量監管,提高水產品質量。二是大力推進水產健康養殖。支持毛湖淌、陶家湖部級健康養殖示范場改造,完善水、電、路和配套機械設備建設,大力推行標準化操作,示范帶動全市發展健康養殖。三是繼續扎實做好無公害“雙認”工作。
3.大力實施苗種繁育體系建設。一是抓住國家扶持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的政策機遇,積極申報和建設水產技術推廣站國家級水產良種場項目;二是全力支持天潤天澤鱘業公司和三江漁業公司在的鱘魚基地建設,力爭把我市打造成三峽地區最大的鱘魚養殖和加工基地;三是繼續支持遠大漁業公司、陶家湖養殖場發展鲌類、泥鰍、黃顙等名優魚類,為全市水產養殖結構調整奠定基礎。
4.繼續推進全市精養魚池標準化改造工作。一是利用漁業秋冬開發的良好時機,加強宣傳,幫助漁民搞好規劃,做好申報、驗收工作。二是做好迎接省水產局驗收工作,確保我市精養魚池改造通過省級驗收。三是積極爭取省級改造補貼資金,并及時按標準和要求補貼到。
5.加強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大力扶持各類漁業協會、合作社健康發展,使其在新品種引進開發、新技術推廣運用、信息服務、市場營銷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支持協會以現有市場為基礎,適應國際國內市場需求變化,進一步向外拓展市場空間。不斷拓寬我市水產品市場。大力扶持世聯食品、湘宜水產、三江漁業等企業加大產品出口。加強我市水產品專業市場建設,優化水產市場環境,充分發揮我市區位、人才優勢,逐步把我市建成水產品進入重慶、四川的集散中心和樞紐。
6.發展文化休閑漁業。一方面,大力開發休閑食品和漁副休閑產品。加強與旅游部門的互動,整合休閑漁業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另一方面依托劉家湖、東湖等湖泊水庫和安福寺桃花園景區建立一批休閑漁業基地。
- 上一篇:城市防汛清淤若干方案
- 下一篇:水產局漁業投入品管理問題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