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處理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08 02:04:00

導語:數據處理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據處理調研報告

隨著稅收征管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提高,信息化建設步伐明顯加快,數據處理的廣度和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已影響到征管改革的進程。連云港市國稅局于2002年9月份在全省率先進行征管軟件5.0版的升級工作,并同時實現了征管數據的大市集中。通過近一年的運行,數據集中處理作為一項新的稅收業務,已成為國稅部門和廣大國稅干部競相探討、勇于實踐的熱門課題。在投身征管改革時,筆者對數據集中處理業務進行了認真的思考。下面談談一些粗淺認識,以期對推動征管改革有所幫助。

一、對數據處理的理解

數據處理如果單從字面來理解,事實上在沒有使用計算機處理征管業務的時候就存在了,只不過那時候的數據處理是手工的、分散的、局部的和少量的。隨著征管業務向信息化、專業化的逐步推進,計算機對征管業務介入越來越全面、越來越深入,特別是通過數據逐步向上集中,數據庫的規模越來越大,對數據的處理就變成了專業化、集中化和規模化的專門工作,數據處理作為一項獨立的業務應運而生。我們所說的數據處理,實質上應該是以計算機技術為依托的專業化、集中化、規模化的數據處理,不管其職能部門是數據局或是數據處理中心,還是其它什么名稱,其業務處理的內容和實質都是一致的。

在明確了數據處理的專業化、集中化、規模化之后,再次回到其字面上來觀察分析,我們不難發現,“數據處理"中的“數據",其來源是稅收業務具體操作過程中形成或積累的數字、文字、報表或其他資料,而“處理",則是基于信息技術的應用,通過計算機及相關軟件、網絡對“數據”進行運算、加工、提煉、傳輸等的過程控制。兩者結合,體現了兩個深層次的含義。一是稅收征管業務的技術化,二是計算機技術的業務化。如果說當初設置信息中心是充分考慮了稅收業務的技術化的話,那么數據處理中心的產生則是業務與技術的結晶體,是把計算機技術更好地融入到稅收征管業務之中。因為信息部門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一個技術部門,它所完成的是對征管業務的依托,促成征管業務向專業化過渡,縮短技術與業務的距離,但距離依然存在,是量變,而數據處理已成為征管業務的載體,使征管業務與信息技術密不可分、融為一體,完全達到了專業化,距離已不復存在,實現了飛躍,是質變。也正是因為稅收業務的技術基礎與載體發生了重大變化,所以國家稅務總局許善達副局長提出了“征管改革要充分考慮信息化條件下的業務工作特點,遵循信息化運行的規律”。這正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普遍原理在征管改革中的具體運用。

二、數據處理的發展階段

如果站在整個稅收業務發展變革的角度來觀察數據處理部門,可以將它看成是技術化、專業化稅收業務的一個接收機構,其初期是以會計核算等初級數據處理業務為主,是“小數據處理中心",后期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深入發展,依法治稅的持續推進,征管查工作中的大量業務相繼納入數據處理的范疇,并逐步實現數據處理的專業化、集中化和規模化,“數據處理”越做越大,最終必將會成為稅務部門的業務核心機構,起到中樞神經的作用。具體地說,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1、初期業務劃分與整合階段。眾所周知,現在的信息中心是在1996年第一輪征管改革過程中從原計財部門獨立出來的職能機構,初期業務劃分只是單純對計算機設備進行監督使用、系統維護、病毒防護與簡單的數據傳輸等幾項工作,充其量只是一個輔助部門,充當著“維修工”的角色。但是,隨著征管改革的不斷深入,全省征管軟件從簡單的D0S系統連續升級至5.0版,信息部門開始涉足征管軟件與稅收業務的整合,信息中心工作人員的職責也開始從單純的計算機技術處理向稅收業務處理轉變,實現了技術與業務的初步融合。

2、業務磨合、穩定階段。在2001年新一輪征管改革實施過程中,按照國家稅務總局提出的“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集中征收、重點稽查、劃片管理”的改革思路,各地國稅部門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對征管工作的重要作用,花大力氣購置了計算機設備,培訓計算機操作人員,保證了征管一線的需求,同時徹底改造了計算機網絡,建立并完善各自的局域網,實現了與省局的廣域網互通;在系統外部,則通過與銀行、工商等部門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實現了有條件的實時扣繳稅款、工商信息核對及查詢功能,從而為信息中心將計算機技術更好地與稅收業務磨合創造了先決條件。在此基礎上,信息中心作為國稅部門“小數據處理中心”的職能也日漸顯現出來,對稅收業務數據的監管、應用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徹底擺脫了數據“接收站”的形象,從征管“七率”考核、金稅工程防偽稅控信息比對、專用稅票信息傳輸等各方面實現了計算機的全過程管理。

3、數據集中處理階段。在今年深化征管改革過程中,信息中心的職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隨著征、管、查等稅收業務納入計算機管理,大量的、繁雜的稅收征管工作成為計算機處理的對象,征管數據由農村分局向縣(市)局集中,并逐步實現了由縣(市)局向大市局集中,計算機網絡進一步完善,信息技術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征管數據處理深度也向縱深發展,數據處理的程度和結果已成為各級國稅部門征管質量高低的“晴雨表”。

三、數據處理部門的職能定位

對一個部門的職能定位非常重要,定位將直接影響其業務的開展,決定其發展方向。職能定位準,其工作開展的就順利,定位不準,將限制其職能的充分發揮。我們認為數據處理部門作為新生事物,是因傳統業務部門的技術含量欠缺和傳統技術部門對稅收業務介入的程度不到位而產生的。數據處理部門既非純技術的,也非純業務的,是技術與業務緊密結合的一個部門,所以對它的職能定位既要考慮其技術特點,又要考慮其業務特點,二者不可偏廢。

1、以技術為支撐,保證征管工作的正常運轉。

計算機技術說到底是一種管理手段,數據處理是通過計算機技術的支撐來完成的,其職能部門的重要任務是保證征管工作的正常運轉,起著“中樞神經”的作用。在沒有計算機作為征管手段的時代,稅收征管工作都是通過手工完成的,其結果的好壞也都是通過人工考核、對涉稅征管底冊或臺帳、納稅申報資料進行檢查來完成的,其結果往往不能真實反映一個地區的實際征管情況。隨著計算機在征管領域的廣泛應用,從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稅款征收到計會統票、稅務稽查等業務的全過程均納入了全省統一的高平臺征管軟件,按照全省統一的規定和標準實施了過程控管。作為征管質量與信息技術水平的綜合體現,數據處理部門可以說充當了管理整個稅收業務過程的“大管家”的角色,保證國稅征管工作的正常運轉已成為數據處理部門的最重要任務。

2、以業務為核心,實現技術為業務所用。

如何把高深莫測的計算機技術為稅收征管業務所用,培養出既精通計算機技術又熟知稅收業務的骨干分子,我們認為數據處理部門是最好的結合點。數據處理工作應以業務需求為核心來展開,凡是稅收業務能夠通過計算機來管理的,都應該納入數據處理的范疇。要實現技術向業務的轉變,我們認為至少要做好四項工作,一是對征管業務人員和計算機技術人員開展計算機與稅收業務知識的交叉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他們對計算機與稅收業務的駕馭能力;二是擴大征管業務納入計算機管理范圍,保證數據處理的深度和廣度;三是完善計算機監控網絡體系,實現對征管數據的實時監控;四是根據業務需求,及時開發應用軟件,促進征管質量的不斷提高。

3、科技加管理,實現數據的增值應用。

從技術角度看,數據處理的技術性是先天具備的;從稅收業務角度看,數據處理部門還必須具備管理功能,既包括對數據的管理,又包括對稅收業務的規范管理。數據處理是基礎,數據管理是保障,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如果將其定位于只進行數據處理,繼續扮演傳統技術部門的角色,對征管業務介入的力度不夠,難以對稅收業務的規范、演革施加足夠的影響;如果只將其定位于數據管理,則成為傳統業務部門的簡單變種,難以吸收信息技術精華,發揚專業化、集中化和規模化的優勢。所以數據處理部門的職能定位關鍵是如何做好加法,如何做好“科技加管理”這篇大文章,讓“1+1”大于“2”,而不是“1+1”小于或等于“2”。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數據處理部門先天具備的數據處理職能上,再賦予其數據管理和必要的業務協調職能,加大其對稅收業務的參與和滲透,充分發揮其新生優勢,解決長期以來業務和技術在結合過程中產生的難以化解的矛盾。

四、深化改革,不斷提高數據利用水平

(一)積極深化稅收征管改革,不斷探索數據處理的管理模式。

從數據處理的實質來看,要實現對數據管理的專業化、集中化和規模化的目標,必須建立健全數據處理模式保證數據處理的質量。在深化征管改革過程中,擬成立的數據處理中心是與現有的信息中心和負責征收、計劃、統計部門合署辦公的,我們認為這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嘗試。但這種改革仍然未能從根本上解決數據處理連貫性問題,征收前臺錄入征管軟件的數據仍然處于數據處理中心的監管之外,不利于數據的集中處理和發揮增值效用,改革還不夠徹底。我們理解的數據處理中心應該是一種“大數據處理中心”,即在國稅系統內部建成省、市、縣三級數據處理中心,將納稅人所有納入高平臺征管軟件管理的事項全部劃歸數據處理中心負責,從而實現中心業務的后臺監管到前臺實時控制,保證征管數據的真實、準確和完整;與此同時,在系統外部實現財、稅、庫、行之間橫向聯網的前提下,通過大力推行以網上申報為主體的電子申報,實現納稅人繳稅與稅務機關的“面對面”到“背對背”的轉變,納稅人無需再到稅務機關辦理繁雜的涉稅事宜,數據處理中心依托先進的網絡技術及時為納稅人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務,協調稅款繳納事宜,而稅務機關現有的部門也應同時實現職能的轉換。

(二)建立數據處理的崗責體系,明確責任,嚴格考核。

建立數據處理的崗責體系,是明確工作職責、量化考核標準的重要保證。對現有的高平臺軟件的使用情況,全省至今尚沒有一套完整的使用及考核標準,負責數據錄入的不管數據核算結果的正確與否,負責會統核算的對數據錄入沒有任何監督、制約的作用,負責數據查詢的對數據準確性產生懷疑,負責系統維護的則對數據的核算口徑、業務處理方法一知半解,從而造成高平臺數據可信度下降。為解決這一問題,建立和完善崗責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可建立高平臺數據的按日結報制度,對每一個操作人員設定數據檢測權限,當天數據必須在當天下班前進行檢測,對數據檢測無誤后方可下班;對檢測后發現錄入數據錯誤的,當天就進行維護,這樣就可以從源頭上保證錄入數據的真實可靠,也為最終會統核算結果的正確性打下了基礎。

(三)完善高平臺應用程序,擴大數據應用范圍,不斷提高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

事物總是發展變化的,對于國稅部門賴以生存的計算機軟件系統也應隨著形勢的改變而不斷進行調整或升級。目前省局正在努力推廣6.0版軟件,我們認為這是與時俱進的做法。但是,我們在進行軟件升級的同時,是否從完善征管業務的角度出發考慮了有利于對稅收業務的監管呢?這次60版軟件已經將納稅評估、稅源監控、征管質量考核等功能補充進高平臺軟件之中,以完善整個征管業務需求,擴大數據的應用面,不斷提高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我們感到下一步必須進一步把金稅工程系統等數據也整合到“江蘇國稅信息管理系統”中,這樣信息增值應用水平才會有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