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文化建設的途徑思考
時間:2022-12-09 04:40:00
導語:地區文化建設的途徑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提要】經濟欠發達地區因經濟落后,造成文化建設相對滯后。如何搞好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文化建設,是擺在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文圍繞堅持科學發展觀,確立促進文化與經濟互動發展的新思路;采取多渠道聚資,探索加快文化建設發展步伐的新著子;借助地域文化優勢,尋求開展適合于群眾需求的文化活動新方法;改革文化管理體制,構建資源共享、設施統籌的文化運行新機制對推進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建設的途徑進行初步的理論探討。
經濟欠發達地區是相對于經濟發達地區而言的,它的特點是:經濟基礎差,財政支付能力不強,人民群眾生活不富裕,社會消費水平比較低。由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經濟落后,使文化建設相對滯后。如何搞好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文化建設,是擺在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文就推進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建設的途徑作初步探討。
一、堅持科學發展觀,確立促進文化與經濟互動發展的新思路
經濟欠發達地區最顯著的特征是經濟落后。不重視文化建設,是經濟落后地區的普遍現象。正如社會流行的那樣,“經濟不抓要窮人,教育不抓要誤人,衛生不抓要死人,文化不抓不煩人。”因為有這種思想認識,經濟欠發達地區大多不重視文化建設,將其擺到了一切工作的次要位置。也正是這個原因,導致這些地區文化建設上不去,文化在經濟建設中的功能作用得不到應有的發揮,從而影響和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文化建設在經濟建設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志說,沒有文化的軍隊是一個愚蠢的軍隊。“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把文化建設擺上了重要位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強調了文化與經濟的和諧發展。沒有文化的發展,就很難有經濟的繁榮。只求發達的經濟而放棄先進的文化,最終經濟的發展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加強文化建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以德治國”方略的基礎工程,是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重要舉措,是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強大動力。
先進的文化助推經濟的發展,加快經濟建設的步伐。首先是具有主旋律的文化活動,可以提高人們的思想素質,發揮人的聰明才智,為經濟建設貢獻力量。社會轉型期迫切需要先進文化整合調節各種社會力量和社會矛盾,特別是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更要用先進的文化,通過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把不同地域、不同階層、不同利益要求、不同社會心理的人群聯結和整合起來,為經濟建設提供強大的凝聚力、創造力和社會協調力。其次是先進的文化設施,可以提升一個城市的文化品味,吸引更多的投資商開發建設,從而可以加快這一地域經濟發展的步伐。獨具特色的文化設施是一個城市、一個地域對外開放、招商引資的一張名片,是吸引戰略投資者投資地方經濟的重要條件。三是優秀的文化資源,可以增添一個地區的文化韻味,給文化旅游帶來極大的發展空間,直接為經濟建設貢獻力量。山東曲阜抓住孔子這一文化資源,推出孔子國際文化節,吸引了許許多多國外學者、校長來拜孔子,把旅游推向國際,帶動了一方經濟的發展。四是文化產業的崛起,逐步成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增強了經濟發展的后勁。據有關統計資料表明,美國的音像業僅次于航天工業居于出口貿易的第二位;日本、韓國依托文化產業的發展,加快了經濟建設的進程。
強盛的經濟使文化建設水平得到提升,為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文化建設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使巨大的精神財富變為巨大的物質財富。而經濟的快速發展,財力的增強,又支撐著文化建設,為文化活動的開展創造良好的條件,讓更多、更好的文化藝術活動展現在人民大眾面前,從而推動文化事業的繁榮與發展。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就好比
飛機的兩翼,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縱觀世界歷史幾千年,凡是經濟繁榮之地,必是文化繁盛之邦。因此,在抓經濟建設的同時,必須重視文化建設,要以科學的發展觀統領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使文化與經濟相互促進,和諧發展。
二、采取多渠道聚資,探索加快文化建設發展步伐的新著子
財政收入低,支付能力弱,是制約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建設的重要因素。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力的增強,黨和國家特別重視文化建設,尤其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建設實施傾斜政策,以支持基層文化事業的發展。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文化建設要借助于文化經濟政策,多渠道聚財,多條腿走路,尋求發展文化事業的新路子,不斷提升文化工作的新水平。
政府投資建文化。文化設施是開展文化活動的主要陣地,沒有文化設施,就失去了開展文化活動的外部條件。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文化設施嚴重缺乏,基礎條件較差,極大地影響了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制約了文化事業的發展。加強文化設施建設,加大文化設施建設投入的力度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政府要主動擔負起這一重任,把文化建設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每年按照財政的增長比例,提高對文化事業投入的標準,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文化建設,做到公益性文化事業經費有保證,基層文化設施建設經費有安排,為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物質保障和經費支持。
爭取資金扶文化。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文化建設單靠政府投入是不夠的,還必須借助文化經濟政策,利用上級扶貧資金發展文化事業。每年國家和省都要拿出一定的專項資金,扶持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文化建設。文化部門要科學制定文化事業發展規劃,以文化項目爭取文化扶貧資金,逐步解決文化基礎設施不到位的現象。如江蘇省從今年起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所有鄉鎮無房文化站補助30萬元,對有站房而面積未達到國家標準的鄉鎮文化站補助5-20萬元,對于享受財政轉移支付的縣,每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分中心建設補助20萬元。這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文化建設是最大的政策支持。
企業捐贈興文化。在現代經濟社會中,越上規模的大企業,越需要文化的注入。以文化的元素打造產品品牌,以文化的知識提高職工素質,以文化的創新提升企業形象。這已成為現代企業發展的重要措施。企業需要文化的支撐,文化需要企業的支持。政府要從稅收等方面加強對大中型企業的引導,讓企業主動采取捐助的辦法幫助文化單位解決文化活動資金不足的問題,或與文化部門聯姻,采取合辦文化項目的方法,扶持文化事業的發展。通過多種措施,逐步建立以企業助文化,以文化促企業,文企互動發展的良好運行機制,以此推進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工作的開展。
發展產業強文化。文化產業不僅是經濟建設的重要元素,也是文化部門實現由被動“輸血”向主動“造血”轉變的重要途徑。在經濟欠發達地區,要加快文化建設,就要在文化產業上狠下功夫,以文化產業的崛起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鼓勵社會投資發展文化產業,構建文化產業發展新框架。通過做大做強重點國有文化企業、發展骨干民營文化企業、培育外向型文化企業,形成國有、民營、外資多種所有制文化企業有序競爭、良性互動、共同發展的新格局,促進文化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抓好特色文化,實施品牌戰略,培育文化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文化產業,要根據自身的特點,發揮地域優勢,打造地區文化特色、文化品牌,這樣可以花小投入,獲取大收益。很多地方就是利用一方文化品牌,致富一方經濟。云南麗江是一個經濟不太富裕、地處邊陲的小城市,他們發揮東巴文化的優勢,打出麗江東巴國際文化節,推動了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大力繁榮文化市場,不斷增強文化產業的活力。要充分利用社會資金,降低門檻,放寬民營企業辦文化的政策,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機制,以強勁的文化產業推動文化事業的盛興。
三、借助地域文化優勢,尋求開展適合于群眾需求的文化活動新方法。
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陣地缺失,文化生活貧乏,特別是農村文化比較薄弱,農民白天到田頭勞動,晚上靠麻將、撲克牌取樂,使一些
農村賭博風盛行,封建迷信活動猖獗。因此,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工作的重心必須向基層、向農村傾斜,出實招,創特色,用優秀的文化產品占領基層文化陣地,讓先進的文化惠及千家萬戶。
專業文化抓提高。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文化藝術人才比較稀缺,文藝團隊專業水平有待提高。培養藝術人才,提高專業水平,建立適合于經濟欠發達地區開展文化活動的專業藝術團隊是當務之急。采取培養藝術人才與引進藝術人才相結合的辦法,提升專業文化藝術人員創作、演藝水平和專業文藝團隊為人民服務的能力。組織文藝工作者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努力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藝作品回報社會。實施精品戰略,鼓勵藝術團隊到基層、到農村,在演出中打磨,在演出中煅煉,在演出中提高,使之成為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主力軍。
城市文化打品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城市要利用地域優勢,挖掘文化潛力,打出地方文化品牌。城市無任大小,都有自身的個性,如何挖掘城市的文化資源,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關鍵。如*市,城市規模雖小,經濟雖不發達,但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當年,新四軍在這里英勇抗敵,浴血奮戰,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革命遺址、遺跡,新四軍重建軍部舊址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鹽阜人民祖祖輩輩以煮海為生,形成了歷史悠久的海鹽文化。為此,他們打造兩大品牌:一是利用新四軍在*重建軍部的革命文物資源,打造“鐵軍文化”品牌;二是借助海鹽文化優勢,在*建設中國海鹽博物館,打造“海鹽文化”品牌,彰顯地方特色文化,使城市形象迅速得到提升。
農村文化強基礎。經濟欠發達地區不能因經濟貧窮而冷落了農村文化。農村需要文化,文化更離不開農村。農村文化活動是以滿足農民自演自賞、自娛自樂而受到農民的喜歡。目前,農村文化條件普遍較差,缺文藝骨干、缺文化活動陣地已成為影響農村文化活動開展的最大障礙。要使農村文化工作上水平,必須在強化農村文化基礎工程上做文章。加強農村業余文化隊伍建設,培養農民文藝愛好者和文化活動積極分子,讓他們活躍在農村、活躍在農民之中。積極推廣“大蓬車”和“移動舞臺”工程,把文化舞臺前移到農村田頭,使農民就近享受文化給他們帶來的歡樂。落實農村文化建設“四基工程”(即:基本陣地、基本隊伍、基本活動內容和基本活動方式),堅持政府為主導,鄉鎮為依托,村為重點,農戶為對象,加快農村文化設施建設,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讓農民的文化生活火起來。
城鄉聯動創特色。經濟欠發達地區開展文化活動要堅持打好城鄉文化互動牌,讓有限的文化資源在活躍群眾文化活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城市經濟比較雄厚,文化資源比較豐富,專業文藝團隊相對健全,要實施文化資源向農村傾斜,鼓勵專業文化工作者和文藝表演團體多下鄉、常下鄉,把優秀的文化產品送到農村、送給農民,使城市文化不斷向農村輻射。農村文化創作于田頭,活躍于農民,有濃厚的鄉土氣息,要通過群眾文藝展演、調演、比賽等方式帶動農村文化多進城、常進城,推進農村文化不斷向城市滲透。建立城市與農村文化藝術人才互動機制,定期舉辦藝術講座、文藝創作座談會,讓專業與業余、國辦與民間、城市與農村的藝術團隊和文化工作者多溝通、常交流,互相勉勵,相互促進,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文化工作為社會服務的能力,豐富和活躍城鄉文化生活。
四、改革文化管理體制,構建資源共享、設施統籌的文化運行新機制。
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資源相對匱乏。要把有限的文化資源發揮好、利用好,必須改革傳統的文化管理體制,樹立大文化的觀念,建立新型的、有利于提高文化資源效率的管理運行機制。
推行人才共調方略。受經濟條件的限制,人才難留、人才外流的現象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尤為突出。而藝術人才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成本和時間。要采取特殊的政策,營造有利于人才發展的政策環境。重視培養專業和業余文化藝術人才,使他們成為文化活動的中堅力量,做到藝術事業后繼有人。大力發展民間文化隊伍,積極發揮各類民間文藝團體、民間藝人和業余文藝骨干在活躍群眾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探索和建立文化藝術人才互相調劑、共同使用的用人機制,對現有藝術人才建立檔案,實行跨團體、跨行業、跨
區域調劑,使人才資源得到充分發揮和利用。
建立設施共用機制。文化設施是文化活動的重要依托。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專業文化活動場所相對偏少,這給活躍群眾文化生活帶來不便。但可供群眾文化活動的公共場所不少,如體育館、政府會堂、學校禮堂等,還有公共廣場、公園。這些場所大部分閑置,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要確立大文化觀念,把閑置的文化資源組織起來,由政府牽頭建立公共文化設施管理中心,統籌安排,共管共用,讓群眾有更多的文化活動場所,有更多的休閑、煅煉的去處,使公共文化設施發揮最大效用。
實施信息共享工程。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已逐步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安家落戶。這是惠及廣大農民的實事工程。要加強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點的建設,把點建到鄉鎮,輻射到村村戶戶,農民可以在家門口就近參與文化活動,了解全國的文化信息。推進“農家書香”工程建設,使圖書室進社區、到農村,讓農民不出家門就能享受求知的樂趣。探索和建立圖書資料共享機制,以市縣圖書館為龍頭,整合高等院校(學校)、廠礦企業的圖書資源,實行圖書借閱一卡通,為群眾提供求知的便利,讓圖書資源得到充分的發揮。
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建設任重道遠,要充分發揮群眾的聰明才智,吸引全社會共同參與,支持文化事業的發展,共創文化建設的美好明天,使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文化快速走出貧瘠之圈、邁上繁榮之路。
- 上一篇:科學發展觀解決文化發展的調研報告
- 下一篇:茶樹凍害補救措施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