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庫實訓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19 09:03: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數據庫實訓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大型數據庫技術”是軟件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平臺必修課。主要任務是介紹大型數據庫Oracle的基本概念、Oracle數據庫的體系結構、SQL語言和PL/SQL語言及數據庫編程、Oracle模式對象管理、Oracle數據庫的基本管理與維護、Oracle數據庫技術的發展及數據庫應用系統的開發等,目的使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掌握大型數據庫基礎理論和實踐開發能力,達到初級數據庫管理員水平,具有進行簡單Oracle數據庫應用系統設計與開發及管理維護的能力。
“大型數據庫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然而,作為鍛煉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實驗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效果均不理想。因此,分析該課程目前實驗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現狀分析
“大型數據庫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學的重點在于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必須強調以操作實踐為主教學內容[1],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1.實驗教學中的問題
(1)實驗課時少,實踐量不夠。“大型數據庫技術”這門課,共48個學時,包括理論教學38個學時,實踐教學10個學時。大型數據庫的多數內容需要動手實踐,像SQL語言和PL/SQL語言及數據庫編程、Oracle的備份與恢復,這些內容學生在“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中已經接觸到,甚至已經非常熟練,如果還在理論課上講解,不僅缺乏可操作性,并且學生也覺得索然無法。同時,實驗僅有10個學時,需要完成5個實驗,該課程的特點使得實驗內容繁雜,僅以第一個實驗“Oracle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為例,Oracle 11g的整個安裝過程就要占到1.5個課時,剩余時間根本無法進行其他實驗內容。
(2)實驗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導。實驗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導,由于Oracle自身的特點,Oracle在安裝和使用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即使是教師也不能確保在遇到新問題時能立刻解決,而學生遇到問題時不能和教師直接溝通,通常因為一個小的問題導致整個實驗過程中斷。
2.實踐教學中的問題
(1)項目實訓時間短,任務重。實踐教學主要是課程結束后的項目實訓,實訓的目的是通過實際案例的開發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際動手操作水平。然而,在實踐教學中存在實訓時間短、任務重的問題,實訓往往被安排在臨近學期結束的前幾個星期,時間以1~2個星期居多,而任務量卻比較繁重。同時,大量課程都面臨著項目實訓安排,據統計,某些方向學生一學期的實訓內容最多能達到4門,學生急急忙忙地完成一個課程的實訓后就馬上投入另外一個實訓,根本無法進行反思與總結,往往為了完成任務,抄襲現象嚴重,難以保證實訓質量。
(2)項目實訓重復率高,內容缺乏應用性。“大型數據庫技術”知識點過多,內容龐雜,使得建立一個完善的供學生實訓的應用用例難度較大,也使得學生在實踐環節上無法獲得對大型數據庫全貌的認識。[2]這一原因使得項目實訓題目更新慢,內容陳舊。統計發現,近三年的實訓內容重復率在50%以上,多年來都是相同的題目,沒有任何新意,并且出現本屆學生借用上屆學生的實訓資料的情況。另外,實訓內容缺乏應用性,多數內容局限在本課程內容,無法脫離教學環境,使得實訓缺乏實踐性、挑戰性。同時,項目實訓過于強調程序最終運行效果,而忽略了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考查。
二、教學改革措施
1.實驗教學中改革措施及建議
(1)整個教學過程安排在實驗室完成,邊理論邊實踐教學。改變原有的理論教學在多媒體教室進行的方式,將整個課程的教學過程都安排在實驗室完成。實驗室中采取這樣的方法安排教學:[3]實驗室老師和學生每人一臺電腦,對于實踐比較強的內容,老師采用廣播教學,可以將電腦操作界面同步地顯示在學生的電腦上,學生可以很清晰地看清老師的電腦操作步驟。講完后可以放開控制讓學生自己練習,這樣邊理論邊實踐的方式,不但有助于老師將復雜的理論問題講清楚,同時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所講內容。另外,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順便捎帶講解實驗中的難點問題,這樣便無形中增加了學生動手操作時間,減輕了實驗負擔。
(2)實驗教學三段論。改變以往教學過程中理論教學教師講,實驗教學學生做的教學方法,在實驗教學中穿插教師的講解。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實踐教學三段論的教學方法。該方法將整個教學過程分成三個段落:第一段,講解本次實驗內容,實驗要求,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第二段,學生實驗與教師指導相結合,教師不再是被動地坐在講臺上,而要走到學生身邊,時刻觀察學生進度,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同時對學生的實驗過程進行考核;第三段,最后小結,總結學生遇到的共性問題,在實驗結束的幾分鐘內進行點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中第一段,第三段時間不宜過長,分別控制在5分鐘內。
2.實踐教學中改革措施及建議
(1)多學科教師聯合制訂實訓內容,增加實訓挑戰性,降低學生負擔。“大型數據庫技術”知識點過多,內容龐雜,如果單靠本課程的老師去構建一個能包含所有知識點的應用案例,需要老師花費更多的精力,即使能構建出這樣的案例,也會存在局限于本課程知識點,缺乏綜合性的問題。學生數據庫管理能力的提高,不能受課程的限制,要跳出課程之外,僅靠單一環境下的依葫蘆畫瓢無法提高實踐能力,只有在更復雜的環境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體會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最終提高學生的素質。同時,一個優秀的數據庫管理員不是只懂數據庫的管理員,工作中的考驗是來自各個方面的,因此,對數據庫管理員的培養,除了具有數據庫方面的基本知識和素質外,具有應用程序的開發、調試等綜合素質將更有利于發展。
基于這樣的考慮,本文提出并實踐了相關課程的教師聯合制訂實訓內容的教學策略。筆者在教學過程中考查了“ASP.NET網站開發基礎”課程和“大型數據庫技術”課程的交叉內容。表1所示是“ASP.NET網站開發基礎”課程中與數據庫相關的教學內容。“ASP.NET網站開發基礎”課程理論教學50個學時,實驗教學14個學時,實踐教學36個學時,在全部100個學時中與數據庫相關的內容學時就占據37%,因此這兩門課程具有比較多的相關性,同時,這兩門課被安排在同一學期開設,這就使得聯合制訂實訓內容成為可能。兩門課程的老師在聯合制訂實訓內容時,從兩門課程的知識點出發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使制訂出的實訓內容更加具有綜合性和實戰性。兩門課共用一個實訓案例,學生不再因為課程的不同而被要求完成不同的實訓題目,“大型數據庫技術”實訓課程中實訓重點依然是數據庫的設計、各種數據庫對象的創建及使用、數據庫的備份與恢復,但在完成這些設計時是從更整體更全面的角度考慮,要確保設計在下一步的可實施性,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而不是脫離了實際的盲目設計,所以,當“大型數據庫技術”實訓課程結束后,學生只是將實訓的重點轉移到“ASP.NET網站開發基礎”實訓課程中應用程序的開發,這和整個實訓的開發步驟同步,這就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生實訓的時間,使學生能夠在同一個實訓項目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也使學生遇到的問題更多,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復雜問題的處理能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2)合理安排實訓時間,實訓分階段進行。改變原有的在學期末開設項目實訓的教學安排,將實訓內容進行分階段劃分,將整個實訓過程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原有的安排會使學生在項目實訓時已經將相關知識點忘得差不多了,而將實訓內容分階段進行,有助于學生長時間保持對相關知識的熱度,使得學生在課下也能對相關問題進行解決,最終有助于保證整個實訓的效果和質量。
(3)分小組協作學習。[4,5]多學科教師聯合制訂的實訓內容更加綜合,也比較龐大,通常都由若干個子系統構成,學生實訓過程中可采用分組協作的方式進行。在實訓前,教師公布實訓題目,學生根據自身興趣選擇合適的題目,然后將選擇相同題目的學生進行分組,每個小組以2~3人為宜,選出每個小組的組長,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對實訓內容進行分解,小組組長除了完成自己的任務外,還要負責對小組成員的監督,對進度進行管理。教師定期通過小組組長了解各組的工作進度,解決問題的思路,及時給予指導。分小組協作學習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也有利于對學生項目管理經驗的培養。
(4)分階段考核。項目實訓考核采用過程化管理和分階段考核相結合的方式,考核分為5個階段,即需求分析、數據庫設計、系統設計與實現、系統調試與部署、總結報告與答辯,每個階段成果占總成績的20%。其中,每個階段的考核標準包括:程序設計的可用性、實用性、通用性、可擴充性;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精神、動手能力;總結報告的完整性;答辯水平。通過分階段的考核方式,更容易掌握學生在各階段的工作量,學生也更容易把握實訓的進度,強化時間觀念。
篇2
摘要:本文分析了非計算機專業數據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教學工作經驗,提出將案例教學引入課堂,詳細給出了案例教學實施的幾個主要環節,最后總結了案例教學的優點。
關鍵詞:數據庫;案例教學;Access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B
1引言
目前,掌握計算機知識和應用是培養新型人才的重要且必要的環節,教育部根據高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培養目標提出了“計算機文化基礎”,“計算機技術基礎”和“計算機應用基礎”三個層次的教育體系。數據庫這門課程屬于第二層次的計算機方面的課程,從目前高校數據庫課程開設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學校將數據庫系統Access作為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學習的對象,同時Access近年也成為全國高校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考試內容之一。如何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成為了該課程的老師們一直探索的問題。
2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從學生角度來分析:由于目前高校擴招,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雖然中學時代已接觸計算機,但學生的基礎相對較差,對于計算機方面的術語理解能力差,而且大部分同學計算機動手操作能力弱;另外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存在思想誤區,認為該課程與自己專業無關,不愿花時間來學習該門課程,因而對于該門課程的學習沒有太多的興趣和激情。
其次從傳統的教學方法來分析:在傳統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往往利用概念―舉例―上機練習的按部就班的方式來組織教學,而且易受學時數少等因素的影響,沒有更多的教學時間讓學生去做一些具體的綜合性練習。這種傳統的“重教輕學”的教學模式,只能使學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本課程的基本知識,而不能系統、全面地認識和應用所學知識。這樣會使學生對課程的學習目的不明確,不知道學完后能用它來做些什么。雖然學生把課程內容學會并不難,卻并不十分清楚每一節課的內容是整個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頭腦中很難建立起“系統開發”的整體概念。最終也就導致學生重理論、輕實踐,動手能力普遍較差,在實際應用系統的開發設計過程中,缺乏創造性思想和解決問題的動手能力。
最后從傳統的考核方式來分析:我校傳統的考核方式通常是期末上機考試成績占70%,作為學生最終評分的主要依據,另外30%主要是學生平時的出勤和作業。這樣平時學生來上課就是為了點名,并沒有注重提高自身能力,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如何讓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踐,通過學習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如何在有效的時間中,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達到最優,是教學活動所應該考慮的。本人和本課程組的老師在今年的數據庫課程中采用案例教學的方法,通過與往年的教學成績相比較,有了10個以上百分點的提高。
3案例教學的實施過程
(1) 合理選取教材:如何根據專業的不同,組織數據庫教學內容,直接關系著教學效果。精選教材關系著整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難點重點的把握,必須整體規劃,不但讓學生從理論環節到實踐環節掌握所學內容,還要能啟發學生的思維,舉一反三,易學實用。考慮到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情況,我們選取了陳恭和編著的《數據庫Access 2002應用教程》,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以應用為目的,以案例為引導,結合管理信息系統和數據庫基本知識,力求避免術語的枯燥講解和操作的簡單堆砌,使學生可以參照教材提供的講解和實驗,盡快掌握Access軟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能夠學以致用地完成小型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
(2) 合理組織教學內容:考慮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知識相對薄弱,我們對教材的內容進行了合理的重新組織,取其精華;同時由于本教材對于數據庫相關的知識比較少,我們也對其進行了必要的補充,這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數據庫的基本理論知識。
(3) 精選案例:雖然教材以“學生管理信息系統”的實例貫穿始終,從表的建立到數據庫的安全,循序漸進地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但畢竟教材的系統比較簡單,且具有公共性,所以我們在開課前對教材上的案例結合我校學生的情況加以修改,并補充了一些新的功能,使得案例在教學過程中更加容易被學生理解。
(4) 上課前準備工作:在上課前,我們將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輔導課件(針對學生的課件)、上課要用到的案例、推薦的教材和網站以及自己搜集的兄弟院校作出的相關案例都放到了學校購買的網絡教學平臺上、并通知學生瀏覽相關的資料,要求學生作出思考。思考題也是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作為作業到了網絡上。
(5) 上課過程:在第一節課時,筆者首先演示了兄弟院校的學生作出的相關案例中的兩個案例,然后告訴學生這些都是以往學生們自己設計出來的,同時也告訴他們經過一學期的學習,他們最后也能設計出相應的管理系統,這里主要是想克服學生的畏懼心理,樹立他們的自信心,這樣才能發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緊接著,筆者具體演示了整個教學過程中要用到的案例,并在案例演示的當中,不斷地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并告訴學生本學期結束需要學生3-5人自由組合,設計一個綜合的管理系統,管理系統的內容可以自由選擇,同時提醒學生在以后上課當中要隨時思考自己要設計的綜合系統應該需要完成哪些部分。在以后的課程當中,我們主要遵循案例教學的幾個步驟進行:案例演示和講解――改造、拓寬案例――項目制作――總結歸納。也就是說在上課過程中,教師演示已開發好的學生管理信息系統,每一次課,演示幾個知識點,同時講授這幾個知識點。并根據教學內容的不斷深入,進行精心組織,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不斷對案例提出更多的要求。通過改造案例來拓寬知識點,由一個數據庫多表間的操作,逐步擴展到各子系統所需的多個數據庫間的關聯操作,進而對輸入輸出設計的靈魂――表單進行剖析,使學生能從自己需要獲取有關信息的角度出發,真正掌握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方法, 進而形成一個完整的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項目。通過這一貫穿于整個課程教學的典型案例,徹底改變了Access的學習從枯燥理論這一傳統的教學方法,展現給學生的是應用的靈活性和設計的多樣性;從而使學生全面了解了一個具體的數據庫管理應用系統的實際界面、功能及其開發方法。
(6) 上機練習:我校該課程安排了18學時的上機時間。為了達到高效的實訓效果,我們打破了傳統的以驗證教材例題的上機訓練,而是根據教材的內容,自制了一套實訓教材,整個實訓圍繞著一個“教工管理數據庫”案例進行,該案例是一個完整的系統,每一次實訓內容都與上下次實訓內容相互銜接,同時必要的數據都放到了網絡教學平臺。在上機當中,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個別輔導或者利用“紅蜘蛛”網絡多媒體教學軟件進行統一講解。并要求學生每次實訓后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上交實訓結果和實訓報告,這樣可以及時地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實訓的成績作為最后考核成績的一部分。
(7) 綜合案例講解:在課程快結束的最后兩次課程中,綜合應用前面所學的知識,以“人事信息管理系統”為例,圍繞開發一個實際的數據庫應用系統的設計步驟:系統需求分析,系統總體設計,系統詳細設計與實現,系統的運行和維護等展開進行講解,以達到進一步學習Access的目的,同時也為學生自己開發一個實際的管理系統提供一個切實可行的模板。
(8) 案例教學效果的保證:在學生完成了基本的實訓階段之后,要求學生3-5人自由組合,設計一個綜合型的管理系統,讓學生從頭到尾獨立完成,教師不再集中講授,學生有問題時,可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或電子郵件答疑,綜合練習時,可以參考和模仿前面上課當中介紹的“學生信息管理系統”、“教工管理數據庫”和“人事信息管理系統”中的有些內容,同學之間可以相互討論。最后要求提交可運行的應用系統和課程設計報告,同時也作為最后考核成績的一部分。
4結束語
通過一學期的案例教學,我們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總結教學的經驗得出案例教學首先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數據庫課程并不是只為了讓學生了解一些基本概念,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掌握數據庫操作的技能,從而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在數據庫課程的案例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分析討論,使學生體驗理論知識在實際應用中的作用,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掌握實際操作技能,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其次案例教學有助于促進數據庫課程理論聯系實際,通過選擇合適的數據庫案例進行教學,使學生將抽象的數據庫原理運用到實踐中,從而促使數據庫課程更具實踐性和應用性。還有案例教學有利于學生創新學習意識的形成,與其他學科課程相比較,數據庫課程有著鮮明的特點,它是集知識和技能于一體、實
踐性很強的課程。這就要求學生敢于突破傳統的學習方法思維方式,既要學好抽象的數據庫原理知識,又要重視系統設計思想,提高實際操作技能。最后案例教學是一種科學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經常處于一種反思狀態,總結得失,明確方向,有利于形成敏銳的觀察能力,它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大膽質疑,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創新精神。在綜合案例設計階段中,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案例教學對于數據庫課程的教學只是一個很小的應用,但它在構建新的計算機課程教學當中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因此筆者希望能夠與各位同仁,共同在計算機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改進和完善,把我國高校的計算機教學辦得更好。
參考文獻:
[1] 錢世杰. 案例教學在數據庫教學中的應用[J].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23).
[2] 施,陳建平.“VFP程序設計”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2005,27(3).
[3] 楊循杰. 高校非計算機專業數據庫教學改革[J]. 中國成人教育,2008,3.
篇3
一、通過就業前景激發學習興趣
隨著國家普及高等教育的實施,高職學生的整體素質下滑,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還有高職學生喜歡所學立即能夠做出一個生動直觀運行效果的課程,所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首要環節。筆者通過數據庫技術的實際應用認識其重要性,通過招聘網站中真實的數據明確告知學生,社會對數據庫相關職位(比如數據庫開發工程師、數據庫管理員等)的需求量相當大、待遇好,并且這些職位的崗位要求不是太高,只要多做多練完全可以達到要求,所以可以說只要學好這一門課就可以實現高薪就業,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以培養畢業后可以直接上崗工作的實用型人才為目標,所以應該結合教學大綱對教學內容予以取舍。本課程包括數據庫原理和SQL Server的操作應用兩部分,對于數據庫原理部分通過實際案例使學生理解數據庫基礎知識,重點掌握好關系數據庫設計中的概念設計與邏輯設計部分。SQL Server的具體操作應用包括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操作和使用T-SQL語句操作兩種方法,重點是T-SQL語句的熟練操作以及數據庫的管理維護,難點是T-SQL語句的編程、存儲過程和觸發器的應用等。還有教學內容可以適時調整,比如筆者在數據庫原理部分先不講關系代數,到講解數據查詢的時候再重點講解,使學生理解清楚選擇,投影,交叉連接,等值連接,自然連接等關系運算的本質及關系,然后再重點講解簡單查詢、連接查詢、子查詢、復雜查詢,這樣學生很容易理解。
三、采用“任務驅動法”展開教學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由“設計任務”,“任務分解”,“反饋與調整”,“評價與總結”四步組成。筆者將學生選課管理系統開發案例融入到整個教學過程,融“教、學、做”為一體,注重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講解(教),給出具有使用價值的案例供學生模仿(學),通過課程設計強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做)。講解數據庫原理部分的時候就引入學生選課管理系統案例,從需求分析、概念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物理結構設計、數據庫實施和數據庫運行與維護完整分析清楚,這樣學生容易理解概念模型、關系模型、數據庫設計等內容。SQL Server操作部分從數據庫創建開始,一直到后面的管理、開發都用此案例,切近學生生活,教學效果良好。另外還需注意,雖然在第一次課時教師就向學生闡述了學習數據庫技術的重要性,但畢竟學生軟件開發經驗有限,并且所學不能立即所用,時間一長學習興趣就會降低,因此需要教師在后續的授課過程中結合案例適時進行強化。
四、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保證教學效果
目前最常用的多媒體教學,可以充分利用演示講解知識點,效果直觀,但由于信息量大,如果學生沒有充分預習或理解清楚,很容易造成學生與教學脫節,所以筆者通過任務引導學生主動去查資料、解決實際問題,上課時可以讓學生先探討知識點,最后老師加以總結和補充。比如數據表的操作部分,先讓學生自己去設計各個表結構,錄入數據,然后再發現并解決數據完整性的問題,使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再比如實現某個查詢需求有好幾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分析、討論、驗證,找出哪種方法耗用時間最短,從而培養學生對數據庫的優化意識。
五、加強實踐教學鞏固教學效果
數據庫是操作性很強的一門課程,所以通過實踐使學生理解消化知識點尤為關鍵。筆者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按照1:1的比例進行,課堂中預留一部分基于教學案例的實訓題目,讓學生在上機過程中帶著任務去學習,基于實際系統設計去練習,從而達到“學以致用,學有所用”的目的。期末安排2周左右時間進行課程項目設計,完成學生選課管理系統的開發。由于課程是在第二學期開設,學生只學習了計算機基礎,所以采用Visual Basic開發前臺界面,SQL Server作為后臺數據庫,利用ADO技術完成前臺和后臺的連接,幫助學生理清SQL Server與應用軟件開發工具之間的關系,并能夠盤活學生所學的數據庫知識。
六、改革考核方式調動學生主動性
打破傳統的閉卷筆試考核方式,應以實訓考核為主,理論考核為輔的考核模式。本課程考核內容包括理論和實訓兩部分,理論考核主要以期末筆試形式為主,實訓考核主要為上機考核和案例答辯為主。筆者課程考核總成績由下面三方面組成,理論考核占40%,上機考核占30%,案例答辯占30%。比如要求學生參考教學案例,使用VB、JAVA、C#等語言結合SQL Server完成圖書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等開發,最后進行案例答辯,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并能培養其自學能力。
篇4
關鍵詞:高職;課程設計;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08-0046-02
基金項目:本文系安徽省省級質量工程項目“省特色專業網絡系統管理”(編號:20101425)、院級精品課程“企業級數據庫安裝、配置與管理”(編號:zlgc2012011)、院級教學項目課題“項目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編號:zlgc2012043)的科研成果。
一、課程設計的理念與思路
1.“數據管理策略化、教學模式任務化”的設計理念。以數據庫管理員工作崗位及網絡管理崗位中數據庫安全規劃、安全防護技術實施的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建構課程;以數據庫管理需求為主線,提煉職業崗位的工作過程;以工作任務為中心,將數據庫管理所需的理論知識和管理技術根據任務需要融入學習情境,實現理論對實踐的指導,學生在完成具體任務的過程中更深入地理解理論知識和技能;按照教育規律,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構建3大學習情境,學生以完成工作任務來獲得數據庫管理的知識和技能,循序漸進地提升數據庫管理能力;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和微軟認證考試標準為參照,開發習題自測、認證模擬和實踐能力測評,實現多元綜合評定。
2.設計思路。圍繞崗位職業能力培養,開展崗位工作任務和工作能力分析,建立課程標準,整合并序化教學內容;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實施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充分利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綜合實訓,完善課程考評體系建設,開發基于工作過程的精品課程;注重實訓、綜合實訓環節的銜接,注重在校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教學過程體現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見圖1。
二、教學內容
1.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與適用性。該課程定位于培養能夠解決不同應用環境下數據庫問題的“數據庫管理員”。從職業資格來看,對應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的操作員和高級操作員,以及微軟認證技術專家(MCTS);從技能上來看,具有數據庫管理系統的使用能力和數據庫系統應用知識與技能;從職業崗位來講,定位于數據庫操作員和高級數據庫操作員崗位,數據庫管理師和數據庫系統管理員(MCITP)是學生的職業升遷目標。
2.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遵循教學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情境設計由易至難,體現出技術要求從易到難、職業能力不斷提升。每個學習情境對應不同的應用環境,以確定數據庫管理的3大學習情境,并將學習情境所需的技能進行序化,形成5個相同的教學任務,教學內容見圖2。
任務內容來自于真實的工作情境,以能力訓練任務為單元,科學設計學生行動標準和教師教學方法,靈活采取任務驅動、虛擬訓練、討論分組實施等多種教學方法。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
1.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創新。①與行業專家共同分析數據庫系統的管理需求。課程設計來源于對數據庫系統管理需求的理解,以安全管理數據庫系統為核心,分別是管理對SQL SERVER實例的訪問、管理對SQL SERVER數據庫的訪問、管理對數據庫架構的訪問、管理對數據庫表和列的訪問;②總結數據庫管理員的工作過程。數據庫管理員的工作有兩個起始點:一是對現有數據庫系統進行安全評估,根據檢查結果設計系統數據庫和用戶數據庫的恢復策略、數據庫訪問策略;二是針對建設中的數據庫系統管理需求,提出完整的數據庫系統管理方案。一般需要安裝SQL Server 2005平臺,遷移數據庫、設計系統數據庫和用戶數據庫的恢復策略和數據庫訪問策略,并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對數據庫服務器和用戶數據庫進行日常管理,等等;③分解數據庫管理員的技能要求,見圖3;④按照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安全技術要求,從數據安全需求分析開始進行評估,并制定數據訪問策略。數據訪問策略由4個層次組成:實例訪問策略、數據庫訪問策略、架構訪問策略、數據庫對象(表和視圖等)的訪問策略;⑤課程標準參照職業資格認證。結合數據庫管理領域的資格認證,將涉及的知識、能力要求融入課程標準;⑥優質的教學資源庫為課程實施提供保障。除基本教學資源外,還有供學生自主學習的資源,包括各種課件、電子書和視頻。
2.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①項目教學法。以完成3~5個具體的項目為任務;②討論交流法。針對項目中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發表意見,發揮集體的力量來解決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知識;③查找資料法。要求學生根據項目需求查閱資料;④教學做三位一體教學法。學生邊學、邊實踐、邊做,遇到問題時教師邊講解、邊指導、手把手教;⑤激勵教學法。項目完成后,對做得好的小組給予表揚,并把項目在課堂上進行展示。鼓勵做得好的小組再接再厲,讓其他小組朝此方向努力。
3.現代教學技術手段的應用。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發揮網絡系統管理專業的技術力量和網絡資源的開放性、交互性等優勢。①充分利用虛擬機技術,構建仿真實訓環境。采用計算機虛擬化技術VMWare建成高度仿真的虛擬網絡實訓環境。每臺計算機均可同時模擬多臺Windows服務器或客戶端,模擬企業真實的網絡運行環境,使每個學生均可扮演企業網絡的數據管理員。虛擬的企業網絡環境方便學生練習多數據庫服務器之間的數據遷移和注冊等技能;②發揮網絡教學平臺優勢,延伸學習空間。本課程的網絡教學資源包括任務示范視頻、教材展示等豐富資源,同時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延伸學生的學習空間。
4.網絡教學資源和硬件環境。將各類教學資料上傳至網絡,供學生隨時隨地學習訪問;教師可定期題目,學生通過自測來檢驗知識掌握程度;開通“教學論壇”欄目、QQ群、YY語音,學生隨時隨地將問題到網上,任課教師定期給予輔導答復,成為師生之間的交流平臺。
四、特色與創新
1.依據崗位需求和職業資格標準確定教學內容。課程針對數據庫管理員崗位進行分析,抽取其中的核心內容,形成如下典型的工作任務:安裝SQL Server 2005平臺、設計數據遷移方法、設計數據庫保護策略、設計數據庫安全訪問策略、數據庫的日常管理5個方面。
2.依據工作過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序化教學內容,見圖4。
3.統籌兼顧,突出三個“并重”。①理論與實踐并重。課程設計體現了數據庫管理理論與實踐技能并重,以任務為載體,讓學生根據實際工作所需技能的操作方法和規范要求進行學習、訓練,針對不同任務的技能需求引入相關理論知識,用工作任務驅動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和訓練,有效調動學生對操作技能和理論知識學習的積極性;②職業技能與職業道德并重。數據庫安全是“三分技術,七分管理”,提高數據庫管理崗位人員的職業道德非常重要。課程教學從安全管理的案例分析切入,引導學生認識數據風險,并重視數據安全事件所帶來的災難性后果,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同時,利用數據安全標準、法律法規的宣講培養學生職業道德,引導學生更有效地利用技術手段來維護數據庫系統安全;③頂崗實習與可持續發展并重。通過校內外實訓基地的任務訓練、綜合實訓及頂崗實習的實踐鍛煉,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逐步培養針對應用需求合理制定并實施安全防護策略的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高玉萍.項目化教學課堂實施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9,(05).
篇5
關鍵詞:個體軟件過程;數據庫管理系統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8)24-1128-02
The Database Training Base on PSP
XIA Min, LONG Kai-hong
(Yi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iyang 413049, China)
Abstract: This thesis simply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and the curriculum equipments in teaching pricers.the article also analyses the ways and the results on how to combine psp with database training.
Key words: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PSP);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
1 引言
PSP(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個體軟件過程)是由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軟件工程研究所(SEI)的Watts S. Humphrey領導開發的,它是一種可用于控制,管理和改進個人工作方式的自我持續改進過程,是一個包括軟件開發表格,指南和規程的結構化框架。PSP與具體的技術(程序設計語言,工具或者設計方法)相對獨立,其原則能夠應用到幾乎任何的軟件工程任務之中。PSP能有效地幫助軟件工程師使用正確的工程方法,指導他們如何計劃工作,對工作進行追蹤記錄通過對工作結果的分析改進下一計劃中的個體行為過程。它使工程師們從自己及他人的實際工作中總結并找到最適合特定任務及自己能力的工作方法,提高了個體的過程意識和過程能力。它針對項目計劃,時間管理,缺陷管理,質量管理等幾個方面提出了規范,經過PSP學習和實踐的正規訓練,軟件工程師們能夠在他們參與的項目工作之中充分利用PSP,從而保證了項目整體的進度和質量。
由于PSP課程強調的是在軟件系統開發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和職業態度,因此不應該把它僅僅當成是一門獨立的課程,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將PSP的方法應用到其它專業課程的學習中,在自己的工作中堅持貫徹PSP的原則。在傳統教學中,PSP與編程課程的結合是比較常見的,但是PSP在軟件開發的領域中有著更廣泛的應用,它的基本原理除了可以應用到編程任務中,還可以應用到系統分析,設計以及數據庫開發等活動中。
2 PSP在軟件技術專業教學計劃中的設置
在學院軟件技術專業的教學設計中,第一年兩個學期分別安排了周2學時的《個體軟件過程》作為專業必修課程,與此同時開設的編程課程有C,C++和VB。并且安排有一周的PSP項目實訓課程,項目將PSP與編程活動結合起來,旨在提供學生一個機會認識和體會到在實踐中軟件開發不僅僅是編代碼活動,它包括各種生命周期活動,規模與時間的估計、測量和跟蹤,缺陷及質量管理等。
3 數據庫課程在軟件技術專業教學計劃中的設置
在學院軟件技術專業的教學設計中,第二年安排了數據庫與SQL Server課程,該課程涵蓋了概念數據建模、數據庫架構、關系數據模型的邏輯數據庫設計、數據和數據庫管理、物理數據庫設計和數據操作。在為期兩周的數據庫管理系統實訓中,我們選用了包含數據庫創建和操作的一個項目,要求學生分別用MS Access和SQL Server實現。
4 PSP在數據庫管理系統實訓中的應用
4.1 PSP與MS Access項目的結合
在MS Access項目中,要求每個學生根據一個完整的數據定義創建和裝載一個數據庫,然后利用已有的視圖設計來使用查詢向導完成逐漸復雜的查詢,這里采用的是查詢向導而不需要學生直接編寫SQL代碼。
盡管以前沒有太多的經驗,學生仍然需要在開始項目之前先估計每項開發活動所需要的時間,整個項目被劃分為數據庫定義,數據庫裝載,簡單列舉查詢,交叉表查詢,查找重復項查詢和查找不匹配項查詢。在開發過程中還需對每項活動的實際花費時間記錄日志,并進行統計,具體表格設計如表1。
除了PSP時間日志及總結表,學生還要求對MS Access項目進行規模測量,測量軟件規模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和開發軟件所需要的時間、人力和成本是直接相關聯的。在開發MS Access項目中所記載的規模和開發時間可以作為下次數據庫開發的項目計劃基礎。
PSP在對計算機程序測量規模時通常使用統計代碼行(LOC)的方法,可是在MS Access項目中因為沒有直接編寫代碼,所以沒有采用代碼行的方式來測量。這里可以采用一種計數標準:對于數據庫定義活動,按照表、列和約束的個數來記錄;數據庫查詢活動則依據表或子查詢的數量,排序、集合以及連接查詢的數量來記錄。
在此項目中采用PSP方法所獲得的時間及規模數據,可以幫助學生估計未來MS Access開發項目的所需資源,同時可作為緊接下來的同命題SQL Server項目的估計基線。
4.2 PSP與SQL Server項目的結合
SQL Server項目的任務和上面講述的MS Access項目采用同樣的問題定義,不同點在于學生要對數據庫的定義、更新和修改采用編寫SQL代碼的方式,另外還增加了一些更復雜的SQL查詢,這些是在MS Access中無法用查詢向導設計模式來實現的。
有以下PSP任務需要學生完成:
1)項目計劃:估計整個項目的時間和規模;
2)記錄每項開發活動的時間和規模;
3)記錄缺陷日志。
與前面MS Access項目采用計數標準測量規模不同,SQL Server項目使用SQL LOC方式來計量。由于PSP中定義的缺陷類型標準是針對結構化和面向對象編程語言的,在應用到SQL上時不是很準確,因此可以采用表2的對照標準來統計缺陷。
4.3 有關PSP應用在數據庫項目中的報告
在2個項目結束以后,要求學生提交實訓報告,其中應該包含對PSP在項目應用中的評估和分析,要求學生對獲取的數據進行統計,統計數據通過時間/活動柱形圖、缺陷率(defects/KLOC)柱形圖、缺陷分布柱形圖的方式來顯示。可以提示學生分析這些圖時回答以下問題:
1)在哪項活動中花費的時間最多?
2)自己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3)是什么導致了這些問題,如何進行改進?
5 教學實踐的反饋
學生對于在數據庫項目中應用PSP方法的最初反應是覺得麻煩,不像C++,JAVA項目,可以使用一些自動LOC計數工具,在數據庫項目中需要學生手工記錄數據。但是在完成了最后的分析報告后,開始認識到收集個人活動詳細數據的價值,MS Access項目的PSP數據可以用來預測下一個SQL Server項目的時間與規模,以便更好地作出計劃;并且由缺陷數據可以發現自己的長短處,從而確定改進的目標。
雖然行業實踐數據已經顯示出PSP的顯著作用,但要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和認同PSP的活動,教師應起到一個積極的推進作用,教師可以使用學生自己的數據作為示例,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個人數據對過程改進的意義。
通過2個項目的數據采集來實現過程改進顯然是遠遠不夠的,PSP需要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循環開發方式,只有通過多次任務布置、任務完成、情況反饋的重復,才能充分展示PSP的強大威力。因此可以將項目具體再劃分為幾個子項目,每個子項目規定完成的時間,在每個子項目階段分別應用PSP過程。
6 結論
PSP在編程課程的應用是比較普遍的,但是PSP對于數據庫開發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對如何在數據庫開發過程中指導學生使用PSP方法提出了解決方法:包括如何劃分數據庫開發活動、如何定義SQL缺陷以及將一個項目進行子項目劃分等。通過在具體的數據庫項目中實施項目計劃和缺陷管理,學生對個人的數據庫開發活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些PSP信息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具有啟迪意義。
參考文獻:
[1]Hunphrey W S,著,吳超英,車向東,譯.個體軟件過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1.
篇6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06-1449-02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逐漸受到廣泛關注。實訓教學是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特色。實訓教學的多元化、網絡化、多層次化,全面開放化的發展,需要滿足現代實訓教學復雜性的實訓室信息管理系統。對實訓教學進行管理、加強實訓教學是推動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的重要保證。加強實驗室的建設,構建實驗室管理平臺,利用有限的師資、實訓室、儀器設備等辦學資源,合理、規范、高效的為實訓教學服務。為了保證高職院校學生實訓的質量、提高高職院校教學與科研的水平、促進高職院校實訓室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學化,從管理平臺功能分析和管理平臺設計兩方面進行設計。
1管理平臺功能分析
實驗室管理平臺是提供給實驗室管理部門依據教學任務對實驗室及其設備和人員進行綜合管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根據當前實際實驗室運行情況和管理規章,可以把實驗室管理平臺劃分為以下五個功能塊(如圖1所示)。
1)平臺管理模塊。此模塊分為兩功能其一對實驗室管理平臺整個系統的維護和管理,四個模塊間數據通信;其二其也可以和其他校內系統互聯,實現跨系統的管理。
2)課程管理模塊。該模塊實現對實驗課程的管理。教務管理者設置實驗課程,接著實驗室向教務管理者提供實驗設備和實驗人員信息,教務處根據這些信息分配實驗資源,從而建立實驗課程。課程管理模塊獲取實驗課程信息,根據教務管理者對實驗課程的要求,設計功能模塊。
3)設備管理模塊。從設備調入實驗室開始,到設備調出實驗室為結束,實驗設備管理模塊提供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的使用管理。該模塊提供實驗設備詳細的使用和維護信息。
4)實驗人員模塊。該模塊根據對實驗人員的管理要求,設計管理功能,如記錄所上的課程,學生實驗效果等,為上級部門提供對實驗人員工作考核依據。
5)學生模塊。所有實驗室并非全天都在使用,學生可以查閱實驗室使用情況,在非使用期間,根據自己需求,預訂實驗室、實驗臺號;對學生的整個課程進行管理,并記錄學生的實驗表現、實驗效果,為學生課程考核提供依據。
2管理平臺設計
1)B/S結構模式:B/S結構即瀏覽器和服務器結構。隨著網絡技術和英特網的快速發展,瀏覽器和服務器模式的結構受到人們的青睞。在這種結構下,用戶只需通過客戶端中的瀏覽器就可以訪問服務器中的資源,極少部分事務邏輯在前端實現,但是主要事
務邏輯在服務器端實現。B/S結構最大的優點不需要再任何一臺客戶端上安裝任何軟件。只要有一臺能上網的和有瀏覽器的電腦就可以了。這種結構正好適合學校在校園網的基礎上,進行設備管理,并且也能和學校容易和學校其他管理相結合,達到更好的利用效果。
2)功能設計:此部分是對功能分析的具體化,在功能分析的基礎上為了實現其所提出的功能,系統劃分為對應的五個子系統來分別實現。
①平臺管理模塊子系統:該子系統分為對其他4個子系統的管理,實現系統間的數據交換,也可以實現與學校內其他系統的互聯和數據交換。
②課程管理模塊子系統:該子系統主要分為實驗室信息管理模塊和實驗安排模塊。
實驗室信息管理模塊:主要是對實驗室的信息進行查詢、添加、修改、刪除等操作。
實驗安排模塊:主要的功能是通過對實驗設備的使用情況、實驗室的使用情況、課程信息、教師信息等情況的查詢,進行實驗課程的安排,它包括手動安排和自動安排兩部分。
③設備管理模塊子系統:主要功能是實現實驗儀器設備信息的查詢、添加、修改、刪除等操作以及儀器設備的圖像處理。此子系統包括設備信息處理模塊(課程信息,設備狀態好或壞,設備修理信息及設備的使用說明)和設備擺放信息處理模塊(設備編號,設備所在實驗室號,所在實驗室的實驗臺號)。
④實驗人員模塊子系統:該子系統主要是教師信息模塊,其作用主要是對教師信息、如查詢、添加、修改、刪除等操作。記錄教師的詳細信息,所能擔任的課程,以便教務管理者對教師的課程分配,考核。除了教師模塊還有一個班級模塊,教師可以對該模塊內所承擔的學生進行評價,對學生考評通過平臺管理模塊反饋到學生模塊子系統。
⑤學生模塊子系統:該子系統主要是學生信息模塊,預訂模塊和學生評價模塊。學生信息模塊記錄學生的詳細信息,如查詢、添加、修改、刪除等操作。預訂模塊,根據學生的信息模塊,給每個學生分配一個登錄賬號,學生登錄此賬號后可以對其所涉及的課程有詳細的介紹,并能查詢其設計課程實驗室的使用情況,在實驗室未使用情況下,學生可以提前預訂實驗臺,對做過的實驗再次進行訓練。學生評價模塊,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驗情況,詳細記錄對該學生的評價,通過系統反饋到學生評價模塊內,學生可以根據評價內容,對自己的實驗進行改進。
3)平臺實現:
從圖2可以看出,最底層是Windows2000 Server操作系統;第二層是SQL Server2000數據庫系統;第三層是數據庫接口;第四層是服務層,時通過HTTP與Browser進行信息交換;第五層為客戶端,它面向最終用戶,通過用戶頁面與系統進行信息交換。
整個系統可以采用開發平臺設計,系統設計應包括用戶頁面設計(學生、教師和系統管理員)、數據庫設計(設備信息、實驗人員和學生信息等)、應用程序設計。數據庫位于該系統Web站點的數據庫服務器上,用戶界面位于Web瀏覽器上,為了節約成本Web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采用同一物理服務器,這樣整個系統由次服務器統一進行管理和發送,用戶界面均以網頁形式顯示。
3總結
實驗室管理平臺在結合我校自身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設計和實現,它可以提高更好的教學資源的配置和管理,也可以使學生在具有一定開放能力的實驗室中學習和提高,也可滿足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人才多樣化的需求,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滿足了現代化教學與管理的要求,體現了實驗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突出地位。
參考文獻:
[1]齊鴻志,薛曉春,胡雅穎實驗室管理平臺分析與設計[J].科技信息,2008 (16).
[2]郭翠英,張效嚴.公共計算機基礎實驗室管理平臺的建設與發展[J].計算機教育,2010(16):138-140.
篇7
(1.杭州師范大學 錢江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杭州師范大學
杭州市電子商務重點實驗室,浙江 杭州 310036)
摘 要:針對目前數據庫課程群建設中急需理順課程關系并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等需求,提出將沙盤模型引入數據庫課程群的建設過程,詮釋“類沙盤”的創新概念和含義,分析采用“類沙盤”模式進行數據庫課程群教學改革的設計和實施過程。
關鍵詞 :數據庫課程群建設;erp沙盤;教學改革;教學過程設計
0 引 言
數據庫課程群是指以數據庫原理為核心,向外輻射至數據庫工具使用、數據庫應用開發等方面的相關課程集合,主要包括數據庫原理、數據庫應用、數據庫課程設計以及以數據庫為基礎的軟件工程、組件技術、網站設計與制作等。數據庫系列課程群是應用型計算機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群,還包括學生的畢業設計、企業實習和就業等。整個課程體系目前還存在以下問題[1-3]。
1)缺乏統一規劃的課程體系,缺少相關課程的合理銜接。
盡管與數據庫相關的課程很多,但在培養方案的制訂上缺少統一規劃,導致各門課程的學時配比不合理且不同課程講授重復知識。由于單門課程往往只重視本課程知識的連貫性,學生只能自己理解和整合課程知識體系,對學生的能力要求很高。
2)教學方式無法滿足課程特點,缺少與實際應用的對接。
數據庫系列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而傳統的教學方式存在重理論輕實踐、實踐與實際應用脫節等問題。數據庫原理,尤其是關系數據理論涉及較多的數理知識和邏輯推理,內容抽象、晦澀、難度大,容易引起學生的畏難情緒[4-5]。同時,目前數據庫相關課程、綜合實訓和畢業設計仍然局限于使用傳統開發工具進行小系統設計,脫離具體應用環境,缺少與當前企業數據庫實際應用的有效對接,不利于幫助學生就業。因而,需要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進行改革,提高學生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和未來從事數據庫相關工作的能力。
總之,建設數據庫課程群、整合課程資源、理順課程關系是提高數據庫及相關課程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
1 教改思路
1.1 沙盤教學模式
沙盤最初起源于軍事領域。最原始的沙盤是用沙土或其他材質做成的地形模型。在戰爭年代,沙盤被軍事指揮員用于研究地形和敵情以及分析作戰方案。后來經管、企管等管理類專業為了提高教學的生動性和互動性,借鑒沙盤的概念,形成ERP沙盤教學模式。
ERP沙盤教學是一種體驗式的互動學習方式,它在課程中讓學生參與模擬企業的整體戰略規劃、產品研發、投資改造、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環節,使學生真實體驗復雜、抽象的經營管理理論,提升受訓者在經營管理方面的綜合素質與能力[6]。目前,在企管類課程中使用的沙盤模擬教學主要有手工或電子沙盤兩種方式 [7]。
1.2 “類沙盤”教學模式
1.2.1 “類沙盤”的創新定義
“類沙盤”是指引入ERP沙盤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特點,同時根據IT企業,尤其是計算機軟件企業的特色,批判式地繼承、修正和調整形成實戰型教學模式。
“類沙盤”教學模式仍然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提升數據庫及相關課程教學的實戰體驗之上。數據庫課程群的最終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根據需求設計并開發完整數據庫應用系統的能力和運行維護常用的數據庫平臺的能力。據此,我們將IT軟件企業的需求分析、產品設計、研發、測試、推廣、技術支持以及成本核算、經營分析等過程導入教學過程,通過分工分組、任務分配、角色定位、定額定量、成本控制以及利潤分析等方式,使學生體驗真實的數據庫相關企業和數據庫相關產品的運作過程,從而將復雜、抽象、晦澀的理論以一種直觀的方式展示出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度,提升學生的IT綜合素質。
1.2.2 “類沙盤”用于數據庫課程群建設的可行性分析
盡管數據庫課程群不屬于經管或企管類課程體系,然而其培養目標與企管類課程有諸多相似之處。比如,數據庫課程群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在實際企業中從事數據庫開發和維護的能力;數據庫系統的設計、開發及運維過程屬于團隊活動,需要采用類似企業項目組的方式進行管理,包括對團隊成員進行明確分工、團隊協作、形成穩定的團隊關系等。因此,將“沙盤”原理應用于數據庫課程群的建設過程,形成“類沙盤”教學模式,通過學生進行分組,在項目組中模擬實際項目開發過程的角色扮演,從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需求調研、設計、開發等環節進行實戰演練,能夠加深學生對課程群中各主要課程邏輯關系的理解,提高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實踐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從事實際工作的能力和就業能力。
2 教改方案設計
2.1 改革目標和內容
根據數據庫相關課程的教學現狀,結合目前外部環境和實際需求,我們擬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革。
1)明確教學目標,構建以數據庫原理為核心的課程群。
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建立以數據庫原理為基礎的課程群,合理分配不同課程的學時數,理順課程關系,明確各門課程的教學目標和主要內容,注意課程銜接。
2)改革課堂教學方式,突出實踐環節。
進行教學方式的探索性改革,引入“案例分析”“項目驅動”“幕課”等新型教學方法,同時,增加對流行開發工具的介紹,加大設計性實驗的比重,加強對學生系統開發能力的培養。
3)緊密結合市場需求,加強與企業的合作。
引入新的實用技術,通過開展企業講座、校企共建等方式,提高學生應對市場需求的能力和就業能力。
4)引入“類沙盤”教學模型并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和優化。
引入“類沙盤”模型,在實際操作中,根據教學反饋不斷進行調整。
2.2 關鍵問題分析
項目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如下。
(1)將管理類教改的“沙盤”模式應用于計算機專業課程群,形成“類沙盤”教學模式,需要調整傳統沙盤組織形式和實施過程,以適應新的環境。同時,采用沙盤教學,需要參與教師有足夠的駕馭能力。在實施的早期,學校可以引入企業導師,但隨著項目的進行,應培養專任教師的企業實戰能力,培養“雙師型”教師。
(2)在建設數據庫課程群的過程中,應注重分析當前的IT環境,理順課程群中不同課程的關系,形成合理的課程體系。
3 具體實施設計
3.1 實施方案和方法
1)引入陀螺式教學法。
在數據庫課程群的建設中,擬引入陀螺式教學法,通過“學習—練習—實踐—綜合應用”的螺旋式上升過程,培養學生有效學習的良好習慣。
(1)基礎教學階段:以數據庫原理為主,講清課程體系,講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2)數據庫工具階段:講授某一種數據庫產品,介紹數據庫管理工具及SQL語言。
(3)數據庫設計階段:引導學生做數據庫系統的綜合開發,培養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
(4)“類沙盤”實戰階段:引入“沙盤”模型,通過虛擬公司運營、項目招標、數據庫產品開發等模擬實戰,提升學生應對實際工作的能力。
(5)企業級應用階段:通過企業對接、企業培訓和實習等方式,使學生初步具備實際工作能力。
2)建立適合創新思維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
我們擬將實踐教學分為“驗證性實驗—課程設計實驗—綜合設計實驗—沙盤—企業實習”5個層次。
(1)驗證性實驗:主要指課內實驗,是促進學生深化理論知識、掌握基本實驗技能的教學環節。
(2)課程設計實驗:面向課程核心內容,培養學生具備初步的系統設計能力的實驗環節。
(3)綜合設計實驗:面向課程群的實驗,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多門課程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沙盤”綜合實踐環節:通過“沙盤”,使每一個學生參與數據庫項目的開發過程,鼓勵學生參加課程競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5)企業實習:面向對口企業輸送學生,使學生參加實際環境的數據庫運維或開發。
3)“類沙盤”式教學模式的探索。
擬從以下3個層次進行“類沙盤”教學模型的探索 。
(1)“類沙盤”式課程設計:根據軟件項目的特點,在每一期課程中若干數據庫應用系統的招標公告,學生以5~7人為一個開發小組,通過公開競聘,使組員分別擔任項目組的項目經理、系統設計師、程序員、經濟師等角色;學生從系統的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系統設計到實施,均按照企業的運作過程進行組織和協作。每個開發組最終拿出一套解決方案或產品,由教師根據項目完成情況進行科學評價和案例分析。
(2)“類沙盤”式跨專業綜合實訓平臺的搭建[8-10]:擬構建跨專業綜合實訓平臺,通過設立虛擬公司,擴大上一層“類沙盤”課程設計的范疇,增加新角色,通過軟件項目組、市場組和運維組的協作來體驗真實軟件公司的運營過程。
(3)完善“類沙盤“模型的業績評價、考核和認證體系:評價學生業績的因素包括項目的完成度、可擴展性、經濟效益等。考核的形式通過“產品說明會”“認證考試”或參與“軟件外包”大賽等形式進行。
3.2 總體實施計劃
“類沙盤”數據庫課程群建設預計花費兩年,實施過程細分為如下階段。
第1階段(約3個月)完成文獻調研,完成課題文獻綜述報告;
第2階段(約3個月)修訂教學大綱和人才培養方案,理順課程關系,合理分配學時;
第3階段(約6個月)提出創新性課程改革方案,導入“類沙盤”教學模型;
第4階段(約6個月)開展與相關企業的對接,引入校企共建課程,根據實踐完善“類沙盤”教學模型;
第5階段(約3個月)鼓勵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實訓,提高學生就業能力;
第6階段(約3個月)成果總結和推廣。
4 結 語
目前我們已在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計算機專業就該教改課題進行了實驗性的教學嘗試,取得了良好效果。根據計算機專業的特點修正“類沙盤”模型,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同時將成果推廣至相近專業是我們下一步的目標。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1402144);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教改項目。
第一作者簡介:李文娟,女,講師,研究方向為云計算、并行計算,liellie@163.com。
參考文獻:
[1] 黃淑偉, 王學穎. 課程體系構建及數據庫技術應用課程群優化研究:以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為例[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2011(7): 102-104.
[2] 許薇. 數據庫課程群的建設與教學改革[J]. 吉林農業, 2010(7): 233.
[3] 肖海蓉. 以就業為導向的信管專業數據庫類課程群實踐教學模式[J]. 計算機教育, 2012(15):100-103.
[4] 肖穎. 獨立學院數據庫原理課程教改探討[J]. 福建電腦, 2013(6): 54-56.
[5] 王秀娟.“3+1”校企合作下數據庫課程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研究[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2014(1): 60-61.
[6] 陳朝暉. ERP沙盤模擬對抗教學方式探索與實踐[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09, 28(1): 173-176.
[7] 陳岫. ERP沙盤模擬教學設計的探討[J]. 教學實踐研究, 2012(11): 290-291.
[8] 盧燕. 校企合作,構建ERP沙盤實驗教學及實習體系[J]. 新建本科院校教學改革理論與實踐, 2007(6): 578-589.
[9] 吳燕.“跨專業綜合實訓”實踐教學新模式的探索: 以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實習實訓, 2013(9): 86-88.
篇8
【關鍵詞】 納稅實務 實踐性教學系統 高職教育
一、前言
高職院校《納稅實務》課程是會計電算化專業等財經類專業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中各個單位越來越需要能夠勝任電子報稅的復合型、應用型專業人才。《納稅實務》實踐性課程的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報稅能力為主,立足于培養會計報稅崗位對涉稅業務的需求。本文主要基于目前非常流行的Web開發語言PHP和MySQL數據庫技術對《納稅實務》實踐性教學系統的構建進行了研究,希望通過《納稅實務》實踐性教學系統的構建研究,為《納稅實務》課程提供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實踐性教學實訓項目,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性稅務核算能力,更好地熟練稅收數據計算、稅務報表填寫、報稅等納稅實務操作能力;并解決好理論知識學習與實際企業納稅實務互相結合的關鍵問題,為同學們將來走上會計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納稅實務基礎[1]。
二、《納稅實務》實踐性教學系統構建技術
高職院校《納稅實務》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僅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同時也更加注重對學生納稅實務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因為實踐平臺的缺乏而導致學生在實際學習當中只是學會了計算,而真正的納稅實務能力卻沒有得到相應的鍛煉。在文獻[2]中,作者構建了一種基于ASP動態編程語言技術和Access小型數據庫技術的基礎會計實訓系統平臺。使用ASP這種語言開發WEB應用程序的時候,一般需要調用Access數據庫。但數據庫在多用戶同時并發訪問或查詢時有一定的極限,因此在《納稅實務》實踐性教學系統這種高交互WEB程序的情況下很多時候不能達到實用要求[3]。針對這種納稅實務實踐能力的欠缺及實踐性教學系統的相關缺點,本文著重以當前非常流行的PHP開發語言與MySQL數據庫技術對《納稅實務》實踐性教學系統的構建進行了研究。
2.1 PHP網絡編程語言[4]
PHP是一種非常流行完全開放源代碼的腳本WEB開發語言;PHP網絡編程語言具有入門簡單的特點,能夠比較快速、節省的實現相應WEB功能;PHP網絡編程語言具有強大的擴展性,在與各種數據庫交互的時候具有非常高的執行效率。PHP網絡編程語言越來越受到WEB開發程序員的認同和青睞,正逐漸成為WEB開發者所使用的主要語言。
2.2 MySQL數據庫技術
MySQL數據庫是一種非常流行且完全開放源代碼的關系型數據庫管理軟件。是由瑞典的MySQL AB公司所開發,現在屬于甲骨文公司(Oracle)旗下的數據庫產品。MySQL數據庫是當前最為流行的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5]。
MySQL數據庫軟件具有:(1)軟件的源代碼完全開源開放,更容易得到技術支持。若在WEB項目中有不適合的源碼,程序員可以自行修改至最優。同時相關的開源社區和開源文檔也非常之多,并且MySQL的社區技術支持非常強大。(2)跨平臺性能。MySQL數據庫能夠在不同的平臺上工作并且同時支持C、PHP、C++、Perl、Java和Python等。(3)MySQL數據庫使用的核心線程數為多線程,同時支持多處理器。大大提高了數據庫的運行效率[6]。
三、《納稅實務》實踐性教學系統設計
《納稅實務》實踐性教學系統必須按照企業的稅務業務的流程,完全模擬真實的企業納稅實務環境,盡量用真實的案例來進行實踐性教學系統構建,從而達到鍛煉學生動手實際操作的能力。國家稅務局需要申報的稅種主要有消費稅、增值稅、外國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年度所得稅等;地方稅務局申報的的主要稅種是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城市房產稅、資源稅、印花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等幾大稅種[7]。同時,MySQL數據庫當中也要設置相應的表:數據字典表、單位情況表、系統選項表、用戶表、系統日志表和學生基本情況表等。系統功能構建須分模塊整合進行,要進行功能架構圖的設計,只有這樣才能理清《納稅實務》實踐性教學系統各個模塊及各個模塊所能夠完成的功能。
四、《納稅實務》實踐性教學系統應用效果
本節以“企業稅務登記及變更”章節來進行《納稅實務》實踐性教學系統的應用效果演示。企業稅務登記及變更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了解企業進行稅務登記及變更的相關程序及規定。納稅人在實踐性教學系統辦理稅務登記或變更的時候,通常需要注意的事項有納稅人名稱、納稅人識別號、注冊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經營范圍、登記注冊類型、總機構情況、批準設立機關、分支機構情況等[8]。如圖2和圖3所示。
五、總結
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基于PHP網絡編程語言和MySQL數據庫技術的《納稅實務》實踐性教學系統。本文重點研究了《納稅實務》實踐性教學系統的設計和應用效果。結合《納稅實務》實踐性教學系統的實際應用,以企業稅務登記及變更”章節為例進行了系統演示。為
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性稅務核算能力,適應信息時代企業現代化報稅需求,為同學們將來進入會計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納稅實務基礎。
參 考 文 獻
[1]董雪蓮,龐文莉.《納稅實務》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J].中國科技博覽,2012,(17):101-101.
[2]《基礎會計實務》課程建設組.基于asp技術的基礎會計實訓系統平臺的設計與開發[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22(3).
[3]龔文生.Access數據庫訪問速度的提高[J].思茅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6(3):43-45.
[4]龔地斌.《PHP+MySQL網站開發技術》課程設計的實踐與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 2014,(12):237-237.
[5]方斌,劉耀欽.基于B/S模式使用PHP+MySQL進行Web開發[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34(3):15-16.
[6]李強.以PHP+MySQL為基礎的網站開發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5):22-23.
篇9
關鍵詞:Web開發;WebMatrix;分階段教學模式;課程實訓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7)10-0101-02
Web網站開發是一個綜合性的IT技能,在社會中應用很廣,開發人員的需求量也很大,因此在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開設該課程符合市場的需求。網站開發對技術人員要求較高,如何培養出合格的高職人才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究和實踐。
很多學校在制定專業教學計劃時存在這樣一些問題:有些課堂所講的內容過于簡單或已過時,很難貼近社會的要求,即學校培養的人才滿足不了市場的需要;或者直接把市場應用的技術和項目直接搬進課堂,講給學生,這樣的項目學生很難理解,與學生接受能力相脫節。專業負責人在制訂教學計劃時要避免出現以上兩種情況,在制訂教學計劃和設置教學內容時要遵循兩個原則,第一要與市場接軌,第二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逐步積累,才能培養出市場需要的網站開發人才。
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總結提煉出一套行:Z6-效的課程教學模式,解決了以上兩方面的問題。以平臺的學習為例,結合學生學習由易到難的階段性規律和學生的個性差異,提出了分階段的教學模式。把網站開發課程設置為基礎階段和進階階段。基礎階段以掌握網站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點為主,進階階段即技術拓展階段,以學習MVC框架等市場主流web開發技術為主。
在第一階段,使用WebMatrix作為web開發課程學習的先鋒官。WebMatrix是微軟提供的一個完全免費的Web開發工具,它巧妙地將Web服務器、數據庫、程序架構融合在一起,操作比較簡單,安裝也非常簡易,適合作為新手進行Web開發的入門學習。
1.WebMatrix特點
Microsoft WebMatrix是微軟的web開發工具,包含了創建網站所需的所有資源。提供了開源的Web項目和內置的web模板,也可以直接從零_始編寫代碼。該軟件操作簡單,而且可以免費使用。WebMatrix提供了和在互聯網上Web站點使用的一樣強大的Web服務器、數據庫引擎以及程序架構,確保了所開發的Web站點能平滑無縫地從開發環境遷移到生產環境。WebMatrix將Visual Studio集成到工作流當中,可以連接到Visual Studio來使用諸如調試以及配置等更加強大的功能。如果需要大容量的關系數據庫服務器時,很方便將已有的數據庫和數據從SQL Server Compact遷移到SQL Server。WebMatfix軟件難易適中,非常適合web初學者的學習。
2.課程設計和分階段教學實施方案
2.1知識儲備
動態網站開發是一門綜合 性的計算機課程,學生需要具備前期知識的儲備,才能進行網站開發課程的學習。前期學生需具備計算機基礎方面的知識,因此把靜態網站設計、數據庫、網絡基礎知識、C語言和C#程序設計等這些課程作為動態網站開發的前導課程。通過學習這些前導課程使學生具備以下的一些能力。具體技能要求如下表1所示。
2.2課程設計與實施方案
本文著重介紹基礎階段的課程實施方案,需要90學時的課程加一個實訓課程來完成。其中學生需要提交兩個完整的網站項目,第一個項目是自己獨立完成,第二個項目是指定題目,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實訓中完成。基礎階段包括三個環節,第一環節是基礎知識應用,第二環節是中期檢驗,第三階段是綜合應用。
基礎知識應用環節基本流程:老師先演示相關的技術,對核心技術進行講解,學生通過實例演練來掌握基本應用技術。主要知識點有Web Matrix的安裝、Razor語法介紹、內容頁和布局頁的使用、表單的應用、數據庫的應用、WebGrid顯示表格數據、文件處理、圖像處理、添加電子郵件、網站身份認知等方面的內容,每個知識點相互獨立,每章都有豐富的實例幫助學生學習,需要60-80學時。
中期檢驗環節讓學生自主完成一個網站的設計和實現,需要應用到第一環節所學到的知識要點。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完成,并利用課上4-6個學時進行答疑和作品展示。
綜合應用環節是通過3~4周的課程實訓進行。該環節引入一個完整的網站項目,老師指導學生完成,是對所學知識的整合和綜合應用,使學生達到融會貫通,為下一階段深入學習Web框架打牢基礎,同時建立學生學習網站開發的濃厚興趣。
3.實訓環節的實施
實訓教學是高職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對課程教學中所涉及的知識點的鞏固、提煉和升華。是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在實訓中應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項目為主要載體,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
課程實訓以學生出勤管理系統為例,老師提出項目的功能要求,指引學生一步步進行Web開發技術的綜合演練。該實例是一個綜合性的項目,囊括了主流網站需要的核心功能,應用到第一個環節所學的全部知識,項目由易到難,難度適合,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該項目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基礎信息管理、后臺數據管理、出勤信息統計、用戶權限管理等。學生出勤管理系統課程實訓的功能模塊如表2。
4.課程評價和教學效果
篇10
當前我國計算機網絡技術教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等得以迅速發展,但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體系在高校網絡技術領域之中仍然薄弱,教師在本專業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同時,應積極教導學生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同時還要具有維護及管理大小型網站以及網絡技術應用開發的能力,從而向國家培養和輸送具有高技能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啊專科層次的實用型專業人才。將計算機網絡實驗課程體系的主要實踐環節包括計算機接口技術、局域網技術、多媒體技術基礎以及網絡綜合布線技術基礎切實可行的實施在實驗課程體系之中。
2優化計算機網絡課程體系的教學思路
2.1目標的確定“以人為本”的思想不僅可以應用在現代企業的管理當中,同樣適用于教育領域,當今社會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力資源的爭奪,高校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也應該以滿足市場所需為原則,結合現代大學生自身特點,制定出合理、科學地人才培養計劃和教學目標,例如:由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原本就是以應用為主的一門學科,學校和教師應該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針對學生實際情況來設定,將計算機網絡實驗課程及應用課程作為開設的一門基礎類課程,為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必修科目,針對此門課程可以制定如下的教學目標:首先,在教師的指導講解后,讓學生對局域網技術、計算機基本操作實訓、局域網組建實訓、網絡綜合布線技術、TCP/IP技術實訓、網絡安全技術實訓等知識有一個概況的了解和清晰地認識,這部門屬于第一層次的目標,其次,在充分知曉必備的基礎知識后,要求學生掌握諸如可視化的對象編程以及高級語言的編程和設計,具備一定思想高度,該部分為第二層次的目標,最后,通過上述幾方面的基礎知識積累,使得學生能夠對計算機領域中的小型數據庫應用系統進行合理的開發、設計與研究,進而達到將數據庫系統原理與應用課程充分相結合的目的。
2.2方法的改善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教師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通過一個個實際的例子,來指導學生進行分析和研究,有針對性地在每一節課中適當引入教學案例,這樣不僅讓枯燥、空洞的理論知識得以具體形象化,而且在實際的講解操作中。鍛煉了學生思維分析能力,提升了學習積極性和興趣,也有利于師生的交流和探討,經過細致地研究講解,讓學生掌握一定實踐經驗,學會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對創造性的激發具有明顯效果。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課程教學當中,教師可以事先為學生設定任務,以促進其積極研究探索。
2.3內容的優化調整教學內容的優化調整同樣對于三本院校計算機專業數據庫及應用課程的一體化教學改革十分重要,結合課程中主要的三個方面的知識:數據庫原理、數據庫接口技術以及數據庫應用,做出進一步的優化與調整,以便達到最適合學生學習的效果。與此同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還可將各種網絡設備的特性、網絡的構架、雙絞線的制作和測試、以太網和虛擬局域網的安裝配置、子網的劃分、路由器的配置等各種網絡技術的知識點融入在實驗教學之中,通過有針對性的學習以此達到專業技能的培訓目標。
3總結